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5:53:10
最新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7篇)
时间:2023-11-26 15:53:10     小编:笔舞

没有总结,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自己,无法不断进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以下是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名言,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一

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就可以说明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控制这些变化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实验课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如何发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来引导孩子们热爱化学,学好化学,这是新时代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学会的技能。本文对实验教学法的含义以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的田园中。一些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方法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崛起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验方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并且与与书本知识直接相关联,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实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不同,可分为:学习理论知识之前打好学习基础实验,验证实验后学习理论知识来巩固知识。由于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分组,可分为:小组实验和个人实验。在现代教学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加注重让学生独立设计和实验。

实验方法的使用,一般要求:(1)教师提前做充分的准备,亲自进行第一次实验,仔细检查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以确保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2)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的时间中,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过程,然后通过教学或谈话,来进行演示测试,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自我意识。(3)团队实验室尽可能使每个学生自己动手。(4)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端正教育的科学态度和方法。(5)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或教师进行总结,由学生来写报告。

1、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

首先要注意安全教育。安全使用的实验仪器(玻璃烧瓶、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试验药物(酒精、酸、碱等)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实验时,教学始终保持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行为准则的规定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良好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得实验顺利进行,必须给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行为准则和规则的重要性。清楚地向学生们解释,反复教育,使学生了解并自觉遵守,在实验室保证安静的环境。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要离开实验室。如果确实有事情要离开实验室,向老师报告后再离开。简而言之,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态度时必需具备的。

2、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

通过提前准备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每个实验的整个过程,实验目的,在做这个实验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要特别使用好新课程标准中的每个开始部分中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迫切期待的内容。此时,化学老师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有意识地有目的性的去进行实验,这样会增加实验效果。有的是实验是比较困难的,老师要提前进行解释实验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掌握要领,达到实验的目的。如实验室制氢的实验,危险系数比较较高,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正式实验之前化学老师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让他们去辅导其他学生做实验。

3、坚持实事求是,启发学生富于探索实验内容。

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如果一个实验小组两人,则一人做实验,一人记录,下一次实验互相对调。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进行记录,然后进行客观的分析,当结果不正确时,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不能草草了事,当实验结果正确时要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实验的原理在哪里。

4、要关心爱护实验室设备,节约耗材。

做每一个实验的前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洗手的习惯,以免玷污实验仪器和试剂、样品,从而造成误差。同时为了避免损害实验仪器,甚至事故,还要求学生不应该做与这个实验无关的行为。在实验过程中要节省实验耗材,禁止酒精灯等教学工具、放大镜、剪刀带出实验室。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不会丢失,分发给每个小组实验之前,要求学生进行验证,并填写仪器的名称、实验日期等,最后签名,作为库存检查和承担责任的证明文件。实践证明,在实验中教育学生爱护仪器和节省实验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财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

5、做好实验的结果分析,启发学生。

自我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化学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实验的过程,把操作过程和步骤、实验目的在脑海中重新过一遍,增加实验的熟练程度,与同学们相互讨论,探讨结果的正确性,互相吸取经验。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一些实验做坏的学生或得到不好的结果,学生们可以学习谈论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也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怕麻烦,害怕化学试剂的味道或其他原因,不愿意做这个实验,担心实验效果不好或没有结果,所以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克服怕麻烦,让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实验。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二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变了教学理念,更加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在更加逼真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化学知识,可以在精彩导入中强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一、多媒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促使教学形式更加鲜活,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可以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问题研究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好的关注度,强有力地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与自觉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如果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显然很难将问题讲清楚、讲透彻,然而,通过引入多媒体,则可以将文字、图片和动态的电子等全部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将静止的转化为动态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构建的过程,引入多媒体,通过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声像同步的情境,便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更加有效地增强认知体验。

例如,在做“制氧实验”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记住如果先移走酒精灯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视频,模拟实验中各种错误做法带来的“恶果”,大大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增强学习效果。

三、多媒体可以有效破解知识难点。

面对较为抽象和枯燥的化学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化繁难为简易,有效帮助学生破解知识难点。

例如,对“化合价”这种有一定抽象度和推理性的问题,通过引入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变抽象为具体,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具体、生动地理解,有效地破解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多媒体在或静或动的视觉冲击中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李小敏。初中化学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策略探讨[j]。广西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旧铺中学)。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三

与初中化学比较,高中化学的学科知识量更大,但总时长却基本一致,因此,单位时间内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更多,这就要求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去掌握知识,而微课恰好能够帮助教师缩短单位知识的教学时长,从而在一定教学时间内丰富了学科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为例,作为选修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会比必修略低,特别是其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

因此,从教学角度上讲,教师应当更侧重于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这些化学材料,知道化学材料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

因此,当教师选用合适的微课资源来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一方面,与单纯地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对比起来,微课会以更短更快的时间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

另一方面,通过微课所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又给予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去给学生进行学科内容的拓展,特别是像玻璃、塑料、橡胶这类学生接触频率更高的材料。

二、凝聚精神,加深记忆。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这就意味着微课集声音、影像为一体,这种形式与单纯的书面文字或者普通的电子文字相比,趣味性更大,而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的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为例,这一节内容中有许多零散细小的要点需要得到总结,比如在周期表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中,同周期与同主族的元素在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主要化合价、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碱性)、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稳定性)、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方面都存在方向的区别,假如单纯地死记硬背,不仅无趣,而且也不利于记忆的持久性。

相反,微课会以动态变化的演变形式去更好地呈现两者的区别,借助声音影像,本来枯燥无味的元素仿佛都“灵动”起来,以更好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记忆之中。

此外,由于微课视频一般的时长介于三至八分钟之间,从记忆学的角度上看,短时间更容易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无形中促进观看者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观看。

由此可见,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减时增效的目的。

三、知识点拨,强化要点。

教学资源库中,有不少微课的内容都是专门讲解一个知识板块的,其特点是重点突出,内容放大,这样类型的微课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点拨,强化要点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抓取到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这同样也是减时增效的一个方面。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这一节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就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等。

对学生来讲,是否能够牢固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将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这种反应,特别是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时,唯有基本概念明晰无误,才能够判断无误。

在微课视频中,知识要点会以横向与纵向的形式呈现。

纵向上,每一个概念都会通过特征说明、电子转移实质、具体实例来讲解;横向上,这些概念在微课讲解的最后会以列表的形式来给学生梳理,通过很好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一旦学生能够自己参透并领悟了知识要点,就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师的讲解,这对教师来讲无疑是节省了许多反复解释的时间。

四、填补空白,避免缺失。

化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实验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化学反应本身会涉及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且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配置了绝对充足的资源给教师与学生进行亲自实验,这就意味着有些实验学生只能“看”,不能“做”,但假如单纯地从文字上看,或者单纯地听教师讲,则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实验,这时,微课就能非常好地填补教学空白,避免要点缺失。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在这一节中有涉及到氯气的实验,但氯气本身是有毒气体,从安全性的角度上看,并不适合在人群密集,场地空间狭小的教室或者实验室里操作实验。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演示实验的微课,这实际上与学生观看教师操作并无太大区别,所不同的是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教师也可以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讲解,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有益的。

同样,对教师来讲,既减少了实验时间,规避了实验风险,又得以“边实验边讲解”,是一举两得的减时增效措施。

从教学资源的角度上看,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种类丰富、传播快速、形式多样、反馈及时、趣味度浓等特点,它对于减时增效具有很好的实际作用。

因此,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的教学价值,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利用这种教学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瞿正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四

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在教学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4、运用灵活,传统课堂是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而微课作为一种被压缩的视频资源,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微课在家中学习课堂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确定视频观看的时间点以及观看次数等,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的运用效率。

1、突破学习难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微观世界化学知识展示的是微观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健全,其对于教材中所描述的'微观世界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虽然教材中也会利用图片对化学知识进行解释,但是学生对于静态图片的理解依然有限,基于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利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化学变化过程,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在直流电中直接观察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进而突破知识理解难点,提高知识学习效果。

2、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实验素材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观察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等,为一些教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通常会略去这些实验内容,并利用图片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在微课教学中,这种两难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可以将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例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粉尘爆炸”、“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等,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这样在新的教学素材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情境,并在理解实验原理。

3、适当弥补教学条件不足产生的教学影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有所差异,一些初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初中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其在硬件建设中有所欠缺,而难以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需求。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相关的化学实验资源,以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堂,例如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需要三口瓶、冷凝管、万能夹、变向夹、支管、回流管、升降台、加热炉等化学器具,而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具备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依次讲解不同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展示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以弥补教学不足。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被动学习,因而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抑制,自主学习的能力被低估。在微课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教材讲解、知识解读、题型精讲、考点练习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完成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而教师要想保证微课的应用效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设计教学环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微课视频的运用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利用微课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微课的运用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的角色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让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五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课能节约时间,一般每个微型视频的时间在十分钟之内,用这些视频资料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的显示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教学有些内容比较难,有些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让教学活动更好开展下去。

例如,分子、原子、电子结构学习过程中,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利用视频辅助作用,将这些结构放大,展示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更好掌握这些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整合化学课程教学资源。

微课能整合课本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整体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氰化物、浓硫酸有毒,危险性较大,实验时如果不慎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而微课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视频展示实验内容,形成教学资料并供学生观看和模仿,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虽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老师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当中,未能积极有效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为转变这种情况,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策略,促进微课得到更好应用。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困难,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而采取措施创设情境,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当中,激发学习热情。

而微课的利用正好满足这种需要,可以让初中化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效投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

同时情境创设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和学习,开展课堂讨论,达到有效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

例如,化学元素符号、基本概念这些基础内容学习时,往往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激发热情,甚至存在畏难情绪。

而通过微课的应用,展示居里夫人探索化学的奥妙、展示中国四代发明、火药、炼丹等视频和图片,然后引入化学元素和概念学习,在这些情境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推动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辅助重点难点内容。

初中化学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微课能帮助学习破解重点和难点,更为扎实、牢固的掌握所学内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时,由于氧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这些内容,但平时呼吸,因而对氧气并不陌生。

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水分子,对水分子的形成往往容易感到疑惑,难以全面理解这些内容。

利用微课演示水通电分解的'过程,水分子裂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通过观察这样奇妙的现象,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破解学习的难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化学有些试验需要应用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微课能弥补这种不足,满足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通过微课链接微视频,安全可靠,还能取得良好效果。

例如,利用酸碱指示剂验证物质酸碱性时,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会烧伤皮肤。

而利用微课《会说话的酸碱指示剂》视频,模拟不同酸碱的声音,诙谐幽默,带给学生以乐趣,让整个教学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如果实验操作失误还可能引起比较危险的后果,如试管炸裂、强酸碱烧伤皮肤等,微课的利用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复习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复习时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体系,并给出测试题目,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可以链接专题讲解、经典题型突破、中考链接等内容,将复杂繁琐的知识转化为网络结构体系,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三、结语。

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将微课合理应用到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作者:王文斌单位:杨子洲学校。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六

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在教学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4、运用灵活,传统课堂是束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而微课作为一种被压缩的视频资源,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学习,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微课在家中学习课堂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确定视频观看的时间点以及观看次数等,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资源的运用效率。

1、突破学习难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微观世界化学知识展示的是微观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健全,其对于教材中所描述的'微观世界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虽然教材中也会利用图片对化学知识进行解释,但是学生对于静态图片的理解依然有限,基于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利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化学变化过程,例如在《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在直流电中直接观察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进而突破知识理解难点,提高知识学习效果。

2、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实验素材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观察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理论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等,为一些教师为保护学生的安全,通常会略去这些实验内容,并利用图片直接给出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必然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需求。在微课教学中,这种两难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教师可以将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例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粉尘爆炸”、“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等,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实验过程。这样在新的教学素材的引导下学生就可以进入实验情境,并在理解实验原理。

3、适当弥补教学条件不足产生的教学影响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学校的教学资源也有所差异,一些初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初中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其在硬件建设中有所欠缺,而难以满足学生实验操作的需求。为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下载相关的化学实验资源,以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课堂,例如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需要三口瓶、冷凝管、万能夹、变向夹、支管、回流管、升降台、加热炉等化学器具,而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并不具备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依次讲解不同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展示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以弥补教学不足。

4、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被动学习,因而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抑制,自主学习的能力被低估。在微课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师生角色的翻转,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教材讲解、知识解读、题型精讲、考点练习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完成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而教师要想保证微课的应用效果,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设计教学环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微课视频的运用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利用微课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微课的运用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的角色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让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七

对学生自学没难度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了还有困难的可用微课。因为微课重在解惑,通过几分钟的微视频讲解让学生豁然开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选用微课。

当传统教学资源ppt等不能有效解决所学内容时可使用微课视频,因微课主题突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的讲解,能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突破疑点。同时,数学微课可让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和巩固知识,充分显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

3.对作业讲评可选用微课。

数学科的作业评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评讲内容如果是普遍的典型现象,经过分析,找出出错原因,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练的量不够,可以进行微课设计。目的是对学生片面理解及时矫正,达到目标要求掌握的层次。

二、科学运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

1.转变观念运用微课。

做数学微课,需要教师跟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不断学习,探索新技术知识,以便能更好地教育教学。同时为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成绩、开阔视野,教师课前就要查阅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做法,通过听课、看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提升。

2.微课时间安排恰当。

微课的特点是对知识碎片化,把一个知识点进行循序渐进、完整的讲解,集中于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但不能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讲得越多越好,讲授越精越好,变式训练越复杂越好,这样会导致教学时间安排上欠合理,给人完成任务不突出重点的感觉,达不到理想效果。

3.应用微课内容连贯。

微课具有知识点明确、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性,教师在课堂上用动画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学生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但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时不能为用微课而用微课,也不能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因此,让一堂课时间安排上整体合理,知识上紧密联系,对知识产生、形成及运用水到渠成、融会贯通,这才是我们使用微课提高效果的目的。总之,在新课程下,微课对数学课堂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要恰当选择内容制作微课、科学运用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现个性化教学,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及教学相长的目标。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八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州510430)。

摘要:以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为例,尝试实施项目教学法,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探讨,总结得出教学体会与教学建议,使学习者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也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维生素;c含量测定。

随着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变化,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凸显。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都受到了很大挑战。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众多教师都在尝试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完成本项目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整个过程活动都是真实的,是现实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需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现以中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归纳总结和评价反馈等五个阶段进行阐述。

一、“市售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项目教学法教学流程。

(一)明确任务。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好的学习任务,首先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其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提出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任务设计质量直接决定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因此,本阶段主要工作是设定项目,明确工作目标,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的工作条件。

1.“市售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项目设定。

维生素c(c6h8o6)又名抗坏血酸,是维生素类药物,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当下,食品健康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健康和美丽,很多消费者都在补充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而维生素作为人体的必需营养物质,人们也是对此趋之若鹜。而常见的市售饮料又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首选,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不同市售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消费者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同时,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是食品中级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之一。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有多种方法,结合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实际,采用直接碘量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难易适中、易于评价与考核,因此,选取“市售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为工作项目。本工作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市售含维生素c饮料的购买和脱色、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操作、含量计算以及评价评估。

2.工作目标。

本工作项目通过对常见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了解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不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明白直接碘量法的原理,能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等仪器,同时能借此让学生理解化学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意义。(职教论文)能运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同时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通过实验的学习,对于遇到的问题,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初步写出学习报告。

通过小组学习,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

3.资源准备。

完成本工作项目所需资源有:调查报告、网络资源、市售含维生素c的饮料、工具书、多媒体环境、基础化学实验设备和实验场所、照相机等。

(二)制定计划。

本阶段包括两个内容:指导学生分组与岗位设置,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制定工作计划。

1.分组与岗位设置。

分组与选择岗位时,教师应根据岗位内容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行分组、自行选择岗位,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班分成6组,每组7-8人。组内人员再分工,收发岗1-2人,取样岗1-2人,分析检验岗3-4人,复核者1人,每组设组长1名,由上述人员之一兼任。

2.讨论并制定工作计划。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填写工作计划表,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

(三)实施计划。

本阶段是模拟企业食品检验工作流程进行的。

1.在教师的指引下取样岗成员采购样品,并交由收发岗。

2.收发岗根据教师的任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教科书等途径查找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完成表1。在教师的指引下,结合实验实训场所设备的实际,确定表1中的直接碘量法为首选方法。

3.分析检验岗接到检验任务后,根据检验方法制定检验步骤,准备检验所需的相关仪器、试剂以及其他相关物质。然后检验岗成员每人分别取样、检验,记录检验过程与结果。合并该小组结果,计算结果偏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操作水平,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应给与适当指引,但应遵循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4.复核岗成员复核原始记录数据,如有异议可要求检验者重新检验,再进行判断。

(四)归纳总结。

工作任务完成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每组成员对工作过程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讨论,总结其原理、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畅谈收获的同时交流不足之处。各组之间交流,填写检验报告书(见表2),完成工作总结ppt并汇报工作情况。

(五)评价反馈。

在“市售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项目教学中,笔者采取多元评价体系。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价理论体现了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更要关注学习者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首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实际操作,还应让学生学会创新和开发。因此教师应提前付出巨大的努力,系统化去解决实训课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根据现阶段中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教师应由知识传播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学生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造轻松愉快、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能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其次,在小组分工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碘滴定液配制一周后才能标定,应提前安排。再次,小组学习总结阶段,各小组均能较好地完成工作总结ppt并汇报,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从各小组精美的ppt展示和学生的表现来看,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应提倡这部分的交流。

总之,“市售鲜橙汁种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为驱动的,模拟生产工艺为主线,以实训场所为生产情景,将教、学、做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主旨,充分展示了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特色,使得理论课堂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参与此次项目教学活动,学会了利用直接碘量法对市售鲜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提高了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利用资源进行收集与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交流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生产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8,(2)。

[3]要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

[4]王洪波,赵从凯,等。高职“面包酵母生产”项目教学法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8)。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九

前文已经提及,物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最终为生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联系生活的认识,教师必须注重引入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实例。例如,在进行静电场这一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穿毛衣或者梳头发时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撕一堆小纸片,以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让学生亲自感受到静电的力量[2]。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能够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更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行走、轮船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启动等。再如,讲解电路这一章节时,特别是电路故障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家庭中的某项电器举例……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喜闻乐见的例子,通过教师的引入,以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以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例子,能够快速联想到所学物理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2.2注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长久以来,受到我国教学体制的影响,高中学生一直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导致物理课堂教学围绕着考试而展开,教学模式单一,而且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而且更不会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物理课堂教学的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无法做到学好物理甚至学以致用,运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无从谈起。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我们必须要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作出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和物理相关的小故事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模拟一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入实际案例,通过课堂中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注意到物理学科属于和实验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中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例如,在讲解电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组装的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全面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学生不仅能应用课本中的理论指导实践,在以后的电路图绘制中,由于自己具备亲自动手操作的经验,其出错率也会大幅降低。此外,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学校外部社会中寻找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物理问题。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物理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完成教学,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物理问题,能够灵活应对。

2.3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此处我们讲的物理能力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学生解决物理习题的能力,还包含了学生的物理意识、创新以及操作能力、团队意识以及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等等。一位优秀的物理人才,必须要具备以上的物理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物理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及时教师不说,学生也能够领会的程度。在对学生创新及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心态的放松,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意愿去探究知识,出现错误及时改正[3]。而在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当遇到靠自身的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事,加强和他人的合作,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以切实可行的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在以上各项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只有学生的物理知识量足够丰富时,在生活中遇到相应的情况才可以灵活运用各物理知识点解决问题。

2.4通过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最终为生活服务。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和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培养出使用物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功与功率》这一章的教学讲解时,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即相同质量的物体分别由不同的人搬运到同样高度的楼层时,不同的人所花费的运输时间不一,路线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所做的功是相同的。这一例子充分体现了公路的概念,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功与功率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此一来,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范围形成准确清晰的定位,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主动联系到物理知识,不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学生的物理能力也得以提升。

3结语。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教育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像是一部考试机器,能够真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只占到少数。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必须提升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南宫琛佳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迈进,教育领域也渐趋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高职英语教育阶段,注重信息技术的国际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广大英语教师针对部分高职阶段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较差,基础不扎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掘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低头族”,针对这种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广大教师也充分利用了科技带来的先进成果,把微课融入到高职英语教育中,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一、高职英语教育现状。

(一)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热情不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出于不断扩招的原因,对生源素质要求不高,通常英语水平还停留在中学阶段,更有部分学生对英语仍然一无所知。在专业上集中表现在词汇量严重缺乏、不会应用语法。从态度上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主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再加上学习难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进行分层教育。加之缺乏课程针对性讲解,致使学生不愿跟随教师的讲课进度,进而造成学生缺乏英语实践交流[1]。

(二)教师专业知识欠缺,教学手段单一。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程度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英语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教师缺乏课程实践的能力,专业实践水平较高的教师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语言是一门艺术,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更新变化。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之教学条件的主观因素,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没有与时俱进,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采用多媒体教学用于英语课程的授课,依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影响了整体教学水平,少量的图片和视频对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起不到实质作用[2]。

(三)教学内容老套,不具针对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是全校学生都听讲的公共课,对专业的英语教学没有一定的重视,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自习的时间去学习。由于高职教育重视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更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这样就达到符合教育课程标准的目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通常直奔教学主题,这让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学生就会出现反应迟钝、答非所问的情况,所以教学开展毫无意义。在课前导入微课,有利于学生进入“预热状态”,让学生具有一定印象的情况下,带着求知欲望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处于高职阶段学生,通常英语基础比较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重难点内容,为保证课程进度顺利进行,通常不会把每一个知识点花过多的时间讲解,微课就对这一难题很好的解决,其利用视频短片对难点进行播放,可以让学生吸收掌握知识要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的另一个优势所在就是对文章的深意可以进一步解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枯燥的口头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微课通过富有清净的.对话很容易使学生愿意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后的复习对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很有效果。很多学生课堂学习之后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课后的巩固更为重要,如果抓不住复习内容的重点,更会浪费时间。微课利用教学视频进行重点内容回顾,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会对观看过的视频加深理解,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另外,可以能够助力学生建立英语知识网络,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微课是科技的进步产生的结晶,学生被生动的教学模式吸引,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也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得到解放,丰富了英语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也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微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明显,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应用效果。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程的优势提升学习成绩和提高教学效率两手抓,使微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深化,为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和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2]董娟.微课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应用探索[j].新商务周刊,2017(3)。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一

物理历史悠久,作为自然科学土壤的重要领域,对历史的演变,社会的推进,文化的衍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到牛顿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动力守恒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欧姆定律等学说,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生活中处处验证着物理学的知识[1]。然而,现在学生从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再到模拟卷,无时无刻不深陷在着应试教育的泥潭。传统教学,只会培养出做题小能手,只是专注于做题答卷,不会在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奇妙,不在生活中验证自然科学的定律,这种学习态度,满足不了真正的学习初衷。我们知道物理属于研究科学规律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社会研究的一项热门问题便是如何确保物理知识回归实际生活。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二

论文摘要在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和协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达到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职业能力等目标。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先进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中指出,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提出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内涵丰富,抓住了职教课改的本质,是江苏省职业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江苏省学校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南。

目前普遍采用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中职学生在总体上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对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的课程还不能完全适用,存在一些问题:1)实训内容与企业项目之间差距太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能通过实训体验职业需求;2)在实训中仍然按照知识点作为训练学生的主要依据,缺乏综合性;3)实训要求仍然是作业性的,学生感受不到企业要求,没有压力,也缺少动力;4)从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学生就业的特点看,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的要求主要有检测方案制定、方案实施和综合职业素质三个方面,这些要求中项目经验在校内实训中不太容易通过实训取得,因为实训内容的作业特征过于明显。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师和学生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这就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学习项目。分析检验项目的确定要依据合作企业化学检验岗位的需求,并且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学习项目。项目教学目标应与企业需求、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同时也应注意项目选取的广度和深度。

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既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整个项目教学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多,长期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自信心能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想学、要学的境界,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三

1.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加入课堂。

2.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化学的教学内容。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都要求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断地进行创新,而这便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但是如何进行有效信息技术和初中化学课堂进行融合,如何根据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改革,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是每一个初中化学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的。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在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微课越来越成为各个学校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技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具体的开展教学计划,可以深入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效率。本文探讨了微课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价值,然后简要阐述了微课在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体育教学;微课;应用。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各大院校也非常注重教育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被引进各大校园,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微课的探究,并且迅速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我国引入微课教学的概念比较晚,直到年底,在我国教育部的精心筹划下举办了首届全国微课大赛之后,微课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我国的高校校园,收到广大教育工作中的广泛推广,另外在国内也掀起了一波“微课热”。我国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往往多而繁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合理的安排课程进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教学形势,本文引入微课教学的概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力图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升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微课概述。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点。

目前关于微课的定义有几种主流说法,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自己的理解总结出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短时间的教学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微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对于笼统的知识点精简化,深入发掘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微课学习的特殊性,允许学生合理的应用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电脑、手机等产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我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通常来说,微课的学习时间不长,这就要求学生要在短时间的学习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高度集中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微课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微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微课的教学周期比较短;

2)微课传授的教学内容精简,不繁杂;

3)微课的教学目标明确;

4)微课主要通过视频教学来给学生传达教学信息,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知识的内涵,加强记忆。

(二)微课的应用价值。

微课之所以在我国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微课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传统教学占主要地位的高职学校教学体系中,注入新鲜活力,丰富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变得多样化。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操场中进行演示,然后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进行训练,然而很多学校的教师教学动作并不规范,学生也跟着一起学,在现场教学中,很多学生开小差,并没有当场就理解吃透教学内容。使用微课教学可以很好的为传统体育教学提供补充,让学生通过视频加强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深化,起到更好的教学作用。

2)微课教学的特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应用信息化产物进行视频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学校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整理教学资源,建立一定的共享平台,让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的共享,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帮助学生解答学习疑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一)规范教学动作,以更加直观的形势展现出来。

在传统的高职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的动作不一定完整、规范,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会重复的示范,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领悟了动作要领。因此,微课教学提供了一直直观的视频教学,在视觉上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没有领悟的地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暂停视频画面、快进、快退等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学习,直到学生掌握了每一个动作要领为止。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自己录制视频来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教学教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规范相关动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深化学生对动作的记忆,降低动作难度。

微课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通过视觉冲击来把教学内容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相关操作可以把完整的动作进行分解,各个击破,这样不仅降低了有些教学内容的难度,也可以深化学生对动作的记忆力,在大脑中根深蒂固,形成相对的动作条件反射。

(三)帮助教学改善教学效果,纠正教学错误。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学生跟着学,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错误的进行了模仿和练习,而且不同的同学的理解偏差不一样,会犯下不同的错误,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微课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把规范的动作以及学生们容易犯错的几个动作录制成视频,在现场教学的时候给同学们展示这几组不同的动作,就能够形成很好的对比,让学生对他们犯的错误一目了然,从而深化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兴起,微课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新的教学浪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方式,可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我国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尤云仙.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考试周刊,.

[3]张艺萌.简论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微课”[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4]陈松松.基于课程范畴理论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五

1.微课的内涵。所谓微课就是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或者是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视频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络中,可以供所有的学习者学习。微课的教学形式较为丰富多变,且对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固定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2.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但是就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

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应用微课,通过微课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菱形的性质》为例,分析如何把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在设计微课前,教师要明确《菱形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微课向学生讲解菱形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辨别菱形和平行四边形二者性质的联系与差别,并能够使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对以前知识点的回顾与复习,运用多种方法来证明菱形,并能从证明方法中选择出最简单的方法。

1.课前预习。在学生课前预习阶段,可以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并上传到网络的教学视频,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做到总体把握。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网络中一些优秀教师上传的相关教学视频,来加深对菱形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并最终能够明确。

2.新课讲授。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如下图的菱形图形,并在白板上演示菱形的第一条性质,即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到讲台上将自己的证明方法和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学生在证明和解题的过程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逻辑思考和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是很有帮助的。

三、练习与小结。

学生在课后,如果对该课的教学内容仍旧有存在困惑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当面向教师请教,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不允许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充分应用微课,通过在微课上进行练习,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与复习。微课使初中生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学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再单纯追求好成绩,高分数。将微课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逻辑推理、发散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值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力推广。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六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时,应当将微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微课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其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从而通过微课来引导或指导学生投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掌握好微课教学内容,确保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与学生的兴趣特征相符合,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高校计算机微课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在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办公软件的基本运用方式作为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制作微课视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色彩辅助或卡通形象辅助,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微课教学模式与常规课程结构相结合。

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将微课教学模式与常规课程结构结合起来,营造积极、健康、完善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知识,并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结束后,教师可以专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清晰且详细的解释,从而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将微课教学模式与常规课程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2.3微课教学评价与日常考核制度相结合。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以及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连接性作用和强烈的影响力。高校计算机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掌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检验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微课教学评价与日常考核制度的有机结合,能够组织学生总结并归纳计算机教学内容,表述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内容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计算机应用类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在能力,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微课教学模式得以形成,并且在教育领域内受到高度重视,将微课合理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能够促进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激发学生参与计算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曲本庆,马寅强,王忠宽,等.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方式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8):262.

[2]方玉林.将微课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6(14):154.

[3]陈宏亮.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方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5(15):113.

浅析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七

[摘要]多媒体作为多种特性集合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被很多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根据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特点,结合多媒体的突出优势,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支持,能够优化初中化学学习效果。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开端。初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使其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至关重要。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习内容,立足化学课程的特点,发挥多媒体手段的多种优势,有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发挥多媒体的形象性,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众所周知,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的展示功能非常强大,不但可以展示文字、图片,还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信息含量大,展示的内容形象逼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这一优势,真实地再现一些生活现象、实验场景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物质的燃烧”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几个简短的视频,包括蜡烛的燃烧、煤的'燃烧、家里煤气灶的使用等,让学生观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本质进行探究。多媒体对于这些现象的真实展示,十分形象,学生对此也不并陌生,正是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究燃烧本质的兴趣。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回顾视频,然后深入地阅读教材,结合原有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了燃烧的条件。在这种有效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率很高。由上例说明,多媒体手段可生动地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创设化学学习情境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

二、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其中必然涉及很多基本概念、理论等一些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多媒体手段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够直接显示这些知识的核心要点,建立化学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基础知识,增加相关的感性信息,主动建构和完善化学知识结构,夯实化学学习的基础。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分子、原子”一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些微观粒子是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展示抽象的教学教学资源。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播放简易动画,让学生观察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在不断的运动中结合形成一个水分子的过程,或展示电解水的实验中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动态过程。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直观的分子、原子的变化过程,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形成了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则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很多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由上例发现,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清晰地展示基础知识,提供感性信息,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

高效的化学学习必然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被动的接受显然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积极地运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化学学习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集图文与音像于一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互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化学学习。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氢气的爆炸实验”时,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这个实验是不可能的,因为该实验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虚拟的化学实验室,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实验所需要的药品、仪器,按照氢气爆炸实验的要求和方案,通过点击鼠标进行操作,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不但能够观看实验,还可以动手操作。相对于真正的实验室操作来说,这样的做法更安全,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知识。由上例看出,教师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化学学习课件,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实验,可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参与化学学习的兴致,更加高效地学习化学。不可否认,多媒体手段具有形象直观、易于操作、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突出特点,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是极为有利的。教师应重视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尝试,大胆实践,创新多媒体的应用途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开发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功能,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优化初中化学学习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246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