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业论文(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8:48:03
规模养殖业论文(实用14篇)
时间:2023-11-26 18:48:03     小编:曼珠

环境污染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分析和评估自己的表现和成果,找到不足之处。下面是一些保护环境的实用方法,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环保中来。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一

发展规模化养殖缺乏总体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用地没有纳入用地计划,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无章可循,随意性强。《畜牧法》和各级政府促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相关政策中“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发展规模化养殖占地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规模化养殖场快速发展。

2.2建场选址不科学

有的畜禽养殖场选址距离村庄、学校、居民区和主要交通要道较近,存在不同程度疫病的流行和环境污染隐患。

2.3场区布局不合理

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存在场区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不分离,圈舍建设标准低,净、污道不分,防疫消毒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很难为畜禽健康生长营造适宜环境。

2.4饲养管理不规范

一些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建立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养殖档案填写不完整,低水平、高耗能养殖导致经营效益不高。

2.5养殖污染压力大

畜禽规模化养殖使得粪污产生量增加,由于建造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投入成本大,依靠养殖场自身出资负担过重难以实施,一些养殖场采用简单粪污堆放处理形式,给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2.6产业发展水平低

洮北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比较少,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差,企业与农户缺乏有效对接,农村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不足,作用发挥有限,组织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存在着无序性,受市场影响较大,市场行情好时养殖量剧增,行情低时陡减,时常出现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

2.7发展资金较短缺

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一些养殖企业由于财力有限,小额农贷额度偏低,难以对规模养殖提供支持,再生产投入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1科学布局规划

一是要制定畜禽养殖总体发展规划。在养殖场(小区)建设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标准化养殖“六化”要求,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二是要科学选址。规模养殖场应该地势高,水源足,远离污染源,排污方便,距居民点、铁路和主要公路500米以上;三是养殖场区布局要合理。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分离,净道、污道分开,防疫消毒和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四是圈舍设计要科学。既要冬暖夏凉,又要利于通风,为畜禽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2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要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走产业化经营之路,通过订单连接、服务连接、资产连接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各类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安排养殖生产。

3.3重视减排环保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养殖生产与粪污排放无害化处理同步进行,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展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环保、生态养殖。

3.4搞好技术服务

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突出科技兴牧,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力度,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学标准、用标准意识;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养殖场需求,送科技入户,指导养殖场规范化建设,引导养殖场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坚持“引、育、繁”相结合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搞好防疫监测预警,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3.5实行规范管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政府部门要把畜牧业标准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实际,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组织广大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建章立制。养殖场要建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畜禽养殖场饲养员岗位职责”、“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畜禽养殖场消毒制度”、“畜禽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等,完善畜禽养殖档案,详实记录养殖档案中规定的各种内容;三是依法治牧。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严格行政执法,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保障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3.6加大资金扶持

政府部门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兴牧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努力争取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投入,解决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龙头企业采取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方式,缓解生产基地农户资金压力。探索参与组建信贷担保机构,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建立和完善保险机制,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二

多肉植物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多肉植物喜欢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为多肉植物中的“中间型”品种。耐干旱,不耐寒,忌高温潮湿和烈日暴晒,怕荫蔽,也怕土壤积水。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过于荫蔽,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瘦长,“窗”的透明度差。如光照过强,则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留下难看的斑痕,在半荫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透明度高。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更不能雨淋,尤其是不能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烂根。但也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叶片干瘪,叶色黯淡,缺乏生机。玉露喜欢有一定空气湿度的环境,空气干燥时可经常向植株及周围环境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在生长季节还可用剪去上半部的透明无色饮料瓶将植株罩起来养护,使其在空气湿润的小环境中生长,这样可使叶片饱满,“窗”的透明度也更高。但夏季高温季节一定要把饮料瓶去掉,以免因闷注意的是花葶不要用剪子剪,要用手左右晃着拔掉,这样可以避免残花梗残留在叶与叶之间,对以后新叶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光照,夏季小心高温长时间的曝晒,多肉植物组织细胞肥厚散热缓慢,非常容易造成叶片晒伤。其他季节充分日照有助于植株生长。(有很多需要阴凉的植物12卷之类的嫩绿透明的就要小心晒伤)。

水分,见干见湿,浇水要浇透水。浇水后不要曝晒,放置低光照阴凉处。

温度,温度在15~28最适宜,温度在5~35是植株忍受极限。

空气,通风很重要的,闷热夏天夜晚加强通风。

土壤,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三

本人认为这一点对景天度夏来说是最重要的。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的环境通风非常好,整个夏天你可以完全不断水!因为即使你不小心多浇了水,流通的空气也会迅速把过多的水汽带走。大多数花友在户外阳台养肉肉,阳台的通风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景天度夏的基本要求,不用太担心。但对室内养肉肉的朋友来说,通风基本上都是奢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请一定想办法降低室内温度并且节制浇水,尽量保证土壤和环境的湿度较低。

2、红陶盆。

我说红陶盆是度夏神器,可能所有养多肉超过一年的朋友都不会反对。原因就在于红陶盆太透气了,浇水以后,水汽甚至可以慢慢从盆壁沁出,根本不用担心水大了烂根的情况发生。而瓷盆、塑料盆透气性都很差,对掌握不了浇水的新手而言,夏天还是尽量少用。我家的贵货全用红陶盆栽种,不断水、不遮阳,过了几个夏天也无一阵亡。

3、浇水。

如果环境通风良好、植料透气、花盆透气,整个夏天可以完全不用断水,干透浇透。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千万不要在正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浇水,因为正午时分温度本来就高,再浇水的话土壤湿度就会迅速上升,景天最怕的就是高温高湿,这样折腾一下,再皮实的景天都会受不了。夏天浇水最好选在凉爽有风的傍晚,浇水之后,经过一夜的蒸发,你可以发现第二天一早土壤的水汽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

4、配土。

这个没有固定的配方,总的要求就是透气。用红陶盆的话,可以多加一些泥炭,用瓷盆的话就要多加一些颗粒。我配土的配方如下,各位可以参考,泥炭:珍珠岩:颗粒(赤玉、鹿藻、日向什么的都行)=2:1:1,同时加入少量的草木灰、骨粉做基肥。

5、遮阳。

如果你的植物已经完全服盆并且环境通风良好的话,可以完全不用遮阳,至少我是这样做的,而且因为夏天阳光充足并且适当少水,景天的颜色都非常艳丽,谁说景天出彩只能在秋冬?但不遮阳只适用于服盆的景天,对没有服盆的景天而言,为保险起见,还是需要适当遮阳的。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四

(一)获奖者入学成绩平平者占多数。

查阅优秀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优秀毕业生高考入学成绩平平,甚至有的成绩刚刚在阻挡线上。以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优秀毕业生为例,在入学排名上,将近56%的优秀毕业生在各班和各专业的40%和35%;而在毕业排名上,这部分毕业生排名已降到各班级和各专业的10%和8%。由此可见,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习排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综合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从课程设置上看,高考科目比较综合,大学的课程专业性更强,考试科目改变导致成绩发生了变化;2、从教学大纲上看,相比高中课程的固定性,大学每学期的课程都不相同,学习成绩的排名更易发生改变;3、从个人的学习态度上看,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所持有的学习态度也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此外,有些大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选对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这也导致了进入大学后成绩下滑。

(二)获奖者大都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温州大学对优秀毕业生评选的规定中,除了学习成绩的智育占60%,德育、能力、体育分别占了12%、15%、8%,这也意味着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好的综合成绩。从优秀毕业生的个人事迹来看,每个优秀毕业生都在大学里担任过各种学生干部,平均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达三次以上。如,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38名优秀毕业生中,学生会主席、班长、团支书等主要学生干部就占了75%。

二、练就优秀毕业生的目标。

(一)制定合理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在多数优秀毕业生的毕业鉴定中,都提到了自己在学习期间的个人发展规划。可见,一个良好的规划对学生在大学四年的成长意义很大。当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当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学校也为学生成才提供了客观条件,离开学院教学总体设计和教育安排是不现实的,学生可以有所侧重,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突出重点。

(二)强化实践能力,鼓励个性发展。

优秀毕业生需要全方位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事实上,只重课堂教学而轻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学生,不会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无论是学业还是就业都不会很突出,这样的毕业生评上优秀毕业生的几率相对较低。学校可以从实践条件的提供、实践内容的规划、实践过程的实施等方面综合考虑,使学生在拥有宽厚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备浓烈的创新性仪式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作为学生本人,要时刻注意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增长见识,提高交际、言语表达等各种能力,才能更好地强化实践能力,促进理论学习。

(三)加强素质教育,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环境能影响人,好的育人环境是优秀毕业生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应努力为优秀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科研环境、尤其是让他们在浓烈的学风中接受熏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和成才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当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某个角度说,人才不是学校“管”出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学生本身要积极参与,无论从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方面,还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养成,都应该有充足的信心和刻苦的磨练。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五

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羊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肉羊养殖业也成为一项高收益、高回报率的行业。大批肉羊养殖开始出现,并有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肉羊的养殖逐步走向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人们已经意识到肉羊养殖业在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分量,然而,由于产业的集中化程度不断升高,的管理结构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构建。同时,我国肉羊业在发展中还受到很多制约的因素,生产方面,饲养方式比较传统,品种较少。技术方面,种公羊在羊群中的比例较低,配种能力较差;科学技术在羊群管理中的应用较为落后。管理方面,肉羊养殖业相应的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饲养人员依然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没有科学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求肉羊养殖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结构,健全内部的规章制度,明确的战略目标。

二、规范化管理。

1.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规范化管理是管理者给被管理者创造合理规范的环境,并赋予被管理者相应的职权、职位和职责,明确的标准和目标,建立运行程序和奖罚制度,使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做法都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具体说来就是应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规范化管理在提高管理效率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使管理实现多方面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为全面实现电脑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规范化管理构思。

肉羊养殖规范化管理应该包括组织结构管理、生产经营管理、供销管理、库存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2.1组织结构管理。

组织结构管理是一种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立的一种权、责协调关系的调控方式。在肉羊养殖业中,首先要分析影响肉羊组织结构的因素。如肉羊养殖的技术特点、肉羊养殖的生存环境、肉羊养殖的。规模。选择合适组织管理结构,同时明确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一线员工的职责、目标和权威。其次,确立肉羊养殖结构的协调机制,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相互调整、直接指挥、过程标准化、成果标准化、技能标准化、共同的信念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协调机制。再次,根据组织结构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确立肉羊养殖业的组织结构原则。最后建立健全组织结构,保证组织结构的正确运行,确保的决策制定、执行能够顺利进行。

2.2生产作业管理。

生产作业管理是以销售管理为前提的,包括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生产准备和组织。肉羊养殖应该根据的特点和市场的销售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生产计划,还应做好饲养羊只前的准备工作,如养殖场的建设位点、养殖方式、养殖场内部布局,养殖人员的标准操作章程,饲养规模。

2.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中任意成员都有影响的管理方式。对我国肉羊养殖业调查发现,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存在不合规范的情况,护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饲喂人员并不规范,或者员工无证上岗,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办事拖沓,没有效率。因此,在肉羊养殖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明确肉羊管理中的岗位设置、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完善奖罚机制和选人用人的制度以及构建合理的薪酬结构。

2.4生产经营管理。

当前我国肉羊养殖市场,存在的生产经营模式比较混杂。饲料资源较为充沛的地区,人们主要通过身边便利的饲喂条件集中放牧;而在资源条件不充足的地区,主要呈现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如加农户。不同的生产方式尽管都起到了一定的生产作用,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合同条款内容不清晰、不完善。因此要选择适合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明确其中的规章制度。

2.5其他活动管理。

在肉羊养殖中,除上述管理之外还应该做好的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方面,要建立库存管理原则、明确库存管理内容,加强采购管理;销售管理方面,建立销售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完善销售人员业绩管理、做好客户的管理工作。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六

仔兔生后12天左右开眼?从开眼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为开眼期。仔兔开眼早迟与发育很有关系?发育良好的开眼早。如果兔眼被眼屎粘住?可用药棉蘸水?慢慢洗去。这个时期的仔兔要经历一个从吃奶转变到吃植物性饲料的变化过程?如果转变太突然?常常会造成死亡。所以?饲养重点应放在仔兔的补料和断奶上。肉用仔兔生后16日龄可开始给少量易消化而又富于营养的饲料?如豆浆、豆腐或剪碎的撤青草、青菜叶等。22日龄后可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的矿物质、抗菌素和呋喃西林、洋葱、枯叶等消炎、杀菌、健胃药物?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饲料以少喂多餐。逐渐增加为原则?一殷每天喂给5—6次。到30口龄时?应以饲料为主?母乳为辅慢慢过渡。

肉兔的养殖方法:幼兔和青年兔的饲养。

仔兔断奶后三个月的小兔称为幼兔。这个阶段的兔子生长发育快?但抗病力差?要特别注意护理?否则发育不良?易于患病死亡。断奶仔兔必须养在温暖、清洁、干爽的地方?以笼养为佳。饲喂的饲料要清洁新鲜?富于营养。带泥的青草一定要洗净晾干后再喂。青饲料一天喂3次?精饲料一天喂两次?加喂矿物质饲料、少量鱼粉、豆饼等。喂时掌握早多午少晚吃足?随吃随喂不留剩食这一原则?饮水要充足?夏季喂凉水?冬季喂温水?加少量食盐。夏季饲料以青草为主?兼喂麦麸、玉米、高梁等精饲料。青饲料含水大?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减少水分。这样可有效地控制幼兔的腹泻和膨胀病。另外?注意经常加喂一些大葱或洋葱叶、大蒜叶等。食具3—5天用高锰酸钾水消毒一次?可避免球虫卵囊污染垫草和食具。断奶仔兔要增加运动?每天可放在铁丝网围好的运动场内活动2-3小时。体质较弱的可单独饲养。3—6个月的兔子称为青年兔。此阶段兔子已开始发情为了防止早配?必须将公、母兔开饲养。

一、春管技巧多多,适时配种繁育不可缺。

我国南方春季多阴雨,北方春季多风沙,是养兔最不利的季节之一。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收益。具体讲春季首先要搞好笼舍的清洁卫生,做到勤打扫、勤洗刷、勤消毒,喂给营养价值高、不发霉、不变质的优质饲料。对种公兔、种母兔要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开始饲喂青绿饲料时,要先少后多,逐渐增加喂量,以免喂食过量造成消化道疾病。在阴雨天要适当增加干粗饲料的投喂比例。在雨后刈割的青饲料要晾干后再喂,并注意在饲料中合理搭配杀菌健胃药物。春季是肉兔繁殖的黄金季节,些时配种受胎率高,产仔数多,仔兔生长快,成活率高。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频密产仔法,连产2~3胎后,再调整种群,恢复体力。

二、夏季闷又热,安全越夏是关键。

夏季高温高湿,病菌多,肉兔的汁腺不发达,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往往食欲不振。此期要供给营养全面的适口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并做到早餐早喂,晚餐迟喂,中餐多喂青绿饲料,合理添喂清解毒饲草,坚决杜绝发霉变质饲料。为补充肉兔体内盐分的过度消耗,要在饮水中加入1-2%的食盐。兔舍要保持阴凉通风,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兔笼上,当兔笼内温度超过3℃时,要在地面泼水降温,有条件的要安装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夏季蚊蝇多,病菌容易繁殖,要切实搞好笼舍和食具的清洁卫生,笼舍勤打扫勤消毒,饲槽饮水器要勤清洗勤消毒,确保肉兔安全越夏。

三、秋高气又爽,秋管工作忙。

秋天天高气爽,阳光明媚,气候干燥,饲草充足营养丰富,是繁殖扩大种群的大好时机,秋繁一般在8月中下旬既可进行。秋季早晚与午间的温差大,成年兔正值换毛,容易引发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同时此期也是球虫病、疥癣、肠炎、腹泻等病害的流行季节。所以要加大饲养管理的力度,勤观察勤检查,及时接种疫苗,切实搞好卫生防疫;并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加喂蛋白质含量高的精饲料,严禁投喂露水草和雨后晾干的青绿饲料。

四、严冬长又寒,备料保温抓冬繁。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缺乏青绿饲料,肉兔的能量消耗多,要加强饲料管理,供给充足的全价饲料,每天供给的日粮要比其他季节增加1/3,加喂含能量较高的精饲料,添加一些微量元素饲料,每天饲喂一些菜叶,大麦芽,胡萝卜等。要保持兔舍内温度相对稳定,室内养兔要关好门窗,防止贼风侵袭;室外养兔要在笼门上张挂草帘,防止寒风侵入。冬季虽然气温较低,如能抓好兔舍保温,也是繁殖扩群的好时机。冬季母兔产仔成活率高,生长快,体型大,体质健壮。冬繁时要选晴朗无风天气的中午配种,仔兔出生后注意保温防寒,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七

市场太惨烈,咱就不看了,咱来聊聊最近看的书。最近把《规模》一书给看完了,整体而言从一个非常大的视角来看待生物体、城市以及公司,提供了不少有意思的视角,咱们一个个来说。

生物体。

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生命与群体的代谢率的关系是有对照的。对于不同量级的生物而言,体重每增长至原来的4个数量级的倍数,代谢率仅增长为原来三个数量级的倍数,放在座标轴上的直线斜率为3/4。也就是说一只体重为3kg的猫和30g的老鼠,虽然前者体重是后者的100倍,但是代谢率仅为后者的32倍,这便是规模经济的明确效应。

而经过不断的`测算,可以发现在生命之中大多数的对应指数都非常接近1/4的整数倍,尤其是作为幂指数中分母的4在所有生命的领域中无所不在。根据作者的观点,由于体内循环的存在,毛细血管遍布你的全身直至终端,而由于分形对于空间填充要求,血管中的血液体积与身体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因此,将内部循环网络与体型的长宽高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1/4次幂异速生长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所构成的常规三维体积的有效延伸,另一个维度来自于网络的分形特征。

对于寿命而言,存在着如下的一些规律:

平均寿命可能会不断增加,但是增幅正在趋向极限,很可能没有人能够活过125岁;

由于心跳与寿命是逆相关的,所以降低心跳的频率可以增加寿命;

细胞代谢越快则寿命缩短,因此通过少吃一点降低细胞代谢率,减少细胞的代谢损伤来延年益寿是可行的。

城市。

对于城市而言,比例缩放是亚线性的,大约是0.85的程度,代表着系统性规模经济的存在。城市的基础设施表现就如同生物体,也遵守简单的幂律,按照亚线性比例变化表现出系统性的规模经济,只是指数的数值与生物不同(生物为0.75,城市为0.85)。

与之相对的是,作为城市本质的社会经济总量则是呈现超线性规模缩放,指数约为1.15。之所以会有一个超线性规模缩放,其原因在于一座城市中平均每个居民与其他人的互动数量随城市规模而不断呈现超线性的增加。社会互动带来了创意、创新和基于此的增长。按照这个比例法则,城市越大,每个人的收入、创造、创新和互动越多,每个人所经历的犯罪、疾病、娱乐也越多,而需要的基础设施和能量却越少。

综合而言,物理设施遵循的是亚线性的0.85,由人与人接触产生的非物理设施部分遵循的是超线性的1.15。而与此不同的是,每座城市的企业总量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线性比例关系,大约每22人就会有一家企业,同时无论城市规模大小,每家企业只有8名员工。

需要注意的是,规模法则揭示出城市可测算的指标中有80%-90%仅需知道人口规模即可确定,剩余的10%-20%则是它们的个性和独特性的表现,只能通过对其历史、地理和文化特性进行详细研究才能了解。

最后,如果根据亚线性和超线性的效应,根据人口的规模进行调整的话,可以发现其实很多大城市的经济表现并没有那么突出。只是我们正常比较的时候由于并没有考虑超线性增长的因素,仅仅是根据同等规模增长的方式来比较,从而使得大城市更加靓丽而已。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八

邮政企业要实现真正的组织文化变革,首先要做的是分析现存的组织文化,然后确定组织文化变革的最终目标形态,最后要建设好新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变革的主要焦点是试图改变职工的价值观、态度和模式。要成功地建设邮政企业的组织文化,就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领导要高度的重视。如果邮政企业高层领导者对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极为关注,那么,这些信息就会传播给广大职工,从而获得全体邮政职工对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支持。当然,领导最重视的问题应该立足于邮政服务。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有时更多关注费用问题,有时则更应关注销售问题。但是领导一定要把最重视的问题放在与服务有关的方面,而不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更不能把精力放在消闲、娱乐等方面。

(2)领导要作为榜样,对职工起教育和训导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领导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要处处以身作则,用新的组织文化教育和训导职工。如企业要实行优质服务,那么领导就应首先对客户以礼相待。

(3)奖励标准的改变。过去,企业职工对组织的忠诚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奖励标准一个样。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中则要把可见业绩作为奖励的标准,只有把职工的业绩与奖励直接挂钩,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职工选择、提升和解聘的标准。现在人才市场已有相当程度的放开,企业选拔职工有了更多的自由。这就要求各种不同的组织对应聘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加以重视。对于提升问题,不能任人唯亲,而是根据业绩和在职工中的威信等因素综合考虑再作出决定。对于解聘企业的职工则一定要公正、公平,且要做好相应的善后安排工作。还要具有同情心,如果缺乏公正和同情心,则会出现不良后果。

(5)结构、体系和程序的改革。为了适应新的组织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和程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当适应新的组织文化的结构、体系和程序相应建立起来后,会对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也会达到精简机构、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目的。当一程序被简化后,企业职工会对处理事情的态度产生很大的改变,由过去的例行公事变为以办事为目的,由过去的人浮于事变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此外,邮政企业在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时,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变革方案,争取变革后的组织文化能在组织的每一细节、每一方面表现出来。

五、结束语。

邮政企业的组织文化变革对于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信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邮政企业组织文化变革能够尽快得以完成。变革后的邮政组织文化将给我国邮政事业展现广阔的前景,使邮政组织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挑战、迎接竞争。变革后的组织文化将成为我国邮政企业适应竞争,适应挑战的宝典。

参考文献。

1。迈克纳e,比奇n。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

2。张凤生等。邮政改革与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8。

摘要:针对邮政企业的组织文化相当落后,迫切需要进行变革,分析并提出了实现邮政企业组织文化变革的若干构想。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九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迅速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增加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户口、住房、上学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从而出现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怎样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当前社会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零售企业有追求规模扩张的内在冲动。许多零售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期获得规模效应。然而,许多随着规模的扩张,许多零售企业陷入了困境。本文分析了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模式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的措施。

企业规模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平均单位产出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零售企业有追求规模扩张的内在冲动。许多零售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极尽所能地在各大中城市零售市场上开展“圈地运动”,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以期获得规模效应(李陈华、文启湘,)。规模扩张成为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方惠、乞建勋,)。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1.36万亿元,与的2342.36亿元销售规模相比,增长了5.8倍,同比增长了13.5%。门店总数达到13.7万个,同比增长18.9%。“连锁100强”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1%。从根本上讲,规模经济效益来自于最小成本的追求,并以资本增值为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以效益来达到规模,而并非以规模来实现效益,从而实现效益—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量企业在快速扩张后很快就陷入困境并倒闭。如:郑州亚细亚,北京的红苹果点点利商贸集团等等。这些企业都曾经辉煌一时,但也都在短期内便由巅峰跌入谷底。虽然各自失败的原因有多种,但这些企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相似的过程:经营成功——疯狂扩张——轰然倒下。这些零售企业在规模扩张中盛极而衰,这似乎在提醒我们,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

1、直营式扩张模式。

零售企业利用自有资金,通过构建新的零售业分公司或子公司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就叫直营式扩张模式。在直营式扩张模式下,本企业对新店拥有绝对的资金、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权。直营式扩张需要较多建设资金,周期相对较长。

2、入股式扩张模式。

本零售企业与其他企业通过资金或资产入股方式来组建新的股份制式零售企业,最终实现经营规模扩张。入股成员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组成,入股者可以是零售企业,也可以是非零售企业,入股方式既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不动产,甚至是其他有效资产。实践表明,入股式扩张所需资金较少,组建周期较短,规模扩张的速度较快,经营规模可以较大,业态可以更加复杂。

3、并购式扩张模式。

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来实现规模化战略扩张。并购式扩张模式又可进一步分为合并式扩张和收购式扩张,合并式扩张模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售企业通过资产合并和重组来建立新的零售企业,收购式扩张是指某一零售企业通过付出一定货币资本(或其他代价)来获得对另一零售企业的资产和经营控制权,从根本上“剥夺”被收购零售企业的法人资格,进而达到战略扩张之目的。

4、联盟式扩张模式。

相同或相近的不同零售企业之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共同结成某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如采购联盟、价格联盟、服务联盟、促销联盟等,一般以采购联盟较为常见。各零售企业结成联盟后,每个企业都可以从联盟中获得其自身单个企业不可能得到的联盟利益或联盟优势。在战略联盟内部,由于每个零售企业都遵循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促销互动,风险共担这一“游戏规则”,因此,每个企业也就具备了进一步实现战略扩张的基础和条件,在联盟支持下,零售企业的扩张速度就大大加快,实力也极大增强。

5、特许加盟式扩张模式。

特许加盟是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契约,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一种独特的商业经营特许权,并给予人员训练、组织结构、经营管理、商品采购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受许人向特许人支付相应的费用。特许经营是特许方拓展业务、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它使特许经营人能够最充分地组合、利用自身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地吸纳广泛的社会资源,受许人则降低了创业风险和时间、资金等创业成本。因此,特许加盟是21世纪开店创业的新趋势、新潮流,也是零售企业快速扩张的有效模式,是推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1、企业扩张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

首先,企业扩张会造成内部不经济。从技术角度来看,大规模生产确实能降低生产成本。例如,物流配送设备,以及店铺和信息管理系统等运营设施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们所形成的巨额成本需要巨大的销售规模分摊,有助于提高净利润水平。但是,人们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所谓“事务成本”,即用于沟通信息、协调和做出决策的成本。事务成本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递增。例如,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管理效率降低、内部通讯联系费用和沟通成本增加、在购销方面需要增设机构等等。随着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会遇到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甚至没有想到过的问题。规模越大,管理工作越复杂,因而对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管理者的素质要求越高。管理者如果仍然沿袭过去的习惯做法,那么就很可能陷入麻烦之中。零售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虽然从资产规模上看,企业规模确实迅速扩大了,但从经营状况看,被收购企业可能会拖企业后腿,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赢利水平下降。而许多企业领导人在实施并购计划时往往没有意识到,所谓“低成本扩张”实际上将要耗费企业大量资源。企业在资金、人才、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张,致使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限的资源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其次,行业内大量企业的快速扩张会导致外部规模不经济。零售企业通过扩张以追求规模效益,最终却会导致外部规模不经济。行业内大量企业迅速扩张使得整个行业供给规模过大,乃至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在我国家电零售市场,各家电连锁零售巨头的运营运效率不断下降,其背后反映的情况是国内连锁家电商经营同质化严重,门店扎堆,竞争异常激烈。同一城市家电门店数量超过合理水平,连锁家电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的状况是一个事实。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系统思维,在考虑问题时片面地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做决策,忽视了竞争对手的反应。如果只有自己一家企业扩张,那无疑可以凭借规模经济加强竞争优势。但当对手纷纷效仿时,过度扩张的结果是谁都得不到好处。

2、过度扩张造成的企业自有的`竞争力消亡的风险。

“从面包到导弹”的扩张发展是20世纪经济界的主流观点,“东方不亮西方亮”,希望容纳百业,保证公司发展的平稳性。许多的零售企业通过设立网点,扩大经营范围,形成了庞大的销售体系,纵向垂直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经济系统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经济活动呈现的越来越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由于公司作战战线太长,精力过于分散,难以应付来自多头的对手竞争,反使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1993年,郑州亚细亚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家连锁店,这种扩张速度追求的是规模数量的膨胀,而不管规模质量的提高,最终使亚细亚吞下了失败的苦果。北京城市之光、天津永昌、福州华榕等均因盲目扩张相继吞下了失败的苦果。公司规模过大产生了“大企业通病”,这就是企业规模扩张风险。

认为零售企业扩张的核心是分店数量的扩张。在企业的单店规模扩张和分店扩张两种类型中,后者比前者在连锁规模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因为连锁分店有效地解决了其服务半径的限制,它通过分店数量的增加,像撒黄豆一样把门店分布到所有想要达到的角落,深入到广泛的消费者群中去,避开购物者的交通限制,使其服务半径可以神奇地扩大。而单店扩张存在很大的极限性,在消费者群分散的情况下更是这样。因为每个单店都有其特定的服务半径,在这个半径中,消费者的数量是有限的,总体购买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不顾这种外部约束条件,一味追求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商店的装修档次,企图以此来吸引现实不存在的购买力,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结果。

4、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是连锁经营,实现各业态的柔性集聚,通过自由连锁或特许经营扩张实现企业规模化经营。大多数零售企业在实行连锁经营,增加店铺数量的同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这也是我国零售企业规模扩张中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据调查,在现有连锁经营企业中,店铺数量在10个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按国际惯例这不能称其为标准的连锁企业。同时,有很多连锁企业不注重建立配送中心,商品进货成本高,流转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看似连锁,实际上仍是单体点分散经营的方式,据统计,目前连锁业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达到规定标准,多数企业的集中配送率仅达到30%。大型连锁超市的年均商品周转次数为10次,也低于百强超市企业的年商品周转13.9次的平均水平,说明随着企业销售规模的扩大,谈判议价能力提高,但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并没有与规模发展同步,与连锁经营模式的核心优势不一致。连锁的核心在于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获利能力,配送的不规范使连锁经营模式的成本优势难以发挥出来。据调查显示:我国零售企业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有70%~80%的企业遇到了物流配送的瓶颈,因而规模扩张陷入困境。

我国绝大多数的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都是依靠外生增长,通过门店数量的增长和经营面积的增大来扩大规模。大多数新建、扩建的项目主要靠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负担很重,加上投人大、工期长,建筑成本不断上升,加之企业盈利能力有限,资金周转率低,自身的造血功能不足,从而形成对外融资的依赖。所以导致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债务压力越来越大,经营风险不断增强。

1、辩证看待规模扩张。

规模并非评判一个企业优劣的唯一标准。企业规模大小只是外在形态,企业强弱才是企业有效规模的重要内涵,才是决定规模究竟是否“适度”的关键,从根本上讲,规模经济效益来自于最小成本的追求,并以资本增值为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以效益来达到规模,而并非以规模来实现效益,从而实现效益—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否则单以企业资产数量规模计,只要能够纠集到足够数量的企业成立一个大集团,这样的规模扩张只是一种单纯资本堆砌罢了,并未形成一个中心的整体目标,看似规模庞大,整体豪华,实则“绣花枕头”,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应该改变盲目的规模扩张现象。目前,我国零售业已进人微利时代,零售企业要在低利状态下寻求生存,必须在降低成本和经营费用上下苦功。零售企业在实行规模扩张时,应发挥资金、设备、信息、销售网络等经营要素的整体优势,在统一进货上降低进价,通过统一配送,提高运营的效率,降低运营的成本,做到开店速度增长与销售额增长同步,销售额增长与效益增加同步,分店数量增加、人员增加和人均销售额、平均营业面积销售额增加同步,真正实现规模经济。

2、零售企业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规模扩张所必须的成本优势的关键,是我国零售企业从外延式粗放型扩张向内涵式精细型发展的关键。换言之,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要想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要想降低经营的风险,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应从观念更新、制度健全、手段创新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提高员工的理论和业务素质,树立现代营销、全面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等观念,建立完善与竞争相适应的内部财务、人事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制度。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

根据各国企业的发展经验,仅仅依靠企业的内源式融资、依靠自身的内部积累远远不够,而通过发行股票并公开上市交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是扩大融资渠道及实现快速增长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公司通过上市,可以大大强化融资能力,聚集大量的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促进生产集中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为企业的发展筹集必要的资金,为开发国内外新市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上市,可以增强公司自有资本的积累能力,可以保证公司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财务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股份制是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形式,通过企业上市,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吸引稳定人才,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齐心协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在连锁扩张中,零售企业应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优势和品牌,创新赢利模式和运作模式,实现整体扩张,复制、避免单体店孤立作战,而是形成直营+特许+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立体作战,降低运作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陈华,文启湘.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j].财贸经济,2004,2.

5杭建平王建梅.企业高速扩张的风险与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3月。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十一

一是目前生物制品生产厂家众多,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品种繁多[1]。从产品上看,有的是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有的是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有的则是中试产品。销售人员以低廉的价格将产品推销到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甚至养殖户。但这些生物制品在什么条件下运输保存,养殖户不得而知。二是生物制品是特殊的产品,必须按照它的类别和性质,在低温或超低温的环境运输和保存。目前,许多生物制品的储存与运输不符合要求,有人用保温箱运输,有人则干脆放在长途汽车上进行长途运输,由于存储条件不合格,势必影响生物制品的效力。在生物制品的保管过程中,一部分经营户保管意识相当淡薄,将生物制品随意堆放,销售之前放入冰箱中冻一下;有的经营户则为省电,往往是白天将冰箱通电,夜晚将冰箱断电,使生物制品反复冻融。由于生物制品效力的不可逆性,必然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免疫的质量。三是在免疫注射方面,有的防疫人员未能认真负责,未对生物制品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失效期、是否破损等进行检查登记,没有仔细阅读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2]。四是注射之前不按要求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被注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病态或瘦弱、临产,致使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对易感动物免疫前的健康检查也是保证有效免疫的关键措施之一。五是注射器械及注射局部消毒不严。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有许多防疫人员不能很好地按规范操作。对器械、注射部位极少进行消毒,有的不是一畜一针,而是一个针头注多头动物。六是免疫注射的剂量不准,注射后不认真观察,也不作任何记录[3]。在免疫注射过程中有的随意加大注射剂量,有的怕反应而减少剂量,如注射口蹄疫生物制品,许多防疫人员就不根据动物的大小和说明书注射相应剂量。生物制品对动物是一种应激性刺激,根据个体状况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如果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治疗,完全可以挽回损失。

1.2非生物制品方面因素。

一是如果鸡舍环境因素或猪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就会聚集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造成畜群应激。应激反应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免疫效果,增强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营养因素。营养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饲料中蛋白质等的供给及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正常代谢,对机体内抗体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的缺乏特别强调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免疫抑制(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之一,能保护生物膜,防止膜中的脂肪酸氧化,使细胞免受损伤)。三是早期感染和患有传染病。接种时,畜禽已感染现场病原微生物,或接种后尚未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之前感染了现场的病原微生物,机体对现场病原微生物不产生反应,往往引起畜禽发病死亡,而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患病畜禽和病愈不久的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免疫应答。四是药物的使用。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消毒药等。抗生素、消毒药可使活疫苗的细菌或病毒灭活,改变活疫苗的抗原成分,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使生物制品接种失败。五是免疫程序不科学合理。由于近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化,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它必须建立在当地疫情情况的了解,以及母源抗体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而现在很多养殖场和专业户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免疫程序,或借用多个免疫程序重组一个程序,或者不按任何免疫程序。

2对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生物制品生产厂家规范认证,从源头上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合格。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不合格生物制品的行为,确保动物预防用生物制品主渠道供应。

在储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生物制品的类别和性质,储放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和保存。培养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对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加强抗体检测,对检测中不合格的要及时补免是很有必要的[4]。对发生传染病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只要正确掌握动物防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发生。定期对畜禽栏舍消毒措施,随着畜禽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在畜禽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室和消毒池至关重要,能够很好地控制传染源。加强动物饲养管理,科学配给营养,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3参考文献。

[1]甄春来,唐守营.动物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2):46.

[2]贾伍有,黄翠萍,赵如清,等.动物免疫接种挫败的原因[j].畜牧与饲料科学,,27(4):21.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十二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间的差距也渐渐拉大,越来越多的农民青壮年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来到城市打工,而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随之而来,在广大农村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因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一些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不断壮大,并且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进一步细化为“年龄在6~16周岁,寄留时间累积超过6个月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近三成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以上。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79.7%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儿童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一、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留守儿童一般生活状况。

留守儿童多产生于中西部地区贫困的农村,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在吃、穿方面条件较差。由于缺乏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生长发育较慢,个子小、常被同学欺负,因此,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是被遗弃感。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儿童的成长受父母双亲的直接影响,家长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性格特征、道德品质、心理状态、行为方式都是从孩提时养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生活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能保证学校教育的效果并且更能促进个体的发展。学校教育着眼于一个班级的全体,而对个体的关注相对较少,而家庭教育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到个体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见面机会少,父母将他们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看,甚至有的儿童长期无人监护。由于父爱母爱缺失、与父母缺乏联系沟通、监护人素质低下且教育方式不良等原因,致使一些留守儿童产生了孤僻、内向、骄纵、霸道等不良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缺乏关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战线。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如果学校和教师真正关注留守儿童,注重对留守儿童健康身心的引导和培养,就会促进他们健康发展,反之,若在活动中对他们表现出的勤奋和认真视而不见,则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学校和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困难,也成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事实证明,很多教师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了解不够、关注不多,使儿童逐渐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教师那儿得不到表扬也就越来越不自信,再加上学习的压力,他们慢慢变得自卑、易焦虑,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并最终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

4.儿童的阶段特征。

艾利克·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他提出了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发展贯穿于人生过程的全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阶段性,而在不同阶段都有特定的环境、目标、任务和冲突,正确地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使个体得到好的发展。埃里克森把人发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而我们所界定的留守儿童是处于6~16周岁的儿童和少年,对应而言,就是其中的第四个阶段(从六岁到十一、十二岁),也称为学龄初期,和第五个阶段(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也称为青春期。第四阶段学龄初期的重要事件是入学,发展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儿童在这个阶段初入学校,由在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耍转为在学校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如果他们的努力和学业成绩能受到教师的关注,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生理方面快速发育,第二性征显现,但心理方面还不成熟,若不正确引导,自身的好奇心、无知和冲动会带来一些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如果这个阶段发展不健康,就容易产生抵抗社会的心理,甚至犯罪。由此可见学龄期和青春期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而留守儿童在最重要的时期如果得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也没有有效的心理沟通,就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我们从新闻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犯罪的案例,数据也显示,在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留守儿童的案件占到总数的四成。

二、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只是靠外出务工人员或留守儿童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的,应该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尽量能在本地就业或打工,能真正的富起来,这是最根本的方法。另外,要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体制,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上学;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成立专门机构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与学校联手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帮助系统,完善留守儿童的档案,明确监护人,时时加强关注;加强宣传力度,呼吁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2.学校、教师方面。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工作室,发现并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排解他们的忧愁,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积极给予帮助,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建立留守儿童帮助系统,完善留守儿童档案,教师要定期家访,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在外打工的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教师要提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辅导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对一些出现心理行为偏差的留守儿童进行个体辅导;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一些孤僻的儿童多发言、多锻炼,使他们融入集体,丰富他们的生活。

3.家长方面。

父母尽可能有一方留守照顾孩子。外出务工的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有效沟通,多打电话,多回家,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主动询问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给予子女来自父母的关怀;要加强与留守家中的监护人和学校、教师的联系,了解子女近况,共同配合解决问题。

留守的监护人同样要提高自身素质,多给予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而不是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要经常了解他们在学校的近况;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对儿童出现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早发现、早纠正;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儿童能安心于学习。

4.留守儿童自身方面。

留守儿童首先要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有了困难要主动多与父母、监护人进行沟通,寻求安慰和支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交流,多参加班内、校内活动,让自己多交朋友,融入集体。留守儿童要努力为自己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学、教师、亲戚、兄弟姐妹、邻居、亲戚等人以及班集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向他人寻求帮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才能保证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昆,丁海燕,孟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

[2]唐开聪。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学业拖延的关系[d].广州大学,.

[3]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十三

流动性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属性,然而,由于市场流动性具有多个方面的特征,因此,尽管许多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都对流动性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但是,要对流动性给出一个全面的定义仍然十分困难。目前,一般将流动性总结为四个要素,即速度(交易时间)、价格(交易成本)、交易数量和弹性。所谓速度,主要是指证券交易的即时性,也就是一旦投资者有证券交易的愿望,通常情况下立即就可以得到满足。价格,主要是指市场的宽度,即投资者可以在较小的价差下达成交易。交易数量,主要是指市场深度,即数量较大的交易,也可以按照合理的价格较快地得到执行。弹性,主要是指一定数量的交易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后恢复均衡的程度。目前,对流动性比较贴切且简洁的定义,是国际清算银行对其所作出的定义:市场流动性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的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金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

二、制约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由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是围绕财政融资进行的,因而并未把国债市场作为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础来进行建设,导致实践中存在许多因素制约国债市场流动性,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六大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人为分割。

分割的国债流通市场,是导致流动性低的重要原因。首先,市场的参与主体被分割。当前,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按照投资者类型分割为三个市场: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国债市场和国债柜台交易市场。众所周知,国债流通市场上的投资者由于各自的负债性质不同,资产经营目的不同,产生了对国债需求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有了交易的需求,才会产生交易行为。但是,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现阶段的市场设计,实际上抹杀了这种差异性,因为同一类型、同一需求的投资者在同一市场其成交肯定清淡。而商业银行不能进入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个人和一部分社会机构投资者则不能进入银行间国债市场,国债柜台交易市场仅仅作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部分国债市场而存在。

其次,资金被分割。目前,我国国债共有两个托管结算系统:第一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后台支撑系统,负责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的各类债券的托管与结算事宜;第二是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债券在内的所有场内证券的托管清算结算事宜。由于两个托管结算系统存在表现形式不一的竞争关系,相互间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使国债市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债托管、清算体系。投资者即使被允许进入各个市场,并且各个市场可以交易同一国债品种,也必须在他发生交易的场所开设独立的托管账户和资金账户,不存在直接跨市场交易的可能。投资者如果要跨市套利,必须局限在跨市场发行的品种,且要办理转托管。但目前这种不统一的债券托管结算系统造成的结果是:要么使得国债难以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之间转托管,要么转托管的成本太高,造成两市场间的套利难以进行,从而加重了国债市场的分割与无效,导致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很差。

(二)国债结构有较大缺陷。

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国债结构仍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体现为国债品种结构和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不同投资者的不同投资目的的需求,造成国债市场流动性较差。

1.国债品种结构。

我国发行的国债品种较为单一,种类少。目前,国债品种主要有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定向债券、特别国债以及专项国债等几个品种,每年国债交易品种大致维持在5种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国债交易品种通常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有关资料表明,澳大利亚国债品种达31种、加拿大为20种、英国则有100多种。我国国债品种单一的状况,十分不利于适应投资者不同类型的投资要求,造成国债交易难以满足投资者流动性的需要,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2.国债期限结构。

我国国债在期限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单一,国债主要限于中长期品种,短期和长期品种偏少,且各种期限债券的可流通规模和交易量都极不均衡,致使一个连续平滑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难以形成。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短期国债一直是货币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主流工具,短期国债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三)国债衍生产品发展滞后。

国债衍生产品的发展有助于活跃国债市场,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但我国目前国债市场衍生产品发展滞后,对进一步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现有国债回购市场交易结算制度不规范。

这种不规范主要集中在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市场上。由于国债回购交易及结算体制存在较大的漏洞,导致市场出现证券商挪用客户国债做回购套取资金和部分投资者在国债封闭式回购上放大套做,这种套取的资金一旦不能及时归还,或放大套作的倍数过大导致在质押国债价格下跌时回购标准券不足,就会造成对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透支或透券,如果不能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规定的时间内补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就会抛出该透支或透券者的质押国债予以补足。这种非正常性的抛售,必然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严重影响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2.缺乏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衍生工具。

在国债市场,现货交易和国债衍生产品交易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层面,特别是国债期货作为高级形态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并有助于提高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对于完善国债运作机制、健全国债市场架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债期货市场的欠缺,不利于现货市场的发展及其流动性的提高。

(四)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

做市商制度是指证券商持有某些证券的存货,并以此承诺维持该证券买卖的交易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保持市场足够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并能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虽然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做市商数量不足以及没有融资融券机制等因素,导致做市商制度没有体现出提高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报价券种差价太大,有价无市。二是报价券种过少,没有代表性。三是报价缺乏持续性。

(一)建立统一的国债二级市场,实现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的相互配合。

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都是发展国债流通市场所必需的,两者应是互补的关系个市场的统一主要是指通过改革市场参与制度和债券托管及结算体制,至少使投资者能够在两个市场自由进行交易,债券在两个市场之间能够自由转托管,通过不受阻止的套利来均衡两市场价差,从而共同确保整个国债市场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效率。

1.取消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进入限制。国债流通市场要统一,首先应允许商业银行、信用社等机构参与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国债交易。同时,允许个人和一般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交易,最终取消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进入限制,从而实现两个债券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相互扩充,促进国债交易规模的扩大,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2.改革国债托管体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国债托管结算系统。要改变目前债券托管结算体制明显分割的情况,首先应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下,建立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高效协调机制,使两个机构本着为市场服务的意识与促进债券市场统一发展的原则,就债券托管清算结算事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协调,方便市场参与者能够以低成本自由地在两个市场间转托管,并为控制两个市场的总体风险而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在遵循市场化原则下统一两类托管清算结算系统,建立真正统一高效的债券托管清算结算系统。

(二)健全国债品种结构,实现国债品种多元化,满足投资需要。

1.进一步丰富国债品种结构。在改善国债品种结构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国债的品种,如财政债券、建设债券、可转换债券、储蓄债券、指数化债券和本息拆离债券等,并以可上市债券为主,满足不同市场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加快推进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步伐。

2.创造合理安排国债期限结构的体制条件,实现短期国债滚动发行。目前,国债期限结构比较单一,品种之间缺乏梯次,难以满足市场成员不同层面的交易需要,特别是缺少便于金融调控的短期国债。针对在国债年度发行规模管理的制度下短期国债发行困难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国债余额管理的方法,即财政将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债余额作为不可突破的指标,这个指标等于上一年的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的赤字。财政发行国债只要不突破这个余额,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可由财政部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在国债余额管理制度下,1年期以内的国债,由于它当年发行当年兑付,不会增加下一年度国债市场的余额负担,因此,也就无须被列入当年的国债发行计划,从而实现短期国债滚动发行,这必将大大增加国债的现券交易量,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根本的改善。

(三)加速国债衍生产品的完善、创新与发展,强化国债流通市场的均衡机制。

1.进一步发展和科学规范国债回购市场。由于存在证券商挪用客户国债和封闭式国债回购过度放大套做的情况,说明证券交易所上市国债的托管结算制度和封闭式国债回购交易制度确实存在较大的缺陷。为规范和发展国债回购市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按周或按天公布折算率,改变按月折算的办法,提高国债交易信息的透明度;(2)建立投资人国债回购查询系统,以保护投资者利益;(3)建立账户清算制,以取代席位联合制,单一席位各个子账户分别进行交易和清算;(4)明确规定封闭式回购放大套做的倍数。

2.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现在我国国债现货市场无论从规模、品种结构还是参与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具备了再次推出国债期货的条件。同时,通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教育和风险管理的实践,期货市场规章制度不断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和技术趋向成熟。期货相关法律法规也有相当大的完善,完全可以为国债期货交易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为国债期货交易的恢复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现在应该尽快恢复国债期货市场。

(四)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完善做市商制度是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实现对做市商制度的完善:

1.将国债做市商与承销资格和一级交易商资格联系起来。做市商资格除了取得市场声誉外,并无实质性利益,还承受了更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收益的不对等极大地制约了做市商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向做市商提供对等的激励机制。

2.适当增加做市商数量,尝试建立多层次的做市商体系。银行间债券市场仅有区区十余家做市商,相对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这一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应适当增加做市商数量,通过竞争比较,有利于有能力、有意愿的机构逐渐发挥做市商作用。

3.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促进竞争,形成优胜劣汰机制。我国的国债做市商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应从市场规律出发,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一批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做市商,使做市商真正起到应有的市场作用。

4.向做市商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尽量降低业务风险。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现阶段,可使用的投资工具少,业务风险大,制约了部分机构业务的开展,因此,有必要给予做市商一些便利和支持:(1)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报价驱动机制,给予做市商一定的报价和成交信息优势。(2)进一步提高跨市场转托管的效率,逐步实现实时转托管。(3)为做市商提供融资、融券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袁东,等.中国债券流通市场运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何志刚.中国债券融资功能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3]林清泉.固定收益证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王铁锋.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分析及组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叶永刚.国债期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郭田勇.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货币金融评论,2004,(4).

规模养殖业论文篇十四

随着高考试题形式的改革,高考对英语听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由原来的无到现在的有,由过去的20分提高到现在的30分,占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一。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听力的教学和训练,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但目前,学生对听力测试总是感到畏惧和吃力,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缺乏听力的氛围。

环境--学习语言的天然条件。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这个条件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才有可能有英语的氛围。由于农村中学的师资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在课堂上有的老师都不能坚持用英语教学,学生仅有的一点实践语言的机会也没有了。因此学生听起来就感到生疏和困难。

二.背景知识的缺乏。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着不同于中文的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语言、文化背景及特点。这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理解,尤其是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由于理解的时间有限,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而农村中学学生由于接触面窄,课外阅读量及课外活动少,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甚少,给听力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三.语音障碍。

四.基础知识薄弱。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结合。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的语音、词义和基本语法就成了做好听力理解题的关键。而农村中学学生由于掌握的词汇有限,语法知识不扎实,不系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常遇到“卡壳”现象。

五.心理障碍。

由于上述几个原因,导致了学生对听力产生了恐惧心理。怕上听力课。课上注意力不能集中。

针对以上的原因,根据本人多年在高中任教的经验,现提供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以供各位参考。

一.消除心理障碍。

首先要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听的质量和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听力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篇幅适当、语速相宜的材料,使学生在听的开始阶段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听力产生兴趣,感到放松,从而克服畏惧心理。

二.巩固基础知识。

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深入、精确地理解不同的时态、语法、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三.拓宽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扩大知识视野,特别要对一些文化差异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达,应予以高度重视。使学生达到能听出字句,就能听懂说者的意图,不受背景知识的阻碍。具体地说,平时阅读面要广,阅读材料要尽可能涉及英语国家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四.抓日常交际用语的熟练运用。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听力材料应多选学生熟悉的题材、句子、会话及语段。在高考测试中就明显反映出凡是学生熟悉的交际情景或话题,如告别、就餐、表示抱歉、问路等,由于平时口头练得多,正确率就高。所以教师要正确对待教材中的对话课,让学生真正听懂会用教学大纲列出的日常交际用语,为今后的听力的发展打好铺垫。

五.重视听力技巧训练。

重视听力技巧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措施。听力的技巧主要是听连续性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教师应先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听力技巧,如捕捉文中关键词语,并根据关键词来判断对话场景;根据试题要求正确分配注意力,培养自己的短时记忆力。再比如说:听前一定要先读题,从题中尽可能多的获得文章的信息等。使学生胸有成竹。

如果解决了以上几个基本问题,再加上适当的训练方法,学生的听力定有长足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714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