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8:55:05
新课程论文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5 18:55:05     小编:文轩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与思维。写好总结需要良好的组织和分析能力,要将杂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文字。以下是前辈们分享的成功心得,愿给大家带来启示。

新课程论文篇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合作与交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数学教材也进行了适当的改编,使其更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人人都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教师必须勇敢地迎接这个严峻的挑战,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下面我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数学技能的训练,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对于数学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会被忽视,而实际上这些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课程教学结构单一,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即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可是培养出来的也是一些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的不相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直接决定了我们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如果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缺乏足够的信心,不注重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愿意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那么新课程改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费劲不小收效却不理想。因此,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将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谨记新课程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在布置相关练习和课后作业时,教师要避免不必要的提示,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传统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不断改进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由原来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原来那种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过于落后,除了课堂教学,学生还可以从很多渠道来获取知识与信息,甚至有些学生比教师知道得还多,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角色变得多元化了。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仍然还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但是教师不能再以权威者的身份面对自己的学生,一味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自觉主动地探究与学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等等,教师要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主合作与交流获得数学知识。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得不到体现,学生也明显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解除自己的困惑,达成学习目标。在自主探索、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在合作交流、分享收获中学会倾听、质疑、讨论直至解决问题时的豁然开朗。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完善提高的过程,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尊重和理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就课堂所学进行合作交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乐于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大胆发言,勇于展现自我,体会到更多成功的乐趣。同时,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更好的自己面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是每一个时代的教师都要面对的一项严峻挑战。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为初中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1]成燕舞。正确认识新课改,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3(11):9.

[2]杨艳。有效教学精于“思”———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2(11):29.

新课程论文篇二

摘要:高效课堂一个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讨论的话题,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化学的价值,要坚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优化教学目标,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工作。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的优化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有人曾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能将三者分割开来,否则将不利于学生获得健全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基础――蛋白质》时,为了充分发挥化学教材的价值,也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授课的时候,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

知识与技能:说明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掌握氨基酸的组成和性质,会写出三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简式;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对化学教学价值的体现和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中心工作。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中心工作,也是关键的一项内容,更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与硅有关的应用,如,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金属陶瓷、宇宙航行的重要材料;光导纤维通信,最新的现代通信手段等。这些都是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且,多媒体形象的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化学的应用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有关“氨”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自主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一些卫生不好的厕所里,我们经常会闻到一些气味特别刺鼻,请问这种气体是什么气体?(2)为什么液氨会感觉寒气逼人?(3)你都知道氨的哪些性质?……简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将学生迅速地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而且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地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教学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模式,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完善评价模式,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工作。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完善评价模式,将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相结合,以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重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还以上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为例,除了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硅的实际应用之外,我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硅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简单介绍。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说出来的例子不是很贴切,但我还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了引导,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基本工作。

四、及时进行反思,做好实现高效课堂的后续工作。

反思过后才可以说是一堂课真正的结束,否则,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学生拿到试卷之后,看看分数,随手放在书包里一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练习都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学会反思,以确保课堂的高效进行。

作为教师,在一节课40分钟结束之后,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课堂价值是否得到了体现等,这些都是作为教师需要明确的,这也为下一节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学生,要反思每节课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需要做些练习进行巩固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反思的。

所以,在反思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反思,才能做好教与学的后续工作,才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优化化学课堂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促使高效课堂实现的同时,学生的综合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白谢p。对于打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03)。

[2]刘红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1(11)。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课程论文篇三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加强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对于任何一门自然学科来说,没有实验活动作为基础,理论知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其教育教学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活动。因此,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块尤其重要的阵地。如何搞好这块阵地的建设是我们作为生物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就此发表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本门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初中生物不参加毕业考试,更不参加升学考试,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就造成老师不重视教学,学生不重视学习,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尤其严重,于是生物这门课就成了课程里的“豆芽”。但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所蕴涵的科学知识是其他学科无法涵盖的。初中生物里介绍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生物学习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我们应当重视这门学科,搞好生物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工具,是生物理论知识的来源,是生物的重要基础,通过它我们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推理法、归纳法等。

三、打破陈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前提。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的,把实验用品、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全盘教与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了。整个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没有他们自由发挥创新的机会,受到压抑,学生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的热情,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更别谈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打破陈规,创新教学,与新的教学理念保持一致,积极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应体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并学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应用正确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学合作交流,达到实验目的,品尝成功的甜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植物类群这一节时,我把这节理论课改为了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来当“小林奈”――制作植物检索表。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面教材,然后把学生带到河边,选定一片植物种类丰富的区域。我把学生分为了八个小组,要求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分工合作,根据教材所讲授的知识对所选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同时观察相同种类的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并交一张植物检索表;评选“小林奈”。作好布置后,我就让他们自己去完成任务。他们在那里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二十分钟后,他们完成了。我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结果,由大家来根据结果评选“小林奈”。这堂课结束后,学生们的心思还停留在这个活动里,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其原因是什么。有的认为自己没有安排好,有的认为是自己观察不够细心……整个过程,我所做的就是在一旁采取一些他们采不到的标本和照顾他们的安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也没有了枯燥的说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其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他们还期待着下一节生物课。

四、走进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初中生物的很多的知识来源于我们的自然生活,因此,我们应利用好我们周围的现有素材,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把知识带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的学习行为这一节时,由于教材上的涡虫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于是我就把这个实验活动改为一个生物课外活动并提前两周布置:学做“训兽师”――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训练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设计一个“训兽计划”,按照计划施行操作,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训练的动物驯服,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两周后,在这一节学习时,很多的同学由于有了此次活动的经验作基础,都踊跃发言,学习的热情很高,其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所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就行。

新课程论文篇四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展示自己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次改革中实现“蜕变”。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在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身为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喜爱。美术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这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同时要具备着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审美意识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我的主要做法是结合教学内容讲一些趣事或故事。如:《美术鉴赏》(人教版)第二课《玉石之分——古代玉石艺术》这一课我是以《红楼梦》导入这一个关于玉的传说;贾宝玉的前世就是一块玉石,而林黛玉是玉石下的一棵仙草,而且贾宝玉转世为人时口里还含着一块玉的趣事和《完璧归赵》“君子比德于玉的”故事来激励同学们去探研文学知识,认识人品道德的精神。再如:第三课《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和瓷器》我自带了四个教具:陶器、瓷器、石膏、玻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辨别事物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展示自己风采,学生对此颇欢迎。另外:在学生做作业时,总是没东西可画,我的另一个做法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来教师,我要求学生互相交换作业,看看在对方的作业中你还能添画些什么?给他提些建议,或帮助他修改一下,学生都有善于表现的一面,他批改别人的作业比自己画的都认真,这样通过几个回合的补充,完善,学生的作业都丰富起来了,用些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不但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新课程论文篇五

美术的教学在中学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探讨和研究,美术教学能变得更好更顺利,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那么就一起来欣赏下面三篇美术教学论文吧!

“写意”造型对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1】。

在中国画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反映出这样的问题:其一,把对中国画的“教”和“学”局限在单纯的技法训练与照本临摹之中,去枝存叶,去本求末,让学生只在“笔法”与“墨海”中绕圈子;其二,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的实践和应用;其三,对中国画概念的误导和忽视,造成学生对中国画的本质与内涵的模糊,从而使教学目的得不到良好的贯彻落实。

这些问题的继续存在,必将使中国画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为此,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探讨之一:中国画的概念及其本质的再认识。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艺术风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

这种思维方式与造型观,是中国画及其技法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张大千,众多作品不单纯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和对“写意”艺术性的创造。

这些突破客观物象的明暗、体积和写实手法的作品,将人对事物的认识提到“神会意通”的理念高度,从而使中国画创立了自己“意在笔先”“不求形似”“以形写神”的特殊画风。

这种更富于“情”“理”“性”以及艺术愿望的表现法则,构成中国画以“写意”为核心的独特与伟大。

探讨之二:对“意象”思维方式和“写意”造型观的基础性思考。

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意象”思维正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

这种思维是以我国古代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建立的一种辩证思维观。

它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独特思维方式。

“意象”思维把“意”(即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主观)与“象”(即客观物象,宇宙万物)看成是一个互通共识的有机体,将“事物”“人格”化,寻求人与事物“感应”式的认识法则。

“黑白成象”“阴阳相生”,倡导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视认识的完美为“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观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式的理想认识观,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

中国画的“写意”式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

以“写意”为宗旨的中国画在选择其“达意”的表现形式时,是以重“神”轻“形”为原则的,它不注重物象的明暗体积;不追寻物象的写实关系,而是确立了“墨线”———这一古老又纯朴的“意象”符号,并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情感内涵,形成中国画与西洋画从形式到本质的区别。

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着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又体现了不同的思维观念。

中国画受特定思维影响所造就的“写意”式造型表现,正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愿望以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探讨之三:培养“意象”思维,掌握“写意”造型,是贯彻实施中国画教学目的之关键。

在此倡导中国画教学以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及“写意”造型为主,并不是不学技法、脱离技法,而是依此指导技法的正确运用。

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有其不可轻视的价值。

但技法形式如脱离了思维观的指导及其造型的功用,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性的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的'造型观,并依此去指导技法,驾御技法,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正确的贯彻。

启美启智启德启信【2】。

一、启美启美,即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

对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传统绘画、雕塑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则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

如讲《生活与设计》这一节时,谈到服装设计,我特别联系了中学生的服装设计——“衣服是无声的语言,它随时向别人传递着你的身份、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同学们正处在充满活力的学生时代,因此,服装应当能体现出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而耳环、戒指、美容化妆等成人的打扮暂时还不适合同学们。

不是有人说,青春就是最好的化妆吗?”同学们笑了起来,下课后,原来佩带饰物的同学悄悄把饰物摘了下来。

二、启智启智,即是指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逢新学期开学,我都要布置学生描绘假期生活。

几个学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的同学甚至把整个麦收场面画了下来,画面上有麦田、远山、道路、脱粒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内容丰富,形体正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初步体现。

这么复杂的场面,若不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是难以描述的。

三、启德德为立身之本。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德”的教育,德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之时,还要有意识地传输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珍惜我们的环境》这幅画时,不仅讲工业污染,还联系了生活垃圾的污染,教育学生珍惜生活环境,不乱扔废纸,不乱抹乱画等。

四、启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对于身处紧张学习生活节奏之中的学生,美术课应当是一种精神体操,使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

因此,选择实施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就应成为每节课的总体构思。

数年来,我一直坚持每节课结束前的好作业评点,只要是有可取之处的作业,都可以得到展示、表扬,使学生尽情品味收获的快乐。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3】。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

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

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

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

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

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

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

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

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

另一儿童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与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

真使人意想不到。

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

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

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

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

再刷刷几根头发。

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

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

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

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象,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

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

在启发儿童创作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时,教师启示以爱国旗为题。

这时,孩子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

一个孩子提问:“能不能画降旗?”教师问:“为什么?”原来他记忆起去年学校中曾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国旗还没降下来,他们冒雨下了国旗。

他想画这个场面。

这是很好的设想,教师鼓励他进一步构想,这个孩子画了三个红领巾冒雨降旗,并将教学楼,操场上的篮球架、双杠、单杠等都画了进去。

教师提示:这样画太庞杂了,主题不突出,绘画就是要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东西。

象教学楼、篮球架、双单杠和降国旗爱祖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见,画面只剩下三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天上正下着大雨,并题名《下雨了》。

画面集中,形象单纯,主题突出。

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

一次我带着孩子参观盲童学校,那儿环境清静,一尘不染,绿树成荫,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园,看到盲童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处处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长。

更使孩子们惊奇的是他们还能以手代目,进行雕塑,刺绣等艺术创作,甚至还能学习推拿医疗技术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在祖国的怀抱里,残废人生活幸福,使孩子们很爱感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程论文篇六

根据课改理念,本学期我在历史课改实验中初步尝试了新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由五部分组成:学生平日表现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纸笔测试的分数、教师评价,最终结果从定性、定量分离走向二者结合,采取“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评定。评语要实事求是,体现出个性,要综合评价出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而非以前的只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的掌握上。

学生平日表现的评价:重点指课堂教学的评价,由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结果记在教学簿上,这个分数不以知识的正确与否为唯一标准,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个性。例如有的学生很腼腆,很少发言,偶尔一次也是说得词不达意,嘴快的学生就说:“你讲的是什么,坐下吧,零分。”通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发表个人见解:虽然此题他没有答完整,但今天他敢于站起来发言,这是不是进步呀?这就是他的优点、闪光点,从这点出发,他就不应该得零分。我还对学生讲,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应抓优点、闪光点,评价应对他起鼓励、促进的作用,而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如果给他得零分,他今后可能永远都不发言了。假如你是发言者,你会怎么想啊?经过反复的引导,学生的课堂打分都会抓优点,抓长处,这样一来学生们都争先发言,表现自己,不仅课堂活跃,学生也得到锻炼,动手、动嘴、动脑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尝试每两个星期抽出课堂五分钟时间进行学l生互评,依据是课堂中的表现和成长档案袋中的记录,1评价结果以评语方式出现,放入学生的档案袋,学生写1的评语有:“你的画画得很棒!”、“你知道的太多了”、“评价秦始皇的小作文为何没写?补上好吗?”、“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就是字太差了,练练字吧!……”这些评语切中要害,具有趣味性、鼓励性、建议性、批评性,但学生能接受,因为说出了事实。而不象以前你给他三分,他马上会反问:“凭什么给我三分,他五分,我哪儿比他差……”这种评分制没起积极的作用,反而伤了师生间的感情。而评语性的评价弥补了这些不足。小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这一评价在期末进行,小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六至七个小组,先由川学生自评半年的表现,而后小组成员发言,评价耍一分为二,不足之处以希望性的建议方式提出,以免伤害学才生的自尊心,不利今后学习。

纸笔测试:以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也是课改后1的一个新亮点,此方式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探究分斗析、动手、思维、创新的`能力。

纵观本学期的评价方式和结果,我认为优点在于:

第一,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发1展的评价,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平时的努力是有用处的。现在实行这样的评价制度,学生查资料、上网、办报、课堂发言都特别积极,所以这种评价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评价结果以评语的方式出现,激励、鼓励、建议性的评语,使学生们乐于接受,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希望,利于学生发展。

第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小组评、师评、尤其是自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懂得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好与坏是自己表现出来的,而非教师和学生说的。

第四,评价的优点还体现在期未备考阶段,因为是开卷考试,可以带资料进考场,学生均能以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没有精神负担,没有压抑感。

半年的实验教学使我们深深地体验到了开放性的、激励性的评价制度的优越性,它留给。

[1][2]。

新课程论文篇七

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可能对训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好处,但在学生幼小时,老师还应该注意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有些问题老师有责任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向迈进,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在新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科的特点,课堂的实践活动如何开展才有效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课程讲授时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只在教室中讲授理论,最多再辅助一些模型示范教学,这样虽然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总是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调动不起来,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联系不起来。学了理论在实际中用不上。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上课时教师在自然环境中讲解速写,在实践中教学,为学生设立情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给人带来的视觉的艺术美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娱乐之中的快乐,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互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对风景的讲解中,使学生学到了运用速写的方法绘画风景画,学会了如何取景进行绘画。抓住了事物的结构特征进行描绘。本课,教师通过运用在真实景中绘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

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新课程论文篇八

新课程改革是改变老师的领先地位在教室和教学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建立课堂学生的主导地位,活泼的课堂气氛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区别。

2.高中的政治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今天的课几乎总是上课老师讲的知识内容或类没有尽头,想利用45分钟灌输学生所有的知识,会使学生在学习、功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期限已成为主要矛盾教少学习多。老师说在课堂上不应该完成,应该减少学生离开的时间大部分时间思考,整理和分析,动手实践,寻找答案,开放思维,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将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率。

3.单一的教学方式。

今天的高中通常无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坐在政治阶层无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反弹,所以想要全新的课程改革,来处理这个问题。

1.提高教科书的内容。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先从教材的角度。教材,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积极的方面,如插图、卡通图片,问题,放大图像。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介绍和一些内容,这一阶段使用这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现在的一些教材更加困难,复杂和抽象的问题,可以适量减少。因为一些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将会导致学生因为他们不理解,不能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索赔的想法。您还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知识在课本内容和相关生活常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将增加学生渴望知识和欲望。

2.改进教学方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课堂教学为学生。例如,在班级分成小组集体讨论研究,探讨教学方法,玩个游戏玩,不但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玩,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在课堂时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他们专注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所以,如果你比其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会产生问题如可口可乐、易怒、控制学生的课堂时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还可以从亲和力的教育模式,因为现在的学生只提到老师的心就像一座山。教师和学生从朋友开始,增加亲和力,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思潮的学生的心,只有在教室里,他们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这将是更容易抓住学生在教室里,这样你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新高中的政治课程改革。结论:高中新课程改革政治,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测试像高中的政治课程,毫无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信,通过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高中的政治课程教育将会越来越好。

新课程论文篇九

《课程标准》在我们实验区正式实施,对实验区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认识这次课改的重要性,以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对待新教材,对待课改。《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课程评价上与传统教学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从多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理念。

1.《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标准》设计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或对学生施以机械的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活动的知识容器。而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机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跑、跳、投成绩均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教师就得下功夫去研究学生,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全面了解了学生个性和兴趣,才能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1.制定好教学文件,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教师不要把运动技能教学作为唯一目标,而应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多元目标来完成,教师在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根据新的评价思想,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五个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一般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跳跃性游戏和体操跳跃中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落地姿势:帮助学生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帮助学生完成动作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实验工作做好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要求实验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极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教师创造积极性,在全新的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发展学生各项能力,认真严谨地做好实验笔记,将第一手材料准备好,为将来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的检查分析做准备。

总之,《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改革的新环境中要提高认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究创新,强化体育教学质量意识,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课程论文篇十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全新的实验教材,如何去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新课程下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怎样用好用活教材,真正实现教学功能的转变等,是当前新课改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此简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几个策略,与同行共商榷。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标三维目标课堂教学学案探究。

一、以课标为依据,全面落实课标。

高中生物新课程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在许多方面都作了很大的调整与改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新课程必须要在新课标中实施。教师应把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渗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才能达到课程要求,因此教师应先学习课标,时刻以课标为准则,做到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到位,达到在每个模块下学好用好生物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在每节课中由于内容不同,课标的要求也不同。新课标要求在知识、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要做到三维一体,在课堂内容的难度与深度上也应与课标为依据。每个章节内容、范围上都较多,信息量大,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新课标就能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了。根据新课标要求的不同,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就能把握核心知识内容,把握这节课的难度和深度了。新课标在每节课的要求上都有两栏,一栏是“具体内容标准”,他体现的是该节课规定要完成的项目;一栏是“活动建议”,他只是一个建议性的,可用其他方法活动达到,相关的实验也可以不做。在“具体内容标准”一栏中对相关规定性的内容,要求的标准又不同,例如某些动词“分析”“研究”“说明”“解释”“阐明”“概述”的内容,要求是理解并加以应用的,一些“简述”“举例”“描述”这些字词,是要求基本了解,可以通过直接阅读课文就能达到的,“观察”“探究”“尝试”字词要求的是一些实验技能方面的,因此要把每节课的众多信息处理把握好,课前必须理解和把握课标。

二、学习钻研新教材,提升教法理念理论。

在新实验教材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多,信息量大,如何把每一节这么多的内容完成处理好呢?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去把握重点,设计教学活动呢?这些都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去分析每个知识点和目标要求,加以有层次有侧重点的教学;另外新教材是分模块进行编排的,有的内容概念可能要到后面的某章节中或选修模块中才能学到,这些都必修先吃透教材。

理解钻研教材,必须要以新课标的四条基本理念加以落实,要深入领会每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准确把握每一节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的拓展程度与知识体系的理解程度,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去学习现代教学理念理论,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和拓展原有的专业知识范围,掌握更多的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灵活自信的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准备学案。

实施新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备课策略,尤其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准备每一节课的学案。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多样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内容问题化及知识结构网络化等方面要求上看,备课单独凭一人之力在很多方面难以考虑周全,在某些环节上不够紧密,缺乏知识的联系;或者在不同问题上侧重点不一致,难以较好把握,而集体备课是多人的力量的整合,通过几个教师共同探讨这节课的目标、方法、设计过程、问题的提出、知识深入的难度和拓展的宽度、知识结构体系、习题的筛选等方面来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会使每节课能尽量达到新的教学目标,从而能激发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

在集体备课前提下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理解教材内涵。对每一节课的教材内容,要准确地理解,反复地盘熟盘活教材,课程标准对该节课教学的要求是什么,有怎样的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是着重于哪个方面内容的能力培养,较难的知识怎样去理解加以突破,与原教学大纲下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体现了怎样的教学意图,如何体现该模块的设计思路,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等等。

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具体性、可检测性,又要考虑目标的生成性。教学目标原则上应当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就一节课而言,在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可能会侧重某一维度,有的很难找出明确的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则可把他当作隐性目标处理,避免牵强附会。

3、追求科学的教学艺术。通过采用问题串,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问题式教学,达到突破中心问题的目的;运用较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板书板画、资料介绍等信息渠道,达到直观理解知识的目的;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实验、模型构建、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调查、制作等合作方式,教师去合理组织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验证、推理判断、分析、交流等活动,达到培养自主创新,激发情感的目的。

四、合理组织探究活动。

新教材有许多让学生用类似于生物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去处理信息,重在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将观察、实验、提出假设、探讨假设、建立模型及验证构成探究活动的支柱,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

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实践活动达到理解课堂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能力的目的;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重点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实验的方法为例,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设置对照,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可变因素),如何减少误差,如何设置重复组,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等,都要精心设计相应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

探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要有能切实负责的小组长,不同能力的成员合为一个小组,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一个小组共同商定探究计划,有人负责操作,有人协助操作,有人负责观察和记录,有人负责汇报交流。小组成员角色可在不同活动中转换,这样使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探究活动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成功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其基本思路是活生生的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产生一种认知冲突,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即可办到。在作出假设和预期时,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要凭空猜想。在制定计划时。在材料选择、实验设计等方面要给予适当的提示,要做一个善于指导学生的时机和方法的教师。

新课程论文篇十一

教师远程教育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曾在网络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被一个社会所淘汰了,那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失去了再学习的能力。不错,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富有时代气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我们教师如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又怎能为人师表呢?正如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日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旧知识迅速的老化,新知识飞速的生成。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教师的再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教师远程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教师远程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通过看专家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教师远程培训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我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还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通过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获得知识,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通过远教的培训,更是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雷贯耳,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

新课程远程培训进行了已半个月了,结合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这段时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我有以下思考:

第一,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每门课的容量都很大,要让学生光靠听来消化所学的知识是很难的。所以在课上最好不要整节课都是老师在讲,也许你讲得很到位,但学生真正能接受几分却有待考证,所以在课上就给学生时间让自己做自己思考,表面上看挺费时间,但实际上效果肯定比光听老师讲要好得多。

第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动笔。

比如,要讲一道计算题,我们可能习惯上是在黑板上一直把这道题给带领着演算完,实际上还不如在提示后让学生自己动笔算,然后对下答案就行;再比如在运用方程式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把方程式在演算纸上写出来,然后老师只要列出关系即可,而不是由老师写出来直接找关系。虽然这是些小事情,但是却给学生养成了多动笔的好习惯,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了,同时也很好的给了学生强化方程式记忆和提高计算能力的机会。

第三,在每上完新课后的第二节要及时给学生时间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及时强化。

学生每天上那么多课,回家也那么多作业,很有可能没时间复习巩固知识点,即使做题有些较懒的同学也会直接凭记忆填答案,而不看书,如果能在课堂上给时间复习,就相当于强制让他复习,在给时间后再通过提问看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实践,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真看书,并测试效果较好。

第四,对学生的行为要及时评价。

学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群孩子,渴望被肯定和认可,

做完一件事后比如完成一次作业后也想知道自己做得咋样,如果这时候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就会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这样也会让他形成心理期待,会促使他下次做得更好,这样长久下去,学生作业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的。

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为人师表的处事态度,以身作则,对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这样才有希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以上是我近期的学习心得,当然每个方面的观点都不是终极答案,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前进,以求做得更好!

新课程论文篇十二

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而广东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提高,应该怎样提高?在我看来,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搜寻信息博览群书。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语文兼顾训练驾驭。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三、左右逢源多才多艺。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鲜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组织晚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四、情感交融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

五、多动脑筋勇于创新。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

总而言之,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程论文篇十三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只有学生自主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

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题目好比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华。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把题目所反映出的内容说出来,把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作为问题,并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读得认真、读得细致。另外,在指导学通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长句,教师要进行示范辅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加上反复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状态,即使高年级的学生也没有完全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具体、显而易见的事物。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多媒体优势,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例如,《四季》一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如果单纯靠教师讲,学生不但不能想象出四季的画面,反而会对教学产生厌倦之感。借助教学软件和课件,可以把小草发芽变绿、冬天雪花飞舞、秋天谷穗鞠躬等四季景象直观、生动、形象地融入到学生的视听感官及至心灵里,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眸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当我第一次批阅学生的作文之后,便深深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定要回归生活。只有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并把所学的语文知识用于描写生活、品味生活中,其语文素养才能迅速提高。因此,我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鼓励他们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皆语文。我相信,长期坚持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原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场所。总之,培养人才靠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和内容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新课程论文篇十四

片段1:

师: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生:春天是红色的、绿色的、五颜色六的……。

生:春天是黑白色的!

(师走近学生,轻轻抚摸着他们的小脑袋,微笑着)。

师:嘿,为什么春天会是黑白色的呀?

生:因为春天在我们眼睛里,而我们的眼睛是黑白色的,所以春天也是黑白色的。

片段2:

生:认真读书……。

生:编儿歌。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谁来当“小博士”编儿歌呢?生:我编的是“j就像小公鸡,太阳上山叫jjj”

生:我的儿歌是“一个汽球画在书上qqq,放在地上qqq”

生:我还编了“小西瓜,小西瓜圆又圆,左一刀,右一刀,xxx”

片段3: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时间在哪里呢?

生:时间在小闹钟里,因为小闹钟嘀嗒嘀嗒地响,那个针就动下,时间就过去了。

师:真不错,说得很完整,而且很生动。

生:时间在我的身体里。

师:哦,说来听听。

生:因为我一天天地在长大,时间就一天天地过去了。

师:真棒!(师竖起拇指)。

(生齐鼓掌)。

(生欢喜地坐下)。

不是身临其境,你很难相信,这会是一个六岁孩子的话,是他们在毫无课前准备的课堂里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也让我深知了孩子的潜能是你所无法估量的,因为他们的的天真,铸就了他们至真至纯的情感理念,如何启发孩子的潜能,挖掘内在,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引导。“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真实的谎言何时才是尽头”这些简单富于真理的结论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同时也启迪着我们在新课程中,新教材给了我们更加广阔的空间去评价学生。面对一颗颗聪慧与特性并存的脑瓜子,我们不得不深思,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中,如何去做好“评价”这一“新亮点”。

一、评价方法的开阔性。

马克思说“你们总不会希望玫瑰花和紫罗兰同样的香气,然则最丰富的东西――精神,为什么一定要嵌在一个模子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了多元的,综合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那么相对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就应注重多样化,因此“新课程倡导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尤其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教师以某种动作(如鼓掌、点头,拍拍学生肩膀等)或用表情(凝视、皱眉、沉默等)表示赞赏或不赞赏。

[1][2][3]。

新课程论文篇十五

美术教学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单调反复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相互依靠,通力合作,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学习中不要把成人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实验,自己解释,自己评价,进行探究学习。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理解,在探究中创新,形成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七年级美术第13册第14课《建筑之美》一课时,我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分组并布置了作业,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搜集关于建筑的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每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个有特色的资料库。上课时把这些资料拿出来大家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建筑之美的理解,还学会了一项本领―――搜集整理资料,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受益无穷的。

二、与其他学科整合,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习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或在单一的文化中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而是从不同文化背景中衍生出美术文化,还包括音乐、地理、历史、语文等更为广泛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表现形式,还要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例如,1.与音乐相结合。在教学七年级美术第13册第3课《用线条表现》一课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如《命运》《金蛇狂舞》《步步高》《蓝色多瑙河》等,让学生用线条表现出不同音乐的不同特点,体会音乐与美术之间的相互联系。

2.与语文相结合。在教学七年级美术第14册第3课《花的畅想》一课时,在教学中与语文相结合,让学生说出与古今文人雅士赞美、表现花的诗词,并且可以根据这些诗句进行花的表现和创作,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除此之外,还与生活相联系,了解各种花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教学七年级美术第14册第13课《图片魔术师》一课时,让学生利用电脑中的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尝试把一幅图进行变行、添加文字图案、进行不同的组合等。不仅让学生应用到了计算机的知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先进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创新。

三、依循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师具有比以前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听取教材编写者的提示,领会编写意图,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点。能够根据自己对教材独立的理解和判断,并根据学生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还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条件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有些特殊的学习用品学生不易获得,于是,我采用了变通的原则,依然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好玩的陶艺》一课,因为陶泥需要专门去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课下发动学生自己和泥来代替陶泥。事实证明,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有很多学生甚至开玩笑地说:“老师,我都有很多年没和过泥了,现在又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就连平时不喜欢动手的学生也忙得热火朝天。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评价多样化,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在义务教育阶段,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美术课程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新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评价也必然是多角度的。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教师应多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学生能参与进来,都应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长处,针对性地指出不足。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对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确评价,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每一堂美术课的评价都应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再加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的美术教学评价中,从来没有“好”与“坏”之分。我在作业评价中,除自评、师评之外,还用到了学生的互评。通过互评,我感觉到,对于给其他同学的评语,学生们写的都很好,也没有出现“好”或“不好”的简单评价。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还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我们的收获还会更多,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就一定取得圆满成功!

新课程论文篇十六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对现在的教学方式的影响比较大,现在我国大多数高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角色定位稳固,“满堂灌”“经验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地改变,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全程的掌控着整个课堂,在讲课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能不能在快速地做出数学题和做出的数学题的正确与否,只注重讲课,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需求,出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的现状,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角色定位问题是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数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新课程理念虽然得到了落实,但是在大多数的高中数学课堂讲学实践中,还是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进而让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摆设品,只有在有人听课的时候会用多媒体,其他的时间很少能够有效地运用,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兴趣索然,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走神”“搞小动作”的现象,无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阻碍。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角色交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下,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对高中数学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对“圆和圆的方程”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如:“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自己归纳圆的方程公式?”学生会在书上找到答案“一般方程(x-a)2+(y-b)2=r2圆心在a,b;标准(圆心在原点)参数方程x=rcost;y=sint”。之后就让学生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现如今大部分的高中教室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如:教师在对“立体几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圆柱,圆锥,圆台,球,棱柱,棱锥等,面积s正方体s=6a2;长方体s=2(ab+ac+bc);棱柱s=s侧+2s底,教师在对这些公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传统的讲授可能会很枯燥,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课件,让学生进行观看,帮助学生对立体几何进行有效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新型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在对“概率”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创建自主学习的课堂,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一个通讯小组有两套设备,只要其中有一套设备能正常工作。每套设备由三个部件组成,只要其中有一个部件出故障,这套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在某段时间内每个部件不出故障的概率都是p,计算在这段时间内能进行通讯的概率。”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这道题的答案。通过自主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要进行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创新,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数学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课程论文篇十七

[摘要]美声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怎样做好美声唱法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生的个性唱法发展是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美声唱法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加以论述,以求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给以指导。

[关键词]美声唱法教学技能训练个性唱法。

美声唱法渊源于意大利,是一种注重音色美的歌唱方法。它是从17世纪开始经历长时期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声乐艺术的技法,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强调气息的控制和共鸣的运用,要求产生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同时又具有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能在整个歌唱音域的范围内保持声音的均匀、圆润、毫不费力地演唱,还要求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美声唱法因为具备自己独自的发声特点而使初学者较难把握和运用,因为美声唱法发音时喉头位置较低,要求音色优美、发声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声区统一;要求起音轻松明亮、准确圆润。对音量的控制不是用喉部肌肉来调整,而是依靠气息来控制。特别是美声唱法真声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从声音的共鸣角度来讲,是把发声所能用到的产生共鸣的腔体都调动起来,而且要这些共鸣腔体所产生的声音能够协调补偿,最终得到所要达到的效果。以下就美声唱法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求共享。

一、分析讨论。

1.讲解和演示。

语言讲解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事物和心里影响成熟的首要条件。逻辑清晰、形象生动、重点突出、渗透力强的语言讲解,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美声唱法的具体特点,并且在讲解中暗示学生可随着讲解的过程,可以自己默默的运气、控制各体腔,初步感觉一下美声唱法的一些人体各器官的活动。因此,对于语言的提炼和收缩运用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要求老师能够彻底提炼出美声唱法的独到之处和准确特征,比如:运气方法、身体用力情况、喉咙的作用、声音的特点、真假生混合情况等等,同时也要表现出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通俗、民族等唱法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关键要领的区别。

教师的表演在学生领会美声唱法的过程中也很重要,教师要把自己多年来对美声唱法的体验和感觉表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心底初步留下美声唱法的声音特点。从而能够很好的分辨开与其他唱法的区别,在心里形成这个概念:这就是美声唱法,而不是其他唱法。

2.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已经发展成为教学辅助的主要手段,那么教师就要能够完全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方式,这样才能更客观的把教学内容表现给学生。而声乐教学更要求教师对多媒体的掌握要拓宽一点,能够运用多媒体的课件做出音频、视频,并伴有文字说明以及人体内部器官的运气、发力特点等表现给学生,这样通过做出各个时期各个派别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声唱法的人物、声音,把最纯真的、原声的美声唱法和人体直观图示显现出来,让学生确切、明晰的感觉到美声的声音和人体运动特点。

3.处理好教学的各个阶段。

(1)掌握好发声与共鸣。

初学美声唱法者,首先是根据老师的示范讲解,自己进行模仿,这个过程是必需的。在模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声音条件后,制定系统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气吸气方法、掌握正确地打开喉咙技术、掌握发声时正确的起音、口形与发声部位,初步学会调节共鸣位置,以获得自然、圆润、纯正而集中的声音。掌握连音与非连音、断音的唱法,以及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其变化歌唱的能力。经过长时间练习后,学习者的共鸣器官也就会产生效应,头腔、胸腔、口腔都有了共鸣,声音会变得悦耳动听。同时,学生每个人有各自特有的音域、音色条件,可根据音频储库找到适合他们自己模仿的美声学派或者具体的美声歌唱家,但切忌盲目地去模仿。

(2)掌握好歌曲中汉字的发音。

字音要同发声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歌唱发音应自然流畅,其中口腔、喉、咽腔等部位的状态都是极其自然的。因此,歌唱发声同歌唱咬字、吐字规律要和谐统一。歌唱吐字主要是抓好汉字的拼音中的主要元音。如chang中间的a就是所有chang字的重要注意音素。这里a声音必须竖起来,即“挂”起来,挂在腭上。同时还要处理好每个字在歌唱中字头、字腹、字尾的音色。要有干净、利落的字头和自然流畅的字腹。特别是字腹要掌握好汉字语音的口形,因为口形的变化会导致母音色彩的变化,声音位置就不统一了。字尾必须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下一个字的字头衔接,所以字尾要唱得顺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但是,汉语语言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所以,就要很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然后运用到美声唱法中去,使声音与汉字完美地统一起来。

(3)个人的发展创新。

个人通过不断的练习—纠正—再练习—进步,从而对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潜在条件有了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特长真正确定自己的演唱风格,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去完成由模仿到自己探索创新的转变道路。走一条模仿道路是不可行的,所以,要在老师的提示建议下,加上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自己的领悟和联想,再运用自己的音色,经过不断的努力创新和探索,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这是教学中所能达到的更完美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事美声唱法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美声者。一是唱法有声部之分。二是唱法要求声区统一。三是唱法要求母音一致、吐字清楚。四是唱法要求声音连贯。五是唱法要求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六是唱法要求声情并茂。以上为美声唱法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六个重要原则。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很可能是不完全和不完美的美声唱法。

二、结束语。

歌唱艺术是一种再创造劳动,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思维细致,能够在教学中很好的处理大的、小的、细微的问题;能够把一种唱法的精髓总结出来并传授给学生。在遵循该唱法的掌握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同时要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内容,创作背景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也自己体会其内涵和外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使他们的联想真正融合到美声中去,把自己的声音纳入到正确的美声轨道上去,从而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

参考文献:

[1]钟迪.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2]任超平.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电影文学,2008.8.。

[3]王黎平.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j].艺术教育,2008.4.。

[5]美声唱法.

新课程论文篇十八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爱地理教师,才会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喜爱。一方面要外塑形象。地理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仪表仪容,向学生展现平和、亲近而可爱的教师形象。另一方面要内提修养。地理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要有一颗爱心,向学生展现一个富有爱心而又渊博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地理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尊重与敬佩,学生自然也会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上来。

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记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所接受到的永远是现成的没有悬念的`知识。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考察地理事物与现象,把握本质,发现规律,揭示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规律性认知,才能有效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在探究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使其真正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探究中达到对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认知,认清其内在关联性,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要在无疑处质疑、在重难点处质疑,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中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展开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学生提问的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考与思维全过程暴露出来,教师鼓励学生提问更利于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更加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理论知识源于对实际生活以及实际现象的理解及概括,发展后的理论知识又要还原于生活,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并且从实践中来不断提升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以及适应性。为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即使学生背诵得再怎么流利和牢固,也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更不会结合地理知识来分析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无法利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灵活、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自己对我们国家环境现状的一些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说一说应该如何向好的方面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改善不好的地方。这样,学生便会积极收集环境语言,思考并分析其中的优势和缺点。然后,教师再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做出全面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但运用实际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断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量实践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还能够高效率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之,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做好短期与长期规划,将其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361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