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助力我们更好地前行。在总结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如果您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总结写作技巧,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一
说起写论文,几乎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每到园部要求完成一篇论文时,我们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没有题材,因此就缺少了写论文的动力与积极性,而且多数老师都会借助网络这一信手拈来的平台寻找一些自己觉得适合的东西进行组合与再造,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要素,在论文组合结束之际即使加入自己苦心回忆起来的一两个实例,也缺少了说服力与真实性,因为此时的论文不是以实例为源动的,它们只是为结合理论理论而添加的一些“浇头”。
其实,以上也是我初写论文时的心情写照。直到自己进行了一个课题研究之后,我对撰写论文才有了一些初级的认识与体会:
一、踏踏实实地做。
在做任何一个教育实践之前,我没有能力去事先预设好要写的论文,更没有能力将实践围绕着所设想的论文题目去进行,但我知道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有可能成为将来写论文的题材,而且在实践中我们要以自己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不依不饶地围绕解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措施,使得问题有思、实施有据,那么论文所借用到的事例就有血有肉。
二、认认真真地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能发现很多较好的事例,却没能如实地进行记录,那么,到写论文的时候,谁会为我再现那些真实的经历呢?又有谁能唤起你当时的感想呢?所以,我在每次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都会留意一些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事后简单记录,并及时做好过程性的反思。这样的记录日复一日,就会留下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待到写论文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了。
三、真真切切地写。
有了以上两个准备阶段,相信此时的论文撰写者不再会谈“文”色变,因为她已经筹备了很多真实的能够组成论文的素材,唯一需要的是将这些素材进行串编的方法与技能,所以,这也需要我们在平时多浏览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吸纳一些新的教育理论观念,来作为自己撰写论文必备论点,从而使自己的论文不被淘汰。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二
对于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下面笔者主要就围绕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些现行的相关的要求,来提高机械专业高校毕业生的一些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些培养模式作为探究的目标,针对现代机械设计系列的一些现行的特点出发,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一些发展方向就是向着人才强国战略进军,当然,随着现在的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的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的一些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现阶段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的。如何更好的对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进行培养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主要对于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
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的提出是经过了非常多的讨论通过的。有一定的时效性,当然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计划的提出是非常明智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1什么是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为卓越计划,它是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一起,在2010年6月,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主要就是以培养适合时代性的新型人才做的一项重大的策略。当然,它是非常有效的进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的一部分,在卓越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必将对促进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诸多的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及相应的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的提出就是要基于现在的工程中的一些弊端所进行的。对于现阶段的工程形成的本质而言,工程师一般就是科班出身的一些人,而现阶段,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着科班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的态度来的一个兼具着施工能力强,对于工程的整体把握以及创新能力都非常好的一种新型人才。对于这种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工程教育回归于工程。本文,笔者真正的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方案研究,并介绍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等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
1.2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针对着现在工程师的一些缺陷所进行的。主要是借鉴了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些成功的经验。结合着自己国家的国情所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工程的一种教育模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既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各高等院校,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1.3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对于现在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方面来说,主要是它是基于工程形成的,能够真正的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一种比较正确的机械工程活动。当然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综合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技术手段等,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必要的实践活动。因为整个的机械工程具有相对的复杂性,综合性,交叉性,以及迁移性等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特征。对于整个工程的整体把握上就相对不是太容易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而言,现代机械工程中,无论是可采纳的材料还是其中的技术,都是可运用的分析,以及设计手段都更趋复杂化了。可以说是典型的机械工程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主要环节的工程链的问题了。可以说现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就是基于这种现状所提出的,有一定的长远性的目标,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其中对于整个的机械工程来说的,整体性非常强,每一环节都不太可能孤立地去解决,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了工程间的问题解决和工程整体的顺利的完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方向,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改革方案。现阶段的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主要加入的就是对于工程能力方面的培养。加入了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对整个的工程有实效性的一些课程,这样的话,对于整个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就更好的对此有了一定的深入。下面笔者主要对于此方案的培养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究。主要是从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索。
2.1利用教学计划修订的契机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
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是高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当然一般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其核心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重新修订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相关的高校,在编制或修订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在整个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针对社会上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做一个相关的动态分析之后,才能进行面向行业、企业、现实社会生活的专项培养,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基础理论的夯实,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与课程的系统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还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始终保持对市场和企业的高敏感度,强调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社会对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培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对整个的机械工程中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中,一定得建立足够的教学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适应能力以及革新能力的完整体现。
2.2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机会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也是现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相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就解决了现阶段的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为更好的将卓越计划发展开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综上所述,人们对于现阶段的机械工程中的机械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不难看出,人们现在的机械制造中,有创新性人才的企业单位的效益往往好于其他的单位。这样看来,整个的培养计划中必要的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整个的培养模式现在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对于现阶段的培养模式的探究中,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问题,希望本文给出了比较重要的答案。
[1]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
[2]汪木兰,周明虎,李建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制订先进制造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
[3]罗家莉,周永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三
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我们理解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各种财政资金及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财政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五是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因此,我们理解的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是:由独立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公共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从决策、计划、执行到管理等所有阶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
在效益审计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我国的效益审计与国外效益审计相比,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注重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结合。国外审计建立在比较真实、合规的基础上,一些国家已明确地将审计划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效益审计专指财务审计以外的所有审计,而我国在不真实、不合规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还不能完全脱离财务审计、独立的开展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还必须建立在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二是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全面开展了效益审计,而我国效益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能在短期内全面铺开,要抓住数量大、影响大、政府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从中取得和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审计面,做到循序渐进。
三是可以实行多个项目的对比审计。受管辖体制的限制,国外效益审计是就某一个项目审某个项目,就某个部门审某个部门。而我国《审计法》规定下级审计机关接受双重领导。这就使上级审计机关能够在管辖的不同地区选择相同的资金、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和职能相同的部门,组织下级审计机关进行效益审计,并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客观地评价某个项目和行业的效益情况。
四是可以实行上审下.我国《审计法》还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审计。这样对于政府决策失误、错误等同级审计部门不便审计和评价的事项,上级审计机关也能够采取上审下的审计方法,超脱地进行审计和评价,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达到效益审计的目的。
五是在开展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配置上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中,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抽调本系统知识面广、审计技能高、职业判断能力强的审计人员集中开展审计,从而使审计资源组织的更加合理和优化。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领域与方法探讨。
当前,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就目前来讲,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另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效益审计问题,从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因现实的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现而带来的效益审计的目标、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地方审计机关而言,应根据审计机关的职责既监督对象和范围,科学合理地确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我们将经济效益审计从对象上作出以下分类: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根据各种审计对象类型,我们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和手段上进行探讨。
(一)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首要内容。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主要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从财政分配入手,审查预算编制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上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公共支出安排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重视总量控制,分配中是否注重财政公共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二是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效果性。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有效地执行。三是财政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益性。财政部门是实施财政监督管理的具体部门,对其进行审计,是财政资金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审计中,既要对财政部门自身的经费收支进行审计,看其有无挤占挪用公共财政资金的问题;又要看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划拨、分配中是否认真执行计划和相关规定,各项监督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有无只拨不管、监督乏力、支出失控的问题,在审计评价上,主要以实际支出占计划支出的比重、各项支出占实际支出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为指标,对支出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以各项财政政策执行后的增收节支率为指标,对财政政策(制度)执行的效率性进行分析;以财政部门挪用公共财政资金占其经费支出的比重、超预算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率、财政收入入库率、违纪违规资金的降低率等为指标,对财政部门履行监管理职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二)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按照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效益审计。突出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有无编制虚假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搞人情预算的问题;二是对部门收入的.合法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其有无收入不纳入预算、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收入不合法,以及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对部门经费支出的合法性、效率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分析各项支出是否适当,有无铺张浪费、扩大行政成本、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四是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资金进行效益审计。审计中,主要依据部门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各项收入占部门收入的比重、收入增长率,各种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部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中各项费用占公用经费的比重、经费支出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综向、横向地对比分析,评价部门对预算的遵循情况,以及部门收支的质量;通过部门经费支出与业务工作量(如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审计机关的项目完成数、公安机关的破案件数)进行比较,衡量行政成本的高低和支出效率。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促使提高部门经费的使用效益。
同时,由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具有单位多、资金量大等特点。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力量安排上,要打破行业分工,整合审计资源,以财政专业审计人员为主,抽调审计技术水平较高、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的专业审计机构的人员配合,聘请相关专家参与,使审计组知识结构最大可能的优化。审计中统一行动,适当调配,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审计结束后,财政审计机构出具预算执行效益审计报告,专业审计机构将审计资料运用到本行业审计之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四)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相对单一,审计中,在项目立项为龙头,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对照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标准、考核方案等为基本指标,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项目完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五)关注领导班干部和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反映的评价的必然要求,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的内容与其他效益审计相比,要相对广泛。它包括:预算外内(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运用财政资金履行部门职责的效率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行政成本的节约情况等,在审计方法上,要运用方案比较法、投资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对决策情况进行审计,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分进行预测审计,运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等。剖析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损失浪费的原因,并分清领导干部应负有的效益性责任,达到既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双重目标。
三、当前开展效益审计的困难和难点。
尽管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我们对效益审计进行了探索,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计种类和形式,目前效益审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观念根深蒂固,效益审计的理念尚未完全树立,不少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与财经法纪审计上,对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大都满足于对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性的审查与判断,仅仅着眼于微观,立足于宏观的不多;审计的目的更多地局限于纠错防弊,缺乏对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二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标准高的要求,开展效益审计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采取多种审计手段。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不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效益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需要。
三是审计力量不足,制约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作为地方审计机关,除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项目外,还必须完成本级安排的审计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临时安排的各项审计任务,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审计人员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上,没有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来实施效益审计。
四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审计计划,难以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近年来无论是上级审计机关还是地方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往往只是对审计项目及其所涉及的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侧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而没有突出地强调效益审计,在审计力量的调配和审计实施的全过程中没有依照效益性的要求统一行动,侧重点没有放在效益审计上,尚未形成效益审计的大环境。
五是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加大了效益审计的风险,由于效益审计涉及的对象千差万别,审计部门很难采取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如对高速公路系统效益性的审计,审计人员可以用实地检查的办法,确定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和维护系统是否有效;而对医疗、福利、教育、公共安全等部门的审计,审计人员必须更多地采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审计人员要更多地关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但由于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无法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可能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乃至造成不良后果,使效益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
六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影响了效益审计的推广,目前效益审计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明确的、广为认可的专业指南。因为效益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很难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而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别。总体来看,我们目前已开展的效益审计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类资金的效益性的审计分析与评价,不够系统。制订和完善一整套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是当前影响效益审计大范围推广的原因之一。
四、对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与建议。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为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地方审计机关,我们应该积极顺应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实际,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推进整个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我们提出如下工作意见和建议:
1、牢固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目标,我们将加强对绩效审计知识的宣传学习、理论研讨和业务实践,使审计人员都认识到效益审计是未来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内外审计发展形势的要求,是审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效益审计意识和理念。努力形成一个积极研究效益审计、深入探索效益审计、努力实践效益审计的好环境。
2、突出工作重点,选准效益审计的突破口,效益审计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在大规模地开展效益审计的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一些重点单位、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作为试点,整合审计力量进行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为今后的审计工作大规模的向效益审计转移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效果性为重点,以财政资金成本效益为突破口,以检查财政资金支出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中心环节的效益审计的新模式。
3、坚持常规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在计划安排审计项目时,要加大效益审计的内容,将效益审计贯穿于每一个审计项目。特别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效益审计内容,注重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对财政资金运用效益情况的评价和衡量。
4、建立符合各行各业实际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在上级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制定和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情况下,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作必要的效益审计理论探索,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如对财政部门预算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标准和规范;对重大投资和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类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对政府管理的各项债务的效益审计标准和规范等,以指导和推动效益审计的开展,最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5、着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效益审计的队伍。因此,我们将从现在开始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地培训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理论上准备,实际上探索,增强审计人员的效益审计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以迎接日益临近的效益审计。
为推动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将效益审计纳入年度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相似的行业、相邻的地区、相同的项目、相同的单位,开展效益审计。不仅评价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项目、一个单位的效益。还可对行业之间、地区之间、项目之间、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为各级领导决策、加强管理提供依据。
2、在安排常规性审计项目的同时,要明确要求审计人员更多地关注项目中的效益问题,树立效益审计理念,明确效益审计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上报的报告中充分反映效益审计事项。
3、要针对不同类型行业进行研究,制定效益审计标准及操作指南,以指导各级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
4、对于同级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事项的,特别是涉及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事项,应采取上审下的方式进行,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5、要组织效益审计试点,培育一批效益审计骨干力量。同时举办效益审计实务培训班。大力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水平。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四
当前形势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范围的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针对该技术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应采用科学的改进方法进行处理,满足实际生产活动开展的多样化需求。基于此,本文就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展开论述。
为了确保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效果良好性,应在有效的改进方法支持下,对该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因此,需要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认知水平,灵活运用不同的改进方法处理好该技术的相关问题,发挥该技术优势的同时为社会整体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一)人才资源并不充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方面的人才匮乏,既有的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致使该技术使用中遇到实际问题时未能得到科学处理。当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受到了人才资源不足所造成的较大影响,制约着该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需要采取科学的改进方法进行处理。
(二)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机械化整体水平依然有待提升,与之相关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具体表现在:
(3)未能根据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的要求,加强该技术管理,致使其使用中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给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推广使用带来了阻碍作用。与此同时,受到投入成本的影响,使得机械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的创新性并不突出,导致其管理缺乏有效性。
(三)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配套设施不完善。
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及技术水平影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使用中依然存在问题。其中,该技术的发展规划缺乏合理性、配套设施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未能与实际的生产要求充分地结合起来,致使该技术使用中的潜在价值挖掘不充分,影响着其长远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人才资源充足性。
机械自动化应用的完善和提高既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也离不开自动化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要重视对机械自动化领域相关人才的教育工作。从学校来说,要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培养机械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注重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可以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在企业里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这些举措的灵活使用,有利于增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有效性,降低该技术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发生率。
(二)更新管理理念,重视技术管理工作。
机械自动化技术实践应用中存在着成本高、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着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应对其实践应用中的管理理念进行必要的更新,并落实好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
(2)在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结合其技术特点及实际的应用效果,给予其必要的重视,将相关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在管理中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确保其管理工作高效性。
(三)注重其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完善配套实施。
在加快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速度的过程中,应注重其发展规划的合理制定,并完善配套设施。具体表现在:
(3)优化自动化作业流程,加大自动化系统装置设置中的投资力度,确保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性。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利用,对于社会生产水平提升机相关领域产业规模扩大至关重要。因此,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完成相关的生产计划时,应重视其中存在问题处理,加强针对性强的改进方法使用,促使该技术实践应用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1]巢大为.浅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10).
[2]王普.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
[3]祝溪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18).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五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工作汇报的内容?若想,请随时关注工作汇报栏目!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计划和实习要求:
计划。
a、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b、试分析柱、梁、楼板、墙等的模板受力状况、荷载及传递路线。
c、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结构构件应如何留设。如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d、观察在工地现场中看到哪些建筑及装饰材料。
e、砖墙临时间断处的接槎方式有哪几种?有何要求?
要求。
a、服从带队教师的领导,遵守实习纪律。
b、遵守建筑工地的各种规章制度。
c、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在工地现场时要注意安全。
d、尊重工地工程技术人员及职工,虚心向他们学习。
e、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三、实习内容及体会:
1、地基基础。
2、结构形式。
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多种形式。有砖混结构,有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异型柱,框架与砖混结合。框架结构的跨度比较大,适用于公共建筑,在财富名门花园主要是用于商场,酒店等。框架——异型柱主要用于住宅,异形柱与墙体相同的厚度,在保证了承重与抗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房屋空间利用率,因此,在高层住宅中这种形式被广泛采用。砖混结构一般用于多层住宅,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没有框架结构的好,因此对房屋高度有限制。像一些建筑下面几层是商场上面几层是住宅,如果住宅层数不高,就可采用框架与砖混的复合形式。如果上部住宅层数多,则适合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具体是:
a、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b、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c、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一点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接触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实践中对我们专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习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所有人都做到了:
(1)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工地的有关规章制度;。
(2)严格遵守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
(3)记录参观施工情况、
心得体会:
这一个星期里,我们接触了有关土木工程的很多知识:
1、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5、了解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7、了解水泥、砖、砂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8、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9、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和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六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我国的重点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建设速度。新型技术不断发展,对传统土木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顺应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潮流,土木工程必将转向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应用之中。本文根据土木工程的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出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土木工程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由原始的伐木采石,建造出模仿天然掩蔽物的人类居住场所,到新时期的超高层建筑、水利工程、超高长跨度桥梁,土木工程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手段、施工技术、地基处理都有了更多的发展与突破。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经济飞速发展为土木工程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根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土木工程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土木工程发展意义。
土木工程的根本含义是征服大自然,通过人力实现自然界带来的效果。随着各项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桥梁、水利工程、公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土木工程是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与交通的核心产业,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完善土木工程发展体系,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是土木工程发展的重点。人类需要良好的生存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秀的土木工程技术将不断出现。
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为了明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出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摆脱了传统设计的缺陷,全面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环境、经济、安全等因素。新型材料、结构、工艺、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人类可以将土木工程的规模扩大化,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长,超超高层、超跨度复合结构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土木工程设计逐渐向长、高、柔方向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建立在基础理论上,随着土建项目要求更加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只有及时吸收新技术,把握住新优势,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优秀。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受力、形式方面比较成熟。
土木工程施工发展。
施工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工艺这三个方向,其中材料中发明了复合高强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材料在许多建筑中得到应用,也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工程实施设备更加自动化、科学化、机械化,通过新型施工机械,可以使大规模土木工程得以实现,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在城市地下工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明挖、暗挖、盖挖、盾构、沉管、冻结、注浆等工艺技术,为地下空间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新型结构、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完美结合,帮助土木工程收获更大的成果。
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城市与超大型城市数量飞速增长,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作用提出了许多要求,寸土寸金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建筑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城市飞速扩张的同时,不仅仅对生存空间提出了要求,也对电力、能源提出了许多要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我国建设大型公共土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我国能源分布较广,一般在西南地区存在较多的能源储备,所处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并且山区、高原、丘陵等环境较多,导致资源开发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速度,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采取大跨度桥梁与隧道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从以上几种发展形式来看,未来的土木工程将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能源运输等工程之中,通过大跨度桥梁与超长隧洞,改变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实现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通过精密的理论研究、新型工程材料、先进施工工艺,实现大跨、复杂结构、高层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将大型土木工程普及到工程建设中,这就是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部分领域已经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是土木工程理论、设计、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土木工程技术,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技术,实现经济腾飞发展。在未来的土木工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探索与研究,也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xx(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xx(06):181。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xx(27):277—278。
[4]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15):164。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七
认识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也让你知道了大学是为你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
而我本次选择实习的地方时离家比较近的兰州和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七月十六号实习到八月六号,近二十天的时间。在实习期间,我在公司几乎是在每个部门都带上一两天,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制度。
本次我待的公司虽然不是什么全球五百强,但是这也是一家中小型公司,这家公司面积占地虽然不是很大,可是一个公司该有的结构都成立。人员虽然不是那么多,但是每个员工都有很好的经验以及很强的知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很多现在社会上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人际交往,接人待物等等。我很感谢这次的社会实践帮助我的老师,我会记得他们教给我的东西,我也会好好努力的在学校。谢谢他们。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八
这项工作的推广应用是推动财会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准确、及时地做好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大作用。笔者就会计电算化以后的财会工作特点谈谈粗浅认识。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
首先,要结合企业实际,根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要求,从总体规划和组织t.作着手,做好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方案,设定达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保证电算化过程中会计工作秩序健康运行。
其次,要结合实际配置硬件,选择软件,避免电算化工作的肓冃性,降低系统开发和使用成本。根据内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选择硬件机型,软件开发,还是采用商品化软件。
再次,会计电算化以后,要及时补充有关的管理制度,如上机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将电算化管理的有关制度与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融为一体。这些工作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
1.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实施电算化以后,首先将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i: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核算手段和财务管押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会计倍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了会计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3.会计工作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巾于采用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手工操作方式,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手段,去利用计算机对经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发挥了会计的管理职能。单纯的记帐、算帐、编表成为会计的基础工作,利用各种信息及时改进内部管理,参于企业经营决策成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4.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时效。会计电算化以后,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在数最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优于处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批量处理和实时处理,大大提高了各种会计佶息的及时性,缩短了会计结算周期,及时提供月报年报;同时,会计数据集中管理可以实现一数多用、充分共享、联机快速查询、倍息交换等,也为会计倍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5.会计信息安全方面的改变。实施电算化前,会计资料专人保管,并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查阅资料需经审批。而电算化后,会计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上,如无专门的安全系统,一且资料外泄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冋的损失。因此,将有关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条例、规章、准则加以补充和修订,将手工工作规范和电算化i:作规范融为一体,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企业会汁佶息的安全。
三、电算化对财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的会计数据,对其进行再加工处理和分析,使单纯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总结经营成果、财务控制和管理决策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莘握会计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面的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原理。为此,加强对财务人员计算机应用知i只培训,是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2.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新要求。
首先,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要规范。按照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规范的会计科目体系,在考虑账薄体系要求,报表取数方便,满足外部报表和内部管理需要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优势,把科目体系设置得尽可能咩尽,以便给内部管理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景大等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计算机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运用,彻底改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滞后,手段落后,效果不佳的被动状态,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的需要。
其次,必须加强复核i:作。实行电算化后,各岗位的核算t.作都由计算机统一完成,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自然消失,只有凭证录入正确,才能保证存储的数据正确。因此,保证机制凭证的正确性尤为重要,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审查、复核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会计科目是否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填列,是否有“串户”现象;凭证的金额是否正确,签章是否齐全,对现金、银行的收支凭证实行即时复核,对各种支出是否经过审批进行督查。
3.对内控制度的新要求。
为查错防弊,加强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对内控制度提出新的要求。由于计算机会计系统实行集中化,程序化处理,能不留痕迹的进行修改和删除,必须建、更为严格的内控制度,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这是加强内部管理,治理会计秩序混乱,建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上述对建立电算化系统的要求,以及实行电算化给财会工作带来的变革和提出的要求,都是对财务管理工作适应当前企业改革及其会计自身改革需要的极大促进,是提高企业业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巨大推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为促进财务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增加企业效益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因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在这种环境下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工程施工造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也是建筑施工单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土木工程中的造价控制。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控制方法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管理控制。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土木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这三方面。关于土木施工造价的概念,它就是指某项工程建设在进行决策时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审计变更阶段等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
1土木工程项目施工造价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施工单位对工程中的设计变更次数较频繁,影响建设工程施工造价。
在对建设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影响的因素中,工程设计最为突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在这三个方面中,技术设计阶段对其影响程度最大。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都不注重技术设计这个影响因素。因而导致施工单位不仅没能做好设计工作,而且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边施工便改变方案的现象。
1.2建设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想能够长期发展下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根据这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来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在增长的同时,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还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业务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施工单位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就要根据建筑工程设计的图纸来制定解决方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施工和土木建造过程是与设计图纸理包含的内容相一致的。施工单位在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时,要想能够降低它的预算以及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就要对影响施工造价的一些因素做好控制,从而加强项目管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企业只注重对成本的缩减而却忽略成本维护。
1.4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
目前,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主要是跟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已经取消的造价项目没有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从而导致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增加。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而快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按照产地、材料质量来进行分类,并且将建筑材料换不同的地方和产地,从而造成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升。
1.5施工单位虚假报价。
在现阶段,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主要通过有关部门招标选定的方式来确定施工单位,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报价时采用瑜伽的报价方式,而达到获取高利益的目的。对于这种虚假报价的形式不仅严重威胁土木工程管理成本,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难度。
2.1加强对土木工程项目全过程施工造价控制。
建筑企业要对土木工程中的设计阶段进行重点的造价控制,通过主动控制来完善设计,从而避免频繁出现设计变更。企业还有注重土木工程项目竣工后的造价审核,并且要将所支出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要能够确保工程结算的真实,从而能够实现各部门利益的维护。
2.2保障市场监督体系的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建立完善的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市场规律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且还使得各个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能够遵纪守法。对于如何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则需要政府发挥它自身的监督职能。其在对市场竞争环境进行监督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进行宏观上的操控。
2.3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完善的土木工程管理体系与监督系统是对控制建筑工程预算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于土木工程在施工中的成本超过预算也与管理人员素质有关系。因而造成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标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不到位。企业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例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获取最新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方法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另外企业要加强员工的业务考核,促使管理人员在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控制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满足工作上的需求。
2.4使用先进的建筑机械设备。
现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就能够运用到科技,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对工程施工时,其要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防止对施工造价带来不利的影响。
2.5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招投标阶段主要就是对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审核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施工单位利用招投标的形式对工程造价进行虚假报价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要健全投标市场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这些虚假的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惩。
3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经常会面临很多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对于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造价的管理控制。对于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施工单位改变对其自身的管理模式,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煊.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5(30):120,12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我国的重点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国发展建设速度。新型技术不断发展,对传统土木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顺应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潮流,土木工程必将转向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应用之中。本文根据土木工程的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总结出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土木工程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由原始的伐木采石,建造出模仿天然掩蔽物的人类居住场所,到新时期的超高层建筑、水利工程、超高长跨度桥梁,土木工程的发展与变化,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的理论、分析手段、施工技术、地基处理都有了更多的发展与突破。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经济飞速发展为土木工程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根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土木工程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土木工程发展意义。
土木工程的根本含义是征服大自然,通过人力实现自然界带来的效果。随着各项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桥梁、水利工程、公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土木工程是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与交通的核心产业,提高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完善土木工程发展体系,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是土木工程发展的重点。人类需要良好的生存空间,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加优秀的土木工程技术将不断出现。
土木工程发展现状。
为了明确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必须明确土木工程发展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出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理论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摆脱了传统设计的缺陷,全面分析了土木工程的环境、经济、安全等因素。新型材料、结构、工艺、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人类可以将土木工程的规模扩大化,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长,超超高层、超跨度复合结构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土木工程设计逐渐向长、高、柔方向发展。土木工程设计建立在基础理论上,随着土建项目要求更加复杂,土木工程设计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只有及时吸收新技术,把握住新优势,才能使土木工程设计更加优秀。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受力、形式方面比较成熟。
土木工程施工发展。
施工发展主要体现在材料、设备、工艺这三个方向,其中材料中发明了复合高强钢材、碳纤维、玻璃纤维、双层玻璃、镁合金、镀膜玻璃、铝合金、节能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材料在许多建筑中得到应用,也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工程实施设备更加自动化、科学化、机械化,通过新型施工机械,可以使大规模土木工程得以实现,有效提高土木工程建设发展速度。在城市地下工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明挖、暗挖、盖挖、盾构、沉管、冻结、注浆等工艺技术,为地下空间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在理论、设计、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新型结构、新型材料、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完美结合,帮助土木工程收获更大的成果。
土木工程未来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型城市与超大型城市数量飞速增长,人们对生活空间的作用提出了许多要求,寸土寸金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建筑体系,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城市飞速扩张的同时,不仅仅对生存空间提出了要求,也对电力、能源提出了许多要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我国建设大型公共土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建设项目。我国能源分布较广,一般在西南地区存在较多的能源储备,所处地区地形特征较为复杂,并且山区、高原、丘陵等环境较多,导致资源开发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速度,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工程项目,采取大跨度桥梁与隧道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从以上几种发展形式来看,未来的土木工程将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能源运输等工程之中,通过大跨度桥梁与超长隧洞,改变自然环境带来的阻碍,实现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通过精密的理论研究、新型工程材料、先进施工工艺,实现大跨、复杂结构、高层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将大型土木工程普及到工程建设中,这就是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结语:
我国土木工程部分领域已经在世界中名列前茅,但是土木工程理论、设计、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需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土木工程技术,合理运用土木工程技术,实现经济腾飞发展。在未来的土木工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探索与研究,也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实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xx(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xx(06):181。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xx(27):277—278。
[4]祝彩霞,刘慧。浅析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15):164。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叙述和研究,其次分析现代理念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最后,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促进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建筑贡献重要力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弊端;现代化的理念。
中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理念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当前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其施工管理内容包含了建筑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性的融入到其中,通过对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科学性的运用传统的施工管理经验,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将因此获得更高的地位,以保证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要地位,获得更高的成就。
当前建筑行业之所以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占据了主要原因。当前在建筑企业中,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企业的施工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上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企业快速、高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理念分析建筑企业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有效实现发展。当前建筑企业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其管理模式需要有效运用现代理念进行科学性的改革和创新,改变陈旧的管理思想,给予当前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充分的重视,让管理焕发新生机;其次,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强硬的施工管理手段提出有效的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第三,提高基础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理念并有效规范施工人员自身的行为,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推进当前建筑企业完善管理漏洞,为其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为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奠定重要的基础,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飞速发展[2]。
3现代理念下,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径。
(1)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效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中的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为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需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现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养,让其能够有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同时提高其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施工的安全性[1]。
其次,设立独立的部门,使其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并充分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在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第三,加强对基础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硬件配备的标准,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实现现代化标准提供重要的支持,推进当代的建筑企业实现科学化的发展。
(2)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完善监管体系。在现代化标准下,建筑企业应该具备较为完备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但是实际的发展却与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3]。
当前的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不断提升监管的力度,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当前监管体系中出现的问题,首先监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的制度,并且需要对现场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性的监督和检查,针对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建筑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对其提高监管的力度,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在不定期的检查中,一旦出现质量工程质量低劣的建筑,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4]。在时代的发展中,良好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保证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相关部门要对其提高监督的力度,在监管中充分融入现代化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的进步。
(3)应用现代化的理念,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材料进行有效检验和运用。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变得更为严重,现代化的思想下,要求建筑行业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并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其环保的理念。在当前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首先要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这方面,可以引进当前较为先进科学技术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应该提倡运用新型的环保材料,这样能够促进资源节约的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较强的环境性能,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管理标准,为建筑行业实现转型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提升施工管理中的技术性,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建筑企业中,进行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非常多的技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都具备了单一性的特点,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建筑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和技术处理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设计,保证实际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与计算机处理中的'技术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差距,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技术的有效应用,对现场中有问题的操作以及施工管理进行指导,为中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升中国建筑的水平和质量。
4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重要的内容,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对其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而且当代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建筑企业中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运用现代化理念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进步,这是提升建筑行业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办法,同时促进建筑行业进行转变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二
摘要:
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促进土木工程的科学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现今土木工程管理分析的基础上,强化对贯穿于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的分析,从而能够为实际促进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作的改进发挥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1现代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系分析。
现代土木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市场创新建设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实际土木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其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的管理工作。简言之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是一样系统化的、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的管理工作。那么,现代化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其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追求的是投入产出效应的最优化,力图能够通过成本的合理控制,保证土木工程建设企业关于土木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建设目标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投入的最小化。所以,能够看出现代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是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的目标之一,而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是落实土木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实现途径。总之,土木工程管理与土木工程造价控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从日常土木工程管理工作出发,强化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分析。
土木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进行的.之初,则是能够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及一系列的决策生成的时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案,其对于后期依靠管理方式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完成能够为后期相关工作的进行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那么,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为了能够制定出符合土木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决策和方案,首先需要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能够强化对工程建设需求的分析,严格施工方案的选择,认真的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将有关的经验和数据信息及时的反馈到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其次则是强化对土木工程项目可行性的研究与分析,在工程建设目标指导的前提下,结合市场化的发展,科学的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然后,则是决策阶段成本控制工程的进行最为重要的则是管理单位能够选择额合理的投资预估方案,管理人员能够在强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积极的利用数据模型和数据资料,确保方案选用的精确度,公平、公正、透明化的进行方案的选择,以此为后期成本的控制做好前期的基础性工作。
3重点性的工作是做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积极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工程正式建设之前一定的工程招标工作而实现的。管理团队能够通过对工程设计招标工作的进行,通过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选择合理化的、最优化的、科学化的成本设计方案。并且在市场化的竞争方式上,成本设计方案的选择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功能的全面性和结构的合理性等土木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需求。所以,积极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制度既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又能够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
3.2优化设计方案。
土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必须要在前期设计方案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其造价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优化设计方案,管理团队能够本着在最大化的促进工程目标建设完成的情况下,保证工程造价利用的最优化的实现,科学的分析工程建设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强化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功能建设的需求分析,细化建设预算,以此促进方案的优化设计。
现今土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运用限额设计方案,能够在明确资金确定的前提下,促使施工管理团队能够严格按照资金预算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确定,以此能够限制某些不必要的功能建设的存在,降低不合理变更现象的出现,以此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4关键性的工作是做好工程实施阶段造假控制。
工作土木工程实施建设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最为重要的保证。针对这一方面工作的进行,首先要强化施工单位的选择,这一工作的进行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资质较高、能力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施工单位,并且在中标价存在的基础上,严格签订合同,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相关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其次,则是强化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设计变更工作的审查,积极的监督施工过程的进行是否按照施工方案所进行的。最后,施工管理团队能够积极的促进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涉及工程造价工作的完善,保证现场工程签证存在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及时的做好现场材料、人员、设备等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管理工作,强化监督工作的进行,积极的防止工程结算工作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造假的现象,灵活调整控制方案,以此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5小结。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是一项相互穿插,相互联系的系统进行的工作,在实际进行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等三个方面的工作协调配合,以此即能够促进土木工程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又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合理实现。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三
微生物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推动实验教学的发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实践环节,从而强化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一)推动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改革。
实验是学生学习和了解微生物的重要渠道。通过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验教学工作的不足,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了解、观察实验,便于学生开展实验工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实验技能,加深对微生物性质、特性的理解,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以实验为契机,让学生了解环境治理中可能涉及的`相关细菌集群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同时,了解该知识领域的动向,为学生的后续课程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微生物实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后续科研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化实验课程中的实践环节。
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实验涉及许多未曾接触过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未知的环境和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验课程中学生实践环节的比重,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微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总结。
微生物实验教学工作的发展,应当在强调基础知识、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技术条件,通过实验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强化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的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很好地将基础知识与实验相联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与环境实际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微生物教学工作的效果。为了方便实验工作的进行,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拓展基础知识面,方便教学工作。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应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对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强化教学效果。对于实验工作的改革,我们应当增加实验中学生参与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开展实验。同时,对于学生的实验工作效果应当进行监督校准,从而强化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同时开设两个小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减少学生动手锻炼的时间,又可以减少实验的次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在环境工程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微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推动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既符合我国微生物教学要求,又是素质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微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推动教学工作改革,强化教学效果。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四
程度高低不同的书院,通过某种机制组成联合体,在相互比较中可以看出其等级差异。宋代最典型的例证是见于《宋史·尹谷传》的“潭州三学”,即潭州州学、湘西书院、岳麓书院三学学生月试积分高等而递升,三学为三个层次,此为论者所熟知,不必赘言。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情况在清代也出现过。乾隆年间,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隔江相望,虽同属省会书院,但岳麓在全省招生,城南在全长沙府招生,程度有别。湖南巡抚陈宏谋规定,每年年底“将两书院生童传齐汇考一次,核其有无精进,以定次年去留。城南书院生员中有佳者,送岳麓书院。”(注:清·陈宏谋:《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邓洪波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1585页。)可见,岳麓书院由潭州三学而确立的湖南最高学府的地位,到清代仍然保持未变,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宋代的另一例在今江西,由江东提举袁甫实施,事见其《番江书堂记》,其称:
或问余曰:“子创象山书院于贵溪,兴白鹿书院于庐阜,而又建番江书堂,何也?”余曰“子岂知余尽哉!……两书院盖士友所宗之地,振而起之,责实在余。故凡士愿处象山若白鹿者,名随其行辈与其望实,或畀领袖之职,或在宾讲之选,衿佩咸集,彬彬可观矣。而余之所深虑者,已成之材虽易于振拔,而后来之秀未保其嗣续。况士友之纷至,非按其语言参诸履行,则未可得其为士之实。于是,选通经学古之士,率生徒而课之,余暇日亦数加考察。俟其立也,乃分两书院而肆业焉。此番江书堂之所以建也。”(注:宋·袁甫:《番江书堂记》,《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版,第145-146页。)。
非常明显,作为一种预备学校,番江的书堂程度要大大低于“士友所宗之地”的象山、白鹿二书院。按番江书堂在饶州鄱阳县,位于贵溪、庐山两地之间,有达源、止善、存诚、养正四斋,规模不小。可知,袁甫在三地远距离构建书院教育体系,比起潭州三学同城隔江组成的教学体更有创意,此则或可视作今日远程教育之开端。
与以上不同书院间通过某种机制联合组成一个等级差异有别的共同体不同,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地几所不同教学层次的书院共存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的情形。如福建省会福州,康熙年间由巡抚创建鳌峰书院,雍正十一年(1737)定为省会书院,专课生童。嘉庆二十二年(1817),总督汪志伊等创建圣功书院,专课童生。同治三年(1864),总督左宗棠又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注:民国《闽侯县志》卷三十三。)又如天津,有辅仁、问津、三取三书院“鼎峙为三”,“皆为生童而设,孝廉不与焉。”至同治十三年(1874),官绅创建会文书院,“专课举人”。(注:光绪《天津府志》卷三十五,马绳武《建立会文书院记》。)童生、生员、举人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各书院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书院的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的变化。如苏州府平江书院,创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凡吴、长、元三县童生,邑选十人入院肄业,诸生亦与焉。其后诸生尽入紫阳、正谊两书院,而平江书院专课童生。”(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二十五。)十分明显,苏州府属的平江书院,由生童并课到专课童生,其地位由高而低,出现了变化。
同一所书院内部也有高低层次的不同。如山西夏县涑水书院,由元至治年间邑令贴木儿不花创建,祀宋儒司马光,有“堂七楹,中设司马文正像,颜曰粹德堂,左延宾,右延师,辟斋五,聚造士之俊选与幼学者分授焉。游息之所,讲肄之堂,庖廪井厩靡不俱备,复入田亩若干,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注:雍正《山西通志》卷三十六。)可见,涑水书院是成人与幼年分班授课。又如清代湖南平江县爽溪书院,为同治七年(1868)邑人李元度创建于李氏家庙之西的家塾,它延请“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注: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六,《爽溪书院记》。)经师、蒙师所授内容不同,知识深浅有别,不言自明。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处一院而“分授”、“分教”,和有些书院的“分班回讲”一样,是分级分班上课的表征,它是书院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比之近代西方学校的分班授课,其依照程度而组织教学的原则相通,所不同的是,对这种教学规律性的认识与实践,书院要比西方学校早几个世纪罢了。
书院教学程度的不同,可以用大学、小学这样的传统方式表述。如元代建康府明道书院,就将自己的生徒明确分成“大学生员”、“小学生员”两类。“大学生员”十四人,又分“治经”、“治赋”两个专业,各七人肄业。其“课试”规定:“三十岁以下者,各各坐斋读书,延请讲书训诲”。“每日照旧例行供讲课。每日课治,治经义者小经冒议,治赋者省诗。午后纳课呈山长,晡后书院会食,课办呈公堂,放学。”“小学生员”无名额记载,其“课试”规定:“每日从小学教谕出题受书训导,每遇三日一次供诗;每日背诵隔日书,授本日书,出本日课题,省诗对句,食后习功课,午后说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之书,《通鉴》,出晚对,供晚对。”(注:《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年版,第425页。)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其程度的不同明显而具体。
与明道书院一院同招大学、小学生员肄业不同,明代山东临朐县朐山书院“以小学为教”,所招全是小学生员。朐山乃嘉靖十年(1531)知县褚宝创建,其创建缘由、内部规制及运作情况,详见于当年的山东提学副使所作的《朐山书院记》,其称:
又以储材在学校,而蒙养必先小学,乃仿古社塾遗意,创书院于邑城中,前为养正堂三楹,后为景贤堂五楹,翼以书舍十六楹,环以左右塾八楹。于是选民间之秀彦,立塾师以教之。朝钟暮鼓,聚散惟时,辩方书,正句读,吟诗习礼,考论名物器数,居处慎其(与)长幼,明其(节)勤惰,示其惩劝。令虽日事案牍不暇给。稍间,辄与诸生督课,时校艺,而进之右塾,升之左塾,升之堂。升之堂者,以需进于庠校。于是,邑之士咸观而向化。……嗟乎,今书院之设遍山左,然未闻以小学为教者。(注:嘉靖《临朐县志》卷四。)。
这条材料十分典型,不仅可以说明临山书院是小学,它可以与遍设山左的其他大学程度的书院并行特立,而且又以堂塾分成高低程度不同的三级,由右塾而左塾而升于堂,内部实行等级管理,便于激赏以提高生徒的学习积极性。更有甚者,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情况下,它又可将升之堂者进于庠校,使小学层次的书院可以回归社会,不致因缺失生存环境而出现无以为继的困难,可谓规划周详。事实上,清代虽行政区变化,临朐县附廓于海州州城,朐山曾一度升格为州级招收生童肄业的大学层次的书院,但到嘉庆七年(1802)知州唐仲冕率一州两邑士民创建石室书院之后,朐山书院又“改为小学,延诸生之勤笃者为童子师,属学官董之。”(注:嘉庆《海州志·书院》。)。
和小学层次的`书院再分高下等级一样,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也存在着诸多等级差异。前述第一、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类书院教学与学术水平高低不一的两种表现形式。另一种则是区域性差异。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各不相同。虽同属县级、州级、府级书院,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相比,其教学程度却不能相提并论。兹举陕西略阳县嘉陵书院为例,它位居县城,属县级书院,设山长掌教,有斋长经管院务,设院书、院舍宽敞,经费充足,规制谨严,在全县招数十名生童肄业。但其地接青海,距省城一千余里,属落后地区,其教学要求,仅为熟读六经而已。有关情况,见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为其制订的“成规”第一条《定膏火》,其称:
前以读经书定膏火,读经者给膏火,不读经者不给,期于士皆通经。然亦有勤于用功而读经不能如数者,自宜略为变通。今定膏火五十分,读经膏火三十分,不读经膏火二十分。读经以《易》、《书》、《经》、《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六经为定。六经尤以《春秋左传》、《礼记》、《周礼》为主。《春秋左传》十二本,《礼记》十本,《周礼精义》六本,诸生童于是三经,能二十日读一本者准膏火。……《易》、《书》、《诗》,每部均限八十日,能读熟者准膏火。然必《周礼》、《礼记》、《春秋左传》读完再读此三经者方准膏火,但能读此三经者不准。……其不专予读经,或读经不能如数者,生员膏火十分,童生膏火十分。(注: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9页。)。
《周礼》等三经共28本,以20天读熟一本计算,需要560天,《易》、《书》、《诗》三经,以80天读熟一本计算,要240天,六经共计800天才能读完。书院一般每年放假两个月,按照规定的进度,满打演算,每个生童必须在书院肄业三年方能读完六经。这样的教学水平太低,显然是不能和东南地区的县级书院相比的。
大学类书院的程度差别更突出的表现是,通过官办书院系列的行政级差而表现为县级、州级、府级、道级、省级这样一个由下而上的宝塔型书院结构体系。(注:《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第55-103页。)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官府的级别越高,其权力就越大,就能支配更多的经费,聘请更好的山长主教,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区越大,读书人就越多,书院招生时选择的余地也越多,能够做到优中选优。二者合一的结果,自然就会造成书院教学水平随行政区域的扩大而提高的局势,由州县而府道,由府道而省级,节节上升,构成一个由低而高的结构模式。上述湖南省城岳麓、城南二书院,之所以出现年终汇考,城南优秀生可以次年送入岳麓的情况,就是因为岳麓由湖南巡抚主持,在全省招生,而城南由长沙府知府主持,只在长沙府属各县招生而造成的。
总之,书院的教学程度具有多层次,从低到高,各个层次都有。既有大学一级的,也有小学一级的,而且大学、小学又各有高下之别。这种层次的丰富性,历代皆然。到明清时期表现更加突出,尤其是清代,由家庭、乡村、州县、府道、省会乃至联省,书院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完整的等级之塔,自成体系,差不多承担起国家的全部教育任务。(注:清·程廷祚:《与陈东皋论书院书》,《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1页。)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读书人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并在这种满足中赢得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这正是书院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与官私二学相比而特立独行的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用了“书院非大学”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字眼,但并不是说我们就不承认有大学这一层次的书院存在。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书院教育的层次性。书院既有大学一级,也有小学一级,不能只讲大学而不讲小学。在清末,书院教育的层次,被光绪皇帝等一代君臣所洞察,诏令改全国书院为大中小三级学堂,使古代书院通过改制,而与近现代学制血脉相通。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五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必修课之一。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没有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材体系,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笔者在此拟从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出发,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1.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材。任课教师需要自编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教师在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讲授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院校甚至没有与本科教材区分开来,其深度和难度也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和运动心理学教材有十余部,但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仅有一部,即张力为编于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可供研究生教学参考。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固定的教材,一般都是从几个教材中选出几个专题。这导致教材的结构体系缺乏整合性,不能围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组合。无论体育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都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科学地预见、推测体育行为,并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技术,按照规律干预、控制体育运动行为。目前,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讲授多是强调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理论模型的建立、陈述性知识的深入评价,缺少贯穿整个学科的主线,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强。而且,可供借鉴的参考书侧重不同,各有千秋。应注意吸收国外一些新的理论方法,研究生的教学尤其需要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动态。国内编著的参考书,由于出版时限的原因,不能满足研究生获得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最新信息的需要。适当引进原版教材,对研究生的教学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2.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设计缺乏合理的知识框架。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难以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递进性。课程设计中缺少应用性课程作为补充,难以适应体育专业研究生多元化就业的要求。由于缺少案例分析,忽视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或是社会体育指导时,不会利用所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学、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任课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
3.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在授课方式上,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做法,辅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多。教室资源是有限的,有的院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原因,连讨论都取消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难实现,现场的个案分析就更加不切实际了。
4.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评价方式缺乏创新。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而且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评促建,提高质量的目的。期末考试是传统评价手段的核心,平时作业是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系统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展研究生教学评估,教学环节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也是其中之一,其评估指标的确立和相互配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1.以母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计。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要提高现有课程的深度,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以及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内容要求新颖,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方法、新观点”,以使研究生尽早获得第一手学术信息,形成与本科生有区别的高层次培养模式。要重视现场个案分析,突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特色。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生课程要由以讲授性教学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的自学能力。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到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现场进行开放式教学,或充分利用网络开放、快捷的特点,结合比赛现场进行同步教学,积极探索适合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授课模式。
3.加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教材建设。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关心学生的原则,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应力求全面、创新,因此各章可包括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案例分析、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等。对于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尤其应精挑细选,列出与本章有关的有影响的中外图书及文章,以满足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深入研究的愿望。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同时,注重基础性与创新性,以反映当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以学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内容为主线,构建新的教材结构体系。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积极编制精品课件,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形成包括基本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电子教材、案例分析教材的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4.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监督作用。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包括任课教师自评、研究生评价和校方评估。任课教师自评主要是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设计、教学体会、教学方法等进行反馈性评估。研究生评价指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充分了解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授课的,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基础理论与现场案例分析的比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促进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组制度,加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与监督。任何一门研究生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水平。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而且要拥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接近体育运动实际。同时,教师对国内外前沿研究一定要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外语及查阅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此外,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鼓励年轻教师去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去交流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国内外的一些名师为客座教授,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带进来。
三、结论与建议。
1.体育运动心理学作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正确把握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材结构,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特点,网络教材与电子书相结合,形成教材的立体化。
3.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引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高水平的导师团队。
4.完善评价体制,发挥监督作用,力争把体育运动心理学建设成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精品学位课程。
对科技的认识论文篇十六
摘要:为建立更好满足目前大学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不良健康状况的体育课程体系模式,本文通过一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对比,从大学生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8项)和3项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与证明实验班课程体系模式较传统授课班级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生养生锻炼课程体系。
一、大学体育课程安排实际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为每学期16周,每周1次课(2学时),即每学年共计上32次课,64学时。由于受到法定节假日、雨雪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学生实际上体育课每学年平均在24次左右,每学期平均12次课,总计24学时。
二、目前大学生健康基本状况。
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知识常识非常匮乏。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与1985年相比,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1]。天津市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近视和肥胖仍是主要的健康问题[2]。而针对此问题我们重新设置了课程结构和模式,由5次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作者认为仅仅靠单纯的实践课的锻炼不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育技能和锻炼习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作者还认为若要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认识能力,端正体育教育目标,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启迪学生自觉,指导和支持学生自主体育,实现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常识。
三、本次研究主要内容。
(一)通过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
(二)通过(男生班)一学期试点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证明新课程体系模式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结果(纵向)分析。
1.试点班(3个班,83人)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脏腑失调。我们还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好转。
2.对照班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精神失常。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3.试验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总体评价只有69.516分。通过对比明显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4.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无明显提高。
(二)女生(新生2个班,不同专业)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与趋势的分析。
新生原始生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表中各项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五、总结。
为建立更好满足目前大学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不良健康状况的体育课程体系模式。作者通过一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对比,从大学生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8项)和3项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发现:
(一)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精神失常。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同时,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不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二)实验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和对照组的情况相似,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腑失调。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和基本身体素质得出,通过一学期时间的养生锻炼体系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各项身体状况都有好转,且变化明显。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班(养生锻炼)课程体系模式优于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实验班课程体系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汤利军,季浏。大学体育课:计步器测量学生mvpa时间标准研究[r].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2]谷丽颖,马宝起,丁金富。天津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方案的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1)。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4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