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可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促进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文笔水平的提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出色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先简要介绍书的背景和作者,并提及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接着,可以选取一些重要的情节、人物或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此外,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与书中内容的关联,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个人观点。总之,写读后感需要结合对书籍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进行综合表达,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书的内涵和自己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阅读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我们虚实之间穿越,感悟人生的真谛。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更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位智者的倾情奉献,每一篇读后感都是读者内心的流露和感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发掘更多的精神财富,感悟生活的真谛,用文字记录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让阅读的快乐延续下去。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一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二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三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的优越感不符合大众的利益。阿德勒说,父母或教师要将孩子追求优越感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这样就必须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追求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儿童的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学校里唯成绩论,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会觉得老师认为自己没用。实际上,唯成绩论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将教育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社会不只需要能考高分的人,它需要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也需要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还需要绘画能力比较强的人。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许多艺考生,这些孩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一次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有个学生找到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不要点这些同学提问,因为他们答不上来,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我听完非常震惊,觉得很有必要和同学们讲清楚,这些艺考生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的人,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发着光,也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力量。第二天班会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没有想到我会就这个话题而延伸,课后,我还找到了一些艺考生,希望他们也能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专注自己的特长,争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创作。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如果脱离了儿童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我们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老师也会这样评价学生。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种安慰,这个荒谬的条件句,减轻了他们的失败感。他们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之后,内心也会认可这个观念,“如果我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尤其在他们稍稍勤奋了一点又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赋予这些小小的成绩特别的意义,非常直接地一个结论就是我果真是聪明呀,稍微用点力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赞扬。
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的孩子这么柔和呢?确实,指责一个孩子懒惰比指责他无能,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但是这样无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们的不自信,也阻止了他试图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指责他无能或者粗暴地惩罚他,现实中有非常多比指责更好的办法。
比如给懒惰的孩子信心。责怪孩子懒惰实际上是转移了重心的做法,因为懒惰的行为是他们缺乏信心的表现之一,要究其根本,关注孩子对其自身能力的认可。他们不愿意动脑经,可能是因为想了挺久的数学问题还是解不出来,知识有盲区,思维有漏洞;不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时间分配不合理,或者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拖拉、散漫、怕苦怕累,或许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总而言之,找到孩子的具体问题,给他指引方向,帮助他提升一些能力,才有可能让他变得勤奋。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请不要给懒惰的孩子传递这样的安慰,也不要滥用表扬在他们取得的小小成绩上。
阿德勒说,青春期这个话题的确很重要,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青春期问题并不是因为孩子正在经历这一重要阶段,只是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显现出来了,所以,当孩子出于青春期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生活方式,家长们这个阶段会面临很多难题,但是积极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才是正道,而不是无谓地等待孩子自然地渡过青春期。孩子们这时候也觉得自己正面临一个考验,就是必须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作者阿德勒说,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感,因为每次当我们想证明什么的时候,往往会过犹不及。孩子更是如此。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了解,成年人读到也是一件幸事。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四
个人的生活目标是决定性的。他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指向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发现这一印记,发现他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法中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
一个人最高的品质是具有勇气。有勇气才能正确认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自卑而超越。只有具备一定的勇气,才能在事实面前保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目标。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客观事实上确实缺少家庭的关怀,但是这个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小孩子因为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无法满足内心的安稳,他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且会把他遇到的所有困难归结为家庭的`不美满。其实事实别非如此,例他数学学不好,他会认为自己家庭不幸福,家长照顾不到位,而别的同学家长都在身边照顾,所以别的同学数学学得好。他为自己遇到的困难找到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跟自己本身完全没关系。他的内心会因此感到轻松。还有现在某些同学会拿抑郁症来表达自己。其实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要目的论,不要因果论。就是说,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对自己人生轨迹有影响的是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雄心过度就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过多,他们的地位就越不安全。这种类型的儿童对自己的成功从来没有信心。当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别人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自己加于自己的期望,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难堪重负。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的出现,保持心理平衡远比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良好心态。人是矛盾综合体,社会也是矛盾综合体,会不断的的出现问题,每次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调整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让自己迎接问题,保持积极发展的状态。对目标的确立和成果的预估要纯粹一些,顺其自然。
对儿童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勇气,让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直面问题,并积极的做出改变!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自信勇敢的生活。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五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六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七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书中“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的说法吸引了我。我们成人,比儿童高、比儿童大,而且,儿童在许多方面确实又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所以我们往往看不起儿童。然而,儿童也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成人学习,与儿童接触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
记得有一次,我在布置活动室,墙面上有一根很细很细的透明胶,于是我将它撕了下来,因为手边没有垃圾桶,于是,我想,就将它贴在边上的柜子上,而像芝麻一样大小的一点点纸头,我却直接将它用指甲刮在了地上,我想,贴完以后,我应该就不管这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吧。而这些,被边上的小朋友看见了,一个小朋友马上过来说,老师,要不要帮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去,我却一愣,忘了哪里有垃圾?小朋友能深深记得,保护环境,保持整洁,有垃圾就一定要扔进垃圾桶的道理,而我,作为一个大人,作为一个老师,却因为垃圾小,而想“蒙混过关”,“放”在地上后就置之不理了,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学习。而还有一次,午睡的时间到了,一个小朋友由于洗的被子没有干,所以没有带来幼儿园,本想让他借边上小朋友的一起睡,但考虑到其他小朋友可能不乐意的话,回去告诉家长后,家长也会有意见,所以还在犹豫是让他坐着还是让他睡,结果,有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休息?”我说,“他没有被子,没地方睡了吧。”刚说完,几个幼儿都表示可以把自己的床借他们一起睡,我们在想帮助别人时,总是考虑这个考虑那个,反而帮不成别人,我又从幼儿身上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帮助别人其实很简单,给别人带来了方便,解决了别人的困难就行,自己做出点牺牲也是没关系的。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过,说母亲和父亲创造了他们的孩子,那是不对的,相反的,我们应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母亲带来的只是婴儿,是婴儿创造了成人。是婴儿吸收了周围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我们要放下架子,谦逊地面对儿童,我们将在儿童那里发现一个清新的世界。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八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九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一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二
孩子的人格形成、教育影响具有前后的一致性。作为初中老师,我们陪伴他们的也许只有三年,但这三年却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近我阅读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其中一些内容也使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总共包括了14章内容,页数不算太多,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所以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不明白作者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无奈之下的选择,我去了解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的心理学理论很多,如果寻找和这本书的契合点,简单来说,在阿德勒看来,人们生而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每一个人其实在幼年时期便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但也正是这种自卑感,产生了追求自身完美,克服补偿自卑的动力,也就是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样一种追求,实际上必须要通过和他人接触,依靠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来实现。
所以在理解阿德勒的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当我再次回到这本书中,我发现这本书其实它的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晰的。除却绪论,剩下13章的内容中,前三章述及了人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优越感的过程;第四章到第六章,分析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根源,即为了克服自卑感,以及如何克服自卑感;第七章论证的是儿童的发展依赖于从小在家庭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于这种处境的无意识的解读;而第八章到第十章则说明了儿童当他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所面临的各项考验;第十一章则重点突出了在这些考验中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儿童面临的青春期以及性教育的问题;最后两章则分析了儿童教育目前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综合来看,初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只是简单的了解了这本书的框架结构,相比较更大的的收获在于我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之道。
但是读书只读到了这里,似乎又有点儿遗憾,所以我再次开启了我痛苦的再读过程。这一次的阅读有了前期整本书框架的基础,理解起来更简单,也使得我能够更深入的体会书中的内容。在阅读到第58页这段话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很强烈的感同身受。作者提到“那些未曾意识到但潜伏很久的雄心,与失去信心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爆发,这表现为他们完全不知所措,精神焦虑,如果他们没有及时的发现自身的这种失望并采取措施缓解,就会总在没有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着手下一件,有始无终,而且当他们长大后也频繁的更换工作,他们绝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始有终的完成任何事情,总是担心会失败。”这让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许多所作所为。很多时候、很多工作,我参加的并不积极,以前我总是自我安慰,我是一个慎重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轻易尝试。但其实细细想来不会尝试、不敢尝试,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就是出于我对失败的恐惧,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和屏蔽机制。事情做了不成功与没做先打退堂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选择二者中的哪一个是我此后必须好好思考的问题。从这个层面来看,再读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修己之道,它让我看到了自身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有了向好的可能性与机会。
但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在修己的同时,能够渡人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我又复读了这本书,在复读的过程中,书中的很多话终于不再是孤零零的字与只言片语,更多的也能从教育的角度去思考。
“教育最重要的责任,几乎可以说是神圣职业,就是儿童没人会失去勇气。”不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们表现的唯一标尺,不去否定每个孩子,以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契机,鼓励强化他的这一优点,并以此为基础保持积极探索的欲望和自我追求的动力。每一位孩子无论他对自己的定位如何,当他三年从初中毕业之后,都能带着热情、自信、昂扬的状态积极的去做,这应该成为我们施加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如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开篇所言“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永葆活力。
而在这一过程和孩子共情就显得格外重要。阿德勒在书里说,“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一言蔽之,就是我眼中的世界,只是我认为的样子。但实际上成年人对儿童所处环境的判断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甚至要依据他们并不正确的判断来理解他们的行为。教育中的很多时候,当孩子犯错误之后,我们会去反复、多次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但时间不长发现好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错误依然会犯。或许这就是我们并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我们试着和他一起来梳理整件事,不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而是顺着他们的思考找到他们的错误,效果可能会更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彼此间的理解也许来的会更容易。
当然在教育中理解、表扬、鼓励是一部分,但教育一定是恩威并施的过程。阿德勒指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于严厉,会让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又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合适的,往往都不是轴线上的两极。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应该是温和而又坚定的,既要保证双方的尊严,更要保证正确的方法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教育心理学著作让我感受到了从教学起始到整个过程中的方法,以及最终的目标的全过程,真正的交给我了些教学方法,为师之道。
三读此书,三获其感,从读书之道到修己之道,再到为师之道。也许到这里,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依旧不够深入透彻,依然需要细细的去品味,细细的琢磨教育之道!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三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四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
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
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
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
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方法能够认识他的整体人格。
我们可以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力量的结果。儿童在某种环境中,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刺激作用。儿童便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的水平,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超过人的能力界限。由于儿童少时能够获得来自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便刺激儿童设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一种类似上帝的人物。我们发现,儿童自己也会被一种成为类似上帝的人物的想法所控制。这通常会发生在那些自我感觉特别脆弱的儿童身上。
因此训练孩子野心勃勃并无益处。相反,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勇敢、坚韧和自信,要让他们认识到,面对挫折不能气馁,不能丧失勇气,而要把挫折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即个体的人格(包括成人和儿童)是一个统一体,这种人格的行为表现和个体逐渐形成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学校总试图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教育和塑造个体,今天的理想是人是独立,自我控制和勇敢的人。
有必要教育儿童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系列互不关联的事件,而是要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关关联的线索。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自卑感阻碍了我们对优越的追求,或当它由于对器官缺陷的反应而加剧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它才会是心理问题。这时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它必然促使人去寻找可以轻易获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比如懒惰、口吃、等等。
个体追求优越感和渴望社会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是渴望获得认可和肯定的根本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个体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不必依赖于群体,而渴望社会感情的人性假设是个体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的。
儿童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反应,而是受制于他对自己早期经验的无意识的理解。如果他对某一情况或应付某一情境的能力产生错误理解,那么,这种错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决定他的行为。只要这种原始的、童年时期形成的看法没有被矫正过来,那么任何数量的逻辑或常识都不会改变他后来的成人行为。
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愚蠢的。我们倒是应该把学校成绩报告视为孩子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五
《儿童的人格教育》的作者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他“这本书是为教师和父母而作,他们会从书中对儿童心理生活的新的洞见中获益。”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信任,接纳,鼓励,平和的心态……这是孩子需要的,也是我们爱的最好表达。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六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七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八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篇十九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8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