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认可和肯定。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
美学概论论文篇一
总之,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又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能不能解决好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
美学概论论文篇二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所谓美来源于生活,自然,马克思曾说:“自由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分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即人不是一个单一的固有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美的本质在于纯客观性,客体的形式是否符合一定的比例、数量是否和谐,事物的纯自然属性,外在形式去定义美。另外是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心灵涵盖了一切,自然否定了外在的美,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心灵,理念才是真实的。自由创造基础上的美有着其外在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是有意识的去追求这种“形式”以至于后来我们看到这样的“形式”便有了美感,从而也变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意味的美的符号。
美学概论论文篇三
例如,如何认识当前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化,如何认识多种经济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如何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先进性等,都需要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同时,加入wto后的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全球经济发展空间,共产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头,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创造性的思维,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进行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开拓。
其次,要按照发展的要求,提高执政水平。执政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关系到执政的地位。
第三,要按照发展的要求,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有十分注重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曾指出,“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迅速地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强调: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同时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美学概论论文篇四
我们在闲暇时候或者在疲劳的时候会聆听美妙的歌曲,也会看些休闲的电影,玩些动感的游戏,我们为那些唯美的画面所折服,为那些动听的音喉所感动,为那些炫幻的游戏所激动,无疑,我们是很幸福的。然而,这些休闲娱乐的背后是语言在支撑着它们。没有词人,哪来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美妙画面,也不会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感人场景和声音,更不会有现在美好的一切。
在高中的时候,我在学习生物时,了解了“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时我还很不屑,动物也有语言啊,鸡鸣、狗吠、狼嚎、虎啸、猿啼等等,它们也用语言啊,学习了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后,我了解了人类语言是多么的复杂和高深莫测,它和动物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言有很多机制,“牧笛横吹、夕阳余晖”是羡余机制的体现,“蛋白质(笨蛋、白痴和神经质)”是经济机制的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称机制的体现,语言还有预设机制、隐含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等,而在这里,我班门弄斧来浅谈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
弗雷格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特劳森从真值条件出发,将预设看作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而语言机制也就是语言内部的可循的规律,那么预设机制就是语言本身内部可以寻找到的具有“预设”的机制。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同样,语言只有有了依托才能焕发光彩,才能真正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而预设就是支撑语言的基础。
预设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人在使用自然语言时,有很多不言自明的预设,否则交际就会比较困难。“吃核桃”、“吃花生”其实是吃核桃仁儿;“吃排骨”、“吃鸡蛋”其实是吃排骨肉、蛋清和蛋黄。人们只是在“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类绕口令中才分出葡萄皮和葡萄肉这类精确的涵义。
在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了解了预设即预先设定,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主观认定的他和听话人都接受的背景信息,是假定的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内容或共有的认识;预设在话语中总是附带表达的(在断言范围之外),是潜在的,也是不言自明的,无论对话语本身进行肯定还是否定都不影响预设的存在。
预设在语言里随处可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古代,比如在《西厢记》里:[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也![旦云]啊,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夫人话中有一个预设:小姐和张生是兄妹关系。由此而生出另一层意思:既是兄妹关系,那就不能结婚;夫人赖婚的意图非常明显,故而,张生、莺莺、红娘他们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
在我看来,“预设”可以看成是语言发生的环境,它预先设置了语言发生的环境,不同的“预设”对于相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一个成功人士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赞美。而对一个不求上进失败的人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讽刺。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表达的目的,于是有了讽刺这一修辞,也造就了鲁迅这一个文学大师,但是在现代鲁迅的文章很难读懂,就是因为时代不同,语言的环境不同,我们没法真正全面的了解它的真正含义。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很多特性,它体现了预设的内在特点。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可撤销性。
1、合适性。
最早对预设的合适性进行研究的是菲尔莫(charlesfillmore)。他从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出发,认为语用预设就是指“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个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2、共知性。
共知性指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交际场合的情景和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等。
它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辽大食堂一楼,如果你想买鸡蛋饼,你可以说:“要一份三块五的!",老板就知道你要的是加肠的,但是,如果你在卖米饭的那说同样的话,老板肯定没法给你打饭,因为最低的是四块的。这就是预设机制共知性的体现。
3、单向性。
单向性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被听话人理解之前只有说话人自己知道预设的含义。
例如:
a:你这人真够阿q的!b:阿q?听到a说阿q,b不理解,是因为他不知道a所说的阿q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不知道a指的是自己的哪一点,所以才要求a明示。
4、主观性。
主观性指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预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有些广告也运用了预言该特性而让消费者在潜意识里相信了该产品。例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
脑白金广告的预设是“脑白金是最有价值的,其他礼品都不如脑白金”;或“如果送礼,脑白金最合适,最讨对方的喜欢”。
西安杨森制药厂推出的治疗脚气病的“达克宁”抗真菌药膏,它的预设是“治疗脚气,达克宁疗效最好”。
这两个广告的预设都带有的强烈的主观性特点。
5、隐蔽性。
隐蔽性指说话人没有将预设信息明白地表达出来,而是将其隐含在话语之中,这种隐含的信息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
例如:
a:你说谎的时候会不会紧张?b:不会。不,我从来不说谎!a的问话含有一个预设:b说过谎。而b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答“不会”,其实等于认可了a的预设。
6、可撤销性。
在一定语境下,语用预设可以撤销,这种可撤销性“依赖于说话者的态度和信念”。例如:
a:您儿子好可爱啊!
b:我还没结婚呢!从以上对话的预设触发语“儿子”中我们得知a预设了“b有儿子”,然后这一预设随着交际的进行而被b撤销了,b的话语中蕴含着“这不是我儿子,我还没结婚”这样一个意思。
说来说去,预设就是预先设定一个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使别人可以知道,也可以不让别人知道,也可以大家潜意识里都知道。
那么,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它难道只是局限于发现而不能使用它吗?
预设的作用有很多:
1、表达不适合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2、利用预设诱使对方中圈套。
3、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比如,商家打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外,更重要的是打击对手,使自己的产品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好钙,蓝瓶的”,预设:不是蓝瓶的就不是好钙。这就含蓄的表达了该公司的意念,那就是只有他们公司生产的蓝瓶钙才是质量好的钙,这运用了预设的第一个作用。
还比如,在法庭辩论中,律师常常会这样问:“你是案发前还是案发后出的门?”样预设的目的,就是诱使谈话对象进入自己事先设计的“陷阱”,以便控制谈话对象,实现自己谈话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谈话的技巧,既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在问他问题。
再比如,一位年轻人患病住院,他的好友来探望,一见面就说:“怎么,你的脸色还是这么难看。”年轻人顿时沮丧起来。在医院这样的场合,本应安慰病人,而不是打击。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局面,我们说话也应分清场合,看清对象,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要真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不要说出伤害病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之所以说出不合身份、不合场合的话,主要是说话人忽视了话语中的预设。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注意言语中的预设那么就可以使语言准确、得体。因此,利用预设,遵循预设理论,可以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可见语言的预设机制是多么的重要,任何言语行为都有预设,在实际言语行为交际中,如能巧妙利用言语行为的预设,能有效地达到自己的言语行为交际目的,有时,还能产生奇效。
怎样才能把预设运用到生活中去呢?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别人沟通呢?只有了解和学会语言的预设机制,才能在生活中得体的表达那些隐晦的话,或者听得通别人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幽默的例子: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与共和党人交恶,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有些共和党人是婊子养的。他的言论在议会引起轩然大波,共和党人纷纷抗议,要求马克吐温公开道歉。马克吐温便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声明:我道歉,我收回我的话,应改为“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除了运用“逻辑学”中的“判断”技巧外,还运用了“言语行为的预设”,他的“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否定句中早有预设:有些共和党人就是婊子养的。
另外,在现代生活中,广告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接受其产品和服务。
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广告语时也应提高认识,辨别信息的可信度,洞察广告宣传背后的诱导机制,不要盲日从众。认识到语言预设机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语境和说话人的真正意图,真正做到合理的沟通、有效的沟通、真诚的沟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就减小了,语言所起的真正的作用就达到了。
我在小学的时候做过一个阅读理解,现在看来就是和语言的预设机制有关,该文章内容如下:
有个人过生日,邀请四个好友到家中吃饭。
三个准时到达了,只有一人迟迟未来。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一人听后,很不高兴的对主人说:“我先告辞了,再见。”说完就走了。
一个人未到,另一个人又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人中的一个也生气地说:“那好,我也走了。”说完掉头就走。
又一个人走了,主人更加着急起来。最后剩下的这位就劝主人:“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以后说话要好好想想。”主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说的根本不是他们。”这位朋友听后再也坐不住了,最后也铁青着脸走了。
这不仅是一个悲剧,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在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境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预设”,因而会引起误会,这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些说话爱得罪人的朋友们,绝大多数并不是有意而为,而是由于不注意语言的前提预设导致人际关系淡薄,所以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在这里浅谈了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希望老师多多指教!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教导!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统计学2班。
学号:110704222。
姓名:董朋朋。
美学概论论文篇五
美的产生是以人类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在对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实现了以功利为目的,即在善的基础上,肯定了人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才可能有美的出现。美的产生有着极其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阶段的复杂过程。美产生于劳动,是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它直接呈现出对象的感性形式,其中凝聚着人的劳动创造,这些形式标志了人的智慧、力量、灵巧,因此唤起了人们的喜悦而后成为美的事物。人类首先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实用价值,是由于人们的劳动先解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迫切需要,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人们要先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提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类最初进行生产并不是为了创造美,也以此设创造美的对象,美和实用是相结合的。
从石器的造型看美的产生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猿人使用的打制石器,从外形的特征、加工的方法看都留下了明显的人的实用目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是出现的是钻孔和磨制技术,后是装饰品的出现,相应这些器物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解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审美要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大多是磨制的,其特征最早是刃部磨光,后来则是通体磨光,不但实用效能提高,且在形式的特征上也更加明显。
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中国古代对“美”的解释一种为大羊为美,即所谓的“美善同意”说明美的事物起初是和实用相结合。另一种解释,则是不同意大羊为美的看法,认为美和羊没有关系,“美”字是表现人的形象,从美字的初文来看,是表现一个人头插雉尾正手舞足蹈,而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认为美字上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术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学概论论文篇六
引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青年人更应当紧密地团结在以胡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青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进取的实际行动,自觉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这其中显示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功扮演的前提,正确定位有利于大学生清楚所处的社会地位、明确社会角色,有利于增强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行为的目的.性。
作为大学生应明确其基本角色是“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是这种“人才”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个体,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成员的人格,总是受着这个社会的群体人格的影响。反之,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体也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因为在我国,大学生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每年都以数百万计而加入到社会群体之中,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极为宝贵的人才智力资源。由于他们的年龄优势,并且都将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人生发展和创造的黄金时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能够发挥着突击队和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物质基础的骨干力量。
另外,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较高素质的建设者之一。我们就因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好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建设社会。
当代大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培养自己所应有的和谐社会意识。通过一切可进行的途径,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建设,并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学习中注意各种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此,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优化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二、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群体,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更有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民族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我们大学生要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构筑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他们毕业之际,能有一份让他们学有所用的满意工作,使他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消除躁动情绪,就会为全社会的和谐创造气氛和条件,也就是说大学生充分就业会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另外,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劳动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减少社会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社会和谐,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术,从而完善和发展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在社会历史的进程当中,作为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应当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促进祖国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之中,大学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只要我们肯于投入其中,就一定会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上起到巨大而关键的作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肩负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祖国的号召,自觉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当中,将自己青春灿烂的年华献给祖国,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美学概论论文篇七
我们都会问美是什么?美的概念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将美定义为是相对主体人而言的,是能使人们心融意畅、积极向上的一种现象。这种心融意畅的精神心理状态就是美的感觉既美感。从他们字面意义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的科学。在长久历史的演变中,人们也尝试着逐渐主动地去认识、去捕捉和研究这种能使自我升华的感觉。随之也出现了以人类审美意识为集中体现的艺术,而在此基础上也开始出现了艺术的理论、审美经验的考察以及审美心理学的探讨,同时也有美学家重视对美的哲学思考。美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他的思想产生和形成出现很早,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最早出现运用美学这个术语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我们可以理解有:其一:认为美学对象其实就是在研究美,即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美,而我们认为所谓感性认识的完美,一方面是指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指意象的明晰生动;其二:黑格尔认为,美学的对象是研究美的的艺术。
美学概论论文篇八
摘要:在高校开设思想概论课程是理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适应这项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在提高认识、转换角色,学习原著、提高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思想课程教学改革。
按教育部关于“两课”教改的精神,我校于1999年秋季开设思想概论课程。为使其很好地与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衔接,我们在教学内容及教师角色转换上做了大量工作。
课程由中国革命史改为思想概论,既有教材、教学体系的不适应,又有教师角色转换上的不适应。为克服这些不适应,只有对教育部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不适应到适应。
(一)开设思想概论课程是对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变革。
当代大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比较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有了大体的了解。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虽然与中学教学侧重点不同、层次不同,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复,且理论系统性不强,给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在1994年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形成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专题化教学方案”的专题化教学新体系,增加了中国革命史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说服力和战斗力。此项教改曾获得原冶金部教改三等奖,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但是,由于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框架的限制,一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中学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二则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的理论功能。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思想理论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甚了解,更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立场、观点、方法独立地解决问题,限制了“两课”教育的政治功效。思想概论课从目标、内容及结构上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区分开来,系统地讲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以及思想的精髓,能培养学生应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真正做到“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史实,大学讲理论”的思想教育模式。
自邓小平理论课程开设以来,高校理论课的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发生变化,如不开设思想概论课,从理论体系上看,缺乏理论的延续性、系统性,也无法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的协调统一及渊源衔接关系,使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处于断线状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坚持邓小平理论,便是坚持了马列主义、思想。”什么是思想,如何理解十五大的报告,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当代大学生对思想知之甚少,甚至由于阅读书籍的偏颇性,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对以及思想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才能很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坚持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三)开设忍想概论课是素质教育的必备内容。
总书记提出,素质教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教育,一个是科学文化教育。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际实力、民族凝聚力)的角度去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加经济实力,国际实力需要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缺乏这些内容的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滞后等原因,学生在通过小学、中学的教育之后,普遍存在着对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的状况,说明当代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概论课代替中国革命史课正是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思想的产生是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这本身就体现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在沿着思想理论形成的学习过程中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同时思想的精髓便是贯穿思想主要内容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无疑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武器,加上有关方法论等方面通俗易懂的阐述,必将对学生掌握理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高辨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握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概论和中国革命史相比,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很难在教学中“深人浅出”。在我校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教师中,有来自历史系毕业的教师,由于学科的限制,很难脱离历史思维的模式;在加上中国革命史教学为了避免与中学教学的重复,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偏重历史知识的阐述,忽略理论分析。此外,由于青年教师本身缺乏理论功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缺乏学习理论的动力,不乐于理论钻研,存在理论修养不足的状况。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通读体现思想主要内容的代表作。
要求教师认真阅读《选集》、《邓小平文集》,以及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原著。讲述中国革命史课程虽然涉及思想的主要内容,但毕竟不系统,理解也比较肤浅,通过对思想代表作的阅读、钻研,熟练地掌握思想主要内容,从而把握思想理论发展的逻辑性,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二)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论述。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要上好思想概论课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这不仅需要透彻地理解思想的主要内容,更需要从一脉相承的角度去把握思想的理论来源及思想的新发展。只有在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的承前启后性,才能在教学中讲透三者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认真研究党的有关历史文件。
包括自党建立以来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在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
思想概论课教研室青年教师较多,由于青年教师理论水平的薄弱以及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不足,需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历经“”、改革开放时期,由时代到邓小平时代,经历丰富,理论功底较深,科研教学能力较强。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短期内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认识,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优化教学思路,从而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理论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大学生一方面对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处渴望理论的指导。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喜欢思考的大学生充满疑惑,渴望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却苦于不得方法。因而抓住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思想中的难点、热点,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困扰他们的思想问题,必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理论的动力,有动力才能引导学生对理论的深人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法是不行的。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在这里提出要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其中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政治理论课不是行政命令,而是说服教育,更需要有的放矢,合情合理。为此,我们在教学前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思想中的热点、难点,并把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归纳出来,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由于课堂内容的讲授能涉及学生关心的热点,自然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理论逻辑结构为经,史实为纬,精心组织教学。
理论来自于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思想得以中国化的土壤。这决定了思想概论课与中国革命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思想概论偏重理论,中国革命史偏重史实,如何处理两者关系,为了真实反映思想的实践性,我们认为应以理论内容本身的要求为主,史实为辅。如讲授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的基本原理、活的灵魂,都要以理论发展的逻辑结构为经,以若干史实为纬,既突出理论结构的逻辑性,又突出思想理论的实践性,但要注意史实材料的引用是为了服从理论的讲述而不能冲淡理论的主题。
(三)突出理论的一脉相承性,注重与邓小平理论课的街接。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思想的继承、发展,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源于马列主义。这是“两课”体系设置的一条主线,也是思想概论课应该突出的内容口.如何突出,必须在有关章节中阐明它的一脉相承,如讲统一战线,既要讲马列主义的有关论述,又要讲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如何发展这一理论。为此,我们在备课中特别注意马列主义的有关论述以及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不同点,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对思想的新发展。这样做一则体现两个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二则为邓小平理论课的开设打好基础。
(四)认真组织学生学原著,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曾经说过,大学的教学要师生一起研究,一起商量,主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极好方式。要让学生对讨论的主题感兴趣,一定要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命题,或者由学生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选编一部分思想的代表著作让学生自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讨论的主题写小论文,作为平时的成绩进行考核。讨论课要求学生脱稿上台发言,凡上台发言的学生都以一次成绩优秀进人平时考核。这种作法既不增加大学生的工作量又不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在阅读思想原著的同时,对思想有了更感性的认识,通过与伟人的直接对话,能更好地把握思想的内涵,加深对思想的认识。要求学生脱稿发言,对大一的学生确实是一次考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又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讨论课的成功与教师的精心组织分不开,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解答,对不能解答的如实承认,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作风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经过一轮的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由于我们主观上重视中国革命史向思想概论课程的转换,精心准备,群策群力,从总体上看,教学效果是好的,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正如学生所说:“没有实事求是,没有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没有思想的指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完了思想概论,我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为更好地学习邓小平理论打好了基础,还将势必影响到我的一全。”
美学概论论文篇九
舞蹈与我们的日常行为生活坚持着十分亲密的关联。简而言之,舞蹈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动作。但是,这种人体动作必需是树立在提炼组织及加工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并且,能够划分到人体动作范畴中的艺术包含了很多种,例如人体雕塑哑剧等艺术方式。因而,将舞蹈的动作作为艺术展现的主要手段应用动作的组合表现文字及言语难以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是舞蹈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体动作艺术的最主要的方面。舞蹈能够应用本身的形象性,充沛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思想及情感,从而将生活的审美属性形象而生动的展现出来。
舞蹈艺术;本质;特征。
发明者思想及情感活动的过程便是艺术发明的活动,在这一发明过程中,发明者需求一直坚持昂扬的热情。舞蹈扮演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表现,并不是简单舞姿动作的罗列,而是在一定的角色情感内,扮演的艺术生命形象,应用音乐节拍与动作的圆满契合,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思想。所以,舞蹈演员不只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更需求具备扮演才能,唯有具备了充足组织要素,才干充沛演绎出扮演角色的情感脉络,从而更好的将技术与技巧发挥到极致,使得舞蹈艺术迸发出绚烂的生命力与发明力。但是由于持久以来,关于舞蹈扮演的探求缺乏科学性及系统性,所以舞蹈扮演理论还相对单薄,从而使得舞蹈艺术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舞蹈艺术的来源与发展同样是由众多历史要素共同促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的“劳动综合论”其实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理论过程才是舞蹈真正的来源,属于生活理论的一种详细需求,详细来讲,舞蹈主要产生于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劳动健身及性爱等行为活动的重现。
人的本身生命活动的深入表现与肯定便是艺术。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进行诠释:艺术均是按照固定的规律及需求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消费活动,为了保证人类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而发明出的精神发明物便是艺术作品。换而言之,艺术便是将生动详细的形象思想转变为思想方式来对整个世界做出形象认知,并将其作为人的自我确认的有效的思想存在物。所以,这就很容易了解,人类社会照旧存在那么多的舞蹈文化的场面,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缘由形成的,其一是由于在人类生存的范畴内,绝大局部的艺术范畴曾经逐步演化成舞蹈艺术所要表现的真实对象,但是尤为重要的层面是由于人自身所固有的思想认识决议的,需求应用灵魂与精神的完整统一来完成本身生命生机的充沛展现,从而有效的将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及理想志趣表现出来。舞蹈主要是以人体作为扮演工具,应用人体动作作为言语,应用情感作为基本元素的特殊的变现性艺术方式。站在本质角度进行分析,舞蹈属于人的精神衍生品,舞蹈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坚持着亲密的关联。一旦短少了人类的想象力与发明力,舞蹈艺术将荡然无存。
相关于舞蹈自身来讲,自其降生之日起便与人们大众的详细需求一直坚持着亲密的关联,并不是为专业者所独有。但是由于历史上理想缘由的障碍,使得原有的根本理念被人们无视了。以至会呈现超乎寻常的不合逻辑的错觉,在历史上存在诸多实例能够证明这一点。关于舞蹈的呈现与发展,终究是由我们的个人认识决议,还是人民大众的理想需求所把握?这将是我们探求舞蹈本质的工具及手段。所以,站在舞蹈艺术现象的角度进行合理分析,舞蹈是作为社会的某一种认识形态及人文形态存在的,属于人民群众保证自我精神满足的一种潜在的文化认识的自然表现,大致涵盖了舞蹈审美的思想情味及理念等多个层面。因而,我大胆猜想:由人民群众作为参与角色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舞蹈艺术活动才是舞蹈最基本的属性。
(一)心意性。
艺术总会为某一特定的目的效劳,舞蹈所要表现的层面以及表现的方式均遭到人民大众整体认识的左右,同时在一定水平上也反映出人民群众整体的行为思想及审美观念。经过对舞蹈历史进行深化透析探求发现:舞蹈作品的思想及心情总具有一定的缺陷性,经过作品我们能够明晰地感遭到创作者内心的心情,洞察其心灵。作品今年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论是政治道德还是情感倾向。固然不同作品所强调的偏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均可以明晰而深入地领悟到创作者的思想与信心。特别明显的是作品阐发的精神所折射出的时期烙印。所折射出的内涵总是以人民大众的内心意愿为动身点,汇合了人民大众的意志与情感,从而凸显出最具有时期特征的理想而典型的心境心情。舞蹈作品总会应用其真诚而深入的情感来影响并打动别人,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之产生激烈共鸣。虚空的世界并不是创作的灵感的来源,从最初的感遭到构思架构,一切环节均选取理想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情感及内涵的载体,使得作品的情感与理想生活坚持最形象地统一性,不再留情于表层,而是具有最深入最鲜明的时期烙印。
(二)情味性。
包括非具象的笼统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作品均需求传达一定的内涵。艺术的传达与艺术的鉴赏坚持着十分亲密的关联。按照美学的论点来讲,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均是在受众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完成的。一位著名的美学家奥斯本曾经说过:艺术作品的发明需求树立在充沛的目的之上,人们之间彼此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艺术作品最具耐久力的作用。我们应该转变关于舞蹈的传统观念,应该将其看作是与观众之间的内心的沟通。
所以,舞蹈作品的创作需求思索到受众的审美情味与心理趋向。舞蹈方式与大众审美情味的吻合,是舞蹈创作者经常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关于这一点的概论,在过去作品中呈现了很多,在此就不加以叙说。我们需求留意的是:保证方式与表现精神的彼此契合才是创作者驾驭方式的最终的目的,假设希望获取最具魅力的方式,中心在于精确而形象的抓住大众所要突出的内心情感。但是地道的艺术作品不存在,更没有地道内容的艺术作品。所以,洞察大众的整体的审美情味与心理才是有效把握舞蹈根本大众情味性的关键。
(三)愉悦性。
人们大众为了最大水平的满足本身的精神需求,并保证自我本质的完成,舞蹈便呈现了,人们能够经过舞蹈艺术形象而生动地将自在的生命运动凸显出来。换而言之,也是扮演着人们大众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方式的角色。舞蹈需求充沛迎兼并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舞蹈本质属性在受制于人民群众的愉悦性,舞蹈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一直贯彻于大众参与的一切过程中。假设站在舞蹈任务与内涵的角度来讲,舞蹈最具普遍社会性的根基之一便是大众总体的愉悦性。主要是由于人民大众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艺术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身心愉悦性的满足。舞蹈艺术最根本的大众愉悦性主要表如今舞蹈艺术大众的普遍性自发参与的积极性。
经过上面阐述,我们进一步概括了舞蹈艺术的最本质特征:舞蹈是一种独具方式美的高难度的动作组合,舞蹈创作的终极目的便是特定情感与内涵的表达,在整个扮演过程中需求充沛满足上述一切属性,才干有效而充沛地将舞蹈艺术的内外美严密契合,从而促进舞蹈艺术扮演持续发展,并趋向于成熟。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美学概论论文篇十
摘要:社会主义改革“变”的是社会主义“模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起步,并行发展,贯穿于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和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后,改革开放终于在1978年再度兴起,并汇成一股历史潮流持续40年,且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历史的轨迹决定着未来的发展。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40年的成就和经验,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趋势。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生产方式;模式转变;社会主义。
改革即“变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p601)但社会主义改革“变”的是社会主义“模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说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人们往往将其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事实上,新中国的改革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起步,并行发展,贯穿于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和探索的过程中。正是沿着它的历史轨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在这一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但我们的心情并未因此感到满意和舒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苏联模式”,虽说它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并为我们党所察觉。改革势在必行。
从1956年到1978年,改革可谓“三起三落”。1956年4月,毛泽东已意识到“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2](p23)提出要引以为戒,由此形成了关于“十大关系”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八大以后,在有计划地引进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经济领域自由市场一度活跃,个体工商户明显增多,其中还出现了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被人称之为“地下工厂”“地下商店”。对此,毛泽东的判断是,“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即便如此,毛泽东还是以唯物辩证法的眼光认识到它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党的政策:“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当然要看条件,只要有原料,有销路,就可以搞。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有原料,国家投资又有困难,社会有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3](p170)1957年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最好的年份。“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4](p2)接下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仅没能纠正原有体制的弊端,反而使之得以强化。此乃一起一落。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一些经济学家初步提出了商品经济、利润原则、物质利益、企业权力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纲领。第三个五年计划对一些重要产业的组织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一些社会主义式的“托拉斯”建立起来;在农村,力求实行包产到户等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这些举措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这些观点和做法一经提出和实践就被视为“修正主义”横遭批判,因此也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弊端,终于被“文化大革命”再度中断。此乃二起二落。“文革”后期,邓小平在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且初见成效,但好景不长,“整顿”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夭折——是为三起三落。
这一曲折历程的思想根源在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完全清醒”。恩格斯在论及空想社会主义时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5](p780-781)同样,当年我们党的理论水平也受到了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生产状况”的制约。我国和欧洲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但早期共产党员都有一个直线发展的思维模式,那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工人夺取政权以建设公有制经济”。[6](p274)一旦将这个逻辑嫁接到社会实践,必然会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后果。事实上,这种情况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时有发生。历史在1949年凝成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阶段,工业化现代化任务远未完成,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且文盲充斥。这种状况决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必然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尽管这一判断明确出现得相对较晚,但是这一事实早已客观存在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党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建设社会主义的“办法”还隐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苏联模式”在其故乡也因“年久失修”而“逐渐老化”,以至于苏共对其都不得不进行有限的调整或“改革”。但当时在我国却还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样板,“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当时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式。虽然它的弊端业已暴露,但改革的“办法”也隐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始之际,只有10%左右的现代工业和数量极少的产业工人,自然和半自然经济仍居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以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基本特征的苏联模式,适应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要求。现在看来,这种模式远不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但在当时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選择。它得以延续下来而没有得到彻底改革,就是因为它的历史使命还未终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施工的工业建设项目有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921个,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际,全部建成投产的只有595个,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的135个,只有68个已经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7](p37)显然还需继续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而且当时进行改革的外部环境也不完全具备。在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中,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保持经济政治的独立;鉴于近代以来的遭遇,战争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不能不“冷眼向洋看世界”,更遑论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历史的惯性也是造成这种曲折的主要因素。任何一场大的革命运动绝不会因新政权的建立而立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尤其是暴力革命的余波必然要搅动新社会的一池春水。历史上,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都经历过一段社会动荡时期,这恐怕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具体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基本上都领过兵、打过仗,军事斗争和群众运动经验丰富,面对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显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只好运用革命战争年代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来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主观与客观的脱节在所难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思维还停留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國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但还是下意识地把自己视为“在野党”和“地下党”。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才能发现隐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办法”,而这必然要付出攀登和探索的代价。
在经过了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后,改革开放终于在1978年再度兴起。这一次,它汇成一股历史潮流并持续40年,而且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既是生产力革命性的体现,也是三起三落进程中所积累的能量的总爆发。
(一)动力的生成。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改革的动力来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说,来自苏联模式和生产力发展的“交互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生产方式,苏联模式产生于资本主义矛盾所造成的战争与革命的历史环境中。它所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并没有违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故而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现实形态。它比较适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我国,通过这个模式迅速搭建起新中国赖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产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没有这一切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社会主义。但环境变迁必然产生模式转变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在改变自身的存在条件。恰恰是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三起三落”推迟了这种转变,以至于这个模式维持到1978年时留给人们的记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8](p115)就农业而言,从1957年到1978年,全国人口增长三亿,非农业人口增加四千万,耕地面积却由于基本建设用地等原因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因此,尽管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总产量都有所增长,1978年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的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70多元人民币,有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50元以下,平均每个生产大队集体积累不到一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9](p166)就工业而言,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企业管理混乱,生产秩序没有恢复正常。重点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的30项主要质量指标,有13项低于历史最高水平。38项主要消耗指标有21项没有恢复到最高水平。1978年国营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9.3%。当时的国营企业每百元工业产值所提供的利润、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润、资金利润率等指标,都大大低于1965年的水平。此外,流通领域环节多、周转慢,许多物资严重积压,基本建设战线长、投产慢、浪费大,所有这些都使企业经济效益降低。[10](p1848)这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苏联模式”已不再适应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旧体制障碍。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将冲破这种体制的束缚。改革终于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领域再度兴起。
(二)经验的积累。
我国改革从农村兴起,这是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体现。不论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首先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耕地和大批其他生产资料。翻身农民以极大的劳动热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后又通过互助组到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刚刚两年,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便席卷全国。这种完全脱离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这还不算,在“文化大革命”中,通过“割资本主义尾巴”使本已元气大伤的农业经济又雪上加霜。从切身的经历中,农民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弊端,因此早在合作化时期,一些农民就产生了不满情绪,具体表现为“闹退社”和“包产到户”。“闹退社”是从合作社中退出来,也可以说是“反对”集体化;“包产到户”则是在集体经济之内,给制度做些“修改”。根据文献记载,包产到户是在1956年出现的。[11](p84)此后断断续续,时隐时现,成为农村改革的“演习”。1977年11月下旬,中共安徽省委下发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表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鼓励社员经营家庭副业,这一举措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1978年秋,安徽大旱,人畜饮水发生困难。面对灾情,肥西县山南区在借地种麦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结果大旱之年夺取农业大丰收。从此,这一农民早已熟悉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终于“在希望的田野上”再度萌生。没有这些经验的积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不可能那样迅速。正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为改革提供了思路和线索。1992年7月23日、24日,邓小平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12](p1350)。
(三)变革的逻辑。
历史的轨迹决定着未来的发展。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40年的成就和经验,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是“兩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两点”即全面,重点则还是经济体制改革,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40年的改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业已确立,但不能说它已经成熟。远的不说,党的十四大以来,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党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理论上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作出定位,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14](p77)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市场经济的前提无非是有剩余劳动产品、有社会分工,但更重要的是生产资料归属不同。因此,完善市场经济的途径是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制改造使生产资料占有日益呈现出深化性质;把市场作为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天然尺度,激发整个社会活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分工协作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当然,市场经济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失灵”情况的发生。由此决定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15](p90)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15](p90)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事实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就“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6](p104-105)这说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对以往改革成果的继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套制度,在我国“治理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制度而言,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的对象是“苏联模式”的话,那么在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改革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也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而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文化领域制度建设而言,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就社会领域而言,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就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而言,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总的要求就是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也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党的自身建设之中。为此,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全党的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致奥托·冯·伯尼克[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1.
[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c].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3]毛泽东.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c].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0.
[4]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c].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6][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m].袁广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74.
[7]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7.
[8]邓小平.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年4月15日)[c].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5.
[9]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79年十一届。
四中全会。
通过)[c].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6.
[10]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48.
[1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50.
[1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c].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7.
[1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c].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0.
美学概论论文篇十一
(2)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
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3)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
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4)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
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5)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x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3、假日旅游存在问题:。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企业单位通知放假时间太迟;。
(2)旅游者及旅行社办团出行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
(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
(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
(四)收获:。
1、重视实践,明白实践的重要性。
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理论知识不可或缺。
但是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比一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3年之后,我将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以后的人生旅途还很漫长,现在就要要锻炼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理论实践相结合。
虽然在实践中我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占主体,而我对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公司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公司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但在工作中,一个小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翻译一下单词,读懂一篇文章就可以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没有实际,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社会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作里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公司的利益。
4、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在我的实践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别人批评你或是你给他人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时,一定要心平气和,这样才能表示你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表示你的诚心。虽然被批评让人心里很难受的,但是也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已认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的。
5、处理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来与人交朋友。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注重耕耘多于注重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你只是别人生命中的一小部分,这注定了你给予别人的有限性,你又怎么能要求别人无限付出呢?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6、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不愉快之事。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特别之处吧。我不知道多少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对我来说,这次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和珍藏的。
(五)感想。
现在想来,二十多天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工作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工作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也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经过假期短暂的社会实践,虽然很是疲惫,但当每天的工作得到周围很多工作人员的赞赏时,我很开心,也多了些经验,多了些自信。同时也感觉自己成熟了好多,懂事了许多。在校期间身边都是同学、老师、朋友,虽然可以在学习方面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但却无处好好体会工作上的竞争气氛。
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让我在课余之时了解了更多的就业知识,掌握了更多就业信息,我还还学会了注重组织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胆识,为以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也不至于面试时没有信心,没有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美学概论论文篇十二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西方的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浪潮,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译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将翻译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一反传统的翻译观。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将译文处于从属于原作,类似于传统观念里女性依附男性一样,翻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译的价值,主张转变传统翻译的“忠实”观,把翻译作为文化介入的方式和文化协调的手段,转变“作者——作品,译者——译文”的二元对立关系,要关注作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共生关系,平等对待作者与翻译者,在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即翻译,并在其作品中能体现其译者的主体行为。尽管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遭受到不少批评,但是女性主义的发展对现当代的文学翻译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和贡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理论的一大流派,关注翻译中的性别差异,在文学翻译中一改传统的男性占主导的性别主体意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女性作为翻译的隐喻,主张在翻译中用女性的观点重新审视社会文化,注重在翻译作品中突出女性主体身份、女性意识等方面。不仅如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给我们翻译者众多启迪,如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女性自身的真正价值,将文本与相应的社会历史文化及其相关文本联系起来研究,在文学翻译中注重翻译者与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让其作品更能做到意象、准确与生动,更高地体现其文学水准与价值。
美学概论论文篇十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挑战。
首先,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并且我国人口每年仍在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其次,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两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长远发展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使之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这项事业。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仅凭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保证。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的法律法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3、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所以说,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以“绿色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积极的建立人、自然、社会相和谐的关系。生态问题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关键是实现两者的和谐。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7]改变了以往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发展模式,建立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发展,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2]张志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xx(4):33.
[3]1、《生态伦理学》,雷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12。
[4]3、《生态文明论》,刘湘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4、《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张琳(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2)。
[6]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0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