总结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尽早改正错误。总结具有回顾过去、反思经验、提炼规律的功能。总结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一
[4]冯超.基于linux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开发:[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9]王行仁.建模与仿真的回顾与展望.系统仿真学报,,11(5):309~311。
[10]李亚昆.三维动画及运动仿真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11]赵宁.嵌入式三维图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6.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二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
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
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
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
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
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
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
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
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
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
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
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
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
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代理人。
”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
“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
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
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
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
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
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
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
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
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
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
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
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
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
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
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
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
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美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电影是生态文艺发展的不同艺术形式和阶段,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目前,美国的生态文学仍然是方兴未艾,有巨大的发展前途。
但生态电影作为新生表现形式,在其传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方面还存在不足,要得到受众者的认可尚且需要时间。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三
在20世纪欧美教育思想中,终身教育是被作为未来教育战略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朗格朗。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中,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是一个里程碑。之后,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使得终身教育与创建“学习化社会”结合了起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论述终身教育,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终身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需求,要求人们在体力、智力、情感等方面做好准备,因而就需要终身教育。就终身教育的特定含义来看,它既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二是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此外,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采取更好地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以确保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各种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并能以其所学去回报社会。
三是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尽管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其终身教育的模式,但是,必须使教育成为生活的工具,成为使人成功地履行其生活职责的工具。按照“终身教育”的设想,从学校毕业将不再被看做是教育的终结,而是新的教育的开始。
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的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终身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四
现代文学具体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一定的历史变革影响下,广泛接受外来文学思想而逐渐形成的新文学形式,不仅使用现代化的语言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与传统文学具有较大差异,并且在新时期出现了现代小说、话剧、散文诗、新诗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特征,与世界文学潮流一起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文学形式。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在我国研究较早,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经典作品时,学生总能够被作品中的优美意境、生动的形象、气势磅礴的语言和高尚的生活趣味等感动,进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调节,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二)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认知双重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学界的百科全书,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在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化认知。就以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根植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由衷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加深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在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巴金的《寒夜》等作品时,学生就能够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和接受作品精神教育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文学作品的核心教育功能。
我国古代文学特别重视教育性,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倾向、精神意志品格等产生影响,人们将文学作品称之为精神食粮就是对其教育性质的最生动表述。高尔基曾经对文学的教育意义进行分析,认为文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读者正确的认识自己,进而提高其生活的信心,产生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勇气。这表现出对现代文学作品教育意义的深刻阐述,简单的说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在精神层面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转移人的心理倾向,促使人焕发出一定的精神面貌。综上所述,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对我国当今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现阶段应该加强对现代文学的重视,在教育领域充分挖掘其教育功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五
“人们会听到新的问题……。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我们几乎只听到漠不关心的低语:
‘是谁在说话,这有什么关系?’“。
dd米歇尔。福柯*。
一
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理论界,“后现代”一词已经颇为流行,然而在法学界,我所看到的、真正算得上后现代法学的文章大约只有冯象先生的一篇短文,而且还不是发表在法学杂志上。[1]我在评论波斯纳的著作时尽管提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但仅仅是作为波斯纳的学术背景而论及,并没有展开。[2]在这样的背景下季卫东先生的新作《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一文[3]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我将在后面论证我的这一判断)简要地谈及了后现代对法学的影响,并针对中国法制[4]建设分析了后现代法学的意义和局限。在一定意义上,季文中所提及的三个问题都具有后现代性(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现代主义者同样可以处理这些问题),介绍了一些后现代法律观点和论文,这对中国法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季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所作的某些概括、分析和判断,我却有一些不同看法。现在在中国引介后现代法学有意义吗?对中国当代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处在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现在谈后现代是否太早,过于奢侈,甚至不利于当代中国法制的建设和法学的发展?季文中明确提到中国不能“等现代化功告垂成之后再来谈后现代主义”,并认为“后现代法学与发展中国家的法治现代化并不矛盾”;但与此同时,季文“并不认为中国可以跨过法制现代化的阶段,来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大跃进”,文章认为“后现代法学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现代化的构造难题而划的一条辅助线”,首先是要“补课”,因此文章认为应当“考虑和戒备”“法制现代化过程导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妨碍对传统的批判和变革”;季文对中国大陆目前学者的`关于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和中国特色的“丝丝缕缕的乡愁”表示了一种适度的怀疑,认为“以‘现代化之后的’理论美酒来浇‘现代化落后’的实践块垒”,是无法一醉方休的,认为弄不好后现代法学在中国就会堕入“托古改制”的窠臼。
季文的担忧不无道理;在这一前提下,我觉得有四个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澄清一下。首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什么是后现代?从文字上来看,季文认为“一般而言,先有‘现代’,然后才有‘后现代’”,因此这也许容易使人误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现代化之后”的理论,仅仅解决后现代社会的问题。而且由于季文认为中国不可能跨过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因此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隐含地沿用了一种单线进化的时代观。而我将在本文中论证,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也许不能作这种现代主义的概括;至少在一些后现代思想家看来,固然历史不是随意创造的,但也决不是一种单线进化发展的。其次,季文的判断中隐含了这样一种观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目前的法学发展和法制建设可能是弊大于利,因此应当有必要的警惕。在这一点上,季文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不承认跨越时间的普适真理,我完全赞同;但就在同时,基于上面所说的单线进化的阶段论,季文针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中国现在应当更多一些现代主义,似乎是现代主义的法学对当代中国就一定是利大于弊。在这里,季文无意中流露出一种几乎是无保留地认可现代主义具有跨越空间的普遍真理的观点。在这一点上,季文似乎未能保持其学术逻辑上一致性。的确,后现代主义思潮存在问题,但现代主义同样存在问题,并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脱离语境的更正确的理论。因此,尽管在本文中我的结论与季文的结论相似:中国法制会拒绝后现代主义思潮,但我的论证与季文不很一致。我认为这种拒绝不是由于学者的警惕,而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的弱点和法制本身的特点。
[1][2][3]。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六
天下归仁,在这里讲的是企业社会责任,而且是后现代责任观。
天下归仁的含义,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在这里是指,企业应像对家人负责那样,对社会上的每个人负责,应像对社会上每一个人负责那样,对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负责。
我们今天这一期的主题,谈的是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严格说来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三个主要部分。经济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经济人对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利益相关人的责任,社会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公民,体现社会公正等责任;环境责任说的是企业作为自然人,对环境应尽义务。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应该称为“企业责任”,其中包括社会责任。
另外一层,“社会”责任这种说法,从后现代眼光看,也不准确、不前卫。
传统工业化责任观的最大局限,是喜欢谈抽象的.“社会”、“人民”。一到具体问题,就满不是那幺回事,最后演变成官本位的责任:一切对网络正中央的官负责,离开了集中权力者的监视,谁也不负责任。后现代责任观的核心,则是责任人人有份,即责任“碎片化”。如后现代思想家鲍曼所说:“随着集中立法的烟雾的消散和代理权力回归当事人,这种选择明显地交给了道德个人自己的策略去决定,伴随而来的是责任。”从这个意义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叫企业自主责任更具未来色彩。
我国著名未来学家孔子对责任问题的认识,就有强烈的“从我做起”这种后现代色彩。如果以元光元年独尊儒术算,孔子对未来文明(当时的“未来”是第一次浪潮文明)的预见力,至少超前345年。相当于我们现在预测准了2355年的事情。以信息文明是农业文明的否定之否定来看,孔子的思想和方法中的后现代成分,现在也还没有过时,而且还很“先锋派”。
人负责,而是利益相关人彼此交叉负责。网商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使企业责任内生于商业模式,就是因为具有利益交互。
说孔子深得互联网精神,从时间顺序上说不过去。但说互联网将深得孔子精神,大约是不会错的。我们发现,仁,也就是人对人负责,将成为互联网的新法则。一旦每个网民都克制自己不负责任的冲动,复归诚信的秩序,天下归仁焉。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七
尽管杰姆逊十六年前就已发现,在第三世界中,“知识分子”这个特定的名称已如同一种业已灭绝的物种的名称,正在逐渐消失。但也几乎是从那时起,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中国人对这个假设的身份越来越认同,也越来越自觉,不仅曾有人在海外以此为名办杂志,而且讨论知识分子的文字也时有出现,当然还有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会。这一切似乎足以证明杰姆逊上述观察的武断;但如果我们将这一切放在现代性的背景下来考察,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杰姆逊的论断无论正确与否,脱离现代性的语境,是无法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的。
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现代性的特有产物。与现代性一样,“知识分子”起源于西方。尽管在西方语言中“知识分子”一词源出十九世纪俄国的intelligentsia,最初指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其他对社会持批评态度的一代人。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的父子二人就是标准版本的intelligentsia。但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士”们(lesphilosophes)才是最早的知识分子。巴黎的沙龙和伦敦的咖啡馆是知识分子的摇篮。但是,发生学上的一致并没有伴随相应的定义上的一致。葛兰西将知识分子进一步分为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而福柯则把知识分子分为普遍知识分子和特殊知识分子。这说明“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此外,即使在西方,在不同的国家“知识分子”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法国和别的一些西欧国家,“知识分子”有别于依赖于由国家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学院的科学家与学者,也不同于只有审美诉求的文学实践者。知识分子就是独立特行,有不同于流俗见解的人。而在英国,当然也有社会批评家,但由于知识界与政界和管理层互动比较密切,所以“知识分子”一词就含有一丝讽刺的意味,指对日常生活缺乏接触的人。据说在英国很少有人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这说明,“知识分子”不但是一个非同质性的群体,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他们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一般人会将所有受过高等教育且从事非体力劳动者都叫做“知识分子”。这种知识分子定义实际是从“知识分子”这四个中文字望文生义而来,以为知识分子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种约定俗成的用法自然也有其语义学上的合理性,但对于研究和讨论知识分子问题却基本是不相干的。如上所述,知识分子是现代性的产物。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历代都有,如西方中世纪的教士或中国古代的士,但人们一般都同意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定义不尽统一,但在这一点上却少有异议,说明知识分子作为现代特有的现象和群体基本得到公认。因此,本文讲的知识分子主要是指除了知识与文化外还有特殊担当的人,即所谓公共知识分子(publicintellectuals)。
不少人以为,知识分子与传统的教士或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具有后者所不具有的自由和独立,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维持生机,而不需要托庇于某个私人或君主的保护与赡养。现代的种种制度,如教育制度、出版制度、市场经济制度都使他们得以以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发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无道理。但从根本上说,就像葛兰西深刻地揭示的那样,在现代世界,知识分子不能独立于经济、政治的结构而存在,而是如有机体般依傍着这些结构而生存,因此叫“有机知识分子”。他们不一定因此就一定机械因果地为统治阶级说话,相反,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声音。但从总体上说,他们或出于现实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迫于制度的压力,而不得不最终被这个制度驯化。现代知识分子在全球范围内可能的灭绝,根源在此。
但另一方面,现代性也的确创造了知识分子得以产生和发挥其独特功能的条件和空间。从一开始,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过程就要求将理性的、推理的、逻辑的思想及抽象活动与别的精神活动分开。科学不仅与宗教分离,而且也从古希腊以来广义的哲学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各门不同的学科。同时,科学的发展要求有相对独立的科学机构和组织。随着大学和科学院或别的研究机构的出现,科学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不仅自然科学,而且社会科学同样如此,这就大大刺激和加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认同。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识字人数大量增加,人的闲暇时间也在增加。现代的传播手段逐渐普及;现代印刷工业使得书籍与报刊对大众来说不再是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关于社会事务的各种思想、信息与观点。这就形成了知识分子赖以存在,并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众。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只有有了这样的公众后,才会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
但这只是知识分子产生的外在条件,产生知识分子的内在条件,是社会进入现代后迫切需要有人担任原来由巫师、教士或士大夫担任的社会核心价值创造者、维护者的角色。现代性所隐含的虚无主义倾向,又使得创造者和维护者的另一面一定是怀疑者和批判者。知识分子,而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专业人士,就一身兼二任,负起了这样的双重责任。因此,恰恰是在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西方,人们认为知识分子的特征不在他的专业或职业,而在于他得是这样的人:“……在他们的活动中显示出一种对社会核心价值的显著关心。他们是寻求提供道德标准和维护有意义的一般象征的人……知识分子似乎从来就是对事物现状与习惯、习俗不满的人。他们根据更高和更广大的真理对当前的真理提出疑问;他们用不实际的应该来反对现实。他们认为自己是像理性、正义和真理这样的抽象观念的专门看护人,是常常在市场与权力场所遭到忽视的道德标准的谨慎的保护人。”因为“没有别的群体的人(像知识分子……)那么自由;……知识分子创造标准和指出标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从所谓实际事务的人称之为乌托邦理想的观点对这个既定文化进行连续的、不妥协的批判……。”
不管这种知识分子的定义有多少理想的成份,但应该是比较容易为中国人接受的。中国古代的士虽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却深入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心灵。处士横议,议的就是天下之事。士志于道,士是道的传承者和维护者,“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根据道来批判现实政治和社会习俗,也是士应尽的职责。这个传统比西方的知识分子定义更多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但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不管他们主观的自我认同是怎样,他们的客观行为不能不受种种现代性条件的制约。他们会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士,但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条件,又使得他们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理想化的知识分子定义。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缺憾,却更鲜明地表明了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内在紧张关系。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无意将西方流行的知识分子定义作为知识分子的本质标准,以此来衡量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够格,而是要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进行一些特征比较,以彰显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困境和一般知识分子在现代性条件下的必然命运。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八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且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变迁的每一个时代中,都出现过文人墨客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文学思潮。然而现当代的文学思潮过于依赖历史,僵化的思维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现当代的文学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并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本文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存在的问题出发讨论,提出了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策略,希望能为该方面提供帮助。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学潮流,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其发展受到政治以及社会的影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文学创作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模式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重构文学思潮史对我国的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想要促使文学思潮史持续发展,相关者在构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本身,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的把握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
1。叙述方式墨守成规。对现阶段的文学思潮史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先宏观整体(不涉及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的叙述方式是我国文学思潮史最常采取的叙述模式;再对比今夕写作的环境、背景及原因;最后分析文学作品本身”的模式,文学思潮史被圈定在这样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很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是人们经过长时间总结、归纳出的既定模式,是前人叙述思路的模板,具备一定的先进性。然而正是这种“先进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方式仍然建立在现有的文学思潮史叙述基础上,难以有所创新和突破,继而严重的限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拓展与发展。
2。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缺乏创新。因为编写文学思潮史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文学史家,这些“大家”们熟知某些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创造理论,正是这些思维主导了他们的编著思想,使他们认为文学主体与文学形式是构成文学创造思想的两个因素,文学形式存在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文学创造。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在编著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尽管20世纪文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这种问题,也就解决此问题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运动,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新的文学思潮史分析了作品的主旨、人物的形象以及文学作品的成就,然而作品的个性却被一笔带过,严重者甚至完全被忽略。
1。从作品的风格地位出发讨论。20世纪早期,学者们在研究文学思潮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作品作者”当成重点,研究围绕着作者的背景、环境展开,详细地罗列了这些内容之后才会延展至作品本身,开始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文本形式,这样就形成了“作家中心”的写作模式,作品本身的特点、个性难以展现,文学思潮变成了舍本逐末的“架子工程”。基于以上,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关注点应被放在文学作品本身上,从作品本身出发,研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力,充分的感悟作品内部蕴藏的意义、精神,尽可能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涵,而不是主观的、过度的、片面的“替作者”阐释作品的外部特征。例如,在论述《阿q正传》时,应以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始论点,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讽刺、议论以及古典与文言句式杂糅方面,再研究主人翁的性格、形象,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再在最后的阶段内指出小说的内涵及作者想要唤醒民族的英雄血性。
2。从宏观角度出发分类文学思潮。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作都以时间为论述的轴线,这种论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方便人们快速的查找相对应的时间、历史、事件。然而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论述模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因为太过于看重时间的先后顺序,因而极易导致社会史与文学思潮史相混淆,并最终使后者变为社会史的“复述”。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著作人应立足于宏观角度,分类文学思潮,使得文学思潮能够形成“块状结构”,继而能够专题化。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追求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感性价值出发,利用作品内容展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发展,并揭示人性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3。兼顾各种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需要兼顾文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思潮,继而形成互补的发展生态以及呼应的叙述张力。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作品本身上,在论述具体的某个思潮的时候,要严格的遵循历史的流动发展规律,按时间顺序描述作品,自然而然的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而不是以论述社会史为方法创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4。打破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学史概念。虽然惯用的文学史概念与文学史的论述模式一样具备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现阶段已经展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应以全面了解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作者环境,然后采用全新的文学思潮史概念体系打破原有的概念体系约束,进而更加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思潮史独具特色的意义和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构建离不开敢于打破现有文学史的勇气、意识,要在充分尊重作品本身,尊重时代背景、尊重客观环境的基础上,以“异文体同”思潮的概念为借鉴依据,构建专题化的文化思潮总体框架以及新的思潮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流行线索,也才能实现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九
摘要:通过考察梳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及影响因素,审视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具体就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予以了深入论述,最终提出了中国当代建筑思潮中值得反思的内容和问题。
关键词:建筑思潮实践设计倾向发展历程时代精神。
建筑思潮的演变史贯穿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审视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内容,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从总体上把握当代中国建筑思潮发展的轨迹,为正确总结当代中国建筑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参考,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建筑是什么?建筑学是什么?什么是好的建筑,优秀的建筑评价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关心和解答,其实从未停止过。换句话说,人们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评价建筑、设计建筑所秉持的态度多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或者说人们对于建筑本性不断地变化着的审思正式我们所要考察的这种并不显扬却无法回避的建筑思潮---基于本体的建筑探索,正是它的涌动变化才牵引出中国半个世纪各种建筑思潮的纷纷出场。
1.21986年-1990年文化反思。
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一,就是对外来建筑文化引进的思考,包含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以后现代建筑理论为代表的国外理论和经验的介绍,也有对引进国外建筑理论的教训和反思。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二,是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反思,其中既有对“民族形式”话题的延续,也有超越简单的要不要“民族形式”的争论,向文化机制的深层次的反思,还包括了对民居建筑的考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智慧的关注。文化反思的主题之三,是中外建筑文化的比较。文化反思主题之四,是关于中国建筑出路的思考。
1.31990年-1994年多元探索。
多元探索阶段,中国建筑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建筑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范围明显扩展,尤其是对设计方法层面的文章明显增多,表明建筑界开始超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争论和思考,而是关心如何做的问题。对外来文化的引进,也不再局限在风格、流派,而是更关系设计方法论的介绍。
1.41994-走向整合。
走向整合,表现在建筑论坛,对风格流派明显减少,对技术重视明显增强。表现在设计实践领域,人们在介绍或评价建筑作品时,也介绍再以“创新”为题,而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出对“创优”的追求---杨秉德的“不追流派新潮,但求尽善尽美---宜昌三峡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齐康的“环境脉络中的建筑形态构成---东南大学榴园设计研究”等。
1.519-至今理性创新。
这个时代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受到关注。2)传统情结依然不了。3)从业素质备受重视。4)创作论坛超越风格。5)理论探讨多维多层。6)建筑技术普遍忽视。
世纪之交中中国建筑界主流社会热点话题的转变表明中国的建筑开始对建筑本体的追问。一种共识正在形成,那就是功能、环境和技术作为建筑本体存在的要件,超越文化、民族等所有的差异。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充分考虑和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合理利用基地所提供的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并且仔细推敲细部处理,是基于建筑本体的建筑设计的共同特征。而关于文化和传统的思考,只有取向的理性创新,是超越民族特色、地域风格、时代精神之后在建筑本体意义上的理性重建。
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思潮的创作实践倾向。
2.1简洁造型倾向。
广州白天鹅宾馆于1983年建成使用,宾馆采用客房楼与低层公共裙房的组合方式,高100m的主题建筑结合平面功能和结构布置,采用腰鼓形的平面,主立面上以阳台斜板构成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有较强的韵律感。建筑以白色作为主体颜色,既合乎现代建筑形式的惯例,又暗合白天鹅之名称。同时我们在肯定这栋建筑清新的时代建筑形象以及采用时代手法表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应该看到,作为高层宾馆建筑,其立面造型中的主要因素---阳台本身并不合乎建筑的功能。
2.2玻璃幕墙倾向。
1983年建成的长江饭店,以其全玻璃幕墙的崭新形式(国内第一个玻璃幕墙建筑)和在立面造型中处于显著位置的旋转餐厅而成为效仿的对象,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形式作为表达时代精神的有效手段而迅速在国内得到传播。但在对新材料的构造、新设备的运行还不了解的情况下,首先中意并采用的仍然是新形式。
清华大学建筑馆,西向入口采取体块穿插和符号运用相结合,入口门厅南北墙处理采取了后现代建筑常用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南北墙面两侧各开了一个通高的凹槽,凹槽中放置了代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标志----白色汉白玉古典柱式片段,一为古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爱奥尼柱式,一为中国宋代木结构柱式片断。
深圳南油文化广场设计,设计者汤桦明显受到后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其拼盘式的建筑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当时一般建筑的“先锋”形象,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品评。
2.4高技派倾向。
高技派在国门打开后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同时被引入,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它远不及后两者引人关注。高技派在国内的传播是有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即使与西方建筑发展隔绝,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也产生了采用先进悬索结构的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年-1961年)和浙江省人民体育馆(1965年-1969年)等建筑坐落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的证券大厦,由东西两塔楼和中央横跨63m的天桥组成巨门式对称形体,表达了上海新时代的建筑形象。
2.5生态建筑倾向。
当“生态觉醒”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时,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面对全球范围内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当今中国建筑时代精神刻意表现的另一种倾向,就是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介入,建筑开始绿色化起来,eco-tech成为时代精神的主体。许多建筑师都在尝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日光反射材料、光控遮阳构件以及各种控制阳光辐射和热量进入外墙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起到了节能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建筑外观的科技魅力,塑造出新的“时代感”。
2.6解构倾向。
源自西方20世纪80年代的解构主义建筑,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建筑的理解,尽管在中国没有被多数人所接受,但文本、中心、中心的缺失、颠倒、变构、移植等却成为中国建筑界熟悉的话语。最初具有解构意味的作品也是深圳大学的大学活动中心,“冒着语言混乱的危险进行尝试”,各种不同的设计语言在对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等因素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却创造出一个非理性的建筑形式。
结语:时代精神的建筑表达,作为一种思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成为当代中国建筑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中国建筑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的确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作品,但如果我们放眼全球,我们却不能不发现,尽管我们对时代精神追求了这么多年,但目前还很少有中国的某位建筑大师在世界上获得高级别的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设计奖项。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是否是表达时代精神的建筑观念与当代世界建筑的时代精神不一致,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具体原因,这需要广大建筑设计者们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以研究性的态度去反思、去改善、去精益求精。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关注不够,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机会也是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把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参与等情况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标准。
2.4体育教学要更多地接触自然。
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融于自然,而并非是现代工业提倡的征服自然,因为自然是无法征服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试图征服它滥用它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几十年前曾经遭受过的征服自然留下的后果,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例子。体育课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有力条件开设和自然界联系紧密的体育项目课程,“靠山开山,靠水开水,”比如离山区较近的学校可以开设爬山、户外越野等项目,接近湖海的可以开设划艇、游泳潜水甚至冲浪等项目。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一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选址和建造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营造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持续理念逐步兴起,所以在设计上如何搭配气候特色打造更好的环境,得到了大众的瞩目。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城市居民区、开放区域相关的微气候研究,而且出现了不少设计方案;但是在园林方面,虽然大众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植物对气候的改良方面的有效影响,也不乏一些具体的实验探讨,然而在园林设计上很少使用这方面知识,所以,目前针对园林微气候的相关探讨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2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构成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段(月、季节、全年或数年)天气的平均统计。它由作用于这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性质等长期相互作用决定。
2.1温度。
温度是否适宜,在评判风景园林是否能够成为绿色的、安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温度超过了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不但不方便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游玩,让人产生感官上的不适应,更不利于工作等的有效开展,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应的风险。所以。绿地设计的是否优秀,温度方面是一个考量的核心因素,优秀的设计可以冲扥发挥绿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从微观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和它之外的城市范围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温度落差,从宏观方面的话,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绿肺,直接产生了调节城市气候情况以及提升居住幸福指数的作用。
2.2太阳辐射。
这是影响各个区域的自然气候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使用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辐射,提供给人们舒适的感觉。反过来说,温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较多的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怎么样有效地利用风景园林的调节能力来改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阳辐射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度也非常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位以及相应设计会导致辐射强度的差别,它的'表层温度以及室内的居住感也会受到辐射的较大影响。这种辐射如果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外表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物室内的整体温度以及舒适度,使得居住的直观感受变差。太阳辐射对于人们身处风景园林敞开的区域时的感受也有较大作用。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大众进行相应的休闲、游玩或者娱乐时,会感到过于炙热而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切的室外活动都不能让人感觉舒服,这样的话,就破坏了风景园林本来应有的、给大众提供休闲环境的设计初衷。
2.3湿度。
大气环境方面的湿度情况是导致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湿润状态的主要因素。它指的是年降水量高过蒸发量。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人们感受到冷或者热,这种因素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景方面的安排以及设计。如果是处于干旱气候下,因为水景的蒸发量较多,想要达到使人感觉舒服的程度的话,就需要设计较大范围的水景。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设计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存在相应的不妥之处。因此,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水景设计。
2.4风。
风不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安排。比如说,为了使较大风力的风不会对人们游玩和娱乐造成影响,那么在设计中,植物的排布需要达到相应的隔离以及减慢风速的作用。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园林建筑的分布。总体说来,建筑的所在不应该位于某个地形的最高处,因为最高处需要承受的风力一般是最大的,也不应该建在山谷里,这是因为山谷中的风力太小,导致建筑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循环,造成空气的排放难、不新鲜等问题。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1。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三
摘要:关于《上海中环线道路的景观设计及其养护管理措施分析》的景观设计:为了中环线的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进言,同时给类似环线景观设计以启迪。并借鉴上海市已建成的环线交通景观的经验,从交通安全、视线景观、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了中环线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一个良好的环线景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绿色链接优势,以人为本,将环线景观和周边景观有机的结合,使环线使用者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受益。
关键词:中环线;道路景观;生态效应。
引言。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同样,道路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三大空间即交通空间、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各个空间的组成要素,对城市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道路的带状环境特点更能直接地反映城市的面貌和城市的个性。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网络组成部分的环线高架路,因其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安全的特点而愈来愈受到重视。国际大都市上海,为配合高速增长的经济,路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地面空中立体运行,继内环、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沪青平高架、沪闵路高架等多条城市高架道路的相继建成,4月,上海又在五角场打下了市区交通中心枢纽——中环线的第一根桩。本文拟从高架道路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上谈一点个人意见。
1中环线道路特点。
中环线以高架为主,路口采用立交,局部采用地道,为高架道路、地面道路和辅道相结合的工程型式,其设计车速为80km/h,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其位置位于内环、外环之间,是上海市的路网“三环十连”的重要骨干网络,其意义毋庸讳言。同时,也会出现车流量大、噪声大,废气多、粉尘多。
作为一条处于内、外环之间的市中心区的环状高架路,不仅要作为道路骨干网络,更要作为上海市的一条绿色项链,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作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都是以人为本,同样,在中环线的景观设计中,人的要求是首先要得到满足的。
(1)平视或俯视对中环线高架路和地面道路沿线景观设计要求。高架道路为全封闭的快速车道,根据人的视觉形象感受,高架下的地面沿线景观对高架司乘人员的快速通过,只能展现其连续的视觉画面。在长达70km的中环线上,除了城市的特色建筑和人文景观等以外,绿化景观就成了其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受绿化的吸引时间更长,而高速行驶给人带来的需求应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有统一性的韵律变化的视觉享受。让人的感觉如同进入一个展开的剧情,很自然的感觉到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能体会多个不同的“剧本”间的不同的风格。而根据人在观赏事物时眼睛集中于一点上的持续时间在高速行驶运动中很短的这一现象,地面景观的画面流畅是设计的关键。70km长的中环线应分成几个不同阶段,这样才能让观赏者在赏景时能经常保持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从而展现上海的城市美景,但是同时要让视觉在持续的兴奋中有一个缓冲空间,休息空间,避免因长时间的持续的视觉兴奋而引起眼睛和精神上的疲劳[1]。在具体设计应用中,这个空间的设计可采取在地面沿线用疏林式草坪作为过渡。在每一个路口之间采取不同的设计样式,但整个中环线又有一个统一的`基调,可用文化、色彩等作为基调来进行统一。人们在统一中感受到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到一种基调的统一,而不觉其杂乱无章。通过各个路口立交之间的不同景观的演变,使高架上的人们能够清楚地识别不同的高架路段,增强了高架路的形象识别功能。
(2)地面仰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根据人的视觉心理特征,长时间仰视容易引起人的不适应,但仰视却能让人调节自己,改变自己的视觉状态,平抑兴奋点,并且能够通过仰视引导人们视线的转移[2]。在中环道路景观设计中,高架路的垂直绿化就成了人们仰视景观的焦点。除了高架路本身需要用垂直绿化材料来软化硬质的道路和立柱外,通过高架立柱间空间序列点的景观组织,也能吸引人的眼光,如采用壁画等形式。垂直绿化材料一般采取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等,如能考虑应用常青植物,效果更佳。作为既是高架路上平视景观,又是地面路上仰视景观的高架路两边的种植槽,因其生长环境条件差而使之难以发挥作用。多年来,上海园林科研部门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通过栽培试验选择出黄馨、粉蔷薇等多个适宜品种,近期又选择出木本的红刺梅,已在高架路上种植。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象将在高架路上实现。
(3)高层俯视对中环线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作为贯穿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骨干网,中环线的整体景观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路网的使用者,它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要为沿线的居民和行人服务,也要为居住在沿线高层住宅的居民服务,所以,中环线的景观的俯视效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考虑市区居住在高层的居民对其赏景的要求。在具体应用中,可以用植物造景等方式来进行图案的组合、立体造型等,同时在景点的布局中,应站在观赏者的角度,来考虑景点的位置。
2.2中环线景观节点设计中环线横跨市区多条道路和杨浦、虹口、闸北等多个行政区域,中环线的景观作用不仅在其自身,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对所跨行政区域所属的不同风格的景观进行协调,通过中环线的有效连接,各个景区将更加和谐统一,各景区之间也不会出现生硬的过渡。这样,所有的景观都在中环线的串联下,形成以中环为主线的动态、连续、多变的城市系列景观带。在中环线上,规划中的道路立交、大型绿地、和一些重要景点等都应成为中环线上的景观节点而进行重点设计,这也是中环线上系列景观的高潮部分。景观节点应能起到一种宣传作用,一种提升市民文化的重任,所以应有一种文化贯穿在这些设计中。园林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也应把它好好的利用起来。北京一位资深专家在引用“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后这样说道:造就一流的园林的必要条件,应该是创造园林的文化能力和社会对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应该强调发扬中国园林创造景观,特别是创造生活的优良传统,才是提高现代园林艺术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建园的实质内涵。因此,通过这样的景观营造,中环线沿线的园林景观的生命力就会更加长远。
2.3中环线沿线景观功能设计中环线的高流量车流,必然带来大的噪声污染和废气、粉尘污染。而在城市的道路设计中已考虑到一些措施来有效降低这些污染,如防噪墙的设置等。但植物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随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和粉尘飘浮在空气中,只有在植物的相应功能器官的滞留和吸收下,才能使沿线的空气更清新。植物在降噪方面也功不可没。也可利用一些植物对大气中有毒物质的敏感性作为监测手段来对中环线的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辅助监控[3]。中环沿线在植物布局上应做到乔灌花草地被相结合,以期营造一个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式生态植物群落。以上海的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从而有效形成一个相交融的大生态系统,发挥其景观功能作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严玲璋教授在《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一文中对植物群落的结构、演变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一个合理、稳定、外貌美观的植物群落对于一个地方环境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4]。
2.4利用人们参与大自然的天性进行植物布局现在的园林景观都反映比以前漂亮,但是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如何达到视觉上的享受和人们心理上愉快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如何把设计者的创造美的环境和协调人们美的心灵这两方面有效地统一,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享受自然的天性,而不是通过设计创造了美,却把欣赏美的主体——人拒之于外,只有人们亲身参与到大自然中,人的爱美的潜意识才能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从而更好地让人们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这些方面考虑,则要求在设计中应多选用那些上海乡土树种,对人们特别钟爱的树种可以在考虑整体景观的设计时多加配置,并将之和周围的景观进行协调。著名景观博士俞孔坚教授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一书中,提出了“反规划”的概念,在提出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一大景观战略中,就提出要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利用和培育[5]。
2.5地道出入口景观设计中环线在一些地方根据需要设置了地道,地道出入口有一些光线特点:从非常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处时,由于暗适应,人们起初什么都看不见,而从暗处进入到明亮的环境处时,由于明适应,人们也会因为非常刺眼而无法立刻看清周围的物体[6]。因此,为减弱光线对人的影响,在中环各地道出入口周边应栽种高大乔木,并考虑太阳角度,使侧方光线形成明暗参差阴影,使亮度逐渐过渡变化,增加适应时间,从而降低了光线的变化对行车产生的不安全影响。对于中环线高架下的地面景观,因其完全受到上方高架路的遮挡,不能受光,不能接受雨水,这样在植物布局上只能选择耐荫植物,其实,在这些段面上,可以结合下沉式的花坛蓄水池,在花坛上面用小的湖石或其他石头做成假山,使其高度不影响行车视线,并可用小型的潜水泵让水从假山上流下,为高架下增加了一个活动的景观。
3中环线景观后期养护管理。
中环线建成后,在长约70km的沿线将增加46hm2的绿地,大量绿地的增加,极大的丰富了中环景观,也为沿线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绿地建成后的养护管理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以后制定切实的养护计划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3.2提高绿化成果保护对市民进行长期、成长性的环境教育,让他们了解区域的环境议题和相关知识,会对市民的参与有积极的作用,在中环线的绿化管护中,可以让附近的居民参与建绿、护绿,进行认养,对人性天性自私的心态要正确的理解并加以合理的利用。
3.3中环高架上绿化浇灌方式改革高架浇灌方式工作难度大。如用喷灌和滴灌可能更好,一能解决植物的水分需要;二能防止植物因高温而受损,三能通过水管上的雾化小喷头,增加高架路上的空气湿度,改善高架环境,而且雾化小喷头同时开启时,将形成一道壮丽景观。如市区世纪大道;四是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迪克逊(美).城市空间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第二版)——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俞孔坚.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约翰.西蒙.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深远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但文学不同于历史,历史也不同于文学,二者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并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关键词:文学;历史;历史小说。
一、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长久以来,在艺术教育中,感知与理智一直被分离开来,艺术与科学互相排斥。这是艺术教育的损失,也是艺术教育的误区。感受力和直觉力正是弥合感性与理性之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直觉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方式,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艺术直觉的阐释和对艺术教学中对感受力和直觉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的分析,引发艺术教育中对这种割裂的关注。
关键词:直觉;感知;艺术教育;整合。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学科,它和感受力有关,和一个人的整体性有关。传统的艺术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忽略了与艺术最为相契的感受力和直觉力。
一、艺术与整合。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一方面人们因为技术不断获得更多的便捷,技术替代了生存生活乃至复杂工作中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这种功能的替代也逐渐让人的整体性被割裂,人们成为“断片”的人,破碎的人。网络时代里,信息的“超链接”方式更是让人的思维模式在无限延伸中成为碎片。在麦克卢汉的观点里,艺术在历史中常常扮演着预言者和感知模式的调控者的角色。在今天碎片式的网络时代,更需要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重新提供一种整合式的感知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只有理智、逻辑才是获得知识最稳固的途径,这是最正式也最有效的标准。但在今天的艺术教育里,我们可能更需要一种面向感受和情感的整合的直觉型思维的培训和感受力的教育。
二、直觉与感知。
三、艺术教育中的直觉与感知培养。
1、多样化文化课程创造开放的教育语境。
首先,开设多样化文化课程是为直觉力和感受力的产生创作一种开放的环境。在艺术院校设立真正丰富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处于一种开放的可选择的教育语境之中。目前的艺术教育,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趋于标准化的培养过程。学分、技能、就业率,成为艺术院校追求的最大目标。大量的艺术院校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风气,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这着大量有心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也是一个不良的导向。艺术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局面下显得狭窄而充满功利。经常有人说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而思想正是激发艺术直觉最有力的因素。众多艺术院校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让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多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素质培养成为随意性的副科,思想和技艺的分裂,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培养目标,给很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带来误区。文化课程目前在很多艺术院校的教学系统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创作是将自己所有的心灵能量聚集在一起,这些能量不只是专业技能的熟练,更包括了所有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所有文化修养的沉淀。
2、从“训练”式到“对话”式的教学。
在艺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注重模仿和灌输。临摹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但单一的临摹和经验灌输往往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让他们逐渐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和学成为平等的两个维度,通过对话式的教学,让艺术创造在交流中碰撞,甚至这种对话可以是反叛和抗争。只有在这种真正的交流中,学生才可能激发“创造”,而不仅仅是在艺术史和教师权威的标准下畏手畏脚。艺术教学是要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一开始这些表达可能显得生涩,所以更需要一种更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标准系统”的压抑。而今天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足够的渠道获取“知识点”,这也让对话成为了可能。
3、多重实践和跨界整合。
在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可以开发更多共同创作的实践模式,和跨学科的联系和整合。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切身的实验去寻找真相开发潜能。各学科之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都可以建立起更多的关系,在实践的碰撞中逐渐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了让教育进入一种手与脑、理智与情感均衡发展的状态,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材料试验寻求真相。他们不应该被“导向”任何一个既定的方向,他的大脑不应该被固定的模型填满,阅读那些描绘二手经验、无助于活跃思维的书或那些超越了理解力的书,都为时过早。教育必须成为让一个人发现并形成自身表达方式的机会,必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融合,将社会传统与个人体验、实践与判断结合起来。共同创作的模式可以激活学生除语言和文字之外的各种品质,不是从形式到形式,或者从观念到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套用,不是枯燥的模仿,是在不断地寻找和积累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再返回到思维,形成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的直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恢复人的感受力和整体性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中都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更能触及生活的本质,我们的艺术教育最珍贵的功能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和延展,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教育。
注释:
1.(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9.
2.(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m].中国出版集团,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六
阳光体育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它要求学生每个学习日都要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标准,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坚持锻炼。但是,通过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调研,我们发现,乡镇学校活动的开展效果非常不理想。首先是学校没有重视阳光体育活动,教育的重点依然放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同时,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没有凸显体育活动的阳光性。体育活动内容严重违背了阳光体育活动的宗旨,相应的运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和现实的教学现状契合度不高。此外,很多乡镇学校的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没能真正把握阳光体育活动的教学精髓,体育活动缺乏针对性。
二、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
青少年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并成为支撑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界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我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乡镇学校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弥补乡镇教育中的漏洞,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弥补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逐步将教学资源引向乡镇地区,以体育活动教学为抓手,逐步实现城乡教学资源的统筹化和均衡化。
三、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
1.强化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认知。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首先要强化对于体育活动的认知,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争取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广泛认可,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师要以身作则,融入阳光体育活动中,带领学生完成体育活动,并及时总结活动经验,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广东某乡镇学校中,新任校长以组织学校春季运动会为契机,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了爱运动、敢比拼的体育作风,促进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水平、创新活动模式。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在一些乡镇学校中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兼职教师,不具备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思维。因此,乡镇学校要积极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任职,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再者,阳光体育活动要凸显乡村特色,乡镇学校的活动场地比较充裕,学生可利用的活动空间较大,但是体育教学设施却很难配套,对此,学校可以将体育活动引申到娱乐性和游戏性较强的项目上,例如,广东某乡镇学校组织女学生开展了踢毽子活动,并选择较为平整的场地设置了简易的足球场,让学生沉浸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欢乐中,实现了阳光体育活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3.教师参与、弘扬特色活动。教师是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观。乡镇阳光体育活动要和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集成本地的体育资源,将宝贵的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体育精神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体育精神的融合。例如,在太极拳发祥地,河北地区就将这一古老的功夫技艺和阳光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操场上练太极拳,这种古为今用的体育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探究热情,也起到了强健体格、塑造人格的作用。
乡镇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对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认知,提升教师水平,创新阳光体育活动教学模式,秉承全员参与的原则,弘扬特色体育活动,完善乡镇体育教学体系。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七
社会变革分为两种:一是政权更替,社会性质不发生变化:二是社会革命,社会性质随之变化。但,不论哪一种方式,都不曾也不可能有效地消灭贫富分化。所谓&“有效&”,是指在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
贫富分化包括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两种。资源,在口语习惯中,&“钱&”是同义词。权利和资源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因此才有&“有钱就有权,有权就有钱&”的俗语。
政权更替的主要形式包括两种:一是被统治阶级取代统治阶级,如农民运动,这是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争斗与交割,如弑君夺位,这是人性的贪婪使然。社会革命,则是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需要新的生产关系加以适应,其变革的结果一定是统治阶级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能代表新兴的社会力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社会变革与贫富分化两者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贫富分化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诱因,而社会变革总会带来社会资源整体或局部的再分配,一定程度上抑制贫富分化的加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抑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得到优化,生产力得到提高,是永恒的必然的趋势。但贫富分化并没有伴随着社会经济大蛋糕的膨胀而缓解,只是变得越发严重。其一,在每一个社会阶段,既得利益者没理由也没可能战胜贪婪的欲望,甘愿与穷人分享资源,使自己与他人再无差距而达到平等。其二,地球资源有限,人口众多欲求众多,即便将来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为了人类不确定的欲求而进行所有产品过剩的生产并最终大量浪费,也不符合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三,精神层面上,既然人是有感情诉求的,那么人的感情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稀缺资源,因为感情具有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并不能阻止贫富分化的加剧,更不可能消灭不平等。
二、不平等的起因。
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晚期,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部落,共同生存。在部落中,有首领、有社会分配,这便是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开端。只要涉及分配,就几乎不可能平等,分配的过程中总要融入捕猎的功劳大小、部落的成长需要等诸多考量,人们或许可以协商,但最终决定权很可能落在首领手中。而人类在进入群居生活以前,虽然个体生存能力有限,但各凭实力,是一种生存机会的平等。因此,有了权力者和社会分配的群居生活,是不平等起源的社会背景。
有人认为,私有制的产生,才是不平等的起源。笔者不这样认为。其一,学界所探讨的不平等,只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不平等,视角还有些狭隘。现代生物学己经告诉我们,人类与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都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那么我们所理解的平等,其终极意义上也不应该仅局限于人类,而应当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灵。然而,从客观现象上看,地球上的不同物种之间,始终依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存在和发展过来。可见,不平等是大自然的地理差异性、物竞天择的规律和偶然因素所导致的,根本上说,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即是不平等起源的根本原因。其二,即便是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以不同人占有不同份额的资源为不平等的标准,也是不正确的。只有先有了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的不平等,然后才可能在有剩余产品的条件下,出现私有财产占有的不均等。也就是说,因为剩余产品的出现而产生的私有制,只是不平等的一个表现,成为了贫富分化的起点。
三、现代法治下的平等与正义。
自然法中最基本最朴素的内涵,就是平等。然而,据此论证,不平等却是不可逆的,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探讨的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与不平等。现代法治的追求早己不再是绝对的平等,只是相对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也就是说,每个人生存在社会中,都有依照个人喜好,在不严重妨害他人生活的前提下,借助社会公共资源,依靠个人努力,实现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自然法,是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宇宙发生、发展、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及其各种表现。它是贯穿西方文明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元动力和思想源泉。以自然法为基础(或者说,以自然法为框架),人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创设并不断更新着人定法。而不论如何更新,正义,永远都是法律不可能放弃的价值追求,也是法律最基本的价值追求。
对正义的释义,应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特定历史条件下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相对应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对正义的这种理解,才能与机会的平等相衬。秉承这样的精神,也才能指导现代法律的正确厘定和实施。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八
鲍德里亚认为,物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从而使消费预期使用价值相分离乃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在古代(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贵族社会)物品也同样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只不过那是政治权力的产物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上去“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消费社会较之任何一种物品都确证着使用者政治身份的古代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处处离不开金钱的.消费社会,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作者:李春青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5刊名:黑龙江社会科学英文刊名:heilongjiangsocial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g0关键词:消费社会文化符号人格理想知识分子鲍德里亚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十九
不可否认,19世纪历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这种科学的历史学与作为叙述艺术的历史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也是建立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在艺术的真实性上涂上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截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3]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是对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再现。
历史学所追求的艺术的真实是内在于人类的历史进程本身之中的,这种艺术的真实就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展现出来的人类的文化精神。在某种意义说,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精神演变的进程。而文化精神就表现于人类的共同体中。因为共同体并不是与构成它的诸多个体对立的,其存在准确地说是因为这些个体在意识上的相互承认,并进而承认共同体本身。这说明有一种叙事结构:共同体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发展而存在,当其成员假定了相互认同的我们时,它还通过对这种发展进行反思性理解而存在。而在现代的共同体则是一个虚幻的、理性的共同体,它借助独立的个体生成的过程中对传统共同体的消解,把独立的个体彻底地排除于共同体之外,从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维度,以至招来后现代主义的反动。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的思考,我们也不应仅限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真实性――客观历史的真实――的反叛,而是要从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去理解。就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来看,其核心是对现代主义所代表的那种绝对理性的文化精神的反动。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因此就象后现代主义那样,把共同体的存在、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一起抛弃掉,应该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的进程中,重建人类的共同体,其核心在于揭示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而这一点只有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反思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追寻,是当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注释:
[1]c・洛伦茨:《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与“隐喻的转向”》,载《世界哲学》第2期,第21页。
[2]转引自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3]d・卡尔:《叙事与真实的世界:为连续性辩护》,载《世界哲学》第4期,第81页。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二十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1。
后现代思潮的论文篇二十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于教学过程之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营造氛围,激发学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创设新颖的情境,释疑解难,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了英语教学视听等相关教学问题,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适当,媒体的使用和课件的设计要合理,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教学多种要素使用与多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和方法的多样化、新颖性、趣味性是激活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则使课堂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直接激活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让他们能走进广泛的英语世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多彩的英语的奥妙。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应遵循自主学习方法。
conditionforlearning”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交际的合作者。而学生也一改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好处。
1.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使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单一黑板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短片等方式配合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2.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思维空间。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采用的是图文并茂同步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语言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利用语言,有利于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从宝宝出生到咿呀学语直至语言系统的完善都是环境熏陶的结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所创造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3.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我们知道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描述及抄写时间,很多描绘性的板书,可以由老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直接储存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到更多的训练,减少了老师板书、学生等待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4.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建构。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给学生一些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观念等等)。交际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需要一定的图式为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图式即背景知识,其中文化因素是背景知识的重要方面。“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但是,“文化内容的融入也只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因而在起始阶段就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多媒体技术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它能将社会、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体化,因而有利于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
5,多媒休技术的应用促使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中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运用语言能力也较以前的学生强。教师在自己的业务进修中,多媒体技术应是一门“必修课”。教学设施是要人来用的,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要大胆使用。例如多媒体的使用,起初也许不会用动画或交互功能,但用总比不用好。在基本学会了多媒体的使用后,教师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如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环境个别化”、“学习课程探索化”、“课堂教学学生中心化”、“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别化教学”等命题。教师须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逐渐走向成熟。
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不仅是教学的一个改革,也是现代教育的一次发展,它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授课的宗旨,即“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起着引导和督促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变成了多媒体的“工具”,因为内容具有多样性,在教学中老师很少提出或没有时间提问。于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未能得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此点问题应加注意。
2.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
课件也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所以教师不应该单纯的依靠课件,应该将课件作为基础进行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尽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
3.缺乏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问题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与教材配套的优秀课件很少。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要么因为将教材的更新过快而过时,要么不符合实际教学运用,所以应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学生的情况研发适合自身学生的优秀课件,多创新的`课件。
4.学生变成抄写员。
由于教师提前做好课件,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这个时候学生看到的课件中的内容便抄写,没有足够时间思考,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而另一方面,由于课件内容繁多而每课时内容又得讲完,所以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抄完这页就过去了,造成了听前不听后,结果什么都未听懂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形式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针对于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课堂进度。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将重点与难点加以强调告之学生,多用时间、多加练习,增加互动性,使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公开课件。
学生可以提前在网上看到老师上课所用到的课件,便于课前预习,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单纯记笔记,而不去思考,影响学习质量。
3.创新课件。
教师如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手段自行研发适合本班学生的课件,相信定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对于教学有帮助,而且对于多媒体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五、总结。
体和网络辅助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而富有意义,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甚至人机之间的互动,培养了他们之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更好地掌握网络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是对英语教学的一次革新。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明确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岳.多媒体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俞真.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3.张丽,《浅谈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4.齐瑾,《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5,陈文,《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6,王东梅,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论现代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7,丁火英,《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8,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需注意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9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