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撰写应注重逻辑严密和表达准确,以保证教学安排的有效性。如何编写一份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掌握的重要问题。下面是一些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编写的教案实例,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
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
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
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引导讨论: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通过课件了解: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
四、拓展:
请为本课中你喜欢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喜欢小鸭,明白小鸭喜欢游水。
2、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尝试涂色。
活动准备:
1、小鸭子玩具一只。
2、水池形白纸若干。
3、白色或黄色纸制小鸭若干。
活动过程:
1、和小鸭子一齐玩。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孩子在猜谜中,熟悉小鸭子的特征。教师:“小鸭子说,你们和我一齐玩吧。”教师指导幼儿学小鸭子走路,学小鸭叫。在玩耍中,让幼儿了解小鸭子的特征,激起对小鸭子的喜爱之情。
2、为水池灌水。
引发情景,教师:“小鸭子在我们那里玩累了,它想游泳了,它来到我们的水池边一看,里面没有水了,怎样办呢?”幼儿:“我们帮它放点水。”教师:“我来放点水吧。”教师用蓝色的蜡笔从水池的底部涂起,并形象地发出咕噜噜的流水声,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桌上也有小水池,你也让你的小水池装满水吧,那么小鸭子就会到你的水池里来游泳了。
3、幼儿涂色。
教师指导幼儿用蜡笔在水池形纸上涂色,指导重点:将颜色涂满,教师:“小朋友,水池里的水越满,小鸭子越喜欢来玩哦。”
4、带小鸭子一齐玩。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棒,没个小朋友的水池里都游来了一只小鸭子,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小鸭子都在干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你们猜猜我们把这只小鸭子放到水里,会怎样样?”一齐将玩具鸭子放到户外的水池里,结束本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三
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四
学习斜线的画法;知道篱笆的用途;继续培养幼儿绘画的正确姿势。
彩笔、纸张。
一、引起兴趣。
师:小鸡和小羊在麦田里跑来跑去,在吃刚长出来的麦苗。小朋友,你们给想个办法,怎样才能不让小鸡、小羊吃麦苗呢?幼儿讨论后老师对合理的设想都给予赞扬,有意识地突出“篱笆”,并出示画有篱笆的大幅画。师:我们在房屋边上插上一道篱笆,圈住小鸡、小羊,它们就不能到麦田里去了。
二、示范讲解。老师在小黑板上用笔边示范边反复地说:“小棍棍,细又长,把它插在屋边上,一根一根排好队,挡住小鸡和小羊。”并提示幼儿篱笆怎样画。同时告诉幼儿,同一方向斜线要平行,相互间的距离要相等。老师画出几条符合要求的斜线后,再有意识地画几条不符合要求的斜线,让幼儿比较,加深笃正确画法的印象。
三、布置作业。
提醒幼儿画时注意篱笆在画面的位置。让幼儿念完儿歌“上留天,下留地,左边右边留空余”后再画。要求幼儿画篱笆时要由左到右画。
四、指导。重点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小朋友,继续纠正他们的握笔方法和绘画姿势,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作业。
小朋友一起欣赏作品。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五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及代表人物――德彪西。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介绍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加深对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过度的桥梁。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古典主义的巴赫到浪漫主义的肖邦、李斯特。这一单元的出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
c、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
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赏析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从旋律音色等表现要素上感受并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2、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正确把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四、说方法。
1、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三年初中课改的经验,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都较强,但由于地处农村,大部分同学来自于农村,因此他们对于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尤其是印象派音乐了解甚少。
2、说教法: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讨论法。
3、说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采用探究性音乐学习法、参与音乐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程序。
1、教学环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分五大版块: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出示图片:法国画家莫奈《印象日出》。
思考:你觉得这幅画画的好吗?请点评这幅画。
引出课题:
b、谁是德彪西?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文化领域(绘画)入手,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直接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使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也能很好的整合起来,自然的引出课题,达到点题的目的。
交流探讨,展开主题。
让学生以收集到的关于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发言和展示。
形式:先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教师可以分配任务,如:第一组讨论德彪西的生平;第二组讨论印象主义的起源与特点;第三组讨论印象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音乐,第四组不同内容进行补充)。
师:用课件的形式归纳并做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把课前布置的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
走进音乐,深化主题。
1、对比赏析。
a、播放《大海》第一乐章主题一与主题二,并附两幅大海图。
思考:判断两幅图片分别对应哪个音乐片段,为什么?
b、列表分析主题。
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
平静的大海。
波涛汹涌的大海。
2、出示结构示意图,完整欣赏《大海》第一乐章。
学生活动:根据自身特长,学生可以通过作画、作诗两者选其一对音乐进行表述。
3、作品展示,学生讲解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比较法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的能力。同时,根据课标中“坚持以怜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实现了以音乐为本理念,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拓展探究,表现主题。
对比赏析德彪西《月光》与贝多芬《月光》(片段欣赏)。
思考:哪一片段为德彪西《月光》?
(根据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分析比较)。
印象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特点。
作者比较。
乐曲由来。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月光》片段比较赏析,对两个时代作曲家的不同风格进一步了解,加深对印象主义音乐及德彪西的理解。
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次点题,让学生真正了解感受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形象和特点,真正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
六、设计心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坚持以怜听音乐为主。所有的综合活动都体现了以音乐为本的理念。
1、本节课我删减了部分教材,这是根据新课标中的理念:“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意思是:新教材给了教师一个大的路标,它的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实际情况加以取舍,不完全受教材的约束。
2、根据课标中音乐鉴赏的“活动建议”提示: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专题和相关资料,主动收集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进行交流、探讨、展示,体现探究性音乐学习的全新模式。
3、本堂课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容量较大,造成时间不够用;另外,在交流探讨环节,同学的回答有可能与主题不够吻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指引。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六
课业类型:
欣赏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1、色彩和光学的关系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
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马奈、毕沙罗、德加等。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这些作品,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教师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
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那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画派。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好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请每个小组组长上来领一张作品。播放凡高的flash。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馆里有一首根据这幅作品创作的歌曲“vincent”。给大家5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商量一下给自己组领到的那张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挑选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朗读小组集体写的文字。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艺术教育论坛下周的讨论题是:讨论画家达利的绘画《时间的永恒》?大家对印象主义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我的论坛,我们继续讨论。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初中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五、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
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八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儿常见的、喜爱的一种昆虫,许多幼儿都有过抓蝴蝶的经历。美丽的蝴蝶能让幼儿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能激发幼儿产生表现美的欲望。此内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
通过欣赏范画中美丽的蝴蝶,激发幼儿画蝴蝶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3个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征,并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
2、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涂色装饰。
3、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画正面蝴蝶和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上,活动的难点是:要求幼儿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给蝴蝶翅膀上的图案涂色。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范画一幅。画蝴蝶的步骤图。
2、油画棒、勾线笔、素描纸幼儿每人一份。
3、《交游》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1、观察、比较法,直观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以看挂图,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六、说教学流程。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郊外的花丛引来了许多蝴蝶在飞舞,进行导入,激发了幼儿想看蝴蝶的欲望。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对称的花纹,比较花纹的颜色。第二个环节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去看蝴蝶,引出范画,引导幼儿对蝴蝶进行观察,比较。通过观察,幼儿能够对蝴蝶的翅膀产生直接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拥有感性认识,在老师的讲解下,幼儿了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征,知道蝴蝶有两对翅膀,一般靠近头部的这对长得更宽大,而靠尾部这对长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对称长的,也就上说两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条细细的腿。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案的颜色,引出冷暖色。告诉幼儿红色、黄色是暖色,蓝色、绿色是冷色,像这样一个暖色花纹,一个冷色花纹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鲜艳,对比很明显,也很漂亮。像这种涂色方法叫冷暖色对比涂法。
3、出示画蝴蝶的步骤图,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4、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花纹。
5、评价并展示幼儿作品。
6、告诉幼儿有机会要跟父母一起去看蝴蝶展。
活动延伸:给画面添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指正。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九
1、幼儿学会画一个又一个完全封闭的椭圆形,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2、提高幼儿的动手本事(均匀涂色)以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母鸡胸饰、幻灯片、幼儿操作材料。
一、由幼儿和教师对话引出活动资料。
教师:
1、小朋友你们吃过鸡蛋吗?
2、鸡蛋是谁生的呀?
3、那里有好多鸡妈妈,(幻灯片)它们会生很多很多的鸡蛋,你们想不想看一看鸡妈妈是怎样生鸡蛋的?(操作幻灯片:鸡妈妈蹲着不动,在它的屁股底下生下了好多鸡蛋)。
4、小朋友看看这些鸡蛋是什么样貌的?(明白鸡妈妈生下的是圆圆的鸡蛋……)。
二、引导幼儿学画鸡蛋。
1、鸡妈妈教本领。
(背景音乐)教师扮演鸡妈妈:“今日,教师向来学鸡妈妈生鸡蛋,我生了一个圆圆的鸡蛋,我生完后找个空地方再生一个,我生了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
教师提问:“鸡妈妈生个几个鸡蛋呀鸡蛋是什么样貌的?
2、提出要求。
教师分发胸饰,交代要求:“你们想不想学鸡妈妈生鸡蛋,我给能干的宝宝带上请你按照教师的方法,生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然后再找个空地方下一个……又一个圆圆的鸡蛋我明白你们都很能干的!”
3、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画圆方法,帮忙本事差的幼儿完成任务。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鸡妈妈们生了好多的鸡蛋,xx小朋友你今日来当鸡妈妈了,你生的鸡蛋是什么样貌的?(请5——8个幼儿说说)。
2、游戏:
教师:教师跟你们商量个事,你们愿不愿意跟贾教师出去玩滑滑梯?先请小朋友把画好的鸡蛋送给爸爸妈妈,快快跟贾教师开火车到外面去玩喽!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
塞尚名画数幅,局部画面“七个苹果”。
灰绿色底板纸一张,白纸剪成的瓶罐数个。
纽富士苹果数个,小张铅画纸、炫彩棒、剪刀。
乐于仔细观察和表现苹果丰富的颜色,提高对色彩的敏感性。
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感受塞尚的绘画风格,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与构图美。
1.欣赏艺术作品。
(1)再现已有经验:说说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2)欣赏数张塞尚的名画:
欣赏作品(一):观察画面上有哪些水果,从颜色上分辨有几个苹果。
介绍画家塞尚:说起画苹果,大家都会一致夸塞尚,塞尚非常喜欢画水果,每一次都会仔细地观察,静静地想,慢慢地画,因为苹果保存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水果中他最喜欢画的就是苹果。
欣赏作品(二):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苹果(13个苹果),谈论这些苹果是怎样放置的。
介绍塞尚每画一个苹果都要画得像每一个人一样,个个都不相同,而且,还要把它们有的放在盘子里,有的放在瓶子旁边,摆放得舒舒服服。
欣赏作品(三):“七个苹果”,谈论:塞尚为什么会画得这么慢。
选取其中一个红苹果对照颜色,找出它在画面上的位置,分辨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体会塞尚画得很慢的理由。
2.学学塞尚也来画一个苹果。
(1)每张桌上放一个苹果,由幼儿任选其中一个。
(2)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3)用炫彩棒直接画轮廓,逐步添加颜色,可以运用接色迭色等方法使颜色接近和调和。
(4)对不满意的部分,可等炫彩棒稍干后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5)将画好的苹果剪下,贴在展示板上。
3.共同安排画面。
(1)以买苹果的方式,轮换地选择同伴的作品。
(2)选一个放一个在灰绿色的底板纸上。
(3)放置时思考摆放的位置,例如:放在正中(稍偏移),靠得远(近)、上(下),是否要添加器皿等。
4.欣赏比较。
将共同安排的画面和塞尚的画面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自己也可以像塞尚那样画出漂亮的苹果,从而获得成就感。
尝试用七个苹果拼合成更多的画面。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一
苹果和橘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同时也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两种水果,在本次活动中,通过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不同的方法,用鼻子、手、嘴巴等不同器官来感受水果的不同特征,以涂色的形式使用炫彩棒表现水果的颜色,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进一步感受本次学习的快乐,并在完成的绘画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1、尝试用油画棒表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初步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1、材料准备:油画棒、16开长方形纸。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观察苹果、橘子。
3、教师自身知识准备:苹果、橘子、水果拼盘。
一、情境导入——观察不同的水果,区分它们的特征。
1、观察苹果和橘子(苹果和橘子都来啦,香香甜甜真可爱。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哪里长得一样,哪里不一样?)。
2、自由交流各自的观察体验。
小结:虽然苹果、橘子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是两个好朋友。
二、画苹果、橘子——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水果。
1、跟画苹果的轮廓。
今天我们来为苹果、橘子画张像。
跟着老师一起画,慢慢地画出苹果妹妹的脸。大大的、圆圆的。
2、尝试画橘子。
宝宝们胆子大一点,把橘子的脸蛋也画得大大的。看看哪个宝宝最厉害,把它们的脸都拍得大大的!
3、油画棒涂色。
你看到的苹果、橘子是什么颜色的,就给它们涂上那个颜色。
苹果有一根小辫子,我们叫它柄;橘子肚子上有一个脐;香蕉弯弯像小船,能干的宝宝要画出来哦!
三、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多吃水果,争做健康宝宝。
看一看谁画的水果宝宝最大、最圆、最甜,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
小结:多吃水果身体好,我们都要做健康宝宝哦!
幼儿具有天马行空的思想,所以是很适合艺术的,我们可以好好的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会幼儿了解色彩与色调的基本知识,增加幼儿对绘画之类的艺术的兴趣。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二
1.幼儿初步学会画人的基本方法。
2.幼儿能够养成主动细致观察的习惯。
3.幼儿的绘画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
1.各种绘画材料:水彩笔。
2.作业纸,人手一张。
3小人模型若干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教师谈话,经过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娃娃小人)"此刻我请小朋友们和我一齐观察一下小人的头是什么形状?它的头上有什么?""身子是什么形状?胳膊是什么形状的?腿是什么形状的?""我们一齐来看一看,王教师拿的小人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有:头、身体、胳膊和腿。"(二)指导认知:引导幼儿画人能够从观察人的基本构造开始。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人的基本特征。
"哎!小朋友,今日你们坐的那么好,教师奖励你们,咱们一齐来看电脑。"引导幼儿自己说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你来看一看,这是人的头,头是圆形的,头上有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2)小朋友你看看头下头连着脖子,脖子是粗粗的,短短的。
(3)你来说说腿比胳膊(长),身体比胳膊和腿(粗)。
(三)复习巩固:幼儿用作业纸来进行绘画人物。
进行作画,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常规的培养:"今日小朋友天绘画时,我们也明白画画的时候不说话。可是有个别小朋友今日在画画的时候,有点坐不住,今日原谅你,下次我们一齐看你的表现。"在绘画过程中及时鼓励幼儿。
(四)迁移运用:展示作业,互相观赏,教师进行点评。
小朋友们,咱们一齐来看看你们的绘画作品。比如,某某小朋友提高了,某某小朋友画的小人是长头发的······(五)扩展放松:
幼儿能够在区角中找一找哪里有小人?你找到的小人是什么样貌?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三
1、愿意尝试操作活动。
2、经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3、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本事。
1、玻璃弹珠若干,衬衫包装盒人手一个,里面放“手帕”(白纸)。
2、广告颜料(红黄蓝绿)放在盆里。抹布若干。
3、娃娃一只,红即时贴剪的嘴角下垂和上扬的嘴各一。
4、小椅子排在教室中间,桌子上放操作材料放在教室边上。
1、出示贴着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2、今日,教师教小朋友一样新本领——弹珠滚画。
3、幼儿操作。
此刻请小朋友来帮娃娃把白手帕变成美丽的花手帕,好吗?教师相信小朋友必须比教师能干,把白手帕变得比教师变的还漂亮,对吗?小朋友此刻去吧,记住,别把颜料打翻了,选你喜欢的颜色。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把娃娃嘴换上嘴角向上的嘴)。
4、评价:
小朋友变的手帕真漂亮,看娃娃此刻可开心了,他有了这么多的手帕决定开一家手帕店,请小朋友一会儿去娃娃手帕店买你最喜欢的手帕。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四
1、能根据观察和想象设计各种奇特的房子,运用所学的技能表现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
2、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色彩鲜艳、协调。
1、画纸、笔。
2、对房屋形式、功能,门、窗、顶有一定的了解。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回忆建筑物的基本特征……。
1、能根据观察和想象设计各种奇特的房子,运用所学的.技能表现建筑物的特征和结构。
2、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面色彩鲜艳、协调。
1、画纸、笔。
2、对房屋形式、功能,门、窗、顶有一定的了解。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回忆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小朋友,在你见过的楼房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了解现代建筑物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各种各样建筑物的结构。
2、引发幼儿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如果请你来设计未来的新型房屋,你将在现在房屋的基础上做些什么变化呢?”从房屋外形、功能、门窗等方面观察现在建筑物中可以变化的地方。想象房子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想象的为了的房子。
3、幼儿绘画,老师指导。鼓励幼儿大地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4、找出设计美观、新奇的建筑物,请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设计。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五
1.有兴趣地观察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征。
2.鼓励幼儿进取思维,大胆想象未来的幼儿园。
1.收集自己看到过的最喜欢、最异常的房子资料。
2.各种奇特房子的ppt课件。
3.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房屋建筑师的采访录像。
一.自由介绍,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带来的有关房子的各种资料,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房子。
2.小结:你们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国的房子和外国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形状不一样,造房子的材料也不一样,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二.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
1.风帆式建筑。
美观。例,悉尼歌剧院。
提问: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2.球形建筑。
通风。例,日本绿化馆。
提问:这个大足球里面会放些什么?我们上海有没有这样的球形建筑?
3.会变色的房子。
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提问:它有什么异常的本领?
4.悬浮房子。
空中住宅,使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造?留出下头的地方做什么?
三.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1.播放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
2.你们喜不喜欢充气房子?为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
3.如果利用充气材料来造高楼行不行?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谈论对策。
4.播放采访房屋建筑师的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四.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1.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幼儿园。
2.回教室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房子。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六
一教材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软件“金山画王”的基本绘画、拼图后的一次综合练习课。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练习,让学生们进一步功固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掌握创作技巧,拓展延伸,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材的设计即要包含方法、技能,又要鲜活生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设计课例画面内容时活泼中蕴含了肃穆,体现本节课的主旨——即要学会绘画拼图的操作技能,还要领悟此刻“升旗”的深意。
教学过程的编排是“从浅到难,从观察分析习作、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合作探究突破新知识点,再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大家合作,去尝试完成整个作品。这期间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借鉴、综合运用能力,从完成模仿画画到自己发挥想象、丰富创作这一思路展开。
因为是拓展性的综合课,好的练习设计会让学生感同心受。因此,我就再设计一个有趣又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创作《我让国旗升起来》,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最终用两种软件顺利地让国旗在运动员的头上升起来了。学生投入地创作,学会了综合作图必要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丰富了国旗知识,爱国氛围也让他们大受教育。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分别学习了这两种软件,掌握了绘图的基本方法,对拼图有一定的了解,能用金山画王进行绘画拼图,对自己创作的简单故事拼图爱不释手,如果能趁热打铁,让学生拓展一下创作的思路,掌握更好的绘画创作技巧,这对于保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考虑到学生对拼图还只限于趣味和好奇,为引导他们步入主题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即有趣又有意义的“任务”,让学生使用两种软件最终让国旗升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而且这种满怀感情地设计和创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是兴致高昂。教学课件和练习制作本着简单,易用性强的原则。
基本目标:
[知识领域]。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金山画王绘画、拼图功能和使用,并能掌握一些画画的技巧,学会综合运用、综合创作。
[操作领域]。
进一步熟悉和运用“金山画王”、“画图”画画的操作。
[情感领域]。
(1)在画画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和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让学生知道个人的努力可以为集体争光、为国家争光,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发展目标:
计算机画画中,让学生体会不同绘画软件的独特功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今后学习计算机的其他软件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熟悉和掌握“绘画”、“拼图”操作方法。
难点:学会“金山画王”和“画图”两种软件的综合运用技巧。
首先以联想方式导入本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创作想法,通过欣赏老师的作品《我让国旗升起来》,分析引入主题,进入主题创作:试着用两种软件来绘画、拼图。
然后,教师就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大家合作的基础上,找出几种绘制国旗、运动员、颁奖台的方法。从个人比较到共同比较,体验绘画的技巧方法。
其次,要完成整幅画,这个工程可不小,怎么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呢?可以用两个小组的作品,拼制而成。
此时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拼图的软件、拼图的方法、拼图的步骤,通过学生提出的不同提议,得出一套公认的好方法。
最后总结、升华。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七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趣。
2,学习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胆的想象力。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子对颜色的应用能力。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课件或几张毛毛虫的图片。
2,课件中,要事先做好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步骤。
3,在课堂中,再重复一遍课件里画画的过程。更慢一些,画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过程。课程过程:
1,课件出现,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孩子对课件的兴趣,并达到极好的互动。
2,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长长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多条腿,以及全身长满了毛毛。3,课件播放完后,老师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画毛毛虫的过程。
4,画出一个圆头,然后画上五官,眼睛,鼻子,嘴巴和长长的触角。
5,再画上毛毛虫的身子。依据个人的了解可以几个圈连在一起。
6,给毛毛虫涂上颜色,可以不同的节涂不同的颜色,以美为最终目的。
有些孩子对毛毛虫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老师要给不会画的孩子耐心的指导。尤其是告诉孩子,毛毛虫的身体的结构,是几个圆圈连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会理解了。
当孩子画完了,老师则可以建议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给毛毛虫配上它生活的地方,包括小草,花等等。课程总结:
通过画毛毛虫,不仅增加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更明确了。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也更有范围了。而且绘画中,老师与小朋友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能促进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篇十八
1、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房子,感知房子有高有低;有尖有圆等不同的形状。
2、让孩子学习如何观察事物顺序的方法。
3、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1、图片素材:木头房,砖房,茅屋。
2、幼儿用画纸,蜡笔。
1.播放声音:鸭子,小鸡。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一听谁来了?
小鸡,小鸭要来我们这里做客,它们想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
可是还没有住的地方呢,怎么办呢?
2.启发幼儿想办法。
1.出示图片:木头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子的房子?
(让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从各方位去观察楼房的形状。
小结:这座房子是木头房,矮矮的,房顶是三角形的。
2.出示图片:茅草房。
你们看,这是什么样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砖房。
你们看,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自由讨论,知道这是独立的)。
4.引导幼儿观察特别的建筑与房子的区别,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漂亮的房子是怎样的?
5.你想为小动物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房子呢?
鼓励幼儿大胆开展想象。
6.幼儿设计,绘画漂亮的房子,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表扬有进步和有创意的幼儿,并激发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组织幼儿布置房展,相互交流,帮助小动物选出最漂亮的房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5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