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给妈妈教案(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3:10:07
玩具给妈妈教案(汇总16篇)
时间:2023-11-26 23:10:07     小编:影墨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案的探讨和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一

1.初步掌握两人近距离互相抛接球的方法。

2.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球的飞行方向接球,提高接球能力。

3.愉快地参加活动,体验合作活动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5.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护五官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1.球人手1个,球筐8个。

2.小猪胸饰人手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一)准备活动。

1.幼儿佩戴胸饰扮小猪,教师扮猪妈妈:小猪们,每人拿一个球跟妈妈一起来做操吧!

2.教师放音乐,幼儿持球听音乐做“猪小弟运动操”(教师自编)。结合操节动作进行抛接球、滚球、拍球等活动。

3.幼儿自由玩球,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玩球。

(二)游戏“你抛我接”。

1.教师:我刚才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探索出了新玩法,请他们表演给大家看。

2.请两名幼儿示范互相抛接球。

3.教师:他们的手是怎么拿球的?在抛接球时,怎样抛接才能使球不掉地?

4.教师边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五指分开,双手持球,抛向对方(接住球)。

5.幼儿自由结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圆圈抛接球:幼儿站成一个大圆,教师站在圆圈中间,边喊幼儿的姓名边向他抛球,被喊到的幼儿接住球,迅速站到中间喊另外一名幼儿的姓名并向他抛球,然后回原位,第二名幼儿接住球后再循环游戏,依次传球。

(三)游戏“猪小弟运西瓜”。

1.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听信号、每队排头从球筐里取出一个球,转身抛给第二个幼儿,依次抛到最后的幼儿,该幼儿接球并将球放到排尾的球筐里。最快将“西瓜”运完的队伍为优胜。若球没接住,则必须重新抛接,再向后传。

2.幼儿游戏2~3次。

(四)结束游戏。

1.幼儿进行放松整理。

2.师幼共同收拾器材,回活动室。

活动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玩的非常开心,参与性非常积极。并在活动中较好地遵守规则,规则明确化,合作与竞赛让幼儿发挥团队精神。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动作,但是单调的导入,会让幼儿觉得动作的学习枯燥乏味。通过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兴趣,角色的担当让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通过游戏化活动过程让幼儿体验了快乐的运动,快乐的参与。使幼儿明白身体锻炼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二

最近中午在园内吃饭的幼儿没有午休,都是玩玩具的情况下,很多幼儿都来园较早,就是为了早点分得自己喜欢的玩具,由于没层楼只有一个值班老师,所以有时候小朋友将玩具到处乱扔乱放,甚至到后来有争抢玩具的行为出现。

1.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

2.引导幼儿拿玩具时轻拿轻放,不乱扔乱放玩具,知道玩结束之后能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给玩具归类。

3.有玩具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分享。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小朋友能将自己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共同分享。

课件,班级桌面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出主题。

2.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3.玩玩具;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怎样玩玩具,怎样将玩具分类收好,并对正确收放玩具的幼儿进行表扬。

4.再次发放玩具,实践操作对玩具进行归位。

5.让小朋友将玩具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6.小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玩具?为什么要帮玩具归类找家?

(让幼儿养成整理爱护玩具的习惯)。

在中午玩玩具的时候,老师多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玩具掉地上的及时提醒捡起来,收玩具时没有分好类的要及时提醒幼儿分类,对来得迟的小朋友要相互分享玩具,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玩,以暗示引导的方式提醒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很多幼儿学会了爱护整理玩具,知道和同伴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加强了同伴之间的团结友爱。

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想加入让幼儿自己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享受和朋友一起分享的快乐!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情境图,让学生在认识玩具中数出1―5,并且正确书写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2、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2、正确书写数字1-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p6。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2、小组合作:数出自己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请看书上p6田字格里的示范数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书上的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p7练一练1。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p7练一练3。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作业设计:

完成第8页第2、4题。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四

想从道理上去说服孩子是没有指望的,因为孩子对待玩具的爱恋和执着至真至纯。除此之外,孩子紧紧抓住旧玩具不放,可能因为内心存在着极大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用旧玩具作为精神慰藉。如果孩子对脏旧衣服爱不释手而且特别厌恶新装的.话,则有可能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需要去看医生。

场景四:容易玩腻的玩具。

“那个玩具花那么多钱买回来,这么快就玩腻了?”“我已经会玩它了。”“再动动脑筋,多想些玩法不好吗?”

分析:妈妈用高价买来的电动机器人,结构的确很精巧,但是,对孩子来说,一旦掌握了它的拆卸和组装技巧之后,就再也不感兴趣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玩具只是大人动脑筋设计制作的,而没有让孩子开动脑筋。不让孩子开动脑筋的玩具是再无聊不过的了。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五

1、初步建立等量概念。

2、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3、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玩具若干,玩具篓两个;苹果标记10个,西瓜标记8个;红色、黄色发圈各5个,蓝色、绿色发圈各9个。

1、引出等量问题。

(1)师交代比赛规则: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运玩具比赛,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方拿玩具,每次只能拿一个。

(2)幼儿随着《运动员》的音乐出发“运玩具”。比赛结果:苹果队获胜。

(2)幼儿互相讨论。(一个一个地数;小朋友手拉手,谁没有好朋友就是多了)(3)苹果队和西瓜队的幼儿手拉手,发现苹果队幼儿多了两个,让其中的一个幼儿把苹果标记换成西瓜标记。

(4)师:现在大家都有了好朋友,也就是两队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再次进行公平的“运玩具”比赛。

3、提出新要求(1)师:我们分男孩子和女孩子再来一次比赛,请女孩子自由选红色和黄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男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2)女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男孩子做啦啦队为女孩子加油。

(3)同样的方法,男孩子自由选绿色和蓝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女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4)男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女孩子做啦啦队为男孩子加油。

(5)引导幼儿说说哪队运玩具多又快,为获胜队发奖牌。

(6)大家戴上奖牌一起跳舞庆祝。

4、放松活动。

培养分享意识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这次活动通过让幼儿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活动通过介绍玩具、玩玩具、观察活动等形式,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主体验到要与他人分享。但在整个活动中,我在组织幼儿观察大班幼儿玩球时,没能指出观察的方法、重点等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幼儿会觉得茫然,看着别人游戏只是会觉得开心,并不懂得去记忆、模仿。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六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弹性玩具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

2.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特点,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二、活动准备:。

伸缩球的范例,报纸,彩纸,胶带纸,橡皮筋。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个玩具吗?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伸缩球”。

师:为什么叫它“伸缩球”?

(二)制作弹性玩具。

1.组织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怎样来做这个玩具呢?

2.幼儿动手制作。

3.幼儿相互交流制作方法。

师:你是怎么来制作这个玩具的?

(三)幼儿玩制作玩具。

师:这个玩具可以怎么玩?你是怎么玩的?

(四)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弹性的东西呢?谁能说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弹性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七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利用废旧材料能够做出一个会转动的玩具。

教学难点:能够积极大胆地进行想像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塑料小瓶、吸管、线绳、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线绳、吸管、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转动的示范玩具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转动。

三、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会转动的玩具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讨论风车、陀螺等玩具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要根据需求选取材料的概念。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像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力图做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教师指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会转玩具必须有转动的中心轴这一道理,有些学生在选材方面出现问题,要告诉学生根据玩具的性质来确定,如风车要求材料轻薄,转动轴要求坚固等。

学生在观察示范作品或其他资料时,无形中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玩具的局部造型、突破现有装饰美化等手法,做出与众不同的玩具。

五、作品展示:

把制作出来的玩具作品集中在一起,学生自己评议,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会转的玩具在同学面前展示表演一下,并说说自己的制作设计思路。

六、小结:

部分没完成的同学让其课后继续做完,让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告诉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动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转的原因。

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有了中心轴才能转动。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八

一、导入:跟妈妈一起跳进活动室。

二、通过看课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练习跟音乐有节拍的双脚并拢跳。

1、幼儿扮演袋鼠妈妈一拍一拍练习跳。

师:袋鼠怎样走路?谁能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2、设置情景,幼儿扮演乖乖,老师扮演妈妈。请乖乖跳到妈妈这里来,跳过来的,妈妈抱抱乖乖亲亲乖乖,并和妈妈做一个拥抱的动作。

三、老师鼓励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表现相亲相爱的姿态、动作和表情,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1、师引导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做相亲相爱的动作提问:什么是相亲相爱?请幼儿说说自己对相亲相爱的理解。

2、一部分幼儿扮演袋鼠妈妈,一部分幼儿扮乖乖,乖乖跳到妈妈这里要和妈妈做一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四、完整随音乐进行游戏。

1、师和幼儿2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2、全体幼儿拉手一起表演游戏。

3、幼儿2人手拉手进行游戏。

五、巩固游戏情节,增添游戏趣味。

老师和一名幼儿在一个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妈妈和乖乖,玩游戏。

六、活动延伸:

幼儿2人一组继续用口袋玩游戏。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九

1、介绍个人的玩具。

(1)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师可让幼儿边介绍边示范,以激发幼儿玩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可边介绍边将玩具归类。

(1)幼儿相互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师观望不提示,让幼儿自然地交换玩具,相互交往。

(2)讲评。

老师小结。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有的家庭还是4、2、1的模式,双方老人,父母和孩子。这个孩子就更成了掌上明珠。在众人的呵护与娇惯下,有的孩子就养成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不良习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玩具市场也跟着日渐繁荣,玩具已经成了家庭中的一项消费。可是,家长带孩子去商场,最怕也最难办的就是孩子在玩具柜台前哭闹不停,索要玩具,有的甚至倒地打滚。如果想不让此现象发生,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当孩子第一次用哭闹作为武器威胁家长为他买玩具时,家长一定要坚决说“不”,即使你认为也可以买,在他哭闹时也决不能答应,否则他会认为获得玩具是哭闹的结果,下次答不到目的时会变本加厉,闹得更凶。同时,家长们的意见这时一定要统一,妈妈不同意买,而爸爸却给买了,这样的话,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当然,并不是就不给孩子买玩具,如果你认为确实需要这个玩具,你可以过几天,等事过境迁,他不哭闹了,或者你自己去把玩具买回来,并告诉他,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听话的好孩子才能有玩具。

所有的家长几乎都知道要这么做,只是一看见孩子那张可爱的小脸上挂着泪珠,就心软了。为了教育孩子,您千万别心软。

最后说一句,给孩子选玩具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智力型的玩具。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一

1.能在理解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的主旨。

2.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

1.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了解金波的文学常识。

3.识记和理解文章的生字生词。

1.读了课文后,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吗?

2.你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1.作者感到猪蹄儿灯的制作过程是“最大的乐趣”,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朗读课文,找出表达“我”对儿时玩具喜爱的句子,说说我喜爱的原因。

3.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1、阅读时要把握好三种玩具的不同侧重点。“猪蹄儿灯”在“制”,“陀螺”在“抽”,“兔儿爷”在“玩赏”,喜欢的原因各有不同。

2、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儿童情趣,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事物。

3、建议课外调查成年人儿童时期喜爱的玩具,并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话题。

4、作者时代离我们比较远,建议查找资料辅助理解。

全文依据玩具类别自然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既可独立成文,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玩具,都能体现童趣。玩具是自己做的,玩耍方式是自己创造的。做着玩着,我们就慢慢长大了。

它们身上都凝聚着创造者的创造和才华。这些玩具反映着民俗民情。在这些玩具上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物质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玩具的特征。

1.试着评价不同时代的孩子、不同时代的玩具。

2.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土气的玩具引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思考。

调查一下你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他们在童年时候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再调查一下现在的小朋友们玩的是一些什么玩具,看看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二

学习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

4.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2.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3.朗读感悟第1~7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4.朗读感悟最后两段。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五、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六、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七.板书设计。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三

目标: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体与空气以及人的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准备:1、充气玩具、气筒、线。

2、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门柱、氢气球、平流展气球、软式飞艇。

3、实物:羊角球。

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空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它们是否好玩,为什么?

过来看看我带来的玩具,每人拿一件去玩,好玩吗?为什么?

1、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充气玩具)。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以前,你给充气玩具充过气吗?怎么充的?相互交流。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展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你用什么方法给玩具充气的?充气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相互交流)。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来充气?为什么?比较嘴吹与工具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充气过量摸上去的感觉,一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但它怕硬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

2、多媒体,了解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除了刚才……,人们还发明了许多充气物体,想知道吗?(观看多媒体)。

小结:人的本领真大,发明了地上、水里、空中用的充气物体。

3、你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它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便利?(相互交流)。

4、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四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具备勇于探索、参与竞争的精神和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品质。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适应方面的培养,本活动以创新为重点,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玩具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既而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本活动从故事引出,融合了语言、音乐及体育方面的内容,既有社会性方面的要求,包括创新精神、主动参与、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的延伸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1.材料准备及场地布置:

幼儿玩具若干:有大的、小的、轻的、重的不同种类。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大小塑料框、布、绳子。另准备花屏风两个,大地毯一块、汽球伞一个及椅子(与人数相等),录音机和音乐磁带,青蛙布袋木偶。

场地布置:(1)教师椅子)2(幼儿椅子(3)地毯。

(4)玩具散放用汽球伞盖住(5)工具材料(6)花屏风。

2.程序:

(一)从已学故事《拔萝卜》引出问题,尝试创新解决。

1、师生共同讲故事《拔萝卜》,边讲边唱,激起幼儿快乐的情绪,感受各角色为拔出萝卜积极的参与及共同的努力。

2、提出问题:大家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可是萝卜太大了,怎么运回家呢?

3、幼儿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1、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青蛙博士告诉幼儿神奇口袋的秘密。

青蛙博士:“我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在森林里藏着一个神奇的大口袋,里面装着许多许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你们能够想办法一次把它们都搬完,这些玩具就送给你们了!”

(此步骤要激发幼儿去尝试的欲望,还应该强调一次都搬完这一要求,在这一规则约束下,幼儿可利用材料或更有创新的完成任务。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搬玩具:

(1)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入大森林,找寻神奇的口袋。

(2)打开口袋,看看有些什么?

(3)尝试一次将玩具全搬走。

(幼儿尝试搬玩具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可协助不正面指导。)。

(4)针对幼儿的活动予以评价。

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玩具放在椅子前,再请出青蛙博士,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a.对活动中使用了工具材料,或有其它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活动中有合作行为的幼儿及责任心强玩具搬得多的幼儿给予以先赞赏。

b.针对“一次全搬完”这一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败。

(6)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7)再次尝试搬玩具:

先将玩具送回去,再次尝试。教师鼓励幼儿“怎样才能得更多呢?”“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多搬一些呢?”

(三)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青蛙博士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幼儿。

a.归纳方法:大的抱、小的零散的将塑料袋、框、推车或布等聚拢搬运,一人拿不动两人或多人合作,巧妙运用身体各部位或服装装运等。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们在搬玩具时使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将玩具搬回教室,感谢青蛙博士。

[活动收获]。

1.幼儿两次搬运玩具,不仅运用了脑力而且运用了体力,对体能有所锻炼。

2.第一次尝试,有幼儿运用了框和塑料袋,将的玩具搬回来,幼儿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合作性不强,有的幼儿用塑料袋装了几样自己喜欢的于是就拎了回来,也有的孩子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抱了许多玩具,从孩子不同的表现中反应出幼儿在创新、任务意识、责任感等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层次。第二次尝试幼儿的目的性更强了,直到将最后一件玩具拿在手中,大家才一起往回搬,表现出幼儿很强的集体观念。从两次不同表现来看,幼儿的综合素质大有提高。

3.《拔萝卜》的故事和歌曲是幼儿学过的知识,在这一活动中不仅有复习巩固,而且还利用它挖掘出更新的教育素材,启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4.整个活动幼儿十分主动积。

极又有序,在游戏中有失败也有成功,更有成功后的喜悦,通过尝试、参与和争取,培养了幼儿无畏的勇气和探索的欲望。

[活动延伸]。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五

1、了解售货员或收银员的工作。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品质。

3、培养幼儿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辨别。

1、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桌,工作证;

2、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售货员的标签三个分别是苹果,香蕉,西瓜。

1、请幼儿观察玩具桌上的各种玩具教师和幼儿讨论去玩具超市买具要用什么幼儿回答用钱。

2、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教师小节:

a、一角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个国徽,而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棕色,所以它是一角钱,它的正面有两个男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

b、五角钱的特征也是背面有个国徽,并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5字,它的颜色有点发紫色,它的正面有两个女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c、一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一座长城,在长城的旁边有三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粉红色,并且在钱的`正面的右边有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d、五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两座山,中间还夹着一条河,并且在山和河的旁边还有三个5字,它的颜色以棕色为主,它的正面有两个年龄偏老的人,老头有胡子脸上有皱纹,年龄稍微比老头小一点的女子是头上带着帽子,头发编着小辫。

e、十元的特征是正面有一个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的画像挂在北京天安门上。

5、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随意挑选各种玩具,提出买玩具的要求。

a、首先有礼貌问售货员你好!

b、告诉售货员你要买什么玩具。

c、会问所要买的玩具的价钱与如何付款,买完玩具要向售货员说谢谢!

6、分角色游戏。

区域活动:

语言区谈话—我喜欢的玩具送给谁。

生活区去玩具超市买玩具。

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去超市用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的钱买东西。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设计较新颖,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本班教师配合较默契。本次教学内容以认识钱币为主:延伸到让幼儿亲自到自制超市去体验购买东西的乐趣,(自制超市由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参与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加强了幼儿的社会性知识,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不足:超市投放材料应更充分些,实习老师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玩具给妈妈教案篇十六

1、了解售货员或收银员的工作。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品质。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各种玩具若干,玩具桌,工作证;。

2、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售货员的标签三个分别是:苹果,香蕉,西瓜。

1、请幼儿观察玩具桌上的各种玩具?教师和幼儿讨论:去玩具超市买具要用什么?幼儿回答用钱。

2、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

3、教师小节:

a、一角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个国徽,而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棕色,所以它是一角钱,它的正面有两个男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b、五角钱的特征也是背面有个国徽,并且国徽的旁边有两个5字,它的颜色有点发紫色,它的正面有两个女人,是在钱的正面的左边,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c、一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一座长城,在长城的旁边有三个1字,它的颜色有点粉红色,并且在钱的正面的右边有两个女人分别在头上,耳朵上带着饰品。

d、五元钱的`特征是背面有两座山,中间还夹着一条河,并且在山和河的旁边还有三个5字,它的颜色以棕色为主,它的正面有两个年龄偏老的人,老头有胡子脸上有皱纹,年龄稍微比老头小一点的女子是头上带着帽子,头发编着小辫。

e、十元的特征是正面有一个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他的画像挂在北京天安门上。

4、请幼儿扮演售货员,将玩具的标签放在相应的玩具前,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出示各种人民币,请幼儿辨认,说说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买到什么东西?5、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随意挑选各种玩具,提出买玩具的要求:。

a、首先有礼貌问售货员你好!

b、告诉售货员你要买什么玩具?

c、会问所要买的玩具的价钱与如何付款,买完玩具要向售货员说:谢谢!6、分角色游戏。

语言区:谈话-我喜欢的玩具送给谁?

生活区:去玩具超市买玩具.

活动延伸:在爸爸妈妈带领下去超市用一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的钱买东西。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设计较新颖,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本班教师配合较默契。本次教学内容以认识钱币为主:延伸到让幼儿亲自到自制超市去体验购买东西的乐趣,(自制超市由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参与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加强了幼儿的社会性知识,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不足:超市投放材料应更充分些,实习老师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412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