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审视过去的得失,将它们融入到写一篇完美总结的思考和表达中。欢迎大家浏览以下总结范文,相信它们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书里有个我篇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精神的粮食,一个人如若没有精神的粮食,就好比没有了灵魂,活着也是行尸走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更有着我的理想之花。理想之花要在书中涉取知识的养料,才能茁壮成长,结出甘甜可口的成功果实。书里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乐观自信;书里有辛弃疾、陆游的满腔热血和爱国情怀;书中有西汉老人手持一根旌节,守着羊群,任尔猎猎西风也毫不动摇的爱国热情、男儿豪情。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灌溉着我的理想之花,让它纵情地开放,散下一片芬芳。
书不仅告诉我要乐观、自信,更教会我们要牢记历史的屈辱,谨记历史的教训,发奋图强,曾记否,在那个动荡的岁月,日本的刺刀刺穿了多少中国人的胸膛,他们的大炮毁灭了多少幸福的天堂;他们的衣上的那斑斑点点的红色,是无情的岁月也无法抹去的,因为它包含了无数国人愤怒的鲜血。我无法忘怀,更不能念怀,我们这段屈辱的历史,于是我要勇敢地拼搏在知识的海洋里,等待着将先烈们留下的江山创造成为辉煌,将他们的身影永远铭记!
读书可以使人明智。书中蕴含的财富是无穷的,它不仅教我们自信乐观面对生活、牢记历史,同时也教育我们要热爱它,这样才能成功。
每个人都应当乐于读书,当然是读有意义的书,书就好比是知识的海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停靠在岸边,等待着你去驾驶它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情享受欢乐,体验人情冷暖,寻找着与你相似的身影,从中汲取教训,使理想愈发接近。
书,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书,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书,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境界。
人的美并不只是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美丽,怎样才能形成内在美呢?那就要多读有意义的书,让它们充实你的内心世界,丰富你的内心感受,理想的花瓣也会开得更加纯洁与美丽,芬芳沁人心脾。
书里有个我篇二
书使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小时候,在妈妈的陪伴下,我开始领略童话里的真善美:感受小木偶从贪心贪玩蜕变成诚实勤劳的男孩,感受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感受三只小猪的勇敢、团结和智慧。我常常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角:和丑小鸭一起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和爱丽丝一起掉进兔子洞,展开一段奇妙的探险;和小红帽一起战胜邪恶的大灰狼。
在书的世界里,我像一个天真的学子,想找到智慧的钥匙;又像一颗初生的小草,贪婪地吮吸着雨后的甘露。
书中那些幽默有趣的情节令我捧腹,那使人身临其境的话语让我陶醉,还有那些蕴藏着的宝库等待我去发掘。
黑白相间的书页,流转飞扬的文字,手执一杯清茗,我在书海中遨游……。
书里有个我篇三
定下心来,在那日的午后,手捧着我的最爱—《约翰克里斯朵夫》。近来有些不顺的我,想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找到自己。
看到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坚持着热爱音乐,他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生活上的寂寞,忍受着世人的嘲笑与讽刺,做到了其他人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克里斯朵夫,不是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吗?好像我自己就有自己的梦想吧!那个坚持的,且有些固执的自己好像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寻找到了那个坚持的自己。
眼前浮现出克利斯朵夫与他的挚友们的书信,尽管他是忍受孤独的,但在我看来他又是不孤独的。他的身前袭来了凶猛的暴风雨,但他的身后有几根柱子在支撑着他。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无力去做一切事,但他却不停止给他朋友写信,他默默地承受了一切。在我认为,他早已该对友谊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再抱有任何的想像,哪怕一点儿。可他却永远选择相信友谊,是啊!好像我也有朋友吧!那个相信友谊且有些天真的自己好像就是这一个新时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寻找到了那一个纯真的自己。
耳边想起了克里斯朵夫弹奏的那些曲子,原先,那些曲子原先是被世人唾骂过的,而后来他的曲子却似乎响遍四方。他用他的生命去演奏每一首曲子,他向倾听者倾诉他灵魂上的痛苦。我的心头隐隐感受到了,他之前所经历的那些苦难,似乎无人想要知道,人们所知道的只是他弹琴很好罢了,可他真的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是啊!好像我也经常遭遇挫折呢!那个不畏困难且有些无畏的自己好像就是这一个新时代的克里斯朵夫。我寻找到了那一个勇敢坚强的我。
再一次静下心来,深吸一口凉气,我在书里发现了有个“我”,我又一次找到了自己,书里真的有个“我”!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书里有个我篇四
黄昏的窗外,细雨叮咚,窗前是幽灯一盏,木桌一张,桌边是我,手中是书。
这与我手中董桥的《青玉案》中的情景一模一样!
这便是我爱它的原因,它不漫漫谈国事,也不偷偷发牢骚,它写的是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有的生活。
我觉得我也在那书中,跟着作者在那小巷中徘徊,去蓿园会见友人,或是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挑灯看那悠悠岁月。
整本书的基调是怀旧,而我刚好也是个恋旧的人。
作者爱古玩,几乎每篇文章都要多少提到与友人鉴赏哪些珍品,我也喜爱古旧的事物,可惜我没有古玩,只好留下自己身边的事物,总也舍不得扔掉。
为什么我们会恋旧?
这是作者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在我家衣柜的一个小角落里,藏着我小时候的衣服,那些衣服早已不能穿了,可妈妈依然坚持留着。
妈妈说,每当看到这些衣服时,就会想起我幼时,把我抱在怀里的时光。妈妈说完一脸的幸福,开心地笑着。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在怀旧,为什么他爱古玩,为什么我总是舍不得扔掉伴我多年的那个布娃娃。
那是因为,这些事物身上,存留着我们最不想忘却的`记忆和美好的向往。
作者历经苦难,最爱的还是和朋友在一起的纯真时光。同此,我受到生活的洗礼,最爱的还是童年那无忧无虑的岁月。
这是作者的思考,也是我的思考。
我在这本书中,看见了作者,也看见了我。
别人说,书是一个纽带,它贯穿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我要说,书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的生活,也照出了自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书里有个我篇五
黄昏的窗外,细雨叮咚,窗前是幽灯一盏,木桌一张,桌边是我,手中是书。
这与我手中董桥的《青玉案》中的情景一模一样!
这便是我爱它的原因,它不漫漫谈国事,也不偷偷发牢骚,它写的是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有的生活。
我觉得我也在那书中,跟着作者在那小巷中徘徊,去蓿园会见友人,或是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挑灯看那悠悠岁月。
整本书的基调是怀旧,而我刚好也是个恋旧的人。
作者爱古玩,几乎每篇文章都要多少提到与友人鉴赏哪些珍品,我也喜爱古旧的事物,可惜我没有古玩,只好留下自己身边的事物,总也舍不得扔掉。
为什么我们会恋旧?
这是作者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
在我家衣柜的一个小角落里,藏着我小时候的衣服,那些衣服早已不能穿了,可妈妈依然坚持留着。
妈妈说,每当看到这些衣服时,就会想起我幼时,把我抱在怀里的时光。妈妈说完一脸的幸福,开心地笑着。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在怀旧,为什么他爱古玩,为什么我总是舍不得扔掉伴我多年的那个布娃娃。
那是因为,这些事物身上,存留着我们最不想忘却的`记忆和美好的向往。
作者历经苦难,最爱的还是和朋友在一起的纯真时光。同此,我受到生活的洗礼,最爱的还是童年那无忧无虑的岁月。
这是作者的思考,也是我的思考。
我在这本书中,看见了作者,也看见了我。
别人说,书是一个纽带,它贯穿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我要说,书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的生活,也照出了自己。
书里有个我篇六
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但是多少人在读书过程中意识到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往往能从书中看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但似乎在平时并没有发现。人总是更擅长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时书便充当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和别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来,让你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书山客观,但也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再怎么离奇,再怎么变化,它都脱离不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书里有个“他”,倒不如说书里有个“我”;我们在读别人,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影子。
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将来取得什么学位,找份什么好工作而去读,而是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读。我想人生不应该只包括学位和工作这两样东西吧!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最好的工具——书。当然,要从书中认识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思考、探索、得道的过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读是一点收获也不会有的。会读书的人就能与智者为伍,会读书的人便能对自己的人生深层次的认识与诠释,会读书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为一种崇高目标而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最有价值的读书,最有效的读书,这样读书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读书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读书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读书就是读自己,读出书里有个“我”。
书里有个我篇七
书是孤独时的伴侣,默默地陪你度过寂寞的时光。
书是冬日的阳光,温暖你破碎忧伤的心灵,唤醒你自信和坚强的信念。
书是梦想的寄托,书中勾画着我们绚丽多彩的梦,勾画着一个七彩斑斓的世界。
书里悄悄开着的花,慢慢地绽放。
当你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时,书是你最好的开导者,书能够给你力量,给你勇气,读书能够让我们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这句话的内涵,让我们体会到“没有失败,只有失落”的韵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这句诗会给我们新的体验,不,应该说是真正的内涵让我们拥有“莫回头,前方一片光明”的信念,书鼓舞我们,激励我们,使我们从失败中有奋起,书让我们用微笑和自信迎接明天。
读书能够为我们解愁,想家时,不要偷偷掉眼泪,捧起一本书去寻找家的踪迹,去回味家的温馨,去享受书中所绘的“家”的乐趣,我相信,当你合上书时,你一定心胸豁然,一定是微笑地对着镜中的那个你。
书不仅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慰籍,读书也充实了我们的大脑,有句话说的好,读诗使人明智,是啊!书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们无限的鼓舞和帮助。
书里有个我篇八
书有很多种类型,如休闲,恐怖,教育等。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恍惚间就把自己带入了书的世界,将自己想象成故事内的主角,随着故事的发展喜怒哀乐。
六年级那时看了《鲁滨逊漂流记》,精彩的故事情节让我深陷其中,一面同情着鲁滨逊悲惨的遭遇一面又感叹着他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读者它带有一些刺激的故事时我又忍不住幻想了起来:如果被冲上小岛的是我那怎么办呢?我会找一个离海滩近但隐蔽的地方搭一个帐篷,光线一定要充足,最好周围都是树,半沉的船上我会找到什么呢?衣服食物是肯定的,杀虫剂也一定得找到!虫子什么的太可怕了……胡思乱想一通后才发现自己想的一点都不现实。
上了初中以后我喜欢上了推理小说,最喜欢的一本叫《十三宗命案》,里面是十三宗杀人案件,故事离奇线索混乱但读到最后时又发现发生的事全都符合常理。我习惯会把故事的最后一页空过去不看,尽量根据前文的线索自己推理出嫌疑人。推理对了,自己了一会儿再接着看下一篇;推理不对,默默佩服一下作者的智商然后根据结果再推一遍。过程虽然麻烦,但我乐在其中。用一段古文:虽累,但乐亦无穷也。
书里有个我篇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古往今来,多少文化名人对书籍有着高度的评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更是说明了书的重要性。
我常常觉得,品读一本书时,并不仅仅是对语言的一种欣赏,而是透过书本,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说,一本书中,凝结了作者的心血,而书中发生的事,也可以是我的事。
在读《鲁宾逊漂流记》时,我仿佛进入书中,和鲁宾逊一起出海,一起流浪到孤岛上。刚开始,我体会到了鲁宾逊的失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求生的信念,顽强地依靠自己,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我学到了一种顽强拼搏,不放弃的勇敢者精神。
在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时,我仿佛进入了书中,和汤姆叔叔一起努力奋斗,在数次被转让后,我也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但汤姆叔叔却一直在为别人着想,直到死为止。我学了一种无时无刻为别人着想,不顾自身安危的顽强者精神。
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仿佛进入了书中,和海伦一起,体会开始时她那种无助、痛恨的心,体会她学习知识时欣喜、欢快的心情,体会她对光明的渴望,及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学到了一种与命运顽强斗争,不轻言放弃的乐观者精神。
书中有个“我”,那个“我”融入书中,与故事一起发展,与主角一同思考,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书中有这么奇妙的世界,我终于明白了古人为何如此赞书籍,书籍有它自身的故事,吸引着一个个人去品读!
书里有个我篇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题记。
初秋时节,风渐渐萧索起来,不似夏季轻抚在脸上那般温柔,而是有些生硬地扫过脸颊,留下些许寒意。风儿漾着与枝干还有一些牵连的残叶,飒飒作响。那枝好似不愿叶就如此离去,拼命拽着叶抵抗着风的侵袭。即使感到这样的秋景,也不禁使我心生凉意。何况正在此时,我读到了如此平静却又哀切的句子。
离别之际,他忍受着她照例的拥抱,他渴望着他回头那一瞥,他却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同路之时,他不愿与她同行。即使同车,他也会戴上耳机---那是一个她无法涉足的世界。细雨飘零时,她忍受着寒意等待着他的到来,他却拒绝了她递来的伞,任凭丝丝细雨濡湿他的头发。日常交流中,她总是被他“调侃:“小孩!”“大惊小怪。”“你不知道吗?”“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
不知多少次的失落,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难堪。这些都渐渐使她意识到,他已然默默长大了,以她不期望的极快的速度。灿然清澈的双眸不经意间变得深邃宁静。时间源头的纯真与美好仿佛已不复存在。他不再是愿意自在安宁地待在她臂弯里的那个小孩子了。她必须要重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人。
随着时光的潜移,母子间的牵绊渐渐像是隔着一道似有似无的屏障。两人间的联系仿佛只留下一个字:“爱”。只是,爱不代表喜欢,爱不代表熟悉。
落寞的感觉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占据着我内心最稚嫩柔软的部分。我瞧见他的影子里映出了自己。物走星移。时光,确是能改变太多太多,甚至是一切事物。我们不由得被它支配,似是无助。每个人,终会长大。可时间,终究斩不断我们与父母丝丝缕缕的联系。他们赐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最柔情的炙热心灵。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终会有所改变,但我们要真真切切地记住,无论何时,我们必要报以与他们给予我们的等价的爱意。今生,他们值得我们去陪伴,去赞美,去歌颂。如此,便不悔。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都万般渴望一切,是开始时最美好的样子。
书里有个我篇十一
书有很多种类型,如休闲,恐怖,教育等。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恍惚间就把自己带入了书的世界,将自己想象成故事内的主角,随着故事的发展喜怒哀乐。
六年级那时看了《鲁滨逊漂流记》,精彩的故事情节让我深陷其中,一面同情着鲁滨逊悲惨的遭遇一面又感叹着他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读者它带有一些刺激的故事时我又忍不住幻想了起来:如果被冲上小岛的是我那怎么办呢?我会找一个离海滩近但隐蔽的地方搭一个帐篷,光线一定要充足,最好周围都是树,半沉的船上我会找到什么呢?衣服食物是肯定的,杀虫剂也一定得找到!虫子什么的太可怕了……胡思乱想一通后才发现自己想的一点都不现实。
上了初中以后我喜欢上了推理小说,最喜欢的一本叫《十三宗命案》,里面是十三宗杀人案件,故事离奇线索混乱但读到最后时又发现发生的事全都符合常理。我习惯会把故事的最后一页空过去不看,尽量根据前文的线索自己推理出嫌疑人。推理对了,自己了一会儿再接着看下一篇;推理不对,默默佩服一下作者的智商然后根据结果再推一遍。过程虽然麻烦,但我乐在其中。用一段古文:虽累,但乐亦无穷也。
多看书可以长知识,学经验,练思路,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思考未尝不是件好事。走进书本,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书里有个我篇十二
听,海哭的声音,那样的撕心裂肺;看,花开的身姿,那样的婀娜多变。我们曾几何时有过这样的见闻?生活中的大海不会哭泣,花朵不会舞动,但我们确真的听到了,真的看到了。我们在书本中寻求异样的生活,探索人生的真谛,感受现实中原本存在但我们却无法顾及的一切。
我们把书比作朋友,是因为它可以像朋友那样给我们关怀,给我们指导前进的方向。书作为朋友,它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原来人生还可以如此无畏,如此豪迈!
书是一个全知的老师,它会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我们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回溯古巴比伦王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时期,让我们幻想伊甸园的美好,感受盘古时期的古老。书教给我们未知的知识,在我们原本空白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我变美丽,因为有你”,是你让我更加美丽,这种美丽胜过所有外在虚伪的装饰。书让我们的思想更加年轻充满活力。它教我们怎样保持乐观,怎样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书是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宝,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它是任何成功的人都必须具备的“佳品”。华人首富李嘉诚经常阅读孔子、孟子的经典语录,这让他不仅财富无数,还让无数人对他的无私精神感到钦佩。书教会了他要有爱心,于是他将数百万财富捐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书是胜过钱财的宝。
书的作用如此巨大,它里面蕴藏着无数的矿藏,我们从中汲取精神的财富,丰富自己,使自己更加美丽。
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好,我终于从书中感受到了,那声音是在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变得更加美丽。
书里有个我篇十三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
名言。
》这本书,书中“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我的念头。
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书里有个我篇十四
执着是一种磨练,一种境界,一种力量,一种催化剂。生活因执着而精彩,我因执着而美丽。
——题记。
执着是一种磨练。
执着可以磨练我的意志更加的顽强。就像王羲之在练字时,池塘里的那塘黑水;詹天佑在修铁路时,穿越八达岭的隧道;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手中的那根木棍;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桌上的那根钨丝;林肯在练习说话时,口中的石子;我在诗词朗诵比赛中,看手中的话筒。这些都是一种磨练,它更是一种是执着。
执着是一种境界。
想要得到很高的境界,必须学会执着。登山队员在登珠穆朗玛峰时,登到顶峰时,当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一种境界;当叶诗文在游泳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登上领奖台时的自豪也是一种境界。
执着是一种力量。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不执着,哪有这种一泻千里的浩浩荡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要不执着,哪有这种傲气和骨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不执着,哪有这铁汉般的铮铮铁骨;要不执着,哪有我这种忘我的写作。
执着是一种催化剂。
因为执着,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执着,才有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神算诸葛亮;因为执着,才有施耐庵《水浒传》的梁山好汉;因为执着,才有吴承恩神话般的《西游记》。因为执着,才有我写的包含泪珠的《妈妈的眼光》。
执着能让我更加美丽,执着能让生活更加精彩。愿执着永驻我心。
书里有个我篇十五
书中青铜让葵花站在他的肩膀上看演出,自己却没看到;青铜把上学的机会给了葵花,自己负责天天接送。他们让我想起我的故事:一次我的作业卷不小心弄丢了,一位同学把他的卷子给了我让我完成,他自己却想办法复印去了。回想起这本书,感受到我就是葵花,被同学这个青铜帮助有些惭愧,希望自己能作为一个青铜去帮助身边的一个个葵花。
二、读《水浒传》。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兄弟情谊让我动心,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宋江为救时迁三打祝家庄……他们让我想起体现着我兄弟情感的事:小学六年级时,看到一个一年级小弟弟被一个高年级的“坏蛋”欺负,我一口气冲上去与那个高年级的“坏蛋”智斗,告诉小弟弟快点回家,并记住我这位兄弟。回想起那一百零八好汉的兄弟情感,我不禁为体现着我兄弟情感的事感到了一丝欣慰,希望自己能继续像那一百零八好汉一样把兄弟情感发扬下去。
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坚持不懈的品质,特别是在修铁路时战胜伤寒的事令我难忘。尤其是他在墓前说的那句他对人生的思考,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一生也要像保尔那样坚持不懈,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磨砺坚强意志,要多奉献,不能因虚度年华而碌碌无为。我的这些思考都是由保尔的思考引发的啊!
书里有个我篇十六
一天早晨,我抱着我最爱的历史书,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当我看到三国时期刘备孙权火烧赤壁的时候,心里由不得一震,自言自语道:“唉,曹操好可怜啊!真想去帮帮他。”话音刚落,一阵强风吹来,伴随着刺眼的阳光,使得我睁不开眼。
可当我缓过神来时,已经不知道掉进了哪个陌生世界。我迷茫地看着四周,风吹得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可怕的气息。我看看四周,再看看自己,我身穿一身战袍,手里还拿着一个-灭火器。“等等,这里不就是江东的赤壁吗!”我恍然大悟。
这时,一个小红光点从江面上出现,满满的,红光就成了一大片,把黑漆漆的天照亮了一大片。我隐隐约约能从火光中听出一些声音。我很快领悟道:“那是曹操的战船,不好!曹操有危险。”水像是听懂了我的话一样,为我“开”出一条路来。我飞奔过去,当我赶到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也只剩下十五万了。
我端起灭火器,用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跳到船上,拔出罐子,将火扑灭了。曹操惊奇地看着这个不知才能够哪儿来的小姑娘,顿时目瞪口呆。再看看那个可以灭火的“神物”,嘴张得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了。
正当我救火成功,心满意足的时候,又是一阵风刮来,把我带回了现实世界。我还意犹未尽呢。见自己还在家里,心里不禁冒出一个大问号:刚刚发生的是梦还是现实呢?妈妈的叫喊声打断了我的思考。
第二天上学,教室里乱哄哄的,我找了一个同学上前打探,那位同学唉声叹气道:“我们所有人的历史书都被改变了,三国那章火烧赤壁里刘备孙权竟然没成功,而且故事里莫名其妙冒出个小姑娘,还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了。就因这事,还有人打起来了呢!”
我仔细想了想,然后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同学满脸问号的看着我,接着便无所事事地走了,只留下我轻轻的一笑。
书里有个我篇十七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没有书籍中的知识,就没有今天的种种科学,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没有被知识灌溉的我们。
我在四大名著中遨游:领略了西游记中唐僧的慈悲为怀,孙悟空的顽皮可爱,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及沙僧的勤劳忠心;领略了红楼梦中一个旷世奇才历经坎坷和不幸对人生和社会的悲剧性感知和把握;领略了三国演义中义气的刘备、关羽,忘恩负义的曹操,有勇有谋的诸葛亮以及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领略了水浒传中当时社会的状况,底层民众生活的艰难,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及梁山英雄的反抗精神。
我还在武侠小说中遨游:领略了作者笔下个个鲜活神奇的人物。
我还在现代小说中遨游:领略了现代人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家庭烦恼以及开心快乐。
这就是爱读书的我。
我和书形影不离。
书里有个我篇十八
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除非是必须得做的,似乎都没有耐心去完成一件事。就拿阅读来说,我讨厌很厚的书,那让我感到厌烦,若是你见到我在读书,那一定是在捧着薄薄的一本,投入其中。说起来,这个喜好还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在很小的时候,妈妈总是给我订阅那种幼儿画报,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文字,好玩的科学知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像是发现一块新大陆上一颗耀眼的宝石在闪闪发光,等我长大后,这种幼儿画报变成了一本本薄薄的文学杂志,那是另一片未知的海洋,待我去发掘新的宝藏。
书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引领我走向远方的寂静。
书,于我而言,就像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即使彼此有些生疏,却也一见如故,谈天下大事,也能与我对坐饮茶。与他相处我学会了从容。
《爱丽丝梦游仙境》或许是我最早读过的`一本书。这充满着荒诞不经的奇异幻想的童话故事,仿佛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将我吸入,与现实分离,当周围的小伙伴都在玩耍时,我却沉浸在书中那个处处拘于礼仪,古板迂腐的社会中,笑看一心想买弄自己知识的老鼠自欺欺人,和爱丽丝一同在荒诞,奇幻的世界中冒险......书,让我的世界从此静下来了。
书里有个我篇十九
从前有一只小蚂蚁,一天小蚂蚁在外面玩儿。玩了好久后,他玩累了,他看见一朵花,想:我要是在那里休息一下,那该有多舒服啊!于是,他就跑到了那朵花上休息了,休息了一会儿后,小蚂蚁他突然觉得很困,他便睡着了。
一个小姑娘走过来,她看见了那朵花,她觉得那朵花真美,她想把这朵花做成标本,留在家里。于是她就把花连同小蚂蚁一起给带走了。
小姑娘回家后就把花朵夹到了一本很久没有人看的厚书里面做标本了。小蚂蚁终于醒了,他被夹得扁扁的,就像这本厚书里的一个字。他好奇地张望着四周,说:“咦?这是哪儿呢?”“这是世界百科全书的第754页和第755页。”一个声音回答他。“你是谁?”小蚂蚁睁大了眼,想看看是哪一个字回答了他。“我是‘世’字。”世字回答道。
小蚂蚁对这本书十分好奇,中喜欢到处跑跑,到处看看。小蚂蚁他总是今天在这一页住一下,另一天就到另一页住一下,到处跑跑闹闹,快乐极了。书里的字看到小蚂蚁如此快乐,心里都想:我们真是笨呀,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活动活动呢?于是字们都开始学小蚂蚁做游戏、跳舞、串门啦!
从此之后,字和小蚂蚁就天天过着快乐的生活,之后小姑娘又来找她的花标本了,她看见了一个会动的字,她说“这里怎么会有一个会动的字呢?”“我不是字,我是小蚂蚁!我是跟着那朵花来到这本书里来的!来到这后,我发现这是一本很久都没人看的书,所以书一直都很安静。我想你该让它活动活动了!”小蚂蚁说。“啊?”小姑娘奇怪的问,“怎么让书活动啊?”“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经常看这本书就行了呀!”小蚂蚁回答。“好呀好呀!真本书我觉得也挺好看的,我就看看吧!”
于是小姑娘就天天看书,天天让这本书活动。大家也要像她一样多让书本活动哦!
书里有个我篇二十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里有个“我”600字-话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月悠悠,红尘烟雨中,唯有到字里行间,才能找到情感的归宿以及真正的自我、别样的人生。
小时候的我最爱看《红楼梦》。摇身一变,便成了那书中的林妹妹,多愁善感,内心就像一块玻璃,轻轻一碰就会落下泪珠儿。起初觉得感觉真好,就像是柔弱娇嫩让人怜爱的小仙子。但后又认为她过于忧郁,一点小事都会让她落泪三分。所以对于在树下葬花的那个"我",心中除了怜悯,还有一丝无奈。我同情这样的"我"。
长大了些,便沉溺在《西游记》的世界里。唐僧虽心存善念,但难免有些肉眼凡胎,总错怪悟空;八戒虽憨厚老实,但实为贪吃好色。于是我便成了最喜欢的.行者——孙悟空。取经路上一边斩妖除魔,一边又保护师傅教导师弟。我是大闹过天宫的猕猴,亦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猴哥。除了有时过于极端、脾气暴躁,这样的"我"还真让我自己崇拜。
又是一岁一枯荣,现在的我迷上了小说。韩寒笔下的世界让我渴望,郭敬明笔下的世界又让我大喜大悲,而葛婉仪的文字世界,让我为之发疯。与席慕蓉、莫言那些作家的细腻唯美不同,小四所创造的世界是如同仙境的。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是苦涩而让人难忘的。在他的书中我不是旁观者,而是那即使平凡也会发光的女主角,我有好朋友,也有美丽而不敢轻易触碰的回忆,我也有憧憬的爱情,也有渴望中的王子。我羡慕那么幸福的"我"。
喜欢文字的我不仅喜欢那书中一个个令人向往的世界,更喜欢书中那一个个的"我",他们带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体验另一种人生。
书里有个我篇二十一
有人说,读书就像照镜子。如果说镜子可以映射出我们的外表,那书便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内在,包括我们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书的面前,我们似乎变得透明,变得一清二楚。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会读书的人就比别人更能认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但是多少人在读书过程中意识到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往往能从书中看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但似乎在平时并没有发现。人总是更擅长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时书便充当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和别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来,让你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书山客观,但也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再怎么离奇,再怎么变化,它都脱离不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书里有个“他”,倒不如说;我们在读别人,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影子。
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将来取得什么学位,找份什么好工作而去读,而是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读。我想人生不应该只包括学位和工作这两样东西吧!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最好的工具——书。当然,要从书中认识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思考、探索、得道的过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读是一点收获也不会有的。会读书的人就能与智者为伍,会读书的人便能对自己的人生深层次的认识与诠释,会读书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为一种崇高目标而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最有价值的读书,最有效的读书,这样读书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读书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读书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读书就是读自己,读出。
书里有个我篇二十二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看似只是一本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当你翻开它,并用心去读时,才体会到,书,像一节节华丽而又朴实的台阶,指导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
我爱书,书和我,那是“青梅竹马”啊。记得幼儿园的我还大字不识几个,看爸爸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埋头钻研,我总是蹭过去,用胖胖的小手使劲抢那本书,再往地上这么一坐,嘿呀,一个小知识分子横空出世,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手里的书是倒的。小小的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因为小时候的我喜欢老师,老师可以天天捧着书。
小学时代到了,我身上便多了一样东西——书包。每天早上,矮矮的我背着一个黑色的酷酷的小书包,我无比疼爱这只书包,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它的外表,我更在乎它的“内涵”。每天回家,我总要小心翼翼的打开书包,仔仔细细的翻阅书籍,把那些简单易懂的知识都装进脑子里。那时流行《老鼠爱大米》,爸妈不在家时,笨笨的我竟然也情不自禁的对着书唱。到那时才发现,书是我的好朋友,我根本离不开它。
时间飞逝,一晃眼就飞到了初中,功课多了,自然书本也多了。许多人到了初中就觉得书本如同干枯的稻草,再没有那份清香了。而我却不这么觉得,我们要学习的,不正是文中的道理吗?书,从来都没变过,以前我喜欢看童话书,现在我喜欢看美文。书以它独有的笔墨之美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沉醉其中。一有空闲,我就坐下来看书,这让我有一种如鱼得水般的轻松自在。
书是一杯茶,拥有淡淡清甜,却又带来淡淡的苦涩,那是历史的沧桑,是作者的内心独白。美文,何谓“美”?即是好词佳句,当然,少不了的,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美。作者的灵魂依附在这美文中,文与人混为一体,锻造出流芳百世之作,令人赞叹。瞧!书中那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不就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吗?虽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一个的字,串联在一起却成了一篇人陶醉的美文,中国字,方块字,好一个“神奇”了得!我爱中国,我爱书。在书中,有黄土高原的雄伟,有江南水乡的柔情。书中记叙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我爱中国,我爱书。
书啊书,你怎么这般让我痴迷?拉拉勾,许下约定,我们下辈子还要在一起!
书里有个我篇二十三
境明,千里皆明。
林清玄先生的文字一如他的名字,像幽静山寺中静静流淌的清泉,掬一捧喝下,清澈肺腑。
喜爱偷懒的人大抵是这样的,在某个假日的午后,随意翻动珍爱的书,抚摸它泛黄褶皱的封面,嗅着油墨的香气,摘录一段钟爱的文字,直到心灵与书本契合,才停下这一次愉悦的旅程。
他的文字意境悠远,折射着禅理。得意时,我读它,能带给我兴奋后的冷静,让思想沉淀,变得更加厚重;失意时,我读它,能向我展示另一番广阔天地,抚慰我受伤的心灵。
偶然,读到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讲日本的“神鼓童”表演与山寺中的佛鼓的不同。“神鼓童”表演即一名灵秀的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的力量和技巧完成的一项体力表演,场面壮观。而山寺中的佛鼓则是一名比丘尼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就挥动手中的鼓槌,一下又一下地敲击鼓面的情景。这名比丘尼神情安详,泰然自若,好像与那幽静的山寺合为一体,而手中的动作像是下意识、最自然的动作。“咚——咚——”,要敲整整一百二十下瘦小的比丘尼才能放回鼓槌,悠然自得地离去。
合上书本,我不禁苦笑,自己不就是那名神鼓童吗,笨拙地用尽所有的力气去攀越心中的那个高峰,却不知那会使自己永远困在那里,寻不到出路。倒不如将心放宽一些,像那个比丘尼,心态平和,笑着面对一切,不去埋怨,悠然自得,随心随性。
岁月流转,我依然站在桥上看风景,携着那本书,然而书里那个小小的“我”已在敲着山寺中的佛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6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