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9:57:13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汇总15篇)
时间:2023-11-27 19:57:13     小编: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体验和领悟的总结。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一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连日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七一”讲话,他们表示,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获得人民支持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不断巩固。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101的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和推进这三件大事,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说: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如果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

讲话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戴焰军表示,自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到夺取政权,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包括国民党这样曾经一度执政的政党,但唯有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走向成功。

讲话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虽然党和政府花了不少钱、下了很大力气,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甚至遭到群众的反感。”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为什么?就是因为有的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脱离了群众,没有从群众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七一’讲话把脱离群众当作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决不是危言耸听,必须高度警惕。”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帮助所住村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帮助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今年以来,山西实行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六个一”制度,要求省委常委带头,每年拿出3天以上的时间住村,与当地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截至目前省、市、县、乡各级共有7万多名干部下乡住村,共住村1.2万多个。

通过学习“七一”讲话,对“六个一”活动密切干群关系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讲话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证明,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是确保解民忧、增民利、惠民生的重要保障。”戴焰军说:

“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到实处,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少走或不走弯路。”

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七一”讲话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我深深地感到,对于群众的事,发展的大事一定要办好,生活的‘小’事也一定要办妥。”海南琼海市委书记祝春荣对“七一”讲话有着深刻的感触:

“目前,各地广泛开展了干部下基层、大接访等活动。事实上,群众并不会在意我们深入基层给他们种了多少地,而是在意这种行为背后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因此,干部下基层千万不要做走马观花的过客,不要做叽里哇啦的‘钦差大臣’,更不能做采风猎奇的观光者,要以群众自家人的身份,与群众端同样的碗,与群众睡同样的床,与群众干同样的活,为群众切切实实地谋利益,群众才可能真正把你当亲人。”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主人,是我们党实现改造自己和宏伟目标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故而,“人民”就成了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热词:在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1500余字的讲话中,“人民”被提及了19次。报告中“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谆谆告诫,针对性强,令人警醒,应当成为党员干部永远的座右铭。

习近平简短平实、极富感染力的讲话,言近旨远、充满哲理、务实亲民,深刻地透露出中央新一届领导人的责任意识与追求目标。他说得最多是人民,份量最重的是民生,再三强调的是责任。对老百姓来说,这么一番话更是振奋人心、倍感温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尤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更是掷地有声。一诺千金,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亮相讲话”,已然传递出向人民承诺、为人民履责的决心与信心。

福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这些,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也看到了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向人民承诺,为人民履责。“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牢记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响亮地喊出了施政宣言,未来他们将如何兑现承诺,真正做到“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们有理由深信不疑、充满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说,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

“自豪而不自满”意在鼓励全党树立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信心,“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则是告诫全党要正视过去的成绩,时刻不忘头脑清醒和保持进取精神。

回顾过去我们成绩喜人,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等天灾人祸,在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对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大力投入,则考验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以及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更考验了我们党正视和切实改进自身存在问题的务实作风。回顾过去,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给人以信心,从未让人民群众失望。

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才会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三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敬畏人民,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我们党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几千年历史与民本思想的支撑,敬畏人民的思想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底。浩荡历史无数次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其中主要是劳动群众是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变革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在心理上尊重、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在行动上帮扶,才能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奋斗。

信仰人民,共筑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大厦。信仰是每个人的一种主张,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带有情感特质的自觉行为。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需要营造信仰人民的风尚,构建信仰人民的精神大厦,让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成为一种行动上的自觉、精神上的寄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就是为了广大人民。从南湖的小船一路扬帆,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这篇史诗里,每一章、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是信仰人民的回响。在工作中要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情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是时刻把对人民的信仰作为最根本的信仰毫不动摇,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依靠人民,夯实党的根基壮大为民服务的力量。“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不断壮大为民服务的力量,更好地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书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服务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体目标开展工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其次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蛮干。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做出来的,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坚持久久为功。

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是承诺,是决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强音!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四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在20xx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致敬复兴路上的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牵挂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念为国为民挺身而出壮烈捐躯的英雄们。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短短不到2000字的讲话,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情怀,温暖人心而又铿锵有力,激起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热烈反响,增添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信心和热情。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宣示了人民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最高原则。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人民是时代的动力源——“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企业轻装上阵、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关爱退役军人……温暖朴实而又高度凝练的话语,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层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执政的实践主题和内在逻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千千万万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新时代的发展进步写下生动注脚。

就在不久前,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制度改革与人民创造同向发力,中国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角色转换。也正因为如此,有外媒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勤劳革命”,亿万人民依靠勤劳、勇敢、智慧,建设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各领域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经验。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加重视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依然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有没有“含金量”、能否“打高分”的衡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试出改革是否击中了要害,改革措施是否立得住、站得稳。

新的一年里,老百姓还有不少烦心事、难心事,期盼着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着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环境,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把更多饱含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刻进新的年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明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命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新境界。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髓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对一个政党来说,立场是根本问题、首要问题,决定其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表明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全部工作都要围绕“人民”这个中心,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明,党和人民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立场决定方向,决定行动的优先序,尤其在危急时刻和重要关头最能体现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至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作出正确抉择的前提。只有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从初生婴儿到百岁老人,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使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关头,我们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指明了我们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人间正道。

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靠行动、靠成果、靠胜利来影响群众、引导群众,广泛凝聚民心、汇集民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断造福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环保等实际问题,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将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中,必须由人民来评判工作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天,全党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指明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把民心民意体现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政策。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人民群众中宣传解释政策,将政策的实施化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行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政策实施到位,不走偏、不走样。切实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使一切决策和工作着眼于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经得起人民检验,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从作风上保持与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永葆青春活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秘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其目的之一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不断改进作风,坚决反对“四风”和腐败现象,切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主人,是我们党实现改造自己和宏伟目标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故而,“人民”就成了党的十八大的一个热词:在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1500余字的讲话中,“人民”被提及了19次。报告中“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谆谆告诫,针对性强,令人警醒,应当成为党员干部永远的座右铭。

习近平简短平实、极富感染力的讲话,言近旨远、充满哲理、务实亲民,深刻地透露出中央新一届领导人的责任意识与追求目标。他说得最多是人民,份量最重的是民生,再三强调的是责任。对老百姓来说,这么一番话更是振奋人心、倍感温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尤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更是掷地有声。一诺千金,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亮相讲话”,已然传递出向人民承诺、为人民履责的决心与信心。

福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这些,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也看到了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向人民承诺,为人民履责。“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牢记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响亮地喊出了施政宣言,未来他们将如何兑现承诺,真正做到“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们有理由深信不疑、充满期待!

xx总书记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说,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

“自豪而不自满”意在鼓励全党树立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信心,“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则是告诫全党要正视过去的成绩,时刻不忘头脑清醒和保持进取精神。

回顾过去我们成绩喜人,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等天灾人祸,在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对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大力投入,则考验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努力以及对腐败现象的“零容忍”,更考验了我们党正视和切实改进自身存在问题的务实作风。回顾过去,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给人以信心,从未让人民群众失望。

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才会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豪而不自满”基于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前景的清醒认识。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们的事业必行会大步向前,创造新的辉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五

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全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要求,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两个率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江苏的具体实践,努力实现“两个率先”,是全省人民对党的信任与重托,是党执政的重要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首先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确保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基础上,在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形成社会建设新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新体系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共产党人的执政追求。这次省委全会提出,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高于全国,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高高举过头顶,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幸福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面对“四种考验”、“四种危险”,我们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省开展的“三解三促”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要着力推动“三解三促”常态化、长效化,以此带动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重实干、不作秀,降虚火、不浮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赖。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来,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认真学习这部著作及第一卷、第二卷,深切体会到“人民”这个关键词一以贯之。

在总书记始终挂念的“三区三州”之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3岁的女工黄阿英舍在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时喜极而泣。黄阿英舍家在深山区,此前仅靠几块薄田养家糊口,如今在当地一个扶贫车间上班,每月能挣两三千元。生活之于她,一如家乡后山那个泉眼,干涸了多年却在去年突然“活”过来,重现希望和生机。

脱贫攻坚八年来,我国上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6年以来,“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放眼全国,经过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实施,人的发展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小学文化的人也能通过网络让自己的奋斗故事携着家乡特产“走遍”全国;以往连粮食都生长不好的山地、荒漠,现在竟然成了明星蔬菜、网红水果的产地……到这些曾经贫困的地方去看看天翻地覆的变化,去看看农民的笑脸,就能明白什么叫“人民情怀”,怎样做才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诚如一位老一辈革命家所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创新热潮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在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在防疫抗灾顽强奋进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正是由于我们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新中国才有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不断迈入新境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七

人民是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是地,是我们党得以植根的土壤。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始终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坚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是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是地,是我们党得以植根的土壤。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人民幸福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无不突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拯救每一个生命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最大限度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正如美国学术期刊《科学》所说的,“封城”50天,使武汉之外约74万人免受病毒侵袭,潜在感染人数减少96%。疫情防控中坚持平等、无歧视地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群体给予特别关注,即使对在华外国公民也做到一视同仁。清明节期间,全国各地各族群众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彰显了对生命的关爱与珍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经常叩问和守护初心,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把人民利益的标尺放在心中量一量,坚决革除内心深处的“私”字,不断推进自我改造、自我净化。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好唯上不唯实、唯己不唯民、唯官不唯事的问题,不折不扣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真正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指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民看作是我们党执政最大的底气,视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构筑起严密的人民防线,坚决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人们,都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高度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为疫情防控撑起一片天。广大医务工作者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挺立在疫情的“风暴眼”,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各企业纷纷主动请缨、尽锐出战,坚持“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能力、装备实力、系统作战合力,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用12天时间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以平均一天半一座的速度建成16家方舱医院。全国各族人民群策群力,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公益组织和志愿团体不辞劳苦、竭尽所能,基层社区、家家户户精诚合作、严防严控,形成歼灭新冠肺炎病毒的“汪洋大海”。

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表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跨越不过去的沟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习**指出:“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必然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习**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意味着必须把共享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抗击疫情不仅考验我们能否以实际行动遏制疫情蔓延、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也考验我们党和政府能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兑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救治的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共同负担,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和实施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制订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政策方案,提高疫情防治人员薪酬待遇,做好工伤认定和待遇保障,实施职称评聘倾斜措施,落实一线医务人员生活保障等,使广大白衣战士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面向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提出了加强激励保障、安全保护和人文关怀等多项措施,为他们减负减压,提供各项待遇保障和细致周到的关爱支持。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在房租、增值税等方面推出新规定扶持个体工商户,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缓解中小企业困难,推动复工复产。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保障民生,解决因疫情而使人民群众可能面临的生活困难。

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这关键冲刺阶段,我们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凝聚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决战决胜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坚决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上的伟业,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是否做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今年5月,新加坡某民调机构公布了针对全球23个经济体抗疫表现所做的民调结果,中国以85分排名第一。这表明,中国抗疫成就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赶考”也远未结束。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与人民群众勠力同心、砥砺奋斗,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八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胡xx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连日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七一”讲话,他们表示,每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获得人民支持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不断巩固。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胡xx同志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和推进这三件大事,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说: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如果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

讲话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戴焰军表示,自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到夺取政权,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包括国民党这样曾经一度执政的政党,但唯有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走向成功。

讲话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出现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虽然党和政府花了不少钱、下了很大力气,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甚至遭到群众的反感。”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为什么?就是因为有的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脱离了群众,没有从群众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七一’讲话把脱离群众当作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决不是危言耸听,必须高度警惕。”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1.2万多个。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区长金所军通过学习“七一”讲话,对“六个一”活动密切干群关系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讲话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证明,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是确保解民忧、增民利、惠民生的重要保障。”戴焰军说:

“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到实处,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少走或不走弯路。”

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七一”讲话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我深深地感到,对于群众的事,发展的大事一定要办好,生活的‘小’事也一定要办妥。”海南琼海市委书记祝春荣对“七一”讲话有着深刻的感触:

xx指出:

“目前,各地广泛开展了干部下基层、大接访等活动。事实上,群众并不会在意我们深入基层给他们种了多少地,而是在意这种行为背后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因此,干部下基层千万不要做走马观花的过客,不要做叽里哇啦的‘钦差大臣’,更不能做采风猎奇的观光者,要以群众自家人的身份,与群众端同样的碗,与群众睡同样的床,与群众干同样的活,为群众切切实实地谋利益,群众才可能真正把你当亲人。”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来,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认真学习这部著作及第一卷、第二卷,深切体会到“人民”这个关键词一以贯之。

在总书记始终挂念的“三区三州”之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3岁的女工黄阿英舍在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时喜极而泣。黄阿英舍家在深山区,此前仅靠几块薄田养家糊口,如今在当地一个扶贫车间上班,每月能挣两三千元。生活之于她,一如家乡后山那个泉眼,干涸了多年却在去年突然“活”过来,重现希望和生机。

脱贫攻坚八年来,我国上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6年以来,“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教育、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放眼全国,经过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实施,人的发展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小学文化的人也能通过网络让自己的奋斗故事携着家乡特产“走遍”全国;以往连粮食都生长不好的山地、荒漠,现在竟然成了明星蔬菜、网红水果的产地……到这些曾经贫困的地方去看看天翻地覆的变化,去看看农民的笑脸,就能明白什么叫“人民情怀”,怎样做才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诚如一位老一辈革命家所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改革创新热潮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在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在防疫抗灾顽强奋进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力量。正是由于我们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新中国才有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不断迈入新境界。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在20xx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致敬复兴路上的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牵挂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念为国为民挺身而出壮烈捐躯的英雄们。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短短不到2000字的讲话,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情怀,温暖人心而又铿锵有力,激起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热烈反响,增添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信心和热情。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宣示了人民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最高原则。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人民是时代的动力源——“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企业轻装上阵、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关爱退役军人……温暖朴实而又高度凝练的话语,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层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执政的实践主题和内在逻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千千万万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新时代的发展进步写下生动注脚。

就在不久前,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制度改革与人民创造同向发力,中国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角色转换。也正因为如此,有外媒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勤劳革命”,亿万人民依靠勤劳、勇敢、智慧,建设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各领域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经验。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加重视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依然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有没有“含金量”、能否“打高分”的衡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试出改革是否击中了要害,改革措施是否立得住、站得稳。

新的一年里,老百姓还有不少烦心事、难心事,期盼着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着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环境,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把更多饱含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刻进新的年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近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有活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奋斗目标、执政理念。

***总书记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事当作最大的事,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积极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为我们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典范。福建省委认真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优良作风,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不断筑牢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条主线。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以先行先试的改革魄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推动福州国有企业改革,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晋江经验”,为福建的经济建设倾注了不竭动力。福建始终秉承***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探索实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政治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人民民主、注重统战工作。他倾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建立省委领导与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进一步加强省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福建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好传统、好作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他亲自推动《闽东报》复刊,关心、支持福建日报社、福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工作,推动福州三坊七巷、三明万寿岩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好传统、好作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着力实施文艺高峰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拓展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推进高品位历史文化强省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建设。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抓“菜篮子工程”,推动建设了全国首个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用一个个惠民之举夯实民生根基。福建传承弘扬***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好传统、好作风,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短板,深入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党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组织和推动了厦门筼筜湖治理、宁德荒山治理、福州内河治理、莆田木兰溪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始终秉承***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探索实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绿色生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深化生态省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绿色惠民。

3.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坚定信仰上下功夫,提升政治自觉。***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毕生信仰追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深入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掌握蕴含其中的人民观点,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环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一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敬畏人民,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我们党的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几千年历史与民本思想的支撑,敬畏人民的思想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底。浩荡历史无数次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其中主要是劳动群众是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变革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在心理上尊重、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在行动上帮扶,才能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奋斗。

信仰人民,共筑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大厦。信仰是每个人的一种主张,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带有情感特质的自觉行为。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需要营造信仰人民的风尚,构建信仰人民的精神大厦,让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成为一种行动上的自觉、精神上的寄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就是为了广大人民。从南湖的小船一路扬帆,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这篇史诗里,每一章、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是信仰人民的回响。在工作中要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情怀,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是时刻把对人民的信仰作为最根本的信仰毫不动摇,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依靠人民,夯实党的根基壮大为民服务的力量。“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要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不断壮大为民服务的力量,更好地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书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服务人民,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要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体目标开展工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其次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来。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蛮干。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做出来的,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坚持久久为功。

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是承诺,是决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强音!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二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们必须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设施,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推进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是要自觉服务群众百姓,以“便民”促民生。要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资金、政策、实物、服务、结对“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等困难,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构建起扶贫济困行动体系,满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建立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基层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福利服务的要求。

二是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利民”促稳定。社会稳定与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要着力做好村民自治工作,建立以党委、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部门负责、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运行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建立村(居)民自治的长效管理制度,扩大城乡基层民主,满足人民群众民主需求。要抓好优抚双拥工作,为社会创造稳定的环境。

一是要把关爱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要特别重视困难群众需要政府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研究对策措施,真正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工作体系,更加注重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受灾群众,切定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使困难群众真正得到相应的生活保障。

二是要把保障民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在城区,要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营造管理城市的载体,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在农村,要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真正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三是要把维护民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要通过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通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自治权;通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结社自由权;通过做好社会福利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救助权。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争取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民生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发展。

二是要紧紧依靠部门的协调配合。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发改、财政、编制、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住建、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要把低保、救助、福利、优抚、社会工作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要加强应急、农业、水利、卫生等部门的协调,做好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

三是要紧紧依靠社会力量支持。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都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要充分发挥慈善会的作用,发展扩大会员,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增加调控能力,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供资金支援,为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保障,不断改善民生。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三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在20xx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致敬复兴路上的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牵挂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感念为国为民挺身而出壮烈捐躯的英雄们。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短短不到2000字的讲话,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情怀,温暖人心而又铿锵有力,激起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外华侨华人热烈反响,增添亿万人民在新时代奋发向前的信心和热情。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宣示了人民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政治优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最高原则。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人民是时代的动力源——“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人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企业轻装上阵、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关爱退役军人……温暖朴实而又高度凝练的话语,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层面,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执政的实践主题和内在逻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千千万万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新时代的发展进步写下生动注脚。

就在不久前,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制度改革与人民创造同向发力,中国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角色转换。也正因为如此,有外媒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勤劳革命”,亿万人民依靠勤劳、勇敢、智慧,建设了自己的美好家园。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各领域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经验。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加重视基层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依然要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有没有“含金量”、能否“打高分”的衡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试出改革是否击中了要害,改革措施是否立得住、站得稳。

新的一年里,老百姓还有不少烦心事、难心事,期盼着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着孩子们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环境,学习得更好、成长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把更多饱含民生温度的“中国故事”,刻进新的年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四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的辉煌都是人民创造的。整个新中国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探索、奋斗和创业历史。人民创造历史,书写传奇,实现经济腾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历史的客观总结,也是指出党和人民鱼水之情的肺腑之言,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

人民至上就是要凝聚人民群体的智慧,迎接历史磨难。人民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场上,人民是真正的主力军。医护人员、公安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海外华人...人民的伟大力量汇聚成全民抗疫的中流砥柱,人民的智慧在这场战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网格化管理、无人机喊叫、村庄喇叭、一户一人出行制度...每一个都有奇思妙想,每一个都有奇思妙招。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闪烁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在人民的“英雄荣耀”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中国逐步取得积极成效。

人民至上就是要紧密联系党群血肉,牢牢扎根人民。“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人是水,我们是舟,如果官不为民,舟就会沉没。党员干部要领导、领导、服务人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知识;既考验领导魅力,又体现人格素养。疫情的“验金石”,让很多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锤炼了党性,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密切联系了党和群众,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活力。

人民至上就是要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旦脱离人民,背道而驰,我们什么都不是。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人民群众缔造了历史,创造了财富,就应共享发展红利。

当前,中国人民向党之心空前凝聚,爱国之情空前高涨,奋进之力空前强劲。疫情过后,广阔天地必将大有作为!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得体会教师篇十五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要始终牢记和践行这一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永远不能忘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亲人”等等,这些理念都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重,反映了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终目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脱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

“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并在实际生活中始终做到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和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667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