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0:13:15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优秀15篇)
时间:2023-11-26 20:13:15     小编:纸韵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反思,为未来的规划提供依据。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商业总结?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实用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果。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一

在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上,大部分企业对于员工的生产技能培训并不重视。如本企业对于太阳能逆转器的生产职员聘用上,培训期较短,由于生产的需要,造成培训时间不够,另外对员工的生产技能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筛选,由此造成生产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很多不合理消耗,如次品的数量和生产的效率等。

(二)生产调度安排不顺畅,机器员工作业效率低下。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上,还需要对工厂生产效率进行提高。然而,在大部分企业下的工厂在生产调度安排并不顺畅,从而造成员工作业效率低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量。如本企业生产的逆变器,由于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因此需要员工掌握熟练的生产技能,在生产调度安排上进行合理化,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目标是在企业整个成本控制目标设置的基础上设立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目标设立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还要考虑企业的整个成本控制目标。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整个成本控制目标上并没有明确的计划,或者缺少长远发展的目标,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目标设立不清晰或者不到位,因此,其生产成本控制比较盲目且难以形成竞争上的优势。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点,它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组成上也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因此在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的关键点:

企业进行生产成本控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控制制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制度:首先是生产成本统计上建立统一的制度。在生产成本统计上要形成规范的统计格式,在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工厂物料的领取细节都要进行记录,并且定期进行账目的汇总。另外还要配备专门的统计人员来进行各个项目的统计和分类,以便会计部门进行数据的分析。其次就是生产成本分析制度。在企业的生产成本统计的基础上,还要形成统一的分析制度,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水平,以及生产的效益等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就是要建立生产成本风险预警制度。生产成本风险预警制度就是通过生产成本控制目标以及生产状况的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项目进行成本线的设立,当实际生产过程与成本线出现较大的偏差时,可以得到及时的报警,引起管理人员的警觉,从而加强控制。

在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上进行生产成本控制也是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包括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产品流转中的成本控制以及事后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设计等产生的成本。如本企业的太阳能逆转器在研发时产生的人工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等。事中成本控制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实际用料和辅料成本以及人工和能源消耗成本等。产品流转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产品在包装过程和运送过程中的成本。事后成本就是指产品的反馈和过程控制成本,我公司在3年以来,对于太阳能逆转器的产品销售都拥有售后质量保障体系,在质保期内对客户开展售后维护服务,因此在维护费用上也是不小的开支。在这些生产成本控制内容上,企业要注重细微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全面的生产成本控制。

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成本控制的方法来促进控制的有效性。主要可以采用三种方法。首先是指标分解的控制方法。指标分解方法主要是按照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组成构件或者产品的生产步骤进行分解,然后对每个构件或步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方法。其次是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是企业成本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对用料和人工的使用进行评估,从而对成本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的控制上,要责任到人,对于预算情况要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最后就是定额控制的方法,定额控制是对生产过程中不同品种产品的单件消耗额度、工时等制定明确的额度,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

总之,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是否能够长期发展的问题上有决定性意义,整个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制度、在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上进行细化和规范以及运用指标分解、预算控制以及定额控制等生产成本控制方法来全面实施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工作。对于本企业这种民营企业来说,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逆变器,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现在供大型太阳能电站项目用,因此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转变生产成本控制机制上,按照市场竞争状况,合理化制定目标,做好准确的预算,从而获得利润的增加。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二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利润微小的同时还要实现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

那么,一些企业要做到科学的控制成本,首先就是要正确地认识“成本”的意义,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而不是节约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这是中国企业在新的商业时代共同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国际公司则认为,以节约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业只是土财主式的企业,他们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单纯地削减成本,把成本的降低作为唯一目标,并不能得到有远见的企业家的赞同。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拥有的市场。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该如何做呢?我们来看看跨国企业是如何建立成本控制体系的:

方向正确等于成功了一半,成本控制也一样。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制定目标成本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赢利目标,同时又要考虑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产全过程,费用发生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每一项活动上,因此,要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1.企业项目分析。

各个部门以营销目标导向,进行年度工作的项目立项,列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做的各类项目,同时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再对时间、成本、性能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比成本与收益。比如市场部明年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完成多少市场宣传及推广的项目,项目逐一分解成任务后,对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合理预算,同时对产生的收益进行估算。

2.进行行业价值链分析。

行业价值链:是企业存在于某一行业价值链的某个点,包括与上、下游与渠道企业的连接点,如供应商产品的包装能减少企业的搬运费用,改善价值的纵向联系也可以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和渠道企业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成本。然后,自己企业与之相比较,就找出了与竞争对手在任务活动上的差异,扬长避短,争取成本优势。

1.减少目标不明确的项目和任务。

在企业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每个项目及任务都是为实现目标所服务的。项目立项分析后,可以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与任务削减掉。

2.明确各部门的成本任务。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出各项费用的最高限额。然后横向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纵向分解落实到小组与个人,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统一,最终在整个企业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3.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没有数字进行标准量化,就无从谈及节俭和控制。伴随着成本控制计划出台的是一份数字清单,包括可控费用(人事、水电、包装、耗材等)和不可控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原料采购、利息、销售费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财务汇总后发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异常的数据就用红色特别标识。在月底的总结会议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释。为了让员工养成成本意识,最好建立《流程与成本控制sop手册》。手册从原材料、电、水、印刷用品、劳保用品、电话、办公用品、设备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当然,有效的激励也是成本控制的好办法,所以,成本控制奖励也成为员工工资的一部分。

4.成本管理的“提前”和“延伸”

“提前”就是加大技术投资,控制采购成本;“延伸”就是将上下游整合起来。当今的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迎接各方的挑战。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三

工业企业,这里以制造加工业为例子,生产成本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企业的盈利与否,即使把他视为企业的命脉也不为过。当今的时代,信息快读传递,产品价格日益透明化,全球资源配置一体化,粗放型的制造加工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机遇和风险天生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如何在这个环境中,做好做强,不被淘汰,最终成为时代的胜利者,成本的控制必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成本会计提供的数据也会为企业提供一盏指路明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财务依据。大家都知道,企业的生产成本,它最基本的也就是人们口中所谓的“料、人、机”,接下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基于这三点,谈谈一个企业成本会计的职责与控制。

所谓“料”,它是构成产品实体或者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不包括受托加工所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生产中一般耗用的物料)。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有许多企业成本的浪费就在于料这方面,而且是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无形之中浪费于此,这种浪费现象常常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成本会计的存在,却对物料的用量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两点便是我在给企业做“料”的成本会计时所进行的实际操作。

在工业企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根据采购部下发的购销合同,核实仓库的收货情况,以便保证入库材料数量的真实性;以企业实际情况为标准,制定生产物料周期,汇总该周期内车间所领用的物料品种、数量,保证帐实一致。同时掌握与其相关的规章制度,主要包含: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随着生产的发展、经营情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客观条件和变化而不断作出改进,以达到物料归集的不断完善,为工业企业用料的真实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的领用必须严格遵循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有超必罚、有因必控的原则。相信每个企业对一种成品的组成构件都会有一份详细的报告,那么我们生产部必须按照工程部列明的物料标准予以领料,做到有理可依。下面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甲公司是一个以注塑为主的工业企业,每个一次成型的产品都有它标准的物料克重及水口重量,生产部应该以bom表去仓库进行领料,仓库按照实际bom表进行发料,成本会计在三天之内对该种物料的领用和计划用料,进行比较,核对,根据实际产出的产品予以核算,在第一次时间内给出该种产品的物料实际领用和计划领用的差别,及时的予以纠正和调整,使企业对该产品的物料成本进行及时的控制。有据可查,汇总各种物料的出库情况,编制物料进出明细,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对产品物料领用具有可追溯性。因此,对物料领用的及时汇总和核算对企业可利用资源的节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人”,它是指职工薪酬。既是职工对企业投入获得的报酬,也是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职工薪酬的核算,应审核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各项薪酬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同时对发生的薪酬费用进行合理分配。每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额情况,制定各种不同的工资制度,其中最基本的工资制度是计时工资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下面我主要就谈谈在计件制工资和计时工资制度下,成本会计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注意的问题。

1.计时工资,我们必须核算应设立两次考勤,一个为公司自身考勤,一个为车间实际考勤,对比两个考勤时间,做到计时工资的准确性。计件制工资,主要针对生产工人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根据产量和和工时记录中的每一个生产工人或班组完成的工作量,乘以事前规定的计件工资计算,如果细分,还可以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2.做为成本会计,在计件工资中要特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合格产品是否属于计件工资范围;在规定工时内没完成所定额的产品数量,是否进行个人工资考核;在设备改进,效率提高的情况下,计件工资是否予以调整。

“人”的成本,成本会计将会在月末,经领导根据工资原始资料签章后,编制员工工资汇总表,经员工核实,领导审阅后交出纳,以保证工资的及时发放,从而做好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人”的成本会计。

所谓“机”,它是指从会计角度来说,一般称为折旧费用,我们可以在此囊括一些因为生产机器维修而产生的制造成本。如何正确的制定机器的分摊方式,应按照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因此做好“机”的成本会计核算,也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成本会计的准确核算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综上工业企业成本“料、人、机”的阐述,使得我们财务会计人员在给企业做成本会计的时候心中有数,能够做到账目规范、账目清晰,为企业的发展和盈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和保障,使得工业企业能够合理的利用手头资源、合理的分配手头资源和合理的分配企业利润。因此,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控制为企业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四

加强预算管理,将成本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施工项目在中标后,项目经理部要对所承建工程统一编制施工计划和方案,科学运筹,合理调配,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对整个项目进行成本的科学测定和划分,参考公司数据库、公司定额或者相关行业定额分析、市场询价,通过施工组织分析确定工料机成本,编制项目成本预算书。当然,项目预算要实行动态管理。在项目的施工期间,采取“月核算,季分析”,分析当期成本、累计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额,对于发生的非可控情况,需要适当调整预算,对于成本预算范围内的增收创效措施,要实行奖励;对于可控成本内的超支耗损部分,要分析原因,引以为戒,使得成本尽量不偏离预算。加强施工预算管理,制订目标成本,有条件的制订目标利润和盈亏保本点,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进行成本控制,必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那么,企业如何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呢?在施工企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将精细化管理逐渐引入成本控制将是一个有效手段。即根据公司下达本项目的限价,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依据;贯彻“方案决定成本”的指导思想,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加强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领用、消耗、核算等各环节的管理;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充分做好机械设备租赁和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工作;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部,人员定岗定编,制定现场管理标准,严格控制现场管理费支出;以工程数量、主要材料、周转材料、租赁设备等数量总控为手段,依托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合同签订、结算、付款等行为,总体贯彻“物资集中采购与配送,设备集中采购与租赁,劳务分包管理、合同集中管理”等原则,具体控制措施为:

(一)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工成本,包括施工人员的工资、福利、奖金、社保、劳动保护支出等费用的开支。要降低这些费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通过“包干”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避免施工人员磨洋工的同时,也可以加速工期。另一方面,在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尽量使工程程序更加合理,减少窝工、重复用工。

(二)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是工程成本的大项,整个项目下来,材料费的比例能占到一大部分,所以,对于材料费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材料费,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控制:一方面是价格的控制,大额材料费,要实行竞标购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低价购买。另一方面,就是材料用量的控制,一定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注意科学配料,精确计量,同时注意材料的管理工作,避免材料的丢失与浪费。价控量控双管齐下,最大程度降低材料费,对于工程成本控制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机械使用费,主要包括机械的租赁、折旧、修理费。机械使用费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机械设备数量的控制,另一方面是租赁设备价格的控制,第三是机械设备使用费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数量,应与施工计划安排匹配,适时组织进场,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机械设备的租赁,由项目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用,结合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采用灵活使用方式,努力降低租赁成本,能以工程量计量其租用使用费的必须以工程量计量;难以以工程量计量的,应按台班单价计量。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注重设备的保养维修,使设备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持续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四)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控制。

其他直接费包括安全测试费、二次搬运费、检验试验费、临时设施费等。间接费包括项目的办公费、差旅费、后勤费等。这两部分的费用弹性较大,要规范管理,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发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报账,做好各种原始资料的台账,避免多报,重复报账及虚假入账。以规范化的管理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

加强工程监督检查,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有利保障。在项目开工后,定期或不定期由主管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成本检查,通过分析运用财务数据,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比对以往的数据,行业的平均数据,来评价成本控制是否到位。对于施工组织不力,管理不善,造成工程成本居高不下的,要对项目发出预警,责令改正。对重大材料的采购、重大费用的支出、大宗的资金支付、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原始单据是否合法有效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施工企业项目领导组织沟通,研究并采取措施,坚决予以纠正。总之,工程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应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各方面齐抓共管,严格控制、全面监督,减能节耗,运用精细化管理,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利润,为施工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五

现在我国的塞罕坝林场是国有林场,对国有林业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所有权没有进行分离之前,林业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通常都是有着双重身份的,即代表了国家的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以及经济业务,同时又需要扮演企业当中管理人员的角色。

但是,随着国有林业企业的两权分立,林业的会计就隶属与林业企业了,这也就意味着削弱了对于林业企业的监督权。

2.林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欠合理。

现在我国林业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一般仅是考虑到了行政管理方面的便利,却没有对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进行科学地划分。

现在林业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以及职责不明确。

同时,林业企业在进行内部的组织结构设置当中只重视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权利以及义务关系,但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使得现在企业当中同级部门之间缺乏交流,这也就导致了同级部门之间没有办法实现相互制约的机制。

3.会计法的宣传不到位。

在林业企业当中,不论是企业当中的管理人员还是企业当中的会计人员,都没有真正的将《会计法》当成是一部法律来进行看待,只是单纯的将其当成是一般的会计制度,这也就表明现林业企业的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无法合理地做到规避林业企业经济活动当中的各种风险。

二、加强林业会计监督的若干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林业是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中的监管企业,也就意味着现在林业当中的会计监管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笔者针对林业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法制建设。

《会计法》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以及证券监管等部门都应该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有关单位当中的会计资料实行监督检查。

同时《会计法》当中还规定了相关的人员在违反《会计法》当中的法令之后给予的相关的惩罚,主要包括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行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等。

2.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加深,对森林资源也日益重视,林业发展也有了新起色,意味着林业会计在林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变得更加明显了。

但是,我国林业企业自身具有特殊性,林业企业当中的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得不十分完善,所以,对现在林业企业会计来说,需要加强林业内部对会计的控制度,逐渐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会计核算以及内部信息传递的系统。

3.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的监督。

我国林业部门对于会计部门的监督工作还不完善,导致了会计从业人员经常会出现各种违法违规的现象。

这种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是比较淡薄,并且会计的业务水平也比较低;另一方面就是林业企业当中会计监督的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所以,需要对企业当中的会计监督体制进行更好地完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林业企业作为我国国有企业当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发展,当然,会计监督作为林业当中的重要部门,也需要对其监督制度进行创新改革。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六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本无疑是决定企业成败、关系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本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成本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课题。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难度很大的工作,但随着企业经营的日益国际化,降低成本将成为关系企业存亡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成为公司上下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把降低成本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需要企业各有关部门树立节约意识,从计划、采购、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人手,把成本费用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成本。

在目前社会经济滑坡的大背景下,效益最大化成为来自上至集团下至区域公司的最大压力,也逐渐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对啤酒生产企业而言,提高效益,一方面要通过推广全国统一的大品种,进一步占领市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吨酒销售收入;另一方面。

更要下大力度降低成本,通过压缩成本赢得利润空间。在这里,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制酒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一事前控制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啤酒企业大部分的成本是在生产以前就决定了的,这样,就需要引入一个事前看成本、事前控制成本的概念,需要从源头抓起。

从啤酒企业的成本构成上看,变动成本占总成本的60%以上,这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消耗情况有很大关系。其中消耗情况一旦被确定下来,则降低的幅度就有限了。

采购价格将成为控制可变成本的决定性冈素。在近几年的啤酒原材料供应中,不管是麦芽、酒花等原辅材料,还是玻瓶、纸箱等包装物,价格变化波动均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升采购专业水平,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强化对采购团队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对各种物资价格的波动趋势研究水平和与供应商谈判的水平,争取在本行业中的成本优势。

在控制消耗方面则需要通过优化工艺、系统推进标杆管理,从而提升成本效率,达到系统控制消耗的目的。

另外折旧、修理费用等固定费用也占据成本中较大的比例,这些费用的发生均与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固定资产的选型有关。

如果能在这些方面优化考虑,就可以降低投资,从而减少折旧、减少修理费用。

在修理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尤其是设备维修费,它占据维修费总额的90%以上。设备维修费的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即机器设备的自身情况,包括使用年限和使用强度;另一方面就是人为的主观冈素,即对机器设备的保养以及是否正规操作。客观因素是无法实施控制的,这就需要在工人管理方面多做文章。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与考核力度,确保设备能安全、正常运作,这将是控制设备维修费用的主要手段。

另外,对维修费用的预算管理也不能拘于一格。公司在控制维修费用方面规定了“千升酒18元”的限额,但这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新建的工厂则要更加压缩一些,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二过程控制的问题财务部门是一个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部门,它所提供的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工作的成果,是企业情况的真实记录,虽然现金是经财务部门流出的,但并不是财务部门的主动行为。

因此,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提到成本控制,就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做出恰当的判断。这就要求设备、技术部门以及各个车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既要考虑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平衡成本支出与设备安全、工艺要求的关系,做到最优化的处理。

因此,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人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费用预算人手,由企业领导人直接组织编制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全面费用预算(而不是由财务部门组织),而且要由各个成本费用支出部门,即各成本费用发生点直接参与,对每一项费用都要仔细推敲,提出详细的费用支出依据,既要有数量又要有价格。费用预算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企业的各个部门要严肃对待。费用预算一旦确定下来,不可随意改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费用的发生,对于预算外支出,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费用发生追踪制,使预算外费用的发生与效益相匹配。对于无效的支出,要追究审批人或执行人的责任,对年、季、月的预算执行情况要有相应的考核,以明确责任,惩前毖后。责任落实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住成本支出。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七

公路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经济收益,保障工程质量,在企业内部,制定科学完善的会计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会计控制要从很多方面入手,不但要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将责任到位,使员工能够各司其职,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个人也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工作的氛围更加和谐。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八

在公路监理企业直接成本中,主要的花费主要用于个监理办的运营花销,有很大一部分都用于了对于监理人员的工资性支出上。而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对直接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人员工资的总体把握上着手。首先,在监理人员的选择上,应优先雇佣那些素质较高,有着充分公路监理工作经验的人,这样一来能够重复地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其次,对于现场监理的选派以及工作任务的安排,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加强员工的管理,有根据地减少监理工作人员并缩短其工作的时间,尽量从加强工作效率的角度间接实现工程监理企业的直接成本控制。公路监理总监应切实安排好监理管理指导工作,各个组长则应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合理对工程现场的办公、伙食以及住宿费用等进行控制,根据工程情况以及人员素质,合理控制直接成本的支出。

监理企业的间接成本需要考虑到企业日常管理等各方面的支出,不可忽视的是企业的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应考虑到二者的关系。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要计算好在监理酬金中的具体比例,按照企业制定的利润目标,规划好监理企业发展需要的费用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理企业间接成本的控制要求。其他方面的主要开支主要是管理费用的支出,但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且不可随意减少的费用。因此在进行间接成本的控制时,可以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明确管理组织结构,精简管理架构以及合理规划相关的管理性支出的角度,来实现间接成本的控制。

1.3建筑监理合同的管理工作。

监理合同对于监理的主要工作、相关取费标准、风险的承担范围与形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这些对于监理企业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合同的拟定时,监理单位应派相关的人员进行合理的研究,团队中应该包括了成本管理部门的成员以及技术管理部门的成本,同时也应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与评审,利用碰头会评审的方法按企业管理程序进行合同评审全面提高合同签约水平。在监理合同的制定时,必须明确监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防止很多业主给监理加诸了很多义务却没有权利的现象,在监理费用的支付时,应严格按照工程的进度进行,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支付的'方式以及延迟支付的惩罚,从而降低监理费用拖延支付的情况。

工程监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监理企业自身的利益与发展,更关乎到整个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效果。因此各监理单位都必须合理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对监理企业成本的构成进行合理的分析,努力从支出较大以及影响较大的事项着手,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九

(一)会计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虽然我国会计这一行业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会计人才以及会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难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上,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因此没有适应经济的变化选择相应的会计管理方法,导致目前会计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存在着很多大的差距,因此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详实、完备。

由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以及体系仍然处于研究初期,缺乏明确的定量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因此在信息披露以及受益的操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避免因为会计计量单位的多样性与信息的复杂性造成披露信息的可比性带来困难,就成为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三)政府没有建立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

政府没有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是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企业受自身利益的影响,往往在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时,会根据企业的未来决策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修改,这就造成恶劣企业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作用。

二、提高企业会计真实性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会计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运用新的工具以及计量方法对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以及效益进行细致分析,从而逐步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逐渐赶上时代的步伐。应逐步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将会计的责任、会计电算化以及会计人员的再教育纳入会计的综合素质的研究当中,培养一批具有责任的、具有强大专业实力的先进复合型人才,从而从实效出发,提高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要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以外,还需要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使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改革工作思想,加强对会计合算的认识,从而对会计核算这一新兴食物产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大胆创新意识。通过在职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敏锐洞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复合型综合人才。要培养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从而有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企业履行责任的状况。

(二)树立企业会计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只有树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处理理念,将会计信息的处理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强调在全局中管理会计信息,研究出适合企业管理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才能有效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经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企业的会计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的生产过程,而应该衍生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方面,做好生产会计、库存会计以及销售会计的管理,从而抱枕信息的质量。

(三)会计核算方法和手段现代化。

会计核算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企业会计的信息化离不开对现金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管理,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研发出适应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核算速度与水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会计法规环境建设,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是造成目前信息披露困难的重要原因,尽管我国企业制定了相应的规范,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空白,会计理念的推广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才能尽快的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可持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尽快发挥会计的职能们必须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将大力发展以及完善会计的信息披露以及报表制度。

(五)加强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企业如果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就不会全面、系统的对会计披露,因此只有加强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额监督,才能促进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建立,政府只有加强对信息审计制度的建立才能强化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从而促进会计职能的发挥。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工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国家没有相应的宏观政策作为引导,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发生,因此只有不断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企业的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有所保障。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

摘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投资控制。

1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控制凸显的问题。

1.1施工设计方案在工程周期设计上不够科学。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方案,首先必须确定好工程的施工周期。目前在此阶段,盲目注重进度和过于压缩周期等类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水土保持工程成本控制认识的偏差,是造成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往往单纯认为较短的工期能够使工程尽快投入运营,并可尽快收回投资成本。但事实上,工程周期缩短在带来支出成本缩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类辅助资源,如工人、资金、物资、车辆运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如果这些因素因为脱离实际而无法给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则必然会造成工程建设不必要的停滞,使工程支出成本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不降反升,使成本控制的初衷无法实现。对此,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往往不太重视工程设计,对工程设计方案上的周期把握提不出专业性指导意见,从而导致工程设计方案在周期设计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改进。

1.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相脱离。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前,必须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细致科学的勘察勘测,收集丰富的相关基础资料,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精准和更具实效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场勘察勘测工作往往被忽视,或是勘察勘测过程极为粗略或是干脆不做勘察勘测,施工区域的各项信息未能在勘察勘测报告中全面列明,设计单位基于此做出的施工方案难以科学准确。同时,对于已掌握的施工地域情况,设计方案受设计单位和人员技术水平限制,不能很好地统筹处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直接导致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投资及施工风险系数增大,不利于总成本的控制[1]。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区域的地方保护现象严重,工程项目的设计往往被迫交由当地设计水平低甚至没有设计资质的机构完成,其编制的设计方案根本不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造成了工程设计的多次变更,工期拖延,成本加大。

1.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概算应用不力。

设计概算是指负责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单位在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以投资估算为前提,根据初步设计思路及人员、设备、材料、图纸等其他资料,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计算出的工程全部建设施工费用。设计概算的优劣,充分反映出了设计者的设计和管理水平,也是对工程整体投入行为的科学预测,对工程推进起着监管和约束作用[2]。采取设计概算,可以显著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水平。因此,设计方案的成本控制应重视运用这一方法。但现实中,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并未对设计概算足够重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调配、设备配置、技术开发、材料准备等几乎未体现在设计概算中,也没有对资金调配及监督等后续工作做出合理安排,施工设计中临时性资金投入和不必要消耗明显,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中有效控制成本和质量的思路。

2.1实现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进度周期、投资成本、工程质量的有机统一。

水土保持工程在设计阶段编制的成本计划是工程实施各项工作计划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重点把握好周期、质量及成本三者及其关系。一是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合理确定单元工程、单位工程的建设周期,统筹安排短—中—长期工程的具体建设周期。同时,要掌好建设中可能出现的波动性。对于可能影响工程周期的因素,应提前做好预判,例如材料延误、设备损坏、气候变化等等。在预判的前提下,做好周密的应急预案,确保工程不出现施工停滞。二是必须树立工程质量为上意识,注重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注重借鉴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技术工艺创新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投入成本。同时,安排专业监理人员严把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关,避免因返工或验收不合格造成的二次资源投入。三是必须做好工程各要素投资额度限制工作,对各环节的施工成本要根据工程实际予以科学的控制,使工程投入的资金按预定计划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优化投资构成,避免资金流向失控[3]。要在合理确定工程周期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投资控制方案,避免经营风险,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2.2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现场管理,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

要提高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匹配度,重点要关注:一是重视设计前期的勘察勘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方案前,必须集中必要的技术力量对施工地域的地质、气候、水文等现场条件进行科学细致的勘察勘测,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勘察勘测机构的专家帮助或指导,对获取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判断,为施工设计成本编制提供准确无误的基础数据,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区域实际情况的高度匹配。二是重点把握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优化施工材料的管理,把好材料质检准入关,避免假冒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标准;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和落实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好材料入库、出库、使用及流转关;安排人员定期盘点并及时处理剩余材料,做好废物利用和材料销毁报废工作,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规范操作设备和使用材料的能力,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材料损毁乃至工程返工。三是统筹管理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及要素。施工前应对工序要求、操作规范、设备管理、物资存放等各个环节及要素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推动施工各环节及要素在科学、可行、规范的框架下有序高效运转,控制施工失误,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2.3运用定额预算及设计概算的成本控制方法,控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

实践中,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以预算定额作为判断某项工程成本造价是否科学可行的评判标准。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成本的控制也必须借助定额预算法。投资方在编制设计成本方案前,应当结合企业运作能力、施工水平、施工环境及其他可能影响工程的因素,对资金流向、材料消耗、设备及人员投入、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科学编制对应的定额投入标准,以制定的定额标准为基础,通过与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实际消耗量的对比分析,综合评判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施工效率。对于实际消耗量高于定额标准的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同时,应注重设计概算的运用,要充分考虑施工实际,对材料、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成本进行预估,并确定成本浮动范围。善于运用纵横向比对,依靠业内通行的模糊比较法对各个环节要素的成本支出予以判断。具体而言,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及人员,可以通过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水平、资金投入等资料的研究,全面比照工程各个环节及要素的投入水平,并对其中的差异进行科学分析研判,对工程施工设计加以调整完善,以此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在施工设计环节的经济效益[4]。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具有的投资较大、施工环境复杂、地域分布广泛等特点,要求投资方必须重视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成本控制问题。本文通过投资方在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据此拟定相应对策,以期水土保持工程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成本,造福于当地人民。

作者:刘志刚单位: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何姣云,程千,龙振华,等.对农村水利工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xx(10):8-13.

[3]杨秀才.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xx(19):15.

[4]高洪.当代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j].北京农业,20xx(12):16.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一

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成本控制措施等问题的讨论,结合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以期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支出预算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与效果进行深讨。

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战略实施和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铁路运输企业自2003年起逐步推行这一管理机制,经过近七年的探索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果。

预算是一种在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进行分配,并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开支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进行预测。现在铁路企业正处在推进铁路大规模建设发展、高速铁路相继建设并投入使用、客货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发展阶段下,全面预算已经成为其实现稳定增长、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铁路企业在制定企业目标及政策,以及预测未来的机会和威胁、促进资源有效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

1、科学合理地确立成本预算目标。

支出预算目标是指预期成本费用应该控制的水平及控制标准。制定成本费用的预算目标,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出发点。企业能否正确制定成本预算目标,关系到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有效性。成本预算目标要切实合理。确定企业成本预算目标,要在现实性与合理性二者之间进行结合,使目标既可行,而又能够起到促使各责任主体努力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

2、实行成本费用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费用属性将成本费用分为非责任成本、双向归口责任成本、单向责任成本。非责任成本是按照相关制度直接计提发生的费用,包括折旧费、税金及附加、固定费用摊销等。双向归口责任成本是职能科室与基层车间捆绑责任的成本费用,包括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各项人工成本等。单向责任成本是总成本费用中除非责任成本、双向归口责任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此外,要落实全面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全面预算全过程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核、预算反馈五个环节。

其次,成本控制要以“主要生产环节不漏、重点控制内容不丢”为基本原则,分系统确定业务科室参与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在实践中,重点要管源头,让业务科室直接参与到年度预算的分解、下达中来。

3、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控。

编制全面预算仅仅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是事前管理职能的体现。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的是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排除一切困难,使各项预算朝预算目标方向发展。

铁路的预算管理应该是只要是涉及预算资源的,就应该在预算管理体系中有所反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切实抓好“四个结合”。

第一,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核心目标—最终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为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体降低成本和技术降低成本,加强控制成本、费用指标,从而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二,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根本,现金流量控制为中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拢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职能科室的功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近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体系。

考核指标应包括四类:预算执行结果类指标、预算编制类指标、预算调整类指标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类指标。其中预算执行结果类指标的权数最重,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责任预算主体设定考核指标时,要按照铁路局全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以及铁路局内各级职能科室、生产单位的性质和权责,根据指标完成的可控性原则,确定与各责任主体相对应的考评指标。

1、预算编制宜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的整个过程为:首先由站段主要管理者提出总体目标和各科室分目标,根据三级管理原则,各基层车间制定本车间的预算方案,呈报相应科目的对口科室;各科室再根据各基层车间的预算方案,制定本科室的预算草案,呈报计财科室;最后,计财科室汇总并审查各科室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订本站段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科室征求意见。

2、预算管理工作要建立单位、科室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任务,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科室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3、企业管理应以财务预算为龙头,将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统一。预算的编制下达应以业务部门的业务预算为基础,在确保总体目标实现的同时,将生产和经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实现生产和经营的紧密结合,将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4、预算定额的下达要根据历年统计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补充查定和修正确定,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使企业达到内部人、财、物、技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加快推动铁路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化的进程。

[1]张建明:浅谈对铁路运输站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认识[j]。广东建材,2007(3)。

[2]昌鸿燕。《谈铁路全面预算管理》[j]。学习与探索。2009(2)。

[3]王晶: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1)。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二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同时,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持续上升,出口产品纺织服装的成本在近几年也随之不断攀升。因此,我国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为了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纷纷进行转型升级,而搞好成本控制是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既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产品的价格优势和议价能力,也关系到企业销售利润的大小。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企业成本控制到更具有竞争力的低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成本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大。近几年,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让“中国制造”优势不复存在,年均增长超10%的工资使中国的人力成本远高于东南亚地区甚至东欧地区的水平。工资增长还带动职工福利等间接费用的支出,在人力成本中除了直接工资之外,还有一部分间接福利费并不是受市场份额大小、经济形势好坏所决定的。由于法定制度成本随着工资增长而上升,我国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人力总成本比以前支出也有明显增加。

除了人力成本上升之外,原料价格在这几年也是不断攀升,高品质棉花供应严重不足,其价格连续三年超过国际同等级棉花价格的30%,8月份。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手摘籽棉零星成交价格在5.8—6元/公斤,9月下旬国家七部委及新疆将陆续公布新年度棉花政策细则,届时新疆新机采棉预计销售价格每吨将在12500元和13000元之间,为此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原料成本将要增加。

我国纺织服装业制造技术仍然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尤其是化纤开发应用严重不足,再生纤维的加工技术及回收渠道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经济也正出于转型时期,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严格,这都明显地增加纺织企业的环保费用支出,这些费用也最终转移到产品的成本中,进而抬高了纺织服装产品的定价,削弱了纺织服装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传统纺织服装企业对本行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供应链管理和营销方式等认知相对落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都很严重,企业生产的纺织服装产品有的含有害物质超标,没有达到国际市场要求的安全标准,因此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近几年来一直面临着“绿色壁垒”的挑战。企业对成本控制仅仅局限在人工、原料、物流等传统显性成本,而忽视了资源配置到其他产品中的机会成本,忽视产品贸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低于质量标准的诉讼费、赔偿费等随机成本。

迫于当前纺织服装企业对外贸易面临严峻形势,加上新疆拥有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内地纺织服装企业纷纷搬迁到新疆。据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底,已经有118家内地纺织服装企业在新疆投资新项目,其中纺织类项目58个,总投资267.5亿元,服装家纺类项目60家,总投资29.29亿元。然而,新疆与内地距离遥远,其搬迁成本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当前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已不是单纯依靠原料和劳动力,而是越来越依靠高素质劳动力组成的技术性人才资源。据统计,新疆纺织产业的高级技工以上技术人员只占整个职工队伍的0.8%,中级技工也只有3%,初级技工占6.2%,同比之下内地有些纺织企业和国外的同类企业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和初级技工分别占45%、50%和5%,因此搬迁到新疆的纺织服装企业又要面临一部分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培训、考核费用。

二、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转型过程中的成本压力上升。

(一)制造设备大都缺少更新,产出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由于纺织服装业属于典型传统行业,行业入门槛相比较低,我国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多数还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赚取利润。现阶段国内人力成本急剧上升,传统制造设备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大量的成本开支严重削弱了出口纺织服装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传统生产制造设备需要的生产操作人员数量也多,人力开支成本较大。以传统纺织制造设备为例,一台普通络筒机需要35个工人操作,这些工人的工资、福利支出和普通络筒机的电力耗费、维护支出占用了产品大部分成本比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台智能络筒机仅需要两名工人操作就能正常运转。单位时间内普通络筒机耗费多、生产效率低下分摊到企业单一产品中的费用多,生产设备落后是导致企业产品的成本水平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二)电子商务利用程度不高,中间环节成本支出大。

近几年跨境电商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保持年均30%的增长率。艾瑞咨询公司研究预测我国的跨境电商贸易额在20xx年将达到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9%。从整体来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跨境电商利用率还是不高,多数中小外贸企业依然依托贸易代理公司让企业产品顺利通过海关到达国际客户手中。外贸代理商除了替出口企业报关收取费用外,还在代理收取国外货款,帮助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等环节收费。除此之外,去年5月份国务院出台稳外贸政策之后,一些外贸代理公司纷纷注册成立,他们除虚报出口额骗取出口退税外,还以回扣方式与企业分享出口利润。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中间代理环节成本控制不好,会增加企业开支,减少企业利润。

(三)国内制造成本不断攀升,企业承受巨大开支。

在原料成本方面,纺织企业的原料——高品质棉花仍然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化纤开发技术成本较高,且没有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回收和处理,这又制约了纺织服装企业原料供应。在能源成本方面,我国电价依然处在国际较高水平之上,纺织服装企业是传统用电大户,耗费的电力成本较高。从企业生产成本构成看,纺织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占成本的比重超过70%,多数出口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高电价负担。尤其是到夏季用电高峰,电价更是居高不下,例如江苏省物价局针对当地用电大户在7月和8月实施高温错峰用电,导致该地区工业用电价格比峰期电价高出0.1元/千瓦时。在人力成本方面,我国工人工资过去十年间增长了3倍,纺织服装企业除了承担较高的工人工资成本之外还要承担“用工荒”的风险,现在我国制造业整体产品制造成本已经和美国相差在5%以内。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尚处于管理模式转型阶段,受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和政府出台棉花进口限额影响,企业产品成本一直持续增加。在纺织服装商品出口下滑背景下,不少企业仍然坚持“薄利多销”“走量获利”的传统道路。企业在接受订单之后,仅把成本控制重点放在每笔订单的整体成本,生产过程中没有具体计量到对每一件出口商品成本。还有不少企业一味的追求订单加工速度,忽视生产过程中隐性成本的计量,没有对生产过程的人力、原料额外消耗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这都无形中增加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依靠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支撑企业发展,且普遍存在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

(五)绿色低碳标准日趋严苛,检验检疫技术投入增加。

近几年,发达国家一方面对绿色纺织品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例如,20xx年4月国际环保纺织协会颁布新的环保纺织品检测标准及限量值,壬基酚和辛基酚的限量就50毫克/千克加严到10毫克/千克,使用环保型助剂需要大量的设备升级,导致企业投入不断增加。欧盟也将五氯苯酚、生物杀虫剂的要求从生产延伸到了运输、采购等环节,这对质量体系不成熟的出口企业来说压力巨大。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争取产品获得一个绿色认证过程中,必须改变企业原有的生产方式,加大企业检验检疫资金投入;同时,企业在绿色标识测试、认证、评估、审计等方面的也要投入一部分资金,获取绿色认证之后,又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企业产品的包装、标识、广告等。企业突破“绿色壁垒”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是不能忽视的成本。

(一)加大技术投入,实现智能制造。

从现有阶段看,实现纺织服装企业的低成本制造必然要走智能制造之路。从企业的智能设备升级开始,逐渐形成产品设计、制造工序和供应链的智能化,并将企业中的生产设备、计算机和操作人员结合起来进行低成本生产。佛山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就通过自主研发智能激光雕刻裁剪一体机,能够在18秒内裁剪好一条牛仔裤,3分钟内完成水洗效果,这种智能设备投入到企业进行生产之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成本有了显著下降。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探索新型生产方式,结合纺织行业高度自动化生产流程的特点,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不断探索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应当注意的是,随着企业智能生产设备推广范围扩大,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实现操作人员和智能生产设备的有效配合,让智能生产设备产生最大效能,才会最大程度降低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成本。

(二)融合互联网技术,利用跨境电商出口。

出口导向型纺织服装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的精准制造能力和优化供应链能力。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与客户省去中间贸易代理商环节,这样企业的产品承担成本会更低,增加了企业利润。例如,现在国内以“阿里巴巴一达通”和“敦煌网”为代表的外贸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在此平台注册账号直接与国际市场客户进行贸易,节省中间贸易代理商的代理费用。今年5月,阿里巴巴更是面向出口外贸企业推出免费出口代理服务,同时还给予成功订单的出口加工企业补贴。过去三年,跨境电商贸易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下大幅上涨,有些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已开始从事跨境电商贸易,大幅省掉中间代理成本,把自身的产品成本尽可能限度降低。如报喜鸟企业在今年5月12日宣布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之中,加快了产品资金流通速度,也降低产品生产资金再利用的机会成本。

(三)设立境外制造分厂,降低制造成本。

据国际纺织制造商协会统计,中国纱线生产的成本已经高于美国30%。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制造工厂设在低制造成本国家,降低自身产品的制造成本。20xx年4月,浙江航民科尔棉纺厂在美国产棉区设立,美国拥有廉价的能源和棉花原料,当地税收优惠力度大,算上节省掉的物流运输成本,科尔棉纺的制造成本大大下降,其生产的产品除了供应美国市场之外,还能低价销往墨西哥。企业在境外设立制造基地,还能更早的接触国际先进制造工艺,加快企业生产设备更新速度,实现低成本生产和高技术制造良性发展。在海外设立制造厂,除了能维持低成本的制造价格之外,还能让企业更及时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让企业生产出更适合国际市场上的产品。

(四)实行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费用。

企业在转型中的成本控制,要将精细化成本控制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始终,在接受订单开始就要编制成本预算计划,并制定每类产品的目标成本。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将这一部分可控成本降到最低,给予具体的定额消耗数据,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将这些数据进行考核评估,与开始接受订单时做出的目标成本预算对比,并不断完善成本指标。管理成本的控制方面,企业要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改进组织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对于生产设备,企业要将生产设备运行、维护细化到具体产品种类生产中,提高设备生产的使用效率;对于人员精细管理,企业要提高生产人员的操作技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减少人员不当操作造成的原料、能量消耗。

(五)立足绿色低碳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纺织服装企业要加大绿色研发技术,注重绿色技术积累,以绿色环保为导向,实现企业产品的“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出口”。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立足长远眼光,紧紧抓住国际绿色标准发展机遇,加大自身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企业还要积极参与国际认证,以便企业产品尽早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体系和相关贸易保护措施。所以,企业还要与行业同类企业共同建立“绿色壁垒”信息平台,及时获取国际绿色壁垒信息,提高绿色壁垒预警。同时,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也要提高自身产品绿色出口标准,尽快与国际绿色环保标准相一致。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三

现阶段仍旧有很多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传统成本控制的支出成本利润上,同时也认为成本控制只是企业内部问题,尚未考虑到规划、采购、销售、投资等成本问题与其他企业和自身相关的因素,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在生产中的资源消耗,现阶段这些落后的观念早已不能应对如今竞争如此残酷的经济现状。就如在价值链条理论中所述,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投资立项、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处置进行全方位控制的过程。人们对于成本控制的主体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直以来都认为成本控制只是少数管理者应该考虑的。其次就是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尚不清晰,目标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向,有了目标便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下一步将要做什么,然而仍旧有很多企业缺乏自身的成本认识没有明确目标,即使是有了目标也未能落实,也没能起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对成本控制缺乏战略性,企业产品在设计和企业建设过程中忽略成本控制,进而导致自身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足。

目前有些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一直都比较低,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当前的系统中成本会计不会通过较灵活的成本方法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重心围绕产品的生产过程,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映射经营过程,进而误导了企业战略的制定,已经再也不适应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需要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首先企业的成本控制有些狭窄,生产成本只注意表象上的成本因素,如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而忽略了隐藏的生产成本,例如企业的规模,管理文化等。内部的成本控制也只在重视产品领域中,未能重视设计阶段、销售阶段的管理成本、资金成本、服务成本等。还有企业各部门、和其他公司、客户之间的合作也有不足。其次成本控制的手段也过于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软件也为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即使这样仍旧有很大的一部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上,不但费时费力往往达到事倍功半的情况,而且所提供的信息也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和全面性。进而导致了企业控制水平低下,很难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三)基础工作不到位数据不全不准确。

成本计算、成本决策的施行依赖着如定额管理、成本的原始数据、材料物资的计量等等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如果这些基础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就将受到影响,导致其缺乏真实、可靠的数据,依赖这些不完全的数据,企业往往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影响公司利益。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旨在满足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以达到某指标,但是这种成本信息很不完整,必然会带来企业成本控制决策失误。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人工费用的降低,制造的费用、科研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导致成本信息缺失。一些企业经理在利益驱使下,为了凸显在职期间的经营业绩,擅自修改了相关信息,粉饰财务数据,造成成本信息失真,有可能造成一些错误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经济效益,以及公司的长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成本控制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首先引入战略成本控制思想,战略成本控制是一种新的成本控制模式,它是一种全面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它注重影响成本的全方位与全过程并从战略的视角进行研究。如企业在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期时,经常会选择工龄较长,技术较为熟练的员工进行降低成本,实际上雇佣年轻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工来达到更为长远的目标,来达到更长远的优势。成本控制目标是通过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成本控制的目标与其职能相互协调,在其职能范围之内确定科学有优势的目标,制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在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更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家的调控政策的变化,从而得出符合当下经济趋势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成本控制目标标准。最后当企业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后要实际落实,切合公司发展需求去完成控制目标。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改进。

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自身情况,在考虑生产类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的基础上,对当前企业的成本控制方进行改革,购进新的企业文化,树立新的系统控制理念。如:抓好设计开发阶段的可行性的筛选,增强事中成本控制能力,强化供应链管理。健全产品销售阶段费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销售任务和售后费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同时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利益的最大统一。同时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成本核算、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成本控制系统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配合使用,达到企业独有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施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加强内部管理的手段来改进成本控制。所谓全员成本管理就是要加强广大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培养成本意识,使少数控制变成众人控制。在企业中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内部管理为的是降低企业成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不断学习心得技术新的知识。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基础工作的改进。

为了保证有真实、及时、完整的成本信息,就要加强对基础工作的关注,施行有效的全面的科学的成本控制。基础工作必须做到位,原始数据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完整,这样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或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的细节问题。基础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公司决策,公司应当加强成本控制的原始记录和统计的统一管理,同时对于数据的不真实,不确定,企业必须引起重视。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的法制意识,自律意识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同时作为公司的员工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使降耗增收,扩大效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广大员工与管理者、数据提供者的自觉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投入到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中来。

成本控制作为制约企业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正在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对现代成本控制的改进也越发的重要,上述几点问题,并不是现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部问题,但从这几个关键的问题行了勾勒并给予改进,主要针对于成本控制的落后观念,认识不足、成本控制的手段方法,基础工作的不到位和数据不全进行完善,得出了对于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改进手段。在同传统成本控制节约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利润和经济效益,并为公司的长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四

建筑产业作为我国目前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的情况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只有做好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保证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会计工作作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其核算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成本的预算。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建筑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帮助建筑企业优革新产业结构、优化相关资源配置、降低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逐步拓宽。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存在较多的漏洞,已经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会计系统的革新,会计信息化技术也逐步胜任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极大的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效率与准确度,实现企业高速发展的目标。

(一)全面、多层次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本质是将会计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项新的技术,其融合过程较为缓慢,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会计信息化是分阶段的进行发展,实现全面的将会计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化具有全面与层次化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会计信息化的具体表现也存在着不同。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参与。

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需要进行核算的人员单独参与的工作,其核算数据、有效凭证等都需要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提供,才能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较快。

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休戚相关。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会极大的推动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程。因为会计信息化技术主要信息处理的平台还是计算机系统,只要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发展,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止步。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其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将对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与经济决策起到重要影响。但由于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与自身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化技术对于成本的控制工作进展不够理想,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阻碍,下面主要谈谈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结构复杂。

在我国建筑企业内部,存在较多的职能部门,其部门内部有一定的下辖管理机构,存在资金链较长的情况,不便于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核算与管理。企业的智能部门越多,资金链越长,直接的增加了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

(二)资金利用率低下。

在建筑企业中,对于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过低,导致建筑企业中仍存在高预算的情况。对于预算资金的利用,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大量的资金没有用在关键的问题上,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同时,在建筑企业中,间接费用方面的支出过高,诸如差旅费、招待费等等。

(三)相关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建筑企业中,对于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更多的是依靠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宏观控制与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实际监察,才能充分保证资金流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中,对于会计信息以及资金的利用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也没用专门的部门发挥监察职能,导致建筑企业成本的控制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中,都忽视了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财务会计人员也很难重视好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致使大量的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五)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尤为迅速的,但是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平均水平却在下降。现阶段建筑企业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往往无法适应会计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降低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无法有效的对建筑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的核算与控制,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六)对国家宏观政策的了解不够。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因此,国家宏观的政策走向将会极大的影响建筑企业成本的控制。建筑企业往往没有充分的了解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导致了建筑企业成本的增加,降低了企业的实际效益。

(一)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对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合并相关职能重合的部门,避免资金链较长情况的出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资金审核机构,提升财务会计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建筑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二)降低间接费用支出。

间接费用支出在实际建筑施工成本中一般占据了10%左右的份额,切实的控制好间接费用的支出是建筑企业财务会计部门需要切实做好的工作。通过会计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可以使财务会计人员较为准确的收集到相关工作实际需要的成本,降低不必要的预算金额,在保证工程开展的前提下,缩减间接费用的支出,能够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有效的对建筑企业成本进行控制。

(三)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作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建筑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宏观的管理制度,需要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实际项目的支出与资金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避免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需要从管理层开始,逐步的影响下级职能部门,只有充分的认识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建筑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程度,提升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五)提升相关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与操作的培训,保证建筑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能够适应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要求,提升财务会计核算效率与质量,才能有效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六)充分了解国家宏观政策。

国家宏观政策的走向将直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成本、检测费用等产生影响。只有财务会计人员通过信息化技术充分的了解我国政策的宏观走向、经济的走势,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相关检测工作的开展,才能切实做好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篇十五

目前服装生产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加上高昂的人工成本,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文章从思想、原材料、人工以及企业成本战略方面对成本控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了扩大利润压缩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商的管理、人工地域的选择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企业应该重视成本战略化策略,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企业在竞争洪流中稳稳占领一席之地。

[关键词]。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和服装业快速发展,目前处于成熟阶段。随着市场全球化和国际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装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文章从思想、材料、人工以及战略等方面对服装成本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服装生产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全面管理的对策,使企业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同时希望文章对整个服装行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服装企业的发展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2.1服装生产企业的业务特点。

2.1.1劳动密集型企业。

服装生产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人工成本包括人工工资、社会福利、商业保险、福利费、培训费、工会经费、住房费用、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以及使用劳动派遣费等。服装生产流程较多,环节较多,这样算下来人工成本数据非常大,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压力很大。

2.1.2服装企业具有生命周期。

服装生产企业具有生命周期,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生产周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生产应该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和市场份额,结合消费者喜好,来决定生产什么款式产品,每种款式生产多少,避免生产冗余,成本浪费。服装生产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产品设计都是它的灵魂。因为款式设计一旦被市场淘汰,就算质量再好也无法销售出去,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反而侵占了企业的成本份额。

2.2.1人工成本是服装成本的关键。

因为服装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有必要对人工利用率、人工数量、人工来源进行研究,来降低产品人工成本。如果忽视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企业将很难在服装行业中立足。因此要加强人工管理,提高员工的素质,减少次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这些细节都影响着产品单位成本。

2.2.2结合服装生命周期加强服装成本管理。

服装生产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这一特点决定人们要遵循规律,按照规律的特点来决定人们的生产特点。生产应该结合市场,在初创期,注重研发,注重成本控制,在把握市场方向之后再加大成本投入。成本控制理念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一直存在,就像一个警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谨慎投入,节省成本,为企业的利润留下更多的空间。

企业上下没有形成正确的节约意识,领导也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学习,没有将企业成本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去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节约成本的方法。员工责任感不强,只是觉得完成任务拿到自己的工资就可以了,完全没有考虑过成本的概念,更不会把自己的前途跟公司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3.2原材料的成本没有精细化的控制。

首先,预算不够精准,跟市场需求有出入,造成采购失误,存货周转慢,仓储成本高,加大了产品的成本。预算执行力度也不够,监督不力,制度不健全,没有明显的惩罚制度。其次,没有建立供应链平台,供应商管理不完善。目前企业采购成本处于传统采购,无法对采购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对采购价格和采购质量综合下来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最后,采购决策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对决策进行严谨把关,数据不够精准,造成决策失误。

3.3人工成本日益增加。

服装生产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花费了较高的人工成本,并且有些人工利用率并不高,工作岗位也不够精简,加大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企业相关的惩奖制度也没有建立,员工工作效率也不高,员工的内在积极性没有调动,没有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变相地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同时很多企业都忽略了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应该多关注这些政策,对他们加以利用,为企业造福。

3.4忽视成本战略管理。

产品成本控制没有和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忽视了企业成本战略化管理。服装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企业没有使用波士顿矩形分析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分析,造成企业在产品不同的发展阶段乱投入、乱购买、没有章法,最终形成库存过多,无法及时变现,造成资金占用,加大企业的机会成本,没有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4对策。

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成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习同行业管理成本的经验,提高员工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提高员工工作责任感,形成“企业是我家”的氛围,同时可以利用晨练的时间提出一些口号,振奋员工精神,提高成本节约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让管理者在成本控制中起带头作用,建立竞争机制和相互监督机制,设计奖惩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成本建设的工作中。

4.2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

4.2.1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应当结合市场环境、政策变动、行业发展、市场预期、产品竞争力等制订科学、有效的计划。预算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年、半年、季度、月、周来编制。编制预算的目标是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预算编制后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如果实际与预算出现偏差,要找出原因,及时调整。预算管理跟财务是一体的,财务根据预算做出资金安排,保证无缝连接,减少资金占用。生产部门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产品成本预算,全体参与预算管理系统,建立权责分明、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实施战略化预算管理。

4.2.2建立价值供应链,完善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综合业务,要考查供应商的资质认证、价格优惠力度、供应能力等,建立由客户、供应商、研发商和服务商一体化的供应链。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建立供应链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加强企业竞争力,建立价值供应链,要选择最有核心竞争力,又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供应商。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才能保持市场政策一致,而不是简单的资金投放收回,而是站在长远的角度发展,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之间保持平衡,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利益联盟。

4.2.3完善采购管理决策系统。

决策把控着方向,一旦决策失败,就会浪费成本,占用资金。如何把控决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决策来源于数据分析,所以要保证企业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制定准确无误的决策。其次,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决策。最后,决策要严谨把关审核,层级分明,从下至上,从上至下,全体监督,避免企业决策失误,材料多余浪费,减少库存,加大存货周转率。

4.3减少人工成本,扩大企业利润。

服装生产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在欠发展的地区或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人工成本低下的优势,降低产品成本。例如宁波申州针织有限公司是大型的服装生产企业,目前在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设立了生产基地,在国内安徽等地区也设立了生产基地,就是为了利用廉价劳动力为企业降低成本,加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内部,建立人工成本控制机制,优化岗位结构,精简员工岗位,节省人工成本。

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人才发展方向,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一专多能型的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人工成本核算分析体系,更加精准的核算人工成本。

4.4对成本进行战略化管理。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利用波士顿矩形分析,在产品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成本战略。在产品的初创期,产品呈现低市场占有率、低市场增长率、高风险低收益,此时更加容易出现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

在产品初创期要充分分析产品成本,总结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初创期是控制成本的最好阶段,此时客户群少、价格弹性小、市场竞争也小,此时价格可以稍微提高一些。在产品的成长期,要关注产品带来的现金流量,对于现金流业务,要抓住时机加大推广。对于现金流少的业务分析原因,是产品设计款式造成还是市场推广不够。在产品的成长阶段,产品呈现高风险高收益,此时消费群扩大了一些,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产品进入成熟期,对于现金流业务尽可能拉长成熟期,尽力改善产品性能,加强售后服务,对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瘦狗业务,要尽快让它退出市场,谨慎投入,减少成本支出。产品进入衰退期,要全面控制成本,转向新的增长,如果产品潜力小,选择退出市场,及时清算,避免资金占用。

5结论。

文章从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员工思想、企业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压缩企业成本。对于原材料方面,从来源、利用率以及管理方面加强原材料管理,提高原材料周转率,加强企业资金回笼,为企业更好的战略做好准备。

同时根据服装生产企业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减少企业库存,提高存货周转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永远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ai也在慢慢发展,各方面更新换代都很快,以后降低企业成本还是有空间可寻,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9332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