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报告应该具有逻辑严密、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等特点。除了文字表达,我们还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辅助工具来展示和解释相关数据与情况。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一
理
1、有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环保教育教研组。5分5分15分。
3、有环境教育规划、计划和总结。4分4分。
2、有投入环境建设的经费保证。2分2分。
4、校长、办公室主任参加过环保培训。2分2分。
5、将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情况列入晋升职称、评优评先的参考条件。1分1分。
环境。
教育过程1、有开设有环境教育课。10分10分24分。
2、环境教育注重学科渗透,有计划、教案、案例等。5分10分。
3、有环境兴趣小组并开展有关活动。5分4分。
4、每学期均有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5分5分。
绿
色
宣
传1、学校有围绕相关节日开展活动8分8分25分。
2、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4分4分。
3、校内设立环保宣传栏,广播台对环境教育进行宣传,有环保科普宣传书报。5分5分。
4、学校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刊出环境教育内容。(8分)8分8分。
园
环
境1、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98.4%。4分4分19分。
2、校园和教室环境整洁,食堂卫生达标,无卫生死角。5分5分。
3、学校对自身产生的污染能进行有效地控制5分4分。
4、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尽量做到回收利用。4分4分。
5、实验室均安装了换气处理设备。2分2分。
教
育
成
果1、每学期组织师生举行一次环保科普知识测试。5分5分14分。
2、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环境类的竞赛。5分5分。
特
色
加
2、绿色趣味小品,成为校园风景线。植物挂牌提高环保意识;绿地包干、绿色口号,促成环保意识。
3、结合社会热点进行环保宣传。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二
翁牛特旗乌丹一中于1956年建校,是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治区文明单位、赤峰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1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有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00人,教职工281人。校园布局合理,清幽典雅,具有鲜明校园特色。近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花大力气对整个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彻底整治,修缮了所有建筑物,清理了卫生死角,铺设了草坪,改造了整个校园的人文环境。教学区增设了名人名言牌、不锈钢报栏和橱窗,图书馆、科技楼和教学楼悬挂了名人画像,设置文化墙,突出环境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学校内抓质量,外抓形象,以优雅的学习环境,科学管理理念,较高的教学质量,赢得社会广泛称誉。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对师生的环境教育,并确立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保证每位学生在各科学习中接受较全面的环境教育。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我们还更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落实各项措施,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培养师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明确创建目标,健全组织机构,融入环境管理理念。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张廷立。
副组长:马凤翮崔立捷高凤岭。
组员:李国梁徐国政刘青君秦连学岳洪臣孟铁军刘丽林达李敬华侯国平赵颖。
组长、副组长:负责创建绿色学校的全面工作,制定绿色学校计划及年度实施报告。
党总支:做好教职工创建的思想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办公室:做好绿色学校的整理、归档,干部、教师的培训。
教科室: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环境教育基地,教职工及学生的论文获奖情况。
团委:学生环保社团组织,以及学生环境活动的开展。
以环境教育为依据,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动力,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xx年3月颁布的《中小学环境实施指南》和赤峰市环境保护局,赤峰市教育局联合发布的文件,明确创建目的意义及具体行动计划,采取多层次,多内容,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创建活动和加强环保教育。
二、确定部门职责,构建环境教育网络。
明确各部门职责,构建完整的环境教育网络体系。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各级会议,为了使创建活动高效有序推时,使环境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让环保理念切实从观念走向实践,体现到师生的具体个人行为中。小组成立以来,较好地负起了责任。具体可概括成4个字:“明确责任”,是指依据环境教育协调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教师、学生、职工等诸群体进行责任分工,以期促进环境教育合力和环境教育整体效应场的形成。第一,各部门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责任。加强了机构和管理队伍的配备,改变以往存在着的诸如环境教育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经费、人员投入的错觉,在有关政策上(如活动经费、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加大对环境教育的倾斜度。第二,校长切实担负起了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第三,环境教育工作者切实担负起了学生环境教育“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第四,全体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都切实担负起了形成环境教育合力的责任,促进环境教育的整体效应。
三、重视师资培训,提升环保理念。
学校环保教育工作是靠广大教师开展的,因此,教师环境素质的提高,是环境教育蓬勃开展最重要的基础。
1、由教务处制定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材料。
2、学校订阅或购买多种环境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让师生多渠道获取环境信息。学校图书馆专门设立“绿色书架”,学校宣传橱窗专门开设“绿色宣传栏”,学生阅览室、教工阅览室有《中国环境报》、《大自然》、《自然与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学生物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生物多样性》等有关环境教育的报刊杂志。
四、每学期由教务处安排环境知识系列探究性学习。
每学期学校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生物教师、地理教师、化学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例如《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材料与化学》《动物之美》《海啸》《化学初期发展史话》《话说材料化学》《能源及利用讲座》《汽车百年》《走进鸟的情感世界》《浅谈纳米技术》《生命与化学》《湿地》《人体的营养与健康》等。通过学校,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逐步牢固了绿色观念,环保责任意识日益加强。
五、初步形成环境教育体系,深化环境教育。
1、每学期由教务处负责选择、编制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展多学科渗透教学,努力做到全面渗透、全方位渗透、全过程渗透,真正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教育活动中。重在渗透个就是要讲求方法,注重全方位参与,注重潜移默化。环境教育的情感色彩很强,要尽可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切忌空洞的说教。要渗透得好,必须达到三个要求的统一:一是全员渗透,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校长到科任教师,职工,都要心存环境教育;二是环境教育应渗透到学校工作全过程,环环紧扣,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而分工明确;三是实行全面渗透,学校本身要给学生营造成一所“绿色学校”,这会给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只有“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才能事半而功倍。
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德育处负责,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将环境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开辟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览,举办环境知识竞赛,环境教育论文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师生创建热情,自觉参加各类环保活动,从而提高师生的环保理念。
(2)德育处、团委负责,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环境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了“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为目标的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环境教育体系。学校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活动,清理街头小广告、义务为到南山北山植树为创建和谐社区贡献一份力量。
(3)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提升环境教育质量。抓住课改机遇,根据课改理念,加强环境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真正将环境教育落到实处,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精神,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健全学生人格;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将环境教育与教科研相结合。学校要求各学科组,在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中,要有专门环境教育内容的计划,并列出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同时将环境教育作为新课改校本课程开发的肥沃土壤,以环保科研带动教学研究。
(5)将环境教育与班、团活动相结合。德育处在学期工作计划中有专门环境教育计划,学期工作总结中有专门环境教育总结。德育处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规划中,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环境教育重在创新,我们提出“五个解放”:解放脑袋,提倡学生质疑的精神;解放双手,培养动手能力;解放嘴巴,让学生动口讨论、辩论、发问、演讲,在讲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解放时间,让学生有余暇去探索;解放空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社会实践。我们通过环境教育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六、重视环保宣传工作,创设环境教育氛围。
环境教育当务之急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绿色头脑”。故我们主要通过对学生创设环境情境教育,制定系列环境行为准则、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有计划的环境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环境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而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的社区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环境实践,发挥主体作用,巩固提高环境意识提供了条件。
1、德育处全面落实校园内环境教育宣传标语、警示牌。在公用水笼头贴上“请拧紧水笼头”、“请节约用水”;在公用路灯处,贴上“请随手关灯”、“请节约用电”;在厕所内贴上“请保持整洁”;在草坪处,书写上保护绿地的话语。
2、各办公室、文印室、打字室注重节约用纸,工会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文明、绿色办公室”评选活动,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3、图书馆开设“绿色书架”,指导、鼓励学生多关心环境知识。学校宣传栏开设“绿色宣传栏”,及时向学生传递环保信息。
4、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环境知识竞赛、“我与绿色学校”征文比赛等,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工作。
5、学校正在筹划文化墙,“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能教育学生”,不断增强校园的环境育人的功能。
七、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根据赤峰市环保局、教育局的要求,学校在抓好环境教育、环保宣传的同时,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将有限的钱财投放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以达到环境育人,优化教育环境的目的。
1、将环境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校园环境建设规划中,合理布局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
2、绿化规划中,融入环境审美的特色,将先进的绿化理念体现出来,学校专门聘请花工进行校园绿化维护。
3、为了节水、节电,学校重新整修水管道、电路,将公用路灯由原先的白炽灯统一更换为节能灯。同时对学生宿舍卫生设施、公用厕所的冲水设施进行改造,以达到节水目的。
4、整治教学区噪声污染。学校严禁每一位成员在校园内大声喧哗,尤其在教学时间。设立了熄火线,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施工场地,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影响师生学习、工作、休息。在大型考试期间,一律停止施工,以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
5、校内垃圾,统一处理。旗环卫所定时到校集中处理,分类回收。学校在校园多处设立垃圾箱,在教工宿舍区,专门修建生活垃圾箱,在学生宿舍区,专门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
6、校园内树种丰富,四周围墙绘制版画,凸显环境育人功能。
7、学校组织生物老师对校园内植物物种进行登记,便制作铭牌悬挂,以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和环保意识。
八、环境教育结硕果。
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学校无论是在校园环境建设、环境教育、环境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狠抓基础”,学校领导要求环境教育从基础抓起,做到点面结合,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就环境教育的内容而言,环境教育打基础,最基本的就是要打好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这个基础,养成他们自发自愿参与环境改造的习惯。为此,我们重点注意抓:一是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三是环境教育道德培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四是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
1、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将环境教育纳入自己教学内容,教师环境教育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随意性变系统化,由消极变积极。
2、通过创建活动,结合课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过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漠视环境到关注环境,从观念转变到具体行动,无不体现了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环境教育正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学校后勤管理,还是学校教学、德育工作、教学科研等,无处不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环境教育已经从学校渗透到了学生家庭、社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完整的环境教育网络体系。
4、通过创建活动,使学校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环境管理的理念开始渗透到学校管理的许多方面。校长室明确提出,将环境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环境教育之中,从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言行、教学与学习氛围、建筑设计、绿化建设等等无不深深打上环境教育的烙印。
5、我校环境教育不搞突击,不搞形式主义,这是环境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我们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传统有效的特色教育;坚持环境教育的标准不放松:坚持检查评估和考核。
优美、整洁、安静的环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升师生环保理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品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转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学校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来,全校师生得到了真正的环境教育的熏陶,环境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环境意识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环境理念得到了全面提升。学校环境教育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家庭,并将进一步扩大影响。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回首走过的路,我们感慨万千,我们创造了成绩,但前路挑战依旧。今后,我们将依照“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规划”之精神,开拓进取,为争创“全国绿色学校”,实现环境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20xx-4-8。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三
滨江中学自从开始办学的那一天起,就确立素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且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向师生提出了“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校园”的整体要求。为响应诸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3月,市教育局和市环保局向全市中小学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任务。对此,我校积极予以响应,随后全面开展了以“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继成功创建诸暨市级绿色学校以后,我们继续申报创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现将创建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汇报如下:
一、继20成功创建诸暨市级绿色学校以后,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沾沾自喜,而是一鼓作气,继续创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我校及时召开了行政会议,经过讨论作出了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决定,同时向全体师生公布了这一决定,继续把“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校园”作为创建绍兴市级绿色学校的主题,并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做环境的卫士、学习的主人、守纪的模范”的总体要求。学校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具体活动的开展和有关工作的协调。经过校长室的动员,全体师生热情高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
二、根据市教育局和市环保局的要求,我们随后制定了《滨江中学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确立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办法。《方案》对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总体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大力加强校容建设,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好和净化工作,形成既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教育气息,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持久开展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用爱环境、惜资源的高尚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激励师生走向成功。
三、我校近三年来不断充实环保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料,以满足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购买了环境科学书籍及环保内容的录像带、光盘等视听资料;并拥有大量的网上资源。
四、将环境教育渗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德育教育中,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营造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把争做“环境的卫士、学习的主人、守纪的模范”作为滨江学子奋进的目标。在自然教学中教育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这个地球才会永葆青春。在社会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到,随着人类的迅速繁衍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类环境的恶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而强化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感。
五、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以班级为单位,确定“五个一”环境教育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主题会,刊出一期环保宣传专栏(黑板报),开展一次环境调查活动,组织一次校外参观,落实一次环保公益行动。校园所有花坛由班级负责护养,学校还制成绿化标牌标语,以随时提醒师生。学校每学期作一次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和世界环境日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环保小报设计”比赛和“环保电子小报设计”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诸暨市“我与环保模范城市”知识竞赛有三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本学期又组织学生参加诸暨市“环保杯”英语征文比赛(成绩尚未揭晓)。04年3月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周”活动,年5月由校政教处、团委发起开展“讲诚信、别陋习、树形象”系列活动,并举行了千人签名活动。
六、我校近两年来“三化”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成绩显著。校园绿化由校总务处组织实施,配备了专职绿化管理员,可绿化部位得到了充分绿化。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些环保设施,如:在学校的各个部位都设立不锈钢垃圾筒;在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装置;在办公楼卫生间安装了感应式自动冲水装置等。
七、我校在节水、节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一是配备一名专职水电维修工,随时检查维修,杜绝水电的跑冒滴漏;二是对全校的饮水机,一律要求下班后切断电源,发现违者,予以罚款;三是教室宿舍的楼梯、走道安装节能灯泡;四是在学生中提倡水的二次利用,养成用洗脸、洗脚水冲洗拖把,冲洗卫生间的良好习惯。由于措施有力,用水量、用电量呈下降趋势。
八、我校师生总数多人,每天产生的垃圾较多,对此我们的对策是:(1)垃圾减量化:教育学生少吃零食;食堂采购食品实现成品化和半成品化;配备1名清洁工,每天在校园里巡回收拾垃圾并及时运出校园。(2)垃圾袋装化:教师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的生活垃圾全部袋装,定点放置,定时外运。(3)垃圾资源化:分出纸材料垃圾,塑料材料垃圾,金属材料垃圾,进行分类包装,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九、采取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在师生中倡导绿色文明,推行绿色消费。学校制定了《校园秩序管理条例》,要求师生员工均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杜绝环境违法行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爱护校园内的一木一花一草;少用一次性用品,不用一次性竹筷,不用一次性泡沫饭盒;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一杯水,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刻乱画。学校采购处统一采购绿色产品,如岩峰矿泉水、无污染水果等;学校食堂不用一次性竹筷,不用一次性泡沫饭盒,不出售野生动物佳肴。
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广大师生增强了对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掌握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十一、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校园的绿化、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程度得到提高。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诸暨市文明单位、诸暨市卫生先进单位、诸暨市学校食堂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严格对照“绿色学校”的标准,还存在不尽为人意的地方。值此评估验收之机,我们将听取领导、专家的批评和建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把创建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精心打造滨中品牌,开创滨中美好的未来。
诸暨市滨江中学。
年10月20日。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四
近几年,我校根据义环保[20xx]55号文件要求,为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做了许多工作,现以基本达标。请教育局、环保局予以考核。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工会、少先队、教导处、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综合性的需要全方位开展的工作。根据义乌市“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我们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多项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环境课程体系,包括目标、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估机制,是落实环境教育的基本保证。
普及环境教育,帮助正在成长为合格公民的小学生,对环境科学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体系应有较系统的认识;对环境观念(持续发展观念、基本国策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德观念、环境法规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类、社会类和环境课题研究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相关学科(自然、语文、思想品德、美术、社会)的课程纲要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环境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道德伦理。学校组织各相关学科协同编写了各学科、各册教材、各章节有关环境科学知识的纲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序列,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学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
学校经常性利用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组织学生观看远教环境教育录像片、光盘资料,并将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及时录像,及时播放。学校广播台开办了《环保之声》固定栏目,定期向全体师生广播,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星期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同学们净化、绿化校园,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
学校多年来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使全校师生环保素质得到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教育宣传蔚然成风,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五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环保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培养环保意识已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和现实需要,因此我校主动申报创建瑞安市绿色学校。并参照市环保局和教育局的《瑞安市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启动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农村初级中学,创办于1990年,现有15个班,在校生496人(其中民工子弟居多),教职员工54人,具有中高职称教师3人,中级职称的教师37人,具本科或以上学历的有45人,占全体教师的83%;校园占地面积约55亩,校舍建筑面积5267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两幢,综合楼、办公楼、餐厅各一幢,各功能室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绿草成茵,绿树成行,千年塘河的活水从校内流过,具有不可多得的“小桥流水”独特景致。学校总面积和人均占地面积皆多,是一所很有发展前景的学校。
我校以“团结、奉献、拼搏、争先”为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xx年获瑞安市平安学校,xx年获瑞安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在我校的办学历史上,有过一段辉煌的体育运动史:我校赛艇队曾代表温州市参加浙江省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省九运会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员陈爱娜,是我校赛艇队培养出来的,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两枚赛艇金牌。
二、工作绩效。
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中,我校认真落实常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依据瑞安市创建“绿色学校”的精神,从理念到实践不断推进和深化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的生态建设,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促进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并在创建中注重创建工作的群众性、实效性、教育性、可持续性,将环境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创建成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这是创建绿色学校的根本所在,确立这样的一种认识,就要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思想统一了,才能更好地组织创建工作。在创建初期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团委、班主任等,同时下设由4人组成的环境教育教研组,具体负责环境教育和创建活动的开展。我们还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两年规划,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几年来,学校在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方面投入资金20多万元,有力地保证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六
师教委、师环保局:
根据兵教综发[]23号文件《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并按照《全国环保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小学环境教育大纲》的要求,北屯中学于5月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已具备兵团“绿色学校”基本条件。现根据新疆兵团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向师教委、师环保局汇报:
一、组织管理。
1、领导重视。为加强对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我校于今年5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对环境教育宣传、教师环保培训、环境教育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学科渗透,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了北屯中学创建“绿色学校”实施计划,按照兵团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步骤,部署安排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定期检查,整改,及时总结。(自评分7分)。
2、资料齐全。为更好的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我校教研室专门编写校本教材《环境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真撰写教案,积极开展论文研讨活动。(自评分4分)。
3、宣传教育。我校根据“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于206月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板报比赛,并在艺术节期间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学校广播室、图书馆、阅览室有环保书籍20余种。并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自评分7分)。
4、环保培训。我校根据兵团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制定有学校环保培训法,定期对教师进行环保培训。(自评分4分)。
二、课内教育。
1、课堂渗透。我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够积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效。学校各学期举行一次环境教育研讨课,并有教案。在学校组织的期未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自评分11分)。
2、活动课程。我校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十一”期间校团委、少先队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演讲比赛,“我爱绿色”盆花展,“绿色家园”征文等活动,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同时各教学班每学期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自评分5分)。
三、课外教育。
1、小组活动。我校小学部和中学部都成立有环境保护小组和环境保护青年志愿者小组,积极开展争创“环保章”,收集废纸,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环保小组有辅导老师。(自评分6分)。
2、实践活动。我校每周都安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大扫除,每年春秋季节都要到北屯平顶山立体植物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搜集和整理环境保护的资料。在社区宣传方面,我校组织学生到北屯油脂厂参观冶的工艺流程,暑假期间开展了“北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参加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评分9分)。
3、专题教育。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校积极制定活动计划,并且各班开展了讲环保小故事,自编自唱环保歌、讲演比赛、板报比赛、交流会等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教育教学显著。(自评分6分)。
四、校园环境。
1、校园绿化。我校绿化面积是达17000平方米,基本实现春绿、夏花、秋、冬树,同时加大了花园式建设的力度,使校园环境到四化(即硬化,美化、绿化、化)(自评分4分)。
2、卫生状况。我校校园绿化无乱扔垃圾现象,课堂环境优美整洁,食堂、宿舍干净整洁,测所为水冲式无害化处理,无臭味、异味。所有共公场所均要定期消毒,无卫生死角。(自评分6分)。
3、学校实验室,垃圾池,锅炉房产生的污染能够有效处理,学校在各主要道没有10个果皮箱,3个厢式垃圾箱。使校园污染有效控制(自评分6分)。
4、环境意识(自评分8分)。
五、教育效果。
1、环保行为。我校为无烟学校。校园内无乱丢、乱吐、乱乱画的行为,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学校每周一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促进了学生在家、学校、社会养成卫生、健康、环保的生习惯。(自评分10分)。
2、教育效果。今年我校向兵团报送综合实践课程环境教育方面的课题9份,有1人获兵团一等奖,2人获兵团二等奖。6人获兵团三等奖。我校教师黄玉华编写的《走进金山》,毕惠编写的《我的家乡》分别被选入国家综合实践教材。我校学生参加兵团环保有1人获奖。(自评分5分)。
(自评总分为98分)。
六、加分项。
1、我校毕慧老师编写的《我的家乡》报送入国家综合实践实验(3分)。
2、我校学生参加自治区生动物保护知识比赛,有12人获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分)。
3、我校把环境教育列入必修课(3分)。
(加分项自查为8分)。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七
我校继2003年被命名为“扬州市绿色学校”以来,一直持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并对校园规划进行了完善,对照省“绿色学校”评估要求,我校对近年来的校园建设和环境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1910年,历经90多年,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三易校址,目前校舍于1999年再次新建而成,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600平方米,整个校园布局合理,整洁美丽,环境宜人。现有26个教学班,1345名学生,共有56名教职工。
近年来,我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传承古校文明、道德精神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取得较为可喜的成绩:1999年以来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扬州实验小学、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扬州市少先队基础建设达标乡镇、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红领巾示范校、扬州市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高邮市优秀学校、高邮市综合督导优秀学校、高邮市红领巾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工作回顾:
一、明确目标,措施到位。
近年来,我们广大师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不仅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和兴衰,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这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奋斗,不懈努力。儿童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祖国的明天靠他们去建设,优美的环境靠他们去创造。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这既是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此,学校狠抓措施的落实,平时做到定期出好环境教育宣传专栏、宣传手抄报,定期安排学生阅读环保教育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新苗电视台”在有关环保节日前后(如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进行环境保护的专项宣传,并适当地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
二、注重探究,多途教育。
1、加强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每学年初,我校能根据课程计划及目标要求,制订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且在部分年级按一定的课时比例,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地方课程中,专门征订了《环境教育》教材,配备环境教育教师,把环境教育课程管理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到了课程化、制度化、规范化。
2、积极地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仅仅靠一堂环境教育课,难以完成既定的目标,更难以奏效。因此,我们严格要求各科老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努力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尤其是在语文、社会、自然、劳技等学科中,做到渗透自然贴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如教《只有一个地球》、《黄河》这些课文时,我们不仅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进行很好的生动的环境保护与教育课,课上师生通过课前收集来的有关地球的资料,由浅入深地讲述了保护地球,保护母亲河的意义,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积极践行环境教育社会实践课程。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植树节,组织开展了“我为校园添片绿”、“我为校添笔彩”等活动;针对农村不讲卫生的一些陋习,组织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环保知识竞赛”等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一些家庭的、学校的、家乡的、祖国的环境保护常识,而且逐步扩大了认识环境的视野,初步了解环境保护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还通过走出校门踏青、秋游等形式,走出课堂到家乡的环境中走走、看看,让他们感受家乡的环保与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观察环境、认识环境、改善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少先大队还创办了少儿自办读物——《绿色小诗社》、《绿色童谣》等期刊,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互动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三、校外活动,深化教育。
动,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还对他们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爱心教育以及环保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加了保护环境的应有的道德和责任感。
四、明确职责,注重实效。在环保系列教育中,我们采取由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定期对教师、学生开办环境教育讲座、印发资料、定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师生环保知识与理论,并通过环境课程的设置,在其它学科中加强渗透等,做到认真教好环保课,学科渗透有效果,注重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使每一位师生都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提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为环保出一份力,为周围环境的净化、美化尽一份责。几年来,广大师生逐步养成自觉维护周围环境的习惯。不乱丢、乱吐、乱写、乱画,不损害花草树木,不伤害虫、益鸟等野生动物,自觉节约资源能源。同时,学校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上级有关环保、绿化、卫生等方面的竞赛,在环保征文、科技制作、书画比赛中正常有多人次获奖。2002年吴书涛同学的作品《海底世界》在全国少儿书画竞赛中获三等奖。2003年4月,在江苏省第二届《走进绿色》少儿书画竞赛中,我校有16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组织奖。
五、加大投入,美化环境。
1、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搞好校园绿化。自99年新校园建成以后,我们对校园建设进行了认真构思,首先确立了“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的总体设想。对校园环境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并逐年进行了种树、植草、栽花等绿化、美化等工作,目前绿化面积达5600多平方米。同时,还注意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做到了校园建设有新意,环境装点有内涵。点点滴滴相映成趣,方方面面皆能生辉。
以校风引导:“团结文明,活泼向上”的校风,不仅引导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而且激励大家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以绿化陶冶:百草园内,怡情益智,在校园内种植花草树木,既陶冶了儿童的情操,又增长了儿童的知识。种花滋草,寓情于景,确实起到让每株花草说话的作用,自然此时无声胜有声。草的耐性、花的灵情,辅之精当说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会,学生从观赏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以美化温馨:美化、香化学校环境,融知识、情感、育人于一体,使环境富于较高的知识含量,使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陶冶、熏陶作用。
以爱国激情:地图面前,放眼世界,在校园内的墙壁上张贴了两幅陶制地图,让学生从小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从小立下走向世界的志向。橱窗画廊,增知展才,学校开辟橱窗画廊,既有知识介绍,又有学生自己的作品展览,让学生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展示。
学校精心装点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从不经意中得到了美的教育,让学生在绿化、美化、香化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人文气氛,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
2、狠抓卫生管理,严格控制不良卫生状况和环境污染。
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我校师生的健康安全,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安宁,我校时时刻刻绷紧卫生安全这根弦。对校园的净化、教室的整洁,厕所的洁净,尤其是饭堂的卫生管理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发现隐患立即解决,坚决做到严禁发生任何卫生安全事故,百分之百的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今后设想:
回顾我们的工作,我们虽然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须进一步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做到: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师生环保教育力度,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
2、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的广泛开展,发挥环保“大教育”功能,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争做“环保卫士”。
3、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的深入研究,求实求效求质。
送桥镇中心小学二00四年十月。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八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对照《标准》自评说明。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4.被命名为“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九
2012年12月。
诸暨市直埠镇第五完全小学。
自查自评情况。
我校对照《诸暨市“绿色学校”考核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我们认为已达到诸暨市绿色学校的标准,并有加分,自评分为110分,现汇报如下:
学校基本概况。
诸暨市直埠五小,位于直埠镇姚公埠村,由姚公埠完小和桌山完小合并而成。学校占地面积15210平方米,集中绿化面积486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校园建设布局合理、设计美观新颖,教学、运动、生活分区明确。
自查情况。
一、组织管理(30分)【考核标准】:
1、学校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相关课程中有环境教育内容,并组织实施。(10分)。
2、有环境教育经费保障,定期研究、探讨环境教育工作,组织专项教案评比,教育观摩等活动。(8分)。
3、学校宣传栏有环境教育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
6、5”世界环境日,组织一定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7分)。
4、建立环境教育档案,收集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图书等资料,资料和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完善。(5分)【自查情况】:
(1)学校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和教师环境教育学习计划,整理了相关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组织实施环境教育内容。(10分)。
(2)学校全力支持环境教育,每学期研究、探讨环境教育工作,组织专项教案评比,鼓励教师到外参加教育观摩等活动。(8分)(3)学校重视“6.5”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组织开展环保绘画比赛、征文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等活动。还利用学校板报宣传主题内容,举行书画展等。(7分)。
(4)根据学校已经制定的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已建立环境教育档案,已收集了大量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图书等资料,资料和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完善。(5分)。
二、教育过程(40分)。
1、课堂教育(20分)【考核标准】:
(1)加强各学科对环境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环境科普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等。(10分)(2)组织必要的讲座,主题班会等进行环境教育。(10分)【自查情况】:
(1)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各科程中与环境知识相关内容,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并有机结合班队、综合、地方课程进行环境科普知识普及,学习环保法律法规等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了环境知识类测试活动。(10分)(2)学校由任科学课的徐磊老师在6.5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中为全校师生作与绿色环保有关的知识讲座,定期开展环境主题的班队活动。(10分)。
2、课外教育(20分)【考核标准】:
(1)要求有环保类兴趣小组,做到人员落实,活动内容落实。通过植树护绿、环境整治、参观调查、环保知识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10分)。
(2)引导青少年和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为环境保护做好事,做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10分)【自查情况】:
(1)学校有环保兴趣小组:环保手工兴趣小队和绿色实践小分队。兴趣小组有活动计划,小组人员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学校重视3.12植树节活动和6.5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还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绿色班级”评比活动、“绿色低碳”的征文比赛、环境主题的板报评比等活动,(10分)。
(2)班级制定环保宣传计划,制定环保倡议书。学生纷纷开展了回收旧电池,回收旧笔芯,展示环保手抄报,倡议不焚烧鞋废料等活动。(10分)。
三、环境建设(30分)【考核标准】:
1、校园绿化做到见缝插绿,校园内绿化布局合理,校园绿化覆盖率30%以上。(5分)。
2、校园净化,做到教室整洁,厕所洁净无臭味,食堂符合卫生标准。(10分)。
3、学校产生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如生活废水、锅炉烟尘、噪声等污染有治理措施,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10分)。
4、师生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积极回收废旧物品的意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做到在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乱倒垃圾,不高声喧哗。学校保护环境、爱护资源、节约用水用电蔚然成风。(5分)【自查情况】:
1、学校占地面积15210平方米,集中绿化面积4860平方米,11月份在姚公埠村委会的支持下,新增绿化面积4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在花坛种植了樟树、广玉兰、红叶李、桔树、桂花、栀子花等10多种花卉树木,并用不锈钢制作了各种标语牌,这些标语时时警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爱护环境,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5分)。
2、校园每一角落都落实到各班包干区,学生的养成习惯较好,极少有人为垃圾,厕所每天冲洗两次。学校食堂有执照,符合b级标准,食堂人员持健康证上岗。(10分)。
3、我校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对有害的、不可回收的垃圾,由学校统一处理,我们还设立了垃圾箱,放到校园角落,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学校产生的污染,如生活废水、锅炉烟尘、噪声等,做到达标排放(10分)(10分)。
4、师生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开展回收活动。全校师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签订环保公约,并付诸于行动。(5分)。
四、加分因素。
我学校开设环保手工兴趣小组,在章老师的辅导下,学生收集了大量废旧物品,用以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2012年5月,韩文埔和汤袁媛同学以废旧报纸和枯树枝为原材料,制作了环保手工作品《蝶舞中华》,荣获诸暨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工艺制作一等奖第一名。(10分)。
2012年12月。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十
我们润安公学创办于xxx年,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润安公学从开始办学的那一天起,就确立素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且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向师生提出了“做环境的卫士、学习的主人、守纪的模范”的整体要求。为响应合肥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20xx年5月,市教育局和市环保局向全市中小学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任务。对此,我校积极予以响应,随后全面开展了以“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我校根据市局教宣函[20xx]152号文件《关于合肥市“绿色学校”评选的通知》的规定精神,参照绿色学校评选标准和评分细则,对自20xx年下半年以来,在一年多时间里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情况进行自查自评,认为我校已基本符合绿色学校的条件,决定参与合肥市绿色学校的评选。现将创建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汇报如下:
一、在市局和市环保局于20xx年5月发出创建绿色学校通知后,我校及时召开了三级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经过讨论作出了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决定,同时向全体师生公布了这一决定,把“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校园”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主题,并向全体学生提出了“做环境的卫士、学习的主人、守纪的模范”的总体要求。随后,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具体活动的开展和有关工作的协调。
二、根据市教育局和市环保局的要求,我们随后制定了《润安公学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确立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办法。《方案》对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总体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大力加强校容建设,抓好校园的绿化,美好和净化工作,形成既具有浓烈的现代化教育气息,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持久开展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用爱环境、惜资源的高尚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激励师生走向成功。
三、我校近两年来不断充实环保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料,以满足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常年征订环保期刊6种;购买环境科学书籍300余册;购买环保内容的录像带、光盘等视听资料计60盒(张);拥有网上资源6个g(千兆)。
四、将环境教育渗入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德育教育中,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营造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把争做“环境的卫士、学习的主人、守纪的模范”作为润安学子奋进的目标。在自然、生物教学中教育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这个地球才会永葆青春。在地理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到,随着人类的迅速繁衍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人类环境的恶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而强化环境忧患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感。
五、全校性的环保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以班级为单位,确定“五个一”环境教育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主题会,刊出一期环保宣传专栏,开展一次环境调查活动,组织一次校外参观,落实一次环保公益行动。20xx年4月,小学部开展了征集绿化标语及漫画活动,收到标语200多条,漫画50多幅,其中有25条标语被我校策划部采用制成标牌,目前校园里所竖的绿化标牌标语全部为小学部同学所创作。20xx年9月,我校邀请合肥市环保局专家来我校作环保知识讲座。20xx年至20xx年,由中学部发起,先后举办两次环保主题辩论赛,去年的题目是《经济发展优于环境保护还是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今年的题目是《环境保护主要靠政府手段还是靠公众意识》。20xx年暑假,学校组织了“绿色山林”夏令营活动和“手拉手”共创美好家园活动。20xx年9月,由校团委发起,开展“争做环境卫士、创建绿色学校”千人签名活动。
六、我校近两年来“三化”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成绩显著。校园绿化由校总务处组织实施,配备了专职绿化管理员,建立了苗圃、花圃、备用草坪,可绿化部位得到了充分绿化。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些环保设施,如:在学校的各个部位都设立不锈钢垃圾筒;在中学部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装置;在办公楼卫生间安装了感应式自动冲水装置等。
七、我校在节水、节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一是配备两名专职水电维修工,随时检查维修,杜绝水电的跑冒滴漏;二是对全校的260台饮水机,一律要求下班后切断电源,发现违者,予以罚款;三是夏季中午12点至2点,教室办公楼全部停电,空调停止工作;四是教室宿舍的楼梯、走道安装声控开关和节能灯泡;五是宿舍热水供应由每晚供应改为一、三、五、日晚供应;六是在学生中提倡水的二次利用,养成用洗脸、洗脚水冲洗拖把,冲洗卫生间的良好习惯。由于措施有力,用水量、用电量呈下降趋势:去年月用水量高峰达1.8万多吨,人均6吨,现降至1.5万吨,人均低于5吨,基本达到合肥市规定的人均用水标准。年节水量2万吨。去年月用电量高峰达8万多度,人均27度,现降至7万度,人均25度,年节电量4万度。
八、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师生总数3000人,每天产生的垃圾较多,对此我们的对策是:
(1)垃圾减量化:禁止学生吃零食;食堂采购食品实现成品化和半成品化;配备14名农民清洁工,每天在校园里巡回收拾垃圾并及时运出校园。
(2)垃圾袋装化: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的生活垃圾全部袋装,定点放置,定时外运。
(3)垃圾资源化:分出纸材料垃圾,塑料材料垃圾,金属材料垃圾,进行分类包装,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九、采取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在师生中倡导绿色文明,推行绿色消费。学校制定了《校园秩序管理条例》,要求师生员工均应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杜绝环境违法行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爱护校园内的一木一花一草;少用一次性用品,不用一次性竹筷,不用一次性泡沫饭盒;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一杯水,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刻乱画。学校采购处统一采购绿色产品,如天河纯净水、光明学生牛奶、无污染水果等;学校食堂不用一次性竹筷,不用一次性泡沫饭盒,不出售野生动物佳肴。
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广大师生增强了对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掌握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十一、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校园的绿化、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程度得到提高。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合肥市文明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学校食堂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严格对照“绿色学校”的14条标准,还存在不尽为人意的地方。值此评估验收之机,我们将听取领导、专家的批评和建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把创建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精心打造润安品牌,开创润安美好的未来。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十一
克孜勒阿瓦提乡中心小学。
2008年9月12日。
关于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中心小学创建。
一、基本情况。
我校建于1954年学校总面积16711平方米,2005年被评为县级安全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县级“五个好”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县级“基层先进党支部”,2007年我校被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单位,2007年被评为县级“输送区内初中班先进集体”,2007年我校组织召开了全县“三项措施”现场会、2007年组织召开了全疆“乡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8年被评为县级“德育工作达标校”、2008年我校组织召开了“反分裂、反渗透”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现场会。我校由党支部,行政,4个教研组,团支部,工会等组成学校教职员工34名,18班级,665学生,1个实验室,2个信息技术教室。学校有一个勤工俭学的农场(33亩耕地)。
二、具体工作。
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无论是任何课程,结合本科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把环保教育渗透到了每节课上,环保,搞好花园式工作已经列入到我校日常工作规划中,并组织教师进行环保教育科研,材料归档,学校组织团委活动,勤工俭学劳动、绿化劳动、好人好事得到了实际的落实。
四、课外教育。
个舒适,优美的环境.学生会每天进行两次大检查,一个月进行一次卫生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养成了人人讲卫生,人人保护环境的习惯。
六、加强管理。
经过落实环保,绿化,稳定的各项计划、制度、措施、教育、宣传实际活动,校园成了无烟区、无乱丢东西、无乱写乱画等行为、不大声喧哗的现象,在环保考试中,师生的及格率达到了100%,通过上街宣传,利用学校广播宣传,种种宣传得到了上级、学校家长、社会的好评.根据花园式学校评估标准,通过我们的严格自查,我校能得97分,因此,我们特申请县级“绿色学校”。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十二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高埠镇中学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高埠郊区,南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后山,北有104国道,北有古枕渠。解放初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范姜小学。1969年,成立了一个初中班,后来它被命名为范姜中学。经过近40年的转型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的“戴帽”初中,发展到如今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城市绿色学校”、“城市卫生学校”、“城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城市青年文明”、“区文明单位”。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200名教学和行政人员。学校教育和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也越来越齐全。多功能厅、电视演播室、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加快了旧学校的改造,以此为契机,建设文明学校和示范学校,逐步建立起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用审美和整体的眼光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构思巧妙的校园广场钢雕塑、中央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走廊,将美与张力融为一体。从1995年开始,开展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从1999年开始,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在校园绿地覆盖率超过35%,有近百种花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盛开,花园里绿树成荫,是学生的理想学校。20xx年底,在绍兴市被命名为“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提高办学质量、拓展和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尊重和完善人”的宗旨,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贯彻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与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结合。
(二)明确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
明确“依托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管理,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办学理念,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政治教育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要落实到人,责任要落实到人。教务处要保证学科渗透。一线教师要对学科的实施负责。政治教育部门、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实施和指导。理科老师要负责环保知识的讲座。总务室应负责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措施,全方位推进环境教育。
(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教师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基本途径在课堂。
1、强化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向教师讲授环境知识,通过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第三,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综合特色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渗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教学部门的调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越来越感兴趣;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学科中的环境教育较好。随着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科技说明文逐渐成为阅读的主流。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十三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2001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管理(30分,自评30分)。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01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4.被命名为2002年"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创建义乌市绿色学校的自查报告篇十四
我们皋埠镇中学地处城郊,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银皋埠",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吼山,北靠104国道,近枕古运河。学校前身为解放初的樊江小学,1969年始初设初中班,后曾名樊江中学。经过近40年的改造、发展,从最初占地仅3亩多的"戴帽"初中,发展成今天的"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绿色学校"、"市卫生学校""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市青年文明号"、"区文明单位",学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师资力雄厚。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现代教学设备更趋完备。多功能厅、校电视台演播室、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校园网站、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等现代化教育设备一应俱全。
90年代初学校加快旧校改造,学校以此为契机,以创建文明学校、示范学校为载体,集中资金和力量逐步建立一流的教育文化环境,一流的现代教育设施。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匠心构思的校园广场钢雕,中心花坛和近百米的宣传长廊,寓美与张力于一体。从1995年开始实施校园绿化环境教育工程建设,1999年起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程。现校园绿地覆盖面积35%以上,已有近百种花卉树木。绿树成荫,四季花开,满园绿色,是莘莘学子的理想学园。20xx年底被命名为绍兴市"绿色学校"。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认识。
我们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本着"尊重人和完善人"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明确创建目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
明确"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以及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环境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教务处把好学科渗透关,一线教师负责在学科中实施,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少先队负责环境活动的执行与指导,科学课教师负责环保知识讲座,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环境教育。
(三)结合新课程实施,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基本途径在课堂。
1.加强了教师的环境意识,注重提高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首先。定期对教师进行环境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环境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进行"环境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课题研究,从而提高课堂环境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环境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环境教育的持久进行。几年来,我校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2.充分挖掘课程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据教科室调查显示,教师能够按照教材或《学科教学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组织教育,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兴趣越来越浓;与环境教育密切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其环境教育开展得更好;语文学科随着课外阅读延伸,"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科技类说明文已渐成阅读主流。
在重视"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着重采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讲座、思辩讨论、主题班会、利用学校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其他教育媒体,全方位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大自然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决策的初步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建立能展示其才能的平台。
3.探索"绿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结合新课程实施,已逐步构建起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人与健康""人与网络""人与创造"等六大版块为主的课程内容。通过活动与交往,让学生不仅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且促使学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有效的行动。探索丰富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式,正在开发"案例式校本绿色课程"。
(四).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不仅表现在现代的环境理论、时尚的口号里,更重要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体现在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中。
“绿色德育”是我校今年在市规划立项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中提出的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新理念。旨在使"绿色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环境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德育"网络。"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
2、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创设"绿色德育"情境。在旧校改造、硬件环境建设过程中,学校运用审美化、整体化的观点进行校园环境的同步改造和不断优化。本学期初,更新了所有室内外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标牌,再造了30余米的宣传长廊(原有60余米),成为校园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科学性和愉悦性。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编自播的天天播出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校"绿苑"电视台等现代化教育媒体长期进行宣传,还组织"文化艺术节","才艺表演""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强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舆论导向,努力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
3、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着重抓好"五建",突出"五还"即:创建"绿色班级基地"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校园基地"把创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家庭基地",把宣传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区基地",把参与权交还给学生;创建"绿色社会角色基地",把体验权交还给学生。政教处、团委、学生会联合,通过学期系列"学生自主活动"、"共青团绿地认养"、"环保志愿者活动"、"小记者校内外采风""参与文明社区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青春朝气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4、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把"绿色体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人文、自然、和谐、民主"的要求,大胆创新,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进一步规范"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用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绿色评价"活动,如"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课堂""绿色家庭"的创建和评比,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初步探索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
逐步形成关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共识。对学校软硬环境,包括人、环境、财物、信息在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动员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过程,形成愉悦、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省绿色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起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根据省教育厅、环保局有关文件,对照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和我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际,自查自评如下:
1.学校经过二轮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建立了务实性的环境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和争创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2、在学校分年度教学计划中都以学校工作目标纳入计划中。20xx年在成功创建"市绿色学校""省示范初中"的基础上,又主动规划创建省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基础知识及绿色学校的各项标准的学习培训,具体措施落实。
3、学校按年度制定环境教育活动计划,根据初中三个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及周围环境中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问题案例,开展生动有益的教育活动,如环境科普宣传、校外考察访问、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志愿者行动、探究性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能体现生动性、层次性、直观性和有效性,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能力。由政教处团委以及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考核,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是创建活动持久开展。
4、我校从改扩建以来,就把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期绿化就投入20多万元,着力营造校园互动式教育环境。以块化与绿带相结合的多样布局,美化、绿化校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构筑美育效能。绿色资产在不断增值。有以吼山风景区果园为主的绿色教育基地和劳动实习基地,建立了校园花木档案,编制花木名录,给校园所有花木命名树牌,成了很好的课程资源。
5、环境教育与所有的课程有关。学校积极做好结合与渗透环境教育的指导和研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自然学科、思想政治课、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具体落实环境教育内容。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利用校园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共享资源。
6、从1996年来,特别是创建市绿色学校以来,学校更注重资料的积累,原始记录都归入学校档案,集中管理。
1.我校的环境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2.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要使学生掌握环境基础知识,除了通过有关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进行深入浅出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多次邀请镇、区的有关行家来校作环保、食品卫生、防疫等专题讲座。学校还多次组织了"绿色伴我行""我和环境""告别陋习"等主题班会,还举行"我爱校园"的演讲、征文比赛,开通"绿苑"校园广播电视台。诸多的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切实掌握环境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能力。
3.学校利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青年文明号""绍兴晚报小记者站"阵地,在校内成立了"绿色志愿服务小队"等环保社团,团委、学生会成立了"绿苑"之声广电台,自然科学教研组组织了"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创办〈金牧场〉校刊8期。开展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为题材的摄影、绘画比赛5次,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学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绿色德育"工程的启动,使创建活动又有了新的抓手。学校一直来开展班级量化考核,绿色班级、绿色寝室评比指定,实施爱校公约、卫生公约,美化绿化教室、寝室,把绿色行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紧的联系起来。几年来的"示范初中"建设,已促使学生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环保行为已渐成风气。
5.学校布局相对合理,绿化率在35%以上。新教学大楼、综合楼、餐厅都有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针对学校住校生多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节电、节水、垃圾减量分类处理的教育,食堂禁用一次性木竹筷,使用校园"一卡通"。学校设有四只废物回收箱。
6.目前学校使用由小舜江水厂输送的自来水,学校生活废水均进入排污沟,建有男女厕所10个,水冲式蹲坑。教室、校园一日三扫分区包洁,在教学楼过道放置垃圾筒,寝室卫生一日三查,定期消毒、灭害。学校成立了膳管会,食堂设施一流,有卫生许可证、卫生防疫证,用蒸汽蒸饭,所用锅炉安全合格,煤烟采用高烟道处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特色教育、管理创新、获奖情况(加分部分分值待定)。
1.课题研究方面:已立项并正在实施的市级课题《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学校课题《绿色学校创建与人的全面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学生有关环境教育、环保作品、比赛等获奖:如以环保为题材的舞蹈《鹤之舞》获区文艺汇演一等奖;柳晓华同学获省中小学"崇尚科学,挑战未来"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二等奖,鲁雪芳等6位同学在越城区中小学生"告别网吧,争做合格小公民"征文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出版了青青校园《银埠情结》一书;《绍兴晚报》以及校刊《金牧场》中有关环保的作品,累计发表作品50余篇。学生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获奖18人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39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