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优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31:25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优质22篇)
时间:2023-11-26 18:31:25     小编:温柔雨

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才能提高效率。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要点。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努力的价值。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一

经营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进入、生产经营和退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相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局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状态、转变作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决胜林区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去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重任,局党委把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作为助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整治作风顽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从思想教育入手,以“网络课堂”、“手机课堂”、“电视课堂”、“板凳课堂”四大课堂教育为平台,创新“六学”模式,通过开设“理论新视点、热点面对面、发展之声”等栏目和邀请局领导干部为党员干部视频授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形式,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思路破题,找准短板症结,破除软肋制约,打通思想脉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认真落实总局平山会议精神,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局领导干部会议、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群部门工作会议和全局预警整改工作动员会议等5次专题会议,持续发力,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整改落实。开展了“四查”活动,查思想、查形象、查管理、查执行力,对全局基层单位实行划片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庸、懒、散、慢、奢”等问题,查摆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问题2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80余项,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45条,党员干部查摆问题2000余条,限时全部整改完成,有效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开展。三是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积极对接总局“486”产业布局,在“完善两处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两石开发”、“建立三大基地”、“延伸三条产业链”、“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实施林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全局各基层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细化任务措施、深化跟踪问效,积极担当作为,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总局党委要求相比、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职工群众和营商环境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损害林区形象,行政执法随意性强。二是执行政策打折扣,变相设卡、抬高门槛、弄权勒卡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还存在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办事环节多,“四零”承诺服务不落实,人浮于事的现象。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新的表现,改革政策“空转”,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文山会海,数字造假。五是工作不细不实、能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政策研究不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的问题表现的还比较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问题集中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

作风建设需要从严从实抓好,营商环境需要强力推进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深入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从思想深处认清存在问题的危害,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好作风”,明辨是非、突出重点、深入整改、抓出成效,推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新时代现代化新林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证。

下面,就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讲三点意见。

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省委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总局党委工作部署上来。

第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意识、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作风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改进作风、优化环境、林区改革、转型发展都是空谈。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一以贯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实践。当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工作理念不适应新时代;有的存在盲目自满、小富即安、盲目乐观、小胜即安、不求进取的消极情绪;有的在推进改革中,有不想改、不愿改的思想,存在求稳怕乱、患得患失的情绪。“铁饭碗”“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陈旧的思想观念还占有较大市场。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的客观要求、与当前林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加快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要抱残守缺,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积极融入市场经济,结合林区改革,在行动上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第二,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法治意识,做到知规守矩的实际行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和保障。在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问题,这是影响营商环境最突出的症结所在。多年来,森工政企、管办不分,导致个别党员干部法律知识欠缺,对合同法、公司法不但不学习,甚至视而不见,保障职工群众和林区企业的意识淡化、能力不足、依法行政工作流于表面;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同程度存在“权大于法”观念,认为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自己就能决策;有的单位常年不搞普法宣传,执法不够规范、执法能力有时出现偏差;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依法行政条条框框太多,习惯于托门子、找关系,热衷于“摆平”“搞定”,违法违规办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信仰,强化法治宣传,加强普法教育,让基层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习好党章党纪党规,切实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党纪党规意识。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切实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理念。

第三,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宗旨意识,倾心服务于民的现实需要。党政机关就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机关干部的作风虚实、能力高低、形象好坏,关系到全局各项重要工作的运转,关系到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优劣。应该说,我们的机关作风总体是积极作为、奋发向上、服务群众的。但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服务水平不高,态度“生冷硬”;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放,有的变相为难,推诿扯皮;有的单位和部门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积极插手;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和部门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照样难办;擅离岗位,出勤率、到岗率、专注率不高,办事拖拉。面对与全省一起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从内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新期盼,始终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最高准则,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精心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机关干部队伍,才能实现森工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开创林口林区各项事业新局面。

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质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素质能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细查深剖、深入整改。

第一,要找深找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深入查找问题,确保问题找得准抓得实。一是找深找准问题。要结合省委和总局党委要求、岗位职责、发展需要和群众反映,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要有亮丑揭短的勇气,采取多种形式,深挖顽疾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责和消极厌战情绪,坚决杜绝与我无关的思想和不愿找、不想找和找不准的现象,要突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围绕“五个方面”,针对作风和环境建设找短板、差距和不足,扎实找准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整改方向。要突出表率性,局(场)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亲自查、查自己、作表率,摆进去,带头公开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要突出广泛性,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都要参与查找,不仅找自身,还要帮助他人找;要突出群众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敞开大门,广开言路,发动群众,真正把问题找出来,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三是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集中开展专项清查整治,查到底、改到位,形成震慑效应,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当做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通报哪个单位,严厉批评哪个单位,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导致作风问题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制约营商环境的经济管理、执法监督、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入整治懒政怠政、行政执法不规范、破坏营商环境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窗口单位服务不优、流程不畅、弄权勒卡等突出问题要进行管理攻坚,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的改、一个不落的改。

第二,强化整改措施,打造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敢于得罪人、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形式主义。要拿出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勇气,以“钉钉子”精神出重拳、下狠招,求实效。一是强化整改措施。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要对找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账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针对性分析问题根源,从根源上整改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强化专项整治,每个专项行动都要形成工作方案,拿出硬措施和实的办法,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打造过硬本领。当前,林口林区面临着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我们的一些干部还存在凭经验,吃老本,“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全局党员干部必须接新的挑战,切实加强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并要和已有的专业林业知识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更好的推动发展。三要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总局党委制定的森工系统窗口服务参考标准,全面落实省委“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要求,优化再造流程和路径,通过制度化再造流程、建立标准,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围绕重点,集中攻坚,扎实做好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工作,努力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性好转。还要坚持开门整顿,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第三,倡导精细态度,弘扬“工匠精神”,狠抓推进落实。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冲在一线。一是要倡导精细态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在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当二传手”,文件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齐,没有自己的特点,也没有自己的操作性,导致工作盲目,没有目标。我们领导干部要提倡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分管工作要研究实、研究透,把阶段性的工作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分阶段梳理和部署,分阶段的推动;二是要弘扬“工匠精神”。现在有的单位、有的干部工作推着干,粗懒散,能敷衍就敷衍,能应付就应付,有的连基本数字、基本概念、基本逻辑都说不清楚。这与总书记提出的“工匠精神”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钻劲和韧劲,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抓到底,切实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见境界、见水平。三要狠抓推进落实。现在一些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碰到矛盾就绕、遇到困难就躲,不积极想办法,消极懈怠不落实。我们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不需要吹吹打打,要坚持一把手率先抓落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动,要持之以恒抓落实,对看准的事要较真,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谋划工作,真正为局党委、林业局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我们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林区改革发展良好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日程、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作风整顿工作的领导,建立建强领导机构。成立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推进组和政法专项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抓好本单位工作的开展。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组织部、机关党委、纪委监察局、宣传部等牵头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建立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进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深入抓好落实。各单位要按照局党委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力抓好推进落实,一个活动都不能少、一个程序都不能缺,一个环节都不能落,坚决杜绝落实不力、浮于表面、走过场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功能,深入宣传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全面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及时剖析曝光个别反面典型,发挥警示效应。各单位都要向社会公布专项举报电话,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媒体、网络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从严督导问责。监督问责组要站在事关林口林区发展全局的高度狠抓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走访群众等形式,自上而下对各单位改进作风的具体做法、推进情况、实际效果等开展监督检查。要紧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工作,对机关出勤率在岗率专注率低、慵懒散、慢拖瞒,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进行明查暗访,把督查问责贯彻作风整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要从严查处问责,对作风方面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对作风问题频出、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部门或单位,视情节给予主要领导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对作风问题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同志们,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营商环境关乎林区振兴发展。让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促进我局机关作风和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干部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奋力走出林口林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局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状态、转变作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决胜林区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去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重任,局党委把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作为助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整治作风顽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从思想教育入手,以“网络课堂”、“手机课堂”、“电视课堂”、“板凳课堂”四大课堂教育为平台,创新“六学”模式,通过开设“理论新视点、热点面对面、发展之声”等栏目和邀请局领导干部为党员干部视频授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形式,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思路破题,找准短板症结,破除软肋制约,打通思想脉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认真落实总局平山会议精神,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局领导干部会议、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群部门工作会议和全局预警整改工作动员会议等5次专题会议,持续发力,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整改落实。开展了“四查”活动,查思想、查形象、查管理、查执行力,对全局基层单位实行划片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庸、懒、散、慢、奢”等问题,查摆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问题2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80余项,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45条,党员干部查摆问题2000余条,限时全部整改完成,有效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开展。三是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积极对接总局“486”产业布局,在“完善两处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两石开发”、“建立三大基地”、“延伸三条产业链”、“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实施林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全局各基层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细化任务措施、深化跟踪问效,积极担当作为,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总局党委要求相比、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职工群众和营商环境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损害林区形象,行政执法随意性强。二是执行政策打折扣,变相设卡、抬高门槛、弄权勒卡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还存在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办事环节多,“四零”承诺服务不落实,人浮于事的现象。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新的表现,改革政策“空转”,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文山会海,数字造假。五是工作不细不实、能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政策研究不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的问题表现的还比较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问题集中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

作风建设需要从严从实抓好,营商环境需要强力推进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深入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从思想深处认清存在问题的危害,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好作风”,明辨是非、突出重点、深入整改、抓出成效,推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新时代现代化新林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证。

下面,就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讲三点意见。

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省委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总局党委工作部署上来。

第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意识、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作风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改进作风、优化环境、林区改革、转型发展都是空谈。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一以贯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实践。当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工作理念不适应新时代;有的存在盲目自满、小富即安、盲目乐观、小胜即安、不求进取的消极情绪;有的在推进改革中,有不想改、不愿改的思想,存在求稳怕乱、患得患失的情绪。“铁饭碗”“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陈旧的思想观念还占有较大市场。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的客观要求、与当前林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加快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要抱残守缺,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积极融入市场经济,结合林区改革,在行动上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第二,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法治意识,做到知规守矩的实际行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和保障。在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问题,这是影响营商环境最突出的症结所在。多年来,森工政企、管办不分,导致个别党员干部法律知识欠缺,对合同法、公司法不但不学习,甚至视而不见,保障职工群众和林区企业的意识淡化、能力不足、依法行政工作流于表面;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同程度存在“权大于法”观念,认为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自己就能决策;有的单位常年不搞普法宣传,执法不够规范、执法能力有时出现偏差;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依法行政条条框框太多,习惯于托门子、找关系,热衷于“摆平”“搞定”,违法违规办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信仰,强化法治宣传,加强普法教育,让基层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习好党章党纪党规,切实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党纪党规意识。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切实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理念。

第三,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宗旨意识,倾心服务于民的现实需要。党政机关就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机关干部的作风虚实、能力高低、形象好坏,关系到全局各项重要工作的运转,关系到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优劣。应该说,我们的机关作风总体是积极作为、奋发向上、服务群众的。但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服务水平不高,态度“生冷硬”;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放,有的变相为难,推诿扯皮;有的单位和部门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积极插手;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和部门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照样难办;擅离岗位,出勤率、到岗率、专注率不高,办事拖拉。面对与全省一起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从内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新期盼,始终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最高准则,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精心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机关干部队伍,才能实现森工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开创林口林区各项事业新局面。

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质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素质能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细查深剖、深入整改。

第一,要找深找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深入查找问题,确保问题找得准抓得实。一是找深找准问题。要结合省委和总局党委要求、岗位职责、发展需要和群众反映,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要有亮丑揭短的勇气,采取多种形式,深挖顽疾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责和消极厌战情绪,坚决杜绝与我无关的思想和不愿找、不想找和找不准的现象,要突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围绕“五个方面”,针对作风和环境建设找短板、差距和不足,扎实找准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整改方向。要突出表率性,局(场)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亲自查、查自己、作表率,摆进去,带头公开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要突出广泛性,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都要参与查找,不仅找自身,还要帮助他人找;要突出群众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敞开大门,广开言路,发动群众,真正把问题找出来,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三是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集中开展专项清查整治,查到底、改到位,形成震慑效应,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当做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通报哪个单位,严厉批评哪个单位,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导致作风问题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制约营商环境的经济管理、执法监督、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入整治懒政怠政、行政执法不规范、破坏营商环境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窗口单位服务不优、流程不畅、弄权勒卡等突出问题要进行管理攻坚,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的改、一个不落的改。

第二,强化整改措施,打造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敢于得罪人、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形式主义。要拿出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勇气,以“钉钉子”精神出重拳、下狠招,求实效。一是强化整改措施。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要对找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账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针对性分析问题根源,从根源上整改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强化专项整治,每个专项行动都要形成工作方案,拿出硬措施和实的办法,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打造过硬本领。当前,林口林区面临着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我们的一些干部还存在凭经验,吃老本,“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全局党员干部必须接新的挑战,切实加强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并要和已有的专业林业知识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更好的推动发展。三要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总局党委制定的森工系统窗口服务参考标准,全面落实省委“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要求,优化再造流程和路径,通过制度化再造流程、建立标准,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围绕重点,集中攻坚,扎实做好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工作,努力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性好转。还要坚持开门整顿,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第三,倡导精细态度,弘扬“工匠精神”,狠抓推进落实。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冲在一线。一是要倡导精细态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在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当二传手”,文件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齐,没有自己的特点,也没有自己的操作性,导致工作盲目,没有目标。我们领导干部要提倡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分管工作要研究实、研究透,把阶段性的工作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分阶段梳理和部署,分阶段的推动;二是要弘扬“工匠精神”。现在有的单位、有的干部工作推着干,粗懒散,能敷衍就敷衍,能应付就应付,有的连基本数字、基本概念、基本逻辑都说不清楚。这与总书记提出的“工匠精神”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钻劲和韧劲,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抓到底,切实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见境界、见水平。三要狠抓推进落实。现在一些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碰到矛盾就绕、遇到困难就躲,不积极想办法,消极懈怠不落实。我们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不需要吹吹打打,要坚持一把手率先抓落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动,要持之以恒抓落实,对看准的事要较真,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谋划工作,真正为局党委、林业局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我们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林区改革发展良好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日程、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作风整顿工作的领导,建立建强领导机构。成立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推进组和政法专项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抓好本单位工作的开展。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组织部、机关党委、纪委监察局、宣传部等牵头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建立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进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深入抓好落实。各单位要按照局党委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力抓好推进落实,一个活动都不能少、一个程序都不能缺,一个环节都不能落,坚决杜绝落实不力、浮于表面、走过场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功能,深入宣传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全面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及时剖析曝光个别反面典型,发挥警示效应。各单位都要向社会公布专项举报电话,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媒体、网络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从严督导问责。监督问责组要站在事关林口林区发展全局的高度狠抓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走访群众等形式,自上而下对各单位改进作风的具体做法、推进情况、实际效果等开展监督检查。要紧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工作,对机关出勤率在岗率专注率低、慵懒散、慢拖瞒,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进行明查暗访,把督查问责贯彻作风整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要从严查处问责,对作风方面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对作风问题频出、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部门或单位,视情节给予主要领导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对作风问题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同志们,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营商环境关乎林区振兴发展。让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促进我局机关作风和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干部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奋力走出林口林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对标先进、明确方向、找准差距、立行立改,进一步表明省委省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取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效,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刚才,我们观看了制度创新奖短片,宣读了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表彰决定,为获奖单位代表颁了奖,这既是鼓励、激励,也是树立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实际行动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全球投资兴业优选地。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营商环境作出重要论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分阶段提出了营商环境的目标,市场主体和社会舆论对海南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广泛关注。创一流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人人应尽责,要争做实践者、不当旁观者。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是5月17日全省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誓师大会后,召开的又一次大规模会议,直接开到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都在分会场参加,就是要促进全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动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创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创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殷切嘱托、答好“三张答卷”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央12号文件确定的阶段发展目标,对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总体方案》规定,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时刻感恩奋进。目标必须实现,到期必须兑现。营商环境好了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能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发展,就能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的新高地。当前正值全省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通过创一流营商环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答好“三张答卷”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圆满收官,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南投资兴业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对海南这么一个欠发达地区、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产业配套不足的岛屿经济体来说,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吸引投资?关键要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只有在一流营商环境下,才能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则和秩序,吸纳大量的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努力让国内外投资者感受到准入最便捷、运行最顺畅、成本最低廉。比如,《总体方案》规定的两个15%所得税政策,对于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很有竞争力。15%的企业所得税与实际税赋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看,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低于15%,而且大部分经济体量都不大。另外,《总体方案》规定的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任务,既是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优惠政策,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营商环境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端、齐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新加坡排名第2,香港排名第3,阿联酋排名第16。这些国际自贸港的先进经验做法启示我们,海南自贸港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才能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第四,创一流营商环境是在更高起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几年来,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提升企业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的行政管理水平、干部素质作风等,与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市场主体的感受为第一目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佳更优的市场环境,确保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创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差距?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主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相继发布八批共85项制度创新案例,逐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些还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省域“多规合一”和“极简审批”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

我们注重实施开放为先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面向全球汇聚各种要素资源,推动实现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为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大力推行“去煤减油”,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气代柴薪”,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抓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所有新上项目都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管项目有再多的gdp、再多的税收,只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都坚决不要,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把海南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守护好、发展好。

我们注重“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率先在全国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将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定不移走坚守生态底线、有序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我们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提出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引导企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3成的税收总额。

我们注重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审批事项实现“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分别压缩50%和70%;网上办理率达73.8%,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们注重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15项功能全部落地运用,并纳入离岛免税等特色应用,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均压缩一半以上;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审批系统,覆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业务。

我们注重把握“房住不炒”的定位,早在20-年就开始实行房地产“两个暂停”政策,20-年对中部4个市县进行限购,20-年4月实行全域限购。实施现房销售,推动十种鼓励类房地产发展,更好地吸引人才和实业投资,决不当“房地产加工厂”。

我们注重提质升级“五网”等基础设施,20-年实现4g全覆盖,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从20-年的54小时降到20-年的17.2小时,到今年年底累计停电将控制在13个小时以内,用电成本逐步降低,建成环岛高速铁路,构建“丰”字型高速公路网,建设天然气环岛管线,相继开工建设迈湾、天角潭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营商环境的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在人才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吸引国内外人才超过10万人,其中外籍人才1万多人,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我们注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20-年以来引进提升了哈罗公学、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102所学校,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等40多所医院,实现20种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整体提质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注重推进海南法治建设,加强经济特区立法,铁腕扫黑、重拳除恶,相继开展两轮声势浩大的禁毒三年大会战,实现扫黑除恶全覆盖、“黄赌毒”零容忍,深化平安海南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注重以最领先理念、最先进技术、最前沿标准和最经济成本,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全天候、实时性精准识别监管,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为实现自贸港建设防风险、管得住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实现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的分级抓、全覆盖,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决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注重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模范引领风尚,大力开展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行动,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推动“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

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磁场效应正逐步显现,海南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03万户,千人市场主体数达110.4户,比全国千人市场主体数94.3户多16.1户;万人拥有企业数达367.8户,比全国万人拥有企业数293.6户多74.2户。不少来琼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营商环境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海南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跨境贸易、执行合同、政务服务、公共资源配置、投资者保护、执法检查等方面,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还在动态变化,海南要对标的不仅是北上广深今年的营商环境水平,而且是他们2025年将要达到的水平。北上广深正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而且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对海南来说,改善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拼不行,拼的劲头不足更不行,必须分秒必争,大踏步、跨越式奋力追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一流营商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对标一流水平,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动员部署,并在机构编制很紧的情况下,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发展改革委设营商环境处,并定期对全省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这次动员大会是在《总体方案》发布后,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抓落实抓提升的再动员再部署。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市场主体需求导向,下大力气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市场主体反映的最强烈痛点,下大力气破除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准施策、实干担当,奋力书写比学赶超新篇章,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海南样板”,确保到2025年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第一,要在坚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胜信心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创一流”不是“跟一流”,必须勇于跨越、敢于超越,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中央赋予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伟大使命,就是部署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任务,就是部署创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世界银行的10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纳税、跨境贸易是中国得分中比较靠后的两个指标,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已经给予海南这两个指标的全国领先优势,随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一线放开”等自贸港政策落地落实,就更有条件在更多指标、更多领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同时,经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的政治淬炼、工作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海南的干部群众已经具备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能力素质,能干事、干成事。

要坚持和完善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推进机制,切实把创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响应和协同监管机制,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形成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合力。海口、三亚要发挥优势,努力成为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排头兵”。要运用辩证思维,客观而不是主观、发展而不是静止、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地看待我省的营商环境,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的观点,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要建立健全国有、民营、港澳台、外资、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组织对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参与营商环境监督。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决不能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影响干部群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要在增强一流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营商环境跟干部素质能力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权力行使公不公等息息相关。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换位思考、靠前服务,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决不能把服务当管理、把职责当权力,也决不能上交矛盾、推卸责任。要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尽快兑现人才、税收等政策,着力解决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不足问题,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有效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要把资金、资源、编制或聘用人员向窗口、招商、监管等部门和基层倾斜,逐步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

要加强窗口人员、审批部门中层、基层人员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加强服务规范,克服本领恐慌,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解放思想、自我革命,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要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把创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的重要内容,运用融媒体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在全省迅速掀起各行各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热潮。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打破思想僵化,在坚守法纪底线的前提下,改变思维方式、简化办事流程,少说“这不行”“那不行”,多想一想“怎么才行”,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受理快、马上办。要始终牢记,破坏营商环境容易,改善营商环境很难,绝不能“边治理边破坏”,要像珍惜呵护生态环境那样,珍惜呵护营商环境,确保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第三,要在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勇立潮头,主动放权、主动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做到“一个平台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网一码管通办”,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业。要按照“一类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推动党政机关、法定机构的设置、职能、权限、流程等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适应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自贸港治理体系。要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极简审批”改革,在“六个试行”的基础上,把园区需要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下放园区。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单一窗口”,健全海南特色应用功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次办成事。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单一窗口”,大力引进人才,并为人才在琼创业就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完善人才引进个性化服务,实现工作许可、签证与居留信息共享和联审联检。要持续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推动落实“非禁即入”,梳理强制性标准领域清单,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要以推行全过程信用标准管理模式为重点,建立健全符合自贸港建设要求的标准规范体系,抓好自贸港一体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体系建设,推动行政、社会、市场各个业务场景与信息平台的广泛联通,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最大化取消各类证明事项。要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行合格假定监管模式,对新业态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给予包容态度和开放环境。要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不动产登记、社会信用等事项纳入平台办理,全面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用好海南“健康一码通”;打造便民智慧政务,鼓励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网上办理、移动支付等便利业务;持续深化“就近办事”服务,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点向基层延伸。要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系统,为企业推送个性化专属政务信息。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二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区、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突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刚才,发改、住建、商务、国土、环保、农发行等部门作了发言,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等下,百色市委常委、靖西市委恒钦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先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地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能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吸引要素集聚的关键,最终影响地区发展进程。从这个层面说,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写好边贸、扶贫、旅游、城建“四篇文章”,打牢工业、农业“两大基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抓发展,千方百计促转型,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去年,我们取得了gdp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的喜人成绩,这都是我市硬环境、软环境持续改善的结果,硬环境、软环境共同发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与百色市其他县区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总体还是不够优化,企业对我们的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不高,我市xx年第三季度的政务服务社会满意度不足90%,排在百色市最后一位。5月24日,市政府召集相关单位对我市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存在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务服务存在“四个不够到位”。分别是部分职能部门履职不够到位,办理效率低;承诺兑现不够到位,投资约定条款不能及时兑现;部门协作不够到位,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互踢皮球”;对行业监督管理不够到位,不敢管、不愿管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对钥玛防盗科技扶持不兑现问题,导致企业投资没有信心;又比如在当前项目建设中,供地慢、供地手续繁琐的突出问题。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四个保障不够”。分别是基础配套设施保障不够、要素保障不够、融资保障不够,服务企业成长保障不够。比如,企业普遍反映不提供“净地”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偏高,存在用地难、供电、供水紧张、电价高等突出问题;企业贷款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企业的各种税费负担偏重,办税办证效率不高;有些地方存在黑势力非法垄断建筑市场,向企业敲诈勒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和人员安全。三是群众办事存在“四个不够满意”。分别是手续耗时长不够满意、办事不便利不够满意、办事来回跑不够满意、排队等候时间长不够满意。当前政务服务中心只有工商登记、居民身份证办理等两项业务全程“网上办”,大多窗口单位还只是前台“接单”,后台办理;群众办理“多次跑”、“多头跑”问题仍然很突出,离“一扇门进”“最多跑一次”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企业投资项目服务不到位,由招商局和企业一道走部门、跑单位,不仅手续繁锁、耗时多,而且企业意见大。针对这些存在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切不可坐视不理、袖手旁观、麻木不仁,必须直面问题、壮士断腕、自我革命,拿出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担当,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靖西作为百色唯一县级市,就更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打造“百色最佳”的营商环境。

当前,就是要贯彻落实自治区、百色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我市相关系列行动方案,全力以赴重点抓好以下七大方面工作,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一)政务服务能力要“大提升”。要聚焦当前政务服务效率不高、一次性告知不到位、项目落地预审环节耗时长、群众和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以及自治区和百色市有关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百色最快、百色最优”。一是对标“百色最快”,进一步加速审批服务。目前,当前自治区、百色市都全面推进“354560”提速行动,“3”就是企业开办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5”就是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45”就是园区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内完成,“60”就是其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60个工作日内完成。从6月24日召集部门研究情况看,县一级还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企业开办也就是企业工商登记1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其他的不动产登记、园区项目建设施工许可和其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也要进一步压缩时间。深圳提出审批时间对标“全国最快”,我们就是对标百色最快县区,尽量压缩时间,快办快结,做到“百色最快”。二是对标“百色最优”,进一步优化审批制度。优化审批制度,需要硬环境、软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力。在“硬环境”方面,今年要重点落实政务服务中心和投资推广服务中心等“两个中心”的办公场所,政务服务中心要尽快开工建设,投资推广服务中心要加快项目选址,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在“软环境”方面,就是尽快成立靖西市投资推广服务中心,选优配齐工作人员,全面推行招商签约项目代办服务,解决当前招商项目企业多头跑、自己跑等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审批预审工作制、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完善行政审批“容缺后补”“化零为整”等创新机制和增强服务能力上再下功夫。特别是要全面深入推行“一事通办”改革,逐步实现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不用跑”。要全面实现政务信息互通共享,全面接入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所有政务服务系统全部接入xx政务云、百色政务云,从根本上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统一进出、信息共享、并联办理”。

(二)重大项目审批要“明显缩短”。重大项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今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要求试点地区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明年在全国范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将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自治区层面已经制定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优化”、投资项目审批“五个简化”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向试点地区看齐,快速跟进自治区和百色市的政策措施,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市情的执行方案。推动“五个优化”、“五个简化”落地实施,使重大项目审批办理时间大幅压缩,审批环节进一步精简,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快投资项目建设。同时,要试行工业项目报建阶段承诺审批制,在企业取得用地和规划许可、按要求作出相应承诺后,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施工,竣工后接受相关验收,实现“先建后验”。

(三)企业成本要“明显降低”。企业生产发展成本过高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深入开展“降成本政策落实年”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一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重点解决好要素价格定价机制、价格收费和收费规范三大问题。用电方面,前一段时间自治区出台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改策措施,各方面反响很好,我市要做好衔接工作。用气、用水方面,要主动对接建设田东—德保—靖西天然气管路支线项目实施单位,做好靖西天然气管路建设服务,争取靖西尽快实现天然气直供制度。加快供气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多市场供给主体,从源头上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用地方面,自治区将乡镇批次用地土地征收、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下放设区市政府,国土部门要做好衔接工作,通过用地报批审查“三级联审”以及土地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盘活园区闲置土地,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掐脖子”难题。二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要贯彻落实自治区减轻税费的30条政策措施,切实降低车船税部分税目、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暂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等。在提高办税便利化程度方面,要着力打造便捷办税体系,确保减少办税资料30%以上,压缩办税时限30%以上。

(四)口岸通关效率要“大提升”。自治区出台了优化通关环境畅通南向通道的20条措施,商务部门要牵头逐条逐项深入研究,会同联检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一要加快完善通关设施。要加快推动龙邦口岸扩大开放,加快岳圩口岸以及新兴和岳圩、孟麻等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查验、物流、仓储等设施装备自动化和协作水平,实现货物通关一次性放行。加快建设查验综合查询服务系统,实现与海关系统互联。二要优化通关流程。全面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推动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口岸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全面铺开口岸一次性检查,推广陆地边境口岸边检自助查验,推进口岸物流无纸化作业。三要提升通关服务。进一步规范口岸收费公示制度,降低通关费用。提高验货场作业效率,实现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对口岸查验没有问题的进出口货物,免除因查验产生的吊装、移位、仓储费用。

(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功能要“大创新”。我们既要坚决打赢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也要把金融这池水搞活起来,着力缓解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让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一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强化对重大战略信贷支持,落实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创新信贷融资模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建立企业转贷应急体系,不断丰富企业市场化融资手段。特别是发挥好新发展集团、靖翔工业投资等平台的作用,尽快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过桥贷”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要降低融资成本。着力规范金融机构收费行为,挖掘减费让利空间,规范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融资中间环节成本。三要提高融资效率。改革信贷审批流程,推动信贷限时承诺,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完善融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重大项与融资实效,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

(六)宜居宜业环境要“明显改善”。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年全国各地的“抢人大战”,中专、技校毕业都可以在大城市直接落户,我们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要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优质环境。一要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加大引进人才奖励力度,落实各项激励政策,着力引进一批人才。特别是本着“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共享理念,加快建立一支招商引资专家服务团队,切实解决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对接国家产业政策,解决靖西招商引资“招什么”“引什么”的问题。二要优化城市居住发展环境。在今年龙靖高速通车后,就要围绕“修机场、建铁路”两件大事,抓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靖西交通条件。要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区交通路网,加强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管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抓好城区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抓好环境污染整治,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重要流域和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七)政府治理能力要“明显提升”。从企业引进到项目落地,再到运营投产,过程非常艰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靖西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企业引进不容易,项目落地更不容易。招商难,项目落地更难。我们要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政府守信践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一要着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各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要带头讲诚信,坚决杜绝“开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全面清理处置政府违约失信问题。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政府部门行使公共权力行为。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要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偿。二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改善营商环境在于细节,需要从每个干部做起,从每个细节抓起。各位干部要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意识,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家接触交往,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三要着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要尽快清理、修改和废止不利于产权保护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决制止侵害企业自主权和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四要着力规范涉企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执法行为事中事后监督问责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部门多、触动利益深,必须下决心、出重拳、下猛药,扎扎实实地干、久久为功地抓,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一)要强化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好的作风就能带来好的营商环境。去年我们政务服务排名倒数,今年不但要“触底反弹”,更要做到“百色最快”“百色最优”。我们要主动对表对标先进,充分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要有一种“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拿出“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不断改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凡是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特别是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完成时限,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二)要切实用好考核督查指挥棒。考核督查动真格,才能真正“考”出压力、“督”出动力。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国都在拼营商环境。我们更要敢于动真碰硬,勇于刮骨疗伤。会后要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办法,考评结果与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使用和资金、项目支持等挂钩,作为实施激励问责、干部“招回”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市督查局要加大督查力度,把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列入“红黑榜”进行通报,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并公开曝光。

(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能刻舟求剑,一劳永逸。我们要对照自治区和百色市相关实施意见,加快出台我市相关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同时,要通过大调研、大查摆,梳理当前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突出问题,时刻对表对标周边先进县区水平,分类梳理和建立问题清单,分解给相关责任单位,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把问题解决情况与领导干部考评挂起钩来。宣传部门要加强营商环境舆论宣传引导,电视台要开设“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专栏,宣传正面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曝光批评破坏环境、阻碍发展的行为,特是要通过开展“电视问政”,让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电视上就政务服务“质询”。

(四)持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好,营商环境才能好,政法部门要持续加大对黑恶势力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行动、在于落实。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推动靖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局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状态、转变作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决胜林区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去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重任,局党委把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作为助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整治作风顽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从思想教育入手,以“网络课堂”、“手机课堂”、“电视课堂”、“板凳课堂”四大课堂教育为平台,创新“六学”模式,通过开设“理论新视点、热点面对面、发展之声”等栏目和邀请局领导干部为党员干部视频授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形式,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思路破题,找准短板症结,破除软肋制约,打通思想脉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认真落实总局平山会议精神,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局领导干部会议、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群部门工作会议和全局预警整改工作动员会议等5次专题会议,持续发力,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整改落实。开展了“四查”活动,查思想、查形象、查管理、查执行力,对全局基层单位实行划片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庸、懒、散、慢、奢”等问题,查摆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问题2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80余项,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45条,党员干部查摆问题2000余条,限时全部整改完成,有效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开展。三是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积极对接总局“486”产业布局,在“完善两处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两石开发”、“建立三大基地”、“延伸三条产业链”、“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实施林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全局各基层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细化任务措施、深化跟踪问效,积极担当作为,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总局党委要求相比、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职工群众和营商环境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的问题损害林区形象,行政执法随意性强。二是执行政策打折扣,变相设卡、抬高门槛、弄权勒卡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还存在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办事环节多,“四零”承诺服务不落实,人浮于事的现象。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新的表现,改革政策“空转”,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文山会海,数字造假。五是工作不细不实、能力不足,基本功不扎实,政策研究不透,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的问题表现的还比较突出。以上这几个方面问题集中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

作风建设需要从严从实抓好,营商环境需要强力推进落实。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深入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作为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有效措施,从思想深处认清存在问题的危害,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好作风”,明辨是非、突出重点、深入整改、抓出成效,推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新时代现代化新林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证。

下面,就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讲三点意见。

开展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省委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和总局党委工作部署上来。

第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市场意识、紧跟时代步伐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要解放思想,作风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改进作风、优化环境、林区改革、转型发展都是空谈。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一以贯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实践。当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有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工作理念不适应新时代;有的存在盲目自满、小富即安、盲目乐观、小胜即安、不求进取的消极情绪;有的在推进改革中,有不想改、不愿改的思想,存在求稳怕乱、患得患失的情绪。“铁饭碗”“平均主义”、“大锅饭等陈旧的思想观念还占有较大市场。这些陈旧的思想观念与时代的客观要求、与当前林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加快从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要抱残守缺,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积极融入市场经济,结合林区改革,在行动上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第二,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法治意识,做到知规守矩的实际行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和保障。在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问题,这是影响营商环境最突出的症结所在。多年来,森工政企、管办不分,导致个别党员干部法律知识欠缺,对合同法、公司法不但不学习,甚至视而不见,保障职工群众和林区企业的意识淡化、能力不足、依法行政工作流于表面;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不同程度存在“权大于法”观念,认为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自己就能决策;有的单位常年不搞普法宣传,执法不够规范、执法能力有时出现偏差;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依法行政条条框框太多,习惯于托门子、找关系,热衷于“摆平”“搞定”,违法违规办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信仰,强化法治宣传,加强普法教育,让基层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习好党章党纪党规,切实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党纪党规意识。要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切实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理念。

第三,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宗旨意识,倾心服务于民的现实需要。党政机关就是为职工群众服务的,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机关干部的作风虚实、能力高低、形象好坏,关系到全局各项重要工作的运转,关系到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优劣。应该说,我们的机关作风总体是积极作为、奋发向上、服务群众的。但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服务水平不高,态度“生冷硬”;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放,有的变相为难,推诿扯皮;有的单位和部门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却积极插手;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和部门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照样难办;擅离岗位,出勤率、到岗率、专注率不高,办事拖拉。面对与全省一起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从内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积极回应职工群众新期盼,始终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最高准则,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精心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敢于担当的机关干部队伍,才能实现森工工作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开创林口林区各项事业新局面。

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质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各部门各单位要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素质能力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细查深剖、深入整改。

第一,要找深找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深入查找问题,确保问题找得准抓得实。一是找深找准问题。要结合省委和总局党委要求、岗位职责、发展需要和群众反映,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要有亮丑揭短的勇气,采取多种形式,深挖顽疾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责和消极厌战情绪,坚决杜绝与我无关的思想和不愿找、不想找和找不准的现象,要突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围绕“五个方面”,针对作风和环境建设找短板、差距和不足,扎实找准存在的问题;二是明确整改方向。要突出表率性,局(场)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亲自查、查自己、作表率,摆进去,带头公开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要突出广泛性,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都要参与查找,不仅找自身,还要帮助他人找;要突出群众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敞开大门,广开言路,发动群众,真正把问题找出来,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三是持续严查重惩。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集中开展专项清查整治,查到底、改到位,形成震慑效应,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当做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通报哪个单位,严厉批评哪个单位,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和直接导致作风问题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制约营商环境的经济管理、执法监督、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入整治懒政怠政、行政执法不规范、破坏营商环境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窗口单位服务不优、流程不畅、弄权勒卡等突出问题要进行管理攻坚,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的改、一个不落的改。

第二,强化整改措施,打造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要敢于得罪人、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形式主义。要拿出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勇气,以“钉钉子”精神出重拳、下狠招,求实效。一是强化整改措施。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要对找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账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针对性分析问题根源,从根源上整改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强化专项整治,每个专项行动都要形成工作方案,拿出硬措施和实的办法,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打造过硬本领。当前,林口林区面临着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我们的一些干部还存在凭经验,吃老本,“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的问题。全局党员干部必须接新的挑战,切实加强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并要和已有的专业林业知识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更好的推动发展。三要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总局党委制定的森工系统窗口服务参考标准,全面落实省委“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要求,优化再造流程和路径,通过制度化再造流程、建立标准,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围绕重点,集中攻坚,扎实做好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工作,努力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性好转。还要坚持开门整顿,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

第三,倡导精细态度,弘扬“工匠精神”,狠抓推进落实。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走在前列、冲在一线。一是要倡导精细态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在有的单位领导干部当二传手”,文件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齐,没有自己的特点,也没有自己的操作性,导致工作盲目,没有目标。我们领导干部要提倡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对分管工作要研究实、研究透,把阶段性的工作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分阶段梳理和部署,分阶段的推动;二是要弘扬“工匠精神”。现在有的单位、有的干部工作推着干,粗懒散,能敷衍就敷衍,能应付就应付,有的连基本数字、基本概念、基本逻辑都说不清楚。这与总书记提出的“工匠精神”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钻劲和韧劲,把每一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抓到底,切实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见境界、见水平。三要狠抓推进落实。现在一些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碰到矛盾就绕、遇到困难就躲,不积极想办法,消极懈怠不落实。我们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不需要吹吹打打,要坚持一把手率先抓落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项任务一项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动,要持之以恒抓落实,对看准的事要较真,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谋划工作,真正为局党委、林业局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我们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林区改革发展良好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日程、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作风整顿工作的领导,建立建强领导机构。成立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推进组和政法专项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抓好本单位工作的开展。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组织部、机关党委、纪委监察局、宣传部等牵头部门要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建立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进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深入抓好落实。各单位要按照局党委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力抓好推进落实,一个活动都不能少、一个程序都不能缺,一个环节都不能落,坚决杜绝落实不力、浮于表面、走过场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功能,深入宣传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全面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及时剖析曝光个别反面典型,发挥警示效应。各单位都要向社会公布专项举报电话,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媒体、网络和群众广泛参与的氛围。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要从严督导问责。监督问责组要站在事关林口林区发展全局的高度狠抓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走访群众等形式,自上而下对各单位改进作风的具体做法、推进情况、实际效果等开展监督检查。要紧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工作,对机关出勤率在岗率专注率低、慵懒散、慢拖瞒,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进行明查暗访,把督查问责贯彻作风整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要从严查处问责,对作风方面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对作风问题频出、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的部门或单位,视情节给予主要领导批评教育、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对作风问题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同志们,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营商环境关乎林区振兴发展。让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促进我局机关作风和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干部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推动国有林区改革、转型发展、决胜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奋力走出林口林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主题是“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不松劲不停步尽快实现干部作风营商环境根本好转”,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巩固拓展我市作风整顿活动成果,聚焦当前干部作风和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持续发力,层层传导压力,锲而不舍推动我市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实现持续好转。

下面,我就围绕“这些问题怎么看、面对问题怎么办”,谈谈几点看法,请大家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一,这些问题怎么看?

一是漠视群众、见怪不怪问题。有的部门和干部漠不关心群众、不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不倾听群众意见,不理会群众呼声,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对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合理诉求,敷衍应付。

二是折腾群众、衙门习气问题。有的部门人员摆不正位置,居高临下,把为群众服务当成群众求他办事,摆架子、耍态度,对待群众咨询和办事不积极、不主动,该说明的不说清楚,该办理的不办理。

三是伤害群众、滥用职权问题。有的部门粗暴执法、随意执法,搞内外勾联、亲疏有别那一套,伤害了群众感情,侵害了群众利益。有的为不法经营充当保护伞,甚至直接参与不法经营。

四是政府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问题。有些地区不讲诚信,在招商引资中急功近利、随意许愿,投资落地后责任不履行、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给政府的信誉造成重大影响,酿成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有的司法部门执法随意性强,使企业和投资者正当权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

五是政策梗阻、弄权勒卡问题。有的部门在执行国家和省市利企政策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有的谨小慎微,不担当、不负责,不怕企业不满意就怕自己担责任,导致优惠政策停在纸上、扶持资金闲在账上。

六是流程不优、信息壁垒问题。刚才,我们观看了三个关于我市基层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暗访纪实片。片中涉及的xxx个部门、单位作检讨发言,并提出整改措施,希望切实引以为戒,下不为例。

七是能力不足、不在状态问题。有相当一些机关干部业务不精、本领不强、政策研究不透,决策“拍脑门”,甚至基本的业务知识都不掌握,制定方案跑粗,有的文件、方案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指导和推动工作拿不出新思路、新措施;有的精神不振、平庸守摊、懈怠涣散,工作不上心,推不动叫不醒。

八是不负责、不担当问题。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推、躲、拖,该管的事不认真管,该干的工作不主动干,该负的责任不负,该完成的任务不用心完成。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与否不过问,结果如何不去管,不严不实不细、简单跑粗,以至于不应发生的失误频频发生。

九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中“四风”问题十种新表现,在我市都不同程度存在。调查研究不够广泛深入,随机抽查、暗访暗查不够,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很少;听取领导干部汇报较多,听取群众意见少,层层陪同现象仍有发生,走规划好的路线,调研变作秀。

十是工作严重不落实问题。有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不想抓落实、不改抓落实、不真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基层往往就落了空;有的唱功好、做功差,表面上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内心却不关心工作实效,还的工作还没做咋样,经验却出了一大堆。

第二,面对问题怎么办?

第一,要有强烈的看齐意识。我们经常讲“四个意识”,看齐意识就是首要坚持的,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继续紧盯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营商环境、自身建设不足三个方面进一步聚焦,集中攻坚以下10类问题。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重在实干、贵在坚持。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把整顿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破题开路的关键一招,持续深入抓下去,为我市全面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去年6月我市开展作风整顿以来,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任务,作为纠治“四风”新表现的有效举措,从具体事项入手、从具体环节抓起,向不良作风亮剑,有效破解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作风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一些反复查摆的问题仍未整改到位,一些宣称已经整改解决的问题还存在死角,一些措施、办法还存在形式主义,这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拿出过硬招法,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全国最高标准,进一步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一是放开,不该政府管的事情就不要管,相关审批等权力就要取消;二是下放,把该放的权力放足放到位;三是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四是把该提供的服务提供到位。要突出抓好流程再造,比照先进地区找差距、优化流程,真正做到时间最短、要件最少、办事最方便。

第四,要有强烈的补位意识。要重拳进行专项整治,重点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垄断行业等五项专项清理整治,让企业和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要补足素质能力短板,针对工作人员服务企业和群众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持续补足能力上短板,尽快适应岗位需要。要落实落靠责任,持续不断地抓、尺度越来越严、惩处越来越重,层层落实责任,决不允许有“过关”思想、“躲绕”现象、“拖沓”问题。

第五,要有强烈的落实意识。要进一步强化监督问责力度,形成奖优罚劣机制,不断释放整顿作风不松劲不停步的强烈信号,树立我市安商重商亲商的良好形象。要明确整改主攻方向和整治重点,全力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要坚持标本兼治,切实把作风整顿聚焦到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上,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真正取信于民、执政为民、造福于民。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对标先进、明确方向、找准差距、立行立改,进一步表明省委省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取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效,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刚才,我们观看了制度创新奖短片,宣读了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表彰决定,为获奖单位代表颁了奖,这既是鼓励、激励,也是树立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实际行动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全球投资兴业优选地。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营商环境作出重要论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分阶段提出了营商环境的目标,市场主体和社会舆论对海南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广泛关注。创一流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人人应尽责,要争做实践者、不当旁观者。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是5月17日全省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誓师大会后,召开的又一次大规模会议,直接开到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都在分会场参加,就是要促进全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动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创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创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殷切嘱托、答好“三张答卷”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央12号文件确定的阶段发展目标,对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总体方案》规定,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时刻感恩奋进。目标必须实现,到期必须兑现。营商环境好了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能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发展,就能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的新高地。当前正值全省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通过创一流营商环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答好“三张答卷”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圆满收官,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南投资兴业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对海南这么一个欠发达地区、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产业配套不足的岛屿经济体来说,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吸引投资?关键要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只有在一流营商环境下,才能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则和秩序,吸纳大量的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努力让国内外投资者感受到准入最便捷、运行最顺畅、成本最低廉。比如,《总体方案》规定的两个15%所得税政策,对于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很有竞争力。15%的企业所得税与实际税赋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看,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低于15%,而且大部分经济体量都不大。另外,《总体方案》规定的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任务,既是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优惠政策,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营商环境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端、齐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新加坡排名第2,香港排名第3,阿联酋排名第16。这些国际自贸港的先进经验做法启示我们,海南自贸港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才能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第四,创一流营商环境是在更高起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几年来,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提升企业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的行政管理水平、干部素质作风等,与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市场主体的感受为第一目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佳更优的市场环境,确保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创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差距?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主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相继发布八批共85项制度创新案例,逐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些还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省域“多规合一”和“极简审批”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

我们注重实施开放为先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面向全球汇聚各种要素资源,推动实现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为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大力推行“去煤减油”,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气代柴薪”,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抓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所有新上项目都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管项目有再多的gdp、再多的税收,只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都坚决不要,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把海南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守护好、发展好。

我们注重“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率先在全国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将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定不移走坚守生态底线、有序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我们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提出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引导企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3成的税收总额。

我们注重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审批事项实现“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分别压缩50%和70%;网上办理率达73.8%,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们注重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15项功能全部落地运用,并纳入离岛免税等特色应用,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均压缩一半以上;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审批系统,覆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业务。

我们注重把握“房住不炒”的定位,早在20-年就开始实行房地产“两个暂停”政策,20-年对中部4个市县进行限购,20-年4月实行全域限购。实施现房销售,推动十种鼓励类房地产发展,更好地吸引人才和实业投资,决不当“房地产加工厂”。

我们注重提质升级“五网”等基础设施,20-年实现4g全覆盖,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从20-年的54小时降到20-年的17.2小时,到今年年底累计停电将控制在13个小时以内,用电成本逐步降低,建成环岛高速铁路,构建“丰”字型高速公路网,建设天然气环岛管线,相继开工建设迈湾、天角潭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营商环境的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在人才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吸引国内外人才超过10万人,其中外籍人才1万多人,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我们注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20-年以来引进提升了哈罗公学、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102所学校,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等40多所医院,实现20种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整体提质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注重推进海南法治建设,加强经济特区立法,铁腕扫黑、重拳除恶,相继开展两轮声势浩大的禁毒三年大会战,实现扫黑除恶全覆盖、“黄赌毒”零容忍,深化平安海南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注重以最领先理念、最先进技术、最前沿标准和最经济成本,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全天候、实时性精准识别监管,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为实现自贸港建设防风险、管得住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实现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的分级抓、全覆盖,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决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注重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模范引领风尚,大力开展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行动,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推动“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

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磁场效应正逐步显现,海南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03万户,千人市场主体数达110.4户,比全国千人市场主体数94.3户多16.1户;万人拥有企业数达367.8户,比全国万人拥有企业数293.6户多74.2户。不少来琼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营商环境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海南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跨境贸易、执行合同、政务服务、公共资源配置、投资者保护、执法检查等方面,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还在动态变化,海南要对标的不仅是北上广深今年的营商环境水平,而且是他们2025年将要达到的水平。北上广深正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而且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对海南来说,改善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拼不行,拼的劲头不足更不行,必须分秒必争,大踏步、跨越式奋力追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一流营商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对标一流水平,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动员部署,并在机构编制很紧的情况下,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发展改革委设营商环境处,并定期对全省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这次动员大会是在《总体方案》发布后,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抓落实抓提升的再动员再部署。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市场主体需求导向,下大力气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市场主体反映的最强烈痛点,下大力气破除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准施策、实干担当,奋力书写比学赶超新篇章,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海南样板”,确保到2025年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第一,要在坚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胜信心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创一流”不是“跟一流”,必须勇于跨越、敢于超越,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中央赋予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伟大使命,就是部署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任务,就是部署创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世界银行的10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纳税、跨境贸易是中国得分中比较靠后的两个指标,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已经给予海南这两个指标的全国领先优势,随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一线放开”等自贸港政策落地落实,就更有条件在更多指标、更多领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同时,经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的政治淬炼、工作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海南的干部群众已经具备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能力素质,能干事、干成事。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三

4月13日,我市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总结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查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公乐,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袁家健出席会议并。

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徐家平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市领导陈志伟、黄明海、李向前、田海涛出席会议。

李公乐指出,要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体现,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就营商环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就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省委、省政府也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这充分说明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环境污染防治、疫情防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挑战,面对困难多、压力大、任务重的形势,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消除疫情、环保、环境等因素影响,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积极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企业复工达产、释放产能,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李公乐要求,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供电、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工作,加快推进道路、绿化、水系建设。要强化服务设施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科技、物流、金融、人才、培训等现代服务业。要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二要加强软件环境建设。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理念,深入开展“千员帮千企活动”,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实际难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压减重大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要讲究信誉,认真研究梳理,坚决兑现优惠政策,树立良好形象。

李公乐强调,要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亲自研究了解、部署推进营商环境工作。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协调解决好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二要建立推进机制。要健全完善议事、协调机制,量化指标,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补齐短板,抓好工作落实。三要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工作透明度,积极倡树典型、曝光问题,全力推动工作。四要加强考核奖惩。要及时梳理,坚决奖优惩劣。市纪委监委要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跟踪问责,严肃处理,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袁家健总结了去年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指出了问题和不足,对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强调,全市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对标先进,奋勇争先,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发展优势,激发经济活力,以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一要以大幅度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为引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二要深入开展“千员帮千企活动”,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三要抓好关爱企业家“八大员”行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四要落实“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行动,推动创新创业。五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安阳。六要严格厉行法治,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林州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网安阳供电公司负责同志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安阳市“千员帮千企活动”实施方案》《安阳市关爱企业家“八大员”行动计划》《2020年安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方案》。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委有关部委、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四

经营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进入、生产经营和退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相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区域竞争的有力抓手,是广大群众和企业所盼。作为我们xx镇,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会议要求,认真谋划,精心部署,集全镇之智,举全镇之力,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攻坚战。

一是抓宣传,丰富载体造声势。

回去后,我们将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会议、广播、标语、微信等平台,将会议精神迅速传达到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着力打造“六最”环境,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个个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作风,转变职能提效率。

围绕产业发展,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要切实简化办事程序,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用地、水电、融资、周边矛盾等各种困难和问题。今年在农业上我们要积极和xx农牧、xx乐林农牧和xx玉丰葡萄进行主动对接、跟踪服务,全力扶持,促进农业产业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在工业企业发展上,建立机关干部一对一入企服务机制,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和诉求。鼓励和支持xx公司、环球铸造顺应产业环保政策,加快环球铸造机加工生产车间建设,拓展延伸铸造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抓整治,提升环境新形象。

结合全省百日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动员和发动全社会力量,逐步形成人人关注生活环境、人人参与义务打扫卫生的良好氛围。以打造营商硬实力为目标,突出抓好xx等村美丽乡村连片建设,重点打造xx“六个一”历史人文景观,为翔山旅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全镇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全镇通达能力大幅提升,路域环境全面改善。

四是抓服务,助推园区新发展。

围绕xx高科技产业集聚园区建设,镇、村两级在做好xx道路征地协调的基础上,将继续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全力以赴做好园区扩建征地协调、矛盾化解工作,为园区建设扫清一切障碍。

总之,我们xx镇将借这次会议东风,全面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打好营商环境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xx振兴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谢谢大家!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意见。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拉高标杆、勇争一流”工作要求,统筹谋划,多措并举,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运行实现了开门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筑业增加值等指标居全省第x位;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x%,说明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从工业投资结构看,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x%,高于工业投资增速x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持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产业同比分别增长x%、x%,高于全部工业增速x个、x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达x%、x%,拉动工业增长x个、x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全年全市经济运行达到了预期目标,呈现出了增速加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开局良好的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也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结果,再次证明了我们x的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拥有愚公移山、锲而不舍、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精神品质,具备“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素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太慢,全年增长x%,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x%,各项贷款余额增速x%。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得力措施,在下步工作中尽快补齐短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靠项目支撑和有效投资拉动。为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今天上午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及各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负责同志,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结合平时掌握的信息和上午观摩的情况,我市项目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总体态势较好。从现场观摩情况看,各单位思项目谋项目劲头足,依托自身产业特点以及区域优势,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落地。通过现场互动交流、深入讨论、启发借鉴,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竞相发展、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示了大家大干快上的决心和信心。从日常工作推进情况看,今年我们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截止到上周,累计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x次,集中会商了x个项目的x项问题,目前已解决项目问题x项。各部门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各单位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常态化深入一线,掌握情况,及时高效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按期开工、顺利推进。从重点项目完成情况看,x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亿元,全年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x%,高于时间进度x个百分点。x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亿元,全年在建项目x个,完成投资x亿元,占年度计划的x%,与时间进度基本同步。

二是项目建设总体质量较高。龙头项目带动能力强。龙头项目带动能力强。x等项目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集群优势逐步显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业态项目发展后劲足。x等项目,业态比较新,建设力度大,发展后劲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撑有力。x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相继落地实施,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时代广场地下通道顺利通行,x即将通车,一批破解城市发展制约的重点项目取得明显进展。

(三)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较快。今天上午,我们观摩了x个重点项目,之前我们也曾考虑过是否要把项目观摩的范围覆盖到每一个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一次项目建设的观摩评比,但一些单位项目少、项目小、进度慢,不值得大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看,所以今天观摩的都是进展情况较好的项目。除了观摩的x个项目外,还有一些项目进展也比较好,比如,文旅集团实施的王屋老街、精品客栈、养生谷、那些年小镇等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效果非常明显。会后,希望相关单位自行组织观摩学习,认真借鉴经验,深入思考为什么同样的情况、同样的条件,有些单位的项目数量多、质量高、推进速度快,有些单位包括个别重要经济发展载体却项目少、推进慢、差距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大家也充分感受到,我市项目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大项目少,特别是能让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有震撼力的大项目很少,能够拿到省级层面让其他省辖市来观摩的大项目很少,可以体现x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的大项目很少。另外,还存在推进不平衡的问题。从行业看,工业、城建项目明显低于时间进度,交通、服务业、农业项目略高于时间进度。从建设性质看,新开工项目推进较慢,续建项目推进较快。从投资性质看,政府投资项目进展较慢,社会资本项目推进较快。从工作效率看,多数单位对周例会交办问题,亲力亲为,动真碰硬,高效解决,但是仍有部分承办单位屡次交办、多次延期,工作效率低。

总之,通过今天的观摩活动,我们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差距。各个项目责任单位、各个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项目不仅是扩大有效投资的载体,也是实现快速发展的载体,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剖析根源,明晰思路,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x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各地市都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压奋进、全力突破,面对白热化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特别是x经济总量小,我们只有在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争先,才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提升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力。

逆势而行,辛苦费力,难以达标。全年我们实现了“开门红”,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排在了全省前面,我们有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我们就要把握主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放大我们的领先优势。三要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有问题我们要迎着问题上、迎着困难上,主动解决、早一点解决,保持x经济平稳快速运行的态势,避免出现经济的起伏。从近三年情况看,我市全年经济运行情况普遍良好,但随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深层次原因,找准着力点,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四要勇于领跑,重新定位。我市的经济体量小,与其他省辖市相比,在速度上领先相对容易,因此,我市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发展速度上“领跑全省”,大家必须坚定“领跑全省”的信心,争取“领跑全省”的态势。前天,我们刚刚举办小浪底马拉松邀请赛,大家都深有体会,跟跑很容易,但领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级各部门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保持态势不起伏,发展路上迈大步。

(二)尽快补上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全年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短板就是投资拉动严重不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小、增速低、结构不优、排名靠后,与各省辖市相比,差距较大。出现这一现象,关键是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一方面在建项目规模较小,大项目支撑乏力。全年,尽管全市在建项目总数比去年增加x个,但从项目规模上看,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减少x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x%,充分说明大项目太少。另一方面,新开工项目较少,规模下降。全年,全市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减少x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x%。现在已经进入二季度,项目建设也进入了黄金期,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尽快补齐投资短板。

一要加大产业项目引进力度。大型骨干企业要按照“五比五看”活动要求,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和开放招商“主力军”的作用,主动承担起上大项目、引大项目的责任,积极谋划实施关联度高、互补性强、成长性好的重点项目,把下游加工企业、上游研发企业的合作伙伴吸引来济投资兴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二要加速城建项目建设进度。无论是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类项目,还是城市开发类项目,都要严格按照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求,加强谋划,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着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尽快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三要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速度。项目实施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续办理特别是土地手续办理的速度。国土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转变做法,主动收储土地,提前完善土地手续,集聚区要提前建好标准化厂房,让土地等项目,让厂房等项目,为项目迅速落地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四要加强项目问题协调精度。坚持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推动服务关口前移,提升服务效率,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三)主动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迎着问题上,不回避,不推诿,大问题会转化为小问题,所有问题都会很快解决。如果遇到问题绕着走,出现矛盾上下推,小问题就会演变为大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躲不掉,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些问题都是当事人、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市主要遗留问题有三类。一是问题楼盘。一些楼盘已经建成,开始出售,甚至部分群众已经入住多年,但是由于缺少前期规划、土地手续,无法办理房产证。部分楼盘因开发商原因,长期处于停工状态,成为烂尾楼。更有甚者,一些保障性安居工程,争取了上级资金,却长期没有建成,导致群众无法入住。二是企业改制。部分改制企业厂房土地被抵押,甚至因涉及诉讼被查封,导致无法处置,职工安置始终没有到位。三是产业项目。部分产业项目早已建成投用,但是因土地手续未办理,无法盘活资产。部分项目因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原本承诺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可能兑现,尚未形成有效解决办法。这些问题因涉及政策规定多,法律法规要求严,处理起来相对复杂,但是对于这些问题决不能一拖再拖、一等再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站在“抓历史遗留问题就是抓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政绩”的高度,正视历史问题,下大力气理清旧账,真正做到解民忧,舒民心。要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压实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采取全面排查、滚动梳理、按类处置、逐级化解、责任到人、限时办结的方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面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要规范程序。各单位要加大对各自分管领域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能够自己解决的要主动作为,不能坐等;部门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协调解决;确实有难度的,可以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解决;情况复杂、延续时间长、影响面比较大的,解决方案可以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扑下身子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按照法律政策的要求,依法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要明确时间表。要通过二季度的努力,把相对简单的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掉一批。其它相对复杂、涉及面广的历史遗留问题,年底前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实质性开展化解工作。要通过解决遗留问题,汲取教训,规范操作,净化市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努力打造x的经验和亮点。x整体形象提升,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创造的经验、亮点来支撑。年初,我们已经对经验和亮点的打造工作进行了安排,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各单位要对照年初制定的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认真查摆工作措施是否得力、工作进度是否符合时间要求、工作方向是否需要矫正,坚持创新思维和务实态度,确保既解决好面对的问题,又积累出经验、打造出亮点。年底,我们将全面盘点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亮点打造情况、争取荣誉情况、提升x形象的贡献情况,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

(五)致力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我市经济发展的交通区位、市场容量、地下资源等硬环境都没有优势,之所以能快速高质量地发展,是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善于借助外力、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要吸引外来投资,必须有良好的软环境优势来支撑。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我们要下大力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这也是今天会议的主题。稍后,会议还要对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进行具体安排,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同志们,x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只脚已经踏上发展的快车道。让我们进一步鼓足干劲、提振信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愚公移山精神,为实现x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抓好“作风建设提升年”,把作风建设贯穿全年工作始终,通过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敬畏制度、遵守规矩、规范服务、强化落实,不断提升全局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水平,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新的效率、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

下面,就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我讲三点意见。

作风环境关系着林区发展和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省委和总局党委对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相比,与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相比,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有不小差距。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管理人员、窗口服务工作人员,对机关作风整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还不足,多年来沿袭的传统不合时宜的思维惯性、工作习性还没有打破,“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还很严重,作风整顿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和改变,直接影响到柴河林区改革发展的推进和工作部署的落实。

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在全面总结差距和不足的基础上,党委决定围绕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明纪律规矩,持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分阶段专项推进,从局机关开始,从党员干部做起,以上率下查摆问题,从小事改起,再造工作流程,提高素质能力,压实领导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责任意识,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动林区振兴发展上,把精力放在狠抓工作推进落实上,在全局上下形成奋发图强、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局党政班子形成共识,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提升年”,并下发了以“五查、五治、五提升”为内容的“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决心要通过今年一年的大整顿,实现全方位的大转变,重新夯实我局改革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基础。这与省委、总局党委开展的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完全契合,给我们全面抓好“作风建设提升年”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组织开展的专项行动。省委为此相继召开两个大型会议,对今年全省整顿作风,包括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总局党委对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全系统进行了专题工作安排,李坤书记亲自做了动员讲话,针对着力解决作风和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在森工树起新风正气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总局党委抓作风树新风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这是一次至上而下、全方位启动的治理整顿,力度空前,深入持久。全局各级组织要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角度和高度,认识和对待此项工作,必须与省委、总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清醒认识到,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这是柴河林区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上级组织的硬性要求,是上级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不同层级的督导、暗访、检查都要下来。问题曝光、层级追责也会随之而来。前段时间的亚布力风波,森工一度成为舆情的焦点,教训深刻。柴河是森工系统中作风建设的先行者,社会管理创新也是名声在外,可以说是老典型。典型就会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们迎接的各种调研和检查,就是例证,而且很多是代表森工迎检。全局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认识,提升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单位书记、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方案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形成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我们先后印发了“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森工系统窗口服务参考标准》,这是我们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活动遵循。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大家学好学深学透三个文件,领会精神实质。

一要突出问题导向这个前提。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坚持以上率下,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从严细查深剖,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提高。要在前期查找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继续深入查找问题,认真查摆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干事标准、工作效能和规矩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把问题找准、找透、找实。要结合总局党委、局党委要求、岗位职责、发展需要和群众反映,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要有亮丑揭短的勇气,采取多种形式,深挖顽疾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责和消极情绪,坚决杜绝与我无关思想和不愿找、不想找和找不准现象。要突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围围绕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政策梗阻、弄权勒卡,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不细不实、能力不足“五个方面”,针对作风和环境建设找短板、差距和不足,按例举的重点对号入座,认领问题,不能掩盖问题。要突出表率性,局场两级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亲自查、查自己、作表率,摆进去,带头公开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要突出广泛性,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参与查找,不仅找自身,还要帮助他人找;要突出群众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敞开大门,广开言路,发动群众,真正把问题找出来,通过找准找实突出问题,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

二要抓住专项整治这个关键。

要盯紧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点抓好经营管理、执法监督、服务大厅、办事窗口、旅游环境和执法环境的专项整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集中开展专项清查整治,切实查到底、改到位,形成震慑效应,让职工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各单位的书记、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当成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出现作风和环境的问题单位、部门,要全局通报,连带问责,严肃处理。在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中,局党委明确了五个方面整改重点,确定了五个方面集中攻坚任务。各单位、部门必须对标达标,必须全面的改、一个不落的改。

三要强化整改措施这个保障。

各单位的书记、部门负责人要直接抓,抓到位。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要对找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账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从根源上整改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强化专项整治,拿出硬措施和实的办法,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扎实做好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工作,围绕重点,集中攻坚。要全面落实“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总局党委制定的窗口服务参考标准。要加大“放管服”力度,优化再造流程和路径,努力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性好转。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对标先进、明确方向、找准差距、立行立改,进一步表明省委省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取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效,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刚才,我们观看了制度创新奖短片,宣读了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表彰决定,为获奖单位代表颁了奖,这既是鼓励、激励,也是树立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实际行动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全球投资兴业优选地。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营商环境作出重要论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分阶段提出了营商环境的目标,市场主体和社会舆论对海南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广泛关注。创一流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人人应尽责,要争做实践者、不当旁观者。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是5月17日全省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誓师大会后,召开的又一次大规模会议,直接开到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都在分会场参加,就是要促进全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动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创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创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殷切嘱托、答好“三张答卷”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央12号文件确定的阶段发展目标,对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总体方案》规定,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时刻感恩奋进。目标必须实现,到期必须兑现。营商环境好了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能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发展,就能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的新高地。当前正值全省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通过创一流营商环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答好“三张答卷”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圆满收官,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南投资兴业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对海南这么一个欠发达地区、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产业配套不足的岛屿经济体来说,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吸引投资?关键要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只有在一流营商环境下,才能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则和秩序,吸纳大量的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努力让国内外投资者感受到准入最便捷、运行最顺畅、成本最低廉。比如,《总体方案》规定的两个15%所得税政策,对于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很有竞争力。15%的企业所得税与实际税赋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看,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低于15%,而且大部分经济体量都不大。另外,《总体方案》规定的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任务,既是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优惠政策,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营商环境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端、齐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新加坡排名第2,香港排名第3,阿联酋排名第16。这些国际自贸港的先进经验做法启示我们,海南自贸港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才能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第四,创一流营商环境是在更高起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几年来,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提升企业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的行政管理水平、干部素质作风等,与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市场主体的感受为第一目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佳更优的市场环境,确保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创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差距?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主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相继发布八批共85项制度创新案例,逐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些还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省域“多规合一”和“极简审批”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

我们注重实施开放为先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面向全球汇聚各种要素资源,推动实现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为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大力推行“去煤减油”,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气代柴薪”,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抓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所有新上项目都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管项目有再多的gdp、再多的税收,只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都坚决不要,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把海南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守护好、发展好。

我们注重“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率先在全国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将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定不移走坚守生态底线、有序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我们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提出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引导企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3成的税收总额。

我们注重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审批事项实现“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分别压缩50%和70%;网上办理率达73.8%,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们注重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15项功能全部落地运用,并纳入离岛免税等特色应用,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均压缩一半以上;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审批系统,覆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业务。

我们注重把握“房住不炒”的定位,早在20-年就开始实行房地产“两个暂停”政策,20-年对中部4个市县进行限购,20-年4月实行全域限购。实施现房销售,推动十种鼓励类房地产发展,更好地吸引人才和实业投资,决不当“房地产加工厂”。

我们注重提质升级“五网”等基础设施,20-年实现4g全覆盖,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从20-年的54小时降到20-年的17.2小时,到今年年底累计停电将控制在13个小时以内,用电成本逐步降低,建成环岛高速铁路,构建“丰”字型高速公路网,建设天然气环岛管线,相继开工建设迈湾、天角潭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营商环境的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在人才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吸引国内外人才超过10万人,其中外籍人才1万多人,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我们注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20-年以来引进提升了哈罗公学、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102所学校,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等40多所医院,实现20种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整体提质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注重推进海南法治建设,加强经济特区立法,铁腕扫黑、重拳除恶,相继开展两轮声势浩大的禁毒三年大会战,实现扫黑除恶全覆盖、“黄赌毒”零容忍,深化平安海南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注重以最领先理念、最先进技术、最前沿标准和最经济成本,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全天候、实时性精准识别监管,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为实现自贸港建设防风险、管得住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实现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的分级抓、全覆盖,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决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注重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模范引领风尚,大力开展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行动,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推动“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

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磁场效应正逐步显现,海南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03万户,千人市场主体数达110.4户,比全国千人市场主体数94.3户多16.1户;万人拥有企业数达367.8户,比全国万人拥有企业数293.6户多74.2户。不少来琼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营商环境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海南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跨境贸易、执行合同、政务服务、公共资源配置、投资者保护、执法检查等方面,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还在动态变化,海南要对标的不仅是北上广深今年的营商环境水平,而且是他们2025年将要达到的水平。北上广深正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而且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对海南来说,改善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拼不行,拼的劲头不足更不行,必须分秒必争,大踏步、跨越式奋力追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一流营商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对标一流水平,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动员部署,并在机构编制很紧的情况下,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发展改革委设营商环境处,并定期对全省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这次动员大会是在《总体方案》发布后,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抓落实抓提升的再动员再部署。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市场主体需求导向,下大力气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市场主体反映的最强烈痛点,下大力气破除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准施策、实干担当,奋力书写比学赶超新篇章,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海南样板”,确保到2025年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第一,要在坚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胜信心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创一流”不是“跟一流”,必须勇于跨越、敢于超越,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中央赋予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伟大使命,就是部署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任务,就是部署创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世界银行的10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纳税、跨境贸易是中国得分中比较靠后的两个指标,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已经给予海南这两个指标的全国领先优势,随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一线放开”等自贸港政策落地落实,就更有条件在更多指标、更多领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同时,经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的政治淬炼、工作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海南的干部群众已经具备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能力素质,能干事、干成事。

要坚持和完善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推进机制,切实把创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响应和协同监管机制,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形成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合力。海口、三亚要发挥优势,努力成为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排头兵”。要运用辩证思维,客观而不是主观、发展而不是静止、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地看待我省的营商环境,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的观点,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要建立健全国有、民营、港澳台、外资、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组织对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参与营商环境监督。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决不能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影响干部群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要在增强一流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营商环境跟干部素质能力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权力行使公不公等息息相关。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换位思考、靠前服务,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决不能把服务当管理、把职责当权力,也决不能上交矛盾、推卸责任。要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尽快兑现人才、税收等政策,着力解决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不足问题,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有效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要把资金、资源、编制或聘用人员向窗口、招商、监管等部门和基层倾斜,逐步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

要加强窗口人员、审批部门中层、基层人员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加强服务规范,克服本领恐慌,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解放思想、自我革命,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要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把创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的重要内容,运用融媒体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在全省迅速掀起各行各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热潮。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打破思想僵化,在坚守法纪底线的前提下,改变思维方式、简化办事流程,少说“这不行”“那不行”,多想一想“怎么才行”,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受理快、马上办。要始终牢记,破坏营商环境容易,改善营商环境很难,绝不能“边治理边破坏”,要像珍惜呵护生态环境那样,珍惜呵护营商环境,确保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第三,要在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勇立潮头,主动放权、主动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做到“一个平台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网一码管通办”,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业。要按照“一类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推动党政机关、法定机构的设置、职能、权限、流程等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适应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自贸港治理体系。要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极简审批”改革,在“六个试行”的基础上,把园区需要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下放园区。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单一窗口”,健全海南特色应用功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次办成事。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单一窗口”,大力引进人才,并为人才在琼创业就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完善人才引进个性化服务,实现工作许可、签证与居留信息共享和联审联检。要持续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推动落实“非禁即入”,梳理强制性标准领域清单,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要以推行全过程信用标准管理模式为重点,建立健全符合自贸港建设要求的标准规范体系,抓好自贸港一体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体系建设,推动行政、社会、市场各个业务场景与信息平台的广泛联通,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最大化取消各类证明事项。要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行合格假定监管模式,对新业态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给予包容态度和开放环境。要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不动产登记、社会信用等事项纳入平台办理,全面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用好海南“健康一码通”;打造便民智慧政务,鼓励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网上办理、移动支付等便利业务;持续深化“就近办事”服务,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点向基层延伸。要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系统,为企业推送个性化专属政务信息。

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和“特色村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要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安全管控能力,创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区之一;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风险预警互通共享、处置反馈机制;要强化应急管理,精准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水平;要继续深化社会文明大行动,加快创建海南文明岛,让文明成为海南营商环境的靓丽风景。法治环境方面,重点要建立健全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加强各重点领域立法;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国际商事纠纷案件集中审判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诉讼有效衔接机制;要依法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平等保护,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强化公平竞争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要有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利,建立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维权机制,建立健全商事纠纷调解机制。

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每个人都要爱护营商环境,每个人都要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各单位、各市县各乡镇都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动真格、下实招,搬掉“绊脚石”,全面系统查找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差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五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每年提出具体目标,列出任务清单,一项一项补短板,一条一条抓落实,比学赶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并在实践中优化体制机制。省委将定期听取各市县各部门创一流营商环境的情况汇报。

同志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更需要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发扬特区精神和椰树精神,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和“干一件成一件”的韧劲,加快创建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使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五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铁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甄杰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李国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宝兴及市委常委出席会议。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成中宣读《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阜蒙县、新邱区、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张铁民在讲话中指出,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行动,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重要部署、向省委对标看齐的重要检验,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阜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转型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巩固和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有力举措。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紧盯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打造“政策最管用、市场最开放、服务最便利、法制最公正、人文最和谐”的投资营商环境。

张铁民强调,要正视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抓住关键、补齐短板,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一要对标先进,切实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主动向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在思想上对标,在制度上对标,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对标,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坚持全面系统又明确主攻方向,以新思维、新理念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二要举一反三,切实在自我完善上下功夫。加强对我市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在全市形成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氛围。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制订整改措施,建立优化内部管理的机制。三要聚焦改革,切实在放活市场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国税地税共同办税体制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四要依法办事,切实在完善法治上下功夫。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干部和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五要强化约束,切实在守信践诺上下功夫。全面加强“诚信阜新”和诚信政府建设,完善招商优惠政策,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保企业、项目制度,加大对诚信主体激励和对失信主体惩戒力度,营造向上向善、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六要重视人才,切实在聚贤纳才上下功夫。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健全完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相关政策,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张铁民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重要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完善各项服务机制,使软环境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要抓好监督考核,强化激励鞭策,构建立体监督网络。要加大宣传力度,选树典型,推广经验,让“人人都是软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市政府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市直各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这个会是我们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吹响“项目大会战”的号角,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我再从两方面作个强调:

第一个方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调四点。

一要立夺标之志。对于营商环境建设,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全省作示范、全国走前列”。我们有勇气立下这样的目标,也要有志气夺下这样的目标。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做到;别人能干好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干好。我们一定要顶住这口气,劲可鼓不可泄,势可造不可衰,要有追赶的劲头,要有反超的决心,不夺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要发精准之力。所谓精准,就是要抓具体求深入,抓细致求实效。优化营商环境尤其不能浮在面上、流于形式,要一个一个问题找准,一个一个问题分析,一个一个问题解决。要刀刃向内找问题。每个单位都要勇于向自己开刀,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出来,千万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搞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要拓宽渠道找问题。通过企业反映、电话投诉、电视问政、走访调查,以及监督员、帮扶员和第三方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标准找问题。认真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x个一级指标、x个二级指标,一样一样找,看看我们差在哪里、弱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营商办牵头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督促整改落实,不整改到位坚决不放过。

三要用创新之法。遇到问题,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遇到矛盾,要想新招而不是循惯例;遇到阻力,要找办法而不是找理由。

四要务实干之功。现在,有些干部激情不足、活力不够、担当不力,“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时有体现,“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仍然存在,这也导致有关问题一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办事,把任何一件小事都当作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大事来办。要实实在在服务,牢固树立乙方思维,把企业和群众当作甲方,千方百计满足甲方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实实在在为官,以诚信立身,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承诺,一旦承诺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兑现。

第二个方面关于项目大会战强调三点。

一是战就要有战的气势。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今天正式拉开序幕。既然是大会战,就要拿出大会战的气势。这个气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干快上之势。各地各部门要立即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鼓足干劲投入到“项目大会战”之中。要时时刻刻绷紧抓项目这根弦,持续不断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把抓项目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做到“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形成项目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格局。合力共为之势。项目建设没有局外人,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责任领导要亲自抓,包挂单位要具体抓,职能部门要配合抓,力量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合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竞赛比拼之势。我们每个季度都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年底要巡回看变化,项目办还要调度、督查、通报,这就相当于摆好了大擂台,各个县(市、区)和各领域、各部门、各产业链、各招商分队都在这上面比一比、赛一赛。希望大家鼓足精气神、拿出真功夫、全力争上游。

二是战就要有战的章法。不能手忙脚乱、胡乱出招,要坚持统筹谋划,务求蹄疾步稳。一要调度有序,构建“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格局。就是要干着头个月的、看着下个月的、想着第三个月的,要干着本季度的、看着下季度的、想着第三季度的,要干着今年的、看着明年的、想着后年的。后面开工的项目,一定要在前期做足准备;现在做前期的项目,一定是后面要开工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和成熟程度排好序,紧急的、重要的先上,条件成熟的先上,确保项目个个不落空、月月有进展、季季有突破、年年有成效。二要破难有方,运用“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做法。推进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方案,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三要推进有力,落实“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机制。市里已经印发了“项目大会战”工作方案,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建设施、公共服务等x大领域,都要在1个月之内研究制定出台各领域的专项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上,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上,然后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三是战就要战出胜果。我们既不打无准备之战,也不打无胜果之战。一要体现在进度指标上。一个是开工率,要把项目选好,把前期工作做足,定了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开工,定了开工多少项目就开工多少项目,绝不能搞“开而不工”“假开工”。另一个是投资率,每个项目当年完成多少投资,这都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拖拖拉拉,要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二要体现在考核指标上。现在省里对园区和工业的考评,都设置了“蜗牛奖”,要对项目建设开展暗访督查,还要进行通报。我们市里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出台相关的考核方案和奖惩机制,真正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排座次、以项目定奖惩。三要体现在发展指标上。项目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当中。最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还有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消费额等,项目抓得好不好,在指标上就能看得到。统计部门要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大会战”的胜果,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约谈机制,倒逼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倒逼大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这次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说非常重要呢?一是因为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只有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反之,即便市委、市政府组织再大规模的集中招商,各县区下再大的工作力度,也很难招来好的投资商,即使来了也呆不长、呆不住。二是目前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不解决就要出问题、出大问题的地步。三是这项工作难度很多、阻力很大、任务很重。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改善审批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刚才,伯汉同志、丰华同志分别传达了有关文件,市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监察等五个部门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狠抓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这三项重点工作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立足菏泽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简政放权的实际行动。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新一届国务院着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李克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要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今年以来,先后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67项行政审批事项。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已做出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9项,提出山东要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审批事项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在上半年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重点安排,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又把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最近一个时期,伯汉同志组织带领市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就是要思想再发动、任务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落实到位,促使全市营商环境有一个根本改变。

其次,这是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建设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要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必须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亿元,总量仅排在全省第16位、周边九市第6位;增长23.5%,增幅虽然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在周边九市也仅排在第7位。投资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环境上的差距。前段时间,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带领有关部门赴周边七市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各市都在积极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文章。今天会议印发了考察报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参阅。如宿迁市狠抓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市直62个部门单位、197项市级审批事项均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单项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5天。他们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综合收费最低为目标,大力降低涉企收费标准,工业企业按照标准下限的30%-50%执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70%执行。我到宿迁去过两次,每次去都有很深的感触。宿迁这几年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江苏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蜕变为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宿州市大力降低收费标准,涉企收费总体水平比安徽省定标准低40%左右,比周边淮北、阜阳、亳州、蚌埠四市低20%左右。聊城市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删减审批环节800多项;对全市重点项目建立了绿色通道。邢台市实行政府服务“零收费”和行政性罚款减半,取消八大类预算外收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限时审批和并联审批,单项审批时限缩短为3.5天。开封市将中介组织引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了中介服务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周边市在优化投资环境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绝招。如果我们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大的动作,在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我市很可能被落在后面。

第三,这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市的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负担加重、中介服务“垄断化”和“行政化”等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据企业反映,一些市直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把审批权限交给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各项审批还要向科长、分管局长以及一把手逐个汇报。部门之间一个单位审批完了才交给下一个单位审批,花费时间长,部门之间经常互为前置、推诿扯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最初的动议是我到县区和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问题很突出,企业反映很集中、很强烈。同时,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到,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刚才,我讲有些部门办事环节多、互相推诿扯皮。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个别部门必须要送礼、要打点,不送礼不办事,送得少办得慢,一个科室不打点就办不下去。这样下去,怎么能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有些部门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从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看,从招拍挂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这样的办事效率,怎么能招来项目、怎么能留住客商?二是中介服务环境不宽松。有的部门强制指定中介服务,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组织去做,报告做的再好也很难通过。还有的中介组织依附于行业主管部门,搞垄断服务,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企业反映强烈。三是收费、罚款随意性大。据反映,有些执法单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根据企业的“态度”随意决定收费、处罚数额,企业敢怒不敢言,被迫到处找门路、托关系。有的单位随便围着厂房和设备转一圈,就收取各项检测费用,甚至向企业索取服务费。有的部门搭车收取会费,名义上说是自愿交纳,但往往和年审、年检一并进行。四是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的单位不执行一次告知制,去一趟根本办不成事,需要企业提交的材料故意不一次说清,要多次跑、请客送礼才给办事。有的让企业结算费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只有下决心彻底治理,才能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破除障碍、插上翅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有些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作为政府,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服务水平、工作能力的现实考验。

第四,这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主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工作重点要转变,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等,要及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推动发展的基本功、必修课。项目审批、涉企收费量大面广,既是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反腐倡廉的监督重点。只有在每一项审批、每一项收费、每一次评审过程中体现出公开、公平、效率和服务,才能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才能体现出我们是人民的政府、高效的政府、清廉的政府、有为的政府。

总之,通过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和清理中介组织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上级的要求、是时代的使命,是发展所需、是广大群众和企业所盼,更是一场牺牲局部利益、维护发展大局的自我革命、自我削权,触及灵魂深处,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考验着我们的决心与能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事关菏泽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会议传达的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就是优化营商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点和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方案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狠抓责任分解,确保逐一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走样和变通。

(一)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大力精简事项、压缩时限。前段时间,市法制办牵头对市级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经过清理,公布了决定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7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8项、初审转报事项57项,加上接收省级下放的11项审批事项,比清理前的383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127项,精简幅度为32%。减少审批要件289个、部门内部审批环节376个,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由5个减为3个。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4%,在现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又压缩了48%。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点,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还将逐步深化。与我们的近邻聊城相比,他们的审批事项从367项削减为160项,削减了56%,我们保留的审批事项仍然太多,下放还不够彻底。只要取消不违法、不扰乱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一律精简或下放。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管好该管的,不要留恋手中的权利。同时,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把保留的事项依法管理好,维护好正常的经济和市场秩序。第二点,要严格执行承诺时限。各项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已经重新公布,各审批部门单位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相应事项,逾期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现部门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对“两集中两到位”,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坚决落实到位。我们此次确定的进驻名单,是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和单位的实际基础上确定的,没有搞“一刀切”。市编办要抓紧研究报批,各部门单位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同志进驻中心。要加强对各分中心的监管,分中心要接受中心的统一管理,不能搞成“独立王国”。“两集中两到位”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必须确保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对不能按时限要求集中到位的,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要启动问责机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三是大力推行联合审批。联合审批工作,在邢台、宿迁、聊城等市已经有成熟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能办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方案》中提出的“一门登记、联合受理、集中告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关键是要发挥好牵头主办窗口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要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关键是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对超过承诺审批时限未办结的,不仅要追究责任单位、承办人员的直接责任,还必须追究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责任。以后,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地位也很高,承担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希望政务服务中心一定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四是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提高审批效率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向上到省、中间涵盖所有审批部门单位、向下至县区,互联互通的审批和监察系统,实现审批事项、收费项目的全程网上办理。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关键节点和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实行全程监控,有效杜绝各种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这项工作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负责,财政部门要抓紧筹措经费,要督促建设单位加快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建设,确保与“两集中两到位”同步实施。

(二)大力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企业税费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借鉴宿迁等地经验,下决心出台了压减收费的重大决策。在这方面,市财政是做出很大牺牲的。市财政本来就“囊中羞涩”,增收压力很大,支出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下决心大力压减涉企收费。对挖空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决不能容忍、决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查、严惩、严罚,该收的税费一分也不能少。但对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对有些收费要减免,要放水养鱼,决不能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据了解,有的房地产企业,还没开工就交了上千万元的税。这种做法必须坚决纠正。现在,各项涉企收费标准已经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一是低限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国家、省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一律要按下限标准执行。二是实行有区别的涉企服务价格。我们确定了“5、6、7”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50%收费,对传统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60%收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标准下限的70%收费。三是严格限定涉企社团会费标准。各涉企社会团体只允许收取规定的会费,严禁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要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通过的会费标准应分别报业务主管部门、社团登记机关和物价、财政部门备案。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四是实行非税收入集中征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市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根据公布的目录,由市财政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实行集中收取。这样做能有效杜绝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和收费上缴不及时等行为,必须落实到位。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各执收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既不允许收过头费,也不允许该收不收、该多收少,擅自降低标准的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责任。

(三)加快清理中介组织,实现彻底脱钩。一是区别情况、扎实推进。对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业性质的中介组织,要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绝不允许通过中介组织报销费用、发放福利。对市直具有中介服务职能的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引导、支持与原单位脱钩,转变职能,走向市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的决心更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扎实做好工作,确保积极稳妥推进。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要从根本上解决中介组织服务差、效率低、收费高的问题,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中介市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允许业主自主选择中介服务,对市内外中介组织做出的评估、认证结果一视同仁。同时,要切实推动涉及审批的“环评、安评、能评、雷评、震评、水评、图审”等中介服务组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而且每类原则上不少于3家。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要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对清理脱钩不彻底、引进外地中介不力、暗中指定中介组织强制和垄断服务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追究部门的责任。

狠抓三项重点工作,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下定决心,强力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我任组长,段伯汉常务副市长和孙丰华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我们三人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把这项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个专项工作组,在伯汉市长、丰华书记的具体领导下,分别负责抓好三个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顺利推进。落实的关键在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要把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要细化到不能再细化、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程度,逐一列出时间表,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责任人。各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部署本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一轮县域经济的竞争,一定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各县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强化督查,全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项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调度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力度大、进展快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刚才,五个部门在发言中做出了郑重承诺,表态都很好,关键是说到要做到,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因为时间关系,会议没有安排更多的部门发言。这五个部门也是在代表大家发言,代表各部门单位做出承诺。会后,所有市直部门单位都必须围绕提高效率、减少收费、优化服务做出承诺,于8月31日前报市纪委监察局,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委宣传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强化组织协调,迅速掀起一个宣传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后,主流媒体和负责任的新闻单位,要主动宣传,有计划宣传,迅速掀起宣传热潮。菏泽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抽调得力采编人员,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大播报频次,对三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积极在全市上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齐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新闻部门不要仅仅宣传会议本身,还要点面结合,逐个部门采访,逐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要采访企业、采访群众,听听他们对改革有什么意见,对部门在行政服务上、行政效率、涉企收费上有什么意见,要收集起来。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六

这次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说非常重要呢?一是因为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只有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反之,即便市委、市政府组织再大规模的集中招商,各县区下再大的工作力度,也很难招来好的投资商,即使来了也呆不长、呆不住。二是目前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不解决就要出问题、出大问题的地步。三是这项工作难度很多、阻力很大、任务很重。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改善审批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刚才,伯汉同志、丰华同志分别传达了有关文件,市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监察等五个部门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狠抓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这三项重点工作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立足菏泽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简政放权的实际行动。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新一届国务院着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李克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要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今年以来,先后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67项行政审批事项。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已做出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9项,提出山东要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审批事项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在上半年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重点安排,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又把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最近一个时期,伯汉同志组织带领市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就是要思想再发动、任务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落实到位,促使全市营商环境有一个根本改变。

其次,这是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建设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要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必须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亿元,总量仅排在全省第16位、周边九市第6位;增长23.5%,增幅虽然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在周边九市也仅排在第7位。投资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环境上的差距。前段时间,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带领有关部门赴周边七市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各市都在积极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文章。今天会议印发了考察报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参阅。如宿迁市狠抓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市直62个部门单位、197项市级审批事项均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单项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5天。他们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综合收费最低为目标,大力降低涉企收费标准,工业企业按照标准下限的30%-50%执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70%执行。我到宿迁去过两次,每次去都有很深的感触。宿迁这几年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江苏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蜕变为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宿州市大力降低收费标准,涉企收费总体水平比安徽省定标准低40%左右,比周边淮北、阜阳、亳州、蚌埠四市低20%左右。聊城市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删减审批环节800多项;对全市重点项目建立了绿色通道。邢台市实行政府服务“零收费”和行政性罚款减半,取消八大类预算外收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限时审批和并联审批,单项审批时限缩短为3.5天。开封市将中介组织引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了中介服务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周边市在优化投资环境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绝招。如果我们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大的动作,在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我市很可能被落在后面。

第三,这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市的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负担加重、中介服务“垄断化”和“行政化”等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据企业反映,一些市直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把审批权限交给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各项审批还要向科长、分管局长以及一把手逐个汇报。部门之间一个单位审批完了才交给下一个单位审批,花费时间长,部门之间经常互为前置、推诿扯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最初的动议是我到县区和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问题很突出,企业反映很集中、很强烈。同时,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到,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刚才,我讲有些部门办事环节多、互相推诿扯皮。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个别部门必须要送礼、要打点,不送礼不办事,送得少办得慢,一个科室不打点就办不下去。这样下去,怎么能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有些部门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从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看,从招拍挂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这样的办事效率,怎么能招来项目、怎么能留住客商?二是中介服务环境不宽松。有的部门强制指定中介服务,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组织去做,报告做的再好也很难通过。还有的中介组织依附于行业主管部门,搞垄断服务,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企业反映强烈。三是收费、罚款随意性大。据反映,有些执法单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根据企业的“态度”随意决定收费、处罚数额,企业敢怒不敢言,被迫到处找门路、托关系。有的单位随便围着厂房和设备转一圈,就收取各项检测费用,甚至向企业索取服务费。有的部门搭车收取会费,名义上说是自愿交纳,但往往和年审、年检一并进行。四是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的单位不执行一次告知制,去一趟根本办不成事,需要企业提交的材料故意不一次说清,要多次跑、请客送礼才给办事。有的让企业结算费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只有下决心彻底治理,才能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破除障碍、插上翅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有些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作为政府,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服务水平、工作能力的现实考验。

第四,这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主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工作重点要转变,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等,要及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推动发展的基本功、必修课。项目审批、涉企收费量大面广,既是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反腐倡廉的监督重点。只有在每一项审批、每一项收费、每一次评审过程中体现出公开、公平、效率和服务,才能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才能体现出我们是人民的政府、高效的政府、清廉的政府、有为的政府。

总之,通过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和清理中介组织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上级的要求、是时代的使命,是发展所需、是广大群众和企业所盼,更是一场牺牲局部利益、维护发展大局的自我革命、自我削权,触及灵魂深处,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考验着我们的决心与能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事关菏泽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会议传达的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就是优化营商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点和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方案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狠抓责任分解,确保逐一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走样和变通。

(一)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大力精简事项、压缩时限。前段时间,市法制办牵头对市级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经过清理,公布了决定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7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8项、初审转报事项57项,加上接收省级下放的11项审批事项,比清理前的383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127项,精简幅度为32%。减少审批要件289个、部门内部审批环节376个,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由5个减为3个。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4%,在现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又压缩了48%。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点,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还将逐步深化。与我们的近邻聊城相比,他们的审批事项从367项削减为160项,削减了56%,我们保留的审批事项仍然太多,下放还不够彻底。只要取消不违法、不扰乱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一律精简或下放。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管好该管的,不要留恋手中的权利。同时,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把保留的事项依法管理好,维护好正常的经济和市场秩序。第二点,要严格执行承诺时限。各项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已经重新公布,各审批部门单位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相应事项,逾期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现部门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对“两集中两到位”,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坚决落实到位。我们此次确定的进驻名单,是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和单位的实际基础上确定的,没有搞“一刀切”。市编办要抓紧研究报批,各部门单位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同志进驻中心。要加强对各分中心的监管,分中心要接受中心的统一管理,不能搞成“独立王国”。“两集中两到位”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必须确保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对不能按时限要求集中到位的,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要启动问责机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三是大力推行联合审批。联合审批工作,在邢台、宿迁、聊城等市已经有成熟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能办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方案》中提出的“一门登记、联合受理、集中告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关键是要发挥好牵头主办窗口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要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关键是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对超过承诺审批时限未办结的,不仅要追究责任单位、承办人员的直接责任,还必须追究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责任。以后,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地位也很高,承担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希望政务服务中心一定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四是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提高审批效率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向上到省、中间涵盖所有审批部门单位、向下至县区,互联互通的审批和监察系统,实现审批事项、收费项目的全程网上办理。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关键节点和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实行全程监控,有效杜绝各种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这项工作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负责,财政部门要抓紧筹措经费,要督促建设单位加快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建设,确保与“两集中两到位”同步实施。

(二)大力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企业税费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借鉴宿迁等地经验,下决心出台了压减收费的重大决策。在这方面,市财政是做出很大牺牲的。市财政本来就“囊中羞涩”,增收压力很大,支出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下决心大力压减涉企收费。对挖空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决不能容忍、决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查、严惩、严罚,该收的税费一分也不能少。但对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对有些收费要减免,要放水养鱼,决不能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据了解,有的房地产企业,还没开工就交了上千万元的税。这种做法必须坚决纠正。现在,各项涉企收费标准已经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一是低限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国家、省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一律要按下限标准执行。二是实行有区别的涉企服务价格。我们确定了“5、6、7”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50%收费,对传统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60%收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标准下限的70%收费。三是严格限定涉企社团会费标准。各涉企社会团体只允许收取规定的会费,严禁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要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通过的会费标准应分别报业务主管部门、社团登记机关和物价、财政部门备案。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四是实行非税收入集中征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市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根据公布的目录,由市财政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实行集中收取。这样做能有效杜绝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和收费上缴不及时等行为,必须落实到位。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各执收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既不允许收过头费,也不允许该收不收、该多收少,擅自降低标准的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责任。

     (三)加快清理中介组织,实现彻底脱钩。一是区别情况、扎实推进。对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业性质的中介组织,要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绝不允许通过中介组织报销费用、发放福利。对市直具有中介服务职能的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引导、支持与原单位脱钩,转变职能,走向市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的决心更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扎实做好工作,确保积极稳妥推进。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要从根本上解决中介组织服务差、效率低、收费高的问题,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中介市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允许业主自主选择中介服务,对市内外中介组织做出的评估、认证结果一视同仁。同时,要切实推动涉及审批的“环评、安评、能评、雷评、震评、水评、图审”等中介服务组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而且每类原则上不少于3家。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要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对清理脱钩不彻底、引进外地中介不力、暗中指定中介组织强制和垄断服务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追究部门的责任。

狠抓三项重点工作,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下定决心,强力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我任组长,段伯汉常务副市长和孙丰华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我们三人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把这项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个专项工作组,在伯汉市长、丰华书记的具体领导下,分别负责抓好三个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顺利推进。落实的关键在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要把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要细化到不能再细化、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程度,逐一列出时间表,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责任人。各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部署本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一轮县域经济的竞争,一定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各县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强化督查,全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项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调度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力度大、进展快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刚才,五个部门在发言中做出了郑重承诺,表态都很好,关键是说到要做到,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因为时间关系,会议没有安排更多的部门发言。这五个部门也是在代表大家发言,代表各部门单位做出承诺。会后,所有市直部门单位都必须围绕提高效率、减少收费、优化服务做出承诺,于8月31日前报市纪委监察局,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委宣传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强化组织协调,迅速掀起一个宣传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后,主流媒体和负责任的新闻单位,要主动宣传,有计划宣传,迅速掀起宣传热潮。菏泽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抽调得力采编人员,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大播报频次,对三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积极在全市上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齐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新闻部门不要仅仅宣传会议本身,还要点面结合,逐个部门采访,逐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要采访企业、采访群众,听听他们对改革有什么意见,对部门在行政服务上、行政效率、涉企收费上有什么意见,要收集起来。

(四)要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市纪委监察局要牵头制定保障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了问题,由谁来监督、谁来发现、谁来纠正、谁来问责,以确保三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组织、人社、机关工委等部门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将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好的,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差的,要严厉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干得不好并且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必须撤换,不换思想就换人。年底前,市委、市政府将统一组织考核验收。还要健全民主评议制度,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外来客商开展民主评议。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菏泽发展大局、损害菏泽形象。从近期我市公开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来看,有的地方、部门和负责人,就是在土地征用、房屋征收、工程建设等审批环节出了问题,滥用审批权力中饱私囊,受到党纪国法严惩,最后锒铛入狱,身败名裂,教训深刻,催人深思和警醒。我们这次改革也是割肉,但割的是腐肉、是毒瘤,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措施必须严厉。市纪委监察局工作任务是很重的,希望市委监察局抓上一批反面典型,该开除的开除,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非得摘帽子、砸饭碗不可,否则改革不会彻底、到位。这项工作,请丰华书记认真研究。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真抓实干,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七

经营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进入、生产经营和退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相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这个会是我们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吹响“项目大会战”的号角,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我再从两方面作个强调:

第一个方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调四点。

一要立夺标之志。对于营商环境建设,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全省作示范、全国走前列”。我们有勇气立下这样的目标,也要有志气夺下这样的目标。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做到;别人能干好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干好。我们一定要顶住这口气,劲可鼓不可泄,势可造不可衰,要有追赶的劲头,要有反超的决心,不夺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要发精准之力。所谓精准,就是要抓具体求深入,抓细致求实效。优化营商环境尤其不能浮在面上、流于形式,要一个一个问题找准,一个一个问题分析,一个一个问题解决。要刀刃向内找问题。每个单位都要勇于向自己开刀,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出来,千万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搞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要拓宽渠道找问题。通过企业反映、电话投诉、电视问政、走访调查,以及监督员、帮扶员和第三方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标准找问题。认真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x个一级指标、x个二级指标,一样一样找,看看我们差在哪里、弱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营商办牵头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督促整改落实,不整改到位坚决不放过。

三要用创新之法。遇到问题,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遇到矛盾,要想新招而不是循惯例;遇到阻力,要找办法而不是找理由。

四要务实干之功。现在,有些干部激情不足、活力不够、担当不力,“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时有体现,“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仍然存在,这也导致有关问题一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办事,把任何一件小事都当作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大事来办。要实实在在服务,牢固树立乙方思维,把企业和群众当作甲方,千方百计满足甲方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实实在在为官,以诚信立身,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承诺,一旦承诺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兑现。

第二个方面关于项目大会战强调三点。

一是战就要有战的气势。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今天正式拉开序幕。既然是大会战,就要拿出大会战的气势。这个气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干快上之势。各地各部门要立即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鼓足干劲投入到“项目大会战”之中。要时时刻刻绷紧抓项目这根弦,持续不断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把抓项目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做到“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形成项目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格局。合力共为之势。项目建设没有局外人,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责任领导要亲自抓,包挂单位要具体抓,职能部门要配合抓,力量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合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竞赛比拼之势。我们每个季度都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年底要巡回看变化,项目办还要调度、督查、通报,这就相当于摆好了大擂台,各个县(市、区)和各领域、各部门、各产业链、各招商分队都在这上面比一比、赛一赛。希望大家鼓足精气神、拿出真功夫、全力争上游。

二是战就要有战的章法。不能手忙脚乱、胡乱出招,要坚持统筹谋划,务求蹄疾步稳。一要调度有序,构建“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格局。就是要干着头个月的、看着下个月的、想着第三个月的,要干着本季度的、看着下季度的、想着第三季度的,要干着今年的、看着明年的、想着后年的。后面开工的项目,一定要在前期做足准备;现在做前期的项目,一定是后面要开工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和成熟程度排好序,紧急的、重要的先上,条件成熟的先上,确保项目个个不落空、月月有进展、季季有突破、年年有成效。二要破难有方,运用“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做法。推进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方案,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三要推进有力,落实“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机制。市里已经印发了“项目大会战”工作方案,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建设施、公共服务等x大领域,都要在1个月之内研究制定出台各领域的专项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上,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上,然后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三是战就要战出胜果。我们既不打无准备之战,也不打无胜果之战。一要体现在进度指标上。一个是开工率,要把项目选好,把前期工作做足,定了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开工,定了开工多少项目就开工多少项目,绝不能搞“开而不工”“假开工”。另一个是投资率,每个项目当年完成多少投资,这都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拖拖拉拉,要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二要体现在考核指标上。现在省里对园区和工业的考评,都设置了“蜗牛奖”,要对项目建设开展暗访督查,还要进行通报。我们市里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出台相关的考核方案和奖惩机制,真正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排座次、以项目定奖惩。三要体现在发展指标上。项目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当中。最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还有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消费额等,项目抓得好不好,在指标上就能看得到。统计部门要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大会战”的胜果,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约谈机制,倒逼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倒逼大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这次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说非常重要呢?一是因为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只有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反之,即便市委、市政府组织再大规模的集中招商,各县区下再大的工作力度,也很难招来好的投资商,即使来了也呆不长、呆不住。二是目前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不解决就要出问题、出大问题的地步。三是这项工作难度很多、阻力很大、任务很重。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改善审批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刚才,伯汉同志、丰华同志分别传达了有关文件,市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监察等五个部门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狠抓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这三项重点工作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立足菏泽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简政放权的实际行动。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新一届国务院着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李克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要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今年以来,先后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67项行政审批事项。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已做出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9项,提出山东要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审批事项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在上半年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重点安排,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又把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最近一个时期,伯汉同志组织带领市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就是要思想再发动、任务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落实到位,促使全市营商环境有一个根本改变。

其次,这是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建设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要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必须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亿元,总量仅排在全省第16位、周边九市第6位;增长23.5%,增幅虽然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在周边九市也仅排在第7位。投资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环境上的差距。前段时间,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带领有关部门赴周边七市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各市都在积极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文章。今天会议印发了考察报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参阅。如宿迁市狠抓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市直62个部门单位、197项市级审批事项均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单项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5天。他们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综合收费最低为目标,大力降低涉企收费标准,工业企业按照标准下限的30%-50%执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70%执行。我到宿迁去过两次,每次去都有很深的感触。宿迁这几年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江苏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蜕变为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宿州市大力降低收费标准,涉企收费总体水平比安徽省定标准低40%左右,比周边淮北、阜阳、亳州、蚌埠四市低20%左右。聊城市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删减审批环节800多项;对全市重点项目建立了绿色通道。邢台市实行政府服务“零收费”和行政性罚款减半,取消八大类预算外收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限时审批和并联审批,单项审批时限缩短为3.5天。开封市将中介组织引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了中介服务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周边市在优化投资环境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绝招。如果我们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大的动作,在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我市很可能被落在后面。

第三,这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市的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负担加重、中介服务“垄断化”和“行政化”等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据企业反映,一些市直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把审批权限交给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各项审批还要向科长、分管局长以及一把手逐个汇报。部门之间一个单位审批完了才交给下一个单位审批,花费时间长,部门之间经常互为前置、推诿扯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最初的动议是我到县区和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问题很突出,企业反映很集中、很强烈。同时,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到,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刚才,我讲有些部门办事环节多、互相推诿扯皮。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个别部门必须要送礼、要打点,不送礼不办事,送得少办得慢,一个科室不打点就办不下去。这样下去,怎么能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有些部门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从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看,从招拍挂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这样的办事效率,怎么能招来项目、怎么能留住客商?二是中介服务环境不宽松。有的部门强制指定中介服务,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组织去做,报告做的再好也很难通过。还有的中介组织依附于行业主管部门,搞垄断服务,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企业反映强烈。三是收费、罚款随意性大。据反映,有些执法单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根据企业的“态度”随意决定收费、处罚数额,企业敢怒不敢言,被迫到处找门路、托关系。有的单位随便围着厂房和设备转一圈,就收取各项检测费用,甚至向企业索取服务费。有的部门搭车收取会费,名义上说是自愿交纳,但往往和年审、年检一并进行。四是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的单位不执行一次告知制,去一趟根本办不成事,需要企业提交的材料故意不一次说清,要多次跑、请客送礼才给办事。有的让企业结算费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只有下决心彻底治理,才能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破除障碍、插上翅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有些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作为政府,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服务水平、工作能力的现实考验。

第四,这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主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工作重点要转变,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等,要及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推动发展的基本功、必修课。项目审批、涉企收费量大面广,既是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反腐倡廉的监督重点。只有在每一项审批、每一项收费、每一次评审过程中体现出公开、公平、效率和服务,才能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才能体现出我们是人民的政府、高效的政府、清廉的政府、有为的政府。

总之,通过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和清理中介组织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上级的要求、是时代的使命,是发展所需、是广大群众和企业所盼,更是一场牺牲局部利益、维护发展大局的自我革命、自我削权,触及灵魂深处,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考验着我们的决心与能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事关菏泽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会议传达的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就是优化营商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点和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方案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狠抓责任分解,确保逐一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走样和变通。

(一)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大力精简事项、压缩时限。前段时间,市法制办牵头对市级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经过清理,公布了决定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7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8项、初审转报事项57项,加上接收省级下放的11项审批事项,比清理前的383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127项,精简幅度为32%。减少审批要件289个、部门内部审批环节376个,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由5个减为3个。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4%,在现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又压缩了48%。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点,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还将逐步深化。与我们的近邻聊城相比,他们的审批事项从367项削减为160项,削减了56%,我们保留的审批事项仍然太多,下放还不够彻底。只要取消不违法、不扰乱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一律精简或下放。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管好该管的,不要留恋手中的权利。同时,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把保留的事项依法管理好,维护好正常的经济和市场秩序。第二点,要严格执行承诺时限。各项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已经重新公布,各审批部门单位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相应事项,逾期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现部门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对“两集中两到位”,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坚决落实到位。我们此次确定的进驻名单,是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和单位的实际基础上确定的,没有搞“一刀切”。市编办要抓紧研究报批,各部门单位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同志进驻中心。要加强对各分中心的监管,分中心要接受中心的统一管理,不能搞成“独立王国”。“两集中两到位”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必须确保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对不能按时限要求集中到位的,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要启动问责机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三是大力推行联合审批。联合审批工作,在邢台、宿迁、聊城等市已经有成熟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能办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方案》中提出的“一门登记、联合受理、集中告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关键是要发挥好牵头主办窗口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要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关键是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对超过承诺审批时限未办结的,不仅要追究责任单位、承办人员的直接责任,还必须追究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责任。以后,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地位也很高,承担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希望政务服务中心一定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四是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提高审批效率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向上到省、中间涵盖所有审批部门单位、向下至县区,互联互通的审批和监察系统,实现审批事项、收费项目的全程网上办理。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关键节点和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实行全程监控,有效杜绝各种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这项工作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负责,财政部门要抓紧筹措经费,要督促建设单位加快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建设,确保与“两集中两到位”同步实施。

(二)大力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企业税费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借鉴宿迁等地经验,下决心出台了压减收费的重大决策。在这方面,市财政是做出很大牺牲的。市财政本来就“囊中羞涩”,增收压力很大,支出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下决心大力压减涉企收费。对挖空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决不能容忍、决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查、严惩、严罚,该收的税费一分也不能少。但对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对有些收费要减免,要放水养鱼,决不能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据了解,有的房地产企业,还没开工就交了上千万元的税。这种做法必须坚决纠正。现在,各项涉企收费标准已经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一是低限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国家、省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一律要按下限标准执行。二是实行有区别的涉企服务价格。我们确定了“5、6、7”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50%收费,对传统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60%收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标准下限的70%收费。三是严格限定涉企社团会费标准。各涉企社会团体只允许收取规定的会费,严禁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要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通过的会费标准应分别报业务主管部门、社团登记机关和物价、财政部门备案。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四是实行非税收入集中征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市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根据公布的目录,由市财政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实行集中收取。这样做能有效杜绝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和收费上缴不及时等行为,必须落实到位。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各执收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既不允许收过头费,也不允许该收不收、该多收少,擅自降低标准的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责任。

(三)加快清理中介组织,实现彻底脱钩。一是区别情况、扎实推进。对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业性质的中介组织,要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绝不允许通过中介组织报销费用、发放福利。对市直具有中介服务职能的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引导、支持与原单位脱钩,转变职能,走向市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的决心更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扎实做好工作,确保积极稳妥推进。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要从根本上解决中介组织服务差、效率低、收费高的问题,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中介市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允许业主自主选择中介服务,对市内外中介组织做出的评估、认证结果一视同仁。同时,要切实推动涉及审批的“环评、安评、能评、雷评、震评、水评、图审”等中介服务组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而且每类原则上不少于3家。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要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对清理脱钩不彻底、引进外地中介不力、暗中指定中介组织强制和垄断服务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追究部门的责任。

狠抓三项重点工作,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下定决心,强力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我任组长,段伯汉常务副市长和孙丰华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我们三人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把这项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个专项工作组,在伯汉市长、丰华书记的具体领导下,分别负责抓好三个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顺利推进。落实的关键在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要把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要细化到不能再细化、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程度,逐一列出时间表,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责任人。各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部署本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一轮县域经济的竞争,一定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各县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强化督查,全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项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调度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力度大、进展快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刚才,五个部门在发言中做出了郑重承诺,表态都很好,关键是说到要做到,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因为时间关系,会议没有安排更多的部门发言。这五个部门也是在代表大家发言,代表各部门单位做出承诺。会后,所有市直部门单位都必须围绕提高效率、减少收费、优化服务做出承诺,于8月31日前报市纪委监察局,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委宣传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强化组织协调,迅速掀起一个宣传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后,主流媒体和负责任的新闻单位,要主动宣传,有计划宣传,迅速掀起宣传热潮。菏泽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抽调得力采编人员,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大播报频次,对三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积极在全市上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齐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新闻部门不要仅仅宣传会议本身,还要点面结合,逐个部门采访,逐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要采访企业、采访群众,听听他们对改革有什么意见,对部门在行政服务上、行政效率、涉企收费上有什么意见,要收集起来。

(四)要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市纪委监察局要牵头制定保障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了问题,由谁来监督、谁来发现、谁来纠正、谁来问责,以确保三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组织、人社、机关工委等部门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将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好的,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差的,要严厉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干得不好并且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必须撤换,不换思想就换人。年底前,市委、市政府将统一组织考核验收。还要健全民主评议制度,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外来客商开展民主评议。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菏泽发展大局、损害菏泽形象。从近期我市公开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来看,有的地方、部门和负责人,就是在土地征用、房屋征收、工程建设等审批环节出了问题,滥用审批权力中饱私囊,受到党纪国法严惩,最后锒铛入狱,身败名裂,教训深刻,催人深思和警醒。我们这次改革也是割肉,但割的是腐肉、是毒瘤,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措施必须严厉。市纪委监察局工作任务是很重的,希望市委监察局抓上一批反面典型,该开除的开除,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非得摘帽子、砸饭碗不可,否则改革不会彻底、到位。这项工作,请丰华书记认真研究。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真抓实干,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4月13日,我市在市党政综合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总结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查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安排部署重点任务。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公乐,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袁家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徐家平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市领导陈志伟、黄明海、李向前、田海涛出席会议。

李公乐指出,要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体现,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就营商环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就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省委、省政府也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这充分说明了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环境污染防治、疫情防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挑战,面对困难多、压力大、任务重的形势,我们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消除疫情、环保、环境等因素影响,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积极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推进企业复工达产、释放产能,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李公乐要求,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要加强硬件环境建设。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供电、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工作,加快推进道路、绿化、水系建设。要强化服务设施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完善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科技、物流、金融、人才、培训等现代服务业。要强化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二要加强软件环境建设。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理念,深入开展“千员帮千企活动”,真心实意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实际难题。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压减重大项目审批时间,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要讲究信誉,认真研究梳理,坚决兑现优惠政策,树立良好形象。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x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只脚已经踏上发展的快车道。让我们进一步鼓足干劲、提振信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愚公移山精神,为实现x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九

经营环境是指市场主体进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相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等重要论述,进一步对标先进、明确方向、找准差距、立行立改,进一步表明省委省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以超常规的认识、举措、行动取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效,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刚才,我们观看了制度创新奖短片,宣读了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表彰决定,为获奖单位代表颁了奖,这既是鼓励、激励,也是树立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实际行动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全球投资兴业优选地。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召开这么大规模的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营商环境作出重要论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分阶段提出了营商环境的目标,市场主体和社会舆论对海南自贸港的营商环境广泛关注。创一流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人人应尽责,要争做实践者、不当旁观者。今天的电视电话会议,是5月17日全省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誓师大会后,召开的又一次大规模会议,直接开到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都在分会场参加,就是要促进全省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动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创一流营商环境。

第一,创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殷切嘱托、答好“三张答卷”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央12号文件确定的阶段发展目标,对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总体方案》规定,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海南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时刻感恩奋进。目标必须实现,到期必须兑现。营商环境好了就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能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发展,就能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的新高地。当前正值全省全力应对“三个大考”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通过创一流营商环境,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答好“三张答卷”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圆满收官,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南投资兴业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现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资环境”。对海南这么一个欠发达地区、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产业配套不足的岛屿经济体来说,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吸引投资?关键要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只有在一流营商环境下,才能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规则和秩序,吸纳大量的市场主体,才能有利于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努力让国内外投资者感受到准入最便捷、运行最顺畅、成本最低廉。比如,《总体方案》规定的两个15%所得税政策,对于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很有竞争力。15%的企业所得税与实际税赋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结合起来,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看,仅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低于15%,而且大部分经济体量都不大。另外,《总体方案》规定的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极简审批”、“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任务,既是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优惠政策,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营商环境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高端、齐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新加坡排名第2,香港排名第3,阿联酋排名第16。这些国际自贸港的先进经验做法启示我们,海南自贸港只有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才能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第四,创一流营商环境是在更高起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改进干部作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事跑腿,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每家企业、每个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几年来,我们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创业办事的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的就是简政放权,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真正提升企业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的行政管理水平、干部素质作风等,与市场主体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市场主体的感受为第一目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佳更优的市场环境,确保留得下来、发展得好。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创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差距?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主动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先后制定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相继发布八批共85项制度创新案例,逐步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程度,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些还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省域“多规合一”和“极简审批”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的通报》。

我们注重实施开放为先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面向全球汇聚各种要素资源,推动实现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为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大力推行“去煤减油”,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燃气下乡进村“气代柴薪”,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抓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所有新上项目都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不管项目有再多的gdp、再多的税收,只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都坚决不要,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努力把海南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守护好、发展好。

我们注重“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率先在全国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将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坚定不移走坚守生态底线、有序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正确发展方向。

我们注重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构建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提出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引导企业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3成的税收总额。

我们注重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审批事项实现“统一受理,集中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分别压缩50%和70%;网上办理率达73.8%,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我们注重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15项功能全部落地运用,并纳入离岛免税等特色应用,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均压缩一半以上;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审批系统,覆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业务。

我们注重把握“房住不炒”的定位,早在20-年就开始实行房地产“两个暂停”政策,20-年对中部4个市县进行限购,20-年4月实行全域限购。实施现房销售,推动十种鼓励类房地产发展,更好地吸引人才和实业投资,决不当“房地产加工厂”。

我们注重提质升级“五网”等基础设施,20-年实现4g全覆盖,正在推进5g网络建设,全省年户均停电时间从20-年的54小时降到20-年的17.2小时,到今年年底累计停电将控制在13个小时以内,用电成本逐步降低,建成环岛高速铁路,构建“丰”字型高速公路网,建设天然气环岛管线,相继开工建设迈湾、天角潭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营商环境的服务保障和支撑引领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我们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在人才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吸引国内外人才超过10万人,其中外籍人才1万多人,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我们注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20-年以来引进提升了哈罗公学、人大附中、北师大附中等102所学校,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等40多所医院,实现20种重大疾病检查、治疗不出岛,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整体提质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注重推进海南法治建设,加强经济特区立法,铁腕扫黑、重拳除恶,相继开展两轮声势浩大的禁毒三年大会战,实现扫黑除恶全覆盖、“黄赌毒”零容忍,深化平安海南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们注重以最领先理念、最先进技术、最前沿标准和最经济成本,推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进出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全天候、实时性精准识别监管,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为实现自贸港建设防风险、管得住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注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实现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跟踪监督的分级抓、全覆盖,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决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们注重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模范引领风尚,大力开展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行动,开展“爱国、爱海南、爱家乡、爱家庭”卫生健康大行动,推动“五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明氛围。

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的磁场效应正逐步显现,海南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03万户,千人市场主体数达110.4户,比全国千人市场主体数94.3户多16.1户;万人拥有企业数达367.8户,比全国万人拥有企业数293.6户多74.2户。不少来琼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营商环境比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海南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跨境贸易、执行合同、政务服务、公共资源配置、投资者保护、执法检查等方面,在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还在动态变化,海南要对标的不仅是北上广深今年的营商环境水平,而且是他们2025年将要达到的水平。北上广深正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而且速度更快、质量更高。对海南来说,改善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拼不行,拼的劲头不足更不行,必须分秒必争,大踏步、跨越式奋力追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一流营商环境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对标一流水平,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力争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以来,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动员部署,并在机构编制很紧的情况下,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在省发展改革委设营商环境处,并定期对全省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这次动员大会是在《总体方案》发布后,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抓落实抓提升的再动员再部署。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市场主体需求导向,下大力气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市场主体反映的最强烈痛点,下大力气破除阻碍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精准施策、实干担当,奋力书写比学赶超新篇章,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海南样板”,确保到2025年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第一,要在坚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必胜信心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创一流”不是“跟一流”,必须勇于跨越、敢于超越,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中央赋予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伟大使命,就是部署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任务,就是部署创一流营商环境的任务。世界银行的10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纳税、跨境贸易是中国得分中比较靠后的两个指标,自贸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已经给予海南这两个指标的全国领先优势,随着“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一线放开”等自贸港政策落地落实,就更有条件在更多指标、更多领域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同时,经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的政治淬炼、工作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海南的干部群众已经具备了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能力素质,能干事、干成事。

要坚持和完善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推进机制,切实把创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响应和协同监管机制,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形成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合力。海口、三亚要发挥优势,努力成为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排头兵”。要运用辩证思维,客观而不是主观、发展而不是静止、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地看待我省的营商环境,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的观点,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迷惑。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要建立健全国有、民营、港澳台、外资、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组织对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参与营商环境监督。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决不能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影响干部群众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要在增强一流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营商环境跟干部素质能力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权力行使公不公等息息相关。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换位思考、靠前服务,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决不能把服务当管理、把职责当权力,也决不能上交矛盾、推卸责任。要持续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尽快兑现人才、税收等政策,着力解决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不足问题,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有效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要把资金、资源、编制或聘用人员向窗口、招商、监管等部门和基层倾斜,逐步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

要加强窗口人员、审批部门中层、基层人员的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加强服务规范,克服本领恐慌,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解放思想、自我革命,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要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把创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的重要内容,运用融媒体等手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在全省迅速掀起各行各业创一流营商环境的热潮。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打破思想僵化,在坚守法纪底线的前提下,改变思维方式、简化办事流程,少说“这不行”“那不行”,多想一想“怎么才行”,真正做到门好进、脸好看、受理快、马上办。要始终牢记,破坏营商环境容易,改善营商环境很难,绝不能“边治理边破坏”,要像珍惜呵护生态环境那样,珍惜呵护营商环境,确保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第三,要在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上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勇立潮头,主动放权、主动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做到“一个平台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网一码管通办”,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业。要按照“一类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推动党政机关、法定机构的设置、职能、权限、流程等制度集成创新,建立适应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自贸港治理体系。要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极简审批”改革,在“六个试行”的基础上,把园区需要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下放园区。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单一窗口”,健全海南特色应用功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次办成事。要探索建立人才引进“单一窗口”,大力引进人才,并为人才在琼创业就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完善人才引进个性化服务,实现工作许可、签证与居留信息共享和联审联检。要持续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推动落实“非禁即入”,梳理强制性标准领域清单,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要以推行全过程信用标准管理模式为重点,建立健全符合自贸港建设要求的标准规范体系,抓好自贸港一体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一体化信用信息归集体系建设,推动行政、社会、市场各个业务场景与信息平台的广泛联通,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最大化取消各类证明事项。要持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试行合格假定监管模式,对新业态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给予包容态度和开放环境。要加快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不动产登记、社会信用等事项纳入平台办理,全面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用好海南“健康一码通”;打造便民智慧政务,鼓励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网上办理、移动支付等便利业务;持续深化“就近办事”服务,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点向基层延伸。要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系统,为企业推送个性化专属政务信息。

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和“特色村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要继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安全管控能力,创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区之一;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风险预警互通共享、处置反馈机制;要强化应急管理,精准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水平;要继续深化社会文明大行动,加快创建海南文明岛,让文明成为海南营商环境的靓丽风景。法治环境方面,重点要建立健全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加强各重点领域立法;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国际商事纠纷案件集中审判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诉讼有效衔接机制;要依法加强对各类产权的平等保护,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强化公平竞争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要有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利,建立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维权机制,建立健全商事纠纷调解机制。

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每个人都要爱护营商环境,每个人都要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各单位、各市县各乡镇都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动真格、下实招,搬掉“绊脚石”,全面系统查找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差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五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每年提出具体目标,列出任务清单,一项一项补短板,一条一条抓落实,比学赶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并在实践中优化体制机制。省委将定期听取各市县各部门创一流营商环境的情况汇报。

同志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不仅需要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更需要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发扬特区精神和椰树精神,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和“干一件成一件”的韧劲,加快创建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使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局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抓好“作风建设提升年”,把作风建设贯穿全年工作始终,通过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敬畏制度、遵守规矩、规范服务、强化落实,不断提升全局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水平,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新的效率、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

下面,就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我讲三点意见。

作风环境关系着林区发展和稳定。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省委和总局党委对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相比,与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相比,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有不小差距。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管理人员、窗口服务工作人员,对机关作风整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还不足,多年来沿袭的传统不合时宜的思维惯性、工作习性还没有打破,“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还很严重,作风整顿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和改变,直接影响到柴河林区改革发展的推进和工作部署的落实。

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在全面总结差距和不足的基础上,党委决定围绕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严明纪律规矩,持续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分阶段专项推进,从局机关开始,从党员干部做起,以上率下查摆问题,从小事改起,再造工作流程,提高素质能力,压实领导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责任意识,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推动林区振兴发展上,把精力放在狠抓工作推进落实上,在全局上下形成奋发图强、干事创业的新风正气。局党政班子形成共识,把今年确定为“作风建设提升年”,并下发了以“五查、五治、五提升”为内容的“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决心要通过今年一年的大整顿,实现全方位的大转变,重新夯实我局改革发展、民生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基础。这与省委、总局党委开展的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完全契合,给我们全面抓好“作风建设提升年”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是省委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龙江讲话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的专项行动。省委为此相继召开两个大型会议,对今年全省整顿作风,包括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总局党委对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以视频会议形式,在全系统进行了专题工作安排,李坤书记亲自做了动员讲话,针对着力解决作风和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在森工树起新风正气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总局党委抓作风树新风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这是一次至上而下、全方位启动的治理整顿,力度空前,深入持久。全局各级组织要从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的角度和高度,认识和对待此项工作,必须与省委、总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清醒认识到,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这是柴河林区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上级组织的硬性要求,是上级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不同层级的督导、暗访、检查都要下来。问题曝光、层级追责也会随之而来。前段时间的亚布力风波,森工一度成为舆情的焦点,教训深刻。柴河是森工系统中作风建设的先行者,社会管理创新也是名声在外,可以说是老典型。典型就会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们迎接的各种调研和检查,就是例证,而且很多是代表森工迎检。全局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认识,提升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各单位书记、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方案要求,迅速行动起来,形成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我们先后印发了“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森工系统窗口服务参考标准》,这是我们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活动遵循。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大家学好学深学透三个文件,领会精神实质。

一要突出问题导向这个前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是活动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参与者,要坚持以上率下,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从严细查深剖,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提高。要在前期查找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继续深入查找问题,认真查摆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干事标准、工作效能和规矩意识等方面的问题,把问题找准、找透、找实。要结合总局党委、局党委要求、岗位职责、发展需要和群众反映,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要有亮丑揭短的勇气,采取多种形式,深挖顽疾问题,坚决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责和消极情绪,坚决杜绝与我无关思想和不愿找、不想找和找不准现象。要突出查找问题的针对性,围围绕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政策梗阻、弄权勒卡,流程不优、机构臃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不细不实、能力不足“五个方面”,针对作风和环境建设找短板、差距和不足,按例举的重点对号入座,认领问题,不能掩盖问题。要突出表率性,局场两级班子和党员干部要亲自查、查自己、作表率,摆进去,带头公开承诺,带头接受监督;要突出广泛性,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参与查找,不仅找自身,还要帮助他人找;要突出群众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敞开大门,广开言路,发动群众,真正把问题找出来,通过找准找实突出问题,为深入整改奠定基础。

二要抓住专项整治这个关键。要盯紧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点抓好经营管理、执法监督、服务大厅、办事窗口、旅游环境和执法环境的专项整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集中开展专项清查整治,切实查到底、改到位,形成震慑效应,让职工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各单位的书记、部门负责人要切实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把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当成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出现作风和环境的问题单位、部门,要全局通报,连带问责,严肃处理。在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中,局党委明确了五个方面整改重点,确定了五个方面集中攻坚任务。各单位、部门必须对标达标,必须全面的改、一个不落的改。

三要强化整改措施这个保障。各单位的书记、部门负责人要直接抓,抓到位。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要对找出来的问题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行账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从根源上整改问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强化专项整治,拿出硬措施和实的办法,敢于较真碰硬,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扎实做好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突出问题工作,围绕重点,集中攻坚。要全面落实“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总局党委制定的窗口服务参考标准。要加大“放管服”力度,优化再造流程和路径,努力实现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性好转。

这次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什么说非常重要呢?一是因为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只有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反之,即便市委、市政府组织再大规模的集中招商,各县区下再大的工作力度,也很难招来好的投资商,即使来了也呆不长、呆不住。二是目前我市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不解决就要出问题、出大问题的地步。三是这项工作难度很多、阻力很大、任务很重。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改善审批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动员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刚才,伯汉同志、丰华同志分别传达了有关文件,市发改、城建、国土、环保、监察等五个部门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狠抓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这三项重点工作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立足菏泽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首先,这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简政放权的实际行动。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新一届国务院着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李克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要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今年以来,先后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67项行政审批事项。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已做出决定,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9项,提出山东要力争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本届政府任期内省级审批事项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在上半年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重点安排,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又把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四项重大举措之一。最近一个时期,伯汉同志组织带领市政府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专门召开这次大规模的动员大会,就是要思想再发动、任务再细化、责任再明确,真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落实到位,促使全市营商环境有一个根本改变。

其次,这是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建设区域科学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要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必须以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2012年我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亿元,总量仅排在全省第16位、周边九市第6位;增长23.5%,增幅虽然在全省位居前列,但在周边九市也仅排在第7位。投资上的差距,实质上就是环境上的差距。前段时间,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带领有关部门赴周边七市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各市都在积极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文章。今天会议印发了考察报告,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参阅。如宿迁市狠抓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市直62个部门单位、197项市级审批事项均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单项审批时限一般不超过5天。他们以江苏省及淮海经济区综合收费最低为目标,大力降低涉企收费标准,工业企业按照标准下限的30%-50%执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70%执行。我到宿迁去过两次,每次去都有很深的感触。宿迁这几年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江苏省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蜕变为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宿州市大力降低收费标准,涉企收费总体水平比安徽省定标准低40%左右,比周边淮北、阜阳、亳州、蚌埠四市低20%左右。聊城市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删减审批环节800多项;对全市重点项目建立了绿色通道。邢台市实行政府服务“零收费”和行政性罚款减半,取消八大类预算外收费;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限时审批和并联审批,单项审批时限缩短为3.5天。开封市将中介组织引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了中介服务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周边市在优化投资环境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绝招。如果我们不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大的动作,在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我市很可能被落在后面。

第三,这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市的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审批效率低下、企业负担加重、中介服务“垄断化”和“行政化”等问题相当突出。一是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据企业反映,一些市直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把审批权限交给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各项审批还要向科长、分管局长以及一把手逐个汇报。部门之间一个单位审批完了才交给下一个单位审批,花费时间长,部门之间经常互为前置、推诿扯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最初的动议是我到县区和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问题很突出,企业反映很集中、很强烈。同时,通过其他渠道也了解到,目前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刚才,我讲有些部门办事环节多、互相推诿扯皮。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个别部门必须要送礼、要打点,不送礼不办事,送得少办得慢,一个科室不打点就办不下去。这样下去,怎么能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有些部门内部审查环节繁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进行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汇报沟通,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从调查的某房地产开发项目看,从招拍挂拿到土地到各种证件手续齐全,具备开工和预售条件,要经过20多个部门单位层层审批,加盖36枚269次公章。这样的办事效率,怎么能招来项目、怎么能留住客商?二是中介服务环境不宽松。有的部门强制指定中介服务,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组织去做,报告做的再好也很难通过。还有的中介组织依附于行业主管部门,搞垄断服务,服务效率低,收费不规范,企业反映强烈。三是收费、罚款随意性大。据反映,有些执法单位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根据企业的“态度”随意决定收费、处罚数额,企业敢怒不敢言,被迫到处找门路、托关系。有的单位随便围着厂房和设备转一圈,就收取各项检测费用,甚至向企业索取服务费。有的部门搭车收取会费,名义上说是自愿交纳,但往往和年审、年检一并进行。四是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有的单位不执行一次告知制,去一趟根本办不成事,需要企业提交的材料故意不一次说清,要多次跑、请客送礼才给办事。有的让企业结算费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只有下决心彻底治理,才能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破除障碍、插上翅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有些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作为政府,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这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服务水平、工作能力的现实考验。

第四,这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7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主动做好政府该做的事,工作重点要转变,转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等,要及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推动发展的基本功、必修课。项目审批、涉企收费量大面广,既是政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窗口”,也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反腐倡廉的监督重点。只有在每一项审批、每一项收费、每一次评审过程中体现出公开、公平、效率和服务,才能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才能体现出我们是人民的政府、高效的政府、清廉的政府、有为的政府。

总之,通过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和清理中介组织来优化营商环境,是上级的要求、是时代的使命,是发展所需、是广大群众和企业所盼,更是一场牺牲局部利益、维护发展大局的自我革命、自我削权,触及灵魂深处,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考验着我们的决心与能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事关菏泽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会议传达的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就是优化营商工作的总抓手、着力点和突破口。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方案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狠抓责任分解,确保逐一落实到位,不能有丝毫走样和变通。

(一)着力优化审批服务,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一是大力精简事项、压缩时限。前段时间,市法制办牵头对市级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经过清理,公布了决定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6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7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8项、初审转报事项57项,加上接收省级下放的11项审批事项,比清理前的383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127项,精简幅度为32%。减少审批要件289个、部门内部审批环节376个,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环节由5个减为3个。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64%,在现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又压缩了48%。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点,要继续减少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还将逐步深化。与我们的近邻聊城相比,他们的审批事项从367项削减为160项,削减了56%,我们保留的审批事项仍然太多,下放还不够彻底。只要取消不违法、不扰乱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一律精简或下放。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管好该管的,不要留恋手中的权利。同时,要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把保留的事项依法管理好,维护好正常的经济和市场秩序。第二点,要严格执行承诺时限。各项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已经重新公布,各审批部门单位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相应事项,逾期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本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并将该机构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现部门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对“两集中两到位”,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坚决落实到位。我们此次确定的进驻名单,是在充分考虑各部门和单位的实际基础上确定的,没有搞“一刀切”。市编办要抓紧研究报批,各部门单位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同志进驻中心。要加强对各分中心的监管,分中心要接受中心的统一管理,不能搞成“独立王国”。“两集中两到位”是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的前提和关键,必须确保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中心之外无审批”。对不能按时限要求集中到位的,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要启动问责机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三是大力推行联合审批。联合审批工作,在邢台、宿迁、聊城等市已经有成熟的做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能办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方案》中提出的“一门登记、联合受理、集中告知、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关键是要发挥好牵头主办窗口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要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关键是纪委监察局要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的监督。对超过承诺审批时限未办结的,不仅要追究责任单位、承办人员的直接责任,还必须追究政务服务中心的管理责任。以后,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地位也很高,承担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希望政务服务中心一定不能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四是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提高审批效率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要加快建立向上到省、中间涵盖所有审批部门单位、向下至县区,互联互通的审批和监察系统,实现审批事项、收费项目的全程网上办理。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过程、关键节点和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实行全程监控,有效杜绝各种庸、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这项工作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负责,财政部门要抓紧筹措经费,要督促建设单位加快软件研发和系统配套建设,确保与“两集中两到位”同步实施。

(二)大力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企业税费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借鉴宿迁等地经验,下决心出台了压减收费的重大决策。在这方面,市财政是做出很大牺牲的。市财政本来就“囊中羞涩”,增收压力很大,支出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下决心大力压减涉企收费。对挖空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决不能容忍、决不能姑息,一定要严查、严惩、严罚,该收的税费一分也不能少。但对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对有些收费要减免,要放水养鱼,决不能干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据了解,有的房地产企业,还没开工就交了上千万元的税。这种做法必须坚决纠正。现在,各项涉企收费标准已经明确,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一是低限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国家、省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一律要按下限标准执行。二是实行有区别的涉企服务价格。我们确定了“5、6、7”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50%收费,对传统服务业按标准下限的60%收费,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按标准下限的70%收费。三是严格限定涉企社团会费标准。各涉企社会团体只允许收取规定的会费,严禁擅自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要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通过的会费标准应分别报业务主管部门、社团登记机关和物价、财政部门备案。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四是实行非税收入集中征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市级政府非税收入,要根据公布的目录,由市财政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收费窗口,实行集中收取。这样做能有效杜绝乱收费、私设“小金库”和收费上缴不及时等行为,必须落实到位。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各执收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既不允许收过头费,也不允许该收不收、该多收少,擅自降低标准的要追究其失职、渎职责任。

(三)加快清理中介组织,实现彻底脱钩。一是区别情况、扎实推进。对市直行业主管部门下属的企业性质的中介组织,要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与行业主管部门彻底脱钩,绝不允许通过中介组织报销费用、发放福利。对市直具有中介服务职能的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引导、支持与原单位脱钩,转变职能,走向市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的决心更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服从大局,扎实做好工作,确保积极稳妥推进。二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要从根本上解决中介组织服务差、效率低、收费高的问题,必须打破行业垄断,放开中介市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允许业主自主选择中介服务,对市内外中介组织做出的评估、认证结果一视同仁。同时,要切实推动涉及审批的“环评、安评、能评、雷评、震评、水评、图审”等中介服务组织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而且每类原则上不少于3家。三是加强考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要设立专门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对清理脱钩不彻底、引进外地中介不力、暗中指定中介组织强制和垄断服务的,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追究部门的责任。

狠抓三项重点工作,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下定决心,强力持续推进。

(一)要强化领导,形成合力。为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由我任组长,段伯汉常务副市长和孙丰华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我们三人有信心、有决心、有勇气把这项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领导小组下设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中介组织三个专项工作组,在伯汉市长、丰华书记的具体领导下,分别负责抓好三个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市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成立专门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顺利推进。落实的关键在各部门单位,各部门单位要把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细化,要细化到不能再细化、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程度,逐一列出时间表,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责任人。各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研究部署本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下一轮县域经济的竞争,一定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各县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强化督查,全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三个专项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加强调度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对力度大、进展快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刚才,五个部门在发言中做出了郑重承诺,表态都很好,关键是说到要做到,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因为时间关系,会议没有安排更多的部门发言。这五个部门也是在代表大家发言,代表各部门单位做出承诺。会后,所有市直部门单位都必须围绕提高效率、减少收费、优化服务做出承诺,于8月31日前报市纪委监察局,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委宣传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周密制定工作计划,强化组织协调,迅速掀起一个宣传热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后,主流媒体和负责任的新闻单位,要主动宣传,有计划宣传,迅速掀起宣传热潮。菏泽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抽调得力采编人员,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加大播报频次,对三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积极在全市上下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齐心协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新闻部门不要仅仅宣传会议本身,还要点面结合,逐个部门采访,逐一通过媒体公开承诺。要采访企业、采访群众,听听他们对改革有什么意见,对部门在行政服务上、行政效率、涉企收费上有什么意见,要收集起来。

(四)要强化考核,严格奖惩。市纪委监察局要牵头制定保障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了问题,由谁来监督、谁来发现、谁来纠正、谁来问责,以确保三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组织、人社、机关工委等部门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将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好的,要表彰奖励、提拔重用;考核结果差的,要严厉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干得不好并且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必须撤换,不换思想就换人。年底前,市委、市政府将统一组织考核验收。还要健全民主评议制度,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代表、外来客商开展民主评议。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菏泽发展大局、损害菏泽形象。从近期我市公开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来看,有的地方、部门和负责人,就是在土地征用、房屋征收、工程建设等审批环节出了问题,滥用审批权力中饱私囊,受到党纪国法严惩,最后锒铛入狱,身败名裂,教训深刻,催人深思和警醒。我们这次改革也是割肉,但割的是腐肉、是毒瘤,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措施必须严厉。市纪委监察局工作任务是很重的,希望市委监察局抓上一批反面典型,该开除的开除,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移交司法机关,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非得摘帽子、砸饭碗不可,否则改革不会彻底、到位。这项工作,请丰华书记认真研究。

同志们,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真抓实干,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全市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局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森工系统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部署我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员全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状态、转变作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立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敢闯新路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决胜林区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示新风尚,实现新作为。

去年以来,面对转型发展和国有林区改革的重任,局党委把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作为助力和保障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整治作风顽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从思想教育入手,以“网络课堂”、“手机课堂”、“电视课堂”、“板凳课堂”四大课堂教育为平台,创新“六学”模式,通过开设“理论新视点、热点面对面、发展之声”等栏目和邀请局领导干部为党员干部视频授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形式,切实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思路破题,找准短板症结,破除软肋制约,打通思想脉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认真落实总局平山会议精神,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局领导干部会议、机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群部门工作会议和全局预警整改工作动员会议等5次专题会议,持续发力,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整改落实。开展了“四查”活动,查思想、查形象、查管理、查执行力,对全局基层单位实行划片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庸、懒、散、慢、奢”等问题,查摆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问题24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80余项,全局各级领导班子查摆问题145条,党员干部查摆问题2000余条,限时全部整改完成,有效推动了全局工作的开展。三是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积极对接总局“486”产业布局,在“完善两处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两石开发”、“建立三大基地”、“延伸三条产业链”、“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实施林区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全局各基层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细化任务措施、深化跟踪问效,积极担当作为,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

扫黑除恶。

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一

这个会是我们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吹响“项目大会战”的号角,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我再从两方面作个强调:

第一个方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调四点。

一要立夺标之志。对于营商环境建设,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全省作示范、全国走前列”。我们有勇气立下这样的目标,也要有志气夺下这样的目标。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做到;别人能干好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干好。我们一定要顶住这口气,劲可鼓不可泄,势可造不可衰,要有追赶的劲头,要有反超的决心,不夺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要发精准之力。所谓精准,就是要抓具体求深入,抓细致求实效。优化营商环境尤其不能浮在面上、流于形式,要一个一个问题找准,一个一个问题分析,一个一个问题解决。要刀刃向内找问题。每个单位都要勇于向自己开刀,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出来,千万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搞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要拓宽渠道找问题。通过企业反映、电话投诉、电视问政、走访调查,以及监督员、帮扶员和第三方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标准找问题。认真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x个一级指标、x个二级指标,一样一样找,看看我们差在哪里、弱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营商办牵头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督促整改落实,不整改到位坚决不放过。

三要用创新之法。遇到问题,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遇到矛盾,要想新招而不是循惯例;遇到阻力,要找办法而不是找理由。

四要务实干之功。现在,有些干部激情不足、活力不够、担当不力,“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时有体现,“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仍然存在,这也导致有关问题一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办事,把任何一件小事都当作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大事来办。要实实在在服务,牢固树立乙方思维,把企业和群众当作甲方,千方百计满足甲方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实实在在为官,以诚信立身,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承诺,一旦承诺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兑现。

第二个方面关于项目大会战强调三点。

一是战就要有战的气势。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今天正式拉开序幕。既然是大会战,就要拿出大会战的气势。这个气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干快上之势。各地各部门要立即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鼓足干劲投入到“项目大会战”之中。要时时刻刻绷紧抓项目这根弦,持续不断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把抓项目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做到“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形成项目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格局。合力共为之势。项目建设没有局外人,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责任领导要亲自抓,包挂单位要具体抓,职能部门要配合抓,力量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合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竞赛比拼之势。我们每个季度都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年底要巡回看变化,项目办还要调度、督查、通报,这就相当于摆好了大擂台,各个县(市、区)和各领域、各部门、各产业链、各招商分队都在这上面比一比、赛一赛。希望大家鼓足精气神、拿出真功夫、全力争上游。

二是战就要有战的章法。不能手忙脚乱、胡乱出招,要坚持统筹谋划,务求蹄疾步稳。一要调度有序,构建“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格局。就是要干着头个月的、看着下个月的、想着第三个月的,要干着本季度的、看着下季度的、想着第三季度的,要干着今年的、看着明年的、想着后年的。后面开工的项目,一定要在前期做足准备;现在做前期的项目,一定是后面要开工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和成熟程度排好序,紧急的、重要的先上,条件成熟的先上,确保项目个个不落空、月月有进展、季季有突破、年年有成效。二要破难有方,运用“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做法。推进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方案,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三要推进有力,落实“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机制。市里已经印发了“项目大会战”工作方案,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建设施、公共服务等x大领域,都要在1个月之内研究制定出台各领域的专项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上,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上,然后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三是战就要战出胜果。我们既不打无准备之战,也不打无胜果之战。一要体现在进度指标上。一个是开工率,要把项目选好,把前期工作做足,定了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开工,定了开工多少项目就开工多少项目,绝不能搞“开而不工”“假开工”。另一个是投资率,每个项目当年完成多少投资,这都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拖拖拉拉,要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二要体现在考核指标上。现在省里对园区和工业的考评,都设置了“蜗牛奖”,要对项目建设开展暗访督查,还要进行通报。我们市里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出台相关的考核方案和奖惩机制,真正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排座次、以项目定奖惩。三要体现在发展指标上。项目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当中。最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还有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消费额等,项目抓得好不好,在指标上就能看得到。统计部门要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大会战”的胜果,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约谈机制,倒逼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倒逼大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二

这个会是我们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吹响“项目大会战”的号角,打造营商环境的高地,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就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我再从两方面作个强调:

第一个方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强调四点。

别人能干好的,我们九江同样能干好。我们一定要顶住这口气,劲可鼓不可泄,势可造不可衰,要有追赶的劲头,要有反超的决心,不夺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要发精准之力。所谓精准,就是要抓具体求深入,抓细致求实效。优化营商环境尤其不能浮在面上、流于形式,要一个一个问题找准,一个一个问题分析,一个一个问题解决。要刀刃向内找问题。每个单位都要勇于向自己开刀,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找出来,千万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搞蜻蜓点水、敷衍了事。

要拓宽渠道找问题。通过企业反映、电话投诉、电视问政、走访调查,以及监督员、帮扶员和第三方反馈等多种渠道,收集存在的问题。要对照标准找问题。认真对照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x个一级指标、x个二级指标,一样一样找,看看我们差在哪里、弱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营商办牵头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督促整改落实,不整改到位坚决不放过。

三要用创新之法。遇到问题,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遇到矛盾,要想新招而不是循惯例;

遇到阻力,要找办法而不是找理由。

四要务实干之功。现在,有些干部激情不足、活力不够、担当不力,“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的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时有体现,“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仍然存在,这也导致有关问题一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办事,把任何一件小事都当作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大事来办。要实实在在服务,牢固树立乙方思维,把企业和群众当作甲方,千方百计满足甲方合理合法的要求。要实实在在为官,以诚信立身,千万不能信口开河、胡乱承诺,一旦承诺了,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兑现。

第二个方面关于项目大会战强调三点。

一是战就要有战的气势。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今天正式拉开序幕。既然是大会战,就要拿出大会战的气势。这个气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干快上之势。各地各部门要立即紧张起来、行动起来,鼓足干劲投入到“项目大会战”之中。要时时刻刻绷紧抓项目这根弦,持续不断谋项目、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把抓项目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做到“天天抓项目、月月上项目、年年成项目”,形成项目源源不断、滚动发展的格局。合力共为之势。项目建设没有局外人,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责任领导要亲自抓,包挂单位要具体抓,职能部门要配合抓,力量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合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竞赛比拼之势。我们每个季度都要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年底要巡回看变化,项目办还要调度、督查、通报,这就相当于摆好了大擂台,各个县(市、区)和各领域、各部门、各产业链、各招商分队都在这上面比一比、赛一赛。希望大家鼓足精气神、拿出真功夫、全力争上游。

现在做前期的项目,一定是后面要开工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和成熟程度排好序,紧急的、重要的先上,条件成熟的先上,确保项目个个不落空、月月有进展、季季有突破、年年有成效。二要破难有方,运用“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做法。推进项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方案,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三要推进有力,落实“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机制。市里已经印发了“项目大会战”工作方案,工业、农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建设施、公共服务等x大领域,都要在1个月之内研究制定出台各领域的专项方案,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上,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上,然后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三是战就要战出胜果。我们既不打无准备之战,也不打无胜果之战。一要体现在进度指标上。一个是开工率,要把项目选好,把前期工作做足,定了什么时候开工就什么时候开工,定了开工多少项目就开工多少项目,绝不能搞“开而不工”“假开工”。另一个是投资率,每个项目当年完成多少投资,这都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拖拖拉拉,要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二要体现在考核指标上。现在省里对园区和工业的考评,都设置了“蜗牛奖”,要对项目建设开展暗访督查,还要进行通报。我们市里也可以参考这种做法,出台相关的考核方案和奖惩机制,真正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排座次、以项目定奖惩。三要体现在发展指标上。项目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当中。最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还有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消费额等,项目抓得好不好,在指标上就能看得到。统计部门要加强调度,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大会战”的胜果,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约谈机制,倒逼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倒逼大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发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迅速贯彻落实正月初七×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狠抓营商环境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再出发”就是要树立重新出发的归零心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争创新一轮发展优势的牵引抓手、打造“一区三地”的重要支撑,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营商环境新的突破。“再出发”就是要树立自我革命的勇气决心,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扎实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坚决彻底整改问题,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让×的营商环境焕然一新。“再出发”就是要树立勇争一流的进位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瞄准一流、对标先进,全面补短补缺、比学赶超,使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最核心、最持久的竞争力。

发改委、工信局、行政审批局、化工园区、×镇×家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目标很明确,措施很实在。希望大家贯彻好两个文件,振奋精神再出发,全力以赴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来一场思想大解放,以真心实意呵护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每一件涉及营商环境建设的“小事”,实则是关系改革发展成败、干部作风优劣的大事。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有必要来一场全员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精神大洗礼,把“我即环境、我即形象、我即发展”理念入脑入心,像守护健康、爱护空气一样呵护营商环境。

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为市场主体增便利;

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保障,完善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从省内看,今年×月×日起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填补了×营商环境建设的立法空白,这对推动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利、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具有重要意义。对×而言,春节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我们就紧随×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发动员大会,这在我市发展历程中是第一次,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单独成节、专门部署,也是第一次。这充分凸显了营商环境对当前×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如何解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命题,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检验着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2、优化营商环境是×争创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回顾×的改革发展历程,一部汽车发展史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汽车工业异军突起,黎明汽车风靡全国,然而进入×年代后期,黎明汽车遭遇了产品质量、销售下滑双重困境。面对困境,仪汽人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崭新理念,将黎明汽车资产无偿划拨给上汽,正是有了这次思想解放,才有了上汽大众×工厂,×的工业开票才能突破千亿量级。这也验证了一句话:“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放眼全国,无论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昆山等县级城市,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生命线”来抓。在新的五年规划开启之际,我们同其他地区一样,再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唯有×这棵“梧桐树”枝繁叶茂,唯有打破条条框框、破除藩篱阻碍,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快人一步,才能引来“金凤凰”、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3、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新进位的迫切要求。从×年起,世界银行对全球×多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横向比较,并先后发布×期《营商环境报告》,对引导全球投资者预期、促进资本流动起到了“风向标”作用,其评估体系运用于对国内营商环境水平的考量。×已将营商环境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出台了专门的评价办法,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方案,其中对县(市、区)的营商环境评价包括×项评价指标、满意度评价和加减分项。从近年测评情况看,我市营商环境评价位次有所前移,从×年的×位上升到×年的×位。但从最近的×年营商环境评价通报看,我市总得分却低于全省平均分×分以上,其中,×项评价指标中有×项低于平均分,民营经济评估、行业协会商会、政务服务×项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这给我们带来了危机感,营商环境改革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正视营商环境的不足和差距,在与先进地区比拼中突破赶超,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勇争前列。

二、来一场作风大整治,以真改实效惠及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作风的“锤炼场”和“检验场”,有什么样的作风就将带来怎样的营商环境。去年×月×日至×月×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市纪委监委也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季度专项检查。从巡察、检查情况看,暴露出的营商环境问题还不少。虽然今天的会议是动员会、部署会,但有必要把问题点一点、说一说,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态度“冷”,思想站位不高。一些单位对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重视不够、站位不高,对如何围绕职能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缺少思考谋划,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一些单位因循守旧、求稳怕乱,不愿探索、不求突破,不敢旗帜鲜明地树立“争先进、争一流”的工作目标。少数部门缺少服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总认为营商环境是政府的事、招商引资是属地的事、企业发展是老板的事。说到底,就是缺乏大局观念、责任意识,没有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一些部门承诺的审批时间短,而遇到困难时缺少办法,导致实际审批时间长;

此外,还存在信息共享不够通畅、区域评估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帮办代办方面,一些单位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清晰,程序不完善,帮办代办效率不高。

以罚代管现象依然突出,对企业如何落实主体责任、抓好问题整改缺乏有效专业指导。在中介机构管理方面,有的一味强调已与中介机构脱钩,有的片面认为中介机构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如何加强中介管理、提高中介服务质量方面缺少抓手和办法。

四是约束“松”,纪律规矩不严。有的党员干部自我约束不严,对法纪缺乏敬畏之心,底线坚守不牢、规矩意识不强,在客商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从近年来查处的涉企案件中,不乏有违规招投标、违规经商办企业、收受企业礼金等情况。这些破坏营商环境的案件,不仅要严厉查处,还要加强警示教育,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矛盾问题上碰硬一回,作风建设就会向前一步。整治优化营商环境,要敢于得罪人、敢于触及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紧紧瞄准企业的“最痛之点”“最盼之处”,认真较真、敢于碰硬,盯着问题抓落实、抓整治,层层剥皮、步步深入,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收兵。

三、来一场服务大提升,以真招实举重塑营商环境。

各园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企业至上的理念,从企业所需、所忧、所盼出发,全力推进“一站式”“一条龙”“全方位”“保姆式”全程服务,重新塑造营商环境“×品牌”。

最大限度减时间,实现高效化服务;

最大限度减材料,实现标准化服务;

最大限度减成本,实现规范化服务;

进一步推行帮办代办制度,推进园镇代办服务站全覆盖建设、实体化运作,完善项目代跑、表格代填、材料代交“三代”服务,将服务贯穿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三要抓基础。要在开发区、枣林湾等重点区域开展区域评估,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共享评估结果,逐步实现区域评价取代项目独立重复评价。要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办件全流程信息实时交换,全力打通“信息孤岛”。要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以“市场主体、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准,真正让企业成为政务服务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

2、打造“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要聚焦当前我市在政策制定、落实上的难点、堵点问题,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一要完善营商政策。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在全面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要围绕现有各类产业扶持政策、惠企政策、招商政策等,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完善,及时体现上级新要求、发展新变化、企业新需求。要广泛吸纳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二要深入宣导政策。要坚决杜绝“抽屉政策”,决不让政策锁在抽屉里、政策资金躺在账本上,绝不允许政策文件“一转了之、一发了之”。对于各类政策,谁牵头、谁负责、谁执行,谁就要宣传和推广,通过入企宣传、印发明白纸、推送政策包等方式,让企业知道怎么办、找谁办、在哪里办,还要减少政策落实的程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政策”和“落地”之间“零距离”。三要坚决兑现政策。对企业家、投资者要说实话、讲诚信,政策以外的绝不信口开河、随意许诺。对已出台的政策、签订的合同和协议,必须一诺千金、坚决兑现,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涉企资金要专项用于企业发展,不得挤占挪用。

3、打造“发展更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准确把握“为”与“不为”的尺度,切实解决好“越位”“缺位”问题,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一要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建立健全涉企检查整合、备案登记制度,减少对企业的各类检查、考评活动,严禁各种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继续实施综合执法改革,推进包容审慎执法,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执法扰企等问题,真正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二要净化企业生产环境。千方百计降低企业开办、经营成本,坚决整治各类拖欠企业账款、违法违规收费、强制培训等行为。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公布并动态调整中介服务清单,加快形成“市场开放、竞争有序、执业规范、收费合理、服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要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探索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三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市纪委监委要扎实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严肃查纠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要发挥市委巡察利剑作用,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重点巡察内容,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4、打造“公权更阳光”的法治环境。一要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前置条件,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着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二要弘扬法治精神。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企业人员等普法工作,深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宣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崇尚法治、依法经营的营商意识和氛围。三要优化法治服务。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查处、优先监督,严厉打击涉企犯罪,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法人合法权益。对弄权勒索、梗阻政令、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有诉必查,快查快结,严查重处,决不姑息迁就。深入了解企业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对企业重大融资、重大投资、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和指导。

5、打造“关系更优良”的政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健康的政商关系。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一方面,强化政企协同。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点部门挂钩联系企业机制,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会,敞开胸怀,用心倾听企业的诉求。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及时收集、分类建档、定期研究、集中化解、评议反馈”工作机制,对“挂号”交办的问题,实行限时“销号”。尤其是围绕最为困扰企业的用地、金融、人才等制约因素,建立部门协同共管的保障机制,全力推进、全力争取、全力破题。另一方面,注重氛围营造。加大对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授予荣誉称号,让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和先进典型,多报道企业家的实业精神、企业的创新做法,着力形成尊商亲商的良好风尚。

四、来一场效能大比拼,以真抓实干聚力营商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再出发的新征程中,没有哪个部门、哪个干部是旁观者、局外人,必须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园镇、各部门要比境界、比担当、比作为,以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决心推动作风转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对疑难问题,及时提请市领导牵头领办交办、会商会办、督查督办,逐一加以解决。

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

对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

3、建立舆论引导机制。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之一,迅速掀起强大的舆论攻势。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积极宣传我市在政策、法治、服务、市场、投资等方面的良好环境,大力推介我市投资创业和发展的成功典型,唱响“你投资、我服务,你创业、我铺路”的时代强音。要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曝光批评破坏环境、阻碍发展的人和事,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震慑、得到警醒。在全市上下树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开放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营商环境、维护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形象。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希望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精耕细作,努力营造一流环境、塑造一流形象、创造一流业绩,为推动×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四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会议,主要是听取相关部门前一阶段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分析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步重点任务。刚才,市发改委汇报了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市委政法委、市政务管理办、市住建厅、市市场监管局和xx海关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市委办公厅汇报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情况,大家结合各自职能分工,谈进展、找问题、出对策、提建议,讲得都很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自5月14日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有力、推进有力、措施有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认识持续深化。各级党委政府普遍认识到,营商环境不优是我市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积极推动目标再升级、系统再升级、效能再升级、减负再升级、服务再升级。二是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必须、十不准”,制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有力推进,形成了一批有突破性、创新性、特色性的典型经验,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氛围正在形成。全方位开展营商环境政策解读,新闻媒体实行高频次宣传,开设弘扬“店小二”精神专栏,设置政企互动(营商环境投诉)平台,市人大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协进行调研视察,纪检、司法、海关等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全社会重视营商环境的氛围日趋浓厚。四是机制逐步优化。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改革等重点工作,初步建立了政府负责、发改牵头、部门协作、各地齐抓、专题推进的工作机制。但我们还要看到,营商环境仍有许多问题亟需下大气力解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优,则市场活力强;营商环境好,则发展动力足。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提升软实力的过程,就是资源要素集聚、促进发展的过程。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深圳为什么能够在短短40年时间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项目、政策、环境,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我市今年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从“按下暂停”到“重启恢复”起步再到“加快恢复”的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研走访,不少企业和部门反映,“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必须、十不准”等政策,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增进了企业活跃度。目前来看,我们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我市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是行之有效、非常管用的。好的营商环境比黄金还宝贵,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增强xx未来发展竞争力,必将是我市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大家务必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主动担当,起而行之、攻坚克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前不久,*********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着重强调要“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既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广大企业安心经营传递了强烈信号。客观来讲,营商环境好比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我在支持服务企业座谈会上讲过,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市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企业发展好,xx发展肯定不会差,企业发展不好,xx发展也不会好。我们要与广大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尊重企业家、培育企业家、关爱企业家,为企业在xx更好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与企业共同打造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速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发展崛起的过程,也是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哪里发展环境好,项目就往哪里建、资金就往哪里流、企业就往哪里去、人才就往哪里走。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我市作为内陆地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新一轮发展中,单靠我市自身要素支撑不了xx高质量发展。唯有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终端产品企业和新兴产业进驻,加速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流动,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胜,真正肩负起“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

刚才市委办公厅列举了营商环境7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每个问题都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所在,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所在,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大家务必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切实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前几天有媒体反映,我市某地的一家企业搬迁后,老厂区需要重新规划,跑了8个部门、盖了8个公章后,却被告知这一区位的用地不能进行任何规划审批了。虽然后来经过核实,该报道与事实有出入,但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如果报道属实,则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如果与事实不符,则要及时澄清,防止媒体炒作伤害湖北营商环境。我们不能天天把“店小二”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从这次督查的情况看,我市部分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不够,“一网通办”协同推进不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系统推进不够,民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企业群众反映强烈。我市县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还有1072项,位居全国第9位,说明县级“放管服”改革还有很大空间。像企业开办、用水用电等问题,看似小事,却是关系企业发展的大事,既要切实抓好整改,也要举一反三。很多问题背后反映的是作风和态度问题。我在这里着重强调一下,凡是企业多次反映的问题,必须制定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整改时限,对敷衍塞责、相互推诿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

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作为突破口。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政府运用各种制度工具履行职能、服务企业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今年我们大力实施惠企纾困政策,全市新增减税降费720亿元,力争让更多市场主体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但仍存在各种隐性成本和隐性负担。要营造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打破“信息孤岛”,推进国垂、市垂、市州自建系统全面打通、数据共享、一网通办,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强化企业信息采集与监管,确保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要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湖北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用法治为守法经营企业撑腰,用法治来保护产权,用法治来保护和激发市场活力,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坚决杜绝利益驱动式执法。要实行最严格最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切断利益驱动式执法源头。对侵权和违法行为利剑高悬,推进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构建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司法审判、快速维权、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调运作的法治环境体系。

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市场主体的口碑。好的口碑是无形的广告。看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好不好,就看鸟往哪里飞,鱼往哪里游。营商环境也是如此。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要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通俗讲,就看企业是爷,还是孙子。企业是用脚来投票的,营商环境好了,企业自然愿意来投资。今年我市受疫情、汛情双重影响,企业困难凸显,更需我们用真诚的服务为市场主体“搭把手、拉一把”。要研究具体办法,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能通过技改来实现产能升级、扩大规模能力的企业,往往都是有产业、有市场的优质企业,这无异于招引新的企业,甚至更有效。要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湖北发展的责任,用心用情用力为市场主体助力加油,持续开展好走访服务企业活动,主动把惠企政策送到市场主体家门口,把服务做到企业群众心坎上,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政府服务的力度和温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本身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实施主体,必须带头遵守“十必须十不准”要求,带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带头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以实际行动赢得市场主体的口碑。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紧紧围绕打造营商环境“四最”目标,持续钉钉子,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绝不能店大欺客。要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企业聚精会神抓生产、心无旁骛谋发展。要转变思维观念。各级政府要摒弃“官本位”思想,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完成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身份转变,善于用“店小二”思维帮助和服务企业。要做到闻声而动。对企业的发展诉求,必须快速反应,既要真正重视企业反映的问题,协调解决困扰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又要务实开展现场办公、企业走访、问题收集等,为企业发展排除障碍。要尊重市场规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防止部门利益固化,把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交给社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避免任何徒增企业负担、影响企业运行效率的行为,让企业安心经营。

当好“对标一流、勇争一流”的排头兵,绝不能自我满足。就全国而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营商环境本已相当不错,还在通过自我革命持续优化,力度比我们大、标准比我们高、要求比我们严,我们更须快马加鞭。特别是对标国际通行经贸规则与国内先进地区,我市营商环境差距还很大。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改革不深化,不在对标对表中寻求突破、戒骄戒躁,全力破除制约营商环境的瓶颈问题,我们的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就有可能落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我们必须紧盯国际国内一流,主动向先进市市取经问道,吸纳先进做法化为己用,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向“旧思想旧观念”开刀,努力使xx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市之一。

当好“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的绣花匠,绝不能花拳绣腿。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变革。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兴利除弊的艰辛过程,绝不可能药到病除、一劳永逸。我们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乱了章法。要坚持整体谋划,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分类推进,防止虎头蛇尾,做到蹄疾步稳。要勇于自我革命,改进工作作风,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各种官僚主义积弊作坚决斗争。各市州、市直各系统都要抓若干个正反面典型,从正面典型中总结经验、面上推开,从负面典型中汲取教训、改进推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大督查力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将营商环境纳入巡视巡察内容,着力查处影响营商环境的行为,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粥。要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持续几年的努力,将营商环境来一个大提升。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五

同志们:

之所以把今年定为“营商环境提质年”“重大项目会战年”,并将营商环境与项目建设这两项重点工作,放在新春第一会上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动员、一同推进,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环境是金,项目为王。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根植之土、市场主体活力之源、地方发展生命之氧,项目建设是集聚要素的载体、驱动发展的引擎、改变面貌的基石,二者一体两翼、互促共进,都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题中要义。上级有部署,九江有行动。从营商环境的起步、优化再到提质,从项目建设的提升、提速再到会战,既是市委、市政府抓发展、促赶超的三年持续发力,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营商环境一等省份”和实施“项目大会战”的九江行动。开战就要冲刺,会战必需共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至关重要,必须以冲刺的状态开战,以共为的行动会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咬定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九江样板目标,接续实施“营商环境起步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实现较大提升。2020年,三县(市)四园区获全省营商环境“十佳”,“一站式惠企政策平台”获第三届全国营商环境“亲清环境创新奖”,为全国10个获此殊荣城市之一。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带动下,项目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去年全市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399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既是九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提升期,更是区域竞争重新洗牌带来的严峻挑战期。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各种要素资源加速聚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全市上下要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战略工程。现在,“营商环境”已成为高频热词,从中央到地方,都极其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多次强调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国家和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打造“营商环境一等省份”的目标。由此可见,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事关一域的经济工作,更是关乎全局的战略工程,我们必须坚决对标对表,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打造一等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是赢得区域比拼的实力工程。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区域发展的比拼,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比拼。人才往哪里走、资金往哪里流、项目在哪里建,都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市委全会提出,未来五年九江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要前移20位,这对我市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窗口期”,抢抓沿海地区产业外溢、央企二次布局、领军型企业二次创业和全省项目大会战的重大机遇,用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关键一招”,真刀真枪上、大刀宽斧改,擦亮九江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下好先手棋、跑出加速度、赢得主动权。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引领工程。实践反复证明:营商环境与发展质量正相关。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往往发展就快、质量就高;营商环境差的地方,往往发展就慢、质量就差。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经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砝码”。从我市来看,我们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传统产业还是主导,新兴产业还较薄弱,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还不稳固,无论是推动产业升级、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还是畅通大循环、融入新格局,都迫切需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纳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否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优化营商环境是锻造干部作风的基础工程。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作风的“显示器”。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干部作风必然务实;营商环境差的地方,干部作风必然漂浮。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很多地方和部门在服务企业、项目和客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干部作风与高质量营商环境的要求很不匹配。为此,我们要通过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力整治部门这种官僚主义的“衙门作风”,着力解决好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带动干部作风根本性转变。

什么是营商环境?它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概念,主要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居环境,涵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方面面,涉及经济发展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如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给出了明确答案,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

年前,我叫市委办、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到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调查发现,我市营商环境主要存在“小鬼”难缠、清而不亲、政策不惠、执法不公、服务不优、创新不够、格局不大、保障不力等“八大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不去解决。各地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深刻反思,拿出硬招实招,尽快补齐短板、堵塞漏洞。从全市层面来说,我们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是重点打造好三大环境。

一要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集中度最高的指标就是政府服务效率和效果。从上述八个方面问题来看,大部分都是政务环境的问题,我们要精准聚焦、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切实在政务环境建设上下功夫。要真正把市场主体当作“衣食父母”。没有企业的枝繁叶茂,地方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损害的是我们自身的发展。全市上下要真正把服务意识刻在脑海、融入血脉、注入灵魂,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宁可自己麻烦和辛苦,也要让市场主体和群众方便,让服务对象从政务服务中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要真正以政务效率换取发展效率。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为企业减一天时间跑审批,企业就能多一天时间谋发展。瑞昌首创“企业开办直通车”,整合市监、公安、银行、税务四个环节到一个窗口办公,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之内完成,最快只需1个小时。正是这样高效政务环境的带动下,瑞昌实现了从出门招商到在家洽谈的转变,客商扎堆抱团落户。各地都要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导向,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加快“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干部迈开腿、群众零跑腿,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发展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要真正通过要素保障为企业排障。要素保障在营商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着力降低融资成本,创新融资授信服务机制,搭建更多“银企”合作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切实加强电力设施、供水管网、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保障能力,降低用能成本。同时,要依托职教院校资源,用好市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为企业用工用才牵线搭桥。

二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能够保证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我们要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非禁即入”的原则要坚持到位。最近,中办国办发布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我们要严格对标、精准对表,抓好贯彻落实。要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在放宽准入的基础上,逐项清障,促进公平竞争。特别是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工程,要引进有实力、有技术、有业绩、有信誉的大型专业化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共同开发建设。“无事不扰”的要求要落实到位。监管是一道难题,把握得不好,就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我们要创新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通过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信用奖惩等机制,推动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减少企业干扰。要实施容错机制清单化管理,与时俱进提高监管能力。“信用立市”的理念要贯穿到位。全市上下要把信用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开空头支票、不打半点折扣,作出的承诺和政策就是“砸锅卖铁”,也必须坚决兑现,用政府的诚信换取客商的信心。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管是这届那届,我们都是为地方发展尽责、为造福百姓尽心,要维护好党委政府的信誉。市营商办要协调好“三库(文件库、政策库、企业库)一平台(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梳理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同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健全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构建“诚信受益、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

三要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执法司法公平公正,各类产权所有者才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我们要推动“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找门路”向“找政策”转变、“找靠山”向“找法治”转变,着力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要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保障。我们要坚持以提高投资安全感为导向,依法平等保护好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坚决清理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障碍,加大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要防止自由裁量的任性而为。留出自由裁量权,是为了在执法过程中不搞一刀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滥用自由裁量权,甚至滋生腐败。我们要结合实际,对涉及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进行再梳理,细化出台我市的执法标准,用制度的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堵塞腐败的源头。同时,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针对营商环境建设,抓好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要推进刚柔执法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精准把握执法司法尺度和温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刑事犯罪,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尤其是对涉企案件慎用强制措施,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避免出现“办了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后果。

项目建设,是拉动大投入的原动力、助推大循环的支撑点、锻造营商环境的大熔炉。我们在规划“十四五”时期发展时,谋划布局了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基础性和支撑性的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今年提出“项目大会战”,制定“七大会战”

计划。

就是要把这些重大投资和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落实稳定经济基本盘助推经济双循环。我们要把开展项目大会战和营商环境巩固提升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在项目大会战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以项目大会战的成效检验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

第一,要在强化项目生成中夯实会战之基。新发展格局下,大投入带动大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开展项目大会战,就是要通过“一年三千亿、三年近万亿”的大投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势,这是宣战书,也是军令状。这么大的资金量要确保序时投下去、足额投到位,首当其冲要解决好投入从哪里来、项目怎么生成的问题。怎么解决?关键要抓好三块。重大产业项目关键在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抓经济的大事,也是抓发展的难事。我们不仅要招大项目、好项目,更要招真项目、实项目,切实防止以小充大、以次充好。招商引资的核心就是三条:敬业负责是前提,创新办法是手段,优化环境是根本。年前巡回看变化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彭泽县连续签约了2个50亿元、2个30亿元和1个20亿元项目,甚至有企业放弃在别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奖励15%的优惠条件而落户彭泽。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到头都凑不齐几个好项目,彭泽却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招到这么多大项目?春江水暖鸭先知,客商的口碑最有说服力。所以,只要做到敬业负责、创新办法、优化环境三条,就不愁招不来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关键在争资争项。当前,正处于“十四五”开局起步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扩大有效投入,畅通大循环、构建新格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迎来了最好的时期。同时,各地都在搞规划、做盘子、扩投入,千方百计争资争项。在这种大争夺、大比拼的背景下,只有快人一招、先人一步,才能抢到更多、争到更多、抓到更多,否则只能步人后尘,甚至连残羹冷炙都捞不到。因此,我们要增强政策敏锐性、洞察力,关注、研究、吃透、弄懂、用好政策,把握国家投资方向、热点及趋势,积极对接争取,对一些支撑性强的项目,拼命去争、拼命去抢,紧盯不放、常抓不懈。重大城建项目关键在市场运作。当前,我们正在加速推进中心城区“五大组团”建设,项目布局有需求、有空间、有资源,关键是要包装好、运作好,关键是要选择有信誉、有实力、有眼光的投资商。否则,这些项目就会拖拖拉拉、反反复复。县里在推进重大城建项目建设时,也同样要注重包装运作,做到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带一批。

第二,要在创新操作推进中提升会战之效。完善的指战体系和健全的推进机制,是大会战取胜的重要保障。搞项目大会战,也是“大兵团”作战,组织构架必须合理,排兵布阵必须科学。我们大会战总的组织构架是“1+7+1+1”推进体系,各个机构都要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开展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要坚持以往的好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概括起来,就是在三个层面,都建立健全“五个一”的机制。全市层面要构建“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即“一季一观摩、一季一开工、一季一排位、一季一发言、一季一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现场观摩会以往只看好的,从今年开始,我们既要看好的,也要看差的;每季度举行一次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每季度进行一次排位通报,晒一晒、比一比、促一促;每季度组织一次会议发言,好的作典型发言、差的作表态发言;每季度进行一次项目推进情况分析,提出对策,这“五个一”可以结合起来开展。各个领域要建立“五个一”的推进机制。“项目大会战”七个牵头单位都要制定本领域“一案一库一表一单一牌”。一案,就是专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一库,就是项目库,动态谋划储备一批项目。一表,就是进度表,既标明。

计划。

进度,也掌握实际进度。一单,就是调度单,建立调度台账,强化调度管理。一牌,就是红黄牌,对进度不达标、时间有滞后的项目,由专项指挥部给予“黄牌”警告,并重点调度、提级督导;挂“黄牌”整改不力的项目,由市总指挥部给予“红牌”警告,并全市通报。各条链要完善“五个一”的责任机制。要把产业“五个一”机制延伸覆盖到全市十大产业链上来,把城建项目“五个一”机制延伸覆盖到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项目上来,着力解决项目招引任务完成率不高、开工率不足、序时率不达标、竣工率不理想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及时提交“五人决策小组”研究解决。同时,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不必完全复制,不需大而全,关键是要管用有效。

第三,要在做好帮扶服务中成就会战之功。检验“项目大会战”成效,关键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项目能否尽快竣工投产、产生更好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城建、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项目能否尽快建成运营、发挥更大社会效益。我们要紧扣“两个关键”,切实做好“挂帮管”工作。挂,就是领导挂点。今年我们将开展市级领导挂园区、挂项目“双挂”活动,每名市级领导挂点一个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挂点一个以上带动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挂点要真挂,不能假挂。真挂就是要在一线服务项目、在前线协调矛盾、在火线解决问题,发挥好头雁效应。挂点既要挂责,也要挂心。挂心就是要挂出进度、挂出成效、挂出作风。挂点既要挂帅,也要出征,就是要脚踏实地、爬山涉水、披荆斩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用工、审批等方面难题。帮,就是部门帮扶。从今年开始,为配合为期三年的项目大会战,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个部门进千企、精准帮扶促发展”活动,组织市、县两级1000个以上部门,对全市1000户以上规上企业实行结对帮扶。怎么帮?第一是尽职责,就是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重点围绕“三帮两保一加强”,把帮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做到位;第二是破难题,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帮助企业调处矛盾纠纷;第三是当高参,真正成为能够为企业把脉问诊、谋划长远的高参,引导企业融入本地产业链,融入区域大格局,加快做大做强。管,就是项目管理。去年已确定开工而没有开工的,要迅速组织开工建设;今年确定开工的,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目前在建的,要抢抓晴好天气,日夜兼程加快建设;对已竣工的,要尽快明确管理主体、办理移交手续、投入运营使用。尤其是城建、基础设施、新基建、公共服务等公益类项目,我们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造成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不能建成就不管、建完就了事,一定要管得好、管到位、管长效。纯公益项目要加大建后管养财政资金投入,功能性项目要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运营机制,有效盘活资源,最大发挥效益。

评判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包括企业评、部门评、第三方评三个方面,但不管怎么评,最终依据还是企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全市上下要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切实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要求落实落细,不断提升企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

第一,责任要再加压。优化营商环境,人人皆有责,人人要尽责。市四套班子领导既要发挥“领头羊”效应,也要“一岗双责”,抓好抓实分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既带头抓好统筹协调,更要带头做一名“首席服务官”,到企业、到群众中靠前服务。市营商办要起到“牵引器”功能,统筹协调好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定期调度。市行政审批局要树立“主战场”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改进服务作风、优化服务态度,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市工商联要发挥“娘家人”作用,利用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倾听企业呼声,回应企业诉求,真正站在企业角度,为企业排忧解难。其他责任部门要积极配合,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带头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抓好关键事、关键人、关键环节,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本单位本部门办事时反映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真正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营商环境的工作合力。

第二,监督要再加力。要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窗口单位存在的推诿扯皮、作风疲沓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要整合重大城建项目督查办和重大项目办力量,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和项目大会战联合督查办。联合督查办要科学制定督查计划,不仅督进度、督问题,还要查责任、查作风,要督到关键、查到要害,真正督出效果。要对排名靠前的大张旗鼓地表扬,对排名靠后的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要把平时的督查结果与考核挂钩,避免督而无果、查而不究的现象发生。纪委监委要结合“怕、慢、假、庸、散”作风整治,瞄准营商环境领域,每季度查处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抓典型、强震慑、促整改。要坚持有反映就调查、有举报就核实、有问题就处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形成查处一个、警示一片、教育全体的效果。

第三,考核要再加实。要对标国家和省里考核评价体系,尽快研究出台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办法,对各地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工作要以企业和群众为评价主体,重点衡量企业群众是否满意、政策落地是否顺畅、企业是否得到实惠等。考评结果要与部门和地方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干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以及项目资金支持等挂钩,作为实施激励问责的重要依据。今后,针对各地各单位在营商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坚决做到“曝光必约谈、约谈必问责”。要通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真正把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第四,氛围要再加浓。抓工作既要埋头苦干,确保成效,也要宣传造势,浓厚氛围,让企业和群众看到我们工作的决心,赢得对我们投资环境的信心。要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新旧媒体,及时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各级干部和企业群众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形成人人都关营商环境、事事都关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十四五”发展大幕已经拉开,九江的发展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全身投入项目大会战,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省优化营商环境会议要求,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突破,着力建设办事方便、法制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既是xx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提升期,更是区域竞争重新洗牌带来的严峻挑战期。全市上下要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优化营商环境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正如************所讲”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对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来讲,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缺少,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各种要素资源加速聚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从全国大环境看,全国上下都把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摆上突出位置,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一些大企业之所以会选择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落户,并不断发展壮大,与这些城市高效的行政办事效率、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创新分不开。同时,我们熟知的民营经济强省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也已经推广至全国,正在被各地模仿、跟进、拓展和创新,有的地方不仅能”最多跑一次”,还实现了网上办,甚至”秒批”。此外,从杭州、佛山等地提出”企业家之城”的打造,到银川实施”九大创新”、榆林启动”十大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行动”、包头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周边城市,都已将目光从单纯打造”政策洼地”转向了对一流营商环境的极致追求。

从自身实际看,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全市属于全国最为落后地区,我们如果现在还不重视营商环境,这些年聚集形成的产业优势将不复存在;如果我们还不警醒,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掉队。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中涉及我市的x个方面、xx个问题,可以说是针针见血,指出了我们的变更和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我们要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突破口,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姿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根本好转。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区域发展的比拼,归根结底是营商环境的比拼,人才往哪里走、资金往哪里流、项目在哪里建,都取决于哪里的机会多、障碍少、效率高、服务好;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往往发展就快、质量就高;营商环境差的地方,往往发展就慢、质量就差。我市目前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传统产业还是主导,新兴产业还较薄弱,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还不稳固,无论是推动产业升级、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还是畅通大循环、融入新格局,都迫切需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纳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否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站在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高度,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xx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坚决树立起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真正把营商环境打造为xx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品牌。

一是努力做强”xx市效率”。把提升效能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实施流程再造,推行极简审批,大胆创新整合,真正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最便捷效率、最有效监管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情一次办好办到位。

二是努力做优”xx市服务”。围绕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优质便捷服务,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三是努力做实”xx市信用”。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治理格局,营造”政府兑现承诺,企业兑现投资,个人以诚立身、以信兴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努力做精”xx市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发展定位、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营商环境服务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xx市特色的标准体系。

按照优化营商环境作风整治年和全员招商年要求,瞄准”全国一流、全省标杆”总目标,持续发力。

一要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全力推进审批提速,最大限度整合并减少重复提交的申请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内部环节,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推进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各类证照和审批时间”五减少”。对上级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全部实行”回头看”,凡是上级明令取消或没有设定依据的要一律取消,凡是上级下放和调整给区直部门行使的要全部承接到位。要以”一门、一号、一网、一窗、一次”改革为抓手,推动政务环境改革,按”最多跑一次”标准,进一步梳理哪些审批事项还能减少办理时限。强化政务信息数据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建立群众企业办事信息一口接入、全盘推送、提前介入、主动上门的服务机制,让数据多跑腿,群众、企业少跑路,进一步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从审批职能向监管职能转变和优化,畅通审批服务”高速路”。

二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我们研究政策,不要只研究什么不可以做,还要倒过来研究,还有什么可以做,要全面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要把政策落实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切入点,像减税降费,是企业期盼已久、拍手欢迎的好政策,财政压力再大、困难再多,我们也要坚决兑现承诺,把好事办好,让企业满意。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内资和外资一视同仁,执行政策不走样,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避免朝令夕改、内外有别的现象发生。对新产业、新业态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其创新发展,守住基本规则和安全底线,坚决破除阻碍企业活力发挥的各类垄断。

三要营造优质的生产环境。”便企利民”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出发点,能不能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减轻负担、降低成本,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硬指标”。要严格清理涉企收费,建立健全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集中公示制度,坚决清理取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要强化要素供给,坚持全产业链、全要素、全地域发展思路,统筹全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加强与周边旗县市区之间的共建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土壤制度和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加快僵尸企业的出清,进一步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土地开发使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要加速破解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国有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鼓励并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取消反担保,降低担保费率。

四要营造包容的人才环境。在招才引智上持续发力,鼓励企业吸引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来旗创业干事。目前,我市现有规上民营企业xxx家,民营经济支撑着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创业、吸纳社会就业和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引导人才向这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聚集,提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配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积极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订单式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全方位、情感式、个性化的服务,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在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既来之能安之。

五要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带头重诺守信,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的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同时,要加快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进度,各级各部门必须把专项整改、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从心底认可和珍视广大企业家的劳动,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营造让大家有信心经营、有恒心投资、有决心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主动探索有效的失信评价机制,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按期履约,树起xx市党委政府和企业诚信践诺的良好形象。要坚决查处向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伸手行为,在全社会树立保护创业者、尊重纳税人、服务企业家的鲜明导向。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对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打击力度,切实做到便民利企。

六要营造向上的人文环境。开放包容的宽广心胸、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和谐氛围,很多时候是吸引企业投资兴业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家来xx市考察,都希望和市里的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见面,这样他们会感到踏实和放心,通过见面交谈,也能反馈出很多企业的诉求和市场变化的信息,更加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制定更为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同企业打交道、同企业家交朋友,不能”脸好看、门好进、事还难办”,更不能有”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的想法,鼓励大家真诚坦荡地与企业家交朋友,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工作中最简单的是说”不”,最无能的也是说”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对企业和群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质疑,不要轻易对他们说”不”,工作人员轻轻地一个”不”字,就可能把一个企业挡在了外面,也就把项目和资金挡在了外面。七要营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些对企业、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发达城市、先进园区,无不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观和精致舒展的城市品质。所以说,城市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我们要将提升城市品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吸引力的重点工作,加大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强化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和服务能级,为生活在xx市的群众和外来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多样化服务。

营商环境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关系xx市未来发展的大事,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以坚定的决心、坚决的态度,动真碰硬,抓紧抓实。

一是领导要尽责。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牵头作用,既要带头抓好统筹协调、研究调度等各项工作,更要带头当一名”首席服务官”,到一线、到企业、到群众中靠前服务、解决问题。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先决条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本单位本部门办事时反映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都要主动靠前,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维,制定精确、具体、有效的举措,确保每个企业遇到的难题都能从根本上、实实在在得到解决。

二是监督要跟上。要适应在监督中开展工作、在监督中做好工作的常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零容忍、全覆盖,要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窗口单位存在的推诿扯皮、态度粗暴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要坚持有反映就调查、有问题就处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切实形成处理一个、警示一片、教育全体的效果,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在短时间内看到旗委、政府抓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三是考核要动真。市委办、政府办也要强化督促检查,对重点项目开展情况定期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监委、组织部要牵好头,每半年对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

四是氛围要强化。宣传部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和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在全市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引导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主动维护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优质营商环境这张名片。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行动、根本在于落实。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为推动新时代xx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七

同志们:

刚才,xx部长通报了我县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情况,xx书记通报了影响我县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从两个通报来看,问题不少,任务艰巨。县纪委监委、县发改委、县工商联、县税务局、县供电公司、县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作了发言,希望大家要言行一致,抓好工作落实。关于下一步营商环境工作,会上印发的《工作要点》和《“三重”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作了明确安排,大家要对照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在认识上再深化,解放思想再出发。

营商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一)从上级要求看,优化营商环境是大趋势、硬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并多次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就改善营商环境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用“生产力”来定义营商环境,提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从去年起,国家、省市开始对各地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这两年,省里先后印发了《xx省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试行)》《xx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市里也印发了《xx市打造“三重”营商环境实施方案》、《xx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省委xx书记、市委xx书记均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打响‘xx办事不用求人、xx办事依法依规、xx办事便捷高效、xx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市第五次党代会也提出“打造营商环境最佳设区市”目标。从国家省市一系列部署来看,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来看,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的政治任务。对此,大家要有敏锐感知,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

(二)从发展全局来看,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的比拼日趋激烈。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数据的差距、企业数量质量的差距,实际上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朝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向哪里投。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发展条件、交通便利都没有优势,只有通过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塑造优势,才有可能实现跨越赶超,实现“小县大作为”。因此,大家要站在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局的高度,以“等不起、坐不住”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对标一流、迅速行动,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实功、出绝招,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三)从政府职能来看,优化营商环境是份内之职、责无旁贷。为企业服务是政府的本职。做优营商环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型,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全力打造“五型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主攻“五大战略”,争当“五个示范”的战略目标,我们更要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因此,大家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主动亲近企业、服务企业,坚决破除作风上的“官本位”,让企业与群众“站c位”,全力当好为企业服务、帮企业跑腿的“店小二”“勤务员”,做到倾心倾情倾力为企业服务。

二、要在举措上再夯实,找准差距补短板。

我衙门再小、官职再低,还是政府部门,你还得找我。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人“事好办”,对不熟悉的企业或群众则百般拖拉。不落实,抓工作大而化之,习惯于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办事推拖、效率低下,不推不动。以上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对号入座,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要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全省此次评价反馈的各类问题,各相关单位要抽调人员,成立工作专班,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逐条整改、逐条落实。比如,针对获得电力时限长、成本高的问题,要拓展办电零上门、零审批和零收费“三零”服务范围,提高直供电交易比例,推动实现企业电力接入“零成本”,确保低价、稳定用电。比如,针对办理建筑许可时限较长的问题,要深化工程项目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除红顶中介,推行“六多合一审批”“不见面招标”“容缺受理+承诺制”等模式,优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比如,纳税方面,要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加快推进网上办税、移动办税和自助办税,推动办税缴费集成化、智能化、便利化。在完成已反馈问题整改的同时,还要坚持举一反三,进一步通过“企业家谈问题”“代表委员提问题”“人民群众找问题”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作用,抓痛处、挠痒处,把更多潜在问题找出来,及时加以整改解决。

另一方面,企业贷款门槛高,附加条件多,贷款周期长,推高了融资成本,企业想贷贷不了。对此,县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县人民银行、银保监xx监管组等部门要主动作为,加快推进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强化政银企对接,搭建政银企平台,打通金融信贷信用信息壁垒,促进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同时,要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信贷需求。二要完善企业帮扶机制,加快推行企业评部门、园区评干部“双评”机制,倒逼园区和部门干部创新举措、主动服务,真正实现“围墙内的事情企业自主办、围墙外的事情政府或者部门帮助办”。要落实好“党政领导企业接待日”、“政企茶叙会”、县领导帮扶企业、纪检监察“百人联百企”、县直单位定点帮扶企业等工作机制,及时分析解决企业合理诉求。三要创新企业招工机制,县人社局、县职校、县园区管委会、县城控集团、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各负其职,积极通过探索灵活就业和弹性用工机制、校企合作、劳务派遣、专业招商招工队招工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招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三)要提升服务质量。以“五型政府”建设为统领,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一件事一次办”“一链办”,扎实推进“x服通”4.0版建设、“六减一增”行动,以实实在在改革举措,增进企业的获得感,加快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努力争创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县。比如,针对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兑现难等问题,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通过“x服通”等平台,即时为企业推送政策,实行政策兑现“零跑即享”服务,政府后台“一站式”审批结算。同时,各单位要把党性最强、素质最好、业务最精的工作人员放到行政服务窗口,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能力和责任意识,树立xx政务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要在责任上再压实,协调联动聚合力。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每个单位、每位干部都是局内人,条条块块都要担好责,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一)要扛起责任担当。为切实做好优化营商工作,县里专门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纪检、发改、工业的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下面设立督查、宣传等推进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委(营商办)、县工商联参与开展日常工作。要建立工作简报,从下周开始,每周刊发一期(纸质和oa),介绍好经验、好做法或者通报存在问题。建立一个督查组,由xx书记任组长,对各地各部门在营商环境中的问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持续曝光一些典型案例。营造一种氛围,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牵头,在相关媒体开设转作风优环境专栏,曝光典型。实施一次集中攻坚,从今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前,确保这次活动取得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发改委(营商办)、县工商联要牵头抓总,一起抓好统筹谋划和协调落实,积极对接上级要求,确保规定动作不漏项、自选动作更精准。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把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督办员,结合“局长进政务大厅”活动,经常到服务窗口,听听群众和企业的意见建议,看看承诺事项落实没有,工作短板在哪里。特别是县政法部门,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大力整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严厉打击盗窃、敲诈、勒索投资企业的犯罪活动,严厉惩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严肃查办无理刁难、寻衅滋事、非法阻工等不法行为,全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二)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强化督查问责,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通报。县委督查组要精准发力,把营商环境核心指标的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的重点,增强精准性,确保有的放矢,真正找出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坚决避免形式上督查、程序性督查。县纪委监委要强化落实责任追究,主动参与,发现案件线索,要发现一起,问责一起,震慑一片。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建立快捷便利的投诉受理和调查追究机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部门本位主义和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要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县“五型”政府建设监督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以及第三方评价作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主动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评价。要发挥考核导向,在今年全县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考核中,加大对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工作考核的权重,倒逼各部门履职尽责。

要广泛宣传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曝光损害营商环境的负面典型,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标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群众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鼓励干部群众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持者、建设者和推动者,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自觉。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八

同志们: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政务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吸引要素集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升竞争力。

这次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分析当前我市营商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直面问题、全力整改,加压增责、奋勇争先,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推动x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刚才,x同志通报了今年1-3季度我市营商环境监测结果,落后县区、部门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先进单位要保持势头、勇争一流,落后单位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一会儿,x还要发表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优化营商环境事关x高质量跨越发展大局,重在找准短板不足、重拳铁腕整治。

“信易贷”授信金额达x亿元,获贷金额x亿元,居全省第二;

在全省率先实现x—x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跨省通办”。

虽然我们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作出不少努力,整体评价和社会反响逐渐向好,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标群众期盼,服务依然不优。“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优化营商环境,无论是精简材料、优化流程还是体制改革,最终效果都要从为百姓办事的“界面”上体现出来,从群众的满意度上体现出来。当前,我市群众办事普遍存在着以下三大烦恼:一烦办事指南不清晰,办事无门路。目前,市行政审批中心办事大厅共有x层,涉及部门多、窗口多。但大厅窗口设置不合理,分布标识不醒目,办事指南不清晰,再加上大厅内咨询台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练,大部分群众第一次到大厅办理业务很难精准找到对应窗口,往往都要在里面来回兜圈子、问路子。二烦部门数据不共享,办事来回跑。比如,群众办理契税业务,需先到税务窗口申请,再去不动产登记窗口查询并出具证明,之后再到税务窗口排队交费。前后需要排三次队,遇到排队人多的时候,半天时间根本办不下来。如果数据共享,群众只需到税务一个窗口,即可完成申请、查询、交契税所有业务。三烦窗口人员不在岗,办事办不成。比如,群众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在公积金窗口办完前期手续后,需要对接贷款银行,但是大多数银行每周仅固定x—x个工作日在大厅内办理贷款服务,其他时间银行工作人员均不在岗,群众无法办理业务。我们政府有一位同志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第一次去,银行窗口没有开,第二次排队等到了,但工作人员要下班不办理了,直到第三次去才把事情办成。这些点到的现象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们在座的领导同志们,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看一看,去亲身体验一下群众办事的烦恼。

x县医疗保障局监管二队稽核员x利用职权向乡镇卫生院打招呼,为亲属在医药配送方面谋取利益等问题。第三种是找熟人现象。在x,办事先找熟人,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病态。小到减轻违章处罚,大到企业办事审批,这些本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或者政务app上就可以办理的事项,大家的第一反应却往往就是先找熟人、打声招呼。这种重关系、重人情的“熟人社会”文化同样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块绊脚石,因为找熟人的运行规则弱化了“法治”的功能,以“关系”代替“规则”,以“熟人”的情面代替法律的威严,使得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在“人情”的左右中常常倾斜。第四种是冷商拒商现象。一方面我们天天讲要加大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部分县区和部门仍存在轻商问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不能平等对待。有些即便是企业主动上门,仍然爱答不理,冷眼相待,甚至拒之门外,主动服务意识差。比如,x县市场监管局玉都所所长x,在唐山某盐业公司x分公司咨询拟于x县建设储盐仓库相关问题时,将该盐业仓库仅需办理行政备案人为要求办理食品经营行政许可,在企业反复询问办理的法律依据过程中,x还态度冷漠、语气蛮横,与企业负责人发生争执,后引发网络舆情。

全省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为x亿元,我市为x亿元;

破产案件全流程办理时间长,x办理破产平均用时为x年,远高于郑州的x天。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警醒,制定有力举措,坚决整改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和省级层面相继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特别是省委书记x同志,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工程、战略性基础工程,对标先进、对接国际,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对照上级部署和x实际,x多次要求对标全国最先进的地市,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高效x、廉洁x、诚信x、法治x、低成本x,努力提升综合位次、营造一流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政治、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更高站位、更硬举措、更实作风,下大力气补上这个短板,加快呈现全市营商环境新面貌。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打好组合拳、实行标本兼治。

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尤其当前面对疫情的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优化营商环境既是疫后重振的“铺路石”,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近期,市里研究下发了《x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x市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等,条条都是干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对标对表,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勇于突破、永不满足,着力把x打造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兴业福地,争创“x最优”营商品牌。

坚持争创一流,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跑最少的路;

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花最少的时间;

坚持互联互通,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交最少的材料。这“四个最少”就是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努力方向,对于部门来说就是工作的标准、工作的追求、工作的成绩。主要是要做到“极简、极准、极速”:

一要在“极简”审批上求突破,提升“放”的含金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优化审批流程,落实“四减一造两提”(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费用,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要求,推广“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模式,确保减无可减、降无可降,用政府的主动“瘦身”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困”。比如:要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大胆破冰,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提升“一次办成”质量。x月x日前,在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可用的情况下,“一证通办”事项达到x项以上,联办“一件事”不少于x项。再如:全面实行企业开办x小时办结工作制,将申请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账号开户并联办理,压缩为x个环节,企业开办赠送x枚印章。

二要在“极准”监管上出实招,提升“管”的有效性。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撒手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宽进严管,实施全过程“极准监管”,使监管“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要依法监管,坚持公开透明,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要包容监管,寓监管于服务中,坚持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只要不踩红线、底线,决不一罚了之、一停了之,甚至一关了之,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的问题,实事求是界定责任,非主观故意的要包容,给企业整改的机会。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要鼓励创新创造,不要急于下结论,简单“封杀”。比如,去年x月,x县检察院在依法审查起诉某建材有限公司张某、技术负责人时某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时,充分考虑该公司是县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石料生产民营企业,多年来为县域经济发展、扶贫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又有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依法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使企业快速全面复工复产。要创新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既提高监管效能,又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另外,对否决事项,要实行“领导审签制”,一线的窗口、一线的办事人员,不要轻言不能办,要多想想怎么办,吃不准的事可以商量着办。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化、模式化,而是要更多地深入研究、分析、判断。

三要在“极速”办理上下狠劲,提升“服”的满意度。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为企业减一天时间跑审批,企业就能多一天时间谋发展。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强化政务资源应用、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管理水平、畅通政情民意诉求渠道。比如:江西x首创“企业开办直通车”,整合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税务四个环节到一个窗口办公,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x天之内完成,最快只需x个小时。正是在这样高效政务环境的带动下,x实现了从出门招商到在家洽谈的转变,客商扎堆抱团落户。信息化是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手段。要强化大数据思维,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和业务系统整合对接,着力打破行业壁垒数据壁垒,做到让投资就像网购一样简单,只需要一张网,就能实现一键解读、一环响应。要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大力推广应用“宛快办app”,加快x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全市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达到x%以上,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二)以降低企业成本为重点,着力打造兴商富商的政策洼地。低成本的市场环境,是吸引客商、繁荣市场的基础条件,也是优良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关键是看企业的获得感,核心在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持续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

对政策不完善的,要紧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优化,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同时,要建立“认定类”政策兑现“直通车”制度,做到“企业不申报,资金及时到”。比如,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在x年x月x日,上线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亲清在线”,平台一端对所有企业开放连接,另一端向所有与企业相关的服务部门开放连接,系统不需要企业提供任何数据,只是为企业开放一个服务互动的端口,实现惠企政策的线上兑付,目前平台已上线x条惠企政策,兑付企业x多万家,累计兑付金额逾百亿,凡是符合兑付条件的企业,资金当日精准、高效直达企业账户。要提高政策覆盖面。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要给予更大支持,确保他们在遭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能够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

三是减税降费要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走出去、沉下去,利用税收大数据,结合全市开展的“万人助万企”活动,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减税降费政策的一对一精准推送与解读,并积极辅导企业学会用好网上办理税费减免的方法,让企业“多走网路”、“少跑马路”,集中精力搞经营。这里我强调一点,要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继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对公用事业、物流等领域涉企收费开展检查,坚决避免减税降费红利被截留。

(三)以提升社会环境为重点,着力打造安商稳商的投资宝地。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只有确保市场主体能够在设施完善的城市,依靠规则公正和法律保护健康发展,才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一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把法治作为x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来打造,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推动“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找门路”向“找政策”转变、“找靠山”向“找法治”转变。要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要精准把握执法司法尺度和温度,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尤其是对涉企案件慎用强制措施,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避免出现“办了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后果。

对失信者,要在媒体上常态化发布失信黑名单,真正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处处受益。这方面,我们将建立市级“信易贷”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平台投入产品,对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创新续贷方式,构建以征信体系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切实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三要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只是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感知温度。城市宜居度高起来,城市吸引力也会强起来。比如,苏州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铁站,有人大、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等x高校,也拥有着如诗如画的园林式古城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对企业、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仅苏州工业园区内,就座落着x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有x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及x家“国字号”科研院所。要将建设品质城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抓好“四改一拆”,完善城区交通路网,加强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管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用“绣花功夫”“工匠精神”管理城市,让城市更有序、更干净、更秀美,不断增强x的对外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以提高企业家地位为重点,着力打造尊商重商的兴业福地。企业家是经营管理企业的“科学家”,是目前x最为稀缺的资源,无论怎么重视、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工作中,要着力做到“三个一”:

对受表彰的企业家建立信息库,颁发荣誉证书;

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机场、高铁站乘车时走贵宾通道等,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宣传部门要在全市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高频次、大力度宣传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攻坚克难谋发展的感人事迹,真正让群众认识到企业家是第一资源、了解这些企业家、创业者为x发展作出的贡献,真真切切地让企业家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关爱和尊重。

二是坚持一个底线,就是坚决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不动摇。切实维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严防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超标采取财产强制措施、财产处罚过宽过重等现象发生。要健全企业家容错纠错制度,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各职能部门以帮助整改为主,不予行政处罚;企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比如,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湖北老板在浙江金华市投资办厂,建厂房时有处违建,当地执法部门接到举报后,上门第一句话是“不好意思,打扰了,有人投诉您违建,我们来了解下”,紧接着又说“您放心,这个违建,如果您自己马上处理好,我们就不开罚单,也不处罚了”,微笑说完后执法人员就离开了。这非常值得我们所有执法部门同志学习借鉴。

只要企业发展需要,我们就要心清如水地为企业“站台”。

三、优化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完善制度机制、坚持常抓不懈。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观念转变、体制革新、利益调整、关系重塑,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出重拳、下猛药,扎扎实实地干、久久为功地抓,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树立与“市”俱进意识,打破狭隘的利益观,建立健全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市场生态;

遇到矛盾,要想新招而不是循惯例;

遇到阻力,要找办法而不是找理由。在全面对标学习一流地区的同时,更要敢于超越、大胆探索,不断推出更多标志性、突破性的创新举措,打造x特色品牌。要转变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严格执行“x”工作制度,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能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能等,难办的事想办法办、决不能放,需要合办的事协作办、决不能推,切实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作风,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要奔跑点菜,用点餐配菜的耐心主动服务;

要快速上菜,用闻声而动的迅捷高效服务;

要静候用餐,用实实在在的减负真情服务。唯有发扬这种“店小二”精神,以市场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坚持围墙外的事包办,围墙里的事帮办,服务对象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我们就要主动谋什么、做什么、推什么,始终做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四到”,让每一个来到x的企业都能获得最贴切的服务、最舒适的环境。比如,苏州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几十年如一日,用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向市场主体、向人民群众付出“真心行动”。去年还建立了月度沙龙、微信群联系、信息直报等“三项制度”,使企业家的意见、诉求能够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二是发扬敢于斗争精神。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自我革命,只有动一批人的“奶酪”,才能成就所有人的“舒心”。尽管深圳、南京等地区的营商环境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他们还在不断探索创新、自我提升。我们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拿出义无反顾、动真碰硬的勇气,必须刀刃向内、刺刀见红,勇于革掉思想上的陋习、打通工作中的梗阻、交出口袋里的权力,在自我革命、勇于斗争中实现营商环境的彻底转变。

(三)完善协调调度、督导推进、考评奖惩三项机制,靠健全的制度常态常效推进。一是完善协调调度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牵涉部门多,考量的不单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干部的能力,而是一个地方的整体凝聚力和协作力,所以各县市区和部门都是责任主体,必须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局限。

对考核排名靠后以及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要严厉处罚。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排名靠后单位扣发的各类奖金,市里一分不留,全部用于对先进单位的奖励,切实通过重奖重罚来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我们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营商环境,谁给x营商环境拆台、抹黑,市委、市政府就让他下台、把他拉黑。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事关x高质量发展,事关x未来。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x形象”的理念,自觉做营商环境的守护侠、促进派,在全市上下奏响“你投资、我服务、共发展”的协奏曲,真正形成“一切为了投资者,为了投资者的一切”的发展环境,让投资者在x“最舒心”,以营商环境的最优带动投资创业的最热,让x在打造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始终行稳致远,永远活力四射!

谢谢大家!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十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省优化营商环境会议要求,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突破,着力建设办事方便、法制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往往发展就快、质量就高;

营商环境差的地方,往往发展就慢、质量就差。我市目前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传统产业还是主导,新兴产业还较薄弱,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还不稳固,无论是推动产业升级、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还是畅通大循环、融入新格局,都迫切需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纳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否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站在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高度,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xx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坚决树立起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真正把营商环境打造为xx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品牌。一是努力做强“xx市效率”。把提升效能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实施流程再造,推行极简审批,大胆创新整合,真正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最、最便捷效率、最有效监管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情一次办好办到位。二是努力做优“xx市服务”。围绕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设身处地为企业和群众着想,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优质便捷服务,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三是努力做实“xx市信用”。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治理格局,营造“政府兑现承诺,企业兑现投资,个人以诚立身、以信兴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努力做精“xx市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发展定位、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营商环境服务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xx市特色的标准体系。

要积极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订单式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全方位、情感式、个性化的服务,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在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既来之能安之。五要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法治是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带头重诺守信,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的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同时,要加快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进度,各级各部门必须把专项整改、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从心底认可和珍视广大企业家的劳动,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营造让大家有信心经营、有恒心投资、有决心发展的良好氛围。要主动探索有效的失信评价机制,引导和督促市场主体按期履约,树起xx市党委政府和企业诚信践诺的良好形象。要坚决查处向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伸手行为,在全社会树立保护创业者、尊重纳税人、服务企业家的鲜明导向。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对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打击力度,切实做到便民利企。六要营造向上的人文环境。开放包容的宽广心胸、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和谐氛围,很多时候是吸引企业投资兴业的重要因素。很多企业家来xx市考察,都希望和市里的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见面,这样他们会感到踏实和放心,通过见面交谈,也能反馈出很多企业的诉求和市场变化的信息,更加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制定更为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同企业打交道、同企业家交朋友,不能“脸好看、门好进、事还难办”,更不能有“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的想法,鼓励大家真诚坦荡地与企业家交朋友,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工作中最简单的是说“不”,最无能的也是说“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对企业和群众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质疑,不要轻易对他们说“不”,工作人员轻轻地一个“不”字,就可能把一个企业挡在了外面,也就把项目和资金挡在了外面。七要营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些对企业、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发达城市、先进园区,无不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观和精致舒展的城市品质。所以说,城市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我们要将提升城市品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吸引力的重点工作,加大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强化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和服务能级,为生活在xx市的群众和外来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多样化服务。

营商环境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关系xx市未来发展的大事,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以坚定的决心、坚决的态度,动真碰硬,抓紧抓实。一是领导要尽责。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牵头作用,既要带头抓好统筹协调、研究调度等各项工作,更要带头当一名“首席服务官”,到一线、到企业、到群众中靠前服务、解决问题。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展一切业务工作的先决条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本单位本部门办事时反映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都要主动靠前,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维,制定精确、具体、有效的举措,确保每个企业遇到的难题都能从根本上、实实在在得到解决。二是监督要跟上。要适应在监督中开展工作、在监督中做好工作的常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零容忍、全覆盖,要紧盯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特别是针对一些窗口单位存在的推诿扯皮、态度粗暴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要坚持有反映就调查、有问题就处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切实形成处理一个、警示一片、教育全体的效果,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在短时间内看到旗委、政府抓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三是考核要动真。市委办、政府办也要强化督促检查,对重点项目开展情况定期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监委、组织部要牵好头,每半年对各级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四是氛围要强化。宣传部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和经验做法,推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在全市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引导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主动维护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优质营商环境这张名片。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行动、根本在于落实。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为推动新时代xx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二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十四五”发展大幕已经拉开,x的发展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全身投入项目大会战,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二十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优越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核心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现在讲的营商环境指的是企业经营的全要素环境,既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也包括政治体制、司法制度、社会治安。从市场主体层面看,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营商环境有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国际上通用的是世界银行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一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等10项重要指标,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我国的指标体系主要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评价尺度重点衡量企业在创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便利程度和费用成本,聚焦城市对企业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开放水平,聚焦商务成本的竞争力和人居环境的吸引力,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软环境。当前,全国各地推动经济发展已经由拼政策、拼资源、拼人力转向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所以,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1.优化营商环境是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政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2.优化营商环境是配置资源、激发活力的必然要求。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我们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制度供给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好的服务大局,稳住经济基本盘。

3.优化营商环境是扩大开放、先发强进的重要经验。放眼国内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是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越是先进地区,越注重优化营商环境,越是大招频出、硬招不断。上海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广东上线“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浙江承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江苏打造“不见面审批”等等。这些发达地区正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中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才实现先发强进。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关键一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落后地区发展慢,受制于营商环境差。研究显示,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提升1个百分点,可使投资增长提高0.3个百分点,gdp提高0.36个百分点。我市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小,疫情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还无动于衷、动作迟缓,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就会被淘汰出局。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瞄准短板发力,破除瓶颈制约,把**打造成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努力在新一轮比拼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二、营商环境不优是我市经济社会后发的最大短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软件上,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提升,“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有效开展,全市政务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办事越来越方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营商环境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相比,与先进市州相比,与企业和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照考核要求,对标先进地区,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看,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烦、二痛、三难、四堵”。

“一烦”:烦恼办事不便利。当前政务服务信息融合共享不够、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不够、下放事项协同性不够,市民服务中心进驻的部分窗口单位仍然存在前台“接单”,后台办理,材料多、手续繁、耗时长,企业和群众办事“多次跑、多头跑”等问题,“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未完全落实到位。在这次营商环境问卷调查中,有40%的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存在怨言。

二是痛心相互推诿不担当。有的地方和部门遇到问题打太极,向上级推、向其他部门推、向中介组织推,浪费企业时间和精力。

“三难”:一是融资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老大难问题,还旧借新难到位、增量授信难落实、贷款条件难满足、融资产品难对接、融资期限难配套的“五难”问题在我市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用能、物流难。企业用能、物流等成本仍然较高,水电气热手续报装耗时长。三是用工难。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外流,很多企业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工业园区用工荒问题仍然存在。

有的政策已向社会公布,但没有实施细则和配套办法,企业不知道上哪里兑现、如何兑现;

有的政策申请限制多、材料多,企业办理繁琐不便。

有的工作落实上热下冷、前热后冷,搞选择性执行、机械性执行,甚至拒不执行;

有的表面看似与企业家往来密切,实则借机谋取私利,“亲”而不“清”,等等。

三、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推动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快见功力,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力有效服务企业,激励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把**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城市和示范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1.确立最高标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只要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积极大胆试行,不断提升整体营商环境质量和水平,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的“金字招牌”。

2.突破思想藩篱。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

没有思想的解放,就难有发展的跨越。一要敢在“潮头立”。好的营商环境是“比”出来的。要树立“站在最高处、立在最前沿”的雄心壮志,敢于向最强地区比、善于向最好地方学,推动营商环境争先进、创一流。二要不当“官老爷”。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不摆“架子”、不耍“威风”,不做“看客”、不当“过客”,推人及己、换位思考,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融洽政企关系。三要摒弃“小利益”。优化营商环境一定要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敢于破除利益藩篱,不揣“小九九”,不打“小算盘”,切实让利于企、让利于民。四要革掉“权利欲”。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摒弃特权思想,戒贪止欲、克己奉公,用好手中权、干好手中事,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真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造福于人民。五要涵养“大视野”。始终胸怀大局,登高望远观大势,立足全局明趋势,坚决克服内陆心态、码头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眼光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对有法律依据、互为前置的审批,一律合并。重点攻关“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推动“一事一流程”向“多事一流程”转变。三要共享数据。加快建设全市大数据中心,强化不同部门信息平台系统整合应用,推动数据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实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可靠交换与安全共享。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在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提高全程网办效率。四要完善政策。按照法治化要求,集中开展现有政策大清理行动,该出台的出台,该优化的优化、该合并的合并、该废止的废止,使我市惠企政策体系更具针对性、普惠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更加公平、公正、及时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4.坚决整治问题。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我市营商环境领域的症结所在,找出“病源”、拔除“病根”。一要对标对表抓整治。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表国家、省、市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一项一项查短板、找问题,一条一条抓整治、强弱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短板不补齐不罢休。二要对人对事抓整治。紧紧围绕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行政执法、公平竞争、政策兑现、招商诚信等不到位问题,对照单位职能、个人职责,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对号入座、全面整治,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结果。三要对需对求抓整治。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搭建企业需求反馈平台,第一时间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首问负责、首接负责、负责到底,及时解决企业合理需求。同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5.真诚有效服务。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塑造尊商、重商、亲商、暖商的政务文化,坚守契约精神,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一要主动服务。坚持市、县领导带头,持续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援企惠企活动,巩固提升“首席服务官”、项目代办制等做法,推进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制度化、经常化,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司法维权等全方位综合服务。二要周到服务。大力推行“一事联办”、“一窗通办”,探索建立套餐式、全系列服务,提供全程协办、帮办、代办,让企业享受到“一条龙”、“保姆式”贴心服务。三要专业服务。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全面准确掌握涉及营商环境的各项标准、制度、政策和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到不讲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四要高效服务。建立完善“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真正让企业“一趟都不跑、最多跑一趟”。五要有用服务。把为企业消除“痛点”、解决“难点”、打通“堵点”的多少和有没有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标准,看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行政执法、政策兑现等企业关注的重点是否办到位,是否满足了企业需求,是否为企业解决了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

6.减轻企业负担。一是政策要落得实。用足用好党中央支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政策,主动为企业争政策、找政策、送政策,把政策的“含金量”彻底释放出来,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二是金融要拉一把。大力组织开展金融支持复工复产、行长厂长“点对点”、“首贷”培植等金融政策宣传,积极落实金融系统向企业合理让利政策,让企业的血脉流畅起来。三是成本要降下来。对所有市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对政府定价收费、涉企保证金严格实行清单管理,不准超出清单收费、搭车收费、变相收费,不准擅自提高保证金收取标准、拖延返还时限。不折不扣落实好援企惠企各项措施,对社保、医保、公积金、房屋租金、水电气热等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千方百计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四、以工作作风的优化确保营商环境的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是“晴雨表”。各地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确保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担起主体责任,坚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2.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领域、部门很多,不是哪一个部门、那一个人的事,相关部门都是责任主体,都是营商环境,干好了人人受益,干不好个个受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有我必须功成”的境界与担当,坚持“一盘棋”、“一条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3.营造氛围。要大张旗鼓宣传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政策举措、工作成果,多形式宣传、多角度报道、多频次推送,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在全市上下树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全社会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强大正能量。

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

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坚持“零容忍”,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和害群之马。

5.结果检验。要把市场评价、企业感受、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标准,把企业活力是不是变强、企业发展是不是向好、社会财富是不是增加作为评判营商环境的导向。要探索实行营商环境季度“好差评”,把营商环境评判权交给企业、交给群众、交给基层,让企业家、客商和项目业主为责任单位打分,向全社会公开晒“成绩单”,以此倒逼全市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比拼赶超,在比拼赶超中加快实现疫后重振、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篇二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天召开全市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主要目的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动员全市上下对标国际一流和国内先进水平,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现在讲的营商环境指的是企业经营的全要素环境,既包括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激励机制,也包括政治体制、司法制度、社会治安。从市场主体层面看,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营商环境有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国际上通用的是世界银行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一套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等10项重要指标,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我国的指标体系主要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维度,评价尺度重点衡量企业在创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便利程度和费用成本,聚焦城市对企业的法律保护和市场开放水平,聚焦商务成本的竞争力和人居环境的吸引力,聚焦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软环境。当前,全国各地推动经济发展已经由拼政策、拼资源、拼人力转向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所以,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营造稳定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和党***决策部署,坚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地方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我们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制度供给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好的服务大局,稳住经济基本盘。

放眼国内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是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越是先进地区,越注重优化营商环境,越是大招频出、硬招不断。上海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广东上线“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浙江承诺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江苏打造“不见面审批”等等。这些发达地区正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中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才实现先发强进。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关键一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先进地区发展快,得益于营商环境好;落后地区发展慢,受制于营商环境差。研究显示,营商环境整体指数提升1个百分点,可使投资增长提高0.3个百分点,gdp提高0.36个百分点。我市与发达地区差距不小,疫情冲击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还无动于衷、动作迟缓,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就会被淘汰出局。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瞄准短板发力,破除瓶颈制约,把**打造成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优化营商环境的“样板”,努力在新一轮比拼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硬件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成果丰硕,文明城市建设走在前列;在软件上,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提升,“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有效开展,全市政务服务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办事越来越方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我市营商环境与党***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相比,与先进市州相比,与企业和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照考核要求,对标先进地区,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看,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烦、二痛、三难、四堵”。

“一烦”:烦恼办事不便利。当前政务服务信息融合共享不够、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不够、下放事项协同性不够,市民服务中心进驻的部分窗口单位仍然存在前台“接单”,后台办理,材料多、手续繁、耗时长,企业和群众办事“多次跑、多头跑”等问题,“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未完全落实到位。在这次营商环境问卷调查中,有40%的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存在怨言。

“二痛”:一是痛心诚信不够。有的企业反映当地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对承诺的事项不按时办,久拖不决,或者根本不办、束之高阁;二是痛心相互推诿不担当。有的地方和部门遇到问题打太极,向上级推、向其他部门推、向中介组织推,浪费企业时间和精力。

“三难”:一是融资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是老大难问题,还旧借新难到位、增量授信难落实、贷款条件难满足、融资产品难对接、融资期限难配套的“五难”问题在我市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用能、物流难。企业用能、物流等成本仍然较高,水电气热手续报装耗时长。三是用工难。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外流,很多企业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工业园区用工荒问题仍然存在。

“四堵”:一是堵在执法不公。少数部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简单执法、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和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个别执法人员甚至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向企业敲诈勒索;二是堵在违规摊派。有的违规向企业“摊派”收费,把企业当“提款机”、“唐僧肉”,企业有苦难言、敢怒而不敢言;三是堵在私设门槛。一些部门和个人在公开招投标中设置“玻璃门”和不合理的门槛,搞隐性壁垒;四是堵在政策难落地。企业普遍反映惠企政策落实难、存在政策空转现象,有的惠企政策出台快,但落实到企业并发挥效益慢;有的政策已向社会公布,但没有实施细则和配套办法,企业不知道上哪里兑现、如何兑现;有的政策申请限制多、材料多,企业办理繁琐不便。

问题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干部的思想和作风。有的该由个人拍板的事情硬要变成“集体决策”,搞“责任转移”;有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仅满足于安排了,事后不联系、不跟进、不督办;有的工作落实上热下冷、前热后冷,搞选择性执行、机械性执行,甚至拒不执行;有的过于爱惜羽毛,不敢与企业家走得太近,该见的人不见,该办的事不办,“清”而不“亲”;有的表面看似与企业家往来密切,实则借机谋取私利,“亲”而不“清”,等等。

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快见功力,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力有效服务企业,激励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把**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城市和示范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营商环境面向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工作标准就要对标国际标准、全国一流。要以“作标杆、争第一”的气魄,坚定不移对标最好、追求更好,坚决落实党***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力争用最短时间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优化升级。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紧密结合实际,逐条逐项比照分析、找准差距、下力改进,做到只要外地实施的有效做法,都积极大胆借鉴;只要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积极大胆试行,不断提升整体营商环境质量和水平,努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的“金字招牌”。

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难有发展的跨越。一要敢在“潮头立”。好的营商环境是“比”出来的。要树立“站在最高处、立在最前沿”的雄心壮志,敢于向最强地区比、善于向最好地方学,推动营商环境争先进、创一流。二要不当“官老爷”。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不摆“架子”、不耍“威风”,不做“看客”、不当“过客”,推人及己、换位思考,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融洽政企关系。三要摒弃“小利益”。优化营商环境一定要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敢于破除利益藩篱,不揣“小九九”,不打“小算盘”,切实让利于企、让利于民。四要革掉“权利欲”。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摒弃特权思想,戒贪止欲、克己奉公,用好手中权、干好手中事,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真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造福于人民。五要涵养“大视野”。始终胸怀大局,登高望远观大势,立足全局明趋势,坚决克服内陆心态、码头意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眼光推动营商环境建设。

一要优化审批。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检验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指标”,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集中集成政务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各类证照和审批时间。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审批服务“零超时”,不准超出清单审批或以备案等形式搞变相审批,不准要求可全程网办的事项到现场审批;对符合法治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求的,能整合的一律整合。二要再造流程。以高效率办成一件事、一件事一次性办结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把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岗位纳入流程再造范围。对现有流程进行清理,对自行设定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对有法律依据、互为前置的审批,一律合并。重点攻关“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推动“一事一流程”向“多事一流程”转变。三要共享数据。加快建设全市大数据中心,强化不同部门信息平台系统整合应用,推动数据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实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可靠交换与安全共享。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在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提高全程网办效率。四要完善政策。按照法治化要求,集中开展现有政策大清理行动,该出台的出台,该优化的优化、该合并的合并、该废止的废止,使我市惠企政策体系更具针对性、普惠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更加公平、公正、及时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我市营商环境领域的症结所在,找出“病源”、拔除“病根”。一要对标对表抓整治。对标党***、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表国家、省、市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一项一项查短板、找问题,一条一条抓整治、强弱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短板不补齐不罢休。二要对人对事抓整治。紧紧围绕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行政执法、公平竞争、政策兑现、招商诚信等不到位问题,对照单位职能、个人职责,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对号入座、全面整治,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结果。三要对需对求抓整治。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所盼,搭建企业需求反馈平台,第一时间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首问负责、首接负责、负责到底,及时解决企业合理需求。同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要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塑造尊商、重商、亲商、暖商的政务文化,坚守契约精神,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一要主动服务。坚持市、县领导带头,持续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援企惠企活动,巩固提升“首席服务官”、项目代办制等做法,推进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制度化、经常化,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司法维权等全方位综合服务。二要周到服务。大力推行“一事联办”、“一窗通办”,探索建立套餐式、全系列服务,提供全程协办、帮办、代办,让企业享受到“一条龙”、“保姆式”贴心服务。三要专业服务。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全面准确掌握涉及营商环境的各项标准、制度、政策和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到不讲外行话、不做外行事,当好企业的参谋助手。四要高效服务。建立完善“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真正让企业“一趟都不跑、最多跑一趟”。五要有用服务。把为企业消除“痛点”、解决“难点”、打通“堵点”的多少和有没有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标准,看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行政执法、政策兑现等企业关注的重点是否办到位,是否满足了企业需求,是否为企业解决了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是政策要落得实。用足用好党***支持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政策,主动为企业争政策、找政策、送政策,把政策的“含金量”彻底释放出来,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二是金融要拉一把。大力组织开展金融支持复工复产、行长厂长“点对点”、“首贷”培植等金融政策宣传,积极落实金融系统向企业合理让利政策,让企业的血脉流畅起来。三是成本要降下来。对所有市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收费”,对政府定价收费、涉企保证金严格实行清单管理,不准超出清单收费、搭车收费、变相收费,不准擅自提高保证金收取标准、拖延返还时限。不折不扣落实好援企惠企各项措施,对社保、医保、公积金、房屋租金、水电气热等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能缓则缓,千方百计为企业松绑、减负,不断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优化营商环境,作风建设是“晴雨表”。各地各部门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确保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领导,进一步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担起主体责任,坚持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以更大力度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领域、部门很多,不是哪一个部门、那一个人的事,相关部门都是责任主体,都是营商环境,干好了人人受益,干不好个个受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要求,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有我必须功成”的境界与担当,坚持“一盘棋”、“一条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要大张旗鼓宣传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政策举措、工作成果,多形式宣传、多角度报道、多频次推送,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在全市上下树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全社会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强大正能量。

要真督实查,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做到以考促建、以查促改、以评促优。严格奖惩,对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力度大、成效好的,要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通报批评;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拖着不办的,要坚持“零容忍”,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查处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和害群之马。

要把市场评价、企业感受、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营商环境的标准,把企业活力是不是变强、企业发展是不是向好、社会财富是不是增加作为评判营商环境的导向。要探索实行营商环境季度“好差评”,把营商环境评判权交给企业、交给群众、交给基层,让企业家、客商和项目业主为责任单位打分,向全社会公开晒“成绩单”,以此倒逼全市各地各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比拼赶超,在比拼赶超中加快实现疫后重振、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669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