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既要注重理论指导,也要注重实际操作。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一
了解经济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分析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史料并结合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罗斯福。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曾经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教师追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罗斯福在经济危机时期是如何拯救美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危机爆发。
教师讲述:20世界2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人们大量购买新兴产品,生活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此时美国国内蕴含着哪些不稳定因素?
学生回答: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穷人购买力不足;资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场,出现大量股票投机活动。
教师强调:归根结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隐藏着种种危机。
教师提问:这场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以哪件事为导火线?后来又蔓延到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导火线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崩溃。随后导致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越来越多。资本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大量销毁商品。
教师过渡:这场经济危机在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何摆脱危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
教师展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针对这次危机,胡佛采取了相应措施,效果不佳。
教师总结:虽然胡佛针对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教师过渡:此时美国深陷危机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二)实施新政。
教师讲述:在危机并未得到缓和的情况下,胡佛政府逐渐失去民心,而此时正值美国选举,罗斯福赢得本次大选,当选新一任总统。
学生归纳总结:从金融方面,整顿银行,通过《紧急银行法案》;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于工业的控制,同时也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工人权益;农业方面颁布《农业调整法》,对农业进行整顿。
学生补充:为了缓解就业问题,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建设公共工程的同时增加了就业;并且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一些弱势人群提供救济。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罗斯福上台后从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救济等方面采取措施。
教师追问:对比胡佛政府面对危机的措施,我们发现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哪里?
学生回答:政府从很多方面加强了管理,并且多以立法的形式出现。
教师强调:新政的“新”体现在政府增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之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新政意义。
小组代表回答: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问题。
教师补充讲解: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也给其他深陷危机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范例。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罗斯福的新政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危机,这也是新政的局限所在。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2、作业:课后以学科兴趣小组为单位,谈一谈罗斯福新政对我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二
人民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真正亲近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真正的主角,感受并感悟历史。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教学的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节内容,在本专题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这一节课的时代背景,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节课的延续和发展,是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产生深远影响的例证。本节课有三个子目,分别为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经济遭遇危机的重创之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资本主义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政的措施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加上学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无法正常衔接起来。
因此在学习新政内容时,应该教会学生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看待罗斯福新政;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得出课本的隐性结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答案。
课程目标: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及两个阶段,理解其特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的学习,培养问题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美国总统罗斯福》、《蓝鹰运动》、《大国的崛起》。
根据课标要求,可知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突出的特点,都是以新政的内容作为出发点探究其特点、作用,特别突出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渐进性特点,因此,本节教学拟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思维方式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较好地完成课标要求。
1、立意创新:把应对危机看成是全体民众都要参与的斗争,把新政的实施和成功看成是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全体民众的胜利。
2、创设情境:先以现实情境导入,再创设“经济危机下的美国”历史情境。
3、整合教学:突破“新政的背景—新政的内容—新政的特点、实质、影响”的程式化教学结构,利用史料教学。
导入新课:(教师)。
情景创设:(多媒体打出罗斯福照片)。
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对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出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照片上这位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领导美国人民度过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他开创了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开始了国家全面干涉经济的制度。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对新政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学生经讨论得出: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教师创设情境:打开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幸福的日子又来临》。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
(1)胡佛反危机失败;
(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教师讲述: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了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和讨论新政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分组讨论后请2-3名学生概括总结。
3、渡过难关(恢复经济的效果)。
教师:多媒体课件打出经济恢复柱状图。设问:为什么要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危机?
归纳: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走出了危机,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使美国政府开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概括讲述:二战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重新繁荣。
4、总结。
教师设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本课学习作答。
1、实施的背景;
2、主要内容及作用;
3、特点;
4、实质;
5、影响;
6、评价:串讲背景、定义、特点、实质、影响。
(多媒体显示)。
1992年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三
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美国第37届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1)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3)限制农业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4)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禁止使用童工.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失业津贴和老年人年金,拨出大批款项兴办公共工程,为大量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购买力.
“新政”实施的主要时期是1933年至1936年间,而到1938年势头减弱.
作用:。
(1)“新政”使美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保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避免出现法西斯政权.
(3)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美国无产阶级.
(4)“新政”用国家干预来调整经济生活,消除经济萧条和危机,大力加强国家资本主义,这对以后美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新政的主要措施实施结果:“应当指出,罗斯福新政措施是总统权力全面扩张,终于逐步建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他是总统职权体制化的开拓者。”
金融方面(新政是从金融方面开始的)。
(1)挽救银行危机,改革与开始管理金融制度。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财政部根据要求采取了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淘汰了无偿还能力的不健全银行。为保护银行储备和阻止黄金外流,它禁止储藏和输出黄金。(2)3月20日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节约法,缩减政府开支和退伍军人津贴5亿美元。(3)先后通过提供证券实情法、证券交易法及银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以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和货币的改革和管理。(4)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制。实施结果:金融方面的措施是获得了成功的,通过以上措施罗斯福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控制。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占1/3。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从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工,农业方面。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行新型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奖章,上面标志着“我们尽我们的的.职责”等标语,以资表彰。
社会福利方面。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
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9个月,月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40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四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此处应有板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首当其冲,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缓解危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本课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启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脱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三个子目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我在处理教材时将格外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呈现。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必先知人。”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引导。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主要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合作探究,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感悟罗斯福锐意改革的勇气和胆识。
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难点,归纳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下面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在导入环节,我准备了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用罗斯福总统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演讲激情澎湃的余韵中,我会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内阁成员之一,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帮助美国渡过这场危机?这里我设置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四个情境分别进行讨论:
情境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32个州的银行关闭,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换。
引导学生从金融方面进行分析。
情境二: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是农民,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降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五分钱一斤等。
情境三:1933年的《工业复兴法》。
情境四: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水坝图片。
根据我在ppt上所设置的,以及学生们对课文信息的搜集和提取,他们能够总结出罗斯福新政金融、农业、工业以及公共工程四个方面的措施。(此处应有板书)。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们再次换位思考,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美国,作为一个普通民众,你能感受到新政后有什么变化?学生们可能会说出“农产品价格上升了”、“失业人数减少了”等直观的感受,紧紧抓住学生们的这一感受,我会抛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罗斯福新政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从美国国内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分析。(此处应该有板书)。
我们常说“罗斯福新政”,那么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哪里呢?引导学生从国家干预、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分析,新政“新”在国家干预的新模式。
以上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历史情境的设置,带着学生们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来到了当时当地的美国,体会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打开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讲到这里,本节课也接近尾声,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布置本节课的拓展延伸作业,***总统在上台之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改善美国的经济状况,请根据本节课所学,试着分析***总统上台了采取了哪几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样的作业布置,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又能够以史为鉴,学为今用。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五
罗斯福集邮。
课时。
2
教材。
分析。
本文讲述了罗斯福先生一生爱好集邮的故事。
教学目。
的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问世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问世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
设计。
罗斯福集邮。
起源。
学到知识。
来历。
普及措施。
关心印制。
体会。
课后。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介绍罗斯福的生平和有关集邮的故事,导入新授,并板书课题:罗斯福集邮。
二。学生接力读课文,正字正音。
三。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
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再由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解决。
五。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归纳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板书:集邮起源。
2.指导学生归纳第二自然段段意,板书:学到知识。
3.总结归纳段意的方法。
4.学生自己归纳,再在小组内交流。
5.小组代表在班内发言。订正板书:
来历普及措施关心印制体会。
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课后第一题。
查阅有关资料。
阅读罗斯福的两段话,体会意思,了解罗斯福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指同学接力读课文,正字正音。
二。学生思考并写出各自然段的大意。找二至三人的答案,投影展示,评议。
三。讨论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四。梳理疑难问题在班内讨论。
1.课文是怎麽把罗斯福集邮学习到知识写具体的?怎样朗读罗斯福的话?
2.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罗斯福的话是啥意思?这一段可不可以调换到前边?可不可以删去?
五。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读短文,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订正。
出示《我和邮票。
七。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一枚邮票,也可一个集邮的故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八。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九。作业。
预习日积月累。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六
课时。
2
教材。
分析。
本文讲述了罗斯福先生一生爱好集邮的故事。
教学目。
的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问世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方法,理解课问世从哪些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
设计。
起源。
学到知识。
来历。
普及措施。
关心印制。
体会。
课后。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介绍罗斯福的生平和有关集邮的故事,导入新授,并板书课题:罗斯福集邮。
二.学生接力读课文,正字正音。
三.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小组代表在班内交流。
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再由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内解决。
五.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归纳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板书:集邮起源。
2.指导学生归纳第二自然段段意,板书:学到知识。
3.总结归纳段意的方法。
4.学生自己归纳,再在小组内交流。
5.小组代表在班内发言。订正板书:
来历普及措施关心印制体会。
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课后第一题。
查阅有关资料。
阅读罗斯福的两段话,体会意思,了解罗斯福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指同学接力读课文,正字正音。
二.学生思考并写出各自然段的大意。找二至三人的答案,投影展示,评议。
三.讨论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四.梳理疑难问题在班内讨论。
1.课文是怎麽把罗斯福集邮学习到知识写具体的?怎样朗读罗斯福的话?
2.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罗斯福的话是啥意思?这一段可不可以调换到前边?可不可以删去?
五.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读短文,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订正。
出示《我和邮票。
七.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一枚邮票,也可一个集邮的故事,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八.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九.作业。
预习日积月累。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七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内容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新政的背景,而新政又对于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分析能力有待提高,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通过对新政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调整。资本主义本质没有改变。罗斯福代表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阅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美国总统胡佛是什么应对措施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新课,杰出的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从而摆脱了危机,今天我们进来学习“罗斯福新政”。
讲授新课:
(1)结合罗斯福生平材料及教材介绍罗斯福。
(2)实施新政:先讲清新政的两个阶段,一是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二是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顾上分析概括新政内容。
(本环节设计思路补充几则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理解内容。)。
(3)新政的影响及评价新政。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新政的影响。
教师补充,新政的积极作用好理解,关键是新政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而是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本环节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利用阶级分析法,来评价罗斯福和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知识要点,让学生回答,总结本科框架。
本课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在学生主动性发挥和互动方面较为成功,很好的完成了课标任务。理解了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突破了重点,学生能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这种国家干预的方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所以为讲解第三节内容打下了基础。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各个教学步骤的时间安排方面,不是很科学,前面有些松,后面有些紧。
课堂上民主开放不够,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表现很积极,但我由于担心课堂教学进度,所以有些问题上,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我提前熄灭,在以后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彻底解放学生思维。
要大胆打破教学常规,把教材用活,而不是让学生死记教材。课堂上,训练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很重要。
平时备课环节,不只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死的,但真正现场直播、上起课来是鲜活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细节,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并随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应对。比如要考虑到学生突然发问的各个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要发现更多的隐性知,以备应急之用。当然也要求我知识储备要充分。
尽量多的拓展教学资源,适当的补充、展示历史材料,科学恰当的运用。以对教材的补充,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也可以发动学生提前收集材料。
课堂上提问问题时,在用语上,提问方法上,引导语言上有待提高。启发式教学真是一个大学问,要启发在“点”上,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己解惑,而不是来自于教师的答案。
在以后教学中还要抓好学生预习这一环节,本来布置了课前预习,但通过课堂反应,发现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预习,和认真预习了的同学课堂效果差很多,所以以后教学中,要印发预习导学案,教师不偷懒,学生会更勤奋。
总之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基础不同,学法不同,所以对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法的探索,没有穷尽。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八
俗话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在备课过程中发现一些列难题,现予以总结反思如下:
一、主题定位问题:本课的主题应是突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淡化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其特点,这样才能够节省时间,提升授课效率。
二、罗斯福新政突出特征的提炼问题。通过制定《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一系列的'法案,得出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运用国家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次划时代的转变,经济政策有自由主义过渡到了国家干预主义。
三、本课标题再加工,突出主题。教材标题为“罗斯福新政”,初中教科书是这样的标题,高中教材依然如此,过于平淡,很难对学生构成冲击,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再加工。在标题设计上采用“罗斯福新政――坐在轮椅上转动世界”。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
四、讲与不讲的处理。经济危机的根源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过于学术性的话语学生难以听懂,这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以结合当今现实――产能严重过剩,通俗地讲可以说是生产的无计划性同社会需求想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供大于求。这个问题需要通俗的讲,并且安排到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样既能为讲解《罗斯福新政》提供背景、也能够突显本节课的主题,节省时间。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九
(2)过程与方法。
图片直观、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
二.学情分析。
(2)高一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学生渗透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实质。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后,漫画中这位手拿药箱前来拯救“山姆大叔(美国)”的医生是谁?他能否挽救生命垂危的“山姆大叔”?今天我们来一起看《拯救“山姆大叔”》的故事。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
1、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查阅并整理资料;通过角色扮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评选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你们知道是哪三位吗?”
(二)、讲授新课: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当时美国面临的社会情况分析,当时美国面临的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
我们还可以从罗斯福本人来说,他的竞争优势如何?相比胡佛而言。
学生回答:
教师概括总结:当时美国面临经济危机,胡佛面对经济危机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尽管他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但因为力度小,规模小,所以效果比较小,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所以当时美国的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也趁机兴风作浪。
而罗斯福总统对自已充满信心,他曾向美国人民宣布,如果竞选成功,“保证为美国人民提出新政”,他提出的新政口号,使当时的美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认为新政能帮助他们摆脱恐惧,摆脱危机本身。
2实践:锐意进取的“智囊团”、炉边谈话(通过这种形式,罗斯福赢得了广大美国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准备):在上课之前,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4组,以方便学生上课小组讨论。
(过渡):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新政“智囊团”成员,你会建议罗斯福首先要在哪个行业采取措施?”
同学们回答:
教师概括:“金融业,因为金融业最先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遭受的损失也最大,所以要从金融业开始。”
问:“那么你将会给罗斯福提出哪些具体建议去应对危机呢?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按照我们的学习小组就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4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同时同学们要讨论出每一个方面的内容、作用影响,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言。”
同学们开始了积极的讨论,我走下讲台看他们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的指导他们,纠正他们。
讨论结束后:
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就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发言,教师做评价补充(从供求方面考虑)。总结出一个表格,得出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罗斯福应对危机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学生小组讨论出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美国和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近期和远期两方面总结。
意义: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影响深远。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新政的提出,新政的内容、特点以及它的实质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影响深远。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认为小组合作探究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了。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说话,不去讨论问题,针对这种类似情况,我们应该正确分析解决。我认为我授课的自主探究方法,在某些具体细节仍然需要大力改进,比如学生讨论中的具体反映以及让学生去评价他们自已的讨论结果,老师只是起到点播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一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由于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导致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924——1929年资本主义出现了相对稳定时期,甚而出现“繁荣”
(过渡讲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美国资产阶级宣扬当时为“黄金时代”,说什么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似乎前程一片光明。实际上,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板书)。
(通过提问弄清)。
这场危机的爆发地(板书)(提出问题。危机为什么首先在美国爆发?)。
(重点释疑)为什么呢?因为一战期间,美国获得将近400亿美元的利润。世界上的黄金差不多有一半集中在美国。随着美国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股票价格直线上升,上涨了三、四倍。但是,生产的发展,产品的增多,广大人民却越来越贫困、购买力下降、产品积压,最终爆发了“生产过剩”的危机。
(过程)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一股抛售股票的狂潮。卖主们声嘶力竭地叫喊,买主却一个也没有。股价惨跌,许多百万富翁看着手里的财产顷刻就要化为乌有,真的要发疯了。震惊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学生阅读找出要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哪些特点呢?
2.经济危机的特点(板书)。
(学生阅读然后答出特点。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投影:材料解析。出示材料并启发。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货币金融等各部门的危机。
材料二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
材料三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l/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
(过渡)经济危机带来了种种灾难,垄断资产阶级把它们都转嫁到了劳动人民身上。
3.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板书)。
出示投影。
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
“胡佛村”及其“村”民。
《纽约儿童捡煤渣充燃料》。
(学生聚精会神看投影,听讲解,思维十分活跃。)。
一方面,工厂倒闭,大约有1700万工人失业,3000万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另一方面,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和利润,却大量销毁商品,破坏生产力。成袋咖啡倒入大海,牛奶倾入河中,小麦放在锅炉里烧掉,农作物被焚烧。
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实施了“新政”。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76页“罗斯福”形象图及注释。
(学生看图并阅读罗斯福有关的介绍。学生阅读并勾划重点。)。
目的'、措施、效果(板书)。
(精讲)。
1.新政目的(板书)。
就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它具体体现在新政措施中。
2.措施(板书)。
(1)整顿银行(略)。
(2)农业方面(略)。
(3)对工业的调整,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
(4)新建公共工程(略)。
3.效果(板书)。
(提问)新政取得了什么成效?
(回答,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学生回答后再深入讲解。
(三)总结、扩展。
新政虽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由于新政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了消费力,刺激了工业活力,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回升,摆脱了危机,使人民生活有了改善,社会趋于安定。更主要的是,罗斯福新政在美国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并使之在二战中成为反法西斯国家之一,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德国、日本与美国正好相反,为重新瓜分世界展开了激烈斗争,战争策源地在亚洲、欧洲形成了。
板书设计。
第8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6—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爆发——美国。
2.特点——(l)波及范围特别广。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3.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
1.目的——国家对经济干预、指导,以消除危机。
2.措施——(l)整顿银行。
(2)农业方面。
(3)对工业的调整(中心)。
(4)新建公共工程。
3.效果——(1)经济恢复。
(2)统治稳定。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二
3.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导入新课。
出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图片,
1869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讲授新课。
一、从繁荣到危机。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2.经济大危机的开始;。
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4.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2)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引起产品积压。
(3)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为了刺激消费,使用了大量刺激手法,鼓励人民提前消费。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4.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经济萧条,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
(2)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3)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加深。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说出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材料一: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另有1100万农村人口未计算在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
失业人数猛增。
材料二:(美国)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1929年—1932年,仅罢工就有2700多次。城市中的人们成群结队闯入店铺,哄抢商品,甚至冲击市政府和议会大厦。
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2.新政的内容;。
3.新政的影响;。
4.新政的手段和结果。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三
需要掌握的知识:1929——l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源地、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作用。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源地、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评介其作用是对消除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教学设计示例。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四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图,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2、复习旧知: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小组讨论: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
(教师补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角色扮演:大危机年代的美国记者对工人进行采访,工人在此期间生活状况。
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
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历史剧: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
知识整理:新政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课堂讨论:新政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四.板书设计。
1、经济危机。
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具体原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市场虚假繁荣、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猖獗。
表现:金融、工业、社会生活、农业等的全面危机。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导致各国内部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人民斗争、法西斯兴起。
导致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的矛盾。
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
目的:克服危机、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但避免国有化形式。
内容:金融——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工业——颁布法令,以工代赈,刺激消费;
农业——压缩生产,克服过剩。
评价: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经济上:减轻危机破坏,促进生产恢复。
政治上: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
对世界:开创经济新模式,影响许多国家。
布置作业:
1.学生明确本课重点,并归纳概述在作业本上。
2.课后测评题做在作业本上。
教学后记: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重点,要理解并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五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共有三个必修模块,25个学习专题,这些专题绝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即:一个专题涉及很多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唯有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以一个大事件——罗斯福新政为核心,其中“自由放任”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际上也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原因、措施及产生的深远影响。所以足见本课重要性。
说明、比较分析、表格填空、历史小论文等;考查角度新颖,有新史观、计量史学、人文精神等;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在备考复习中,同学们必须多角度领悟罗斯福新政的来龙去脉,如从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和完善福利制度等角度审视当前我国政府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措施;从社会立法提高工人政治经济地位看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内需、刺激生产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必要性;将罗斯福新政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结合起来,考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效果等。同时综合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相互借鉴。从现代化发展模式方面比较美国罗斯福新政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率为20%,b率为65%,c率为15%。刚经历了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相对较好,但是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较欠缺。
1.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爱国救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等精神。
导入:师:司马迁说过“普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又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那么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上个世纪美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非常之人以及遇到的非常之事和他建的非常之功。
(一)非常之人——(3分钟)。
师:问题设计1:你对罗斯福知多少?(补充史料:20世纪30年代初,罗斯福推进新政困难重重,他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假如你成功了,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罗斯福沉郁良久,带着预言家的口吻说:“假如我失败了,我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总统”)。
生:略。
(二)非常之事(合作探究20分钟)。
师: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早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请同学们来扮演一下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并完成表格。
讨论提示。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思考:金融调整的核心是什么?
(2)复兴工业.思考:实现复兴的关键是什么?
(3)调整农业政策.思考:农业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4)社会福利。思考:社会福利包括哪些方面?每个方面有什么作用?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六
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一)它“不独基本克服了30年代经济危机,还曾造成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所以说,它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就是‘新政’的根本作用。”
(二)如果说“新政”不能永远克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那是对的。但如果说新政对克服大萧条完全不起作用,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最起码我们可以说新政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三)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把希特勒的法西斯专政同罗斯福的新政改良等量齐观,视为一丘之貉,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由于新政的实施是美国迅速恢复了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重要作用。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新政的实施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战后历届美国政府,在80年代以前在新的条件下基本上继承罗斯福的新政措施,采取了不同重点和形式的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生产,缓和矛盾等反危机措施。新政开创的福利国家措施至今不失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的重要手段。
当然新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政造成达政府和巨大的赤字开支,大大扩大了联邦的权力,降低州与地方政府及个人责任感。新作派霍华德·津恩认为,“新政”的缺陷,“是它没有解决下列根本问题:如何使巨大自然财富和令人吃惊的生产潜能为所有美国人造福。这个问题必然引起的政治也没有解决,即如何把普通人民组织起来将此危机造成的惨状更为微妙情况传递给国家领导人,如何使非常紧急时期这个世界上最负的国家中千百万为生存而挣扎的人们的日常痛苦被察觉到。到1939年左右,萧条结束了,许多资本主义的弊病依然如故。”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认为,“新政”的不足在于“它留下了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引起一些麻烦的新问题。它不曾证实它能在和平时期实现先繁荣。……它(却)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但有时只代表一个很少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它没有找出一条保护没有这种发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它扩大了中产阶级队伍,但将许多美国人——分成制店农、贫农窟居民、大多数黑人——留在新形成的平衡之外。”桑托斯(santos)博士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失败的,因为它保护(美国资本主义)信用(制度)胜过保护其人民。还有些人认为新政不够彻底,主张联邦政府接受银行和工业。其实,说到底就是“新政”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弊端。
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美国第37届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1)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对破产银行进行整顿,使银行资本高度集中,对各大银行开业进行补助及贷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禁止黄金出口,以加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
(2)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调整商业金融。规定工业产量,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3)限制农业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销毁"过剩"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4)调节劳资关系,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罢工。调节劳资纠纷。规定工人每周最高工时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禁止使用童工。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失业津贴和老年人年金,拨出大批款项兴办公共工程,为大量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购买力。
"新政"实施的主要时期是1933年至1936年间,而到1938年势头减弱。
(1)"新政"使美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保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避免出现法西斯政权。
(3)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美国无产阶级。
(4)"新政"用国家干预来调整经济生活,消除经济萧条和危机,大力加强国家资本主义,这对以后美国及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七
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作用的探讨、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实现以古鉴今的教育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学习罗斯福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以“自主感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罗斯福生平,当选总统过程,思考罗斯福新政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台新政的?
一、新政背景。
(一)胡佛反危机失败。
1.银行倒闭。
2.企业破产。
3.农产品价格猛跌。
4.失业人数激增。
5.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二)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新政内容。
1、整顿金融。
2、复兴工业。
3、调整农业。
4、社会救济。
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
社会福利发放紧急救济金,“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三、新政实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
(史料)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在美国,从来没有哪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
四、新政影响。
1、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2、避免美国在危机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始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课小结: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
练习:(见课件)。
陈桂强。
本节课内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学理念把握适中。“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应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评价,到罗斯福成功原因的探讨,都是由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或独立或互助完成的。
2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处理比较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课本上剖析得极为详尽,如果在课堂上由老师或者学生念出来会比较枯燥,而且学生未必能深刻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一道发散思考题: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经济危机?在学生讨论时,我要求他们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来思考。这样,他们不仅学习了新政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理解了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既复习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又为后面的评价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
3、历史课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罗斯福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无疑是个很好的榜样,他对资本主义传统经济理论进行批判并大胆摈弃,需要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学习基础之上的。通过对罗斯福生平的简介,学生能学到罗斯福身上的某些优秀品格。
有待完善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过于简单。
2、对“新课标”理解尚浅,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练。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八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用心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潜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透过对罗斯福这一伟人的学习,突出对人物精神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改革家直面困难、坚忍机智、奋斗不息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改革观念,感悟到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资料,它在本专题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资料。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好处,对于此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和作用,新政的资料为新政的作用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好处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略。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已具备必须的社会观察、分析潜力,他们思维活跃、自学潜力较强,归纳、演绎、思辨、交流、表达潜力有很大进步,又敢于表现,乐于展示,这些都是有利于本课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原有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为此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注重历史学习的主动性,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力争在潜力上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潜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资料;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
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构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查阅并整理资料;透过主角扮演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用心性;透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潜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对新政的评价。
[课前准备]。
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请同学在自学课文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网络或相关书籍了解罗斯福,并整理图片和文字材料,写出对罗斯福的简要说明文字)。
[设计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显示)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生3: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
师:同学说得都很好。期望本节课的学习,能辩证的评价罗斯福。
(二)讲授新课。
1、背景:
罗斯福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严重威胁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生存的状况下当选总统的,为此罗斯福上任之初,美国面临怎样样的困境?(多媒体幻灯出示材料及图片)。
材料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上升到了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即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掉,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材料二:美国农民每人的现金净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期间,从162美元跌到48美元。由于农产品比工业品跌落得更快,农民的购买力只有1929年的60%左右。个别农场主看到要应付日趋跌落的价格,除增加生产外别无他途,便将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于是价格下跌得更快。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价,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图片一:资本家将积压的牛奶倒入大海。
图片二:带着求职简历到处推销自己。
图片三:等待救济面包的长队。
生:学生讨论整理,归纳为:(教师展示幻灯片)。
a.人民贫困,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
b.半数银行倒闭。
c.工商企业超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
d.农产品价格猛跌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师:应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和上述困境,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利用广播这种特殊的方式向美国人民倾诉美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将如何帮忙人们。每到此时(尤其是周日晚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家里,在炉火边,在收音机旁边,等待聆听总统那充满自信和激情的声音,人们习惯地将它称为“炉边谈话”。炉边谈话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度过危机还须强有力的手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罗斯福会以什么办法帮忙美国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但其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上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十九
一、知识与潜力。
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讲述、图片直观、分组讨论、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
2.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直观演示法、资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富兰克林·罗斯福。
教师讲述:为什么他能打破先例连任四届总统呢?我们能够从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写的罗斯福传记中找到一些答案。
多媒体展示: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完美的。”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和最令人憎恨的美国总统。他受人爱戴的是因为,虽然他出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受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着慑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然后为了捍卫民主政体,帮忙世界实现了安全。
教师讲述:我们这天学习的资料是《罗斯福新政》,就是罗斯福能够连任四届总统的一个重要筹码。
二、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引言部分。
多媒体播放: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回顾上一节课的资料)。
教师讲述:当时的美国面临的问题有:1.股市的崩溃;2.银行的`破产;3.企业的倒闭;4.工人的失业;5.饥民不计其数;6.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等等。
多媒体播放:罗斯福就职演说和炉边谈话。
教师讲述:罗斯福的就职演说使美国人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亲和的炉边谈话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但大家明白,要想战胜经济危机,仅仅依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务必要有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方法,强有力的解决危机的对策。
板书:一、临危受命。
多媒体播放。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教师讲述:信念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重要筹码,罗斯福无疑具有这种精神品质,但光有信念是不行的,务必拿出具体的措施来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
板书:二、实施“新政”
教师讲述:罗斯福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新政”措施是他大胆改革和不断调整的结果。国家对经济的多方面干预,各项措施的出台,他都是采取一种有效方式,即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进行沟通。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借助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及其它广播公司等大众传播媒介,做过30次炉边谈话。这些谈话,在内政方面涉及拯救金融和恢复工业等重大方针政策,在外交与军事方面涉及上个世纪最大的人类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接下来来看部分“炉边谈话”的资料,从中归纳罗斯福总统“新政”的资料和作用。
多媒体展示:
第一次“炉边谈话”: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透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能够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带给了前提保证。
多媒体展示:
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
第三次“炉边谈话”:再就业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理解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理解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复兴工业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透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群众合同权利等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其目的就是试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工业的计划和指导,对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用心作用。
阅读课文中历史纵横的资料。
教师补充:从资本家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确看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工众的阶级矛盾。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调整农业政策,透过政府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达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的目的,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阅读课文中的彩图:危机期间完成的田纳西水利工程,以工代赈,兴办水利工程的宣传画和学思之窗的资料。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项目除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者和贫困者进行救济。这一措施不仅仅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而且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师讲述:“新政”的资料可概括为“3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三个方面。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33~1935年和1935年以后。第一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改革,救济则贯彻始终。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开始紧张,战争迫在眉睫,罗斯福将注意力集中于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
透过一系列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困境。
板书:三、摆脱危机困境。
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自己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进行说明。
教师总结:(1)直接影响:它在必须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在必须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为美国普通老百姓带给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必须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遏制了危机期间活跃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像德、日、意等国那样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巩固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最终构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当然“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对这天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新政”有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专门吸收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道路建筑等工作,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那里个性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大危机证明,美国经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到达了这样一个程度,在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而社会化大生产越来越发展的时候,国家需要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必须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尽可能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也是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
教师提问:那么,“新政”是否就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呢?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提问: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学政治明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危机的根源有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罗斯福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相反要巩固和维护这一制度,因而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他的措施主要着眼于解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进行干预,并透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责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职责固定下来。正如罗斯福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对历史事件和现象,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特点,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持续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课堂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有赖于他的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的“新政”,是使其成为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一个重要筹码。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就应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
课后探究:
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不少反对党人、垄断集团、大资本家大肆攻击他,谩骂他浅薄、无能、狡猾,又有独裁野心,甚至最高法院以《国家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为由,宣布予以废除,使“新政”一度陷入困境。现选取两种观点看看当时人们是如何看待“新政”的。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推荐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这两种观点正确吗?请同学们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罗斯福新政教案篇二十
引言:
当我们沿着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走来,一路目睹灿烂的中国农业文明景观时,我们感慨万分。但当我们扬起时代的航帆,沿着新航路走近欧美时,两次工业文明为我们展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它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更另人陶醉。正当人们为资本主义发展前景高唱赞歌时,突然一阵晴天劈雳,轰垮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厦,繁荣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倾刻崩溃,这就是历史上另人谈股色变的“黑色星期四”,它告诉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非完美无缺。
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完成的基本任务:
阅读与思考:
请概述1929_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第一目(p116)讲述经济危机的什么内容,请表述出来:
二 阅读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一目,请完成以下任务:
1经济危机的特点(请根据史实填写特点)。
特点 。
史 实。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
从1929年___1933年前后5个年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
2面对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办法摆脱危机,结果怎样?
(1) 办法:
经济:
(2)危机的影响: 政治:
国际局势:
面对危机,1933年,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出现了__富兰克林 罗斯福。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措施,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胡佛主张及结果:
1改革背景 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2理解内容。
(1) 新政首先开始于哪个部门,为什么?有何作用?
(2) 中心措施是什么?着力消除哪种状态?
(3) 调整农业政策的做法及目的是什么?
(4) 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及实质:
具有国家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的特点,其中最大的特点是?
实质:
4评价:
四 危机时期产生的新理论__凯恩斯主义。
1这一理论是_________的产物。
2这一理论对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有何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5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