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反思过去,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事情,找到关键的事件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总结经验的范文。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一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小草的奉献精神。
2.结合课文学习10个会写字,7个会认字,理解“惭愧、气馁奉献、索取、枯镐、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学习10个会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惭愧、气馁、奉献、索取、枯镐、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入课。
是啊,花儿漂亮,大树有用,小草呢,渺小得不值一提。真是这样吗?学完17棵,相信同学们对小草会有新的认识。请大家翻开书79页。师板书课题:小草之歌,生齐读课题。解题,之:“的”的意思。小草唱的歌。小草唱了一首什么样的歌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主学习生字词。
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在各节前标上序号。
2.在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旁打上问号。
3.拼读生字(全部)并分析其音、形、义,进行组词、扩词练习。(可查字点或资料)。
(三)合作讨论,解疑答难。
同学们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抽生说说,现在进行小组交流(组长组织,举手发言,看哪一组纪律最好。)。
(四)全班交流,强化认知(主要是生字)。
师和全班学生一道,解决各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1.生字预设:
音:奉、锁。
形;福、缺、丘、扮。
义:计较:计算比较。奉献:贡献。锁住:固定住。娇:娇艳。辽阔:广阔、宽阔。
惭愧:心里过意不去感到内疚。
同桌互读生字,看谁组的词多。
(五)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诗写了小草什么?(虽然渺小,但不气馁;索取少,奉献多,作用大,生命力强。)。
2.分组、分小节朗读。未读组思考各节写什么(师板书:大小、地位、索取、作用、生命力),一便指导朗读。读好重点词句和学生感到难读的句子,同时理解一些重点词语。
3.全班齐读。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师一并完善板书:渺小、微不足道、很少、很大:防洪抗沙、打扮山河。强)。
4.生自由朗读。
5.师总结,回应前面的问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一个字写一遍组两个词。
2.课外收集写小草的诗歌。
附板书:小草之歌。
大小:渺小赞。
地位:微不足道。
索取:很少美。
作用:防洪抗沙打扮山河。
生命力:强。
作者邮箱:329920569@。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二
上完了《小草之歌》,感触很深很深,坐了半天,状态都没还过来,真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于是我发现虽然教学年头已很长很长,仍是一个不会合理规划课堂的教师;虽然开学不少时间,其实仍是一个对学生的学情及理解程度把握特不到位的教师;虽然备课还算用心,却是自己干着急无法把课进展下去的老师;是一个应该彻底反思的教师-----静想这节课,除了自认为让学生课外延伸部分准备的还可以外(但也没有机会展示,因为教学时间不够下课了),只有失败再没有丝毫一点的长处可言。
备课时,我准备了儿童歌曲《小草》,想由歌词引入小草的渺小和感恩,因为事先没试音乐,结果不是我要的.,只好快速地又找,浪费了一定的时间。
指导学生书写课题,因四个字各有特点,语言过多不简练,总怕学生听得不准确,时间又溜走了一些。如果让学生来说结构和占格,又会如何呢?是不是时间还会更长,但效果会好一些呢?真有必要多训练!
接着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已是第二课时且头天晚上要求写会记准的,结果词不理解,不会运用,字词听写全对的仅有四名学生,只好再巩固加深,时间又擦肩而过!
好不容易开始课文了。七个小节,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安排带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四人小组互学,第三部分俩人互学。所以第一部分作为重点指导,重点字句的理解、多种形式的自评互评再提高的朗读------第一部分刚结束就下课了。
学生头天晚上课后的延伸,总得给个展示的机会鼓励一下吧,不好意思的占用下课5分钟:小草图文结合的设计,有赞美,有保护,图精文更美,同学们不时地发出声声赞叹加佩服。
下午第一节欣赏一二三四号分工找的《xx之歌》(校园、家乡、祖国、森林、海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小组展示后,推出了几篇最有代表性的。难能可贵的是刘思雨同学自创了三首:一首写地球,另两首都是写的小草,虽创作内容雷同,句子不通、表达不清的较多,但能发挥到这种程度,实出意料,我都没敢布置、寄希望于自创呢,于是和同学们改的不亦乐乎,删减、添加、替换------韩茵同学原创的《海洋之歌》,其中有一句是“风是海上的画家”,我觉得太有想法了,于是引导她又加了两句“她的臂一挥,画出了,起伏的海面,倾斜的小船,张开的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童趣的表达让人不能小觑,这些都应该是我尽心去保护的!
一个星期里不停地在反思:什么是语文课的根和本,该以什么的方式呈现;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我能又给他们些什么的;课堂上应该把什么作为重点,哪些作为次要;怎样才能把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听说读写演等能力的培养,以及时间分配和互相渗透做的尽善尽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
不理想的课催我反思,在众多的问题我还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个答案:课堂上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应加强训练一个主题,养成一种习惯,如果没有侧重,希望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也可能出现什么都抓不到的结果,如我!!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观看有关杨树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识字: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小节序号。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合作,选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诵读。
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五)评价。
全方位评价。
1、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2、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六)写字。
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七)练习。
1、用几句话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树。1、先自己去观察,可以边观察边对那棵树说些什么。
2、与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4、重新组织语言,鼓励学生练习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自学。
读中悟,悟中读。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喜欢哪小节就读哪小节。
(二)交流。
整体感知。
1、谁能把描写大叶杨可爱形象的那一小节读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2、人们又是怎样在大叶杨下快乐地生活的,谁来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高兴、快乐、开心的语气)。
3、同桌交流学习第三小节,相互评价读文。
(三)诵读。
熟练朗读,背诵全文。
1、找同学推荐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感受全文,练习背诵。
2、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3、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四)写字。
集体合作探讨,突破难点字。
1、认读剩余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谢”中间“身”撇不出头,感字里面的小横不要丢。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练写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练习。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想一想,大叶杨会唱什么呢?
2、读一读《记住》。
可采取自读识字、同桌合作读文识字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四
17、小草之歌。
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五小学冯占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
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1带日记本。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3演示文稿(小草图片等)。
一、导语:
1师:所有的美都在你的眼里。眼睛是你心灵的窗户,用好你的眼睛,这很重要。老师带来了一份很精美的礼物。想不想看看。
2生:看图。(出示一株小草图)。
3师:认识它吗?当你看到它时,你能想起哪些词?指名说。
这是摄影师镜头下,纤细的小草。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的小草,有诗句为证。(出示描写有关小草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吟罢诗人笔下的小草,再来欣赏中国作家--王宜振笔下的小草。
2板书课题,小草之歌(注意“歌”的右半部分,用黄色粉笔写,说识记方法:哥哥欠我一分钱。)指名解题: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3请你把课题读一读。(精神状态很好,眼睛也很清亮。读出了小草的感觉。)。
这是一首现代诗,写的很美,文字很美,很有韵味,很有韵律,闭上眼睛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歌。
1师配乐朗读课文。(音乐《寂静山林》)这样的美文想读吗?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书的时候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念清每句话。
我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
3指名读。(声音很清朗,很清亮。)。
4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生板书:渺小微不足道弱小)。
5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把它读成了几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再短一些,用三个词表示。
板书:奉献、贡献、生命力强。
5小结:作者王宜振按照小草奉献多,索取少;为环保做贡献;有生命力顽强这样的顺序来赞美小草的。美文越品越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生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批注。)结对交流。
2指名班上汇报。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咱们一交流就是智慧。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相机引导。(从以下方面:内容、语言、韵律、写作:拟人、反复的手法)这样的美文值得我们背一背,请同学试背。
3指导朗读、背诵。
4学了这首现代诗,你们都是一株小草。
我是校园里的一棵比三层教学楼还高的塔松,你面对我,会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是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你面对我,你会说:“”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学了这首现代诗,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你感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哪些人像小草一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吗?
(3)结合自己说说,你应该怎样向小草学习?
2总结: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小草看小却隐藏着“大”的内涵,(“伟大”)这就是大家的风范吧。我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叫草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小习惯,大人生。”“小故事,大道理。”真是以小见大。小草看似渺小,却很强大,在我们的心中真乃“大英雄”也。“独在大自然,人草两不厌。”“一草一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小草。”
四、拓展。
1看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2听歌曲《小草》。
五、布置作业:“十年磨一剑”,让我们来磨磨笔。
小练笔: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小草一样“渺小”的事物,但是他们同样自信、自强,试以《之歌》为题,进行创作。
作者邮箱:fengzhanxian@。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五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课文的朗读,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学习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体会小草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兵一样的小草的喜爱、敬佩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了。并在书中找到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把它圈出来。
3、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订正读音。
三、精读感悟。
1、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草几次向前走?
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草的第一次向前走?齐读第1、2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叫小草为绿色的小兵?小草第一次出发去了哪呢?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你找到了吗?这个比喻句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么多的小草是自然长成的,还是人工种植的?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草的第二次出发是在哪几段?我们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小草去了哪?那里的小草什么样?在我们的校也有这样的小草,你发现它们和路边的小草有什么不同?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呢?(是人工修剪的)这样的话在这段中有一句话用得不对了,是哪一句呢,如果改,应该怎么改呢?(听从人们的安排)因为小草为人们带来了绿色的享受,所以作者称它——绿色的小兵。
4、课间休息。(小游戏。听指令向前走,冲过人墙,体会前进路上的困难。)。
5、小草的第三次出发有很大的困难,它们去了哪呢?去做什么?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这里原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是啊,是我们人类破坏了这美好的环境。课文中用一个词说明了小草的精神,是哪个?(出征战斗)战斗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牺牲)明知道会死,小草却还是勇敢地出发了,所以作者称它们为——勇敢的小兵。我们可以义无反顾来开容它们。听教师指导读这段,学生练习读,体会小草的奋不顾身。
四、巩固与创新。
1、你们敬佩小草吗?就让我们和小草一起出发去战斗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全休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师:小草用它们的生命为我们保卫了绿色,我们为它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保护我们周围的坏境,让我们的地球永披绿装!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环保倡议书。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注重感情朗读,读中捂情,读中享美,感受小草的伟大。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习小草的无私奉献精神时,抓住“并不。。。。。。并不。。。。。。、只为、只要”等词语体会到小草虽然很渺小,却甘愿为天地间奉献一点绿色,为大自然的需要做一丝奉献,向大自然索取很少。然后围绕小草为人类做的贡献,抓住小草防洪,固沙,美化环境三大特点来理解,最后通过小草冬春面貌的对比感悟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再回到题目,突出中心,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像小草一样平凡的人,他们自信、自强、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列举了清洁工、交警、建筑工人等像小草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群人和事,再次让学生加深了对小草顽强品质和奉献精神的理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孩子们在讨论交流中畅所欲言,最后他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小节赞美小草的话,孩子们情绪高涨,表达了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节课我在激励性评价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七
《小草》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请家看大屏幕,大家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
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
生:回答。
师:请快速浏览这2、3、4、5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2、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3、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合作探究学习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
1)幻灯片出示。
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b、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d、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进一步生动、形象的突出小草的特点?
2)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
3)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
4、引导学生学习6、7自然段:
1)自由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你敬佩小草的什么?它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纵观全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结构,及写作特色来谈一谈。)。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
满载而归:
1)语言如诗,简洁优美;
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3)写作手法:对比;
4)构段方式: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师:学了本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想好的同学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争取百花齐放。)。
小草。
顽强的生命力;
到处都能生长;
象征春天希望;
扎根大地并增色。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二、目标定向。
1.有感情地流利的背诵课文。
2.大叶杨会唱歌吗?他会唱什么?他还会给谁唱,唱什么呢?
3.仿照第二小节写一段小诗。
三.交流,朗读体会诗歌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2.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2)生朗读、评价:最后一句应该读得小声些,因为杨树在悄悄地唱歌。如果你现在就是一棵快乐的白杨树,试着读一读第一段,可以加上动作,读出欢快的感觉。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很不错。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真会编歌词。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应该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
(5)小组朗读比赛、生评价。
(7)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8)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9)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10)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11)检查背诵。
四.拓展训练。
(2)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树朋友?
(4)你们真懂事,那课后大家一定要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份绿!
五.总结。
多么欢快呀,大叶杨长在蓝蓝的天底下,扎根在绿色的大地上。
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关爱与欢乐,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吧,愿我们能精心地呵护身边的每一棵小树,共同保护我们人类最美好的家园。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九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
语言美、韵律美。
1带日记本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3演示文稿(小草图片等)
1师:所有的美都在你的眼里。眼睛是你心灵的窗户,用好你的眼睛,这很重要。老师带来了一份很精美的礼物。想不想看看。
2生:看图。(出示一株小草图)
3师:认识它吗?当你看到它时,你能想起哪些词?指名说。
这是摄影师镜头下,纤细的小草。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的小草,有诗句为证。(出示描写有关小草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吟罢诗人笔下的小草,再来欣赏中国作家王宜振笔下的小草。
2板书课题,小草之歌(注意歌的右半部分,用黄色粉笔写,说识记方法:哥哥欠我一分钱。)指名解题: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3请你把课题读一读。(精神状态很好,眼睛也很清亮。读出了小草的感觉。)
这是一首现代诗,写的很美,文字很美,很有韵味,很有韵律,闭上眼睛听。
1师配乐朗读课文。(音乐《寂静山林》)这样的美文想读吗?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书的时候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念清每句话。
我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
3指名读。(声音很清朗,很清亮。)
4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生板书:渺小
微不足道
弱小)
5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把它读成了几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再短一些,用三个词表示。
板书:奉献、贡献、生命力强
5小结:作者王宜振按照小草奉献多,索取少;为环保做贡献;有生命力顽强这样的.顺序来赞美小草的。美文越品越美。
1生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批注。)结对交流。
2指名班上汇报。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咱们一交流就是智慧。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相机引导。(从以下方面:内容、语言、韵律、写作:拟人、反复的手法)这样的美文值得我们背一背,请同学试背。
3指导朗读、背诵。
4学了这首现代诗,你们都是一株小草。
我是校园里的一棵比三层教学楼还高的塔松,你面对我,会说: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是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你面对我,你会说: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学了这首现代诗,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你感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哪些人像小草一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吗?
(3)结合自己说说,你应该怎样向小草学习?
2总结: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小草看小却隐藏着大的内涵,(伟大)这就是大家的风范吧。我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叫草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小习惯,大人生。小故事,大道理。真是以小见大。小草看似渺小,却很强大,在我们的心中真乃大英雄也。独在大自然,人草两不厌。一草一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小草。
1看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2听歌曲《小草》
小练笔: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小草一样渺小的事物,但是他们同样自信、自强,试以《之歌》为题,进行创作。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课文的朗读,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学习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体会小草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兵一样的小草的喜爱、敬佩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感悟小草“向前走”的快乐。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了。并在书中找到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把它圈出来。
3、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订正读音。
1、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草几次向前走?
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草的第一次向前走?齐读第1、2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叫小草为绿色的小兵?小草第一次出发去了哪呢?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你找到了吗?这个比喻句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么多的小草是自然长成的,还是人工种植的?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草的第二次出发是在哪几段?我们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小草去了哪?那里的小草什么样?在我们的校也有这样的小草,你发现它们和路边的小草有什么不同?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呢?(是人工修剪的)这样的话在这段中有一句话用得不对了,是哪一句呢,如果改,应该怎么改呢?(听从人们的安排)因为小草为人们带来了绿色的享受,所以作者称它——绿色的小兵。
4、课间休息。(小游戏。听指令向前走,冲过人墙,体会前进路上的困难。)。
5、小草的第三次出发有很大的困难,它们去了哪呢?去做什么?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这里原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是啊,是我们人类破坏了这美好的环境。课文中用一个词说明了小草的精神,是哪个?(出征战斗)战斗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牺牲)明知道会死,小草却还是勇敢地出发了,所以作者称它们为——勇敢的小兵。我们可以义无反顾来开容它们。听教师指导读这段,学生练习读,体会小草的奋不顾身。
1、你们敬佩小草吗?就让我们和小草一起出发去战斗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全休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师:小草用它们的生命为我们保卫了绿色,我们为它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保护我们周围的坏境,让我们的地球永披绿装!
写一篇环保倡议书。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一
播放课件,观看鸬鹚捕鱼的场面,让学生对鸬鹚和鸬鹚捕鱼的情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夕、窄、抹、柔、喉、拣、抛、痕”,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抹),形近字的比较(“夕”和“歹”),音近字的区别(“拣”和“捡”)。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5、互助朗读。
请学生按照“平静―打破平静―恢复平静”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结构。并且熟读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部分,准备带领同学齐读,交流朗读课文。
6、现场迁移。
合上书,请学生思考:教师在“鸬鹚”前面加一条横线,请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回忆,在横线上加上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如:灰黑色的鸬鹚)。
课文除了写到鸬鹚以外,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还写到了那些景与物?
(请学生到黑板板书,学生可以凭借记。
[4]。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材简析: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的主题歌词,这首歌词,从地理、人文两个方面歌颂了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关键处处理:
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师:vc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学生翻阅本单元教材,导课。
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描写介绍“母亲河”的文章。请同学们浏览本单元内容,看看都有哪些课文,分别写得是什么内容。
二、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播放完,出示中国地形图,师生共同介绍长江,对长江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多年之前,有一部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其中的主题歌《长江之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播放《长江之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放声朗读几遍课文,结合预习,了解大意。
四、指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分男女生、同位朗读,全班齐读。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给以指导。
六、再读诗歌,体会课文的表达形式。
1.再读诗歌,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先小组合作讨论,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两段歌词相互照应的表达方法。
七、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1.引导学生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你的视角呢?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八、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课文。
1.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大声朗诵,试着背诵。
2.指名背诵。
九、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教师放录音,学生欣赏并跟唱。
十、质疑问难。
十一、探究:为什么把“长江”比喻成“母亲”?
十二、课时小结。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雪山走来东海奔去乳汁哺育臂膀挽起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未来奔去清流灌溉力量推动母亲的胸怀。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2.积累优美词句。
3.《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4.预习下一篇课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材分析:
《小草》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小草》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请家看大屏幕,大家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
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二、看题质疑,初读感知。
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
生:回答。
师:请快速浏览这2、3、4、5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2、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3、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合作探究学习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
1)幻灯片出示。
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b、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d、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进一步生动、形象的突出小草的特点?
2)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
3)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
4、引导学生学习6、7自然段:
1)自由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你敬佩小草的什么?它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四、精读课文,感悟提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纵观全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结构,及写作特色来谈一谈。)。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
满载而归:
1)语言如诗,简洁优美;
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3)写作手法:对比;
4)构段方式: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五、布置作业,扩展延伸。
师:学了本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想好的同学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争取百花齐放。)。
小草。
顽强的生命力;
到处都能生长;
象征春天希望;
扎根大地并增色。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四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课抓住事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
4、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读了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预设: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描写小草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人们为什么赞美小草?人们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小草的?)师:同学们特别善于提出问题,下面就随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我们的口号是(生齐)我读书,我进步,我进步,我快乐!耶!(击掌)。
色彩无论狂风干旱锻炼旺盛小溪。
炎热地毯铺上敬佩有益启示。
1、自主理解词语。
2、检查读音情况,师生正音。着重注意“彩、炎、佩”的读音。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指名说,理解哪个说哪个。
(2)提示:还有哪个不懂可以问一问。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
1、轻声读,默读课文各两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个问号;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感知故事大意。
2、指名说说课文大意,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相机板书:热爱赞美。
1、指名轮流读课文,检查初读效果。
2、任意选择一节练读。
3、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草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3、指生说说小草的特点,师相机板书:
顽强的生命力。
极强的适应性。
传递春的信息。
默默装点大地。
4、小结过渡:作者抓住小草以上四个方面来写,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巩固今天所学的词语;
2、熟读课文,体会小草的特点;
3、搜集课文中涉及到的诗词。
1、出示词语,高声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小草的哪些方面?(学生练说并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基础〕。
(一)读一读顽强生病力这一段。
1、指生读描写小草顽强的句子。
2、再读,找出这段的中心句子,并说说是什么意思。
3、指生感情读,体会小草顽强的品格。
4、看谁的记忆力强,能把这段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师:你们还喜欢哪段,下面就一起来学(随着学生回答,自学“极强的适应性”这一自然段)。
(二)自学“极强的适应性”这一自然段。
1、哪个词语不明白,解决了吗?
2、找出文中“??”号,说说什么意思?(表示小草无论在哪都能生长,它生长的范围很广,到处都有小草的身影,说明小草有极强的适应性)。
3、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说说什么意思?(天崖何处无芳草?意思是天崖到处都有草)。
4、你能感情朗读这段吗?谁来试试?
5、如果能感情背诵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三)讲故事来理解“传递春的信息”这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爱听)那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片沙漠中,沙漠一望无边。太阳炽热地烤着大地,这时猪八戒走得口干舌燥,“师傅,上哪弄点水喝吧,我渴得太难受了!”悟空听了,高声喊道:“师傅,前边不远有一棵神奇的小草,只要你看到它,就会消除口渴,忘记疲劳,仿佛看到了希望。”
同学们,你们看到电视里演这一集了吗?(没有)那不要紧,书上也是这么说的,我们看书第4自然段。
1、指生读,用“陶醉”一词造句。
2、当你看到小草钻出地面时想到了什么?(春天来了),传递春的信息。
3、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什么意思?
(四)表演理解“默默装点大地”这一自然段。
1、小声读这一段,然后分别扮演“湖边、路边、密林深处、高山之巅”的小草,到前表演,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生:我是嫩绿的小草,我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绿色的花边,道路因为有了我的装饰才显得更加美丽。同学们,你们说我可不可爱呀!(学生把右手食指伸出放在右边脸上,做个调皮动作)。
其余的学生表演剩下的内容,全班配合:我们都是一棵小草,就是以这“寸草心”默默地拥抱大地,装点大地,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炽热的爱,深沉的情(学生双手合十,放于脸的一侧,闭眼陶醉的姿态)。
小结:这四个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点,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以古诗词中的名句开头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以后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学习这一方法。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按这一特点分段、归纳段意)。
1、出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指读。
2、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自由读。
板书设计:6小草(状物)顽强的生命力极强的适应性热爱、赞美传递春的信息敬佩、启示(总起)默默装点大地(总结)。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五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8个生字。
2、会写“桐、枫”2个生字。
借助图片认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四种树的名称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认识五种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思维导图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讨论、合作交流。
课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树)。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这首歌里就藏着许多树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学儿歌。
思考:你从音频中听到了哪几种树的名称?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交流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
三、巩固练习。
1、摘星星。
2、读一读。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
四、精讲实练。
1.课件分别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图片。
2.说说这些树有什么特点,你是根据什么来认出这是哪一种树的?师相机板书小结。
3.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尝试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前两句。
4.口头练习。
杨树(),榕树(),梧桐树叶像()。
枫树秋天叶儿(),松柏四季披()。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及其它们的特点,希望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见了它们,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桐树)(梧桐)梧桐——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枫树)(枫叶)枫叶——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六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材分析:《小草》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先用古诗概述,再具体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小草的特点,感悟小草的品质,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依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第二学段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设计从情景入手,歌曲导入,使学生对小草有初步的认识,初步了解小草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会质疑,在语文实践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会背一些描写小草的诗或名句,对分析课文中第2、3、4、5自然段以古诗名句开头的中心句,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学生的质疑和解析能力还较弱,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小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请家看大屏幕,大家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
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二、看题质疑,初读感知
1、 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生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请画在书上边,画好后看大屏幕,你找到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齐读。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
4.师: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
生:2、3、4、5自然段。
师:请快速浏览这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6.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合作探究学习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
1).幻灯片出示自学---合作探究提示:
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患的自然段.
b.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d.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进一步生动、形象的突出小草的特点?
2).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
3).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
7.引导学生学习6、7自然段:
1).自由读,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你敬佩小草的什么?它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四、精读课文,感悟提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纵观全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结构,及写作特色来谈一谈。)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
满载而归:
1).语言如诗,简洁优美;
2).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3).写作手法:对比;
4).构段方式: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
五、布置作业,扩展延伸
师:学了本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没想好的同学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争取百花齐放。)
六、板书设计:
顽强的生命力;
到处都能生长;
象征春天希望;
扎根大地并增色;
敬佩,启示
小草之歌教学设计篇十八
1、利用汉之星平台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板书: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树的用处、样子、特点等不同方面交流。
3、过渡: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认识这些树木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2)指名朗读第二句,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3)指名朗读第三句,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四句,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句一话,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三种树,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树的样子,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交流后,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大自然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请自读第二句,说说你的发现。
(2)指名朗读,交流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装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习第三句。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习第四句。
(1)过渡:我们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交流后适当补充。
(4)出示金桂树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二、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习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3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