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6:47:11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优质17篇)
时间:2023-11-25 06:47:11     小编:曼珠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阅读书籍,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一

《弗兰肯斯坦》(全名是《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译名有《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讲述小说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当这个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他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该作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二

19至20世纪期间,科学的迅速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却带来了生态灾难,这也让人类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西方生态文学在19世纪上半叶处于蓬勃时期,年glotfel-ty和fromm编写了了theecocriticismreader。玛丽雪莱(maryshelley)受当时生态文学思潮影响,创造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着迷并利用科学,从停尸房等地找到不同器官和组织,创造了一个人造人。人造人渴望感情,但因面目丑陋,被视为怪物。他因为外貌被弗嫌弃最终抛弃,提出的要一个女性配偶的要求也被拒绝。怪物疯狂复仇,杀死弗的未婚妻等数个亲人。弗打算毁掉自己的作品,追寻怪物到北极,受尽折磨后病逝,而怪物也死了。

玛丽描绘的是一个悲剧,人类试图利用科学技术发明统治自然,但反而被自己创作的技术怪物所束缚。她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失衡。因为维克多违反自然法则造出怪物,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毁掉了人类社会当时的和谐,受尽折磨,最终走向精神疏离。

2自然生态的失衡。

2.1违背自然法则而生的怪物。

维克多受当时人类本位说影响,认为自然可统治也可控制。他对科技的狂热驱使他违背自然法则创造处人造人这个怪物。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来自母体。但是维克多打破自然法则,利用死尸,屠宰场的鲜肉甚至无辜的动物来创造一个新物种,对这些生物无尊敬可言。在他看来,所有物体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2.2抛弃怪物。

弗抛弃自己创造的怪物,违背自然规律。怪物象征着人类欺压自然,但是他却又能威胁和毁灭人类。怪物失去了对人类的信心,开始复仇。他将怨怒倾泻在弗的无辜朋友和家人身上。弗的哥哥,仆人,最好的朋友,和未婚妻伊丽莎白以及父亲都死了。弗发誓要猎杀毁掉怪物,一路追到北极。但由于身心备受煎熬,疾病袭来,他死在北极。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erichfromm说过,人类的悲剧在于“他们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试图超越自然”。所以维克多最终的结局是自我毁灭。也反映了玛丽关注自然,强烈谴责技术发展对自然造成的危害。

3社会生态的失衡。

弗在狂热追求自然之迷时与世界疏离,忽略了家人和朋友,也对世俗戒律和禁忌嗤之以鼻。他将自己锁在实验室,从停尸房取材埋头实验,拒绝家人和社会的干预,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

他将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忽略与社会的联系。人本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对科学的.狂热却让他与社会隔绝,失去了本来原有社会和谐关系。

3.2与社会疏离带来的折磨。

原有的和谐关系不复存在,弗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在制造新物种的过程中,弗每晚都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做噩梦。违反社会禁忌的心理压力让他把伙伴当成罪犯一般抛弃。即便实验完成后,他的紧张依然持续了数月。

后来他逐渐恢复健康,却最终还是因为他与人造怪物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而彻底崩溃。作为怪物的创造者,他是父亲,但是怪物的诞生并不能像人类出生能继承血缘。他们之间缺乏必要的血缘关系去维护“父母子女关系”。他担当了创造者的角色,却意识不到父亲的角色。在怪物一系列复仇之后,他才开始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不为过往的发生承担责任,急切的想要忘记一切,但怪物的存在让他无法忘记。

4社会生态的失衡。

弗因为对自然的好奇和轻蔑,醉心于科技,却导致与社会疏离。他远离社会,失去了与别人的社会纽带,孤独,精神饱受折磨。人造人的诞生本就是维克多心灵生态失衡的产物。他利用科学理论实验创造生物,却每晚又经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抛弃人造人也是舒缓自己违背社会禁忌造成的心理压力。

怪物复仇的行为让他精神上的疏离更加严重。他看着亲爱的人一个个死去,只能怪自己。他害怕别人知道他创造了这个可怕的怪物,害怕人们认为他心理扭曲,因此他只能藏于心中,无法倾吐。

维克多在隐藏真相时,每一分钟都十分后悔,“内心的折磨让我深思我这受了诅咒的双手带来的深深无声的痛苦”(shelly1994.:161)。在他的好朋友死后,他的情况愈加严重。他认为自己是杀死这些无辜的人的凶手。但他没有勇气讲出真相。他不停的重复“buti,thetruemurderer,feltthenever-dyingwormaliveinmybosom,whichallowedofnohopeorconsolation.”(ibid.:159)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悲伤。他全面武装自己试图杀死怪物复仇。他的妻子遇害后他的疯狂达到了顶峰,将一切归结于怪物。但事实确是他内心的恶魔才是罪魁祸首。

5结论。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析了玛丽在《弗兰肯斯坦》中的生态思维。科技的跨素发展导致了自然生态的失衡以及社会和精神生态失衡,扭曲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了精神疏离,失去自我。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三

在看话剧之前,认为有必要把原作看一遍,加之看了那么多同学的repo,想要一睹为快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于是在6月这个忙碌的月份,我还是从容地看起了《弗兰肯斯坦》。

玛丽的文字是精炼而优雅的,很多文字都用心选择过,用词也很符合她浪漫主义诗人妻子的身份,烂漫又深刻,很好地表达文意,没有太多的口水文。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弗兰肯斯坦和他的怪物的故事,只想用“毁灭”来概括,维克多怎么毁了他的生活,怎么毁了身边人的生活,怎么毁了怪物的生活,一个幸福的生活怎么走向毁灭,维克多告诉我们,因为对知识的沉迷,对雄心的无法克制,对丑恶的不能忍受。

我对维克多的感情是纠结的,我怪罪他,他太过于乌托邦的幻想,太天真的抱负,使得他走向了自以为能和主对抗的道路。他终于创造出了生命,却是如此丑陋的怪物——这是对他的惩罚,也是对他的考验,可惜他还是敌不过上帝。他对怪物难以忍受,母亲对孩子的温情,维克多丝毫没有,他只想摆脱这个怪物。罪恶的人类,自以为是的人类,他们害怕怪物,想当然地以为丑陋的面庞下藏着一颗肮脏的害人的心,他们怎么没有想到,他们自己比怪物还要残忍,他们的楚楚衣冠下有着一颗偏见的心,罪恶的心,他们才是该受惩罚一方。

另一方面,维克多对自己的亲人又是如此的在乎,他不顾一切地想要保护他们——他太天真,他的生活太过美好,所以他无法承受打击?该死的温室里的花朵。我设身处地为他想,以人类的身份思考,于是我稍稍偏袒了维克多。我把维克多当成一个孩子,只有把他当成孩子,我才无法恨他,才能原谅他所犯的错。

对怪物,我是恨不起来的。这个可怜的家伙,从出生伊始,被母亲嫌弃,被旁人唾骂,他是过街的老鼠,他甚至连错都还没来得及犯,就已经开始承受人们的偏见。他需要躲藏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样会吓到别人;他需要学习,因为这样他才能生存;他需要朋友,这样他才不会孤独。这一切,本该是维克多给予他的,却需要他向这个素未谋面的世界一点点学习、索取。他终于生气了,他终于选择了报仇,因为该死的人类没有一个愿意静下来听他好好解释,他们只会叫喊,只会攻击,多么自私啊!我为怪物伤心难过,那一段长长的自白,也换不来维克多的同情,他只是不想太孤独,维克多也不肯给他……最后,当维克多追他到极地,至死也不放过他,我心碎了,怪物失去了这世上唯一与他有联系的人,从此,再无人听他说话,再无人敢直视他。而即使如此,他还是被恨着的,不可饶恕的。

这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美好的邀请,是孩子对母亲的迫切渴望,是朋友对朋友的恳求。可惜,怪物永远等不来维克多的示好,等不到弗兰肯斯坦的拥抱。我想象着在极地的天堂里,他们最终能生活得很幸福,我希望维克多能像对待克莱多瓦一样对待怪物,希望怪物有个心爱的女友,希望世人能接受这颗圣洁的心灵。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四

名著的电影/舞台剧改编似乎从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

一方面,它结结实实地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当然这个“踩”究竟是“借力”还是“践踏”要分好几种情况讨论;另一方面,名著庞大的群众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像工作者的自由,太过剑走偏锋的视觉化呈现方式必定会被扣上“亵渎”的帽子。

虽说名著改编实在众口难调,但观众之间却早已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共识,那就是不论导演怎样努力、卡司怎样强大,名著改编注定是不尽如人意的,甚至是失败的。

这种观点的流行甚至泛滥并非毫无根据,我们每个人都一定遭遇过不止一部名著烂改编。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未免有点过于“一刀切”,因为即使在烂片中也可能会有几处闪光点,这几处闪光点就是导演对名著的个人化解读。

毕竟,碍于时空和媒介所限,电影和舞台剧很难达到文字那般的延展性,也不得不对名著进行取舍和修改,以使其能够在新媒介中获得全新的生命,并成为导演抒情与言志的文本。

舞台剧《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绝非对小说《弗兰肯斯坦》的完满改编,但我们却可以将它看作丹尼·鲍尔对原著所做的一出精彩注脚。

虽然这版舞台剧不可避免地对原著进行了大量删节并因此削弱了故事的层次,但它对保留的部分做了独到的阐释与扩充。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原著中隐性的女性元素的呈现和对女性角色的充盈。

舞台剧以小说中的第一个高潮,即怪人的苏醒,为开端,打破了原著的套环形叙事结构(concentric circles of narration)。

随着套环形结构一起消失的还有walton这个人物,这样本来三个人的一场戏他就始终没了姓名【咳咳。

walton在原著中虽然一直充当幕后工作者的角色,但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因为他既是弗兰肯斯坦的镜像,又是其反面,他的存在反衬着弗兰肯斯坦的阴暗面,揭示了后者必将走向毁灭的原因。

可惜的是这个重要的人物在舞台剧中被隐去了。

舞台剧伊始,怪人打破了某种类似母体的装置,破壳而出,仿佛新生儿冲出母体获得崭新的生命。

这是对原著内容的充盈,也与许多《弗兰肯斯坦》研究者的观点暗合,即弗兰肯斯坦充当着父亲/母亲的双重角色。

他企图绕过自然的生育法则,用不自然的方式创造新生命,因此是个自然、神道的僭越者。

而弗兰肯斯坦的工作室,或者说怪人所躺的工作台,也因此成了母体子宫的`象征。

生产的阵痛在小说中得到了文字的戏仿,在舞台剧中,这阵痛则由那几道强烈的闪光描绘。

不仅如此,舞台剧对女性的形象和作用也做了极大的扩充。

在小说中,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以被动的受害者的身份存在着,她们总是低男人一等,更不被允许分享男人,亦即小说的秘密。

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或许只有到死的那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她深爱的男人总是躲得远远的,以及为什么他从一个翩翩科学美少年变成了一个堕落的神经质。

但在舞台剧中,女性绝不是下等的存在——她们拥有与男性同样的话语权、梦想权,与男性力量分庭抗礼。

剧中,伊丽莎白与弗兰肯斯坦就“责任”进行着争吵,伊丽莎白更是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生存现状的不满和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新婚之夜,弗兰肯斯坦向伊丽莎白坦白了自己僭越自然创造生命这个事实,与妻子分享了自己最黑暗、最隐私的秘密,将女性摆到了与男性平起平坐的位置。

这些都是原著中未曾出现的情节,也是丹尼·鲍尔对原著所做的私人现代化注脚。

除此之外,舞台剧中的女性还肩负起了捍卫文明的责任。

小说中,怪人在弗兰肯斯坦的新婚之夜潜入洞房,将伊丽莎白残忍地杀害。

剧中,导演加入了伊丽莎白与怪人的互动,前者成为了全剧中唯一一个愿意诚心接受并帮助后者的人,她代表着文明本该具有的宽容与博爱的精神。

但怪人却将这份善心视作粪土,他将从造物主和人类身上学到的撒谎的本事反打在善良的伊丽莎白身上,将其强暴并杀害。

玛丽雪莱的原文中并没有关于强暴的描写,但是许多批评家认为伊丽莎白死去时的姿势带有极高的色情意味。

想必导演是将这种模糊其词进行了舞台具象,形成了自己的解读理论。

提到文明,不得不说《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也与《弗兰肯斯坦》的另一主流解读脉络暗合,那就是文明使原本善良且崇高的人性堕落。

在小说中,怪人不停地重申“我本善良”,是人类,或曰文明,的残忍将他打造成了一个可怖的杀手。

在舞台剧中,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冲突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出生不久的怪人用一袭红衣将自己裹住,踉踉跄跄地跑到了街上,正好碰上了庞大的机械,也就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在庞大的机械面前,怪物这个“新生儿”反而像个充满恐惧的垂垂老者,似在暗示机械/科技对人性的打击,或曰其丑陋的一面。

且此时的怪物着红色,生命的颜色,而机械则是暗色系,似乎是生命与非生命的猛烈碰撞。

此时的怪物或许,如他自己所言,仍对生命抱有美好的期望。

这一段是描绘正是怪物与现代文明,或曰堕落的现代文明的对撞。

文明堕落的另一标志便是卖淫。

怪人赶跑了企图猥亵娼妓的坏人,表明其正直的本性。

但获救的娼妓被怪人的外表吓坏了,顿时忘记了怪人的救命之恩,纠集街上的人群对怪人进行恐吓与殴打。

可见“文明”与“野蛮”之间并非有多么明显的界限,其转换可能比翻书还快。

文明不仅使人性堕落,走向崇高的反面,甚至还使人“去人化”,变成了不会感知、没有情感的机器。

在怪人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威廉之后,弗兰肯斯坦孤身一人踏上雪山,准备与怪人决一死战,替弟弟报仇。

然而,当见到这个肌肉协调、能说会道、热爱《失乐园》的怪人后,他居然忘记了自己寻找怪人的初衷,完全沉浸在对自己创造物赞美的巨大狂喜中。

他忘记了眼前这个所谓完美的艺术品是死尸、腐脏拼凑出的怪物,自恋与自大表露无遗。

然而怪人自己却没有忘记这个事实。

在恳求弗兰肯斯坦依样画葫芦为自己创造一个伴侣后,怪人对这个行为产生了怀疑,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爱上这个用死尸再造的“人类”,这个浑身散发着死亡的腐臭味的反自然产物。

不仅如此,怪人对“爱”也有着深刻的理解,爱就是整个人像泡沫一样翻腾,内火中烧,心如铁锤,让人有无所不能的勇气。

这种对存在本源的怀疑和对爱的炙热向往是弗兰肯斯坦所不曾感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怪人成了正经的人类,而人类则已经堕落成了毫无情感的怪物。

总体来说,《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对玛丽雪莱的小说做了中肯的呈现,同时揉入了导演对于小说的现代思考(如女权,如文明与人性的巨大冲突)。

两位主演的表演更是无可挑剔,毕竟,或许许多人看这场剧的初衷就是膜拜演员吧。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五

摘要:玛丽雪莱是英国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哥特小说的代表作品,本文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悲剧予以解读和阐释,并分析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英国著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其作品以哥特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最为知名。小说讲述了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研究,他试图征服死亡,创造一种新的生命。通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创造生命的秘诀。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生命再创造之旅。但是,在创造出怪物的之后,弗兰肯斯坦因无法容忍其丑陋的相貌,而将自己的创造物抛弃。怪物在人世间备受欺辱,于是开始反抗,疯狂报复人类,在制造了一系列的悲剧后,终于同其造物主弗兰肯斯坦同归于尽。

精神分析法在20世纪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为文学著作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文学研究在人类精神、心理这一视角上开拓出一片天地。本文解读的是哥特名著《弗兰肯斯坦》。

小说是一部悲剧,“造物主”和“被创造者”最终都归于灭亡。以往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的阐释已经很多。传记研究,女权主义分析,后殖民主义分析,生态主义批评,异化理论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后期的“死亡本能”说,同样可以作为阐释这部小说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说。

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重人格理论,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相互矛盾、斗争,特别是“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而到了晚年,弗洛伊德将“本我”修正为两类,“性本能”和“攻击本能”,也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最广义的性本能,与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息息相关,追求自我满足,不顾社会和他人。“死亡本能”以破坏为目的。弗洛伊德说:“假定远在远古,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起源于无生物,那么据我们的假设,那时便已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复返于无机状态为目的。有假定我们所称的自我破坏的冲突起源于这种本能,那么这个冲动便可被视为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死亡本能(deathinstinct)的表现。”[1]因此,死亡本能“要将生命的物质重复返于无机的状态。”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和战争。而转向生命体内部时,又表现为自责,甚至是自杀。

上文已经提到,《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哥特小说,简单说,哥特小说就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弗兰肯斯坦》虽不是最典型的哥特小说,但这部作品将科学幻想与哥特恐怖有机地融为一体,内容充斥着死亡、怪诞的叙述。比如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造人行为。

弗兰肯斯坦日夜赶造自己梦想的生命,但这个被创造的生命存在就其相貌而言,真的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怪物,正如文中所描述的“他那黄皮肤勉强覆盖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一头软飘飘的黑发油光发亮,一口牙齿白如珍珠。这乌发皓齿尽管漂亮,可配上他的眼睛、脸色和嘴唇那可真吓人!那两只眼睛湿漉漉的,与它们容身的眼窝颜色几乎一样,黄里泛白;他脸色枯黄,两片嘴唇直僵僵的,黑不溜秋。”[2]这是一个外表酷似人类却形象极其恐怖的特殊生命存在,是人类难以接受的生命存在。怪物在被创造出来,是怪物的悲哀,也是弗兰肯斯坦的悲哀。小说对怪物的描写为全书的叙述奠定了基调,烘托出浓郁的死亡氛围。而小说的死亡情节也是比比皆是。这主要表现为怪物被创制后由于不被人类接受而带来的疯狂报复。怪物先是将路边遇到的幼童,也是弗兰肯斯坦的弟弟残害致死,而后,弗兰肯斯坦家内的女佣贾斯婷、表弟克莱尔、最挚爱的妻子伊丽莎白都相继被怪物直接或间接的杀死。

那么怪物为何要进行疯狂的报复,致使作品最终成为一部悲剧?除了通常认为的是作者对现代科学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忧虑外,我们也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冲动来解释。怪物在起初也是试图接触人类,试图同化于人,但无论是在他的造物主眼里,在他认为善良美好的法国受难贵族家庭那里,还是在一个无知的儿童眼里,怪物都只是怪物,而不是其他,人们更难以接受将它纳入自己的世界。怪物希望造物主为他制造一个同类的伴侣,但被遭到拒绝,怪物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当他的造物主丧身北极之后,他选择了死亡,在这里,怪人表现了强烈的.死亡冲动而不能自拔,怪物在此时不是欲死而不能,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发现怪物的生存能力是顽强的,怪物虽然不被接受,但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可是他不愿意如此。怪物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生命体,在他这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和生存本能会表现的更加明显,而他又恰恰是一个必然不被接受的“人”。怪物的各种本能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怪物不会被这个文明的人类世界所接受,他的出生就意味着他必然面对人的各种攻击和不解,死亡本能在这里将会因此而表现得更加带有攻击性。死亡是怪物的终结,当死亡本能转向外部世界时,怪物将死亡本能投射向他的创造者以及造物者的家庭。而当死亡本能投射到怪物自身时,怪物自责自怨,以致最终走向了自杀。

弗洛伊德的“本我”理论的提出是他对现代文明不满的表现之一,之所以会有不满,是因为他认为现代文明对人的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不论是性或攻击的冲动,都会受到压制。弗洛伊德的理论自然有他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失偏颇。不过,他的理论确实为人类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就如《弗兰肯斯坦》所塑造的怪物,他的出现如一面镜子,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社会的不公正一面。弗洛伊德将人的生理欲望极度夸大,这是不恰当的,不过,人的原始冲动确实隐约出现,怪物的自杀以及他造成的悲剧让人们看到了生存者的艰难,人的本能冲动在重压下爆发,悲剧由此而生。我们不禁会问在这个已经异化的世界,如何才能让我们在理性与感性的天平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显然,伦理与法律是其中一条道路,但这条道路的实施是通过规范与限制人的行为得以实现的。在这条道路以外,我们发现艺术也是解决问题的道路之一,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创造就是人的本能欲望的无意识的化妆过程,而艺术的价值就是使人的欲望得到合理的宣泄,不至于危害到社会。艺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不合理的情况都不会造成现实的惨剧。弗洛伊德的思考是具有很大价值的,但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个人,其实,扩大到社会层面,也是如此。艺术将现实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为我们解决我们现实世界里的棘手问题提供新的途径,而《弗兰肯斯坦》为我们提供的悲剧恰恰是我们在现实中应得以重视的,那便是通过塑造怪物这一艺术形象,通过其悲剧的命运,警示人何以更好的生存,提醒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4.

[2]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8.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部以恐怖主题表现人性的科幻小说。

启示一:科学研究必须以伦理道德为准则。

如果科学家单纯地追求科学研究,而不考虑伦理道德,就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

比如现在热门的人工智能、基因改造技术,对科学家都非常有吸引力。但这些科学研究最终会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未可知。可能是福祉,也可能是祸端!

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保持敬畏,保持一种克制性。如果人类试图成为自然世界的造物主,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理性的或伦理的深刻思考,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

启示二:人性中的偏见会害了人类自己。

人类固有的偏见根深蒂固,比如看到丑的事物就心生厌恶,看到美的东西就心生欢喜。

但什么是丑?什么是美?标准在哪里?所谓的丑和美难道不是人类的偏见?就像那个所谓的“怪物”,因为丑就被所有人排斥和敌视,就连他的造物主都嫌弃他而欲除之而后快。即使它对人类表现出很大的诚意,主动帮助人类,人类还是会恐惧它、敌视它,最终把它推向了极端,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人类要反躬自省,不要被表面的美丑所迷惑,而遗失了真正的真善美。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七

《弗兰肯斯坦》讲述了一个科学家以及他的造物的故事。虽然今天看来,书中关于解剖学的知识并不详尽,甚至有些内容是有错误的,拼凑尸体来组装成新的生命体的做法更是荒诞不经,但是书中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巨人诞生之初没有任何思想,像原始人一样在森林中生活,后来他躲在人类的大棚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接受到人类的教育,也企图用人类的道德体系来要求自己,但他并不可能融入人类的社会。我们能否把这个造物看作人类呢?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人类的定义。进化学教科书上说:“人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性质。”生物学上,人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且智人种是目前人科和人属的现存的唯一种。由此来看,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分支以及时间种,目前都不能被称作真正的人。而复杂的社会性也是人类的特点之一,但人类并不是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再来看弗兰肯斯坦的造物,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它具有人的生物学性质。另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在短短几个月之中掌握人类的语言,甚至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知识,然而它并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而被接纳,因而不能认为它完全具有人的社会学性质。由此来看,这个造物,不能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

那么,造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是因为造物的外貌丑陋,异于常人。可是假想,若这个新生命体有着美丽的容貌,事情的发展就会因此而改变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它的生理结构与人类相同,可以向人类一样进行复杂的思考,因而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事态的发展就不再受人类控制。况且,他的力量,敏捷性也都超出常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无法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造物,也无法决定这些独立个体的命运。对于人类社会的成员,我们可以用法律用道德约束他人的行为,但是造物并不属于人类社会,他的能力也不受常人控制,因而难以限制他们的行为。不难想见为何弗兰肯斯坦在再造一个雌性巨人的过程中,有着重重疑虑并最终决定违背诺言了。因为再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体,带来的未知性更多了一重。因为弗兰肯斯坦和巨人都无法强迫新的雌性巨人遵循他们之间的诺言。

弗兰肯斯坦的后半生都在忏悔与不安中度过,这一切都来源于最初的盲目的好奇心以及对成就的过分渴望。弗拉肯斯坦生性敏感而内向,又有些偏执,他常常足不出户,将自己埋在自己的学术中,交际圈也仅仅限于自己的亲人与少数朋友,因而他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他制造这一复杂生命体的时候并未考虑后果,只是一味地凭着疯狂的对名誉的追求努力工作。巨人并非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福利,而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另外,作为故事线索的探险家最初由于探索未知的一腔热血决定北上探秘北极,最终却在一次次的遇险后颓然返航。探险家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名利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在探索的过程中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今天的社会,走在先端的研究者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与此同时,人类是否需要停下来思考道路的方向?是否应该明确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无数人成了核科技的直接受害者。而人机大战引发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转基因的利弊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我们不能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少数问题就武断地否定它,但是这些事件无一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科研工作者从事某一项研究是否有意义,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能说清楚的。甚至将它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讲明它的利与弊。但可以肯定的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单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让整个社会承担后果。

其实,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造物”已经不仅仅是幻想,它已经有了从小说中走入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人狗大战又把人工智能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改造、克隆等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然而人狗大战中人类棋手出于明显的劣势,这不仅让旁观者感到恐慌——人工智能真的会超过人类吗?这不仅关乎科技发展,更关乎社会伦理。而基因改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生物学家已经成功通过改造多种生物的基因而获得了理想的性状。然而如果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届时,超能力,特异功能都将成为可能,这些新的造物,也将逐步脱离人类的属性,造成一系列后果。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

人也是一种动物,在生物学上与其他的动物有着同等的地位。只是在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器官逐步获得解放,脑容量扩大,有了更强的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人类为何总是企图改造自然?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应该是最常见的答案,这是唯一的答案吗?这些改变真的是必需的吗?在改造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自然的承受力。破坏了原有的合理建构,我们必须要考虑改变造成的可能后果,也必须对这一切有着应对的能力。否则,越先进的科技,越有可能是人类自取灭亡的途径。(李昭璐)。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八

“怪物”被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以死尸、腐肉重新缝合,并加电击复生。

然而这丑陋的怪物被他的创造者所抛弃,尝遍苦难与羞辱的“怪物”,从此学会了“恨”与“复仇”。

《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开场,“怪物”破茧而出,起初瘫软且只能爬行,继而手脚支地,开始不断尝试站立、跌倒、站立、跌倒、站立、跌倒……直至最终可以踉跄而行。

这部2小时10分钟的戏剧电影,光开场这段戏,便用足十多分钟。

从头至脚赤裸着、针缝墨染的“怪物”。

如果不经人提醒,即便是他的忠实粉丝,也不会意识到其扮演者是人称“卷福”的英国男星本尼迪克特(bbc《福尔摩斯》主演)。

但这十分钟的摸爬滚打,已足以证明伦敦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的实力,即使是“明星戏”,也绝不会在人选上稍有含糊。

没有真功夫,是上不了这世界级剧院的舞台的,更遑论在nt live这种戏剧版现场电影镜头的放大与扫描之下。

作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1818年《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又名《科学怪人》)的出版,带着永久的神秘气质。

它的“母亲”是位年仅18岁的少女玛丽·雪莱,她在和著名诗人雪莱私奔的过程中创作了这部作品。

创作期间,除了少数几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在不断地怀孕、生产、再怀孕……孕育新生命的她对生命为何出现、生命的过程将如何发展、生命的终点将是何方,充满了疑问与思索。

而玛丽自己的母亲,则在生下她后死于难产。

她从未见过自己这位被誉为西方世界第一位女权主义者的妈妈,如同《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中一“出生”即被抛弃的“孤儿”。

玛丽与诗人雪莱在雪莱的第一任妻子自杀后结束了私奔生活,他们的三个孩子也连续夭折。

万般苦难,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个体深渊与世界万象之间的复杂联接和纠结,在玛丽的小说中一一呈现,也成为后来西方电影中一再被重新解读的母题。

这次由丹尼·博伊尔导演的剧场版《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着力于触发关于“人之初,善与恶”的深入讨论。

“怪物”被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以死尸、腐肉重新缝合,并加电击复生。

然而这丑陋的怪物被他的创造者所抛弃,尝遍苦难与羞辱的“怪物”,从此学会了“恨”与“复仇”。

他不惜烧杀了教会他语言与思考的善良盲老头全家,更先奸后杀了弗兰肯斯坦温柔美丽的新娘伊莎贝拉,只为弥补自己未能获得如意伴侣的痛苦。

一个曾经看到阳光、听到鸟叫,便会欢快喊叫的新生命,终于在世间“以貌取人”和“被抛弃”的种种伤害之后,内心只剩下丛丛硬刺,再也无法去爱。

是“人之初,性本善”,社会、文明却教人“恶”;还是“人之初,性本恶”,社会和文明使人“善”?《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提出的疑问沉重而伤感。

如果“人人互害”社会一旦形成,这种可能的螺旋式“多米诺骨牌”效应,令人着实不敢想象“恶”的传染将产生多么大的危害。

对经典的重新解读,是西方舞台常见的形态。

每一次解读,都因时代的变化、艺术家新的二度创作而赋予原作新的意义。

在奔跑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需要一些看似“旧事重提”的作品,在更新了的声光电、表演、服装和宣传口号之下,朴素而诚恳地发问:“嗨,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九

读了《爱因斯坦的故事》后,我了解了他三件事,深深受到感动。

第一件事讲他爱思考问题。当他从梯子摔下来时,首先不是考虑摔伤哪里,而是在思考:人为什么会笔直摔下来呢?然后从这件事受启发。

第二件事讲他非常珍惜时间,连等人都在思考问题。

第三件事讲他在不成名与成名时生活都非常俭朴。

从这三件事例中,我深受启发。一是在学习上更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思考、多动脑筋,遇到事情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二是在生活上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用在学习方面,多买学习书籍、学习文具之类的东西。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伟人!我除了学习他的思想外,长大后更要争取做一个像他一样的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

放假前,学校安排每个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爱心树》,可整个寒假我的时间一直排的很满,既要接送妈妈一周三次往返医院做透析,还要接送儿子上英语,根本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直到今天是上交读后感的最后一天,才坐下来,找到这本书品读一番。

庆幸此时读到这个故事,让我及时醒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尤其是我们的年老多病的父母,他们从赋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起,就不计回报的爱着我们,直到他们失去生命的那一刻,才会终止,而我们呢?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既然不再是“幼稚的的小男孩,”那就像大树一样爱我们的父母吧,老了的他们像个孩子似的,需要我们的宠爱,和大树一起感受“树的快乐”!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一

爱因斯坦在16岁那年,经常和一些调皮的孩子在一起玩。有一天,当他准备和那些人一起去钓鱼时,他的父亲叫住了他,并为他讲了一个故事,让他明白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镜子”。

他的父亲说的.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镜子”,我们不要给别人比,尤其是比自己差的人比,你将愈来愈差。而跟自己比,你会发现我们每做一次小小的事情,跟我们比起来,就是进步,如果你不教作业,不学习,家长说你,还说“我比以前好多了”,那你真的无药可救。

我们要比,就要比好的比方说我上次靠了90分,这次考了100分,这就是一次小进步,虽然很小,也是值得去鼓励的,最起码进步了。人能进步就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说明了你有上进心,你很重视每一次,我能否进步。

人想进步,不但取决于你的上进心,我们还必须明白:人想成才,有一颗上进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看清自己,并清楚自己的理想是追求什么。你的未来不是取决于别人干什么,而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做。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二

《爱因斯坦》一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79年德国南部一座小城里,降生了一个小犹太人,他就是爱因斯坦;他的少年生活是困惑的、沉默的、不凡的;他成年后是初露锋芒的;他的中年成为了一颗物理新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位伟大的物理家说:“我不会支持战争,更不会签名支持战争,战争是野心家们的阴谋,遭受危害的都是无辜的人民。”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他虽然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还呼吁世界人民应该和平、宽容和理解,爱因斯坦老年的信仰就是“和平”。9年,爱因斯坦与世长辞,走的十分安详,世界失去了最伟大的科学家!人们怀念着他,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光明,他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我想,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如此美好的成就,是他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由此,我也想起了自己,想要提高阅读水平,就要有爱因斯坦执着的精神。看准字、不读错字,不落字,不多读字,多读细想,这样才能把我的阅读水平提高,读书多了,知识也就丰富了,也就积累多了,我就可以象爱因斯坦那样去呼吁和平了!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要向爱因斯坦那样,以执着的精神去面对学习。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三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这一节课我们上的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一开课,吴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建立了相对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获得过诺贝尔奖等。通过吴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他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我也明白了,爱因斯坦虽然伟大,但他也有一个小老师——主人公小女孩苏菲。

上课时,吴老师先引导我们把课文分段,然后生动地给我们讲解课文。我从吴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从“蓄着小胡子”、“深陷的眼睛”、“蓬乱的头发”、“趿拉着拖鞋”这一连串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爱因斯坦是一个潜心科研的人。他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胡子、头发等,他不注重穿着,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还从“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从此”这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了解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菲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他们从偶遇到再次相遇再到爱因斯坦刻意等待小女孩求教,最后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由此可知爱因斯是一个和蔼可亲、虚心求教的人。

通过上这节公开课,我知道了爱因斯坦虽生活不拘小节,但其惜时如金,潜心科研,并且谦逊和平易近人。今后,我要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平易近人的品格。

这就我的有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四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他的思想和行动,使他险遭杀身之祸:一个抱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俄国贵族女刺客把枪口偷偷对准了他;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生存下去。(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85年第5-6期《爱因斯坦的反省》)。

我们应该像爱因斯坦学习,在困难的面前也能有所成就。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五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全人类的功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

爱因斯坦,全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生做出无数研究,为人类科技的进步迈出了很大一步。他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传》这本书就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一生。全书共有39章,从多个角度想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以及他的”不平凡“。我认为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这些新世纪的青少年去学习,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学校推荐我们读这本书的原因了吧。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觉受益匪浅。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他一生做出了许多无与伦比的贡献,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我觉得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爱因斯坦晚期的时候。他本应该养老,可是他没有,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这是多么伟大啊!传记中谈到,他4月15日病情恶化,被——迫住院。可他一到医院,就让亲人把他的老花镜、钢笔、一封没有写完的信和一个没有做完的计算送到医院来继续完成。当他病情严重时,他还乐观地说:”人人都要死,在这点上,从来都是平等的。谁看过死人的痛苦呢……还是抓紧工作吧!“这不禁让我想到有句名言”人总是要死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月18日,他那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可人们在床头上,还能找到几份未完成的手稿。

爱因斯坦还非常节俭。有一次,他去出席一个很重要的活动,但只穿着他平时的衣服,上面还有一颗扣子掉了。爱因斯坦买不起衣服吗?不,那只是因为他没有时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就好像印证了爱因斯坦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争分夺秒中度过的,就连他死时都在演算稿子,可见他对时间的珍惜。

在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作为学生我们就该拥有一颗像爱因斯坦般积极进取的心,不管将来我们的工作是什么,无论是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只要我们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是在科学或是其他领域,都要拥有严谨细心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决心,扎实进取的行动,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六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个在那个年代平凡的名字,却成就了不平凡的将来。

爱因斯坦从小就是一个很厌烦控制别人的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军事主义帝国--德国,为了鼓励更多的德国人去参军,当时的德国经常在大街上举行士兵游行,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听着那令人振奋的音乐,令人心向往,而爱因斯坦在这个时候总是会又哭又闹。后来,爱因斯坦到三岁才会说话,这可把他父母给急坏了,一直到他十岁的时候才把他送到学校,再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做椅子,当爱因斯坦拿出他做的椅子时,老师说:“我没见过世上还有比这更丑的椅子了!”当爱因斯坦拿出他做的其他的椅子时,老师从此以后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后来爱因斯坦慢慢的长大了,他废寝忘食阅读了大量书籍、通过不懈努力,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昔日被人称为笨小孩的爱因斯坦,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终于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巨人。

读完爱因斯坦的故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命运不是任何人能决定的,而是靠自己去创造的。”爱因斯坦用自己的大脑和一双勤劳的手创造了自己那不平凡的命运,那伟大的命运。

爱因斯坦所拥有的许多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越来越靠近成功!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篇十七

今天,我学习了《爱因斯坦的故事》,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一生简朴的生活。

第二段就证实了这名话,换旧画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思考起来,摔了下来,然后又不痛苦思考起来,从梯子上摔好下来,然后又不痛苦把问题记了下来,我太惊讶了,我们平时有爱因斯坦的这样的意志吗?没有,一点儿都没有,我们平时头痛肚痛就要请假,没有,没有,有因斯坦太棒了!

第二年,王后请他去比利时访问,欢迎委员到火车站后,大家没有看到他,最后在熙熙壤壤的大街上发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很简朴,从“头发灰白蓬乱的者人”“步行”可看出来,向爱因斯坦的谦虚、低调的品质,是我们每个应该学习的。

爱因斯坦像一个穷人,但是人家是富人,是富人,又不像一个富人,你说他像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478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