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过去了,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了。写总结时要注重条理和逻辑性,不要跳跃和生搬硬套。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书籍推荐,让我们一起拓宽视野。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一
《画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选入的阅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能画风的高兴心情。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设重点为:。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予、主动获取。因为这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的教学方法。以一个教练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动口说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在画中培养创新能力,说中训练语言,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情境,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从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使学生乐学、易学。画画是学生最爱做的事儿,开始让学生谈自己会画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既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敢于说话,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进而谈谈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问题稍有加深,但感觉不一样,答案就各不相同,学生依旧兴趣盎然。风这一自然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
(二)画风,激活思维,体现创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风”这个初步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动手在纸上画风(即画出有风时各种景物的变化)并配上美妙的音乐。其目的有五:一是检查学生课前观察风的情况;二是通过画风理解课文内容;三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目是《画风》,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所以在教学时要从他们的学习心理出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做,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与能力: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1、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认识,又把认识转化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时,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鼓励提问。
首先,教师出示带有房子、太阳、大树的图画,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接着说:对了,是风!那风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你知道风是什么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画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读了课文后,大家知道谁在画风了吗?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画画,三位小朋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可采用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读、齐读的方法认识生字。)最后让学生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这样的设计:根据课文特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然后,出示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让学生带问题默读的课文,并在文中画出相应句子,再指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然后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朗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和自信的语气;朗读陈丹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带着自豪、兴奋的心情朗读课文;而朗读宋涛画风的句子时,应指导学生读出宋涛化难为易的心情。)。
最后,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分组读,比赛读,生齐读)。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课文有代表性的生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然后师范写,学生跟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最后评议。
(六)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我在教学时是从改、想、画、议、说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指名帮老师把风画进这幅画里;并说明理由;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别的画风的方法;然后,配乐学生画画,学生互评。最后,课件出示,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七)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从学生需求出发,多样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的作业,使学生的潜能真正得到了发挥】。
【板书设计】。
旗子飘。
风小树弯爱动脑。
雨丝斜。
[本板书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5课《画风》。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目标及本课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风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逐步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创编诗歌和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聪明机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通过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把“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以郑州市“调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采取独立自主、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分角色读、分段接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读,最终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个学时完成。在第一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大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层次,指导大家识字写字,扫清障碍。
(一)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识字”的方法:
先让大家自由读课文,说说谁在画风。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1、师:瞧,这三位小朋友来到咱们班了,想认识一下吗?让大家借助拼音认读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画画,三位小朋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
3、接着出示本课的生词,用多种方式反复读一读,以便熟练巩固。
(二)、接下来指导写字。
写字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采用老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写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谁是小小书法家的情境,让孩子们把写字当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第二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读课文。
首先是(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欣赏叶圣陶的小诗《风》,让学生说说,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试着背一背,为学完本文后创编诗歌作准备。
(二)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课题。
(三)然后复习生字词,检查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接着学习课文:(这个环节我准备分四步来进行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首先是第一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能够培养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板书)。
1、哪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
2、画风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其他两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她们两个人的意见一样吗?
3、他们画出风了吗?谁最先画出了风?都画了什么?(板书画画)。
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
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标出。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自读中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交给了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
把他们画风的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编一编:你能选择一个人,把他画风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或小诗吗?
(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大胆表达对生活的诗性感受。这样,不仅巧妙进行了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更开启了诗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学生创编诗歌,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创编诗歌肯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大屏幕的提示下一定容易的多。在学生自由创编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让大家再读读自己创编的诗歌,一定会使学生特有成就感。
说一说:三位小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最喜欢他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都是(板书: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时,我会顺势鼓励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像他们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师:文中的三个孩子画出了风,,你想画风吗?准备怎么画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画风方法。
再全班交流画风的方法。
然后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课件出示: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先填写,再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一幅画。
2、写一写,画一画:
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相信给了你许多启迪,那么你会画声音吗?动手画一画。(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拿着笔描描画画。因此,我让学生在画风的基础上再画画声音或者气味,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乐学乐画。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四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风》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5课《画风》。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目标及本课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风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逐步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创编诗歌和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聪明机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通过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把“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以郑州市“调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采取独立自主、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分角色读、分段接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读,最终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个学时完成。在第一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大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层次,指导大家识字写字,扫清障碍。
(一)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识字”的方法:
先让大家自由读课文,说说谁在画风。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1、师:瞧,这三位小朋友来到咱们班了,想认识一下吗?让大家借助拼音认读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画画,三位小朋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
3、接着出示本课的生词,用多种方式反复读一读,以便熟练巩固。
(二)、接下来指导写字
写字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采用老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写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谁是小小书法家的情境,让孩子们把写字当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第二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读课文。
首先是(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欣赏叶圣陶的小诗《风》,让学生说说,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试着背一背,为学完本文后创编诗歌作准备。
(二)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课题。
(三)然后复习生字词,检查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接着学习课文:(这个环节我准备分四步来进行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首先是第一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能够培养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板书)
1、哪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
2、画风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其他两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她们两个人的意见一样吗?
3、他们画出风了吗?谁最先画出了风?都画了什么?(板书画画)
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
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标出。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自读中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交给了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
把他们画风的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编一编:你能选择一个人,把他画风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或小诗吗?
(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大胆表达对生活的诗性感受。这样,不仅巧妙进行了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更开启了诗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学生创编诗歌,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创编诗歌肯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大屏幕的提示下一定容易的多。在学生自由创编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让大家再读读自己创编的诗歌,一定会使学生特有成就感。
说一说:三位小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最喜欢他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都是(板书: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时,我会顺势鼓励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像他们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师:文中的三个孩子画出了风,,你想画风吗?准备怎么画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画风方法。
再全班交流画风的方法。
然后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课件出示: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
先填写,再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一幅画。
2、写一写,画一画:
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相信给了你许多启迪,那么你会画声音吗?动手画一画。(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拿着笔描描画画。因此,我让学生在画风的基础上再画画声音或者气味,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乐学乐画。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五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画风》。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二、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纬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是"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五、创意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六、教法、学法。
由于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
七、教学行为策略的运用。
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画出了风。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大家用笔把他们画风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通读全文,了解每个小朋友的态度、观点;再动笔勾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不同做法,并引起思索:为什么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却都画出了风了呢?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然后我再采用课件展示三个小朋友现场画画的方式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出示课件)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老师"小诗人"的夸奖,让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棒。当几个句式连在一起以后,就成了一首富有诗意的小诗。(这一环节重在"体验性学习",这是新的教学理念所倡导的。《画风》这篇课文,直接让学生感悟到"风看不见,摸不找,是很难画。"这对于平时生活经验缺乏的少年儿童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边演示课件边解说),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的方式,理解课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画风》一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了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画画风呢?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竟然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了出来,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这简简单单的一"问",立刻激起了学生画画的欲望,于是我用课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也来画风。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风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出示课件,学生作品)。
(二)总结延伸,拓展认识。
展示了学生画的风以后,我再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画出声音、气味,让学生的思维又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八、板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六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乐写。
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7个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弄清楚哪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初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画片,小黑板。
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教学贴近生活。
2、“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一)猜谜揭题、鼓励提问。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本节课我采用猜谜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上课一开始学生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揭示课题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前的提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一个初读要求。第二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朗读;第三步:在小组内帮帮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其他同学在帮的过程中,无意中进行了评价。在学生互帮互助中既达到了初读课文的目标,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在人文的课堂中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根据课文特点,在这个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朋友的情境,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这六个生字。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本环节克服了乏味地串讲,对学生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自读中解决问题,随机出现图片、句子,再加上老师适当鼓励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教师尽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愿望的教学氛围,以课文第二到八自然段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的成败。我不想做任何烦琐的分析,而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用激励的语言为学生自主读书学习注入了催化剂,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就成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各种形式的读(朗读、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为主,让学生变换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并随机使用了直观的图片,实际演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添补画面,使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环节中,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有机会互相帮助,有机会获得同伴的创新信息,促进了学生多方位的互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作业应具有“创造性学习过程”的本质,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设计具有多样性的,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七
今天听了符老师上的《画风》一课,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受益匪浅。教师“以读为本”,采用“读——找——悟——画——读”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学生的特点,张扬个性,使课堂开发有活力,学生的素养也得到发展。具体表现有下面几个方面:
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知识提供方便。本课中有7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其中就有6个是与文中人物的名字有联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人物的名字中认识这些生字,老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如说名字,读名字,与这些小朋友打招呼交朋友,说说自己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等等,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记忆。再配上鲜艳的图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识字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本课教学中,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读,读的情势多样,有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等,并领导学生读出特定的语气,感悟三个小朋友的不同性情,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文章那美好的意境。
激励性的适当评价,会使学生发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符老师不时的把恰到利益的激励性语言送给学生们,极大地活泼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学在其中,又乐在其中。
当然,课堂教学总会有些不完美之处,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这节课也不例外:老师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最好在学生练写完后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使他们的书写更美观。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八
一、说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15课《画风》。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目标及本课的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风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逐步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创编诗歌和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3)通过情感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聪明机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通过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把“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五、说教学法:。
1、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以郑州市“调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本课教学重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采取独立自主、小组合作、集体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分角色读、分段接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读,最终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六、说预设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个学时完成。在第一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大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层次,指导大家识字写字,扫清障碍。
(一)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识字”的方法:
先让大家自由读课文,说说谁在画风。学生会高兴地喊出三个小朋友的名字。1、师:瞧,这三位小朋友来到咱们班了,想认识一下吗?让大家借助拼音认读他们的名字,和他们交朋友。(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朋友在画画,三位小朋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
3、接着出示本课的生词,用多种方式反复读一读,以便熟练巩固。
(二)、接下来指导写字。
写字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采用老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写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创设谁是小小书法家的情境,让孩子们把写字当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第二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读课文。
首先是(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欣赏叶圣陶的小诗《风》,让学生说说,从诗中你知道了什么?试着背一背,为学完本文后创编诗歌作准备。
(二)直接揭题,导入新课。
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课题。
(三)然后复习生字词,检查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接着学习课文:(这个环节我准备分四步来进行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首先是第一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能够培养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板书)。
1、哪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
2、画风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其他两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她们两个人的意见一样吗?
3、他们画出风了吗?谁最先画出了风?都画了什么?(板书画画)。
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
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标出。全班交流。(在这个环节里,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自读中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交给了孩子们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3、品读感悟,创编诗歌:
把他们画风的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编一编:你能选择一个人,把他画风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或小诗吗?
(诗总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大胆表达对生活的诗性感受。这样,不仅巧妙进行了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更开启了诗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学生创编诗歌,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年级的学生自己创编诗歌肯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大屏幕的提示下一定容易的多。在学生自由创编的基础上老师总结,让大家再读读自己创编的诗歌,一定会使学生特有成就感。
说一说:三位小朋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最喜欢他呢?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体会到他们都是(板书: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好孩子。这时,我会顺势鼓励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像他们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4、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师:文中的三个孩子画出了风,,你想画风吗?准备怎么画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画风方法。
再全班交流画风的方法。
然后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课件出示: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先填写,再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一幅画。
2、写一写,画一画:
三位小朋友画风的方法,相信给了你许多启迪,那么你会画声音吗?动手画一画。(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拿着笔描描画画。因此,我让学生在画风的基础上再画画声音或者气味,学生一定兴趣盎然,乐学乐画。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
七、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九
教学内容: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
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重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6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过程与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教学贴近生活。
3、“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4、“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情境导入,巧设悬念。
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模仿风的声音,感受风的存在:用手扇一扇,风来了。
3、板书课题。
“风”能听得见,感受得到,那它能画出来吗?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画风》。
二)激趣识字,指导朗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和三个小朋友面对面,直呼他们的名字。利用卡片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本课生字。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三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画风。
1.介绍三个小朋友,趣味识字。
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
学生读三个小朋友的名字,找学生领读。
2)卡片识字“宋、涛、陈、凡、赵、艺”
(方法多样如: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播放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
1)认识三个小朋友后,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播放课件: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模仿朗读,体会文章大意。
3)练读对话,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练读,体会每个人的心情)。
(例:“谁能画风?”要读出问句的语气。
“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读。
“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要带着兴奋,自信的语气读。)。
4)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分。
(强调最后一段中:一阵风吹来,画显得更美了?)。
5)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三)图文结合,领会创意。
这一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小组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用波浪线标出来。
2.小组汇报,有学生编辑总结出“小诗”,朗朗上口,加深学生印象。
直观形象【播放课件: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图片,学生说说风都在那里?】。
先引导: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接着来学生总结: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事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画风?)。
3.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画风?
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
4.动手画画你的想法。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中,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是德育渗透,通过介绍风的特征,引出校风班风。
让学生懂得一个好的学校要有一个好校风,一个优秀的班级要有一个好的班风。
接着让学生在歌声《咱们从小讲礼貌》中,体会如何养成一个好的校风班风。在歌声中结束一节课。
五)作业超市,发挥想象。
你还能试着画出来或写出来吗?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风来了》。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了,风藏在飘着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这篇课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不难读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文本极具示范性和启发性。只要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教材利用适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就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这篇课文内容特点以及编写意图,我确定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
1、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1、重点是让学生划出人物对话的内容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找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认识,又把认识转化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篇课文我准备采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的设计立足直观探究理解,重点放在识字、听说和阅读理解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教学必须努力实现预设学习目标,教学要为目标服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一定教学理念。要捕捉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悬念揭题。(这个环节我准备五个步骤)。
指名板画:房子、小树、太阳、乌云等,构成一幅画。——————。
2、猜谜语:“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也没味道”是什么?(风)。
3、我想把风也画进去,谁能帮我画呢?——————。
4、揭题板书:《画风》。
(这样导入揭题,不仅新鲜有趣味,初步认识风的性质,过渡自然,又为下面理解“画风”埋下伏笔)。
(二)认识生字、巩固识字。
1、媒体或图片出示三个小朋友人头像,试着让学生给三个小朋友命名,激发情趣。
2、让学生跳读课文,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机出示。
4、出示12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巩固识字。
5、选择指导书写。[要求认识字的结构、偏旁、部首,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这个环节旨在完成教学目标1,完成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实现三维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纵深阅读、感悟理解。
1、范读课文,纠正读音,初步感知。
2、默读课文,合作讨论:找、划出三个小朋友对话的内容。(略)。
3、指导角色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细读课文,思考:他们能把风画出来吗?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合作交流,找准句子(a、赵小艺在房前画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b、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c、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d、赵小艺又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并品读句子,领悟其中创意。
5、空间质疑:同学们,你对三个小朋友这样画风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完全“以人为本”和“以读为本”,教学目标和过程、理念和环节紧紧联在一起。既有学生的自主,又有学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后质疑。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2,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源于文本、超越文本。
这个环节我采用课堂的前后照应过度引入,分别从改、想、说、画、议几个方面进行。
1、我想,同学们现在可以帮老师把风画进黑板画了吧!指名修改板画并说明理由。并预设思考:为什么宋涛先把太阳擦掉,才画上几片乌云?(意在照应开头,激发学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间、风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2、三个小朋友通过自己思考把风画出来,想一想你们也能画风吗?说说你准备怎样画?动手画画看。(意在培养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巡视抽样评议。(意在从学生创意中转化成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认识变成知识。)。
(这个环节不仅完成预设目标3,也完成本单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体现了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这课板书设计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剪贴画板书,设计简单、直观、有趣,也体现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合乎学生的认识理解。
赵小艺。
1、在房子前面画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又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一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15课《画风》。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塑造了三个敢想敢做、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画风》安排在了“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主题单元中。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通过指名读、男女分开读,开火车读的方法认读“宋、涛、陈、丹、赵、艺、显”这7个生字,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扩词、说句。
2、通过自读、指名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不同层次的读书形式,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渐渐做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能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感悟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由浅入深,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收获的目的。
3、能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结构与布局,在老师的示范和提醒下,找出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规律,并迁移到其他字体上去。
4.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借助对图画的观察,说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然后自己也想更多的办法画风。
针对学习目标1,用自读,指名读,男女分开读,开火车读等形式,通过倾听,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孩子能准确认读生字,读通句子。
针对学习目标2,用自读感悟,指名读,默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通过互评互说,取长补短,提高阅读能力,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能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针对学习目标3,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抓住规律,总结书写方法,通过教师巡视,课堂观察的途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美观书写生字,百分之九十七的学生能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
针对学习目标4,通过课堂提问,互评读课文的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知道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并敢于尝试自己画风。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个学时完成。在第一学时里,我主要引导大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标清自然段,理清文章的层次,指导大家识字写字,扫清障碍。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兴致勃勃猜出谜底是:风。(板书:风)。
2.唱风:会唱带风字的歌吗?(风在吼,马在叫?晨风吹,阳光照等等)吟风:会吟有风的诗句吗?(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
听风:(课件播放北风呼呼的声音)这是什么样的风?
谈风:你还知道什么样的风?指名自由说。(龙卷风,春风送暖,凉风习习,秋风送爽等等)。
师小结:我们能唱风,能吟风,还能听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风)。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质疑。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拉近学生距离,谈风论风,架起通往文本的桥梁,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进入文本规定的情境中去。课题质疑,激起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愿望,为新课学习做足了铺垫。
(二)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第15课。
1、扫清生字障碍——我会认生字:
课件出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人物及其名字(带拼音),齐读。去掉拼音,男女分开读。给生字组词。
老师打乱顺序,指着大屏幕的字,让学生开火车组词,如:涛波涛,艺文艺。还可以结合班上孩子的姓名认字。
设计意图:认识生字,抓关键,结合本次生字大都是姓名的特点,设计了认识人物,练习生活姓氏识字的环节,贴近生活实际,简单易懂。
2、生字回文,自己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更熟练。
3、指名分段读课文(老师也读一段做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学会取长补短。
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用笔画出答案。
设计意图:默读是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落实。同时,我们抓住主要问题,找出答案,并随手画下来,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交流答案时安排这样的活动:课件出示三个人的画,让学生配上文中相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读书也是课标对低年级段的要求,这个看图配句子的活动,能达到运用图文练习达到图文互补的效果。
5、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汇报展示,评价发奖。
6、喜欢文中的三个孩子吗?为什么?指名答。
你们想画风吗?你准备怎么画风?指名答。师:创意不错!下节课,把你们作品带来吧!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抓住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长点,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朗读环节的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充满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低年级的朗读更为重要,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少于5遍地通篇朗读,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提高。
(三)写字。
过渡:你们的课文读得不错,画风的创意又很多,下面老师想看看你写的漂亮字了,愿不愿意展示一下。
写哪些字呢?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陈斜)生仔细观察。齐读这两个字,找规律:都是左右结构,不同点:陈左窄右宽,斜左宽右窄。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期,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写字技巧,我们应该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并且迁移到其它字的书写上,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既认了生字,又读了课文,还写了那么多漂亮的字,最后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
小巧手:做一架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集多样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差异,利于学生通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在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只要能培育一朵花,何妨做那不朽的腐草”。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愿将自己最纯清的绿献给了我热爱的事业,将自己吸取的每一缕阳光毫无保留地还于孩子们。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二
听了付**老师的《画风》一课,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被付老师精彩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的表现而感动。在执教时,老师始终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运用情景激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课前的谈话中,付老师用关爱的语气问孩子们今天早上是怎么来的?天气怎么样?大家冷不冷?从而巧妙的揭示了今天的课题《画风》。
付老师出示了三个精致的头饰,让三个小朋友与他们交朋友,并想一想要对他们说点什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设计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掘了学生想象的潜力。
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中,其中6个出现在课文的人物姓名中,老师根据这一教材特点,设计了让同学们和三个戴有头饰的孩子交朋友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很快地就记住了这些生字。此外,老师有引导同学们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谜语等方法来记忆字形。灵活多样,形式新颖。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课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等等,并指导学生读出特定的语气,感悟三个小朋友的不同性格,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文章那美好的意境。
激励性的恰当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上,付老师不时地把恰到好处的激励性语言送给同学们,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学在其中,又乐在其中。
付老师在教学中把她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快乐与体会传授给学生,这些最鲜活、最具感染力、最有示范性的教学对学生是最有价值的。虽然付老师没有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她那朴素的语言、简单多样的方法,讲解中情景的设计,启发中的恰到好处,使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的原生态。而这些,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三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说一说除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乐说、乐写。
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为: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7个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理清课文思路。(知道谁在画风,怎样画风。)。
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弄清楚哪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初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画片,小黑板。
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教学贴近生活。
2、“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3、“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一)猜谜揭题、鼓励提问。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本节课我采用猜谜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上课一开始学生就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揭示课题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课题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很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产生读书探究的欲望,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前的提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一个初读要求。第二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朗读;第三步:在小组内帮帮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其他同学在帮的过程中,无意中进行了评价。在学生互帮互助中既达到了初读课文的目标,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在人文的课堂中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根据课文特点,在这个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朋友的情境,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这六个生字。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本环节克服了乏味地串讲,对学生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自读中解决问题,随机出现图片、句子,再加上老师适当鼓励性的提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教师尽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愿望的教学氛围,以课文第二到八自然段的内容为载体,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的成败。我不想做任何烦琐的分析,而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伙伴,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用激励的语言为学生自主读书学习注入了催化剂,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还是第一次遇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就成了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各种形式的读(朗读、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为主,让学生变换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并随机使用了直观的图片,实际演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添补画面,使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环节中,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想象的空间,发展了思维,同时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有机会互相帮助,有机会获得同伴的创新信息,促进了学生多方位的互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作业应具有“创造性学习过程”的本质,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设计具有多样性的,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本节课采用了版画式板书,图文并茂,既美观又适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中人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把风展现在画纸上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今后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课题目是《画风》,下面我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画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挚友一起动脑筋想方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呈现在纸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简单理解,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人物多,对话多,在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景,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能培育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实力。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所以在教学时要从他们的学习心理动身,利用他们新奇、好动、好仿照等特点,让他们亲自做做,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三、依据这篇课文内容特点和学情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问与实力:会认7个生字,学会12个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三个小挚友画风的创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动脑筋,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
1、重点是让学生找出三个小挚友画风的句子,并指导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挚友画风的创意,并把创意转化为对事物的相识,又把相识转化为学问,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法、学法:
在教学时,我打算采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说说,轻松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启发。
六、说教学流程:
我打算从以下几个环节说明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激励提问。
首先,老师出示带有房子、太阳、大树的图画,引起学生爱好;
老师接着说:对了,是风!那风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你知道风是什么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画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读了课文后,大家知道谁在画风了吗?学生会兴奋地喊出三个小挚友的名字。老师相机出示课件:图上有三位小挚友在画画,三位小挚友头的上方分别有他们带拼音的名字;(可采纳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读、齐读的方法相识生字。)最终让学生沟通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在教学时首先激励学生:“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老师信任你们确定会读得更好。”;然后,出示问题“他们究竟是怎么画风的?”让学生带问题默读的课文,并在文中画出相应句子,再指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再让学生说说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呢?能不能换成小挚友的名字,说得更清晰些?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并让学生说说你喜爱哪一位小挚友?为什么?学生分小组探讨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三个小挚友画风的句子,然后老师重点指导朗读(朗读赵小艺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读出兴奋和自信的`语气;朗读陈丹画风的句子时,应引导学生带着骄傲、兴奋的心情朗读课文;而朗读宋涛画风的句子时,应指导学生读出宋涛化难为易的心情。)最终,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读、分组读,竞赛读,生齐读)。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课文有代表性的生字后,让学生细致视察,说说有什么发觉;然后师范写,学生跟写,老师巡察并个别指导,最终评议。
(六)想象拓展,积累语言。
我在教学时是从改、想、画、议、说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指名帮老师把风画进这幅画里;并说明理由;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别的画风的方法;然后,配乐学生画画,学生互评。最终,课件出示,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七)特性作业,自主选择。
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爱好的一项去完成吧!
旗子飘。
风小树弯爱动脑。
雨丝斜。
[本板书简洁明白,一目了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五
郑老师由美丽的图片引读课文开始,抓住“飘着、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等重点词指导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教会学生带着表情读,带着感受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在课前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搜集到的带风的词语和诗句,注重积累,受到文学熏陶,同时也体现了老师的学养。
郑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风。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有的画挤出窗外的窗帘,有的画随风飘去的蒲公英,有的画晾在线上的衣服被吹得飘起来,有的画纷纷扬扬飘下来的树叶,学生尽情地画,实实在在地画,朴朴实实地画。在这里,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语文课堂成了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
新大纲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计划、有选择地启发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展开自由联想,并模仿课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刚刚学完课文,急着说出自己想法的时机,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口语交际训练:
师:如果让你也来画风,你会怎样画?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师:我想在你的脑子里也画出风了,现在就快把你画的风讲给小组里的同学们听吧!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法精彩纷呈。通过讨论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勤动脑筋的好习惯,并鼓励学生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请同学们再把自己脑子里的这幅画面画在纸上满足他们的愿望。
早几天看书,看到了一位日本学者说的一段话。大意是对于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说那就好象打棒球一样,要接住学生投过来的球。学生答得好,教师称赞他,那就是接住了学生头过来的球。如果没答好,老师也能顺着说下去,那么,下一次,学生就会投出更好的球来。把成功和微笑送给每一个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品尝学习的乐趣。
《画风》是一篇具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突然想到要在画面上表现出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来。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风的方法:比如画一朵白云在天上飘;画一棵翩翩起舞的柳树;画一只白帆鼓鼓的木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分析课文时,以读代讲,指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自主发现,逐渐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画风说课稿示范篇十六
今天听了李老师的《画风》一课,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受益匪浅。教师“以读为本”,采用“读——找——悟——画——读”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学生的特点,张扬个性,使课堂开发有活力,学生的素养也得到发展。具体表现有下面几个方面: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被激发。当学生觉得所学教材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所学内容倍感亲切,则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导入时,老师请孩子们用歌曲来唱风,用古诗来吟风,用耳朵来听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导入手段新颖。
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知识提供方便。本课中有7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其中就有6个是与文中人物的名字有联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人物的名字中认识这些生字,老师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如说名字,读名字,与这些小朋友打招呼交朋友,说说自己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等等,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记忆。再配上鲜艳的图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识字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教师创设情境“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给小组的同学说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感受各种各样的体会,从而使学生走进了文本,超越了文本,张扬了个性,形成了富有创意的独到的见解。达到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孩子在阅读中自主感悟到:我们喜欢宋滔,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也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教师以读为本,以拓展为目标,设计了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竞赛读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式、多层次的阅读活动中,理解了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在这一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抓住重点句教学,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当然,课堂教学总会有些不完美之处,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这节课也不例外:
1、生字的呈现应稍微多花些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识字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巩固汉字。
2、指导书写的时候,最好在学生练写完后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使他们的书写更美观。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62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