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是一种书面材料,更是一种对自己思考和成长的机会。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太过冗杂和复杂。总结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一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其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路线及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在微观行为机理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很大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契合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及理论。将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表达工具和检验手段结合起来,就可形成更全面的分析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重新审视两者的互补关系,甚至将两者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这已越来越成为明智经济学家的共识。而且,纵观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学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产生于一次意义重大的折衷。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能对当前存在的两大经济学范式作全面而系统的梳理:首先,要对两个基本范式进行比较就必须梳理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必须探究经济学的本质。一方面,要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争作以辨析,另一方面,对两种范式分歧的原因进行挖掘。其次,对两个基本范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在内容上,主要考察边际革命引起的争论及变革时的社会背景;在方法上,主要探究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原子主义和整体主义、同质性均衡和异质性演化的差异和形成背景。再次,为探究两个基本范式的互补性,还须对各自的演化轨迹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剖析,挖掘内容和方法上的共通性。具体说,这些工作主要包括:探究和梳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其演化;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兴衰历程;梳理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发生、发展及趋势;从研究内容出发比较两大经济学范式的方法论;剖析主流经济学基于个体主义和抽象演绎基础上均衡分析方法的形成及其功能分析的内在缺陷;探索政治经济学基于因果关系所形成的方法论特色;思考两种范式之间沟通和互补的内在机理及构建统一经济学的可行性。事实上,只有对两大基本范式的特点及其形成渊源作系统的比较分析,在揭示其差异性的同时又对内在的共通性进行剖析,才可以真正勾勒出构建统一经济学的基本思路。
根据理论研究所包含的四个层次:方法论层次、理论构建层次、思维表达层次、理论检验层次,可将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论观点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表达工具和检验手段结合起来,形成“马经为体,西经为用”的分析体系:一方面,马克思经济学从根本上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是对经济学长期发展的探索。另一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则偏重于具体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并热衷于对短期内的现状分析。当然,对本质的探讨需要非常广泛的知识,特别是梳理和继承前人的认知和观点,需要对各方面知识进行契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他人的理论和观点抱有宽容的态度,并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是像当前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截然割裂,相互漠视和轻视。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二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基于民办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分析了课堂实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实验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并以博弈论为例设计总结了课堂实验在教学改革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民办院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运用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政府政策调节方面的理论来解决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使用等现实经济问题。该门课比较重视对相关数据模型的分析,而中国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数学模型建立与分析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走进实验室,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有关数据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一方面,它通过大量研究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或产生的矛盾,总结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还运用抽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对现实经济情况常常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民办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公式、图形,却很少注重对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较弱。
(二)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1.学习基础薄弱,知识接受上难度大。
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的高考成绩较低,主要原因为其学习习惯懒散、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经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学生多为文科生,其数学知识较弱,对定量分析不是很感兴趣,也不习惯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2.缺乏学习兴趣,常常“知难而退”
《西方经济学》中有大量理论性、逻辑性知识,而学生往往对逻辑性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例如,在介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相关概念时,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学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决定时便失去兴趣,不是很专注地听课。另外,一些学生认为如果不考研,学习该门课意义不大,故他们只要保证考试能够通过即可,学习动力不足。
3.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
民办高校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其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和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将经济理论与学生熟知的经济现象相联系,学生往往会发表独到的见解。针对此种现象,许多教师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实验教学就是其中非常普遍且有较好教学效果的一种。
《西方经济学》中的教学实验是根据相关经济学原理,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模拟,设定特定场景,通过让学生扮演生产者、消费者等角色,从事相关经济活动,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独立思考、做出一定决策,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特定场景中的特定角色,亲自进行解读经济现象、数据分析与整理、做出经济决策、分析决策所产生的结果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分析方法,还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一)实验准备。
需要进行两方面准备,一方面,教师需要在实验课前详细讲解此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实验中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准备好此次实验所涉及的相关实验资料。
(二)实验过程。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实验多为学生在模拟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从而得到相关实验结果。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宣布实验规则、解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并指导,提醒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做好相关数据、结果的记录。
(三)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阶段,教师需对本次实验进行点评、总结,重点分析前期预测与实验结果中存在差异的地方,找出差异的大小及产生的原因,并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西方经济学》中“博弈论”非常重要,其比较注重逻辑与数学的推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尤其是民办高校授课过程中,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该知识的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博弈实验:
(一)协调博弈实验。
许多现实经济问题中都会涉及协调博弈实验,该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合作的困难、给各位参与人可能增加的福利。该实验是采用分组抽取扑克牌的形式,在实验前,先将学生分为两组,两组中各选一名学生作为“囚徒”,每位学生可拿到两张扑克牌,一张为红色(红桃或方片),一张为黑色(梅花或黑桃),然后进行配对。实验规则为:配对过程中,倘若都是红色,每位学生获得3分;倘若都是黑色,每位学生获得2分,倘若一张红色、一张黑色,出红牌的学生不得分,出黑牌的学生得5分,每轮结束后,学生记录自己的得分,实验进行若干轮,教师决定具体在哪一轮宣布结束,结束时得分最多者获胜。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两组学生之间不能进行任何方面的交流。通过该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囚徒困境”,加深对“囚徒困境”现象的理解,从而更对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推理过程及推理结果。
(二)选美博弈实验。
选美博弈实验是通过不断测量重复,删除较劣策略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博弈过程中是否具备完全理性。实验具体规则为:首先,教师要求全班学生在[0,100]中任选一个数字。然后,将学生所选的数值进行平均,得出平均数,最后,将平均数乘以2/3得出一个数值,该数值与哪位学生选择的数越接近,该学生就获胜。此实验进行若干轮,每次实验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更新自己的选择策略,然后进行下一轮实验。一般情况下,学生有以下两种思维:一种是最大平均数思维;另一种是随机平均数思维。游戏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所有人都选择了0,得到了纳什均衡,即每个人都取得了胜利,并且没有意愿再去改变猜测的结果。
(三)最后通碟博弈实验。
该实验主要用于检验人们对不公平的反应。实验规则为: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两人,一名提议者,一名响应者,给每组学生一笔钱,提议者思考如何分这笔钱,并提出分配方案,接受者有权接受或拒绝提议者提出的方案。如果选择接受,则二名同学按照方案获得约定的金额。如果选择拒绝,则他们都无法从中获益。根据完全理性假设,提议者按最小出价份额出价,响应者也会选择接受,因为响应者知道选择永远都比拒绝好,选择至少可以获得一些,拒绝将会一无所获。但现实生活中,均衡的出价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有当给响应者分配足够资源时,方案才能通过。在准备采用上述实验时,教师需要注意每个实验实施的时间点,在讲解完相关理论后及时插入实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具体开展实验前,教师需要对该实验的目的、规则进行清晰地解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提醒其注意规则与其他事项,实验结束后,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调动其积极性,并提醒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当然,《西方经济学》课程还可设计出其他有意义的实验,如柠檬实验、通货膨胀实验等,这些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经济学原理。
现有《西方经济学》所采用的讲授法虽然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而实施课堂实验教学,通过对现实经济社会进行模拟,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有利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三
摘要: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把握好以下问题:要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分清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关系,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认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马克思。
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讨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位置、功能的文章很多,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分析这些不同看法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基础在变,而且变得相当快。另一方面,虽然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在变,但变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就出现了差距和矛盾,自然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位置和功能,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现在大家讲的西方经济学和当年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虽然有继承关系,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只是为资产阶级私有制辩护的庸俗经济学。然而,在西方经济学里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是毋须讨论的既定前提,尽管这种观点存在着问题,但在他们现在的书中所研究的重点早已不是这个问题了。西方经济学现在也讲“制度”,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制度,而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机制体系,即西方经济学认为的最有效的经济资源市场配置机制。这里讲的制度已具有了另外一种涵义。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其侧重用交易费用的观点分析问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关系研究的一个补充。
(二)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有分析地加以利用。田国强在2005年《经济研究》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有作用(事实上,二战后西方xxx都曾先后利用过西方经济思想,如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思想等)。由于我们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已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国也可有分析地利用西方经济学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方法。事实上,我国在很多方面(主要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方面)已经有分析地加以利用了。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划分方法,把经济问题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在宏观方面,我们也在利用西方惯用的调控手段,尽管在调控的具体措施方面有所差别,但基本方法大体类似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另外,中国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都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问题,说明西方经济学有吸引人的地方。如,有人就说西方经济学比较具体实用,不是脱离现实讲空道理。为此,我们应鼓励对西方经济学进行创新性研究,并敢于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去。
(三)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而应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目前,西方经济学在我国传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但应该承认西方经济学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中青年似乎更热衷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体系。现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国真正懂得政治经济学又熟悉西方经济学的人太少,评论起来往往不是偏于这一方,就是偏于那一方,很少能做出全面中肯的科学评价,有时甚至还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有人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对立起来加以批判,这显然有些过于偏执。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确有某些对立的成分,但由于它们研究资本主义是从不同侧面(前者是从资本主义资源配置,后者是从经济利益关系)研究的,从这个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不宜采取片面的强制措施来扶一个压一个,那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正确的态度是认真抓好对这两门科学的研究,脚踏实地运用这两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它们包含有真理的成分,或部分是真理,就没有必要害怕它,而且要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教学和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一)首先要理解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前,在实践中究竟应怎样理解及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运用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曾提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往往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现在仍然可指导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今天仍带有普遍指导意义,但需要用新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它。否则,只是干巴巴地把原有几条结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很难真正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过去阶级矛盾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很强调阶级斗争。然而,今天在对立阶级已基本消灭的情况下,如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恐怕就脱离实际了。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体制和政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原本只包括资本主义部分(资本论)。列宁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时指出,在马克思时代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既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不存在社会主义,当然也不可能撰写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政治经济学建立是在xxx主持下由原苏联一批院士编写开始的。然而,由于它没有、事实也不可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臆想的结果。因此,此书出版的寿命不过十年左右。我国是从学习原苏联开始学习社会主义的,受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非常深,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中国才开始编写包括以中国经验为主的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逐步对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内容和框架有所突破,但很难说现在编写的教科书已是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现在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应把上述这两部分区分开看待。不能一说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部分就认定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
2.要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创新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由于有马克思的原创著作存在,人们一般不会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产生歧义,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马克思在英国生活时的那些情况和特点,阶级矛盾也并不像《资本论》中描写的那样尖锐,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出现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描写的那样奄奄一息状态。马克思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考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终将引发社会革命的论述是科学的,同时他也察觉到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调节和缓解矛盾的内在机制。然而,他来不及就这些新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原来有些结论就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和研究了。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求实的研究精神,我们不应戴上先入为主的眼镜,而要认真地、也实事求是地揭示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找出它在将来必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代替的历史趋势。要避免不顾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得出的某个或某几个结论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头上。
3.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来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著作很难说哪一本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有很多版本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某些马克思主义因素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成份,但作为成体系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来说,也不可能是完全符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精神的。理由是直到今天为止世界上还没出现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至于西北欧一些被认为是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看法分歧很大,这里暂搁置不论)。理论是现实生活的本质反映,当现实生活本身还没发展到成熟或定型的条件下,又怎么可能出现一本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呢?可见,硬要拿出一本科学地反映成熟社会主义本质的著作来,这种要求未免有点过于超前。即使马克思生活在现在,恐怕也难于满足这种要求。客观存在决定人们思想意识,人们是无法改变这条规律的。现在有些人企图把西方经济学引进来,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合并起来,先讲商品、货币、资本,再分别讲两种制度本身,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出新的矛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试图把二者合成一体,自然会出现前后矛盾的问题。现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不如西方经济学受学生欢迎有多种原因,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较为现实的办法是仍要遵循过去传统的理解,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仍然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虽然社会主义社会已基本消灭了敌对阶级,似乎已不再需要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了,但社会上的体脑差别、城乡及工农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也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差别不仅反映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对此如果认识清楚、处理得当就会给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反之,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着眼点放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教学中可以起互补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可以互补的。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对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意义重大。从一方面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尤其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地位都处在快速变化中,人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动迅速而且复杂。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处理这些关系,对缓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对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然而,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生产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全部内容,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推进生产技术创新与生产组织的升级。当前世界上居于主流地位的经济运行机制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是探索社会经济关系的矛盾,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寻找理论基础,它可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然而,它并不以研究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核心。在社会主义经济处于发展和转型期的中国,很难不研究优化资源配置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重点。可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已形成了“自然的分工”,这并不是偶然的和人为的撮合,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原因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经过比较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即公认的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体系。西方国家二、三百年前就已实行了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他们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体系的研究自然也就有了较多的历史积累。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比我们成熟。为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理由对西方经济学不重视。至于西方经济学在西方也确实有不同的评价和补充,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对它采取排斥态度的理由。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已有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不可避免地也会不断暴露出自身的不完善和局限性,社会上和学术界也就自然会出现一些批评性和补充性的意见,甚至形成不同的流派。这些都可以视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常态,不足为奇。上面列举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可以互相补充的一些理由,并没有全面分析这两个学科的其他关系,包括互相矛盾的内容。只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互补的看法能够成立,那么,在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这两门课程的并列就是顺理成章的。为培养全面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人才,我们不能采取封闭的态度,简单地扶持一个、排斥一个,而应把它们都放在各自恰当的位置上,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四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深入了解不同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是把握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关键。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制度、经济权力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使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范式与其它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马克思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哲学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出发,侧重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名词。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个量研究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个体经济主体的现状和特征。这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中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研究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题,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符。
总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及后果和个量都看成是不变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研究主体,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研究消费时,只着眼于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总投资、总储蓄的相互关系,对个体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则不予关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因而其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作为分析经济的具体方法,不论是总量研究方法,还是个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有些经济现象从总体和个体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运用了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关于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有时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在对魁奈的《经济表》中运用的总体的研究方法,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无数单个的流动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概括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资产阶级的眼界”,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错误的划分,因此,他虽然天才地应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却不能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从马克思对个量和总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中,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性。而二战后以凯恩斯主张的以总量分析方法建构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却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为之修漏补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个量或总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则往往忽视甚至抹煞了现实的阶级关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虽然,由于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变动,以致难以达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各种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极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来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统一起来?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静态分析,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按阿克利的意思,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变动的,但量上没有变动,可按静态来处理。瑞典学派的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中认为:“没有经济事物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果要具体考察动态与静态,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方程,然后又将具体的经济量值带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变动,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如果有量上的变动,就称为特殊的动态。”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件,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运动是普遍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但决不允许用静止掩盖和替代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在质量互变中研究动态与静止。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与静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数量关系上。
(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与评析。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推理更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国的李斯特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当时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资本论》在数学方法上,除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xxx认为:“单靠数学演绎就确定一个论断为真理的事,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或只是在非常简单的运算中才有。”而且列宁也指出:“数学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说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把数学当成一种目的,以数学化的程度来评价经济学达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做深入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复杂得多。因此,制度经济学家创立了将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别看重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在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第三,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第四,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使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及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侧重研究微观经济制度,并更多地从现象上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较少进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经济学家的独创,其实马克思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本质上来进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观实用性,所以它针对当代外部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中。
三、结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方法论基础。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区别的标志,它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
(三)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实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经历中,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这是我们在创新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如,数学方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运用,确实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研究变得更加精确。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情况来看,数理方式已被引用到一些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的进步和方法论的创新。但在应用中,既要克服以往忽视运用数学的缺陷,适当增添经济数量的成份,又要防止走西方过度数学化的另一个极端,防止数学方法的滥用,把科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如,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则和制度不健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完全靠传统经济理论所提供的办法难以解决,因而制度分析方法对研究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五
一、自然之物与劳动、资本的通约——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
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分析层面。马克思经济学和以正统自居的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从这里着手开始经济理论体系的搭建。两者都遇到了同样的技术性间题:为使交换成为现实,必须构造出相互交换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体系。除去两者所被赋予的不同意识形态,其实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财富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的三位一体;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从逻辑上讲只能是自然和劳动的产物,所以在这些要素中,只有土地和劳动才是有关财富形成的终极要素。
认为价值是由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的第一人是配第。配第在考虑价值量的决定时企图把土地和劳动通约,他用土地的面积、自然年生产力和劳动者的谷物工资及劳动时间来进行劳动和土地之间的换算。川但是他受到了重农学派的影响,没有解释作为土地之外的自然之物与劳动之间的通约。为克服这一间题,斯拉法也作了解答。假定商品是用商品生产出来的,即a商品的价格由生产a的劳动以及为生产a所耗用的b,c,d……z商品来决定,这样就得到一个方程;同理b商品的价格又由生产b的劳动以及为生产b所耗用的a,c,d……z商品来决定。依次推理,c,d……z商品都可以作出如上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的投人一产出方程组。加上劳动变量,消去一元,求解该方程,就得到了一种相对价格体系,川也就是李嘉图苦苦追求的“不变的价值尺度”。这个理论完美地实现了劳动与物质的通约。斯拉法通过“标准生产体系”,用数学证明了利润与工资分割经济剩余的比例不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通约后的价格体系可以换算成以劳动时间计量的单位,并且不再受资本构成的干扰。这就提高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纯洁度,解决了李嘉图面临的难题。但是斯拉法的生产体系是线性的,意味着这种价格体系只是在固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在一个动态的技术可以变化的社会里,价值尺度将会受到影响。
人类社会之初,假设自然资源是充沛并可自由支取的,如阳光与空气,必定没有价值和价格,因为它们不是交换的对象。一旦出现了稀缺,就会有先占权或暴力创制的种种产权。马克思写道:“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看作隶属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这些产权的取得,显然是来自于先于生产和交换的非生产的制度因素,它赋予自然资源以垄断价格,使“不具价格的东西也获得了价格”。简化掉开采成本的影响,它是权力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它的量的决定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即维持资源产权的资本化费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从而获得地租的过程。所以诺思称赞马克思所强调的所有权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是重大贡献。
自然资源的资本定价理论是由当代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索罗较早提出的。他试图深究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把资源视为资本,扣除开采成本和供求的影响后,当预期的资源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利率时,业主就倾向于较早开采,反之亦然。这样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所达到的均衡,按照现实的开采量和利率,就可以倒求出现存资源的价值,完成自然资源与资本的通约。然而资源存量的勘察开采和转换替代取决于不确定的技术条件。一般来说,资源存量是未知量,而存量的多寡将直接影响价格体系和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使得情况更加错综复杂。
用现金流资本化的方法把资源与资本通约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要假设利率不变,还必须假定现金流是永续和稳定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和租金在长期中不可能保持稳定。不确定的技术和自然资源存量的变化将对现金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两大经济学范式都试图把自然之物通约掉,使用的方法不同,是为了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一切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的东西统统资本化,是为了论证给这种现金流带来保障的制度的合理性;而马克思要揭示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增殖的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所以必须把规模报酬递增内生化。报酬递增的规律只有在价值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然世界受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制约,不可能产生报酬递增,所以马克思要抽象掉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影响。无论如何,把自然之物通约掉,可以使我们集中讨论劳动和资本这个更为核心的问题。
二、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实践尺度与理论尺度的背离。
劳动价值论必须解决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之间的计量及可加性的通约问题。马克思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同质的抽象劳动,但对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的换算通约却没有过多涉及。
马克思排除了劳动者的察赋差异,认为人类抽象的劳动是同质的。斯密也是这样。他认为:“人们天赋资质的差异实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们到了壮年,分别选择不同的职业,好象是由于不同的天资,但在多数场合,天资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总体工人的各种职能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低级,有的比较高级,因此他们的器官,即各个劳动力需要极不同的教育程度,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工厂手工业发展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与此相适应的是工资制度”。
马克思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来说明不同等级的具体劳动之间的通约,“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至于这种换算所必须的自乘系数又是什么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没有详细论证这种“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从而留下了广阔的探讨空间。
庞巴维克对此进行质疑:“依照什么比例复杂劳动产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简单劳动,这是不确定的,不可能预先根据复杂劳动所固有的任何性质加以确定。它只是实际交换关系所决定的实际结果。”这个批评可以说是切中要害。要把现实中不断生成变化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在理论上用简单倍乘系数固定地表达出来,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对此,希法亭辩护说,庞巴维克把揭示价值规律的“固有性质”的“理论尺度”同作为“实际结果”的“实践尺度”混同起来了。在希法亭看来,理论尺度似乎没有必要和实践尺度相吻合。希法亭为马克思的辩护,如同麦克库洛赫为李嘉图的辩护,并没有为劳动价值理论增添有分量的理论价值。这种价值尺度的两分法实际上等于承认了两种尺度之间的背离。要想取得理论上的进步,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理论尺度,使之与实践尺度相符合。
对于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新古典经济学用供求理论来解释,认为劳动力等级和工资体系,都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均衡的结果。但是结构上的均衡无法解释总体上的非均衡—失业。虽然凯恩斯极力反对劳动价值论,他却站在西方经济学立场上第一个从总量的角度上思考劳动就业量的决定的问题,用失业的现实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的供求理论,从而与马克思有了相通的地方。
凯恩斯写道:“所以在讨论就业理论时,我只想用两种数量即币值量及就业量。前者是绝对齐次性,后者可变为齐次性。因为只要各种劳工以及助理员之间之相对报酬相当稳定,则为计算就业量起见,我们可以取一小时普通劳工就业为单位,而一小时特种劳工之就业,则依其报酬之大小加权。在凯恩斯看来,构成总量的不同劳动之间是可以通约的,这个通约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劳工”的劳动时间来作为劳动就业的基本计量单位;二是利用市场上形成的报酬体系作为加权来换算不同种类的劳动。以“新剑桥左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凯恩斯的第一层含义,认为“工资率决定物价水平”,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只是使得工资率围绕一个基准上下波动,而工资率的决定力量只能在“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中寻找,从而把目光转向习俗、历史、法律等长期社会因素,以及劳资双方阶级力量的对比。他们不自觉地涉及了价值的“绝对尺度”,猛烈抨击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虽然他们并不赞成劳动价值论,但是沿着这些观点可以找到两大经济学范式之间关于价值理论的融通的线索。
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囿于市场理念和均衡思想,把目光集中在第二层含义上,就连以研究劳动价值论著称的米克也写道:“(各种不同的劳动)在理论上必须换算,在实际上换算不是根据准确的尺度,而是根据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米克认识到了不同劳动之间通约的理论困难,却又试图用理论和实践两种尺度进行调和。这个做法不过是对希法亭的回应。
三、劳动与资本的通约—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资本与劳动是两大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概念,而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深奥复杂。资本在不同语义里歧义颇多,没有统一的解释。本文认为,资本定义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完全抽象掉具体物质的内容,我们已讨论过对“终极之物”的通约问题。第二,包含有时间因素,否则就无法解释利息的时间性质。第三,包含有生产力的技术性因素。这是资本的传统语义里的基本内容。
最传统的观点就是认为资本是实物资本,是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具或是过去积累的物化的劳动。这显然不满足上述条件一。认为资本是生产条件和环境的总和等观点,虽侧重历史的演化,但是内涵过于宽泛,无法做时间上的分析,不能说明利息的产生,不满足条件二。西尼耳的“节欲论”是纯心理的概念,节欲一年与一个月显然是不一样的,它包含了时间因素,并且排除了物质因素。但是单纯的“节欲”什么也创造不出来,储蓄不能够自动地转化为投资。所以,他的观点不满足条件三。庞巴维克的“迁回生产”是最接近满意程度的资本概念。他的迁回生产过程又是和时差利息论密切相关,迁回生产在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后能够带来更大的生产力,所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按照他的定义,资本是一种迁回的生产手段,所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等级排序,处于迁回生产顶端的是高级资本。
虽然庞巴维克极力反对劳动价值理论,但是“迁回生产”与马克思的资本定义也有相通的地方。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处于运动过程中的价值,从自身出发并以加大的量回到自身”。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可变与不变资本,其实质功能却是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的循环来实现自身不断增殖的终极目的。马克思和庞巴维克都继承了欧陆哲学的思维传统,在资本定义中彻底排除了实物概念,重视时间和技术的因素,强调再生产循环的社会过程,认为资本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的更大产量或价值,而不是对已知的过去的盘点。
于是,迁回生产和复杂劳动也就有了融通的地方。劳动过程不是简单的物质能量的转换,最鳖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人类使用实物资本的生产过程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复杂劳动,也是迁回生产的开始。复杂劳动与经验、技能、知识、资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的知识越多,操纵的资本越高级,劳动的复杂程度越高。斯密最早对此有所认识,他把“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也算做与实物等同的资本;而舒而茨发展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加贴近了复杂劳动的概念。它们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培训”和经验积累;其目的都是为了递增的报酬或增殖的剩余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生产过程越来越“迁回”,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大,“整体工人”的劳动程度也越来越趋于复杂,社会生产力也越来越大。马克思认为在劳动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紧密结合的,“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器官……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这种延长了的肢体,或者说,由人类所掌握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外在地转化的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就成为社会平均的复杂劳动程度的标志。不仅如此,个别劳动越是复杂,所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也越高级。这里的操纵不是直接的操作,它指的是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处于迁回生产过程中的较高地位,掌控着所有下游的低级实物资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它在再生产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产量和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还担负着进一步技术创新的任务,使得迁回生产的链条继续延伸。因此,复杂劳动通约为简单劳动,应该按照它们在迁回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行系数折算。
至于系数折算的具体方法,本文只能作出粗浅的尝试。如果按照复杂劳动所掌控的实物资本量进行折算,存在着上文讨论过的实物资本的加总悖论,使得这个方法并不可行。我们可以尝试按照复杂劳动在下一个生产周期所带来的产量和使用价值进行折算。产量和使用价值可以用货币量加总,同时在技术上也可以预期。通过技术上的统计,就能为实际折算提供现实资料。当然这只是近似地换算,是价值决定因素中的实践尺度。这并不意味着使用价值量决定价值量,归根到底,这个系数是在迁回生产的过程中复杂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诚然,产量和使用价值并不是再生产的唯一目标,理论尺度与实践尺度仍然有偏离;但是通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实践尺度,比在市场中形成的尺度较少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扰,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理论尺度。
有人用复杂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和培训、教育等费用为基数来进行系数折算。这些时间和物质耗费是一种沉没成本,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面向未来。只有通过对复杂劳动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衡量,才能够揭示动态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因为人类的学习、技术的进步是加速度的变迁过程,复杂劳动的折算不仅仅是简单的倍乘,而是非线性累积的指数乘积。也只有在扩大再生产的循环中,依据未来的产量和使用价值,才能够反映这种系数的指数特征。
复杂劳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在劳动价值论中占据关键地位。在迁回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劳动,是劳动的一般形态,反映了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特性和劳动对资本(生产资料)的利用程度,是劳动与资本通约的桥梁。所以,价值量是对复杂劳动的计量。对于同等程度的复杂劳动,可以用劳动时间计量;对于不同程度的复杂劳动,必须先折算它们的换算系数。从以上论述可知,这个系数必然也包含了技术的因素。所以说,时间与技术是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四、通约的量纲——一种新的理论尺度。
由此可见,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矛盾不能依靠单纯的时间标准来解决。如果以劳动时间为单位,则人寿期百年,所有人创造的价值就大致等同,这与现实显然不一致。马克思认为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并且不受技术变动的影响,但是这样就不能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如果要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就要折算它们之间的技术含量,承认技术对价值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利用综合时间和技术的复合单位来定义价值是惟一的出路。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里对质量的定义表述为每单位加速度的力,价值的量纲应该表述为时间与技术的复合单位。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庞巴维克的话:“马克思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发现了一种思想,即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在交换的场合,事情是以商品所有权的变化为结束。这宁可表明存在某种导致变化的不均等和优势。当某些复合体彼此密切接触时,就会产生某种新的化学组合..…事实上,在现代政治经济学家看来,古代经院学者关于被交换商品中存在某种等同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庞巴维克的原义是批评马克思逻辑“三大步”的第一步,即相互交换的商品中包含有等量的质。他的意思是说,商品的交换,就像是能量的流转,总是由“不均等和优势”肇始,并且终结于这种“不均等和优势”的消洱。这个说法是有启发的。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的技术和察赋差异,从而具有了李嘉图式的“相对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仅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同样可以解释国内的一般性的商品交换。价值的流通,正是基于这种相对优势,从而使得买卖双方有利可图。
这样,价值的复合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找到根据。在交换中,出于对相对优势的衡量和比较,人们一方面需要计算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相互之间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机会成本进行估算对比。马克思写道:“不同部门的生产力水平不能直接比较。我们不能因为生产一盎司金与生产一吨铁需要同量劳动时间,就说金的生产力低于铁。可见,时间与技术因素必须综合地考虑在一起才能在交换中进行相对优势的比较。当金与铁交换时,生产铁的工人会计算在自己现有掌握的技术下生产一盎司金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样生产金的工人也会计算由自己来生产一吨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当各自都估算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时,交换就发生了。估算中依据的时间和技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
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供求的数量、讨价还价的势力等等。但是它的决定性的因素,是能够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xxx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而生产费用,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显然是不同的。只有把劳动时间和技术条件结合考虑,才能判断出一宗交换“值不值得”,判断出该商品的价值能否保证它的再生产。
马克思定义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构造一种标准的社会平均技术条件。对于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这是合理的,而对于资本构成不同的众多品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就不太现实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斯拉法的“标准生产体系”一样,排除了技术变动的可能性,不能够反映动态的社会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也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和技术。
时间不仅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家思考的对象。伯格森区分了“真正的时间”和“科学的时间”,认为人类生命延绵的真正时间是不可衡量的。至少,这句话启示了单纯用钟表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的困难性和复杂性。过去一小时的劳动与现在一小时的劳动即使在生理上是无差别的,在社会意义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别。时间并不是均衡的流程,因为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总是加速度的。如果说价值量是单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这个时间是过去生产该商品的时间还是现在再生产同种商品的时间呢?可见,时间和技术关系的理解是本文的关键所在。等量劳动时间创造等量价值,是在不变的技术条件下起作用的规律。当社会呈现整体的技术进步,或者个别劳动中所包含的技术因素起了变化,价值的衡量就要考虑重新计算。
从两大经济学范式相互通融的角度来理解价值理论,不仅解决了复杂劳动的通约问题,而且长期困扰劳动价值论的其他难题也都迎刃而解。同时,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两大范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它们各自坚持了价值尺度的时间维度和技术维度,“新的理论尺度”为它们的通融搭建了桥梁。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六
按当下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过于看重的是理论的灌输和模型的推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课程本身的缘故,西经的内容涵盖知识面广泛,包括的知识重点相当的多,原理比较抽象难懂,以上原因必将加大教学难度。授课老师在讲解理论时,在冗杂的知识点中很难做到每个都能用经济学的角度给予深度讲解,而且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本身存在缺陷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即完全照搬西方经济的思路。其次是大量西经中的数学知识构成了当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困扰,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些学生大多数学方面的底子薄,这些因素必将制约着学生偏向于定性的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最后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国内的西经教材没有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量身定做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已经在国内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可是教材与学科能配套的却相差甚远。目前,国内院校的西经主流教材还是高鸿业主编的(微观部分及宏观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个版本。仔细推敲一下会发现。这些教材都是贯彻的是新古典学派的理论。过于偏重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沿介绍甚少,更是没有将中国的当前经济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案例出现。另外,结合大多数国内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象,可以总结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本科学校的西经课堂依然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奋力地讲课,满黑板的大篇幅的图表、公式、模型推理过程,殊不知学生能理解的少之又少,教学质量低下。这种“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集体学习意识,最终学生还是不能掌握理论并运用到实践的技能。
(二)考核方式单一、激励管理缺失。
据研究显示,考查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成效时,学生的成绩是用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的总评成绩(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来反映的。平时成绩一般由作业和出勤两个方面所组成,占期末总评的20%~30%;期末成绩占总评的70%~80%,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由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总评的大部分,因而很多学生不重视上课秩序以及上课质量,作业敷衍了事,甚至抄袭、不做,到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时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书或课堂笔记,学生在追求的只是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的学习知识,这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应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增加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学习效率。
(一)财经类院校在我国高等财经教育方面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些院校不仅具备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而且具有相当广泛的行业背景。同时,财经类院校的教育资源使用状况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趋势,在校学生人数及其培养的优秀经济管理人员总量在整个中国高等财经类教育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与财经类高职院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高等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职业性;与综合性重点大学和理工类大学中的财经系科相比,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水平方面,还是在学校的综合实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因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很难得到凸显。因此,在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财经类院校应该在整个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系统中做到准确定位,更多的关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财经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由于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表现为层级多样化,这便要求高等财经类院校在培养本科生的过程中做到合理确立层次,扎实提高培养质量,从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流教育体系。综上所述,财经类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将综合性重点大学的精英教育和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大众化职业技能教育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人才教育应该坚持以培养宽厚品质为基础,通过交叉复合培养,增强迁移和转换能力,同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发展后劲和潜质,从而培养出理论功底和职业技能相结合,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二)高等财经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学历、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与不同的教育要求,结合实际,开设“重点各异”的《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通过教学大纲,界定不同专业教育内容的不同基本点和侧重点。例如,专科层次的应主要选择主流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而本科层次则可以在这基础上适当加大难度,适度的增加难度较大的前沿理论,同时增加不同经济流派理论的介绍。其次,合理化教学内容,将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课时量等与其实际情况想结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转变原本“一本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传授学生学习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去思考和开拓学习内容。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侧重需求和供给理论、消费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等内容,而信息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则应侧重于学习不对称信息理论与对策论等内容。
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色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增设初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强化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直觉和思维能力。鉴于现有教材体系基本以中级教材为主而初级教材比较缺乏,因而,当前的任务主要应该是加大力量编著能够很好反映有关中国经济转型实践的初级教学材料。另外,在编制各类初级教材的同时,应对各类专业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修完初级经济学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向更高层次迈进;而为了使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产生一个较好的感官能力以及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则只需要学习经济学的初级课程。教学方法上,完备已有的实际案例教学、激发式教学和商讨式教学,开拓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形成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案例库及设计模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鼓励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开发并使用网络互动式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互动、分组的个性化教学,组织老师在线答疑,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来交流。探索双语教学,从英文原意出发精确理解经济学专业术语,用于我国的经济实际并指导实践。转变教学手段及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摆脱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多样化的场景模拟的教学方式来替代原有的固化的授课模式。引用某些学者的观点将经济学的教学分成“三种语言”(生活语言、经济语言、数学语言),并且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缔造出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家的思维。这才是最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将现实的例子和晦涩的理论能够有效结合,达到了经济学语言的现实切换,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形象、直观的例子。其次再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变思维,把经济学中的抽象经济变量用生动的图形和函数表达式体现出来,从而学生的经济学建模思路就水到渠成了。
(三)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西方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考试方式普遍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评估方法过于单调,难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尤其是平时发言、讨论、实践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体现。应建立适当的考评方法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比例将学生在平时发言、讨论、实践中的表现计为考评因素,这样不仅能够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给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来进行自由教学和学术研讨。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期末考核时,最重要的考试形式就是笔试,为了保证笔试考核的科学性,应建立题量大、规范化的试题库,每张考卷设置标准化题型,要合理确定主观试题与客观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准确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考核方式。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期末的考核方式多以闭卷考试为主,往往造成学生酿成了学生考前突击的后果,教学效果不能从卷面体现出来。而且,闭卷考试的弊端就是答案唯一,学生往往会拘泥于标准答案,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点来答题。换句话说,考试的结果却本末倒置,变成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基于以上的现状,任课教师应当在试卷的设计上要侧重一下利用创新思想对学生能力的测试,试卷更要突出对学生多方能力的测试重点。所以要想达到以上理想的目标,教师在讲授经济学时要注重学生对课下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能尽其所能的发挥做题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授课教师要偏重于对学生的平日学习成果检测,比如说,对学生课后作业加以批注,再反馈给学生。同时制定出与阶段性教学任务考核相配套的教学成果检验机制。例如,为了达到应用经济学理论工具实践化的目的,令学生把课堂所学转换成论文案例分析的形式交给任课教师,从而形成了考察形式多样化;为了达到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的目的,给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这样学生们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很大程度提升。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七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围绕经济利益这一核心问题构筑了相应的理论体系,虽然它们对利益冲突的性质、根源及化解途径的认识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都认为利益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关系,经济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利益关系;利益和谐。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沿不同的路径对利益和谐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二者的利益理论有着本质区别,但在它们的理论体系中影响利益关系的基本因子却相同。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劳资利益冲突出发。反向阐述了利益和谐思想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历史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可见,马克思所讲的利益首先是指人们的经济利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就是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需要。因此,经济利益需要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社会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利益冲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起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认为,利益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其经济利益冲突的形式和特点。
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雇佣工人的方式实现的,其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特别的、甚至更为重要的经济关系,即体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及由此决定的新价值的分配关系。
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仅仅是其劳动力的价格,在其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即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工资。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获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可见,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工资与利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天然具有相互对抗的性质。因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主旋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资本家必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不仅使资本在数量上增大,而且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加剧了劳资冲突。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日益增多,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工资在新增价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而资本家的利润所占份额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造成劳动供给相对过剩,使产业后备军规模越来越大,并对在业工人构成极大压力。这种竞争力量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减弱工人对削减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和重构生产过程的反抗。”使在岗工人的待遇更低、劳动条件更差,加剧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而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是对抗性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使雇佣劳动者的处境更加恶化。
(二)分析了劳资利益冲突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利益冲突及其对劳资双方的影响,还进一步分析了劳资利益冲突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所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导致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与有限的市场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在获取最大剩余价值的动机驱使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能力不断扩张,总供给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工资收入在社会新增价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劳动者购买力受到严重制约,导致总需求不足。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体是雇佣工人,工资总额是社会总消费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这种“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生产力,也小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同时,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资相对于利润在新增价值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又进一步抑制消费的增长,使供求之间的缺口日益增大,产品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最终导致以产品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马克思对利益和谐问题有独到的深刻见解。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分析利益和谐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并未改变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替代,不过是以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替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还加剧了这一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会被更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替代,将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消除经济利益的对抗性质,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和谐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纵观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其中,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关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同其他经济利益相互对抗的社会形态一样,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匹配、协调是经济利益和谐的前提,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并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检验标准。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思想。
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思想主要有两种观点,即自然和谐的思想和人为和谐的思想。
(一)自然和谐的思想。和谐其实就是重农主义语汇中的“自然秩序”。按魁奈的说法,社会秩序区分为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种“自然法”,它是客观的、永恒的。而人为秩序则是一种“人定法”,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制度、规章、法令。人为秩序必须符合自然秩序。如果人们认识到自然秩序并按它来安排人为秩序,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人类就幸福。否则,社会就处于病态。他还认为,只有在自由制度下,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才能达到一致,这就是自然秩序的精髓。
亚当·斯密是在自然秩序和谐的基础上用天然一致的信条来解释效用原理,认为个人的自我利益是人类的本性。斯密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阐释了“经济人”、“看不见的手”和“自然秩序”的思想。他说:“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斯密看来,“经济人”对经济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防止“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妨碍社会和公众利益,斯密主张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建立一种“自然秩序”,即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认为竞争保证利己的追求将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而垄断则代表了不受控制的自我利益和经济福利的最终损害。自我利益不仅推动了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化,而且推动了城市商业社会的发展。
与斯密不同,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利益自然和谐是一种乐观主义劳资利益调和论。在其《和谐经济论》一书中,巴斯夏力图引导人们去认识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这个真理。交换是巴斯夏“经济和谐”的出发点。按照巴斯夏的观点,人们在交换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替代对方工作,提供相互的服务。”他还进一步把劳动和资本的交换看做两种“服务”交换的表现。资本家的“服务”是供给工人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工人的“服务”是替资本家生产。工资和利润就是这两种“服务”的报酬。在经济自由的前提下,这两种“服务”的交换也必然是等价的。这样,劳资关系也是互相提供“服务”的关系,是绝对和谐的关系。可见,巴斯夏所说的和谐是阶级关系的和谐,其目的在于从正面论证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是要永存的,因为它是自然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马歇尔的经济利益和谐思想体现在他的均衡价格论和收入分配论中。换句话说,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和分配论本身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经济和谐论。马歇尔认为,价格是由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所决定的,当市场供求力量势均力敌时,就形成了均衡价格。均衡是指经济的稳定状态,此时,所有的“经济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是和谐的,大家相互之间绝无什么对立的矛盾。在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马歇尔建立了他的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认为,所谓收入分配就是把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割,分配问题实质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马歇尔将均衡价格理论运用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当生产要素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时,各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报酬。既然如此,要素供给者和需求者也必定实现了各自的目标,从而达到了经济利益的和谐。他还把这种观点运用到国际经济关系中去,认为只要自由往来,穷国和富国都可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各自的利益。
(二)人为和谐的思想。边沁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功利主义的代表。边沁基本上承认个人是利己的,但他否认利己主义的任何自然的和谐,他用利益的人为一致解释效用,认为集体的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加总。他所提出的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原则:一是功利原则或幸福最大化原则,即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社会利益只能以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道德准则和立法依据。因此,增加幸福的行为应肯定,减少幸福的行为应否定。二是自我选择原则或自我偏好原则。每个人是否幸福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他是自身是否幸福的最好判断者。每个有理性的人都有为自己谋求最大幸福的倾向,主张一切合乎个人利益或兴趣的东西都能增进个人福利的总量即社会福利,所以政府应根据功利原则最低限度地行使权力,即只限于保护自由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不作任何干涉,经济上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边沁认为经济利益是天然和谐的。相反,他否认利己主义的任何自然和谐。他认为犯罪为利己行为违反公共利益提供了例证,存在犯罪的事实证明不能做到自然和谐。哈耶克将这种功利主义称为看重实效的功利主义,因为他们主张:对每一个行为,都应在充分了解其可见后果的情况下加以判断。这等于宣布,人类在充分掌握了一切相关事实之后,能够建立起一种把一切细节都安排得当的理想的社会制度。
凯恩斯由于市场无法自发实现充分就业而必须依赖政府干预的思想,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使国家干预论取代了经济自由的思想而居于主流地位。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弊端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失业的存在以及收入的不公正分配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失谐。失业以及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也就是说,利益的天然和谐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给予解决。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均衡决定模型,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他还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指出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因为富裕的人只把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消费,而把大部分储蓄起来;贫困的人会把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消费。因此,他主张用累进税和遗产税来缩小分配不均的幅度,这样便能提高消费倾向,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就业水平。
制度主义者认为,从当代和前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中推论出来的并不是利益的和谐,而是利益的巨大差别。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集体的与合作的人,是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但在群体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就像大企业对小企业、消费者对生产者、农民对城市居民、雇主对工人、进口商对国内生产者、商品制造者对货币贷放者之间那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和公平的政府必须为共同的利益进行调解。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利益和谐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并指出这种相互对抗的利益冲突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中,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都是归一定的人、社会集团或阶级所占有。这种占有就形成了人们之间不同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是一种私有制,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所形成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对抗的经济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的这一特点决定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性质和从属地位,决定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雇佣劳动者仅能得到补偿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这种收入分配格局。这样,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只能使少部分人而不是大多数人受益,其结果是失业和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而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不仅不会改变这种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反而会加剧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从而加剧资本主义的利益冲突及其基本矛盾。因此,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这种利益对抗,实现经济利益和谐。
与马克思的观点相反,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质上虽有矛盾和冲突,但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可协调的。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展开对利益的分析,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就是利益和谐状态,因为此时,不仅所有的经济人都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也实现了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整个社会的利益状态是和谐的。这种状态在私有产权、法治、民主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市场可以达成。即便由于某些原因,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性,加剧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改善市场状况,化解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是非对抗的,经济人之间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共赢”。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沿不同的路径对利益问题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对资本主义利益关系本质和利益冲突性质的判断。虽然二者的利益理论有本质区别,但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影响利益关系的基本因子却是相同的。关注这些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化解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理论的比较分析,可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是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都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导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并推动了制度变革,所以说,利益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变迁正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基于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协调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认清这一点,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产权制度是决定利益关系的核心制度。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产权是一系列用来在共同体中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产权的界定和分配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的结果。因此,产权制度决定了社会利益关系的格局和特点。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制度能使财产在运用过程中的责任和收益相一致,并激励财产所有者积极地去发现并满足他人的需要,财产所有者按其私利行事,却造成了有益于他人的后果,由利己而实现利他,最终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但马克思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相互对抗的利益关系的形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正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改变这种所有制关系,则无法实现利益和谐。在经济运行中,产权是交易的前提,无论是物品的交换还是劳务的交换,表面上看是物品在物质上的转让和移动,但实质是权力的转让。因此,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交易。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才能通过市场有效调节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
(三)收入分配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收入分配不仅影响微观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马克思认为,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不公正的,它不仅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加剧了社会利益冲突,而且还进一步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西方经济学家也十分重视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凯恩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认为其显著的弊端之一就是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无原则和不公正。琼·罗宾逊夫人更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变动,这种收入分配不公还导致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陷入衰退。因此,她主张借助于政府或第三部门的力量,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社会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不仅加剧了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也造成我国长期以来的内需不足,使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投资和出口。要扭转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制度对调节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利益就其本性来说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话,它具有不法的本能”。因此,需要制度来对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加以确认和保障。现行制度在本质上不过是人们基于对生产资料不同占有关系上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结合,是构筑在既得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包含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等内容的上层建筑。它既要适应现实的利益关系,同时也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由于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利益差异,必然导致利益冲突。因此,制度的选择实际上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冲突和相互妥协的利益博弈过程。在社会变革时代,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整个上层建筑也将发生相应变革,以适应新的利益格局。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而“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利益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维护及协调利益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由冲突走向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五)强调机会和权利平等。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可看出,二者都十分重视机会和权利的公平分配。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悲惨境地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权利、地位极不平等:资本家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工人阶级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其劳动隶属于资本家。这种权利、地位的不平等,使工人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不变,工人阶级的境况就不会有根本改善。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机会和权利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其实,机会、权利均等不仅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利和机会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可以说,人们对自身利益状况的不满,不仅表现为对结果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对机会、权利分配不公的不满。因此,要化解利益冲突,首先必须做到“穷人能与富人、权贵共享权力和规则”,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权利、机会。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八
以“社会人”为出发点,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制度分析方法是马克思经济学所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可被看作是一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制度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也是特点。他把制度看作一种内生变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逻辑主线阐述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在西方经济学看来,马克思忽略了非正式制度,其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他把非正式制度看作上层建筑范畴,讨论了它们与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没有对非正式制度下过定义,但其对经济伦理、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多项内容,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诞生,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形成较晚,它们都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通过劳动能动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经常具有集体性质的非正式制度。早期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协调集体成员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在原始社会,作为对自然的崇拜和探索,祭祀活动是一种制约、凝聚集体力量的行为。马克思还发现,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非正式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非正式制度有时候会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如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古希腊的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其文化繁荣至今令人赞叹。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的本质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他看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非正式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非正式制度的反作用,从根本上阐明了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马克思把意识形态这一非正式制度看作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的上层建筑”,超越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他还认为道德是反映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中的各种关系。
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把社会制度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现为生产关系并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第二层次是表现为上层建筑并起反作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前者是正式制度,后者包含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政治等正式制度。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但其立足于前者才能发展。二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共同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迁。当二者相融的时候,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整合、凝聚、教育、规范等积极作用;否则,非正式制度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非正式制度变迁。
马克思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为了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来阐释人类社会变迁的规律和演变走向。他认为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所起的作用不是根本性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承担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组成的阶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影响到处于不同利益群体的阶级当中,这种矛盾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一般是革命式演变。人的全面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变迁的根本原因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制度变化发展的规律,说明经济发展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以“经济人”为出发点,以主观效用价值论等为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以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阐述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原理。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派,限于篇幅,每个学派仅选择若干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来介绍。在诺斯以前,已有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涉及非正式制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但是它们一般被隐含在对制度的研究当中。
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受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等人伦理、美德、仁爱和同情等思想的影响,斯密多次提到非正式制度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他将慎重、勤勉、节约、同情、良心和自爱等看作市场经济秩序不可缺乏的伦理道德基础,认为社会分工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结果。马尔萨斯认为人类应该由拥有相同点的习俗和政府来管理。穆勒阐述了习俗、惯例对市场竞争、产品分配和地租的重要影响。韦伯采用历史演绎的方法论,阐述习俗、历史、语言等非正式制度与体制等正式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理论体系中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指宗教,认为宗教信仰的虔诚是人们在感性层面的理性选择,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认为经济人是一种脱离现实观念的人,在偏好、制度等既定的前提下,把价格机制作为核心,采用边际替代法、成本收益比较法和均衡分析等方法论研究非正式制度。其中,马歇尔较早意识到社会文化、理想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经济主体,彼此间信任程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高度合作,地区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
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旧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批判,该学派主要采用进化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历史主义等方法论,强调“历史演进”,重视资本主义体制内部不同经济集团的利益冲突,看到了技术变化引起的社会、心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演变。作为社会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历史是进化或演进的,受到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经济制度只是它所依存的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制度理解为“流行的生活方式”、“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他认为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正式制度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思想和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制度的核心,非正式制度演化成各种制度。非正式制度同正式制度一样,经历多个阶段动态的且不可预期结果的演进。非正式制度不是个体选择,而是历史演化的结果。源于对人类习惯和本性的考察,他认为经济变迁中以技术和利益集团对抗为主要原因的推动导致不总是向进步方向发展的制度变迁,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变迁。作为社会法律学派的创始人,康芒斯认为制度起源于强迫的社会关系和自我意识。他首次区分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用法律这一正式制度的观点来阐释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他认为社会组织由多种交易组成,包括冲突、依存和秩序三个方面的交易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只能通过法律制度得到解决。虽然注重法律等正式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但是他对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有不少关注。他认为制度可以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指出传统、习俗和惰性等可能制约集体行动,并把美德和伦理等非正式制度看作制度的关键。他重点探讨了习俗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阐释了集体行动控制力的执行者问题,当执行者改变时,制度变迁随即发生。
新制度主义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采用制度和技术二分的方法论,艾尔斯的工具价值理论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他认为科学事实指引的人的行为是理性的,而由过去的态度和信仰指引的人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度的消极影响。他认为制度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思想习惯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人性是人们遵循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非正式制度。各种非正式制度经过演变,会形成固定的文化。这种固定的文化而非成本和收益分析理应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他提出技术进步和源于文化、习俗的制度是社会中存在的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前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技术发展推动制度变迁,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形成一种把技术发展看作经济发展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人、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机会主义等假设,并以利润最大化、主观效用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该学派的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主要是辅助正式制度变迁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构建一个立足经验史实的理论体系,把技术、市场规模、人口和产品等外生变量看作诱因,认为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功利的结果,以此来解释经济绩效。科斯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但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最多,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生产力技术分工经济活动方式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的思路。非正式制度(或称非正式约束)的概念由诺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指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规则,包含风俗习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等。他认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共同构成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制度产生和变迁的关键,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非正式制度制约,非正式制度要和正式制度相容,才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非正式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追求财富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正式制度可以直接移植或快速变迁,而非正式制度由于具有长期性、渐进性、遗传性等特征,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需要较长时间。因为作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非正式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诺斯认为,非正式制度是路径依赖的主要来源。非正式制度本身以及在其影响下与现有制度依存的既得利益集团总是努力去维持现状,这是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原因。诺斯和凡勃伦都认为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像遗产一样被继承或发展,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非正式制度较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便较难变迁的原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诺斯非正式制度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于以经验学习、信念、偏好等非正式制度为桥梁,探讨了认知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力图分析人在面对不确定时进行选择并经常相信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比较制度分析学派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新古典分析框架的限制,诺斯意识到非正式制度的演进性质是制度变迁渐进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无法进一步深入研究。格雷夫引入博弈论思想,采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论,对诺斯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文化传统、路径依赖和制度绩效的交互关系,深入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他指出文化传统、家族关系等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演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博弈论视角,青木昌彦模糊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界限,侧重从非正式制度角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他把制度阐释为参与人自发实施的在策略互动中选择的内生变量,认为参与人集体修正自身的信念,他们的决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制度。他还从理论、实证及政策等层面,阐述了文化、信仰等非正式制度与法律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制度在个人选择与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非正式制度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两大理论体系不是对立的,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比如说,二者都立足于现实,发现了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目标都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率的制度。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差异,下面将选取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论的比较。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逻辑-实证的动态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认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及其经济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是技术进步,其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逻辑和深度。西方经济学是在假定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合理的前提下,采用边际替代方法指导的假设-演绎-实证的静态分析方法,主要是定量分析,对某些表象的、阻碍经济运行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修正,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预先假设若干既定条件,通过逻辑演绎,不断修正得出的结论,以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这种分析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揭示非正式制度变迁及其经济功能发挥的动态、辩证关系,使其理论体系具有根本性的不足。
非正式制度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基于经济利益对非正式制度问题展开研究,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看作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科学规定与现实分析,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并非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而是受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因此,马克思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其本质是适应一定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西方经济学脱离社会现实,把人界定为抽象的、单个的经济人,仅仅偏重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及积极追求,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演化或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认为非正式制度起源于人类的理性选择或历史的演化,其本质是追求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规则或契约等。
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价值和剩余权均应归属于劳动者拥有;基于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等要素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剩余权应归要素所有者或管理者拥有。两个理论体系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和差别。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非正式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以此得出社会发展变迁的规律和走向。西方经济学把效率和交易费用作为核心概念,认为非正式制度变迁是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显得比较肤浅。
注重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相容。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密不可分,互相补充。非正式制度先于正式制度产生,是正式制度的基础,但它一般不能替代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存在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和制约着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方向。经过变迁,有些非正式制度会转化为“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有些非正式制度会消失或继续演化。除了“诱致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还有一类是人们有意识地直接设计的“强制性变迁型”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社会中的个体行为和经济发展。当二者相容时,会约束、激励个体行为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将发挥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现实中,正式制度变革一般通过行政或法律等手段较快地强制实现,而非正式制度变革很难同步进行。当旧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的正式制度并存时可能较难融合甚至互斥,有时候旧的非正式制度甚至会扭曲或抵消新的正式制度带来的收益。所以,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应注重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强制性的正式制度变革前构建缓冲机制,尽力避免二者不相容时带来的消极影响。
积极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现实中,人并不总是单单追求利益,还追求在集体或国家中的认同与归属。在其中,非正式制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非正式制度可以直接对经济发展起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它是通过人在对经济发展起作用。由于无形性、不确定性等特征,非正式制度很难直接移植,其变迁一般是非强制性的渐进式演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同步的,有时候会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的发展。基于人的作用及非正式制度变迁的时滞和渐进式特点,一般来说,政府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引导,通过立法、教育和增加投资等途径,促使一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秩序的形成,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推动非正式制度变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提高经济绩效。反过来,生产力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非正式制度广泛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且,其经济功能的发挥一般要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已有的正式制度相容。因包含宗教、习俗、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总是积极的。如中国拥有丰富的非正式制度资源,历来重视伦理道德、习俗、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强调并引导个人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服从。直至今天,中国特色的非正式制度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凝聚力量、激励个体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占有权力的差异等原因,政治或企业中的“裙带”关系、不当的农村宗亲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客观评价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挖掘非正式制度的内涵、潜力,注意引导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借鉴两大理论体系的科学之处,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由于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差异,马克思比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各有千秋。以非正式制度变迁理论为例,马克思侧重宏观动态层面,忽视了微观静态层面,导致其分析框架的现实操作性受到质疑。诺思的研究主要涉及短期经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科学地评判、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有助于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
4结语。
我们应基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正式制度,以马克思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来指导我国依法治国等相关实践活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目前国家也强调科学、和谐、可持续等发展观,经济发展是根本和基础,但是应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国家资源,推动意识形态、信任、伦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构建完备有效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制度体系和惩罚机制,节约交易成本,应该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九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创新的内涵、条件与绩效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在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中以马克思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研究范式。
关键词:创新理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借鉴。
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虽然在分析视野、分析方法、观察立场等方面有重大区别,但分析框架中的基本因子、作用机制又有相通与互补之处。因此,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进行比较,归纳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创新理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澄清和排除其中的错误观点,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创新型社会建设。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理论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作为基本信念与价值观,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方法,以生产方式范畴为核心概念,提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其方法论是科学抽象法,特别是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的统一。
(一)揭示了创新的内涵、主体、动力和条件。
马克思把创新界定为,个别资本通过采用更好的工作方法、新发明、改良的机器、制造秘方等,以提高其生产力并得以在某一特殊生产部门内实现超额利润。创新是在通过专业化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各生产力要素有机地组织成资本生产力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其实质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资料和劳动条件的革命。创新有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既定生产过程的技术合理化与一种技术向另外一种技术的转移、劳动节约型创新与资本节约型创新等区分。马克思认为,创新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工人、企业家(资本家)、职业创新者或科技人员、国家。由于采取历史分析方法,在论述分工、协作和机器时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及生产中的共同消费使工人的经验观察成为技术创新的原因;在企业主体与创新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肯定了垄断厂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灵活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科学因素被有意识和广泛地加以应用,职业创新者为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发明和技术创新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等对技术创新进行调节,以提高创新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
马克思认为,创新的内在压力和动力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资本主义竞争是创新的外在压力,以新技术为手段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进而使市场需求成为创新的外在牵引力;劳资对立的阶级关系则从生产关系和基本制度层面提供了创新的制度压力。马克思还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进一步说明创新的外在压力,认为消费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因而消费同样既是创新的目的,也是其源泉。马克思从历史角度进行长期分析和宏观分析认为,对以机器使用为代表的创新而言,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模式的演变有助于提升技术创新的层次,是推动创新的基本力量。因此,消费需求是创新的直接契机和社会条件。对创新所需要的条件,马克思强调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制约与决定作用,而且关注国家创新政策和创新战略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分析了金融与信用制度对创新的支持作用,认为金融与信用制度促进股份公司形成,使技术创新的规模条件得以满足;金融机构对技术项目的筛选和风险管理,降低了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证券市场克服资本积聚的有限性,便于企业筹集长期资金,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二)论述了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经济学的创新理论以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基本特征是把创新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一个上升曲线的社会进步过程。创新的内容涉及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科技积累为机器的发明、使用、改进提供前提和基础;反过来,直接生产上的科技应用又对科技具有决定和推动作用。创新不是随意发生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演进轨道特征或时间继起性。创新的演进以技术、知识、人才的积累为前提,创新的方向选择又具有环境适应性。
(三)分析了创新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
马克思对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进行分析,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占有更多的剩余劳动(超额剩余价值),而且个别资本所做的就是全体资本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时所做的。创新在客观上使商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重大产品创新将带来分工和交换价值体系的内生性扩张,产品创新与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从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由此扩大了既有的交换价值体系,为资本创造价值提供了新的源泉;反过来,这种内生的市场创造与扩张又促进资本积累,使相应的资本与劳动游离出来,从而创造新的工艺过程或生产部门。马克思分析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创新的技术一旦适应环境,就会对旧技术产生革命性替代,甚至摧毁世界范围内以旧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就业结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对立的制度特点出发分析了节约劳动型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普遍趋势是在所有生产部门中用机器代替人的劳动,创新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伴随着无产阶级的再生产与失业大军的持续存在。此外,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
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分析创新问题,这是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创新分析框架,有利于揭示创新的真正起源和历史过程。但他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有关创新及创新制度的调整这类问题上,对短期的具体创新过程没有直接研究,也不可能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创新理论进行精细化处理和数理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理论以企业家创新理论、新增长理论、演进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为代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对创新内涵、主体、动力和条件的分析。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西方经济学》在考核时,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记忆力、对教材内容、对学生试卷成绩的考核。在对其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时,应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通过多样的考核手段和统一的考核标准,全面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测量和监控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水平等方面的测量,甄别和评价教学效果。考试的内容和考试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因此考试必须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经管类本科学生而言,《西方经济学》通常包含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分两学期授课,属于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下将结合黄河科技学院自身做法,对《西方经济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1、闭卷考试。
闭卷考试是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的考试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最常用的考试方法。它着重检验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理解知识的程度,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注重知识的再现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具有命题简单、阅卷准确方便、易于组织考试等优点。
2、开卷考试。
开卷考试是允许学生带与该课程相关的资料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的考试形式。开卷考试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3、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的内容与开卷考试的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考试时先做开卷考试,然后收开卷部分答案,再做闭卷部分试题。闭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部分侧重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4、撰写小论文。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一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学科,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努力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我国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与科研“两层皮”现象还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联系起来,结果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疲于应付,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科教脱节”向“科教融合”转变,将教师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融合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资源优势,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将科研经验和书本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科教脱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表现。
1.1教师资源方面。
从教师资源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些教师从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但不从事关于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的研究。这些教师很难将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理解透彻,也不能及时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更谈不上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例如,如果一个教师不去研究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原因、特点、运行机理及其后果,就很难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讲深、讲透,并吸引学生探究性地学习相关知识。
2)一些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的老师,并不担任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虽然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但由于是“专职科研人员”,目的是为了拿课题、发文章,对教学兴趣不大。教师的科研和课堂教学脱节,不仅导致教师资源的隐形浪费,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违背了大学科研工作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目的,从长期看,还会降低大多数教师对从事科研工作价值的认同感,认为科研就是为了评职称,职称评定后便懈怠下来,使教师的科研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2教学内容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看,“科教脱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讲授与自己科研内容不相关的知识。有些任教西方经济学的老师不从事西方经济学主要问题研究或只研究其中的一两个问题,却要负责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头讲到尾,结果对其中的许多知识缺乏自己的研究思考、积累和理解,只能照本宣科,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西方经济学中的抽象理论,从而使得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学习产生一种枯燥乏味、学而无用的心态。
2)教师的授课内容与现实问题脱节。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本身理论性比较强,实际应用或案例较少,并且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案例是以国外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如果教师不能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无法将理论与当前中国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理论与现实之间偏差太大,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二
“西方经济学”是关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整体概况,包括宏观经济学部分和微观经济学部分。以往对西方经济学的课堂讲授主要还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高等院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果。
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懂、专业词语晦涩深奥,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对其缺乏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对现阶段西方经济学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
西方经济学课堂授课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课堂讲授还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并不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和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为理论知识的枯燥、难懂,师生互动的缺乏,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也不高,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
1.1、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
现阶段的教学还是采取较传统的方法———课堂讲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利用书本中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学习和独立地思考,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复杂难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思考理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就无法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1.2、学生重视程度十分有限。
学生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下,往往倾向于只在乎最终的考试结果,不注重学习的过程;或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对今后工作有直接作用的实践性课程上,如“会计学”“金融学”“市场经济学”“物流管理学”等其他学科,而忽视了西方经济学等这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1.3、教学内容多,课时量少。
本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一共54学时。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系统又庞杂,在这54学时内课堂能够讲授的内容变得十分有限,使教师不得不放弃对一些重点知识内容的延展性的分析与讲解,突出了学时不足的缺点。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添加教师课堂授课的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1、用简单易懂的、通俗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多数时间会觉得术语多,词义生僻,晦涩难懂,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当老师进行到下一个知识点时,学生还未理解上一个知识点,知识的传递与吸收就产生了无法同步的现象。所以采用通俗易懂的、非专业性的、浅显的语言去讲解生僻的术语和基本概念,在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快速地吸收、理解,同时又使学生克服了理解生僻术语的问题。例如,在对需求中的弹性需求进行讲解时,要着重强调,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是百分比与百分比之比,只要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就能理解弹性是自变量变动1%时弹性需求的变化,那么理解就变得简单了。又例如,在分析需求与供给时,讲授时可以适当地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有直观的想象空间,让例题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思考之余还能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2、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而这其中也包括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将多媒体课件视为可有可无的累赘,只当作为完成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在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可以为其提供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中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提供大量的图表、图片、数据、资料、案例分析等,节省了写板书的时间,实现多媒体真正的辅助课堂教学的灵动力。
2.3、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引入思考。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前者更注重事实,教师在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已经学到并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所学到的某些知识点、某些重要的知识层面在实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在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上,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的案例出现在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的书籍或专着中,其中一些经典的案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一些晦涩难懂的原理通过分析解释,变得简单明了,浅显易懂。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在课堂讲授时不仅要靠书本上的案例分析,还应把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引用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经济现象及经济案例进行分析。学习西方经济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习其理论知识,还应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对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微观、宏观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并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能对社会上的一些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容易理解,减少学生厌学的心理。
这是学好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一点,哪怕教师的语言再通俗,多媒体教学质量多么好,案例分析多么生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那么一切努力都不会有良好的回报。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的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又是因为人在有某种需求时产生的,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渴求知识的一种力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讨厌学习变成喜欢学习是每个教师应首要思考的问题。首先,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很重要,起一个良好的开头,让学生开始就被吸引住,然后再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讲述,多运用一些简单的话语来解释晦涩的术语,缩短对非重点理论模型的讲授时间,多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在讲授书本内容的同时,多结合身边的案例分析,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学生主动、自愿地去学习西方经济学。
社会不断地在发展和进步,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对于教师来讲,在课堂上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培养学习学习的兴趣,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要对新教学方式做到充分利用,例如,网络、多媒体等,要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动脑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1]郭永。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8).
[2]刘旺霞,谭运进,范晓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基于二本类院校的问卷调研[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5):103—107.
[3]纪红丽。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j].新西部旬刊。2014(8):127—128.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三
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财经类、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接触的最早的专业基础课,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跟高中课程比较,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一大转折点,其理论性强,专业程度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经济理论和大量的经济模型的大学新生,学生们普遍都产生了畏惧心理,都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了广大教师的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形成的,比如,序数效用论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就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析经济现象,应用数学分析工具来经济学论题是很常用的方法。
西方经济学在消费者行为、生产理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就业失业、货币供给、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的理论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鉴于西方经济学特殊的课程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求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高中的灌输式教学转换为自我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探索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且担任过四年班主任,经过与学生接触,发现我院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普遍有以下特点:
1、数学基础薄弱。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学生普遍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我院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该课程一般是大一下学期开设,其他专业是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而学生大一的时候仅仅学了高等数学,概率和统计还没接触,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普遍不愿进行定性分析,一看到需要相关的数学知识,从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
2、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我院学生对老师授课课程中关于经济学家的逸闻趣事很感兴趣,而一旦讲到图形、表格、函数公式推导等内容时则表现得较迷茫。经济学分析中的实证分析方法需要用到数学思想,理性成分相对较多。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笔者在第一次课的时候会提出学习三步骤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习题。但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没有预习的同学上课大多都听不懂,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其理论连贯性很强,最终会产生恶性循环,一学期下来都听不懂;有些即使暂时听懂,但是没有真正理解,过后不久就会忘记;有些看着懂,但是自己不去做题,不去琢磨,就会出现“眼高手底”的现象。
针对以上我院学生特的特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定位要清晰,目标要明确。进入课程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西方经济学要达到的目标是结合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要求有什么知识结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对理论体系把握清楚,重点掌握,西方经济学成为很多学校考研的必考科目,因此要求学生学完后能达到考硕士研究生没问题。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跟老师思路走,课后复习思考三步骤。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节课就应该给学生充分讲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微观经济学,该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态度,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们通过第一次课后,基本上都能认识到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重要性,也表示要学好这么课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足够的功夫,有信心学好西方经济学。
2、掌握方法,事半功倍。笔者多年来讲授西方经济学,与学生接触较多,学生普遍反映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图表模型多,学习起来抽象,枯燥乏味。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掌握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师授课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重点内容老师讲解,学生讨论消化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多结合身边新颖的、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经济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学生的潜力。如“蛛网模型”可以利用农民生产的实例加以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ppt展示以外,还要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给学生介绍主流经济学网站,多了解掌握经济热点问题,让他们主动进行浏览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学习兴趣。我院学生与经济学大师正面接触的机会不多,除了学校邀请专家讲学作报告以外,要利用网络自己主动接触获取相关信息,就要在上课的时候由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讲书上的内容。
再次,西方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具有相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由于我校是二本,学生的基础比国内某些一流院校学生要稍微差些,尤其是数学基础。部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反应稍微慢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点耐心,能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尤其是某些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如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为什么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且都是凸向原点,收入预算线与等成本线等,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多做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强,各知识点衔接紧密,且有较多的图表,需要一定地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部分要多复习,能很好的将数学知识利用到经济学上来,用数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如一阶倒数与边际分析方法。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认真听讲外,在课后要多做习题,教师每讲完一章要多布置习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另外考试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对学生进行考核是衡量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笔者教学实践来看,我院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心态,在平时上课不重视,专等老师期末划重点,然后把老师的重点一抄一背,保准能通过,这也成了学生们的考试法宝。因此要打破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首先教师在上课第一节课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期末绝不会划重点,重点就在平时上课内容中;其次考试题目多样化,除了常规习题外,还要有开放式的论述分析题,让学生利用经济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来督促学生平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端正态度,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掌握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四
1.1基础知识不扎实且良莠不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三本院校、独立学院迫于自己的生存压力,对生源质量的看重远不及生源数量,导致学生层次良莠不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就西方经济学而言,知识体系抽象,数理模型较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文管类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差,由此带来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效果不佳。
1.2对基础理论型课程不够重视。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动手能力。在这种氛围中,很多学生过于重视实践技能,忽视了理论教学的必要性。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相对抽象,难于理解,表面上看实用性不强,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询问老师学这些理论有什么用?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缺乏社会经济实践。
按照本科院校文管类教学的要求,学生应该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动态,熟知社会经济现象。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之学生自身认识不到位,目前绝大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文管类学生很少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从客观上影响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和效果。
2.1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
按照现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文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西方经济学课程有的设置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授课一个学期,有的是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合并在一起,在一个学期讲授。但不管是哪种形式,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时分配来看,实践学时偏少,有的院校干脆把实践学时设置为零。在这种学时安排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只重视基础理论的讲解,忽视或忘记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2.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三本院校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办学时间短。在这种大背景下,任课教师普遍较为年轻,好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上课,缺乏实践背景和教学经验。对西方经济学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普遍采取“老师站着讲、学生坐着听”的格局,按照教材及备课内容从头讲到尾。加之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相对较多,对教学进度要求较高,很容易造成“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学生疲于应付,课堂缺乏活力,效果普遍比较差。
2.3教材选用存在问题。
目前,有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材选用及审核机制简单,甚至出现教材在网上随机选取的现象,教材质量差,内容体系不完善。另外,由于师资结构相对单一,教师普遍年轻,教学经验不足,在选取教材时存在经验主义,较多选取国内权威经典教材,此类教材的编写科学完整,理论讲解透彻,是很多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选取教材的不二选择。但这些教材未必适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因为这些教材理论内容讲解深度大,课后习题难度大,容易导致学生感觉接受吃力、理解难度大等,进而有厌学情绪,也容易给青年教师的备课及讲课过程带来压力。
2.4教学内容方面,理论与实际缺乏联系。
3.1合理整合课程学时分配。
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上课方式,不是所有的经管类专业都适宜把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学期讲授,教学内容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地取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学时设置比例,西方经济学就应该是理论讲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应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任何理论均来自于实践,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而言更是如此。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偏强在情理之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和自然科学比较起来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实践环节并不等同于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者走出校门做市场调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应该多层次、全方位地看待实践环节在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总之,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该门课程实践环节的比例,并且提高要求,改变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纯理论的僵化定论。
3.2创新教学方法,敢于突破。
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顾讲,学生听不听无所谓,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西方经济学枯燥、抽象的形象。
3.2.1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与社会经济现象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根据多年的实践积累总结出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个理论模块的现实意义,平时多关注社会经济现象,积极搜集相关案例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像近期国际石油价格的十几连跌现象,房地产行业由火爆转入平静等热门经济话题,应该在课堂中引入,进行讨论研究。在讲到“边际效用”时,应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人类来说,水比钻石重要,而价格差别那么大?在讲到“价格歧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苹果公司在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和售后服务内容等。总之,任课教师在备课时,无论讲解哪部分内容,首先应思考该理论可以解读哪些经济现象和典型案例,务必突出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2.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部分老师都采用满堂灌、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不合适。这种院校的学生可能学科基础差些,但普遍比较活跃,兴趣爱好也较为广泛,自我意识比较强。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向课堂要质量,即大胆翻转课堂。对于纯理论的易于理解基础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学,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合理分解学习目标,采取分组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课下搜集素材,总结学习心得。等讲解相关理论时,让学生分组或选学生代表进行讲解,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最后由任课教师点评优缺点。顺便重新讲解那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展示任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3.2.3结合学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
没有任何一本教材适合于所有层次的学生,应该结合学生的层次和特点合理选取教材。西方经济学全面进入我国的大学课堂的时间也就是二十来年,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的探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此期间,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版社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层次差别较大,很多教材互相抄袭模仿,不成体系,选择教材要谨慎。笔者认为,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而言,应该尽可能选取自编教材,可能由于自身师资等因素,教材编写的质量比起那些权威经典教材存在差距,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深度的把握上无疑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
3.2.4充分利用网络等辅助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利用这些辅助教学手段。整合资源建立网络精品课程,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更好地自主学习,延伸学习的空间。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创新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建立西方经济学课程论坛、微信群、qq群、微博等。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沟通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也可以在网上解惑答疑,既增加了学习效果,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五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住房金融业发展最发达的旧家,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形式多样,不仅有政府自己设立的机构,还有政府本身并不投资但是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主要有以下三类机构组成:
(一)住房金融一级市场的政府保证机构。
美国政府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fha)、退伍军人管理局(va)等机构,对特定人群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或保险。fha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购房贷款信用保险,va设立面向退伍军人的住房贷款支持和担保计划,凡fha和va保险的抵押贷款,由担保机构承担因借款人无力偿还或房屋贬值造成损失的全部责任,保证银行不受损失。这样不仅保护了金融机构的利益,稳定了一级市场,而且为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伍军人等特定群体解决住房需求提供了有效金融支持,减小其贷款风险。
(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体系。
该体系是依据1932年《住房贷款银行法》建立的,这一体系由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12个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及其会员(储蓄贷款协会)等组成。该体系通过吸收私人资金,为住房开发建设和住房购买提供资金来源,是政府调节管理住房金融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体系在稳定住房金融市场,促进住房抵押资金的流动性,提供住房开发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除了联邦政府层面的住房金融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外以外,美国在州和地方层面也设有专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1975年成立加州住房金融局(cahfa),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为首次购房者提供低利率按揭贷款和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帮助加州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为多户住房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低利率融资。
自1976年成立到2007年,加州住房金融局累计为州内13万首次购房的家庭发放共计121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截至2007年底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41.9亿美元。
(三)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政府保证机构。
目前美国住宅金融抵押二级市场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三类:
一是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于1938年由联邦政府组织成立,目的是从贷款者手上购买联邦住房协会贷款,增加抵押贷款的流动性,2008年9月发生次贷危机以来由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接管。
二是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nma),于1968年从fnma中分离出来,是住宅和城市发展部的附属机构,其信用完全由美国政府担保,目的是发行以抵押贷款为担保的长期债券。
三是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fhlmc),1970年经国会批准成立,作为二级市场机构,其成立宗旨在于为提供房屋贷款的储贷机构供给稳定的资金。它从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处购买抵押贷款,并向它们提供用于发放新贷款的资金,尽管1988年后已私营化,但是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让其获利的同时也承担了部分政策功能。
结合美国住房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可以看到美国联邦政府将“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目标通过fha保险、联邦住房贷款体系、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协会和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等证券化机构来达到,使美国居民能拥有自住房产。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设计中,既充分发挥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也通过政府支持有效促进了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2012年美国住房自有率达到65.5%,高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德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以契约储蓄制度为核心,自愿互助性储蓄为主和政府奖励为辅的住房市场融资机制。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建立的多渠道融资系统和多样化贷款方式,不断推进德国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和开发,有效促进了政策性住房目标的实现。
在德国,为居民购建房和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有很多,呈现出多样化、多类型的发展趋势。德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
(一)属于联邦政府的州立银行或者是储蓄银行。
作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负责制定颁布全国性的住房市场法规制度,依据联邦政府颁布的《民房建设资助法案》。德国地方的16个邦,基本上每个邦政府下都会设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帮助社会贫困家庭和中低收入人群获得购买住房的贷款资金,金融支持方式包括为中低收入家庭建购房和私人投资建造低租金住房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资助。这部分抵押银行的资金有一半左右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拥有大部分股权,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供资金保障,是德国重要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
(二)多元化的合同住房储蓄贷款融资服务体系。
1972年德国颁布《住房储蓄银行法》,并于1991年进行修订,从法律层面上对住房储蓄银行的组织形式、监督管理机制、业务经营范围、从业准则、住房储蓄合同标准条款、住房储蓄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方向、风险规避、贷款担保方式等各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倾斜的背景下,形成了主要包括储蓄银行和建房互助储蓄信贷社的住房金融机构,为中低收入群体和普通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提供金融支持。德国的储蓄银行大多是政府背景的国营银行。它在住房领域的主要业务是吸收个人存款、发放房地产贷款,为个人买房、建房筹集资金,在德国共有600多家。德国储蓄银行金融集团是德国金融市场的领导者,集团下属430家储蓄银行,10家州立建房储蓄银行。
合同储蓄模式以自愿性和契约性为主导,居民连续几年存入一定金额的定期储蓄存款作为获得购房时贷款的前提条件,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相挂钩,资金实现先存后贷、封闭运作,政府对居民住房储蓄进行奖励和税收优惠。系统内资金封闭运作,它只向住房储蓄客户吸存,也只向自己的住房储户发放购建房贷款,存贷款利率具有一定稳定性,不受市场利率影响,资金运用的平衡性和国家配套的奖励政策也使得市场利率无论如何变化,住房储蓄贷款合同下的住房贷款利率都能保持固定及稳定,按公司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来运营,形成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合作储蓄模式实现了住房市场效率的整体帕累托改进。
新加坡住房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主要表现为中央公积金制度下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1953年,新加坡颁布了《中央公积金法》,1955年成立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中央公积金制度设立的初期只是单一的养老储蓄制度,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演变成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的制度。
中央公积金局是由政府组建的用于管理居民所缴纳的公积金的专门性政策住房金融机构。其通过实施公积金制度吸收存款,筹集资金,在使用公积金时除应付会员提取之外,主要用于向住房发展商发放社会住房建设贷款,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中央公积金局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购买由政府发行的长期债券的方式向建屋发展局(hdb,新加坡公共住房的建设主体)提供资金。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帮助政府发行债券,中央公积金局购买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这样前者就可以从中央公积金局获得巨额资金,使公积金变为可以被政府利用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资金主要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建设。另一种方式是向住房建设发展商提供贷款的方式提供住房建设资金。住房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开发商需要资金融通时,可以通过向中央公积金局借款来缓解资金的压力,使得闲置的中央公积金转为用于开发建设公共住房,从而保证公共住房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居民存入中央公积金局中的公积金也有两种用途。一是可以用来支付购房的首付款。目前,公积金会员一般约用3年的公积金存款即有能力缴付相当于房价20%的首付款。二是可以用来偿还购房贷款的本息。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新加坡83.3%的居民居住在政府建设的组屋中(80%的居民是购买的组屋,3.3%的居民是租住的组屋),政府兴建的组屋共计有98万套,占到新加坡住房总套数的76%,私房仅占全部住房套数的24%。政府主导型的住房金融业务为公共住房的建设和消费都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六
1、课程设置不合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先期课程作为支撑,比如《经济史》、《高等数学》等课程。比如通过学习《经济史》,让学生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产生意义。在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对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会加深。现代经济学中有大量的数学计算、公式推导以及图形,需要以《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为铺垫才能完成这些知识的讲授。比如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以及生产者均衡理论,都离不开《高等数学》中的函数求导运算、函数求极值运算。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刚刚升本的院校,缺乏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深层次理解,在课程设置上忽视《经济史》,有的院校虽然开设《高等数学》,但是却将其开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造成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缺乏必要的数学储备,教学效果不理想。
2、体系过于庞杂。《西方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又包含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么庞杂的内容,有的学校将其压缩为一个学期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即使在一个学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演算能力,知识点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在许多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出现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现象。
3、教材选用不合适。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往往选用国家规划级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数学推导、数学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中级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国外经济学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多是对理论、模型的书面阐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从国外教科书上搬下来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比如在说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时,国内教材多用大炮和黄油的产量来说明,黄油不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东西。在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总是在咖啡和茶叶两种商品间进行选择,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所差距。这样案例分析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侧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记忆,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数高校的经济学课堂,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制作精美的课件讲解相关理论,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在经济学图形方面清晰,又由于其信息量过大,学生往往跟不上节奏。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优化课程设置。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可以在第二学年开设,在第一学年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先期的支持课程,比如说《经济史》、《经济学说史》、《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学生后续的《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高等数学》课程应该与经管类专业的学科特点相联系,多增加一些经济应用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后经济学学习中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演算。一些管理类的专业由于课时有限,可以将《经济史》课程开设为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开设学术讲座。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开设专题性质的学术讲座,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学校也要积极聘请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获悉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激发其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2、科学选定教学内容。经济学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即使用完整的一个学年来学习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关联,突出重点和难点,紧紧把握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所以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上,要做到合理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坚持以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主,非重点内容简单一提或者让学生课下自我阅读,增强实践性。以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为例,讲解内容涉及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内容,但是每一部分要突出重点,重点的多讲,不重要的少讲或者不讲。比如弹性理论要重点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以及供给价格弹性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在讲解需求价格弹性时,重点讲其计算、分类,特别是需求价格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要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详细讲解“薄利多销”、“谷贱伤农”问题,让学生用抽象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本着“基础、实用”的原则选择教材。《西方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也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基础、实用”为原则。一方面教材要注重对基本原理、概念、模型的解释和阐述,对于一些很复杂的数学证明可以适当省略。比如在介绍利润最大化原则时,注重对原则的理论解释,极限求导运算可以忽略。在介绍短期生产时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关系时,可以通过举例来讲解,没有必要构造生产函数通过求导来运算。有些教师在讲解中过分注重对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忽视了模型本身的经济含义。以文科生为主的经管类学生本身数学基础比较差,对数学推导接受起来难度大,又不理解模型的经济含义,进而对《西方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教材中的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均衡理论时,不一定非要用咖啡和茶叶作为消费者抉择的商品,完全可以换成同学们更加熟悉的商品,比如是馒头和大米之间的选择、雪糕和饮料之间的选择等。宏观经济学中在讲解就业理论时,应该多讲讲我国的就业现状。在讲宏观经济政策时,财政政策要给学生讲清我国近年来政府支出的规模、税率的变动,货币政策要给学生讲清楚我国非市场化的利率变动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政府这些政策的目的所在。这样学生会感觉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地掌握有关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一是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这类教学模式首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然后再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社会收入分配、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也可以采取《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办法。《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是对实际经济环境的一种模拟,由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经济角色来做出不同的经济抉择。比如通过市场均衡价格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会相关经济理论,这往往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进行《西方经济学》课堂实验,学生增强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其团队合作能力、口才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二是注重案例分析教学。案例是沟通抽象的理论与客观实际之间的桥梁。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注重两个原则。一是所选用的案例应是生活热点,广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案例讲解中融入有关经济理论。比如“公交车让座”问题近来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教师可以从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角度去分析。年轻人是纳税人,他购买了车票,理应有座位;老年人免费乘车,如果将座位给老年人,似乎有悖于效率原则。但是长远来看,老年人为社会做了一辈子贡献,如果不让座给他,似乎也不公平。二是所选案例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比如讲商品效用时,可以讲大学生看电影的效用来的快,时间短暂;而努力学习的效用来得晚,时间长久。将机会成本时,可以给大学生算一下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提高其学习兴趣。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七
西方经济学既是广泛的概念又是经济内容,包含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和资料,本文所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只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中的一部分。随着资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范式理论。从系统角度来讲,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主要包含方法规则、观念范式和基础假设三个方面。西方经济学范式主要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科学共同体在按照范式进行专业活动,范式是一个科学的专业,依赖于学科理论的模型。西方经济学范式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在经济领域范围内,人们对范式结构和范围进行判断。在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中,观念范式是最核心的内容,而方法规则和基础假设则属于外围。当然,范式结构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比如,理性经济人观念和制度文化观念则在非主流学派和主流学派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还包含总收入和需求等内容,所以通过范式结构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论证。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存在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经济学理论的变化,会出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继而出现新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存在几种运动形式。首先,对已有范式的继承,继承的内容包含经济人的核心硬核和调整保护带等。同时,在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其次,张伯伦和罗宾逊在经济人硬核的基础上,对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假设进行修改,开创了产权经济学新领域。在厂商理论中,对企业物质要素生产和技术的关系予以假设,但在现代契约理论的作用下,将成本交易为前提,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现实方面内容。1947年西蒙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应该将焦点放在人的社会行为理论方面和非理论的界限,而且把完全理性修改为有限理性;最后,范式运动指的是在经济学不同学派理论下,对新经济学框架体系予以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若干个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调和。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都包含市场经济原理,通过对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并提出边际效用论和节欲论、供求论等理论,从而对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加以完善,然后将效用价值偏重需求分析和客观价值论篇重供给分析作为生产成本的核心理论,使得西方经济学理论得到有效创新。
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对于前期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而言,范式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所以在这时期,思想家们通过直觉和生活经验对经济问题予以分析和判断,但欠缺系统的分析范式。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能够为经济学范式所支配,成为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系统。到亚当斯密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已经发展到巩固时期,然后到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到了发展时期。古典经济学范式核心是客观价值论,通过范式逻辑,出现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现象,而且形成货币数量论和两分法,构成系统性的古典经济学体系。1870年,边际革命的核心是用主观心理分析的价值理论,并在经济分析中引入数学方法,通过价值论和分配论,从而实现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分析范式向现代分析范式的转换。
2、凯恩斯经济时代。
随着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的演变,凯恩斯革命是时代的产物。在大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威胁,西方经济学的复兴,必须对原有的基本前提假设予以修正,从而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革命。凯恩斯革命修正的只是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基本前提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硬核并未造成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处于黄金时期,但之后呈现衰落;70年代,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凯恩斯对此感受到不知所措,正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存在双重困境下,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批评国家干预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负作用,提出单一规律货币供给政策,完善市场机制,从而平衡市场经济。
自2007年以来,全球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学范式也存在危机,明斯基在凯恩斯经济学基础上,融合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观点,证明西方经济学范式已经进入了宏观经济学的黑暗时代。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人们很难对每一个措施产生的结果予以正确地了解和预测,而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策通过坚持完美市场和经济人基本假设,进而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必须发生改变,进而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对政治和制度的不断调整,优化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使得经济体制具有稳定性,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其具有一定的范式结构。西方经济学范式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将发生演变。因此,必须对范式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分析,使得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八
在当下,西方的经济学教学已经逐渐的成为我国经济专业学科的基本教学课程以及关键课程。与此同时,西方的经济学逐渐的被政府各部分所关注,并被高等院校中经济学科的教育者们多重视,设置为基本的教育课程。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其自身的特征以及性质问题,导致其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对其认识产生的一定误区以及问题,以下将对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马克思思想的经济学地位将被西方的经济学所取代[1]。现阶段,我国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经济,在高校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探究中,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一些教育者对此产生一定的误区,并认为西方的经济学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属于纯粹的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将会取代马克思思想的经济,变成我国的经济学主流。
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被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高校中教学的模式也被不断的创新。其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其控制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的多元性,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多媒体技术虽然拥有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但是却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体现在西方的经济学课堂上。该学科的教育不但拥有较为抽象的知识,也存在数学相关的推理,单凭多媒体的使用并不能使同学们真正的了解。
最后,将经济学进行数学化的处理[2]。西经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对其进行分析的形式不但包含量性的,也包含定性的。定量的分析是利用数学得到完成的,然而还需要对西方的经济学相关的思想以及成果进行发掘。数学作为使用的工具,可以对研究的工作起到正确的辅助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起到错误的辅助作用,导致错误的加深。因此,理论自身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其表达的形式无关,而和其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融合。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西方的经济学知识构建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框架,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相应的添加有关的图形或者资料,使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得到有效的增强。但是,同时也应该对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局限以及缺点有何深刻的认识[3]。例如,当老师对数学相关公式进行推导的时候,应用多媒体就难以进行呈现,则必须应用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形式进行一步一步的推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融合。例如,老师也可以将教学的资料在校园的网络中进行共享,为同学们提供资料获取的平台。与此同时,当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是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融合。
西方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因此,应用理论与抽象理论使其得到存在的基本。所以,在西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其理论进行深刻的理解以及分析,还要同学们能够根据国内以及国外的经济特点,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解决。但就我国现阶段西经的教育中,依然存在两级分化的状况,不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一味灌输,就是注重难懂的数学知识的推导。因此,就会导致同学们对西经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可能会望而却步。想要使其得到避免,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尽可能的应用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案例,使同学们感受到西方经济学的亲切感。
(三)创新性教学与结构性教学的相互融合。
在高校的教育中,西方的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实践和理论的相融合,并且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同学们只有对该知识的理论构架有所掌握,才能够将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的分析中。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安排上任然处在相对较少的情况中,导致同学们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只能算是浅显的阶段。由此可见,此种教育的模式致使教育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使同学们对本学习课的创造性以及自主性受到强烈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应该根据该学科的特征以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同学们可以充分的了解该学科的知识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使同学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增强,转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考核方式,将强复合型的考评模式。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革新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摸索以及创新的长期的过程。在这种革新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使西經这门学科的教学重量得到提升,完全取决于学校和社会之间共同的协作,同时也取决于教育者以及同学们的探究与沟通。最终,使同学们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好的思考以及解决。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十九
要筹划建设西方经济学的络共享平台,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民办高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金需求量增大,学校要健全和解决的问题很多,短期内无暇顾及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西方经济学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学校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相互协调,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相应的网络硬件设备采购和软件程序的开发设计,这些没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就只能是无水之源。
民办高校现有网站主要是针对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缺乏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在21世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将先进的网络技术理念与现实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对推动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作用。第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有助于同行教师相互借鉴。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方法与经验,因为种种原因该老师离开现在的教学岗位而没有将其宝贵的教学资料保留下来,很是令人感到遗憾。通过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将前辈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的保留下来,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有利于支持西方经济学新进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水平。该平台能够提供给教师强大的在线备课环境,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教学探讨与交流,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讨论与设计,拓展教师教学思路。第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西方经济学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讲授经济学的原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实际经济生活的经验不足,造成学生对某些基础知识与技术难于接受,通过合适的课件,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经济学的知识,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第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借助网络在线资源与人机交互系统的支持,使学生得到及时、充分的个别辅导。尤其是对上合班课的大课堂,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同学的情况,该平台可以在课后弥补对于课堂上没有照顾到的群体,利用网络平台提升个体的学习效果。
西方经济学教学平台资源主要由文本、幻灯片、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七种媒体类型组成,资源划分纵向以课程、章、节、知识点为主线组织;横向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讲义、案例库、试题库,师生互动、经济学学科前沿动态、经济学阅读推荐的资源为主线组织。西方经济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一方面支持资源的查找、链接、更新、上传、下载,另一方面支持教师在线管理功能,学生在线学习及动态资源调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分为基础部分和扩展部分。
1、基础软件部分。
基础软件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讲义、案例库、试题库共五个子模型。分述如下:教学视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形势也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资源。视频类素材使用四种存储格式: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和流式媒体格式。在pc平台上要使用avi格式,apple系列使用quicktime格式,单独欣赏较大视频素材用mpeg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式媒体格式。视频数据以sql数据库存储视频文件属性和路径。在数据库之外独立设置视频服务器,存放视频文件,提供视频流媒体服务。教学课件库包括教材、习题点评、讲座、学习专题分析、网络课程等,主要以word文件、幻灯片、网页、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一般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存储于数据库中供使用。电子讲义以数据库形式存放经济学教学使用需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教学用表格、教辅材料、经济学家信息等;每一个教学讲义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份: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参考的教学资源。讲义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说明等。案例库和试题库用以存储教学案例、实验案例和应用案例的资源;教学过程测评需要的资源,包括试题、试卷、试题答案等。
2、扩展软件部分。
扩展软件包括用e-mail或bbs实现师生互动功能和在线学习系统。用e-mail或bbs实现师生互动功能对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回答,对于典型问题教师可以决定是否审核、发布和共享该问题。在线学习系统提供全部共享的学习资源的访问入口点,学习者通过安全登录后,可以访问自己定制或者系统共享提供的学习内容,为各二级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途径。提供各种经济学课外资源,如经济学学科前沿动态介绍经济学前沿的文章和链接网址;经济学阅读推荐部分经济学经典电子书籍和阅读链接网址,教研论文等。西方经济学学习资源将按照所学不同专业进行分类发送,跟踪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智能推荐学习资料、学习伙伴、学习社区等等。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使用与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不是抛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是把网络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促进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使得专兼职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在时间和空间范围扩展学生学习西方经济课程的延展性,以促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整体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优化。
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篇二十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9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