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成果的呈现,我们应该写下来纪念一下。要客观、全面地总结,并且避免空泛和模糊的表述。以下是一些关于总结的经典名言,它们能够激励我们思考总结的重要性和方法。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一
9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袁**老师一节校本教研课,优点很多。
1、重视字词句教学。
这一环节袁老师主要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以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实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检测一、二类字时,主要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领读及自主强调字音。随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此同时,她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
2、指导书写。
这一环节,她把生字归类,主要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孩子们开始互动——你说、我讲,由于孩子们已经有所书写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现出自主、互学的态势。随后老师进行范写,孩子们仿写,达到了预设。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一评,比一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袁老师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做法,学生领会效果较好。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二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以“扬善、惩恶、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为主题的。《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1、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知识和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过程和方法: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
(3)通过朗读、讨论、评价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
4、说教学过程。
我安排3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精读理解。
第三课时:指导学习生字。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对这样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二、问题导入。
2、指名说说狼和羊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狼:凶狠、狡猾、干坏事、残忍羊:温柔、温和、善良、
讲道理、懂礼貌。
总结:
在人们的心目中狼总是个坏家伙,羊则是温柔善良讨人喜欢的。当凶狠的狼遇到了善良的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小羊》。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小朋友默读第一自然段,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狼在哪里遇到了小羊?(小溪边)。
狼遇到了小羊最想做的是什么?
狼会直接把小羊吃掉么?什么是找茬?指点:狼想吃小羊他要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找一个理由他要去找小羊的麻烦,这就是找茬。相机板书。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性格特点(狡猾)狼究竟找的是什么茬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想一想每一句话说了些什么,每一段又说了些什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在黑板画出从左上往右下画一条小溪,这里高处就是水的上游,低处就是水的下游,狼在上游,羊在下游,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谁帮老师把他们贴到相应的位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也就是从上游往下游流的,小羊即使把水弄脏了,脏水会不会流向狼那里?水不会从下往上流的。水从下往上就叫倒流,那么水会倒流么?小羊在听了狼的话后是什么表情?(吃了一惊)虽然他吃了一惊,还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狼说道理?(温和地语气)从这可以看出小羊的什么性格特征?(很温柔)谁来温和地和狼讲一讲道理?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相应的语气。找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分别读狼和羊的对话,提示读出语气,进一步加深狼和羊在同学们脑海中的印象。羊并没有把狼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把他的水弄脏了,这就是故意找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去年小羊还没出生呢!)可怜的小羊太冤枉了,他都喊起来了,他急着要为自己辩解。他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指名读,指导读出吃惊地、无辜地语气)再次让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狼和羊的对话。羊去年还没出生,可狼却说羊去年在背地里骂他,这就叫(找茬)。狼第二次找茬有没成功,他同样不会甘心,狼还会再找什么茬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4、学习第六自然段。
总结讨论:
狼为了吃羊找了三次茬,前面两次,羊都据理力争,和狼讲道理。第三次狼再也没有耐心听羊解释,最终扑向了羊。为什么羊一次又一次和狼说道理,狼还是扑向了小羊呢?如果你是小羊你该怎么做?由此可见,像狼这样的坏家伙,他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和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用我们的智慧去战胜他。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坏蛋,如果我们遇到了该怎么做呢?
希望在生活当中,小朋友能够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像狼一样的坏人。最后让我们齐读这篇课文,边读边在脑海想像狼和羊的不同形象,另外还要把他们各自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课后拓展。
当狼扑向了小羊,你们愿意让狼吃了小羊么?(不愿意)那好,请小朋友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小羊想一个好的办法战胜凶狠的狼,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办法更有智慧。
板书设计。
1、把水弄脏水不会倒流找茬(找麻烦、找借口、找理由)。
2、去年背地里骂狼还没出生。
3、小羊的爸爸骂狼。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三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选自《伊索寓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狼和小羊的对话形式展开故事,告诉他们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按听、说、读、写四线并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好课例。
(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要求,针对课文特点,结合班级实际,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分析,让学生知道狼的三次借口分别是什么以及小羊相应的回答。
2.能力目标。
(1)拓展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以狼的三次借口为线,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语感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
4.德育渗透。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二)设教学重点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定教学难点为:对于词语“上游、下游”的理解以及道理的揭示。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朗朗、四线并进。因为狼的三次借口课文采用“相似段”的写法,以对话形式加以展现。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选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竞赛、表演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造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我班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想——议——读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四、说教学设计意图。
(一)发挥主体,巧妙牵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作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潜能很巧妙地牵引出来。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结构相似这一点,把“狼的三次借口”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按“扶”、“引”、“放”三步有序扎实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第一步:“扶”。发挥学生主体,抓住重点词句,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我精讲课文的第2、3小节。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狼的第一次借口,并在讲授过程中渗透“读——想——议——读”的学法指导。首先指名读第2、3小节,边读边想:狼的第一次借口是什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其次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再者用多媒体的演示,进行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狼凶狠的语气,用温和的语气读小羊说的话。
第二步:“引”。把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让他们调动已掌握的学法学习第4、5小节。同时,利用问题使学生读中有想,以想促说。在围坐的四人小组中既发挥个人才智,又体现团体合作的精神。在学生积极的主体学习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关键处、学生疑惑点加以点拨。接着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朗读出狼的气冲冲和小羊的可怜的语气。
第三步:“放”。出示问题后,学生运用学法独立地完成第6小节的学习。在交流中,学生互相补充,相互答疑,使问题得到圆满回答。
(二)质疑导思,自主探究。
我认为,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质疑导思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时,放手让学生提问,互相交流,打开他们的思路,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
例如:本课教学难点之一是理解“上游、下游”这两个词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如果单用词典单调枯燥的注释来加以说明,恐怕听后仍是一知半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安排了“质疑”这一教学环节。
让学生充分自读第3小节中小羊说的第二句话后,找出不理解的词“上游”进行质疑,从中完成“读而能疑,疑而能问”。同时借助多媒体来化解难点。
化抽象为形象,结合动画,用问题“谁站在上游?谁站在下游?”引导学生说清狼和小羊所处的位置。同时,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显示“上游、下游”来巩固理解。这样一目了然,学生理解深刻。
同样的,在“放”学生自学第6小节时,也安排了“质疑”。针对学生可能对“龇着牙,逼近”这两个词语发出解释性提问,便出示动画,先用观察法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用动作表演法配以语言的描述来理解这两个词语,从而加深他们对狼两次借口失败后露出凶恶本性的感受。
(三)续篇结局,大胆创新。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助于推陈出新,产生大量新奇独特的想象。我结合本篇课文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先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说出故事多种生动有趣的结局。再出示句子:“说着,的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一填空练习,既可以复习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将去掉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想象出更多的故事结局,同时,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写下来。
(四)角色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内容达到共鸣,使他们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使学生体会到狼和小羊不同的态度,以实现培养语感的目标。
(五)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文道要结合,在学习本篇课文后,学生要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可这个道理概括性较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在每一阶段的小结中先做铺垫,再不断地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体会。最后在完整地朗读中,思考后,学生讨论,启发他们回答得出:对待象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同时,我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作用,向学生推荐读《七色彩虹》以及原著《伊索寓言》中《狼和羊》的故事,为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铺设桥梁,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五、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直观、简洁,通过巧妙的图形组合,表现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温和的小羊向狼争辩,最后狼凶狠地扑向小羊的情节。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获得了美的熏陶。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狼和羊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难点:
理解找碴儿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具:狼和小羊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我来说词你来做动作,看谁听的认真做的好。
摇头晃脑东张西望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二、导入新课:
1、出示狼和羊的卡通图画:
谈话:认识这两个动物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狼、小羊。谈一谈你对狼、小羊的印象。学生谈。
2、谈话:那狼和小羊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日我们学习第10课狼和小羊(板书)伸出你的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3、学习生字“狼”
谈话:狼是个生字,观察田字格,你怎样快速的记住这个字。(生说)。
一起书空两遍。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预习。
同学们看,这些词语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哪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怎么样?一生读。
师:你认为读得怎么样?哪里不对?你听得真仔细!应该怎么读呢?你来读读!你读得真准确,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1)重点指导读准两个词。
师:“找碴儿”是个儿化音,先听老师读“碴儿”,跟我读。“儿”在这里要读得又轻又短,跟我读“碴儿”(两遍),“找碴儿”(两遍)。
师:知道“找碴儿”什么意思吗?
师:“找碴儿”就是找麻烦,挑毛病。课文中是谁找准的碴儿呀?
生:狼找小羊的碴儿。
师:就是狼找小羊的麻烦,挑小羊的毛病。
师:背地里就是在别人背后,当别人不在的时候。生齐读。
(2)重点指导读好两个词。
2、检查读课文。
(1)逐段读课文,概括内容。
师:小朋友们读准了生字词语,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逐段读)。
师:你认为这几个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值得你学习!哪里不好,你认为应该怎么读?你来试试!
师:读课文就得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不同感情,这样才能读通课文!
师:听完课文,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
三、精读课文。
1、学习2、3小节。
师: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那么它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呢?(3次)我们先来看看狼第一次找的碴儿,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3小节,(生读)。
师: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碴儿?谁来说一说?(生读)。
师:谁再来读一读?你觉得谁读的比较好?为什么?
师:你也像她那样读一读。我们一起学着狼的样子来读第2小节。
师:那事实上是不是像狼说的那样呢?(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出示小溪图)看,这就是小溪,你知道狼、羊分别在什么地方吗?(出示狼、羊)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上游、下游)那水是怎么流动的呢?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那倒流是怎样流动的?倒流是水从低处往高处流的。
师:那水会不会倒流呢?所以小羊说的--------(生答)谁再来读一读?你认为谁读得更好一些?为什么?你读懂了“温和”这个词。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羊?(温和、善良、可爱、有礼貌)。
师:同桌一人当狼,一人当羊。读2、3小节。(生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看来,狼说的不是真的,它是在故意找碴儿。
2、学习4、5小节。
师:谁来说说看?
谁再来读一读?
师:你更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请你也带着气冲冲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师:可怜的小羊喊道:“---------。”这个喊字,你觉得小羊此刻是什么心情?(着急、害怕、委屈)。
师:谁来读好小羊的话?(生读)老师听到了这是只心里(害怕、委屈、着急)的小羊。
师:男生当狼,女生当羊,其余的话老师读。
师:这一次狼说的是不是真的?(不是)它是在故意找碴儿。你觉得这只狼是什么样的?
3、学习第6小节。
师:现在狼已经找了两次碴儿,第一次狼说-------羊说------,第二次狼又说-------羊说--------像这样的情形就是第6小节中的一个词语----------争辩。学习生字争。记忆字形,(静字去掉青字旁,中间一横要写长)。
师:齐声朗读狼的话。
师:这一次狼说:“说我坏话的不是------就是-------。”谁能用不是------就是-------说话。(出示句子练习)。
四、明理深化:
1、总结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这儿有狼和小羊的头饰,你们想不想来演一演狼和小羊的故事?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
生戴上头饰上前分角色朗读,师读旁白,评议,在第一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是狼和小羊的语气与表情,再推选一组,师生予以鼓励,掌声。
(一边是蛮横无理凶恶的狼,一边是据理力争善良的小羊。)。
(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跟像狼这样的坏蛋是没道理可讲的。我们不要上当,也要不怕,应该动脑筋灵活机智地去战胜他,保护自己。)。
3、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在故事的结尾,伊索写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齐读)。
五、拓展阅读,作业。
小朋友还听过《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狼来了》、《乌鸦喝水》这些故事吗?这些都出自《伊索寓言》,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生动有趣,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小朋友喜欢的话,可以到新华书店去买《伊索寓言》拼音版。
今天的作业是把这个故事编下去,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讲得好,请你的爸爸妈妈在课题旁加个星星。
板书:想吃。
狼和小羊。
故意找碴儿。
[《狼和小羊》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五
《识字一》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篇。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课的识字写字任务有: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二、说教学理念。
本节课是一节识字课,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在识中去记,这是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寓教于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处于一种轻松自主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创设平台,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互动中识记、巩固、理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本课时,要注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识字和积累词汇。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环节,我采取了谈话交流的方式,单刀直入主题,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为学生愉悦地学习做了情感铺垫。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六
《狼和小羊》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张老师在本堂实践课中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儿童化,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这节课紧紧扣住了“找碴儿”这个关键词语来进行教学,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找碴儿”这个词语正音,读好儿化音。第二步,引导学生找一找,读一读狼找了哪些碴儿。第三步,再读一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找碴儿。思路非常的简单清晰,利于学生的理解。
一、通过观察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
在感悟第一次对话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小溪图,让学生观察狼和羊的位置,来理解“上游”和“下游”,并联系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没有根据的,又引出“找碴儿”这个词语。陈老师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狼共找了几次碴。这使得教学过程很自然,很流畅,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认识。
二、住“人物”特点展开教学。
陈老师在教学中紧扣三次“找碴儿”。抓住“气冲冲、喊”等引导学生边读边感悟狼的凶恶;抓住“温和”、“喊道”等词引导学生感悟羊的温顺。两个特定的“人物”,两种鲜明对比的性格,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地引导,通过学生多种形式地感情朗读,这两个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们心里了。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课文结尾出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给孩子们设计这样一道回家作业:续编小故事(……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另外,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要配合老师,更多的是老师要和鼓舞学生,陪伴学生一同进入课堂,感悟课文,要会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自己的状态。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七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
(1)寓体生动形象:狼的“故意找借口”、“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向我们展示了狼的狡诈、凶恶,小羊“温和地说”、“大声喊道”向我们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2)寓意抽象概括:寓言故事往往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寓言寄寓意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教学大纲的单元目标以及寓言教材特点的分析,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达到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狼和小羊的话,在品读中体会狼找借口一次强于一次的狡诈凶恶本性。
(2)(过程和方法)能在充分感知寓体(狼和小羊)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凭借再现寓体的具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二、说教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景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景作为教学过程的契机,从而带动言语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始。
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这将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轻松进入课文的学习。有了这么强烈的对比,学生就容易就找准狼和小羊的心理位置。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文本所介绍的无论多么久远或离现实多么遥远的内容,都会一下子推到他们的眼前,引起他们的关注,激起他们的感情;而与此同时,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受也会随之敏锐起来了。
三、说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像《狼和小羊》这样的童话形式的寓言故事,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学法指导上主要以情景教学为主,学生在愉悦情景中自读、分角色读、演读、齐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四、说教学流程。
(一)再现寓体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寓言故事我用情景教学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再现故事发生的森林背景,引出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同时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兴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寓言中的角色,为学习全文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概括课文内容——找三次对话——引出狼和小羊的话,学生通过有层次的朗读,逐步疏通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知寓体形象。
(三)细读品悟,关注小羊的命运,认识狼的本性。
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品悟,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例如提示学生“他像一只凶恶的狼吗?为什么?你能来读一读吗?”“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逐步体会狼和小羊对话的不同语气,以提高朗读能力,阅读感悟能力。文中狼和小羊共有三次对话,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读书解疑。学生读懂了,想清楚了,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在自主性的探究阅读中不仅能了解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怎么说的,而且还能联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故意找借口,引起了学生对小羊命运的关注。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小声自读、同桌对话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一道理。
(四)课外扩展:
续写故事。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呢?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后,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入狼和小羊的内心世界了。并想像生活如果遇到和狼一样的坏人时,你会怎么做呢?在透彻理解寓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小羊命运,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本课我采用版画的形式,突出狼和小羊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狼所说的话是毫无根据的。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八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的扑向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恶,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要敢于搏斗。全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掌握“龇、脏”是平舌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寓言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对话生动。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方法。
1、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内容生动有趣,为了使学生能体会文中内容,在第一课时,我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学生学会字词,为第二课时的朗读做好了基础。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我设计了: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狼的话以低沉凶恶的语气来读,小羊则以温和、说理的语调来读。
3、展开讨论,课外拓展。
小羊一次次地讲道理,为什么最后狼还是扑向小羊?扑向羊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想出各种结果,进而教育学生,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没用的,要勇于同他们搏斗。
三、说教学过程。
1、利用学生熟悉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进行导入。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复习字词。
(3)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解课文内容。
(1)分别朗读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体会故事中的寓意。
(2)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4、总结故事中的寓意,拓展。
四、说教学中的不足。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从中体会故事中的寓意。但是教学中仍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在字词的处理上。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字词已作为教学重点学习过,所以在本次教学中,字词没做重点处理。应多利用时间,朗读字词,为分角色朗读做基础。
2、在朗读的形式上稍有一些单一,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3、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
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五、板书设计:
狼和小羊。
狼羊。
凶恶温和。
找碴儿讲道理。
弄脏水水不会倒流。
说坏话没出生。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九
1、教材:《小乌鸦爱妈妈》选自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教材简析:(a)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b)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同音进行较多,具有叙事的特点。
4、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二、说教法。
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创设情境。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4、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伴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
2、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及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依据歌曲中出现的事物,我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片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图片一: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小乌鸦在野菊花周围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图片二: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树杈上的鸟窝里,小乌鸦坐在乌鸦妈妈身边,嘴里叼着虫子,一口一口喂着妈妈。)。
当学生观看图片,聆听音乐之后,
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
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
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教师范唱。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倾听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不同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3、课堂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
对于《狼和小羊》这样耳熟能详、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怎样让二年级的孩子读懂这个故事呢?其实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孩子最终都能明白这个故事。但是小学课堂的宗旨是什么?我浅显的认为是“有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更为之重要。
两位老师都营造了趣味性的课堂氛围,让孩子通过读、演的方式,体会狼和小羊的心境,从而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年级的孩子萌萌的,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会不断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天真的回答。胡老师一边听着孩子的回答,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狼和小羊在小溪边的场景,让学生自己上去贴狼和小羊的头像,从而分辨出上下游的位置。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懂得了狼是故意找小羊碴儿的,又让学生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另外,两位老师都让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与关注,不然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一堂课40分钟,他们的注意力是无法一直集中的,需要教师变着花样“哄”。
课堂的趣味性,不仅仅是转变不同的教学方式,还要求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语言美、动作美等。
两位老师丰富多彩的神情变化,亲切悦耳的声音,无疑是最感染孩子的。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老师们都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都是美滋滋地坐下去。相比而言,我的课堂就过于严肃与枯燥,孩子们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原因,也是我需要反思与改正的。
课文省略了故事的结尾,留给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可以编出更精彩的故事来。两位老师都将这一教学过程放到了下节课中,没能看到,还是有些可惜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听了老师们的课,受益匪浅,我也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能够得到孩子们的喜爱。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一
听了陈老师的《狼和小羊》,受益匪浅。
《狼和小羊》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张老师在本堂实践课中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儿童化,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这节课紧紧扣住了“找碴儿”这个关键词语来进行教学,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找碴儿”这个词语正音,读好儿化音。第二步,引导学生找一找,读一读狼找了哪些碴儿。第三步,再读一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找碴儿。思路非常的简单清晰,利于学生的理解。
一、通过观察图、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
在感悟第一次对话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小溪图,让学生观察狼和羊的位置,来理解“上游”和“下游”,并联系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没有根据的,又引出“找碴儿”这个词语。陈老师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狼共找了几次碴。这使得教学过程很自然,很流畅,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认识。
二、住“人物”特点展开教学。
陈老师在教学中紧扣三次“找碴儿”。抓住“气冲冲、喊”等引导学生边读边感悟狼的凶恶;抓住“温和”、“喊道”等词引导学生感悟羊的温顺。两个特定的“人物”,两种鲜明对比的性格,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地引导,通过学生多种形式地感情朗读,这两个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们心里了。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课文结尾出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给孩子们设计这样一道回家作业:续编小故事(……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另外,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要配合老师,更多的是老师要和鼓舞学生,陪伴学生一同进入课堂,感悟课文,要会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自己的状态。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二
9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袁xx老师一节校本教研课,优点很多。
这一环节袁老师主要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以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实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检测一、二类字时,主要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领读及自主强调字音。随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此同时,她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
这一环节,她把生字归类,主要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孩子们开始互动——你说、我讲,由于孩子们已经有所书写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现出自主、互学的态势。随后老师进行范写,孩子们仿写,达到了预设。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一评,比一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袁老师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做法,学生领会效果较好。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三
《狼和小羊》是第三册中第10课,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黄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课堂结构大致如下:首先,以听叫声,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引出狼和小羊,并且点出狼的本性是凶残的。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多遍,达到读准字词音,读通字词句,大致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导课时,陈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半个故事,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这一情境的创设,与直白地对学生说:“意听讲,注意看书,看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读书过程中,黄老师在安排每个读书环节时,既考虑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又都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求的高度是循序渐进,把每个问题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稍有难度,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如一开始的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看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自由读时就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到后来的小组读、分角色读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建议:
(1)学生读书时要提醒捧起书来。学习生字时在组词、读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缺少造句这个运用,没有小组合作,后面的总结应让学生先说老师最后揭示。
(2)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加灵动一点。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四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六个小节。主要讲述了狼为了能名正言顺地吃掉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天真善良的小羊不明白狼的凶恶并与狼据理力争,最终狡诈的狼不想再争辩向小羊扑过去的故事。这篇预言寄寓意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又一次的故意找碴儿,小羊一次又一次的与狼的据理力争中,逐步认识到: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学段目标阅读要求,要让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初步学会默读课文等具体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狼和小羊的对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基于二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有感情的朗读和理解狼与小羊的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情境创设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我的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人交际,我将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等确定为本节课的学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的要求下,我将结合本地区的学生需求建设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因此,我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课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兴趣,我将采用师生语言描绘情境的办法,复习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为了避免学生在表述中与课文原意相差太大,在学生的自我表述之后还特意安排了齐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学生都能回忆起《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在学生的齐读时板书呈现本课的课题,在教学中节省了一点时间。
(二)深入情境,精读课文。
本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互动”这一评价建议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我将通过提出的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深入情境解决问题。
通过指名读狼找碴儿的话,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从而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每一次狼和小羊的对话中,通过自由读、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分角色表演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朗读,从而为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人交际,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
在狼与小羊的对话中,“读”贯穿始终。每一次朗读都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从而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平台。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再现情境,总结延伸。
让学生讨论总结: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羊?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最后的师生分角色复述课文,让学生更深切的领会本课的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的作斗争。”
拓展:为了让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让学生自行阅读《会摇尾巴的狼》这一故事。最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狼和小羊的结局究竟会怎样呢?会有哪些结果?是为了让学生乐于与人交际。
本课我以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为主线,并结合狼和小羊在对话的过程中的表现,最后揭示了狼和小羊的性格特点,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故意找碴儿第一次吃了一惊,温和。
气冲冲第二次可怜,喊。
大声喊第三次......
凶恶、狡诈性格天真,善良。
我认为:此板书设计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效果。在此板书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能将本课复述出来。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五
9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袁xx老师一节校本教研课,优点很多。
这一环节袁老师主要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以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实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检测一、二类字时,主要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领读及自主强调字音。随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此同时,她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
随后老师进行范写,孩子们仿写,达到了预设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一评,比一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袁老师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做法,学生领会效果较好。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六
9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听了xxx老师一节校本教研课,优点很多。
这一环节袁老师主要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读课文,以及时纠正同学的错误。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实效也大。
展示交流部分,在检测一、二类字时,主要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领读及自主强调字音。随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此同时,她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识记。
这一环节,她把生字归类,主要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孩子们开始互动——你说、我讲,由于孩子们已经有所书写的巧方法,所以又呈现出自主、互学的态势。随后老师进行范写,孩子们仿写,达到了预设。
课堂上,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评一评,比一比,说一说,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形式,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等,让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为学的思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堂课袁老师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做法,学生领会效果较好。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七
《狼和小羊》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姚老师在本堂实践课中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儿童话,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在感悟第一次对话时,教师利用课前画好的小溪图,通过贴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来理解“上游”和“下游”,并联系上下文引出狼找的理由是故意的`,没有根据的,又引出“找碴儿”这个词语。姚老师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这使得教学过程很自然,很流畅,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认识。
姚老师在教学中紧扣三次“找碴儿”。抓住“气冲冲、喊”等引导学生边读边感悟狼的凶恶;抓住“温和”、“喊道”等词引导学生感悟羊的温顺。两个特定的“人物”,两种鲜明对比的性格,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地引导,通过学生多种形式地感情朗读,这两个特定“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刻在孩子们心里了。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课文结尾出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给孩子们设计这样一道回家作业:续编小故事(……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八
1、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
(1)寓体生动形象:狼的“故意找借口”、“气冲冲”、“不想再争辩”向我们展示了狼的狡诈、凶恶,小羊“温和地说”、“大声喊道”向我们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2)寓意抽象概括:寓言故事往往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寓言寄寓意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教学大纲的单元目标以及寓言教材特点的分析,我希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达到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狼和小羊的话,在品读中体会狼找借口一次强于一次的狡诈凶恶本性。
(2)(过程和方法)能在充分感知寓体(狼和小羊)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凭借再现寓体的具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运用情景教学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景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景作为教学过程的契机,从而带动言语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始。
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这将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轻松进入课文的学习。有了这么强烈的对比,学生就容易就找准狼和小羊的心理位置。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文本所介绍的无论多么久远或离现实多么遥远的内容,都会一下子推到他们的眼前,引起他们的关注,激起他们的感情;而与此同时,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受也会随之敏锐起来了。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像《狼和小羊》这样的童话形式的寓言故事,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学法指导上主要以情景教学为主,学生在愉悦情景中自读、分角色读、演读、齐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
(一)再现寓体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寓言故事我用情景教学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再现故事发生的森林背景,引出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同时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兴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寓言中的角色,为学习全文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概括课文内容——找三次对话——引出狼和小羊的话,学生通过有层次的朗读,逐步疏通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知寓体形象。
(三)细读品悟,关注小羊的命运,认识狼的本性。
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品悟,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例如提示学生“他像一只凶恶的狼吗?为什么?你能来读一读吗?”“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逐步体会狼和小羊对话的不同语气,以提高朗读能力,阅读感悟能力。文中狼和小羊共有三次对话,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读书解疑。学生读懂了,想清楚了,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在自主性的探究阅读中不仅能了解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怎么说的,而且还能联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故意找借口,引起了学生对小羊命运的关注。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小声自读、同桌对话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一道理。
(四)课外扩展:
续写故事。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呢?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后,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入狼和小羊的内心世界了。并想像生活如果遇到和狼一样的坏人时,你会怎么做呢?在透彻理解寓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小羊命运,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本课我采用版画的形式,突出狼和小羊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狼所说的话是毫无根据的。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十九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十课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1、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词语。在理解“找碴儿”这个词语时,我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和语言环境中理解“找碴儿”这一词语的意思。既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渗透其中,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在理解“上游,下游,倒流”这些词语时,我让学生上台贴图片,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边来理解,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么贴。体现了新课程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学生回答三次。围绕三次“找碴儿”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狼三次找碴儿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等词句进行讲解,来理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了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意打好基础。特别是在教学小羊第二次反驳狼说的话时,我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体会出小羊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害怕、委屈、难过等。接着我又把这几个词语加到课文中去引读“可怜的小羊害怕的喊道。可怜的小羊委屈的喊道。可怜的小羊难过的喊道。”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小羊的心情。因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读出学生自己心里的感受。
故事形象生动,文中角色性格鲜明,非常适宜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在学完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表演,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一组上台表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羊,你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学生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小羊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说小羊想办法逃走了等。孩子的思维永远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不管他们如何回答都是经过思考后说出来的,都应该给予鼓励。
不足之处。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本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谢谢!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二十
主持人: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们惠丰小学的校本研训是通过“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三个层面来实施的。进头脑,就是要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校本研训的重要性,必须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进课堂,是强调校本研训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结合,注重实践、寓培于研、研训一体。进活动,是要让校本研训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搭建平台使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合作,在交流中推进校本研训。
这几年我们每一学期都进行“两课”活动。首先进行“平行课”。即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的同讲一节课活动。由各教研组自选课题,集体备课、人人讲课、相互评课,进行教研组内的教学比评。其次的“结晶课”活动,是由各教研组推选出能展现本组教研成果的结晶课向全校汇报。向听课教师说课,对讲课教师评课,形成以“讲、听、说、评”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教研模式。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而且大家在教评相长中,彼此学习,共同分享了教学经验。
刚才陈辉老师所做的这节课就是由他所在的语文组推选出的一节“结晶课”,下面就由他们组的成员及教研室、教务处的教研员进行评课。
评课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陈辉老师介绍一下他的教学设计思路;其次,教研人员针对这节课谈看法;最后总结发言。
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能参与我们的评课。
陈辉:谈教学思路(略)。
秦秀丽:在听陈辉老师讲授《狼和小羊》一课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也越好。”而陈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达到这一不期而至的效果而做的努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陈老师是这样来做的:
(一)导课:半个故事创设情境。
导课时,陈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半个故事,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这一情境的创设,与直白地对学生说:“意听讲,注意看书,看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板书:贴画创设情境。
讲课时,陈老师边讲故事边用娴熟的笔法板画,活活泼生动的简笔画,配以狼和小羊的贴画,把学生带到了那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带到了那条清澈的小溪边,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不知不觉入情入境,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读文:音乐创设情境。
觉地入情入境,用心去体味文章。从而达到了学生在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意图下,感知课文,感悟课文的目的。
(四)结束:创设问题情境。
文章结束时,教师身心地投入,做了一个精彩的结尾,教师表演狼,学生为羊,师问:这时狼扑向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学生甚至做出了害怕的动作,学生仿佛真的到了要被狼吃掉的危险境地,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激情高涨,回答问题各抒已见。
总之,由于教师善于使用各种方法,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老师教得得心应手,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期而至。
宋晓红:《狼和小羊》这一课的'教学特点是以读代讲、以读促讲、以读促学。可以说是“读”占鳌头。陈老师的“重读书”,完全不同与传统旧式的重复单调读书,可以说有质的区别。
首先,这节课读书的形式灵活多样,符合三年级小学生活泼求新的性格,能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其次,这节课的读书把课文内容角色化,完全适应了八、九岁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学课文而读书的被动意识,而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像刚才的分角色读、找出狼和小羊的话来读,都会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再一个就是陈老师在安排每个读书环节时,既考虑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又都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求的高度是循序渐进,把每个问题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稍有难度,又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如一开始的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看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在自由读时就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到后来的小组读、分角色读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在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以后,学生已经基本能正确、通顺、流畅地读课文了,但为了更好地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陈老师又在最后安排了表演读这一环节,这一读把读书又推向一个高潮,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为了表演得像,他们要酝酿感情、得提炼词语、得组织语言,使原来的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达到熟能成诵、自能语文的效果。从一开始的自由读,到后来的表演读,这是一个消化、吸收、内化、转化的过程。
杨吉祥:刚才几位老师从教育技术层面谈了谈陈辉老师的课。讲得很好。我主要从教育思想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既是寓言,就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这个故事里,小羊年幼天真,狼凶恶残忍。小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而狼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强者。整篇课文就是一个狼不断找茬,小羊无计可施的过程。我从这篇课文里读到的不是戏剧化的冲突;而是惊心动魄的、弱肉强食的惨剧。对弱者,我们应有足够的同情心。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挖掘出这一点。让这一点明朗化。而不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也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我以为,对事物和人善恶、美丑、真假的判断和取向就是价值观。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什么呢?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做人的道理。
现在,家长对孩子进行的“防卫”教育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以至于孩子们连应有的同情心也丢掉了。同时,引出一个命题,那就是生命教育。对生命要重视,要珍爱,而不是漠视。刚才有个学生讲,拿一把刀,把狼的肚子拉开,怎么怎么样。我们听了感觉不舒服。为什么呢?太残忍了。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讲出这样的话来,我认为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是教育的遗憾。
这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跟大家共同探讨。
代晓伟:杨老师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内容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况且,让这么小的孩子承受这么严重的话题,岂不太不相符合了吗?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
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目标要具体,让学生有清晰的认知。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五)教学指导方法化。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六)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陈辉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谢谢!
杨吉祥:我这样对课文进行解读,大家有什么看法吗?我这样解读行不行?
众人:可以考虑。
马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读书实践。读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师应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陈辉老师的《狼和小羊》这节课充分地体现这一点,他在教学中运用他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在学生反复不同形式的读中引导,对话,交流,使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学生感悟理解至深。
新课程改革坚持学习的实践性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知主体的活动。陈辉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单纯地一味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通过读、引、悟,使学生获取知识。例如:在理解“嚷”字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意思就是大声叫喊,而在学生认知主体的活动中,谈话交流中让他们领会并能表演,这实际上正是新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再比如,他在最后课文结束时,创设的一种情境,自己扮作狼,恶狠狠地扑向面前这群可爱的小羊,你们作为小羊会怎么办?一种情境,一个问题把学生带入到生活实践中,学生很自然地开始想办法面对坏人,或智取或想法自救。这更体现了新课程坚持学习的实践性,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中要尽量避免,逐渐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成熟,更完美。
裴德忠:刚才各位老师对陈辉老师这节课进行了点评。虽然是仁者喜山,智者乐水。有一位哲人说过“因为缺陷而完美。”陈辉老师这节课也有可挑剔的地方。语文教育到底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言和知识。杨吉祥老师提出的问题给了我们一定的思考。为我们下一步的校本研训提出了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我想用下面四句诗来结束我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启迪:
听歌新翻杨柳枝,
更吟别韵桃李诗。
踏歌不尽心头语,
前路再和千首词。
短短评析,匆匆而就,不妥之处,敬请惠正。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对陈辉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精到的评价,也提出了不足的地方。并且提出了我们以后要研究的方向。关于寓言课如何解读,怎么教,我们在下次研训中继续讨论。感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狼和小羊的说课稿篇二十一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以“扬善、惩恶、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为主题的。《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1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能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
(3)通过朗读、讨论、评价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
我安排3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二课时:精读理解。
第三课时:指导学习生字。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是要找借口的,对这样的坏蛋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寓意。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说说狼和羊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
狼:凶狠、狡猾、干坏事、残忍羊:温柔、温和、善良、
讲道理、懂礼貌。
在人们的心目中狼总是个坏家伙,羊则是温柔善良讨人喜欢的。当凶狠的狼遇到了善良的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小羊》。
请小朋友默读第一自然段,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狼在哪里遇到了小羊?(小溪边)。
狼遇到了小羊最想做的是什么?
狼会直接把小羊吃掉么?什么是找茬?指点:狼想吃小羊他要为自己找一个借口,找一个理由他要去找小羊的麻烦,这就是找茬。相机板书。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性格特点(狡猾)狼究竟找的是什么茬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想一想每一句话说了些什么,每一段又说了些什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
在黑板画出从左上往右下画一条小溪,这里高处就是水的上游,低处就是水的下游,狼在上游,羊在下游,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谁帮老师把他们贴到相应的位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也就是从上游往下游流的,小羊即使把水弄脏了,脏水会不会流向狼那里?水不会从下往上流的。水从下往上就叫倒流,那么水会倒流么?小羊在听了狼的话后是什么表情?(吃了一惊)虽然他吃了一惊,还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狼说道理?(温和地语气)从这可以看出小羊的什么性格特征?(很温柔)谁来温和地和狼讲一讲道理?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相应的语气。找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分别读狼和羊的对话,提示读出语气,进一步加深狼和羊在同学们脑海中的印象。羊并没有把狼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把他的水弄脏了,这就是故意找茬。
去年小羊还没出生呢!)可怜的小羊太冤枉了,他都喊起来了,他急着要为自己辩解。他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指名读,指导读出吃惊地、无辜地语气)再次**女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狼和羊的对话。羊去年还没出生,可狼却说羊去年在背地里骂他,这就叫(找茬)。狼第二次找茬有没成功,他同样不会甘心,狼还会再找什么茬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狼为了吃羊找了三次茬,前面两次,羊都据理力争,和狼讲道理。第三次狼再也没有耐心听羊解释,最终扑向了羊。为什么羊一次又一次和狼说道理,狼还是扑向了小羊呢?如果你是小羊你该怎么做?由此可见,像狼这样的坏家伙,他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和这样的坏蛋光讲道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用我们的智慧去战胜他。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坏蛋,如果我们遇到了该怎么做呢?
希望在生活当中,小朋友能够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像狼一样的坏人。最后让我们齐读这篇课文,边读边在脑海想像狼和羊的不同形象,另外还要把他们各自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当狼扑向了小羊,你们愿意让狼吃了小羊么?(不愿意)那好,请小朋友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小羊想一个好的办法战胜凶狠的狼,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办法更有智慧。
1、把水弄脏水不会倒流找茬(找麻烦、找借口、找理由)。
2、去年背地里骂狼还没出生。
3、小羊的爸爸骂狼。
课堂中引导学生关注小羊的命运,逐步认识狼的本性。采用“问题引导---朗读体会----讨论探究”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在读书解疑,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质,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同时还要借本则寓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勇敢地与坏人作斗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7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