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小教案(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6:14:04
大和小教案(汇总15篇)
时间:2023-11-28 06:14:04     小编:GZ才子

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安排。教案的评价标准应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记得要灵活运用教案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果。祝大家教案编写顺利,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大和小教案篇一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大猫和小猫的头饰、皮球、大箱子、小箱子各一个

一、激趣导入:感知球的大小

老师最近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老师想要把这两个球放在这两个盒子里,谁愿意帮助老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球,并出示两个小盒子)请两名小朋友到前面来装球,大球装不进小盒子里,为幼儿制造矛盾从而设疑揭示课题"大和小"。

二、变魔术:感知物体大小

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看哪个皮球不见啦?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我数三声数,我们一起睁开眼睛,看~咦!哪个皮球不见啦?(反复进行)

实际操作,感知物体大小

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手伸出来,请你们看一看老师的手和你们的手有什么不一样。

请幼儿说出老师的手大,我们的手小。

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大小(大小杯子;大小手套;大小桌子等)

三、玩游戏: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四、玩游戏:大猫和小猫

1、出示大猫和小猫的头饰,引导幼儿辨别大和小。

2、游戏:大猫和小猫。大猫的音乐响起,大猫到猫妈妈身边,小猫的音乐响起,小猫到猫妈妈身边。

五、游戏:小兔子回家

皮球宝宝今天出来玩,可是忘记了回家的路,你们能把他们送回家吗?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皮球,大皮球放回大的箱子里,是小皮球要放回小的箱子里。如果你送错了皮球宝宝们会伤心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排好队,每人拿一个皮球按顺序把皮球宝宝送回家。

六、结束活动:播放歌曲《大大的小小的》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33页。

1、有的孩子将小饼干放进大箱子。平时在园利用玩具等让幼儿多次复习所学内容。课件上面吸引幼儿注意。

2、环节清晰,但语言不够精练。应该多思考孩子会怎样说,更加合理的问出自己的问题。

大和小教案篇二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感官教案——长棒。

活动名称:感官——长棒1。

教具构成:

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

教育目的:

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

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

操作方法:

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

2.教师展示工作:

(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

(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

(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

(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

(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

3.幼儿尝试工作。

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1.自由造型。

2.哪一个不见了。

3.比一比。

4.与图片配对。

适用年龄:

3岁以上。

错误控制:

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

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

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

兴趣点:

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

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

注意事项:

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

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

大和小教案篇三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一只黄色的大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出示一只灰色的小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教师出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幼儿比较颜色和大小。

3、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准备了两条美味新鲜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4、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大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白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1、教师拿出玩具圈,让幼儿比较每个圈的大小。

2、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

大和小教案篇四

这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大和小》ppt课件教案,小班数学《大和小》ppt课件教案包含了ppt课件,活动目标是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适用于大和小相关的教学实践,所属栏目小班数学ppt。

设计背景:

这节内容是幼儿小班数学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4、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5、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重点难点:

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一个玩具圈。

活动过程:

大和小教案篇五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大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

(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迁移提升经验。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大和小。

5、结束。

与小动物们再见,收拾材料。

1、评价。

2、总结。

大和小教案篇六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4、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通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大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

(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迁移提升经验。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大和小。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大和小教案篇七

1、初步学习在两个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学会辨别大小的基础上,能够按大、小分类。

3、学会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愿意说话。

1、两个不同大小的篮框。

活动过程:

1、语言直接导入--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神奇啊?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

2、辨别哪个大,哪个小,尝试以大、小进行分类--分别出示大橘子和小橘子、大海宝和小海宝、大瓶子和小瓶子、大的书和小的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的"、"小的"。

--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都有自己的房子,大的宝宝要进大房子,小的宝宝要进小房子,可是它们没有脚,需要我们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送回家。

--教师演示如何分类,并指导幼儿将大的对比物放到大篮框,小的对比物放到小篮框。反复练习几遍。

3、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时间过得真快,现在我们要回家,这些宝宝们要谢谢我们的小朋友,请老师送给每个小朋友一朵花。但是呢,需要小朋友说出这个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回家后让我们找找还有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世界神奇啊?因为它充满了"大的宝宝"和"小的宝宝",老师念咒语带大家一起去吧!小朋友要闭上眼睛哦!念咒语--在念咒语的同时将道具展示在幼儿面前。--请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的东西啊都分成了...

大和小教案篇八

1、初步学习在两个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和小。

2、学习用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1、小猫图片、小鱼、小雪花片。

2、小篮子、小盘子。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3)幼儿回答,教师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的是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声的说。

2、通过游戏,认识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7)小结: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2)师出示一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我们一起声的说一遍吧!”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

(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迁移提升经验。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小手、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和小。

大和小教案篇九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幼儿食品)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红、黄、蓝颜料、彩泥,色彩谣挂图

1、 律动《彩色世界真奇妙》

2、 教师扮成魔术师导入课题

3、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小朋友,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色?可以画什么?

5、学说儿歌《色彩谣》

我们的魔术表演结束了,一起用一首好听的儿歌说出我们的魔术吧

6、找朋友巩固

小朋友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让我们一起说着儿歌手拉手好吗?

7、延伸活动

故事《红黄蓝三兄弟》请幼儿用三原色彩泥制作桔子、葡萄、黄瓜。

这课上的好可是不错的哦!我可是有实战经验的哦!你可以适当的把环节改一改啊!祝你成功啊!

大和小教案篇十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 :"大雪花片、小雪花片。"(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来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知道猫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大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大和小

大和小教案篇十一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反思:有些幼儿是不按老师的要求来钓最大和最小的鱼的,而是随心所欲胡乱钓的,只要他钓到了就开心得不得了。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反思:这个环节幼儿很感兴趣,纷纷用手当望远镜找教室里的大和小,比如,老师坐的椅子大大,我坐的椅子小小;老师喝水的口杯大,我喝水的口杯小。在玩超级比一比游戏时,幼儿的兴趣更加高涨,个别孩子特别会说,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反思:幼儿对故事较感兴趣,听得很认真。在分享照片“小时候的我”时,孩子们特别的兴奋,个个都在那比手划脚的,但在要求幼儿说出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大小变化时,孩子不是很会表达。用肢体表现某部位的变化,孩子也不太会。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反思:游戏吹气球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就相对比较难一些,毕竟他的力气没有那么大,根本没办法把气球变大;在讨论用什么方法把气球变小时,很多孩子都说把气放掉就小了,而不会说出要借助外力的方法。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反思:幼儿通过亲身尝试,知道了食物变大变小的各种方法,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

大和小教案篇十二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大和小教案篇十三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学说“大*”、“小*”,并会找周围环境中大、小的物体。

3、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1、布置公园场景,并有意识的在活动室周围摆放一大一小的物体。

2、教师演示用的绒毛玩具大熊和小熊、大乌龟和小乌龟、大狗和小狗。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大猫和小猫》。

1、幼儿听着音乐排队到活动室,(活动室已经预先设置好公园的情景)。

2、引导幼儿说说公园里有些什么,用语言表述公园的风景。

1、公园这么美,有许多小动物也来玩了。

2、出示大狗和小狗:告诉幼儿草地上来了两只狗,一只大,一只小。请幼儿说说、点点大狗在哪儿、小狗在哪儿。

3、引导幼儿学说大狗,小狗,并向大狗,小狗打招呼。

4、以同样的方法感知大小熊和大小乌龟。

5、引导幼儿找找公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1、出示大猫和小猫的头饰,引导幼儿辨别大和小。

2、游戏:大猫和小猫。大猫的音乐响起,大猫到猫妈妈身边,小猫的音乐响起,小猫到猫妈妈身边。

1、猫宝宝真乖,妈妈要奖给猫宝宝吃鱼了。

2、出示大鱼和小鱼,大鱼给大猫,小鱼给小猫。请幼儿来喂。

3、全体猫宝宝跟着妈妈到外面找鱼。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学说“大*”、“小*”,并会找周围环境中大、小的物体。

3、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1、布置公园场景,并有意识的在活动室周围摆放一大一小的物体。

2、教师演示用的'绒毛玩具大熊和小熊、大乌龟和小乌龟、大狗和小狗。

3、幼儿已经学会歌曲《大猫和小猫》。

1、幼儿听着音乐排队到活动室,(活动室已经预先设置好公园的情景)。

2、引导幼儿说说公园里有些什么,用语言表述公园的风景。

1、公园这么美,有许多小动物也来玩了。

2、出示大狗和小狗:告诉幼儿草地上来了两只狗,一只大,一只小。请幼儿说说、点点大狗在哪儿、小狗在哪儿。

3、引导。

幼儿学说大狗,小狗,并向大狗,小狗打招呼。

4、以同样的方法感知大小熊和大小乌龟。

5、引导幼儿找找公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1、出示大猫和小猫的头饰,引导幼儿辨别大和小。

2、游戏:大猫和小猫。大猫的音乐响起,大猫到猫妈妈身边,小猫的音乐响起,小猫到猫妈妈身边。

1、猫宝宝真乖,妈妈要奖给猫宝宝吃鱼了。

2、出示大鱼和小鱼,大鱼给大猫,小鱼给小猫。请幼儿来喂。

3、全体猫宝宝跟着妈妈到外面找鱼。

大和小教案篇十四

训练孩子拇指与食指捏拾细小物品这一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发展。

每位幼儿自带干净的瓶子23只,各类豆豆(请家长忙带)。

教师准备一些干净的豆豆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用手去拾,并放入瓶子内,家长加以引导和必要的`助。

孩子捡豆豆时,妈妈或家人应在一旁照看,以免孩子将豆吞入口中。

大和小教案篇十五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导入。

2、母鸡生蛋。

老师: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设计思路:“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二)第一次探索:1、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2、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三)交流讨论: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2、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四)第二次探索:1、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2、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3、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五)讲评: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2、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托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2183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