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8:41:26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6 08:41:26     小编:文锋

读后感是在阅读后,通过书写的方式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与他人分享的一种形式。写读后感时应注意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思考和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一

杨靖宇是我党优秀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战士,在向群众购买粮食和衣服时被叛徒认出,壮烈牺牲,敌人因此更加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仅有的2名警卫战士也在大东沟牺牲。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敌人妄图生擒,但恐伪军不力,以日寇合围蒙江东南地区,封锁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突击部队自东南秃砬子、牛槽沟向黄花甸子疾驰,但敌人兵力过厚,曹部被重重包围,敌飞机数十架轮流轰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击毙者20余人。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记载:“讨伐队已经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牺牲地蒙江县改为靖宇县,保安村改为靖宇镇,以示纪念。人民在靖宇镇杨靖宇遗体埋葬处修建了靖宇陵墓,举行了追悼大会,并在群众的要求下,在墓前当场枪决了汉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赵廷喜,为将军报仇雪恨。抗战胜利时,我地下党组织寻找到了杨靖宇的遗首,恭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暂时寄存,并隆重举行了公祭大会。

1957年9月2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民为杨靖宇隆重举行遗首恭送仪式,通化市党政军民举行隆重迎归仪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党政军民组成的公祭安葬委员会将他的遗体与遗首对接起来,覆盖国旗,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等送了花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也送了花圈。大会高度评价了优秀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光辉一生。悲壮的哀乐声起,人们吟唱着怀念他的歌曲,一时哭声大作,震撼山岗。

杨靖宇这种不肯向敌人屈服的精神只得向我们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二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王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故事十分感人。现在,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走到山口时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要他带路找八路军。王二小心想:俺们的队伍在山头上埋伏着呢,我把鬼子带进去正好让八路军把他们统统消灭掉。想到这儿,王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答应了鬼子。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乡亲们都安全了。但是,我们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王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三

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父母亲都给地主扛活,王二小原名王朴,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叫二小。

1940年他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一天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人搭救后给一地主放牛谋生。

当时晋察冀军区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骑兵连的连长非常喜欢他,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3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二小知道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就完了。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

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把他们引向八路军埋伏圈。

鬼子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的把二小用刀刺死。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歼灭了全部敌人。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二小却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60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四

上星期兴趣班上是建党__周年,老师让我们看《小英雄王二小》的电影。我们全都欢呼雀跃。

我一边看一边默默地流泪,看完后我被王二小所做地一切所感动,被深深的感动了!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峡里,有一个村庄,那儿鲜花盛开,绿树环绕,空气清新,花开候,蝴蝶蜜蜂等在花中飞来飞去,构成了一道别来风趣的景画,十二岁的王二小就在这里岀生的。王二小在山上放牛,有一次,他的牛不听使唤跑了。忽然前面来了个叔叔帮助王二小控制,王二小说:“你在哪里?”山的南边。说完便走了。

有一次,黑暗笼罩在这个小村庄上,在神不知,鬼不觉时候,一颗颗炸弹频频发射,炸在村庄中,不一会,呻吟声,哭喊声充满在山峡中。王二小紧忙往家跑,房屋倒了,父亲母亲哥哥全被炸死了。他悲痛万分,有一位老大爷对他说:“二小你带着馒头向南一直走,那儿有一个团可以安身。”王二小爬山涉水历经千万磨难,坚持不住晕倒了,醒来时,他就说;“你们是不是打日本鬼子的,“是呀!”“你是那叔叔。”“对,我就是帮你赶牛的叔叔”。“叔叔,我要当兵,打日本鬼子,为家报仇。”“你太小了过几年再说吧!”

王二小在军队里做好自己的工作,经过无数挫折,终于当上了儿童团的队员。

王二小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时时刻刻保护着自己的祖国,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五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过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给予我们的感动。

我在课本上看到一篇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头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知道抗联所在地,但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酷刑,她的右膀被斩断,被戴上几十斤重的铁镣。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她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他的一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的信仰......”这种浩然正气永远震撼和激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巍峨、险峻是上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使中国人的个性!”“苟利的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也是所有中国人一生不变的情怀!

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心中如彩般绚丽,永远、永远......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六

这几天,老师发给我一本名为《抗战英雄》的事迹书。我利用中午读书时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将它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书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读罢掩卷,令我深思,我满含热泪,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抗击侵略,驱逐外侮,保家卫国,争取民族独立,让四万万中华儿女不再饱受欺辱的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表现得或机智勇敢,或大义凛然,或坚贞不屈……他们的铮铮铁骨、民族气节,可歌可泣、催人泪下。在读到烈士赵一曼的事迹时,我几乎是哽咽着心里在说:“赵一曼,你身为纤弱女子,却能在敌人皮鞭的一次次严刑拷打中,撕心裂肺般竹签的刺痛下经受住死神的折磨与考验,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太让人敬佩不已了。”为了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不暴露,你要紧牙关只字未吐,我想你早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你不是没有母爱,若是那样,你为何还在最后一刻,为自己挚爱的幼小儿子写下诀别书?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一位革命母亲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的慷慨就义深情,我认为这是一种大爱,一种高乎于相夫教子的爱。

我们,只要有着一颗像赵一曼烈士以及无数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青春和生命的仁人志士一样滚烫火热的心,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充盈的自己!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七

她年轻、漂亮、勇敢、善良,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她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八路军来到文水县同人民一起战斗,就在这一年周西村成立了抗日小学。

1942年,年仅十岁的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常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战士。原名刘富兰,母亲生下妹妹后就不幸身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换名为。

一个十五岁文静的小女孩,是一个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无忧无虑地生活时,而我们的小英雄却被惨杀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正当花季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的赞扬。

与对照,我自形惭愧,平时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要向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八

这几天,我读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爱国将领----杨靖宇,因为我的一个姐姐叫汤婧宇,所以我特别地记住了这个抗日英雄的名字。

杨靖宇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的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后来,他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以沉重地打击,杨靖宇的威名因此震动全东北。

1942年的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撤,最后,他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日军解剖了他的身体,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象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中华民族的更加繁荣而奋斗。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九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用短暂而又悲哀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伟大颂歌,刘胡兰的名字永远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所有党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努力让胡兰精神光照千秋世代永存,持续继承遗志开拓创新攀登高峰,把革命先烈开创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下冬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冬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冬子的父亲前来迎接。冬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带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范学富,1927年出生在太康县王集乡范庄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侵入中国,中国大部分地区被日本占领,日本人在中国实行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人牌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进驻了太康战岗区(老区)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扩大地下武装,发展地下组织。就在这时十二岁的范学富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由于他机智勇敢当上了通讯员,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在敌人封锁的县城里,他都是准时无误的把信送到。

对日寇冲满仇恨的范学富,向军部领导申请下连队与日寇会战,以报民族之仇。在通许县欧牙岗,白天潜伏,夜间突然袭击,第二天又打了一天,打败了日寇,打死打伤日本兵五、六十名,缴获机枪十挺,步枪短枪不计其数,汽车五辆,咱们的人不会开,部队要转移,泼上汽油,把汽车烧掉。

游击队由通许转移到杞县县城,任务夜间炸日本的碉堡,由于日军工事坚固,三十团一营偷袭猛攻,敌从我寡,我军指挥不当。战士们与日军浴血奋战,一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失败了,为了保存实力,撤退转移,隐藏起来。

抗日战争是一个自卫的革命战争,是要动员全民族力量去奋斗才能持久与胜利。艰苦的去把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不可摧毁的力量。

游击队在发展,在壮大。这时的范学富已经升任三十团一营三连连长。部队转移到睢县西停寺,游击队发展壮大了,加上老老百姓后防的支援,打了一个漂亮的仗。这天鬼子大摇大摆的出来扫荡。在西停寺潜伏的游击队单等着鬼子的到来,待日军的后卫部队钻进了包围圈时,指导员郑子明一声命令,霎时间平静的西停寺西侧变成了一片火海,成百上千的手榴弹在敌人的头上脚下爆炸,横飞的弹片,闪闪火光,连同硝烟与尘土,一下子把长长的日军队伍和公路都吞没了。“冲啊,杀呀!”战士们大喊着从工事里,草丛里飞奔出来。范学富带领全连战士杀进敌群,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如入无人之境。用刺刀、大刀、长矛等武器奋勇拼杀,浴血奋战。在公路上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大刀砍在鬼子的头上如同切西瓜,刺刀穿在鬼子的肚子上好似扎蛤蟆。红缨枪显出他特有的威风,到处枪尖白光闪烁,枪头红缨飞舞,杀的日军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三十团打了一个漂亮的仗,离不开指导员用兵有方,指挥得当,离不开群众的后防支援,离不开战士们英勇奋战。打死打伤鬼子一百多名,俘虏一百多名,炸坏汽车三辆,缴获三辆,机枪十二挺,步枪弹药不计其数。

三十团转移山东与国民党八十一师作战,把敌人牵引到河北定朝南戏台集全部消灭。部队整训,加入了刘邓大军南下,到大别山和国民党作战。久经沙场的范学富病倒了,部队领导批准范学富回家养病。

回到家乡后,经一番治疗,在家庭的悉心照料下,病情得到了很大的好转。家乡正在剿匪反霸,范学富参加了地方组织。与国民党伪县长郭馨坡大队长姜停燕在逊母口彭庙业岗连续作战,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连战连胜,最终消灭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

全国解放了,范学富在家乡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搞土改,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开放任村支部书记,他特别了解民情,关心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范学富今年八十四岁了,身体健康,爱说爱笑,每天在公园里和老年人在一起说话聊天,讲他当年战斗经历,讲的津津有味。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一

圆形的刘胡兰烈士墓前,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雕像傲然屹立。“刘胡兰烈士被捕处”旁的一棵老柳树主干粗大,记录着沧桑的岁月;细枝上泛开绿芽,生机盎然。透过紧锁着的观音庙门缝,记者恍惚回到了74年前那个阴沉沉的上午。

1947年1月12日拂晓,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各个路口,召集全村群众在村南的观音庙前开会。

由于我党地下组织在刘胡兰的配合下,铲除了敌人委派的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气急败坏的反动派组织“复仇队”开始疯狂报复。

未来得及转移的刘胡兰随着人群,被逼到观音庙前的场地上。忽然,一个认识刘胡兰的“复仇队”队员威逼利诱她去“自白”。刘胡兰轻蔑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悄悄从手指上卸下指环,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和一个空万金油小盒,郑重地交给了妈妈。

敌人将刘胡兰抓进观音庙的西房开始审讯。刘胡兰始终坚贞不屈,昂首挺胸地厉声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审讯无果。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将刘胡兰绑到庙门外的刑场,在她和乡亲们面前杀害了石三槐、石六儿、石世辉、张年成、刘树山、陈树荣6人。反动派头目“大胡子”狞笑着问道:“你怕不怕?”刘胡兰冷笑一声,道:“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

刘胡兰眼睛里喷射着仇恨的火光,猛然向敌军官大喝一声:“我咋个死法?”

“大胡子”一怔,像恶狼一样狂叫道:“一个样!”刘胡兰威严地喝道:“不准残杀乡亲,我一个人死好了。”

说完,刘胡兰从容地向铡刀走了过去……。

走进刘胡兰纪念馆,革命启蒙、投身解放、勇斗敌顽、慷慨就义、亲切关怀、发扬光大6个篇章,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刘胡兰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刘胡兰6岁那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文水县城,抗日战争一直伴随着她的童年。

1938年4月,文水县抗日政府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担任县长。随后在全县实行合理负担、废除封建水规等一系列政策,广大农民得到了经济利益,更激发起抗日救国热情。1941年起,日寇在华北先后五次推行“强化治安”运动,驻文水敌人先后在平川几个村镇扎下据点,云周西村一带也成了敌占区。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云周西村成为附近村庄抗日活动的红色据点之一。刘胡兰耳濡目染,听着抗日英雄威武故事、看到一幕幕血与火的斗争场面,从小立志要像英雄们那样做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同年9月9日,文水县城又被阎锡山军队占领,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自卫,迎击来犯之敌。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当年只有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妇女培训班。1945年11月底,从培训班结业,刘胡兰返村担任村妇救会秘书。不久,她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其间,她参加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战斗结束后,一位解放军伤员被送到云周西村来养伤。刘胡兰见他伤势很重、神志不清,急忙护送到一个军属家里,给伤员喂水喂饭,用盐水洗伤口,一直忙到天黑。接着,刘胡兰跑回家里取出上年夏天拾麦穗换下的钱,出去买了70多个鸡蛋,送给伤员。那位伤员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1946年5月,刘胡兰被调到文水县五区“抗联”担任妇救会干事兼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全身心投入到大象镇土改试点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

1946年6月,年仅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同年,毛泽东挥毫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感悟初心】。

英雄事迹永不忘怀。

刘胡兰村原党支部书记石建福。

“我是刘胡兰牺牲第二天出生的,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说起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我们村里人都很敬佩她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上小学时同学们之间传唱关于刘胡兰的儿歌:腊月二十一天刚亮,狗子军包围云周西村。如集村民去开会,一下杀了7个人。”

“云周西村于上世纪60年代更名为刘胡兰村,作为‘刘胡兰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村有着纯正而厚重的红色基因,各项工作应走在前列。上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我已卸任村党支部书记,但对村里的发展依然关注与关心。今年70多岁了,但身体还硬朗,只要有能力,我会尽全力多为群众做事情,保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

【记者手记】。

英雄精神值得铭记,红色记忆永不忘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坐落在文水县东的刘胡兰纪念馆一直热度不减。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不断地前来瞻仰参观。

这位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15岁革命小烈士,以英雄就义洒热血的精神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思想成长。

“刘胡兰精神”与时俱进,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主动担当作为的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刘胡兰精神”凝练总结为16个字: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二

中国,一个经历了50历史的洗礼,在这岁月的长河中,是先驱者的热血,才有了我们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寒假我通过了一本书了解了一位伟大的抗日女英雄。书中写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争之中,赵一曼被捕。可恨的敌人为了想知道她的联络所地,可赵一曼把嘴堵的死死的,宁可受一次次的酷刑,她的右膀臂被斩断,被带上十斤重的铁镣。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也不告诉日本人机密。1936年8月2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

虽然说赵一曼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名字那烙印在我们心中,也与我们同在。有着像她这样一群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整个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漫长而艰辛的复兴路上撒满了先辈们的鲜血与汗水。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伟大的祖国变得更繁荣富强。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三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少年游击队。

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一行人刚被李公公带回村边,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四

抗日英雄身上有一种魅力,叫做大无畏。我们去读一读,感受一下独特的魅力吧。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总的来说,抗日英雄们没有一个不是为了祖国,为了大地,有了中华而上战场,这种精神,不是光说不练,这种精神是没有任何一种能比的!

以上两位厉害的新四军,都是来自我们武夷山的。我们武夷山不仅有抗战英雄,革命英雄,更有大作家,大教育家,也就是——朱熹!

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翻开《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妈妈给我念了吉鸿昌、姚子青、高志航等一批英雄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和学习的是小英雄夏秋生。1937年8月13日,日本开始攻占上海,11月松江地区沦陷,松江杨家桥小学(现在是中山小学)学生夏秋生目睹日寇烧杀抢掠、鱼肉百姓的暴行,眼看城破屋塌、家毁人亡的惨状,他悲痛万分,在松江方塔壁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

口号。

面对敌人的屠刀,夏秋生宁死不屈,英勇就义。

夏秋生牺牲时只有12岁,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在中山小学树立了夏秋生雕像。有机会我一定让妈妈带我去瞻仰夏秋生的雕像,为他献上一束花。我知道我有娇气、爱哭的弱点,我要向夏秋生学习,学习他临危不惧和大义凛然,克服自己的弱点,做一名坚强勇敢的孩子。

以史为鉴,我们要牢记祖国妈妈曾经经受的凌辱和创伤,维护世界和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五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动。

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被俘,凶恶的敌人妄图想从赵一曼口中得到消息,但赵一曼宁死不屈,敌人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但她不曾屈服和动摇。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年仅三十一岁。赵一曼这个名字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中。

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我今后也要向她学习。

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篇十六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抗日英雄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每当响起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人们心中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回顾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

1941年9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鬼子又一次沿着山沟扫荡,在他们迷路的时候,抓住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让他带路,王二小毫不畏惧,巧妙的与鬼子周旋,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埋伏圈,鬼子被消灭了,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被鬼子活活的摔死在了大山的深处,他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堤,染红了蓝蓝的天空。

读完了这篇作品,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打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和平时期,但我们仍然要学习王二小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当逃兵,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们更要学习王二小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不能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学吵架、闹矛盾,影响班级的荣誉,给班级抹黑。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牺牲70多年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励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她年轻、漂亮、勇敢、善良,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她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八路军来到文水县同人民一起战斗,就在这一年周西村成立了抗日小学。

1942年,年仅十岁的刘胡兰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常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战士。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母亲生下妹妹后就不幸身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换名为刘胡兰。

刘胡兰一个十五岁文静的小女孩,是一个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无忧无虑地生活时,而我们的小英雄刘胡兰却被惨杀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正当花季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赞扬。

与刘胡兰对照,我自形惭愧,平时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看了刘胡兰姐姐的英雄事迹,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时代,没有了硝烟战火,我们的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在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子弹打光,就用石头拼命的砸下去,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峰顶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090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