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5:48:30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优秀17篇)
时间:2023-11-26 05:48:30     小编:碧墨

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过程。此外,还需注意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探索的课题。以下是专家给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十个建议,请大家参考。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一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关注课堂走进课改》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四、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矗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过程、优化学法、培养发现、鼓励创新。然而,要达此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学生从理念上认识、观念上更新,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并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和勇于实践。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教研员职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获取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研员要指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最佳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然而,要达此目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教研员和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合作。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视野。故,仅仅靠教师的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只有通过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寻求新的教研取向,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认识到,教研员不重视教研就是失职,学校不重视教研,教学就失去生命力,教研工作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理论学习培训,采取“自培”与“他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尽职尽责;还应积极寻求有利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探寻出有效的教研方法,从而促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以确保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研工作有实效。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应提倡“研”“教”一体的教研模式,既是教研员又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率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并应充当“领头羊”,而其职责迫使也必须是“领头羊”,且必须领好“头”。教研员只有知难而上,才可以一边通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又一边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使“研”“教”自成一家、两全其美。应探寻教研方式多样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平常与教师或学生交流,还是课堂的示范教学,都要求教研员既要有理论的讲述能力,又要有实践的操作能力,才能发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教师教学和优化学生学法并教化学生成材的过程。教研员必须经常与教师共同研讨、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找出不足,寻求到有效方法,才能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目的。学生最终才会成为对人民、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用之人。教研员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但其培养的方式与教师不同,更多的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对教师的指导来达成。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研员的工作,教研员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4、教研员的职能要求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是教师的一面旗帜,是教师的引领者,是教师的典范和楷模。因此,首先教研员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经常深入课堂实践,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交流、实践、推广,为教师示范,替教师解难,真正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以研促教”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使教研工作尽显本色。

5、现在,教研员不再是传统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开放的探究者、拓荒者。教研员应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和实践。现在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教研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说白了仍是“打杂”,真正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教研工作确实很难。而要一时改变这多年就形成的常规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教研员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教研员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并注意合理、紧凑地安排时间,否则要想真正干好教研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取得优异成绩更是天方夜谭。教研员职能要求教研员不仅应懂得业务。还应为自己创设用武环境,才能立于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做好教研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构建教研新思路促进教师发展》、《教育通讯》7期张廷均.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三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国家统一进行的课程改革如何发挥决策者的道德意识作用,保证课程改革的社会民主公正?对此,西方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作出了回答。其所倡导的实践审议的思维方式也引起了国内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注意,并把它作为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对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不能采取简单移植的态度,需要考虑到其产生的背景和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从而做出合理的取舍。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课程现代化改革运动遇到了阻力,受到了挫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科技革命的挑战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西方社会发动了课程现代化改革运动。但是,对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的大量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批的工人阶级和少数民族家庭出身的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并且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采取了消极执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旨在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课程改革的结果没有保证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激发教师与社会公众的课程改革参与热情?课程改革应如何保证教育的民主、公正,调动教师与社会公众的课程参与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在一个多元分化的社会如何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改革中建立价值利益共识,避免剧烈的冲突和震荡?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课程改革参与者和发动者,英国的斯滕豪斯和美国的施瓦布等人开始反思这些问题。由于不满于结构功能主义课程改革的价值中立立场,也不同意批判理论的激进的价值冲突和对抗的立场,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对课程改革实践目标的伦理政治的思考,并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和当时有影响的彼得斯的教育知识伦理学与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中寻找课程改革的伦理政治学依据。

亚里士多德出于对一个完善的人和完善的城邦生活中冲突的厌恶和拒绝,试图为城邦公民的共同生活寻找伦理学基础[1]。这种共同生活的基础在于雅典男性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道德伦理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生活指政治生活,是男性公民之间的交往活动。实践作为伦理行为,是一种采取正确行动的选择行动。作为正确行动的选择行动,它以正确合理的判断为基础。这种判断不是指依照法律原则的裁决,而是择宜做出的公正行为。这种实践判断不同于策略判断。策略判断依据一般的原则,指向正确的行动。实践判断是一种善恶判断,依据道德意识。策略判断考虑的是手段的合理性,实践判断考虑的是目的合理性[2]。实践判断以实践智慧为依据。实践智慧也是一种知识,但是不同于科学、技术知识。三种知识在知识的对象、知识的性质、获得的方式与过程和目的方面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纯粹科学是一种关于不可改变并必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它是一种依赖于推理证明而能被人学习的演绎性知识,其典范就是数学。技术科学知识是关于制作或生产某种可改变事物并服务于制作者目的的一种与偶幸相联系并能为人们学习的知识。实践智慧是一种关于其对象是可改变事物的人类践行的知识,并以在具体事务中的践行作为自身的目的,它不是通过单纯学习和传授而获得的,经验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它要求我们身体力行,去实现人类最大的善。

彼得斯认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价值活动,但是这种教育价值是教育过程内在而不是外在或附带的结果。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旨在为多元分化的社会提供新的政治自由原则。罗尔斯要解决的政治自由主义的问题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公民——他们因各种合理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哲学而产生了深刻的分化一所组成的稳定而公正的社会之长治久安如何可能[4]?罗尔斯认为,任何一种合理的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哲学都不可能得到全体公民的首肯,为集体合作提供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自由原则。这种新的自由原则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原则,是公正和差异的平衡和结合。其基本内涵是:所有社会的基本物品,包括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需要平等的分配,除非这种不平等的分配最有利于最不利的群体。由于人的天赋存在差异和不平等,因此在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定时,不能仅仅依据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原则,仅仅考虑为社会提供训练有素的劳动力的工具价值,而应依据平等差异的原则,优先对处境不利的人群予以补偿,并由此增进和丰富个性和社会生活。

受亚里士多德、彼得斯和罗尔斯政治伦理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学者把课程改革看作一种由有道德能力的行动主体所做出的有关课程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道德政治实践。从道德政治实践的角度反思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课程文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公正性,影响课程改革的社会历史文化情景性,形成了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滕豪斯和埃里奥特,美国的施瓦布和瑞德等。

课程改革是一种权力和利益分配的活动,对于这种权力和利益分配活动的性质、主体、知识基础、活动程序和对象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改革理论主张。对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体现如下观点。

(一)课程改革是一种伦理政治实践。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课程革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作出理想的学习程序的决定和怎样执行所做出的决定。对此,结构功能主义的课程改革把它作为侧重通过效益成本分析来解决行动的效益和效率的技术实践问题,而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尽管课程问题在目标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转化成程序问题,但是课程改革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课程改革是一种伦理政治实践。课程改革作为伦理政治实践,它具有如下特点:1)集体协作性。课程改革不是个人的行动,而是集体的交往协作活动。这种集体的交往和协作以集体的审议和决策的方式出现;2)互主体性。在集体审议过程中,参与审议的个人或群体都是主体。课程改革的主体具有多元性;3)是一种目的在于善的实践判断活动,而不是一种预先制定改革目的的程序活动。格兰迪(gmndy)曾有过一个例子:如果教师采取某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有效的完成课程计划规定的任务,并且,对教师工作成功的评价也是根据完成指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这种行动是策略行动和策略判断。而如果教师采用某种方法时是基于考虑学生未来的幸福作出的判断,这是一种实践判断教育性。埃里奥特认为,国家、学校教师和社会在课程改革的相互协商审议的过程中进行相互教育。施瓦布认为,课程发展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集体的决策活动,是一种伦理道德活动。

瑞德认为,对课程改革作为伦理政治实践活动性质的准确理解需要消除几种错误的观念:1)把实践作为与理论相对的具体的日常活动,看成是需要理论指导的活动,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本质区别;2)把实践作为利用资源和技能的活动,忽视了影响和支配实践活动的历史传统与美德因素;3)把实践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活动,看成是知道如何做的技术,忽视了实践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性质。其中,瑞德特别强调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区别开来。他认为,实践与理论一样同是探究活动,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和疑惑,但是实践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探究形式。二者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依据的知识基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理论要解决的是思维和逻辑问题,需要运用一般的原理,采用推断和演绎的方法,其结果在于做出解释、说明;实践要解决的是具体的社会历史事件,依据的是特殊的经验,采用的是审议的方法,其结果在于采取恰当的行动。实践依赖于群体的历史传统和个人的美德,是一种历史的道德伦理活动,是一种道德选择。

(二)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

课程改革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实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作出决定。那么,谁有权作出课程改革的决定呢?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呢?由于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实践的目的的价值冲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作为一种集体的审议活动,课程改革的主体既不是政府及代表政府的技术专家,也不是教师,而是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公众集体审议决策的结果。施瓦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的集体决策以学校为基础,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只有小组能够收集课程决定所需要的各种证据和专门知识。埃里奥特在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时指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不仅仅是国家。埃里奥特主张超越课程改革主体的二分法,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由代表学校、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家长、雇主、雇员、政府官员,在对话中通过共享和协商他们各自对教育目标和过程的立场和观点,尝试形成留有争议空间的共识。

在强调课程改革的集体审议时,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还强调把课程改革的权力逐步移交给直接面向课程改革实践结果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斯滕豪斯认为,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教师不是课程方案和政策的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没有教师作为学校和教室实践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受斯滕豪斯的影响,埃里奥特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观察指出,在发达的社会,变革不再是长期的稳定期间的短暂的事件,而是经常的、持续不断的、难以科学预测和进行社会控制的。因此,发达的社会是一种风险社会,面对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对风险结果的控制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形成社会存在条件的责任转交给直接面对风险结果的社会公众,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判断不应仅仅由政府或知识专家来决定,即使是民选的政府或具有社会权威的知识专家。

(三)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行动。

人们常说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问题不在于课程改革有没有理论指导,因为如瑞德所言,国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干预从来都不是非理论的,它总是暗含着某种课程观和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问题在于国家课程决定依据的是什么性质的理论,是何种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的理论不只一种,课程理论也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而课程领域的危机在于习惯的、不加思考和错误的依赖理论,依据单一的、不可靠的理论[5]。基于对课程改革理论现状的批判,施瓦布和瑞德认为,在强调课程改革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时,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性质的判断将会导致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选择理论。瑞德认为,课程理论是解决课程问题的。而问题可以分为解决行动程序的理论问题和解决行动的手段和目的问题的实践问题。与理论和学术问题相比较,实践问题具有以下特征[8(需要做出决定;做决定的依据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能够确定无疑地告诉我们应该顾及谁的利益,考虑何种依据或优先考虑何种主题;需要考虑现实状况和历史,不是从零开始;每个问题都是独特的,是特定的时空的产物;需要在竞争的目标和价值之间做出裁决,一些人因此受益,而这可能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判断实践行动的根据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行动要达到的理想的目的。课程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

由于存在两类不同的问题,因此存在两类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探究活动,即理论问题与理论探究,实践问题与实践探究。理论问题对应于原理思维,是在无可争议的前提和可以证明的事实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践问题对应于审议思维,强调前提的可争议性、事实的不确定性和心理逻辑。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理论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普遍知识,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作出决策;理论活动的对象是一般、普遍不变的事物,它是在已经确认和公认的抽象理论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情景,它是在已有的实践智慧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活动的进行往往是根据一般的原理进行逻辑的推理和资料的验证,而实践活动往往没有可靠的现成的原理,它需要基于对实践情景的理解、沟通来达成共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课程改革理论知识的来源与构成,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强调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课程改革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实践,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作出决定。那么,谁有权作出课程改革的决定呢?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呢?由于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实践的目的的价值冲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改革是集体的审议活动。作为一种集体的审议活动,课程改革的主体既不是政府及代表政府的技术专家,也不是教师,而是政府、学校、教师和社会公众集体审议决策的结果。施瓦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的集体决策以学校为基础,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只有小组能够收集课程决定所需要的各种证据和专门知识。埃里奥特在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的课程改革进行反思时指出,课程改革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不仅仅是国家。埃里奥特主张超越课程改革主体的二分法,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由代表学校、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家长、雇主、雇员、政府官员,在对话中通过共享和协商他们各自对教育目标和过程的立场和观点,尝试形成留有争议空间的共识。

在强调课程改革的集体审议时,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还强调把课程改革的权力逐步移交给直接面向课程改革实践结果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斯滕豪斯认为,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教师不是课程方案和政策的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没有教师作为学校和教室实践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受斯滕豪斯的影响,埃里奥特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观察指出,在发达的社会,变革不再是长期的稳定期间的短暂的事件,而是经常的、持续不断的、难以科学预测和进行社会控制的。因此,发达的社会是一种风险社会,面对风险、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对风险结果的控制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形成社会存在条件的责任转交给直接面对风险结果的社会公众,对于什么是好的道德判断不应仅仅由政府或知识专家来决定,即使是民选的政府或具有社会权威的知识专家。

(四)课程改革是在实践理性指导下的行动。

人们常说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看来,问题不在于课程改革有没有理论指导,因为如瑞德所言,国家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干预从来都不是非理论的,它总是暗含着某种课程观和指导课程设计的理论。问题在于国家课程决定依据的是什么性质的理论,是何种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的理论不只一种,课程理论也存在正确和错误之分,而课程领域的危机在于习惯的、不加思考和错误的依赖理论,依据单一的、不可靠的理论[5]。基于对课程改革理论现状的批判,施瓦布和瑞德认为,在强调课程改革理论对课程改革实践的指导作用时,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对课程问题性质的判断将会导致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课程改革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来选择理论。瑞德认为,课程理论是解决课程问题的。而问题可以分为解决行动程序的理论问题和解决行动的手段和目的问题的实践问题。与理论和学术问题相比较,实践问题具有以下特征[8(需要做出决定;做决定的依据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能够确定无疑地告诉我们应该顾及谁的利益,考虑何种依据或优先考虑何种主题;需要考虑现实状况和历史,不是从零开始;每个问题都是独特的,是特定的时空的产物;需要在竞争的目标和价值之间做出裁决,一些人因此受益,而这可能以牺牲另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判断实践行动的根据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行动要达到的理想的目的。课程问题主要是一种需要通过审议和实践理性解决的不确定的实践问题。

由于存在两类不同的问题,因此存在两类不同的知识和相应的探究活动,即理论问题与理论探究,实践问题与实践探究。理论问题对应于原理思维,是在无可争议的前提和可以证明的事实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实践问题对应于审议思维,强调前提的可争议性、事实的不确定性和心理逻辑。理论和实践的活动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区别。具体来说,理论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普遍知识,而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作出决策;理论活动的对象是一般、普遍不变的事物,它是在已经确认和公认的抽象理论体系基础上进行的,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差异性的情景,它是在已有的实践智慧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活动的进行往往是根据一般的原理进行逻辑的推理和资料的验证,而实践活动往往没有可靠的现成的原理,它需要基于对实践情景的理解、沟通来达成共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课程改革理论知识的来源与构成,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主要强调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基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实践的优先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意义价值的解释作用。

(五)课程决定的方式是一种审议的方式。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实现课程资源配置的民主公正。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课程决策程序和课程资源分配方式才能有利于教育民主?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认为,必须使课程决策建立在社会公众集体决策的基础上,使课程决策的过程成为一个集体审议的过程。施瓦布、瑞德和埃里奥特分别在对结构功能主义的技术工程模式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集体审议程序。

施瓦布认为,审议的过程包括“发现-联合-运用”三个阶段,通过发现的过程了解课程发展面临的真实问题和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联合寻求最大的共同利益,通过利用的环节使集体的决策得以实施。这三个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交替的。

瑞德认为,在许多公共政策领域,权宜之计、程序、多数投票和权威意见已经侵占了鉴别、审议和判断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更关注效率问题,从而使得解决效益问题的科学管理、效益成本分析和目标管理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忽视了课程决策问题的实践审议性质。瑞德提出通过审议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决策,这种审议的方式不是通过预先指定的目标,而是通过对课程的目标进行审议,让不同的利益组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发言权。瑞德援引威克尔(vicker)和施瓦布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国家课程决策和课程政策作为一种集体的决策活动须经历的五个阶段[7((pp.27-30):l)鉴别一明确问题的性质和原因,避免因匆忙对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做出判断而导致解决错误的问题,而错误的.问题又会导致浪费时间、资源,超出解决能力以及付出很大的代价;2)事实判断一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是什么。事实判断包括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感受、价值和信仰的判断,因此事实判断不是收集信息的程序活动,而是一种批判和整合的精神活动;3)价值判断一什么解决方案是可接受的。价值判断是对行动结果的利弊进行判断,基于道德的价值判断的结果,一些行动可能因为有不理想的负效应、昂贵和无效而被排除;4)形成被选方案——可能做什么。提供可供比较和评价的行动方案;建议一应该做什么。

埃里奥特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的课程改革的社会工程模式存在缺点。这种缺点主要表现在:1)没有考虑社会中的人的行动和交往的复杂性;2)容易使人们把阻碍课程改革的条件归之于改革的速度太快、资源缺乏和学科知识不够的问题,并且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随着时间逐步消失,而忽视了课程改革的伦理政治问题;3)容易忽视处于课程改革边缘地位的地方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把边缘的沉默看成是达成共识而不是因为共同的无权和无能为力感。基于对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英国两次大的课程改革的反思,埃里奥特认为,课程改革失败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课程改革是由教师发动的,是无计划的,因而降低了教育质量标准,而是在于课程改革采取了社会工程模式。他因此倡导课程改革的社会实验模式,主张建立一种建立在学校、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不断建构和再构基础上的协商的国家课程发展机制。

(六)课程改革应就自身的目的、价值作出审议。

在对课程改革活动的对象的认识上,不同于结构功能主义对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的技术程序问题的关注,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转向对课程改革目标的道德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关注。施瓦布强调对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种课程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出审议。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斯滕豪斯、埃里奥特和瑞德强调主张发挥教师、社会公众对课程改革目标的实践审议作用和道德判断作用。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要解决的是课程改革与社会民主公平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多元民主社会冲突的事实和整合的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性。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课程决策者的道德意识在促进课程改革民主中的作用,突出了改革中人的因素,突出了人的选择性和责任意识。这种课程改革的理论解释和实践方案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变化速度的急剧加快,社会变化的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个人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改革如何充分调动教师、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道德责任意识,使之能根据情境变化做出恰当的课程决策,这已成为当今时代课程改革理论关注的话题。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通过与亚里士多德、彼得斯和罗尔斯的伦理学思想的联系,使得课程改革研究的主题从对如何教的问题转向应教什么的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应建立何种关系的问题。这对赫尔巴特、斯宾塞和泰勒等所开创的技术理性的课程设计研究而言,在研究的主题、理论和方法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另外,作为一种课程改革的理论,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影响课程改革因素的复杂性和课程改革理论的特殊性,对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解释,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性。正是由于实践哲学课程改革理论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启发性,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至今仍有影响。

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研究的主题上片面强调课程改革与政治民主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把课程改革的政治目的、人的发展目的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立起来,这不符合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竞争的要求。

第二,在理论依据上,片面强调课程决策者的道德意识对课程改革的民主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活动对课程改革的影响,因而难以解释课程改革促进社会民主的真正动力。同时,相对忽视社会结构对课程改革实践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唯意志论的倾向。由于忽视了对课程改革实践起作用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因此使得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缺乏解释力。

第三,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强调影响课程改革因素的复杂性,突出了课程改革的审议模式,这有利于课程的民主化。但是,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假想课程改革是在无权力干扰的平等主体之间所进行的集体课程决策,这在充满权力的支配甚至诱骗、欺诈的现实社会中何以可能?实践哲学的课程改革理论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因而表现出理想化的特征。甚至瑞德也承认,尽管一个好的课程决定是基于对选择的需要、可能性和尺度做出的无遗漏和诚实的评价,但是这是理想的。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四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这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共识。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创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相适应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使得学生不再是课程教学的工具,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过去统一模式的教学要求,重点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新课程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

首先,新课程强调课程的人性化,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包括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数学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动机等等。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用来处理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的经验,进行形式符号语言的运算推理。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刻板、单一、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事实上,新课程主要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新课程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主要受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方式、数学课程安排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数学课程不但影响着人们对数学学习实质、特点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的成果。我认为,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是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也是联结师生的桥梁。作为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保证学生乐于学习,学生则根据新课程规定的数学内容、标准、进度进行有效学习,发展自我。因此,数学新课程必须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规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更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其次,新课程力求课程内容的安排接近生活。新课程内容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这也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另一方向。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中学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阶段,这种转化基本定型或成熟。数学课程的安排,必须考虑这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改变,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在概念教学中,以相关知识为载体,运用多媒体揭示概念本质,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便于深刻理解概念。多媒体本着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射影这样的特点,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网络资源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实现了从黑板到屏幕、从粉笔到鼠标的全新的改革。例如,在教学“函数单调性”时,运用课件第一次演示,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单调性的概念,再次使用时,帮助学生理解单调性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学生从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理解,加深了理解,使学生认识从表象提升到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教学高二数学解析几何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曲线的课件,并将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出来,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来源,而且更能通过动画的演示深入理解曲线的性质。因此,丰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的新角色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获得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者。以此只要教师合理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时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一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最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更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改革,使得教师不再像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学生一听到底,课堂成为教师的表演舞台,而学生成为被迫学习的工具,这种填鸭式的学习只能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到最后一事无成。教师要把课堂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职责就必须进行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具有高效率和更有创造性的活动,做一位能掌控全局的指导者。同时还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影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由此可见学生从被迫的学习到自主的感兴趣的学习,效果不同,认识水平不同,所学到的知识也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可知,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改革的理念,都对教师的“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但要创造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更要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服务于教学,将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地融入教学改革当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五

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体会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必须先认识它,才能应用它,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生物组在深刻领会课改理念的情况下有如下一些做法:

一、以校本培训为载体,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思想水平。新教材的教学模式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生物科组的教师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和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气氛中进行学习。

2、课程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习对自己终生发展有用的生物”,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改变了以前单一的考试,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3、我校生物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定时进行新课标学习,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及时进行交流心得、体会。互相之间频繁进行听课、交流等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使课堂更活跃,学生更乐听、乐学。也经常抓住一切机会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共同研讨,交流取经,并认真总结,既提高自身素质,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研讨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师生作品丰富。

二、课改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上好生物课的关键。

1、在课堂上,力求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课本上有的活动大胆进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设计一些简单而自认为好用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如在上课时请学生充当小老师,请学生进行讨论、板书、讲述、做游戏、出模拟试卷等等。针对某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让老师来回答,课后可让学生对某些章节出一份自己满意的试卷,自己找搭档做再进行批改,这比起老师出卷让他们来答,学生更感兴趣,效果更好。单然,学生刚开始并所出的卷子不一定会让你满意,但你要看到他们的热情,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出的题目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老师只起引导、归纳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根据气候特点、环保节日、社会动态及课程等内容进行各项教育,如在“非典、禽流感、流感”时期可调整教学进度把传染病的内容提到前面学习,并结合形势进行教育,使学生更能科学认识传染病,并请学生做以“非典”为主题的手抄报。而且教师把这一主题结合传染病的知识编入《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还结合课程进行青春期、艾滋病等健康。结合“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和学校环保活动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科活动,如进行校园绿化规划设计;进行环保小论文的汇编;编写科普报;科幻画的比赛;结合课堂举行辩论赛、拟出环保行动计划、收集或提出环保口号并进行宣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充分结合本校优美环境及周边的园艺场、良种场开发校本课程《园艺》运用讲座、实地实践带领学生对校园主要树种进行辨认并制作树名牌进行挂牌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植物、环保等基本知识。

4、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网络资源。我们所采用教材的一些辅导材料还没有跟上,故而我们采取自制教具,请老师、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教具模型,上网搜集、下载彩图等使学生能在动手中体会书本知识,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及搜集材料的能力。又可以作授课之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形象、具体。

三、课堂中的变化。

1、学生角色的改变:

在课堂中,学生结合教师布置预习课文的要求,自主地预习,并给教师提出建议,在实践课、活动课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上,与老师达成共识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学生建议采用分组竞赛、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把一堂枯燥的课上得有声有色,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采用辩论的方式,各显其才,这样在课堂中创造了老师和学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地点不单单是教室,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点。如在《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到操场,每生都抓一只蝗虫,几个人一组,通过对比,得出蝗虫幼虫与成虫的差异。通过这节课,再胆小的学生都敢去抓蝗虫,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对于《物种的多样性》中的《植物类群》这一节更是利用现有的学校100多种的植物,进行现场讲解,课后再制作树牌给以一个个挂上,不仅对于本年段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也为全校的师生服务,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对花草感兴趣的师生再也不要来问我)。还有并非如学校强调的零食不能带入教学区,在讲“微生物与食品”“观察鸡卵的结构”时我发动学生回家找出与微生物有关的食品;生、熟的鸡蛋带进教室,还允许上完课可以将能吃的食品马上吃掉。使学生感到非常快乐。

在教学上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中,本人充分利用教材把其中的各个活动稍做更改,便以让学生都能参与,如对“人类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由辩论改为每组收集利弊的资料在进行举例说明,发表交流意见。对“调查酸雨对本地的影响”因学校及周边并没有受到酸雨多大的影响,效果不是很好,我就提了建议让学生“用盐酸酸雨模拟液对生物的危害”进行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设计了两种方案“模拟酸雨测定绿豆种子发芽率”或“模拟酸雨对豆苗浇灌”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可行的安全的探究,并且作好观察记录,在实验中,好多同学善于发实验得出方案,观察记录得出结论――酸雨对生物的危害非常大。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长久保留在记忆中。又如对于《物种多样性》一章,整章内容进行调整归纳,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四、用发展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并不单只看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我们更看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等。在以前的基础上,这学期推出了学生各科的发展性评价手册,记录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每一个成长足迹,每个方面(具体见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每个班级,学生数量多,评价学生中可能出现不够客观,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每个学科都进行着,学生会出现厌烦,甚至会出现应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利用非规范评价(参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8)如:促其成功:你想的真好;帮其成功:你的想法挺好,能说的清楚一点吗?盼其成功:别急,再想想等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尝试,虽有一些收获,也有不少困惑:如在如此大班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关注年段的每一个学生?教学资源存在不足:如挂图是旧教材时使用的,与新教材不配套,有大部分实验仪器存在不足应如何慢慢解决(每次叫我们所要填写的要新添增的实验仪器的参考单也还是旧教材的所以写了也没用)?有的实验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我们要如何操作?课时少而功课多应怎么办?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但却很难操作,应如何形成一套更完整更适宜操作的评价体系?等等。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认定这次的课改是大势所趋,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那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有待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与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方能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六

传统的语文课堂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课堂本位,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了语文教科书和传统的语文小课堂里,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强调语文双基的训练,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忽视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分强调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同时学习一个内容,使语文课堂教学显得封闭、凝固、僵化。因而语文新课改呼唤着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当今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可能是闭塞的。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带来教育的全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教育的开放性空前加强。因此,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该怎样构建开放性课堂呢?在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

1教学内容的开放。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用教材而并非教教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现行教材中内容滞后、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舍去,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散发着时代气息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好文章、好作品。如在学习新闻消息时,详细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学生已掌握了有关新闻的知识,就不必再讲《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了,可拿来报纸让学生阅读,读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新闻,从而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及写法。并让学生尝试写一些新闻,报到我们周围的事,可鼓励学生办《班级日报》、《校园周报》等。如学习《芦花荡》时,我们可观看一下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的视频片段,去体会小说中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白洋淀军民的抗日乐观主义精神、去体会小说中战斗的诗情画意。还可以去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白洋淀》进一步去体会白洋淀派的小说风格。如我们学习李清照的词时,可不必按照教材编排,可自行创作设计《走进李清照》,把她的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她的后期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去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悲欢离合。尤其是去理解其作品哀愁婉约的风格。这样,我们自选文本,去寻找作品的想象空间,去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灵活的运用教材,让教学内容走向开放。

2教学形式的开放。

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形式应是不拘一格的,但内容决定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又促进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对诗歌、散文教学,我们可举行配乐朗诵会,并自制背景画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小说、戏剧教学,我们可以编排课本剧,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甚至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摄像,刻录光盘,进行观赏,交流欣赏。如说明文教学,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选取画面,制作解说词,进行解说。学山水游记,也可让学生制作解说词,做一回导游。课上,可让学生叙述生活故事、成长故事、传奇故事等,举行故事会;也可以针对某一话题,举行演讲赛;针对某些观点,举行正反双方辩论赛。也可以采访一个人,做一回小记者;也可以对文本深入挖掘,大胆地与本对话……教学形式的开放,也必然带来作业训练的开放,这样,学生的作业也不局限于题山背海之中,学生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创作、编排课本剧、准备故事会、演讲赛、办手抄报、搜集乡土文化,到民间采风等。教学形式的开放,作业训练的开放,必将给学生带来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3教学思维的开放。

长期以来,我们一般习惯于求同思维。因此造成学生思想僵化,以致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缺乏个性。面对蜡烛,学生总要歌颂无私奉献的老师;面对铺路石,学生总要歌颂默默老做的养路人;面对风雪中的梅花,学生总要抒发不畏严寒的情怀;面对中秋圆月,学生总要想到台湾的统一……在学生的头脑中,高尚与卑下,正确与错误,伟大与渺小,正义与邪恶,仿佛都已早有定论。因此,在他们笔下,黄鼠狼永远是没安好心,狗咬耗子永远是多管闲事,中途睡觉的兔子永远是骄傲的象征,不懈爬行的乌龟永远是执着的典型;麻雀自然是不能歌颂的,老鼠自然是不能同情的。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打破思维的固定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如在学习《论雷锋塔的倒掉》时,当我们对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对封建卫道士法海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可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白娘子的确是妖,法海执法无情,铁面无私,制止人妖结合无可非议。也就理应歌颂了。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续写、改写、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学了《孔乙己》后,学生可以想象孔乙己的结局。有的学生想象孔乙已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中悲惨死去。也有的学生想象孔乙己遇到贵人相助,奋发读书,科举高中,重回鲁镇任父母官……。

4教学空间的开放。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语文教学也不应成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应主动与社会接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是无字之文章,生活中有无穷之学问。古人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都说明自然、社会、人生将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例如,从高雅的琴棋书画到消遣性的花鸟虫鱼,从生活化的酒经茶道到艺术性的曲艺杂谈,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如我们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名山大川、历史遗迹、生态环境、物候风貌、文化名人、节日文化也都将成为语文学习的课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现代社会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大众媒体铺天盖地。都为语文学习资源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生成点。为此,我们可充分利用影视媒体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资源,也必将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大资源。因此,我们要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源,筛选有用的信息,通过校园网络,走进“地球村”,去分享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如此看来,这样从有形的教学设施,到无形的学习气氛,从近出的一草一木,到远处的名山大川,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到国际间的政治风云都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要根据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象牙塔,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七

一、教研工作面临挑战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许多年来,教研员们大多习惯了面对几十、几百位老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把我们的想法给予老师;习惯了奔波于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思考的。面对新的课程,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研工作:我们已有的习惯能否适合于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改革呢?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资源极大丰富,闭门造车能给教师们引路吗?能给教师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吗?教材、大纲的文本研究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少学习的资源?“我讲你听”的教研方式能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吗?新课程高扬人文精神,“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生要发展,教师要发展,难道我们教研员不要发展吗?在课程改革中,太多的习惯失衡了。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欣喜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说挑战,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是和教师们同时接触、感受新课程的,或者说是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说机遇,课程改革为教研室、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教研室以及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考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教研员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贯彻。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教研员发展了,才能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才能将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如何和教师们互动发展?教研方式如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重建教研文化”的命题,历史地摆在各级教研室、各位教研员的面前。二、教研文化重建的诠释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课程实验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教研也就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里面应包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我们需要研究课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师。课程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教研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建立丰富、生动、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倾听、理解、协商、研讨,鼓励、认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平等协作互动的关系;在教研员的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的专业发展。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没有像现在更关注人----教师、学生了。重建教研文化,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教研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要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研员自身获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www.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八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各项要求,促进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开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目标要求。

1、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管理与开发课程的能力。

2、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我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整体规划与部署,严格管理和规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开发。

三、开发内容。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要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内容要以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的研究为主,形成地方课程或地方课程系列,并具有较强的超前性。

根据实际,我校地方课程现阶段开发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

四、课时安排。

地方课程课时,1—2年级每周1节,为《文明礼仪教育》;3—6年级每周2节,为《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根据需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课时是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和我省实际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学期的总课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开发与实施要求。

1、要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地方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

2、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别,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地方课程资源体系。

3、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5、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六、管理评价。

1、地方课程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查,但要以考查为主。评价要实行等级制。

2、地方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九

课程改革后小学自然课将改为科学课,由于黑龙江省将在20正式推行科学课教材,这就存在着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用新理念来使用旧教材的问题。

开放课堂教学,就要以儿童为中心,尽量要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生来就好奇、好动,有求知欲望,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有丰富的材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去摆弄、去探究;只要有收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也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设计者。

如《昆虫》《益虫和害虫》两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里运用标本、图片或是模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根据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放了课堂的空间与教学内容,把两课合并在一起,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带动下,先到操场上捉虫子,把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都放到昆虫盒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哪些虫子是昆虫?把昆虫从中挑出来,各小组之间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理论依据、观察结果,探究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让各小组成员给昆虫分类,再次进行汇报交流。

二、把“齐步走”的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

在我省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实验课都是限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一、实验二等已经为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挥下“一二一”齐步走。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并有所突破,变“齐步走”为自行探究,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体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进行的,如某些课侧重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例如:教材第六册《花》一课,我改变了教材中只限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而是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鲜花,并且将一些鲜花带回教室。其次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打算怎样研究花?研究花的哪些方面?小组同学根据计划进行分工,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观察步骤,然后进行探究观察活动,各组观察、分析、整理,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三、把限定实验材料改变为“多样性”的实验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材料,这样也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以改变分组实验中各组材料相同的老做法,给每组提供多样的有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如:把玻璃杯罩上保鲜膜,密封后放进冰箱;把瘪了的易拉罐放入热水中等。这样处理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还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异。

[1][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

课程是国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振兴,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动力。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在当前,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能否通过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固然受到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课程资源、地方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但关键在于校长的情感态度和工作力度。校长的责任心、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关系到一所学校推进课改的进程和实效。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要依靠领导班子、广大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但如果校长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无措施,如果校长只是指挥别人干,自己袖手旁观,如果校长对课改精神似懂非懂,缺乏深刻的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有大的进展,教育创新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因此,我们作为一校之长,在课程改革中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落实自己的责任,率先垂范走进新课程,积极进取开创新教育。

二、

校长是一位教师,但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课程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程改革规划、组织、管理、指导的职责,真正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领路者。

1.规划。也就是要对本校课改实验工作、课程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长远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工作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只是学科教学改革,而是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不只是简单地调整课程、更新教材,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因此,校长首先要明确课改目标,把握课改方向,组织人员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改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规划本校的课程改革,既要制定两年、三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改革目标,又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相应的工作策略、保障措施,使课程改革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

我们遥观初中是一所农村初中,这几年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十分薄弱,教学设施、师资素质、内部管理等许多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办学特色等仍不理想。去年6月我区课程改革动员大会后,我们在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在课改内容上,我们对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改革等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同时把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争取在两到三年内使学科教学出现全新的面貌。在保障措施上,我们把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重点,同时在教育设施、学校管理、社区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研究落实新的措施。

2.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并以此为动力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主课题。因此,对课程改革一把手校长要亲自抓、亲自管,要重点抓、重点管。对课改实验工作的管理固然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固然要依靠行政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但只有校长直接抓直接管,才能真正摆到“中心工作”的位置,校长也只有在直接抓直接管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课改的精神和要领,才能掌握课改的主动权、话语权。

校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管理,一是组织,也就是以自己的权力和威信,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指挥和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要根据学校课改规划,确定各处室、各位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工作职责,使每位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都能承担一定的责任,都能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二是协调,也就是及时做好课改各方面、各环节的协调工作。学科教学、课程开发、课程培训等,时间、设施、师资调配等,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及时处理各种矛盾,妥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三是评价,也就是对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要及时反思总结,对教师参与课改的态度、绩效要及时评价。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更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特别是对教师的工作,要及时予以激励性、指导性评价,要善于发现、总结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激发和维持广大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

3.指导。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在课程改革中,管理与指导也是不可分割的,在管理中予以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加强管理。校长对教师课改实验工作的指导,首先是指导教师正确领悟课改精神,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帮助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摄具体的课改研究和实践工作。当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构建新课堂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产生不少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校长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本校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追求,及时为教师指点方向。其次,要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开发新课程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新课程、新教材的课怎么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施等等,不仅是观念问题,更有许多方法问题、技术问题。不少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校长主动给予帮助和指导。

当然,我们许多校长与教师一样,也是刚刚进入新课程,是与教师在同一起点上研究课改、实践课改。因此,校长对课改工作的指导不同于专家的指导,主要是与教师一起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予以帮助和指导。

4.服务。也就是为教师开展课改实验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开展课改研究、开展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金、资料、设施等客观条件,校长必须努力为课改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落实责任,不考虑相应的权利,只下达任务,不考虑相应的条件,课程改革同样难有作为、难有突破。因此,校长不仅是课改的指挥者、管理者,还应该是课改的后勤服务员。启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以来,我们行政班子进一步确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体谅教师工作的辛苦,尊重教师创业的需要,妥然安排课务,尽量增加教师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实施新课程增添大量设施设备;加强对外联系,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

5.参与。中小学校长,既是校长,也是教师,也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直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要求教师怎样备课、上课,教师首先看你学校领导怎样备课、上课。因此,校长必须直接参与课改实验,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和探索,在参与中感受课改、组织课改、指导课改;必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率先改革创新。校长自己能够积极钻研新课程,率先尝试新教法,才能真正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才能很好行使对课改工作的决策权、指挥权。近一年来,我及我校几位副校长、教务主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学习、研究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新教材,率先上新课程研究课,组织教师听我们的.课、评我们的课。

三、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研究新教法,开创新教育,不仅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校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验。校长要在课程改革中很好履行规划、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责,根本的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自己的专业素质适应新课程的新要求。

1.加强学习。要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教育创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管理,有效指导,首先我们校长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新一轮课改的基本精神,正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目标、基本方向,正确领悟新课程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教法,尽快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要认真学习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有关文件和文章,积极吸取外地的先进经验。如果校长学习不认真、认识不深刻、观念不更新,在课改过程中就必然会失去发言权,弱化管理权。一年多来,我校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课程培训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校长不仅动员广大教师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加强自已的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直接组织、参与本校的培训工作,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

2.深入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的变革,在实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彻底革除,新的教育教学形态尚未建立,各种观念、方法的碰撞,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惑,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作为一校之长,必须抓住课程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针对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挑战,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略。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研究课改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认清方向,理清思路,促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使课改实验产生更好的实践效应。通过深入研究,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积极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学习、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所学所思的用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作为校长,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思考研究后认准了的,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尝试、去落实,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校长也只有带头在实践中探索,才能不断增强感召力、影响力,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引路人、带头人。

4.勇于创新。学校和教师不是被动地执行新课程,而是要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创造性地实施实施新课程,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和发展。因此,推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学校、我们广大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气魄、创新的行动,在已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创新的空间。我想,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克服求稳怕变的情绪、消极等待的思想,大力发扬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精神,抓住某些方面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争取有所突破,创出本校的特色。

启动课程改革,加快教育创新,使学校工作更加繁杂,使许多校长在各级各类的会议、活动中疲于奔命。我感到,一方面我们校长要克服浮躁浮夸心理,发扬务实求真作风,静下心来学习一些东西,研究一些问题,做好一些实事。另一方面,希望有关行政部门精简一些会议,简化一些程序,归并一些事务,把校长从繁琐的杂务中解放出来,使校长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实践。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一

课程改革后小学自然课将改为科学课,由于黑龙江省将在正式推行科学课教材,这就存在着小学自然教师如何用新理念来使用旧教材的问题。

开放课堂教学,就要以儿童为中心,尽量要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生来就好奇、好动,有求知欲望,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有丰富的材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去摆弄、去探究;只要有收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也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设计者。

如《昆虫》《益虫和害虫》两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里运用标本、图片或是模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根据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放了课堂的空间与教学内容,把两课合并在一起,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带动下,先到操场上捉虫子,把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都放到昆虫盒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哪些虫子是昆虫?把昆虫从中挑出来,各小组之间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理论依据、观察结果,探究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让各小组成员给昆虫分类,再次进行汇报交流。

二、把“齐步走”的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

在我省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实验课都是限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一、实验二等已经为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挥下“一二一”齐步走。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并有所突破,变“齐步走”为自行探究,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体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进行的,如某些课侧重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例如:教材第六册《花》一课,我改变了教材中只限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而是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鲜花,并且将一些鲜花带回教室。其次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打算怎样研究花?研究花的哪些方面?小组同学根据计划进行分工,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观察步骤,然后进行探究观察活动,各组观察、分析、整理,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三、把限定实验材料改变为“多样性”的实验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材料,这样也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以改变分组实验中各组材料相同的老做法,给每组提供多样的有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如:把玻璃杯罩上保鲜膜,密封后放进冰箱;把瘪了的易拉罐放入热水中等。这样处理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还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异性”教学内容。

“求异性”教学内容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选取新奇、独特的角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力求其答案不是惟一的,是一种多元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努力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毛细现象》一课,教师为各小组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创设了思维的空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各具特色。组1:把手纸、毛巾、海绵、吸管、毛笔等材料依次放入水中,分别测出同一时间内不同物体吸水所需的时间;组2:把砖块、木块、土壤、吸管等材料同时放入相同高度的水中,10分钟后看水在物体上的高度;组3:把四种规格的吸管,同时放入水中,在相同时间内用格尺量出水的升高数据等。各小组的设计方案不同,探究的过程就会不同,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也就不同,从而思维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领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师改革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在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以师生双方都能拓展求异思维为出发点,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既给学生,也给了教师一个探索的机会。

五、使课堂的评价多元化,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由于它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喜欢评价自己的优点,很少评价自己的缺点,口气都是“我们组的方案如何如何好”等,听不进别人的方案。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地引导,首先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方案,并且给会倾听的小组适当的奖励,比如一朵红花。接下来让学生在各小组的方案中找出认为最科学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是别人想到而你没有想到的,你最佩服哪个组的方案等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将逐步学会评价别人与自己。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对所探究的知识形成一个反思的再认识过程。

逐步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做评判。也可以让生活实践来评判,比如《毛细现象》一课中,让学生设计假期给花浇水的方案,并且评价其科学性。个别学生的设计非常精细,材料也很讲究,评价时引起了大家的争议:这种设计费时、费力、费钱,是否值得大家研究,有没有经济价值,对于即将外出旅游的人来说是否更喜欢用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等等。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做生活调查,让生活实践来评判。

现在的自然课究竟该怎样教,方法固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大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改变旧教材,还可以根据需要自编教材,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探究的实践养成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对待生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二

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我国从此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重新制定了各科课程标准,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在世纪之交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规划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参照背景。本文试图探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1][2][3]。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对应试教育背景下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强大冲击波。呼唤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

首先,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而成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以往的指令性课程范式是一种完全自上而下的运转模式,各级教研员自身也往往远离课程的决策和审议(地市、县市两级教研员尤甚),更多的是单向式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而没有发挥作为课程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之中介的特殊主体功能;准确地说,长期以来多数教研员尚未进入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之角色,只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而存在。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研员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探求精神的“研究者”,既忠于并创造性贯彻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意志,也要以研究主体的身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构建基于课堂实践的学术研究之品格,需要超越形态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而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深化理论思维。教研员需要克服重学科知识而轻课程理论的片面倾向。由于传统上将课程视作教学科目、视作教师向学生所传授的学科知识体系之总和,故有些教研员不免将自己的`学术之根植于狭窄的学科领域,缺乏对课程理论的“自觉意识”,遑论深入广泛的研究,这自然导致课程理论素养的相对贫乏。新课程(尤其是人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本身具有宽厚的理论根基,融入了近年引进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精华,要求教研员突破狭隘的视域和闭锁的观念,即站在全球化时代的宏观角度来观照和研究课程统一体。第三,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教研员应鼓励教师充分开放课程进展和生成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既然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新课程及其教学全程,就自然是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过程;尤其是人文学科课程的实施,不应以一种既成结论来封闭课堂探讨的边界。

[1][2]。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五

摘要:笔者深入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将jitt理念引入课堂教学,着重研究利用网络在课堂内外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实践证明,运用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jitt;同伴教学法。

《大学物理》是一门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时空观和物质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该课程的涵盖面广,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比较难学。在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教学的相关模式来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教学的最终的效果也不好。因此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了jitt教学理念,对jitt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缺少预习。

课前预习是大学物理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但是由于这门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但学生学习时喜欢生搬硬套公式,对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学习内容变得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对课程的总体框架缺乏理解。再加上现在的大学课程较多,学习时间紧张,课前预习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

(二)课堂互动交流少。

大学物理课程涵盖面广,内容多,学时紧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在下面看书,由于没有预习,无法在课堂上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与教师进行师生互动了。

(三)学生信息反馈慢。

在课堂上,教师教了多少,并不代表学生就学了多少,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一般只能通过课下答疑,课后作业,来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滞后,不能够依据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和控制。另外,传统教学中,大学教师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少,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是依据教材或经验。

二、“jitt”的相关教学理念。

“jitt”,即:just-in-timeteaching,此项教学理念被称之为:“及时性教学”或“适时性教学”,这是建立于“基于网络的学习性任务”及“学习者的主动的学习课堂”这两者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比较新型教与学的相关策略[1],是非常充分的利用课外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于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的典范。jitt比较充分地体现出:blendinglearning的本质性的特点,即: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以及于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两者的各自的优势相结合起来。既是要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教学、启发教学、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性的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于创造性等。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同认识是: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于一起,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性的效果[2]。

为了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jitt理念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课堂外与课堂内的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网络的课前预习反馈。

基于网络的反馈是jitt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组成要素。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按照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预习的题目,并利用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平台公布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与课程相关的论文、专著、课件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可随时查看。学生在预习内容的基础上完成预习题目,并通过网络进行提交,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在预习中的出现的问题用电子邮件反馈给相关的任课教师。教师通过网络材料,在上课之前能够比较及时地去查看学生的反馈的材料,了解学生自学的水平以及常见的错误,从而根据预习情况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的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

(二)利用同伴讨论的课堂教学反馈。

jitt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上开展各类的讨论以及辩论―――包括教师及学生两者间的、学生及学生两者间的、全班性的或小组的讨论及辩论等。其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以及技能的深入理解性及掌握点,最重要的是力图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提高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等问题。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班的需要,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结合同伴教学法来开展本阶段的教学。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tion,pi)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它变传统单一的讲授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以及与每个学生之间的'合作性探究问题。基于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后达到的程度为起点组织教学,教师不再介绍教材上已有的定义、推导和例题,而是只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将一节课时间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比较关键性的概念设计,教师在讲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后,给出一个比较概念性的测试题,学员自主得出答案,并伴随着课上讨论。只有当举手显示的正确比例占绝大多数,教员才会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与同伴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常比教师直接向学生解释更为有效。当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来,倾听、提问学生,了解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是怎样进行解释的,在课堂上直接得到学生对概念理解程度的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滞后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更有效。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伴随评价方式的改革,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较传统的、单一的笔试已经不能全面、准确地来衡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程度。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好的发挥jitt教学法的作用,采用了比较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评定学生的最终的成绩:预习反馈:占比(10%),课堂表现:占比(20%),作业:占比(10%),期末测试:占比(60%)。

1.预习反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前所提交的预习题目方面,观察到学生是否真正认真完成了预习的教学任务,并且作出相应的记录工作,对预习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分数奖励。

2.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之上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同伴互动中来,是否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项是评测的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3.作业情况:一般是考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4.期末测试: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测试,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由此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结语。

基于“jitt”理念性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大大改变了原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优势,大大地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相关限制,是一种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该项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模式,jitt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参考文献: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3]何克抗,刘春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4]张萍,-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六

教研室是中国教育的特有机构。许多年来,教研员们大多习惯了面对几十、几百位老师讲解教材、大纲,心中不免得意、唯我;习惯了听老师讲课,把我们的想法给予老师;习惯了奔波于几十、甚至上百所学校;习惯了在办公室伏案,勾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学……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做什么、怎样做,是每一个教研人应该思考的。

在课程改革中,太多的习惯失衡了。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又欣喜地看到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说挑战,是因为我们已有的教学思想、经验、工作方式、甚至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是和教师们同时接触、感受新课程的,或者说是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说机遇,课程改革为教研室、为教研员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教研室以及教研员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是理论者和教师间的桥梁。教研员观察思考问题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教研员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才能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得以贯彻。教研员要发展,而且应当优先、超前地发展。只有教研员发展了,才能推动区域的课程改革,才能将理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教研员如何和教师们互动发展?教研方式如何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重建教研文化”的命题,历史地摆在各级教研室、各位教研员的'面前。

二、教研文化重建的诠释。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课程实验研究必然要经历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思辩与碰撞,才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进而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课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

教研也就不仅是教学研究工作,里面应包含深刻的人文内涵。我们需要研究课程,更需要理解、研究教师。课程本身就是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教研工作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唤醒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开发、建立丰富、生动、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倾听、理解、协商、研讨,鼓励、认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富有个性的做法和创造;建立教研员与教师的平等协作互动的关系;在教研员的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的专业发展。我们的教研工作从没有像现在更关注人--教师、学生了。

重建教研文化,就是教研的内容要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实据;教研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要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教研员自身获得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

教研员要为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想、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为提供好服务,教研员要做学习的先行者、理念的传播者、积极的探索者、不倦的思考者、资源的开发者。

三、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新课程的实验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研究如何以人为本,不仅要研究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而且要研究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第九部分“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我们把握住改革实践的关键要素“人”,从而制定了在课程改革中《河西区教研室的工作职责》。其基本内容是:教研的内容、形式都要有效地帮助教师将课程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上、作用于学生身上。同时,用科研提升教研,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课程改革,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建立教学、研究、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

1.教研的内容:课程。

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生成研究相结合。我们可以运用教师访问卡、教研员和教师课后交流、教学反思和札记、听课后做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问题针对性强、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的快乐,能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研究的主动性、提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2.教研的形式:互动。

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教研员做研究的首席。互动的教研形式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不再是聆听者,而是参与者、研究者。他们总是在思考着、反思着。教师在教研中是否积极发言列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

3.教研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研资源包括人和物。人的方面:教研为教师提供平台。教研员不断发现、收集、吸纳、推广教师们创造出来的生动、鲜活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富有个性的思想,让教师们能互相鼓励、互相说服、互相学习,甚至让教师们走上讲坛。物的方面:教研室收集、征集课程改革的信息、课程实施的资料。建立信息库、案例库、工具库,给教学实施提供丰富的物质保证。

4.教研的途径:三级。

三级:区级、校级、片级。以校为基础,以区、片为平台。

区级教研:以新课程改革任务驱动,以问题为中心;教研员由单纯的指导者转向参与者、研究的带头者,寓指导于共同的反思中;培训贯穿实验研究的全程;共性中突出个性;一般中突出特殊;整体中重视小组和个体;总目标下设计阶段目标。

片级教研:确立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建立、履行《基地校工作公约》,由基地校的骨干教师组织周边学校教师定期活动,教研员做旁听者、信息搜集者,学校和教研室共同管理。

校级教研:以校本培训为主。研究内容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有针对性;活动方式多样;定期区里组织校级教研观摩活动;教研室予以教研组长的培训,为学校培训提供思想、技术支持;教研工作的调研和情况分析。(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

浅谈新课程改革论文篇十七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系列中思想教育排在第一位,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学生树立起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正确道德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择业的目标,掌握正确的信息来源及求职择业技巧,增强对社会适应的能力,使择业获得成功。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水平外,还有利于增强高职生法律法规意识、有利于拓宽高职生就业渠道、有利于培养高职生求职技能、有利于增强高职生就业心理准备、有利于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设计能力、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等。

(一)就业指导课程及其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不断完善,但就业指导课程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出现了如就业指导方式陈旧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安排缺乏全程化、参与人员缺乏全员化、就业情况反馈系统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有相当部分的高职教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就业指导只是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系里的就业联络员的事情与一般教师关系不大,没有把就业与日常

专业

课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忽视了对学生在职业道德、就业观念、创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最终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

(二)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首先,从年龄上看,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年龄结构多呈哑铃型,中年教师缺口较大。多数青年教师刚从高校毕业不久,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社会阅历相对不足,让他们直接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显然是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其次,从

学习

实践方面看,各高职院校的许多就业指导教师都较少参加过国内外相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师等培训,没有系统补充学习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兼职锻炼经历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课题研究等,对于就业指导教学更多是凭个人的经验认识。再次,从资源整合方面看,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院校已经拥有了大量高学历并具备与就业指导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教职员工,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团队,但对涉及学科面广、实践性极强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配备,却往往忽视了资源的整合、科学的组织和对个体主动性、创造力及潜能的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丰富授课内容。在调整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原有的职业规划和求职

面试

指导的基础上加入了五项通适能力提升专项内容,形成职业规划、素质拓展、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形象礼仪、求职面试六大模块。

(二)培训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专职教师。就业指导专职老师是就业指导的主体,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要以“一专多能”为培训目标,使每位教师既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又具备相关岗位知识,可先从一般的就业指导知识技能的短期培训开始,再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此外,就业指导教师还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后续培训,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人才测评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逐步推行就业指导教师的授课准入制度。逐步建立起从持培训证上岗到持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就业指导师等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上岗的制度,推进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建设。

(三)建设“走出去”、“引进来”的师资队伍模式。目前学校大部分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一毕业就被学校录用,一直在

校园

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对社会运行、职业分工、就业市场以及企业经营等等不太了解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因为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一时也难以胜任素质拓展、语言表达等专项训练课程。所以在师资队伍这一块,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1.引进来。负责校园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为新晋员工提供入职培训的专职培训师以及为用人单位校园招聘提供服务的管理咨询人员都是长期与求职毕业生接触,深谙职场规则,了解社会用人要求的人。邀请他们成为学校兼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必定会让就业指导课丰富多彩,切合实际,容易为学生接受,受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针对五项就业能力的提升训练,就更需要他们参与课程研讨和讲授,提供各种实践性训练。同时对于外聘的兼职就业指导老师,也要有规范的管理办法,不再是邀请他来讲座,而是发给聘书,真正承担起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有课程、课时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并配有完善的考核和报酬支付体系。

2.走出去。学校已有的专职就业指导老师,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职业规划、心理调适等进行深入研究,配合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课程的整体研发和讲授。另一方面通过服务校园招聘和到用人单位学习锻炼等活动,真正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在实践中感受五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接受相应培训,实现由就业指导老师向就业能力提升训练师的转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629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