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总结我们的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太过冗长而显得啰嗦。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假若我再初中篇一
假若我是孙悟空。我有一个愿望,是想变成孙悟空。孙悟空能七十二变,他的金箍棒能变大变小,有一个师父。2个徒弟。
有一天,我梦见王母娘娘,就说:王母娘娘你能让我变成孙悟空吗?王母娘娘说:行,但是不能欺负凡人。我说:ok。我下了凡人间,看见山上的孤儿。人们小孩儿。大人,都吃不包。穿不暖。我就把金箍棒变成上亿根,建起一座座房子和学校送给他们。
假若你会变成什么人或物,我想变成孙悟空你,你呢?
假若我再初中篇二
假如我是一名村长,我会让我们村的每个人天天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每人从贫穷到富庶。
假如我是一名村长,首先我要拿到硕士学位,拿着各种科学仪器及起科学设备和几十位老师回村当村长,首先拿探测器从县城到我们村展一条高速公路,让村里人不用走环山的土路,省时间,然后我再在村内盖一所高科技学校,拿来数十台奔四超薄液晶电脑,安上网线,让几位电脑老师手把手地教村民学习电脑基本知识,然后让他们自己上网,接触internet,让他们在网络上冲浪,了解知识,然后在让各科老师在电脑上教他们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历史、化学等教学任务,让村里们每个年轻人都达到大学生以上的水平。
由于中国早已进进wto,我们村要和世界接轨,所以我们一起建造了科技、机械、蔬菜大棚。我们在科技大棚里研究无土栽培新鲜蔬菜;在机械大棚里主要研究车,在我们这宝马、奔驰都不算希罕,我们研究光速飞车,这款车不久将会问世,这款车的特点就是快,它每小时300公里,而且不需要汽油,它是用空气飞行的,这样村里人开车到县城办事,不到半小时就能回来。记得在调试飞车的过程中,一天一位村民来到我家说:“不好了,我们调试的飞车在空气中不能飞。”听完以后我赶紧穿上衣服,跑到工作车间,我仔细一看,由于金属太重,马达带不动,所以飞不起来,于是我赶紧换上工作服,拿来图纸进行修改,最后我把金属材料换成铁皮,把马达变小,装多马达,每个马达威力不变,这样一来就好了,飞车在我和几位工程师的.精心安装下诞生了;蔬菜大棚里我们用科学技术来培育蔬菜,在大棚里四季温度一样,用电脑控制浇水、施肥,在冬天里也可以吃到夏天的蔬菜,还可以吃到芒果、西瓜等夏天的水果。在我们还要建造六星级宾馆,让外国人来参观,我们还要建造空气净化器和废品转换器,让净化器把北京城得空气污染治好,再研究废品转换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废物利用,把污水放进废品转换器内,过一会流出来的就是清澈的纯净水,再把垃圾放进往,出来的就是有机肥料。
这就是我们村,一个有着高科技的村,村里有个关心村民、称职的村长,这个村长不是别人,正是我,高健文。
假若我再初中篇三
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
坚持。
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
国学。
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假若我再初中篇四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写博士论文也有一个形式上简单而实则极严格的过程,一切决定于教授。在德国大学里,学术问题是教授说了算。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进入任何大学。德国学生往往是先入几个大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认为某个大学、某个教授,对自己最适合,于是才安定下来。在一个大学,从某一位教授学习。先听教授的课,后参加他的研讨班。最后教授认为你“孺子可教”,才会给你一个博士论文题目。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搜集资料,写出论文提纲,经教授过目。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
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
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九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假若我再初中篇五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假若我再初中篇六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就要施展我的七十二变法术,在那浩瀚无边的大沙漠里变出大片大片、很多很多的树木;还要施展法术让人人都变成‘爱护树木,保护森林’的模范。
等到小树木长大了,它们肩并着肩、手拉着手紧紧团结在一起,就能阻挡住风沙对那肥沃土壤的肆虐和侵袭。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还要施展我的无敌魔法,把那些天天向天空排放黑烟、没日没夜向江河里喷吐又脏又臭的污水的工厂变到其它寸草不生的荒凉的星球上去,让它们不能再继续危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可爱的地球。让天空每天都是蔚蓝蔚蓝的,阳光永远是那么明媚和温暖,空气永远保持那么清清新新。把我们的大地母亲变得干干净净,到处都是鲜花和绿草,还有茂密的森林,空中小鸟儿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大地上到处洋溢着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的欢歌和笑语…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变出一种可以长出许多个大大的稻穗的超超级稻谷,一亩地里能收获一亿吨谷子,让非洲的小朋友们也能每天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让这个世界上再有没有挨饿的小孩…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还要变出一个大大的农场,把那些不节约粮食、不爱惜粮食的人都抓到这个农场里当农民,让他们每天象农民伯伯一样一大早就到地里去干活,直到天黑了才能回家吃饭,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让他们感受一下农民伯伯工作是多么辛苦,让他们真正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名诗,以后再不浪费粮食。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把这个世界变成没有战争的世界,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和平安详的环境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要是有那个坏蛋想要发动战争,那就请他和我这个孙悟空来战斗吧,我要用我那一万八千斤的无敌金箍棒,把他打得屁滚尿流,要他向全世界人民赔罪、道歉…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帮助那些家里穷、没有钱不能上学的孩子,给他们创造一次上学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学习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象我们一样将来成为一名有文化、有知识、对社会有用的人。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制造一个机器人,整天帮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做饭,清理房间。
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舒舒服服,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太劳累。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让那些有病治不好的老人、大人、小孩、有绝症的人,一下子全身有力,全身舒服,病就在一瞬间消失,好像从来就没生过病似的。
小朋友们,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去做,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我想去帮助他们。虽然我们并没有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我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去热心的帮助别人,当身边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你自己,你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得到幸福,得到无比的快乐!让我们大家都伸出双手来帮助别人,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友爱的世界!
假若我再初中篇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中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在我还是初一的时候,老师总说:“初中三年一转眼就会过去,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每次总会在心里默默的说:时间不是还有很多吗?不急不急。到如今,才后悔当时的做法,只能让初中生活显现在回忆之中。
初中的体育运动会让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开场,每个班级,每个同学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前,将自己手中的东西放飞,拍响……开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比赛时,操场上挤满了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运动员在跑道上挥洒汗水,努力地为自己的班级争夺荣誉。
操场大门前的路上,摆满了小吃,气球……香气四溢,飘得很远很远,让人一闻到就想流口水。对于有些同学来说,操场上的活动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些美味小吃,因为学校平时不让带零食进校,在这一天,就如同“开放日”一样,使得许多同学特别喜欢这一天。
运动会这一天,与操场上的气氛截然相反的教学楼,教学楼是安静的,安静的就如同与世隔绝一样,唯有偶尔的几个人影才彰显出这个地方还有些人气。教学楼后面,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在石椅上,石椅旁种着一棵柳树,风轻吹,柔弱无骨的柳絮如一只纤细的.手抚过我的脸颊,如此温柔,我不禁沉醉其中。我静静地坐着,看着面前的水和花,觉得心也沉静了。只有这一天,才是轻松的、安静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我的班主任,长得肉呼呼的(不能说胖),脸颊上的肉也蛮多的,使他的脸看起来有些下垂,身材不是很高,但他说话的声音那叫一个响亮。用响亮的声音讲课,使我上课想睡觉,前半节还好,后半节课整着就是一个字“困”,那如同催眠曲的声音缠绕在我的耳边,不只是我,还有很多同学也是这样。
班主任是与同学聊得最好的一位老师,很多同学能与班主任一起来开玩笑。有时候,班主任还做一些搞笑的事和说一些搞笑的话,使得全班都开怀大笑,所以,班主任老师的身边常围绕着许多学生。
回忆里,给我最多美好回忆的是我的死党,我们一起看书,一起吃饭,一起写作业……初中三年,我们已经养成了一种默契,不说话,却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意思。
初中三年,有欢喜,有辛苦……但我,既获得了友情,收获了知识,留下了足迹,那是我一步步踏上的足迹啊!
再见了,我的初中,我的老师,我的死党。再见了,我初中的日日夜夜。
假若我再初中篇八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变出一种可以长出许多个大大的稻穗的超超级稻谷,一亩地里能收获一亿吨谷子,让非洲的小朋友们也能每天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让这个世界上再有没有挨饿的小孩…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还要变出一个大大的农场,把那些不节约粮食、不爱惜粮食的人都抓到这个农场里当农民,让他们每天象农民伯伯一样一大早就到地里去干活,直到天黑了才能回家吃饭,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让他们感受一下农民伯伯工作是多么辛苦,让他们真正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名诗,以后再不浪费粮食。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把这个世界变成没有战争的世界,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和平安详的环境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要是有那个坏蛋想要发动战争,那就请他和我这个孙悟空来战斗吧,我要用我那一万八千斤的无敌金箍棒,把他打得屁滚尿流,要他向全世界人民赔罪、道歉…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帮助那些家里穷、没有钱不能上学的孩子,给他们创造一次上学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学习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象我们一样将来成为一名有文化、有知识、对社会有用的`人。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制造一个机器人,整天帮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做饭,清理房间…,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舒舒服服,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太劳累。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让那些有病治不好的老人、大人、小孩、有绝症的人,一下子全身有力,全身舒服,病就在一瞬间消失,好像从来就没生过病似的。
小朋友们,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想去做,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我想去帮助他们。虽然我们并没有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但我们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去热心的帮助别人,当身边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你自己,你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得到幸福,得到无比的快乐!让我们大家都伸出双手来帮助别人,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友爱的世界!
假若我再初中篇九
采茶时节暖阳照。
茶垄漫山绕。
一望无际的茶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数不尽的田间小路,通向希望的原野。我与你两人,竹篮两只,向山中进发,山路蜿蜒如一条墨线,随山势起伏回绕。到了山里,已是正午。太阳的光渐渐地毒辣起来,你望着我,忽然间,扯下了头上的笠帽,扣到我的头上,嬉笑着钻进了茶叶从中。你轻翘素手,茶叶便乖乖地褪去了茶菁,落到竹篮里。你说这是要来给我泡茶喝的。
茶香氤氲人不还。
轻啄一口红茗,苦味便瞬间在舌尖缠绕、蔓延,继而转为清幽的“甜”。人就像茶,要受得了高温的翻炒,叶片从浮到沉由卷至舒,生活自然就苦尽甘来了。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
五年的小学时光总是匆匆而去。母校!再见,是你给我一匹知识的千里马,你的血液里流着我的汗水,你的的衣服上有我为你绣的花,而你也给我注了新的蓬勃朝气,教我一条条人生道理。
回到空荡荡的教室里,了无生机,不过一切还是那么熟悉,这里曾经是我跳过。唱过。闹过。哭过。笑过的净土啊!这里曾经有同学们的团结,同学之间的友情,有同学生情并茂的书声,同学的淳朴的笑声,有老师的表扬,也有批评,这些情景都烙在我心中,不能抹去。
走在校园里的林荫小道,哪里的绿树,小草仿佛都轻轻地对我说:“来吧,再坐一会儿吧!”我倚在一棵绿树上,过了一会儿,我坐在花坛的边际,还是老样子,我才想起暮春,我曾在这里看小鸟唧唧喳喳的讨论。盛夏,我带着不满坐在这里,习习凉风吹来,像一股清泉涌入了心间,不满顿时荡然无存。深秋,看着大雁从头顶向南发,数着被风吹散的落叶,那种滋味别提多好了,真有点诗情画意。初冬,看着被阳光照得暖洋洋的小的“格格”笑的校园,校园一下子变得五彩斑斓。寒冬的冷早已在九霄云外,我们热火朝天的在打扫公区,争取把“流动红旗”继续留在我班。
来到操场,就想起我们在这挥汗如雨,200米的赛跑,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欢声笑语藏在花儿的馨香中。再次回想,在教室里有我们的笑声,在操场上有我们的叫苦声,在办公室也有同学们的微微抽泣声,在母校里,我们竭尽全力的干好每一件事。令人胆颤心的考试,令人手舞足蹈的运动会,令人磨拳擦掌的文娱会,这一切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一
我是一名小学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一晃六年过去了,我即将步入中学。回顾过去6年的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悲伤;有激动,也有愤怒;有骄傲也有遗憾.
六年的班长工作训练,让我成长了。我可以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同时也可以带动一些同学一起进步。每次想到这些,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六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总有一些回忆让我觉得遗憾。比如我没有花时间学习;一直没能在班里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我没有充分利用我的业余时间。——在学习任务并不繁重的情况下,我没能抓紧时间练字练画;还有就是没有注意到自己身体的运动.
如果我能重新成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让每一分都有价值。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毫无意义的笑声中溜走,多珍惜时间,不要再浪费分分秒秒。
如果我能重新成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是一名以身作则的优秀班干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遇到问题,我会主动帮他,耐心给他讲解;同学做错事,我一定要制止,不能纵容。
如果我能再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必须合理利用我的时间。在业余时间,我必须多练习书法和钢琴,抽出一些时间打篮球和跑步,这样才能很好地锻炼身体。
如果所有的如果只是假设。以前一直渴望早点小学毕业体验初中的学习生活,现在很怀念小学生活。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毕业了。让我们珍惜这短暂而幸福的小学生活,为我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小学生、如果、时间、学习、我们、作文、我要、初中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二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拓展:
人物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总理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贺剑城评)。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三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知识延伸】。
(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著名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四
以后,我再不会相信别人说的话了,因为别人说的话多半是假的!
星期一,天有点冷,我也决的冷天就不用跑不了吧!旧穿一个厚衣服吧!于是我拿了一个相当于毛线的厚衣服!穿在身上暖活及了!到了学校,天哪!好冷啊!穿这么厚还冷我正是一个怪胎别人还有的只穿了一件保寒衣!就行了!多么希望跑步呀!话还没说完一会!太阳就出来了!到大课间了!天哪!千万不要跑步呀!我在心里默默祈求着!正在这时“嘟!嘟!嘟!”这催人的哨声却想起来啦!接下来一片抱怨声:“干嘛还跑呀!”“不是说不跑了吗?”“老师不是说只跑两个星期吗?”……“是哦!你不是说老师只让我们跑两个星期吗?”“难道你骗我!”我对在我后面的包卓群说。包卓群笑笑说:“我说错了嘛!你看嘛!我们是上上个星期三跑的,现在有20天才行我们还差一天吗?今天跑了以后不就不用跑了吗?我说的对吧!”我相信了,于是便跑了下来!
星期二,今天天气是阴天,反正不用跑步就还穿一件厚一点的衣服吧!于是我穿了一件厚色衣服吸暖的!到了大课间我们正要回教室!老师让我们去操场上,哦!老师让我妈到操场上玩呀!不过,哪里是玩!分明还是跑步!这一次,我不相信包卓群了,我问袁野,他说:“今天,跑完就不运跑了!”我将信将疑!
星期三,教室一片欢呼下雨了!不用跑了!接连几天也下雨!听说星期一不用跑了!不过,我不会相信了!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五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1991年5月5月写于北京大学。
季羡林一生读过两所大学。一所是清华大学,一所是德国哥廷根大学。1930年,19岁的季羡林风尘仆仆地从山东临清赶到北京考大学。那时节,没有全国统考,数量不多的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季羡林报考了清华和北大,结果榜上都有名。经过一番掂量,他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出国机会多。季羡林读的是西洋系,专修德语。四年下来,能看懂德文书,至于听和说,那就是聋子和哑巴,换言之,即是收获平平。
倒是一门选修课和一门旁听课使他受益终身。选修课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旁听课是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季羡林听朱先生的课听了整整一年。朱先生的口才并不出色,但讲课“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朱先生介绍西方流行的文艺理论,常常以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佐证,说得明明白白,朴实无华,同学们一听就懂,而且听起来津津有味。因此开课不久,季羡林“就爱上了这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一项乐趣”。季羡林听陈先生的课感受尤为深切。陈先生讲课,一如其为文,分析细如毫发,鞭辟入里,实事求是,不武断夸大,不断章取义,彷佛将学生引进山阴道上,山重水复,盘旋曲折,最后步入阳关大道,一切豁然开朗。听陈先生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直到晚年,季羡林对朱光潜和陈寅恪上的这两门课依然念念不忘。他曾深情地说:“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互派研究生的协定。刚刚在山东济南中学就业不久的季羡林闻讯后,再一次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的母校,报名应考,结果如愿以偿,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这一年,季羡林刚满24岁。踌躇满志的季羡林告别父老乡亲,一路乘风破浪,来到了欧洲腹地的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兼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其中所学的外国语包括梵文、峇里文、吐火罗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等。德国教师“彻底性”的工作态度堪称世界著名:认真、细致、谨严、热心,对学生关怀备至,循循善诱。正是在这些教师如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布劳恩教授等人的严格训练下,季羡林克服重重困难,用六年时间修满所有课程,1941年,通过论文答辩和口试,以全优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季羡林饮水思源,对这些德国教师常怀感激之心。季羡林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帮助他修改论文的情景,这位教授对他的批评,使他深深认识到“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有了创见写论文,也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空洞的废话少说、不说为宜”。他在另一篇回忆西克教授的文章中则写道:“西克教授,是我平生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
季羡林其所以能在1956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其所以能被人誉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乃至国学大师,这中间固然与他个人的天资、勤奋、爱好密切有关,但无论如何也是与他就读了两大学即清华大学和德国哥廷根大学,以及两所大学的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精心培养分不开的。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六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七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做一个知识丰富的好少年。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定会呵护好与朋友这朵友谊之花,不让他在自己手中凋零、枯萎。坚持对的,改正错的,用真诚呼唤友谊,用真心换来挚友。不小肠鸡肚,不斤斤计较,我要每一天都与朋友们在欢乐、嬉笑中渡过。
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愿向我的启蒙老师说声“心得体会谢谢”!是她,在一株嫩芽破土而出时给予嫩芽第一滴甘露。于是这株嫩芽为了回报这一滴甘露而努力汲水生长,长成了一棵茁壮的小树。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八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多少年来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曾一度得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答案:一个是最好不要再上大学,“知识越多越反动”,我实在心有余悸。一个是仍然要上,而且偏偏还要学现在学的这一套。后一个想法最终占了上风,一直到现在。
我为什么还要上大学而又偏偏要学现在这一套呢?没有什么堂皇的理由。我只不过觉得,我走过的这一条道路,对己,对人,都还有点好处而已。我搞的这一套东西,对普通人来说,简直像天书,似乎无补于国计民生。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梵文、巴利文以及佛教经典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套冷僻的东西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真似乎有某种联系。其中消息耐人寻味。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谈我们的本题。
我的大学生活是比较长的:在中国念了4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又念了5年,才获得学位。我在上面所说的“这一套”就是在国外学到的。我在国内时,对“这一套”就有兴趣,但苦无机会。到了哥廷根大学,终于找到了机会,我简直如鱼得水,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将近六十年。如果马克思不急于召唤我,我还要坚持学下去的。
如果想让我谈一谈在上大学期间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那是并不困难的。在德国学习期间有两件事情是我毕生难忘的,这两件事都与我的博士论文有关联。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先谈一谈德国的与博士论文有关的制度。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我拿到博士论文题目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这样。我拿到了一个有关佛教混合梵语的题目,用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成卡片,又到处搜寻有关图书,翻阅书籍和杂志,大约看了总有一百多种书刊。然后整理资料,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写出提纲,最后写成文章。
我个人心里琢磨:怎样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儿呢?我觉得,那几千张卡片,虽然抄写时好像蜜蜂采蜜,极为辛苦;然而却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文采,或者无法表现文采。于是我想在论文一开始就写上一篇“导言”,这既能炫学,又能表现文采,真是一举两得的绝妙主意。我照此办理。费了很长的时间,写成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美滋滋的,认为教授一定会大为欣赏,说不定还会夸上几句哩。我先把“导言”送给教授看,回家做着美妙的梦。我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教授要见我,我怀着走上领奖台的心情,见到了教授。然而却使我大吃一惊。教授在我的“导言”前画上了一个前括号,在最后画上了一个后括号,笑着对我说:“这篇导言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对我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打得我一时说不上话来。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授这一棍打得好,我毕生受用不尽。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样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假若我再初中篇十九
季羡林一生读过两所大学。一所是清华大学,一所是德国哥廷根大学。1930年,19岁的季羡林风尘仆仆地从山东临清赶到北京考大学。那时节,没有全国统考,数量不多的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季羡林报考了清华和北大,结果榜上都有名。经过一番掂量,他选择了清华,因为清华出国机会多。季羡林读的是西洋系,专修德语。四年下来,能看懂德文书,至于听和说,那就是聋子和哑巴,换言之,即是收获平平。
倒是一门选修课和一门旁听课使他受益终身。选修课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旁听课是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季羡林听朱先生的课听了整整一年。朱先生的口才并不出色,但讲课“没有废话,每一句话都清清楚楚”。朱先生介绍西方流行的文艺理论,常常以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佐证,说得明明白白,朴实无华,同学们一听就懂,而且听起来津津有味。因此开课不久,季羡林“就爱上了这门课,每周盼望上课,成为一项乐趣”。季羡林听陈先生的课感受尤为深切。陈先生讲课,一如其为文,分析细如毫发,鞭辟入里,实事求是,不武断夸大,不断章取义,彷佛将学生引进山阴道上,山重水复,盘旋曲折,最后步入阳关大道,一切豁然开朗。听陈先生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直到晚年,季羡林对朱光潜和陈寅恪上的这两门课依然念念不忘。他曾深情地说:“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互派研究生的协定。刚刚在山东济南中学就业不久的季羡林闻讯后,再一次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的母校,报名应考,结果如愿以偿,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这一年,季羡林刚满24岁。踌躇满志的季羡林告别父老乡亲,一路乘风破浪,来到了欧洲腹地的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兼修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其中所学的外国语包括梵文、峇里文、吐火罗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等。德国教师“彻底性”的工作态度堪称世界著名:认真、细致、谨严、热心,对学生关怀备至,循循善诱。正是在这些教师如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布劳恩教授等人的严格训练下,季羡林克服重重困难,用六年时间修满所有课程,1941年,通过论文答辩和口试,以全优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季羡林饮水思源,对这些德国教师常怀感激之心。季羡林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帮助他修改论文的情景,这位教授对他的批评,使他深深认识到“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有了创见写论文,也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空洞的废话少说、不说为宜”。他在另一篇回忆西克教授的文章中则写道:“西克教授,是我平生遇到的中外各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
季羡林其所以能在1956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其所以能被人誉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乃至国学大师,这中间固然与他个人的天资、勤奋、爱好密切有关,但无论如何也是与他就读了两大学即清华大学和德国哥廷根大学,以及两所大学的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精心培养分不开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7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