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09:08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7 06:09:08     小编:笔砚

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写总结首先要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总结并不是为了追溯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一

班级:中文非师5。

组员:葛政谕(0806010281)陈春丽(0806010243)杨穗鹃(0806010307)。

关丽珍(0806010199)罗思君(0806010127)。

在2009年9至11月份,本调查小组对当代就读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形式、选择题模式来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00份,男生为48人,占48%,女生52人,占52%。调查对象为当代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所分布的校院系、文理工分科都相对平均。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健康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理解偏颇和极端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不良的因素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与偏差,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概括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持有不严谨、不重视的态度,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仅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清楚其概念,70%的大学生表示大概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剩余的14%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全然不知。然而,当问卷再追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却仅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正确。也就是说,表示大概清楚其含义的70%的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清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涵义,了解其含义的被调查者只占总人数的一半。所以,由此可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态度是不够重视的,并且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其实,在被调查者中,已有17%是党员,80%是中共团员,理应比一般的同学更为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如今出现了不到一半的结果,确实不能不另我们反思。面对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此虚浮的学习态度和忽视不理的姿态,我们应加强理论建设和学习,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向同学们渗透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理智的。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39%的大学生认为其还有不完善之处,需继续改进,仅有8%的人认为其违背中国国情。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支持拥护现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引导着中国稳步向前。而且,大学生在支持的同时并无出现一概肯定的现象,而是理智的,对其有所批判及辩证看待,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完善。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漠视那少数不支持的声音,我们应倾听他们对其的不满之处,寻找解决办法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拥护和支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到齐心协力地运用其原理迈步向前。

三、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中动机端正,但存在功利化倾向。

主义”的责任推诿给政治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还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学习其理论仅是为了考试。

从数据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抱着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其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作用,把学习功利化、责任化,最终导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实施。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明白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有的动机,端正其自身的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其原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热情欠缺。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教学来学习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是通过党课学习,10%是通过新闻报纸,而仅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实质性飞跃,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每一次都能及时掌握,余下68%的大学生承认时候很久才知道,甚至不知道。

此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非自主的方式了解掌握其理论。在理论更新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不会自主地与时俱进,学习每一次的理论飞跃。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宣传,而且要开拓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其理论学习的热情,做到每次都能及时更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后得知,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有37%的大学生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指导实践、15%认为自主学习并积极传播,但是仍有43%的大学生认为仅要掌握了解,知其所然就行,甚至有5%认为是政治所用,无需学习。

实际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贯彻学习与落实其原理对实践的指导,统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迈步向前。所以,我们应增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积极传播,使其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挑战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胜利地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们的观念既存在着可喜之处,也存在着让人忧患的地方。可喜之处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忧患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抵御错误思想,遏制不良苗头,从而做到运用其原理创造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二

摘要:自由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经历了发生、发展、衰弱的复杂历程,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亦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多种影响。但其最终还只是历史的过客,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即对自由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较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自由主义文化。

1.1自由主义的定义。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自由主义的分类。

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相比,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1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文化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证了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写的一段话: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把这个“更高的阶段”注明为“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精辟见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维护了劳动人民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权利。

2.2社会主义文化诞生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社会主义首先要从本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获取精神食粮。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批判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须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2.3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时代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群众理应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剥削阶级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3.1在思想上观念不同。

自由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反对集体主义的倾向。自由主义者意识到,只有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才有最大的进步。再推前一步,有部分自由主义者,更认为个体及个体的权益,才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来源,任何集体主义的倾向都会危害此一价值。

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始终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放在首位。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3.2在经济上观念不同。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大多数既是私有制的狂热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国家”的极力反对者。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与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3.3在领导人物的选择上观念不同。

在中国,自由主义者基本上多是服务于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行业领域内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超出这个领域,他们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响力,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拥有的人力资源;(2)拥有的财力资源;(3)拥有的权力资源。很明显,在这三个方面,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主义者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由于政府当局无力解决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痛苦无告的贫苦大众就会逐渐积聚到革命的营垒中来。再就财力资源而言,共产党诚然不如国民党。但在中国,人力与财力往往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国的财政,长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大众。而共产党走的正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共产党得到了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所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历经了毛泽东时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期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胡锦涛的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几个阶段都各有特色,毛泽东时期的是坚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时期是坚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的是坚持和谐才能完善中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深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切实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红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2]徐友渔。新世纪对自由主义的重新阐释[j].开放时代,1999,(3).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三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但调查显示,大学生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的感性认识,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认识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本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您的作用”为题调查528名大学生,结果如下:

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生极度缺乏对马克思这一伟人的感性认识,他们大都只从挂图中见过马克思的头像,从老师嘴里知道马克思其人,从考试中知晓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因而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接影响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回想曾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里没有一个老师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过马克思其人其事,因而非常惭愧的是:几年过去自己对马克思的深刻印象就是那张大胡子的大头像和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然而,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大学生,我们的目标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重新认识马克思,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坚定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明确实践主题。

主题决定方向,“读懂马克思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主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教学实践的目标是通过了解马克思的一生,他对人类的贡献、社会影响、治学精神,进一步交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从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巧妙安排课时。

本内容安排在国家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后,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之前,在第一节介绍理想、信念、信仰的内涵,突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之后,引入第二节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四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之前,在中间穿插这一实践活动,从逻辑上承上启下,从心理上尽量减少学生对该主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也由于采取先入为主的心理策略,更能增强学生的印象。因时间有限安排2课时即可,第一课时教师讲授,第二课时学生交流。

三、精心构思实践。

(一)教师准备,精心介绍。

1.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德国人,犹太族(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组织者、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专注于哲学。他的博士论文在耶拿大学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因而未答辩即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德国的“林木盗窃问题”。当时德国西部有大片森林和草地,居民可以砍柴、放牧。后来,这片森林和草地被贵族地主霸占。居民到山林中拾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而德国议会审议后,判定居民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再去“盗窃”就要受法律手段制裁。此事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不满、谴责。马克思愤慨地在《莱茵报》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农民的利益。普鲁士政府查封《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愤然辞去主编职务。从此他毕生致力于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

1843年马克思与出身贵族的燕妮结婚,他们相濡以沫,共度38年的婚姻生活。

1844年马克思结识恩格斯。恩格斯是工厂主子弟,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他才华横溢却甘为他人作嫁衣,经济上援助马克思,事业上与马克思亲密合作,他们肝胆相照,建立了40年的深厚友谊。

由于马克思尖锐地批评各国的专制主义,他被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政府不断驱逐,处境极其艰难,四个孩子死了三个。但他完成了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之后相继完成第二、三卷。

1864年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和领袖。

3.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不能为人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就业中的问题直接提供具体方案,但能为人们分析、处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与方法。面对同样信息的时候,由于立场方法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亦截然不同,所指导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例如,大学生同样面对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站在错误立场的学生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内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关系而不是靠我自己,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即使我成绩优异综合素质优良,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也是徒劳无益的。这类学生挥霍大学光阴,学习懒惰,表现颓废,一无所成。相反,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事物发展原因的学生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我自己而不是靠关系,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所以我更需要刻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如此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才能立足、生存、发展。这类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学习勤奋表现优良出类拔萃。可见,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同样是大学生的身份,却有质的明显差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的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它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合理的、彻底的解决;尽管全球的社会主义实践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但社会主义制度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走向其高级阶段。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正如一个人追求更完美的自我,这种追求使国家前进,催个人奋进。

4.马克思的社会影响。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得到一样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二。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调查3万名听众评选“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在其诞生100多年后再次成为读者的新宠。假如马克思在世,《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马克思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约1亿字,现只翻译了5000万字,还有5000万字在图书馆里等待翻译。对比《列宁全集》(约2500万字)和《毛泽东选集》(约800万字),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论财富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一个出生律师家庭,拥有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过中产阶级生活的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为全人类无产阶级、全世界劳动人民谋求幸福,怎不令人奉若神明,由衷赞叹。

5.马克思的治学精神。

(1)刻苦学习。即使面对艰难的处境,马克思也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在伦敦的10年,他每天从开门到闭馆都待在博物馆里如饥似渴学习、研究,他在自己的书里作批注,他用笔记摘抄资料、记录心得。他学识渊博,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数学、自然科学等。“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他能阅读约二十种欧洲国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二)学生交流,畅谈感悟。

我对马克思的简介令学生出乎意料,从学生专注、敬佩的眼神里可以读出他们内心对马克思这些情况是始料未及的,在学生“有话要说”时,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主题先交流讨论10分钟,之后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发言(每位学生控制在3分钟之内)。我在学生中答疑解惑作必要的指导,同时注意预选不同专题的发言对象。

(三)教师点评,提升认识。

经过讨论酝酿,学生上台交流常常有感而发,在每位学生发言后用一两句话适当点评,帮助学生拔高、提升原有的认识。例如,学生最佩服马克思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由衷地敬佩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我指出:我们多为他人着想,也可以变得崇高。国学大师季羡林就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5]又如,学生过去只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个抽象的名词,现在才知道它包含如此丰富的理论。我点拨:有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今后同学们认真学习,它将使你终身受益。再如,学生熟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却不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而自己考英语等级证书一次不及格竟然想放弃是何等愚蠢。我鼓励学生:坚持才有可能成功,放弃就等于接受失败,本院就有一名英语底子薄弱的女生考了五次终于通过。

(四)学生搜集,加深印象。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而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听众,“我要说”的强烈愿望无法满足。为弥补这两个缺陷,我在下课前几分钟布置课外作业,请学生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找与马克思有关的资料,诸如:马克思名言、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燕妮、马克思著作等,完成以“……给我的启示”为题的小论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选题写作,有利于扩大知识面,能在更广阔的空间深入思考,更好地根据个体认知感悟情况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教师批改,精心批语。

作业上交后,我高度重视,认真审阅每一份论文,精心批语,为每一位学生“画龙点睛”,虽然了了几语,但事半功倍,巩固了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假如作业中有学生搜集到不认可马克思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及言论,教师必须耐心搜集相关资料,充分阅读后在批语中予以反驳、纠正,必要的话与该生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74.

[2]杨维华,李友生。勇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j].大庆社会科学,2001,(5):15.

[3][4]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02.

[5]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5.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四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多边主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拥有世界第一人口规模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的多边主义行动备受关注。参与多边合作项目的中国对于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收获和心得体会。通过参与多边主义行动,中国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推动了全球交流与合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首先,中国参与多边主义行动为其增加了国际影响力。多边主义强调的是平等和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同协商和解决问题,中国得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例如,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使其在世界的声音更加被重视。此外,中国还推动了多边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等。这些机构的建立为中国提供了平等参与全球事务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参与多边主义行动有助于中国提升国际地位。通过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表明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致力于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此外,中国还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些行动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增加,为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支持。

第三,中国通过多边主义行动推动了全球交流与合作。多边合作强调的是共同利益与互惠互利,通过与各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中国在多边机构中积极提出倡议,并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此外,中国还通过多边合作项目提供援助与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这些努力为加强国际合作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平的世界秩序做出了贡献。

最后,通过多边主义行动,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多边合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妥协,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然而,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学会了更好地沟通和协商,在解决问题和推动共同目标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此外,中国还通过多边合作项目学习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自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对中国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类似问题时提供了有益借鉴。

综上所述,中国参与多边主义行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无疑是不可低估的。通过参与多边合作项目,中国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推动了全球交流与合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和问题,只有积极参与多边主义行动,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中国将继续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五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坚持。

[doi]10.13939/.2015.45.168。

1引言。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立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但是,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历史局限性,到清代的康、雍、乾时期,虽冠以帝国之称,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加之统治者盲目乐观,其实已到历史发展的尽头,光彩夺目的“盛世繁华”背后映衬着的只是落日余晖。终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首先撕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军队不堪一击,中国自此开始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后的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不断受到侵蚀,中华民族蒙受着空前的屈辱和灾难。

面对着“亡国灭种”的严峻局面,多少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为了寻求救国真理,历经千辛万苦,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赞歌。但无论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运动领袖,还是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亦是模仿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戊戌维新派,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究竟路在何方?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但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想。要将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不断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与时俱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时面临着“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的相互结合、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把它改造融合为自身成分;必须适应中国实际情况,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相应的调适;必须随着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同阶段的条件、特点、任务而发展自身。同样,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全面认识,从而真正把其精髓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始就信奉马克思主义,把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94年的发展史表明:解决中国的时代课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行,但是忽视中国实际,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同样不行。

土地革命后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在党内盛行,他们不顾中国国情,机械理解马克思主义,将苏联经验神圣化、教条化,最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在关乎存亡的危机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主张,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验不足,照搬他国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们走了弯路,付出了巨大代价。““””结束后,中国何去何从,历史又一次将中国推到了十字路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正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初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深刻变化,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实际,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中国化取得全新进展,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们既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以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显而易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之所以能够从失败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大胆地倡导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独立思考,大胆创新,最终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适合于中国的实际,并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同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一度遭受严重挫折,也是因为党在那个特殊时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观点教条化、公式化,背离了中国实际,背离了时代特征。

当下,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建成和实现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阶段,意味着我国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唯有在认真分析国情、民情,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脉搏的基础上,紧紧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唯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发展的理论推动和指导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各方面的创新,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

5结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代课题。历史上它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新时期仍将可能经历新的艰难曲折,出现各种争论和斗争。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出路,民族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2]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刘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六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过程。它可以广泛传播,与它的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方法紧密相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不懈的努力,主要运用了写作和传播文本著作、培养先进知识分子、建立组织、批判其他思想等方法。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从传播者转向接受者,然后实现普遍接受的过程。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传播渠道是实现传播效果的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早期能够得到较好传播得益于马克思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文本著作的写作与传播。

马克思早期文本的写作、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确立期及1848年革命前后。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确立。这一时期马克思关注于理论和现实的关系,他的思想逐渐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指出政治解放要涉及旧的社会体制的解体。《论犹太人问题》阐明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只是虚幻的形式,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政治解放的不彻底。除了这些文章,还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德法年鉴》停刊之后,马克思转向《前进报》,在该报发表了《评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批判的札记……》、《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实行新改革的幻想》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产生。《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指导。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写了总结性的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1年以后,马克思在十年的时间里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撰稿,这让马克思主义在美洲大陆传播。1852年,马克思发表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结了欧洲革命的教训,提出必须打破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原理。1857年和1859年他分别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系统论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做了科学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通过批判拉萨尔主义,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

二、培养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传播。

一种理论能够传播的重要因素是有较高觉悟的传播者。他们接触、认同然后传播这个理论。马克思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必须聚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让他们接受先进的理论,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导、宣传、鼓动作用去传播马克思主义。1846年,马克思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它培养了无产阶级的先锋力量,团结了先进知识分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一个阵地。在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马克思为转变无产阶级组织和团体成员的主观世界,把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前提,通过谈话、书信和报刊等形式加强了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了魏德迈、李卜克内西等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也帮助过许多探索中的革命者。例如在拉萨尔主义猖狂活动的日子里,马克思以严肃的批评和真诚的教育帮助了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克服拉萨尔主义思想的影响。此外,马克思指导了沙佩尔、列斯纳、沃尔弗,丹尼尔逊等一批先进的工人代表和知识分子成为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

三、通过建立组织进行传播。

马克思把握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趋势,积极参与组建无产阶级性质的组织,传播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成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搭建传播先进理论平台的重要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这个组织将各国社会主义者、先进工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相互交流思想,一起分析、了解各国工人运动的情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服错误思想。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让各国社会主义者建立了经常联系,也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第二,改组正义者同盟。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加入正义者同盟,担负了改组同盟的任务。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和维护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用宣言的形式为同盟起草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1848年,《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道路和主要任务,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第三,组织领导第一国际。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在组织领导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主义、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和其他错误思潮,团结了一批社会主义者,支持了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联合了世界无产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团结和统一。他们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第一国际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程度,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做了准备。

马克思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存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为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他批判了一些错误的思想。

第一,批判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魏特林运用唯心史观批判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理想绘制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反对制定共产主义纲领,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和开展政治斗争,公开反对马克思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运用共产主义理论驳斥了他的观点。马克思反对魏特林的斗争得到了正义者同盟及其领导的支持,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将他开除,他的空想共产主义在工人组织中的影响逐渐消失。

第二,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把英国和法国的某些共产主义思想和德国的哲学前提混为一谈,企图用一种人道主义和抽象的人来认识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说成是一种“野蛮的破坏”。从“真正的社会主义”开始流行起,马克思就十分重视对它的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揭示了他们宣传阶级调和、反对革命斗争的反动本质。在《反克利盖的通告》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在《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一文中,马克思揭露了它为德国君主专制政府效劳的真正面貌。《共产党宣言》把它归于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之列。

第三,反对蒲鲁东主义。蒲鲁东主义主张用改良主义来改变人们的命运,反对暴力革命,反对一切斗争。马克思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方面对它进行了批判。指出它在哲学上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经济领域否认劳动力是商品,反对剩余价值学说,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政治上主张采用改良来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社会。针对否认阶级斗争的谬论,马克思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提出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获得真正的解放。马克思对蒲鲁东主义的论战,阐明了工人运动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深化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第四,批判拉萨尔主义。拉萨尔主义是以拉萨尔的理论为核心的一种机会主义思潮。针对这种机会主义,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批判。一是批判了拉萨尔主义小资产阶级分配观。二是批判了拉萨尔主义混淆阶级阵线,否认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三是批判了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四是批判了拉萨尔的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依靠普鲁士王国的帮助来建设一个新社会是幻想;所谓的“国家帮助”是迷惑工人阶级的说辞。五是批判了拉萨尔主义鼓吹“自由国家”的谬论。“自由国家”是反动阶级自由地奴役和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劳动人民是没有自由的,“自由国家”本身是一个矛盾的说法。

第五,反对巴枯宁主义。巴枯宁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它从唯心史观出发,认为任何权威和国家都是邪恶的,所以否定一切国家、否定一切权威、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马克思通过分析私有财产继承权,阐述了权威问题,肯定了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马克思还通过多次斗争把巴枯宁逐出第一国际,从组织上清除了巴枯宁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勤于理论研究,敢于与错误的思潮做斗争,善于培养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组织有正确的方向,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如此迅速和广泛。

参考文献:

[1]庄福龄,等。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石云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韩玲。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历史发展[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七

1.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

中国是一个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无议会可以利用,共产党没有进行合法斗争的条件,人民要当家作主,夺取政权,只有进行武装斗争。

2.从中国革命的动力看。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不仅人数广大,而且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敌我力量对比看。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而它在中国发生,当有其独特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的遗留。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大革命的影响还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广大群众中,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群众基础。

3.全国革命的形势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区域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4.已建立了一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中心支柱和根本保证。

5.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说,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犯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要紧的条件。

以上五个条件,前三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最重要;后两个条件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了这个主观条件,就可以充分发挥客观条件的作用,把可能性最后变为现实。

3333333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两种革命理论,即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都先后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先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了英勇的改良或暴力斗争,虽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失败。后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八

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合作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国外交的基石。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多边主义使国际社会能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合作,避免冲突和对抗。在中国的引领下,全球治理更加民主、公正,人类社会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二段: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合作共赢发展。

多边主义强调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合作机制,通过对话和磋商增进政策沟通,推动经济合作。在国际合作中,中国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还是在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旨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第三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秩序稳定。

面临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时,多边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国际合作,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在防控传染病、反恐防暴等方面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国际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高中国话语权。

多边主义行动也是为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等。中国除了为自身利益争取话语权,也倡导更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改革和提出方案,中国为提高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做出了贡献。

多边主义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基石。中国的多边主义行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赏,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全球问题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中国也通过多边主义的实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多边主义中国行动体现了中国对于国际社会和全球治理的责任和担当。通过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中国促进了共同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的多边主义行动不仅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也赢得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多边主义行动将继续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战略选择,为全球合作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显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化。

价值。

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我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实践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传入到另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当中时,都要在坚守自己本身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逐渐融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和政治环境当中逐渐产生和发展完善的。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个“结合”有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说,近现代的中国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二是说,有了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不行。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应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比如说,把内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而把形式看作是中国化。另一方面它是道路和形态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同样作为反映客观的主观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视认识和改造世界卫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而失去真理性。所以我们称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内涵创新性意义: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批判地改造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吸取其精华,摈弃其糟粕,使中国传统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传统思想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胜利前进”;并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觉得这就是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真谛,也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不仅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业,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

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这个体现的集中点,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解放不是靠神仙和皇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自己,这个思想化作理论观点,就在于毛泽东提出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观点化作现实,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只有在这个观点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结晶和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而构成这个灵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时间,而这个时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的演进来说,就是时代问题。邓小平同志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创造。但我们现在所说的邓小平理论,则是另一个新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潮流,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邓小平理论就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紧密相联的,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哲学,这个哲学的历史任务就是用革命的实践改变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思想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巨大作用。在先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各种挫折并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政治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以上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

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1、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如果根本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行动同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沾边,何谈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构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谓“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要认清我国目前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恩格斯这个著名论断的精神实质,用中国的语言来表达,就是研究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要从实际出发。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要的也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的国情是一个历史造成的现实,是一个国际环境中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适应它,洞察它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开拓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3、马克思主义最终要由群众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分界线就是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一旦由群众掌握,就可以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历史创造力,并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在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且让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它,必将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庆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启示[j].管理观察.2009.09.[2]李广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想象力[j].社会科学研究,2010.01.[3]邓伟志.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多样化问题[j].社会科学.1985.06.[4]洪光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

多边主义的核心原则之一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全球性问题,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坚定地支持并实践着多边主义。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合作机制,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世界形势作出携手合作的举措。本文旨在总结中国在多边主义行动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多边主义倡导各国平等对话、相互尊重、推动共赢。中国一直秉持这种理念,致力于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国际争议。例如,中国一直在南海争议中鼓励有关各方坐下来进行对话,通过协商的方式化解分歧。这种做法有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多边机构的建设和改革。多边主义的核心之一是国际机构的作用和效力。中国始终重视国际机构,积极参与并推动其建设与改革。例如,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提出妥善解决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并为其发展和改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再次,中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理解合作与互利共赢的重要性。中国一直倡导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互信、互利、平等、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促进参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发言权和代表性。

然后,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在全球发展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发展、减贫、教育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时,中国的减贫经验也为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在多边主义行动中始终秉持对话协商、推动多边机构建设与改革、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在全球发展领域的积极作用。中国坚定地深化与各国的合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然而,多边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如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抬头。因此,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和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一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的“概论”课教学中的认识,仅就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在长期探索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理论深层次上,对建国数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众所周知,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有没有优越性以及优越性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能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但是,所交出的是一份很不理想的答卷,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了,如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1976年我国的进出口额仅13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达到5.8亿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和提高,不少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致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年““””那样的严重失误,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的挫折。

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迅速到来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是我们过去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应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曾以为公有制越公越纯越好,因此在所有制方面,我们曾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

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于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是我们曾经一度把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教条化、神圣化,照搬照抄了前苏联的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如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们也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三是我们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动力是什么?等等,我们有一段时间也不是很清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就不可避免走了不少弯路。

四是受小农思想的影响,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由于这些对社会主义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观念,这就造成我们过去离开了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么,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来建设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早在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就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312在此基础上,同年5月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313这是邓小平最早提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念。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以后,邓小平又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步步深入地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论述。所以,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最直接原因。

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前进一步总会有新问题产生,特别是每项关键举措的推出,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如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起以包产到户为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又如,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据当时担任国务院副、分管对外开放工作的谷牧后来所说的:设立经济特区,“马列主义老祖宗的经典着作中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此先例。”因此,这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尚属首列的尝试,必然要与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传统观念发生冲突,预示了办经济特区的艰巨性。

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曾出现过一场特区要不要办、该不该办的争论,核心问题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有人把经济特区比拟为旧中国的“租界”.有不少人甚至认为是搞“殖民地”,是“资本主义的复活”,把经济特区看作“异端”,等等,各种说法竞相而出。一时间,对经济特区的责难和非议很多。个别到深圳经济特区参观的老同志甚至手捧五星红旗老泪纵横:“这里只剩下这面红旗是红色的了!”[3]135再如,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可见,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迈不开步子。

面对着因国家重大政策调整而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惑,政治家的敏锐告诉邓小平,要想真正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正是基于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在不断深化。1986年12月30日他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2]195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364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针对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着名论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索和思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很久,一步一步丰富,一步一步完善,确实来之不易!邓小平科学地、深刻地、精辟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构建了邓小平理论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它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起,为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有了可靠保证,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邓小平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我们要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成就,来纪念这位世纪伟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

[3]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二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来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

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作为提出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曾经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的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制度属性”这一精辟论述,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互区别。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中国特色”:

1、在所有制结构当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占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了鲜明的不同。

2、在分配关系当中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相对应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方针。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的方针。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我们都可以利用,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们国家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断改革利弊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一切为资本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资产阶级的相对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两级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说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这是从社会制度上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期准备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变革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形式,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种手段,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才能起决定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其次,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关系,不是说全部资源都需要市场调节,有些资源关乎国计民生的就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不合理的市场秩序,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政府面对市场同样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梦奎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逻辑起点。回答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必须循着其酝酿、萌芽、发展和提出的脉络,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历史现场,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国际背景、社会思想基础。

纵观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发展和提出无不与“中国问题”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中国问题”包括:一是宏观层面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历史前提;二是中观层面的中国革命道路探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萌芽发展的历史际遇;三是微观层面的制定和贯彻抗日战争战略战术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破茧而出的直接因素。

1救亡图存的“中国问题”。20世纪前半叶,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击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主权,内无民主。“中国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救亡图存、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是为解答这一“中国问题”,许多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求索,各种主义与思潮相互激荡,最终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魅力成为中国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2探明中国革命具体道路的“中国问题”。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图存的思想武器,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第二层次性“中国问题”,又为其缘起提供了萌芽与发展的深厚土壤。在革命初期实践中,党内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左”倾和右倾错误路线,导致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与此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坚信“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1]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迈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第一步。不同的政治路线带来的革命结果显而易见,但是甚至遵义会议后,部分中央领导人还坚持认为党的思想路线并不存在原则性错误,仅仅是策略上的失误。这就使得从思想原则的高度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道路,显得十分必要。

3认清抗日战争形势和策略的“中国问题”。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救亡上升为最突出的“中国问题”。国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错误论调。“速胜论”认为抗日战争在国际盟国的帮助下会迅速取得胜利,易产生轻敌心理。“亡国论”认为中国军事实力弱,会迅速灭亡,易产生投降心理。两种观点对中国抗战形势的认识都是偏颇的,对抗战百害而无一利。与此同时,党内出现了过分相信国民党、倾向于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活动公开化,对国民党的干涉、排挤甚至迫害政策一味迁就退让,少数人以任国民政府官员为荣等右倾错误思想。在救亡图存历史紧迫感空前突出之时,迫切地需要提出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路线,正确地分析抗战形势,制定正确的抗战方针。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需要,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伊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将其视为理论与方法统一的世界观,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将其作为观察和改造国家的工具”,[2]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其中一些理论探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因子,为此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理论准备。

二是初步探索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对象、动力、性质、前途的理论探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方面,共产党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蕴含着立足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维逻辑;另一方面,探索中得出的真知灼见则直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成果提供直接的理论资源。

三是初步奠定了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阐释与宣传,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践论》和《矛盾论》两部著作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传统中国文化创造性结合,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汲取与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依据。四是初步确立了正确的理论态度。早期共产党人注重探索如何对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提出反对教条式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瞿秋白提出“革命的理论永远不能与革命的实践相离”,[4]李达也提出“缺乏独立见解的、足以窒息生机的教条主义态度,是与生气勃勃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根本抵触的”。[5]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明确提出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党的早期领导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为后继共产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表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下,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理论论争迭起。特别是“中国化”思潮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作了直接的思想理论准备。

中国化思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社会文化底蕴和有益的思想氛围。中国化思潮是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民族文化同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关系的思考。它在文化界兴起,逐渐扩展到历史、科技、哲学领域,形成中国化的学术热潮。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思潮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化思潮由学术向政治实践的扩展,对其提出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一是中国化思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1920年后,中国化思潮蓬勃发展,社会各界都表达了“中国化”的主张,形成了广泛社会共识。教育界,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提出:中国教育要想更有效率就必须中国化。[6]文化界,从先贤指出“要使我们的文化运动中国化”。[6]420陈唯实、张申府等先后提出“科学中国化”“辩证法之实用化与中国化”。艾思奇指出:“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6]387陈序经、瞿秋白、孙本文等人也都曾公开使用过“中国化”的说法。[8]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

二是中国化思潮中蕴含着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逻辑。很多中国化主张都表达了外来思想要同中国情况相结合的观点。庄泽宣指出:中国教育多为舶来品,故不符合中国实际,“要把新教育中国化”。胡绳在《辩证法唯物论入门》中说:“用现实的中国的具体事实来阐明理论,这应该是所谓‘中国化’的意义的另一面。”[9]以上这些主张虽没明确提出“中国化”内涵,但明确提出要立足中国的特殊性与时代性,已涉及其本质内涵,为其提出提供了借鉴。

三是提出注重民族形式,将民族文化同外来思想文化相融合的观点。艾思奇在《关于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中指出:其前提是精通马克思主义,同时“第一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6]420这些中国化思潮,无论是从兴起的本质还是具体表达上,都体现了注重民族形式、民族特点的主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中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参考。

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一个“两头好、中间差”的流变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中间阶段,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不顾中国革命实际,通过中国的教条主义者强推苏联经验,实行严密而僵化的组织控制和思想禁锢。这些做法不仅没有使中国共产党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反而使全党陷入了严重的实践和理论危机。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通过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建党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正确指导推进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进程,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供了前提。特别是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实现从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两次路线的转变,启发和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认识,即革命重心和策略应随着革命形势、社会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共产国际七大前后,出于对建设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主义联盟的考虑,不仅联共(布)调整了苏联的外交政策,共产国际也调整了领导方式,开始鼓励各国共产党独立决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供了组织保障、外部环境条件和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过程是中国革命实践史、思想史、学术史的交织与互动,回顾其波澜壮阔的历程,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一)树立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0]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深入时代深处,揭示时代问题,才能把握时代逻辑,最终解答时代问题。纵观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发展和提出无不与“中国问题”息息相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问题”体现为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历史前提;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救国救亡的真理之后,中国问题演变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得出了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萌芽发展的历史际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统一抗战思想、制定正确战略的现实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破茧而出。

不仅是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时期,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也一直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在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中国问题”过程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最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全新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中央正是抓住了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这一“中国问题”,从而成功地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21世纪,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问题”,主要表征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日趋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着力解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八大以来,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中国问题”,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进而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行。三是推进智库产业化发展,实现智库平衡发展。建立智库产业化发展战略,形成产业格局和产业规模效应,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建立智库发展专项基金,强化基金对智库资金支持,为第三方智库提供更多的资金扶持,鼓励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民办智库多头并举、公平竞争。构建智库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包括课题开展、调研合作,探索人才轮岗交流机制。制定专业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智库评价机制,引导智库产业化、高水平合理健康有序发展。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方法、思想源泉。其缘起于1921-1945年的中国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中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国内因素与国际影响、政治发展与学术思潮推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要有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只有以问题为主导,才能有针对性地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更要真用会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要实现学术层面与政治层面的互动,形成社会共识与社会合力推进理论与实践。过去,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想方法,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今后,仍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术界需全面地立体地考察、分析1921-1945年的历史,包括实践史、思想史、学术史,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来透视复杂的历史,将前人的智慧凝炼成深刻的思想,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四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1]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句深刻的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2.1是人类文明演替的方向。

演替的历史规律:在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文明时代都是由于它的社会运动规则把矛盾激化到了它自己无法解决的程度时才被取代,而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出现则是因为它能克服前一个文明时代的弊端,缓解危机,才具有生命力,工业文明时代,将矛盾激化为两大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公正危机。

工业文明自身无法克服这两大危机,十世纪中叶以来,先期工业化国家和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曾做出巨大努力试图消除上述两大危机,但事实证明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所以生态文明必将代替工业文明。

[2]2.2是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还比较薄弱,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资源浪费随处可见、生态系统退化地令人震惊。基本上每年都能听到类似于巢湖水藻爆发、洞庭湖鼠患、癌症村等等这样的新闻,这些无一不是跟我们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我们生活环境是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2.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5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

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面对的几个主要挑战[5]。

3.1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1.1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文明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摒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只看重经济增长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文明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3.1.2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和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个思想观念,文明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理,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高层次进化。

3.1.3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

3.1.4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3.2区域间,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我国应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待不同情况要灵活应变,总体以建设美好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进行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等,生态环境建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的,不同区域,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虽然有差别,但是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影响每个人的。要树立人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每个人的利益的理念。

3.3如评价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尚无法赋价的情况下建立起符合自然生态环。

[6]境有价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日发布,《决定》指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见我国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目前情况下,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目前对这些问题,我国仍然处于探索和理论状态,并已经初步进行实践。要协调好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个人,社会的协调配合。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快可以从初步的理论探索到现实中的实践。另外可以借鉴外国有用的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完成好一系列任务。

3.5我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仿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大体完成了西方先期工业化国家用3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既尝到了“甜头”,又面临着严重的“时间压缩效应”,(生态环境迅速受到严重破坏),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如何才能花较少的代价去消除?[8]这些问题不可能在很短时间里消除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制定和完善健全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体系,社会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要积极相应国家的政策,大力宣扬与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由接受、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直至内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最终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革新,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个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将由我们共享,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

结语人类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努力,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在不断改变。当前人们所说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生存方式的改变。虽然发展是人的本能要求,无可非议,也应受到尊重,但从“可持续”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以损害他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为代价,否则就要遭到报复。当前,以和谐与公正为旗帜的生态文明,正以巨大的魅力证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和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正确与成功,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http://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补偿问题。

http://从国际贸易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

http:///xz_20***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及出路探析1.2.3.4.5.6.7.8.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五

践行多边主义是指在国际事务中遵循多边主义原则,以合作、平等和共赢为核心,通过多边机制解决问题,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环境、安全和文化五个方面分析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并结合个人经历,阐述践行多边主义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多边主义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

多边主义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体现在国际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中。通过多边机制,各国可以进行平等的谈判和合作,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在我参与的一次联合国模拟会议中,各国代表以平等和协商的态度共同商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这次会议不仅激发了我对多边主义的兴趣,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多边合作在政治领域的重要性。

多边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来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合作。在我学习国际贸易的课程中,我发现践行多边主义可以促进贸易的平衡和发展,为各国带来更多合作和互利的机会。

第三段:环境问题中的多边主义践行。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联合起来解决。通过多边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环境目标、分享先进技术和经验,并提供资金支持。我参与过一次全球环境保护论坛,看到各国代表围绕环境议题进行友好对话和合作,深感践行多边主义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多边主义在安全领域的践行体现在国际间的冲突解决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通过多边机制,各国可以进行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安全。在我参加的一次联合国维和培训中,不同国家的军事人员通过多边合作学习和讨论如何提高维和行动的有效性,加强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第五段:文化交流中的多边主义践行。

文化交流是多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交流,各国人民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尊重和友谊。在我参与的国际学生交流项目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文化,也了解了其他国家的文化。通过这种多边交流,不仅增进了友谊,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在整个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践行多边主义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手段。多边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各领域的问题,也能促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共同发展。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将积极投身于践行多边主义的事业中,为建立一个和平、安全、繁荣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篇十六

摘要: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祖国统。

一、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战力思考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新疆稳定、发展、反对民族分裂。

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新疆各项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新阶段,进入了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新阶段,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把握住历史性机遇,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国家对新疆发展的重视。

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新疆发展的历史机遇。

新疆发展和稳定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意义,提出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谋划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使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更加成熟: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制度保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新疆有明显的区位地缘优势,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有改革开放以来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有大为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取得积极进展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有利因素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大步迈进。

3、从思想和行动角度推动新疆发展。

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历史性机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安,离不开中央和各省市的支持,但根本上要靠新疆自身努力,靠各族干部群众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靠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真正把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变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挥本地优势,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新疆的各项优惠政策,才能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发展实际的新路子。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上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在天山南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的信心和决心。

二、新疆稳定是跨越式发展前提。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新疆的稳定是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新疆稳定了,解决了民族分裂的问题,才可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1、坚持稳定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出“反暴恐、讲法制、讲秩序”,围绕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特大恶性暴力恐怖案件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了维稳工作常态化;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确保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夯实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引导舆情,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加大对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敌社情复杂区域的管理和薄弱部位的综合治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2、发展才能带来新疆长久的稳定。

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做好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新疆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3、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新疆发展。

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新时期新阶段如何以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全面引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活现代文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发挥现代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努力在全区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广泛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重点进行党领导人民的创业史、奋斗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激扬各族干部群众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各民族共同建设美好新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心同向同调同力,不断熔铸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美好新疆的强大合力。

1、凝聚群众力量。

当前,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全社会的注意力、关注点和兴奋点,已经集聚到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疆上来,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充满期盼、充满信心。各族干部群众满怀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满怀着对援疆省市人民的感激之情,积极投身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伟大实践,全社会呈现出团结、创新、求实、奋进的精神风貌。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用改善民生这把钥匙开启百姓心门,为各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演奏新疆旋律的激昂乐章。

2、建立统一思想。

行好职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在维护稳定上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注重从源头抓起;在实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上解放思想,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社会氛围,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在依法治疆上解放思想,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造就现代公民,使经济社会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不断提升各族干部勇于创新、科学执政的能力,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事业的大发展,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经济的大跨越。

3、弘扬“新疆精神”

“新疆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旗帜。精神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各种丰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内涵的提升、锤炼和内化。当前,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正在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新疆各族人民一定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天山南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416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