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研究和设计,编写出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任务繁重,我们需要编写一份教案了吧?在编写教案时,可以参考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技巧。接下来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一
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深深母爱。
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斗笠 感 故乡的温暖
闻 故乡的芬芳
戴 故乡的明月
1、同座的为一组 再读课文,一个读一个听,说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开始!
a 、读 b 、指名说自读后或者听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2、师小结: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刚才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是呀,“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今天这节课很多地方我们会用到这一方法。
1、讲解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读诗)(2)这一小节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浓浓的母爱?(走到哪里,你都是故乡的一朵蘑菇,娘在梦里也能看见你挺直的身影。)
(3)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希望孩子在外能身体健康,堂堂正正做人)
(4)你能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5)师评价
(6)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还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用心体会作者情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就能读出作者的感情。
2、小结学第一节的方法。(出示)齐读:(1)自由读诗 (2)找出小节中最能体现母爱的句子。(3)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愿?(4)将你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朗读出来。
3、运用以上方法学习以下(2——5小节)中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小组合作学习。
1、讨论:本诗为什么以“斗笠”为题?(一物寄情深)老师提示:伞、碗……
2、说一说:生活中哪件事物令你想起浓浓的亲情?
(每天的营养早餐、整洁舒适的卧室、凝聚爱心的药丸、温暖贴心的毛衣……)
3、交流: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4、喜欢整篇课文的同学请你们一起大声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吧!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美和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想象美。)
5、小结全诗:这是一顶特殊的斗笠。戴上它,孩子在异乡能听到故乡的声音,感到故乡的温暖,闻到故乡的芬芳,望见故乡的明月,其实这都是来自故乡母亲的爱。
6、你们想把母亲的爱读出来吗?(想)那就请你们一起读吧! 7、评价。
提示:(假如你就是那“孩子”,会用什么样的诗歌来回答“母亲“呢?有兴趣的同学可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自创诗歌,用文字的形式告诉老师吧!)(拓展延伸)
1、学生创作诗歌。 2、展示作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斗笠》这首诗。它是特殊的斗笠, 不舍;是牵肠挂肚的思念;是圣洁无私的母爱。让我们大喊一声:“妈妈,我爱您!”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
板书:
做 故乡的蘑菇
听 故乡的声音 乡情
斗笠 { 感 故乡的温暖 }
闻 故乡的芬芳 母爱
看 故乡的明月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二
1、懂得什么叫启事,写启事的作用。
2、会写常用的招领启事,归还启事等,懂得启事的书写格式。教学重点:学会写启事
写招领启事的注意点与书写格式
1、出示“招领启事”,说说这则启事“公开说明”了一件什么事?
2、写招领启事有哪些要求?为什么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
3、说说写招领启事的书写格式。
招领启事
我在操场上拾到十元钱,请失主到我处认领。
红星小学 王小刚
6月1日
1、根据课后题1(1)写招领启事。
2、集体评议。
3、修改誊抄。
启事的种类很多,但格式基本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写一种“寻物启事”。
1、读“寻物启事”,说说寻物启事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写“寻物启事”?
2、写“寻物启事”要写明什么内容,注意什么?
3、写“寻物启事”与“招领启事”有什么异同点?
1、根据课后题1(2)写一则“寻物启事”。
2、评议修改。
3、誊抄在作文本上。
1、请按照下面的内容写启事。
(1)四(2)班陈亮同学在学样游泳池边拾到一件衣服,希望找到失主,归还原物。
(2)学期即将结束,学校体育室在整理器具时,发现少了两只篮球,希望忘了归还这的班级速来归还。
省略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三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按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片段。
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师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好黑色笔、红笔和原稿纸。
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温故知新,审题,自主汇报习作选材:(6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说一说,看表格中空白处该怎样填。(出示ppt)
《钓鱼的启示》——作者钓到一条大鲈鱼,还未到开放捕捞时间,父亲坚持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设法赶制毛衣实现梦想;举办别致的时装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也是这样。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获节时议论花生——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书:生思考时师板书“生活的启示”,然后生汇报,师板书。
三、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选择写作题材:(5分钟)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就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因为他善于联想,思维活跃。一时联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来帮帮你,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儿礼物(出示ppt)
你苦练书法,有一天,你的书法作品获奖了,此时,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场篮球赛,,我明白了。
妈妈让你独自去买菜,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年学骑自行车,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静下心来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要求写一个片段。
四、自主习作,写一个片段。(10分钟)
题目:一件给我启发的事。如果能自己拟一个更贴切的题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现)
生:取出原稿纸和黑色笔,写作片段。
师巡堂,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师生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12+3=15分钟)
片断练习评价表
作者习作题目年月日
评价项目
分值
(100分)
自评
组内同学评
教师评
总平均分
(100分)
1、拟题贴切,有创意
10
2、有条理地将事情写完整,能有意识地详写要点。
40
3、善于联想,并能用一两句关键词句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30
4、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10
5、书写规范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
一句话点评(作者本人、同学、老师均可在此留言)
请学生取出综合评价表,参照综合评价表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小组互评(5分钟)
2、代表上台评:(10分钟)
随机选择几个个合作小组的几篇代表作,师生合作点评。主要就表中的评价项目的第2、3两点来点评。可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评,学生评完后老师点评。
优秀的作品,将发表在下周的第一期《五三之声》班刊“经典片段”一栏中。
2、点评教师作品:(3分钟)
呈现教师的随堂作品,并按例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六、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生活往往用“启示”的方式给我们以馈赠。善于积累,善于思索,善于总结,我们也因此不断地成长。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并完成这篇习作,写出得意之作,向班报编辑部投稿。
作业:课后继续修改并完成整篇习作,明天交。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四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通过了解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学习抓住重点写作的方法。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小故事。
1~2课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都是人,但你们知道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猿猴变的、是女娲造的、是上帝造的、是神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有神话的回答,也有科学的解释。那么,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人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归功于一个叫女娲的女神。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吧!出示课题《女娲创造人类》,齐读。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3、分小组读课文。
1、出示女娲挂图。这儿有一幅女娲的画像,美不美?我们也可以将她画得更美,传说中女娲是一个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让我们一起步入神话的殿堂,走进“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
2、同学们随着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指名提问,有三到四个问题后,让同学们主动回答一下,再接着提问,接着讨论回答。注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进行分析解答。
3、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分几步展开叙写的呢?
分三步: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造人的方法是什么?
(3)怎样让人一直生存下去呢?
分四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出第一个人的?
(3)怎样才能造更多的人呢?
(4)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教师:我觉得两种分析都对:一是概括分,一是具体分,我们暂且按第二种分法吧。谁能回答这四个问题呢?(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同学们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用喜爱的符号勾画出来,再全班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
老师也有两个问题,我们共同探究一下。(可分组讨论。)
第一个问题: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作者又赋予她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她又是一位母亲的化身,女娲创造了人,使她得到了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疲倦的身影,正显露出一位的母亲勤劳、智慧、伟大。我们姑且把她视为一个“人”吧,说说看,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是一个神通广大、勤劳、大公无私、感情丰富、充满爱心、有智慧、极其聪明、手非常巧、慈祥……)
归纳:就以《女娲创造人类》为例,它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等。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故事的情节是虚构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象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神话之所以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强,对我们有教育意义。
1、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近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关于人类的起源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课外去找一找,读一读。教师推荐阅读《伊甸园里》,请同学们说说同样是神创造人类的神话,中西方有没有区别。
2、神话既然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对它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的改造,请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合理的想象,或许你的想法更高明,更有吸引力。指名交流自己的想象。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五
3、训练学生感悟并运用通过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回忆课文,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鸟国迎来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围绕金奖章,课文详细写了两个场面,分别是什么?(板书:争奖章、颁奖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鸟儿们的不同表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借助学习提示自主学习这一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文中鸟儿争奖章的部分,划出描写鸟儿表现的生动语句,并从中体会鸟儿的性格特点。
交流:
(1)你觉得哪些语句对鸟儿的表现描写很生动?(生自由读句子)这句话抓住了对鸟儿的什么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你感受到这只鸟儿的什么特点?(生谈体会)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鸟儿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带着表情、动作生动朗读)。
小结:在得知使者要来颁发奖章的消息后,鸟儿们一扫往日彬彬有礼的样子,争得不可开交,展现出了他们骄傲自大、自私自利、阿谀奉承等性格特点。
(2)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如果把鸟儿们的表现想象成一幅画,你想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争名夺利)。
(3)所有的鸟儿都在“争”吗?哪一只鸟儿与众不同?
(乌鸦),请你找出描写乌鸦的句子读一读。如果把乌鸦的表现也想成一幅画,也请你给它起个名字?(默默奉献)。
四、过渡:使者捧着奖章来到了鸟国,面对金奖章,鸟儿们前后又有怎样不同的表现呢?(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2:默读颁发奖章这部分课文,划一划鸟儿们前后表现有怎样的变化,思考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
(1)读一读你划出的描写鸟儿表现的精彩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鸟儿怎样的心情?(生结合句子中出现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群鸟面对金奖章时的强烈渴望与迫不及待)。
(2)然而使者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将奖章颁给这些鸟儿,而是出乎意料地颁给了--乌鸦。对于即将挂在脖子上的金奖章,乌鸦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你从中感受到乌鸦怎样的品质?(生读句子,体会乌鸦的谦虚)。
(3)面对功劳如此大,却又如此谦虚的乌鸦,群鸟最终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鸟国的一员,看着眼前“美丽”的乌鸦,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自己、乌鸦或大家说些什么?(角色换位深入体会主题)。
五、我们来回顾一下群鸟和乌鸦在颁发金奖章这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出示幻灯片,对比显示)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荣誉不是“争”来的,只有踏实做事、默默奉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才最受人尊敬)。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生自由谈)。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六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
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
【第二课时】。
一、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二、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三、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议深情。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五、记生字。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七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涟漪”“舒适”“心旷神怡”“踱步”“钳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4、领悟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领会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自己从鹬蚌相争中受到的启发。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1~2课时。
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
(课件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先学故事,再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相争”写在下面。)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读得正确吗?
3?读词记形:
鹬:“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鸟,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左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矛”字,下面不是“同”,可要仔细观察了,是同字框里加“八”“口”。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钳:什么意思?做一做这个动作。能用这四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钳鹬。)
(二)读故事。
1、过渡:故事的发生都有时间、地点。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2段。
(2)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应该怎样朗读?(引导学生带着一种欣赏陶醉的情感,用优美舒缓的语气来朗读,边读边想象这幅迷人的画面,想象水鸟和河蚌们的自由自在。)
(4)指名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了解故事是怎样发生的。俗话说有果必有因,那么它们相争的原因是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3~5段,然后与周围同学交流在朗读中的发现。
(2)全班交流,了解:和暖的阳光、柔柔的微风,是河蚌张开蚌壳,在舒适惬意中进入梦乡的原因。正因为河蚌张开了蚌壳,又睡着了,所以才没发现身边的危险,使得鹬鸟有机可乘,一嘴朝河蚌的肉啄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一种享受的语气,读出河蚌的舒适惬意、心旷神怡,读出鹬鸟看到鲜嫩的河蚌肉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3、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讲读第6~12段。
(1)过渡:由此发生了鹬蚌相争的故事。此时,它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怎样的呢?哪几段进行了描写?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描写河蚌的语句,一组读描写鹬鸟的语句。读后评议,是否读出了河蚌的生气和鹬鸟的后悔。
(2)它们相争的时间有多久呢?用“——”勾画句子(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学生读句子,结合课文插图,想象鹬蚌相持的画面,感受相持时间之久。
(3)此时,在你们头脑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鹬蚌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小组合作找原因,再全班交流。
(4)指名读9~12段,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或两人一组,边读边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再指派代表上台表演。课件(小黑板):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河蚌反唇相讥:“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让学生反复对读,感受它们的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引导学生从鹬蚌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了解相持的直接原因:它们都只想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5)猜一猜: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三)明道理。
1、发散思维,同桌说一说。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渔夫提走了鹬和蚌,心想:。这时的鹬和蚌垂头丧气,鹬心想:,蚌心想:。
2、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合作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3、小结:课文在优美的景物描写、生动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行为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中告诉了我们一个哲理: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1、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这是原文,读一读吧!(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原文。)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八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1课时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九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
2、通过练习,把左右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一课时。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1、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2、一起做一做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课
1、出示“松”
(1)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左右部分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2)教师相机介绍: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应使左右两部分的长短、宽窄、高低适当,搭配合理。
2、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四、学生练习
1、学生临写,师巡视。
2、展示学生作品,指名评议。
五、巩固练习。
六、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总结。
七、了解书法文化常识:学会读帖。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抓住人物的语言感受福楼拜的善教和莫泊桑的勤学。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听写。
2、交流人物资料。
三、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
1、几次拜师?分别在哪里写到?
2、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次“请教”
1、自由读2——5自然段,看看莫泊桑怎样请教的,福楼拜如何指导的?
2、通过莫泊桑的话体会他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3、抓住福楼拜关键的话“功夫还不到家”,品味大师第一次指导的针对性。
4、福楼拜认为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体会福楼拜就是指导莫泊桑在观察方面肯吃苦,勤练习的。
5、感受莫泊桑“万般无奈”的心情及困惑。
五、学习第二次“请教”
1、抓住人物的语言特点,感受福楼拜的善教。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六、小结。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一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课件。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心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它是什么。
(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六、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二
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念,进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1、 学生预习课文。
2、 根据学生家庭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琦君,走进她的美丽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
板书课题 7*桂花雨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指名说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指名说。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 有感情地将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 重点品味摇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不说是件大事?理解 “总是”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自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相机指导)
齐读。
1、 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指名说。
3、 联系整段课文,由“可是”体会到什么?
4、 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
5、 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 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6、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8、 指名说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 ,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的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9、 而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0、 小结。(板书 香 思 乡 浓)
1、 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诵,抄写下来。
2、 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三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四
学习目标:
1、学生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灵活运用。
2、认记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波、游、戏”3个字。
3、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4、续编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随文识字,自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6、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陶冶情操,升华感情。
7、培养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题激趣。
1、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首古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尽浪,入竹万竿斜。(出示课件引入)。
设计理念:运用动画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一开课就感到课的新颖,有趣,从面投入十分的学习热情。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3、读题后(点击课件“图片”)引入本课教学。
过渡语:风常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风?有过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设计理念:这一课件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风吹叶动水波荡”,这时课件的出现既再现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配以轻风拂过声,营造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出示“课文”课件,看、听诗歌。(要求学生标清小节,勾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自由识字(点击“生字”课件)。
a.学生利用自制的字卡,与同学互帮互助。
b.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c.集体齐读字词。
d、把字宝宝送回句子中读一读。
设计理念:“生字”课件的及时出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灵活的识记字词。学生动手动脑,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再读全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议一议:诗中的哪些词句能发现风的踪迹?(板书略)。
设计理念: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感知文本。体味中华文字的魅力。
三、抓重点词句,精读感悟。
1、过渡:
风就像一位淘气的娃娃,是那样的活泼可爱。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细读品味。
设计理念: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分别指名赏读。(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随机精读感悟三个小节。
a、指名读,集体评议。
b、抓重点词读读感悟微风轻拂的意境:颤动-抖动;林木点头;起波-荡起波纹。
c、指导赏读。(读出对风的喜爱,语气轻柔、愉悦的语调)个别范读、齐读、小组赛读。
d、画一画风(分小组画)、展示评比。
设计理念:三节课件都可以分别点击出重点词语,帮助学生体验情境。同时伴着轻柔的音乐,徐徐送来的微风,在充分的诵读中,让课堂诗意流淌,诗意浓浓,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3、想一想,这三节诗所描写的是一样的,如果说不一样,请具体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理念:体会三节诗所描写的风力的大小不同,感悟诗人精巧的行诗设计与安排。
四、拓展练习。
写一写风,积累背诵我能行。
1、当个小诗人,同桌互说。
2、(出示课件)完整地编一小节,集体交流。
设计理念:此处课件及时出现,可以积极地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积累背诵。(将续写的小诗和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创作成功的喜悦)。
4、选读精美的小诗。
a、课件出示。
b、课外自读。
设计理念: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把学校小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才是我们教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三尺讲台、一本教育科书,把学习的语文学习引领入生活,培养会终生学习的学习型学生。
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是重要的。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要让学有余力的孩子跳一跳,摘得苹果。
五、小结。
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风就在我们身边。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细心的孩子一定会找到更多的“自然朋友”。
教后反思:
由于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中感觉得心应手。学生读得有感情,大多数能背诵。识字方法交流时,虽然,发言的孩子不多,但是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好,特别是记“游”的方法:一片水域方方正正,一名男子卧在水面上,有趣又巧妙,学生记忆深刻。
不足之处是:课件的设计有一点问题,动画态的画面运用过多,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冲淡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后的课件应多以文本的形式,突出语文的特性。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抓住不同季节的典型景物。
2、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描写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运用本单元课文中观察和描写的方法,表现季节的特点,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设计:
1、用简短的语言,抓住典型景物,表现季节的特点,但不允许说出季节的名称。
2、指名猜想同学们描述的是哪个季节,要求不仅说出是什么季节。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1、创设情景,学习表达。
你们最喜爱的季节是什么?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2、出示范文,引导表达。
要求学生朗读范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组织讨论,相机归纳:抓住春天的特点,抓住典型景物的形态、色彩、变化,从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象到的等不同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得便法手法进行细致地描写,描写有序,语言生动,抒发真情。
3、鼓励学生抓住季节特点,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变换观察角度和表达顺序,重选典型景物以及任务的衣着、开展的活动,改写、补充、续写范文,启发学生多角度构思,多角度描写,防止个避免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六
1、感受时间的重要性,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
2、初步学会珍惜时间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本辅导活动重难点是认识珍惜时间的意义,初步学会珍惜时间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1、跳绳、毽子、口算测练纸、彩纸、练字纸、。
2、手风琴。
3、故事“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4、“生命度量尺”。
5、“逛市场”的卡片。
6、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热身游戏。
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称叫“我是闹钟人”,我们来模仿闹钟。老师说:“12点——请你举起你的手,3点——请把你的手放平,说“铃……的时候,请你全身抖动几下。”好!现在让我们试试看!12点——1点——3点——4点——6点——9点。看来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2、导入主题。
对于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聊一聊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时间。
(二)争分夺秒。
2、分组:
这里有毽子、跳绳,谁愿意来尝试一下这两项活动?(每项指定两名学生)每个人面前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四项活动——折纸、写字、口算。剩下的同学按1—3重复报数。数1的同学请站起来(12人),你们做口算题,数2的同学请站起来(12人),请你们站起来,你们写字,数3的同学站起来(12人),你们折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分钟的成功和快乐。计时开始!
3、学生动手操作。
4、交流:对于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一分钟过得很快(累)!(你做了多少?预想到会有这么多吗?)还有没有比他更棒!(多问几组)。
通过一分钟的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价值,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珍惜时间意识的形成。
(三)日积月累。
1、过渡:我们很棒,真的很棒,在短短的一分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精彩。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冯可欣、刁美琪几名同学更棒呢!(手风琴展示)讨论:欣赏完她们的演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演奏的真棒!要是我也会就好了!)预设:有人说很辛苦时,师:你觉得很累,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好不好?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有的学生说很羡慕你们!你们刚才听到大家的掌声的时候,你心里开心吗?为什么?(平时辛苦练习没有白费……)。
2、采访:看来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们!我们来采访一下他们的才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你们练习拉手风琴多长时间了?每天都是什么时间去练习?怎么样练习的?)师引导:平时,我经常看到你们做完眼操就跑着去音乐教室了?为什么?就为抓住这一分一秒的时间,刻苦练习,能够练出成绩,在众人面前有一番精彩的表演!
小结:每一份成功都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日积月累。播下时间和勤奋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和得意的果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刚才这几位同学那样,令人佩服、令人羡慕。只要你愿意和时间赛跑,只要你抓住珍贵的分分秒秒。
这是上一环节的深入,精彩可能是瞬间的,但大凡成功都来自于一分一秒的付出。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日积月累在获得成功中的价值。同时,作为正面例子,让学生感悟合理利用时间的意义和价值。
(四)时光隧道。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奇地一问,续而又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现在他叫小明,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2、小明会怎样呢?请大家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
预设:(1)小明每天都会按时到校上课,而且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抓紧时间写作业,放学回家后抓紧时间写作业,不在一边写作业,一边玩了。(2)还和原来一样。师引导:听了这个故事,你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呢?按照你希望的那样去编故事的结尾!(3)长大后做老板,做善事。师引导:你真是个有爱心的人。就像他说的,他长大后的作为,以及他有一定的实力去做好事,都源于他少年时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
如果说,“日积月累”是正面事例,那么这里就是设置反面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时间流失,浪费时间的惋惜和遗憾。闭目倾听和音乐渲染,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把珍惜时间的观念迁移到自己身上。在此,老师也可根据学生编故事的反馈,给予简评,以便调整下面的环节。
(五)生命度量。
1、过渡:通过《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假设我们的生命线如同这长长的纸条。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活100岁。我们现在几岁?(10岁左右)请你撕去10以前的日子,把它放在地上,因为这是过去的日子。这段时间已经过去,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的消失了。我们预设在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也就23岁左右,那么请你将23岁后面的参加工作以后的日子撕掉,并将这长长的一段纸条放在地上。下面再看看我们手中的纸条,这就是剩下多少在校学习的时光。
2、操作体验交流: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
预设:(1)剩下的时间很短,剩下的时间和你整个人生相比是那么短暂,我们一生可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没有多长时间……(2)我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可以学习的时间。
在模拟状态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价值。感知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激发其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动机,同时也澄清了学习的目的。
(六)时间市场。
1、过渡:同学们都发现了,(是呀!就像他说的)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与漫长的人生相比,少得可怜。这一段时间,除去吃饭、睡觉,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而用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恰恰能够换来工作以后那么长的岁月的精彩。在这短暂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愿意做点什么呢(希望做点什么?)。
2、活动:下面就来制定一个小的学习计划,可以是一方面,也可以是几方面。(试着结合自己的实际,平时在利用时间方面有没有做得好的方法或者现在想要注意改进的地方都可以)。
指名说。
指导:什么时间做什么?计划不一定多就好,哪怕一点只要你能够坚持下来,就很棒了。时间不一定停留在下课的时候,还可以是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是晚上睡觉前;学习不一定都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学习拉手风琴也是一种学习。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然后把它写下来。
一会儿写好了,我们拿到时间市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动手写小方法。
学生尝试管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用宝贵的时间去获取什么”价值澄清的向导之下,首先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节约时间的方法。然后,通过时间市场活动,以市场为情境依托,与同学分享、交流好的方法,体现心理活动的自助和互助。同时,引导学生自创时间格言,以格言为激励机制,来督促自己。
(七)活动总结小结:许多同学都在时间市场这个活动里找到了很多好方法,或者制定了自己的小计划。真没想到,原来有那么多节约时间的方法啊!咱们就不一一介绍了,请其他同学按顺序把你的小计划或者小方法贴在时间市场里,我们课下继续交流学习,以此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实现目标,创造无限的精彩。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话的含义我们都知道,但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时间真的像流水一样,只能流去不能流回!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倍感时间的珍贵,更感受到了你们愿意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因为更多的精彩与成功等着我们去创造!那还等待什么?就让我们一起与时间来个比赛吧!你们准备好了吗?好,出发!
最后总结点题,并号召学生以自己创造和寻找的方法,即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节约、规划时间。同时,并提出希望节约时间需要持之以恒,自我监督。
教学目标。
1.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搜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加深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生共同朗诵文嘉写的《今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谈谈自己读了《今日歌》的感受与体会。
3.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4.师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
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尽管那几步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林清玄)。
5.师简介美文大师林清玄,并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师: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有人说,读他的散文有如饮一杯甘美的山泉。今天,我们有幸品尝的这杯山泉名字叫——(生读课题《与时间赛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搜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一。
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一个记号,再回读。分别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检查读文:检查重点词,句,段。
2.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这样的句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读好课文,品味感悟。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找出写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感受的段落。说说自己的理解。
1.齐读课文第9段,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
2.再读课文第9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师:有人说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是一杯甘美的山泉,山泉可不同于可乐,酷儿等饮料,一尝就知道是什么味,它必须慢慢地,细细地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甘美才会由心而生,回味无穷。让我们来静静地默读课文,静静地品味《和时间赛跑》这杯山泉,看看你能品出什么来。你品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地方一知半解,什么地方莫名其妙的,都请你用笔做好记号,这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
4.交流汇报,读好重点语句和段落。
五、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1.再次朗读课文第9段。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4.生交流自己父母和时间赛跑的情况,再次读第9段。
5.说说自己怎样和时间赛跑。
六、创编惜时警句,拓展延伸。
1.师谈想法:老师读了这句话也很有感触,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出示:
和时间赛跑,是一种竞赛,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乐趣。
2.学生动笔创编惜时警句。学生交流评价。
3.相互交流自编的警句。
4.让我们在诵读珍惜时间的名言中结束这节课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关汉卿。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英国·培根。
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时间。——德国·贝纳姆。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则故事。
2、学习故事《牧童和狼》、《蝉和狐狸》,能结合课文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故事给予的丰富而深刻的寓意。
3、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1、小组交流:你解决了预习作业中的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小组内先试着解决,再大组交流。
1、牧童开始大叫“狼来了”的目的是什么?
2、村民们开始怎么做的?几次受了骗后会想什么?说什么?他们态度为什么前后不同?
3、牧童前后两次大叫各是什么心理?(练读句子)说谎的结果怎么样?
(:学语文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书本,超越书本,从语言文字中解读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5、练读这个故事。
二、读故事《蝉和狐狸》、《狐狸和乌鸦》,比较这两则寓言有哪些异同?乌鸦为什么受骗,而蝉为什么没受骗?。
1、这两个故事中,狐狸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2、蝉为什么没有受骗?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品读。
3、为什么乌鸦会上当?结合寓意,谈感受。
4、你遇到过或听说过像狐狸这样的人吗?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人?
5、练读这个故事。
(学习建议: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故事的相同点,再深入到每一个故事中,紧扣课文语言,在语言的比较中走进人物内心,联系生活,找到不同点,丰富感知,领悟寓意。)。
三、选择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1、《牧童和狼》这则故事中,牧童第一次大叫时的心理是,狼真的来了后,他大叫的心理是。
2、《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受骗是因为;《蝉和狐狸》中的蝉没有受骗是因为。我们从这两则寓言中懂得了。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狐假虎威兔死狐悲鸡鸣狗盗蛛丝马迹杯弓蛇影亡羊补牢。
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花言巧语。
(重点推荐: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使自己的知识更为丰富。)。
学了这三则寓言故事,我最想说的是。
一、阅读《伊索寓言集》,完成以下的习题。
1、《伊索寓言集》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如、、。其中我最兴趣的一个故事是,它主要讲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我知道了《伊索寓言集》的作者是(国家)的一个奴隶,生活在(时间),是个编寓言故事的能手。
(重点推荐:我们要利用语文课本,由精读到博览,由课内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拓宽阅读面。)。
二、(选做题)找一找生活中的“撒谎”小故事,试着写一令自己反省的短文,注意学习寓言的语言之简洁美、内涵美和语句美。(另附纸)。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八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同学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回顾“词语盘点”
1.同学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誊写竞赛,引导同学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同学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效果加以展示.
1.激情导人.
俺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俺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同学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同学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同学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同学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至乐无如读书.——郑胜利。
5.鼓励同学课后将自身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十九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任务。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综合运用语文素养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提倡学生开展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这一课是我从教以来上的第一节语文课,之前我几乎没接触过语文教学,经过听课以及和学生近两周的接触,我对五(7)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有些了解。这些学生是在吉老师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相对普通五年级学生,他们有更强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对语文教学极其生疏,不懂该怎样钻研教材;不懂该怎样用教材去教学生;更不懂该怎样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吉老师的常态课都上得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学生的思维活跃、语言细腻精致,不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是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平的,这就更使我紧张。我只是听了吉老师几节课,就斗胆教吉老师的学生,心里揣揣不安,但不管多困难,总要迈出第一步,哪怕失败,也是宝贵的。
(一)教学内容分析:
《松鼠》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出自法国博物家布丰之笔,文章用词凝练,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对松鼠的吃食、外形、居住、行动、搭窝、生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当的介绍,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分析得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松鼠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比较善于对课文文本进行分析,有能力很好的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尝试着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析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课文,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背诵文章中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做一些语言积累。
(四)教具:课件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哪几个方面写松鼠的。
(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对文章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了解怎样运用文字表达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生:喜欢。
生:不喜欢。
学生活动。
学生朗读并思考。
生:外形居住生活习性。
生: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
生解释“漂亮”。
生解释:“乖巧”。
生解释“驯良”。
生读第一段并画出描写松鼠漂亮的句子。
生自由读自己画的描写松鼠漂亮的句子和重点词。
生齐读描写松鼠漂亮的句子并分析。
生用自己的话理解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词语。
生:生读“衬上一条”到“歇凉。”
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
生:原文更具体、形象。
生:松鼠吃什么东西。
生:读“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那句。
生:用来形容人。
生:布丰喜欢松鼠。
生:布丰把松鼠当作人看待。
生自由读。分析课文中的词句是怎样表达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的。
生:居住渡溪储食搭窝生育。
生:建筑师。
生用课文中的话说说自己喜欢松鼠的理由。
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
师:我也喜欢小松鼠。
师:相信你学习了
师:我们来看看,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是怎样描绘松鼠的。
师:请大家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用曲线画出来。
师:读过两遍课文之后,谁能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松鼠的?
教师引导。
师:用一句话概括松鼠的特点。
(板书漂亮、乖巧、驯良。)
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松鼠的漂亮的。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描写松鼠“漂亮”的句子。
师: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师:大家都来读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漂亮的?
教师指导。
什么叫清秀?
松鼠眼睛闪闪发光,它的眼睛又不是灯泡,怎么发光?矫健,轻巧都是什么意思?
教师辅助学生。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矫健:强壮有力。
轻快:不费力。
敏捷:迅速而灵敏。
机警: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
玲珑:精巧细致。
师:松鼠的尾巴最有特点,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原文“玲珑的小面孔”到“歇凉,”强调“衬、翘、躲、歇”等词。同时出示对比句子。)
师:“衬”是什么意思?“翘”是什么意思?“躲、歇”又是什么意思?
师帮助学生解析:
“衬”:是衬托,表示松鼠已经很漂亮了,有了帽缨形的尾巴就更漂亮。
“翘”:有动感,有活力。
“躲”:松鼠拿自己的尾巴当做伞,躲避阳光,有情趣。
“歇”:像人那样,累了就“歇着”,把松鼠当作人来描写,生动、有趣。
师:对比上下两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作者用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动了。
师:第一段还有哪些描写?
师:“送”是什么意思?
师:说明松鼠很优雅。
师: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的,作者为什么要用在松鼠身上
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辅助学生理解。
师:从哪里写出了松鼠的可爱?
师:谁为大家读一读。
(出示课件:第四段,强调“先再用然后”等词。)
(板书:先再用然后。)
教师抓住重点词分析课文。
师:松鼠就像我们人类的小小建---
师:它的作品多么精巧、实用啊!松鼠真“乖巧”,它智慧、勤劳、关爱家人,和我们人类的情感使一样的啊!
师:
摘录下自己喜欢的段落,任选一段背诵。让我们记住这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通读课文读通句子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段意
抓住外形描写的词句分析第一段
抓住语言特点分析第二段
粗读第三段通过朗读分析课文了解写作方法
抓住重点词分析第四段体会人文情感
粗读第五段
针对学生的思考和发言,给与语言激励。对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进行提示。
统编五年级的语文教案篇二十
第1—3课时(复习字词)。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册生字词字形,特别把难写的字掌握。
2、理解本册重点词的意思。
3、对本册中出现的字词的练习类型加以巩固和强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多音字会查字典,掌握字词字形、词义,能对字词进行灵活运用。
难点:能改错别字;理解词义,会搭配词语和据词定义;近义词辨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本册一二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两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1、回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2、教师出题,学生口头回答。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本册三、四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两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多音字。
1、找出课本中的多音字。
2、学生口头组词。
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
六、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读本册五、七、八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三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同反义词。
1、教师口头出题,学生回答。
2、总结方法。
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
六、教师小结。
第4—6课时(复习句子)。
教学目标:。
1、复习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会扩句和缩句,特别是会缩写“把”字句。
2、复习省略号的用法,了解省略号在指定句子中的用法,并练习使用省略事情和顿号。初步学会使用破折号的用法和引号的又一用法。
3、复习修改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句子;会修改多种类型的病句。
4、复习仿效例句改写句子,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时间或地点移到句首等,感受不同的语气。
5、复习用“清秀”、“悲痛”、“似乎”、“也许”、“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只有……才”、“只要……就……”等词语写句子。
6、复习运用“因为……所以……”“只要……就能”“即使……也”“不但……而且……”“不管……总……”“只有……才”“一……就”等关联词语填空。
7、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仿效例句改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用上有关的词语写句子。
难点:标点符号的用法,关联词语的用法,和省略号的作用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一、复习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让学生在具体的句子练习中进一步巩固。具体的题目略。
2、复习变换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改写句子;。
3、复习仿效例句改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
4、在这些句式的复习中,都以句子的练习与评议为主,在练习与评议中巩固。
5、在口头回答是仍然把机会尽量多的`留给学有困难的学生。
二、缩句:
1、让学生说说一般的完整的句子的类型。
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
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有什么。
谁(什么)能怎么。
2、学生进行书面练习纸上的缩句练习。
贝多芬纯熟地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
少年宫展览室里展出了同学们创作的描绘春天的图画。
我轻轻地把小燕子放向美丽的蓝天。
母亲黑亮的眸子闪着幸福的光芒。
三、小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5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