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总结要体现个人的思考和成长,不要简单罗列事件或事实。看看这些学生的作品吧,他们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以人为本论文篇一
一、中职学生数学加强应用意识的必要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中职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技能培养方面,数学课应作为基础课程并服务于专业课。因此,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实现数学价值的关键。基于此,中职数学教学应进行教材内容重组和教学方式改良。在教材中,增加实践环节是实现学生应用意识增强的关键。
这是由于现代数学教学中,大部分课程强调基础知识而不是实践的能力,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对应用意识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阶段,无法深入理解。近几年,很多中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但基础教学应占据主要部分,效果不明显。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仍然不能与实践相联系。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致力于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实践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而在课外,应增设更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现代学生正式缺乏这种能力才导致数学应用意识薄弱,不利于综合发展,因此在终止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十分必要。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实现数学问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数学教学中,应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将纯数学问题重新改编成应用价值更高的题型。将多媒体游戏等方式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数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巧妙的将数学概念融入与现实相关的事物中,这个过程要求数学教师了解生活,从根本上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
2、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其数学化。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善于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编制成数学问题。同时,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问题。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才能够提高其兴趣。另外,在数学测试题方面,应尽量靠近实际。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更好的体现。
3、增加数学实践环节,增强应用意识。
增加数学实践环节是增强学生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可以加速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实现边做边学。如喷水池的水珠轨迹的问题,可利用数学中的二次函数解决,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检验。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直接,并且养成关注实际生活的习惯,提高其应用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4、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教材或考试中的内容虽然与实际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往往是经过处理的,因此出入较大。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应尽量使其参与到数学实践中,通过正确的方式使其了解数学学习的乐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是其价值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互渗透。另外,与实践相结合的数学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寻找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总结。
素质教育要求现代中职学生提高自身的意识。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数学教学与实践脱节,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对于现代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以人为本论文篇二
亲爱的同学们:
盛夏已至,毕业的脚步也匆匆临近。从入学时就盼着每到夏季能有个凉爽舒适的宿舍环境,这个夏天,终于在离校前享受到了空调。特别让我们感激的是,学校决定为毕业生优先安装并免费使用空调,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在凉爽的宿舍内完成毕业设计,收拾准备离校的行李了。
但当我们坐在下铺、桌旁享受空调的清凉时,是否发觉上铺的兄弟正瑟瑟发抖?当我们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觉时,是否想到远处的希望小学正在停电?当我们不关空调离开房间,期待回来仍能享受屋内的清凉时,是否意识到极地的冰川正在融化?科学健康的生活、和谐文明的宿舍、低碳绿色的风尚,我们每个人既是受益者,又是践行者!在此,我们100516毕业班29位同学向全校的小伙伴发出“三思”倡议:
思己:我们倡议享受健康生活,科学使用空调,顺应四时以利养生。人体皮肤临界温度是33℃,当室内温度升高至28℃以上、体感炎热时再开启空调。室内温度宜控制在26℃至27℃,这样的温度既健康舒适又节约能源。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空调,适时开窗通风;不要将温度设置过低,以免引发关节炎、肩周炎、感冒等空调病。
思人:我们倡议共建和谐宿舍,文明使用空调。本着个人使用空调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原则,多一些谦让,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共同协商宿舍空调使用办法,才能让空调不仅调节温度,更能调节同学间的情谊。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发现身边有浪费等不良行为要主动制止、及时规劝。按照宿舍空调使用办法,互相督促、彼此提醒,做到不浪费、不吝啬,合理利用空调,共同维护宿舍健康和谐环境。
思环境:我们倡议形成绿色风尚,低碳使用空调。使用空调时保持门窗关闭,避免室内外冷热空气直接交换而增加能耗。离开房间时,请及时关闭空调并拔掉电源插头,减少待机能耗,降低火灾隐患。夏季遇雷雨时应关闭空调,以免遭雷击导致空调损坏。发现电路或空调故障要及时停止使用并报修,注意用电安全,不要强行使用。
宿舍是大学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科学健康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应秉持的态度,和谐文明的氛围是我们北航人内涵与修养的彰显,低碳绿色的风尚是传统美德的体现。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凉爽、舒适、和谐、友爱的宿舍环境。
在即将离开母校的这段日子里,有了空调的陪伴,盛夏的帝都不再让我们失眠。我亲爱的母校,谢谢你用爱和关怀,陪我们一起走过这最后的夏天!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思人、思己、思环境,在做到节能低碳的同时把这种爱和关怀传递下去,共同营造北航人健康和谐的大家庭!
航空学院100516班全体毕业生。
以人为本论文篇三
摘要: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痼疾,戕害了学生的天性,违背了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因此,本文从学习《病梅馆记》的感触出发,结合《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经验,谈了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中应认识学生天性,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让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顺天致性,以人为本,让学生健康、正常地成长的问题。
从教多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又一次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清代后期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学习探讨过程中,我心生感触,不惧浅陋,拙笔记之,权作省身。
龚自珍在文中指出,好梅者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意思是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好梅者品梅的标准就是以曲、欹、疏为美,以直、正、密为丑。于是“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强行地“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也就是说,卖梅者为了迎合好梅者的心理,以求梅枝能够“曲”“欹”“疏”,就强行砍掉梅树端正的枝条,培养梅树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梅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致使“江浙之梅皆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施教,这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在学生管理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应该从原来的.单纯学生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尊严、发展需求。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作是一个个具有无限潜力的生命,真正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读书机器、考试机器。不然,我们教师也就随之成了教书机器,班主任也就成了班级管理机器。
《病梅馆记》中,龚自珍正是看到了病梅产生的根由,于是才有了“予购三百盆”,“誓疗之”的决心。龚自珍“疗梅”的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而“纵之顺之”就是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其盆”就是毁掉那些盆子,破除束缚,让梅获得生长的自由,个性得到解放,“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棕绳对它们的束缚和禁锢,让梅树以它蓬勃的生机,以它的自然形态健康生长。这样,才符合于梅树的自然个性。病梅之所以病,是因为“斫”“删”“锄”伤了它的天性。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在智力水平、行为习惯、知识基础、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学困生很难在短时间内与班集体同步。而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达到思想道德、纪律要求、文化学习的统一标准,这是许多学困生根本没有“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尊重个体,尊重差异。
龚自珍的疗梅之法,还让我想到了唐朝人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郭橐驼,他虽有残疾,却精于种树。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孽”。“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那么,郭橐驼种树的诀窍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是极其平凡而实际的道理,却很难做到。
那么,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树的根要舒展,树的培土要平,树的土要旧的,树的捣土要结实。由此可知,郭橐驼的种树,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遵循了树本的本性,保护了树木的生机,因而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也就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原因就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
再来看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也就是说,树已经遵循其本性种下去了,就不要再动它,不要忧虑它,离开后就不要再去看。种植时像对待孩子一样小心,种下后,像抛弃掉一样放在一边不去管它。乍看之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其实,橐驼的“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橐驼的经验就是“吾不害其长而已”,“不抑耗其实而已”。
植树如育人。在此,我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顺其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地适应自然。因为,一个教育者,一个班级管理者,只有像橐驼种树一样,真正认识学生的天性,懂得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方能谈得上是教书育人。
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三点:一是育人如种树一样,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认识学生的天性,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要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以上三点做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顺天致性,以人为本”。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有着最基本的自尊、人格,老师的尊重和宽容往往比呵斥、讽刺、打击、驱赶更能感化学生。唤醒学生心灵,让学生正常成长的,不是鞭笞,而是尊重和爱。
因为,苏霍姆林斯曾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老子。道德经。江苏古籍出版社。
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以人为本论文篇四
“以人文本”概念的提出,让人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了解人文观的内涵和价值,才能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发现现在教育的弊端,为新形式下体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一、人学内涵的意义。
何为人学,顾名思义,人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对人的根本看法是人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即人学观。从其内容上来,就是对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包括对人类的产生、发展和未来。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法来看,人是肉体与精神的辩证统一[1],人能够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人的意义与价值就是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作出贡献。人学是对于真实生活的一种展现,要做到“以人文本”,就要用人学的角度看问题。
二、体育的人学内涵与价值。
体育是人们通过效仿、借鉴等方式,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展示自我人格魅力,彰显其在社会中的价值的一种途径。在肢体锻炼中,感应、验证、物质的存在,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否定自我,以求进入全新的领域。体育运动可以让人发泄情绪,忘掉心中的不满,寻找身心上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谐发展[2]。
(一)传统教授,课堂主次位置颠倒。
我国的传统体育教育中学生主要是以服从为主,是一种任务式的学习方式,比较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没有进行创新性教学,形成了一种“布置任务,完成任务”的公式化教学模式。这与体育解放天性的目的是相悖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片面教学,忽视体育教学的内在本质。
体育教学并不是指单纯的身体锻炼,肌肉练习,还包括思想方面的提升。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往往都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培养,太过强调“锻炼”。这种教育方式的偏重化会导致学生精神的“荒漠化”[3],不能体现出人文关怀。人文视角下的体育教育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做到身体和精神的双层培养。
(三)忽视需求,教学内容贫乏。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老师大多都是教科书的搬运工,一直遵循点人数、热身、慢跑、自由活动或做体育项目这样一个固有模式,内容内容严重贫乏,不仅造成了学生均衡化,还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各种性格的学生造成了个体的差异性,老师应该考虑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重视学生个体需求,加大体育教育人学转向动力。
所谓个体需求,是人的欲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校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现有条件准确的对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判断,对于正常合理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对于非正常需求,不要无条件的迎合,总的来说就是量力而为。学校可以建立一套个体需求档案,规整学生的需求并给出建议,推进师生的进步。
(二)重视教学的本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文本”的教学本质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性的尊重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格和自主选择权的尊重这两方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另外,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展示个性的空间也十分重要。
(三)重视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成长离不开重复性和超越性两个特点,人通过不断的重复巩固已有知识,通过不断超越来进步,而超越性即为创造性。创造性不仅能够保证教师教学的理性化、科学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主观能动性。例如,将普通的跑步运动与其它运动相结合,改变原本单一的运动模式,教师针对性的给出技巧建议,这种“私人教练”的教育模式会增加学生的满足感,也是关注学生生命本质的体现。
(四)丰富教学的实质内容,增添课堂的知识乐趣。
校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固有模式,积极的发挥创新性思维,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性格特征,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可以模仿一些现在的真人秀节目,如《奔跑吧兄弟》等,利用其中的游戏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能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另外,在学习专业的体育项目时,教师不但要认真耐心的亲身示范指导,还可以结合相关赛事的比赛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
结语。
学校体育教育的人学方向转变,符合社会“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这种模式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人学内涵、价值的理解,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发现,可以看出人学观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为了让体育教育更上一层楼,要深化人学观在体育教育中的影响。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创造性、积极性、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让体育教育在人学视域下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33(11):17—27。
[2]邹循豪。人学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陈文静。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8):79—8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人为本论文篇五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
近些年,关于教育、教育制度,我们听到的、经历的很多。教育,本来是对人而言的,并且是多人进行的。如果不把美好人性的塑造作为教育的目标,那又能做什么呢?从较低层次看,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较高层次看,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为了人性的完善,是创造幸福的人,并由此使社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试想,如果还像用“写检查”这类过去常用的政治思想斗争的方法来处置学生,用体罚来逼学生就范,用“门门功课优秀”的要求去阻碍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用“听话”就是好学生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不能使学生美好的人性得到陶冶和滋润,相反只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遭受抑制。
世界因人而美丽,教育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教育因为有了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充满灵气,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灵”,就是“死亡”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一个人,为人的发展而来。没有了学生,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创造;不是死背别人的想法,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是交往活动,生动就是学生在动。怎样使课堂生动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参与度高,课堂就充满活力,如果“满堂灌”,课堂就死气沉沉。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争辩,课堂也会充满活力。学生动起来,课堂就生动起来了。
记得一段时间我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出现课堂秩序活跃到有些混乱的现象,那是学生走向讲台表演课本改编的情景剧或讲滑稽故事。记得有一次学到有关篮球规则时,几名篮球爱好者争先恐后上前表演扣球、运球的动作和场上规则的手语,还用英语写出了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专业术语,使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在学习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模块三谈论音乐一节时,学生积极性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发动学习小组的作用,使一节简单的英语课变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而自己就是主持人和导演。在这个活跃的气氛中不仅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探求知识、创新思维的一面。
以前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解决的,今天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解决,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动起来,比教师创造出的奇迹更大。教育的艺术就是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是教学的基础策略。
编辑马燕萍。
以人为本论文篇六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模式现状。
1、数学教学的特殊性。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其高难度体现在抽象性上。大多数学生学不好数学在于对于抽象事物难以具象化,这往往取决于老师在教的过程中的指导方法和指导重点。教师需要把握直观材料将其与学生的感性认知相结合,来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等活动。
2、高职数学教学教材与学生程度不符。
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中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来,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相对来说较少,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普通全日制本科或专科教材。个别高职院校出版了自己编纂的教材,但都仍未脱离本科教材的模式。另一方面来说,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生源存在很大问题。一般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讲基础较弱,但高职院校的教材又追寻与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一致,教材难度系数偏高,在实际教材选择问题中未能从学生角度出发,不符合高职院校一般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显得很吃力。这样容易使得原本对数学的抽象问题很难理解的学生对数学更加抗拒,甚至对数学教学产生反感情绪。
3、教学手段单一,未能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了深深的负面影响,教师的照本宣科、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缺乏对教学手段的探索研究。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使学生昏昏欲睡,面对自己未知的天文数字,学生更是对数学教学的兴趣降到了极点。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工作在教学前沿的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不能再靠老一套的传统教学来引导学生上课,而急需要开发新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目前数学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1、教材改革。
对于高职院校数学教材的选取应注意几点,首先,要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教材中一些相对较旧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删除教材中陈旧的`内容为好。其次,选取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基础。选取一些层次化较分明,由简入难这样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教材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也容易产生兴趣。另外,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尽量能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选取侧重点不同的教材。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自古以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课堂上除了一言堂形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也会感觉到运用多种手段教学的轻松,采用多手段教学的结果就是很快的就会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积极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现阶段的教学手段有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采用画板工具、动态演示等,都很容易激发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渴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仅是对教师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更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利工具。
三、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当代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堂不应该被看成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学生在已经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基础上主动求得更多知识的一个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不应该知识关心“学生接受到了什么”,而是要着眼看重“学生是怎么样接受的”,如果学生不能够学会接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还没有真正的学会,因此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应该由教师提供资源和帮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接受知识当中来,自主的进行学习,同学之间共同协作,搜寻学习资源,发现提出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尤其对于数学这样的抽象问题,可能介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学生更喜欢和需要在学生之间的探讨。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课堂讲授和指导。
2、当代数学教学能够把新的教学技术融入到课堂当中来。
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能够提供更为便利、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网络、广播、录像等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当中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生动的课堂资源,一改传统的“口语+黑板+粉笔”的单一枯燥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所改观,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多样化的课堂体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面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资料,这就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能够很好的掌握cai课件与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
3、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院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明显的主导地位,但在即将发展的数学教学来说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传统教学模式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反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影响了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学习的快乐。
四、小结。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我国一些先进城市中运用多样化教学的模式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由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是完全抛弃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转变,使学生不仅得到学习的快乐,更要学会去运用,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全面、持续的发展。
以人为本论文篇七
要使得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加和谐、有序,必须有相匹配的文化作为支撑。所以群众文化的作用也正体现于此。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略显得单一,农民的创造力容易被忽略,因此不少农民的文化生活比较落后,这些滞后性也容易造成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有助于调节每个农民的个体行为方式,同时也可以保持与维系该群体认可的文化心理,可以使得农民的认同感得到强化,树立农民们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农村集体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开展在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民群众心中,他们认可的群众文化是经过自己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带有明显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中也饱含了他们优良的传统和先进文化思想,他们不仅认可这种文化,而且善于把这种文化表达出来,所以他们也可与通过这种形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才艺,使得自己的心灵得以愉悦,使得和谐的风气在当地形成。民众的欢笑即是社会和谐的音符。因此,在建设新农村文化中,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可以增强凝聚力的功能,使得群众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不和谐的“声音”,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的作用。
二、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规范群众的道德与行为。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创建属于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我党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大局出发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从文章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不仅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内在要求,更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必然选择。
以人为本论文篇八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培养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为目的。在近几年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探索,践行着“以人为本”这一教学理念,以下是笔者的i点拙见,请同行指正。
一、回归真作文状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完善自我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在写作教学的一切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喜欢,就要依从于他们的生命指令,顺应于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说欲求,而不是强求他们听命于社会、教育、成人的指令,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写他们不愿写的东西。过去写作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言说欲和话语权,窒息了他们的言说冲动和激情,从而使他们视写作为畏途。尤其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的时候,他们容易产生感情偏激,一次小小的对写作的“不喜欢”体验,往往会引发i年甚至是一辈子的“讨厌”。
以人为本论文篇九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根本谈不上创新,个性的基础是人性。因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培育健康的心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以下我们从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来谈。
一、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
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首先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偶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她一直崇拜足球健将范志毅,欣赏他在绿茵场上的英姿,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一次在麦当劳的邂逅,她为范志毅的傲慢无礼而震惊,他场上的英雄气概被他场下的粗鲁表现粉碎了,偶像在她心中坍塌了,写到这里,文章本可以结束,但作者进一步地思考,偶像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身上的弱点,不能奢求明星该怎样,人无完人。这个思考已经比较深入了,文章还没有完,作者由人及己,认识到,平凡的我们亦有自己的闪光点。非常深刻,独立的自主意识非常强烈。教师应该尊重并充分肯定他们这种思想认识。在学习课文《项链》的时候,同学们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认为小人物也应该有所追求,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安于现状?对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予于指导,予于培养。事实上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我们不少学生不会选择,缺乏自主。一位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了150名学生,问他们:学习生活遇到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怎么办?这150名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找父母。竟无人回答自己想办法。问他们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说要问过父母才能回答。父母的长期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又缺乏相应的培养,孩子们在爱的光环下,失去了选择的自觉和选择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学生的胡思乱想里头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会萌芽破土,迅速成长。大凡天才儿童都爱幻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我们总说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其实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压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常常用规范和格式去压制学生,制造一个个套中人,生产出一篇篇套中文,一说太阳,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党的光辉、党的温暖;一说春蚕蜡烛,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教师的无私奉献;一说钟表,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时间宝贵。这些文章千篇一律,虚情假意,自己不激动,别人更激动不起来。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而应该反躬自问,我们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学生是怎么被捆住幻想的翅膀的。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谈到,他的班上有一个非常爱好音乐的学生柯蒂,每当小音乐家在课堂上出神地幻想起来,不自觉地用手指在相象中的钢琴上弹奏起来,不听老师讲课时,阿莫纳什维利就走到柯蒂是身边,说到:孩子,你在干什么?你要明白,你在上课。柯蒂吃惊的神态使阿莫纳什维利无限自责,阿莫纳什维利说:天才儿童爱在课上幻想,这是因为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精神像点燃火箭的燃料一样激励着他的才能脱离教室现实的吸引力,投入到其他现实中去,例如音乐、诗歌、数学等。如果笼罩在教室里的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的精神充满着敏感性和同情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关心,这种燃料的推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阿莫纳什维利《课的颂歌》)阿莫纳什维利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幻想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们是聪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们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孩子们更是想象的天才,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有人说得好,小孩在沙滩上堆沙,并不只是堆沙而已,而是一种创作,一种想象。一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拾苹果,并不只是拾苹果而已,还有牛顿的思维。从小孩到牛顿,他们在享受创作的喜悦,这种创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位大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对比,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下,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都说是粉笔一点,此外再无任何说法;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有的说是爆米花,有的说是熊猫的眼睛等等。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第三,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章、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现在我们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统一的课桌布排;四五十个学生,统一着装;四五十分钟一节课,统一上下课;读同样的书,统一的教材;上同样的课,统一的文章解读方式;接受同样的老师,统一的教法;做同样的作业,统一的标准;考同样的试卷,统一的答案。有人说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就一直如此,似乎是理所当然,我们不禁要问:一直如此就永远正确吗?有些东西可不可以是多元的,比如,教室的布排就可以是椭圆的,围成一圈,便于讨论,教师也是讨论的一员,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布道式的。教材的编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文选式的。老师的教法也不一定是赏析式的。对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何必强求一律?我不是绝对反对统一,而是反对统一的绝对化,我主张多元与一元的辨证。
二、语文教学过程应该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应该按照人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语文教学,过程要合乎人性,要倡导人文精神。第一,创造符合师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即语文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问题。最早的说法是单主体,或说教师是主体,或说学生是主体;后来有双主体说,或说教师学生都是主体,或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都是静止地看问题,从横截面的角度来看待师生关系,我以为师生关系是相互主体渐变关系,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对象,是客体;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学习的对象,是客体。而且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减少,逐渐隐蔽;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逐渐加大。放大一点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进而到研究生;教师的主体角色由保姆式的到师傅式的,进而到导师式的;学生由依赖老师到依靠老师,进而到独立学习;这正应了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原因很显然,语文教育活动一直处于层次不断变化、发展、上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师生产生影响,师生都会变化,特别是学生正处于飞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生理、心理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师生主客体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顺应这一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一变化,是渐进,而非跳跃。应该创造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跟上这一变化,按部就班,健康成长。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就单篇课文或一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还有的是就一个单元设计教学程序,有人称之为单元教学法,比之于单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其实还不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过程,创设适合于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关系的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说这在现在还是一个空白,但道理是很显然的,比如,作文批改的数量问题,人们常常争论不休,根据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的关系,就应该由全批全改到部分批改,再到学生交叉批改,到学生自改。
第二,运用符合学生人格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从指导阅读开始,其逻辑终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起点到终点有许多中间环节,其中阅读技能及阅读技术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地说,一个技术的掌握,一个观念的形成,基本上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维流程,灌输法是越过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两个重要阶段,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很可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这些阅读技术,浮于表面,而不是真正内化为个人自身的技能。那么收效仅仅是知道了老师传授的技术,对学生自主意识、创造精神的养成,则没有什么用处。而发现法则不同,它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符合观念形成的认知接受规律,同时它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思维和自主意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中。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分析、研究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是缺少主体思维的表现。发现法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发现规律、从事研究的能力。方法不同,效果各异。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研究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趋向内部化,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满足。究其原因在于: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同时,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挖掘阅读对象的本质,在发现语言现象的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当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对人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和自豪。皮亚杰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现思维能力,保证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态度具有迁移作用,他明确指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灌输法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自求体验的过程,发现法则着重于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丰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达尔文说: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事实证明学生是完全可以学会研究的。
第三,回归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
现在的学生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读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老师搞家教辅导,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亟应沉潜于其中,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更有甚者,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理由非常充分,为了学生能考上大学,为了学生的前途。一位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书的篇幅也相应越来越短,从长篇到短篇,从短篇到畅销杂志,最后就是被老师没收的漫画。没收的时候老师说不要因为一根树枝,挡掉前面的一片森林。(《文汇报》1999年7月17日)其实这句话用在这个教师身上恰好合适。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但更要紧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在文学海洋里遨游,其心灵是会干枯的,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难以弥补这个缺憾。应该让孩子们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得好: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和大师们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读诗,背诗,读名著,作书摘,写书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首诗,然后全班同学用两三分钟把这首诗背下来,日积月累,非常可观。每月我向同学推荐两三本书,学生选择其一来读,要求作书摘、点评,每周交一次,老师与之交流看法,月末每人都写一篇书评,用一节课的时间全班交流,由学生主持,大家畅谈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有时老师可以不说一句话,学生自然会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比老师的教育效果好得多,要充分相信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群体。自然状态下的读书,不去考虑那些莫名其妙的问答题、选择题,学生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从而引发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语文课堂教学也作相应的改变,多读文,少分析;多感悟,少说教。舍弃那种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分析,也要有感性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第四,贴近社会生活的写作训练。
现在的作文教学出现一种模式化的现象,教师喜欢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教给学生一些套路,让学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无灵性,学生在作文里表露的不是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做人,人以诚为信,文以诚为本,失去了真情实感,文就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提倡写真情实感,并不是要学生写一地鸡毛,无病呻吟,无端感伤。而是要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语文也是这样,语文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交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贴近社会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社会,一是直接走进社会。我在教学中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这是同学们了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要求同学们坚持收看焦点访谈,每次写百字点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二件事,就是由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点评,老师也简单谈谈看法。直接走进社会,要求学生做项目设计,搞社会调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迸发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动力,有一位同学给上海市市长出了一个金点子,她说上海市城市建设应向纵深发展,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她建议上海建一个地球村,就像世界许多大城市有唐人街一样,上海可以建以国名、民族名命名的大街、村落,比如巴黎大街,埃及村,俄罗斯大街等,吸引外资按照本国的民族建筑风格来建造,让他们经营本国的特产,外国人来到这里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中国人到此有一种不出国门就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上海市副市长亲笔批示,给予高度评价。有的同学调查各种类型的超市,对比国营的和外资的,找出国营超市的问题所在,写出调查报告,给现任国营超市的经理提合理建议。许许多多的同学写出了很有创造性、有见地的好文章,生活给了他们启发,社会给了他们灵感,贴近生活,走进社会,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
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有情感的人,学校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满足他们,发展他们,完善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有个性,有情感,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尊重、信任是前提。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尊重每位学生,信任每位学生”是前提。每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好好的学习,遵规守纪,积极参哦加班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人格。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还要信任每位学生,即使他再调皮、捣蛋,还是要给他信任,使他受到感染,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学会信任别人。学生在这良好的环境中熏陶,他们也会学会尊敬每位教师,信任每位教师,积极围绕教师好好学习。
二、理解、满足是桥梁。
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新的东西,一般教师是很难理解,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多学习新鲜的东西,接受新鲜的事物,多理解我们的学生,想想我们自己的这个年龄阶段做了些什么。其次,多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满足学生在知识上的需求,给学生树立榜样。特别现在的留守儿童较多,我们要多研究,多理解,多关爱,多帮助,满足他们心里的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理解和满足架起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三、制度、管理是方法。
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把班级建设成为文明、健康的班集体。首先,要建立好班级管理制度。班级一日常规,安全制度,学习制度,生活、劳动制度,文明学生的评比等。通过制度管理学生,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他们加强培养和培训,让他们利用好各种制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协调、管理好班级。制度和管理只是方法,在管理中始终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自觉的习惯。制度只是一种规范,关键在于培养班干部,使学生形成自觉的好习惯。这样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会慢慢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四、文化、建设是关键。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教育作用,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建设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班主任要利用好黑板报,加大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利用好手抄小报,培养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利用好各种标语,标语要具有时代性,接近学生的生活,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班级的整体布置,要简洁、明快,桌椅摆放整齐,没有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东西。整个教室给人舒服的感觉,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民主,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关爱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我们的班级建设成为学生快乐、健康学习、生活的乐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一
在现在企业的发展当中,“企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管理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了。现在国内的企业,大多运用的是西方的企业管理方法,书本上传播的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也都是一些来自西方的企业管理文化理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并非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毕竟在中国,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人的思维不同;理论的适用情况和环境应该也不尽相同,所以将现代管理理论与东方传统管理理论,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文化理论,应该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乃至整个东方企业(准确的说应该是汉文化区域)的管理理论。如何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国度当中,继承我们祖先优秀的文化遗产,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去,结合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实际创立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古今中外各学派的看法、观点不尽相同。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在道家的“无为”思想中,强调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荀子在《性恶篇》中也提到“人本性恶,使之善者伪也”的观点,指一个人要有由恶变善的行为。荀子对人的行为的观点与西方近代管理学家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我们在研究行为科学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存在“行为科学”的雏形。中国近代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有管理学思想,而且这部文学作品体现出的管理思想与西方的“管理学之父”泰罗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西班牙召开的第4届世界管理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对管理学教育、研究、实践的冲击。与会者都有一个共识,认为东西方管理文化是可以融合的。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可概括为12个字: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成立的“全球华人企业研究中心”掀起了美国企业界、工商管理界研究华人的新潮流。管理大师彼得德拉克在探讨华商问题时,认为“华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研究华商问题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美国有一个预测学者认为,华商的管理模式将替代日本的管理模式成为世界管理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
华商的经营思想是和气生财,从家族管理到如今的股份制,他们利用“五缘”的关系来建立经济的网络。“五缘”是指:血缘、乡缘、文缘、商缘和神缘。他们的目的是达到管理本土化,通过和气生财来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事业服务。华商应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将管理本土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东方管理思想对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以人为本”与“人为根本”。从观念层面看,当今西方管理学所发扬的“人本管理”思想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推崇的“人为根本”其本质是相同的。很多著名西方公司的作法都洋溢着东方人本管理的温馨:惠普公司的人本管理经验一直为学界所称道,惠普公司经常到名牌大学招收“尖子”学生,经过严格挑选,一经录用,就给以良好的培训,同时决不轻易解雇。惠普员工要辞职,老总一定要找他谈一谈,了解他为什么要走,希望他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真诚地挽留员工,并真诚地欢迎辞职出去的'人才再回到公司。世界手机第一品牌的诺基亚公司更是提出了响亮的“诺基亚高科特,以人为本”的口号。人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受到异乎寻常的关注,是因为它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创造企业和员工的最大价值;其次,“以德为先”与“家国伦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理想,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引天然的家庭伦理进入国家的治理。家庭的礼俗秩序被扩大为国家的统治秩序。西方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新经济,他们也意识到没有发达的网络道德保证网络的安全,是不会有发达的新经济的;第三,“人为为人”与“村落沟通”。中国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一般以村落为主,在一个村落里,人们彼此知根知底,沟通的范围就局限在小小的村落内,一个村落就是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单位。当今新经济时代,有人把地球称作“地球村”,因为有了互联网,通讯极为便利。一个人成长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应获得人们认同的过程,等到认识之后,更是一个“为人”的过程,这对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样的。
20世纪末,在经过各自的长期发展之后,东西方管理文化出现了整合趋势,人在管理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而团体的合作也越发显示出生命力。与以家庭为本“家国一体”的东方管理文化一样,以个人为主、融集团生活为一体的西方管理文化,开始了重视个人、家庭、集团的作用。更简洁地说,无论东西方管理文化都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西方从“人是机器”的观念过渡到重视人的作用,日本和“四小龙”由于讲求团队精神,讲求人际协作导致经济起飞。同时,东西方管理学界都倾注极大热情关注文化对管理的作用。其中在人本管理思想上的趋同是最大的表象,都最终认识到了人本身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而不再单纯关注“物”(包括资本、设备、原材料等)的管理,这代表了21世纪世界范围内主流管理思想的汇合与交融。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二
摘要:介绍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和发展史。分析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运用于军队院校教育的必要性,初步探索军队院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人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身价值要求得到进一步强化。现代管理学说认为:“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都来源于人。”军队院校以人为本管理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院校管理,就是一种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员和学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院校集体目标和成员个体目标而进行的院校集体管理。
所谓以人为本管理,现阶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把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或称为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尊重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尊严被看作是人性重要的特征之一。当一个人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尊的意识,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第二:开发人的潜能。拥有人才的目的是使用他们、开发他们的潜能和特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第三:增强凝聚力。组织要确立永远成功的团队理念,让每一位成员拥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团体”的意识,让每个成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知道在团队中承担的任务,自觉维护团队的荣誉,凝聚人的合力。第四:实现自我管理。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能够自我有效的管理并通过自我管理来使组织成员驾驭自己、发展自己,达到价值观共识化并通过教育培训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素质和技能,进而达到全面自在的发展。以人为本管理的目标,是最终要使每个成员达到自我管理。因此,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就是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组织的一切管理活动。
2.军队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管理必要性分析。
军队院校作为我国军事高等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聚集地。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军队院校管理过多的沿用了军队行政管理的模式,其管理观念、价值取向、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局限,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军事发展的需要,军队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管理十分必要。
2.1军队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表明管理重心正经历着从物到人的变革;军队院校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在军队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体现管理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的全新理念,也是我国大学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真实的反映。
2.2院校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是院校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我国军队院校传统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科层化权力体系,维持着院校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这种传统管理模式多属封闭型、经验式的,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由于对管理科学缺乏深入地研究和实践,或者仅注重军事行政的管理,忽视了人在院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自主生动的发展和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倾向,我们应该把院校管理的重心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
2.3在军队院校推行以人为本管理也是当今世界军事变革对军队院校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很早就论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军事人才的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军队院校的主体是教员和学员。教员是学院发展的主体。教员是一个有实体需求的人,不只是一个传播知识、研究知识的机器。作为一种“学术研究人”的存在,其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员的成就期望值比其它行业的员工要高,因此,管理者应“以教员为本”,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员的成就需要,提高广大教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军队院校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途径探索。
3.1运用激励原则,促进教员工作积极性和学员学习积极性。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是教员和学员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源泉,能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教员与领导处理好关系时,能自觉地从学校的利益考虑问题,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领导者一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发展目标或任务做贡献。科学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情感激励、领导激励、榜样激励等。
3.2让教员和学员参与学院的管理。
参与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原则。军队院校的体制有别于普通的高等院校,军队院校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和指挥军事人才,着眼于军队的实际需要,让教员和学员参与组织的管理,不仅可以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培养了学员的各方面素质,使之更加适应现在高科技军队对人才的重荷需要。
3.3注重教员的继续深造和学员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员职前所受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教员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必要。学校管理必须着眼于教员的发展建立固定的教员培训与进修制度,鼓励教员继续深造。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是未来军队的支柱,对于学员的素质要求都是非常的严格,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处理各种应急问题的能力。在院校的四年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价值观在这段时间基本定型。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异的专业知识、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强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francescoam,goldba.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albehavior.prenticehall..
[3]王加薇.领导科学与人的管理.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三
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根本谈不上创新,个性的基础是人性。因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备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培育健康的心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以下我们从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来谈。
一、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
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首先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偶像》的文章,文中提到,她一直崇拜足球健将范志毅,欣赏他在绿茵场上的英姿,但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改变了她的看法,一次在麦当劳的邂逅,她为范志毅的傲慢无礼而震惊,他场上的英雄气概被他场下的粗鲁表现粉碎了,偶像在她心中坍塌了,写到这里,文章本可以结束,但作者进一步地思考,偶像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身上的弱点,不能奢求明星该怎样,人无完人。这个思考已经比较深入了,文章还没有完,作者由人及己,认识到,平凡的我们亦有自己的闪光点。非常深刻,独立的自主意识非常强烈。教师应该尊重并充分肯定他们这种思想认识。在学习课文《项链》的时候,同学们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也有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认为小人物也应该有所追求,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安于现状?对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学生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予于指导,予于培养。事实上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我们不少学生不会选择,缺乏自主。一位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了150名学生,问他们:学习生活遇到问题,一时解决不了怎么办?这150名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找父母。竟无人回答自己想办法。问他们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百分之七十的同学说要问过父母才能回答。父母的长期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又缺乏相应的培养,孩子们在爱的光环下,失去了选择的自觉和选择的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胡思乱想的天性。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学生的胡思乱想里头就很可能孕育了创造的细胞,一遇时机,它就会萌芽破土,迅速成长。大凡天才儿童都爱幻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我们总说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其实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压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常常用规范和格式去压制学生,制造一个个套中人,生产出一篇篇套中文,一说太阳,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党的光辉、党的温暖;一说春蚕蜡烛,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教师的无私奉献;一说钟表,我们的学生就会想到时间宝贵。这些文章千篇一律,虚情假意,自己不激动,别人更激动不起来。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而应该反躬自问,我们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学生是怎么被捆住幻想的翅膀的。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谈到,他的班上有一个非常爱好音乐的学生柯蒂,每当小音乐家在课堂上出神地幻想起来,不自觉地用手指在相象中的钢琴上弹奏起来,不听老师讲课时,阿莫纳什维利就走到柯蒂是身边,说到:孩子,你在干什么?你要明白,你在上课。柯蒂吃惊的神态使阿莫纳什维利无限自责,阿莫纳什维利说:天才儿童爱在课上幻想,这是因为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精神像点燃火箭的燃料一样激励着他的才能脱离教室现实的吸引力,投入到其他现实中去,例如音乐、诗歌、数学等。如果笼罩在教室里的智力的激情和交往的精神充满着敏感性和同情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关心,这种燃料的推动力将变得越来越强大。(阿莫纳什维利《课的颂歌》)阿莫纳什维利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幻想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们是聪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们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孩子们更是想象的天才,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有人说得好,小孩在沙滩上堆沙,并不只是堆沙而已,而是一种创作,一种想象。一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拾苹果,并不只是拾苹果而已,还有牛顿的思维。从小孩到牛顿,他们在享受创作的喜悦,这种创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位大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对比,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下,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都说是粉笔一点,此外再无任何说法;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有的说是爆米花,有的说是熊猫的眼睛等等。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第三,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章、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现在我们统一的东西实在太多,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统一的课桌布排;四五十个学生,统一着装;四五十分钟一节课,统一上下课;读同样的书,统一的教材;上同样的课,统一的文章解读方式;接受同样的老师,统一的教法;做同样的作业,统一的标准;考同样的试卷,统一的答案。有人说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以来,就一直如此,似乎是理所当然,我们不禁要问:一直如此就永远正确吗?有些东西可不可以是多元的,比如,教室的布排就可以是椭圆的,围成一圈,便于讨论,教师也是讨论的一员,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布道式的。教材的编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是文选式的。老师的教法也不一定是赏析式的。对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不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何必强求一律?我不是绝对反对统一,而是反对统一的绝对化,我主张多元与一元的辨证。
二、语文教学过程应该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应该按照人的成长需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语文教学,过程要合乎人性,要倡导人文精神。第一,创造符合师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即语文教育的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问题。最早的说法是单主体,或说教师是主体,或说学生是主体;后来有双主体说,或说教师学生都是主体,或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都是静止地看问题,从横截面的角度来看待师生关系,我以为师生关系是相互主体渐变关系,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教的对象,是客体;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学习的对象,是客体。而且师生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减少,逐渐隐蔽;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逐渐加大。放大一点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来,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进而到研究生;教师的主体角色由保姆式的到师傅式的,进而到导师式的;学生由依赖老师到依靠老师,进而到独立学习;这正应了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原因很显然,语文教育活动一直处于层次不断变化、发展、上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师生产生影响,师生都会变化,特别是学生正处于飞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生理、心理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师生主客体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顺应这一变化,而不是超越这一变化,是渐进,而非跳跃。应该创造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跟上这一变化,按部就班,健康成长。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就单篇课文或一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还有的是就一个单元设计教学程序,有人称之为单元教学法,比之于单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其实还不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过程,创设适合于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关系的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说这在现在还是一个空白,但道理是很显然的,比如,作文批改的数量问题,人们常常争论不休,根据师生主客体渐进变化的关系,就应该由全批全改到部分批改,再到学生交叉批改,到学生自改。
第二,运用符合学生人格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例如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是从指导阅读开始,其逻辑终点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起点到终点有许多中间环节,其中阅读技能及阅读技术是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地说,一个技术的掌握,一个观念的形成,基本上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维流程,灌输法是越过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两个重要阶段,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很可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这些阅读技术,浮于表面,而不是真正内化为个人自身的技能。那么收效仅仅是知道了老师传授的技术,对学生自主意识、创造精神的养成,则没有什么用处。而发现法则不同,它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符合观念形成的认知接受规律,同时它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思维和自主意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中。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分析、研究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是缺少主体思维的表现。发现法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发现规律、从事研究的能力。方法不同,效果各异。体现学生自我价值的研究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趋向内部化,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满足。究其原因在于: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同时,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挖掘阅读对象的本质,在发现语言现象的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当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对人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和自豪。皮亚杰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现思维能力,保证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态度具有迁移作用,他明确指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灌输法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自求体验的过程,发现法则着重于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丰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达尔文说: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事实证明学生是完全可以学会研究的。
第三,回归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
现在的学生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读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老师搞家教辅导,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亟应沉潜于其中,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更有甚者,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理由非常充分,为了学生能考上大学,为了学生的前途。一位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书的篇幅也相应越来越短,从长篇到短篇,从短篇到畅销杂志,最后就是被老师没收的漫画。没收的时候老师说不要因为一根树枝,挡掉前面的一片森林。(《文汇报》7月17日)其实这句话用在这个教师身上恰好合适。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但更要紧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在文学海洋里遨游,其心灵是会干枯的,长大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难以弥补这个缺憾。应该让孩子们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得好: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们的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和大师们直接对话,使学生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读诗,背诗,读名著,作书摘,写书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一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首诗,然后全班同学用两三分钟把这首诗背下来,日积月累,非常可观。每月我向同学推荐两三本书,学生选择其一来读,要求作书摘、点评,每周交一次,老师与之交流看法,月末每人都写一篇书评,用一节课的时间全班交流,由学生主持,大家畅谈自己的看法,互相启发,有时老师可以不说一句话,学生自然会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比老师的教育效果好得多,要充分相信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群体。自然状态下的读书,不去考虑那些莫名其妙的问答题、选择题,学生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从而引发他们潜在的读书兴趣,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语文课堂教学也作相应的改变,多读文,少分析;多感悟,少说教。舍弃那种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分析一统天下的程式化阅读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既要有理性的分析,也要有感性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第四,贴近社会生活的写作训练。
现在的作文教学出现一种模式化的现象,教师喜欢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教给学生一些套路,让学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无灵性,学生在作文里表露的不是内心的真情实感。即做人,人以诚为信,文以诚为本,失去了真情实感,文就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提倡写真情实感,并不是要学生写一地鸡毛,无病呻吟,无端感伤。而是要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语文也是这样,语文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交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贴近社会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社会,一是直接走进社会。我在教学中选择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这是同学们了解社会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要求同学们坚持收看焦点访谈,每次写百字点评,每天语文课的第二件事,就是由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点评,老师也简单谈谈看法。直接走进社会,要求学生做项目设计,搞社会调查,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迸发出强烈的创造激情和创造动力,有一位同学给上海市市长出了一个金点子,她说上海市城市建设应向纵深发展,且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她建议上海建一个地球村,就像世界许多大城市有唐人街一样,上海可以建以国名、民族名命名的大街、村落,比如巴黎大街,埃及村,俄罗斯大街等,吸引外资按照本国的民族建筑风格来建造,让他们经营本国的特产,外国人来到这里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中国人到此有一种不出国门就到了异国他乡的感觉。上海市副市长亲笔批示,给予高度评价。有的同学调查各种类型的超市,对比国营的和外资的,找出国营超市的问题所在,写出调查报告,给现任国营超市的经理提合理建议。许许多多的同学写出了很有创造性、有见地的好文章,生活给了他们启发,社会给了他们灵感,贴近生活,走进社会,是作文训练的有效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出台,语文教师迎来了新的挑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再一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崭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四
1.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独自处于室内环境中的时候,其生活与生产活动都不希望收到外界的打扰或者是妨碍,并且其活动的不同对于生理或者是心理范围与领域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总归就是一句话,人们都不希望被外来的人或者是事务打破现有的环境。室内环境中,个人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接触,但是人际接触的实质是要在接触对象的不同与唱歌的不同上有不同的差异。有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理念,然后根据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的不同将人际距离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分别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与公众距离四个程度。其中不论何种程度,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行为性质将其细分为远方相与接近相两种。也就是说,在距离比较密切的环境中,对与对方可有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我国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与其文化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人际交往,也随之会影响到人际距离。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了解居住者的生活及其精神设计,然后在满足其需要,最终使其满足整个设计方案。
1.2私密性、“尽端趋向”与心理需要的和谐构建。
当前人们往往将自己的居住空间作为隐私对待,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在人类社会当中。比如在某一具体的空间范围内视线、声音都是处于单方向屏蔽与隔绝的,他们只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内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的东西,而不希望其他人来窥探自身任何一点内容。不仅如此,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还具有尽端趋向性这一特性。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率先进入集体宿舍的那一个人自己首先挑选床位必然会更加愿意挑选处于房间尽头的那一个床铺,其目的在于在生活时确保受到更少的干扰。相对于就餐情况来说,在挑选座位的时候,人们都不太愿意挑选靠近门或者是人流较为频繁的地方,在餐厅中靠墙而设的座位也使得了更多的尽端的存在,进而贴近客户在就餐时人们尽端趋向的这一潜在心理,从而这也是人们为何选择这一位置的原因,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客户的这一主观意向。
2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环境设计的“以人为本”
在人与环境这一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人,正因如此,我们在展开室内设计工作室也必须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确保设计工作中将人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即空间设计工作必须要确保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展开日常工作和学习,从而确保人们在各类环境中都能够较为顺利的获取所需信息,使得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在确保人的安全之外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重视人类的精神层面需求。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室内设计必须要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来展开不同的审美设计,即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室内环境。由此可知,此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很难脱离人的需求存在,因此必须要在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环保、简谱、自然、温馨等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多元化的审美设计走向了室内设计主流。从宏观方向来看,室内设计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展开工作,并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理念上升至以环境为本。同时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工作时,要合理的对空间利用弹性与效率合理把握,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空间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最后就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选择材料是,要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并且使用新的工艺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无论是处于设计中,还是设计结束之后,我们都要倡导环保节能的理念。
3结语。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加入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是要从更高层面的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居住的居住环境,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及办公环境。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装饰的美感、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总而言之,室内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专长,为人们创造出合理、舒适的空间。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五
(一)管理理念滞后。
经验和量化模式还在传统的高职教师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一般性的经验管理模式,高职教育的行政领导往往是依据自己的传统经验对老师进行约束和管理,结构管理体系不完善,更有些职能部门往往只是充当上传下令的角色,工作相对比较被动,不能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经验管理方式在现代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决策的不规范性,很多学校的决策往往凭借相关领导的主管臆断,因而造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管理的效率也相对低下。量化教育虽然从经验管理成功转化为制度化标准管理,实现了管理过程的标准化,但是由于整个管理体系太过于死板单一,因而成为教师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绊脚石,淡化了教育管理的特异性功能。部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职能部门相对重视人事的宣传和管理,错误的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资金的高投人。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真正出路在于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性意识。
(二)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高职院校普遍流行的管理制度显得过于刚性化,单纯的强调“人才单位所有”的低层次意识,由于受到岗位的特殊性,编制的单一性,人才的短缺性等因素的影响,刚性的很多制度的作用都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因此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的错误理念,树立新的管理模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点。积极开拓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渠道,比如建立人事暂时代理制度。同时,在高等院校内积极推行新的聘用制度。促使教师人员结构的科学转型。
(三)缺乏奖励,管理制度僵化。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把奖金的多少作为奖励的主要标尺,但是还是存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滞后,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对教师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把教师群体任务是“享有经济利益的群合体”,没有切实关心到每个教师的真正价值所在。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单纯的将工作业绩和收人水平直接挂钩,然而对工作业绩的质量好坏,分配的基本原则缺乏科学的定位。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着手于分配制度的优化改革,但是平均主义在现实的分配中还是显得司空见惯,尤其是薪水的刚性体现得尤为突出。传统的一些平均主义思想仍然在某些思想领域根深蒂固。缺乏科学的竞争体质。许多高职院校在设立岗位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统筹安排,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在岗位上行使工作义务,这样不会出现太多的低聘或者待聘人员,缺乏整体的竞争压力。
(四)重使用,轻培养。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模式,还是单纯的强调用人,而忽略了育人的根本目的。因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先期人事改革体系中都会存在这种劣迹。学校虽然在用人的问题上没有少下工夫,但是在育人的根本问题上,往往只是轻描淡写,犹如蜻蜓点水一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二、构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中的人为本模式。
(一)三个创新。
1.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观念。
什么是高职院校现代人事管理的核心?其中包括坚持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来满足他们的各种人性化需求,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怎样才能充分凸显现代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人性化思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切实感知到人才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真正价值,尽早出台一些有助于人性多元化发展的各种人事政策,正确的认识至口学术和行政管理的'依存互助性,倡导学术权力的先进理念。
2.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教职工薪金考核标准,人员分配制度,高等院校用人制度,人才资源的优化培训制度,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
3.提高人事管理者的自身素养。
(二)“四个坚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充分发展。聘任制在编制调整,岗位定性以及责任定性的基础上,采取社会公开招标,双向优化选择,公平竞争等多种程序进行优化招标竞聘,以合同的方式规定用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制度较过去的制度存在很大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中坚持人的基本价值,对高等院校的优化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给教师构建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缺点;既能及时的看到问题所在,又能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4]。因此,更可以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也可以有助于学校的长期深层次发展。
3.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单纯从人才结构上观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学科的队伍建设组成必须是梯队发展的。因为从资源优化配置上来看可以做到人尽其用。从空间发展上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进人才链的和谐发展。从时间上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做到教师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不至于出现教师人才队伍的断层局面。只有通过传统的新老更替发展和破格选拔优化结合,才能促成教师队伍的欣欣向荣。
4.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积极开拓视野,坚持人的多样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坚持教师队伍的长期发展性评论,坚持教师队伍的阶梯式发展建设,坚持教师队伍培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人事管理制度的优化改革,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再次优化,真正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重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并且给予长期有效的制度支撑,才能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
(三)“五个转变”
1.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人事管理本质在于对教师群体中每个人进行象征性的身份验证,通过个体一段时间内的作为进行象征性的评价,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陈旧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怎样把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积极转化,关键在于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重视教师的内涵和价值,着重对人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质量。
2.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人才在竞争中得到充分的适应和发展才能适应竞争理论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竞争模式,岗位管理可谓是其中的产物之一。过去的身份管理单纯强调身份验证,而忽视了人才具备的内涵和水准,而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优化设岗,则有助于人尽其才,让每个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一次评为教授以后则可以是终身享受教授的各项福利,而其后无论是教学质量如何,科研能力如何都不会对此构成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存在竞争的问题。而岗位管理则有所不同,其中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先期设岗,后期聘人,这样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能力进行量才使用,有能力即可上岗,也可以享受到对应的薪水,在经历一段时期后再聘,这样就会给在岗者增加许多无形的压力,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敢有任何懈怠。
3.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现代教育的高速发展需要每个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绩效水平做到高度的统一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职务要和实际工作能力直接挂钩,职称需要根据教学、科研水平相适应,不能让其终身享有。管理者也应该实行动态的管理模式,在岗则能享受相应的待遇,不在岗则不可以享有相应的待遇。
4.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的转变。
在收人分配比例上形成差异性是高职院校能否留住人才的关节所在。不同岗位应该享受的具体薪水应该有所不同。而且岗位间的收人比例需要相应的加大,设置多种奖励模式,对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大的奖励,当然,这种分配制度的差异性需要与全员招聘制度相结合。
5.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些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一旦转化为教师内在的动力,可以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价值,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精益求精。高职院校建设需要把核心文化充分整合到管理实际中去,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用核心文化指导制度改革,用制度管理去履行核心文化,两者相互促进,才能促进人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建设的蒸蒸日上。
三、结论。
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实际管理情况,切实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观念、创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以及提高人事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在教师发展方面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坚持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以及坚持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事管理部门还要切实做到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管理的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平均主义向差异分配的转变以及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六
知识经济正在越来越多的为理论界所探讨,虽然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和形成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也存在着所达成的共识,即知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度越来越大。知识的存在有着不同的形态,一是存在于各类文献之中,二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三是通过人的劳动凝结于产品之中。就其作用而言,只有凝结于产品之中的知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第一种存在形式的知识代表着一种潜在的经济价值,它要通过第二种存在形式才能物化于产品之中。因此,人力资源成为了知识实现其经济价值的中介和依托。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但是同样的模式在互不相同的`国家当中实施,是否都能发挥其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呢?据国际调查显示,国际间经济合作的失败,只有30%是由于技术、财务或战略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之相对,倒有70%的失败在于人员之间的跨文化沟通。正如荷兰学者霍夫斯坦特所指出的,在过去的研究中,理论家和企业家都忽视了文化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学发展的一大弱点。而事实上,管理不是处理具体的东西,而是处理对于“人”有意义的信号,这种信号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而文化必然渗透于管理和组织的全过程。(hofstede,1980)。
一、企业当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之下为各国企业所大力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我们这里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1、员工借助于工作小组,任务团队或质量圈等活动,广泛地融入和参与管理。
2、通过工作流程设计,使员工的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
3、为员工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
4、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
5、员工培训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更强调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6、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7、构建基于员工工作业绩的奖励制度。
就我们所知,上述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正在各国企业中广泛被采纳和实施。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各国又是各不相同的。
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企。
[1][2][3][4][5]。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七
(1)树立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由于长期以来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往往被冷落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其实并不能从成绩好坏来片面地评价学生的优劣。很多在校时成绩普通甚至是很差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有一技之长或者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欣赏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
(2)挖掘学生的独特性和闪光点,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从自身长处出发,以点滴进步为起点,实现长足的进步。对“问题学生”,更要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针对自己的个性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帮助其走出困境。
(3)及时化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多年的应试教育过程中,他们由于成绩差很少得到家长、老师的关心,往往自暴自弃。他们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更没有尝试的勇气。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学习,也包括生活,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去,帮助学生端正心态,重塑自我,在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二、融德育于教学实践之中,创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模式。
(1)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为德育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德育管理不能光是喊口号,首先要有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谈道德。要严格细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学生考勤管理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等,做到出了问题有“法”可依,以制度来约束人、规范人、管理人。在教育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姿态。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90后”,观念新潮,个性强,传统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德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方式方法,将大道理融入春风化雨的教诲之中。
(2)鼓励学生注重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自我管理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处理自己日常生活中和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增强自律性,在自主管理、自我发展中逐渐进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进取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在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上,也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学楼、实训室的基础设施管理、卫生维护等,既可以节约学校的管理成本,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建良好的学校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不单单要求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我们以丰富校园活动为手段,以专题讲座、实训课等活动为载体,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实践,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成长。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献爱心,等等。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八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是维持企业良好竞争力的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因此,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制约“以人为本”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发展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根本需求,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制定管理制度、管理条例的核心,从而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其主要通过平衡企业管理人员与具体工作人员的关系从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论[2]。这种理念在企业中的运行凸显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发展企业的根本在于重视企业员工的作用,管理人将其工作重点转移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上,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顺利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责任心与进取心,从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制约“以人为本”理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1.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健全。
我国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管理规则和管理原则对企业员工进行整体管理,缺乏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考察不全面,造成制定的规则及其原则不适用于企业的发展。这些弊端在大型的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突出。在大型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制度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际执行能力,导致其与“以人为本”理念相悖。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管理方法的灵活性的体现不足,在管理的具体措施上刻板、无变通意识,从而导致了企业管理难度的增加。
2.管理重点有所偏差。
我国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的增长,在招聘过程中采用严格的职业技能考察方式,采用面试考察人才的表达能力,最后留下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才,但多数企业在进行人才的引进之后,对人才后期的培训力度不足,对人才缺乏长期价值的考量,使人才在长期的工作中价值贬值。多数企业对人才的培训不重视的原因是考虑到长期培训成本过大,以及在实行企业培训之后,人才的流失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这一思想相悖,使企业呈现后期发展不足的现象。
3.缺乏整体的管理规划,对实际情况缺乏考察。
在多数企业中,重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档案管理,忽视对员工整体的规划[3]。“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情况中既包含对员工绩效的考察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由此企业只有进行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此外,企业的管理部门对管理方法的实际情况缺乏考察意识,使管理方法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发展实情。
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运行,要将发展重点放在保证企业长期发展上。长期发展目标的建立需要企业从大环境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任用专业的人力资源评估人员,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使企业实现平稳运行。
2.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培训。
“以人为本”理念其主要核心是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在全面了解员工的能力,以及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促进员工价值的发挥。因此,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培训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必然要求。企业应转变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将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作为管理的重点,企业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对于新员工采用业绩竞猜方式,在比赛之后,让多数员工认识到自身缺点,在员工之间建立培训小组,使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减少员工的流失。
3.“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相结合,从实际加强人本制度建设。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将员工的权责进行整体的细化,将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还要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结合,形成统一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的运行上实行人本管理,从而提高员工的主动工作意识,进而提升人本管理效力。除此之外,还要从实际出发加强人本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总结,对使用人本制度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将管理的进行效力以及发展等级的进行评价。
四、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保持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逐步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从而到达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以人为本论文篇十九
近些年,关于教育、教育制度,我们听到的、经历的很多。教育,本来是对人而言的,并且是多人进行的。如果不把美好人性的塑造作为教育的目标,那又能做什么呢?从较低层次看,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较高层次看,是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为了人性的完善,是创造幸福的人,并由此使社会获得真正的幸福。试想,如果还像用“写检查”这类过去常用的政治思想斗争的方法来处置学生,用体罚来逼学生就范,用“门门功课优秀”的要求去阻碍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用“听话”就是好学生去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不能使学生美好的人性得到陶冶和滋润,相反只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遭受抑制。
世界因人而美丽,教育因学生的存在而有意义。教育因为有了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充满灵气,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灵”,就是“死亡”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该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一个人,为人的发展而来。没有了学生,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会创造;不是死背别人的想法,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教学是交往活动,生动就是学生在动。怎样使课堂生动起来?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参与度高,课堂就充满活力,如果“满堂灌”,课堂就死气沉沉。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争辩,课堂也会充满活力。学生动起来,课堂就生动起来了。
记得一段时间我在英语教学中,常会出现课堂秩序活跃到有些混乱的`现象,那是学生走向讲台表演课本改编的情景剧或讲滑稽故事。记得有一次学到有关篮球规则时,几名篮球爱好者争先恐后上前表演扣球、运球的动作和场上规则的手语,还用英语写出了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专业术语,使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在学习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模块三谈论音乐一节时,学生积极性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发动学习小组的作用,使一节简单的英语课变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而自己就是主持人和导演。在这个活跃的气氛中不仅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同时还展示了学生积极向上、探求知识、创新思维的一面。
以前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解决的,今天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解决,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动起来,比教师创造出的奇迹更大。教育的艺术就是借助学生的力量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是教学的基础策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2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