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再次犯错。9、完美的总结应该包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10、总结范文的收集对我们的写作提升有很大帮助。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一
(敦煌)。
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二、大运河-----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今天的大运河------水路运输。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凸显,但多媒体似乎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用多媒体展现丝绸之路的路线,不如让学生用笔画,更有深刻印象,再配以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动手、动脑,效果可能更好。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二
(一)有关教学理念结合。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统领全课,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合历史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关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要求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有关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的第四课,在学习了本单元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本课将在了解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各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民族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秦汉大一统文明,从而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并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的教学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二)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课,对于类似的探究性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总结能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在此方面加强锻炼。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张骞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区现已属于国外,另一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学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同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初一学生分析、总结时也不容易把握准确。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难点。
(三)有关教学安排。
“丝绸之路”这一目主要通过描绘路线图、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活动来完成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也突显了以活动为中心,围绕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内容。三、“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四、“深度迁移拓展升华”,最后将本课主题与现今社会相连,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了解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风貌,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了历史。
三、说教法、学法指导。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历史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针对初一学生重形象思维、知识体系松散和求知欲强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分组合作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收集、整理资料: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本组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有关教学媒体。
这节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电视剧的视频片段、有动画的历史地图及历史图片等资料,其目的在于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路线图。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采用了提纲式板书,以本课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体现了本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评价。
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课堂上多边互动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能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元化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在课堂训练中,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在体现任务的基础性、开放性时,主要采用自评、互评;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时则以师评为主。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评价时,我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还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观察检测表”(见附表),了解学生在课前及课堂上如何参与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自始至终我尊重学生理解和体验的差异,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评价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促进每个学生的协调发展。
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情况的观察,获取反馈信息,迅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三
1、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本单元以“路”为主题组合单元,从道路、商路、求学路、人生路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并通过“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才开辟了丝绸之路。“它”成为促进欧亚和人类文明的纽带。在今天我们要教育学生深切体会张骞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意图、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做以下设计:
(1)利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方法。
3、教学重点:
借助“丝绸之路”专题网站,抓住关键词句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4、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学法提示,基本能独立进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电脑知识,会利用网络搜集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大,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独立钻研、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资料,讨论切磋,推选代表,全班交流的方法,弄清楚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深深的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手段。
本节课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丝绸之路》涉及的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杂,非常适宜网络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目标,走进网络学习。
第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浏览“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第二课时,教师在事先整理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基础上,出示有价值的研究内容。如:
1、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2、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过渡段?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并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兴趣所在,对学习问题进行选择,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接下来的时间就放手由学生去漫游网络世界,借助“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环节。
(二)研读课文,网络学习。
学生可通过操作,了解到丝绸之路的来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汉代的中国文化与欧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本课的学法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明确要求:
(1)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内容的调查研究。
(2)围绕所研究的内容,共同上网站查找有关资料,相互交流,集体讨论,形成共识。
(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组合,合作完成学习成果的书面资料。结合书面资料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并每组推举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如此,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学习课文,也可以与周围同学互相讨论,协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求帮助。在教学网络中教师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对学生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自学前两个问题,已经弄清楚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过渡段的`作用,在此处汇报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交流”是一个十分必要的环节,他们需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收获与伙伴共享,需要在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不足。针对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这种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发现问题的同学认清问题,找出原因,又提醒了其他暂时未发现问题的同学,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学生在复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经过的汇报中,利用网站提供的复述方法,在讨论重点句子及关键词语的交流中,深切体会了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课内自检,语言积累。
1、首先,学生共同完成“添加过渡段的练习”。
2、其次,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预设了a、b两套自检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作答。此环节可帮助中、差学生查缺补漏,落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
(五)总结学习,课外延伸。
六、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体会张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理解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学会找过渡段和添加过渡段。我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先到“丝绸之路”的专题网站搜索自己有用的信息。再读课文,第五至第七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再在组内交流关键词语。每人先练习自己说,然后在小组内说,最后小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上网速度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实践、去探索。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最后一部分内容,本课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的空间联系,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史实,凸显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中国南北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重点强调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日渐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大运河则突出它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课文还以历史性的眼光,描绘了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课标联系: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要求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及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3、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流经的省区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评价历史上的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作用。难点是: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
2、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角色表演法:表演中,学生似乎亲临其境,知识当然水道渠成。
四、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构想的最佳途径。因此围绕上述构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古今对比、感悟新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整合知识,延伸拓展。依据这一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用激情导入法,以视频《张骞出使西域》,既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第二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自学教材、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p99页内容与图,探究:
(2)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又经过了哪些地形?
(3)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城市?
2、交流反馈,体验成功:
反馈学生探索收获,并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及相关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体验古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感受到新课程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渗透。)。
3、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1)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2)提问: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熟悉路线的基础上让同学通过表演感受丝绸之路当时的盛况,再步步突出重点:当时交流的物品及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步:古今对比、感悟新知。
(设计意图:了解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异同,使学生感受到,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沟通作用,并领会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第四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
自主学习:有关大运河的基本知识(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开通的意义,今天的大运河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丝绸之路》的部分,学生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此时,将《大运河》部分交由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其自身潜能,并锻炼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第五步: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展示皮日休诗《汴梁怀古》,讨论分析:对隋朝大运河如何看待?并寻找相应论据。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分析开通大运河的利与弊,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并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突破难点)。
第六步:整合知识,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所得。
2、课后搜集有关资料,任选一题,小组合作,试试,能不能完成?
1、历史小论文“丝绸之路经商记”或“古今丝绸之路”
2、历史小论文“古今大运河”
3、介绍世界上的著名运河,列表比较京杭大运河与世界上的著名运河。
(设计意图:学习、讨论、发言之后,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五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工艺十分精湛。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工匠已经能够根据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的比例。铸造钟鼎,锡占六分之;造斧头,锡占五分之;造戈戟,锡占四分之。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最常见的有煮、盛食物用的.鼎,饮酒用的爵等。青铜兵器有戈、矛、钺、镞等。青铜工具有刀、斧等,但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手工业生产。那时候,青铜是贵重金属,很少用来铸造农具。不少青铜器铸有装饰花纹,花纹以兽面纹为主,如虎纹、象纹、龟纹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0多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根据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这三种金属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大举侵略中国。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索,企图将它掠走。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抗战胜利后,大鼎才被重新挖出。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司母戊鼎的复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高2、62,米,重180多公斤,是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的。青铜人像的眼睛很大,鼻梁直挺,耳垂穿孔,双脚赤裸地站立在方座之上。这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高产量、高质量的青铜器折射出强盛国力的光辉,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1、从全文看,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中,加点的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3、本文举了司母戊鼎的例子,因为它是;举了青铜立人像的例子,因为它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4、青铜器是我国古代许多书写材料中的一种,请写出其他四种古代的书写材料。
(1)(2)(3)(4)。
5、侵华期间,日军企图掠走司母戊鼎,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请你写出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1)(2)。
答案:1、工艺十分精湛。
2、目前表时间,说明今后可能会出土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如果删去目前,则与原意不符,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4、龟甲、兽骨、竹木简、帛(丝帛)、纸、陶器、玉石器等。
5、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二、说学情。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七
《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艰难。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让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项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步走:
第一步: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能对课文有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从而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我设计了读课题质疑环节。
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等问题。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已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了,也能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
接着,让学生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对此主要采取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各组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的方式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是因为学生生活与丝绸之路的历史相差太远了,又由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对此了解不多,但互相交流能让生在交流资源、共享中互相补充,以丰富内涵,有助于学习课文。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读自评为主,教师查读为辅。让生在诵读中实现与文体初次对话,扫清字词障碍,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收获。你知道了什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自己从文本获取知识的过程。
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鼓励学生细听互评。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评议能力。
第三步: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段,甚至第一句,深读课文,沉浸其中,透过文中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对话,把握文章主旨的过程。我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具体学习,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
首先,粗读第1、2自然段:这部分不是课文重点在文中是起烘托证明的作用,因此只要学生读后能体会丝绸的高知名度就行,主要安排教学程序如下: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从哪里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哪里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从哪些词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从哪些词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在此部分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了过度段的教学。因为我认为学语文一定要学方法,认识过度段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读文中理解文义,在写作中谋篇布局。于是我安排如下教学: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得出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
(3)再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又得出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此时教师可联系文本总结过渡段的作用和意义。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最后,品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对丝绸之路的作用影响的一个总结,内容较浅显,学生自读就读懂,因此我在教学该段时以学生自学为主。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四步:情感升华:阅读文章的最境界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悟就尤其重要。由于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不够,不足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完全了解张骞的艰辛,于是我在此就收集了相关资料以补充课文,让学生能更深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
最后一步,我安排了复述课文这一环节。因为作为四年级语文教学学生能复述课文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主要让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组内练说再在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随时提醒学生抓关键词句来复述课文,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
本节课教法学法的采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既贯彻了课标的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八
我认为这节课效果很好,其中。
教学。
亮点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第1。
个探究问题:丝绸之路的作用?第2个探究问题:丝绸之路加强了他们哪些的具体沟通?请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根据记忆描述,基本思路)。
对于张骞出史西域,互通有无情况,学生根据教材信息提供情况,回答问题,在问题情境设置中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导学无处不见,课堂调控游刃有余。
设置一个小问题: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实现了出使目的了吗?(成功了吗?),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没有。直接引入,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得出结论:政治目的没有实现,但是经济和文化的目的达到了。承上启下,引出第二个主题:丝绸之路。每个小问题的设置目标达成。
在整个教学的45分钟之间,教师的“问题设置”伴随课程各个环节之中,学生就像风筝一样被教师用“问题导学”之线,随机调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地图的应用和恰当讲解实在是画龙点睛之笔,运用地图讲解“西域”的广义和狭义范围,十分生动!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学习历史,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例如:
为了突出汉武帝的地位,进一步提出疑问: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从哪位皇帝开始的呢?突出大一统的汉朝地位。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主体的多元性,既有“教”的设计,即教师活动的设计,更突出了“学”的设计,即学生活动的设计。在整节课中,教师走进学生,走进课堂,体现时代步伐。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瑕不掩瑜,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教师有些着急,有些匆忙;在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然、多样,但是生生互动还是有些欠缺;问题的设置如果进一步考虑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生“冷场”或者“答偏”现象,如果在这些方面加强的话,就会使本节课更加锦上添花!
总之,这是一堂新颖的、有创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听优质课,得到优质享受,领悟优质理念,感受优质教学模式,体验成功,共同成长!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九
1、说教材分析:
我所说的教学内容出自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历史常识,是从灿烂的历史文明角度来看世界。具体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古老的丝绸之路,其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在两部分中又都包含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我把本主题从新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部分进行教学,每部分中都介绍路线的开通、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我将有关陆上丝绸之路的内容(即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友好使者张骞、玄奘的故事)做为第一课时,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这样做,能在第一课时中既让学生清楚认识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又能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孩子们能应用第一课时中用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以一种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2、说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仍有片面性;好奇心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他们已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触了一些相关的信息,他们对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有印象,但是不太清楚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对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张骞也是知其人但是不太知其事。因此本节课上,既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浅显的已有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学生对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友好使者的认识。
3、说教学方式与手段:。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本课时采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目标确立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依据以上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查找、听、读故事、小组交流、说感受等方式,使学生知道丝绸之路及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张骞、玄奘;培养学生读图及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开通的艰辛及开通的重要意义,认识、理解不同文化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体会平等、友好往来的重要。
在以上教学目标中,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有两个:
二是体会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和重要意义。
第二个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我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完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使用的是“看图片说一说”的活动,我出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让孩子们认识就说出名字,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顺序效果)。
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吗,它们在过去还有一个名字,一起看看!”(遮挡功能的使用),让孩子们再读一读。这时孩子们会很自然的想到:他们为什么还叫这样的名字啊?在孩子们表达出他们的这种感受后,我说“它们这样的名字和它们的来历有关系。”
3、(下拉图6)指图说明:“它们是我国古代的胡人生活的地区,在我国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为胡,来自那里的东西就被称为胡瓜、胡豆了。古时候,还把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称为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及其以西的地区。”进而提出问题“那么在古时候,这些胡人的物品是怎么来到中原地区的?”
图6。
引出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丝绸之路。板书:丝绸之路。
4、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关于丝绸之路,你知道些什么?想知道什么?”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用学生熟悉的物品图片引入,激发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认识丝绸之路,是通过看路线图,查找、交流的活动完成的。
1、我充分利用了课本提供的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图7),将图提供给学生,并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看图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看什么”(明确看图要先看清图的名字、图上方向、图例,然后再看图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组织2人一组的学习。
图7。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本环节教学是在学生2人一组的自主读图活动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获得丝绸之路的出发地、到达地,丝绸之路到达的范围等知识。培养学生读图,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补充到“丝绸之路全长有7000多千米,联系了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是一条线路长,范围广,所到的地方多的道路,它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通道。”从而落实了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
第三个环节,了解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是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样三个活动完成的。
1、听故事前,先用课件出示图8,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张骞这个人,进而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张骞手里拿的叫“节”,节是代表使者身份的信物,使臣持节就表示是国家派出去的,现在“使节”一词还在使用。(通过此介绍,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明对现在的影响。)。
图8。
2、“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你知道为什么吗?”引领后面的学习。
3、讲故事,教师就结合图9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让学生听故事时带着这样一个任务:“边听故事边想一想:从这个故事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图9。
利用拖动复制功能,将故事中重要地方停顿,更明确张骞出使路线。
教师在故事讲到“张骞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一路上他们必须走在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的地方”时,出示图10,故意停顿,让学生此时此地设想一下:“张骞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或危险”。帮助学生体会张骞出使西域途中遇到的艰辛。
图10。
4、在听完故事后继续追问:张骞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的任务,他是不是白去了?说说你的理由。
(在本环节中,我用故事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回到了20xx多年前,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了解张骞这个人,了解他不怕困难、信念坚定的个人品质,设身处地的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突破了“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这一难点。)。
5、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学生阅读的是课本78页上“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文字”,读后,不仅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算一算“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距今多少年了?”出示图11,学生从图中标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年份公元119年、标出现在的年份xxxx年,然后在白板上进行计算第二次出使西域距离今年多少年。
图11。
想一想“为什么称张骞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通过“读一读”明确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通过“算一算”感受丝绸之路的古老,同时板书:古老;通过“想一想”理解张骞是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
请几位同学将物品分类,利用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物品拖到相应的圈里。
7、思考交流:传递的这些物品给西域各国和中原地区带来了什么好处?
在活动后,教师总结到:“在这条路上传递的众多物品中,以丝绸的影响最大,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k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
8、继续补充介绍“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的商人们来到我国做买卖,这是人们之间的贸易交流;一些佛教僧人来我国传播佛法,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流。随着交往的深入,佛教逐渐在我国传播开来。
9、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课前了解到的玄奘西游的经历,从而认识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位友好使者玄奘。
图13。
在本环节的最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为什么称张骞、玄奘为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提升学生对张骞、玄奘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的友好作用的认识。
(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几个活动中,认识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使学生体会丝绸之路在中西各国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友好往来带来的好处,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看图片、听介绍,了解丝绸之路的兴衰。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和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丝绸之路的路线也随着发生变化,到最繁盛的时期甚至形成了道路网。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为过度使用水等自然资源,再加上战争等原因,丝绸之路也一度衰落。现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同时在原丝绸之路基础上修建的亚欧大陆桥,更是欧亚大陆东西最便捷的通道。)。
图14。
第五个环节,想一想,说一说。
想:“这节课,你是怎么样学习的?”,说“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从而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课是通过读图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通过学习故事,知道了丝绸之路上的友好使者和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既回忆了本课的学习过程,明确总结出本课的学习方法,总结了全课,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这也是体现本课的教学特色之处。
板书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它能够更直观的体现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利用板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回忆本次教学的思路,直观的板书使得学生在视觉上回顾本次教学的内容。
本次教学的教学手段是交互式白板教学,通过一节课的努力,较好的达到预期效果。首先,白板教学操作比较它很灵活、简单,不用每次老师在电脑和屏幕之间跑来跑去,就是一支笔就可以搞定一切,学生也更熟悉,教师也更自然,师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教、学。当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想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张骞的路线,要是用普通的多媒体ppt做的话,要设置路线,一段一段的弄,弄不好就出现偏差,就得从头再来。而利用白板教学,只要选中图片,然后右键里边选择“拖动复制”就可以拖拽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片,然后按着路线走,那样随意性比较大,也适合本次的教学。其次,交互式白板的动态效果没有演示文稿绚丽,但是它比较神奇,你可以讲文字进行拖拽,还有可以用遮挡功能将文字盖住,让人们感觉没有任何东西,其实你自己知道其中的奥秘,当给学生展示的时候,他们觉得很神奇、好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还特别主动要表现,使他们主动地来学习,来展示自己。最后,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只是让学生看、听,但是白板教学不一样,利用它可以让学生走到白板前,自己去画线、自己去做题、去选择、连线等,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交互,其实白板就是把普通多媒体的功能和黑板的作用放在里一起,集合于一身了,即可以当多媒体给学生出示图片、视频、试题,也可以像黑板一样,效果更好。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教师导入: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听到悠悠的驼铃声,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去看一看那美丽的风光,赏一赏那如醉的歌舞,请问有谁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吗?在古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西域是指什么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
3.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是怎样的?
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呢?我们一起看图来确定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2.提到玉门关、阳关,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诗句?联系诗句说说西域的情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西汉初年,那里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3.知道了西域的一些情况,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本课的主人公——张骞。
4.这些评价并不是赞美之词,是对他曾经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的真实写照,特别是他两通西域。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他两通西域的情况。
挫折:(1)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
(2)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非常人所能承受。
(3)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回来打匈奴。
钦佩:(1)他的执着,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不怕艰难险阻。
(2)他的性格,刚毅坚强,不屈不挠。
(3)有胆有识、敢于冒险、开拓进取。
(4)我最佩服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教师小结: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
7.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两次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可以从时间、目的还有结果三方面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
时间目的结果。
第二次公元前1发展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互派使节,交往日益频繁。
8.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9.西域和中原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2.根据课本第63页《丝绸之路线路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你根据上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4)“丝绸之路是一条彪炳史册的中外交往之路”,你能说出理由吗?
(1)“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投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引导学生明确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图解助记。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2.学生依据课本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
(1)目的: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时间:公元前60年。
(3)职责:“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4)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巩固练习。
1.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c)。
a.文景之治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c)。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首先是西汉时期,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来回走了两条不同的路,所以陆上丝绸之路就有两条分支。但是西汉的商人雄心勃勃,不局限于陆上贸易,大胆开拓海上贸易,由此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到了东汉时期,班固担任西域都护,经营西域三十多年。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新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代的物产,促进了汉代国力的强盛。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一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统领全课,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合历史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关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要求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一)有关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的第四课,在学习了本单元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本课将在了解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各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民族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秦汉大一统文明,从而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并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的教学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二)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课,对于类似的探究性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总结能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在此方面加强锻炼。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张骞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区现已属于国外,另一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学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同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初一学生分析、总结时也不容易把握准确。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难点。
(三)有关教学安排。
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团结协作探求新知”。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布置每组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本课的各方面资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学习中由各组派代表讲述查找到的相关历史故事。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一目中由学生依据地图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西域归来》从而加深对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精神的认识并帮助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丝绸之路”这一目主要通过描绘路线图、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活动来完成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也突显了以活动为中心围绕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内容。三、“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四、“深度迁移拓展升华”最后将本课主题与现今社会相连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了解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风貌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了历史。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历史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针对初一学生重形象思维、知识体系松散和求知欲强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分组合作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收集、整理资料: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本组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有关教学媒体。
这节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有电视剧的视频片段、有动画的历史地图及历史图片等资料,其目的在于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与本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乐于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帮助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路线图。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采用了提纲式板书,以本课讲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线索,体现了本课的知识结构,板书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知识。
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课堂上多边互动的评价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能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元化评价方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在课堂训练中,学生完成的任务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在体现任务的基础性、开放性时,主要采用自评、互评;体现综合性、探究性时则以师评为主。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评价时,我注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还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观察检测表”(见附表),了解学生在课前及课堂上如何参与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自始至终我尊重学生理解和体验的差异,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有效地控制课堂评价过程使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促进每个学生的协调发展。
同时,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情况的观察,获取反馈信息,迅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二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第二主题《路在脚下延伸》中的一个课。其内容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能力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
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的体验、小组探究、视觉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发现身边交通情况的点滴变化,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从中感受到道路、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的紧密联系以及交通带来的巨大便利,从而提升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教《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活动时,我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孩子们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这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1)导入。
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
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小组交流。
教师巡堂,了解小组搜集资料及发言的情况,并参与其中。
针对每个小组搜集的资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归纳整理的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3)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事先掌握的小组讨论的情况,将每个小组介绍的重点随手写在黑板上。
(4)小组探究。
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
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以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5)教师总结。
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
(6)布置家庭作业。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三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第二主题《路在脚下延伸》中的一个课。其内容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能力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
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的体验、小组探究、视觉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发现身边交通情况的点滴变化,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从中感受到道路、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的紧密联系以及交通带来的巨大便利,从而提升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在教《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活动时,我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孩子们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这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1)导入。
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
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小组交流。
教师巡堂,了解小组搜集资料及发言的情况,并参与其中。
针对每个小组搜集的资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归纳整理的集中在某个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3)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事先掌握的小组讨论的情况,将每个小组介绍的重点随手写在黑板上。
(4)小组探究。
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
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以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5)教师总结。
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
(6)布置家庭作业。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四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是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二课最后一部分内容,本课内容体现了世界文明的空间联系,选取了汉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史实,凸显这一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中国南北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重点强调张骞通西域后,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日渐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大运河则突出它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课文还以历史性的眼光,描绘了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历史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课标联系: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要求学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等知识,体会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及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
3、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理解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了解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了解亚欧大陆桥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理解其重要作用。了解隋开凿大运河的原因,过程,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及沟通的水系,流经的省区等,理解大运河对经济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够正确看待隋开凿大运河的事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养阅读、分析、对比能力,并进一步理解历史上的事物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明确历史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评价历史上的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作用。难点是: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1、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
2、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缺乏思想深度。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为了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角色表演法:表演中,学生似乎亲临其境,知识当然水道渠成。
课堂教学是完成上述构想的最佳途径。因此围绕上述构想,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程序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古今对比、感悟新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整合知识,延伸拓展。依据这一逻辑顺序,层层递进。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采用激情导入法,以视频《张骞出使西域》,既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
第二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自学教材、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p99页内容与图,探究:
(2)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又经过了哪些地形?
(3)丝绸之路上有哪些重要城市?
2、交流反馈,体验成功:
反馈学生探索收获,并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及相关图片,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体验古丝绸之路的艰辛,培养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感受到新课程中历史与地理知识的渗透。)。
3、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1)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2)提问: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熟悉路线的基础上让同学通过表演感受丝绸之路当时的盛况,再步步突出重点:当时交流的物品及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步:古今对比、感悟新知。
(设计意图:了解古丝绸之路与亚欧大陆桥的异同,使学生感受到,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沟通作用,并领会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同时锻炼了学生分析对比能力。)。
第四步:类比学习、知识建构。
自主学习:有关大运河的基本知识(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开通的意义,今天的大运河等)。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丝绸之路》的部分,学生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此时,将《大运河》部分交由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其自身潜能,并锻炼其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第五步: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展示皮日休诗《汴梁怀古》,讨论分析:对隋朝大运河如何看待?并寻找相应论据。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分析开通大运河的利与弊,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并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突破难点)。
第六步:整合知识,延伸拓展。
1、学生小结学习所得。
2、课后搜集有关资料,任选一题,小组合作,试试,能不能完成?
1、历史小论文“丝绸之路经商记”或“古今丝绸之路”
2、历史小论文“古今大运河”
3、介绍世界上的著名运河,列表比较京杭大运河与世界上的著名运河。
(设计意图:学习、讨论、发言之后,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敦煌)。
二、大运河-----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今天的大运河------水路运输。
本课中,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凸显,但多媒体似乎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用多媒体展现丝绸之路的路线,不如让学生用笔画,更有深刻印象,再配以多媒体的图片,使学生动手、动脑,效果可能更好。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五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的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3、班超经营西域(自学内容)。
汉朝对外交往充分体现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渗透,而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丝绸之路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增加了对丝绸之路变迁和衰落的探讨,以史为鉴,谈对当今的启示。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历史的熏陶,为现实服务。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初一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根据以上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讨和今昔对比,汲取历史教训和营养,以史为鉴,强化环保意识和对祖国一些方针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等)。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
1、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交往当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开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课的第二个重点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本课的主线,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丝绸之路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当中丝绸之路的形成和意义及衰落又是重点的重点。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对当今的启示。
根据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网络探究课的形式。以webquest为载体,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网络探究的形式。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通过webquest平台,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当中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评价、作品与交流。
如何有效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一方面学生可以更为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对教学效果的检测。
作品与交流区可以是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天地,也是自我才能展示的舞台。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下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首先在任务中安排的这四个任务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本课重难点设计的。(展示课件任务)。
1、张骞出使西域,此目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课前的预习已基本可以解决。所以出使过程简化,重点放在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和他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上。通过对第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张骞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启迪,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思想。能自我教育: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2、对于丝绸之路的处理,它既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以应当花较多时间来探讨。
这里主要从丝绸之路的由来、路线、作用、衰落、启示五个方面层层深入进行。
丝绸之路的路线,我不仅仅是通过老师或学生的演示,而是要求每一个同学自己动手绘制,然后展示评比。可以弥补初一学生历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时可以提高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为了提高效率,对此我把学生分成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四个组,这样一方面为学生指出了方向,另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在某一个方面能更深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中原和边疆,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渗透。
丝绸之路到5世纪时逐渐衰落,你能寻找它衰落的原因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的进行引导。主要原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阻碍,中原王朝的盛衰,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影响,当时的世界形势,土耳其帝国当时对世界贸易的影响,环境的变迁和地理因素等。主要材料如楼兰古国,罗布泊等历史遗迹。通过此问题的扩展,更有利于理解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意义,如国力、内外形势、环境自然条件等。
思考探究: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把改革开放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你有金点子可提吗?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并交流讨论。此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升华,以史为鉴,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对我国所实施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结合所学为祖国的建设出点子,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思想教育。
这一系列的安排层层推进,分解进行,学生在自然当中就会作出一些理性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分析和安排,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六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的重点课,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期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长生了深远影响,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可以与欧洲开辟新航路之举齐名并重,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重点:本课重点是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难点:张骞出使西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分析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优化教学的的目的。
本课讲授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但他们对许多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此在教学中就要克服简单的说教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故事、视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讨论变消极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大汉天子》中与匈奴战争的片段,并提问质疑,导入新课。用视频片段导入,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进入新课: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首先出示战国时期匈奴王冠图片,让学生了解匈奴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目填写《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表》,并思考决定和还是战的关键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填写表格,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材料:
通过阅读史料让学生了解两种方法都没有获得长久的成功,所以汉武帝时在外交政策上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昭告天下招募大汉使者联合西域夹击匈奴从而过渡到第二目张骞出使西域。
二、张骞出使西域。
1、首先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找出阳关、玉门关、和大月氏的位置,了解西域的含义,然后结合课文思考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2、播放视频《张骞出使西域》片段,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大致情况。(增强教学直观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3、看视频后让学生说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具体路线,教师动态演示路线图。
4、接着小组合作探究一下三个问题:
(1)张骞此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2)假设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么多的困难你会像张骞那样做吗?
(3)张骞的此行目的达到了吗?(通过探究问题学习张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5、最后我通过展示三则图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样的成果。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成果一: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材料二:秦朝的疆域和汉朝疆域图的对比图。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西汉的疆域向西延伸了一部分,自然得出。
成果二:为西域归属中央奠定基础。
材料三:“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两幅图片。
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在观察中得出。
成果三: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展示三则图文材料,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答案,改变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过渡语: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张骞用他的毅力、勇气和非凡的胆识踏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交往之路,从此一条横穿欧亚的路上通道产生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路。(导入下一目)。
首先给出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学生说说这条道路得名的原因,然后自主探究并说出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随后屏幕打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屏幕中的东西哪些是从东方传入西方,哪些是从西方传入东方?除过图中的物品外,他们还知道其他哪些通过这条东西方商道交流的物品或艺术?,通过这个环节加深学生对丝绸之路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的理解。然后屏幕再打出丝绸之路上出土发现的丝织品和外国货币两张幻灯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丝绸之路确实存在而且当年是那么的辉煌,最后通过一张设计好的幻灯片形象直观并顺理成章的得出丝绸之路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这个观点。
在讲完这个目录后教师加以引伸以“古老的丝绸之路今天是否还有开发的价值?如果有怎么开发”这个问题来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设计进行小结: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天山南北第一次同中原地区连成一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此基础上经过西汉的努力形成了贯穿东西的交通线——丝绸之路,它的开通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
(四)、“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
(五)、板书设计。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篇十七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三单元第16课,内容分三部分: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三者之间因果相联,体现了中原王朝、匈奴族和西域各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本课还与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前后呼应,在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中处于重要地位。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可以与欧洲开辟新航路之举齐名并重,所以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依据:丝绸之路是本课的重心,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难点:张骞通西域。
依据:学生对西域的地理概念陌生;识图难,地名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且地名多;张骞出使西域所走的路线曲折复杂,地形地貌多样;两次出使时间长,所经过、出访的国家多,过程复杂。总之,这对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网络,而且他们对新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也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但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比较少,同时对历史地理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统一的。因此,我在本节课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开放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表现欲强,苏霍姆林斯基曾把这种欲望比作干柴,恰当的激发就象火种,所以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一)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
3、教师启发式教学法。
(二)学法指导:
(1)课前指导:让学生去网上和图书馆去收集有关本课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在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2)课堂指导:要求学生读文看图、画图讲图,学会以图代文。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结合历史知识展开思考讨论问题。
(3)课后指导:指导学生观看有关丝绸之路影视或阅读有关文章书籍。
(一)课前准备(结合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布置)。
教师准备:
认真备课。查阅相关的资料,设计本课教学环节和调动、启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些问题。提前一周布置任务,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书目、资料和网站。对学生的准备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的准备:
预习本课。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搜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各类资料,老师指导学生所查找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剔除多余内容。
(二)教学过程叙述。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让学生猜一猜是哪里的民歌?
学生:新疆。
教师:新疆在汉朝的时候被称为什么?西域。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派人出使过西域,开辟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秦汉时期,北方生活着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变化很大。学生自主讨论后填表。
学生:回答。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汉元帝。
汉武帝。
汉高祖。
秦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历史时期。
战和战和。
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过渡:略。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含义。
2、汉初西域形势。
3、张骞通西域。
4、西域都护建立。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
意义。
公元前60年意义。
过渡:略。
1、畅通的原因。
2、名称的由来。
3、路线。
4、作用。
南道。
北道。
首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能力;精心设计问题,八十三页试一试,看图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讨论法、举例子、探究式学习等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通西域。
汉政府在沿途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
敦煌莫高窟。
楼兰古城。
大漠。
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含义。
2、汉初西域形势。
3、张骞通西域。
4、西域都护建立。
1、畅通的原因。
2、名称的由来。
3、路线。
4、作用。
能体现本课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和难点、直观形象、有利于巩固新知识、方便以后的复习。
谢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9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