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教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4:33:18
物种起源教案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5 04:33:18     小编:LZ文人

教案是教学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案的语言要简洁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物种起源教案篇一

1、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

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1、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物种起源教案篇二

让我们从2012年算起。倒退203年,上帝让这个动摇自己权威的孩子诞生了,不仅是如此,上帝同时还赠予了他一个富裕的家境和可以游手好闲的机会,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勤奋努力的富二代。达尔文能够轰轰轰轰烈烈的去远洋考察,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他没有物质上的担忧。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被上帝如此眷顾。也正因为如此,有科学家一生清贫;也有人为了真理而死去;可达尔文却是幸运的。退153年,这么在当时还被认为是谬论的著作诞生了。尽管书中的结论在如今,已经是无人不知的常识了。可在那时,就像是往混沌的湖水上投了一块大石头,导致惊起了无数的波澜。

当上帝与达尔文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固然人们觉得达尔文的文章也有道理,人们还是倾向了那个千百年来给予安稳依靠的人然而科学探索就如同开荒扩路一样,如果我们渴望那远方土地的富饶,那就必须舍弃现有的安乐家园。探索意味着不可知的风险,意味着别人的质疑,也就需要承担更多不必要的责任——因为你选择了科学这条道路。本能的反应使人们满足于现状,安于现有的精神依靠。这也许就是科学的理论只有在时间的打磨下才能成为科学,真理的原因。对于不可知的事物,成大事者往往有一种不拘与随性,永恒不变的热爱是支持他们的唯一动力。至少我认为这些可贵的品质在达尔文的身上展露无疑。

倒退115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甲午海战战败,严复将此著作连同战败的羞耻与彷徨走进了中国,也就是在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历史中的《天演论》。达尔文之所以在中国能有这样的名气,很大程度上在于严复对那名著的翻译作的推动。而严复翻译这一著作并非是完全没有目的的。还针对中国的现状来评论,表达他的想法。科学著作就这样在有目的的安排下成为了政治力气,思想里奇。这一举动有利也有弊,一旦它的翻译者刻意的扮演成一位再创造者,偏离或片面的放大则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这又确确实实是近代的中国所发出的一声震耳发聩的惊雷———相比人类的诞生到底是出自于上帝之手还是由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成的,但是的中国人可能更在意,重视自身的存亡与国家的兴衰。时代性是《物种起源》的又一烙印。是它所要承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对于它产生特殊感情的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种起源教案篇三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人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教学思路。

一、导语设计。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说明:导入的艺术在于诱发兴趣。产生动力。本课采用质疑导入法,力求达到旧中有新,新旧联系。)。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筛选出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旨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语用能力。)。

2、局部解读,把握文中关键句。

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句,然后分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许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方法指导。)。

3、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组织学生从文中找出难以理解的长句,并从信息筛选、挖掘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

4、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解说:从对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在于完成情意目标的内容,也是在提升解读文章的一种能力。)。

三、布置作业(略)。

科学客观地进行教学设计。

阅读了三位老师对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所作的教学设计(我觉得这样定位比较恰当,说成案例,没有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倘若说成教案,又失之于过于传统),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实在、有序、切合实际。达尔文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的文章和他的研究态度是一致的,严谨而踏实,科学而深刻。用他的文章进行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自然适宜采用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

具体说,三例设计的共同特点有:

第一,在进行单元重点学习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献。

身科学事业,尊重客观事实,严肃认真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第二,注重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以文本为依托,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筛选信息和品味语言能力的练习和培养。

第三,能合理地选用多种媒体,在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的同时,扩大教学容量,恰当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方案一”注重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在导入课文学习时,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为加强学生有目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先进行无目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明白要准确地进行信息筛选,必须养成有目的阅读的习惯;结合课文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案二”重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课外作业的设计极具匠心,富有创意,既有拓展性阅读的要求,也有结合现实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进行探究性、开放性思考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方案三”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导语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平实的说明文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外阅读材料进行了筛选信息能力的迁移训练。

当然,三篇“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虽然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附有简短的说明,补充交代了设计的目的,但是无论格式还是内容都显得有些陈旧,不像已经开展新课程实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计那样,充满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凸现出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和变化。尽管我们写出的只是一篇课文的简单的教学设计,或叫备课时的教学设想,教师对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对重点难点的处理,对教学程序的安排不能缺少,但是还要在各个环节中突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比如学生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接触问题时可能会有的想法和疑难,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对一切如果没有充分的估计,很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问题。

物种起源教案篇四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介绍作者: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三、解题: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文体:导言也称引言、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

导言与序言的区别: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及主旨。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四、学习课文。

1、通读全文,根据导言的特点,说说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两个部分。

1—3段:成书出版。

4—7段:基本观点。

2、阅读1—3段,回答问题。

(1)第一段文中的“那时候”指_____年,“现在”指_____年,“这个问题”指_______。

明确:1831年;1859年;物种起源问题。

(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___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

明确: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3)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问题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目的何在?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对问题的研究。

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绪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

明确:d。

作者从“远航”到“现在”,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的严谨、审慎态度,刻苦钻研—对趔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确:“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总结: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整理成书的经过”,表现达尔文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5、第二段有哪两个方面的原因说明《物种起源》要早日发表?

总结: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提前发表的原因”。表现了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精神。

6、第三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内容过简的原因)。

作者还提到,“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得到的一般结论”可以从这些语句中看到作者谦虚谨慎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阅读4—7节,找出各段的关键句。

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

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

1、第四段的关键句是?

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作者是由什么推断出这个结论的?

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可分成门、纲、目、科、属、种六个层次,同一层次、上一层与下一层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如:桃花与梅花同属蔷薇科,家猫与东北虎同属猫科,人与金丝猴同属灵长目。

生物胚胎间的关系:人、鸡、猪、蛙、龟、鱼等的早期胚胎很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地理的分布:在大体相似的气候,如南美洲、非洲、澳洲都位于南半球,具有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可是生物类型彼此送别很大,或者是说在有些地区,如非洲(或南美洲)内部各地气候条件很大,但那里的生物类型却彼此相似。

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古生物学的地质学按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把地球的历史分成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就证明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不是神创的,而是从最简单的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

3、他和其他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同在哪里?

明确: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惟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4、作者对于自己的结论持什么态度?

明确:“仍然难以令人满意。”

5、这说明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在科学研究上决不轻率、精益求精的精神。

6、本段的最后两句话有什么任用?

明确:这两句话举了两个事例,来否定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

二、学习第五段。

1、第五段和第四段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

明确:因果关系(关联词:因此)。

2、第五段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明确:第二句: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所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研究的方法。说明作者具有亲身实践的精神。

3、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4、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我经常获得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三、学习六七两段。

1、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是什么?

明确: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2、关于物种起源,作者的两大基本观点是什么?

明确:a、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b、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惟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3、对这两个观点,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作者说“我深信”、“我又确信”,说明对自己的观点毫不怀疑,坚持真理。

四、总结:

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

人格魅力。

1、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

2、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3、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

4、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

5、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

6、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

7、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

物种起源教案篇五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琐,细碎。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一、默读全文,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思考]根据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点拨]全文7段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先陈述自己研究的历程,表明没有轻率地下结论,接着用华莱斯先生的研究印证了自己结论的可靠性,然后才水到渠成,说出自己的观点。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生物进化论是对"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的根本否定,是生物界的一次革命。显然一开头就宣布自己的观点,读者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作者先谈《物种起源》写作的有关情况,说明自已的著作言必有据,读者才会相信其正确性,才会接受下文的那个全新的观点。

三、第4段为何要强调“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呢”?

[点拨]本题强调的是整体把握和连贯思索,只要注意到第7段中作者对创造论的态度,便可找到答案:实质上是对创造论的否定,因为"创造论"就认为每一物种都是由上帝创造的,也就是分别创造的。

[提示]"又如槲寄生"是举例,是材料,是"啄木鸟"之后用来证明观点的又一个材料。达尔文用这样的事例来说明,把生物进化、变异"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五、文章5、6两段讲到了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价值和结论,请分别加以概括。

[要点]研究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研究价值——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和最可靠的线索。

研究结论——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六、文章第7段讲了关于物种起源,还有许多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请从文中归纳出这些问题。

[要点]1、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2、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

七、小结。

[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的特点。其类型有:。

a、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       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这个过渡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       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c、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一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脉络层次。

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第二课时。

一、几个难句的理解。

(1)"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要点]这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前后两个分句都是复杂的单句。"关于物种起源问题",是一个前置状语,指明了思考对象;"对于生物相互间亲缘关系……等等事实",指明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复杂单句,"得到"与后一句"生物的种……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是同位宾语,而后一句宾语又是一个并列关系复句,这段话在表明自已观点的同时,否定了"神创论"的观点。

(2)"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我从事本题研究的初期,就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果然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和方法",即研究目的;"这类"指代的是"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最后一句中的"它",指代的是"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这段活内容紧承第四段,重在说明作者是怎样研究物种变异的原因的。

(3)"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要点]这段话表明了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从分号前后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认识之一是:物种的大量变异是可能的;认识之二是:人工选种在物种变异中有重大作用。而"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一句,则是说明在人工选择之外的另一物种变异条件:自然选择,它也叫自然选种。

二、文章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阅读《物种起源》一书有什么作用7。

[要点]第一部分,以远航考察、采集标本、整理材料、修改札记等一系列过程来证明自已对物种起源问题研究的科学态度,使读者知道本书产生的坚实的研究基础,了解它的内容的可靠性,摘要发表的两个原因的交代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第二个原因的所述内容从侧面进一步说明内容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个原因的说明使读者了解,本书为何会出现不完备的情况,避免产生误解。而关于著作不完备性的说明,是要求读者以审慎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阅读本书,更是对于阅读方法的直接指导。

三、[讨论]为什么在表述观点之前要写这些内容?

[明确]前三小节是对这部分的写作和出版过程进行一些说明,目的是告诉读者自己的研究是审慎的,而出版是仓促的,书中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书中的材料还不是十分充足,希望读者对他的观点不要持怀疑的态度。

四、[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要点]第1段,以"远航"(1831年)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教材课文注释,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持真理的精神。

五、本文的作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具有严谨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请体会下列句子及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导言"的用语是严谨而准确的。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2)"……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q)"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

(4)"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的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5)"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6)"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要点](1)a·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搜集,整理,研究。b·强调了搜集过程中的关键:"耐心"和"各种"。c·因为是想到,还未得到事实的证实,所以估计是相当谨慎的,"也许"、"一些"这两个用间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2)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地探索真理的精神"。

(3)不把问题说得绝对化,在明确肯定的同时稍稍留有余地。

(4)“事实”是一般感性材料,“证据”是这些材料中特别具有典型意义、特别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叙述"是了解的第一步,能使你知道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暴露本质;"比较"能使你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能使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掌握事物的本质。这句话说得精确而严谨。

(5)"窜入"用得准确而又生动,它说明了在这项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很难避免。

(6)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第一,它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第二,它增强了文章论辩的气势,"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7)说"还不够完备",但可以"提供线索",而且是"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充分说明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足见严谨。

因为"还不够完备",所以只说"提供线索",而不说提供带规律性的结论之类,足见周密。

6·小结。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对作者说明性导言的阅读,学会了如何筛选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

物种起源教案篇六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1、问题讨论法,筛选出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2、分析文章中的一些长句,挖掘一些词语的深层含义。

一、预习提示。

1、字音。

搜集札记琐屑狭隘。

2、释义。

琐屑:

审慎:

札记:

变异:

遗传:

不足为奇:

二、初读课文,知识点积累。

1.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2.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a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b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自学课文。

了解本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讨论以下问题:

c《物种起源》为什么还比较简短,完成kkl第10小题。

d达尔文研究物种用了主要方法是什么?

e关于物种起源问题,作者有哪两个主要观点,完成kkl16—20小题。

4、本节课内容小结。

5、完成课后作业。

a课后练习四。

b用圈点法划出文章中你所认为的关键语句,并说明原因。

c读本第八课《奇妙的克隆》。

1、精读课文,筛选关键句。

a首先明确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学生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句)。

b、从结构看,重要的过渡句、总提句及总结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在文中各找出一个过渡句、总提句和总结句)。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文中那些句子反复出现)。

b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2、研读课文,欣赏品味。

a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自行圈点)。

b以其中的一种精神为话题,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完成作业:

1.完成kkl4、8及阅读迁移。

2.预习《神奇的极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个长句,选择对本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化,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a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物种起源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文严密的逻辑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体会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体会达尔文坚持真理等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教学重难点:

1、筛选文章的主要观点,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领会达尔文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关于物种的起源,我们现在已得到了无可争议的答案,可是,仅一百多年前,人们却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上帝创造出亚当和夏娃,从而人类诞生了,这种说法就是当时愚弄着芸芸众生的著名的“神创论”。

1859年一本举世震惊的《物种起源》,敲响了“神创论”的丧钟,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其意义又远远超越自然科学的范畴,对社会、宗教等观念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的根据。恩格斯说: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二、由于本文内容比较艰深,专业性强,基本都是长句,请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注意筛选重要信息。

筛选重要信息的方法:要抓住文中关键句,如果从内容入手,要找文章的中心句,如果从思路结构入手,要找文章的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分析全文。

三、请一位同学读第5小节,其余同学思考:

1、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作者推想出什么样的结论?(注意筛选信息)。

(评价读书,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是一个长句,同学们将它压缩一下,看看句子主干是什么?(板书:物种由演变而来)。

2、那么作者作出这个推想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关系,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度等等事实)。

亲缘关系: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比如老虎和猫的亲缘关系,人和猿猴的亲缘关系。

胚胎关系:如鱼、蛙、鸡、猪、人,他们成形后差别很大,但早期胚胎很相似,有鳃,

有尾巴,这表明他们有共同的祖先,并且都是生活在水里的。

地理分布及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度:地质越深,生物化石的结构越简单,地层越浅的生物。

化石越复杂,这说明复杂生物是由简单生物演变而来的。

这些依据都在肯定物种是演变的,而不是上帝分别创造出来的,否定了神创论。

3、但这样的有依据的结论又为何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它没有能说明地球上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他们的极其完善的结构和相。

互适应。

4、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演变是经历什么而实现的?——变异/演变是经历变异实现的,可是当时又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引起这种生物变异的原因,所以不能令人满意。

5、由此,什么是生物变异的原因成为生物学上的一大难题,很多博物学家都在试图寻。

找答案。一般博物学家对此做出怎样的解释?他们认为什么是引起变异的原因?

——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是引起变异的唯一原因,也就是外部环境上引起变异的。

唯一原因。那么用这个观点你们能否解释一下: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如此之长呢?

那么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也就是说一般博物学家认为爬行的猿变成直立行走的人是由。

气候或食物等外在的条件导致的。举长颈鹿例。

6、达尔文对于这样的观点持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看出来?(明确:作者先是肯定。

了这一观点在狭隘意义上的作用,也就是说从一个小的范围类它是正确的,然后用“但是”话锋一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7、作者是怎样证明这是不合理的?

(明确:啄木鸟的构造,也就是说外界条件不是影响啄木鸟构造的唯一原因,还存在其他的因素,槲寄生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再回到我们刚刚举的猿和人的例子:爬行着的猿猴因为外在的环境而逐渐直立行走,那么为什么人生出的后代没有受到环境影响也能行走?可再举长颈鹿例。

外部环境通过改变内在的遗传物质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一句话: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作者用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五、分析课文第6、7节。

1、达尔文认为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不完善,由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在第几小节?(第6小节)。

2、齐读第6小节,思考:作者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注意抓住关键句)。(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入手)。

3、为什么以家养动物为研究对象?举例说明家养动物与变异的关系:如,时间比较短,

容易观察等。

4、那么通过对家养变异的研究,作者已经得出那些结论?快速筛选信息。

第一: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

第二: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起来。

5、这两个结论其实说的同一个问题:变异是可能的,也就是说,物种确实由演变而来。

——所以达尔文把它放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章,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

六、5-7小节主要围绕物种由演变而来这一观点,那么第8-9小节又说明了哪些内容,

请找出其中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1、创造论即“神创论“是错误的。

2、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3、自然选择是引起生物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可见第8-9段仍然强调了前面的观点,实际上强调的还是:物种由演变而来。

七、分析课文第本文1-4小节。

1、作为〈物种起源〉的导言,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除此之外,它还介绍了哪些。

内容?让我们来分析课文的第1-4小节。

2、从第1小节中找出这一段的关键句:

——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率的下结论。

3、这说明作者得出这些结论是经过了一个过程,哪一个过程影响最大呢?

——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

4、为什么要从参加贝格尔号的远航说起?

——因为达尔文这次远航对于达尔文的科学研究关系太大了。那时他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他读的是神学院,因为他的父亲要他成为牧师。但是他在神学院里却一直没有放弃对于生物学的爱好。毕业时,已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博物学者了,当时他相信神创论,因此他带了《圣经》参加这次航行。在远航中,大自然新提供的科学事实不断冲击他的观点,他开始怀疑创造论,进而转化为一个进化论者。他以神创论者开始远航,以进化论者结束科学旅行,可见没加此次远航,就没有进化论者达尔文,也就没有《物种起源》。达尔文说:“贝格尔军舰上的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确定了我全部以后的事业。”可见环球航行是达尔文人生的转折点。

5、环球航行改变了达尔文的观点也促成了他完成《物种起源》这部书,提出“物种是由演变而来”这一观点。但作者也表示这本书缺少大量事实依据,那他为什么要早早发表呢?从第2小节中找出答案。

(1)“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岁月”,但“体力渐感不支”。

(2)华来斯先生“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如何理解第二点理由?

——1844年,达尔文的学法是已大体已形成,但他并不准备立刻发表,到了1856年,在地质学权威莱伊尔的劝导之下,他开始写一部有关物种起源的著作,到1858年6月,他已写完计划中的第十章。正在这时,达尔文收到了在马来群岛从事生物调解工作的英国生物学家华莱斯的来信和一篇论文,他提出了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问题上已经工作了二十年,但他开始还想单独发表华莱斯的论文,把这一发现的“优先权”让给华莱斯。可是熟知达尔文研究工作的莱伊尔和植物学权威胡克明坚决主张同时发表华莱斯的这篇论文和达尔文的1844年原稿摘要以及1857年9月5日达尔文致爱沙总雷教授的一封讨论“物种起源”的信。达尔文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由莱伊尔和胡克联名把这两篇论文同时发表。

6、第3小节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3段,说明《物种起源》并不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全部内容,而是内容摘要。内容不完备,论点依据的事实和参考资料不能详尽刊出。因此,错误之处是不可避免的。

八、体会达尔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根据以下成书时间表,思考一下它反映出达尔文的什么精神?

1831—1836环球航行考察(6年)。

成书经过1837—1842思考问题作札记(5年)。

1844充实札记,写成纲要(1年)。

1844—现在(1859)继续探讨摘要付印(14年)。

历时近三十年的研究经历表现出达尔文大胆的怀疑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2、

整理成书的过程(1)长期考察。

一.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2)实事求是。

(1—3)内容过简的说明(3)谦逊审慎。

物种由演变而来(4)决不轻率。

二.基本观点介绍研究的方法(5)亲身实践。

(4—7)家养变异的作用(6)不避缺陷。

强调观点的正确(7)毫不动摇。

九、总结并话题讨论:

这就是《物种起源》,这本惊世之作的发表,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他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对“上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人天然地与万物不同”“生物物种一成不变”等西方传统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思想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达尔文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物种起源教案篇八

1、掌握“琐屑、审慎、变异、遗传、趋向、札记、付印、断言”等词语。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能力目标。

1、筛选文章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说明文严密的逻辑性。

2、揣摩语言,体会科技说明文语言的简明性。

德育目标。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谦虚审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章的科技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说明性文字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但因本文专业性强,学习不太容易,教师酌情给予点拨引导。

2、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计,利用电视画面、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氛围。

3、换位阅读法。教师虚拟情境,为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出版社决定出版《物种起源》中文译本,要求学生根据本文提供的材料为本书写一篇序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课文,逐段概括大意,筛选关键信息,理清行文脉络,整体把握文意;仔细品读课文,学习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解题。

1、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导言?

明确:“导言”即“绪论”也称“引言”,是学术论著或一篇文章开头的话。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及有关问题等,作出介绍、说明。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以介绍研究和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据,没有妄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立论的根据,点出主要观点。并扼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和联系。

2、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多媒体出示图片和文字投影(情境创设),文字书写“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大会”,作为会场背景;投示出达尔文的画像,激发学生进入角色。

投影文字书写:“190年前,上帝按照特定的目的创造万物”的物种不变论像个幽灵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愚弄着芸芸众生。就在这时候――18xx年,英国一个医生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当时谁也没过分注意的小生命――达尔文。但正是他,在1859年发表了举世震惊的《物种起源》,敲响了“物种不变”的丧钟,确立了被马克思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的生物进化论。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他的190周年诞辰,纪念这位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始人。

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呢?相信同学们读了他的《物种起源》导言后会明白的。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阅读全文后讨论、互相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两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更正。

解说: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讨论交流,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筛选关键语句准确表达。

四、具体研习课文1~7段,筛选关键语句。

1、出示投影,阅读1~3段,回答问题。

(1)第1段文中的“那时候”指_____________年,“现在”指_____________年,“这个问题”指____________。

(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_____________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四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对问题的研究。

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

明确:d;作者从“远航”到“现在”,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的严谨、审慎态度,长期刻苦钻研――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确:“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5)提问:第二段有哪两个方面说明《物种起源》要早日发表?

明确:一从主观方面说:《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由于体弱多病,要早日出版。二是从客观方面说: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迫使达尔文早日发表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6)第2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2、请同学们速读4~7段,画出关键句。

提示: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

从内容上看,中心句是关键句,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这是作者着力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

根据提示明确:

第4段的关键句:“……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第4、6、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这是总结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

五、欣赏、品味1~7段。

提问:这篇文章1~7段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即关键语句,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学生甲:第1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2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生乙:第3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4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做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学生丙:第5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生丁:第7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自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教师总结:

从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可以看到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借鉴、学习的地方。

了解、明确: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科学基础,对以后生物学上的成就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也就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经常发生的细微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进化论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说《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

七、课堂小结。

课文1~3段介绍《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并且作了一些札记”,为写成此书作好了准备,再经过两年的研究、充实,才于1844年“写成了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这里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说明促成本书出版的原因及本书的性质、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的打算。从而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研究和理论著作的实事求是和严肃审慎的态度。

八、布置作业。

找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筛选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及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意义及获得的认识的关键语句。

物种起源教案篇九

l、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关于“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琐,细碎。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一、默读全文,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思考]根据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

1、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

2、通过文本阅读引导学生感悟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

3、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可由学生完成,老师适当补充。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的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三)解题。

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己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读者理解整部著作。

与序言的区别:(1)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但绪论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2)序言可以用于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3)序言与原作者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一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四)文本研习。

可应到学生找出每一节的关键句进行归纳。

小结:怎样找关键句(可根据时间选着讲解与否)。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

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

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

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其他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第五节)。

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灭绝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

主观原因:研究工作结束,又体弱多病。

客观原因:华莱斯研究结论相同。

教师可适当引导。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必缺陷、毫不动摇的科学信念与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在达尔文的身上远不止这些精神,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吗?

(五)小结。

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它先介绍研究和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据,没有轻率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立论的根据,这样水到渠成,道出主要观点。

1、感兴趣或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查找资料完成达尔文大事年表,或者人们对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不同评价。

2、完成学案。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一

是谁击破神创论的天空,将世界从上帝的手中挣开;是谁以锐利的双眼,看穿时空的阴霾,寻找物种间的联系与存在;是谁以一句“物竞天择”的呐喊,唤起整个大崛起的时代。也许》隨着时代日显其不足,但传承给后人的,并让后人抚卷感叹的始终是那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对科学的严谨与热爱。

少年顽劣,浪子回头。达尔文年轻时用他父亲的话说“除打猎、养狗、抓老鼠以外,无所事事”相对他的兄弟姐妹来讲或者用中国父母常讲“别人家的孩子”来说达尔文可算是一事无成的败家子。可是就是这个常人眼中的败家子却成为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参加“贝格尔号”舰的全球远航,成为流传后世的的伟大人物,我不禁感叹人的命运是由自我决定的。

大巧若拙,埋头著书。在达尔文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理解创造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并一次就创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时上帝也赋予每种生物各自的主角,而每个物种的设计都十分完美,所以物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在宗教的神环下成为人们精神的枷锁,于是》在这种情景下诞生了。

本书中讨论过的生存斗争,对于变异究竟怎样发生作用呢在人类手里发生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能够应用于自然界吗我想我们将会看到,它是能够极其有效地发生作用的。让我们记住,家养生物有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自然状况下的生物也有程度较差的无数轻微变异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记住遗传倾向的力量。在家养状况下,能够确切他说,生物的整个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可塑性的了。正如》所讲人类用有计划的和无意识的选择方法,能够产生出并且的确已经产生了伟大的结果。

改变世界,真理永恒。科学永远是真理与实践的孩子,而非强权与臆测的玩物,“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希腊先哲早在千百年前就有这振聋发聩的话了。当达尔文应对教会的刁难,应对无知者的嘲笑,面强权的胁迫。他没有低头,也不会低头,他以一种“真的勇士”的姿态,艰难的前行,昂扬的前行。他用自我并不坚实肩膀扛了这个世界的明天,孤身一人站到了诸神的对立面。这才是真正科学,真正让人类社会提高的科学。

反观当下中国,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论文互抄,研究成果互窃,科学研究充满了权钱交易与利益制衡,大学不再是象牙塔,科研院成了官场,没有学会做人便作学问的人比比皆是,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没有一种敢向与不合理存在挑战的精神,都没有静下心来,埋头作学问的毅力,那么何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谈雄踞世界民族之林。

真的科学是容不是一点杂质的,而真正爱科学的人也不会让它有一点杂质的,所以各位年轻的朋友行动起来吧!用信念与毅力去谱写一首壮丽的科学之歌,为我们祖国正在发展科研事业贡献属于自我的一份力量。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二

该篇文章是苏教版必修五的科学之光的第一课。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和魅力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之前的教学中,达尔文对待科学的态度、达尔文的研究经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经过学习,我了解到,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不会的,会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完成。所以关于达尔文的简介我准备删去,只从其研究经历入手切入。

1、依据一些关键语段概况文章的能力(研究经历的概况)

2、从全文入手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对待科研态度的学习)

3、学会读懂绪论、序

教学过程以四个“一”展开。主要包括了解一个人(达尔文大家都听过,但他的研究经历并不熟悉,通过研究经历的概况进一步了解他)、了解一种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学生也都知道,但到底是什么并不熟悉)、明白一种人生态度(通过全文大家梳理对达尔文的科研的态度)、会读一种文体(这里的文体指“序”,可联系学生之前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滕王阁序》)

学生基本能知道概况内容时要注意写作顺序,包括时间、空间、时空顺序,同时知道时间的展示不一定要出现数字,可以使xxx的时候,xxx以后。了解生物进化的观点也很容易解决。接下来是达尔文对待科研的态度。这里可联系课后联系,采用词语删掉和补充上让学生对比两句之间的关系。学生也基本能理解。最后是关于“序”的介绍。课后联系通过找一篇“序”理清“序”的内容来对文章进行强化。综上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三

作为一本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生物学经典著作,《物种起源》的出现无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今天当我重温这部史诗般的名著时,是怀着一股崇高的敬意品味其中的原理思想的。

而作为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能用毕生精力研究生物学,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已经很好地诠释了一位科学家该有的奉献精神。而面对物种不变性学说已经成为社会正统理论时,达尔文又勇于坚持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认为对的真理,突破种种束缚,更是令人称道。

通读《物种起源》,我发现,该书用极其丰富的资料,令人信服地证明生物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现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而是“若干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有规律可循。它们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化。这种发展和进化,不是什么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他用物种变异的普遍性,推翻了物种的观点,有力地戳穿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它在整个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我想,《物种起源》的出版,离不开达尔文对真理始终不渝的坚持,这种坚持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相信自己并不是轻易做到的,人们总是在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诱惑与历练。当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听信同一种言论,很难有人不对逆反的自己产生怀疑。同样,坚信真理也不是轻易实现的,尤其是当你所信仰的真理被多数人甚至全社会视为悖论的时候。相信自己还是跟随他人?坚持真理还是求得我想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勇气,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份执著。就如达尔文当初的选择。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虽然只是就某种情况而言,然而少数人之所以有掌握真理的机会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阻止他们迈向他人的脚步的信念与力量。

如今,而以我们的感悟,在达尔文那期待中的未来,也许他的成就达不到画出宇宙生命的整个循环,但他的贡献在于指出了其中的一段圆弧。正如纽约时报的评论:“旨在阐释自然的学说登场时总如同华贵的蜃景,其中大部分的教义犹如玫瑰色的霞光给那些做着晨课的学者头上镀上了一缕金色。但等到了约定的时间,自会有那完美的思想适时地出世,将未知地渊中的宝藏铺陈罗列,用科学的明光给这个时代盖上玺印。”

我想,只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在,捍卫真理的旗帜就会永远常在。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四

学会筛选主要观点,学会筛选关键语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解题。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

……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8.速读课文。

a.画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b.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五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2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3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七文章赏析。

第四段的5句话之间关系如何?全段说明了什么观点?

第一句为假设复句,是全段中心句。它的后半句用“是……而不是”并列,强调自己的'观点。第二句是双重假设复句,补充第一句。第三句是单句,提出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第四句是转折复句,通过事例否定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第五句再举一例,与上句并列,作用也与上句相同。

全段可以分为两层,说明生物的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

&nbsp2第五段三句话各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句为过渡句,表明第五段与上文构成因果关系,并提示了问段的主要内容.

第2句是本段关键句,说明作者是怎样研究物种变异原因的.

第3句是对全段内容的小节,强调这一类研究的重要.

&nbsp3第六段的关键句在何处?它阐明了什么观点?

第2句为关键句.它阐述了由家禽变异研究得到的两个列论:一为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二为人类选种的力量是伟大的。

这一研究为作者研究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nbsp4第七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段共有九句,分为三层。

第1句至第5句为第一层,间接说明研究物种起源和变异有重大意义。

第6句和第7句为第二层,说明创造论是错误的。

第8句和第9句为第三层,说明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nbsp5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表现在何处?

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关联词语的恰当运用,使复句内部的各种层次表现得既准确又严密,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可以第7段为例)。

其次,修饰、限制性词语用得恰倒好处,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可以第4段第4句、第7段第6句为例)。

再次,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有利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第1段、第3段、第7段为例)。

&nbsp6文章怎样体现了达尔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第一段:“深刻的印象”“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加以充实”“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二段:“华莱斯先生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

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还是摘要的性质”

“详尽地刊出”避免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

可以看出达尔文严肃、审慎的态度和谦虚的精神。

第四段:“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nbs。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五

以前,我站在海边的沙滩上,陷入了这样的深思:潮起潮落,无法计数的分子,各自孤独地运行着,相距遥远却又息息相关;骄阳弥散着能量,射向无垠的宇宙。

《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更是一部科学的伟大篇章。它讲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全书能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资料是全书的主体及核心,标志着自然选取学说的建立。第二部分中作者设想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给进化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再逐一解释,使之化解。这正表现出科学的学说本身不可战胜的生命力。在第三个大部分,达尔文用它的以自然选取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异,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进一步支撑。试问,有此发现与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科学的力量!

还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和无尽的宝藏是不会带着它的使用说明书的,因而人们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步步摸索,投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技术,才能真正翻开她的“使用说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激动、惊叹和神秘,在我们研究问题时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知识的进步总是带来。

更深、更美妙的神秘,吸引着我们去更深一层地探索。有时探索的结果令人失望,可这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总是兴致勃勃而自信地深钻下去,发现无法想象的奇妙和随之而来的更深、更美妙的神秘。这难道不是最激动人心的探索么!打个比方,先贤们缔造了民主的制度,正因我想没有一个人绝对懂得如何管理zf,我们只有用这样一个制度来保证,新的想法能够产生、发展、被尝试运用,并在必要的时候被抛弃;更新的想法又能够如此地轮回运行。这是一种尝试――纠偏的系统方法。这种系统方法的建立,正是正因在18世纪末,科学已经成功地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质疑和讨论是探索未知科学的关键。如果我们想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就务必这样地运用科学,才能把通向未知的门开启。

当然,人类还处在初始阶段,在人类鲁莽冲动的青年时期,常常会制造出巨大的错误而导致长久的停滞。但我们知道伟大的进展都源于承认先前的无知,都源于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们遇上各种问题是毫不个性的。好在未来还有千千万万年,我们的职责是学所能学、为所可为,探索出更好的办法。我们就应放开被束缚的双手,宣扬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自由的思想,告诉更多的人们,不好怕被质疑而扼杀自己最初的想法,而是就应毫不气馁地、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思想的自由。这一切,都源于同一个信念:我们挚爱科学!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六

4.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2)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

(3)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自主探究

文法导析

语言准确严谨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准确严谨。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关联词语运用得当,语意体现得严密周到,有相当强的逻辑性,体现了一位科学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精神。

善于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严谨的意思。比如“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句子虽长,但结构严谨。该句的主干是“我被打动”,被什么打动?被“一些事实”打动,这些事实是指南美洲的生物分布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再如“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这个双重否定句很有表现力,它不但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而且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选择你了解的一种科学理论或科技产品,写一个作文片段,介绍你所知道的有关知识,力求语言准确、简明,300字左右。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在“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开始了为期五年的环球航行。其间,他以极大的兴趣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搜集各种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生态标本。

这种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成就了达尔文的事业。执着是一种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一种誓不回头的倔强;执着是一种苦行僧式的坚守;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执着为我们留下了夸父逐日、愚公移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传奇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当一颗普通的种子掉落在达尔文的脚边,他将它拾起,数十年后,《物种起源》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当一只流萤飞过泰戈尔的窗前,他仔细凝望,不久,美妙的诗篇传到了人们耳边;当一缕光线投射在爱因斯坦的身前,他反复思量,数年后,光量子理论震惊了全世界。这些每天都能看到的事物让人悟出了天地的玄妙,品出了人生的韵味。

文本图解

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原因:一是尽管研究工作将近结束,但全部完成尚需更多时间,而自己渐感体力不支;二是因为华莱斯通过独立研究,得出了几乎和达尔文一样的结论,达尔文不忍心20多年的辛勤劳动付诸东流。

2.提示:一是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二是由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使我们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3.提示:作者不是简单地肯定,也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通过科学分析,一方面指明“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这就肯定了外界条件对生物变异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者认为这种作用不是根本原因,如果以此解释一切,就是不合理的。作者以啄木鸟的构造和槲寄生的情形为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一态度说明作者对物种变异和相互适应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有了新的突破,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的严肃认真。

4.(1)提示:“各种”说明搜集事实的全面,“也许”表明估计的谨慎,“一些”在数量上加以限制,也是谨慎估计的表现。

(2)提示:“当时”一方面强调了那时达到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强调了现在的认识又有所发展。

(3)提示:“差不多”一词使判断更为准确,若没有该词就绝对化了,不合事理。“一般”与“特殊”是相对而言的,用“一般”较为准确,因为只有“一般结论”才可能“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

【自主探究】

提示: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世界上的生物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经历着被环境选择的过程,这是谁都不可改变的。弱者,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牢牢站稳脚跟的,才是真正的强者。它们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得以生存。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观点二:我不同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自然生物的领域来说,更多的是在强调自然环境对物种繁衍与进化的影响。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为因素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干扰到物种自然的繁衍生息,甚至对物种的繁衍生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一个物种能否继续生存繁衍下去,与人类对它们生存环境的保护或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已经演变为“物竞人择,适者生存”。

【技法导练】

创意激活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是准确和简明。准确就是不夸张、不缩小、不走样,正确解释和运用概念,修饰语恰如其分,句子表意准确严密。简明就是简洁明白,把事物、事理讲述清楚,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力求简练,做到要言不烦。

范例展示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curiosity)”号火星探测器是一个汽车大小的火星遥控设备。它是美国第四个火星探测器,也是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20xx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

“好奇”号的隔热板和圆锥形后壳是有史以来在这方面最大的。它们使该火星车的外壳宽达15英尺(4.5米),比以前的火星车使用的隔热板都大,甚至比把宇航员送往月球的“阿波罗”号飞船使用的隔热板还大。用来保护火星车“机遇”号和“勇气”号的隔热板宽8.5英尺(2.6米),“阿波罗”号使用的隔热板宽不足13英尺(4米)。

这个新型火星车的大小跟一辆小型轿车一样,它在这颗红色行星上降落的过程中,与火星稀薄的空气产生的摩擦力,可以使它外面的隔热板表面的温度升高到3 800华氏度(2 093摄氏度)。为了把高温挡在外面,这个隔热板是用一种被称作酚碳热烧蚀板(phenolic impregnated carbon ablator,pica)的材料制成的。这是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次使用这么大的隔热板。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执着”“探索”“追求”“探索·发现”“持之以恒”“探索离不开坚定的目标”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七

l、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2)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

(3)通过筛选重要信息和关健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2、能力目标。

(1)辨别和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筛选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情感目标。

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语句。

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以前的语文教材里,我们曾学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运用类比的表述,肯定了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同学们还记得那个表述吗7(通过旧知引发思考)它就是:“正如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通过这样的类比,充分肯定了这两个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其中达尔文所发现的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就是他的进化论学说,也就是《物种起源》一书的思想精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物种起源导言》,去大致了解一下生物进化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1、作者简介。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惟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航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自已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二)整体感知。

一、[思考]课文哪些段落中概括表述了作者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明确]文章的第四、五、六、七小节。

据此,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二、积累词语。

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琐屑:琐碎,细小而繁多。琐,细碎。屑,碎末。

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

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

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

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

(三)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一、默读全文,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

[提示]第1段:“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第3段:“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第6段:”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思考]根据上述文章的核心句,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种起源教案篇十八

1、掌握“琐屑、审慎、变异、遗传、趋向、札记、付印、断言”等词语。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能力目标

1、筛选文章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说明文严密的逻辑性。

2、揣摩语言,体会科技说明文语言的简明性。

德育目标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谦虚审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章的科技内容。

激发学生对说明性文字阅读的兴趣。

1、讨论点拨法。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但因本文专业性强,学习不太容易,教师酌情给予点拨引导。

2、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计,利用电视画面、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氛围。

3、换位阅读法。教师虚拟情境,为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出版社决定出版《物种起源》中文译本,要求学生根据本文提供的材料为本书写一篇序言。

多媒体、教学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课文,逐段概括大意,筛选关键信息,理清行文脉络,整体把握文意;仔细品读课文,学习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大家一定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1、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导言?

明确:“导言”即“绪论”也称“引言”,是学术论著或一篇文章开头的话。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及有关问题等,作出介绍、说明。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以介绍研究和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据,没有妄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立论的根据,点出主要观点。并扼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和联系。

2、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多媒体出示图片和文字投影(情境创设),文字书写“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大会”,作为会场背景;投示出达尔文的画像,激发学生进入角色。

投影文字书写:“190年前,上帝按照特定的目的创造万物”的物种不变论像个幽灵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愚弄着芸芸众生。就在这时候——18xx年,英国一个医生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当时谁也没过分注意的小生命——达尔文。但正是他,在1859年发表了举世震惊的《物种起源》,敲响了“物种不变”的丧钟,确立了被马克思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的生物进化论。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他的190周年诞辰,纪念这位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始人。

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呢?相信同学们读了他的《物种起源》导言后会明白的。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阅读全文后讨论、互相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两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更正。

解说: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讨论交流,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筛选关键语句准确表达。

1、出示投影,阅读1~3段,回答问题。

(1)第1段文中的“那时候”指_____________年,“现在”指_____________年,“这个问题”指____________。

明确:1831 1859 物种起源问题

(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_____________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四 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对问题的研究。

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

明确:d;作者从“远航”到“现在”,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的严谨、审慎态度,长期刻苦钻研——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确:“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5)提问:第二段有哪两个方面说明《物种起源》要早日发表?

明确:一从主观方面说:《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由于体弱多病,要早日出版。二是从客观方面说: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迫使达尔文早日发表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6)第2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2、请同学们速读4~7段,画出关键句。

提示: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

从内容上看,中心句是关键句,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这是作者着力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

根据提示明确:

第4段的关键句:“……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第4、6、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这是总结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

提问:这篇文章1~7段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即关键语句,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学生甲:第1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2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生乙:第3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4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做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学生丙:第5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生丁:第7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长期考察 实事求是 谦逊审慎 决不轻率 亲自实践 不避缺陷 毫不动摇

教师总结:

从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可以看到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借鉴、学习的地方。

了解、明确:关于生物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科学基础,对以后生物学上的成就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也就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经常发生的细微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进化论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说《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

课文1~3段介绍《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并且作了一些札记”,为写成此书作好了准备,再经过两年的研究、充实,才于1844年“写成了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这里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严谨审慎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说明促成本书出版的原因及本书的性质、存在的缺陷以及今后的打算。从而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研究和理论著作的实事求是和严肃审慎的态度。

找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筛选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及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意义及获得的认识的关键语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126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