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男孩读后感(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7:17:11
养育男孩读后感(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8 07:17:11     小编:JQ文豪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通过写作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辨和表达能力。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并理解作品,整体把握其内容和主题。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注或记下自己感兴趣、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或句子,为后续写作提供素材。其次,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将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与作品紧密结合,深入剖析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可以从作品的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情节发展等方面展开思考,挖掘出其中的深意和价值。最后,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结构的组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注意段落的分配和逻辑的连贯,使读后感具备一定的篇章特点和艺术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无论你读的是哪本书,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一

看完《无条件养育》,之前认为惩罚孩子是万万不行的,属于居高临下的判罚,其实表扬孩子同样属于居高临下的施予,是属于硬币的两面。虽然一个听起来残忍,一个听起来是赞赏,但都属于强者对弱者的一种评判。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不管是之前的传统教育里的惩罚包括体罚,还是现在所倾向的不打赏识教育,本质上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我们做到宠辱不惊,不因为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好的表现就怎么样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心理上首先保持一个平常心。特别是优秀的孩子,不需要有压力地成长,他们需要自我感觉好,对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都认同自己。因为优秀的孩子就是老师口头表扬的对象,尤其要摆正心态。经常受批评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无条件认同。所以中等的孩子更容易保持平常心。

我们的教育模式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无条件接纳她。一下子心理就没有负担了,真正拥有了健康的心灵..

在《无条件养育》第七十二页里,艾尔菲。科恩提到关于孩子入学年龄的问题。里面谈到在作者小的时候家长倾向于让孩子早一年上幼儿园,因为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现在会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因为孩子可能会因为比同学年龄大而更加老练。他认为,这种养育行为上的180度大转变滑稽而可笑,但是二者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决定是否是真正建立在孩子的需要之上。

这也让我反思,几年前我就决定让锐宝晚一年上学,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行为。

不得不承认,我也有觉得让锐宝比同学年龄大显得有些沾光的想法,因为孩子越小,差几个月接收和理解能力都会有不同,我的确有这样可以增加锐宝自信心的认识。但又不完全是,这是因为国内教育现状以及锐宝的年龄相联系的。锐宝出生在九月,如果去年入学,他才不到六岁,在班级里会是最小的孩子。可能在识字量和数学上不会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他在力量和身体发育上,手指肌肉发育能不能跟上一年级作业多的情况,都是我要考虑到的。如果早一年上学,可能会让锐宝会因为作业过多而失去对学习探索本身的兴趣,这才是我担心的。并且,因为在班级里会是年龄最小的,就有可能在作业上不如别人写的快,而拉整个班级的后腿,老师有可能会经常有批评,批评有时会伤害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与其这样,还是让锐宝晚一年好点。对于低年龄的孩子,老师和来自外界的批评,有可能会引起孩子对学习兴趣减弱,我不想去冒这个险。

而晚一年上学,锐宝和一起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入学,可以多玩一年,在身体发育上,接收理解上更加好一些。如果学校作业少,当然更好,他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就可以去打打乒乓球或者报名参加他喜欢的小牛顿实验班。如果作业多,他的手指肌肉发育强劲一些,写作业的时候,伤害有可能就少点。如果他作作业快,当然好,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做作业慢,也不会引起他太多的反感。即便是晚上一年学,锐宝还是有曾经因为作业多而泪眼汪汪让人心疼的时刻。即使是现在,他还会说不喜欢周末,因为作业布置的会比平时要多!

我改变不了学校教育的现状,尽管当时为锐宝挑选这个学校,在我们当地还是作业最少的,可是因为年级组长是一个以作业多为好的教育理念。这些方方面面的情况我都要去考虑到!怎么样做,可以保护好锐宝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所以我还是觉得,我让锐宝上学早一年还是晚一年,都是为了保护他探索、学习的兴趣来选择的!很庆幸,目前来说,晚一年上学的决定,还算好!

就在刚才锐宝睡觉前,我还和他聊天,问他,现在是复习了,他会喜欢吗?(因为我担心复习会不会有些让他枯燥)锐宝说,他喜欢,“因为复习也会有些有意思,有趣的知识”。我想,关于入学年龄早晚这件事情,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对他来讲,兴趣,会是他最好的动力!

昨天《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到了,尽管已经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但还是想了解多点关于《无条件养育》方面的东西。

上周和锐宝同学的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兴趣的时候,有妈妈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了有个兴趣,就得培养孩子弹钢琴,尽管孩子已经明显表示他不喜欢,没兴趣。难道我们比孩子自己更加清楚他的兴趣是什么吗?还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没有能力的人?!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先生在他的书里写的一位妈妈始终不给孩子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的故事。

小姑娘一直想吃这种口味的,而妈妈一直坚持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这种口味,而是会喜欢妈妈给她挑选的口味。

一个连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怎么可能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记得当年曾经在锐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看到一篇网络文章上有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两三岁左右,喜欢拨家里花盆的花草,她妈妈采取的行为就是:当孩子拨花草的时候,就不抱孩子,当孩子不拨花草,妈妈就抱孩子。当年觉得似乎这个方法很好,但是随着学习育儿和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那就是:你做的对了,你才值得妈妈抱(爱),你做的不对,你就不值得妈妈抱(爱)。

看了一些小巫的书孙瑞雪的书,慢慢开始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爱和尊重。我只是陪伴孩子,在他需要我出现的时候,在他主动要求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绝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去全力包办。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才是他生命的主人,我们当家长的只是陪伴他她们成长。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二

男孩和女孩是如此不同,养育他们也需要不同的规则和技巧。你要好好把握噢!你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你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你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让我们读懂我们的男孩子,然后你要做到:多拥抱你的男孩。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误区: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让男孩走进集体。

误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执。

误区: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听力不如你。

误区: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的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

事实: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误区:对你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于是你训斥他,展开一场嗓门儿的比赛。

事实: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事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女孩脑子好,男孩会思考。

帮助男孩表现自己的同情心。

误区:小猫咪病了,邻家小女孩不断地抚摸着小猫咪,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儿子却冷眼旁观,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实:男孩同样有同情心,只是现实社会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样用语言和倾听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更注重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当你情绪不好或者身体欠佳的时候,女儿也许会陪伴着你,给你说些甜蜜的话语,儿子却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你的关爱。也许他会笨手笨脚地给你倒一杯水,也许他会积极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妈妈操心。了解男孩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亲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鲜花的时候,爱人却给你买来烤鸭,也许你会少一些怨气,多一分感激。

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误区: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事实: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教男孩学会自律。

误区:邻家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儿子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不懂礼貌的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他。

事实: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三

昨天《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到了,尽管已经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但还是想了解多点关于《无条件养育》方面的东西。

上周和锐宝同学的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兴趣的时候,有妈妈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了有个兴趣,就得培养孩子弹钢琴,尽管孩子已经明显表示他不喜欢,没兴趣。难道我们比孩子自己更加清楚他的兴趣是什么吗?还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没有能力的人?!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先生在他的书里写的一位妈妈始终不给孩子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的故事。

小姑娘一直想吃这种口味的,而妈妈一直坚持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这种口味,而是会喜欢妈妈给她挑选的口味。

一个连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怎么可能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无条件养育》里面谈到我们有的时候,会选择孩子做对了什么,我们才认可孩子,这就是有条件养育。

记得当年曾经在锐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看到一篇网络文章上有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两三岁左右,喜欢拨家里花盆的`花草,她妈妈采取的行为就是:当孩子拨花草的时候,就不抱孩子,当孩子不拨花草,妈妈就抱孩子。当年觉得似乎这个方法很好,但是随着学习育儿和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那就是:你做的对了,你才值得妈妈抱(爱),你做的不对,你就不值得妈妈抱(爱)。

看了一些小巫的书孙瑞雪的书,慢慢开始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爱和尊重。我只是陪伴孩子,在他需要我出现的时候,在他主动要求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绝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去全力包办。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才是他生命的主人,我们当家长的只是陪伴他她们成长。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四

看完《无条件养育》,之前认为惩罚孩子是万万不行的,属于居高临下的判罚,其实表扬孩子同样属于居高临下的施予,是属于硬币的两面。虽然一个听起来残忍,一个听起来是赞赏,但都属于强者对弱者的一种评判。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不管是之前的传统教育里的惩罚包括体罚,还是现在所倾向的不打赏识教育,本质上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我们做到宠辱不惊,不因为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好的表现就怎么样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心理上首先保持一个平常心。特别是优秀的孩子,不需要有压力地成长,他们需要自我感觉好,对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都认同自己。因为优秀的孩子就是老师口头表扬的对象,尤其要摆正心态。经常受批评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无条件认同。所以中等的孩子更容易保持平常心。

我们的教育模式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无条件接纳她。一下子心理就没有负担了,真正拥有了健康的心灵..

在《无条件养育》第七十二页里,艾尔菲。科恩提到关于孩子入学年龄的问题。里面谈到在作者小的时候家长倾向于让孩子早一年上幼儿园,因为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现在会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晚一年上学,因为孩子可能会因为比同学年龄大而更加老练。他认为,这种养育行为上的180度大转变滑稽而可笑,但是二者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决定是否是真正建立在孩子的需要之上。

这也让我反思,几年前我就决定让锐宝晚一年上学,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行为。

不得不承认,我也有觉得让锐宝比同学年龄大显得有些沾光的想法,因为孩子越小,差几个月接收和理解能力都会有不同,我的确有这样可以增加锐宝自信心的认识。但又不完全是,这是因为国内教育现状以及锐宝的年龄相联系的。锐宝出生在九月,如果去年入学,他才不到六岁,在班级里会是最小的孩子。可能在识字量和数学上不会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他在力量和身体发育上,手指肌肉发育能不能跟上一年级作业多的情况,都是我要考虑到的。如果早一年上学,可能会让锐宝会因为作业过多而失去对学习探索本身的兴趣,这才是我担心的。并且,因为在班级里会是年龄最小的,就有可能在作业上不如别人写的快,而拉整个班级的后腿,老师有可能会经常有批评,批评有时会伤害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与其这样,还是让锐宝晚一年好点。对于低年龄的孩子,老师和来自外界的批评,有可能会引起孩子对学习兴趣减弱,我不想去冒这个险。

而晚一年上学,锐宝和一起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入学,可以多玩一年,在身体发育上,接收理解上更加好一些。如果学校作业少,当然更好,他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就可以去打打乒乓球或者报名参加他喜欢的小牛顿实验班。如果作业多,他的手指肌肉发育强劲一些,写作业的时候,伤害有可能就少点。如果他作作业快,当然好,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做作业慢,也不会引起他太多的反感。即便是晚上一年学,锐宝还是有曾经因为作业多而泪眼汪汪让人心疼的时刻。即使是现在,他还会说不喜欢周末,因为作业布置的会比平时要多!

我改变不了学校教育的现状,尽管当时为锐宝挑选这个学校,在我们当地还是作业最少的,可是因为年级组长是一个以作业多为好的教育理念。这些方方面面的情况我都要去考虑到!怎么样做,可以保护好锐宝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所以我还是觉得,我让锐宝上学早一年还是晚一年,都是为了保护他探索、学习的兴趣来选择的!很庆幸,目前来说,晚一年上学的决定,还算好!

就在刚才锐宝睡觉前,我还和他聊天,问他,现在是复习了,他会喜欢吗?(因为我担心复习会不会有些让他枯燥)锐宝说,他喜欢,“因为复习也会有些有意思,有趣的知识”。我想,关于入学年龄早晚这件事情,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对他来讲,兴趣,会是他最好的动力!

昨天《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到了,尽管已经读了不少与之相似的书,但还是想了解多点关于《无条件养育》方面的东西。

上周和锐宝同学的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兴趣的时候,有妈妈说,为了让孩子长大了有个兴趣,就得培养孩子弹钢琴,尽管孩子已经明显表示他不喜欢,没兴趣。难道我们比孩子自己更加清楚他的兴趣是什么吗?还是我们认为孩子是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没有能力的人?!这让我想起武志红先生在他的书里写的一位妈妈始终不给孩子买她喜欢吃的冰淇淋的故事。

小姑娘一直想吃这种口味的,而妈妈一直坚持自己的女儿不会喜欢这种口味,而是会喜欢妈妈给她挑选的口味。

一个连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没有选择权的孩子,怎么可能做主选择自己的人生?

记得当年曾经在锐宝一岁左右的时候,看到一篇网络文章上有位妈妈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的孩子两三岁左右,喜欢拨家里花盆的花草,她妈妈采取的行为就是:当孩子拨花草的时候,就不抱孩子,当孩子不拨花草,妈妈就抱孩子。当年觉得似乎这个方法很好,但是随着学习育儿和心理学知识越来越多,就发现了其中的弊病那就是:你做的对了,你才值得妈妈抱(爱),你做的不对,你就不值得妈妈抱(爱)。

看了一些小巫的书孙瑞雪的书,慢慢开始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爱和尊重。我只是陪伴孩子,在他需要我出现的时候,在他主动要求我帮忙的时候,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而绝不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去全力包办。

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也很喜欢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才是他生命的主人,我们当家长的只是陪伴他她们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五

最近读到《养育男孩》《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很好的两本书。

和孩子沟通也许是每位父母最头疼的事了,有时我在想,该怎样和孩子聊幼儿园的.事呢,豪豪不怎么喜欢回家说幼儿园的事,不知道为什么,问他他也不喜欢说,是他就是这样的性格吗,还是我聊天的方式他不喜欢呢,很喜欢听豪豪说话,小大人一样的,最近还经常“训斥”我,指着我的鼻子说我“这样不对,应该那样,你知道吗?给你一个大拇哥,不给你小红花,”等等的,我想,也许是我平常就是这样和孩子交流的吧,还是在幼儿园老师是这样的呢,该反省了。爱孩子就该尊重他,倾听他,允许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允许他去按照自己想的去做,当然是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其实,不只是对孩子,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也是需要倾听倾诉,需要尊重的不是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群都是适用的。

尊敬的家长们,请你们放低姿态去爱孩子,把声调调低,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你的尊重吧!

蹲下身子,和声细语的说话,不只是女人,妈妈们可以做到,爸爸们也可以的!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六

最近很多家长说到家里的男孩子在家里对学习很抵触,对父母的话很抵触,不知道怎么和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我想《养育男孩》这本书可以给他们答案。

一年级的男孩正处在书中说的第二阶段:尝试学着做男人。

“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爸爸应该起着榜样和偶像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父亲不是孩子的偶像的话,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特别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律性会比较差,孩子做事情会需要别人督促,工作、学习起来很被动。”

“许多爸爸更愿意待在办公室加班,让别人教孩子打球,甚至是读书,他们认为只要能挣钱养家,为这类服务付费就可以了。他们不是通过陪孩子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这种模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家庭问题便由此产生和爆发。从学生作业本的家长签字可以看出,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大多数是妈妈,爸爸占少数;每次开家长会,都是清一色的妈妈。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很多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他借口工作逃避家庭,是家庭关系中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造成过度依赖或者母子矛盾。

好爸爸应该怎么做呢?其中给出这样的建议:

1、爸爸们应该明白你在孩子教育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大部分的爸爸来说,你在家庭是一棵参天大树,而在工作单位中只是绿叶、小草;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他长大了你就再没有机会了。缺乏父爱的男孩会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参加团伙、陷入困境;缺乏父爱的女孩更容易自卑、更早的发生性关系,受人鄙视,无法继续学业。

2、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闹吧:研究发现,孩子在打闹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意义深远,他们学会了怎样玩得开心,制造噪音,观察他人,制定规则。特别是在规则感上,打闹游戏有时候会让他们累、让他们痛,这时爸爸们就可以和他们讨论规则,比如不能伤害对方,什么时候该结束,而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显然有助于培养男孩们的自控力。

3、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当男孩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个头很快就超过了妈妈,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有力量可以反抗了,有时会对妈妈和周围的女性不敬,这时爸爸应该介入,明确地告诉他你的态度。而且如果你是真心地尊重和关心妻子,那么你的教育就有威信,而不是被儿子鄙视和嘲笑。

4、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时,切忌在孩子面前显露出来,应该事后和妻子协商一致。

5、不必强迫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不那么喜欢你,也不必为此担心,如果你一直和孩子相处愉快,这种感情就是存进银行的钱,偶尔的冲突,只是提了一笔小毛毛钱而已。

6、如果你和爱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离婚了但一定切记不要离开孩子的生活圈,一些人认为只要不和孩子联系,孩子就很快会度过那段伤心时光,这是极度错误的,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延续他一生。

希望每个男孩子都能在爸爸妈妈的用心关爱和呵护下成为积极、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汉。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七

因为我的宝贝是男孩,所以找到这本书学习一下,一开始我觉得教育男孩女孩不用特别区分,父母只要可以给孩子爱,不用分性别来教育,但不然,读了才懂,男孩和女孩有着根本不同,从怀孕开始,就会开始影响孩子,生理基础很重要,男孩子对于分离焦虑会更敏感。此时我联想到一泽上了两次幼儿园时的经历,第一次是在19个月时,孩子回家后也哭闹不止,三天后就生病了,第一次入园失败。之后26个月开始第二次上学,开始的一周基本是一位幼儿园老师专门照顾他,说起来真的也很感谢宝贝第一位老师:禄老师。所以这次很顺利的入学了。所以不要让男孩过早的入学,晚一点有晚一点的好处,男孩语言发育也比女孩晚一些。

在男孩的教育中,爸爸要多和孩子一起玩男孩才玩的游戏,比如:打架中也会学到很多,打疼后,分析如何不伤害对方,生气后如何安慰对方。充分感受爸爸的存在。看过这本书,我推荐给我老公,这本书真的很实用,我们共同学习,体会养育男孩的快乐。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八

摆脱软弱,遇事不哭泣,孩子需要培养坚强的性格。爸妈需要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如单独活动,和陌生人谈话,与小朋友来往,自己完成作业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体验克服困难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并变得坚强起来。

做有主见的boy。

妈妈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但是听话和有主见并不矛盾。孩子有自己的见解,懂得明辨是非,能更好的理解大人的指令并听从。

想要孩子有主见,就要给孩子多锻炼,这里的锻炼并不是体格上的锻炼,而是让孩子多做一些事情,。接触、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有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逐渐变成有主见的孩子。

此外,父母还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因为亲子之间在成长背景、成长经历、价值归属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孩子的见解很可能和我们不同。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不同见解,才能更好的帮助他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不要以孩子小不会做为由,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在家中要让孩子担负一定的责任,例如收拾碗筷、扫地、晾晒衣服等,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的学习和掌握如何做家务,让孩子长大后具备独立的生活技能。以后哪怕一人在外生活,也能照顾好自己。

妈宝男常见特征。

一:软弱。

爱哭,妈宝男给人的感觉就是超级爱哭,动不动就掉眼泪,说好听是情感细腻,不好听就是性格软弱。这也是妈宝男常见的特征,自小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没有经历太多的挫折,遇事就想退缩躲避,求助父母或他人,不擅长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

二:没主见。

妈宝男通常对妈妈很孝顺,重要事都由妈妈做主,看似很美好对吧?但是,妈宝男习惯于听令父母,从不会主动下决定,这和选择困难症不同,而是根本没有主见的表现,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社会,就极易陷入恐慌当中。

三:不独立。

妈宝男做起家事来往往一塌糊涂,更多时候还是要靠妈妈照顾,甚至内衣裤都要妈妈来为他洗。如果要提起做饭,那就更别奢望了,根本是等妈妈做好只顾吃的那种,仿佛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九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当然,每个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正直的,健康的,有责任心的,积极向上的,充满爱心的,自信的……那么我们每个孩子都会如父母所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天下没有生来就“听话”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都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挑战,尤其是挑战我们的耐心。面对现在生活和社会的压大,于是我们对孩子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无形地把自己的压力强加给孩子,所以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教育不能以“听话”为目标,强迫孩子听话,或者是要求孩子成为你所希望的人都是有条件的爱。这样的教育有失短视,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就犯,受我们的控制,但这样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效应,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自信、独立、品行端正、负责任、有担当的人。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

读这本书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男孩,最想从妈妈那得到的是什么?大多数妈妈一定会说,是妈妈的爱吧。其实,男孩更需要的是尊重,而不是爱。

家有两个男孩宝妈的我,所以很关注关于男孩的养育方面的信息。作为妈妈,我自己是女性化的思维,保守寻求安稳,但是我知道养育男孩不能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来,必须有男性的思维参与,家里的爸爸总是忙于工作,不忙工作也是抱着手机玩,所以大部分时间是我陪伴儿子成长。我在网上买了一本美国的爱默生的《养育男孩》这本书,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妈妈看的书,就是要告诉妈妈们,如何教育家中的男孩,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从这本书的封面,我们就知道这本书的精髓就是尊重,就是给你的男孩尊重。而且作者说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或者太早,从现在做起,给予男孩尊重,你一定会收获到男孩反馈给你的惊喜。而妈妈们要做到尊重,就是要尊重男孩的六大愿望,分别是:征服、等级、权威、智慧、情谊和性。在书的序言中有关于这六个部分的解释,我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想到儿子有的时候对我的不服气,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做到尊重他,读到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以前的做法很多都是错误的`,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让他做这个做那个,却不知道从男孩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本书共有11章内容,分别从征服、等级等层面来论述给予男孩尊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什么是尊重?如何给家里的男孩和你的丈夫尊重,书中说了,妈妈的尊重就是对儿子的正面评价,无论他做了什么。这句话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家小子就是这样经常惹我生气,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总是跟我讨价还价。每当他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要爆炸了,总是要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而书中的作者告诉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告诉孩子妈妈尊重他,然后指出他哪里做的不好需要继续改进,这样男孩们肯定会听得进妈妈的话的,因为他们得到了妈妈的尊重。

这本书对我而言非常实用,我家男孩正是他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时候,他已经非常有主见了,但是他的主见总是那么不合时宜,我就会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对,而他却对自己很自信,不愿意按照我的建议来做。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男孩子们需要的是尊重,告诉他们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需要强调的是妈妈尊重你的想法,但是这样做会更好一些,这样男孩们就会更加乐意按照妈妈的建议来做,我家小子现在也是这样,我想首先我要表达我对他的尊重,这样跟他平等对话,才能让他的个性发展得更好一些。

这是一本男性作者写给妈妈的书,告诉妈妈们男孩跟女孩的天性不同,女孩子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爱,而男孩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尊重。所以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寻求更好的方法来跟男孩沟通交流。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一

对于一本不到200页的书,看了这么久,算是比较慢了。毕竟,前不久我也是一口气挑战了近300万字的网络小说啊。不过,目的不同,看得速度也不同,看这本书时,多少还是希望可以收获到一些东西,能够在接下来与润润小朋友的相处中,给与他一些帮助和支持。

书中后面提到学校教育,当然,不论是谁,通过一本书来改变学校的教育体制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哪个国家,学校都是相对体制化的,都是要照顾更多数孩子,所以,规则设计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的。而且,很多学校的老师,可能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怎么做人,怎么做好一个老师,确实会误人子弟。书中提到一个体育教练,以前应该是个足球队员,在给学生上课时,言语粗鲁,甚至告诉学生要直接去揍对方的队员。被问到时,他觉得这帮孩子很弱,他只是说说,孩子们不会有胆量去做这样的事。如果碰到这样的老师,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他所管理的球队。书中提到了一个老师,被视作行为榜样,是一个美术老师,美术课原本是女孩子居多,也是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功课,但是,在这个规模较大的乡村中学,这个课却很受男孩子欢迎,原因是,这个美术老师太好了,他热情,积极向上,也不失严厉,男孩子都觉得他很酷,他还为学校组织冲浪大赛,并且,他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冲浪运动员,他还带孩子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甚至还能教孩子们编织,学校掀起了一股男孩学绘画,雕塑的高潮。

这就是行为榜样,也是我们理想中老师该有的样子。他们不仅仅是个老师,还自身优秀,自带气场,可以影响到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的与之学习。虽然,我记忆里没有这样的男老师,但是,我们高中的时候,全班男生都喜欢英语课,主要是喜欢我们的英语老师,晓红老师,她身上也有一种气质,这种气质让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喜欢,她每节课都会提前几分钟进教室,然后打开录音机,播放那些经典的英文歌曲,她只教了我们一年,估计那一年,也是很多男生的英语水平巅峰了。后来,每次听到《yestodayoncemore》都不禁会想起晓红老师。

也许每个学校里面都会这样的老师,也许一个,也许几个。他们会影响到孩子,他们是孩子的行为榜样,因为他们,这个世界也美好了很多。

书中后面提到了一个小故事,我觉得挺好。

8岁的戴维遇到书写困难,对于这个年纪的男孩而言,写不好是很正常的,但是,戴维的父母发现,过去的两年,孩子一点都没有进步,所以,他们很着急,他们知道戴维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们担心老师会因为他糟糕的书写而认为他愚蠢。后来,他父母咨询了有关人士,并得到建议,做职业治疗。于是,一位叫布朗的治疗师,开始帮助戴维治疗,他发现戴维整个上半身的协调能力很差,不仅仅是手的问题,他难写好字,是因为他无法坐稳,手臂也无法有力的握笔。后面,戴维开始了一系列的练习,平衡、旋转、蹦床,目的是使后背肌肉变得强壮有力,以及增强后背、肩膀和胳膊的协调能力,这个训练历时了6个月,每天半小时,好在练习比较有趣,戴维的父亲也陪着他一起练习,戴维最终坚持下来了,6个月后,戴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练习也停止了下来。后来,戴维虽然还是需要有意识的的放松全身,但是,书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也成为班里面的前几名。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来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很多方面,比如写字。也许我们不注意,就会觉得,小孩子写不好字是正常的,我小时候写字就不好,直到现在也不好。虽然,写字不好不代表一定有问题,但是,我们如果关注到一些细节问题,很可能会发现,问题的原因,也许是其他的问题。有时候,原因未必那么明显,就像写字不好,需要牵扯整个上身的协调性,也是很难发现的。

再有就是找到问题,能否科学的进行训练。训练的同时,能否给与更多的陪伴。很多时候,由于工作原因,家长往往把孩子交个老师,交给学校的老师也好,或者交给补课的老师,认为,孩子只要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就会有好的结果,实际肯定未必尽然。否则,那每年不知道培养出来多少郎朗,多少个李云迪。很多培训机构,不过是个盈利机构,走的是流程和标准,老师不过和工厂的工人一样,是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还是不要对其抱有太大的期望为好,否则,不免会失望。

这本书看完了,不过,孩子教育这个话题,这个事情本身,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听到或者看到相关的文章或观点,能够记录下来的,我都会记录一下,随着润润的成长,有些东西一定会用得到。不管是直接用于我们的教育,或者,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行为,帮助我们判断学校和老师的行为。兼听则明,不管是外国人写的书,还是中国人讲的课,我们读来听来,加上自己的分析和逻辑判断,取其可用之处,为己所用,即可。

养育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一个大项目,长过程,还是那句,一致行动,如沐春风。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二

暑假期间,我重读了《手斧男孩》,书中主人公布莱恩的很多优秀品质,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这套书写了布莱恩他遇到了一个个在常人眼中无比艰险的难题。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多次化险为夷。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我在日常生活中虽说不是凡事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但很多时候也总是半途而废。比如有一次,我在做一道题,其实很简单,但需要翻过来翻过去地考虑,但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想了一会儿,便立马放弃了思考。但妈妈看过后,说只要再看几遍我就能写得出来了。于是,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当我把题目看了“成千上百”次之后,果然会做了。看来,任何事只要坚持,总能干好的。

还有,在一次考试时,我有一道题目觉得很难,当时我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头上都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但当我冷静下来,坚持不懈地思考了多次之后,果然,我将这道难题攻克了,清除了这个巨大的“拦路虎”。于是,我明白了:不管什么事,只要肯坚持,就能成功。

布莱恩还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去学习。这套书籍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它教会我:做人要机智勇敢,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布莱恩一样出色的人!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三

《养育男孩》是一月份的阅读计划,但一直拖到三月才来看,上周才看完。

晚上加了他数学老师微信,第二天早上他数学老师通过后,我问了一下儿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就真的有状况,老师说他这学期上课不积极,作业错得多不说,还丢三落四没做完,并把他的作业拍了发给我看。

当时我就懵了,这才几天没过问,就退步到这种程度了。结合之前他跟我聊的话题,说班里有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学习又好,几乎全班男生都喜欢她。我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再忽视了,决定去书上寻找答案。

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艰深晦涩的术语,容易理解与领悟。全书一共十章,第一章总论男孩的特点——脆弱;第二章,论述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6~13岁,14岁了;第三章,讲睾丸激素对男孩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论述男孩与女孩在大脑结构上的差别;第五章,讲养育男孩时父亲该做什么;第六章,讲母亲与儿子的亲子关系;第七章,论述培养健康的性;第八章,讲到针对男孩的特征,学校应进行的教育改革;第九章,论述男孩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男孩面对的社会挑战。

从书本的结构来说,从男孩自身的特征出发,兼顾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涉及到了成年前的各个年龄段,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而且书中也列举了许多实例来阐述和分析。但有部分章节,讲得不是那么逻辑清晰,比如第五章——父亲应该做些什么——里面有一节“不必强迫孩子”,例子和观点总觉得是在隔靴搔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我也特别关注男孩6~13岁这一阶段的阐述,许多描述也跟我遇到的问题相似,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对我目前具有指导意义。“如果孩子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表扬和肯定,并且能与家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那么虽然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也不会感到特别有压力。”这一点,让我想到儿子一直对自己皮肤黑而困扰的事。身边的人经常就他的皮肤黑取外号,我们也不以为意。又一次,被别人称呼“小黑牛”时,他生气地回复:“你才黑,你才是‘大黑牛’呢!”我把这件事当作他性格外向的证明,在一次聚餐时讲时,在座的有位老师,批评了我,说我不该在公众场合谈论这个问题,而且他反对别人说他黑,也说明他是非常在意自己黑,在意别人说他黑的。当时我还不觉得有什么,直到有次他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白,而我这么黑呀!”这时,我才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他的内心是自卑着的。所以就尝试着告诉他:“皮肤黑并没有什么不好,恰恰是健康、活力的表现,你看你多擅于运动。”也牢记在心,以后多正面引导他,而不是把这个问题不断强化,让他不断得到负面的暗示。

在第三章,关于“男孩需要明确的指令”,不光对养育自己的男孩,对我现在担任的男生班主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班56个同学,全是男生,刚接手,纪律混乱不堪。许多学生跟我反映,自己今年变好多了,以前怎样怎样,老师也不管。借鉴书中的经验,明确告诉他们:要么遵守纪律,要么离开。并把相关违纪处分条例公布且让他们牢记,对于已经触犯了的同学,及时给予处分。暂时不能说有显著的效果,但如果不给他们明确的指令,让他们懂得三件事——谁负责,规则是什么,规则能否得到公正执行——这群十五六岁的男孩,真不知道要闹出怎样的混乱局面。

第六章,母亲与儿子部分,特别实用。书中指导母亲在男孩的各个年龄段应该扮演的角色,上学时,辅导他学习,监督他,为他制定规则;长大后,成为孩子的顾问和朋友。这对母亲的要求并不低,所以作为母亲,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母亲的成长过程。“自然结果”和“公正意识”,也就是说,孩子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只要是有关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和他商量再决定,不然只会事倍功半。“让男孩做家务”,也有利于男孩成长,摒弃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做家务成不了大事,而要他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时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他将来独立生活,还可以趁做家务时,多一些交流的机会。比如上次他跟我说的,同学间男孩喜欢女孩的小秘密,就是跟我一起整理房间时跟我聊天说出来的。

对于儿子跟我谈的,男生喜欢某某女生,某某女生喜欢他的问题,在第七章——培养健康的性——也找到了解决的方向。对待这个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应该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跟女同学也成为朋友。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的亲情和温暖越多,他们长大成人后越会有安全感,也会更加热爱生活。

这一点,身边同事也跟我上了一课。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儿子在做作业,我在看手机,让儿子把作业给我检查,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错了,我就开始数落批评他。虽然书本的道理看了许多,可到自己身上时,往往就忘了理论的存在了。同事趁孩子去改作业时,悄悄叫住我说:“孩子要多鼓励他,赞赏他,你越肯定他他就会越努力。母亲伟大就伟大在这里,陪伴和鼓励。别人尝尝问我是怎么培养我儿子考上清华的,其实也只有两点:高效陪伴,鼓励赞赏。你这样做了,孩子就有了安全感,什么事情都敢跟你交流了,他以后也不会被网络之类诱惑。真的,多鼓励他,多表扬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他的一席话,说得我脸发烫。真的很感激,能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去改进。也很感激能有众多优秀的育儿书,可供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参考。

这不能说是严格的读书笔记了,只能说是阅读过程中,一些结合自己实际的零碎的想法。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四

读过《雕刻男孩》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我还学到了许多的写作手法,我感受到他童年和少年时代呼之欲出的影子。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细米》等。

我最喜欢雕刻男孩,雕刻男孩主要讲了油麻地中学的几个同学:谢百三、马水清、刘汉林等几个同学和马戏团一个演员秋的故事,本文体现了油麻地中学几个同学的正义感,秋虽然话不多,故事不多,但她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主人公,我也很喜欢她。还有许多男孩:赵一亮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用智谋击败了许一龙。林冰。

读过这本书我感受很多、明白很多、收获很多。

养育男孩读后感篇十五

我记不得在什么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故事应该是一个中学生写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孩子和妈妈吵了一架,吃完饭,父亲说儿子,陪我下楼走走,然后,父亲跟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我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你妈妈,你也不例外,希望你以后要尊重她。当时,觉得这个父亲真厉害,而这个孩子不仅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更加的崇拜自己的父亲,相信长大以后,也会懂得尊重女性。

“不要用这种强调和你妈妈讲话,否则我得管管了”

这时,萨姆的妈妈可以好好的教导萨姆了。

这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合格父亲的基本素养和逻辑。说素养是因为尊重女性就是最基本的素养,而说逻辑,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是同一战线的。否则,一个立规矩,一个拆台,孩子就会钻空子,就会取巧,就会变得无法无天。爱孩子不是让他无法无天。

我记得余世维讲管理课时讲过一个他家的例子,说孩子有一个阶段就是爱看动画片而不按时吃饭,到了吃饭时间,你叫他,他根本听不见。于是,余世维就联合孩子妈妈,一起搞了一个“春风行动”,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就叫孩子吃饭,但其实算准了孩子看动画而不吃饭,于是他们就把饭统统吃光,并且,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冰箱也是空的。当孩子看完动画片,过来吃饭,发现饭都没有了,他们还很无辜的说,叫你吃饭,你没过来,以为你不饿,我们就都吃了。孩子去冰箱找东西,看到冰箱也是空的,于是就绝望的哭了起来。但是,他们还是狠下心,要坚持,孩子饿一顿,没有关系。孩子回到自己房间一直哭,妈妈就想起来,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第二天一早,妈妈早早起床做饭,发现孩子也早早的下来等着开饭,以后再叫吃饭,立马到桌子旁边。

虽然不敢说这个案例是否能够管用,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要行动一致,否则,如沐春风的行动,最终可能也是失败告终。而作为父亲,更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关心妻子,尊重妻子。而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受益无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376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