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稿(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2:40:16
物质的量说课稿(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6 22:40:16     小编:JQ文豪

总结不仅是一种知识整理的方式,更是对我们经验和智慧的沉淀。了解总结的目的和意义是写好一份总结的首要条件。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一

首先,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来到实验学校参加本次全市化学教研课!借用一句行家的话来说:“张xx是天生做老师的料。”在常规的教学中,张老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很强,而且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高,课堂语言教学不但简洁、精炼,而且诙谐、风趣、幽默(尽管这堂课不能全部展示,但我想大家也略窥一斑了吧!)。

具备了这些素质的张老师在名师工作室孙老师的极力举荐下,在教研员杨路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并在我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采用我校的“导读探究,先议后练”的教学模式,成功的为我们呈现了这节复习课——《物质的鉴别》。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物质鉴别的第二课时,在本节课前,已经复习了物质鉴别的原则、步骤和常见的题型,本节课是对这部分的拓展和深化,意在使学生了解物质鉴别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鉴别方案设计及探究技能,使学生怀着兴奋和愉悦的心情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继而将之内化为能力,并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说白了,就是去应对中考出现的一些会让一部分学生头痛的题目,如除杂、推断、实验探究等。如果深入挖掘,后续还会有物质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等与之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归纳为一系列(利用3-4课时),进行专题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将学生总结的几组离子鉴别(学生回答出六组),与学生一起进一步深化处理,从中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尽可能使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并找准恰当时机,指导他们去应用到实际的中考解题中,使学生融会贯通,进而学以致用,这是张老师设想呈现给大家的,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这节课张老师准备充分,设计精心,环节安排合理,组织形式较科学,教学整体结构严谨,节奏较为得当。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老师一直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探寻方法;感悟方法、反思改进;设计并完成实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升了能力。本节课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题地位的思想。张老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思维,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即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整节课时,张老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如同抛给了学生渔具,让学生自己去捕鱼,捕自己想捕的鱼,捕自己能捕到的鱼,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方法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如检验变质的naoh是否存在时,要加过量的cacl2溶液,一女生在展示设计方案时,说得是适量的cacl2溶液,教师并没有给予纠正,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来检验已经完全变质的naoh中是否含有naoh,通过有的组滴加酚酞变红的现象让学生动脑思考,查找原因,从而得出要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结论,学生记得更牢,并以此导出如有干扰的离子,要加过量的试剂以排除干扰……可谓用心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本节课在内容处理上也详略得当。比如六大离子的.检验再回顾,为后面的鉴别五种白色粉末搭了梯子,减小了坡度;小组活动有设计、讨论、展示和修改,动手操作,知识迁移加大了复习的力度,在师生、生生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提高了复习的深度;而且还特别追加了对含杂质的物质检验的归纳,如同样的试剂为什么5组的结果变红而7组的结果不变红,引发学生思考,之后,结合naoh变质、一模的探究题、最后的关于五种白色粉末的推断题使得本节课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张老师来说,上课很辛苦,准备课的过程很艰辛,但回过来看,收获也是很丰厚的,首先是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有认可才会有举荐,然后是非常难得的悉心指导,多位校领导的关注、关心与大力支持,同组伙伴们的默契配合,班主任老师和全体同学的通力合作,都为这节课的成功增添了砝码。虽然张老师的课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上升的空间很大。

祝愿张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突破。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二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本节课我将通过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以及懂得如何鉴别它们。为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胶体的例子,来认识胶体,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上高一的学生还是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做好“科学探究”中的三个探究实验也是比较关键,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了解胶体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结合上节课的分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通过比较的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究精神。

1、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2、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3、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实验探究。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主要学习了哪些分类方法?在学习树状分类法时,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大家回忆下是怎样分类的呢?在这棵树中,纯净物这个分支发育得非常好,这节课呢,我们将让混合物这个分支也发育,让这棵树很好地开枝散叶下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活动2【讲授】提问。

什么叫分散系呢?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认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活动3【讲授】板书。

1、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活动4【讲授】过渡。

图片展示云、烟、盐酸三种分散系,它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呢?

活动5【导入】板书。

(1)按分散质和分散系的聚集状态来分:9种见书p26图2-4。

活动6【导入】设问。

活动7【导入】板书。

(2)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d)大小分:(本质特征)。

分散系:溶液:d1nm。

胶体:1nm~100nm。

浊液:d100nm。

活动8【讲授】。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多媒体展示常见胶体图片。

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比较熟悉,像我这里的cuso4溶液和泥水,在我们初三下册第九单元里对溶液这样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所以我们知道溶液外观上是均一、透明的。而浊液,像泥水,外观不不均一、不透明的,且放置一会马上大颗粒就沉降下来了,所以它是不稳定的。

活动9【导入】板书。

3、分散系的性质比较。

【实验1】(1)科学探究:制取fe(oh)3胶体播放演示实验视频。

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讲解】现在胶体制备出来了,大家观察它是均一、透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胶体都透明呢?不是的,像牛奶,它是胶体,但不透明。

【提问】溶液是稳定的,浊液是不稳定的,那么胶体的稳定性呢?

【答】它具有介稳性。是由于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得它们不容易聚焦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活动10【活动】实验2。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讲解】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活动11【活动】实验3。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回忆】“一贴二低三靠”

【结论】胶体能通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通过滤纸。无法用过滤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活动12【活动】板书。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当夜晚,我们用手电筒一照,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也是丁达尔效应。我这里有几种胶体,我们一起来验证下,是不是胶体都有丁达尔效应。(分别对稀墨水、肥皂水、稀豆浆、茶水进行照射,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活动13【讲授】小结。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当分散剂是液体时,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本节课重点介绍了胶体,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重点要掌握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常见的物理方法。

活动14【练习】练习。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c)。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d、乳浊液。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a、氢氧化铁胶体b、蔗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d、盐酸溶液。

3、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d)。

a、蒸发b、从外观观察。

c、稀释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活动15【导入】板书设计。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如cuso4溶液、泥水。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1)按分散质和分散系的聚集状态来分:9种。

(2)当分散剂是液态时,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本质特征)。

3、分散系的性质比较。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引领、教学流程等四大方面来说。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的内容。这章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第2章、3章、5章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章内容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节复习课就是针对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必须要依靠血液循环来完成,也知道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但是血液、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可它们却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就是把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把零散的知识点穿起来,通过复习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理解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和输血原则。

能力目标:

能区别三种血管并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五)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的素材。

2、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章内容,在教学中我以巩固旧知引入复习课,再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回忆血液的`成分及功能、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最后通过习题巩固知识,从而解决本章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达到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的目的。

三、学法引领。

学生已具有了一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选用的学法指导是分析法、迁移法。

四、教学流程。

1、课的导入。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一起复习了《人体的营养和呼吸》,那么人体摄入的这些营养物质和氧气最终是为谁提供的呢?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到达组织和细胞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共同参与到本课中来。

2、知识重现。

引导学生首先梳理本章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

(一)、独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以知识网络框架的形式,快速的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点,并识记。

给学生独立梳理知识的时间,不做任何回答,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强化,并以知识框架的形式梳理知识点。

(二)、对学。

小对子互相交流,查缺补漏。交流时要认真,你认为哪些知识比较难记。(并找学生代表上台讲解疑难点)。

通过小对子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的一帮一互助学习热情,互相查缺补漏知识点并解决疑难点。

(三)、自我检测(略)。

通过检测试题,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群学。

巩固运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掌握的知识合作完成大屏幕中给出的生活案例)并找学生代表展示。

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五)、拓展提升。

要求:

1、请各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本章知识,至少再创编三道小题,并做好答案。

2、在展示时,要说清问题是依据哪一部分确定的?请哪位同学来回答?

通过拓展提升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及联系生活创编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带领学生课堂小结,在心脏提供的动力下,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永不停息的循环流动着,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送来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了细胞产生的废物,从而实验了物质的循环。

这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四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

3.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问题。

4.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二.导学流程:

活动1:

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1.实验运用什么研究方法?

2.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物理量相同?

实验中要如何控制单位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3.怎么比较物质的吸热本领?

升高相同温度,观察是否相同。

4.填写p42实验结论。

活动2:

阅读p42回答问题。

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水的比热容是意义是。

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吗?

活动3:

讨论p41提出的问题。

中午,为什么觉得沙子很烫?而傍晚,为什么觉得沙子又变凉了?

活动4:

1.根据生活经验,回答物体吸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物体吸收(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3.完成p43例题,并总结解题格式。

活动5:

完成课后练习:p45第四题、第五题。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五

本课是新课标科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本课教材选用了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特征,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溶解”的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2、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2)能通过比较、整理研究结果,从而概括出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这样的现象叫溶解。

(3)激发学生对物质能溶解和不溶解的深入探究。

3、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透明玻璃杯、筷子、高锰酸钾、药匙、食盐、面粉、沙等。

教师准备:溶解记录表。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难点: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以及对溶解概念的正确性描述。

二、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说学法:

1、探究学习:通过实验来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1)食盐和糖可能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2)你想知道高锰酸钾又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吗?

(3)揭题。

2、活动一:高锰酸钾的溶解。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

(2)出示高锰酸钾的粒状物。

(3)高锰酸钾常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它是什么样子的.?

(4)小组实验:

*在盛水的玻璃杯上方,轻轻地投入几颗高锰酸钾。

*观察并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小组交流。

*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再观察、描述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5)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6)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8)小组完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的记录表。

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

活动有价值: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而溶解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的观察到,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想像溶解时的变化过程,能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3、活动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进一步观察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记录表。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在水中的微粒。

是否有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3)把自己的记录表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

(4)讨论怎样描述物质的溶解过程,用什么词汇表述更加正确。

(5)把自己的记录修正得更加完美。

表格填写的指导,体现着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展现原有概念及修正过程。

4、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正确地表述溶解吗?

六、课外延伸。

找一找身边那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那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

七、教学建议及注意点:

(1)取放高锰酸钾要规范。

(2)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好。

(3)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易填写且与表格中其它项目不统一,建议改为“能否看见在水中的颗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六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将对教材与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放热能力,也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然后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学情分析。

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三维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能用比热容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渡句)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公式及应用;。

【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句)为了更高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实验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过渡句)有了方案与方法,就要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检验,接下来就是我的教学过程设计环节。

六、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新课导入、新知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这几个环节进行讲授。

首先是导入环节:

我会采用情景的方式进行导入,在大屏幕上呈现两个情景:

情景一:艳阳高照的夏天,有两个人正从沙滩向海边奔跑,甲说:沙子太烫脚了;乙说:快点跑,到海里就凉爽了。

情景二: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学生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因为白天海里就比较凉爽,乙则认为晚上是不一样的,在岸上散步更凉爽。

然后提出问题:产生这两种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物理知识解释呢?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接下来就是新课讲授环节了,这是课程的核心,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实验探究建立概念”和“深化概念”。

1.建立概念。

对于概念的建立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的。我会提出问题: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热量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说出对于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大的需要热量多,而对于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会有所困惑。

接下来我就会以此作为实验探究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接下来就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结论,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使两酒精灯的火焰基本相同,便可以近似认为他们是相同的热源,热源相同,就可以通过加热时间长短确定吸热的多少。最后确定实验所需要测量出的物理量,并提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接下来,让学生以物理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同时会让学生在实验时回顾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实验之后分析实验结果。学生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得出:相同质量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几乎是相同的;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这时我会进行说明: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表述物质吸放热特性的物理量叫做比热容。从而对其物理意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我会对其计算方法、公式表达、单位和含义进行讲解和说明。并重点强调其变形公式――即可以通过已知物理量求热量。

接下来通过大屏幕展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让学生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

到这里,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就讲完了,我们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学懂,还要能够学以致用。

我会让学生回忆导入中的问题,并运用比热容的内容进行解释。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说出:白天温度较高,地面和海水都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可是海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它温度升高的就慢;而夜间温度比较低,他俩都释放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降低的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白天海水温度小于陆地,而晚上陆地温度小于海水。

然后出示习题,让学生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作业的布置。

我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是完成课后习题,并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句:下面进入我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采用提纲式的设计简洁明了,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复习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七

本节课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xx物质的量》的第一课时。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

(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与人合作的品质。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为以后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一系列概念打基础,因此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概念的建构定为教学的重点。

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因此,构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xx“摩尔”概念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定为教学的难点。

本节课学习合作伙伴是我校高一学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高中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的欠缺。在本节课的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建构自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力求让学生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因此,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建构。引入这节课时,用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曹冲称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将巨大的不可直接称重的大象“分解”成一块块可以称重的石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将大的分解成小的,整体分解成部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米、买面,如何购买?家里盖房子,建筑高楼大厦,如何买石子、沙子呢?学生很自然地会回答论斤买米,论袋买面,石子、沙子等用吨计。为什么不买一粒米、一颗石子呢?学生很自然会说米粒质量太小,不易称量,只有大量的米粒,才方便称量。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采用“集合”的方法,将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米粒集合成大量的可以称量的一袋米;即将小的集合成大的,将部分集合成整体。这样,由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情景,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概念的导出。

利用教材中的“联想·质疑”栏目,向学生展示一滴水中所含有的水分子数。显然,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数,那怎么办呢?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起采用“集合”的观点,把大量的微观粒子看成一个整体,一个集合,数起来就会方便。老师趁机追问“选择数微观粒子集合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选择多少个微观粒子作为一个集合合适呢?”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已被调动上来,他们很想知道这一个集合到底是多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并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带着原来的知识经验来学习的。学习的新知识如果同他们原有的旧知识经验相联系,则新知识最容易被同化,被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时老师提供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这个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学生非常清楚。

c+o2=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12克碳32克氧气44克二氧化碳。

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存在着联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供一组数据,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c=1.993×10-23克,一个氧分子的质量mo2=5.316×10-23克。通过计算12克碳、32克氧气中含有的微粒数发现,二者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该数值大约为6.02×1023。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含有相同的微粒数呢?接着给出一组不同微粒数的质量,来计算其所含有的微粒数目。

值约为6.02×1023。接着引入阿伏加德罗常数。继续设问,你如果去“数”微观粒子,你会选择多大的集合标准,理由是什么?学生大多会选择6.02×1023为标准,因为这个标准能将物质的质量、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应用非常方便。这时顺理成章地引入了物质的量的概念。

学生已对物质的量有了基本的了解,接着返回大家熟悉的方程式。

c+o2=co2。

从微观粒子角度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从宏观质量角度12克碳32克氧气44克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比较,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很清晰地表达出来。接着,我趁热打铁设计了一组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的正误判断题,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物质的量的含义及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化关系,达到概念升华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丰富。

猜猜看,它是真还是假?

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1mol的苹果的说法是真的吗?

1mol氧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o2分子。

1mol氧气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0.5molnh3中含有1.5mol氢原子。

1.204×1023h2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在应用物质的量时,可能遇到的误区,例如:摩尔可不可以用来表示宏观物体,1摩尔氧表示氧原子还是氧分子等得以纠正,更加深化了对物质的量的及摩尔的理解。

拓展提高。

此时,我回归课本,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迁移·应用”栏目,并交流探讨所填图的含义。经过交流探讨,学生对物质的量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物质的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认识物质组成的方式。例如,看到co2这一化学式,就可以认识到:1molco2含有1molc和2molo。这时,我又进一步拓展升华,物质的量也为我们提供了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视角。例如c+o2=co2,我们可以认识到1molc和1molo2反应生成1molco2,从而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量的应用。

复习小结。

这时,我提出学习概念时常用的“3w”

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小结。整个过程,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他们交流彼此的看法,相互解答困惑,在合作中讨论了完成了对物质的量的建构。

埋下伏笔。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并为下节课摩尔质量做铺垫,我又精心设计了以下课后思考题:

智力快车,谁能最快到达。

1、1.204×1023个h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xxmol?质量是xx克?

2、1molo2的质量是xx克?

3、49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xxmol,含有xxmolh,s原子的数目是xx。

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的已有知。

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在发现中理解概念,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学生最终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八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本次选取的课题是《物质的比热》,下面先进行我的说课。此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先看教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从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比热的性质。从结构上看,教材先介绍了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的热传递以及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介绍比热的性质,最后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十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另外,本节课中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后面所要学习的三态变化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为热传递、热量的定义与单位、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比热的性质,难点为比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再看学情,学习本节课的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在思维特点上,很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正处于由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过渡的认知阶段。另外,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对热传递有所了解,这对学习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密度》,这对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也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学生在热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比热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实际学习中,尤其是比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对以上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确定了已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热传递现象并能准确描述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方向。

(2)知道热量的定义和单位。

(5)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能用比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有关的自然现象,正确率90%以上,同时体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目标,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相应的学法是讨论法和分析法。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分为5个环节。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用图片简单展示书本上活动,提问: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将如何变化?让学生通过小学所学的热传递知识回答问题。这一环节不同于教材中安排的为什么在同一阳光照射下,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的问题,因为教材安排的问题是针对于比热的,并不利于热量的分析引入。另外因为这个活动比较低效、并且耗费时间,课堂上浪费不起,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小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所以我直接用图片展示书本上热量的活动来引入,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了有关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引出了下面的学习。

接下来就进入第二环节热量分析。通过对书本上的活动的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热传递的条件和方向以及物体吸放热与温度升降的关系这些基础知识。再向学生介绍热量,然后引导学生从热量的角度再次对数据进行分析。那到这里为止,学生对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个时候,再提出改变物质的质量,只要稍加引导并结合改变质量之后的实验数据,学生很快就能得出升降相同的温度时,物质的质量大小与吸放热多少的关系。最后通过解决几个生活中的小问题来加深理解。这一环节的内容可以说就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下面难点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那以上的分析都是针对同种物质的,那如果是不同的物质呢?这样课堂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第三环节比热的实验与分析,先让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活动进行演示实验,通过对自己所得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然后我再引进比热,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比热的相关性质。有了上一环节的基础,学生学习比热及其性质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实际的运用,所以下面就进入第四环节实际运用,引导学生一起运用比热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那倒这里,本堂课的难点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所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整堂课的主要知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九

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建构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

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实验准备:

分组: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

教师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 针筒 研钵。

教学过程:

情境一::从我们闻到芬芳的花香着手,但又看不到花的什么东西跑到我们的鼻子里引入。

设计意图:设计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

引入学生实验:观察蔗糖的三个实验(观察方糖、观察碾碎的方糖、观察糖水),顺便提及研钵的作用。

情境三:让学生说说还想了解分子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翅膀想象,对分子提出更多疑问,通过今天学习解决或留到课后查阅,延续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四:根据学生们的提问质疑,引入分子体积大小与质量的大小。

事实:用扫描显微镜才能看到,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有100000000000000000000个。

形象例子:如果让人去数,每秒种数一个,要数几十万亿年;如果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它的大小的比例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之比。计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设计意图:引出分子的概念后,进一步通过形象对比,比喻及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子是很小的微粒。

情境五:一支试管加入部分水和部分酒精,记下液面标记,提问振荡混合后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猜想。

学生实验:同上做试验,看看现象如何?

学生交流,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实验:黄豆和芝麻混合的总体积减少的实验。 。

情境六:学生讨论,列举日常生活的关于分子有间隙的例子。

师:我们用袋子装油饼,手上会有油的现象。

设计意图:抛砖引玉,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体会:针筒分别装水与空气,挤压后的感觉及现象。

设计意图:用体会说明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 。

小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一般气体的分子间隙较大。

情境七:如果你是一个分子,你如何介绍自己?

学生代表介绍我是一个分子。

2.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我们的个头一般都小,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又保持适当的距离。

学生练一练。(课内练习) 。

情境七: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隙。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

1、真正的爱情是双方互相无条件投降。爱情和工作都能使人对外界漠不关心。

2、很多东西,例如物质,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不重要,很多东西,例如爱情,也没有你想的那么万能。

3、爱情已经比物质更稀有,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了。

4、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没有利用价值的友情只是一个泡沫,一触就破了。

5、就算爱情最终回来了又怎样?我和你顶多算同学一场。

6、物质就是爱情的氧气,没有氧气人会怎么样啊,人会窒息,人会死掉了。:爱拼北京。

7、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与真实。放弃一个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爱的人那才痛苦。

8、所谓文化不就是用艺术和爱情把赤裸裸的物质生活蒙上最美好,最温情和最微妙的色彩。

9、爱情永恒和爱情易碎,是爱情在人们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两种客观现状。作者:黄晓阳。

10、真正的爱情,是明明知道没有结果,还想要坚持下去的冲动,而不是一时好感,我知道,遇到你不容易。

11、是谁说过的?爱情是一种温暖的物质适合在冬天发生。而我,太渴望一个怀抱可以摒却整个冬天。

12、人的前半生信得是爱情,后半生是物质,我希望我能在还信爱情的日子里遇见你。

13、爱情不是空中楼阁,它是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来做地基做保障的。:北京爱情故事。

14、平凡的生活总是隐藏着危险,包括亲情、爱情、友情,那种物质带来的预兆作者:小龙。

15、当婚姻成为两个家庭的事,当爱情夹杂着物质的时候,这种大杂烩让每个人吃的都不是滋味。

16、物质就是爱情的氧气,没有氧气人会怎么样啊,人会窒息,人会死掉了。:北京爱情故事。

17、有人曾对我说,爱情不过是供人消遣的一种物质,失之不幸,得之者未必幸运。作者:流一钱。

18、爱情这东西最是势利,非要站在物质的肩膀上,才肯踮起脚尖。

19、爱情总是太短,遗忘太长;快乐太浅,而痛苦太深,自从你离开我的那天起,遗忘便是我生命的全部。

20、爱情就像泡泡糖,刚放进嘴里时甜甜的,嚼的时间长了就没味道了。

21、不是妹子太物质,不是高富帅太霸道,是爱情抵不住资本的诱惑,早已异化了。:不疯魔,不哲学。

22、只有物质世界消亡之后,爱情才能恢复最初的样子。

23、爱情由精神开始到物质结束。由简单到琐碎,曾经的海誓山盟变成了一地鸡毛,欲望越来越大,爱情越来越小。

24、婚姻在有爱情和物质的'基础上,只是多了一本证书。但在观念上却是另一个生活的开始。

25、如果爱情的未来谁都无法保证,那也就只能用看上去最靠谱的物质来为那看上去最不靠谱的爱情做担保了。

26、一语道尽爱情的残酷。情到深处人孤。痛苦使人成熟,坚强的人会感悟爱的真谛,而脆弱的人徒生怨恨。

27、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你来,我相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

28、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攒够了失望,就离开。从此再也不见,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此。

29、当爱情搀和了金钱和物质,那才是我初恋的开始。

30、只有抛却了物质,面貌,以及外界的影响,令你奋不顾身的人,才是爱情吧。

31、用物质来供奉的爱情,当你停止给予的时候,它就很快消灭了。

32、不要用物质定义爱情,我敢说当年他送你草编戒指比现在送你钻石戒指的时候还要更爱你。

33、其实人对爱情还是很物质的所以相爱的人也别奢求太多。

34、生生不息的凄美爱情逾越物质跨过世纪作者:林若宁。

35、所以,若爱,请深爱,若不爱,请放开。不要用承诺去给爱情下一个永远的定义,永远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一

1、哈尔滨出台不给老婆花钱的老公都是犯法,希望以后全国不疼爱自己老婆的老公叫犯法,女人重要是疼不要物质。

2、现实的物质叫做钱有一种人叫做女人为金钱放弃为你奋斗的男人你们心安吗?

3、有一种物质叫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女人,它们总是紧紧相连。

4、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为了“物质”离开他的女人。

5、女人,不要太依赖任何人,要自己给自己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护,所以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和同情。

6、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物质叫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女人。

7、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男人,有一种病态叫做花心。

8、我深信一个女人最贵重的不是所有外在媲美的`物质而是往往很多人都不屑尊重的贞操。

9、现实社会,有种物质叫做金钱。有种人类叫做女人。

10、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在这个社会上金钱打翻了一切。

11、女人你们听好现实的社会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情被金钱打翻。

12、金钱让多少男人在女人面前丢失了尊严,金钱让多少女人在物质面前丢失了最爱。

13、不要说女人物质女人现实。只能说你不是那个正确的人。遇到那个对的人陪他流浪陪他贫困。我们真的不怕。

14、哈哈说什么真心看不起那些追求物质的女人我说这年头到底有几个人不虚伪有几个人不为金钱不为更好地生。

15、多少女人为了金钱和物质,放弃了那个曾经爱你入骨的男人。

16、女人要的不过是你在她身边陪她,眼里只有她,而不是物质的金钱。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二

4、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物质叫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女人。

5、不要说女人物质女人现实。只能说你不是那个正确的人。遇到那个对的人陪他流浪陪他贫困。我们真的'不怕。

7、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为了“物质”离开他的女人。

9、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在这个社会上金钱打翻了一切。

10、女人要的不过是你在她身边陪她,眼里只有她,而不是物质的金钱。

11、现实社会,有种物质叫做金钱。有种人类叫做女人。

12、有一种物质叫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女人,它们总是紧紧相连。

13、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男人,有一种病态叫做花心。

14、女人,不要太依赖任何人,要自己给自己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护,所以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和同情。

15、多少女人为了金钱和物质,放弃了那个曾经爱你入骨的男人。

16、我深信一个女人最贵重的不是所有外在媲美的物质而是往往很多人都不屑尊重的贞操。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三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我随即会对他们抱以更高的期望。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相信他们很快就能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关系的建立存在着较大难度。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密度为1、38g/cm3的40%的naoh溶液,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抽象的公式随即而生。

成功的喜悦会再一次触及他们,而课本知识此时一定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本节知识相关网站的提供,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促使其萌发新的学习动机。

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

1、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150ml0、5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1mol/l氯化镁溶液b.450ml1、5mol/l氯酸钾溶液。

c.50ml1、5mol/l氯化钾溶液d.50ml0、5mol/l氯化铁溶液。

2、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amol/l,密度为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1000a/40b、40/1000ac、1000/40ad、40a/1000。

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一时间,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为他们准备下列练习。

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的学生们,此时又带着化学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一周前,学生们经历了溶液标签的收集过程,都主动与我交流,他们这样说道:“原来我的家里就有这么多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物品呀!”“我带来的1:4的盐酸是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侯上这节课呢?”……课未始而思无尽,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我和我的学生们创造了一片共同学习的广阔天地。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四

1、女人,不要太依赖任何人,要自己给自己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保护,所以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和同情。

2、多少女人为了金钱和物质,放弃了那个曾经爱你入骨的男人。

3、女人要的不过是你在她身边陪她,眼里只有她,而不是物质的金钱。

4、我深信一个女人最贵重的不是所有外在媲美的物质而是往往很多人都不屑尊重的贞操。

5、金钱让多少男人在女人面前丢失了尊严,金钱让多少女人在物质面前丢失了最爱。

6、现实社会,有种物质叫做金钱。有种人类叫做女人。

10、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为了“物质”离开他的女人。

11、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在这个社会上金钱打翻了一切。

12、不要说女人物质女人现实。只能说你不是那个正确的`人。遇到那个对的人,陪他流浪陪他贫困。我们真的不怕。

13、现实的物质叫做钱有一种人叫做女人为金钱放弃为你奋斗的男人你们心安吗。

14、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物质叫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女人。

15、在这世界上,有一种人类叫做女人,有一种物质叫做金钱,有一种人类叫做男人,有一种病态叫做花心。

物质的量说课稿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第一册质量守衡由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的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自然的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的最小粒子原子的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八、课后作业:

书:p94习题1-3。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3264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