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组织。教案的编写要做到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儿童社会教案篇一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在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过节。
2、知道有许多穷苦的孩子不能在这一天开开心心地过节,从而激发幼儿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3、激发幼儿善良、博爱的情感。
1、布置六一场景。
2、录像:社会慈善活动的感人场景;描述穷困、战争、饥饿的儿童片段。
3、歌曲磁带《`爱的奉献》。
一、谈话,引出主题。
1、提问:
(1)“今天我们要过六一节了,六一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你们开心吗?”
(2)“你的六一节想怎样过?”(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打算)。
(3)“你们想过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了吗?”
二、播放录像,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从而引发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
1、幼儿观看录像。
2、提问:
(1)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幼儿自由讨论)。
(2)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3)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们想帮帮他们吗?
(4)你想怎样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3、观看社会募捐的录像。
小结:我们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的零花钱去捐献给那些生活在痛苦里的小朋友。
4、“除了送东西你还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话?”
(1)先引导幼儿互相说说,注意倾听幼儿谈话。
(2)请几名幼儿到集体前面来说一些祝福的话、关心的话。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边观看录像。
考虑本班实际情况,组织一次募捐活动。
儿童社会教案篇二
尝试自己排演节目。
教学挂图,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大、小不等的纸张,画笔,彩条若干。
一、观看教学挂图,了解六一儿童节,小朋友可以做事情。
(1)、幼儿观看教学挂图。
(2)、集体观察讨论。
二、教师:六一儿童节前,小朋友为自己节日做了许多准备,我们来仔细看一看。
图一:这四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图二:表演前要做什么?
图三:大人们在干什么?
图四:这几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1)、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我们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进行哪些准备呢?
(2)、集体交流。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需要表演的节目。
(1)、教师介绍教师区域活动。
三、教师:我们教师里有几个活动,表演节目区,绘制海报区,大家先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组的活动。
(2)、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教师在不同的区域轮流进行指导。
(1)、活动延伸:继续指导幼儿准备自己的活动。
(2)、领域渗透:在语言和音乐活动中学习和六一儿童节相关的歌曲。
儿童社会教案篇三
待定。
xx。
1、学生准备好自己的才艺节目。
2、将教室布置的有节日的气氛。
3、奖品若干份。
4、谜语数条、游戏若干。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全班每一个孩子在节日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充分体验节日的欢乐,我班将举行“快乐六一我做主”主题班队活动。
一、全班齐唱校歌。
二、支持人致开场白。
女: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
男:听,悠扬的歌声、笑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
女: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男:六月,是童年的梦乡;。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阳;。
男:六月,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我们为它增添光彩。
……。
合:东山实验小学二(3)班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六一儿童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三、缤纷舞台,风采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派队员代表登台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
四、趣味游戏,轮番上阵。
1、成语接龙我最棒!
2、筷子夹珠子。
游戏说明:把珠子有水的盆子里,然后倒记时1分钟,看谁夹的珠子多,谁就获胜了。
3、画鼻子和抢凳子游戏。
五、六一祝福,情意绵绵。
每人说一句与六一节有关的祝福语,增进友谊,共享节日的气氛和快乐。
六、齐唱歌曲《假如感到幸福就拍拍手》。
七、主持人致结束语。
女:在六月里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向着快乐健康飞翔;。
男:在六月里让我们心与心筑成的爱心之屋,永远充满着温馨;。
女:拥抱六月吧,队员们,去实现心中最崇高的理想;。
男:放飞六月吧,伙伴们,去实践人生最辉煌的瞬间。
合:东山实验小学二(3)班六一活动到此结束。
儿童社会教案篇四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制定自己庆祝"六一"的活动方案。
3、参与节日游戏。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一、看看日历表,数一数使幼儿知道"六一"儿童节很快就要到了。
二、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六一"儿童节一些不同的庆祝活动。
师:你们说一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庆祝六一儿童节的?
三、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说说今年准备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喜欢什么样的庆祝形式,将要做哪些事情等。
四、师幼一起制作计划表。
1、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活动内容。如表演什么节目,参加什么运动项目等,根据幼儿的意愿分成几个小组。
2、共同总结交流,完善计划表。
根据计划表请幼儿练习自己要参加的项目。
儿童社会教案篇五
4、宣传单对合作商家及街面的宣传;
2、场内互动游戏刮花绳组织客服小蜜蜂营销人员跟现场的客人进行互动游戏。
当晚节目由节目部负责,需符合活动主题。
小霸王游戏机1x48=48元。
回力鞋10x40=400元。
大号奶瓶抱枕1x85=85元。
预计总费用为:2500元左右。
儿童社会教案篇六
导入--演示--操作--欣赏。
(一)导入。
师:我们做的纸浆杯子啊,都干了,那我们看看。这个杯子漂亮还是这个杯子漂亮啊?
师:所以啊,我们要给纸浆杯子打扮得漂亮一点,给他穿上漂亮的外衣。
师:我们还可以装饰成喝水的杯子,在上面贴一些小花、小草、小鱼啊,只要打扮得漂亮一点就好。
(二)演示。
1.我们用左手拿好杯子,用你喜欢的颜料涂在杯子的身体上,一定要涂得均匀,我们可以在上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画点自己喜欢的图案在上面,总之,怎么漂亮就怎么涂。注意不要弄脏桌子和衣服。
2.我们除了可以涂颜色还可以给杯子做成一个杯子宝宝,我们用即时贴剪两只眼睛贴上去。
3.我们再用红色的即时贴剪一个弯弯的嘴巴。用五颜六色的毛线作头发粘上去。我们小朋友可以把杯子装饰成娃娃也可以装饰成喝水用的杯子,你们怎么装饰都可以的。
(三)操作师:小朋友你们行动起来吧,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纸浆杯子打扮得漂亮一点!
小朋友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欣赏幼儿作品,讲一讲,你是怎么装饰的!比一比谁装饰的更漂亮!
“彩色纸杯”活动目标。
1、练习使用剪刀、粘贴的动作,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
2、粘贴的动作练习,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耐心的养成。
儿童社会教案篇七
1、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构思画面,表现“六一”的情景。(把“六一”的情景绘画出来)
2、学习有序地安排画面,会用丰富的线条或鲜艳的色彩表现热闹与由于愉悦。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1、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幼儿谈话。
2、图画纸、彩色笔。
1、引导幼儿说说“六一”节这一天,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使你感到快乐的。
2、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绘画
一、“我的游戏,我做主”主题游园活动
1、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节日的欢乐。
2.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3.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活动过程:
二、夹弹珠
1、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筷子夹弹珠。
2、按数量多少评奖。
3、活动内容:每班设计一个游戏项目。
4、活动形式:家长可一个与孩子一同游戏。
三、“健康运动,快乐你我”主题体能活动
1、活动总目标:
1.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2.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活动过程:
四、套圈
1.每位幼儿发5个圈。
2.站在规定线上,向目标进行套圈活动。
3.依据幼儿套中的瓶子个数,发奖。
4.活动内容:每班设计一个游戏项目。
5.活动形式:家长可一个与孩子一同游戏。
在整个庆六一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其一,活动的准备工作还做的不是很到位,显得有些仓促,一些细枝末节还考虑的不成熟,以至于在活动过程就会出现过多的差错,多多少少会造成一点负面影响。其二,教师之间的衔接配合做的`不够,责任工作过于分明,缺乏团结的凝聚力。
儿童社会教案篇八
1、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儿童的节日,学习观看表演应遵守的礼仪。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1、带领幼儿排练“六一“儿童节节目。
2、幼儿背诵三字儿歌(核心要素)。
3、告诉幼儿表演节目和观看节目应遵守的礼仪。
1、教师:“小朋友要过自己的节日了,让我们一起庆祝庆祝吧。”
2、组织幼儿来到小礼堂,参观庆祝“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并表演节目。
1、幼儿走进礼堂时,要做到互相不推也不挤。
2、表演节目的幼儿,表演后要鞠躬,观众节目的幼儿要鼓掌。
1、“在人多的情况下,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2、“小演员上台表演要注意什么?”(表演后要鞠躬)。
3、“作为观众,看完表演要做什么?”(鼓掌)。
儿童社会教案篇九
1.通过谈话,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激发幼儿过节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讨论:你想如何过“六一”儿童节。
引导幼儿看操作材料、教学挂图。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组,进行庆“六一”的手工操作活动。
(1)教师介绍为幼儿准备的材料。
(2)幼儿分组进行手工操作活动,教师酌情给予帮助。
4.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节日的环境,欣赏自己的作品。
5.幼儿唱歌、跳舞、做游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做游戏。
(2)教师向幼儿发红花、赠送礼物,并祝幼儿节日快乐!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哑剧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尝试用各种方式学习互助与合作的技能,体验团结互助的成功和喜悦。
3、初步萌发集体主义情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
1、《蚂蚁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蚂蚁、大树、黑洞、黄豆)。
2、重纸箱五个,各种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盘每组两份。
3、生活中人们团结合作做事画面的ppt。
4、双簧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哑剧表演,理解故事内容、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师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这是什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表演。
2、教师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蚂蚁该怎么办呢?请幼儿帮忙想办法。
3、教师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后半部分。
(1)小蚂蚁用了什么好办法呢?
(2)教师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后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蚂蚁为什么一开始搬不动,后来又搬起来了呢?
(2)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帮助幼儿提升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鼓励幼儿也要象小蚂蚁一样学会团结,学会合作。
二、设置情景,进一步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
1、情景表演,感受团结合作能解决困难。
(1)我要把这个箱子搬到那边去搬不动,怎么办呢?
(2)鼓励幼儿动脑筋发表意见。
(3)所有小朋友一起帮忙搬箱子,终于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结:我搬不动箱子时,热心的小朋友们帮助了我,我真高兴,谢谢帮助我的小朋友。(“谢谢。”“不用谢”)你们帮助了我心理感觉怎样?(很开心)对,团结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2、开展比赛,体会人多、合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交代任务要求:五个人一张桌子。每张桌上有相同的两份任务。一份任务由一人单独完成,另一份任务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时间里,那一份任务完成得快?为什么?
(4)小结:相同的任务,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迁移经验。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也需要很多人来帮助,才能将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动延伸:看双簧表演。
合作的好处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一起来看一看:双簧表演。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幼儿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欣赏歌曲《尝葡萄》,请幼儿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展开。
2、请个别幼儿来指一指(教师注意为幼儿纠正)。
3、教师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教师向幼儿介绍藏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4、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喜爱骑马放牧)。
5、教师为幼儿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鲜族娃娃,教师:谁认识这个民族的娃娃?(请了解的幼儿来介绍一下)。
7、巩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图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饰,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尝一尝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来谈谈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二
1、交流六一节的快乐:
2、欣赏并学念诗歌,教师朗诵,幼儿听读:
――诗歌的名称叫什么?
诗歌里说道了六一节有什么?(阳光、鲜花、歌声等)。
出示教学课件,再次欣赏诗歌。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六一的阳光是什么样的?
六一的鲜花是什么样的?艳是什么意思?
六一的歌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念准脆字)。
六一的欢笑时什么样的?为什么欢笑总是美美的?
六一是属于谁的?我们的节日时怎么样的?怎么会是甜甜的呢?
幼儿跟着教师完整学念诗歌。
3、大胆想象,仿编诗歌。
――六一节还有哪些快乐的事情也可以编到诗歌里?
如:六一的大地是绿绿的。
教师启发幼儿从天空、风儿等角度思考、仿编:
如:六一的天空是蓝蓝的,六一的风儿是暖暖的……。
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诗歌仿编活动。
集体交流并学习背诵。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为老师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在这时,我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当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我尚不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这种东西方教育同步的巧合,似乎是偶然的,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它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东西方也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惊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发现和发展。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
1.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走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
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么怎样的客观外物能激起儿童的情感呢?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从中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到小河边观察小蝌蚪;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去欣赏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风姿……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我都带孩子们去观察,去欣赏社会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是真正的语言的综合实践。比方,到现在我还记得孩子们在春天里看到孔雀开屏,就脱口而出“孔雀张开美丽的翅膀要和春姑娘比美”;看到蒲公英向四面展开的绿叶,说“那是二月的风伯伯剪裁的”;看初升的月亮,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头”,“天边的树丛仿佛伸出长长的手臂托起一轮明月”……真正做到了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习作,真所谓“情动而辞发”!
这让我感悟到学习语文必须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儿童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语言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以“儿童-知识”封闭的语文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语言文字连同一切的知识都是在情境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情境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获取习作题材,“儿童-知识-社会”三者顺乎自然得到建构。
2.语文教学与艺术相连模拟的情境笼罩上审美的光环。
初步的成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境时,是那样兴致勃勃,继而沉浸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呢?经过观察我发现,“美”是教育的磁石。那如何充分地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我想到了艺术。于是,大胆地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当时单调而沉闷的课堂。我引导孩子用图画去再现课文内容,在孩子的眼里,在孩子的心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想像,去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用音乐去渲染情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带来哀伤,带来律动,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划着火柴,脸上掠过一丝凄惨的微笑,他们为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而心灵颤动;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麻雀”为掩护小麻雀毅然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无畏与担心。这种感受,不仅让孩子比较深入地,而且是伴随着形象去理解课文语言的含义,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孩子扮演角色去表演。戏剧是立体的画、动态的画,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就能鲜活地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暂时的观众,都一起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小学语文教学一下子迸发出生命的热浪,那是儿童真正欢迎的语文教学。
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作家创作时,脑海和心灵所经历的那些情境,用艺术的直观再现在儿童的眼前,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却相似,同样给儿童以真切感。通过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他们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而课本中的语言,无论是词、是句、是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一系列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整体地、相互联系地镶嵌在这个情境中。这是语言的理解,语感的领悟,也是人文精神的熏陶。
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具体地感受到美--艺术的美和课本本身内涵的美,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在艺术的典型化的展示中,使模拟课文的情境,罩上了审美的光环。我感悟到孩子要“美”。“美”能生情,“美”能激爱,进而认识到孩子的认知活动不可能是纯认知的。情境的美,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得是那样合乎逻辑。我猛然觉得我找到了一条多少年来寻求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路,实际上也是今天新课程标准阐述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运用相互联系的整体理念拓展多元的网络式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情境教育基本原理为“儿童-知识-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原理构建的,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是“有情之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世界。
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即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情境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吸取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另一方面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意境说”的滋养。“境界说”的主要特点为:“真”、“情”、“思”、“美”,这四点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应该说“境界说”,不仅是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进一步地支撑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它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小学教育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儿童知识建构及其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构建操作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的情境。
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知识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境,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与社会相连,并设定教育周‘节’,例如二月的“爱书周”、三月的“学雷锋周”、“六一节”前夕的“爱生日”、十月的“爱国月”,连同“鲜花节”、“丰收节”、“童话节”等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与校园、家庭、社会横向融通,并且在相对固定的教育周‘节’中,使教育得到强化、持久。教育空间的拓宽,推倒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丰富了儿童认知建构的源泉。
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
情境教育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成为激活儿童潜在智慧的有效形式。
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建构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儿童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儿童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而且根据需要,老师也常常担当角色。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注重创新实践--“基础”与“发展”是知识的双翼。
情境教育十分注重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创新、实践,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情境教育通过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为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插上“基础”与“发展”的双翼。
总之,让儿童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未来的应用紧紧相联,实际上就是将“儿童-知识-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缩短心理距离”,师生在情中,在爱中交流、互动。
4.开发情境课程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
由于情境课程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其“美”、“情”、“思”、“儿童活动”及“周围世界”作为构成的要素,因此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情境课程讲究精心设计、组织儿童活动,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优化的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努力追求将外显课程与内隐课程的影响糅和在一起,从学校各个不同的区域、时空,包括基础区域、综合区域、源泉区域,课内、课外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情境性及多样性,发挥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
基础区域:学科情境课程。
学科情境课程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在被优化的学科情境中,儿童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且活动着的。学科情境课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儿童与老师互动,并在其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科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活动既保持着学科特点,又充分体现学科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事实上,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因此,学科情境课程所设计的活动,往往以知识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中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和生动形式。我们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儿童担当所向往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生活中熟悉的角色或童话角色,让他们以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活动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操作演示,或观察研究,或报告见闻,或评判裁决,或说明介绍,或演讲复述等等,从而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凡是儿童,都爱活动,活动是儿童生命体和个性发展的根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就保证了儿童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保证每个儿童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验、探索、发现、表达、操作。
学科情境课程保证儿童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又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知识,拿语文来说,所创设的是作家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显然那是社会的情境;数学也可以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或者是把定理、公式产生时的那个情境重演再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科知识通过儿童的活动,就很自然地,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完美地将“儿童-知识-社会”进行有机的建构。这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建构,有利于儿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情境的美感和情趣,促使师生情感的参予。这种最佳的情绪状态,这种情感的驱动,势必激活儿童的潜能,儿童的那种带有稚气的创新火花,便会不时地闪现在学习过程中,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创新是激情产生的直觉思维”。因此,儿童在学科情境课程中的知识建构更具文化性、情感性和社会性。
综合区域:大单元情境课程。
传统教育“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这种各科教学的离散性,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后目标都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集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系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为了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情境教育“以道德与智慧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儿童为主体”,开设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如《小蜜蜂行动》、《我们去寻找美》、《情系灾区》、《童话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走进科学的大门》、《我们与时光老人赛跑》等等,都是对儿童颇具吸引力的主题。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乃至家庭和社会,在主题的导向下,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协调动作,相互支持,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相似块”,将其集合在一起,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进行教育。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这不仅为课程的综合找到了出路,而且也体现了课程综合的优越性。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因为“主题鲜明”、“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逼真”,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探究,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得到充分地操练。
源泉区域:野外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开设的野外情境课程,正是遵循了教育的真谛。大自然的诗、画、音乐对儿童情感、意识以及智慧起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儿童走进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会睁大眼睛看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美,种种景象所包容的、所显示的因果关系,都会引起儿童的喜悦、惊叹和思考。为此,我们在优选的野外情境中进行观察说话、情境作文,进行野外数学、生态变化、社会现象调查等等。儿童在优美的情境中观察、想象、思考、切磋、交流,在这独特的、宽阔的、丰富的野外情境中,顺乎自然地把认识周围世界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孩子们既观察春天的飞燕,又研究候鸟的特性;既观察大雾笼罩的田野,又研究雾的形成;既感受小河流动的美,又调查河水的变化和研究、领悟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及其科学办法……在这现实的情境中,儿童感受真实,情绪热烈,思维活跃,此时此刻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一员,社会的主人,大自然的好友。并受到智慧、道德和审美教育,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儿童-知识-社会”在这里得到完美构建。
回顾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三个发展历程,深感优化的情境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因为美,因为智,因为情,因为境,使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
数学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老师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复习长方形公式,然后演示讲解,最后让学生按老师教会的公式计算;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引起学生对公式产生的历程的关注与思考:“历经漫长岁月的探究,人类创造出长方形公式,此后较快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由此证明古代数学家们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得到了启示。”老师简短的、富有暗示的导语,让儿童感悟人类对这两个几何面积公式探究的历程,接着让全体学生担当角色,把学生进一步带到产生公式的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有一位老爷爷的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出示画面),老爷爷很想知道这块地究竟有多大?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小小数学家,你们这些小小数学家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计算它的面积?”如此让学生领悟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家才演绎、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从而对数学与应用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于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小小数学家”,他们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在古典音乐典雅的旋律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了,并迫不急待地报告老师:“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演示,情绪热烈,一方面兴奋地报告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又提出相关问题,教室里沸腾了!“公式”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担当向往的角色,在模拟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最后又让学生测量、计算画在教室外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在这里,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儿童与情境是互动的。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初步体验。
【案例二】。
前不久,在南通举行“国际港口洽谈会”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了《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因为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市内有一条美丽的濠河绕城流过,各科教学把有关热爱家乡的教材集中教学,或自编、选编相关的补充教材,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中低年级的孩子在市内漫步濠河,了解濠河边上的人文景观,欣赏家乡的美景;高年级的大孩子驱车来到长江边,或登山远眺水光山色,或沿着长江进行考察。孩子们亲眼看到长江边的港口、码头、船厂和船坞,江边停靠的万吨的远洋巨轮、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他们去采访,去摄影,去查找历史资料,去报道南通港的新貌和远景。在主题班会上,他们运用地理知识介绍南通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从南通开往国外的一个个码头的地理位置;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南通港新旧码头的变化;用数学计算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船只吨位的增长。还有的孩子用绘画,用诗歌、散文,甚至用通讯来赞美南通港。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大,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报》。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四
1.能力训练目标:能简要讲述自己在幼儿园时过儿童节的经历,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认真听别人讲话,把“怎样过小学第一个儿童节”的设想说清楚,培养合作交际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能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表达的兴趣与自信;品味童年的快乐、美好。
重点:学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设想说清楚,对于感兴趣的一方面,能说得更具体些。
难点:学生能综合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把过节的设想说具体、清楚,与人大方地进行交流。
录像片段、小快板、小彩带、装饰画、写着“游戏小组”或“采购小组”等字样的小旗。
:一课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发交流兴趣
2.师:“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瞧,大伙过得多快乐——(播放录像片段: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小朋友们有的唱歌,有的跳健美操,还有的在做游戏。他们用自己的画布置校园,五彩缤纷的花带、“庆祝六一”的横幅,多热闹的节日!)
二、自由交流、发言,在交际前热身
1.师: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时,一定也年年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那时,你是怎样过的呢?跟同桌说说吧!
(1)同桌相互交流。
(2)教师巡回检查,参与到交流中。可引导学生说出幼儿园过儿童节时,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活动。
2.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在幼儿园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1)检查、反馈。
(2)让较多的学生发言。
(3)适时引导学生把最快乐、印象最深的活动说得具体些。
三、发挥想象,展开交际
1.师:看来,小朋友们在幼儿园过的儿童节真是丰富多彩,可那都是老师安排的。现在,大家都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了少先队员。少先队员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出主意,快快乐乐地度过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现在,同学们可以组成四人小组,给我们的“六一”庆祝活动出出点子。 (1)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参与到交流中,点拨引导。(如你想在哪儿举行庆祝活动?活动内容有哪些?谁负责哪一项,怎样开展等。)
(2)小组派代表发言。(强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如“我们组打算这样过‘六一’节:首先……然后……”)组员可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建议。
(3)学生当小评委,评评谁说得完整、有条理。鼓励说得具体、生动和设想有创意的同学。
2.小结小组发言,开启下一步交际。师:大家的点子可真多。唱歌、跳舞、聚餐、做游戏……真是丰富多彩。可是,光有好点子不行,大伙要分工合作,开始准备准备了!你想加入哪个筹备小组呢?(出示写有“布置小组”“歌舞小组”“游戏小组”“采购小组”等字样的小旗,让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在学生分组的同时,教师挂出庆祝“六一”儿童节的装饰画与彩带,营造气氛。)
(1)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努力说具体、说生动。如“用什么东西布置什么地方?”“谁表演什么节目,有多精彩?”“计划开展哪些游戏,怎么玩?谁负责组织,有什么奖励?”“需要买些什么?”等等。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人可补充。一组汇报时,其他组认真听后,可提出意见与建议,也可评评别组说得怎样。
四、扩展活动,在邀请中交际
1.师:谁愿意来邀请邻居的老奶奶啊?(教师扮演老奶奶,与学生展开交际对话。通过老奶奶的提问,引导学生说话,交流时以刚才的讨论内容为主。)
2.学生当小评委,评一评。(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邀请时说话的内容是否有条理,吸引人;能否做到礼貌大方,仪态自然。)
3.找你的好朋友,表演表演。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度过了很有意思的40分钟——为咱们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出点子、想办法,还学会了怎样与别人合作、交流,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多多练习,一定能说得更好!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定会有不少的新朋友加入到我们的庆祝活动中,跟小朋友们一起欢度快乐的节日!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我以热闹有趣的“庆六一”录像开课,营造一个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体现一个递进的层次:1.交流幼儿园时的过节经历,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不加点评,让学生尽情进入交流状态。2.交流讨论,拟定庆祝活动方案。3.分组合作交流,让任务具体化,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培养协作精神。最后设计一个邀请的环节,让学生展示训练的成果,同时培养其在交际过程中的文明礼貌习惯。这几个循序渐进的训练环节让学生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针对本课训练的话题,为了防止学生的交流走向空泛,我以一些过渡语言为学生引导方向,引导学生往具体处想,把“六一”节的活动落实到歌舞、游戏等,甚至落实到每个节目,由谁表演,这样一来,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在贴近生活的话题中,能尽情地交流。
儿童社会教案篇十五
1.学习用正确、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2.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连贯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说交往能力;3.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玩具。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玩游戏:听数抱团,引出活动主题(一)幼儿在老师的指令下开始做游戏(二)提问幼儿,刚才在做游戏的时候,心情怎么样二、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一)出示图片1,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内容(二)观看视频,引导幼儿学习关心他人的方法(三)出示图片2,讨论小朋友变得快乐的原因(四)让幼儿自由选择周围的同伴,针对如何让大家快乐起来开展讨论三、情景模拟(一)情景一:小朋友不听话,妈妈斥责小朋友(二)情景二:小朋友坐到一把坏椅子(三)。
情景三:小朋友玩玩具遇到了困难四.老师带领幼儿共同跳舞结束本活动。
(一)在别人快乐的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小结:对,当我们帮助别人、付出爱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单只有快乐的时候,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学会尽量让自己忘记烦恼,只把快乐留在心里。现在老师放音乐,大家跟着音乐快乐起来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7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