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案(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6:38:10
小学品德教案(精选19篇)
时间:2023-11-28 16:38:10     小编:书香墨

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的细节处理和板书设计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和敬业精神。

小学品德教案篇一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的平面图,应使学生不仅学会实地辨别方向,而且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将学校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地图上。

几个指南针、与学生人数相同的.白纸、

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体验活动,学会了实地辨别方向,今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学校画一张地图——学校平面图。但是怎样画呢?”

2、学生阅读书中书中提示的画图的四个步骤。

3、初步理解画学校平面图的四个步骤。

a定方向。

b选中心。

c按方向画内容。

d填色。

4、校园实地观察确认。带好纸、笔和指南针。先确立方向,再选定中心。

5、讨论:教师提问:“学校的北面都有哪些设施?应该把它们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由此确定其他方向的位置。

6、在学生绘制平面图时,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

7、全班交流、欣赏彼此的作品。

小学品德教案篇二

2、体验合作中的分工、平等协商、相互交流的过程。

3、感受合作的乐趣。

先准备一或两份以学校为中心的附近地区的轮廓图。不必画出具体内容,但要清楚地画出主要的`道路和各个小组的调查范围。

1、导入。请学生朗读书40页的课文。让学生像小文和他地同学们一样,把学校周围的社区描绘出来,再为虎子画一张社区平面图。

2、布置任务与分组。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社区轮廓图,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地范围,询问学生回家地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了解学校不同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后完成这个方向的地图。

3、小组分工及准备。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角色:召集人、计时员、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要求各小组落实每个角色,并说明各自职责。

4、各小组制定计划。

5、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提出建议,使每个小组地计划合理可行。并强调安全问题,确定实施计划和完成调查工作的时间。

小学品德教案篇三

1、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变化,能较为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2、感受自己和同伴的成长,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一、出示照片,对比发现。

出示一位儿童从出生到现在的一组照片,请儿童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二、结合自身情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自己长大了。

让儿童从身高、体重、以前的'衣服、鞋子等方面,采用具体的数字、资料展示、口头述说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使儿童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自己身体在不停地生长。

三、感受自己其他方面的变化。

从各方面引导儿童,帮助他们理解“长大”的涵义。

四、分组进行成长资料展示。

1、儿童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进步。

2、学习欣赏别人,祝贺别人的进步。

五、建立班级成长树。

把自制的“朋友进步卡”贴到班级成长树上。

小学品德教案篇四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3、提醒学生完成调查。

4、准备小组汇总活动所需要的大纸和彩笔。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3、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小学品德教案篇五

2、初步了解画地图的要点。

为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

1、导入。“如果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要了解你生活的地方,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他做一个呢?打开书,看一看乐乐和他的同学们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请学生阅读虎子的来信和乐乐的话。

3、提问:“你想画哪些地方?想从哪些地方画起?“读书中31页小文的话。让我们也像小文和他的同学们一样,从课室画起。”

4、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允许学生自由选取教师的任何一个方面、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创作。

5、小组交流。互相现象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进行。

7、教师。肯定学生的唱机,特别鼓励他们的不同画法。同时告诉他们,如果要向别人准确的介绍一个地方,就要像画地图一样,采用一些正规的方法。

小学品德教案篇六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及运用资料。

督促学生用切合本地实际的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准备好调查资料。

1、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家乡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问题,引导新的学习内容:“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

3、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结合讨论所得到的结果,阅读并分析教科书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及时各种不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4、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可根据教科书上的计划格式,分项进行指导,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确定上。

5、,建议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根据居住地的远近,分小组落实调查任务。

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调查计划,完成各自选择的调查任务。

小学品德教案篇七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

参见第171~172页。

师生搜集反映自己或他人健康生活的照片。

1.导入。

:“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请几位学生谈一谈。

2.探究讨论。

3.小组活动。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概括讨论要点,强调体验活动应注意安全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计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记录。

评价建议。

检查学生的体验计划。

小学品德教案篇八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风的利用。

3、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通过玩风车感受到风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产生。

1课时。

1、制作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2、收集一些可以表现风存在的物品:小手绢、羽毛、扇子、蜡烛等。

3、收集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系的资料。

4、学生准备好画画用品。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了解风的形成。

2、画出风的感受。

1、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树枝摇晃、红旗飘扬、手绢飘动、头发飞扬……)。

2、风吹到身上是什么感觉?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五、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1、结合自身的经历,探究风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影响。

2、学习制作风车,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1、你知道风的哪些事情呢?(散热、助燃、传播花粉、发电等)。

2、风对人们有什么害处呢?(沙尘暴、台风等)。

3、我们能不能治理沙尘暴呢?(植树造林)。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2、到户外玩风车。

小学品德教案篇九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感受他们生活的不便。

2、让学生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范例,从而敬佩那些付出了比正常人更多努力的残疾人。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参与自己所创造的残疾人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调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间接,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和自我感受。

2、能够与同学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

本课为学生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坤洲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及应用计算机课件。

实地考察:走访社区内的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实际体验自己与残疾人的情感。必要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搜集资料:查找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事例及社会普遍问题。

计算机课件:世界激励大师約翰.库提斯光盘。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由于残疾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心中有他人的。

(一)组织讨论: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残疾人,怎样做?

(二)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真诚地帮助他人。

1、布条、拐杖。

2、《张海迪》故事光盘。

3、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活动一: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

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提示来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第1、2小组试着用一只手收拾自己的书包。

第3、4小组用布蒙上自己的眼睛,在教室中走一圈。

第5、6小组扮演聋哑人向其他同学问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你们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在“资料互传递”中认识到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都是可亲可敬的。

1、把自己课前查阅的残疾人的优秀事迹讲述给同学们听。(谈谈在生活中见到的残疾人是怎样顽强地生活的。)。

2、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要赞美这些残疾人?

分小组讨论:你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后,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我做“画中人”,让学生自我反思,换位思考。

1、先分小组,选出组员做途中的残疾人。

2、其他组员做残疾人的家人。

3、出示76页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扮演角色。

4、如果你就是图中的残疾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活动四:召开“爱心工程金点子竞标会”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出主意,想办法。

1、请同学们就前面提出的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

2、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不能实践的“金点子”写下来,交给有关部门。学生分组行动,实践自己的“金点子”,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献爱心。

3、验收“爱心工程”。由“工程负责人”以不同形式汇报工程实施情况(表演、活动随笔、录像、请被帮助对象讲述)然后评选出“优秀工程”和“优秀工程师”。

引导学生利用报纸、杂志、络等载体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学会收集有用的信。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一

1.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2.了解公益活动,并能列举出几个公益活动。

3.明白“志愿者”的含义。

请几个学生把教科书第78页的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改编成一个小剧本。

1.导入。请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剧本《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

2.全班交流。教师以问题引导;“从课前读故事和看同学的表演,能不能说说故事表现了出租车司机的`什么品质?”

1)“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抗击非典人人有责的责任心,为他人负责——锁上后备箱、给急救中心打电话、留住客人、劝行人绕道而行、自动隔离。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肠——主动提出替客人负担在北京的花销。)。

2)让学生从反方面去想,“要是这位出租车司机没有留住这位客人,会有什么后果?”

3)教师小结“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有一颗高尚的心,正是他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观察交流。

(1)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79页上的三幅照片,读一读照片说明文字,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你看见过这样的活动吗?有没有参加过?如果参加过,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这些活动都被称之为“公益活动”。

(3)教师出示“青年志愿者标志”或是请学生看教科书第80页,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标志的含义。(不必求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是爱心、热心、真情的奉献;作为一名公民,不能心里只有自己,还要时刻准备着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4.教师总结。总结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去采访一名志愿者,听听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心声。

2.读教科书第81页上的阅读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二

1、进一步学习采用访问的方法搜集信息。

2、了解“四大件”的变迁及其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

3、初步形成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1、在课前,教师应当让学生访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社区里的老人,问问他们: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问问爸爸、妈妈:20年前被大多数家庭认可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长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以及当时普遍家庭的.收入情况,现在的“四大件”又是什么。

2、教师要适当的了解过去和现在“四大件”的变迁,特别是现在的“四大件”,看看都有哪些说法。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新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是你们知道在新走过的半个世纪中,你们自己家里都发声了怎样的变化吗?我们的小伙伴小文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自己的家人,小文的家人讲述了生活中‘四大件’变迁的故事,让我们一看小文的采访结果吧,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56页。”

2、阅读与讨论.请同学看看课本上的图,说说在小文的爷爷、奶奶年轻时,以及20多年前,家里的‘四大件’分别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四大件’是家庭生活中必需的耐用品。

3、自由讨论。“课前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你们访问一下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调查自己家里‘四大件’的变迁,下面同桌之间或是在小组里面先交流。”请学生说说调查到的不同时期的‘四大件’是什么,当时家里用了多久的时间买齐了“四大件,花了多少钱。教师板书:

我家“四大件”的变迁。

生活年代我家的“四大件”买齐“四大件”

花费的时间花费的金额。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从‘四大件’的变迁,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这些年来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可是变化程度有多大,我们就需要用数字来描述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教科书第57页豆博士的话,你能明白吗?请同学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算一算最近20年来,在你家的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把课上学习的内容讲给父母听。在父母的帮助下,算算最近20年来,用来购买食品的消费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是多少,有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想一想原因。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三

(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

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经线、纬线和赤道;大洲和大洋;美丽的地球村;世界上的国家。

2课时。

第1课时。

一、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1、展示缩小的地球仪。

2、学生读文中第一段的文字,理解意思,回答问题:

你从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

3、学习经线、纬线和赤道。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地球仪来进行探究性学习。

4、从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所处的位置。

二、学生一条龙式读有关小资料。

然后同学们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订正所学过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记七大洲、四大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识。

二、了解地球村。

[1]“绿色走廊”

[2]“珠穆朗玛”

[3]“亚马孙平原”

分小组活动,从书上找出地球之最和风景图片,来增加同学们的印象。

[1]撒哈拉沙漠。

[2]安赫尔瀑布。

[3]珊瑚礁——大堡礁。

三、同学们打开书104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四

老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官科的保护;这节课,我们再来讲讲内部器官的保护。(出示课题)。

(1)为什么要保护骨骼?

a骨骼的作用:骨骼是身体的支撑,像盖房子的墙与柱子;

b重要性:医学上讲人体有两大痛:骨痛和神经痛。骨折,使人走不了路,干不成活,生活不能自理。

(2)如何保护骨骼?

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b老师讲: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保护好脊柱);

c我们还要多喝牛奶。(补钙,多晒太阳);

d注意安全,不乱闯红灯。(防止骨折)。

(3)看书复习骨骼的保护。(书上p8页内容)。

(1)为什么要保护肠胃?

a肠胃的作用:听《种子的旅行》故事及《食物的旅行》书上p11页内容;

b重要性:肠胃的消化作用。

(2)请学生讲该如何保护肠胃。

a吃饭不要吃多,导致积食;

b冷热搭配;

c坚持吃早餐,预防胆结石。

(3)做选择游戏:胃喜欢谁?(书上p9页内容)。

(4)现场发头饰表演《食物的旅行》。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五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

(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

(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2)北极黄河站建成。

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二、讲解。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认识地球经历漫长过程。

(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地球是个球体。

三、讨论麦哲伦环球航行。

四、师生共同讨论96页问题。

五、作业。

(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2)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3)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六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体验和喜爱之情。

2、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注意安全。

1、启发儿童收集、整理春天的图片及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并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我和春天”作品展。

2、儿童制作春天的花、树和蝴蝶等。

3、引导儿童互相交流和欣赏春天的.作品,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成功的乐趣。

启发儿童用画笔绘或用彩纸、植物、废旧物品等做成各种春天的景象,来为春姑娘打扮、装饰。

三、春季游戏坊。

引导儿童分组负责在教师里布置各种游戏角,开展各种与春天有关的游戏。

引导儿童利用假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化装,开一个有趣的纯日舞会。

儿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有关春天的说唱游戏。

1、学习春天的儿歌。

2、学习用动作模拟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儿童通过讨论、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春天常见的疾病及其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七

1.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

2.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3.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

教师可以与学校少先队联系,配合少先队展开手拉手之类的活动。

参见46~47页。

1.导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强调教科书中呈现的是两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因为它们都非常真实,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感情。

2.阅读与思考。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2页的文章。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要点:感受和体会人们在援助行动中普遍的、没有国界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性别、不分健康与残疾。

3.阅读与思考。请学生阅读“瑞恩的井”一文。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总结。

1.在学生朗读时。可以为烘托气氛准备一些背景音乐,如《让世界充满爱》。

2.可以将这一课的学习与少先队或班级活动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做好记录。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八

1、丰富对学校周围地区的认识。

2、通过各种调查结果,锻炼和提高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3、体验合作的力量和乐趣。

1、拟定汇报的步骤,并告知各个小组的汇报员。

2、提醒各个小组的汇报员按照汇报的步骤,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3、为学生画草图准备一些纸张。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中44页的;谈谈几天来分工合作,进行调查,有些什么感想;交流调查的结果。

2、小组发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所得。汇报工作由汇报员完成,小组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3、调查记录。教师肯定各小组的调查,再次强调调查结果对完成学校地图的重要性。请学生看书45~46页,学习怎样自己的记录。还可查过女士绘出草图。

4、教师小节。

5、布置作业:完成书47页的`“我们的记录”,请家长看“我们的记录”,并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学品德教案篇十九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课件。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该做什么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找找岗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933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