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4:03:11
最新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大全(17篇)
时间:2023-11-26 14:03:11     小编:文轩

读后感是对书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总结和感受。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思考和呈现。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样本,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一

假期中我有幸借到了李镇西的演讲录――《用心灵赢得心灵》。拿到了这本书,当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源于李镇西老师封面的特写:微笑、平和、睿智、真诚、幸福似乎全都写在了他的脸上。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闲暇时间,我便会翻开书细细地品读。清新自然的文风,朴实真挚的感情,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让我一页接着一页地读,不忍释卷!

终于,在期待中,在思索中,在快乐中我读完了此书。全书共分7个部分,也就是7场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李老师从7个方面的娓娓道来,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中散发出的浓浓的“真”、“善”、“美”。想想我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呢?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班主任的情怀。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就是要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区热爱。除了爱心和童心之外,还应该有责任心。在我们实际教学生活中,责任心是每个班主任所必备的。爱心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因为儿子和我的学生同样大,所以我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上课了还在教室门外玩耍,生病了会告诉老师,因为在学校老师成了他最信任的人,在有困难的时候,他会第一个想起老师。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自己的学生。我想也许以前我们做的不好,带我们至少可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到最好!李镇西还说,班主任应该是一名专家。班主任除了上好一门课之外,还应该在课余的某些方面有着较深的学术造诣或爱好。这样会让您的学生更喜欢您、尊敬、宽容。

二、学习他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

李镇西,这是一个不断在学习、在求索的思想者。他学苏霍姆林斯基,学陶行知,成为名师后他毅然去攻读博士……他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于是他就由一位年轻的、不太懂教育的教师,成为现在人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现在的他是忙碌的,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下过学习的脚步。飞机上有他阅读的身影,夜深人静时,有他伏案而作的情景……书中,他曾多次说到:“回到房间,我赶快写下来。”这一句平淡的话无数次地让我想到了自己。我的身边不也是天天都有有价值的事吗?我不是也曾激动地写下过教学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吗?但我始终不能像李老师一样“马上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感触”。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必不可少的两个东西就是――阅读和写作。李镇西说,无论多忙,都会花时间去读书,去写作。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一次家访,一次活动,一次谈心。日积月累,都可能成为一笔财富,可以提炼出一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应该做到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课堂境界。

这是李镇西老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所谓“举重若轻”指的是教师内在的功底以及对教材的一种处理。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储备,还要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将课文的深刻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学语文。()。

所谓的“行云流水”,指的是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等的艺术。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要追求一种自然洒脱与随意。像国画一样,可以工笔细描,也可以泼墨写意,不管运用别哪种方法,都要能把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让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走进课文深处。

聆听着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让我们不停地思考。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们亲近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如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真心和学生交往,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彼此的心才能贴得更近。最后我想借用李老师的话结束本文:生活也许较清贫,事业永远不会暗淡。理想也许还遥远,追求永远不会有遗憾!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二

期待中愉快的寒假终于就要来到了,假期中我有幸借到了李镇西的演讲录——《用心灵赢得心灵》。拿到了这本书,当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源于李镇西老师封面的特写:微笑、平和、睿智、真诚、幸福似乎全都写在了他的脸上。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闲暇时间,我便会翻开书细细地品读。清新自然的文风,朴实真挚的感情,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让我一页接着一页地读,不忍释卷!

终于,在期待中,在思索中,在快乐中我读完了此书。全书共分7个部分,也就是7场不同内容的专题讲座。通过李老师从7个方面的娓娓道来,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中散发出的浓浓的“真”、“善”、“美”。想想我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呢?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就是要和学生有一种共同的爱好,而且班主任应该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区热爱。除了爱心和童心之外,还应该有责任心。在我们实际教学生活中,责任心是每个班主任所必备的。爱心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因为儿子和我的学生同样大,所以我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上课了还在教室门外玩耍,生病了会告诉老师,因为在学校老师成了他最信任的人,在有困难的时候,他会第一个想起老师。此时,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自己的学生。我想也许以前我们做的不好,带我们至少可从今天开始努力做到最好!李镇西还说,班主任应该是一名专家。班主任除了上好一门课之外,还应该在课余的某些方面有着较深的学术造诣或爱好。这样会让您的学生更喜欢您、尊敬、宽容。

李镇西,这是一个不断在学习、在求索的思想者。他学苏霍姆林斯基,学陶行知,成为名师后他毅然去攻读博士……他不断地实践,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写作……于是他就由一位年轻的、不太懂教育的教师,成为现在人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现在的他是忙碌的,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下过学习的脚步。飞机上有他阅读的身影,夜深人静时,有他伏案而作的情景……书中,他曾多次说到:“回到房间,我赶快写下来。”这一句平淡的话无数次地让我想到了自己。我的身边不也是天天都有有价值的事吗?我不是也曾激动地写下过教学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吗?但我始终不能像李老师一样“马上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感触”。班主任虽然很辛苦,但必不可少的两个东西就是——阅读和写作。李镇西说,无论多忙,都会花时间去读书,去写作。可以随时记下自己的一次家访,一次活动,一次谈心。日积月累,都可能成为一笔财富,可以提炼出一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应该做到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这是李镇西老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所谓“举重若轻”指的是教师内在的功底以及对教材的一种处理。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储备,还要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将课文的深刻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学语文。

所谓的“行云流水”,指的是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等的艺术。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要追求一种自然洒脱与随意。像国画一样,可以工笔细描,也可以泼墨写意,不管运用别哪种方法,都要能把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让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走进课文深处。

聆听着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让我们不停地思考。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们亲近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如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真心和学生交往,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彼此的心才能贴得更近。

最后我想借用李老师的话结束本文:生活也许较清贫,事业永远不会暗淡。理想也许还遥远,追求永远不会有遗憾!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三

所以他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这本《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讲演录,书中李镇西老师主要阐述了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情感思想智慧;等七个方面的观点这些观点和看法使我收到了新的教育,给了我新的启迪和智慧,使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就如何做一名更好的老师又多了一个指路灯。

爱学生很多老师都能做到,他们的爱也都是真诚的爱。但李镇西老师认为“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可能有两个导向,或导向民主或导向专制。”只有民主的爱才是对学生有利的爱。因为“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当然与此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特别重要,因为尊重是双向的。”他认为民主教育有八个特征。其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第三个特征——追求自由。当然这儿的自由不是说一味的在实际教学中放纵学生的纪律。过去的一年和这个学期,我都有执教一年级的任务。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孩子对纪律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上课随意讲话,坐姿懒散,有的甚至还会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开始我很头痛,一方面想着不能让他们因为老师的批评指责而减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考虑不能因为过分体现民主自由而导致他们无法在英语课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之后的工作中,就这个问题我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给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应该放下架子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想一想如果我是这些孩子,我喜欢怎样的课堂,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知识我更能接受;如果我做了错事,老师用什么话语教导我,我会更受用,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后,我会在上课一开始和孩子们说明,这节英语课我们会做怎样的活动玩哪些游戏,但这样的前提是大家都要保持好的纪律性,并对上一节课表现好的孩子们做出表扬,也会对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进行鼓励。久而久之,我的课堂不再吵吵囔囔,孩子们在需要认真听讲的时候认真学习,在需要热情参与积极发言的时候大胆作答,我觉得这样的'环境就是师生之间相互的尊重,也是老师给予学生的民主自由,这儿的自由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自由,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一个空间、环境、氛围。因此,教育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或是一种强制的规则,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理解和尊重,都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在这本书的七个内容里面,李镇西老师也多次提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方法。这些内容总结起来离不开——情感思想和智慧。当然,我想这几个词不仅是对于班主任,也是对于全体教师的法宝。情感是指教师对职业、对孩子的爱。思想是指一位老师的思想要有一定的高度,要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俯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智慧,所谓的教育智慧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机智,一个是个性。李老师教育我们,教育的智慧要从科研当中来,要带着一种研究的目光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多和有个性的同学谈心,要从工作中积累教育智慧。这个学期任教的五年级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他父母离异,本来是外公监督他的学习,但最近由于外婆身体不好他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孩子学习一落千丈,连最基本的作业也还是不做了。一开始我很生气,每次知道他不做作业,我就让他抄,但抄完以后依旧老样子,一点用都没有。后来我告诉了班主任,和这个孩子的妈妈也做了一些交流,觉得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孩子也是受害者,这样一想也觉得他很可怜,就花了些时间心平气的和他聊了一下,让他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他对自己也要有信心,后来再上英语课,发现他开始做笔记了,作业也开始完成了,这些都是可喜的进步不是嘛。虽然这些并不是都归功于我和他的谈心,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却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李镇西老师的这些观点和做法对于我来说是新颖的、独到的,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法,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会在工作中总结、反思、积累,争取做一个有情感、有思想、有智慧的更好的老师。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四

《美丽心灵》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本以為會和幸福來敲門一樣類型的--)是部出人意料但又感人至深的电影啊!!!

对于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人来说最可怕的情况无异于把他隔离而周围的人又恰恰因为这个原因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或者远离他,纳什很幸运,有一个理解他的妻子,有一群包容他的朋友们,这些都对他的恢复起到了很到的帮助作用,当最后能够正视自己的病症,能去给学生们授课,能够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和肯定,一直到获得诺贝尔奖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身边的这样一群人和爱他的妻子,纳什很坚强,可再坚强的人也需要一个坚定不移站在他身后的后盾。

除了太感人以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五

读完李镇西的《用心灵赢得心灵》,心中感慨万千。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仿佛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不忍丢下,尤其是那一封封感人肺腑的信,《与青春同行》、《我呼唤着今天的“春晖”》、《举重若轻,行云流水》、《尴尬与自豪》、《给十八岁的女儿一封信》等等,让我久读不厌,那优美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无不启发我怎样读书,怎样教书,怎样教育孩子。

我知道要成长为像李镇西那样的好老师是很不容易的,必须不停地实践,不停地读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我常常感到没有时间去读书,其实说到底还是习惯的问题,我没有读书的习惯,有很多时间就在闲聊中、闲逛中溜走了,不仅自己不读书,还责怪孩子不读书,其实就是家长的身教作用。谁都清楚“厚积薄发”的道理,不去读书,哪来丰富的积累呢?我们很多人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最终都走不远,原因就在缺少阅读,缺少笔耕。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一同读书吧,让读书、写作也成为我们的习惯。

从李老师的书里,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子女的方法,因为我接触到的孩子都是小学生,而李老师从初中教到高中,对长大的孩子如何教育给我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她女儿的培养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不和其他孩子比”

李镇西从不在孩子面前说别的孩子有多优秀,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只和自己比,而我以前通常就喜欢拿同事的孩子、班里的其他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比,有时候孩子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和人家一比,一点成功感都没有了。我们这样做其实是长了别人的威风而灭了自己孩子的志气,这一点我要好好地记住,任何时候都要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我还常常这样反思:怎么教育别人的孩子那么容易,而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难,其实,我们有时候不由自主地犯了一些教育的大忌:越是想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优秀,对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孩子反而就不优秀了。

“和孩子一道成长”

李老师的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他不仅在业务上教会了我一些班级管理的经验,还用他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长,都可以享受幸福,只要用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每一天都会很充实,也永远不会感到疲倦。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长要和孩子一道成长,这是民主型家庭教育的特点。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一个“物”。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具有民主情怀的家长,和孩子平等相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恰恰就蕴涵在我们和他一起成长的过程当中。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无声的影响,作为家长,要随时自然而然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才有教育的成功。

“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看到李镇西在书中的这句话,我不禁为他大声叫好。自己做事情失败了,我会为自己找借口“粗心”,学生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也会用上“粗心”,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李镇西对他女儿说,从来就没有“粗心”这个说法,也就是根本不存在粗心这个问题,出错是因为你对知识的掌握不熟练。对于非常熟练的东西,我们无论怎么“粗心”都不会出错的。比如每天回家,一边唱歌,一边想心事,都不会影响准确地走回家的路,背乘法口诀,如论怎样受干扰,怎样精力不集中,九九表还是一点错都没有。可见,题目做错了,要么是对这个知识根本不懂,要么是对知识不熟练,因此不要用“粗心”原谅自己。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在书中提到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第一条就是“做人第一,善良最美”。他对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这样教育她了,没想到,在他女儿长大之后手机屏幕保护,就设置了这一行字,成为了她的行为准则。多么让人感动的话语啊,生命的价值就在这几个字中闪闪发光,人的确应该有一种宽宏的胸怀,高远的追求,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做一个好教师很光荣,做一个好家长也同样光荣,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都要有心理准备,和孩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孩子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信任。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六

为了能将《人生漫游》课题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发展,我选读了李镇西先生的一本书《用心灵赢得心灵》。

因为书名就很吸引我,《人生漫游》正是从启发心灵的视角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自己、思考人生,寻找解决人生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为塑造优良品性,开创阳光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用心灵赢得心灵》这本书中提到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一些品质,这些可以作为《人生漫游》一些专题如:做人第一,善良最美;坚韧品格的培养;这本书还非常提倡在教育中体现民主教育,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习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此读了这本书引发了我思考在以后的《人生漫游》课题研究中体现民主教育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康心灵。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七

近期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著作的《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完这本书,使我的心灵颇为震撼。李镇西老师的爱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无私,我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李老师主张“用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朋友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确实,只有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益。其实,拥有童心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跟他们一起玩耍,而是只要你不要总以大人的眼光、心理去看待他们的言行、思想就行了。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孩子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乎,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八

读完了“用心灵赢得心灵”这篇文章,使我的心灵颇为震撼。李镇西老师的爱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无私,我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那字里行间充满的都是对学生的爱,是对教育的深入的思考,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

李老师主张“用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朋友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确实,只有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益。其实,拥有童心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跟他们一起玩耍,而是只要你不要总以大人的眼光、心理去看待他们的言行、思想就行了。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孩子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乎,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人心换人心,不管是在成人之间,小朋友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更是如此。人心是肉长的,只要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体谅,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如果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心与心的交流,那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将不复存在,学生体谅老师的辛苦劳动,在思想上仰慕、敬佩老师,学生就有一种学习的动力,他将刻苦的学习,拿出好的成绩,好的表现来回报老师,这就是心与心的交融。

我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对此感触特深,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每天都围绕着我们。这些关系处理的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一种促进。人的情绪影响着工作的激情。对学生的看法同时也影响着自己的工作的质量。一个老师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学生会有什么心情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一个老师整天数落学生的不是,学生有心情学习吗?诚然,我们教师每天也受情绪的影响,老师也是圣人,不是没有情绪的,只是我们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不能外露。发脾气不是事,学生莫看他们岁数小,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思想,不敢当着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小朋友之间却善于发泄自己,吐露自己的心声。

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有时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不完全了解,有的在校很优秀的学生,在家却是很任性,不管家长有能力还是没能力,他们才不管,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花钱大手大脚,根本不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只要没钱用了,大人不给,就在地下打滚,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不善于进行养成教育,那老师在校不但是负责教好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学生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不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一个普通老师都要和学生交流,走进他们的所想所思,获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

正如李老师所讲:“我们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样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谈得上平等,谈得上朋友般的关系。我们要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不是一味的体罚训斥学生,体罚学生我们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的权利。特别是有的老师爱拖堂,看似是爱学生的表现,实际上剥夺了学生10分钟的休息权利。作业做不好,罚学生写10遍,20遍……实际上学生是特别讨厌的,况且学生也不见得理解了该题,记住了准确答案。所以我们爱学生的同时,又伤害着学生。

所以,教师在给学生爱时,要思考我们是否尊重了学生,对学生的身心是否有伤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冥思苦想对学生最有益的学习方法来教育他们,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这篇文章所带给我不仅是感动,更是震撼。有幸的是我还有漫长的教育旅程可供我去实践、思考、探索。我会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我也会永远记住要用热心、童心、爱心、耐心去做好教育。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九

说到李镇西,可以说我是他的潜在的粉丝。为什么说潜在?因为笔者从不去标榜谁,只要思维、做法合理,我谁都会听。为什么说粉丝?因为笔者很多年前都看了李镇西的多本著作与听过他的讲座。

李镇西,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认识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因为我的存在而让你幸福”,他注重实实在在的爱,是真爱,而不是面子工程的假爱。

他对青少年的早恋问题,是用思维引领孩子正确的恋爱观,而不是生搬硬套去“棒打鸳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要正确看待未成年人的爱慕心理,“人对异性的兴趣”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所以,李镇西遇到中学生的恋爱现象,不是不管,而是巧管。什么叫做巧管?就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尽量不要把孩子的“错误”公之于众,是与孩子分析当前的奋斗与未来的目标,不要在“青春的时间”做不奋斗的事情,不要让时间错了位。

所以,李镇西遇到学生恋爱,如遇到学生的亲吻,他不是呵斥,而是故意把手中的教学资料轻轻地掉到地上,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过后用其他的教育方式,给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思想通了万事通,意识好了万事才好奋斗。

李镇西《用心灵赢取心灵》还有一个沟通的艺术,就是书面形式的沟通。与新班级的新同学好,还是自己女儿的教育,经常用书信的形式沟通。新同学“未见其人,先感其心”,用爱的魅力自始自终开展爱的教育,爱的效果发挥到最好。

其实,本人现在也每天坚持写作,确实写作可以把自己平常的言行举止修补,可以让日常生活表达不到的东西,用文字的凝炼可以传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教儿育女,与人沟通,总会有思想的碰撞与矛盾的火花,但文字可以让自己让他人静下心去融合。

如果写作有什么好处?我觉得我的思想家人理解了,或者一些身边愿意读自己文章的同事与朋友理解了,理解我做人做事是属于什么方式,背后的心里的声音是什么。

我觉得我很多年前已经在关注着李镇西的教育灵魂,但真实的自己,还是愧对“镇西教育思想”。爱无边,更要包容去爱。

真正爱一个人,不在乎天天祝福他,而在于不断包容他。因为包容,所以鼓励才有更深的价值。包容一切大于所有的礼仪,这就是真爱。

爱不在形式,爱不在口头,而是用爱心赢取爱心!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

今天,老师让我们自己先预习这篇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读完这篇课文后我知道这篇课文也和之前几篇课文一样写感人的故事。

课文一共分成25段,主要讲了“我”与问讯处的工作人员苏珊通过电话交往的过程。课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第二部分是写“我”的手指被锤砸伤了。紧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一种好感。第三部分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的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第四部分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可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起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读完这篇课文后泪流满面,苏珊委婉地写出了自己已离开人世,她是在用一颗善良的心,鼓励“我”要乐观的对待生活。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一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课文课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中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作者顾周皓。下面是有用心灵去倾听。

读后感。

欢迎参阅。

有的人就算认识十年、二十年,也不能成为朋友;有的人只要见一面,交流一会儿,就能成为对方的知己;还有的人,通过一台老旧的电话机,就能成为互相之间刻骨铭心的人。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后者,只要我们用心灵去观察、感受和倾听。

我迅速地翻阅着脑子里的记忆。

还记得几天前,我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学跑过来扶我,有的同学过来安慰我,可其他同学却只看着我,我感到很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在他们的眼神中分明体现出了对我的问候、关心、呵护。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眼神,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观察。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正在过马路。马路上汽车奔驰着,“呼呼”的声音不断地响。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迟到了!我眼睛盯着前方,加快脚步走。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阿姨及时拉住了我,汽车在我眼前开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谢,结果一回头,她已经走了。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动作,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感受。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没有考好,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好朋友卢嘉禾看见了,马上过来鼓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还冲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伤心,难过,因为她自己也没考好。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几句话,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倾听。

这时,我又想起了苏珊。苏珊在临死前写了一张纸条给“我”。我看出了苏珊对一个孩子的负责,即便这个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是啊,人与人之间,就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要吝惜自己的真情,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哪怕只是一个动作,哪怕只是几句话语。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我可以体会到电话里那女人说完这句话后,汤米挂下电话后几分钟内无尽的失落感!那种嘟嘟声中的哀伤,就如失去一位母亲般痛苦。“你知道吗,这只可爱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句曾经安慰过儿时汤米受伤心灵的话,再一次出现在这文中,一句把汤米和苏珊更紧密联结起来的话,一句对汤米有深刻影响的话,肯定无数次回响于汤米的脑中,也许那是多次伤感后他曾用来安抚自己心灵的良药。这句话只有汤米和苏珊知道,这也是他们的秘密,这是要用心灵去倾听的对话!

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两人的对话内容,儿时的汤米无知而可爱,天真地相信着苏珊是电话里的小精灵,可苏珊或许早已经默许了汤米是她心里所向往的那个小儿子。他们亲密无间,而他们一成不变的是他们的联系方式——电话。仅仅只是一个来电,一个求助的电话,善良的苏珊认真耐心的安抚着电话对面,那哭喊着的陌生小孩。在对方多次求助后,苏珊却不曾不耐烦过,却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位男孩。苏珊的心地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她坚守在这服务岗位上直到她死前那刻,或许她的最后的信仰转变成了汤米的一通电话,也或许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能再多帮助一个像汤米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两人的故事短暂而充满幸福,他们互相感谢,只因为他们互相温暖了对方的心灵。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或许我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牵绊,可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拥有一种通往幸福的能力: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心声!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用心灵去倾听》。

课文主要讲了,我独自在家,手指不小心被锤子砸伤了。我便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拨打了问讯处的号码,一个叫苏珊的女子接听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倾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苏珊教我怎样处理受伤的手指,我立刻照做,手指果然不疼了。从此以后,苏珊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与第二个母亲。我每每遇到问题都会找苏珊,苏珊也总是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我的金丝雀死了,我在难过的时候找到了苏珊。苏珊用乐观的态度是我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及过于难过的心理,她告诉我“小鸟只是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了”。许多年后,当我想见一面苏珊的时候,苏珊却已经去世。她给我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作者在找到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时,就是找到了一份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苏珊身上,自己受伤的心里得以抚慰。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能有一个用心灵去倾听自己的新生的人是多么重要。苏珊的耐心和爱心更值得我们赞颂。对于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总务谋面的孩子,苏珊却一直能以一位母亲的胸怀与风度耐心的为他解答,用乐观的态度去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安慰他稚嫩的心灵。在最后,苏珊对自己的去世也是笑着看待的。

生活中,不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吗?他们用心灵去倾听我们的心声,为我们解忧,和我们分享快乐。他们,就是——朋友!我想,作者并不仅是把苏珊当做自己的母亲,也有把苏珊当做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信赖苏珊。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二

还有的人,通过一台老旧的电话机,就能成为互相之间刻骨铭心的人。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后者,只要我们用心灵去观察、感受和倾听。

我迅速地翻阅着脑子里的记忆。

还记得几天前,我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学跑过来扶我,有的同学过来安慰我,可其他同学却只看着我,我感到很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在他们的眼神中分明体现出了对我的问候、关心、呵护。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眼神,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观察。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正在过马路。马路上汽车奔驰着,“呼呼”的声音不断地响。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迟到了!我眼睛盯着前方,加快脚步走。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阿姨及时拉住了我,汽车在我眼前开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谢,结果一回头,她已经走了。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动作,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感受。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没有考好,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好朋友卢嘉禾看见了,马上过来鼓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还冲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伤心,难过,因为她自己也没考好。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几句话,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倾听。

这时,我又想起了苏珊。苏珊在临死前写了一张纸条给“我”。我看出了苏珊对一个孩子的负责,即便这个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是啊,人与人之间,就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要吝惜自己的真情,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哪怕只是一个动作,哪怕只是几句话语。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三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我可以体会到电话里那女人说完这句话后,汤米挂下电话后几分钟内无尽的失落感!那种嘟嘟声中的哀伤,就如失去一位母亲般痛苦。“你知道吗,这只可爱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句曾经安慰过儿时汤米受伤心灵的话,再一次出现在这文中,一句把汤米和苏珊更紧密联结起来的话,一句对汤米有深刻影响的话,肯定无数次回响于汤米的脑中,也许那是多次伤感后他曾用来安抚自己心灵的良药。这句话只有汤米和苏珊知道,这也是他们的秘密,这是要用心灵去倾听的对话!

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两人的对话内容,儿时的汤米无知而可爱,天真地相信着苏珊是电话里的小精灵,可苏珊或许早已经默许了汤米是她心里所向往的那个小儿子。他们亲密无间,而他们一成不变的是他们的联系方式――电话。仅仅只是一个来电,一个求助的电话,善良的苏珊认真耐心的安抚着电话对面,那哭喊着的陌生小孩。在对方多次求助后,苏珊却不曾不耐烦过,却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位男孩。苏珊的心地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她坚守在这服务岗位上直到她死前那刻,或许她的最后的信仰转变成了汤米的一通电话,也或许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能再多帮助一个像汤米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两人的故事短暂而充满幸福,他们互相感谢,只因为他们互相温暖了对方的心灵。

作者在找到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时,就是找到了一份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苏珊身上,自己受伤的心里得以抚慰。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能有一个用心灵去倾听自己的新生的人是多么重要。苏珊的耐心和爱心更值得我们赞颂。对于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总务谋面的孩子,苏珊却一直能以一位母亲的胸怀与风度耐心的为他解答,用乐观的态度去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安慰他稚嫩的心灵。在最后,苏珊对自己的去世也是笑着看待的。或许我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牵绊,可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拥有一种通往幸福的能力: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心声!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四

现在的孩子任性、娇惯、懒惰、不守规矩。与同事谈及此事,都有同感:也许我们没有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许今天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许他们真的没有理解学习的真谛?我感到迷惘、彷徨。最近,我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方才把李镇西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一书完整地读完了,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李老师说:“作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情感、思想、智慧这三种素质,要做一个反思性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的工作,不停的读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写作,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句话深深地启发我们,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童心的教育者,努力培养自己在看待事物、感受问题时多一份儿童心理,不要老是用成人的心理去看待儿童的所作所为,把儿童的兴趣、情感、纯真放在一边,时时事事用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那样的话,许多事情都会变得事与愿违。

作为教师,爱孩子就要爱每一个孩子,只有爱每一个孩子才能做到一切为了孩子,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应该放下架子,俯下身来成为孩子的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回想自己在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忽视的教育细节。一次美术活动课上,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我的老师》。我还特别作了强调,比如说,画得漂亮一点,颜色涂的要鲜艳,比一比谁画的最漂亮,画得最像,涂色要均匀……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自己的老师画得特别漂亮特别完整,只有欣欣小朋友只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还在这条弯弯的线上方点了一个小黑点。在接下来的展示评比活动中,欣欣自然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攻击”。“欣欣画得真难看”,“欣欣画得最丑了”“欣欣画得像月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欣欣难过的低下了头。我来到欣欣身边轻声的问“欣欣,你怎么只画了一条线”?她告诉我说,她画得老师就是这样,还一边说一边掉眼泪,我赶忙蹲下来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继续询问。没想到在我蹲下来抬头的一刹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每次抬头看老师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老师的下巴,所以那一道弯弯的线就是老师的下巴,就连老师下巴上的一颗小黑痣,欣欣都给画上去了。真是庆幸,多亏我没有批评孩子。其实,欣欣画出来的画才是最真实的,我欣喜的将欣欣小朋友抱在了怀里,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并表扬了欣欣,夸她是个细心的好孩子,欣欣高兴的笑了。

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教师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尊重、关心和信任的关系,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

确实,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与孩子走得更近,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深处,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益。

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我们教师职业道德里有一条是“热爱学生”。爱心是一把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钥匙,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幼儿年龄小,对爱的要求更是敏感和迫切。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周围大人们太多的爱,而在幼儿园,几十个孩子面对着两位甚至一位老师,每个孩子都渴望的到老师对自己的爱,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可能会伤到某个孩子的心,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情感、性格等方面健康发展。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怀抱一颗爱心,带着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及时了解满足孩子的心里需要。

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教师要特别注意将自己的爱洒向每一个幼儿,能够让每个幼儿都感觉到“老师是最爱我的”。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的李杰孩子、体谅孩子,更有效的教育孩子。教师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孩子一颗颗天真无暇的心灵回应,当教师用真心播撒爱的时候,也必将收获爱。

教师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并通过实际行动赢得家长的尊重,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及时巧妙的化解家长的不满情绪和困惑之处。首先,要具有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感化幼儿,感动家长。其次,要具有知识魅力,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艺术,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像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孩子,读罢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说真的,我如坐针毡!为自己的鲁莽,为自己的浅薄,为过去自己一直认为我是个凡人,我要吃饭,我也要生活的琐事,所以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你给我多少,我就做多少工作。现在的我为有这样的念头,而谴责自己。读完《用心灵赢得心灵》这本书,我还进一步感悟到:用心去爱孩子,让爱一路伴随孩子成长,用心灵赢得心灵。纵然不能给予鸟语花香,也可以带来些微绿,让爱成为画中和谐的一味色彩。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五

《用心灵去倾听》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课文主要讲了: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颗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深厚情谊。让我感触最深的有这几处: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苏珊。”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最喜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作者不仅痛苦,同时也对死亡充满恐惧,苏珊巧妙地采用了更好的办法:他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听着这样的话语,作者心头的阴影定会乌消云散,快乐就会重新回到作者身边。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是啊,作者找到了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希望,把希望寄托在小精灵身上。

因为作者听到了小精灵温柔的声音,所以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

我觉着作者的哭既是伤痛带来的哭,也是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哭。作者还用“第二个母亲”形容苏珊,看得出作者对苏珊那浓浓的爱意。

我也看得出,苏珊对作者的爱,每天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和小作者一起聊天,作为问讯处的职工,除了苏珊,其他人很难办到。这一篇课文让我懂得了: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时,都要有耐心和爱心。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六

我迅速地翻阅着脑子里的记忆。

还记得几天前,我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学跑过来扶我,有的同学过来安慰我,可其他同学却只看着我,我感到很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在他们的眼神中分明体现出了对我的问候、关心、呵护。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眼神,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观察。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正在过马路。马路上汽车奔驰着,呼呼的声音不断地响。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迟到了!我眼睛盯着前方,加快脚步走。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阿姨及时拉住了我,汽车在我眼前开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谢,结果一回头,她已经走了。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动作,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感受。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没有考好,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好朋友卢嘉禾看见了,马上过来鼓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还冲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伤心,难过,因为她自己也没考好。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几句话,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倾听。

这时,我又想起了苏珊。苏珊在临死前写了一张纸条给我。我看出了苏珊对一个孩子的负责,即便这个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是啊,人与人之间,就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要吝惜自己的真情,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哪怕只是一个动作,哪怕只是几句话语。

用心灵赢得心灵读后感篇十七

苏珊,一个平凡的人——问讯处工作人员,她总是通过电话真诚无私地帮助年幼无知的汤米。在汤米的手指受伤时,苏珊告诉他该怎么消肿。我被苏珊感动了,苏珊并不是汤米的什么人,可她对汤米却十分关心,十分友好。因为苏珊是用心去听汤米说话的,她从汤米的话中听出来,他现在一个人在家,知道汤米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关心,要让汤米知道,在困难的时候,还有人在身边。

因为苏珊早已把汤米当做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汤米的小鸟死了,苏珊安慰他说:“小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汤米长大了,也知道电话是怎么一回事了,当他要和苏珊见面时,她却已去世了。苏珊留给汤米的最后一句话是:“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读着读着,我已泪流满面了,苏珊时刻惦记着汤米,临死前也惦记着他,她知道汤米一定会为他难过。她要让汤米知道,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死并不可怕,她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去。

苏珊让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候,作业很多,当同学遇到事情问我,我爱理不理的,一边写,一边听,根本没认真当他的倾听者。现在我知道了,如果一个人有事情都往肚子里咽,不说出来是非常难受的。我要向苏珊学习,不要只顾自己的事情,当别人需要你当倾听者的时候,你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用心倾听,别人就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用心灵去倾听,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一个人如果愿意做别人的倾听者,我想同样是快乐的。我愿意做个快乐的倾听者,给自己带来快乐,也给大家带来快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9566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