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案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教案范本,供大家参考。
观沧海教案篇一
《观沧海》中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下面是其教案设计,以供参考。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丰富、奇特的想象。
3、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更多。
观沧海教案篇二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观沧海》教案设计。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目标1、目标2。
一课时。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2、乐府诗: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3、《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三、朗读训练。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教师带度,
3、学生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注意知道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四、研读诗歌。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计》。
1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3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4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观沧海教案篇三
实写树木丛生。
写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勃勃生机、乐观情怀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海面之景突出惊涛拍岸席卷宇内荡平诸侯惊天动地洪波涌起。
若出其中。
虚写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开阔胸襟一统中国的报复。
包含万千景象。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六、整体把握。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七、思考练习。
1、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分析:“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情况?“临”字做何解释?
分析:主要交代作者所处的地点和来此目的。“临”作“登临、登上”讲,“以”表示目的。
分析:写观海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4、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分析: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后搜集一些曹操的诗词,加深对曹操的了解。附:板书设计。
观沧海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即公元2,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沧海教案篇五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作为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也极富争议,历代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诗句也成为流传百代的名言。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等。
东汉末年,汉家王朝衰微,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曹操凭借其文韬武略,智勇全才,联袁绍伐董卓、灭“黄巾”、打袁术、破陶谦、灭张邈、战吕布、最后打败袁绍,平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东征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消灭了收留袁绍儿子的少数族乌桓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的诗歌造诣极高,所有作品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字字千钧,绝唱千古。在他的奖掖提携下,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文人,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第一次是“诗经”,第二次是“楚辞”,第三次“汉乐府”中建安诗派为其高峰,代表人非曹操莫属。)“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时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诗,是他著名诗作《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曹操的诗多慨叹人生或写人生哲理,而描写大自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眼前所见真实景物,抒发自己澎湃激情与豪情壮志的诗篇《观沧海》却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天然浑成,灵感神来,纯净无暇,声振寰宇。就观海诗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后世多有“碣石”之争。
那么,曹操“东临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被历来的研究者所争论。一说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一说是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乐亭县东南沿海没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没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关孟姜女坟说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饱学古今的专家,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让一般读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文史没有深入的研究,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非常喜欢曹操的诗歌,又因生长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界关于碣石究竟在何处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我县文史专家、散文家董宝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对这一命题多有论述,结论也十分明确。笔者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以及对碣石山及周边地理地貌的了解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鄴。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月,至无终。
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各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
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沧海教案篇六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沧海教案篇七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特色]。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教案篇八
本篇四年级是由论文先生网整理,谢谢浏览!
我站在河北西南部的碣石山上,向下望去,那一望无际的沧海呈现在眼前。
海水在动荡,浪花是海上的奇景,波浪滔天。可她更像一个舞蹈家,她能让人解除烦恼和忧伤,尽情地舞蹈,海浪冲击着岩石,不时得发出一阵“哗哗”的响声。那沧海的颜色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绘,几座小山耸立在海中央,和一座水上城市一样,有花、有树、争奇斗艳、应有尽有。一阵秋风轻轻的吹来,平静的海面碧波荡漾,层层波纹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每天月亮升起,太阳就好像被大海吞没了,太阳和月亮,像亲姐妹一样,形影不离,真是情真意切啊!晚上的星星像银河里洒下的光辉,满天星斗,繁星闪烁,把海面衬托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东临碣石,已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沧海教案篇九
《观沧海》无疑是寓情于景的佳作。于是就想是否能拿这个做点文章。因为这首诗歌对比这一课中的其他三首诗歌而言似乎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写景(除了最后两句合时而作的句子外)没有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但我们只是一般文学作品中除了说明文或一些新闻类型的特殊文体外,都会有作者的情感直接或间接的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那在这首诗歌里,作者把情感隐藏在了哪里?(景物里)特别是诗歌中重点写到的(沧海)里。(寓情于景)。
让孩子们找出诗歌中提到沧海的句子: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写了海的一望无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而后再进一步让孩子们在这四个句子中找到实写沧海的句子。(水何澹澹、洪波涌起)为何认为另外两个句子是虚写呢?(若:好像)(夸张)作者虚写这两个句子有何用意?(创造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同时写出了大海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气)题目是观沧海,也就是看海,那这几个句子已经把海看好了,为何还要写碣石山上的树木、百草呢?(动静结合、写出了岛上的勃勃的生机,和大海的波澜壮阔相映成趣)通过这几个不断步步深入的问题,孩子们对诗歌的景色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那种开阔的、生机勃勃的意境已经开始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此时就需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在景中悟情,而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此时可以欲擒故纵的提这么一个问题:看来整首诗都还是在写景何处有情?这时需要教师出示写作背景,这也是让他们能体会景中有情的一个最好的垫脚石。(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讨伐乌桓;八月即大获全胜;九月,班师凯旋。归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山观海,看到了雄伟壮观的沧海景象,触景生情,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观沧海》。)有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孩子们你觉得这些景色里面有作者的情在里面吗?如果有那又是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胸襟博大、气吞山河的气魄)。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歌中没有直接的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诗歌讲到这里,此时我们也能明白曹操在《煮酒论英雄》中说的关于英雄的见解。“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而这样的胸怀大志在诗歌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已经显露无疑。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时露霸气”,而这也正是曹操的精髓所在。他的那种霸气、那种豪情壮志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一览无遗。
正如易中天评价曹操一样:曹操,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观沧海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四言句xx/xx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xx/xx/x或者(xx/x/xx)。
七言句xx/xx/xx/x或者(xx/xx/x/xx)。
2、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板书设计:
动态景色波澜壮阔。
实景。
静态景色生机勃勃。
登山观海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日
虚景(想象)月博大胸襟。
星汉。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丰富、奇特的想象。
3、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海水树木草。
实景:秋风洪波欣欣向荣生机勃发。
景:
观沧海教案篇十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作为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也极富争议,历代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诗句也成为流传百代的名言。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等。
东汉末年,汉家王朝衰微,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曹操凭借其文韬武略,智勇全才,联袁绍伐董卓、灭“黄巾”、打袁术、破陶谦、灭张邈、战吕布、最后打败袁绍,平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东征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消灭了收留袁绍儿子的少数族乌桓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的诗歌造诣极高,所有作品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字字千钧,绝唱千古。在他的奖掖提携下,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文人,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第一次是“诗经”,第二次是“楚辞”,第三次“汉乐府”中建安诗派为其高峰,代表人非曹操莫属。)“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时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诗,是他著名诗作《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曹操的诗多慨叹人生或写人生哲理,而描写大自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眼前所见真实景物,抒发自己澎湃激情与豪情壮志的诗篇《观沧海》却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天然浑成,灵感神来,纯净无暇,声振寰宇。就观海诗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后世多有“碣石”之争。
那么,曹操“东临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被历来的研究者所争论。一说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一说是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乐亭县东南沿海没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没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关孟姜女坟说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饱学古今的专家,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让一般读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文史没有深入的研究,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非常喜欢曹操的诗歌,又因生长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界关于碣石究竟在何处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我县文史专家、散文家董宝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对这一命题多有论述,结论也十分明确。笔者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以及对碣石山及周边地理地貌的了解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鄴。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月,至无终。
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各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
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观沧海教案篇十三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2、乐府诗: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3、《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三、朗读训练。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教师带度,
3、学生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注意知道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四、研读诗歌。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
1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3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观沧海教案篇十四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听录音。
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作业: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丰富、奇特的想象。
3、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海水树木草。
实景:秋风洪波欣欣向荣生机勃发。
景:
观沧海教案篇十六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中国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教案篇十七
1、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朗读品味体验诗人阔大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学习古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诗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一、导入:读《观沧海》,思考诗歌根据哪个字展开?即诗眼。
二、“水何澹澹······若出其里”引导景物分析,诗歌赏品。
引导语:观字即为“看”的意思,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举手发言。
学生们描述了“水、山岛、树、草、风、波涛”等景物和景物特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逐句把学生所举出的景物相对应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做板书,通过板书写学生易犯的错别字,落实生字词。通过学生逐句举例景物,和特点时,落实诗歌的大意。每一句诗理解后,给学生自由品读的时间,再请学生朗读。
照此方法赏析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细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引导语:“日月浩瀚”,“银河璀璨”真的是从大海里生出来的吗?
学生们通过自然知识解答这是虚景,是作者想象的描述出来的沧海的景象。因此这首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大海的波澜壮阔的特点。
四、通过比较,品味不同诗歌的感情基调。
引导语: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大海诗人曹操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们先试着品味别的诗人描写大海的诗歌,从中品味诗人的情感。
1、ppt示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学生朗读,品味诗人诗歌中流露出思念之情,思念有情人的情绪。
2、ppt示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学生争相发言,诗人的心情是澎湃激动的。
ppt展示全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们通过全诗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是失望,痛恨、伤心的。
五、通过发现诗人的观察点和诗歌的背景品味观沧海时的心情,发现诗歌的情感基调。
引导语:我们回到《观沧海》你觉得诗人观沧海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临”字体现了诗人在观沧海时是“居高临下”的观察点,并且“临”字也有“君临天下”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当时的踌躇满志,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
2.通过诗歌的写作背景也可以体味到诗人当时的情感。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六、站在诗人的角度,用诗人的感情朗读《观沧海》。
给学生们自由品读全诗的时间,再请个别学生起来表演朗诵。最后全班齐读。
七、作业:根据《观沧海》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诗文的文章,你可以从诗人的。
观沧海。
慷概激昂。
雄心壮志。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实景。
虚景。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2、乐府诗: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3、《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三、朗读训练。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教师带度,
3、学生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注意知道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四、研读诗歌。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教案《观沧海》教案设计》。
1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3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4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水何澹澹显示大海波壮阔,
动态景色秋风萧瑟美丽多姿,生机。
实景洪波涌起勃勃景象(实颂借景抒情。
山岛竦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诗人。
登山观海(全景)静态景色树木丛生激起统一中国强统一中国。
百草丰茂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虚景日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投入其中。
(想象)月大海的怀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星汉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8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