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21:43:10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精选19篇)
时间:2023-11-27 21:43:10     小编:纸韵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编写的一种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选择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具。最重要的是,教案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一

公顷的认识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后,要理解和认识的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学习内容上看,本节课对学生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能掌握1公顷=10000平方米这个关系,并用这个进率进行单位的`换算就行,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建立1公顷大小的概念和表象,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合理的使用公顷这个单位。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着重关注了两点:一、课题怎样引入,怎样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去认识公顷。二、1公顷的概念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表象判断。

生活实际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建立1公顷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概念时,我设计了一组题目,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和1公顷比较:如学校的面积、足球场的面积、承德各著名景点的面积等。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深化1公顷的认识,建立起1公顷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体会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二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对这些面积单位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初步了解,这为认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知识经验、认知经验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五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同时对土地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不是非常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增强感知能力,领会“公顷”这一概念的本质。

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相对狭窄,见识少,体会1公顷比较困难。教学时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去感知1公顷的大小,分别经历了其它面积单位知识的迁移,和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到公顷一般是用在测量土地面积上,接着让学生通过对比反复感受体会,逐步加深印象。先让学生猜测1公顷大约有多大》然后我提供一些学生生活中见的到,摸得着的具体媒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比如感受28个小朋友围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呢?以及通过感知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和篮球场的面积是1公顷来感受1公顷面积的实际大小,可以说很好地帮助学生领会了公顷这一面积单位。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其次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渗透思想教育,比如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的图片、数据,让学生感受住过的山河的壮丽,自然风光的优美,人文景物的文化沉淀,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毕竟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把握能力还有待加强,比如教学单位换算一环节,就引导学生在比较是把公顷化做平方米比较简便,还是把平方米化作公顷比较简便一块处理的比较生硬。教学练习环节的处理重点不够突出,可能出现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理会的情况,还有在对教室实际大小的估计有偏差,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以上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加深了对教材的把握力度,能够很好的认真去研读教材,变教材为教学的原料,去组织教学,今后努力方向是认真打磨教学中的细节,让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习热情高涨起来,课堂中师生交流广泛起来。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三

我执教的《认识公顷》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过见过“公顷”这一词语,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公顷的实际意义仍然是很陌生的。由于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怎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领悟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借助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课堂效率是比较好的。

1.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引领孩子们用肢体语言比划,结合简易多媒体复习回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做到了以旧促新,构建好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后追问: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自然揭题示标。

2.我觉得认识公顷,建立这样一个面积单位,学生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累积表象认识,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所以课前我先带着学生到操场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让他们8人一组伸开手(约10米),分4组围成正方形。其它同学分别进去感知100平方米的大小;再组织孩子们手拉手去丈量校园的长和宽,估算校园的大小,分别丈量学校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约多少米。最后让学生推算本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有多少。(大约1公顷)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再者结合简易多媒体,通过计算熟悉的几个教室,几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几个足球场是1公顷等活动等,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大小。

3.结合多媒体,图文并茂让学生感受到公顷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交流展示环节,我先结合简易多媒体,播放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引起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紧接着我又播放孩子们熟悉的。

4.引领学生利用画简图实记1公顷的大小,班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数学模型书中只是抽象的文字表示,所以我安排的课前测量目的就是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做具体的描述,帮学生建立起1公顷的正确表象(具体的1公顷)。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才展开1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我引领学生利用用画简图来表示1公顷概念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用简图抽象的1公顷)。从而达到从“书本抽象的1公顷概念----具体的体验1公顷-----抽象简图的1公顷”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四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1)学生先自学课本81页内容.。

2)小组交流自学内容.。

3)抽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用我们的校园作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切身体会公顷的大小)。

4.进行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抽生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3)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五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含义。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小实验。

出示图片《小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想把一块木板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学生讨论、汇报。

2.画直线。

(1)在本子上画一个点,试试经过一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2)在本子上画两个点,试试经过两点画直线,看看能画几条?

汇报结果。

二、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三、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图片《实际运用》。

师:同学们还能找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应用的其他例子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四、小结。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五、巩固练习。

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过三点至少可以画()条直线,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六

一、设计意图与主要理念:

1、关注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对1公顷的占地面积缺乏明确的感知与了解。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引入,通过对已学过的面积单位的复习,勾起学生的回忆,建立起知识的链接点,并通过修改教材内容(将“公顷”改为“平方米”),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学习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要,从而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公顷。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认知“公顷”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只是起着设疑、激趣、点拨、解惑的作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认识到1公顷”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但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学习中意识到1公顷有多大。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学校、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一比大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4个我们学校的操场合起来才有1公顷,学校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占地面积还不到1公顷。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计算与比较中体会到1公顷确实是很大的,公顷是用来计量大面积的面积单位。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充分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公顷是面积单位中的一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此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公顷”与已学面积单位的比较,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等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明白其实它的逆命题是否命题,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而1公顷=10000平方米的得出只是在口头上,如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会印象更深刻。

2、提问要分层。基本的、巩固性的问题可以让中、下等学生回答,而拔高性的问题可以让优等生回答,注意全班性的反馈。

3、教学节奏要张弛得当。尤其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教学节奏要放慢,重点的地方要慢慢讲,讲清讲透,不能走过场,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去感受、体会,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纵观本课教学,“公顷”这个概念在被学生感受、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思维之弦被拨动,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七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并能进行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应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合理的使用面积单位。

本课将公顷放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米(1公亩)—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的知识体系中认识,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边长与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知识迁移,发展推理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一个完整的建构,也利于下一节课平方千米的`认识。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整的表象,学生才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虽然学生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1公顷的实际大小没有空间概念,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上。所以结合学校舞蹈房、篮球场、运动场在推算中先感受1公顷的大小,再结合卫星地图在学校中围出1公顷的土地,让学生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然后去估计学校占地面积、以及学校周遍区域和熟悉景点的面积,培养估算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认知“公顷”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只是起着设疑、激趣、点拨、解惑的作用,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与熟悉的生活场所的对比,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然后以熟悉的场所面积为标准估计更大区域的面积,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八

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而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这些单位就不方便了,因此引入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公顷。在此基础上同时利用照片和文字说明介绍这些学生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旅游景点、著名建筑,有效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了学习氛围。由此让学生感知,教室的面积有50平方米左右,图中北京天安门、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面积比教室的占地面积大得多,显然“平方米”不合适,注意力集中到新的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上,自然引入“公顷”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公顷”,但对于“公顷”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还要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通过与现实中的学校、操场、教室、多功能厅的比较让学生来感知1公顷有多大。但又有些顾虑,所以在让学生感受活动形式上还有些欠缺。比如可以带学生到学校操场上感受100米直跑道的长度,让学生想象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组织28个左右的学生围成正方形感受100平方米正方形的大小。只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反复感受体会,逐步加深印象。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九

《认识公顷》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初步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对这些面积单位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初步了解,但对于公顷,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它的大小,便很难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教学的重点应是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表象。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知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的教学中从学生所熟悉情境入手展开教学。

1、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对1公顷的占地面积缺乏明确的感知与了解。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引入,通过对已学过的面积单位的复习,勾起学生的回忆,建立起知识的链接点,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学习新的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要,从而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公顷。

2、“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制作了图片让学生观看,了解公顷,但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学习中意识到1公顷有多大。我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学校、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它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一比大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我们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有1公顷,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计算与比较中体会到1公顷确实是很大的,公顷是用来计量大面积的面积单位。通过学生主动地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在帮助学生基本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之后,我又出示了例题中的一组照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他们比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旅游景点、著名建筑,有效激发学习热情,营造了学习氛围,也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4、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真正理解1公顷,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

5、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教学节奏要放慢,重点的地方要慢慢讲,讲清讲透,不能走过场,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去感受、体会,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公顷”这个概念在被学生感受、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思维之弦被拨动,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练习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三第7题学生计算。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一

我选择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小的面积单位都是同学们熟悉的,当出现大的面积时,我们的知识是不够的,揭示出公顷,学生这时对公顷的认识是:这只是个词语,学生认识还没有完全站在数学的角度,从1平方米到1公顷,它们之间的跨越已经超出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只有当学生感觉目标就在眼前时,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从学生比较容易感知的长度入手,再建立面积的概念,有了100米的模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表象就能在头脑中建立,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就会比原先的认识更深刻了。

怎样才能找到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呢?让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孩子能借助经验找到的。为什么书上要借助100平方米的面积,作为认识1公顷的“桥梁”呢?当学生的思维不能一下子找到落点时,我们要给孩子找到一个支点,这样才便于第二次飞跃。学生对于10倍的关系非常熟悉,对于100倍的关系不算陌生,教材中刚学习面积单位时,就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直观感知100倍的关系,但是1000倍,甚至10000倍学生肯定没有任何参照物来进行直观认识。100平方米就是学生认识公顷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当学生围出100平方米后,再去建立100倍的大的面积表象,这是学生思维所能到达的,从1公顷到100平方米到1平方米,学生找到了思维的起点,建立起1公顷的表象就会更容易了,而且这样的表象建立会像学生们学习小的面积单位一样,是完全可以来进行比划的。只有对内涵的认识深刻了,教师的“举一”才算充分,学生的“反三”才能更全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借助对1公顷的初步认识,去感知生活中的1公顷,找准公顷与平方米的关系;利用已有的求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面积计算与转化的问题;利用对1公顷的认识,去了解周边熟悉的面积,加深对1公顷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自觉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上,把数学知识变成了一种生活技能。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价值。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二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过见过“公顷”这一词语,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公顷的实际意义仍然是很陌生的。由于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怎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新知识前,我拿着自己制作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大小,而后问: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自然揭示课题,学习“公顷”这一新知识。

因为课前已布置预习,所以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课前你们对“公顷”这一教学内容已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很顺利地说出1公顷的概念: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这一概念还比较抽象,于是我引导学生感受100米这一长度,使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想象并体会出1公顷的面积大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让28名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感受大约100平方米的大小,并让学生思考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然后课件出示明孝陵、中华世纪坛、日月潭等图片以及他们的面积,使学生明白: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综观公顷概念的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学生要获得一个正确的数学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1公顷的大小要想通过教师的描述是肤浅的,唯有让学生以熟悉的场所范围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做具体的描述,才能帮学生建立起对公顷的正确表象。

存在问题:

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明白其实它的逆命题是否命题,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三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让学生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测量橡皮一个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教室地面的大小分别用哪些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把这些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导入:测量土地的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土地面积单位,它的名字叫“公顷”。

关于公顷,你有什么疑问?

1、算一算“公顷”。

课件演示:出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算一算,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就是1公顷。)。

2、找一找“公顷”。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课件配音介绍:体育场、休闲广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在生活中,你还能在哪里找到1公顷?

3、用一用“公顷”。

尝试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公顷?

1、公顷“信息发布会”

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达3500000平方米,合()公顷;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所惊叹,其总面积约5公顷,合约()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国主义的毁坏。

读了这两题,你有什么感想?

2、开发商的广告。

某市刚刚新建了一个小区。聪聪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区门口看见一则广告牌:

小区简介。

江苏省的面积约是10000000公顷,用公顷计量方便吗?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五

课前准备: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二、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 (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三、互动交流,感悟公顷。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

四、公顷与平方米的互换。

练习十四第l,2题。

五、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六、全课总结。

七、知识拓展。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六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a.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25米,面积大约2370平方米。

大约()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

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需()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4、拓展题。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七

1、复习一下自己学过的面积单位,及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到校园走一走100米,28入围一围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体会l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l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应用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用公顷能方便地表示土地的大小,从而体验土地的面积。

3、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l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导入课题。

揭示课题,介绍公顷的符号表示。

1、欣赏一个小短片。

通过交流:计算和测量土地面积时通常都用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2、自学:l公顷究竟有多大?

交流:(1)边长l00米的正方形土地占地面积是l公顷。

(2)1公顷=10000平方米。

1、以学校为参照物体验边长l00米的正方形。

2、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

3、利用学校的操场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4、多少个这样的篮球场能拼成l公顷的大小?

5、多少个l00平方米正方形能拼成l公顷?

6、多少个教室是1公顷?

7、大约多少个你家的房子能拼成l公顷?

8、运用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检验。

练习十四第l,2题。

试一试,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认识公顷》第81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第1——4题。

内容分析:“公顷”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相比较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要正确把握它的大小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的平面面积来进行大量的感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是建立在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学基础上,同时本课的练习还涉及到多边形面积计算(五上第2单元),小数的认识(三下,五上认识小数),小数的乘除法及小数点的变化规律(五上第7单元)。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八

认识公顷(课本81―――82页)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x)。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x)。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x)。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1)学生先自学课本81页内容、

2)小组交流自学内容、

3)抽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用我们的校园作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切身体会公顷的大小)

4、进行单位换算。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抽生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3)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认识公顷教学教案篇十九

1、在认识到“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后,不应该只让学生读一读1公顷的概念,还要问一问学生1公顷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吗?让学生明白其实它的逆命题是否命题,比如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么面积就是公顷。而1公顷=10000平方米的得出只是在口头上,如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会印象更深刻。

2、提问要分层。基本的、巩固性的问题可以让中、下等学生回答,而拔高性的问题可以让优等生回答,注意全班性的反馈。

3、教学节奏要张弛得当。尤其在感受“1公顷”的大小时教学节奏要放慢,重点的地方要慢慢讲,讲清讲透,不能走过场,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地去感受、体会,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纵观本课教学,“公顷”这个概念在被学生感受、类比,迁移中不断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逐步唤醒,思维之弦被拨动,学生逐步构建和生成着自己对公顷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951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