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编写教案时要注意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晦涩。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您编写教案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录音机、磁带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完成《练习与测试》
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二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资治通鉴》 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三
1.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多媒体。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
3.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特点?
(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4.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类型。
5.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6.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所主张的观点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意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6)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者是通过勤奋成才的?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末:第二笔横比第一笔短。
“基”上面的“其”里面是两横,撇、捺伸展开来。
5.钢笔描红。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 悄( ) 社( ) 梁( ) 渡( )
末( ) 稍( ) 杜( ) 粱( ) 度( )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1.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司马光的事例,学会学习的方法,能自学童第周事例,最终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读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读得这么好吗?(勤奋)不管做什么事,小到读一个课题,读一篇文章,做一件事,都需要我们的勤奋。因为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课文中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你们能找到这句话吗?(指名答)。
多媒体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齐读出示的句子。
4.是的,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师:让我们再把这两句话读一遍。
6.作者就说这两句话,说上一百遍、一千遍,如果也不能使人相信的话,那要怎样做呢?(举例)。
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二)感悟文中勤奋成才的例子。
师:课文中作者举了谁的例子?(板书:司马光,童第周),司马光和童第周最终成功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吧!
a.司马光的事例:
1.同学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
板书:(天资聪明)。
光靠聪明就能成功吗?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勤奋)从哪能看出呢?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2.交流:(1)投影: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a指名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从哪写词语可以看出。
b卡片出示,指导朗读:“一遍又一遍”、“高声朗读”、“一直……为止”(指名读)。
指名读(1)——齐读(1)。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像司马光那样的勤奋。小时候的司马光学习是那么的勤奋,长大后又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2)观看短片。
b司马光这“警枕”究竟有什么作用?
投影: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齐读。
3.司马光成功了,他用了9年的时间,(齐答: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多媒体出示:他用了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这个成功者采集到了属于他的“鲜花”。
多媒体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板书:鲜花 。
4.让我们再回过头去找找,在司马光看来他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什么呢?(指名答勤奋,小时侯……长大以后……)。
师:通过司马光的事例,我们知道(多媒体出示并齐读: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b.小组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刚才我们一起学了有关司马光的事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先是通读了这个故事,接着又找到了描写司马光勤奋的词语以及句子,并进行了朗读与感悟,最后我们又总结出了司马光获得的“鲜花”和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什么。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按老师的提示,分成四人一小组来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1)童第周是怎样努力学习的?
(2)通过他的努力,有什么收获?
(3)长大后,童第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4)比较司马光与童第周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2.分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习结果:
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那么,你愿意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吗?指名交流:
(1)交流:“每天天刚亮……学习方法”
指导朗读:a“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体会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b 指名读,齐读。
(2)交流:“经过半年的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3)交流:“后来他远渡重洋,……”
童第周也摘取了属于他的“鲜花”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童第周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具体是什么呢?
(4)交流司马光与童第周的共同点与区别:
共同点:都很勤奋。
区别:司马光,天资聪明。
童第周,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
板书:(晚、差)。
(6)从童第周这个事例中,同样也告诉我们(多媒体出示以及齐读: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三)回顾总结全文。
1.对比两个事例,突出勤奋是关键: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代的(……)与现代的(……)两个人的事例再一次证明了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让我们再一起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并齐读: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生接说)。
四拓展练习: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所收集到的有关勤奋成才的故事,或者来说说你周围有没有这样通过勤奋而成才的事例。
学生交流收集的故事。
板书设计: 15 说勤奋。
汗水和心血。
司马光(天资聪明) 童第周(晚、差)。
鲜 花。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五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
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
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板书导入,初步感知勤奋的意思
1、板书课题。
板书“勤”字。认识它吗?为什么右边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齐读。给他找个兄弟。(勤劳、努力、刻苦、奋发)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
二、交流观点,树起正确的勤奋观点
过度: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怎么说的?
2、你认为我们要不要或该不该勤奋?为什么?(自由阐发观点,指导用上关联词,如:因为只有勤奋,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才能做有用的人。)
3、你认为我们可不可以不勤奋?为什么?
师述:我认为人必须勤奋,没有什么要不要、该不该、可不可以,谁让你是人的呢?要想一生懒惰,那么来世就去做猪。
投影1:我们要勤奋,我们不怕吃苦!齐读。(读得有决心)
5、好了,现在我们的观点和课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找一找课文中的观点。指名说。
投影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自由读。
(2)指名读第一句。谁能把这句话说明白点?(换一种说法)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你能说明白吗?——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老师读第二句:先强调“只有”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再强调“一生”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齐读。
三、以理服人,感悟文中勤奋成才的例子
6、作者就说这两句话,说一百遍你相信吗?说一千遍呢?那要怎样你才相信?(举例)
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7、作者举了谁的例子?(司马光,童第周)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的?
师: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8、司马光和童第周实现理想(成功)了吗?书上怎么说的?
9、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勤奋)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a、司马光的事例
(1)读课文。
投影3: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2)感悟第一句: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不知多少遍)——这就是“勤奋”!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仅仅比较出司马光很勤奋吗?从而知道勤奋是件吃苦的事,许多人都吃不了这个苦)
(3)感悟第二句: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这就是“勤奋”!
b、童第周的事例
指名读课文。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是什么?(起早贪黑)——同样这也是“勤奋”!
c、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比较
投影4:抓紧时间睡觉时
天刚亮睡觉前
从这几个词里,你又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珍惜时间)
投影5: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比较这两句话,能比出什么来?有以下三点: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靠勤奋。
投影6:名人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科学家爱因斯坦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有“家”颜老师
10、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感受?
11、还是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大屏幕上的几句话:
投影7: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2、总结:
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古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像囊萤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附:板书
13、说勤奋
桥梁(图)
理想境界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七
今天,我读了《说勤奋》这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道理是:勤奋是通往世界的桥梁,我向你们介绍两个人物,就是司马光、童第周。司马光是一个勤奋而又聪明的人。同学们,一定记得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就去玩了,司马光却躲在屋读书,一遍又一遍的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跟加勤奋了,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原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童第周是一个笨拙的人。童第周十七岁时才上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后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刚亮,他就在校园里。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回顾一下当天学习的内容。他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经过这两个人的刻苦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躲在班里名列前茅。
我要向司马光童第周学习,我们要从小开始勤奋,勤奋在人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人只能靠着自己的勤奋来学习,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结构特征。
2、学生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征,知道文章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3、背诵文章的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说勤奋》。
2、你知道“勤奋”是什么意思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努力;十分努力;为了达到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
(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4、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文章。(板书:说理)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议论,谈论自己的观点。在古文中,题目中的“谈”字常常放在所围绕话题的后面。如《爱莲说》《过秦论》《菜根谈》等等。(出示所讲文章题目卡片)我们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些字就知道它的文章类型。
5、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二、检查预习:
1、同座互读课文一遍,并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
(1)是否能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2)有什么认读、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2、评价你的同座:举具体的例子表扬他认真预习的态度或方法。
3、
三、学文:
1、生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整篇课文所说的道理。
2、交流:
出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通篇所围绕的道理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那么文章的结构也一目了然,你知道吗?(总-分-总)。
(2)第三句话是对文章的总结,比较容易理解。文章开头的两句话你都懂吗?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设问句的作用:(即对课文第一小节第一句话的理解)。
指名读一读――将设问句改成直接告诉我们道理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而要自问自答呢?试着读到问号处停下来,感觉作者设问的目的。――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齐读。
(4)“鲜花”“汗水和心血”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呢?自由读下文画出司马光、童第周两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心血和汗水”分别具体指什么。
(5)指名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相应片断。
过渡:同学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这句话,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即课文第一小节的第二句话)。
小结:文章所举的事例以及结尾对我们的劝告都是紧紧围绕这一段话来讲的,让我们一起将第一小节读一遍。
3、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四、总结:
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很多,在说明这个道理时,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司马光和童第周呢?对照“古今中外”一词,你觉得作者在选材时是否还有不足呢?请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搜集你认为恰当的事例,我们下节课上交流。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九
整堂中教师引导同学采用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来学习这课文,放权给学生,给他们独立阅读、思考、理解课文机会,接着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整堂课学生很兴奋,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他们用自己的记号表达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创新思维处处得到了体现。听着孩子们满意地自我评价,觉得很欣慰,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
1、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要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读书做笔记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用创新的记号,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感受来体验文本,满足学生阅读的欲。
2、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创新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自主感受,从而构成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小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看问题,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东西。读书做记号满足了学生对文章充满神秘感好奇感,让他们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发现,教师要尊重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说一句错误的话”,呵护他们好奇的心灵。
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读书做记号这一学习方式将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大放异彩。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导入,初步感知勤奋的意思。
1、板书课题。
板书“勤”字。认识它吗?为什么右边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齐读。给他找个兄弟。(勤劳、努力、刻苦、奋发)。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
二、交流观点,树起正确的勤奋观点。
过度: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怎么说的?
2、你认为我们要不要或该不该勤奋?为什么?(自由阐发观点,指导用上关联词,如:因为只有勤奋,我们才能取得好成绩,才能做有用的人。)。
3、你认为我们可不可以不勤奋?为什么?
师述:我认为人必须勤奋,没有什么要不要、该不该、可不可以,谁让你是人的呢?要想一生懒惰,那么来世就去做猪。
投影1:我们要勤奋,我们不怕吃苦!齐读。(读得有决心)。
5、好了,现在我们的观点和课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找一找课文中的观点。指名说。
投影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自由读。
(2)指名读第一句。谁能把这句话说明白点?(换一种说法)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你能说明白吗?——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老师读第二句:先强调“只有”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再强调“一生”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齐读。
三、以理服人,感悟文中勤奋成才的例子。
6、作者就说这两句话,说一百遍你相信吗?说一千遍呢?那要怎样你才相信?(举例)。
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7、作者举了谁的例子?(司马光,童第周)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的?
师: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8、司马光和童第周实现理想(成功)了吗?书上怎么说的?
9、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勤奋)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a、司马光的事例。
(1)读课文。
投影3: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2)感悟第一句: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不知多少遍)——这就是“勤奋”!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仅仅比较出司马光很勤奋吗?从而知道勤奋是件吃苦的事,许多人都吃不了这个苦)。
(3)感悟第二句: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警枕)。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这就是“勤奋”!
b、童第周的事例。
指名读课文。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是什么?(起早贪黑)——同样这也是“勤奋”!
c、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比较。
投影4:抓紧时间睡觉时。
天刚亮睡觉前。
从这几个词里,你又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珍惜时间)。
投影5: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比较这两句话,能比出什么来?有以下三点:
(2)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3)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靠勤奋。
投影6:名人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科学家爱因斯坦。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有“家”颜老师。
10、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感受?
11、还是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大屏幕上的几句话:
投影7: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2、总结:
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靠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古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像囊萤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附:板书。
桥梁(图)。
理想境界。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两课时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略)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13、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学生读课题)。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区分“勤奋”与“勤劳”等近义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勤奋”的含义。)。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再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4、默读课文,找出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位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指导理解如下词语:
滚瓜烂熟:记得非常牢固,念得或背得非常流利。
毫不气馁: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一点也不灰心,充满信心。
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
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真观察字形,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难记?
3、你会怎样记住这些字?
4、有针对性强调“稍”、“梁”、“末”、“渡”等字的写法。
5、学生动笔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
司马光(天资聪明)《资治通鉴》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四
13.说勤奋(使用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第一教时。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
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
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6、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7、指导朗读。
8、齐读这一段。
9、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
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基础。
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
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
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录音机、磁带。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司马光)。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
(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课文。
(2)讲童第周的故事。
(3)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4)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5)指导朗读。
(6)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靠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大师说勤奋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情况,课文学完后能背诵全文.
2.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这一论点,着重讲解2,3小节,教育学生从小要认真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交流课外搜集到的名人成功故事,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教学设计简介:。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奋",开头鲜明亮出了自己观点,中间通过叙写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这样的文章如果按常序说教,可能学生不太有兴趣,也难有什么实效性。我想,课文本来就只是一个载体,不应该把读懂课文作为唯一的目标,于是我决定尝试聊天式教学,把课文观点作为聊天的一个话题,把领学生与文章对话作为一个总的训练点。所以,文章被我有目的有计划的“肢解”了,教学时从了解作者观点入手,然后按“品成功——品勤奋——品不同”三个小训练点训练品读两个典型事例,最后再次回顾作者观点,并引入名言加以深化。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切身领会作者说明观点的文思,同时让课文中心在有实效的对话中一步步显现,进而深入人心。
教学过程:
一.写课题,谈话引入:“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这“勤奋”二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观点。(训练点一)。
1.引导学生回顾平时对“勤奋”一词的理解和运用。
2.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作者对勤奋的观点,用横线划出来。
3.指名读找到的句子,适时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指名说第一句话的意思,齐读。
5.教师范读后一句话句子,第一次强调“只有”,第二次强调“一生”,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司马光、童第周的成功来自勤奋。
1.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一千遍呢?那怎样你才相信?(师适时小结: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作者举例了吗?举了谁的例子?怎么不举老师的例子?
(师适时小结: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3.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学生轻声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训练点二)。
1)解读写司马光成功的句子。
指名读,师: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资治通鉴》。
2)解读写童第周成功的句子。
指名读,师:童第周的成功,关键体现在哪个词上?(影响)。
4.师:他们的成功依靠的是什么?(勤奋)学生自渎课文,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进行品读。(训练点三)。
1.品读写司马光勤奋的句子。
1)指名读写司马光勤奋的句子,教师适时出示:
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的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动,他醒来后就会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2)师:上一句写他什么时候勤奋?下一句呢?这就叫做——一生勤奋。
3)指名读第一句话,适时理解“滚瓜烂熟”和“一遍又一遍”。
师: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
齐读第一句话。
4)指名读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比体会睡觉时用“警枕”的不舒服。
5)师:司马光却亲手做了这样的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做“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的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生回答,师适时引到“勤奋”的主题。
6)学生自由读、齐读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1品读写童第周勤奋的句子。
1)指名读写童第周勤奋的句子。师: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谁知道?(起早贪黑)。
2)师小结: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勤奋。
3)齐读这两句话。
5.对比两个事例的异同。(训练点四)。
1)师: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看看。
2)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出示: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
师: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珍惜时间)。
3)出示句子: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4)师: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司马光是古代人,童第周是现代人)。
师:这又能说明什么?(古今中外每个成功者都要勤奋)。
5)师:还能读出什么?(引导学生区别二人的起步不同)。
6)师:但他们最终都成功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四、揭示主题。
1)师指出示的句子一:学到这里,你相信作者的观点了吗?齐读。
2)出示:
成功=1分天才+99分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聪明与否,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容老师。
3)指名、读和理解第一句话。这句是谁说的?(司马光)。
4)指名、读和理解第二句话。这句是谁说的?(童第周)。
5)指名读老师的话。知道是写谁的?(不仅仅是写他们两个人的,也是写给所有的同学的。愿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远大理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1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