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大全(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7:04:09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大全(24篇)
时间:2023-11-26 07:04:09     小编:影墨

在工作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工作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便在下一阶段进行改进和提升。需要明确的分类标准和准则,以便更好地应对那些特殊情况。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激身边的一切。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一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如同心理学自身研究领域一样宽广与多样化,几乎心理学的每一分支学科都可以而且正在与网络相结合而成为网络心理学自身的研究对象。正如约翰苏勒博士所言:“因特网为心理学家以及其它行为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先,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处理与收集信息的高科技手段,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然造成深刻的冲击。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实验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对应的形式。网络为心理学界揭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很多研究方法。其次,随着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诸如网络成瘾、网络环境的去抑制特点、虚拟团队的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导致心理学开始考虑将网络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再次,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因为不同的技术载体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涉及到人机交流、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正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所在。此外,在进行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时间、空间和感观上的构成,它需要一套有别于传统道德准则的独立的阐述说明。

在与计算机心理学、传播心理学与影视心理学等类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相比较,可以看出,网络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网络心理学研究将涉及心理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实质上,这正是网络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础载体的必然结果。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

对于

英语

词汇的

学习

是个不断反复记忆和积累的过程,根据不同的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策略或者方法。就我个人而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记忆和情感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而如果记忆的同时融入情感,那么我们学习词汇的效率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英语词汇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在学好其基本词汇的基础上,不断地了解时事,不断地更新我们的学习方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为自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对自己充满自信,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让学习的最佳时间延长,从而提高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三

内容摘要: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它在每个人眼里的存在形式都不尽相同。幸福无处不在,但我们往往会忽视了它的存在。要想捉住幸福就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调整好心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那么,幸福就会常伴你的左右。

关键词:幸福;拥抱;珍惜;心态;感恩。

当幸福心理学老师要求我们在金钱、名誉和幸福之间进行选择时,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幸福。由此可见,对我们来说幸福是多么重要。选择幸福心理学课作为我的选修课也是因为我渴望幸福。哲学家们都说: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我有时候和那些花甲之年的前辈们聊起来,他们在物质那么匮乏的时期,具有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高尚革命精神,快乐满满。每天歌唱着干活。而我们,特别是我们这些80后、90后,都是在蜜罐中长大,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却越来越远离幸福,就像我们的心理学老师说的:就连现在的年轻人写的作品全是无病呻吟,无比消极。那么,这个世界缺少幸福吗?世界上不是因为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和领悟幸福的心灵。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灾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我认为,幸福是你现在拥有的,所以,要捉住幸福就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此,我给大家讲个故事:王明在整理太太遗物时发现了一条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买的,他太太舍不得用而想把它留到结婚十周年再戴,但她没等到这个日子就走了。王明告诫自己的朋友们:“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亲爱的朋友们,珍惜你所拥有的幸福吧,不要等到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很远时才后悔没牵着它。

幸福是一种心态。要拥抱幸福,首先要调整你的心态。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卖草帽的。一到下雨天,老太太就担心小女儿的草帽卖不出去,而一到晴天她就担心大女儿的雨伞没人买。总之,老太太没有一天能开心的。智者对说,你在雨天想想大女儿的生意很好,在晴天想想小女儿的草帽很受欢迎。老太太听取了智者的话,果然,老太太每一天都是笑呵呵的,可开心啦。万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与其愁眉苦脸的过生活,为什么不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呢?能使自己生活欢快一些、自在一些,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当你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和幸福永远地牵上了手。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四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五

[1]孙志峰。试论21世纪青年工作者的网络意识[j]。中国青年研究,2001,(1)。

[2]崔丽霞等。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3]覃征等。网络应用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吴长亮。青少年网上聊天心理分析[j]。学术论坛,2003,(5)。

[5]陶国富等。大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6]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六

作为一个全新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就是用心理学这一传统学科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来分析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从而来指导网络用户正确使用网络、正确利用网上资源和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

1、研究人们在虚拟环境下的多种心理状态与心理变化。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促进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得到极大地改变,如收发电子邮件与查询信息等;网络娱乐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刺激与享受,但同时也产生了网络沉迷、网络依赖等一系列综合症状;网络也带来了空前广泛的交流空间,人们的交往模式、社会交往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隐蔽性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理变得更加复杂,信任感降低;同样网上出现的负面行为、病态行为,也会影响到个人、家庭。因而研究人们在不同的网络应用中的不同心理问题就越显得重要。

2、研究网络应用心理与现实对应环境的心理差异。

不同的'网络应用产生的新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行为、心理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所蕴涵的文化与传统人文思想也有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与落差中所呈现出的新的道德、伦理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3、研究网络应用所对应的多种心理需求。

从研究用户不同的网络应用心理出发,从分析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着手,找出现存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开发更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思维活动方式的网络应用提供依据,这是网络人性化、可用性的需求。

4、研究网络应用而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惑的心理根源。

网络沉迷、网络依赖,乃至网络成瘾已成为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引起网络心理问题的各种心理因素、心理特征、思维模式等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对于个体的作用永远是双重的,如何让网络更好地促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七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本质基本可以概括为是对普通人的心理活力与思想美德进行研究的心理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继承。

1、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正面的人性观。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变了传统消极心理学中贬低人性或非人性化的思想研究倾向,打破了原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的局限,正式提出了一种积极地具有人文关怀性质的研究模式;认为社会上的人本性具有善良、自主、能够对事物进行自我选择的特征,并且认同人类自身所具备的自我实现成长发展倾向。

2、对心理学中心理治疗观念的继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治疗方式是当代心理学治疗理论中三个主要流派之一,其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实践基础,主要着眼于人的进一步成长和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实现,坚持认为人必然具备一定的内在建设思想倾向和在遇到问题时的自我指导能力,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个体性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构建的人际关系,强调通过心理学指导人员对接受指导人员身临其境的理解和人性关怀,用绝对的耐心消除接受指导者的心理障碍,进而逐步恢复心理健康,使人的精神和人格都得到进一步完善。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心理学治疗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对已经产生的精神伤害加以治疗和研究,也应该关注人优秀精神品质的培养,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应该将研究重点放置在为普通人创建健康美好的精神生存空间,推进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幸福的发展上。二者均重视在心理学治疗中强调当事人自身的自助治疗,以及当事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治疗观念大致思想相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二)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新和超越。

1、对社会主流心理学研究态度的创新。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实证主义心理学一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方向,人本主义思想也在逐渐的发展变革过程中成为本一种反对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分支,走在主流心理学的对立研究面。但是这种非主流的研究处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当地社会进行相应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以人本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却不对主流心理学进行攻击,而是另辟蹊径,通过与主流心理学创建良性的'共处融合关系,在公开学术研究场合明确指出自身是对社会主流心理学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发展,从而真正获得了主流心理学的认同,融入主流心理学中,并在其中加以创新和变革,逐渐对心理学研究起到主导作用,较之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得了更大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对心理学治疗观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的治疗观念和方式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治疗方式存在相当大的一致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以说如果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仍然当做是一种与来访者在同一个文化层面上的谈话,那么就可以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用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文化对接受心理治疗者相关心理问题的细化分析,体现了心理治疗的跨文化性质。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来访者为核心的治疗观念简单的说就是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移情,并且通过这种移情来完成心理治疗双方的良性沟通。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创新则体现在反移情上,通过让被治疗者对治疗者积极乐观心态的体会而调动起自身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在这一过程中达成心理治疗的共识,这样被治疗者的心理问题就会被治疗者的积极心态所取代,从而完成对被治疗者的治疗并进一步激发被治疗者的身心潜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不仅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继承和创新,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前进动力,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为普通人创建健康的精神生存空间,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八

摘要:幸福在每个人眼中的视网膜上成不同的像,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追求。但有时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小幸福,忽视身边的人和物给我们带来的开心与感动。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树立好心态,为自己将来的幸福作一个好的规划。

关键字:幸福,心态,幸福观。

这个学期我有机会接触了幸福心理学,在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深入了解的东西,对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于之前的看法。老师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讲课方式以及饶有趣味的课堂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关于幸福的定义,我有了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以前懵懂的我!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所谓幸福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可信赖的朋友。当你看到这句话时,一切随之拥有。”在庆幸自己能看到这么富有哲理的言语的同时,也感叹这句关于幸福的注释很好,很实在,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进行太深入的思考。

这学期在第一节幸福心理学课上老师引导了我们一起思考什么叫幸福,我发现在被别人忽然问道什么是幸福时我竟然回答不出。于是,我又想起一个电影里讲的东西:在这个电影里面,范伟饰演一个农民工,人家问他什么是幸福?他也愣了一下给出了这个回答: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一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就蹲在那里就比我幸福。这种回答很有意思,它就是一个比较。按照他的逻辑,幸福一定意义上是我们比较出来的。随后坐在我旁边的同学说了一句话:“什么叫幸福很简单的,幸福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啦!”这时,另一个同学说道“你们还记得去年春节晚会上,小沈阳跟赵本山演的那个小品《不差钱》吗?里面有句话成为了去年一个流行语。小沈阳说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赵本山说不对,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我赞同这样的观点”

很快,老师在课堂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不是有钱就能带来快乐,像我现在虽然不是富翁但我很快乐、很幸福。可能每个人的幸福观都不同,对于我来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像教书、带孩子等等都是非常幸福的事,幸福是靠你们自己去感受的”。

我想我之所以没有像老师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幸福观跟自身缺乏思考和总结及当今的社会的基本状况有关。就如《卓越企业家终身学习月刊》上所讲的一样: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今天这个社会,叫做快速、多变、多诱惑,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状况。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变化得很快,这是好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快速会让我们有些麻烦,那就是忙。我们人人都很忙,有很多事要做。其实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我们忙到最后连心也丢失了。所以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要去寻找心。也就是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没有及时地去体验自己的幸福。于是身边的小幸福都被自己忽视了!

学习了幸福心理学之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探索自己的幸福观。

其实自从踏入大学以来我经常感觉到空虚,我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干嘛?真的感觉不到快乐,找不到幸福感。因为我内心一直纠结着!之前我是没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在斗不过自己内心强烈想读大学的愿望时,我冲破重重阻力来到了民政读书。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是踌躇满志,积极地竞选班委,加入学校的部门与组织。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焉了,我发现我的内心不快乐。因为我不喜欢费尽心机去拉拢同学支持我;不喜欢在部门里表面上和所有的人都和和气气的,而背地里却在争权拉派;不喜欢在舞台上表现很假很假的一面。受这种环境的熏陶我发现我的幸福观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改变。我在想:是否幸福就是在班上每门功课都得a,然后拿到国家奖学金;是否幸福就是在部门里争一个好的位置坐,受到众人的敬仰,随意地支配别人;是否幸福就是在每个大型的舞台上都能看到他亮丽的身影,获得鲜花与掌声,让同学们都钦佩自己;是否幸福就是和每个老师都打好关系,说话有底气、做事有背景有靠山。正是因为这些想法让我每天都不开心,因为这些我一条都做不到。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学校如同一只蚂蚁,渺小地不能再渺小了。我努力着却做不到这些,所以我更加地自卑,更加地瞧不起自己。于是我的心情也跟着自己的内心变化此起彼伏,频繁地出现焦虑、恐怖、悲伤的心理现象。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有了新的改变,我不再抱着那些自己讨厌也做不到的幸福观了。在审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也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强求一些什么,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现在,在我眼里开心就是最重要的事。我一直认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吃自己喜欢吃的,结交自己喜欢的朋友,和自己心仪的男生谈恋爱是很幸福的事。因为这样自己很开心,把每天都过好就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因为对于别人来说所谓的幸福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开心的感觉是一样的。只要自己觉得开心那就是幸福。有人说,“幸福其实就是开心的另一种说法。”不过幸福比开心包括的要多,开心只是说自己当时的一种心情,而幸福包括了健康、家庭、爱情、事业和友情。如果这些都很完美,那你就是很幸福的人了。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完美”,这时,只要你开心就是幸福了。

确保现在的幸福感得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后的幸福我也应该做一个好的规划。

对于健康我要重视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身体不好,那么他干其他的事也会经常有着有心而力不足的感觉。众所周知,钱可以买到药却买不到健康的。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我们都非常重要,健康是成就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大学里我要谨慎地对待恋爱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男友,为自己将来的婚姻打下基础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爱人是与你相伴一生的人。如果你的爱人与你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你就会拥有和谐的家庭,而和谐的家庭才是你停泊的港湾。当你外出时,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有人牵挂着你;当你回到家里,有人嘘寒问暖,疲惫的身心在这儿得到修整。革命导师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妮,科学家居里夫妇,他们志同道合,互相理解和赏识,甚称典范。不管他是否与你一同从事相似的事业,你俩都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奋斗。所以,当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被一个异性深深地爱着,就是你的幸福。如果你的爱人与你同床异梦,家庭便危机四伏,你便寝食难安了,而幸福也会荡然无存了。所以在大学里我要为自己的幸福做好规划,不要因为寂寞而随便找一个男的谈一场耗钱、耗时、耗力、耗感情的恋爱。

虽然之前因讨厌阿谀奉承而没有幸福感,但我不能忽视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开心,不能忽视朋友的重要性。《永远是朋友》这首歌里有句歌词说得好:“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俗语也说多个朋友多条路。生活在大千世界,一个人一生会遇到许多困难,而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别人的帮助。即使你很富有,很有能力,也不可能做到万事不求人。而且,许多时候,我们除了物质的需要以外,还有精神的需要。你的感情需要与人交流,你的心声需要有人倾听,你的思想需要有人理解,你有些矛盾和疑问需要有人化解……所有这些,都需要朋友。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他同别人的友谊。”友谊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它能照亮人的心灵。有了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你的生活才会一帆风顺,丰富多彩。所以,要想获得好的幸福感,朋友这条链子不能断的。

幸福是一个奇特又重要的东西,它如同刚吹起来的泡泡一样,五彩缤纷地点缀着我们的天空、点缀着我们原本单调又乏味的人生。它轻盈地飘起,晶莹剔透的样子又是多么脆弱易破碎呢。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观,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卓越企业家终身学习月刊》。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九

摘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探索,将人格构建规律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学生社会人格特征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在学生社会人格构建过程中渗透出社会发展心理的引导作用。传统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创新性探索主要以思想意识为侧重点,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重要性相对较为缺失。在现代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创新要素探索中,结合学生社会独立人格、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基本要素,客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促使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侧重点形成科学转型,成为发展的全新要素。

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视角探索中,介绍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及理论[1],将学生人格特征以及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社会人格的建立,为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角度为根本突破口,强调社会独立人格以及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学生社会独立人格与社会民主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并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确保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程度能够不断提升,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构建方向。

1.立足一般人格形成规律研究,展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信息爆炸引发各种思潮进入校园,在促进校园革新的同时,也引发各种问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心理理论[2]。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性拓展与研究中创新点在于将学生人格构建与发展为切入点,以人格特征的一般形成规律为基础,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心理,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适应性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一般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人格意识的构建、人格动机的形成以及人格行为的体现等三个阶段性条件。人格意识的构建包含独立人格与民主人格意识的构建过程,人格动机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人格行为的产生是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态的直观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的拓展与创新,结合学生一般人格构成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教育心理学引导过程中渗透,促使研究方向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得到充分表达。

2.着眼社会人格构建主体思路,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观点。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向性创新要素中确立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人格形成与发展,充分明确学生社会心理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从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思路中将学生社会思想、意识、观念、思维的形成过程为根本主体,积极构建学生社会发展主观能动心理,从思想、意识、观念以及思维层面正确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进而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心理。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人才社会发展,深层探究社会人格构建所具有的作用性的根本表现,促使社会人格构建的一般规律中能够渗透出人才社会发展心理所具有的影响与指导作用,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方向的转型提供必然推动力。

3.以利他人格培养客观路径,表达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全新切入点。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为了得到良好的结果而灵活自我调节的能力,即积极力量[3]。利他人格的形成作为人的社会人格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社会发展心理深层优化的具体表现。从利他人格的基本特征来看,关键点在于以他人利益为中心,并且将满足他人利益为根本立足点,体现出人的社会人格、心理发展的成熟度。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社会人格的构建与发展一般规律,将利他人格培养的侧重方向进行具体挖掘,突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格引导过程,同时积极构建学生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发展心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社会人格能够逐渐完善,从社会客观层面深层引导学生社会发展心理。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全新切入点,也突显立足学生人格构建规律,为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形成积极优化,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健康度、成熟度达到充分保证。这是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思想创新的重要因素,利他人格的培养路径能够积极优化学生社会发展的心理意识,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保证学生社会人格、社会心理、社会思想、社会思维的正确树立。

1.以思想独立性为根本,形成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社会人格化影响。从人的社会思想形成所具备的`一般特征进行具体探究,思想的独立性最为明显,表征出的社会人格更加具体,影响人的社会心理发展。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集成中针对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将社会独立人格形成产生的必然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探究教育心理学中高校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并最终准确建立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思想的独立性角度出发,思想的独立性特征的形成源于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观点。而思想的独立性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的不同性,为此在进行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尊重学生社会思想的独立性发展方向,总结出影响学生社会人格的不同思想作用,对动物本能取向和共同人性观点进行激烈的批判,并为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积极优化进行思想保证[4]。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探索中从思想特征角度分析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客观作用,得出教育心理学研究社会人格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以意识独立性为重点,体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尊重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必然过程,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研究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以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为突破口,正确引导和指向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从高校学生意识的独立性角度进行具体探究,将学生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发展意识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发展的主观方向。然而在高校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所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认知观点存在一定的不同,产生高校学生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方向的方向性作用力,形成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带动作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进行系统深化,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引导方向进行准确探究,以意识的独立性全面分析为侧重点。突出学生社会人格构建的方向性引导要素广泛探究,明确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心理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人格研究新方向由此更为明显。

3.以观念独立性为关键,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社会人格化研究新目标。社会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观念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从人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中可以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明显影响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针对学生的社会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格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观念的独立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教学策略和课程设置、教育评估和特殊群体教育、学校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学校中的健康关怀与心理健康服务、校外早期干预和改革推动者角色等五个方面体现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5]。针对观念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独立性、人生观念的独立性、社会观念的独立性等三个方面。由于高校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别,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社会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看待人生发展的观念也存在相应的区别,作用于高校学生社会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存在明显不同。将这一方面作为重要出发点,总结和归纳高校学生社会发展的观念独立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独立人格,在观念引导路径存在相应的具体性的同时,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构建的目标、方向能够保持高度统一,最终实现高校教育心理学面向学生社会人格化发展新领域,构建有时代特色的研究新目标。

1.以民主心理构建规律为契机,呈现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新动态。民主心理构建的一般规律作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和促进其社会民主心理的发展。从民主心理构建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内在必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民主动机与民主行为。民主动机的形成主要体现于激发民主心理形成的作用点,民主行为的形成直观体现民主心理发展方向。通过两方面必然要素,积极构建人的社会民主人格,进而深层优化人的社会发展心理。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针对民主人格形成与构建的基本要素,突出民主心理构建规律所具有的根本性。结合民主动机以及民主行为产生的必然条件进行深层探究与分析,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心理构建要素能够形成深层补充,为构建学生民主人格提供强有力的作用因素。这既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社会人格构建的基本方向,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目标进行实质性转变的根本,推动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侧重点能够得到充分呈现,表征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具有的方向性创新要素,构建民主人格研究与发展新动态。

2.以民主意识引导为侧重方向,形成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发展新理念。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能够反映出人的民主心理以及民主思想。而在人格的民主性特征中民主意识作为重要构成因素,直接促进人的民主发展思想的构成,促使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思想特征发生转变。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深化探索过程中,以教育现实情境为基本研究取向,以学习者心理研究为中心,以量化研究为主并注重多方法结合,凸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6]。同时应明确民主意识引导具有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民主意识引导,指引学生民主人格的构建方向确立。从民主意识引导路径角度分析,将观念意识的强化为基本条件,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发展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确立,有机带动社会人格的民主性方向发展。深层引导学生民主思想,促使高校学生民主参与思维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格特征的民主化构建,为构建学生社会民主发展心理产生重要的思想意识推动作用。这是高校教育心理学立足民主意识引导为关键点,将民主人格构建为侧重方向,促使高校学生社会心理的构建与形成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特征,突出高校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与新理念,成为优化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的重要着力点。

3.以民主思维强化为核心要素,表征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构建新局面。民主思维的强化作为人的民主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意味人的民主人格特征全面形成,推动人的社会发展心理形成持久性。从民主人格构成的阶段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民主思维的形成作为最高阶段,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心理的民主化方向全面形成,能够以社会民主角度看待社会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同时保持客观、准确的社会事物发展的认知观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进程中,将学生社会民主人格构建为重要研究方向,以民主思维的强化为核心出发点,有机优化人的社会民主心理。进而使高校学生面对社会发展新环境,能够将社会发展思想、社会发展观念予以适应性转变,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社会发展心理构建的准确性。然而在民主思维的构建与强化过程中,结合学生社会人格构建与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积极引导,在以社会层面强调人格独立性的同时,深层构建民主性人格。高校学生民主化发展心理能够得到全面深化,推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能够以学生社会人格的民主化发展,形成社会人格民主化思维,达到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民主化发展新目标,体现出教育心理学民主人格研究全新侧重方向以及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2]陈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5):33.。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

网络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心理学领域相结合而诞生的新课题,体现了各学科融合与借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技术和传统心理学结合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网络化趋势,另一方面心理学已经将网络中的心理行为与现象作为自身的研究内容。网络心理学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学工作者对网络心理研究学科倾向的认可,也明确了相关研究应从系统化、学科化的角度建构网络心理研究的学科体系的发展方向。网络心理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整合心理学研究、提高心理学学科地位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互联网认识的不断深入,网络心理研究也将向全面纵深的方向发展,促进网络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发展和理论构建,也带给心理学学科新的发展契机,真正展现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一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

1、网络心理学研究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与体系。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研究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都有新的变化,因而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并不能满足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就目前而言,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仍未突破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束缚,只是将一些诸如心理测验、调查问卷等方法从现实中的应用转移到了互联网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效率,但是本质上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无差异,这就造成当前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难以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

对于一门学科来讲核心的内容体系构建是关键。纵观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仍然较为分散和片面,具体而言有如下一些表现。首先,对于不同层次的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群体,忽视了心理比较成熟的成年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其次,网络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表现,缺乏对于网络使用者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过程关系的演变研究;再次,网络心理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层面,局限于简单的数据解说,缺乏基础的理论概括。因此对于网络心理学研究来说,要拓展研究思路,更多地将新问题与具体理论相结合,从新的视角切入研究,促进这一学科体系内容的建立。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二

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并有区别于计算机科学的范式。在网络的观点中,重点不是一台电脑的内部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网络的信息流。作为整体的网络具有每台电脑都不具有的特质,这让我们想到了格式塔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的和”。因此,这个新范式将导致网络心理学的诞生,网络心理学将人的群体和计算机网络相类比,用网络的信息交流观研究人和人交流的心理。

从学科理论研究角度出发,首要任务就是对这一概念进行必要的阐述。对于网络心理学概念的界定,目前尚处于未定型阶段,或者说还处于探讨与争论时期。在此,我们暂且把“网络心理学”的含义划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如工程心理学对虚拟现实商店的界面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虚拟社区的研究等;从狭义上而言,网络心理学则是主要探究由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环境下的心理维度,在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现实中,人们的行为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广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将以自己的广泛的研究而为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提供支持证据与补充。在现阶段中,我们更多的是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反思网络,对于“网络心理学”的含义更多的也是从广义的层面上加以理解,对于狭义的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于上述认识,不妨提出一个可供商榷的概念:网络心理学就是指融合与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基石,以实证研究为手段,研究并揭示在互联网相关情景中人的心理、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心理学学科。

网络心理学是一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升级而日益深广发展的学科,因而它具有鲜明的计算机网络特征。

(1)交互性。实时互动是网络心理学的突出特征,人类告别了在广播、电视、报纸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历史,人人都可以在internet上随意点击、各取所需,主动控制信息内容、流量并与之交流。如远隔重洋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面对面”地沟通,也可以利用网络电话或网络会议系统与网上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响应的切磋或咨询,也可以给有关专家发e-mail,或在聊天室里应用私聊功能。

(3)隐匿性。由于人们在internet中可以隐匿身份、容貌特征等个人资料,使得人们更易于与有关人员交流、咨询平常不便或不愿讲出的问题。

(4)共享性。网络心理学的资源共享是前所未有的。计算机网络大大解除了资源地理位置的束缚,用户使用千里之外的资料就象使用他桌面上的一样。如一篇答复某强迫症患者、提供系统脱敏治疗计划的贴子一旦在internet上发布,即成为共享资源,其它医患人员都可以参考并加入交流。心理学与网络相结合,其内容之集中、资源之博大、影响之广泛是任何传统手段所不能企及的。

(5)更新性。网络心理学内容丰富之快、刷新周期之短,是传统心理学难以达到的。随着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知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日益紧密,网络心理学发展与更新将紧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前进的步伐。由于发布学术成果没有刊登“壁垒”,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以容纳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层次的声音。而且研究成果可以随时补充、更新,使得网络心理学研究体系日趋完整和科学。

(6)扩散性。作为第四传播媒体的internet,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心理学因而能藉此打破众多传统界线,如在北京上网贴上一篇网络心理学论文,几分钟内也许会从硅谷跟贴一位数学家对该论文的质疑。而且internet的使用者不仅在网上传收信息,还会把信息带到网下传收,使网络信息在非网络用户中得以接收和反馈。

(7)经济性。上网费用低廉、信息资源检索收发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受益者负担,使得网络心理学更有条件迅速发展。

(8)并行性。由于internet的存在,多结点间信息传输使大范围的心理咨询、测量与调查或为不同地理位置的患者进行跨越时空“集体治疗”成为可能,心理诊疗者同被诊疗者之间单对多、多对单、多对多的诊疗模式轻松实现。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三

国家要认真贯彻和实施《教师法》《体育法》里面的相关政策,提高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贯彻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的问题,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要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实际出发,给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成就感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体育教师走科研之路,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解决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的现象,确保每个体育教师能按时领到工资。对体育教师额外的工作量和相应的付出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待遇。除工资制度外对一些劳动、住房、医疗、退休制度进行改革,使体育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幸福和从教的乐趣。

4.2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作为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优化教学环境,为体育教师提供理想的教学空间,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同时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可以增强体育教师的锻炼欲望,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强化自己的专业技术。学校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美化校园、净化空气,还使校园里的教师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更加容易静下心来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体育教师不仅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学生学习风气的影响,校园环境好会让体育教师整天怀着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教学,学生也带着求知积极的心态来上课。这样就会激起他们的教学热情,唤起他们的教学灵感,从而使体育课效果更加明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4.3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学校的管理、评价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让体育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从这两个机制作为切入点,让体育教师在一个公正轻松的氛围进行自己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幸福感影响非常大。实行民主管理,能够使教师的情绪得到饱和,而它的幸福氛围一定是非常浓烈的,学校应实行开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设立一套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特有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学生评,最终学校考核的方式来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取消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方法,采用灵活、实效的方式进行,比如体育课课堂气氛、整个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个学校的推广、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教师的客观评价、学生上体育课前后体育成绩的对照、对学校运动会等其他一些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等来综合对体育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让体育教师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4.4加强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教师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生的人格走向。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作为学校要减轻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减少体育教师的不良竞争。组织各种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能让他们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和地方,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培养他们心理的自我调试能力。同时要支持体育教育工作,关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3]陈怡.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四

在对262名调查的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中,20人(7.6%)感到非常幸福,31人(11.8%)感到比较幸福,51人(19.5%)感到幸福,56人(21.4%)感到一般,有50人(19.1%)感到不幸福,有46人(17.6%)感到比较不幸福,8人(3.1%)感到非常不幸福。把这几类归成几个大类:幸福(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幸福)、一般、不幸福(不幸福+比较不幸福+非常不幸福)。总的来看,认为工作幸福(20+31+51=102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38.9%;对自己职业幸福感没有一个确切答案,感到一般(56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21.4%;而认为工作不幸福(50+46+8=104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39.7%。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整体幸福感非常差,只有少部分的教师能从这份职业中体会到幸福感,还有将近一半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感到非常不满,不能够从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中体验到幸福感,说明昆明市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对职业缺乏热爱的心理状况下工作。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现代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对学生主干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要求,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较高的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力争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美术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育中逐步得到了美术教育者的重视,如何通过作品理解作者的心理,感受作品的社会心理,并且升华自身欣赏水平,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代教育;美术心理学;鉴赏能力。

一、现代美术教育现状研究。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正在向着市场、世界化进程迈进,其发展进程也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

由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这就使得高校在现代美术教育方向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现代美术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人才。

传统的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得专业划分较细,导致人才知识相对单一,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在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了不少改变,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高的回报,却不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实惠化和实际化的目标,学习观念也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和倾向性,对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略。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改变这种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是现代美术教育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美术心理学就是对美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心理活动,对美术作品欣赏者的心理活动以及美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等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这一研究过程主要是对情绪、认知以及意志等相关情绪的活动规律进行探讨。

美术教育是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者进行无声地对话和间接地沟通交流。

这种沟通交流不需要学生与美术作品创造者面对面进行,但是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学理论知识和美术学基础,能够领悟到美术作品创作者隐含在作品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能够欣赏美术创造者的心路历程。

(一)美术作品作者的创作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用自己的笔来表现自己心理活动以抒发某种情感的过程,或者通过某种艺术形象来表现自己思想的过程。

每一幅美术作品,作者在当时的创作过程中,肯定是一个构思过程与一个心理激荡过程的交汇与升华。

可见,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饱含着美术创作者心中的想法和千言万语,饱含着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但是,美术创造者将作品完成之后,还要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们了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们能够去挖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去发现其中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用。

也只有通过美术教育,才能使学生能够认识并且掌握发掘美术作品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工具,构建起美术创造者同美术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社会联系之间沟通的纽带。

美术作品都有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学习者想要深入了解,就一定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过程、心路轨迹,进而从精神上与美术作品创作者产生共鸣。

但是经过美术作品欣赏者或者学生的慢慢领悟和感受,总是能够理解其中的含意,通过视觉美和韵律美以及作品的艺术美去领悟美术创作者的心理动因。

同时,高校学生在对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轨迹进行探索和追寻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欣赏能力和领悟作品内涵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作者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这些画面,我们从中感受到画家对战争的残酷,法西斯野蛮兽行的谴责以及强烈的抗议,以及对正义战胜邪恶的必胜信心。

(二)美术作品的社会心理与美术教育。

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都是美术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结合当时历史情境和社会情境进而升华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美术作品都是人类社会对当前世界认识的物化形态。

社会的真善美需要美术作品来宣扬,社会的假恶丑需要通过美术作品来鞭挞。

英国著名哲学家科林伍德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社会完全了解自己的内心,它就会在这一点上欺骗自己,但对于这一点的无知意味着死亡。

”所以社会需要艺术家去挖掘,去体会。

学生如何去正确理解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社会内涵,如何去把握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心理和审美意识等,这些对于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和提高自身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作品创造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作品表面进而看到其背后本质,从而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正如美术心理学上所认为的“美术(欣赏)活动还会把观者推向一种类似在海妖的美声中陶醉的动人体验。

从美术家的创造到意趣无穷的观看,这些都不仅仅是读解式的认知,也是情感的沐浴。

例如,学生在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学习时,首先看到的是花卷中的各种生活场景,通过这些生活场景了解北宋时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北宋时期工商业的繁荣与兴盛。

同时,还可以从构图手法、线条勾勒以及虚实结合的韵律感等方面了解到美术作品创作者张择端的高超手法和娴熟的技法。

每一幅美术作品产生的当时的社会因素都有很多,不可能都包含其中。

但是,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学会从作品中感受到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

这也是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美术欣赏能力的原因,也是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内在艺术魅力。

心理学家艾伦・温诺说道:“画家在描绘满头密发时,只是非常逼真地画出几缕而把其余的部分画得很模糊,但是观赏者设想出模糊的部分并且竟然想象自己看到了细微的发丝。

实际上观赏者并不对实际不存在的头发产生幻觉,他们细心就能清楚地看到,画家仅仅描绘了几缕发丝。

然而,人们对画的知觉不是一般的反应,因此往往不在意所描绘的景物比真实的景物少了多少。

”这种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所具有的心理因素与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见微得着”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学生自身心理感受与美术教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学习也是对美术作品的一次细致的欣赏,而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学生运用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去进行体验和感悟,进而对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个过程。

这一个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学生首先要从自身心理感受上进行提升,进而提高自身艺术欣赏水平。

就像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幅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时的审美活动,都充满着突发性与不确定性,而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时的审美活动同样也充满着即时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从这一点来说,就要求欣赏者不能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要以之去印证和对比创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理心境。

这也是美术心理学上认为的“对每一幅美术作品的探究,都隐藏着内容以及情感复杂而丰富的主体评价。

由于这种评价与情感经验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就特别真实自然,因此很强的颉抗性在心灵的提高或塑造肯定一般不会碰到。

”然而,美术学习和艺术欣赏毕竟是学生单独个体的精神活动,在学习美术作品和欣赏时需要静观默察、揣摩品味作品的主题思想,体味作品的艺术内涵,并与创作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发生共鸣。

如清代朱耷的《荷花水鸟图》以高度概括、删繁就简、以白当黑、虚实互衬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一支残荷,一只孤立在危石上,缩着身体、翻着白眼的水鸟。

欣赏者可以从中深刻体味到画家冷漠、孤傲、白眼向人的性格特征。

再了解其生平以后,又能使人等同身受地体会到他身为亡明皇室后裔对清统治者的抗议以及其在精神上的极大痛苦,那种“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心境就跃然而现了。

参考文献: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六

运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中更好的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实现运动水平的超长发挥,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完善运动员的个人运动人格发展,让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生涯中更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因此相关理论是针对西方运动员的,因此,面对不同的中国文化发展背景,运动员能否完全的适应西方社会发展的心理学理论,需要我国运动心理学学家们不断的进行深思。由于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发展倾向性等方面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由于这些方面存在着的差别会影响到体育运动实际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以及行为实践。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存在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背景的跨越与运动心理学本土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也是运动员体育技能训练中心理技能发展中无法躲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运动员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理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社会,从西方直接移植过来的理论在中国运动员心理技能发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化、吸收存在着困难的问题。相关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坚持“求同存异”的发展原则,在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运动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加深实际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理论深度。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在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们不懈努力之下,运动心理学领域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运动员内容选材、竞赛指导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整个运动心理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层面,也就是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性并不强,实践性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大多集中在运动员身上,因此研究对象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心理咨询与训练来提升运动员实际的运动水平以及运动适应能力。实际上,运动心理学理论具有非常强的普适性,也就是说使用范围更广。由于理论发展、理论科研等方面的不断发展,运动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学科越来越广,单单凭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进行研究是远远不足的,研究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其他学科的内容,诸如,解剖学、社会学,等等。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来看,研究工作人员更多的集中在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缺乏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性,研究工作人员大多是利用假想和现象来进行研究,实现的研究成果与运动员实际情况存在着错位的现象。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深入到运动的现场实践之中,通过与运动员教练员、实践运动员之间的不断交流来了解体育项目的实际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实现运动心理学理论研究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问题研究的中心问题,考虑到整个研究内容实施的可行性问题,坚持研究方式上的适用性,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让研究的理论更好为研究对象而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的实际使用性,展现其巨大的威力。

三、运动员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方面存在着需求差异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为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训练,让运动员在运动项目中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运动水平,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运动员人格方面的特点,让运动员能够更好的面对运动生涯中的挑战。实际上,运动心理技能、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把握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这三种都需要借助运动员的努力来获得。由于运动员对心理技能方面的掌握与运动员其他能力的掌握存在着趋同性,加上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员在实际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功利性发展心态,忽视了心理方面的训练工作,只是希望能够凭借心理训练获得显著的效果。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运动心理学指导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不适应的问题;心理咨询、训练与比赛心理存在出入;[3]91运动心理学研究缺乏合作与支持,对整个研究不进行配合;运动心理研究工作人员与运动员在心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运动员无法表达自身内心感受,双方合作并不默契等等。

四、研究方式上的问题。

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工作人员需要坚持训练技能方面的规律性特点,也就是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还需要保证心理技能方面的训练与实际的操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不断的训练操作以及具体情境来实现。在进行运动员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不能够与实际的运动情境想脱离。[4]73例如,在进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保证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完全集中,提升实际的训练品质,让运动员在实际的情境之中完成相关的任务,提升整个训练工作的针对性。总而言之,在进行运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以及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创设的训练情境与运动员真实的运动情景二者之间非常的接近,提升整个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提升运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五、运动心理学技能方面的训练效果实际评定。

从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来看,对于实际的研究成果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评价体系,使得整个学科的研究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在实际的运动训练过程之中,大多数的运动员教练员是借助运动员实际的竞赛成绩来进行运动员心理评估,旨在于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改善实际的训练效果。通过运动成绩来进行实际的评定工作更加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测量更加的便利。在非比赛季度或者是比赛之前对运动员进行阶段性的心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获得理想运动成绩非常的困难,这就需要在进行心理状态评级过程中考虑到效度方面的问题,转变运动成绩这唯一性的衡量指标。在进行运动员心理咨询、训练效果分析中,需要从运动员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善、竞赛中的成绩转变以及运动行为方式方面入手,参考运动员的相关成果报告以及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标准来进行训练效果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旨在于更加真实、更加全面的反映运动员在心理技能方面的指标,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心理训练的评价体系。

总之,由于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运动心理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理论本土化的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心理学理论与运动项目的有机结合来提高实际的研究效率。在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只有在心理上实现了转化才能够提高实际的训练效率,缩小心理上的距离。作为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大众提供服务,提升运动心理学实际的价值以及社会发展效应,实现相关理论更好的发展。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七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新问题,目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其中老年人孤独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结合老年人孤独心理的特征,分别从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等方面展开,为设计排解老年人孤独的游戏玩具提供较为系统的方法,最后提出设计师要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老年人;孤独心理;玩具设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迎来“全球老龄化时代”,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日益增多。尤其是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老年人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身体健康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层面。虽然我国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但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中,孤独心理所占的比例高于50%,孤独心理是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因此,针对我国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产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孤独”这一术语最开始源自于医学界,后来,心理学将“孤独”的概念引入到“社会心理学”中,对其概念、内容、意义进行了一些重新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孤独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孤独感还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孤独感概念的理解可能有所差别,但大多数国外学者对孤独感诠释的基本框架是:大部分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或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状况存在一定差距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孤独感有两个特质: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是一种情绪体验。

1、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两类,情感性孤独是指缺乏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与丧失亲密的依恋有关。社会性孤独是指缺乏朋友间的交流,与缺乏能提供归属感的广泛社交网络有关。而在中国,受传统伦理观念和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的家庭文化观念浓重。老年人所体会到的孤独不是朋友稀少,而是感受不到亲情和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所以情感性孤独是中国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主要特征。

2、心理孤独和环境孤独。由于孤单和孤独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孤独更多的表现为缺少共同语言以及主观上被疏远的感觉,而孤单则表现为客观上的独自一人。在中国社会,氏族宗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联合式的家庭生活模式依然存在,老年人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的表现是不孤单但却非常孤独。

3、自我封闭性孤独和环境排斥性孤独。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的形成可能与老年人本身的自我内心的封闭有关,也可能是对周遭环境的排斥有关。自我封闭性孤独是主观的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隔绝开来,是一种内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中国人的性格普遍谦虚、内敛,不善于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更容易受到孤独感的侵袭。当个体处于热闹的氛围中依然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不善于或懒于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别人无法体会,我国老年人很大程度上趋向于环境排斥性的孤独。也有学者称“中国式孤独”指的是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主要表现为在很多场合表现矜持,因此感到孤独。西方的孤独区别于中国式孤独,他们的孤独主要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现状,使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和无所适从。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个体心理需求,对于减少老年人的生活孤独感和本身人格心理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总得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老年人对产品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这其中主要表现为视觉、听觉不断退化,触觉的灵敏度降低、行动缓慢,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上述的生理变化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孤独、抑郁、偏执、自卑、多疑等消极情绪感受等,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其实老年人渴望健康,害怕死亡,在他们的意识中有着强烈的对生的渴望。鉴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兼顾老年人生理老化现象,使老人在玩乐的过程中达到锻炼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逐渐变化,个人社会角色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老年人强烈的心理反应。他们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乐于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实现自身价值,从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老年人容易多疑多虑,自尊心又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他们并不期望自己的产品都打上“老年人”的标签,他们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各种现代文明带来的欢乐。实践表明具有娱乐游戏性质的老年人玩具既可以使老人活跃思维、锻炼身体,预防老年痴呆,又可以弥补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寂,还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具有一定习俗性和稳定性的。老年人地域文化特质更为明显,由于老年人不大可能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感,他们转而进行自我心灵的平衡和维护,长期的文化熏陶,使得老年人对其熟悉的、反映出其生活环境因素的产品往往在情感上更容易认可,这种认可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慰藉感和安全感。传统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习惯直接反映在他们对产品造型、色彩、材质及纹饰等的喜好和选择上,老年人对身体健康长寿、家庭和睦融洽、生活幸福美满的企盼也正是传统地域文化的反映。

根据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分析,综合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我们在设计玩具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个体的舒适和便利的操作,更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满足和个人尊严,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便利,更需要满足的是心理层面的需求。

1、借鉴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的原则。

老年玩具的设计在使用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注意产品的操作精度和复杂程度,降低操作的施力,适当的减少信息量,增加信息强度,简化产品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减少逻辑的推理,减弱老年人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思考的部分,采取本能性的行动或者习惯性行为,融入更多的交互性,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度保持一致,这样玩具产品才能为老年人带来慰藉感和安全感。而老年人用品不只是一个产品,更多的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应当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找到和其他人的共通点,把老年人产品的关键要素融入到大众产品中,使其不会感受到区别对待,这样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保护了老年人的情感,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不断的追求和寄托。

首先,本能层面的交流是老年人在选择玩具时考虑最多的一个要素。依据衰老生物学的理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反应能力日趋迟钝、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伤害,因而在玩具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玩具的材料要环保安全;第二是外型要圆滑无尖锐部分;第三,结构要合理、牢固。

再者,行为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性指的是使用行为,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部分机能都逐渐退化,视力、听力和握力理解力都相对较弱,这就要求玩具产品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特征,在玩具的易用性和语意性上进行特别的设计,注重信息的传播,使老年人更接近更了解社会,跟上社会的步伐。

最后,反思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体验指的是在心里层面的交流。老年人往往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失落恐惧、抑郁的心理,并伴有敏感多疑、固执的情绪。分析了解这些特殊心理,鼓励老年人多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增进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设计充分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帮助他们排解寂寞和苦闷的情绪,也有助于设计师对老年产品的特性进行更好的定位。

丰富产品本质的调性指的是在满足产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产品设计应当具有的一定的文化内涵,产品调性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本土国情,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传统、独特的文化,虽然地域的生活模式受文化交流的相互影响逐渐丧失原有独特性,但基本的传统形式依然不会改变。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老年人玩具不需要太多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需要的是能够传递丰富精神内涵的设计,老年人玩具产品调性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合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形成特有的文化调性,设计师应该尊重这些传统,设计出他们喜爱的老年玩具来。

在设计史上,沙利文提出著名的“形式追随和功能”的思想,作为设计师应该留意一件作品的内在原理,然后再去进行外观的形式设计。一件玩具的外形,会给消费者提供最直观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感受比任何产品介绍和产品说明都要简明扼要,在老年人玩具设计的形态上,要充分利用产品的语意学,不管是什么样的玩具形式,都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某种心理或者情感上的共鸣。首先是老年人玩具产品要带来的良好的视觉体验,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其次老年人积累下的审美经验对造型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形象所产生的联想,把玩具的形式与老年人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有些形态有特点的象征意义,例如“圆”是我国历来比较推崇的一种符号元素,代表着圆满、团聚的寓意、给人完美无缺的感受,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这类大部分中国老年人都熟悉的形态元素产品会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将产品的功能符号与文化符号结合到一起能凸显出更丰富的情感信息,享受玩具带来的乐趣时还能体验到亲切感。

老年人玩具产品建立在以材料为基础的载体上,在选材上,首先需要考虑的必定还是各种材料的物理属性,不同的材料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材料不仅制约着玩具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老年人在触摸不同质感材质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考虑到老年人特殊心理的前提下,针对玩具产品的材质选择上,不仅要考虑产品加工的材料需求,还要符合老年人心理和情感的特点,比如,老年玩具选择肌理触感强且圆滑的材料,可以弥补老年人日渐降低的触觉机能,使其更具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相对于一件产品而言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色彩,其次才是形态。老年人在色彩的选择上,也是很有讲究。在设计老年人玩具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对特定色彩的偏爱,人到老年,眼角膜变厚,对近似色的区分力下降,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应适当增强使用色彩的亮度和对比度。在设计老年人玩具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对特殊色彩的偏爱,据研究表明,色彩是带有情感的,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设计师可以针对老年玩具产品的不同用途对色彩进行构建,尝试用“色彩心理学”原理,把色彩与人类的情绪连结起来,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色彩与老年人情绪之间的关联,特定的色彩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老年人在视觉上找到满足,并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

从心理上来看,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且没有太多的信心,要尽量减少老年人使用功能时所耗费的时间,避免产生焦躁厌烦的情绪,老年玩具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娱乐,所以针对老年玩具的设计,需要着力提高产品本身的特有的吸引力,逐渐改变一些传统观念。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代偿心理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老年人自叹生命短促,到晚年更不免有些憾事,年轻时追求某种东西没有获得满足时,人们会放弃原来的目标,企图假定另外一个替代品,在心理修复机制的影响下,很自然的会从容易追求的替代品中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使得最初产生焦虑、孤独的心理也会得到修复。这样假借它去造成一种目的实现了的假象,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情感代偿。老年人孤独心理需要通过其他的媒介来进行弥补,且老年人的情感代偿心理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譬如现在许多老年人喜欢摆弄琴棋书画、跳跳广场舞、养养宠物等等,把全部情感精力投入到兴趣爱好中去,这是一种代偿行为在老年人身上的表现。设计师需要尊重和满足他们这种特殊的情感诉求,通过产品传达丰富的情感体验,提供情感上的依托,弥补老年人生活上的孤独感。

老年人玩具在中国尚处在发展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在其辅助治疗的应用上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科学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国家和社会应从各个角度对老年人进行关注和重视,目前在设计领域,基于老年人生理需求方面的日常用品和医疗保健产品做研究比较多,而对老年人心理情感方面的产品研究则不够深入,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已经变成各种消费产品不可忽视的潜在客户,他们需要关怀和照顾,更渴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设计师要在深入研究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基础上,切实关怀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何让他们由原来的“安度晚年”向“欢度晚年”转变是社会的义务,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

[1]马素红.在校硕士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任佳盈.玩具介入改善老年人孤独心理可能性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9.

[3]刘巧,靳桂芳.从老年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玩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16):016.

[4]陈汗青.产品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刘丹丹,曹巨江,孟亚.基于老年人特征的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2):15.

[6]李晔,宗明明.老年人玩具安全性设计[j].大众文艺,2010(15):151.

[8]郭佳逸.浅析老年用产品设计中情感代偿心理的引入[j].科技资讯,2009(7):225.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八

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长期工作在乡镇中学里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它的作用和功能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少年健美的设计师。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个合格的师资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其表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进程。因此,了解并探求解决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对策己成为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十九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体育专业研究生必修课之一。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没有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材体系,课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笔者在此拟从体育专业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出发,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课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1.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材。任课教师需要自编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教师在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讲授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些院校甚至没有与本科教材区分开来,其深度和难度也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正式出版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和运动心理学教材有十余部,但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仅有一部,即张力为编于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可供研究生教学参考。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固定的教材,一般都是从几个教材中选出几个专题。这导致教材的结构体系缺乏整合性,不能围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组合。无论体育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都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科学地预见、推测体育行为,并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技术,按照规律干预、控制体育运动行为。目前,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讲授多是强调描述功能和解释功能、理论模型的建立、陈述性知识的深入评价,缺少贯穿整个学科的主线,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强。而且,可供借鉴的参考书侧重不同,各有千秋。应注意吸收国外一些新的理论方法,研究生的教学尤其需要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动态。国内编著的参考书,由于出版时限的原因,不能满足研究生获得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最新信息的需要。适当引进原版教材,对研究生的教学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2.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设计缺乏合理的知识框架。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难以体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递进性。课程设计中缺少应用性课程作为补充,难以适应体育专业研究生多元化就业的要求。由于缺少案例分析,忽视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或是社会体育指导时,不会利用所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解决教学、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任课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

3.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在授课方式上,研究生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做法,辅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扩招,导致研究生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多。教室资源是有限的,有的院校由于学生数量的原因,连讨论都取消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难实现,现场的个案分析就更加不切实际了。

4.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评价方式缺乏创新。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而且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评促建,提高质量的目的。期末考试是传统评价手段的核心,平时作业是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系统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展研究生教学评估,教学环节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也是其中之一,其评估指标的确立和相互配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1.以母学科为基础,优化课程设计。体育运动心理学是一门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要提高现有课程的深度,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以及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内容要求新颖,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方法、新观点”,以使研究生尽早获得第一手学术信息,形成与本科生有区别的高层次培养模式。要重视现场个案分析,突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特色。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生课程要由以讲授性教学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启发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的自学能力。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到体育教学或运动比赛现场进行开放式教学,或充分利用网络开放、快捷的特点,结合比赛现场进行同步教学,积极探索适合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授课模式。

3.加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教材建设。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关心学生的原则,研究生的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编写应力求全面、创新,因此各章可包括内容摘要、学习目标、关键词、正文、主要结论、案例分析、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等。对于参考文献和推荐参考读物尤其应精挑细选,列出与本章有关的有影响的中外图书及文章,以满足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深入研究的愿望。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同时,注重基础性与创新性,以反映当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要以学校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内容为主线,构建新的教材结构体系。体育运动心理学教材建设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要,积极编制精品课件,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形成包括基本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书、电子教材、案例分析教材的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4.完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评价机制,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监督作用。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包括任课教师自评、研究生评价和校方评估。任课教师自评主要是对研究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设计、教学体会、教学方法等进行反馈性评估。研究生评价指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充分了解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授课的,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合理安排基础理论与现场案例分析的比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促进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研究生导师组制度,加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与监督。任何一门研究生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水平。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而且要拥有丰富的体育运动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体育运动心理学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接近体育运动实际。同时,教师对国内外前沿研究一定要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外语及查阅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此外,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鼓励年轻教师去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去交流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国内外的一些名师为客座教授,把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带进来。

三、结论与建议。

1.体育运动心理学作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体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正确把握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材结构,突出科学性与时代性特点,网络教材与电子书相结合,形成教材的立体化。

3.在自编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引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高水平的导师团队。

4.完善评价体制,发挥监督作用,力争把体育运动心理学建设成为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精品学位课程。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十

从学习型社会角下来看,心理学涵盖的范围较广,它不仅具备了心理研究的理论性,也具备了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文章探讨了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发展的趋势。

在当代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中,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贯穿始终,尤为重要.在高校教育当中,更应该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实际指导理论,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正确的引导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在学生学有所成的前提下保持着身心健康,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让他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学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性。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犯罪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唏嘘不已,例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又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可见引导和梳理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当前急需重视的一个方面。朝夕相处的同学、昔日的老师,在扭曲的心理面前变成了宣泄不满的对象,强烈的、压抑的情绪和扭曲的人生观,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上的缺陷,是这类惨案值得教育部门深思的地方。

在高校心理问题调查问卷中,有92%的学生表示,自己曾陷入心理问题的困惑中,有的是人际关系,有的是家庭压力,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高校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体系。事实上,我国高校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数量极少,大多数学校是其他学科教师代课心理咨询,这也表明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理学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让心理障碍得到疏导,不至于爆发或引发社会危害。虽然各高校都在极力推进心理学教育的发展,但面对社会问题日益严峻的压力,心理学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足,随着社会发展,应该将心理学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的重要范畴中来。

二、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局限性和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心理学仍然是以科学心理学为主,心理学专业仍然以学习基础性心理知识为主,缺少心理学实验研究调查机制,心理学并未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阻碍了心理学专业研究的发展和学生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心理学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心理学课程多为抽象理论,知识点较多,理解困难,同时由于教学设备不具有创新性,教学实验设备不足,也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比如,一些心理实验课由于设备的不足,学生不得不分批轮换上课,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心理学考核评判机制不合理,对于理论知识考核过多,实践应用的考核偏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高校心理学教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今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方向,高校和社会将越来越注重于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加大高等心理学教育的多元化教学,以学生为教学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教师与学生密切互动的模式,提升心理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心理学指导的作用。

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知识是推进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心理学的教育当中,也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更多的激发学生的开创性、求知性、探索性,让他们不仅更好的努力学习知识,也让他们在探索课程当中不断的提高升华自己的心理层面,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理。针对个别学生,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层面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控,这样才能便于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方位,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用学习型社会视角来看待高校心理学教育,就应该从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创新出发,实现大学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发展紧密结合,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用性。

2.注重教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心理学教育评价标准是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心理学教育评价仍然是以教师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为主。老师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老师更加贴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的教学评价也要不断改进,要减少负面性评价,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性格养成进行全面的了解,加强学生的知我评价意识,让学生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以学生的内心意识状态和自我心理素质评价为基础,用合理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推进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也要从心理学评价实践入手,并不断创新评估方法,转变教学评价理念,结合学生自身和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不断探索新方法,促进和推动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发展。

3.优化高校心理学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建立心理学相关机制。

在马加爵事件后,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研究的进展迅速,许多学者就这一事件进行了研究,李玫瑾教授也在事件发生不久专程到云南进行了调研,有关心理学的研究也相继出版。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学教育得到了众多的理论支持,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进步,为心理学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对心理学教育的开设课时不足、对心理学投入力度小等都是限制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心理学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将心理学提到足够的重视地步,加大心理课必修课程的学分管理,加大课时安排,实现心理学教育在高校的指导作用。

同时,心理学教育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多运用游戏、音像等手段,将学生和教学严密结合起来,是学生在事件中反思,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和心理困扰。

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并发挥效能。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它在社会中的指导和实践意义是它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育发展方面要做到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用知识武装头脑,将社会现象用心理学知识加以解释,这样不仅排解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走出心理误区。例如,如果马加爵在遇到困难、心理困惑的时候,有人用心理辅导的形式帮助他,那么他也许不会做出偏激的事情;如果心理学足够普及,有广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社会群体都会乐于得到心理帮助,这也是心理学的社会实用性所发挥的作用。

5.加强信息媒介传播的监管力度,净化校园网络,强化心理学教育成果。

媒介层出不穷,变化多样,形式复杂,国家应该加强对媒介的控制,从源头抓起,杜绝媒介传输当中对于心理层面有影响的不健康的人与事,让高校学生多接触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思想,为高校心理教育做好环境的净化。

现在传输媒介层出不穷,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复杂危害社会的东西太多,而且形式多样,国家应该联合相关执法部门打击这些不健康的消息,还社会一个清洁,加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多宣扬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传播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容,让我们的高校校园里充满着正义的力量,不能让腐化堕落的思想侵蚀大学生美好的心灵。学校也应该多组织学生参观了解一些名人名事,经典案例,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来进行座谈互动交流,学生多跟这些人接触,这样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人生理想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真正从心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美术欣赏从本质来讲是对于美术作品的一种审美活动,即从接触美术作品而产生的体验、感知以及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也是通过美术形象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通过应用美术心理学来进行美术欣赏,可以使得美术的欣赏者掌握一定的艺术审美理论,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提升艺术欣赏的水平。

关键词:美术心理学;美术欣赏;作用研究;美术研究;美术作品。

美术心理学是心理学在艺术领域中一种具体应用形式,在实践中欣赏美术作品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美术心理学,这样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应用美术心理学来进行开展欣赏,可以使得美术的欣赏者掌握一定的艺术审美理论,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促进美术欣赏者自身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欣赏者对于美术作品的体会和理解。

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很好地反应出艺术家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与理解,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反应出艺术家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代,因此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于艺术家创作背景和创作环境的感悟和理解。

欣赏者要想深刻的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就必须从美术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作品的分析,读懂美术作用中绘画形式的语言,带着情感追寻创作者自身的心灵轨迹,从而达到充分理解和把握艺术家创作情绪的作用,增强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

以下主要结合对于美术心理学和美术欣赏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欣赏者对于美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1通过应用美术心理学可以很好地探究美术家自身的创作心理。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欣赏者首先需要通过感官来感知各种美术作品,如感知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等,感触美术作品所营造的各种视觉效果等等。

这个过程也是欣赏者通过美术作品作为媒介,带着情感揣摩美术家的创作意图的过程,了解美术家的创作环境。

从一定的层面来讲美术家也是心理学家,他们将自身的情感创作心理和情感以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传递给美术作品的欣赏者。

一件美术作品如果没有注入艺术家自身的情感,就不可能是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者也就不可能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内涵,美术欣赏也就丧失了本来的意义,这样的美术作品也不会被大众所喜欢和接受。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欣赏者通过分析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会和美术作品的创作者之间产生精神共鸣,增强欣赏者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美术家也将自身的创作心灵以绘画的方式传递给了欣赏者,实现美术作品创作的目标。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十二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因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多数人比较注重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心理的健康,但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真正健康的人。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着心理上。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几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个人看法。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作为教师,比学生的人生经验丰富,我们可以冷静地思考、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有改善自我,调控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创造宽容、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块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用心去思索学生,竭力寻找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

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首先,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把学校的好坏标准、质量优劣定位在成绩的高低上,迫使不少学校把成绩视为生存的法宝,不少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只要认真上好课、多辅导,就自然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成绩好,就会得到认可。至于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则是小事。

其次,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孩子引向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歧途,还有少数家长全然不顾忌孩子的感受,以极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工作、人际等关系。如此社会及家庭的环境的影响,将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强且会调整自己情绪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成人。

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缺乏,组织机构不健全,致使基层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化,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呈现出无序和放任自流状态。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

个体一旦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个体心理就会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不平衡状态。这时应通过自我的调节或者他人的疏导,消除心中的不平衡,而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使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得到维护,也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学校的课业过重,学业竞争激烈,社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学生背负的精神压力过大,努力付出得不到好的回报,自卑和恐惧的情绪产生,会使学生进入不平衡的状态,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此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沟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时,绝不能忽略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学生出现问题尽量让其父母协助,借助社会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延伸,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合作沟通。

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等等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给当今的青少年的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六、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如今的学生生理上早熟、心理上很稚嫩,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对待挫折,如何正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调整自我情绪,如何革除自身不良的性格习惯等等。因此,生理发育提前和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也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存在诸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所以,我们在文化课的教学中,不仅应注重知识灌疏,更应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注重个性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作预防性辅导,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与水平。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心理健康教育都会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一起来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总之,切切实实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十三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目前我国已经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并以每年3.2%的速度急剧增长,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趋势。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未富先老”的现状给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专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这些老年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退休职工。据老龄科研中心抽样报告显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物质生活稳步提高的同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大中城市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经济收入的增多并不能弥补精神慰藉方面的缺乏,“退休综合症”、老年抑郁症等身心问题严重影响了退休人员的晚年幸福程度。这里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主观幸福感(简称幸福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个体在健康与寿命、工作与收人、朋友关系等诸多方面受益。主观幸福感高的个体,其生活质量也高。积极心理学将幸福感定义为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它实质上是由外在的良性刺激诱发的一种具有动力性和依赖性的积极情绪体验。[2]不同的人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和体验程度是不一样的,内容取决于个人从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的判断,认知因素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看法;情感因素则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能是消极的或积极的,消极的情感会降低幸福感而积极的情感则会增进幸福感。城市退休人员作为特殊环境下的老年人口群,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进一步分析提高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可操作性方法,对于做好退休工作,发展中国老龄事业,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无疑既有一般性价值’也有雜性价值。

幸福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都曾经缜密思考的话题。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如果不是唯一的终极目标,也是主要的终极生活目标。在所有研究幸福的领域中,心理学的研究是最切中核心价值的。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心理学研究通常具有以下一般性价值:

(―)了解不同职业老年人之间的'幸福感差异。

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现状,探究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不同职业退休人员幸福感的表现及特征,通过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不同程度的比较研究,深人探讨不同职业老年人之间的幸福感差异。并深人实践,以具体地方,如安徽'为例,具体探讨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提升的具体实践措施。

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城市退休人员的幸福?通过对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将从制度、经济、社区、家庭、个人各个角度多元化辨认影响城市退休人员幸福的因素,这也将成为该研究的一般价值组成部分。

(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步人晚年的老年人更是如此。通过了解幸福的机制以及不同职业老年人之间幸福感的差异,可以从个人认知、政府、社区及家庭方面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城市退休人员是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民生指数的重要方面,提升城市退休人员的幸福感有利于社会更加和谐;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与当地政府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资金投人和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等外在密切因素相关,也与城市退休人员的家庭结构、收入和个体认知、情绪等内部因素相关;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具有时代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动态调整幸福感的评估指标和尊重个体幸福感的认知与情绪;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及个体共同努力,以提升城市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为目标,以丰富城市退休人员闲暇生活为抓手,多措并举,让城市退休人员享受幸福晚年生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发展观念的转变,进—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和谐,体现了退休人员幸福感研究的特殊性价值。

综上所述,城市退休人员作为老年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心理学研究有着—般性的价值和特殊的价值。前者从调査城市退休人员的幸福感现状着手,深入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多种因素,有助于丰富老龄人主观幸福理论研究视角和问题领域,为科学把握老龄化事业的重点和难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退休人员幸福感的对策建议,为切实提高老龄人生活质量找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后者推动了中国发展观念的转变进—步促进了社会和谐。

浅谈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十四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迅速发展,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摇篮的输出地,面对着新的教学形势与教学环境的变化,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对此本文将从人文关怀视域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对于现代高校教育影响重大,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但可以促使教育管理工作稳步进行,也可以提高高校教育效率,但教育管理并不是一种强制行为,只有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文观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才能构建人文主义下的和谐校园,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本质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因此其倡导人人平等,追求个性化的思想解放,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而这一思想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所提倡的“仁”的观点是具有相同意义的,这也无疑从某个方面肯定了人文关怀的现实价值[1]。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中,采用的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言听计从,这无疑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扼杀。因此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越发的意识到高校教育不只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做到以人为本,立足于实际,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人文关怀下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的教育管理体系。

1.严格管理,做到有章可循。

当下的大学生以九零后为主,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精力充沛,富有创新精神,但是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加强对其管理和约束是有必要的,但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教育管理具有可信性[2]。对此笔者认为有两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首先制定切合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其应该摒弃长久以往的陈旧思想,将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条条框框连根拔除,可以与当下的教育改革要求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形成对学生有效的约束。其次可以依照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如果无法做到按照规章办事,所有的规定也将会是一纸空文,因此当制度制定后,就应该严格遵守,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体现出管理制度的人文性。

2.细致教育,体现人本精神。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也是教育管理者指导学生思想的基础,而为了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教育管理的人本精神,就要小事做起,细致入微的展开教育。对此高校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意识,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从过去的管理、教育、服务,转变为今天的服务、教育、管理,时刻确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打破原有的标准化培养模式,将所有的工作重心都转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为学生办一些实事[3]。第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以人为本就是对个体机能的一种激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管理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学生得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只有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多个层面出发,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需求,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例如管理者可以为一些优秀骨干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其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家庭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就要给予其更多温暖和关怀,使其在集体之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3.严中有情,融情感于教育。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确不可或缺,但是面对鲜活的学生个体,只用制度来管束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从情感入手,将情感注入到教育之中。对此管理者要明确这样的概念,严格并不是管死,只有从管理中体现出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才能将无情的制度和有情的教育相结合,使高校教育管理既具有制度化又具有人情化。其次管理者也要体会教育中的“情”并不是不讲原则,也不是降低制度的力量,而是在刚性的管理中,又能体现出情的一面,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性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只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邢雪峰.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经验谈[j].科教导刊(上旬刊),(03).

[3]刘顺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845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