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我们前行的阶梯,它让我们不断突破自我。在总结中,要注重事实的客观、准确和全面。这些范文中包含了不同领域的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周易读书心得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周易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人生智慧的指南。我近日读了《周易》,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通过阅读《周易》,我收获了许多关于人生、世界和命运的见解。下面,我将分享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人生智慧(200字)。
《周易》是一本诠释人生哲学的书籍。其中的“易”有易变易常之意,提醒我们在人生中要学会适应变化。人生中的困境往往就如同周易所描述的“上下无常”,只有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才能够迎接挑战,并通过智慧去化解困局。此外,周易也告诉我们人生中的行动应该顺应于道,符合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只有这样,我们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第三段:世界观念(200字)。
周易中的“卦”是一种描述万物形态的符号,通过八八六十四卦代表了世界万物的生成与发展。而各个卦象之间多以“变化”为核心,显示了世界万物本质上的变化性。这启示了我对世界的新认识。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每个人、每个事物都与其他一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因此我们不应该过于死板和固执地看待事物,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和欣赏变化。
第四段:命运哲学(200字)。
周易中关于“命”的思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周易认为人生命运是由“先天与后天”共同决定的,先天因素是指我们的天赋、基本特质,而后天因素则是我们的个人修养与努力所决定的。这就告诉我,命运并不是完全由命运主宰的,我们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而不是任由命运摆布。这种积极向上的命运观念让我深感力量与希望。
第五段:总结(400字)。
通过读《周易》,我深刻领悟到了人生智慧、世界观念和命运哲学。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学会适应变化、顺应自然规律,这样我们才能因势利导,使我们的努力更有效。世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整体,我们的思维要灵活开放,才能创立出广阔的视野。而在面对命运时,需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和未来。总之,《周易》是一本具有深邃智慧的经典之作,它引导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去认知和应对生命中的诸多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周易》,我对人生、世界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古籍带给了我启迪和智慧,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面对变化、理解世界和把握命运。我希望将来能够持续深入地研读《周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哲学智慧。(1200字)。
周易读书心得篇二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通过对《周易》初步的了解学习《周易》的哲学思想。
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周易》就是算命的,因为不懂总觉得它很神秘甚至是神奇,人们怎么就可以用它进行占卜,知晓过去未来呢?现在大概懂得了,《周易》不是卜算之书,而是借此讲人的修身之道,最初的《周易》可能是具有卜算功能,但是后人对卦的解释赋予了它许多哲学道理。例如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和“否”卦,“否”卦的卦象是天在上地在下,“泰”卦的卦象则是反的――天在下地在上,“否”是不好的,因为人们认为天上地下天地之间没有交流与沟通是不好的,而“泰”天地是颠倒的,如此天地阴阳之间有交流、有沟通、有互相作用,使之通泰,所以是好的。这实为广大精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纷繁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周易》。
学习《周易》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易”。关于“易”的解释有几种说法:《周易・系辞上》讲“生生之谓易”,大概是说天地是处在动态的不断创生过程中的,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而东汉大家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说到:“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大意是说易分为三个意思:一是简,以简易繁;二是变,就是不停地处在变化中;三是不变,总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关于《周易》的作者及成书时代有这么一个说法:周易并非一人撰写,而是经过“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整理出来的。有三个圣人参与了成书,最早是伏羲画卦,《系辞下》中写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可知,伏羲观察自然界的天、地、人、物创生出八卦(八卦分别为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再者是文王演八经卦为六十四卦,他将八个经卦两两相叠演变为六十四卦;最后相传是孔子作《传》:“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也说道:“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一、《易》经的结构。
《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分为八个经卦和六十四个别卦,每卦由象(卦象)、辞(卦名、卦辞、爻辞)、占(断辞)构成,六十四别卦不规律分成上三十卦,下三十四卦。有意思的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和“未济”,按字面意思,“既”就是事情已完成,“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未”显然是未完成,“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既”既然完成了却又排在倒数第二个,易经把“未”完成放在最后一个是有它的哲学内涵的,《系辞上》说“生生之为易”,世间万物都处在动态的不断变化中,那创造的过程也是永不止息的。
二、《易》传的结构。
传是后人对《周易》的解释,分为七种十篇:《象》上与下、《彖》上与下、《文言》《系辞》上与下、《说卦》《序卦》和《杂卦》。
1.《彖》传上下。
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及卦义。例如乾卦的初九卦辞是“元亨利贞”,《彖》解释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指出最高统治者该如何做。
2.《文言》。
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一点点事情发展的苗头见微知著,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再看坤卦的初六:履霜,坚冰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下霜了就知道冬天就要来了,就是见微知著,告诉我们要提早辨析事情发生的'萌芽,可能就会避免灾害的发生。
3.《系辞》上下。
通论《易》的主旨、原理、功用、起源以及筮法,并选释十九条爻辞。《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大意说易经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大概是中古时代(周代)吧,作者大概是很有忧患意识吧,什么事都看得很简单的,最后可能是失败的,让人要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4.《说卦》。
阐说八卦的形成、性质、排列方位、取象的特点。“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后来的人们赋予了卦解释,乾代表天,如男子刚健;坤代表地,如女子柔顺;震代表雷,多动;巽代表风,所以无孔不入;坎代表水,坑里积水所以陷;离代表火,火光艳丽;艮代表山,山是不动的以为止;兑代表泽,有很多口舌之争。虽说有些论断有点牵强附会,不能完全相信,但古人的智慧还是令人敬佩。
5.《序卦》。
解释六十四卦前后相承的排列顺序。“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大概讲有了天地才有世间万物,所以头两卦是乾坤,万物萌生的状态称之为“屯”,需要启“蒙”,幼稚的初始的状态需要饮食,所以是“需”……超越了大家都在做的事肯定就能成功,所以是既济,可是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没有什么事是有尽头的,故以未济结束,极有意思。
6.《杂卦》。
不按卦序解说,而是两两相举,以言卦旨。有书言:“《乾》刚《坤》柔,《比》乐《师》忧。……《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杂糅混杂,或同或异,或对或类。
7.《象》传上下。
解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解释卦象的,每卦一则,共六十四则,称《大象》;解释爻象的,每卦一则,共三百六十四则,称《小象》。“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任何事物到达顶峰之后都会走下坡路,所以我们还是要居安思危,心怀忧患意识。
王弼《周易略例》:“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六十四卦其实就是六十四种人生境遇的象征,如果说忧患意识面向的是未来,《周易》的与时偕行思想则更多地指向现在。简单的言语包含的是广博的内容,《周易》不过寥寥数语却包含着以简易繁、阳逆阴顺、物极必反、趋利避害、对立统一、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盈不可久等无数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精髓,说它是智慧的结晶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书是十分值得拜读的。
周易读书心得篇三
《读书求学(三)》主要讲了《周易》和《书经》两本书。《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那是因为孔子韦编三绝,认真学习,所以才会这样的。而《书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它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秦穆公。它还是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五经中的一本。
孔子写的《论语》之所以用了很多《周易》里的词,是因为孔子韦编三绝,刻苦钻研,决心要把这本难读的书弄懂,他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我,在一次背第三阶段古诗《木兰诗》的时候,由于字句太多,我怎么也背不下来,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它背下来,而且是在十分钟之内,我先熟读《木兰诗》一遍、二遍、三遍……一直到十遍,我又从网上查找了《木兰诗》的大意,这种“和时间赛跑”的精神,促使我把《木兰诗》不到五分钟就背了下来。
我们学习的时候也必须像孔子一样,要有“韦编三绝”的韧劲,才能收获好的效果。
周易读书心得篇四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这本书。二十几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甚至几百年。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把玩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___,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
二: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
三: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七: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八: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周易读书心得篇五
《周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认为《周易》就是一本算命的书,其实不然,它是一本启迪人类智慧的书,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人都很喜爱读《周易》,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也把《周易》研习运用到哲学思想中。
阅读《周易》,重在理解其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纵观《周易》全篇,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三大理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对立又统一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自然界的一切的规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要我们与自然和谐统一,顺应宇宙,自然。三大法则指的就是理、象和数,探索宇宙、人生变化的原因;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万物的特征与特性;用现象中数理研究变化过程,预测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有些人说这是占卜迷信,其实不是。当你要去做某事时,让你考虑周详,谨慎做事,做到万无一失。看完三大原则,能让你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宇宙自有的规律必须去遵循,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宇宙在不断变化中,而我们人也在不断发展中,其中就包含了自我否定。
作为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论述辩证法的经典,《周易》历经种种磨难,,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阅读《周易》时,只有通晓以上这些道理,明白生活中所隐藏的哲理,才能利用书中的思维辨析和判断我们自身所处的时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周易读书心得篇六
在不经意间,我便经历了一场思想的熏陶。她默默无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变迁;她慢条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国瑰丽的文化;她她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五经”之一,以占卜为形式,涉及哲学思想,认识宇宙,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还会说道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犹忆中学时代,我看《周易》只觉得它讲的是做人的大道理,寒假期间浅读《周易》之后发现,作为群经之首,它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在这里,只能粗略的谈一下我的鄙见。
《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为纯阳之卦也是全书之首,乾为天为帝王为君子,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用九的‘群龙无首’讲的是作为一个君子一生应走的历程。第二卦,“坤”卦,为纯阴之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时代的发展至今,虽日新月异,勿庸置疑,人类的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卢卡斯更是归结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其实,这也就是强调人力素质的重要性。通俗地讲,人力素质就是指知识结构,我们常常把知识结构分为广度和深度两种,所谓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专长、术业有专攻的人;所谓广度是指一种综合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俯仰人间今古,那么首先,应具备极强的自信心。其次,我们应当耐得住寂寞,学习一种昆虫——蚕的精神,蚕不断地吃食桑叶,摄取营养,再把自己裹覆起来,在不经意间,咬破茧壳,长出翅膀。再次,我们应当正确分析前进道路上个人的差异性,如何不断调整与环境的适应性,与外围空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把握并借助环境的力量,从而缩短到达目标的距离。最后,我们在前进中尚需不断改变和调整目标的方向性。只要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终会有所得也!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时事新闻,引领时代前进的潮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沉淀已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祖先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诲中,接受现代的科技知识,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易读书心得篇七
作为一部有着悠久历史的典籍,《周易》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读《周易》并非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深思熟虑。我读《周易》的过程中,不仅对其中的智慧有所领悟,也触动了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对人生、对待他人和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我将分享我读《周易》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变化与无常。
《周易》中最核心的观念为“变”,它揭示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幻无常。在我看来,不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世界的历史,都是由无数微小的变化所组成。每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无论是吉是凶,都是经历了各种变化而形成的。读《周易》让我明白,要应对变化和无常,我们需要保持灵活和适应性,而不是固执地追求不变。只有心怀变通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境,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段:柔弱胜刚强。
《周易》中有一章节是关于“柔”的,其中强调了柔胜刚的观念。以柔克刚是《周易》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告诉我们在处理事务和处理人际关系时,柔弱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强势的同事,我们经常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争执。然而,读完《周易》后,我明白了与其用强硬的态度去对待他,不如试着以柔和的态度与他交流。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对我慢慢变得友善起来,我们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周易》让我明白,以柔克刚不仅能让我在与他人相处中更加和谐,也能让我更好地保持内心的平静。
第四段:福祸相依。
《周易》中的“变卦”理论提出了福禄和祸殃相依的观点。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幸福才是好事,而祸患则是坏事。然而,通过阅读《周易》,我明白到福祸其实是相互依存的,两者并非完全独立。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将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这些挫折也是成长和进步的过程。正如《周易》所言:“祸莫患,孰知其所兴也。”(《彖》)这样的悲伤和痛苦也是世间的一部分,只有面对这些挫折,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寻找到自己的内心力量。
第五段:对人生的启示。
读完《周易》,我获得了许多关于人生的启示。首先,我明白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在变化,我们要学会适应改变,而不是抗拒它。其次,我体会到了以柔克刚的智慧,能够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也能在处理事务时取得更好的结果。最后,我明白了福祸相依,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幸福,同时也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总而言之,读《周易》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知道如何去应对人生中的问题和困难。
总结:
通过读《周易》,我不仅在智慧上有所启发,也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周易》将古代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无常和变化。只有通过适应变化、以柔克刚、同时接受福祸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读《周易》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它给予了我很多的启示和让我走进内心的平静。
周易读书心得篇八
(注:AI并不具备道德判断能力。该文章仅用于参考。)。
作为中国古代五经之一,《周易》是一本探讨天地万物运转规律的经典著作,它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读《周易》,即便是仅仅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阅读《周易》也能丰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拓展人们的思维视野。在我的读书经历中,《周易》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世界观的转变。阅读《周易》让我开始关注自然界中的万物运转规律,尤其是阴阳变化,它印证了各种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它们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既有表面的表现形式,也有内在的原因。此外,阅读《周易》也让我更加重视世界、自我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学会理性思辨,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人生观的提升。阅读《周易》让我意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阴阳交替不断,万事皆然。在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读《周易》给我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让我更加坦然应对生活的波折和挫折,也更加理解人生的价值所在。
三、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阅读《周易》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写作和思考方法,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周易》中的朴素易学、深刻哲学和高超文学艺术都为我打开了全新的文化视野,激发了我对古代文化研究的兴趣。
四、心灵层面的着墨点。读《周易》结束后,我感觉非常舒服,仿佛心灵的负担已经减轻了。困难和烦恼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一种平常心的态度面对它们。读《周易》让我看到了心灵的明净,领悟到了无为而治的智慧,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帮助他人改变心灵境界。
五、价值取向的转变。读《周易》让我理解到人生不应是以功利目的为导向,而应该追寻真善美的境界,这不仅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更是德与智相结合的表现。阅读《周易》也教会了我如何存思想与品德之大义,并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这一思想目的,着重强调自我修养以及对他人的关怀。
总结:阅读《周易》是一个实现个人思想高度与价值取向改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得到了相当丰富的锻炼和内省。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往的世界观,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拥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一直推荐阅读这本经典的原因。
周易读书心得篇九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创立于西周时期的《易经》是先秦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的研究中,深入学习和研究了《易经》,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领悟。本文将分为五个段落,来谈谈我在研究《易经》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我明白了“易”不仅仅只是占卜和预测未来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易经》强调变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和应对变化才能够取得成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当我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将其视为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困扰和阻碍。这种积极的心态让我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一切。
其次,《易经》教导我们要相信“天道酬勤”,在努力和坚持中寻求自己的机遇和成功。这个道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我们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尽管现实中,有时我们的努力并不能立即得到回报,但是《易经》告诉我们要有耐心,相信自己的努力终将得到收获。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始终秉持着这个信念,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第三,《易经》还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和谦逊。在《易经》中,“和”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都需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只有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和谐。这个道理给了我很多启发,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工作中,我也懂得了与人为善,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当我与他人产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会思考问题的根源,试图通过誠意的沟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争辩和冲突。
第四,《易经》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在《易经》中,“变”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告诉我们在做出抉择时要谨慎。我们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选择和决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也促使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仔细权衡利弊,寻找最适合自己和他人的选择。这种有意识的选择让我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最后,《易经》在教导我们处理情绪和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易经》中有许多关于情绪控制和思维转变的教诲。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控制情绪和保持冷静的重要性。情绪的失控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判断。因此,《易经》教导我们要通过调整自己的心境和思维方式,将困难化解为机遇。这种积极、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我在处理问题和应对压力时有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易经》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研读《易经》,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智慧和经验。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易经》对我起到了积极的指引作用,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正确选择和处理情绪。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领悟,我能够更好地应用《易经》中的原理和智慧,实现人生的梦想和目标。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不经意间,我便经历一又一场成人礼之后的思想熏陶。她默默无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变迁;她慢条斯理地向我展示中国瑰丽的文化;她她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五经”之一,以占卜为形式,涉及哲学思想,认识宇宙,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还会说道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犹忆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要求没人找一句名言。我当时交上去的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年少的我殊不知这句话就是出自《周易》。浅读《周易》之后发现,作为群经之首,它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在这里,只能粗略的谈一下我的鄙见。
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不断改变和调整目标的方向性。只要我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强不息,终会有所得也!
特别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时事新闻,引领时代前进的潮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沉淀已久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祖先积淀下来的经验和教诲中,接受现代的科技知识,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一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二十几年前,有篇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我是做无线电工作的,二进制是数控的基础。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
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点滴的体会,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泽东,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有一女侍五夫之象,是说女人的淫荡,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二
以前只是听说过《周易》,有人说它是用来算命的,也有的说计算机的发明缘于《周易》的思想,反正在我心目中《周易》是深奥的,是很玄的学问。最近聆听了《周易》的精彩讲解,感触颇深,也对《周易》有了初步的了解。
《周易》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周易中哲学思想也尤能给人以启迪,“满招损,谦受益”、“祸福相因”、“过刚则折、以柔济刚”等哲学思想,读后深有感触,尤其是其中“祸福相因”辩证思维对我有很大启发。
想起我一朋友发生的事情,觉得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常常思考这一道理,居安思危,困难的时候也要充满希望。我有一友,住在一县城,家庭条件很好,家有别墅、轿车,拥有娇妻和可爱的儿子,工作条件很好,收入不错。我友也好交往,有很多朋友,经常相聚,生活很有滋味。但我这个朋友也有弱点,就是平时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常常喝醉,酒后还喜欢开车。我也常常告诫,但收效不大。
去年年底,我友酒后驾车出事,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后赔偿20余万元才免去牢狱之灾。事故后,我友常常自责,闭门不出。但经多位朋友劝导,人生之路很长,遇到挫折后还应振作,不能就此沉沦,我友才逐步走出这段灰暗日子,但此事带来的影响可能一生中也很难忘怀。
正如《周易》中体现的“祸福相因”思想,人在顺境时要考虑今后还会面临的困难,否则,“乐不思蜀”,真的遇到困境时可能就难以承受了。我友在平时就犯了这个错误,人活太好了,太顺了,未能居安思危,结果呢,就出了这样的事故,于已于人都是极大的创伤。我友在困境时,开始也灰心丧气,此时也应理解《周易》的“祸福相因”的哲学思想,应对未来存有希望,切不可就此不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友在今后人生之路上能谨记教训,也许会有更好的生活。
《周易》的确是一本天书,深奥难懂,但领会其中做人做事的思想,会终生受益。用心学习,用心领会,从《周易》中寻找人生的道理,用《周易》的哲学思维指导生活和工作,人生之路也许会平坦许多。我在以后也将更多的学习《周易》,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周易》。
《周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认为《周易》就是一本算命的书,其实不然,它是一本启迪人类智慧的书,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人都很喜爱读《周易》,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也把《周易》研习运用到哲学思想中。
阅读《周易》,重在理解其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对宇宙、社会、人生的看法。纵观《周易》全篇,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三大理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既对立又统一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自然界的一切的规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要我们与自然和谐统一,顺应宇宙,自然。三大法则指的就是理、象和数,探索宇宙、人生变化的原因;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万物的特征与特性;用现象中数理研究变化过程,预测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有些人说这是占卜迷信,其实不是。当你要去做某事时,让你考虑周详,谨慎做事,做到万无一失。看完三大原则,能让你体会到它的博大精深。宇宙自有的规律必须去遵循,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宇宙在不断变化中,而我们人也在不断发展中,其中就包含了自我否定。
作为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论述辩证法的经典,《周易》历经种种磨难,,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阅读《周易》时,只有通晓以上这些道理,明白生活中所隐藏的哲理,才能利用书中的思维辨析和判断我们自身所处的时势,做出明智的选择。
《六韬三略》曰: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万物寻。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
天时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四季更轮往复,正如世间一治一乱;昼夜晨昏交替,又似政权一起一伏。人的一生,像潮水般有起有落;人世的悲欢与离合,恰似月亮的阴晴与圆缺,草枯草长,国合国分;一盈一虚,一阴一阳。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世就是自然的化身,这一思想在《周易》这部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当你读几页《周易》后,就会被这其中阐述的道理深深吸引,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周易》曰:乾道变化,各在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阳之气的作用变化无穷,能使万物各自端正属性和寿命,保持住太和之气,以利于体现正道。乾阳之气凌驾在万物之上,使天下显得安宁。当正午阳光强烈的时候,花草林木伸展着枝条,绿叶正努力进行这光合作用,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子。到了晚上,星月当空时,枝叶又都收敛了。此时,昼属阳,夜属阴。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当政治清明,君臣勤政时,贤能得志,人民富裕,万向咸宁,四海升平。当政治昏暗,奸佞当道时,焚书坑儒,盗贼蜂拥,生灵涂炭,军阀割据。此时,治属阳,乱属阴。
《周易》向我们传递的,正是这一思想。《周易》的精髓,也正在于这些思想。治时,不要过于得意,因为夏天来了,秋天就不会远了;乱时,也不要过于悲观,因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甚至,人们不必畏惧死亡,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就像果子熟了会落,晴空久了会雨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一切都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正常地运行。
《周易》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为人立世,凡是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符合自然的,就是值得提倡的;违背自然的,就是不可取的。而如今,人类却想方设法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自以为科技已经很先进了,似乎可以与大自然一较高下。但人类殊不知道,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幼稚的孩童,一旦大自然报复人类,那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读《周易》,就是为了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积极地学习《周易》,推广《周易》的博大精神,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为了人类未来的和平幸福。所以,我认为,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研究《周易》,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我们或许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但实际上,《周易》已经帮我们讲述一切。
《周易》是2千年前周朝人的杰作,是我国古到劳动任命的智慧结晶。它是由太极衍生出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卦卦卦都富含着自己的意思。在古代,它成了算命人的必备读物,甚至能改变他人的`命运。而且它对现代科学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可是有的人说它是迷信和科学的结合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周易》中卦卦都有它的意义及象征性,但乾卦和未济卦,在我的眼中最有意义。乾代表元亨利贞,表示事事都好,但终究有所悔恨。未济卦则代表未完成,碌碌无为。其实,人生又怎么不像《周易》说的呢?人在社会上,如果创造了财富,或是取得了什么成就,就有可能造成巨大地麻烦,最终后悔。而如果一个人一声都没有什么事情完成,就是碌碌无为,应了未济卦。可见,《周易》中也有一些与事实相符的。但《周易》,是古代人的著作,并不包含现代科学。所以,《周易》并不可靠。《周易》虽然有些怀疑,可它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还是我们值得去欣赏。
《周易》这本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不过它比《论语》这些书要神秘得多,我还记得是从外公那里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正是过年,淘气的表弟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一本发黄而且还没有封面的书,结果外公很宝贝地拿过这本书,不让表弟玩。外公就说这是《易经》,然后叔伯们,姑丈们都说这本书很好因为年纪太小,记不太清楚,不过,《易经》是一本好书,我从小就知道。
大学后,专业的原因我正式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而且知道《易经》也叫《周易》。
看了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的书。简单一点说,就是类似于看风水,算命的书。难怪外公会读它我外公的业余兴趣是帮人家楼房看风水。
不过,虽然是关于算卦的书,不过我还是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因为我得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居然是出自于《周易》,我想,这本书不会那么简单,应该是一本充满哲学的书。
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一本,《周易》在古代是专门用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也讲述了怎么处理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在我看来,这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不科学的理论,但是在文化方面,还有在讲述人与自然,人应该怎么才能成功的方面,我觉得有它精妙之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这是出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大概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龙飞到天上,是预示着天下万民都会因此得到福泽;君子应该自强自立,终日努力不懈。当积极选择之意,当退则退,当跃则跃,可上可下,跃就跃进九五之位,退则退往群众之渊,才能够没有错。
这里面,包含着高深的哲学意味。多少年来,这些话一直支持和鼓励许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这些话教会我们,要有所作为,就要自强不息,有博大的胸怀,然后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时机成熟,最后勇敢,坚毅地走向成功;而且要果断,做错了立刻改正。
《周易》中的哲学道理还有很多,例如阴极必反,阳极必至说的是凡事不要太过,必须有分寸;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则告诉我们,既要注意天时,把握自然变化,更要注意人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周易》是我国古代寓意极深的巨作,即使到今天,它依然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看《周易》,也只能看懂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哲学道理潜在书中。不过,仅仅是这么一部分,我都受益匪浅,它教我很多人生或者是处事的道理。在休闲的时候,拿起《周易》,细细品读,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三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五经”之一,以占卜为形式,涉及哲学思想,认识宇宙,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易经》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就说过人们“日用而不知”。今天,我们都还会说道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人又变卦了,或者扭转乾坤,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犹忆中学时代,我看《周易》只觉得它讲的是做人的大道理,寒假期间浅读《周易》之后发现,作为群经之首,它的博大精深远远不是我所能读懂的。在这里,只能粗略的谈一下我的鄙见。《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为纯阳之卦也是全书之首,乾为天为帝王为君子,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用九的‘群龙无首’讲的是作为一个君子一生应走的历程。第二卦,“坤”卦,为纯阴之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四
最近,重读周振甫《周易译注》,因第一遍读得较粗略,只留下个大致印象,今次再读有点感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以作备用。说到《周易》,实属国学经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衍生了八八六十四卦,变化万千,确又有“理”通其间,确实蕴藏着大智慧,黑格尔和荣格对此书高度评价,黑格尔称此书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荣格则称其为人类的智慧宝典。
再读《周易》也属偶然,第一次看基本浑浑噩噩,在书店看到了《周易译注》,翻阅后发现还是译注好懂,便买了下来,回来一看,发现这书不得了!最近,在街头巷尾几次看到有人拿着杆子举着个老乌龟,一看就知道是算卦的,古代中国人讲究卜筮,烧乌龟壳后看其形状便是首选,《周易》便是解释占卜之辞,古代王朝太卜掌三兆之法,所以地位相当重要。有人说占卜是迷信,但《周易》绝不是迷信之术,其中蕴含了本体论、辩证法,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念等,对我国哲学思想发展影响不可估量。“易有太极”,太极是天地的根本,由此又有乾元、坤元,二者即阳气、阴气,为万物“资始””资生”的根源,产生八卦,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代表了八个基卦象,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不同组合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分为阴阳。《周易》便是这六十卦三八八十四爻的释义。
《周易》分为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其中第一卦便是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时乘六龙以御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说的是“乾”的地位,语言简练,但又颇有气势,不愧为五经之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再加上”坤”卦的“地势坤”正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由来。潜龙勿用,何谓也?“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世,不成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大隐隐于市的人,既不为世俗所转移,不求成名,隐居没有苦闷,不因为别人不知道他的正确而苦闷,对感到高兴的事就去做,对可忧的事就避开,这种人怎么能“用于当世”呢?所以,人要融入世俗,和光同尘,否则真的就“潜龙勿用”。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处在上位而不骄,处在下位而不忧,不停地前进,随时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害。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所以,要知进并知退,知存又知亡,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唯圣人也。这是人生的高境界!第二卦“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强调了坤合于“乾”,“天地变化,草木蕃”,《周易》一直强调天地交合,乾坤合体,才能万物交感,万物资生,这正是交流融合发展变化的观念。
卦三“屯”讲的是“刚柔始交而难生”,说的各种“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悲惨状跃然于纸上。“屯”者物之始生,物生必蒙,第四卦便是“蒙”。“蒙”卦,坎下艮上,水下山上,山下有泉,对蒙昧的人,要像水润万物一样包容教导,蒙以养正,圣功也,君子以果行育德!但也强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说的是蒙昧的人求启蒙,才能得以实施,有些时候如果学生或有些人没有这样的动力,“蒙”便没有了基础。如果真正对学生实现“蒙以养正”,真是“圣功”,但可悲的是许多学生没有求“蒙”的愿望,使得我们无从下手。
作为第一次笔记,今日先到此,近期陆续再发,以自省自勉!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五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六
最近徜徉在《易经》的境界中,发现孔子对《易经》的贡献太大,简直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甚至可以说,没有孔子的引领和介入,我们是没有办法解读这部天书的。没有孔子的“十翼”作为翅膀,这部书便很难穿越历史的时空而流传下来。这里只简单讲讲“十翼”《系辞传》中孔子思想的闪光点。
《十翼》是孔子关于易经的十篇文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传》各分上下,是六篇,还有《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篇,共十篇。《文言传》是文饰“乾”、“坤”两卦的,与其他卦爻无关,《序卦传》是讲解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原因的,非常值得研究,拟另撰文说明。《说卦传》是推论八个原始卦象,所谓的经卦意义的,是孔子对于八个卦象的理解。《杂卦传》则是讲综卦、错卦原理的。这三篇文章都属于专门的论述,只有《系辞传》是很分散的议论,有人说相当于《易经》通论,有一定道理,但似是而非,我认为还不是通论,而是孔子解读《易经》心得的总汇。
孔子曾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即自己是陈述传承古代文化而不是创作,那么就是说自己所作的文化工作都是有根据的,是经过古代历史验证过的。他笔削《春秋》,实际就是在鲁国原有史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所谓的“笔则笔削则削”,而对于《易》,他则采用不修改原文而是随笔写出自己感受以及意见的方式。或总论,或分说,借助卦象爻辞等发表自己对于宇宙、天地、人类社会关系的看法,在原本枯燥的符号体系中注入了人类生活以及伦理等生动丰富的内容,使我们看到了人的身影。
《系辞传》第八章基本是记载孔子对于一些个别爻辞的解释,如:“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前面说“同人”卦的爻辞“先号啕而后笑”,孔子对这句爻辞解释说,君子待人处事的道理,有时可以出行,有时可以安居,有时可以保持沉默,有时可以议论风发。二人同心合力,犹如利刃可以削铁如泥,二人的意志理想相同,说出的话如同兰草般芬芳馨香。强调同心协力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运用“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个成语,但不太注意这是孔子的话。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前面的话是“谦卦”九三的爻辞。这个爻辞应该是原来存在的,是早于孔子的语言,后面则是孔子对这句爻辞的解释。其大意说:勤劳而不自夸,有功而不居功,不自以为有恩德,这是极其厚道的表现,把自己的功劳推让给下级的做法。道德要高,礼节要谦卑。谦虚的意义,正是要用恭敬的态度来保存自己的美德和功劳。孔子的解释丰富了原来爻辞的内容,更加人性化,增加了我们阅读的快感。
在《系辞传》全文的最后,是这样几句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翻译过来就是:“将要叛变的人,他的言辞中有惭愧,心中有疑虑的人,他的话吱吱呜呜显得枝蔓,君子说话简明,焦躁激进的人话多,诬蔑好人的话游离而漫无边际,失去操守变节的人言辞绕弯委曲。将非常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浓郁的人情味融入到对于《易经》卦爻辞的解释中,这才是《易经》被重视和流传下来的关键。
周易读书心得篇十七
《周易》为五经之一,“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从此三种对“易”之理解,可看出“易”乃告诉人以道理之书:告诉人们极其简单却不易察觉的道理;告诉人们世间不断变换的道理;告诉人们永恒不变之真理。
《周易》可谓一部神奇的书,它将文字,图形,数字结合使其阐述的道理更为形象可感。最初之《易》由卦象,爻辞组成,后孔子作十翼,使“易”得到了更儒家化的解读,更注重于道理化的解读。
卦有上、下二体,“乾、坤、坎、震、屯、艮、兑、巽”为八卦,八卦两两相配,推而为六十四卦,每卦象以人事,与人以道理。体有三位,象“天、地、人”三才,以横线代表位之象,“一”代表阳位,断开的线“——”代表阴位。其中一,三,五为阳位,二,四,六为阴位,阳居阳位,阴居阴位称为当位,反之,则为失位。
从思想上来看,《周易》从总体上反映了以下思想:
1、渐变思想。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该种变化是逐步进行的,是一种渐变。总体来看,卦象中“位”的设置体现了这种思想。位有六,由下而上,以乾卦为例,由“潜龙到亢龙”体现了由下而上的渐变过程。在具体卦象中也说明了该道理,如“升卦”中则说明了事物顺势上升,积小成大的道理。“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一切高大的事物都是在渐变中由小积累而成。坤卦中“初六:履霜,坚冰至。”“初六阴气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践其霜,微而积渐,故坚冰乃至”。渐变思想无论从总体上还是细微之处皆可看出。
2、盛极则衰的辩证思维。
可以说所有的卦象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卦象中的五位为最尊贵,上六则虽位高于五,却未及于五之尊贵,则是作者“盛极而衰”思维的体现。“至高则少贵”。从具体之卦来看,“否、泰”卦阐述了该道理:“上九,倾否,先否后喜。”处否之极,否道以终,通道将至,则倾损其否,何得长久,故“先否后喜,否极泰来”。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处在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可以无咎。言寻常忧惧,恒如倾危,乃得无咎。只有在安宁的时候想到危急时,有长远的眼光,才能避免灾祸,如《论语》中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当位思想。
阴居阴位,阳居阳位则为吉。失位则不利。“位”极其重要,有盛德之人得居王位,才能够叙其圣德,若孔子虽有圣德,而无其位,是德不能以位叙也。“当位”也很重要,虽有灾既有位则得无咎。“当位”思想在《论语》中亦有体现,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适时而进。
事物当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发展须抓住一定得时机,不能急进,亦不能错过发展机会。乾卦“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阳气渐进,似若龙体欲飞,犹疑惑。跃于在渊,未即飞也。犹若圣人位渐尊高,欲进于王位,犹豫迟疑,在于故位。若其贪利务进,时未可行而行,则有咎。又如需卦中讲道事物的“需带”既求其所“需”,又待其适时。蹇卦中叙说如何度过蹇难之时,也说到适时而进,“象曰:宜待”者,既“往则遇蹇”,宜止以待时也。革卦中也谈到了须适时而进。
5、坚守中正之志。
我们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在此时渡过难关最关键的一点则是坚守当初之志,小心谨慎行事。坤卦“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则是说长守中正之志,能广大而终。
以上则是散见于各卦之中却贯穿各卦之总体思想。“易”还分各卦阐述了不同方面之道理。现以较为突出的几卦为例予以说明。
1、讼卦讲述诉讼之道。
诉讼之原因“物有不合,情相乖争而致其讼”。凡讼之所起,必刚健在先,以为讼始。
于讼之时,断狱之官极其重要,只有中正之官才能公正的判断事物的对错。
自下讼上,悖逆之道,故祸患来至,若手自拾掇其物,言患必来也。此应为儒家的安国之道,教导人们不应讼上。
讼虽胜而谦让蒙锡,则可长久。
戒人止讼免争,消除讼之根源。
2、比卦:与人相处之道。
比之道:与己相应者则亲之,与己不相应者则疏之。该种思想或为儒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思想之渊源。
选择比辅的对象须慎重,须比与有信者,“有孚比之无咎”,必有诚信而相亲比,始终如一,为之诚信,乃得无咎。
比辅于有德长者,永守正道。
亲比之时,宜速不宜缓。“亲成则诛”者,彼此相比,皆速来为亲;亲道已成,己独在后来,众则嫌其离贰,所以被诛而凶也。
3、谦卦:谦虚谨慎之道。
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也。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唯君子有终。“谦谦君子”谦成为衡量君子的标准之一。初六至上六皆说明谦乃吉的道理,广说谦德之美,若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是亏减其盈,盈者亏减,则谦者受益。“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如复卦喻示事物正气回复,生机更发的情状。
无妄卦:与人处事不妄为,需谨慎之道。
大蓄:事物发展过程中,必须竭力蓄聚刚健正气,“君子”广蓄美德,“君王”广蓄贤人。
离:事物往往需要附着于一定的环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咸:事物感应之道。
恒:人贵有恒久之心,之志。
遁:事物发展受到阻碍时,须暂时退避,以俟来日振兴复盛。
明夷:时世虽暗而道不可没,立身纯正则危不足忧。
《周易》中某些思想成为儒家文艺思想的发源,现予以分析之。
观卦:叙观仰美盛事物可以感化人心的道理。《象》曰: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发展到儒家的诗教观,诗可以观,又“上以风化下,下以讽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贲卦:饰也,以刚柔二象交相纹饰。主张恰如其分的纹饰,并崇尚朴素自然的之美境界。为后来孔子的文质观奠定了基础。
周易中的成语,习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龙马精神,否极泰来,谦谦君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9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