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评估和调整是不可或缺的,以保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一个成功的方案可能需要经过多次调整和改进,我们应该保持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心态。如果您正在为制定方案苦恼,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您一些灵感。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一
按规定,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在西安市北郊百花村做不锈钢生意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从老家福建搬到西安已经十多年了。由于是外地人的关系,办起户口来比较困难,至今夫妻俩仍然没有西安户口。眼看着上初一的大儿子两年之后就要参加中考了,接踵而来的就是高考,近日陕西省教育厅新出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让陈先生夫妻俩在欣喜之余又有了一丝纠结。
案例。
福建陈先生1996年来陕有房有工作就是没社保。
在陕异地高考的三个条件中,在陕学籍三年和在陕居住三年这两个条件对于陈先生一家来说,都是很容易达到的条件。1996年从福建来陕西做生意,到2006年在西安北郊买了房子,陈先生在陕西有固定住所也超过五年了。唯一的难题是,陈先生夫妻俩都是初中文化程度,除买了几份商业保险外,夫妻俩都没有陕西职工养老保险。陈先生的妻子赵女士告诉记者,对于他们这种初中文化程度、没有档案的人来说,缴纳个人养老保险的手续特别麻烦,需要回老家办理各种证明。
记者查询了最新的养老金政策——《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并办理营业执照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都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登记工作由所在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凡申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缴费基数按照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100%、150%、200%、300%五个档次划分。参保者可自选一档作为本人缴费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为15年。
陈先生给自己算了一下,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每年要缴纳8000到9000元,为了让儿子在陕高考,他得提前缴纳5年,算下来总共要4万多元。而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靠陈先生一人做不锈钢生意,4万多元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实在不行,我们就打算在偏远点的地方买个可以代办户口的房子,可是现在房子首付很高,我们还在为这事纠结呢。”赵女士说。
声音“我们打工的,哪有那么稳定?”
重庆人小周在西安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妻子小陈是汉中人,两人都没有西安市户口。虽然两口子都想让女儿以后在西安参加高考,但面对现有的政策,他们坦言自己达不到要求。
“这几条都不好达到。”小周说,“本身我们是外地人到异地打工,那子女肯定是随父母一起走。异地高考政策应该就地给子女提供方便,也就是应该就地高考,这会让我们更方便。”
异地高考的三个准入条件很难达到,有这种感觉的不止小周一人。外省来陕打工的张女士说:“像我们一般都达不到吧。要求有房、有稳定的工作,而我们打工的,哪有那么稳定?”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二
按照教育部的时间表,31个省、区、市年底前必须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终于,在大限的前一天,关注度最高的北京异地高考方案呱呱坠地。与此前黑龙江、安徽等省份的一步到位相比,北京实行的是分步走,今后两年中职、高职院校逐步向随迁子女放开。
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历来被视作高考改革中的硬骨头。随着教育部要求的原则限期将近,公众对各地就地高考政策的关注热度也持续升温。
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西、福建、重庆、河北、湖南等29个省市明确出台就地高考具体标准,均通过设定门槛的方式对考生学籍、在该省市就读时间或父母社保证明等条件有所限制。
至此,我国各个省市已经出现率先破冰、缓冲落地、分步实施三种模式。
率先破冰冀、皖等省市今年开始实施
黑龙江、安徽、河北、重庆、湖南等省市推出的具体政策以低门槛为显著特点,这缘于这些省份大多为人口流出大省或考试大省,政策推行压力较轻。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这些省市的异地高考都是2013年起开始实施。
黑龙江、安徽、河北、辽宁、重庆要求父母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但更强调孩子的学籍。不过,各省对学籍的要求并不一致,黑龙江、安徽两省要求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连续就读3年以上;河北省则规定,须有河北省两年以上高中学籍。
湖南省的规定则强调实现外省籍生源全覆盖。外省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可通过中考录取到流入地普通高中学习,或凭初中毕业证书通过注册入学进入流入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自高中一年级起(含高一的第二学期)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应、往届毕业生,可凭学籍证明和其父母居住证在湖南省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在湖南省连续就读两年以上(含两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可参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2013年开始实施异地高考的省市中,吉林等省强调家长必须参加社会保险3年以上。
2013年起,一些省市都开始安排随迁子女高考补报名,但辽宁省不能接受随迁子女艺术类考生报名。同时,辽宁省要求考生以签《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诚信高考承诺书》的形式,对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做出承诺,通过提供虚假信息获得报考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将有关事实记入考生高考诚信档案。
在全国已公布方案的省份中,流动人口约2200万人的浙江省,异地高考门槛比较低,只要求浙江学籍与连续3年高中在浙江省就读。
缓冲落地山东、江西、福建等明年起实施
对于本省生源较多,考生压力比较大的一些省份,如山东、江西、福建则选择了缓冲落地,在2014年开始实施。
山东省要求须读完高中且有学籍。该省规定,非户籍考生要在山东省参加高考,总的原则是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且拥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籍。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住所、保险年限等条件则由各市制定。
福建省则要求有高中三年完整学习经历。凡在福建省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都可在福建省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江西省的要求要低一些,要求高中读满一年且取得学籍即可。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在江西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江西省户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
内蒙古则要求,截止2014年4月1日,从区外迁入内蒙古的考生,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可在户籍所在地参加2014年普通高考,并可参与本专科院校录取:本人具有内蒙古高中阶段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籍且连续就读满2年;本人取得内蒙古户籍满2年。家长在内蒙古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合法职业且纳税(或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均满2年。
分步实施北上广过渡渐进
北京、上海、广东等被视作改革重镇的.人口流入重要地区,却由于情况复杂而态度谨慎,其实施细则也因此更为外界关注。
与其它多数省份以学籍、社保、固定住所等为主的条件相比,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异地高考门槛明显要高一些。北京和广东的方案都强调过渡和渐进。
根据北京市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工作方案,2013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2014年符合相关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参加高等职业学校考试录取。大学本科的部分还没有计划放开。在广东省,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2014年开始可以报考高等职业学院,2016年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而广东和上海的另一项政策,都是针对积分入户或者取得工作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的子女。上海异地高考政策是,父母持有人才引进类居住证,孩子是上海学籍,就是符合户籍不在上海,但可在上海参加高考的条件的。上海的工作居住证分为三类,人才引进类是其中的a类。日前开始征集意见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条例》已初步明确上海处理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的基本思路,允许持有上海居住证a证的来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但由于居住证方案尚未定稿、积分制细则有待公布,就地高考缺少操作基础,真正试行的时间表,至少要在2014年以后。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三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符合下列各项条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即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四
在浙江的异地高考方案中,外省籍学生只要有浙江学籍,并在浙江连续读完三年高中,就可在浙高考。这一消息公布后,有读者向本报咨询,浙江可以让外省籍学生参加高考,那浙江人能不能到外地比如上海,参加高考?毕竟上海的优质高校资源比浙江多,高考竞争也没有浙江激烈。
浙江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林莉说,浙江学生要去上海高考,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
前:浙江人拼中考成绩。
浙江人成批到外地参加高考,之前有过先例,在上世纪末到之间,浙江学生曾“沾光”上海教育:当时上海的一些高中,向全国招收优秀初三毕业生,光20,上海的高中就录取了近3000名外地中考生。
嘉兴一中一位教书的老师记得,当时学校每年要流失一两百优质生源,因为很多优秀初三毕业生选择到上海读高中,在上海参加高考,虽然要交好几万费用,但家长觉得值。
湖州中学吴校长说,当时湖州也有不少学生中考后选择到上海读高中。后来,因为上海家长认为上海优质的高中、大学资源正在被外地人侵占,从20起,这个到上海高考的通道就关闭了。现在,浙江学生要到上海参加高考,基本上不可能。
嘉兴一中副校长朱玲说,除非在浙江读高中的学生具有上海市户籍,否则是不可能有机会参加上海当地的高考了。“上海对高考移民现象查得很严,想作弊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被查出来,后果很严重。”
记者联系到一位倪姓家长,他女儿在年赶上了末班车,幸运地去上海读了高中。倪爸爸说,女儿在2005年中考毕业后去复旦附中读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2005年允许报两所高中,在这之前好像能报五六所,只要不冲突就可以。当时复旦附中有人报名,根据当地中考成绩初选出了240人,再进行一次考试,录取了60人。当年上海的高中一共录取了近3000名外地中考生。”
中国美术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今后几年:浙江人再要去上海高考。
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
浙江籍学生想在上海参加高考,现在只能指望上海的异地高考政策。上海异地高考方案据透露已基本确定,方案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中关于中高考资格获得的相关规定为依据dd持《居住证》a证的在沪务工人员,其子女可以按规定在沪参加中考、高考;获《居住证》c证人员的随迁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在沪参加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
《居住证》a证相当于国内人才引进类,审核实行按计分制,对申请人的学历、职称、年龄、收入、工作岗位、在沪工作年限等都有极高的要求。但父母若获得了a证,其子女只要在上海读完3年高中,就可以在沪参加高考。
林莉说,可以预见,上海的异地高考门槛会很高。浙江应该也有一批人去参加,但父母至少得提前3年筹划这件事。在孩子读初中时,就得考虑去上海读高中的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第几次使用‘电子书包’了?”“第二次!”“现在心情怎么样?”“没有上一次那么紧张了……”嘉兴市实验小学朱筠老师和学生们的一问一答,让台下听课的老师们露出会心的微笑。作为长三角网络结对学校,嘉兴市实验小学昨天和上海民办丽英小学、江苏常熟市实验小学一起,进行了“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记者发现,嘉兴的老师和孩子们面对“电子书包”这项尚属试点的新事物,已经表现得很淡定了。
“电子书包”个小容量大。
可能是现在孩子的书包太重,所以一说到“电子书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优点就是“轻”――无纸化,就不用背那么多厚厚的书和练习册了,而现场的老师们则告诉记者,“轻”只是“电子书包”优越性的一部分,“高效、自主、个性”才是“电子书包”真正迷人之处。传统的课堂上,一个老师为几十名学生授课,要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能进行人数有限的抽测和提问,而“电子书包”可以让老师在自己的电脑上一目了然;一个班的学生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也各不相同,在传统的课堂里,一些学生可能会偷懒不做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但“电子书包”不仅能吸引孩子,而且老师也能马上知道哪些学生没做练习;学生的听课效率有高有低,而“电子书包”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如果学生有需要,可以调出课堂记录重新温习一遍。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嘉兴市中小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具备开展远程网络教育能力的学校有143所。年以来,嘉兴市中小学通过网络进行异地互动教学和网络教学研讨已渐趋常态化,这也为“电子书包”的推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嘉兴市实验小学作为“电子书包”的试点学校,在今年3月首次展示了一堂用“电子书包”授课的科学双语课,目前已经把“电子书包”的尝试领域拓宽到了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电子书包’给学生很多便利,但老师要接受很大的考验,光备课就有很大的工作量,还必须熟悉‘电子书包’的各项操作系统。”嘉兴市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萍昨天介绍,“经过这半年多的摸索和适应,老师们都逐渐适应了,学生们则明显表示了欢迎。准备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把‘电子书包’的平台延伸到学生家里,那样学生就可以在家温习白天的功课,还可以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上课过程。”
据了解,市教育部门将根据《嘉兴市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研究制订《嘉兴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嘉兴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今年起到20间的每年9月,教育部门将组成专家组对照标准对中小学进行评估,年12月将召开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各示范学校的先进经验,“电子书包”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12月24日从浙江省教育厅获悉,浙江省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新建和改造3000个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预计到今年年底,浙江省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和音乐美术类专用教室的配备达标比例将达到70%。
为此,浙江省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将投入经费2.56亿元,鼓励各地各校建设科学实验室和音乐、美术教室,装备探究性、创新性等试验设备,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五
完成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的考生按照报名区县高招办的要求到报名单位进行现场资格确认,报名单位同时采集考生电子照片。各区县自行安排现场资格确认时间,应在2014年11月底之前完成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工作。
随迁子女考生必须通过申请条件审核及完成现场确认后,才可以参加2015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未提出申请、未通过申请条件审核或未通过报名资格现场确认的考生不能参加在京高职考试招生。
三、志愿填报。
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分为高职自主招生、高会统招和高职单独招生三种形式。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统考考生可以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和高会统招,填报高职自主招生志愿(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统考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普通批的志愿;取得报名资格的随迁子女单考考生可以参加高职自主招生和高职单独招生,填报高职自主招生志愿(由招生学校自主组织)、高职单考志愿。
四、考试与录取。
(一)高职自主招生由招生学校组织考试;通过统考参加高职录取(高会统招)的考试分文史类和理工类,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数学(理)、外语;通过高职单独考试参加高职录取的考试科目设置采取“3+x”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公共文化课,“x”指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设定的综合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考试。
(二)随迁子女考生可以报名参加美术等艺术专业的北京市统一考试或相关学校的校考。不参加艺术特长生统测、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业等与本科录取相关的统测。
(三)随迁子女考生在参加高职录取时是否享受照顾加分政策执行北京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六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从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高中学校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02、科学合理使用评价信息。
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要对电子平台中学生本学期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参考,招生学校应提前制定并公布具体使用办法,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开、公正。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七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稳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问题,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3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非我省户籍或高考报名截止前户籍迁入我省的各类在黔就业人员子女。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建立教育、发展改革、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分工负责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各职能内相关工作。
教育部门要健全、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籍随人走”,严防“高考移民”。招生考试部门要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安机关负责居住证的申领受理、制作、发放、签注等证件管理工作,及时对教育部门提供的外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居住证进行查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及时提供外来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信息。
第二章报考条件。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的限制:
(一)考生有我省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同时在我省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毕业。
(二)考生有我省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3年,同时在我省高中学校毕业。其父亲(或母亲)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按规定在我省连续居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3年(居住证和参保时间的计算从考生高一年级秋季学期入学起,至高三年级毕业止)。
(三)考生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我省6年,有我省初中、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6年,同时在我省初中和高中学校毕业。
(四)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我省,考生有我省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3年,同时在我省高中学校毕业。
(五)考生父亲(或母亲)系驻黔部队现役军人或安置在我省的退役军人,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我省,考生有我省高中阶段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1年,同时在我省高中学校毕业。
(六)考生父亲(或母亲)系经我省县级以上(含县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按组织程序调入或录(聘)用到我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考生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我省,考生有我省高中阶段2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2年,同时在我省高中学校毕业。
第五条符合第四条报考条件的考生,报名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符合第四条第一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二)符合第四条第二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其父亲(或母亲)居民户口簿、贵州省居住证(含连续三年的办证情况)、连续3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在黔参保证明和本人居民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三)符合第四条第三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四)符合第四条第四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其父亲(或母亲)居民户口簿及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五)符合第四条第五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其父亲(或母亲)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现役军人证明或退役军人证明、单位接收函和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贵州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办理表,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六)符合第四条第六项报考条件的考生,需提交其父亲(或母亲)工作调动或录(聘)用文件和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贵州省普通高中学生转学办理表,高中毕业证书(应届考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毕业证明)。
第六条不符合本规定第四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以在我省报考高职专科学校。
第三章审核监督。
第七条《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审查表》是审查情况的重要依据,考生本人及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信息,并对填写内容负责。
第八条考生的实际就读情况审查由其就读学校负责,班主任、校长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九条考生的学籍审查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籍审查人签字并加盖学籍管理专用章。
第十条考生的户籍及居住证的审查由公安派出所负责。
第十一条考生父亲(或母亲)的参保缴费明细,由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
第十二条县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对考生提交的证明材料原件进行审查,认真做好登记、编号、汇总和造册,并将审查材料复印件报送市(州)招生考试机构,报送的审查材料复印件要注明“原件已审”,经审查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十三条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在高考报名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本辖区考生名册(含光盘)、《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审查表》及审查材料复印件报送省招生考试院。
第十四条省招生考试院对考生报考资格作出审查结论,并书面通知考生所属市(州)招生考试机构。
第四章公示及责任追究。
第十五条考生资格审查实行公示制度。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就读学校在上报考生有关信息前,须将考生信息在公示栏(网站)和所在班级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内容须包括考生姓名、性别、考生号、居民身份证号前6位、应(往)届生、报名所在地、就读中学及班级、科类、审查结论。
省招生考试院审查反馈的信息,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生就读学校须保留至当年8月底。省招生考试院须保留至当年年底。
第十六条公示期间,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考生就读学校要设置举报箱(电子邮箱),公布举报电话,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政策咨询工作。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并将调查核实情况及时报送省招生考试院。
第十七条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如实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下列行为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
(二)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第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其他人员及有关单位在报考各环节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技工)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本规定所称的高考移民是指利用我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政策,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提供虚假学籍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省教育厅商有关部门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2023年(含)高考起施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贵州省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暂行规定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63号)同时废止。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
1.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的兴趣爱好几乎定型了,兴趣不会骗人,遵从本心,跟着感觉走往往比理性更加准确。所以,选科时对自己喜欢的科目,是要首先考虑的。
2.结合孩子的学科成绩。
学科成绩是核心参数。学科成绩既要看分数,也要看在全年级(或更大范围内)的排名。如果近一年内始终排名靠前,那么选择这个学科,在高考时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高考最后一星期如何复习最有效。
客观题不失分或少失分。
长春市第五中学教师徐忠羽介绍,数学要想得高分,客观题不失分或少失分是根本,会做的题要有足够信心一遍做对,在中档题上下工夫,考查的是基本能力。在这十天中,把中档题归归类,总结规律和方法,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立几、解析、概率统计,哪一块感到最薄弱,就得去强化这一块,没有“来不及了”,只有你“又放过去了”。
按“考试说明”巩固知识。
排查高中阶段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熟悉的,遗忘的、生疏和不熟练运用的知识点,选一些相关问题练一练。
“考试说明”是学习中最强有力的依据,按“考试说明”去巩固知识绝对可以事半功倍,最后十几天一定会有许许多多的模拟卷与小道消息蜂拥而至,你必须头脑清醒,不要让它们打乱阵脚,制定的复习方案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切莫动摇。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去尝试做一些新题型,这样在十天中再提高一步,也是完全可能的,但要适可而止。
不要再钻研难题。
难题要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易使人烦躁,不易与高考题型相一致。建议最后十天一定要减少碰或不碰难题,稳定情绪,自己给自己鼓劲。难题做不尽。所谓难题,是很多人不可能轻易完成的综合题,很多人不可能轻易完成,你还担心什么呢?此外,不要去拼时间,拼精力,不要去猜题、押题,不要去啃难题,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八
在2012年12月30日公布的《办法》中,对于随迁子女参加北京中高考,设置了两个政策落地的时间点:
首先,《方案》规定,自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北京市有效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北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而真正的涉及到高考的政策,则要从2014年开始启动。根据《决定》的内容,北京将在2014年开放异地高考,首先则从高职院校开始。
门槛方面,基本上延续了此前上海居住证制度的一些内容:比如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北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的等。
不过,在《决定》最后,还不忘记留下一个略显光明的尾巴:“学生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可以参加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推荐与考试录取。”
一天之后,北京市教委在其官方微博上进一步明确表态,2013年北京市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出台之前的过渡措施和出台的新办法将并行实施三年。
为何北京市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相较于其它省市,似乎有严苛的倾向?北京市教委发言人表示,该项《办法》的出台,参考了北京目前经济社会资源状况相适应,“要考虑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
据其介绍,201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非京户籍学生41.9万人,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40.9%,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学习的比例达到74.7%。市级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据悉,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2000多万,已远超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的调控目标。
在北京市教委相关人士看来,不断膨胀的人口亦给现有学校资源的调整带来了难题。他提供了一组数据:从去年开始随迁子女高峰期与本市户籍学龄人口高峰期叠加,到2014年,全市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目前的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北京市出台这个政策,还是从控制人口角度出发的,这个观点一直没有改变。”有长期关注异地高考的学者表示。
据他介绍,这亦与此前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的表态不无相同之处。在去年两会召开之际,在谈及北上广等地异地高考政策制定时,杜玉波明确表达,“既要解决这些外来人口子女的考试就学问题,但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承载能力。”
对此,有学者表示了质疑,长期支持异地高考家长维权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表示,北京市近年来户籍人口参加高考的学生持逐年下降的比例,政府一直强调非京籍人口数量庞大,一旦放开将影响京籍考生的录取,“北京市应该有更切确的数据,异地家长要求公布信息,不知为何没有公布。有些公布信息以后,本来是可以平息京籍和非京籍家长争议的”。
对于过渡期内,在京的非京籍学生的权利保障,北京市教委的相关人士称,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为了方便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随迁子女选择在京升学考试提供机会。
记者统计,目前可以开放给非京籍学生的主要通道有如下几种: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大学(原北京电大)、网络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成人高考等考试录取。
此外,北京市教委亦允诺,经学生户籍所在省份同意后为学生提供高考文化课在京借考服务。
据悉,北京市开放中职、高职,亦与此前职业学校在京招生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有关。以2009年的一组数据为例,当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北京技工学校招生计划,预计北京市的28所技工学校计划招收8000名考生,比2008年减少1000人。
“就这8000人的指标,现在都招不满,学校要想很多‘特殊’的办法抢生源。”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表示,“北京市这两年一直在叫苦,说职业教育生源危机。”
而中职教育学生流失,并非北京一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博士曾领衔一项调研,数据显示教育部门中职学校的2010级学生在2010-2011年期间总共流失了88万人,流失率达到13.82%。
“为什么会出现北京技校招不到学生的情况?很简单,它只面向北京户籍的孩子,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是没有资格报名的。”陈宇表示。
因此,此番北京异地高考政策,首先放开职业教育大门,亦与上述情况有关。有学者表示,北京的尝试,某种程度上可以为中职教育生源改善提供借鉴意义。
此外,职业教育对于地方而言其财政负担要小很多。国家曾推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助学金是国家给每个中职生每年1500元,免学费资助对象则包括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去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将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显然,袁的表态意味着所有的农村学生,无论是否家庭贫困,未来都可以享受到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其实早在北京市制定异地高考政策时,已与同为外来人口流入聚集地的上海市相关部门保持了紧密的沟通,在政策制定方面两者有所参考。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九
1、四项全国加分政策(其中,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2、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朝鲜族考生,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考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考生),加5分。
3、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4、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报考普通高考,参照教育部关于军人相关优待政策执行。”
5、2019年9月30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应届少数民族考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加5分,并只面向吉林省所属高校投档使用。2023年起取消该加分项目。其他申报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可以享受少数民旅预科班、民族班等专项政策,不加分。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考试科目。合格考科目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14门科目。选择考设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其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为再选科目。
3.考试对象。合格考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选择考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
4.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考范围为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5.考试组织。合格考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信息技术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报告成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选择考所有科目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编排考场、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报告成绩。
6.考试安排。合格考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其中,历史、地理、化学(含实验操作)、生物学(含实验操作)在高一下学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物理(含实验操作)、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在高二上学期末考试;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由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选择考每年组织1次,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
7.成绩呈现。合格考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永久有效。选择考首选科目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按照“等比例转换办法”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高考当年有效。
(二)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完善评价内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内容。
2.规范评价程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高中学校具体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遴选、公示、审核后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确保材料真实可用。
3.强化评价使用。高中学校要基于综合素质写实记录,加强对学生成长过程指导。普通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作为招生录取重要参考。
(三)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改革。
从2024年起,普通高等学校依据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
1.考试科目。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不分文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由考生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在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共计3门。
2.考试安排。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在每年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时进行。条件成熟时,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
3.成绩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照“等比例转换办法”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研究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当再选科目中某科目考试人数少于保障基数时,启动保障机制,以保障基数计算等级转换分,保障基数依据国家人才宏观需求等因素确定。
4.选考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及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门选择考科目中,分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5.录取方式。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高考当年向社会公布。
(四)完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
积极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逐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依据国家高考有关规定进行命题、考试,形成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分为高职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对口考试招生两类。高职单独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数学、外语)全省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招生院校自主实施。高职对口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全省统一组织。普通高中毕业生只允许选报高职单独考试招生;中职毕业生可以在高职对口考试招生和高职单独考试招生中任选其中一项报考。
高职单独考试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依据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统一划定职业技能测试资格线,成绩达到资格线的考生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技能测试,招生院校依据考生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录取。高职对口考试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生填报志愿、投档录取等工作。
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在学籍注册、收费、学生管理、毕业待遇等方面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待遇完全相同。
2022年新高考选科要注意什么。
1、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来说,选择了哪3门课作为选考科目,意味着将来在学术兴趣、专业选择上就要以此为依据,作为今后将要学习的专业或者从事的职业,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如果偏离自己的兴趣爱好,仅仅从功利出发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兴趣爱好,到了高中需要在学习中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2、了解高校不同专业的科目要求,做好比较分析。学生选择选考科目,首先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也受到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考试科目要求也不一样,有的专业至少列出一门必考项目,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因此,学生在选择3门选考科目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对必考项目的要求,减少盲目性,做好比较分析,在保持自己兴趣的前提下,作出高校要求的选择。
3、积极接受指导和建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一定要积极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必要时请老师和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进行分析判断,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适当作出灵活的调整,最终作出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又满足高校专业需求的选考科目,在丰富的课程中体现自主性和选择性,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理想。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一
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比如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随迁子女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需提交其父母的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在京居住证明: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户籍证明:父母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父母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须提供孩子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3、身份证明:身份证。
上述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并于10月20日前提交至随迁子女报名单位,由报名单位进行审核。
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学籍信息无需提交书面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根据网上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审核。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二
北京市采用五等21级赋分制,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a、b、c、d四个等级内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个小的等级。根据学生卷面分数的排名和报考科目的总人数,确定学生属于哪个等级内,再根据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给予赋分。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6个科目卷面分满分都为100分,它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只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等级性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共5等,其中a等占考生比例的15%,b等占40%,c等占30%,d等占14%,e等不超过1%。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等级性考试成绩每科成绩由5等细化为21级。其中,a1为满分100分,e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三
北京可以异地高考吗?北京不可以异地高考,都得回户籍所在地高考。
北京已经开放异地高考,满足条件就可以。北京如果随迁子女想参加异地高考,有两种途径。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
北京异地高考于2012年年底放开。经查找,对于“关于北京市异地高考研究情况、实施时间和随迁子女高考资格认定问题”,经市委、市政府会议审定后,原则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指户籍在外地的人在居住地参加高考。
能否在北京高考的唯一标准就是北京户口,有北京户口想怎么考就怎么考,而且在北京考优势很大,北京录取率远高于外地,尽量为孩子争取在北京考高考。
可以异地高考的省份有:北京、河北、内蒙古、浙江、福建、安徽、四川、黑龙江。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高考政策异地可以参加高考。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四
外地学生是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但是要满足一定的申请条件,申请条件如下: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www.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比如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总的说来,北京“异地高考”和五证密切相关,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北京异地高考方案篇十五
可填30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可填6个专业。
梯度建议:“冲”的梯度填5个院校专业组,“稳”的梯度填13个院校专业组,保的梯度填4个院校专业组。
二、北京高考高职专科批志愿。
可填20个学校,每个学校填1个专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7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