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2:34:06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优质19篇)
时间:2023-11-28 02:34:06     小编:影墨

教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教案呢?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案的基础。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步骤要符合教学逻辑,有层次和条理。此外,还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要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教案,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教案范文的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一

裴多菲·山陀尔(匈牙利)。

是山间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

从山岩中间滚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间,

愉快地游来游去。

坐落在河流两岸;。

我高声呼叫着,

同暴风雨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停在枝头上啼叫,

我愿是城堡的废墟,

耸立在高山之巅,

即使被轻易毁灭,

我也并不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根常春藤,

绿色枝条恰似臂膀,

沿着我的前额上升。

我愿是一所小草棚,

在幽谷中隐藏,

饱经风雨的打击,

屋顶留下了创伤……。

只要我的爱人。

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炉膛里,

愉快而缓慢地闪烁。

是一面破碎的大旗,

在旷野的上空,

疲倦地傲然停立........

只要我的爱人。

是黄昏的太阳,

照射我苍白的脸,

射出红色的光焰。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二

二、选一个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做主持人。

三、授课教师担任评委并操作电脑。

(第一组组长抽签,主持人验证其签号)。

生:有比喻,还有……排比。

主: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老师点评。

生:(想了一下)我不知道。

主:你可以请组内任何同学回答。

生:请第二组知道答案的同学举手。(有四五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一位)。

生:是《生命与自由》。

主:你能背出全诗吗?

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主:请老师点评。

师:回答正确。我们中国人对裴多菲的诗,最熟悉的就是这首。

生:好像是打仗死的。

主: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我还是请我们组其他同学回答吧。(第三组只有一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他)。

主:请老师点评。

师:回答得非常好。

主:下面请第四组的组长上讲台来。(学生走上来)。

生:我想应该是表现对爱情的热烈和忠贞吧。

主:请老师点评。

师:完全正确。

生:这次我要请组内的同学回答。(第四组有两三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一个)。

主:请老师点评。

师:好极了。

主:请老师点评。

师:很好。

生:我还没背熟。请问我们组哪个同学能背诵?

(第二组没有一人举手)。

那我只好自己试试了。(他背得很吃力,断断续续)。

主:请老师点评。

师:他背错了几个词语,还漏掉了一个诗句,不能得分。

主:下面请第一组的组长上来。(学生走上来)。

主:请老师点评。

师:非常好!

(全班有五六位同学举手,主持人抽了最先举手的同学)。

主:请老师点评。

师:很好,很好!

i  think  that  i  shall  never  see 。

a  poem  lovely  as  a  tree 。

……………………。

poems  are  made  by  fools  like  me。

but  only  god  can  make  a  tree 。

(有两三位同学举手,主持人抽了一人)。

生:“我认为我将不会看见。

一首诗像一棵树那样可爱。

诗被像我一样的傻瓜写作。

但是只有上帝才能创造一棵树”

主:请老师点评。

师:除了没有押韵,其它地方都翻译得很不错。

主:抢答题到此结束。我总结一下各组得分……(略)。

(学生发言很踊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其他人的发言略)。

主:讨论到此结束。最后,请老师总结。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

教学设想:

一、将西方婚礼中的有关场景通过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将德育与教材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接受一次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二、教学结构呈递进式复合状(分析写法时:作―仿―创;分析内容时:单样解读―多样解读爱情诗――革命诗;分析特色时:用裴多菲的诗来“现身说法”)。

三、各次朗读均配上有关爱情的比较合适的轻音乐名曲,以渲染气氛,强化美育效果。

四、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场景导入,引发思索。

1、放电影。

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

2、提问题。

3、写心声。

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排比段的形式,把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事写在纸上(要求:言简意明,直抒胸臆,体裁不限),然后交流并对比评价。

学生自由.写作。交流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如《致爱丽丝》、李斯特《爱之梦》等。

4、作评价。

教师进行综合讲评。讲评前和讲评时,要注意发现和褒扬用形象来说话的诗文及其学生作者。

二、引出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供学生鉴赏和模仿。

1、引导。

教师:一百五十多年前,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板书作者)也写过和你们刚才所写同样内容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板书题目),写了这首诗以后不久(1847年秋),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德莱・尤丽亚结为伉俪。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首诗。

2、聆听。

播放配乐诗朗诵《我愿意是急流》,电脑演示作者生平: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师生在播放完后一起朗读这首诗:(1)教师领读每节前四句,其余学生齐读。(2)男生齐读前四句,其余女生齐读,教师从节拍节奏等方面予以指正。

3、赏析。

(1)学生鉴赏点评这首诗的妙处,要求:从怎么写的.、写了什么、有什么特色三方面去评析。每方面均先由学生评说,后由教师点拨。

(每方面学生评说部分略。)教师点拨:

a怎么写的:古今爱情诗中,“发愿体”(我愿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裴多菲也用这种格式写过一些爱情诗。除这首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我愿意是树》等。

(电脑演示裴多菲《我愿意是树》一诗,指名学生朗读,配乐。)。

《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种格式,不妨称之为“假设语气的发愿体”。

b写了什么:诗人把自己说成……,把爱人比作……,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学生:抓住各节中的关键词,解读各节的内容)。

学生分析后明确:第一节,写为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第二节,写为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第三节,写为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第四节,写为使爱人享受爱情之火,而甘受风雨打击;第五节,写为使爱人鲜艳辉煌,而甘作陪衬。

教师小结:全诗共五节,诗人依次以急流和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与夕阳五组形象分别自喻和喻人(爱人),表达了诗人为了爱人去受坎坷,去战斗,去毁灭,去经受打击,去作陪衬的心志。

电脑演示裴多菲的另一首诗《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指名学生朗读,配乐。

(2)对比分析为何可以有多样的解读。

为什么?

学生对比《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分析这两首诗在意象上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后明确:在1945年所写的《我愿意是树》中,诗人赞美的爱情轻松欢快,选择的意象也较为明丽清新;到了1847年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中,虽然他吟诵的仍然是伟大的爱情,但在爱情的纯真美丽之中又注入了许多的深沉、凝重、庄严,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也不在是树、花、星星,而是深富寓意的急流、荒林、废墟、破旗。

《我愿意是急流》是紧随大家都熟悉的那首《爱情与自由》之后,都是在1847年写的,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革命、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夜。爱情,这时在诗人心中不仅有风花雪月的轻柔甜蜜,也蕴蓄着为自由而牺牲生命的崇高。

学生连读《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进一步体会。

三、诱入创作佳境。

教师:“发愿体”这种格式源自于民歌,我国的民歌中也有不少使用这种发愿体的。例如大家熟悉的那首电影歌曲《草原情歌》(又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运用了这种格式。

(播放《草原情歌》后两段的演唱录音)。

这种格式的优点就是:直抒胸臆,简便易行。几乎人人都能写,但写的艺术性上就显出高低来了,裴多菲这几首诗的写法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正如刚才分析的那样,他的这两首《我愿意是……》,在意境上同样也有高下之分。

现在就请你还回到开头教堂中的情境中来,用发愿体的格式,用形象化的手法,选择几个合适的意象,写一首抒情短诗。(教师幽默一句)注意,这可关系到你能否通过神父的考核哟。

(学生即兴创作)。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站起来,大声朗读你的诗。别人读完你就可以接着读,尽量不要中断!只要是用形象化手法来写的,我们都给他鼓鼓掌!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创作的“发愿体”诗,同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名曲。)。

(切回电影画面)神甫:我以圣父圣母圣灵的名义,宣布这一对年青人成为夫妻。从现在起直到永远,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你们分开!

布置作业:

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的形式,再造两组诗段,内容是:

附:裴多菲诗选。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四

集体背诵《沁园春长沙》,领会上片写景,景中融情;下片抒情,情中叙事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开创新世界的豪迈情怀。

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章法,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欣赏诗词我们要懂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象、意象、意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顾城。

朦胧诗:一改以往写实内容,用象征的手法,内容表达多义性。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等。

齐读诗作,领会作品。

摒弃错误的爱情观。

找出意象,领会意象表达的含义。

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没有自己的.生活。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意象群解析,世俗不正确的爱情观念——攀附钱权、依赖别人、一味奉献。

破立结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先否定种种世俗爱情观,接着在强调平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爱情观。树的形象: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根叶: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同甘共苦。共同成长是爱情的基础。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站在女性的立场,建立女性爱情观,是女性的爱情宣言。

裴多菲,匈牙利诗人。他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屠户家庭,他曾自述道:父亲让我继承父业,我却做了诗人。结果呢?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我们最熟悉他的,是哪首关于“自由”的诗歌。1849年,当奥地利和沙俄入侵匈牙利时,他驰骋疆场,在作战中牺牲,年仅26岁。

这是一首爱情诗,找出意象,领会意象表达的含义。

代表诗人的意象比较阔大、粗犷,给人以壮美之感。代表女性的爱人意象比较可人、柔美,给人秀美之感。

表达了诗人的奉献精神爱情观。

主要手法是对比。对比中表达出的真挚,是最为可贵的。这首诗写完之后的三个月,裴多菲就娶回家了他心爱的女人尤利娅(贵族)。

构建画面,入境。诵读诗歌,要用情。用情的要点是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成为诗人自己,涵咏到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构建曲调,入情。诗歌诗歌,是诗,也是歌。要像唱歌一样,音调有高有底,把浅吟低唱和豪情满怀都细致表达出来。

将诗歌按意象切分,用序号标出几个意象。《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各有6个意象,找出来标明。

为它们“谱曲”。用一条曲线表达声音的高低。把它画出来,每一个诗句一个线段。

象征:通过某一形象,表达与它相似的某种精神。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体现作品的深刻性。黄巢:《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文木棉象征美丽、柔韧的女性,橡树象征伟岸、阳刚的男性。鸳鸯、牡丹、梅花、莲花。

象征是物我融于一体。物的背后是人的精神。

对比,鲜明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急流——小鱼,荒林——小鸟……。

两件事并排站在一起,一方与另一方比较起来分明,让人明了。

再度全词,涵咏品味。

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下节课课前听演唱。体会意象的选用,意境的生成是怎样服务与情感的表达的。

抒情方式总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直抒胸臆。

诗歌朗诵技巧:

语速的快慢,快乐、热烈快些,庄重、追忆的慢些,叙述说明中速。

语调的高低,语句的末字升调或降调。

语音的轻重,重音即强调,轻音重在营造意境。

语句的停顿,依据情感需要,断句,断续。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五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來游去.

在河流的兩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在峻峭的山岩上,。

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飞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來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孙用译)。

〖欣赏〗。

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诗篇曾得到鲁迅的高度赞扬.他不仅是个爱国歌手、伟大的。

抒情诗。

人,而且为自己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於战场.

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诗篇呵!我們哪里是在欣赏诗,而是在欣赏一幅幅画.一条小鱼在河中快活地游荡,一只小鸟在林中无忧无虑地鸣叫,一根青春的常春藤正充滿活力地向上攀登,一朵可爱的火焰在炉中忽隐忽现,还有那珊瑚似的夕阳在显示它美丽的辉煌.

然而,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却給人以一种悲壮之美,因为诗人在诗中还使用了一组不同寻常的意象:冲击崎岖山路的急流,与一阵阵狂风作战的荒林、废墟、草屋以及灰色的破旗.诗人在此使用的這组凝重、庄严的意象有兩个效果:一是显示出了诗歌的悲壮之美;二是诗人通过兩组反差强烈的意象的对比來說明"我"对爱情的坚贞.不管"我"处於何种境地,只要我的爱人快活、幸福,那么"我"也就得到心灵上的滿足了.为了爱人的幸福,"我"宁可做"湍急的河流"、"灰色的破旗",表现出了"我"的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勇於自我牺牲的精神.

裴多菲对爱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但为了自由又可以將爱情牺牲.他的許多。

爱情诗。

都渗透着强烈的政治内容,他把对爱情的忠贞同为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融合在一起,从他在1847年写的《自由与爱情》中可以略见一斑,裴多菲把爱情升华到崇高的领域,不仅从艺术上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从思想上給人力量、鼓舞和教育.

裴多菲的思想情操如此高尚,不正值得我們学习吗?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形象、抒情的语言。

2、领会作者追求美好爱情的执着而纯洁的感情。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形象、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1、由经典爱情诗导入: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2作者介绍:裴多菲山多尔(1823~1849),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于1823年1月1日生于一个屠户家庭。1849年7月31日,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有相当部分是在战火中完成的。这样的高产率,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主要作品有《诗集》、《使徒》等等。他的很多诗都流传甚广,如著名的《自由与爱情》、《民族之歌》等。

二、感悟文本。

这是作者24岁时写的一首情诗。诗的第一节用“急流”、“小河”和“小鱼”的具体形象比喻“我”和“爱人”,抒发了作者对爱人热烈而真挚的爱。请你再找一找,诗中还用了哪几组具体形象来比喻“我”和“爱人”,并任选一组说说诗人是怎样表达对爱人的感情的。

诗中还用了以下几组比喻:“我”是荒林,爱人是小鸟;“我”是废墟,爱人是常春藤;“我”是草屋,爱人是炉中的火焰;“我”是云朵,爱人是夕阳。体现了“我”对爱人怀有执着、热烈而纯洁的感情。诗人将“我”比喻为废墟,将“爱人”比喻为常青藤,即使废墟静默地毁灭,我也不懊丧--这是一种悲壮的情怀,而支撑这悲壮的,正是我对爱人执着的爱。

三、品读文本。

1.为什么我愿意是崎岖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说明作者为了爱人的快乐,愿意经历艰难险阻。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荒林”要保护小鸟(爱人)更困难,因此也更显示出“我”的勇气和决心。

不同,改后的句子是被动的。原句表达了“我”主动、勇敢的一面,显示出直面斗争、保护爱人的决心和勇气。

4.“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自己?

这样可以表达出“我”对爱人毫无保留的爱,为了爱人的幸福--常春藤能够攀援,不惜“毁灭”自己,何其悲壮。

透露出了“我”对爱人小心呵护和珍视的态度和感情。

6.“破旗”意味着丑陋、失败,作者为什么这么比喻自己?

为了衬托出爱人的美丽,表现一种悲壮感人的爱情。

7.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将“夕阳”改为“朝阳”好不好?为什么?联系诗中比喻“爱人”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等形象,说说你的看法。

“朝阳”形象过于壮丽,与诗中的“小鱼”、“小鸟”等形象不协调。

张晓莹。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七

1.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3.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受诗人美好的情感,感悟“爱”的真义。

2.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丰富的意象内涵。

2.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诵读法、赏析法。

预习布置。

1.自查背景资料。

要点:a、裴多菲的生平和创作。b、本诗的写作背景。c、裴多菲的代表诗作。

2.朗读诗歌。

要点:a、感受诗歌情感。b、品味诗中美点。c、感悟“爱”的真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美听。

1.学生交流查找资料。注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了解作者及诗歌背景。

相关资料参考: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

2.听范读。要点:整体感受,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缠绵而坚定美好。

三、美读。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流畅。

师:听了这首诗,同学们感觉怎样?(美)。

2.整体朗读。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师:美学家朱光潜说:“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表现,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究声音节奏,对于诗就多少是个门外汉。”我想,同学们应该都不想做门外汉吧,那我们就进门瞧瞧?下面完成美读第二关:有节奏地读。请同学们拿起笔一边读一边把这首诗的节奏标注出来。(让一生起来读,教师适当点拨,然后整体朗读)。

3.推选朗读,体会情感。推选朗读水平不同类的学生诵读,要求进入情境,注意轻重抑扬和抒情,语音饱满圆润。

师:诗歌的节奏美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美,读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的灵魂。老师认为要读出诗的灵魂,必须要读懂诗并投入你所有的感情。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差的一节(用最好的一节,a),投入你的感情,美美地读一读(中上生)。

四、美析。

(用讨论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品味,自由发言。老师提示可以从语言美、意象美、意境优、意蕴淳这几方面去赏析)。

1.语言美。

师:美读后,确实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生:有了恋人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变化:冷暖色调的对比。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去品味上面的四节诗:。

破旗因夕阳而辉煌。

学生品,教师板书。

参考:全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却因极其普通的语言点缀,而倍显自然亲切。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始终贯穿于全诗,使得纯洁的爱情与自由的生活有机地融入朴实的言语之中,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情景交融的诗行中。

2.意象美。

a、诗中意象有哪些意象?可怎样概括分类?

明确:诗中选择了十二种意象:急流、小河、小鱼、小鸟、废墟、常青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b、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两组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c、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怎样?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明确:引出对比,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生死相依、纯洁忠贞的理想爱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诗人以“激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等意象自比,勾勒了一个坚韧豪迈的“我”的形象。为了“我的爱人”能够“快乐”“鲜艳”,“我”愿意走过崎岖的山路,勇敢地与狂风作战,愿意从容地面对静默的毁灭和风雨的打击,愿意在广漠的天空中孤寂地独举。诗人用“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等意象为喻,展现了女性娇媚温馨的气质,希望她如小鱼,为溪水增添生命的情趣;如小鸟,为荒林带来幸福的歌唱;是常春藤,装点荒凉的废墟;是炉火,温暖阴冷的草屋;是夕阳,照亮嬴弱的灵魂。“我”渴望爱人的温情能抚慰自己孤独工夺苦难的心灵。

d、是什么让诗人有如此的情怀?

引出爱的力量,正是有了爱人的支持、抚慰,诗人也愿意承受一切。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是爱的力量使诗人“快乐、勇敢、振作、愉快而辉煌”。这是本文意象的一种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是非常多的,特别是中国古诗词。比如,《诗经》中的《采薇》,它用的就是对比,还有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种对比,给人营造了一种别样的意境,异样的美,让我们一起感受对比带给我们的美吧!(现在请同学们充满感情地读这首诗)。

f、请注意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五组意象运用对比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反差,流露出诗人的一腔赤诚。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山岩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象征着爱情之路上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但“只要”爱人是“快乐”的,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

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象征着爱情路上会遭受到的打击和磨难。但“只要”爱人生活得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

第三段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象征着诗人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巨大的牺牲精神。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

第四段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温馨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但“只要”爱人能安全愉快,诗人甘愿承受打击。

第五段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飘泊和苍凉。但“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绚烂美丽,诗人甘愿飘泊。

3.意境美。

意境开阔,画面舒畅,表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情怀。

4.情感美。

高尚的爱情表白。

5.形式美。

比喻丰富多彩,重章叠句,结构结构回环连接。

五、美说。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提示。

1.关于意象的认识。

2.说一句对本诗进行欣赏的话。

3.说一句对“爱”的理解。

4.说一首自己印象深刻的爱情诗。

六、创写。

1.以“母亲”为对象,创作诗歌。

师:是啊!是“爱的力量”使诗人快乐,其实,不只是爱情有力量,世间任何一种力量都是有力量的。是啊!是爱的力量使我们成长、成熟。我想我们都有深深的依恋,下面就请同学们以“母亲”为对象,仿照课文的形式创作一首诗,作为献给母亲的新年礼物。(选好的展出,全体来品读)。

2.语言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七、教师小结:

《我愿意是激流》是诗人献给他的未婚妻尤丽娅的。那他们的爱情怎样了呢?我们来看结局(媒体展出他们的爱情故事)。

是啊!裴多菲走了,但他的诗,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考,尤丽娅也走了,但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曾经拥有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我想把这首诗送给我们的爱人和爱我们的人(教师深情朗诵)。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八

执教:余映潮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非常高兴和我的校友们一起上课。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年轻的诗,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首爱情诗。作者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已经很古老了,是十九世纪写的,它曾经激动过多少人的心灵!我们今天上课的程序是四步。

课件显示:

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

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听。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这次课上听三遍。(课件显示)第一遍,整体感受。听诗的时候,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一)。

生:(静听)。

师:下面听第二遍。这一遍听的要求是:理解诗中的形象 (课件显示) 。“诗中的形象”,我简单地解说一下:它有一个术语,叫做意象。意象最基本的解释是比喻。你看,“我愿意是急流”,“急流”就是比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小鱼”就是比喻。好,听第二遍,听整首诗的意象是怎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二)。

生:(静听)。

师:下面咱们听第三遍。这次听的要求是:进一步地感受诗中那种热烈的深情(课件显示)。这次听的要求不同了,要边听边读,跟着画面,跟着配乐来读。这次的朗读文件是下载的一位播音员的朗诵,比前两次的要读得好一些。好,作好准备。咱们听读、跟读。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三)。

生:(小声跟读)。

师:好,下面就由我们自己来朗读了。读,也要读三遍,第一遍,读的要求是:整体把握,读准语音 (课件显示) 。老师先示范第一段(范读第一段)。读的时候语音要饱满、圆润,每一个字读出来都带有情感,也就是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泛泛地读。下面大家就开始自己读一遍。

生:(各自朗读)。

师:请看第二遍读的要求: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 (课件显示)。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怎么样理解这“聪慧”二字呢?就是说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进行再表达,这就要注意节奏、停顿、快慢的问题。读懂了诗,就能够通过节奏、停顿和快慢把它的情感表达出来。下面我示范一节。看第三节(范读第三节)。这个节奏就不是很快,要稍稍舒缓一点,同时注意有的地方恰当地停顿。好,同学们自己再体味一遍,从头开始自读。

生:(各自朗读)。

师:好,请看第三遍朗读的要求:重在进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语气(课件显示)。读的要求是抒情性、个性化。特别注意“个性化”三个字,就是伴随着你自己对诗的体会、你自己的性情,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这首诗在电影《人到中年》里面被引用过,当时的朗读是作为主人公的一种内心独白,它的声调很小,很轻。但是有的朗诵家在朗读的时候表现出自己张扬的个性,是用激情来朗诵这首诗的。那么,各位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要么就把它读成内心独白的,要么就好像讲给别人听的,要么就大声地朗读。再试一次,开始。

生:(各自朗读)。

师:咱们来试一下。把第三节处理成内心独白式的朗读。该怎么读呢?声音要小(教师范读两句)。这是内心独白式的朗读,把这一节试一下。

生:(齐读第三节)。

师:好,再激情飞扬地读第五节。(教师范读两句),请开始读。

生:(齐读第五节)。

师:好,下面咱们就来配乐齐读一遍。(播放音乐)。

生:(齐读全诗)。

师:这一次大家进入了诗的情景!最后一句还有一点小小的技巧,有一个颤音要读出来。这个很难读。(教师范读“显出鲜艳的辉煌”这一句)这样颤一下,结尾最漂亮了。(生笑)。

师:好了,下面就是美美地品。品什么呢?咱们也给它一个术语,叫做“妙点揣摩”。这首诗好在那里?有什么样的美点?有什么样的妙点?大家自由自在地揣摩,你认为它的某一词用得好,你认为它的某一组意象用得好,你认为它的整个结构比较好,你认为它的情感比较好,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准备一下,用笔划一划。

生:(思考准备)。

师:好,互相之间交流一下看看。

生:(互相交流)。

师:下面准备发言,先热身一下,自言自语地讲一下,自己对自己讲。

生:(自己说话)。

师:好了,咱们开始发言。哪位同学先谈谈自己的观点,把你赏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交流,和老师交流。

生1: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完整,作者从五个方面说出了对自己爱人的情感,五个方面都表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师:是五个画面,整篇文章五个小节,画面舒展,表现出结构之美。用诗歌的语言来说,这首诗有建筑之美。

生2:我认为它的意象很好。它所比之物都平凡、荒凉,并不伟大,但也正说出了爱情的真谛:平凡的美。也许“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是伟大的,但它一百年只有一次;这种爱情也许是平凡的,但它也许每天都有一百次。(掌声)。

师:充满诗意的表达!如果说得慢一点就更好了,大家就更能领略你的诗味。

生3:我想提出一点异议:我认为三四两段是表达诗人对自己爱人的希望,希望爱人对自己关怀体贴。首先我想的是,如果他把自己比喻成废墟、草屋这些趋向于破败的东西,我想肯定没人要他。(笑声)。第三节中,他把爱人比喻成常春藤,沿着他攀缘上升,是希望爱人陪伴他,这样,他就不会成为废墟,沉沦下去。第四节中呢,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只要给他温暖,他就不怕任何风雨的打击。(掌声)。

师:他有见解!我认为西方人写诗与我们好像不同,他认为废墟也许是一种悲壮,或者是一种牺牲。就像他把他的爱人比作美丽的夕阳一样,我们中国人是不会把爱人比作夕阳的,“夕阳西下”,谁还会爱她呀?(笑声)所以他的意象还是有西方人、欧洲人的特点。但是提出这个问题非常好。第四节也是这样的,第四节说的其实是一种“保护”,“破旧的小屋”多少能够挡住一点风雨,所以“火焰”才能够燃烧。那么三四两节表现的是什么呢?就是作者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自己的爱人,甘愿牺牲。

生4:我想说的是第五节。作者把自己比作云朵,把爱人比作夕阳,夕阳就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个时候作者想表达的是他和他的爱人相伴到老。

师:很好。注意前面的修饰语“珊瑚式的”,那种色彩是很美的。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全诗的角度来看,全诗的意象有递进之美。最先是一条小鱼,我来呵护它;最后,爱人成长了,成功了,我呢,可以作为一个陪伴,在旁边看着她。这些意象层层递进。

生5:我觉得人性是源于自然的。这首诗里面的意象全部都是一些自然的美妙的景物,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温馨浪漫的感觉。我觉得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

师:哦,他所说的是意象之美。也就是说,这首诗的意象的角度非常多,而且是成组成组的铺陈在一起,因此显出一种意象群的排列之美。

生6:我觉得这首诗十分的深刻。我们就看第三节和第四节,作者无畏于自己的毁灭,只要能看到爱人快乐地生活,那么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爱、忘我的爱和真挚的爱,这就是这首诗最美的地方。

师:忘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一种热烈的浪漫的牺牲精神!

生7:我觉得这首诗作者太自私了。(笑声)他只把他的爱献给他的爱人,并没有把它升华,而且他也把他的爱人想得过于狭隘了,只让爱他自己而不能爱别人。

师:(笑)作为一个男人,他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那种阳刚之气,表达一种气概。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是对的,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笑声)。

生8:我品味的是第三段的“废墟”、“寂寞”、“懊丧”这几个词。这一段我觉得像“废墟”、“草屋”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东西,这就表示了他们之间平凡的情感和平凡的美丽。然后“荒凉的额”和“亲密的攀缘上升”,就表现在毁灭和灾难中“我”与“我”的爱人紧紧相依、生生不息。

师:他通过画面看到了诗的内涵,通过画面领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困难面面,怎样进行突破,怎样生存下来!这也是一个角度。

生9: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诗人既然从五个意象来说他愿意是急流、愿意是荒林等等,但是这诗的题目为什么只是说他“愿意是急流”?如果我们只看这个题目,我们不一定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

师:这可能是在翻译的时候,取了诗中第一句话作为题目。也许他的原作是另外一种含义。比如你们马上要学到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一首五言的诗: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但是原作是自由诗,翻译的时候,白莽就把它翻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的诗句是这样的:自由和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可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爱情。形式完全不同,但却是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10: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一对年轻人的恋爱过程、结合过程,以及在夕阳中慢慢走向天国的过程。(笑声)第一至三段,我们可以认为是一对青年男女可能受到来自父母、亲友和外界的压力,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第四节是他们冲破了那些枷锁后终于营造了自己的爱巢。第五节就是写他们相拥而坐,在夕阳中慢慢品味着自己爱情的结晶,然后在夕阳的照耀下慢慢地走向天国。

师:(笑)你这也是一个解读的角度。但他们并不是一起走向天国的。(笑声)裴多菲在写下这首诗后一年多的时间就战死沙场,为了自己的祖国,捐躯沙场。他的尤丽娅,这首诗的抒情客体,在一年之后就改嫁了。(叹息声)所以这首诗留给诗人的——如果他天国有灵的话——也是一种悲哀。

师:好,下面我就把同学们说的回顾一下。这首诗有三美:意象丰美,意境优美,意蕴淳美(课件显示)。什么是意象丰美呢?大家首先把什么是意象记下来。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咱们中国人往往用红豆表示相思,用杜鹃表示悔恨,用杨柳表示送别,这就是意象。这首诗的意象丰美就表现在连用了十几个意象,而且都是两两相依。不仅角度丰富,而且层层递进,从对爱人的呵护一直写到欣慰地看着爱人的成功,每两个意象之间是相依相存,不能分开的,有急流、小河就有小鱼,有荒林就有小鸟。第二,意境优美,什么是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蕴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我们初中读《天净沙·秋思》,它的意境是凄婉的,我们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它的意境是悲壮的,这一首诗的意境是开阔明朗的,是优美清新的,它具有悠远无尽的意味。再看意蕴,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甘愿牺牲的热烈的爱情,很纯粹。当然,由于人的世界观的不同,人的文化素养不同和人的性格不同,人们在爱情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想法、不同看法,把它化为文学作品,那么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蕴。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首诗,中国著名的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来看看它的意象、它的意境、它的意蕴是什么。进入美诗欣赏。(课件显示)听,舒婷开始说了。(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致橡树》)。

生:(欣赏)。

师:你们看,这首诗的意蕴就不同了,它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的光彩是什么呢?不做依附者,不高攀,不低就,不盲目地奉献。舒婷的思想就和裴多菲的思想不同。很多年来,我就总在看,是不是有人给舒婷写一首诗,题目是《致木棉》,但是现在还没看到,希望我们当中有同学能写出《致木棉》。

师:好,下面就是美美地说了。说什么呢?老师给你们出了一个预习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就“什么是爱”说一句话。这个爱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广义的,你不说也可以,你就朗诵一首你自己喜欢的诗,或者一句话。好,想一想,我们就开始活动,开始表达你的心声。

生1:我想用比喻来定义爱。爱是一副望远镜,一戴上,所有的人都更近了。

师:比喻很新颖!但应该更柔美、更秀美。

生2:爱就是那个曾经承诺过爱你的人在你最危险的时候在你身边支持你,而不是离你而去。

师:有哲理之美!

生3:首先,爱是星际里的一颗恒星,亘古不变。其次,爱还是一颗恒星,充满炽热与激情。再次,爱仍然是一颗恒星,给人以温暖和光明。

师:美啊!(掌声)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笑声)看,同学们有才华,有诗情!

生4:这是泰戈尔的诗句:爱,你死亡的庄严使我的生命伟大,你用告别的灿烂的光彩染遍了我的思想和梦魂。

师:更深刻!

生5:这是我自己写的。(笑声)。

师:个人格言!

生5:只有一句话:爱是万物五彩缤纷的和谐。

师:这句“五彩缤纷”特别好!但注意,爱情是炽烈而又专一的!(笑声)。

生6:爱情就是透支支票,它可以无限透支。爱情又是风险投资,也许你一分钱不花可以得到一份纯真的爱情,也许你花了十万元,得到的只是一张永远的笑脸。

师:后面的有道理!前面的恐怕有点问题。无限地透支不行。

生6:怎么不能无限透支?裴多菲既然把自己比喻成那么多东西,他就已经相当于花了十万元的支票了。(笑声、掌声)。

师:但是他不可能有十亿元支票,不能无限透支。

生6:只要他的生命再长一点,你知道他没有十亿元的支票吗?(笑声、掌声)。

师:生命再长一点他也不能无止境地透支啊……这种交流最有意思了!谢谢你!继续来。

生7:我自己写的:爱是在我想你想到白发苍苍之时,仍然闪耀在风雨中的火焰。

师:啊……他已经浮想联翩了!(掌声、笑声)。

师:好,时间快到了。咱们每个人都来说一句你心中表达爱意的话。

生:(各自说)。

师:非常感谢你们!最后老师有一句话献给你们:爱,就是将“我爱你”这句短短的话语变成一首激动心灵的抒情诗。补充一下,爱就是将我们的学习和我们奋斗的成功化成红红的玫瑰,献给我们的母校——华师一附中,好不好?(掌声)。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九

注:一、这节课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上。

二、选一个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做主持人。

三、授课教师担任评委并操作电脑。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我很荣幸能够主持这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此前老师布置过预习,说到裴多非的《我愿意是急流》要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上。今天就以组为单位参赛,先给每组80分作为基础分,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

首先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学生朗读课文,主持人利用这段时间在黑板上写出每组序号和基础分)。

主:我们先做必答题,必答题分为两轮,第一轮要浅一些,第二轮要深一些。请第一组的组长上讲台来抽第一轮的签,抽中哪道题就答哪道题。在这里我要强调说明,组长抽签之后,如果答不起,可以请组内的任何一个同学回答。换句话说,参加竞赛决不仅仅是组长个人的事,而是全组同学人人有责――你不是观众,你就是选手!

(第一组组长抽签,主持人验证其签号)。

主:他抽中的是第一轮第三题。请看投影屏幕。我把题目念一念:“请指出本诗的两种修辞手法。”请回答。

生:有比喻,还有……排比。

主:他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老师点评。

师:回答正确。这首诗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对比、拟人等,只要回答对两个就可以得分。

主:好,下面请第二组的组长上来抽签。(学生抽签,主持人验号)他抽中的是第二题请看投影屏幕:“诗人有一首诗被翻译为中国五言古诗的形式,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请回答是哪一首?”

生:(想了一下)我不知道。

主:你可以请组内任何同学回答。

生:请第二组知道答案的同学举手。(有四五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一位)。

生:是《生命与自由》。

主:你能背出全诗吗?

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主:请老师点评。

师:回答正确。我们中国人对裴多菲的诗,最熟悉的就是这首。

主:下面请第三组的组长抽签。(学生抽签,主持人验号)她抽中的是第一题。请看投影屏幕:“请解释诗人的死因。”

生:好像是打仗死的。

主: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生:我还是请我们组其他同学回答吧。(第三组只有一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他)。

生:我在网上查过资料。1849年,奥地利与沙俄联军侵略匈牙利,诗人为保卫祖国而战,英勇牺牲。

主:请老师点评。

师:回答得非常好。

主:下面请第四组的组长上讲台来。(学生走上来)。

你不用抽签了,因为第一轮必答题只剩下一道,就是第四题,请看投影屏幕:“请说出本诗的'主题。”

生:我想应该是表现对爱情的热烈和忠贞吧。

主:请老师点评。

师:完全正确。

主: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必答题,这次倒过来先由第四组的组长抽签。(学生抽签,主持人验号)他抽到的是第三题,请看投影屏幕:“请比较本诗与前面所学的《致橡树》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

生:这次我要请组内的同学回答。(第四组有两三位同学举手,组长抽了一个)。

生:相同的地方是两首都是爱情诗,不同的地方是本诗侧重表现对爱情的热烈和忠贞,而《致橡树》侧重表现女性对独立平等的追求。

主:请老师点评。

师:好极了。

主: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抽签。(学生抽签,主持人验号)他抽到的是第一题,请看投影屏幕:“请说出本诗的十个意象,并将其分为两类。”

生:诗人用十个意象来比喻诗中的男女主人公,男方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女方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

主:请老师点评。

师:很好。

生:我还没背熟。请问我们组哪个同学能背诵?

(第二组没有一人举手)。

那我只好自己试试了。(他背得很吃力,断断续续)。

主:请老师点评。

师:他背错了几个词语,还漏掉了一个诗句,不能得分。

主:下面请第一组的组长上来。(学生走上来)。

现在第二轮必答题只剩一道了,请看投影屏幕:“请比较本诗与《致橡树》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异同。”

生:两首诗都用到了比喻,这是相同之处。本诗还用了排比、对比、拟人,而《致橡树》用的是象征和对偶。

主:请老师点评。

师:非常好!

主:必答题到此结束,下面进行抢答题,任何同学都可以抢答。请看投影屏幕,第一题是“请背诵一首爱情诗并说出喜欢它的理由”

(全班有五六位同学举手,主持人抽了最先举手的同学)。

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特别喜欢这首唐诗,因为它虽然很短,只有二十个字,但是把一个女孩对一个男子的爱慕之请表达的很委婉,很含蓄。

主:请老师点评。

师:很好,很好!

主:下面进行第二道抢答题,请看投影屏幕:“我们刚学了外国诗歌,它们都是翻译作品。请将这首英语诗《树》的节选翻译为中文:

ithinkthatishallneversee。

apoemlovelyasatree。

……………………。

poemsaremadebyfoolslikeme。

butonlygodcanmakeatree。

(有两三位同学举手,主持人抽了一人)。

生:“我认为我将不会看见。

一首诗像一棵树那样可爱。

诗被像我一样的傻瓜写作。

但是只有上帝才能创造一棵树”

主:请老师点评。

师:除了没有押韵,其它地方都翻译得很不错。

主:抢答题到此结束。我总结一下各组得分……(略)。

下面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一个问题,请看投影屏幕:“在学习了本单元的爱情诗歌之后,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

(学生发言很踊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生甲:本单元的爱情诗都写得很美,我想这是因为爱情本身就很美好,我们中学生对美好的东西不应该回避。

生乙: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老师和家长都反对早恋,其实早恋也有好处,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生丙: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爱情固然美好,但是中学生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暂时不要陷进情感的旋涡。

生丁: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早恋,但是并不等于男女同学不可以正常交往,老师和家长往往错把我们的正常交往当成早恋。

(其他人的发言略)。

主:讨论到此结束。最后,请老师总结。

师:同学们,我认为今天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首先,是由于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仅是老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可能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其次,是由于主持人的精彩表现,普通话标准,音质响亮,态度落落大方,表情亲切又不失庄重,课堂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第三,是由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积极主动,知识竞赛就是要有这种勇敢拼搏的精神。最后,我要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爱情观的问题。刚才有同学在发言中讲到爱情是美好的,但是中学生应该以学为主,暂时不要陷进情感的旋涡。我认为这就是中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爱情观。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早恋有好处。

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不能同意他们的观点。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早恋造成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个别的例外,就主张早恋。希望这部分同学认真地想一想,更希望他们刚才的观点只是说说而已。好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

《外国诗三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写于1824年,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更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篱笆那边》充满了女诗人狄金森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向往。虽然诗离笔下的“草莓”那么遥远,不知道它是涩的、酸的,还是甜的,但是诗人的眼中,篱笆那边的世界是如此美好。《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轻松愉快的情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苍凉之感。诗人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至爱之人”的坚贞、博大、无私的情怀。

由于学生对外国诗歌作品接触较少,因此,把对三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倾向的粗线条的了解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普希金、狄金森的裴多菲的资料,并提供了一些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辅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鉴于本课为诗歌单元的最后一课,此前,学生己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本课教学采用了对阅读法。例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像树》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理解裴多菲与舒婷不同的爱情观。对比阅读应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在对比阅读中读出诗歌的韵味,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旨。

鉴于三首诗的特点,本教案将把握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缴发学生对三首诗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理解,真正达到“激活思维,深刻感悟”的目的。并把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作为难点来突破。当然,诗歌,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反复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法仍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方法。由于三首诗意象的复杂和表情达意的含蓄,在活动与探究这一版块中,本教案还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

2.了解普希金、华兹华斯、狄金森、裴多菲三位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

1.理解三首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的生活环境及经历。

2.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及韩东的《你见过大海》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探究式阅读法。由于诗歌意象表达意义的不确定性,每个读者都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研讨活动,通过激活思维,对主题有更多的认识体会。如对“草莓”含义的探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爱人”及主题的探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致大海》,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引导学生自读《篱笆那边》,把握“草莓”“上帝”等关键词语的指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出示投影:

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具体研习诗歌。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全诗一遍。教师作诵读提示:全诗是通过诗人与大海的真情对话来抒发自己压抑郁闷之情的,朗读时一定要饱含深情,语气略带哀歌式的情调。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后,讨论诗歌各部分内容。

明确: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展示课件:大海为主要画面,时而翻着微波细浪,时而咆哮着击打岩石,周围有异域风光(包括一些树、建筑等)。

(解说:展示该课件,目的是让学生对大海有个直观的感受,如同身临其境,便于下步的分析)。

明确:诗人用一组意象“波浪”“容光”“岸旁”“喧响”“音响”“寂静”描绘大海。着意刻画了大海的美丽(“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大海的阴沉(“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最重要的是展现了大海的精神:时而“寂静”“温顺”,时而“反复无常”“任性”“无法控制”。所有这些大海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此时“大海”已不单是自然意义上的“大海”,而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征。

(2)提问: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应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出示投影: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留下了血腥的记忆”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但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他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说:“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觉的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他先后到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一线,忘我地支持被奴役者。1823年秋天,拜伦曾率领自己招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韦平《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明确: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难解难分”。诗人借此,一方面反映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世界太空虚了……”“凡是有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时的彷徨与失望。

(解说:上述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联系历史上的拿破仑和拜伦的有关资料,补充给学生)。

(5)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节,然后思考并讨论:这两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节写诗人对大海的深情告别。“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说明诗人并未消沉,而是充满激情、力量和斗志,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

3.欣赏品味。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比较阅读。

阅读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它和《致大海》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出示投影: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学生思考后明确:讴歌大海的诗文很多,多数人都把大海想像得崇高、宏阔、雄伟、深沉。《致大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而《你见过大海》里,诗人有意摒弃人们寄予大海的种种想像与文化意义。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你见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不过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致大海》。

2.自读济慈的《秋颂》和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一

1、学习诗歌朗诵,在诵读中领略异国情趣。

2、了解裴多菲。

1、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本诗表现手法,展开丰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德育目标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把握一组组意象群和层层递进、富于变化的诗歌形式。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1课时。

来到美丽的阿拉善,湿湿的雨季和明媚的阳光触动了我的诗情。愿为大家小读新作:因为世上少有秘境,所以秘境阿拉善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热爱,阿拉善人的头脑里贮藏着无尽的神奇和智慧。因为世上少有至真至纯,所以爱才是需要用一生来追求和呵护的珍宝,所以才让世人跨越时空、用不同的语言来歌唱。哪怕是千山万水,哪怕是遍体鳞伤,只要所爱常青,只愿所爱幸福。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柔情,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的匈牙利去品味英雄人物裴多菲的追寻。

裴多菲:19世纪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

1、坎坷的一生: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2、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匈牙利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联系在一起。领导1848年匈牙利革命,在为国牺牲时年仅26岁。

3、抒情的一生:他15岁开始写诗,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和九首长篇叙事诗。最著名的抒情诗有《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等;最著名的叙事诗有《勇敢的约翰》。裴多菲用民歌的形式描写人民的斗争。他说:“在匈牙利人民中间,我的歌是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第一课”。(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诗篇给她,这首诗可以看作他献给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1847年裴多菲与森德莱尤丽亚结成伉俪。)。

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让我们领略一下战斗诗人的柔情诗。

1、指导:诗歌是感情的河流,得用心来吟诵。

(1)诗歌的结构——重章复沓。

(2)强调式读法——情感:

重读——厚重而饱满。

舒缓——平和而安详。

加速——激越而奔放。

轻柔——甜美而舒畅。

学生有感情地将这首诗歌自由朗读一遍。

2、请大家听课文的配乐朗诵,注意其情感处理。(点击配乐朗诵页面――注意朗诵时页面自动播放跟读)。

老师小结。参考:强烈情感、缠绵的倾诉、深情恋情、浓烈情感、由衷、一往情深、幸福无比、温情和热爱等等。

英雄的爱情诗也是满怀温柔的,但我们在他的款款深情中也捕捉到了战士的舍己为人的豪情。

1、诗中有那些意想?能给它们分类?(重难点突破过程:)。

分类思考: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述“我”和“爱人”?(点击显示)。

(幻灯显示)。

我爱人。

急流————小鱼。

荒林————小鸟。

废墟————常春藤。

草屋————火焰。

云朵、破旗—夕阳。

2、美在何处?(两组意象有何特点?借助什么修辞方法?你喜欢哪一个意想?)。

(1)比喻、对比的修辞营造的含蓄却又鲜明的意想美;组合式意想的情感丰富美。

“急流”和“小鱼”:历经崎岖与快乐嬉水形成对照。鱼儿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急流在崎岖小路上的跋涉是艰辛痛楚的。小鱼是被呵护的对象。

“草屋”与“火焰”:草屋甘受风雨的打击,是要保护屋中的炉火:火焰在炉火中燃烧,反过来给屋内带来温暖。火焰也是奉献者。

“破旗”与“夕阳”:云朵、破旗是悲壮的追随者,而夕阳恒在。彼此无私的奉献形象深刻而具震撼的力量。最终是精神世界的升华。从小鱼的悠游到夕阳的辉煌,其实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

诗人运用“博喻”的手法,将“我”比作“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这是一组具有男性气质的刚劲而略带苍凉的事物。将“我的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这是一组带有女性娇美温馨气息的形象,欢快而又明丽。这两组意象层层递进,使得诗人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这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了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再者诗人通过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对比表达了他以牺牲自己而由衷地奉献为核心的爱情观。

有人评价:此诗的妙处在于对每组意象的抒情主体与客体的精心选择。

(2)、变化、应和、流动的韵律感。

本诗表现形式上类似中国的一些民歌的特点,同一个意思反复咏唱,这样不但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强烈情感,而且造成音乐的旋律美。再者,诗歌的意象有鲜明的色彩,构成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递进性排列,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在重章叠唱中,情感的变化,随层次的递进而愈趋炽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两组意象中,诗人的自喻,相对阔大高岸、荒茫粗犷,宣泄着悲壮美;爱人的意象,相对娇柔细腻、妩媚温情,表达着柔静美。

懊丧,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作陪衬,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情操感人至深。这些意象组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节比喻有其独特的新意且意象群排列组合上具有独创性。

让爱人悠闲快乐——生命之源的给予。

让爱人安逸幸福——生活之巢的呵护。

让爱人生命长春——一生之靠的归宿。

让爱人明亮辉煌——思想之火的暖照、理想之光的升华。

纯洁高尚,坚贞不渝——情感之源。

牺牲自己,由衷奉献——延展的广度。

无私无悔,崇高悲壮——延展的深度。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便是明证。

当然首先是一首爱情诗,它叠波涌浪地抒发了对爱人深挚恋情,歌颂了爱情的纯洁与高尚;其次,不妨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精忠赤诚地表现出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的精神和理想。故诗中的“我”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解放斗争中的战士;“爱人”可是诗人的爱侣,也可是诗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一个能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战士在爱情的追求中也一定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忠贞和执著。

思考:诗人愿意为爱人做出一切牺牲中,他的情感体验是痛苦的吗?哪里看出?

生答。

明确:“我愿意,只要”把全文一系列鲜明的意象串成一有机整体。

诗人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多么险恶,只要同爱人在一起就能化险为夷,幸福无比,从而歌颂了爱情的强大威力。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写的是一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女医生——路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3个手术后,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垂危时,她的爱人傅家杰坐在她床前反复朗读这首诗,从死亡之中将她唤醒。)。

名言“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列宁。

“我宁愿为我们所爱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话〉〉:

托尔斯泰〈〈家庭的幸福〉〉:“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

(1、写作背景——女子为寻求真爱的觉醒书——为爱情奉献的坦城誓言。

(2、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柔中有刚(女性视角)。

——热情阳刚,深挚苍凉(男性视角)。

(3、艺术技巧:象征、对偶——对比、博喻。

(4、思想主旨。

青藤,她往往温柔地依附于男性,给征战辛劳、身心疲惫的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而《致橡树》则塑造了两个树的形象,强调爱情中的双方应是平等的,“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艺术技巧方面,前者运用了多个意象,两两对比,反复吟咏,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后者只运用了两个主要意象,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对爱情的全面理解。

执著的心,用她来追寻真理和至爱;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用他来追寻和呵护自由和爱情。谢谢大家!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二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

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

然而,姑娘,如果你是地狱,

(为了在一起)我愿意永堕地狱之中。

我的爱情是什么?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条急流,

飘荡着一叶轻舟,

我的灵魂是船夫,

他在巨浪中博斗。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林中豺狼,

发出惊心的嗥声。

它象林中的蝙蝠,

发出吱喳的鸣声。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鲁莽的孩子,

追逐一只花蝴蝶,

跑得喘不过气来,

不料向沟中倾跌。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希望的寿衣,

用无光的黑线织成,

红色囚车载我去了,

向着断头台前行。

我现在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玫瑰树上的鸟巢。

我在里边愉快地啼叫,

暴风雨把它卷去了,

我飞了,另筑新巢。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我以一百个形象把你幻想,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你若是岛,我愿是帆船,

我热情地在你的四周航行。

亲爱的姑娘啊!我这样想:

假如你是一座神圣的教堂,

我的爱情就是一根长春藤,

沿着教堂的墙壁你攀缠。

假如你是有钱的徒步旅人,

我愿做一个劫路的大山盗;

我向你跑过去;抢劫你吗?

不,我向你献上我的心。

你若是喀尔巴阡山,我愿是流云,

我要引来霹雳击碎你的心。

你若是玫瑰花丛,我愿是夜莺,

我就在你四周扬起歌声。

爱情!我的爱情千变万化,

它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它不软弱,有时温柔甜美……。

有时象静静的河流,又象大海。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三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创作背景。

文学赏析。

为了爱,诗人愿意奉献所有,愿意为这份爱坚守一生。“我愿意”,短短的三个字,包含了诗人无比厚重、深切的情感,更是诗人对相伴终生的承诺。“我愿意”作为全诗反复响起的主旋律外,诗人还运用了大量意象设想了爱情中双方所处的位置,这些意象生动传达出诗人对爱的深情。

从表现形式上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自由诗,自由诗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类,其段数、每段的行数和每行的字数都没有固定规格,在句式音节上,比押韵诗歌自由得多,基本没有束缚和格律特征,虽然有节奏,但押什么韵,换韵的位置等都不强求一样,不受格律的限制,句子长短不拘,形式不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几组诗句均以“我愿是”、“只要我的爱人”形式结构诗歌,句式较为统一,但并无押韵,段落行数和字数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句式音节上并无束缚,属自由诗,但裴多菲的诗歌受民歌影响很大,以一连串的“我愿是”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渴望,任思绪飘扬,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感情,表露“我”对“爱人”的爱恋。

从内容与语言方式上看,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抒情诗,诗歌通过“急流”旁敲侧击,委婉地衬托,引人深思,产生美感。诗歌把感情分别移到“急流”等事物上,与世人的内心感受、主观情感加以揉合,并以主人公的口吻来抒发情感,反应真实感受,直抒胸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比喻、象征的语言方式表露内心强烈的感情,是情歌的基本体式,以爱情为表现题材。在语言上意象化、多义化,用形象及生动的语言勾勒客观情境,而非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抒发爱恋之情,使这种意象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产生其它意蕴的联想,体现了多义化的特点。另外,《我愿意是急流》采用重言复唱手法,多次重复“我愿是”、“只要我的爱人”,渲染气氛,加强感情。

从诗人所构造的意象来看,六组并列的意象多维度、深层次、酣畅淋漓地展示出了“我”在“求爱道路”上毫无保留、无私奉献的内心。该诗是从人性的永恒性与深远处寻找激情与灵感的。诗歌所勾勒出的六组意象即“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破旗”与“夕阳”,它们一者雄浑,一者娇秀,但是相依相存,相得益彰,衬托出一幅幅诗意盎然、动人心扉的画卷。这种一一相对情形的出现都是建立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一逻辑前提之下的,充分地显示了既尊重对方又忠于自己的恋爱内心世界。在第一组意象中,为了成全对方能“像一条小鱼”一样“快乐地游来游去”,“我”就志愿像“一条急流”,但这急流不是奔腾万里,不是在逞能显威,而是“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言外之意还可能遭遇粉身碎骨、穷途末路。“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这些意象同样都是充任护花使者的角色,护花使者无疑就要承担责任、直面险阻、接受挑战,一如诗中对“我”所志愿的诸种意象所具体的描述那样。按照常态思维,该诗其逻辑顺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我愿意是——”,但反其道而行之,这正好突出了“奉献在先”的思想。诗以意象说话,抒情时必须选择客观事情作为载体。该诗正是通过几组意象的营构贴切而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心中“爱人”的爱意。

《我愿意是急流》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和其他抒写着豪情壮志的诗篇构成了创作思路上的统一和情感诉求上的一致。侠骨与柔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有机体。“我的爱人”在诗中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价值理想和行动目标。妇孺皆知,理想从来不是触手可及的,追求很可能是咫尺天涯。它们需要人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有“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斗雪傲霜,不折不挠,奋不顾身,全力以赴。因此,诗作通篇以“我愿意是——”这掷地有声的人格宣言,强烈表达了为理想而努力的气概和情怀。诗歌字里行间流溢着汩汩滔滔的殉道精神,并由此彰显着诗人内心的虔诚、忠贞、执着。这是对爱情生活中的敢于奉献、甘于奉献的转述与升华。在诗人所寄寓的各种理想之中,自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透过字面,透过对“我的爱人”和“我”本人的生存状态的畅想,是不难理解“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以及“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其背后正高扬着自由精神。这也再次显示了裴多菲创作上的一贯特色。《我愿意是急流》是从爱情出发,又在超拔着爱情。它是爱情诗,同时又是箴言诗,予人以劝慰鼓舞的力量。

这首诗极富有朦胧性和象征意味,意象的内涵极其丰富,这也给读者鉴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情感可以上升为一种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一位热血男儿,对待爱情,生死不渝,无私奉献,道出了古往今来爱情之真谛,此乃诗中之高致;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祖国,皆能抱一种忠实之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之境地,生死之难关,也能体现一种无私奉献、生死不渝之精神。惟其有此一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肝胆相照、心心相印;大而至于祖国民族,才能够苦尽甘来,生生不息。裴多菲并没有把爱情看成是生命的惟一,最后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诗的内涵。但他却把爱情看得高于生命。这就够了。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四

一、温故知新。

集体背诵《沁园春长沙》,领会上片写景,景中融情;下片抒情,情中叙事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开创新世界的豪迈情怀。

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章法,记叙文有六要素,议论文有三要素,欣赏诗词我们要懂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象、意象、意境。

二、新课导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顾城。

朦胧诗:一改以往写实内容,用象征的手法,内容表达多义性。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等。

三、活动形式。

与《我愿意是急流》对比阅读,男女生分别配乐朗诵。

四、活动引领。

齐读诗作,领会作品。

摒弃错误的爱情观。

找出意象,领会意象表达的含义。

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没有自己的生活。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意象群解析,世俗不正确的爱情观念——攀附钱权、依赖别人、一味奉献。

破立结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先否定种种世俗爱情观,接着在强调平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爱情观。树的形象: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根叶: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同甘共苦。共同成长是爱情的基础。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站在女性的立场,建立女性爱情观,是女性的爱情宣言。

《我愿意是急流》是站在男性立场,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

裴多菲,匈牙利诗人。他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屠户家庭,他曾自述道:父亲让我继承父业,我却做了诗人。结果呢?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我们最熟悉他的,是哪首关于“自由”的诗歌。1849年,当奥地利和沙俄入侵匈牙利时,他驰骋疆场,在作战中牺牲,年仅26岁。

这是一首爱情诗,找出意象,领会意象表达的含义。

代表诗人的意象比较阔大、粗犷,给人以壮美之感。代表女性的爱人意象比较可人、柔美,给人秀美之感。

表达了诗人的奉献精神爱情观。

主要手法是对比。对比中表达出的真挚,是最为可贵的。这首诗写完之后的三个月,裴多菲就娶回家了他心爱的女人尤利娅(贵族)。

五、活动开展。

构建画面,入境。诵读诗歌,要用情。用情的要点是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成为诗人自己,涵咏到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构建曲调,入情。诗歌诗歌,是诗,也是歌。要像唱歌一样,音调有高有底,把浅吟低唱和豪情满怀都细致表达出来。

将诗歌按意象切分,用序号标出几个意象。《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各有6个意象,找出来标明。

为它们“谱曲”。用一条曲线表达声音的高低。把它画出来,每一个诗句一个线段。

六、活动深入。

象征:通过某一形象,表达与它相似的某种精神。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体现作品的深刻性。黄巢:《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文木棉象征美丽、柔韧的女性,橡树象征伟岸、阳刚的男性。鸳鸯、牡丹、梅花、莲花。

象征是物我融于一体。物的背后是人的精神。

对比,鲜明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急流——小鱼,荒林——小鸟……。

两件事并排站在一起,一方与另一方比较起来分明,让人明了。

再度全词,涵咏品味。

七、活动拓展。

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下节课课前听演唱。体会意象的选用,意境的生成是怎样服务与情感的表达的。

八、活动总结。

抒情方式总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直抒胸臆。

九、活动巩固。

诗歌朗诵技巧:

语速的快慢,快乐、热烈快些,庄重、追忆的慢些,叙述说明中速。

语调的高低,语句的末字升调或降调。

语音的轻重,重音即强调,轻音重在营造意境。

语句的停顿,依据情感需要,断句,断续。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五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在峻峭的山岩上,。

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飞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的:

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

教学设想:

一、将西方婚礼中的有关场景通过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将德育与教材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接受一次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二、教学结构呈递进式复合状(分析写法时:作—仿—创;分析内容时:单样解读—多样解读爱情诗——革命诗;分析特色时:用裴多菲的诗来“现身说法”)。

三、各次朗读均配上有关爱情的比较合适的轻音乐名曲,以渲染气氛,强化美育效果。

四、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场景导入,引发思索。

1、放电影。

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

2、提问题。

3、写心声。

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排比段的形式,把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事写在纸上(要求:言简意明,直抒胸臆,体裁不限),然后交流并对比评价。

学生自由写作。交流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如《致爱丽丝》、李斯特《爱之梦》等。

4、作评价。

教师进行综合讲评。讲评前和讲评时,要注意发现和褒扬用形象来说话的诗文及其学生作者。

二、引出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供学生鉴赏和模仿。

1、引导。

教师:一百五十多年前,著名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板书作者)也写过和你们刚才所写同样内容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板书题目),写了这首诗以后不久(1847年秋),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德莱·尤丽亚结为伉俪。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一首诗。

2、聆听。

播放配乐诗朗诵《我愿意是急流》,电脑演示作者生平: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

师生在播放完后一起朗读这首诗:(1)教师领读每节前四句,其余学生齐读。(2)男生齐读前四句,其余女生齐读,教师从节拍节奏等方面予以指正。

3、赏析。

(1)学生鉴赏点评这首诗的妙处,要求:从怎么写的、写了什么、有什么特色三方面去评析。每方面均先由学生评说,后由教师点拨。

(每方面学生评说部分略。)教师点拨:

a怎么写的:古今爱情诗中,“发愿体”(我愿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裴多菲也用这种格式写过一些爱情诗。除这首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我愿意是树》等。

(电脑演示裴多菲《我愿意是树》一诗,指名学生朗读,配乐。)。

《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种格式,不妨称之为“假设语气的发愿体”。

b写了什么:诗人把自己说成……,把爱人比作……,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学生:抓住各节中的关键词,解读各节的内容)。

学生分析后明确:第一节,写为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第二节,写为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第三节,写为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第四节,写为使爱人享受爱情之火,而甘受风雨打击;第五节,写为使爱人鲜艳辉煌,而甘作陪衬。

教师小结:全诗共五节,诗人依次以急流和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与夕阳五组形象分别自喻和喻人(爱人),表达了诗人为了爱人去受坎坷,去战斗,去毁灭,去经受打击,去作陪衬的心志。

电脑演示裴多菲的另一首诗《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指名学生朗读,配乐。

(2)对比分析为何可以有多样的解读。

为什么?

学生对比《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分析这两首诗在意象上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后明确:在1945年所写的《我愿意是树》中,诗人赞美的爱情轻松欢快,选择的意象也较为明丽清新;到了1847年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中,虽然他吟诵的仍然是伟大的爱情,但在爱情的纯真美丽之中又注入了许多的深沉、凝重、庄严,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也不在是树、花、星星,而是深富寓意的急流、荒林、废墟、破旗。

《我愿意是急流》是紧随大家都熟悉的'那首《爱情与自由》之后,都是在1847年写的,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革命、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夜。爱情,这时在诗人心中不仅有风花雪月的轻柔甜蜜,也蕴蓄着为自由而牺牲生命的崇高。

学生连读《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进一步体会。

三、诱入创作佳境。

教师:“发愿体”这种格式源自于民歌,我国的民歌中也有不少使用这种发愿体的。例如大家熟悉的那首电影歌曲《草原情歌》(又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运用了这种格式。

(播放《草原情歌》后两段的演唱录音)。

这种格式的优点就是:直抒胸臆,简便易行。几乎人人都能写,但写的艺术性上就显出高低来了,裴多菲这几首诗的写法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正如刚才分析的那样,他的这两首《我愿意是……》,在意境上同样也有高下之分。

现在就请你还回到开头教堂中的情境中来,用发愿体的格式,用形象化的手法,选择几个合适的意象,写一首抒情短诗。(教师幽默一句)注意,这可关系到你能否通过神父的考核哟。

(学生即兴创作)。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站起来,大声朗读你的诗。别人读完你就可以接着读,尽量不要中断!只要是用形象化手法来写的,我们都给他鼓鼓掌!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创作的“发愿体”诗,同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名曲。)。

(切回电影画面)神甫:我以圣父圣母圣灵的名义,宣布这一对年青人成为夫妻。从现在起直到永远,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你们分开!

布置作业:

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的形式,再造两组诗段,内容是: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母亲……。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祖国……。

附:裴多菲诗选。

我愿意是树。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

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

然而,姑娘,如果你是地狱,

(为了在一起)我愿意永堕地狱之中。

我的爱情是什么?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条急流,

飘荡着一叶轻舟,

我的灵魂是船夫,

他在巨浪中博斗。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林中豺狼,

发出惊心的嗥声。

它象林中的蝙蝠,

发出吱喳的鸣声。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象鲁莽的孩子,

追逐一只花蝴蝶,

跑得喘不过气来,

不料向沟中倾跌。

我过去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希望的寿衣,

用无光的黑线织成,

红色囚车载我去了,

向着断头台前行。

我现在的爱情,

究竟是什么?

它是玫瑰树上的鸟巢。

我在里边愉快地啼叫,

暴风雨把它卷去了,

我飞了,另筑新巢。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我以一百个形象把你幻想,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你若是岛,我愿是帆船,

我热情地在你的四周航行。

亲爱的姑娘啊!我这样想:

假如你是一座神圣的教堂,

我的爱情就是一根长春藤,

沿着教堂的墙壁你攀缠。

假如你是有钱的徒步旅人,

我愿做一个劫路的大山盗;

我向你跑过去;抢劫你吗?

不,我向你献上我的心。

你若是喀尔巴阡山,我愿是流云,

我要引来霹雳击碎你的心。

你若是玫瑰花丛,我愿是夜莺,

我就在你四周扬起歌声。

爱情!我的爱情千变万化,

它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它不软弱,有时温柔甜美……。

有时象静静的河流,又象大海。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七

执教:余映潮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非常高兴和我的校友们一起上课。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首年轻的诗,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首爱情诗。作者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已经很古老了,是十九世纪写的,它曾经激动过多少人的心灵!我们今天上课的程序是四步。

课件显示:

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

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

师:下面我们就开始听。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这次课上听三遍。(课件显示)第一遍,整体感受。听诗的时候,要想象诗的画面之美。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一)。

生:(静听)。

师:下面听第二遍。这一遍听的要求是:理解诗中的形象(课件显示)。诗中的形象,我简单地解说一下:它有一个术语,叫做意象。意象最基本的解释是比喻。你看,我愿意是急流,急流就是比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小鱼就是比喻。好,听第二遍,听整首诗的意象是怎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二)。

生:(静听)。

师:下面咱们听第三遍。这次听的要求是:进一步地感受诗中那种热烈的深情(课件显示)。这次听的要求不同了,要边听边读,跟着画面,跟着配乐来读。这次的朗读文件是下载的一位播音员的朗诵,比前两次的要读得好一些。好,作好准备。咱们听读、跟读。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诵之三)。

生:(小声跟读)。

师:好,下面就由我们自己来朗读了。读,也要读三遍,第一遍,读的要求是:整体把握,读准语音(课件显示)。老师先示范第一段(范读第一段)。读的时候语音要饱满、圆润,每一个字读出来都带有情感,也就是说,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泛泛地读。下面大家就开始自己读一遍。

生:(各自朗读)。

师:请看第二遍读的要求: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课件显示)。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怎么样理解这聪慧二字呢?就是说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进行再表达,这就要注意节奏、停顿、快慢的问题。读懂了诗,就能够通过节奏、停顿和快慢把它的情感表达出来。下面我示范一节。看第三节(范读第三节)。这个节奏就不是很快,要稍稍舒缓一点,同时注意有的地方恰当地停顿。好,同学们自己再体味一遍,从头开始自读。

生:(各自朗读)。

师:好,请看第三遍朗读的要求:重在进入情景,注意把握好语气(课件显示)。读的要求是抒情性、个性化。特别注意个性化三个字,就是伴随着你自己对诗的体会、你自己的性情,你认为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这首诗在电影《人到中年》里面被引用过,当时的朗读是作为主人公的一种内心独白,它的声调很小,很轻。但是有的朗诵家在朗读的时候表现出自己张扬的个性,是用激情来朗诵这首诗的。那么,各位同学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要么就把它读成内心独白的,要么就好像讲给别人听的,要么就大声地朗读。再试一次,开始。

生:(各自朗读)。

师:咱们来试一下。把第三节处理成内心独白式的朗读。该怎么读呢?声音要小(教师范读两句)。这是内心独白式的朗读,把这一节试一下。

生:(齐读第三节)。

师:好,再激情飞扬地读第五节。(教师范读两句),请开始读。

生:(齐读第五节)。

师:好,下面咱们就来配乐齐读一遍。(播放音乐)。

生:(齐读全诗)。

师:这一次大家进入了诗的情景!最后一句还有一点小小的技巧,有一个颤音要读出来。这个很难读。(教师范读显出鲜艳的辉煌这一句)这样颤一下,结尾最漂亮了。(生笑)。

师:好了,下面就是美美地品。品什么呢?咱们也给它一个术语,叫做妙点揣摩。这首诗好在那里?有什么样的美点?有什么样的妙点?大家自由自在地揣摩,你认为它的某一词用得好,你认为它的某一组意象用得好,你认为它的整个结构比较好,你认为它的情感比较好,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准备一下,用笔划一划。

生:(思考准备)。

师:好,互相之间交流一下看看。

生:(互相交流)。

师:下面准备发言,先热身一下,自言自语地讲一下,自己对自己讲。

生:(自己说话)。

师:好了,咱们开始发言。哪位同学先谈谈自己的观点,把你赏析的结果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交流,和老师交流。

生1: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完整,作者从五个方面说出了对自己爱人的情感,五个方面都表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师:是五个画面,整篇文章五个小节,画面舒展,表现出结构之美。用诗歌的语言来说,这首诗有建筑之美。

生2:我认为它的意象很好。它所比之物都平凡、荒凉,并不伟大,但也正说出了爱情的真谛:平凡的美。也许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是伟大的,但它一百年只有一次;这种爱情也许是平凡的,但它也许每天都有一百次。(掌声)。

师:充满诗意的表达!如果说得慢一点就更好了,大家就更能领略你的诗味。

生3:我想提出一点异议:我认为三四两段是表达诗人对自己爱人的希望,希望爱人对自己关怀体贴。首先我想的是,如果他把自己比喻成废墟、草屋这些趋向于破败的东西,我想肯定没人要他。(笑声)。第三节中,他把爱人比喻成常春藤,沿着他攀缘上升,是希望爱人陪伴他,这样,他就不会成为废墟,沉沦下去。第四节中呢,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只要给他温暖,他就不怕任何风雨的打击。(掌声)。

师:他有见解!我认为西方人写诗与我们好像不同,他认为废墟也许是一种悲壮,或者是一种牺牲。就像他把他的爱人比作美丽的夕阳一样,我们中国人是不会把爱人比作夕阳的,夕阳西下,谁还会爱她呀?(笑声)所以他的意象还是有西方人、欧洲人的特点。但是提出这个问题非常好。第四节也是这样的,第四节说的其实是一种保护,破旧的小屋多少能够挡住一点风雨,所以火焰才能够燃烧。那么三四两节表现的是什么呢?就是作者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自己的爱人,甘愿牺牲。

生4:我想说的是第五节。作者把自己比作云朵,把爱人比作夕阳,夕阳就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个时候作者想表达的是他和他的爱人相伴到老。

师:很好。注意前面的修饰语珊瑚式的,那种色彩是很美的。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全诗的角度来看,全诗的意象有递进之美。最先是一条小鱼,我来呵护它;最后,爱人成长了,成功了,我呢,可以作为一个陪伴,在旁边看着她。这些意象层层递进。

生5:我觉得人性是源于自然的。这首诗里面的意象全部都是一些自然的美妙的景物,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温馨浪漫的感觉。我觉得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这里。

师:哦,他所说的是意象之美。也就是说,这首诗的意象的角度非常多,而且是成组成组的铺陈在一起,因此显出一种意象群的排列之美。

生6:我觉得这首诗十分的深刻。我们就看第三节和第四节,作者无畏于自己的毁灭,只要能看到爱人快乐地生活,那么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爱、忘我的爱和真挚的爱,这就是这首诗最美的地方。

师:忘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一种热烈的浪漫的牺牲精神!

生7:我觉得这首诗作者太自私了。(笑声)他只把他的爱献给他的爱人,并没有把它升华,而且他也把他的爱人想得过于狭隘了,只让爱他自己而不能爱别人。

师:(笑)作为一个男人,他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那种阳刚之气,表达一种气概。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是对的,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笑声)。

生8:我品味的是第三段的废墟、寂寞、懊丧这几个词。这一段我觉得像废墟、草屋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东西,这就表示了他们之间平凡的情感和平凡的美丽。然后荒凉的额和亲密的攀缘上升,就表现在毁灭和灾难中我与我的爱人紧紧相依、生生不息。

师:他通过画面看到了诗的内涵,通过画面领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困难面面,怎样进行突破,怎样生存下来!这也是一个角度。

生9: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诗人既然从五个意象来说他愿意是急流、愿意是荒林等等,但是这诗的题目为什么只是说他愿意是急流?如果我们只看这个题目,我们不一定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

师:这可能是在翻译的时候,取了诗中第一句话作为题目。也许他的原作是另外一种含义。比如你们马上要学到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一首五言的诗: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但是原作是自由诗,翻译的时候,白莽就把它翻译成格律诗。自由诗的诗句是这样的:自由和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可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爱情。形式完全不同,但却是表达同一个意思。

生10:我觉得这首诗写出了一对年轻人的恋爱过程、结合过程,以及在夕阳中慢慢走向天国的过程。(笑声)第一至三段,我们可以认为是一对青年男女可能受到来自父母、亲友和外界的压力,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第四节是他们冲破了那些枷锁后终于营造了自己的爱巢。第五节就是写他们相拥而坐,在夕阳中慢慢品味着自己爱情的结晶,然后在夕阳的照耀下慢慢地走向天国。

师:(笑)你这也是一个解读的角度。但他们并不是一起走向天国的。(笑声)裴多菲在写下这首诗后一年多的时间就战死沙场,为了自己的祖国,捐躯沙场。他的尤丽娅,这首诗的抒情客体,在一年之后就改嫁了。(叹息声)所以这首诗留给诗人的如果他天国有灵的话也是一种悲哀。

师:好,下面我就把同学们说的回顾一下。这首诗有三美:意象丰美,意境优美,意蕴淳美(课件显示)。什么是意象丰美呢?大家首先把什么是意象记下来。意象,简言之,就是渗透着诗人情意的具体形象。咱们中国人往往用红豆表示相思,用杜鹃表示悔恨,用杨柳表示送别,这就是意象。这首诗的意象丰美就表现在连用了十几个意象,而且都是两两相依。不仅角度丰富,而且层层递进,从对爱人的呵护一直写到欣慰地看着爱人的成功,每两个意象之间是相依相存,不能分开的,有急流、小河就有小鱼,有荒林就有小鸟。第二,意境优美,什么是意境?就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蕴涵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我们初中读《天净沙・秋思》,它的意境是凄婉的,我们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它的意境是悲壮的,这一首诗的意境是开阔明朗的,是优美清新的,它具有悠远无尽的意味。再看意蕴,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甘愿牺牲的热烈的爱情,很纯粹。当然,由于人的世界观的不同,人的文化素养不同和人的性格不同,人们在爱情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想法、不同看法,把它化为文学作品,那么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蕴。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首诗,中国著名的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来看看它的意象、它的意境、它的意蕴是什么。进入美诗欣赏。(课件显示)听,舒婷开始说了。(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致橡树》)。

生:(欣赏)。

师:你们看,这首诗的意蕴就不同了,它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的光彩是什么呢?不做依附者,不高攀,不低就,不盲目地奉献。舒婷的思想就和裴多菲的思想不同。很多年来,我就总在看,是不是有人给舒婷写一首诗,题目是《致木棉》,但是现在还没看到,希望我们当中有同学能写出《致木棉》。

师:好,下面就是美美地说了。说什么呢?老师给你们出了一个预习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就什么是爱说一句话。这个爱可以是狭义的,也可以是广义的,你不说也可以,你就朗诵一首你自己喜欢的诗,或者一句话。好,想一想,我们就开始活动,开始表达你的心声。

生1:我想用比喻来定义爱。爱是一副望远镜,一戴上,所有的人都更近了。

师:比喻很新颖!但应该更柔美、更秀美。

生2:爱就是那个曾经承诺过爱你的人在你最危险的时候在你身边支持你,而不是离你而去。

师:有哲理之美!

生3:首先,爱是星际里的一颗恒星,亘古不变。其次,爱还是一颗恒星,充满炽热与激情。再次,爱仍然是一颗恒星,给人以温暖和光明。

师:美啊!(掌声)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笑声)看,同学们有才华,有诗情!

生4:这是泰戈尔的诗句:爱,你死亡的庄严使我的生命伟大,你用告别的灿烂的光彩染遍了我的思想和梦魂。

师:更深刻!

生5:这是我自己写的。(笑声)。

师:个人格言!

生5:只有一句话:爱是万物五彩缤纷的和谐。

师:这句五彩缤纷特别好!但注意,爱情是炽烈而又专一的!(笑声)。

生6:爱情就是透支支票,它可以无限透支。爱情又是风险投资,也许你一分钱不花可以得到一份纯真的爱情,也许你花了十万元,得到的只是一张永远的笑脸。

师:后面的有道理!前面的恐怕有点问题。无限地透支不行。

生6:怎么不能无限透支?裴多菲既然把自己比喻成那么多东西,他就已经相当于花了十万元的支票了。(笑声、掌声)。

师:但是他不可能有十亿元支票,不能无限透支。

生6:只要他的生命再长一点,你知道他没有十亿元的支票吗?(笑声、掌声)。

师:生命再长一点他也不能无止境地透支啊这种交流最有意思了!谢谢你!继续来。

生7:我自己写的:爱是在我想你想到白发苍苍之时,仍然闪耀在风雨中的火焰。

师:啊他已经浮想联翩了!(掌声、笑声)。

师:好,时间快到了。咱们每个人都来说一句你心中表达爱意的话。

生:(各自说)。

师:非常感谢你们!最后老师有一句话献给你们:爱,就是将我爱你这句短短的话语变成一首激动心灵的抒情诗。补充一下,爱就是将我们的学习和我们奋斗的成功化成红红的玫瑰,献给我们的母校华师一附中,好不好?(掌声)。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八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我愿意是急流》。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大纲要求

《我愿意是急流》是中职教育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高教社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中的一首外国诗歌。关于诗歌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xx)要求:

1.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其丰富内涵,掌握基本的诗歌阅读与欣赏方法。

2.阅读优秀诗歌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把握文体的特点,所选的5篇文章虽文体不同,但主题都与“爱情”有关。之前通过《致橡树》一诗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学好本诗,可以加深巩固诗歌阅读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时对于其他有关“爱情”的作品的学习,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诵读训练敏锐的语感,了解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

能力目标:感悟诗中的意象,恰当的展开联想与想象,并能与同类题材进行比较,进而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诵读。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1、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

1.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量。

2.通过《致橡树》一诗的学习,对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对于爱情观,也已有所触碰。

3.作为高一新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4.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

5.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在爱情观上难免有些不成熟,不了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待他们的必要性。

(一)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听读、名家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穿插在教学环节之中。

(二)学法

协作探究法:通过分组研讨,小组竞赛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联想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同类主题诗歌作品,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手段:教材、课件、评价表、学案、多媒体。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

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并由本组推选一名朗读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为课上朗读比赛做准备。

要点:

a.感受诗歌情感;

b.品味诗中美点;

c.感悟“爱”的真义。

2.查找文章相关背景资料

要点:

a.裴多菲生平和创作;

b.本诗的写作背景;

c.裴多菲的代表诗作。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用时1分钟)

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利用金庸武侠小说中故事情节作为导入,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以《致橡树》的爱情观为切入点,引发对本课文章内容的好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便从爱情观的

教学目标着眼,来品味本诗,并为其后进行比较阅读的环节提供铺垫。

教学环节2:知人论世,美美地听(用时9分钟)

结合课前预习及课下注释,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作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从分析背景及作者入手,把握关键词,整体感知课文。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听诗的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将播放名家诵读,组织学生听三遍。

第一遍,创造视、听觉美感,引领学生静听名家范读,整体感受,想象诗的画面之美,以把握全诗感情基调。

第二遍,重在引领学生把握本诗朗诵的节奏和停顿等朗诵特点,用笔划注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以扫清阅读障碍,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遍,重在理解诗中的形象。静听名家范读,用笔划注文中的形象,并轻声跟读。

设计意图:听是为了把握读的要点,明确读的要求,聆听名家范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为由美听到美读的转化奠定基础。

教学环节3:把握特点,美美地读(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完成“学生通过诵读训练敏锐的语感,了解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的教学能力目标,解决教学重点1—指导诵读,突破教学难点1—读诗的技巧与方法而设计。

我将以诵读竞赛的形式完成本教学环节,竞赛规则如下:

1、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以抽签形式确定参加朗读竞赛顺序,并各从每组同学中抽签选取一名同学担任比赛评委。(给评委下发《朗读评价表》,供学生评委评价)

2、竞赛共设立三关:

第一关:教师从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中各抽取一名学生朗读。(4分钟)

要求:将本首诗歌流畅地读下来,并且不读错字,不漏字添字。

第二关:甲、乙、丙、丁四组以组为单位整体朗读。(4分钟)

要求: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第三关:请四组的组长找出认为最美的一节,投入感情,美美地读。(4分钟)

要求:体会情感,进入情境,注意轻重抑扬和抒情,语音饱满圆润。

3、评委依据《朗读评价表》进行打分,依次表明态度,并陈述理由,认真填写《朗读评价表》,并以组为单位将三关成绩汇总,确定朗读竞赛最佳状元组、最佳榜眼组、最佳探花组、最佳传胪组,而作为评委的四名同学将获得最佳公正评委奖。而后由教师作总结表彰。(3分钟)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以活跃课堂;并通过小组竞赛协作的方式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环节4:体会美点,美美地品(用时7分钟)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突破教学难点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我将主要以学案的方式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以诗歌的.意象的分析作为主要突破口,(下发学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互相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本组同学可作适当补充,教师作点评总结并将学案答案投影到ppt屏幕上。

设计意图:用学案的方式明确学习要点,以把握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诗歌感情与主旨。并通过组内交流合作补充的形式来调动课堂,既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5:鉴别欣赏,美美地比(用时5分钟)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完成“展开联想与想象,并能与同类题材进行比较,进而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能力目标,进而解决教学重点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我将先请男生齐读《我愿意是急流》,女生齐读《致橡树》,通过讨论,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后完成学案内容。我将适时地补充总结,最后全班齐读两首诗歌以欣赏两首关于爱情诗歌的内在之美。

设计意图: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比较中鉴别、欣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环节6:体味爱情,美美地说(用时5分钟)

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高中生早恋问题起到一定地疏导作用;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通过对诗歌作品韵律、结构上要求的体会,进而体会诗歌的艺术之美。

教学环节7: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我愿意是激流》是诗人献给他的未婚妻尤丽娅的,尽管裴多菲走了,但他的诗,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考,尤丽娅也走了,但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曾经拥有真挚而忠贞的爱情。我想我们应该把这首诗送给我们的爱人和爱我们的人。(全班深情朗诵)

布置作业:模仿例句再仿写两句,内容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安排一段学生的仿句作文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纯真脱俗的感情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写作表达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习本首抒情诗时,我采用听配乐朗诵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弥漫着浓浓抒情意味的独特情境,这是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重视听读感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明确诵读的要求;通过与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比较中鉴别、欣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并从思想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附:板书设计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急流小鱼

荒林小鸟

我(愿意是)废墟爱常青藤(只要)我的爱人

草屋火焰

附件1:

学生朗读评价表

第一关评分标准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10分)

读音准确,不读错字别字(10分)

不随意增、删、调、换字词(10分)

通顺流利(10分)

第二关语速适度(10分)

语气连贯(10分)

停顿准确(10分)

第三关语音饱满、圆润

(10分)

重音准确、注重抑扬

(10分)

语调语气,符合语境

(10分)

总分

评委签名

附件2 《我愿意是急流》学案

一、分析意象:

1、诗中有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

3、两类意象分别有何特点?

4、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怎样?

5、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二、比较阅读:

比较角度《致橡树》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

主要意象

意境

意蕴

爱情观

创作背景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篇十九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杰出诗人裴多菲的作品。今天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我愿意是急流》原文及赏析,希望你喜欢。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的游来游去。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的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的攀援上升。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的缓缓闪现。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的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陽,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1847年6月。

匈牙利杰出诗人裴多菲的爱情名诗之一,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更为深刻的爱情主题,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自一由与爱情》、《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祖国之歌》。

尤丽娅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貌美端庄,裴多菲在一次乡村舞会上与其相识,狂一热地追求她,但遭到尤利娅父亲的极力反对。尤丽娅钦佩裴多菲的诗才与革命意志,冲破家庭攀篱,与裴多菲结为伴侣。裴多菲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尤丽娅的。

这是一首情诗,写于1847年诗人和乡村少女森德莱.尤丽娅恋爱的时期。诗歌以流畅的言辞和激昂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心中对爱人热烈诚挚的爱。裴多菲的诗如同裴多菲的生命、爱情胸怀,一样的豪情壮志,一样的激昂慷慨。

诗人愿意是急流,顺着山中窄一窄的水道,穿越崎岖的小路,流过峥嵘的岩石。诗人这样愿意,条件是他的爱人是一条小鱼。诗人愿为她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让爱人在其间嬉戏游玩。

然而急流仍不足以表明诗人爱的专一,诗人愿意把爱人设想为更多的形象--小鸟、常春藤、炉子、珊瑚般的夕陽,它们在诗伯怀抱或者胸膛里自一由生长,任意徜徉。因为,诗人愿意是荒林,即使狂风肆虐;愿意是废虚,即使毁灭在峻峭的山岩;愿意是草屋,即使饱受风雨的打击;愿意是云朵、破旗,即使只能来衬托爱人的美丽和灿烂。

诗中这些叠加在一起的意象,处处透着苍凉和悲壮。苍凉和悲壮的背后是一种崇高和执着。心灵的崇高、爱情的执着。恋人的形象一方面是诗人眼中的恋人形象:美丽、欢快、热情而鲜艳;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

诗歌用排比的段落、连续的短句恰当地表达了丰富的内容,激*情四溢,波澜壮阔。这首诗也是诗人的爱情声明:坚贞不移、义无反顾。正如诗人另一首著名的诗所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一由故,二者皆可抛。”诗人就是这样,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意念坚定,无怨无悔。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多么伟大的胸怀!

诗人正是赁着这种执着坚贞的爱情观,使得诗人不惧一切艰难险阻也要和爱人在一起。正是这种对理想的崇高追求,对自一由的坚韧追求,使得诗人连同他的诗深深地打动了人们,刻在了一代又一代渴望自一由与理想的人们心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661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