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初三范文(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1:30:13
又是清明初三范文(21篇)
时间:2023-11-26 21:30:13     小编:字海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终点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条理清晰,结构合理,突出重点,扬长避短。下面是一些写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又是清明初三篇一

下午我们来到墓地,墓地对面是麦地,绿油油的充满生机。风儿吹过,它们精神的摇晃着脑袋,整齐而不失活泼,大方却不失细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头,满目荒凉,枯枝杂叶满地都是。各种材料堆起的坟包子成了显著的代表。坟头前还有一堆堆纸灰,这些灰像生了根似的,风吹过也不飞,不动,和那神气活现的麦苗形成鲜明的对比。

走惯了平坦的水泥路,在崎岖的、连接的坟头间还真不好走,又是拐弯,又是斜走……偶尔来点直路还真惊讶。有时地上有滑溜溜的芦苇杆子,恨不得把爷爷家的滑雪杆拿来撑着往前走。

“到了,到了……”越靠近我的心跳声越大。到太奶奶和太爷爷的坟前了。木牌上烫着鎏金大字,上面用飞檐盖住四角,周围用大理石栏杆围着,其他地方都用水泥浇盖得严严实实。

而此时此刻,我脑海萦绕的却不是这古色古香、豪华大气的坟,而是我和她的往事……。

“太奶奶,太奶奶!”我摘一朵洁白幽香的栀子花凑到她的鼻子边,“你闻吗,好不好闻吗?”

“好闻,当然好闻了。只要是我宝贝儿摘的都好闻。”她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慈祥地看着我。可是她的眼里却有一丝离别之苦,仿佛阴阳两隔为期不远了。

“哪有啊。”我撒娇的说,心里却有道不尽的蜜糖。嘿嘿,早知道这么容易让太奶奶高兴,我就多摘点做成一个大花束了。

“上面!”我用手一指,太奶奶果然朝上看。趁她不注意,我把栀子花别在她头上。

“小精怪!”她用手刮了我鼻子一下……。

“喂,发什么呆呢?”妈妈说道,“快鞠躬!”

我认真的鞠了个躬,深深的,久久的,“啪”,一滴眼泪不禁掉了下来……。

挥洒不去的曾经,忘却不了的过去,是我成长的动力。只有时常想着他们,记着她们对我的期望,我就会无比的努力。

又是清明初三篇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这只是清明节习俗的一部分,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清明节习俗的资料!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边,气候四季宜人。家乡人一直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都重视过节,而且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清明节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节日,因为清明,总是带着些许淡淡的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节照样是在海门乡下度过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记忆犹新。清明节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乡下亲婆家,爸爸因为远在南美洲圭亚那进行援外医疗,没有与我们同行。相比较往年去墓地扫墓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首先在乡下家中进行了祭祀活动。因为今年是第一次为刚去世的亲公祭祀。在我的记忆中,亲公是个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他脾气很火爆,喜欢和亲婆吵架,而且每次吵得都特别凶。但他对我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每次我一去乡下,他总是放下手上的农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后,轻轻地把我抱起来,亲了又亲,在空中抛了又抛,直到听到我“咯咯”大声的笑声,他才松手放我下来。然后带我到他的屋里,从他藏着的“百宝箱”中拿出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来,什么花生呀,桂圆呀,香蕉呀,苹果呀等等。看着我吃了个饱,他就高兴地带我到乡下各处去玩,领我看小羊欢快地吃草,小鸡艰难地下蛋,小鸭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户农家玩耍,他都骄傲地介绍说:“这是我孙子!”“小宝,来磕个头!”亲婆的喊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连忙拿出妈妈事先给亲公买的纸衣服、纸手机、纸烧酒等,这些都是亲公的最爱,把它们放在香炉中,随后看着一缕缕青烟缓缓升起,点点火光在闪烁,我仿佛又看到了亲公,最后我对着亲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祭祀亲公小屋旁边的就是一条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里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就是亲公生前喂养的,如今它们都已经长大了。我捡起一块石头,往河里扔,河水马上溅起一朵美丽的水花,仿佛是亲公的笑脸,他好像在笑着说:“小宝,你又长高了,好好学习呀。”这时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清明节到了,我跟妈妈都会到外婆的坟前给外婆扫墓。

当我踏上那个不知名的小山头,看着蓝天中飘过的几朵悠悠白云,感受着那拂过山头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风,我知道我的外婆在这里一定会开心。

外婆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这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让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礼是怎么样的。老老的房子里,挂着一帘帘白白的帐子,到处都是哭声,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却安详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声大哭起来。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会起来了。我躲在母亲的身后,瞅着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闹了很久,很久。

死亡,总能让人缅怀与逝者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爱背着我到处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来。沿路上,她不断跟人们打着招呼,还不忘捎上一句:“这是我孙子·”随即,便咧嘴笑了,满脸的皱纹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间只点着一根发出微弱黄光的的蜡烛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体温。一床被子下,我听着外婆讲那遥远的故事。我很喜欢听外婆讲故事,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讲了什么,但那亲切的带着浓重方音的话语和那缓缓的语速,总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时候,我总不喜欢吃饭。于是外婆就对我说:“吃完饭,佛祖会保佑你的,会给你一块糖吃。”我信以为真,麻利地吃完饭后,真的在饭桌上发现了一块糖。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佛祖就是一个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还说佛祖会关心每个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给走过这个小村、这间屋子前的乞丐,尽管会屡屡招来父母的数落与不满。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随后又马上爬起来。家里的人都以为没事,我也以为没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样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饭,像往常一样得到了一块糖,也像往常一样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当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见外婆安详地躺在那张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还拿着那个伴随她多年的.扇子,我冲上前去,摇着她的手,以为她能像往常一样醒来,再陪我玩。但是,无论我怎么去摇外婆那只发冷的手,也摇不醒她。于是我放声大哭,哭声引来了父母亲,也引来了外婆的死讯。

清明节啊,清明节,总是让我们这么的思念亲人!

引语:“点燃三柱香,奶奶又在和爷爷通电话了,面对爷爷的相片,奶奶轻声地问:‘你吃饱了没,我亲手烧的菜,还合你的胃口吧,天气那么冷,你咳嗽的老毛病好一点没,给你烧的钱够不够,一个人住在那么远的山上,一定很寂寞,没事儿要常回来’。爷爷好像什么都听懂一样,烟熏的脸上浮现出一片笑意”。

——某某明《上香》。

我在爷爷的坟头上,摆好水果、点心,点燃三柱香说“爷爷,我来给你送钱来了!”红色的大纸包里装着一沓沓天国银行的钞票,“爷爷,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坟头一屡青烟袅袅升起,纸灰盘旋在白桦树枝头,颤悠悠,逐渐飘向远方。

跪在爷爷的坟前,看着这在一年前刚刚堆起的新坟,我情不自禁地捧上一把泥土,盖到已开了几朵小野花的坟上。

通往这座坟墓的小路,我走过许多次,是爷爷带我来的,他带着我到自家竹林去砍竹子、挖竹笋、摘花生、拔草……,这是一条充满爷爷气息的路,一条勾起我对爷爷无限思念的路。

爷爷病重时,我和母亲回家探望。临别时,爷爷又用他那沙哑而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娃儿,你叫父亲要好好工作,不要请假回来看我了!我没事儿,他回来也帮不了我!娃儿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学习,要争气呀!”我含着眼泪答应了爷爷,但哪里能想到,这竟然是爷爷对我说的最后两句话!

三天之后,我又来探望爷爷。爷爷的床已从房间移到堂屋,身上穿着一件很旧的衬衫,躺在床上的爷爷脸上是蜡黄色的,手也变得冰凉,呼吸急促,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即将发生。看着爷爷那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哭着叫父亲把爷爷送到医院去抢救!父亲无奈地说:“医生不肯接收爷爷治疗了!”为什么医生能救活别人却救不了我亲爱的爷爷?在我的疑问和哭声中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跪在爷爷的坟前,我仿佛又听到了爷爷那沙哑的声音;“娃儿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学习,要争气呀!”我在心里默默许愿:爷爷,你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清明节,我会思念,思念那沙哑的声音,思念那亲爱的爷爷。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那是我思念爷爷的眼泪!

时间更迭过往,却难以冲淡我们对英烈们的深切怀念。今年清明节又如约而至。

天蒙蒙亮,窗外已经雨声潺潺。伴着小雨,我们踏上了那扫墓之旅。五星红旗在队伍前面迎风摇曳,那血染成的红色,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夺目,顿时让人又不禁想起那在解放太原中逝去的英烈们……怀着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我们在雨中一路前进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当进入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站立于高大巍峨的纪念碑前丝丝哀思缓缓而至,12.13米高的纪念碑承载了1213名逝去的英魂。“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这短短的15个字背后的份量,却无人知晓。此时天空骤然变暗,杏花悄然而落,松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我们参观烈士陵园,往事历历在目。一幅幅画面,仿佛再现了历史一般。画面上,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决心,呼之欲出。瞻仰完毕,我们又不禁唱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烈士陵园的松柏在风中挺立,在雨中屹立在雷声中滋养。

很荣幸此次我以学生代表的身份,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们进献花圈。曾经的乡亲们,将自己仅存的粮食送上前线;将自己过冬的被褥送上前线;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上前线,只是为了解放属于自己的家园。

在返回的途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为民牺牲,浩气长存!”“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到标语映入眼帘,我们顿时精神百倍。又大步向前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细雨迷蒙的背后;在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背后。是英烈们用血,用身躯支起了幸福的日子和太平的生活。我们当真不能忘怀!

又是清明初三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初三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去扫墓是一个很传统的习俗。清明,人们总会吟诵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个千古名句,老天爷善解人意,前几天就滴滴答答的下起了小雨,让路上思亲的人脸上增添了淡淡的忧伤。不过,我们双胞胎兄弟俩可是个例外,每年的扫墓我们都是心花怒放,想到马上又可以去葱郁的山林中游玩,我都忍不住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悦!

到了中午,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口饭,我们就跟屁虫似的追着爷爷,不胜其烦的爷爷终于发令了,让我们穿好雨鞋准备出发,我兴奋的几乎一蹦三千尺,大声催着弟弟:快点,快点,骑我们的自行车去。不一会儿,爷爷提着一大袋纸钱带着我们兄弟俩出发了。

终于看见山了,因为雨娃娃发了很多天的脾气,泥泞的山路就像被炸弹攻击了一样,到处都是水坑,心想:这下我的小飞机又要脏了,回去又要主人帮它洗澡了,真是的.。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弟弟翻车了,和他的小飞机一起摔了个四脚朝天,浑身都是泥巴,他用手了摸了一下脸,顿时成了泥巴花脸了。看到弟弟这么滑稽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哈哈,泥娃娃!本来想哭的弟弟也笑了!

走着走着,听到山里的爆竹声了,爷爷说了声:到了。来到婆婆的坟墓前,爷爷抓了一大把纸钱点燃了,还一边自言自语着。过了一会,爷爷喊我们去作揖,我跪下恭恭敬敬地做了三个揖,恍惚中,婆婆仿佛在朝我微笑,在喊浩浩,是那样亲切,那样温和!爷爷点燃爆竹,带着我们下山了,我一边走,一边恋恋不舍的回头望着婆婆的房子,婆婆,明年我还会来看你的!

我和弟弟又得意的驾着小飞机起飞了,清明节真愉快呀!我满心期待着下一个清明节的到来!

清明节,印象就是吃煮鸡蛋,荡秋千,扫墓。

离万松山(鲁中革命烈士陵园)近,小时候的清明,老师带我们去扫墓。虽然口头上喊着什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之类的口号,心却被春游和煮鸡蛋吸引着。万松山前绕着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绿,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可以想象景色是多么美好。你想,被严寒桎梏了一冬的孩子,来这里扫墓,该是多么的幸福啊......跟孩子们相比,山上的松树和河边的柳树就遭殃了——家家户户的磨眼里、门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孩子们就趁扫墓的时候,把树枝折回家。那时不懂插这些是为了纪念谁,就知道把柳笛和松笛吹的不亦乐乎。

秋千好像是清明节才有的游戏。我们那里叫“悠千”。找两棵靠的近的大树,一根粗绳子,让有力气的大人给拴好,几个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天地。一根绳子也让孩子们玩得花样叠出: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要趁清明节这天尽情的玩耍,因为大人说:打前不打后,打后死他舅“——意思是秋千得在节前打,节后打就死舅舅。当然是骗人的。或许是因为大人们都忙,怕孩子们荡秋千不安全才编出来吓唬人的。

鸡蛋,似乎是清明的最重要的标志。小时候家里穷,鸡蛋是要卖了换油盐酱醋的,平时难得吃几回。但是,清明节就不一样了。家家都煮上几个,染成红的、绿的、紫的、花的、甚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在上面画上好看的图案给孩子们。女孩子喜欢比较谁的鸡蛋漂亮,男孩子们并不在乎漂不漂亮,只要硬就行——因为“杠鸡蛋”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每人持一个鸡蛋,撞在一起,被撞破了的就输了,就的把撞破的鸡蛋送给赢方。所以,在清明节里谁拥有一个最硬的鸡蛋就会赢得大家的崇拜,当然,是因为他可以吃好多鸡蛋。

2年前,我外地求学,清明节那天收到爸爸的来信,爸爸说:“清明节了,你买几个鸡蛋吃吧。家里人都想你,你妈煮了好多鸡蛋,你弟弟说给你留着呢......当时的弟弟才7岁,记得看完信,我哭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来到死去家人的坟墓前扫墓。而我是陪着妈妈来到我最爱的姐姐坟前。

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个消息,我抱着话筒,愣愣地好久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说大姐“走”了,怎么可能?大姐在昨天晚上,我还看她好好的,她还伏在桌子上给我讲题。他们是骗我的。对!我缓过神来,冲着电话喊:“你们骗我,我大姐好好的。”

我眼前早已模糊一片。细细寻找大姐的身影,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座座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看着大姐的坟墓,总觉得大姐就站在旁边一样,似远似近,似近似远,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一阵风吹过来,还是被吹走了。坟墓上的草多了,总是要拔的,大姐喜欢花,于是我在周围种了许多花,我每年都会来看大姐,为大姐梳理头发,她的头发如今变得如此糙,连花都在渐渐枯萎,我摘下一朵,连根都断了。

仰望星空,总会看见一群星星照亮着我,中间最亮的那颗是大姐的吗?那颗星星真的好美好美。看着那远去的坟墓,大姐,我们又要明年再见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节,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19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借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风俗,如古代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视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即使到了现在,清明节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惯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出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到了,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还买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东西,比如:纸钱、香、水果、酒……我们从竹篮里拿出祭品,把纸钱烧了,用火点燃香,把准备好的酒与水果放在旁边,然后放声说:“爷爷,奶奶,拿钱来吧!”一定保佑我们家和万事兴。烧了的纸钱像蝴蝶那样飞起来。临走时,我们在坟顶上培上几锹土,在坟旁边栽上一棵树,带着轻松和慰藉离开了祖先的墓地。

现在,每逢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依然保持着这里的民风民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这些活动还在继续。清明节是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它讲永远流传于世。

又是清明初三篇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缅怀逝者的日子。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天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就像是天上的仙人在流泪,纪念着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早晨,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到乡下去祭拜曾祖母。

我们在路边的一个小超市里买了一吊祭祀祖先用的冥币后,就坐车直奔乡下,一路上我们沿着乡间的水泥路前行。我望着车窗外,乡下的景色可美了,山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开满了一簇簇火红的映山红,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片火红的朝霞。乡间田野的泥土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小草可茂盛了,一阵春风吹过,他们摆动着轻快的身体,沙沙作响,就像在为我们逝去的亲人唱着思念之曲。

随后我在曾祖母的墓前插上了我最爱吃的两根棒棒糖,心里默默念道:“曾祖母您放心,您的曾孙女已经长大了,我会听话好好学习的。”

每年扫墓,都会想起曾祖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对晚辈们的牵挂关心,心中顿时感慨万千,“生前的一次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身边的亲人,百善以孝为先。

又是清明初三篇五

记忆中的清明节曾是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你的清明节连天都是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晚辈的太婆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太婆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太婆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太婆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太婆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她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又是清明初三篇六

又是一年清明时,少了往年的那份如雨般的忧愁缠绵。今年四月的天空,多是雨后如洗,一方晴空,柔媚而不灼烈。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景亦如往年的美,恰好也是那日,花,争奇斗艳,草,绿意盎然;天,湛蓝如洗。走在故乡四月的山野陌间,思绪在流年往事里千回百转,仿佛有一种声音在风中低低吟唱,呢呢喃喃声里,时光,仿佛回到了曾经。

四月,含着春日的芳菲,又略带夏季的炎热。一条蜿蜿蜒蜒的山障,从山顶一路绕行而下,到了村子前面,汇聚成一条清凌凌的小溪。一架小桥,许多孩子在桥上嬉戏,扔下一片片花瓣,看着它们顺着溪水流至山脚。

玩累了。聆听着母亲唤着吃饭的声音,别家的伙伴也陆续回家了。到家后,一碗碗清明敲糕,在脑海里荡漾着介子推的种种传闻、故事。

过了正午,大人午睡过后,孩子游戏片刻,步入后山,怀揣着对先人的那份敬仰,久望后山。

大家除去坟前的杂草,扔向田边,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一些女人坐在自家带来的小椅,扎着纸钱,将零散的捆成一捆,分堆放在坟前。

过后,烧着纸钱,看着它们化成青烟上升,最后消失,事后,扫去剩余的灰烬,摆上几盆花,就这么,扫好墓了。

小时候,扫完墓后,母亲、姑姑等女性长辈会在山头上撒在一些硬币,孩子们用伞接着。今年,无雨,自然也未带伞,就没这项活动了。也是一分惋惜。

又是清明初三篇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去给祖奶奶上坟。

我爸爸来到坟前,插上白纸条,还把坟头的杂草全部拔光了。这时我和爸爸的手脚上都沾上了泥。

爸爸拿出纸钱,在房子里用打火机点着了。在那温暖的火光中我们仿佛又看见了祖奶奶那么慈祥的脸庞。那些疼爱我的画面,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在了火光中。

小时候,父母没和我在一起生活,家中只有祖奶奶照顾我。我的身体经常生病,特别容易感冒,可是我又害怕打针祖奶奶只好用中药给我治病。中药又是苦的,他说什么我都不喝。祖奶奶就在中药中加了许多的糖,边讲笑话边喂我喝中药。就是如此,慢慢的,在祖奶奶的细心照顾下,现在的我几乎没有感冒过了。

祖奶奶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在祖奶奶的身边,我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我跪在那不肯离开,磕了三个响头。我要等祖奶奶醒来!

虽然今年没有下雨,但我的心里却冷呼呼的,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又是清明初三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去给祖奶奶上坟。

我爸爸来到坟前,插上白纸条,还把坟头的杂草全部拔光了。这时我和爸爸的手脚上都沾上了泥。

爸爸拿出纸钱,在房子里用打火机点着了。在那温暖的火光中我们仿佛又看见了祖奶奶那么慈祥的脸庞。那些疼爱我的画面,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在了火光中。

小时候,父母没和我在一起生活,家中只有祖奶奶照顾我。我的身体经常生病,特别容易感冒,可是我又害怕打针祖奶奶只好用中药给我治病。中药又是苦的,他说什么我都不喝。祖奶奶就在中药中加了许多的糖,边讲笑话边喂我喝中药。就是如此,慢慢的,在祖奶奶的细心照顾下,现在的我几乎没有感冒过了。

祖奶奶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在祖奶奶的身边,我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我跪在那不肯离开,磕了三个响头。我要等祖奶奶醒来!

虽然今年没有下雨,但我的心里却冷呼呼的,明年的清明节我还要来!

又是清明初三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对先辈的追忆之中,人们用各种方式祭祀逝去的亲人。在这个满是泪水与情思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最亲爱的外公。

记得在我10岁那年,死神无情地夺去了我外公的生命。每当看到别人和他们的外公聊天、嬉戏,一起谈笑风生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可我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外公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只能永远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清明节到了,在今天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外公的坟墓祭扫,来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爸爸在车上装了菊花等祭品,我们出发了。一路上,金黄色的油菜花开得欢畅而肆虐,偶尔一阵风吹来,黄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可我的心情却没有这么烂漫,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里。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时”

走进清明的怀抱,领略春光的美好。笑看桃花的妖艳,静听溪流的欢笑……可是在我的心中,却挥不去云山烟雾中的缕缕思念。眺望青山的绵远,外婆的身影渐近清晰。

在我心中,外婆是一个开朗的人。在印象中,外婆白发苍苍,脸上有几丝淡淡的皱纹,戴着一副眼镜。所以,在我的感觉中,外公的爱像一座山,高大而强壮,外婆的爱像大海,宁静而透明。

每次,当清明节到了。我们都踏着沉重地步伐向她的墓走去。每次,我都会想起,外婆对我好的一些事!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风,在空中飘动;风,在舞蹈,轻轻地落在地上;外婆撑一把伞,慢慢地走来,雨水“掉”在她的伞上,又轻快地“滑”了下来,落在了外婆的脚边,连一旁的树叶也飞舞了起来;外婆手上拿着香喷喷的清明饼!她离我越来越近,渐渐地,香味也向我飘来,仿佛已是在我手上拿着似的,多么想马上咬一口呀!当外婆现在我面前时,那香味,迎面扑鼻,赛过公园里的花儿。我毫不犹豫地打开包装袋,迫不及待地以外婆的袋子里拿出清明饼,使劲地咬了一口,它的外表是绿色的,吃起来软软的,里面还装着外婆浓浓的爱!我吃的更欢快了。

又想起,有一段时间,我和外婆在一起。一有空,我就和外婆一起坐在桌子上打牌。有一次,窗外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在打牌,我出了张“3”,接着,外婆出了张“2”,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而外婆犹豫了一会儿说:“2是比三大的,在扑克牌中!”“乱说,外婆你数学没学好吗?2比3小啊!”我自豪地说。外婆只好说:“对对对,是我错了!”面对幼年纯真的我,慈祥的外婆并没有化开这个美丽的误会。

想起以前有人陪我打牌,给我送吃的……。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都化在这蒙蒙细雨中,承载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散给逝去的亲人,来年的清明,仍是这样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在二年级时就会背了这首诗,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欲断魂,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又是一年清明时,妈妈带着我去扫墓,纪念已故的外婆。走在乡村泥泞的道路让我感到不舒服,紧张的气氛与阴沉沉的天气使我感到呼吸困难,我跟着大人有节奏地走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外婆的坟前。那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坟前的墓碑上有一张外婆的照片。照片上,外婆的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美丽、温柔而慈祥。久久地凝望着这张照片,我想起了自己与外婆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印象中,外婆特别爱笑。两眼一眯,嘴角上扬,很是好看。我小的时候就住在外婆家,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在田间干活,给蔬菜浇水,我也拿起水壶,在地上用水洒出了一个笑脸。我指着笑脸对外婆说:看!菜地笑了,菜地笑了!外婆站在一旁露出了美丽、温柔而慈祥的笑容。

外婆还会给我做我最喜欢的炸油条,她炸出来的油条,香香的、脆脆的、软软的,回味起来就和外婆的笑一样。每次外婆给我炸油条,我都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外婆总是站在一旁,露出美丽、温柔而慈祥的笑容看我吃。

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同样是短暂的。我4岁时,爸妈接我去城里上幼儿园。从那时候起,我和外婆就不常见面了,只有每逢五一的时候,才会去看看外婆,我一年才能见一次我亲爱的外婆。我每一次去都比上一次懂事,我会帮外婆打扫卫生、洗衣服,外婆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同样露出美丽、温柔而慈祥的笑容。可是现在我外婆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我亲爱的外婆啊,我们何时能相见?您为什么不再对我笑了呢?为什么不再给我炸油条了呢?我把一束花放在外婆的墓前,花朵绽开的笑容与外婆的.笑容一样美丽、温柔而慈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终于知道明白了。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二

四月,是一个很特别的时节,“又是一年清明时”,伴随着浓浓的春意。

4月4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并没有如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这也是一段百感交织的日子。

我在心中感慨万千。并不是因为脆弱的生命所悲叹,而是被他们那伟大的生命观而所震撼!

4月4日。在这重要的日子里,我与家人们来到我最爱的一位老人——太婆。我在她墓前,放下一簇簇鲜花,再烧了许多纸钱,还为她买了她生前最爱的花——紫罗兰,也代表了她生前对我们的思念,淡雅而忧愁,借以来表达我们对太婆的祝福与思念;祝愿她在天堂活的快乐而又幸福着。在此,我也不禁想起以前,她与我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里,眼前模糊起来。

太婆那个时代很苦,不像现在,大鱼大肉的,她们都是熬过来的,她成人之后变嫁人,可是太公却年轻时早已去世,还是太婆一个人拉拉扯扯养大外婆的。人老了,病也多了,4年前,太婆被查出心脏病,那天我们都崩溃了,太婆都还没享福,就查出病来……不!我还不想离开太婆的怀抱,我哭天喊地。但是无论怎样,病这个恶魔还是把太婆带走了,让太婆永远的睡下去了。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三

窗外的雨滴重重地打着大地,在地面上溅起水花,水珠在空中翻滚,再落下。伴随着雨滴声,寒冷的空气透过窗户传进了卧室。和去年的今天,一样。

老师上课说到“老干部”,再次让我回忆起外公,明明老干部局来探视还近在眼前,但是时间却那么无情地夺走了外公。不过想到对病重的外公来说算是一种解脱,心里反而也有一丝安慰。

外公的眼睛很早就不好了,在我模糊的记忆中,记得外公刚开始还能看得到影子,以前看到我的影子就说我又长高了,但是后来却再也看不到了,外公从来不知道我和妹妹的相貌。

在我近四岁多时,去公园里找外公,那是外公正和其他一些老人闲聊,听到我喊着外公跑过去,外公很自豪地跟旁边的爷爷们介绍我,还不断夸奖我。那时候常听爸妈对亲戚朋友说我哪里不好,什么地方又惹麻烦了,却很少听到这样直接明了的夸奖,也是外公给我增添了那一丝美好的记忆。

我的记忆停留在外公一手牵着我,一手拉着妹妹一起去公园,走在南环新村里,一起说说笑笑。可是现在,南环新村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充满回忆的新村,外公也已经不在了。

从小我跟着爸妈住,不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总以为自己对外公几乎没什么感情,但是直到外公离世我才明白,原来我和外公之间有那么多值得我去回忆的事情。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四

又到清明了,我和父母、爷爷奶奶驱车来到公墓,为太奶奶扫墓。望着那墓前的松树,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太奶奶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那精明干练的形象,尤其是那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还有那未成型的“三寸”小脚,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凭借自己的力量,拉扯大了七个儿女。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她的脊背近乎弯成了90°。

记忆中的太奶奶,一直是个能干的老太太,她身上穿的衣服可以不漂亮,但一定是干干净净的。小时候,我住在爷爷家,每天最快乐的时刻,便是到太奶奶家去玩。我刚进门,太奶奶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迎了出来。我的.手上、口袋里立刻就塞满了饼干、糖果。这些都是她平时舍不得吃藏在柜子里的。我是她的重孙女,是她最疼爱的重孙。她会拄着拐杖,在房间中走来走去,陪我玩捉迷藏;她会教我编头绳给我梳小辫。累了,我便躺在她的怀中,听她给我讲种种稀奇古怪的故事。深深地呼吸,满是肥皂的清香。

渐渐地,我长大了,她却老了,老得再也下不了床,老得再也讲不出故事。她身上的肥皂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老人身上特有的难闻的臭味。我开始减少去太奶奶家的次数,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最后变为一月一次。我不再喜欢她的糖果,不再需要她给我梳小辫。即使是那一月一次的探访,我也只愿意坐在床边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上几句,全然看不到她眼神里的那份落寞。

渐渐地,她老了,老到再也认不出身边的人。她会像小孩子一样,无缘无故地掀翻刚煮好的饭菜;她会像小孩子一样,将家中翻得乱七八糟。我坐在她的床边,看着她那呆滞的眼神,听着她一遍又一遍地询问:“你是谁呀?”“太奶奶,我是你的重孙女呀!”这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像刀子般一下又一下地割着我的心。原先精明的老太太,竟成了这般摸样。

渐渐地,她老了,这次是真的老了。她是在睡梦中走的,没有任何痛苦。

我是在清晨得到这个消息的,当时的我竟然异常平静。我赶到她家时,家中已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全家人都赶回来了。我又来到了她的床边,静静地看着她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她躺在那里,脸上还留着一抹浅浅的微笑,似乎只是睡着了,随时会醒过来。

我实在难以想象,她那弱小的身躯中竟有怎样的一种力量,能支撑她抱大了我的爷爷、叔叔和姑姑,还有我。她辛劳了一辈子,还没来得及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就连临走前,都没有给儿孙添任何麻烦,在那种孤寂的夜中,一个人走了。我想,她一定升入了天堂。

墓前的松树在蓝天白云下愈发地苍翠,那黑色的墓碑也更加庄严肃穆。

墓碑上刻的不是墓志铭,而是全家人上下四十多口人的名字。这些名字,就是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五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是它,带着人们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节,也是一个扫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婆婆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不错,昨天,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是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一步一步地奋力往上爬。瞧!飘飘洒洒,凄凄凉凉,丝丝细雨,丝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错乱,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我轻轻地走在这泥泞的小道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静。

清明节里,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终于,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前,所有人顿时竖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给了我一根已燃烧起来的蜡,蜡不时地向外冒着烟,那味是那么浓,让我一闻到,就有一种沮丧而又难过的感觉,我们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蜡,一起给爷爷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以示我们对他的崇高敬意。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六

“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这也是一首有关清明的歌儿。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清明,我也回老家扫墓了。在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他们为了祖国,抛头颅,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大义凛然,大勇无畏,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那些伟大无私的先烈,不只是在战战死沙场的革命烈士,还有的是在人群中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出自己,放下自己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的利益着想的英雄。他们可能只到逝世,也无人知晓他们所做的贡献。

因此,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更爱自己,更要爱祖国。作为石室的我们更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同学们,我们应该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七

甲午年荷月,余闻许郎匆匆而逝,颇不信其实,访遍同窗。探其为实,转而酗,大醉之。踉踉跄跄,指天天不公,道地地不仁,言人人不义,拜神神不礼。于是乎,呜呼哀哉,垂然丧然,颓颓若丧家之犬。既已,奈何之,惟寄此文,表余一爿心意。

许郎讳名明剑,雍州扶风人士。年及弱冠,身长八尺,形貌瑰姿,有摩羯积石如玉列松若翠之感,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颇使人叹芝兰玉树,大方之家,念此,莫不使人慨之,叹之,怜之,惜之。

余识其在高二,结缘在高三。念此际,方大考,人心惶惶不可致。余每午后回舍而憩,再而挥拳抡锤,美其名曰健身耳。或俯卧撑,或跳高跳远,或引体向上。适逢剑来,观余之,甚不以为意,余侃曰,君试乎?剑体质甚健,果三两投足大煞我也。剑球技精纯,篮下过人,运球,颇为了得。

忽忽而几月时日已逝,念此莫不痛心疾首,怒骂苍天厚土,佳人未出茅庐创不世功名,却已止步乡野间。与菘蒿为伴,与清风为邻,与明月共觞。孤魂行山间兮,宁不寂寥乎。

呜呼,余甚为恸楚,忆幼时初阅陈寿三国,每观周公瑾羽扇纶巾,谈笑间,破诸侯,平江东,又兼佳人陪伴,可谓得志。但不及人世无常,早衰耳。再溯前史,封狼居胥霍去病,滕王阁千古一序王子才,瘦驴锦囊诗鬼李长吉。尽皆英年失足,痛哉兮我心,伤哉兮我心。

昔年不可叹,昔事不足提,昔人不具论。惟寄一腔哀哉心,恸刹天地神鬼人!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八

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自作者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出自作者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作者孟云卿《寒食》。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即事》。

6)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出自作者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作者杜牧《清明》。

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作者韩翃《寒食》。

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作者晏殊《破阵子春景》。

10)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作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出自作者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出自作者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作者黄庭坚《清明》。

14)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出自作者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自作者张继《闾门即事》。

1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出自作者孟云卿《寒食》。

18)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自作者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9)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出自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0)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作者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1)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作者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2)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作者杨万里《寒食上冢》。

24)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出自作者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5)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出自作者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6)梦回山枕隐花钿。——出自作者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7)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出自作者张先《青门引春思》。

2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出自作者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出自作者李冠《蝶恋花春暮》。

30)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出自作者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出自作者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出自作者杨万里《寒食上冢》。

3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出自作者程颢《郊行即事》。

3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5)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自作者韩偓《夜深》。

36)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出自作者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7)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8)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9)梨花榆火催寒食。——出自作者周邦彦《兰陵王柳》。

4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作者高翥《清明日对酒》。

4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出自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2)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出自作者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作者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5)淡荡春光寒食天。——出自作者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出自作者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7)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出自作者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8)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作者杜牧《清明》。

50)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作者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作者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作者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作者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作者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致。

又是清明初三篇十九

又是一年清明时,大街小巷摆满了各种奇葩的祭奠品:元宝纸钱、纸糊的平板电脑,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电视新闻里更是轮番轰炸:踏青的,祭祖的,堵车的.,一茬接一茬。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故土更让人们重拾了历史的记忆。

这一天,爸爸早早叫醒了我们,带着先一天集上选购好的用来祭奠的青、纸钱和爆竹,还有自家酿的米酒、煮好了的猪头,装了沉甸甸一篮子,就出发了。走在小路上,四处是油菜花绽放的笑脸,一阵微风吹过,粉红的桃花瓣像雨一样从天而降,又翩翩起舞。田野里绿草青青,草籽花把它装扮成了一块块美丽的地毯。可我们无心观赏,因为,我们是去给爷爷奶奶扫墓。

爸爸清理了坟头的草,挂上了青,祭奠完毕,点燃了爆竹,我们孩子吓得四散逃跑,爸爸静静地立在风中,也许在回想爷爷生前的点点滴滴,我想,他的心,应该和我一样疼。

当然,人死不能复生,我们除了记住他们,更重要的是,好好活着,好好珍惜与亲朋相伴的日子。

又是清明初三篇二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这一天,当真是细雨绵绵。整片山林里,弥漫着忧愁与怀念。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跪拜,寄托哀思,缅怀已故的先祖。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走上坑坑洼洼的绿荫小径,绕过弯曲的山路,暗灰的坟墓映入眼帘。偶尔有几声鸟鸣,倒显得萧瑟突兀。那天亲人们的哀伤,宣告了生命的流逝。又是清明时,想起四年前那些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昨天,刻骨铭心。

这里不常有人来,是个安静的地方。想着结束了生前的苦日子,也不会再有人来扰了外祖母的清闲。心里于是宽慰不少。可总是觉得委屈了,或许是心里作祟。清明啊,想来也是后人自我安慰的人之常情罢了。

寂静无声,凝望相守,发梢上不知不觉停留了许多雨珠,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人为逝者哀悼,以表慰问,却是两行泪流满面。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不仅要悼念先祖,还要缅怀革命烈士。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战斗,哪儿来如今的美好家园。他们迎难而上,奉献生命,为了革命斗争而光荣殉职,总的来说,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如果我站在革命烈士的陵墓前,定会献上鲜花,向他们致敬!

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岁相思一岁梦。让我们为逝去的英烈和已故的亲人者以深切的哀悼。

又是清明初三篇二十一

窗外,雨潇潇地下着,风冷冷地吹着。风雨交织着,呜咽着,如一首悲凉的哀乐。

我撑着伞,又来到你的墓前。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百坟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记得多年前的那天,也是黄昏,外面也下着小雨,医院清清静静。当我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先是一怔,接着眼里掠过一丝惊喜。毕竟我们整整三年没有见面了,彼此变化都挺大。你瘦了,但依然清秀,瓜子脸,尖尖的下颌,清澈的眼睛,小巧而秀气的鼻子,还有恰到好处的刘海。你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那一刻,你的飘逸、娴雅与清纯永远定格在我心灵深处,你如同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我们开始慢慢聊,你不是那种漫无边际的人,话不多。听你讲话如听优美的小夜曲,串串美妙的音符轻轻敲打着我的心扉,房间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不知不觉,天黑了,我起身告辞。临走时,我再次凝视你的眼睛,从你的眼睛里我读到了一种留恋和期盼,同时也读出了一种忧郁和伤感。

凄雨燕分飞,落花人独立。我的泪洒在风雨中,洒落在你的坟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1522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