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的产物。如何编写一份具有针对性的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感谢大家阅读本文所提供的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采茶舞曲教案篇一
1、感受四三拍律动,圆舞曲转动的旋律特点,合作表演。
2、通过欣赏,感受乐曲中速度、情绪、旋律特点,并能通过色彩卡、身体律动表现出来。
3、感受旋律特点的不同,为第二部分设计图形谱。
1、重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圆舞曲转动的旋律特点,
2、难点:准确表现乐曲中速度、情绪、旋律特点的变化并为第二部分设计图形谱。
动物头饰、课件。
1.进教室律动。
随《小狗圆舞曲》律动进教室围成半圆,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转圈和脚步急快轻轻的进教室。
1.欣赏几段动物的音乐。(公鸡母鸡、野蜂飞舞、青蛙音乐会)。
(1)放音乐,知识回忆。放青蛙音乐会,公鸡母鸡,野蜂飞舞(音乐剪辑一起)。
(2)听音乐猜出小动物。
师:你们猜出小动物的名字了吗?它们是(按顺序说),青蛙、公鸡母鸡、野蜂。(ppt:小动物图片围成圆圈)。
师:音乐真奇妙啊,还能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看看到了几位观众了,(数数)嗯?还差一位啊,主角,舞会的主角去哪里了呢?小朋友们,你们看见了吗?(生没看见)让我们从这段音乐中去把它请出来,好吗?听听是什么乐器把它请出来的。(播放小狗圆舞曲)。
1.完整初听。
师:是什么乐器把舞会的主角请出来了?
生:钢琴(生若说出其他乐器,评价:你知道的乐器还真不少)。
师:猜出舞会的主角是谁了吗?(生说小狗、小猫。。。)。
师:主角到底是谁呢?有请今天舞会的主角闪亮登场。(ppt小狗出现在小动物中间)。
小狗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就是今天舞会的主角,见到你们真开心,下面我要为大家献上一支舞蹈,这支舞蹈是奥地利的宫廷舞。。。三拍子,叫圆舞,也叫华尔兹,伴随这支舞蹈的音乐叫圆舞曲,下面就欣赏我精彩的表演吧。
2.欣赏flash动画,第2次聆听。(引出速度、情绪、旋律特点,贴在黑板上)。
(听完后)自学(ppt):小狗的舞步有没有变化呢?(速度:快-慢-快)。
小狗跳舞时的心情怎样?(生说欢快活泼,师评价:是一只顽皮的小狗,点出情绪)。
小狗是怎么跳舞的?(转圈——平稳——转圈,引出旋律特点)。
1.听第一乐段,通过舞步找旋律特点(图形谱)(听音乐,2副图片选一张,)。
小狗录音:小朋友们,现在我要跳的舞蹈,你们能帮我选出哪副图片适合我的舞步吗?
2.肢体动作感受速度和转圈。
师:小狗越跳越起劲,它开始在舞池里快速地旋转,你们能用手上和脚上(肢体)的动作表现小狗的舞步吗?(引导进教室的律动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它跳一跳。
师:小狗这时舞步的速度是?(板书:速度快)。
3.选情绪色彩卡。
师:此时的小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生说)老师这里有两种颜色卡(出示色彩卡),哪种颜色更适合小狗此时的心情。
1.听第二乐段。
小狗录音:(汪汪汪)我的小伙伴们,你们跳累了吗?(停顿2秒,师示意,生自由说)那我们听听小狗接下来的舞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师鼓励生回答)。
2.听完后,小组合作(先小组合作还是师示范哼唱了再让学生哼)。
(1)自学:(ppt)小狗的舞步速度发生变化了吗?
(2)互学:如果你能跟着音乐的起伏选出小狗的心情、旋律特点,那你们就快成为小狗的好朋友了,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请看合作提示:
主问题:
合作步骤:
(1)小组讨论,组长汇总意见,设计图形谱并写下来。(2分钟)。
(2)准备上台汇报表演。(1分钟)。
展学:
(1)大家有什么补充或质疑吗?
(2)预设:学生补充-有学生没说到的就补充。
3.师范唱主题旋律,弹钢伴。
师:我想用歌声来表达小狗此时的舞步。
生:原来和第一段旋律相似。
师:那么我们把第一乐段旋律称为a,第二段称为b,第三段呢,和a段旋律相似,是a段的再现部,那我们就称它为a,像这种带有再现部的音乐我们叫它单三部曲式。
1.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那你们知道我的主人是谁吗?我的主人呀,是法国的一位女作家,有一天我主人的朋友——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到我家做客,发现我非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于是,肖邦就走到钢琴前,即兴的为我创作了这首圆舞曲,小朋友们,快给这首乐曲取一个名字吧——《小狗圆舞曲》。
师:《小狗圆舞曲》的速度非常快,并在很短的瞬间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
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舞会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也给今天的主角表演一个节目吧。大家还记得这首歌吗?它也是四三拍的圆舞曲(步伐和礼仪,和孩子们跳结束课堂)。
采茶舞曲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采茶舞曲》“采茶灯”的音乐风格,通过演唱、竖笛吹奏等形式学习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通过本校学生获奖舞蹈观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对音乐创编过程的情感体验,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通过唱、奏、编的方法,结合律动,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引导、示范,体验歌曲情绪,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如地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体会舞蹈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生在《采茶灯》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2、观看我校获奖舞蹈。
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我国很多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舞蹈,创编舞蹈。
(意图:观看本校学生的获奖舞蹈节目,放松学生心情,增加亲切感,激发表演兴趣。)。
二、解难、创编:
1、复习:
生:分组演唱、吹奏《采茶舞曲》,体会多种表现形式的不同情绪。
师:“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们。”(掌声)。
生:学生自主演唱。
(意图:通过把认为自己唱的最好的.乐句展现给同学这一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2、难点解决:
师:“把认为自己难唱的乐句提出来。”
生:提难点(基本上是最末两句)。
师:师用范唱对比进行纠正。
生:练习、纠正、巩固。
3、律动创编:
1)师:“请找出歌词中能用动作表示的‘实’的词,进行律动创编”。
生:回答,“采茶”、“秧”、“水”。
2)小组活动。唱一唱、编一编、演一演。
(意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律动练习)。
3)创编。把歌曲分成三部分,小组抽签。签上标明创编内容及动作提示,进行舞蹈创编。教师巡视,对技能薄弱组重点指导,并充作组内成员参予表演。
1-4乐段,溪水清清溪水长——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动作提示:溪水、转圈、下蹲看两岸风光、分组交换采茶插秧动作、擦汗。
5-6乐段,插秧插的喜洋洋——采的茶来满山香。
动作提示:1)采茶的不同位置、速度变化。
2)队形变换:背靠背,转圈。
7-9乐段,手采香茶——采茶姑娘。
动作提示:采茶、手拿斗笠,手脚协调地走、身远处招手(踮脚)4、造型:蹲、站立。
5、表情微笑。
三、交流、体验:
1、小组汇报表演。比一比,评出星级队。
(意图:开展自评、互评、他评有机结合,培养群体精神,合作意识,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2、补充、完善舞曲动作,师生合作互动,吹、奏、唱、演表现歌曲情境。
3、观看我校历年来的舞蹈获奖作品。(意图:观看自己学校同龄人的舞蹈作品,再次体验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4、学生用简洁的一句话,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体会创作乐趣。
(意图:通过谈创作乐趣和感受,交流体会,体验成功感,提升创作意识。)。
四、课堂小结。
采茶舞曲教案篇三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分两组。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
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二、学习与感受。
1、随乐学唱。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板书: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2)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
(3)学生跟多媒体哼唱。
(4)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琴声伴奏。
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唱完后,教师评点、点拨)。
(5)分组分段演唱(多媒体伴奏),唱后互评,教师总评。
2、作者介绍。
师:有个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他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青春舞曲》的作者——王洛宾。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哪位同学还了解并会唱一些新疆民歌?说给大家听听,也唱给大家听听。
(向学生介绍王洛宾的代表作《掀起你的盖头来》)。
3、随乐舞蹈。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播放《青春舞曲》伴奏,教师示范动作)。
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你们能把舞蹈动作带入歌曲中吗?请同学们分组表演,然后自我评价哪组表现最好。(多媒体伴奏)。
(学生读完后各抒已见)。
小结。
师: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
采茶舞曲教案篇四
1、初步感受《小猫圆舞曲》诙谐、舒展的特点。
2、能够愉快的、主动地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和表演。
3、通过橡皮筋操作、听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进一步表现和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绪。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1、知识准备:生活中见过猫并对猫的形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橡皮筋玩具人手一个;录音机、音乐;大型躲藏物。
1、启发幼儿借用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2、启发幼儿脱离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一)、谈话导入主题,回忆已有经验,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师:1、小猫怎样叫的?
2、小猫是怎样给自己洗小脸蛋的?
3、小猫又是怎样伸懒腰的?
(二)、幼儿安静欣赏音乐,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音乐的理解。
1、教师介绍曲名,幼儿安静倾听音乐一遍。
师:你觉得小猫在干什么?
2、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尝试在座位上表演。
师:你的小猫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教师借用橡皮筋的伸缩特点,帮助幼儿了解音乐中的张驰变化。
1、幼儿看教师用橡皮筋听音乐表演一遍。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的小猫在干什么?
2、老师借用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幼儿玩橡皮筋玩具,跟随老师再次欣赏音乐一遍。
4、幼儿用橡皮筋玩具,自己独立表演一遍。
(四)、启发幼儿用身体表现小猫偷看、躲藏时的姿态和神情。
1、启发幼儿借用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2、启发幼儿脱离躲藏物用身体表现小猫。
(五)、师幼玩游戏,幼儿再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结束活动:
听《梦幻曲》放松,小猫变成天使小猫飞走了…。
1、这是一节大班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目标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喜欢听音乐;养成安静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能够主动大胆地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够愉快的、主动地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和表演。”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发现音乐本身还有很大的挖掘潜能,它的音乐结构、风格很有特点,而大班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分辨、描述能力都有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性质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移花接木”,将内容变革创新,重新确定目标,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了图谱,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大胆尝试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把抽象的音乐变为具体的展现。
2、在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也有个别几个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好像有些暗示性的话语对他们也不起多大的作用,接下来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这整一节活动中让我也总结出一点自己的感悟:音乐是抽象的,而动作却是具体的、形象的,让动作来服务于音乐,帮助幼儿分辨音乐。教师不必过多担心孩子们的舞姿是否优美,注重的是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从而提升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3、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孩子对音乐的自主表现,同时以自身的情绪带动他们,让孩子在愉快活泼的音乐环境中发掘音乐的美妙和谐。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更要注意教学活动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幼儿接受。
采茶舞曲教案篇五
执教者:成都列五联合中学瞿建军。
任课年级:初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透过欣赏王洛宾收集、整理的维吾尔族民歌,使学生对维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和熟悉维吾尔族音乐。
2、透过学唱《青春舞曲》一歌,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并从中领悟青春易逝的道理,从而更加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个个争做勤奋向上的好学生。
3、透过创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能用简单的维族基本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即兴创作和歌表演活动。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透过观看教师舞蹈表演,为本课时学习资料进行前期铺垫。2分钟。
1.欣赏歌曲《达坂城的姑娘》。
2.师表演(设计意图:观看老师表演的舞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自己创编动作积累素材。)。
3.设问。
师:请哪位同学回答,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4.生答。
5.师:归纳....
维吾尔族歌舞热烈欢快,这天让我们共同去领略它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主体)。
二、感受与体验4分钟。
(设计意图:透过乐曲欣赏后,让学生初步领略维族常用乐器的形状及有关知识。)。
(一)欣赏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二)介绍王洛宾先生及其作品。
1.介绍作者。
2.认识了解维吾尔族乐器。
(1)师问: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生:答。
(2)维吾尔族常用乐器介绍(先听简介,然后出示板书)。
3.师归纳。
胡西塔尔是维族拉弦乐器,它是根据失传久已的古乐器“艾西塔尔”改革研制成功的,在维吾尔语中,“胡西塔尔”是“欢喜琴”的意思,这种乐器音色柔和,常用于独奏、合奏及伴奏。
“手鼓”是汉族人民对新疆打击乐器的俗称,它的原名叫“达卜”。
三、歌曲学唱17分钟。
(设计意图:透过这一环节资料的学习,让学生会唱本课时教材歌曲,从中明白时间易逝的道理,进而懂得珍惜、爱惜时间)。
(一)说话引入。
师:分享了王洛宾先生带给我们的这首作品,我们再来学唱他的另外一首经典歌曲。
1.听(不出示歌谱,只有音乐)。
2.提问。
3.复听(出示歌谱)。
4.提问。
师:评价,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完后能否把歌曲中反复多次出现的节奏型告诉大家?
生:答。
(1)师拍节奏。
(2)出示节奏型:
(3)师引导生完成以上节奏型,并添加上旋律和歌词。
5.师问:歌中唱出了什么?引导生分析比较两个“青春不会来”的旋律走向。
6.师:归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肯定学生),从歌曲形象的比喻中我们清楚的明白时光易逝和青春一去不复返的道理…..
(三)按节奏型朗读歌词(出示歌谱)。
师:下面我们按节奏、高位置、有感情地来朗诵歌词。
1.让生预习,按节奏朗诵一遍歌词。
2.请生范读,师指导。
3.全体学生按节奏,有感情朗诵歌词。
(四)学唱歌曲。
1.师范唱。
2.生跟琴唱。
(1)随旋律填词,体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歌唱。
(2)请生自己评价,好与不足之处。
3.歌曲分析。
(1)设问。
(2)师小结。
(3)出示音乐要素。
节拍:四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节奏:密集,紧凑。
力度:轻巧,有弹性。
速度:中速稍快。
旋律: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情绪:欢快、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极富动感。
学生试唱、感受,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4.歌曲处理和复习练唱。
(放伴奏带)。
第一遍:女领衬词处合,有音色比较。
第二遍:男领衬词处合,有音色比较。
第三遍:齐唱。
四、创作表演看—识—学—集中—分组15分钟。
(设计意图:透过创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能用简单的维族基本动作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及合作精神)。
1.说话引入。
2.生回答。
3.师归纳,
4.维吾尔族基本动作的学习。
(2)全体同学做统一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3)分组创编活动。
师:按照平时的位置进行分组。
(4)完整表现歌曲。
歌唱:把歌曲升华,唱得更美更好听;
舞蹈:创编舞蹈动作,进一步丰富歌曲;
伴奏:创编伴奏型铃鼓、碰铃、双响筒、沙锤、响板(出示板书:伴奏型)。
五、本课时学习小结2分钟。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本节课)。
1.师提问。
师:透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2.生:畅谈。
3.师归纳....维吾尔族歌舞热情、欢快、奔放……由此可见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
4.珍惜时间师:我深信,同学们透过这首歌曲的学唱后明白:人生最宝贵的就是青春……向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采茶舞曲教案篇六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百年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采茶舞曲教案篇七
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2、了解《采茶舞曲》与越剧及浙江民歌之间的关系。
3、结合介绍“采茶舞”,通过律动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完全融入歌曲的意境中。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采茶舞曲》
《采茶舞曲》作于1958年春。这首歌原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后来,根据这首歌又创作了歌舞曲《采茶舞曲》,因而得以广泛传唱。
《采茶舞曲》揉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流畅而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歌曲的前四句歌词(第1—16小节),旨在赞美江南秀美的景色及茶乡西湖的新气象。这一部分的音乐优美婉转,细腻中带有轻巧的色彩。歌曲后面的六句歌词(第17—36小节)先是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而后则表现采茶姑娘的心情。因此,从音乐上看,先用跳动活泼、明快清新的旋律来表现劳动的景象。它的句幅较小,而动作感很强。随后,将句幅拉宽、音调上扬,突出地展示出采茶姑娘的兴奋、幸福心情。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杭州,并分析图片建筑的特点,引出主题——水乡。
2、用几幅茶山采茶图引出《采茶舞曲》
3、聆听《采茶舞曲》,听歌曲演唱了解歌词大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特点及方言特点。
4、通过刚才对采茶图的欣赏,再次欣赏《采茶舞曲》并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歌曲的'旋律颇为婉转细腻。
5、 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7、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歌曲的高潮在哪里?”“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要求,应该怎样安排它的力度层次呢?”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试着演唱并选择一两种大家满意的处理意见。
用方言演唱,对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来说也很重要。在这方面,尽量模仿录音去唱。当然,对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也不必勉强。
采茶舞曲教案篇八
1、知识目标: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
2、技能目标: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3、情感目标: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2、方言的念唱。
1、教室的布置(茶座式)。
2、茶具。
3、多媒体设备。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电影《刘三姐》姑娘们茶山采茶对歌片段)。
b、很好,“茶山”、“采茶”、“茶歌”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切入标题)。
a、《刘三姐》。
了解各地名茶及相关茶文化。
第一环节――道茶。
(5分钟)。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在外国人眼里,china与tea(茶)是同义的。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a、下面咱们来瞧瞧咱北京人爱喝的是什么茶?
(播放《门前情思大碗茶》)。
师简介北京大碗茶及风土人情,并引出下面的问题。
b、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老师总结并将代表性的`名茶列举,如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黄山毛尖等并顺带解说“大红袍”的来历与特点。
a、大碗茶。
学生对风土人情的描述。
b、学生列举。
第二环节――品茶。
(10分钟)。
a、看来大家平日里还积累了不少的有关茶的知识,不知道你们看过茶道表演吗?
b、谁能说一说茶道表演一般有几道工序?并有哪些要求?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乌龙茶――黄金桂,也是我们福州的特产之一,待会,就请我们班的茶道小专家为大家表演好不好!
老师介绍茶具及乌龙茶冲泡步骤:
一、备器候用二、倾茶三、浇水洁具。
四、投茶五、洗茶六、冲泡。
七、斟茶八、品茶九、斟二杯茶。
乌龙茶的冲、泡、饮很讲究技巧。又称“工夫茶”
a、有。
b、二十二道工序;
动作较优雅、高贵。
学生进行茶道表演。
献茶给后排老师品尝。
感受茶艺表演的魅力。
第三环节――咏茶。
(30分种)。
品味了这么酣醇的茶水,我们是不是该饮“茶”思源,感受一下采茶的乐趣呢?
提出问题。
a、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一幅怎么的图景?(概况性的解说)。
b、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一种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我们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c、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茶歌具有地域性,这首《采茶舞曲》是如何体现的?
d、是用哪一带方言演唱?与我国何种戏曲种类唱腔相似?
e、歌词内容分几部分?分别为什么?
f、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言演唱而改变呢?
好,那我们还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来演唱本曲。
a、西湖景美、人秀、茶香、
b、旋律性强、
赞美生活。
c、用方言演唱,戏曲唱腔,音调富于浓郁江南特点。
d、江浙一带方言。
e、歌曲内容分两部分,前四句歌词旨赞美江南秀美,茶乡新气象。后六句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
学生试用福州、闽南方言演唱《采茶舞曲》前半部分。
f、是。
导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内容。
引出各地民歌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
提高演唱兴趣,巩固前面所提知识点。
小结。
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通过道茶、品茶、咏茶,这个三个步骤,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的标题所说“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下课仪式。
后记。
歌曲《采茶舞曲》若单纯作为歌曲教唱,会略单调,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识介绍,茶道表演,及采茶歌录像片段,并科学进行引导,使整堂课内容变得丰满起来了,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改教学给学习带来乐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从中体味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及茶歌与劳动的密切关系。
采茶舞曲教案篇九
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
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
多媒体、碰铃、红纸、黄纸。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
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
二、新授。
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
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
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
教师:这是这段旋律的的简谱,我把它弹奏一下,同学们看谱(出示简谱)(加两小节前奏)。
教师:我们跟着钢琴唱一唱,前面有两小节前奏(教师说1、2、3、1、2、齐,齐字后开始唱、稍慢)(教师指出每四小节换气、3音归到后面乐句)(指出后稍加速再唱)。
教师:唱得不错!下面我跟着旋律画圈,请同学们观察在每小节的哪拍上我开始画圈?(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师画圈)。
教师: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
教师:真不错!第一拍,每一小节画一个圈。拿出右手,一起来画一画。手拿高一点、握球状、逆时针画。第一句预备起(师唱一起画)。
教师:跟着音乐来画(播放主题a)。
教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可以怎样画?(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b)。
教师:(根椐学生的手势教师概括,为什么可以这样画?(生答,速度上快了)。
教师:刚才那段是长音(教师画圈唱)而这段看它的简谱,用了短促的八分音符。它的音写得也很有规律,第一行5161的反复,第二行5262的反复,第一小节只有两拍,其它是三拍,这个小节叫不完全小节。跟着钢琴来唱一唱。齐字以后开始(教师数123齐)提速也唱一遍。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段旋律我画三角形行不行?(播放主题b师画)。
教师:行不行?(生答,行)而且第一拍要画重一点。(师演示123、123)圆舞曲的特点是不是重音落在第一拍上。一起来画一画(播放主题b)。
教师:刚才的两段旋律是第一小圆舞曲的两个主题,我们完整地把第一小圆舞曲来听一遍。(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一起做动作)。
教师:(听后问)旋律有反复吗?(生答,有)如果两个主题分别用ab表示,那这部分的结构是?(生答aba)。
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二小圆舞曲,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我都用了这个动作,来看它的谱,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到两个点的高音区又到低音区,跨度很大,表现的是溜冰者什么动作?(旋转、腾空、跳跃)。
教师: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播放音乐)。
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是描绘溜冰者身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声音(师唱,哒……,一起来做)。
教师:两小节后开始,总共六小节)再来一次。
教师:再完整的来听第二小圆舞曲。
教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答,aba)。
教师:也是aba的结构。那第三和第四小圆舞曲也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构呢?(听了以后才能下结论)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凳子下的卡纸。当音乐出现时用右手举起红纸,第二个主题出现时仍然用右手举起黄纸,如果有反复再举起第二张红纸,你的右手上应该是三张纸,没有反复就是红黄两张。先听第三小圆舞曲(播放第三小圆舞曲)。
教师:(师做动作)手上都拿了两张,它的结构是——(ab)。
教师:好,继续听第四小圆舞曲(播放第四小圆舞曲)。
教师:它的结构是(aba)太简单了!请同学们把卡纸放回凳子下。
教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四个小圆舞曲哪个结构是ab?(生答,第三)其它都是aba的结构。(点击图标)其实在四个小圆舞曲前还有一段由圆号演奏、节奏自由、描绘美丽冬景的序奏。来听序奏,请同学们分辩,序奏的旋律跟哪个主题很像?(播放序奏)。
教师:(生答,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完整的来欣赏这首乐曲。如果你能听出第一小圆舞曲,举起一个手指,第二小圆舞曲两个,第三三个、第四四个。举起后可以把手放下,专注地听音乐。(再现一小、三小、结尾时提醒)。
教师:我发觉同学们在第一小圆舞曲出现时都能准确判断了,它是怎样唱的?(师生同唱)。
三、拓展。
教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屏幕,括号里的字应该填什么?找找规律(多媒体出示:()游芳草地,()咏荷花池,()饮菊花茶,()吟白雪诗)。
教师:(春夏秋冬)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冬天的圆舞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听春夏秋的圆舞曲分别是《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皇帝圆舞曲》(屏幕出示)。
教师: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教师鞠躬)下课!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
1.了解圆舞曲的特点,准确把握圆舞曲节奏,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学跳一段集体舞。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1.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
2.通过讨论和对比的方法,分析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运用稍有变化的力度表现各乐句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儿童圆舞曲》原是由万卯义、王连锁作词,王连锁作曲,教材中的歌词部分经过改编。万卯义和王连锁是一对儿童歌曲的创作搭档,曾合作写出了许多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少年儿童歌曲,并多次在全国歌曲大赛中获奖。歌曲以稍快的速度、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具有典型的圆舞曲节奏特点,节奏整齐、鲜明,适合学生学习圆舞曲的舞步。
教学要求:复习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师:谁来说说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1.初听歌曲。(《儿童圆舞曲》音频)。
教学要求:初次感受歌曲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2.歌谱学习。(《儿童圆舞曲》歌曲学习)。
师:同学们用“啦”跟琴哼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生:用较高位置“啦”模唱歌曲旋律。
生:视唱歌曲旋律。注意个别小节的节奏要唱准确。
教学要求:
(1)视唱歌曲前八个小节,纠正四分附点音符的时值及唱法。注意三拍子要唱够时值。
(2)跟琴唱9─16小节,统一呼吸的位置。
(3)跟琴完整演唱歌谱。注意结束句的音符演唱。
师:我们如何演唱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呢?(《儿童圆舞曲》动画)。
生: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演唱时要唱够它的时值;要注意旋律的起伏变化,运用稍有变化的力度表现各乐句的不同情绪。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运用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学生讨论:可以用p—p—f—p的力度变化进行演唱。结束句用稍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师:让我们用连贯的声音,注意乐句的力度变化有感情地来演唱歌曲。
学生随歌曲《儿童圆舞曲》伴奏,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1)介绍圆舞曲。(圆舞曲简介)。
(2)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3)教师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练习圆舞曲的舞步。
(4)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舞,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意境,多方位地感受歌曲情绪。
(5)师生一起随音乐进行《儿童圆舞曲》表演唱。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儿童圆舞曲的舞蹈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练习,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身心增进友谊。让我们迈着青春的舞步走向未来走向明天吧!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一
中班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瑶族舞曲》含反思教案吧。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
2、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2、各种乐器放在椅子下边。
3、音乐磁带录音机。
1、教师领着幼儿一起随《瑶族舞曲》的音乐空手打节奏的动作。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瑶族舞曲》(一)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认识乐器及方法,引导幼儿迁移韵侓活动的有关线索,讨论乐器的配器方案。
师: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三位乐器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小朋友依次来认识并向乐器打招呼)
师:刚刚我们在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想想看这3种乐器中那个乐器是摇着演奏的呢?
小手点击的动作呢?手指眼睛鼻子嘴巴的动作呢?
3、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空手练习。
师: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边都有一个正在睡觉的小乐器,现在请你轻轻地看看,不要吵醒她,看完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坐好。
师:我现在来问一问这边的孩子你们是什么乐器,哦,那你们就是碰铃队(依次总结乐器队)
师:现在让我们念着儿歌空手练习一遍。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空手练习一遍好吗?
4、教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并根据幼儿演奏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
师: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你拿乐器来演奏,但是在拿乐器之前我来考考你,请看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准备动作)那我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请你们轻轻拿起乐器做准备动作好吗?(练习几次拿乐器)
师:听音乐练习一遍。(结束乐器放在小腿上),那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听音乐做第二次演奏)
5、亲子音乐游戏
师:今天赵老师还带来了另一种乐器,如果你想见识一下的话,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刚到前边的筐子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请他出来。
师:(出示乐器)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口琴,今天他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刚刚我们在点点摇的时候除了用手摇,你觉得还可以用哪里摇呢?谁来试一试?
现在请你起立把椅子放两边我们一起跟着小提琴来玩一玩点点摇。
师:除了点点摇可以怎么玩?哦,也可以转。
师: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准备。
师: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呢?请你去邀请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小百科: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二
1、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称,熟悉舞曲。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3、能找出乐曲的节奏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朗诵磁带《瑶族舞曲》。
(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教师可以向幼儿交代,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钢琴曲《瑶族舞曲》(教师弹奏乐曲)。
2、提问:小朋友,你刚才叫什么名字?好听吗?从而引起幼儿再欣赏的兴趣,教师可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师弹奏乐曲)。听完乐曲,让幼儿谈感受(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在跳舞……)。
3、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鼓励幼儿边听边想,同时可以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边看图片变听音乐,这次可要求幼儿听听音乐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有快有慢)。
5、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生活多美好。
6、最后,可放录音(配乐朗诵的录音),教师可自编一段瑶族舞蹈。把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有机地揉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3、最后可再完整地欣赏乐曲,并配有图片、舞蹈、语言,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美。
(三)引导幼儿不断地欣赏乐曲找出他的节奏。
1、可让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找出它的节奏型。可以两手分开弹,重点引导幼儿听左手的音乐并可以启发幼儿想象这声音好像是什么乐器的演奏(长鼓),同时让幼儿拍手跟音乐打节奏。
2、用同样的方法,听第二段乐曲打节奏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找出两种节奏均可以,知要能反映欢乐的场面。并让幼儿拍手跟着音乐打节奏。
3、最后完整地欣赏乐曲,让幼儿选择乐器打节奏,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配上节奏,同时教师可以一边跳舞,也可以让部分幼儿跟随老师舞蹈(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三
1、能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风土人情与文化背景。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从中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场境。
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瑶寨风景、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族长鼓舞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瑶族的风土人情,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他们以大山为依靠,赶山、吃饭、逐山而行,世代流动繁衍,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迁徙最频繁的一个民族。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130个县。瑶族有30多种称谓,主要以头饰区别划分支系。订婚仪式上,瑶族妇女往男方来宾脸上抹泥巴,以图吉利,他们常常跳长鼓舞进行自娱自乐。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瑶族舞曲》,共同感受和体验瑶族边寨的欢乐生活吧!
学生跟音乐演唱
思考题:1)全曲分为几部分?
2)注意听刚才演唱的主题旋律依次在哪一部分出现?
3)听完全曲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瑶族舞曲》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同名管弦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展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动人场面。全曲分为三部分,属于带引子的复三部曲式。课件展示:
复三部曲式结构图:
a b a
引子||:a :|| ||:b :|| c d c a b尾声
第一部分:引子、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三、主题音乐四
第三部分:主题音乐一、主题音乐二
意这一部分所要表达的音乐情绪。
2、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根据自己所演奏的乐器音色,商量
好选一段主题音乐进行练习,教师也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演奏。教师可以选引子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用琵琶演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
第一组:引子第二组: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三组:第一部分第二主题
第四组:第二部分主题
再现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配打击乐器伴奏。
3、合奏《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长鼓舞是瑶族常跳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今天我们也随着《瑶族舞曲》一起走进欢乐的瑶家山寨,去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按复三部曲式结构演奏《瑶族舞曲》,在演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旋律的速度和力度,不会演奏乐器或没有拿到打击乐器的同学,可以用手拉成一个圈或者是即兴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四
1、熟悉圆舞曲旋律,初步学会律动《跳圆舞曲的小猫》。
2、喜欢并且乐意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律动视频《跳圆舞曲的小猫》、ppt、头饰。
感受圆舞曲的旋律,初步学会律动。
与同伴合作表演。
一、情境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猫花花寻求帮助,邀请大家参加舞会为情境,进入主题。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
讨论:这首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圆舞曲又称为华尔兹,是三拍子的舞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流畅,因为舞蹈时需要两个人成对旋转,所以叫做圆舞曲。
二、通过看视频学习律动。
1、观看律动视频。
通过视频让幼儿感受到律动中的动作。
2、幼儿学习基本律动动作。
根据幼儿的回答带幼儿一起做做动作,提醒幼儿动作的方向,并通过语言提示帮助幼儿把握节奏。
3、配歌谣,完整学习律动。
以早晨起床去参加舞会为情境,创编歌谣,将律动融入情境。
我们是快乐的小猫。
洗洗脸真美丽穿花衣上舞台。
摇一摇摆一摆走上了大舞台。
我们是美丽的小猫。
小猫们准备亮相小猫们跳的真好。
摇一摇摆一摆。
我们是最棒的小猫。
4、听音乐,念歌谣练习律动。
三、与同伴合作表演律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1、戴头饰,跟随音乐彩排练习。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去参加舞会。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五
1、熟悉音乐,根据乐曲的的乐段和乐句准确、形象的做出游戏动作。
2、通过观察、想象、学习并形象的表现出游戏动作。
3、轻松参与游戏,体验变“魔法”的快乐和神奇。
1、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矿泉水两套,一套内装清水,一套内装清水并在瓶盖上刷颜料。
2、教具:矿泉水瓶盖布。
1、出示魔法道具,引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服装和道具,你们看看是谁穿的?
2、老师穿小道具变成魔法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法。
师:我这里有一瓶水和一块魔法布,看看我变完魔法后,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仔细看好了哦!
3、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示范施魔法,幼儿感受游戏动作和特点。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师:我的魔法神奇吗?我是怎么把水变出颜色的,为什么叫我“圈圈魔法师”我做了哪些动作?(抓的动作、转圈圈的动作、摇瓶子的动作等)。
5、讨论游戏的玩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导大家相互模仿游戏动作,提醒幼儿注意游戏动作的情趣性。
策略:教师将幼儿零散的口头经验,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语言表现出来。
6、教师示范、空手练习。
(1)幼儿空手跟随音乐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变魔法的动作。好了,变魔法的动作都学会了。
(2)幼儿随音乐用实物进行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从椅子下面拿出一瓶水,你们也来变一变。瓶子拿好后,放在椅子上,不要乱动哦,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哦!
(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3)幼儿再次练习,讨论动作要求。
师:变出来了吗?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变出来啊?
(4)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小结: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力气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摇晃的动作有轻有慢。还要有魔法布。(先不跟音乐动作练习,后再配上音乐感受。)。
7、替换瓶子,再次游戏。
师:闭上眼睛,魔法布就会出现了。(教师更换瓶子)。
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止,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的水变色了。(这次请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变魔法。)。
8、延伸活动。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回家后自己可以跟着音乐再来变一变,看看还能变出什么神奇的东西。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六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的盘王节,这天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除了娱神娱祖之外,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1、 带领幼儿继续欣赏乐曲,并尝试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 引导幼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表现
的节奏型,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整体协调。
3、 要求幼儿克制过度兴奋,不因急于表达热烈的情绪而造成过分强烈的演奏,能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1、 幼儿已欣赏过a段音乐,听过该曲,并对该曲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 录音机、音乐磁带。
3、 鼓、手铃、木鱼、沙锤等。
一、 老师带领幼儿听a段音乐复习身体动作。
师:请小朋友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二、 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幼儿教案《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吧。
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
第三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 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练习以下朗诵和动作。
1、 教师示范
2、 儿在教师的指挥下从慢速开始练习:教师说鹅,并跺脚,幼儿说其余字词并拍手。
3、 幼儿分组练习。
4、 幼儿在心里说有关字词,倾听教师用鼓声替代“鹅”字及跺脚动作,从慢速度开始,教师逐步加入哼唱伴奏。
5、 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组合练习。
四、 跟随音乐完整地做身体动作(a、b、a段)。
五、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探索乐曲的打击乐配器方案。
六、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做徒手练习。
七、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用乐器演奏。
八、 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七
:在欣赏中引导同学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示力,使同学对我国的民族音乐发生学习兴趣。
一、引入教学: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志;
2.让同学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二、初听,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局部之第一主题
2)、播放第一局部第一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局部之第二主题
2)、播放第一局部第二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局部主题
1)、第二局部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局部相对于第一局部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播放第二局部主题,让同学跟着哼唱旋律。五、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局部组成的,乐曲的第三局部基本上重复了第一局部,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局部最优美抒情(第二局部),高潮是出在哪一局部(第三局部)?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同学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示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扮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示力,在表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八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比较集中注意地倾听、观赏音乐作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再认欣赏过的作品。
2、简单了解圆舞曲的特征,激发幼儿感受优美音乐的情趣。
活动准备:《花之圆舞曲》dvd、课件。
活动重点:理解圆舞曲的特点,及代表作。
难点:寻找三拍子的重拍。
活动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的风格。游戏:听音乐选图—————听音乐做动作。
1、简单介绍圆舞曲: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2、介绍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3、代表曲目:《蓝色多瑙河》。
·作品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
·创作小故事:一次,小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游戏:幼儿跟随乐曲两两跳舞,感受三拍子旋律的重拍。
4、欣赏动画:《花之圆舞曲》。
采茶舞曲教案篇十九
1、自主探索瑶族舞曲的配器方式,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通过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同伴配合合作奏乐的能力。
1.欣赏感受过乐曲《瑶族舞曲》。
2.乐器若干(三角铁、小铃、木鱼、双响筒、响板、铃鼓、大鼓)。
(一)瑶族叔叔阿姨来演奏。
1、欣赏配器乐曲。
t:你们看瑶族叔叔阿姨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为我们表演节目,你们仔细地听,仔细地看,她演奏了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
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
(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
(2)再次欣赏。
t:我们来听一听是不是这些乐器呢?
(3)找找哪两个小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
t:这么多乐器,它们是怎么唱歌的呢?谁和谁对唱?(当幼儿说到该乐器时,老师示范演奏一次,帮助验证。)。
t: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
t:哪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那种乐器唱歌多?(大鼓)。
(4)听听小乐器用什么节奏对话(第一段分段欣赏)。
t:乐器是怎么唱歌的?(老师利用游戏化的情景性语言帮助幼儿总结听到的节奏,例如:小铃和铃鼓在说话:你唱歌我跳舞,我们一起来表演。)。
(5)乐器一起来演奏(第二段完整欣赏)。
t:第二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来唱歌?(引导幼儿发现所有乐器一起唱歌,节奏相同跟着音乐。)。
(二)我们来演奏。
l自选乐器集体演奏。
(1)初步演奏第一段。
t:现在瑶族阿姨邀请我们来演奏,请你选一个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老师用指挥动作提示节奏,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调整幼儿的节奏及乐器出来的顺序。)。
(2)分解演奏。
t: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和谁对话,用什么节奏。(老师随机把握幼儿的操作问题,如果发现哪两个乐器节奏或顺序有问题,就将这两个乐器抽出来再次分解操作。)。
(3)完整演奏。
t: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
2.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t:找个朋友交换乐器再来玩一玩。(请能力强的幼儿尝试做指挥。)。
操作提示。
通过让幼儿听配器版的瑶族舞曲,听辨音乐中的乐器和节奏,为幼儿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在幼儿初步探索发现乐曲中的乐器时,老师可适当对乐器如何发出好听声响进行引导,例如:你们听木鱼会发出两种声音,怎么回事?哪个好听?老师示范在木鱼孔的正面敲和侧面敲,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操作方式发出不同声音。
在最后环节——交换乐器,对于初次操作乐器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换了乐器相应的顺序和节奏就会变化,因此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或者可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交换的去找朋友,不想交换的可仍然操作原来的乐器。在此过程中,老师对于幼儿的要求不能太高,不是严格的乐队演奏,而是“玩”,在乐器操作中体验音乐表现的乐趣,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4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