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8:33:09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8 18:33:09     小编:HT书生

教案的编写还需要灵活性,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教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一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前三小节编写一段。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

画图——几个泡泡,看到画你想到什么?

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这就是幻想、是想象。想想越丰富、越奇特越好,与众不同最好。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欣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充分说,教师语言渲染)

1.a.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指名读——校正字音(2人)

c.齐读,想:你认为我哪个地方想象最神奇?为什么?我想干什么?

2.想象:桃树枝上有什么?

动作演示理解:悠荡(师领读第2句,学生动作表演)

3.出示句子比较: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

b.怎样才能读出桃树枝在风中轻盈、柔软、飘逸的感觉?(“悠”字拉长音)

4.播放视频(布谷鸟的声音),想象:布谷鸟的歌唱仿佛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第三句——师渲染气氛——齐声美读

5.齐读本小节。

过渡,引出课题:春天是美好的,我的心情是愉悦的,作者的想象真是神奇,我的愿望是美妙的,谁能帮我为这节小诗起个题目——我想。(板书课题)

我的想法不仅这一种,我还有其他想法——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上。

谁来读这句,说说我第二个想法?我的脚丫已经变成什么?

2.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我想干什么?

生发挥想象说说,相机出示第二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柳树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小脚丫,贪婪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理解:湿软汲取甜美

3.结果怎样?出示第三句——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4.想象: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在篷帐下你们会做什么?

模仿第一节美美的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又有了想法,看我第三个想法——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指名读。

2.长了眼睛的风筝看什么?引导用句式:看()多()(口头仿说诗歌)

引说:望呀,望——(展开想象想一想,说一说)

3.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齐读第三小节。

4.诗中你能看到哪些表示看这个意思的词语?望,瞧

1.春天是那么美好的,我们的愿望是那么美妙,请拿出笔来,像我这样写下来。

2.交流评议。

1.我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我要把它们一吐为快与你们共同分享,自读第五节

2.指名读,说说:我想飞到遥远的地方,那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美好的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梦想与现实之间,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又写到——齐读第五节。

1.总结:作者通过奇异的构思,神奇的想象,凝练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诗歌这种文体,借助诗歌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赞美美。

2.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全文。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二

1、认识本课生字5个,积累词语7个,句子2句。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教育学生从小要说诚实的话,做诚实的人。

1、认识本课生字5个,积累词语7个,句子2句。

2、正确书写字词。

3、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说诚实的话,做诚实的人。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2、注意不同人物应该有的不同语气。

多媒体工具

活动一

1、别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名人的故事。

2、起读课题,有问题则提出。

如:

谁怎么想就怎么说?

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活动二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步感知,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完成填空:()小时候,特别喜欢()。注:可以结合引入的内容。

(3)学习生字:寓注意下面的笔画。

3、学习词语

(1)分析生字:显:显示,显眼,显露,明显(组词)

佩:注意笔画。诵,则,训:认清字型。

(2)读词语:寓言作客显露才能朗诵原则流利佩服教训争辩

(3)小组分角色读三小节,小组比赛汇报。

活动三

1、学习第2、3节

2、回答问题,出示句子:

(屠格涅夫朗诵得很流利,也很动听。)

(大作家听了屠格涅夫的话很高兴,也很佩服。)

3、学习第四、五小节:

(1)自读两小节

(2)完成填空:

听了妈妈的指责,屠格涅夫不服气地大声争辩()。妈妈()。

比较句子:屠格涅夫不服气,大声争辩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我不想说假话。

答:诚实的人、怎么想就怎么说的人。

答:我错怪儿子了、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儿子说得不错呀。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三

一、学生读给老师的一封信,导入新课。

师:我这里有一位同学最近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在征得这位同学同意的情况下,请他读给我们听一听。

生:读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讲给他们听。今天我们就和这位同学一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说明这次习作是来自学生的需要,学生愿意对老师吐露真情,而且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二、指导学生审题。

师:各自默读习作提示,想想本次作文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生默读习作提示。

师:说说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生: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文章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

生:对谁说,由自己定,习作内容应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生:写时要注意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生:写后读一读,不妥当的地方认真加以修改。

〔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习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三、指导选材。

师:根据习作题目要求,想想自己给谁说,说些什么话。

1.各自思考。

2.四人一组,相互说说,自己给谁说,说什么内容。

3.指名说说。(范围尽量大些,以便打开学生的思路。)。

生:我想给校工刘爷爷说,他每天为我们打扫卫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

生:我想给老师说,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感动。

生:我想给妈妈说,她在家把我当作小公主,不让我做家务,令我不满。

生:我想对爸爸说,他在家限制我做开心的事,叫我失望。

生:我想对交警叔叔说,他在烈日中坚守岗位的高大的形象,让我至今难忘。

四、指名口述作文,集体评议。

1.在刚才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想想选择什么具体的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小组内口述作文,相互评议。

3.老师在巡回指导的基础上,指名一个同学口述作文,然后集体评议。评议的重点,一是选择的事是否典型,二是能否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指名口述。

5.集体评议,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生: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了自己对爸爸做法不满的思想感情。

生:刚才这位同学把爸爸喝完酒回家后的神态描写地维妙维肖,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生:爸爸对你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地不够,如果你了解了爸爸的工作,说不定,看法会发生变化呢!

生:正像刚才的同学说的一样,如果写写你爸爸的工作,你不仅不会抱怨爸爸,还会为有这样一个爸爸而感到自豪呢。

6.经过评议,让同学们形成下面的共识,教师板书:

(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典型的事例要具体,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四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

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

1、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三、认读和抄写词语。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四、巩固练习:

背诵《我想》。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五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3、在对话栏中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课上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结束了第三专题的第一板块“古典的乡愁”后,我们进入了第二板块的学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想北平》。在初中我们已经结识过老舍先生,因此,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请你谈谈你了解的老舍。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_”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解题:

1、“想”。(标题的“想”为什么不换成“写”?)。

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文章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但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2、“北平”。(学生研读1—3节思考,作者笔下的北平是怎样的北平?他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从1—3节中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是“我的.北平”(第一节);“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等(第二节);“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第三节)。

三、研读课文4—6节,回答问题。

1、“写什么”

写什么(作者笔下北平的特点)动中有静。

(4—6节)布局合理。

贴近自然。

2、“怎样写”

(1)衬托手法:

巴黎热闹——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美国的橘子——北京的玉李。

(2)语言特点:幽默诙谐,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等蕴含极其深刻思想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举重若轻的功力。

3、“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难:“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的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有味道了,因此,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表达“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六

1、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 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背诵《我想》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3.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戍边将士誓死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透过《从军行》,了解盛唐边塞诗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直接出示题目,简介边塞诗。(一)我们今天要学一首古诗《从军行》。题目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这是一首边塞诗。(二)边塞诗: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李颀、岑参等。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从军行》是一首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三)盛唐边塞诗的特点: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二、初读古诗,了解作者。(一)听范读,初步感受古诗的情感和节奏。学生跟着录音朗读古诗。

(二)了解作者。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后获罪被谪岭南,又被贬至龙标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三)抽读《从军行》,要求读出古诗的节奏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一)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1.理解地名。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2.理解其他关键词语意思。

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穿:磨破。

终不还:誓死不回家。

(二)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结合注释,说一说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意思。(青海湖上满天皆云,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玉门雄关)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诗人将玉门关外开阔荒凉的景象展示了出来。一个“孤”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以及对玉门关内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什么意思?(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盔甲,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敌人,他们将誓死不回家园!)从后两句中我们体会到将士的什么感情?(从中体会到了守边将士不畏艰险、奋不顾身、誓死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总结课文主旨。

从军行》通过描绘边塞地区开阔荒凉的景象,表达了戍边将士奋不顾身、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

五、拓展,加深学生对盛唐边塞诗特点的感受。

(一)《从军行》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二)拓展几首著名的盛唐边塞诗,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六、布置作业。

(一)练习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二)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共七首,搜集王昌龄所写的另外几首《从军行》,读一读。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八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牛顿,共同学习《苹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课文读通顺?生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认字表、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生2:还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读课文时,要看准了再读,不能随便添字,漏字,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后,开始讨论汇报:自己读明白了什么?

2.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1)现在,老师已经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套生字卡片。请你们先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把这些生字读准。(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活动的情况。(3)检查生字:老师可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教师及时评价。

(4)做游戏巩固生字。

具体操作:黑板上画有一棵苹果树,树上贴着许多苹果,苹果的背面藏着生字,学生抢着读生字并组词。

(在识字过程中,“秘”和“密”在口头组词时有难度,教师应适当点拨,拓宽学生思路,除“秘密”外,“秘”还可以组“秘书”、“秘方”、“秘诀“等。“密”可以组“密码”、“密切”、“严密”等。)。

三、读好课文,深化感悟。

1.认识了生字,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请自由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想办法解决。4.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5.看了牛顿的表现,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对好奇的问题或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自问自答。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能回答的,让学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走出课堂,想办法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九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一课时

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

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着名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

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

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七、总结,布置作业

1、补充采蜜本。

2、继续阅读儿童诗。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旅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总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华沙、检阅的资料。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图片,(观看)谁能告诉大家这是在做什么吗?(学生回答——国庆阅兵)。在这一天呢,许多的游行队伍都要接受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答——祖国真伟大、我很自豪……)对,确实非常壮观,我们都要为祖国感到骄傲。

2、那这幅图呢?(出示图片)这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体会“检阅”一词的意思。(检是检验,阅是观看。检阅一般是指一支队伍的最高首长对他的队伍举行隆重的检验仪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生字词。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标出本课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请同学朗读课文,再读课文的过程中纠正错误的读音。

(2)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朋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吗?”

a、出示生字。

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

(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起来读)。

b、识记字形。

大家都这么棒,已经会读这些生字了,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呢?同桌相互说说。全班交流。交流难记的字。

“俱”右半部分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

“博”书写时左小右大,和“搏”组词区分。”

“截”注意正确的书写笔顺,和“载、栽”对比识记。

“慕”书写时上小下大,重点指导下面的部件,下面是心的变体,不是小。

“席”里面不是草字头。

“纠”和收一起记,自主观察,提出疑问,相互提醒。

a、换一换:博—搏默—墨棒—捧羡—羔慕—幕席—度。

b、减一减:俱——具伍——五。

c、拆合识字法:鸦默棒禁众。

d、归类识字:截、载、栽。

(3)检查认字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重点指导:翘舌音:拄众后鼻音:洪队伍:“伍”读轻声。

(4)理解新词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会读这些词语了。那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都停止鸣叫,形容很静。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淹没:盖过。

三、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1、师: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指名回答,教师表扬回答的学生。(文章讲述了在波兰国庆检阅式上,一队儿童队员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检阅时,他们的队伍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喝彩的故事。)。

2、文章的题目是检阅,那么围绕检阅讲了那两件事情呢?

引导学生回答:准备检阅、检阅时。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一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

3.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歌曲激趣: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录像带,由学生介绍展示青藏高原的相关内容,激起下一步学习的欲望。

2.指导自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意、梳理脉络、品味语言。

3.情感教育:通过学习资料袋,体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拓展思维:讲述课文内容,讨论峡谷发现的重大意义,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学习科学家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

1.教师准备:歌曲《青藏高原》的录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读准字词。搜集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资料。

1课时。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在学习之前我们先跟随歌曲去领略一下青藏高原那神奇的风光。

2.学生观看录像。

3.师: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对青藏的认识。

设计意图:由大家熟悉的青藏高原入手,通过歌曲录像、图片和自我展示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二)指导读文,理解语句。

1.学生自读后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大峡谷的,找出相关句子。

3.讨论:

(1)“咫尺为邻”是什么意思?

(2)“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中为什么用“堪称”而不用“”号称?

(3)文中“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都带有引号,为什么?

(4)课文中有几处用到了“从…….到……”句式,它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说九个垂直自然带“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猛烈地画卷”?

设计意图:教师设疑,给出学习目标,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效果远好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三)学习资料袋。

1.师:让学生看资料袋的图片,告诉我你们的第一感觉。

2.师:请大家齐读资料袋,了解科学家对大峡谷的探索过程。

3.鼓励学生据资料袋的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大峡谷的发现和探索过程加以说明。

4.师:谁能告诉我你们心中的感想?

设计意图:“资料袋”中介绍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其中的文字,观察其中的图片,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感受和学习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四)拓展思维,口语训练。

1.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为我们讲述一下文中所介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2.组织发言: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以外,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3.讨论: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什么重大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口语练习,二是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三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学生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二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三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多媒体显示)正如歌中所唱,枝繁叶茂的树木用绿色装点着人们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树倒在人类的刀斧电锯之下。台湾作家王鼎钧就曾对一棵树的命运,慨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那树》(多媒体显示)。

二、简介作者、作品(多媒体显示)。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1925年生,山东兰陵人。1949年后到台湾,出书近40种,擅长散文、评论、剧本、小说。尤以散文见长,他的散文富有思辨性、哲理性、审美性,有着作家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领悟。

三、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1.把握课文内容,感知那树的形象。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检查预习情况掌握字词(多媒体显示)。

五、朗读课文(多媒体显示)。

六、理清思路,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

(一)提问:那树的生命经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按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现时的大树。

(二)学习第一部分(早期的大树)(1—5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这一部分写了树哪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树的什么品格?

明确:三方面的内容:生长环境、外形、对人类友善。

(多媒体显示)树的品格:坚韧顽强、富有爱心、无私奉献。

(三)学习第二部分(近期的大树)(6—8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大树生存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体现了树的什么品格?

明确:矛盾:大树与外界环境的冲突;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树的品格:无私奉献、忍辱负重、胸怀豁达。

小结:从对这两部分的学习后,我们可以评定(多媒体显示)这是一棵通人性、讲人情,不见其利己,只见其利他,甚至有某种特殊神性,自久远的年代以来静静地、默默地庇护造福人类的大树(多媒体显示)。

(四)学习第三部分(现时的大树)(9—11段)(多媒体显示)。

提问:这一部分写了有关那树的多少件事?树最终有什么样的结局?

明确:四件:醉汉驾车出事;电锯锯倒树身;清道妇讲述蚂蚁国的故事;挖树根,平路面。

结局:惨遭杀戮。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四

师:同学们,还记得九单元课文我想吗?让我们一起背背吧!

师:《我想》这篇文章充满了想像和幻想。这是一篇,大人写给我们的诗。诗歌除了这样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吗?谁来发挥想像大胆猜一猜。

生猜毕

师: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像。现在老师带给你们了一首诗歌。请自己去读一读看一看,这首诗歌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ppt出示诗歌《认错》

师:谁来所以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字体大小变化)

师:字体大小的变化也在暗示我们声音的变化啦,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歌。

师:你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真能干,你已经从声音的大小中,猜到了,这首诗歌的名字它就叫《认错》。

师:刚才我们所发现的都是字的.变化那你觉得自还可以怎样变呢?我们再来猜。

生猜毕

生回答

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读

师:在这些有趣的诗歌里,除了字体能变化,还有什么可以变化?

ppt出示图

师:你们瞧这些由文字组成的图形。不仅文字本身在告诉我们内容。连他所组成的形状也在传递相同的意义。这种像图画的诗歌我们就叫它图像诗。

师:接下来你想先去看哪一首诗歌。(生选择)

师:你瞧,我们右边的图,它就是一直在丛林中飞舞的蝴蝶。这样的诗歌你喜欢吗?

师:边读边想像,你看到这只蝴蝶在做什么?(生想象)

师:能带着你的想象再读一读这首诗歌吗?

(生互动,讨论,分享)

师:带着你们对诗人想象力的钦佩再读这首诗。

师:接下来这首诗特别有意思,你们瞧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学生猜想。

生根据图猜测

师:同学们猜测了这么多。它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这是一个被瞌睡虫坑害了的小朋友。你瞧他多有意思,谁再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图像诗就是这样的有魅力,它可以让我们不通过文字,仅通过图也可以了解这首诗歌他写的是什么?而且它能让原本规规矩矩的文字变得,很有趣,很有活力,这便是它的特点。

三、拓展学用

生大胆猜测,并给出理由。

师:你们可真能干,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天鹅》。你们瞧,图像诗就是这么的通俗易懂。哪怕你根本就不认识这些文字,也能读懂它。

师:既然我们已经展开想象,那我考考你们,如果我让你写一首诗歌,名字叫做《消防队长梦中的金字塔》,你会怎样用图像诗来写呢?注意哦,这可是消防队长。

请学生自由发挥。完成图像诗,展示。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图像诗吗?我这有两本书推荐给大家。一本是林芳萍的《爱画画的诗》,一本是林世仁的《文字森林海》,下课以后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瞧瞧这些诗。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五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感受“照射、发射、散射、反射”的区别。

掌握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生预习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字词课件。

1课时。

一、引入。

指名读课题,回答:神奇的光指的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领略激光的神奇。

二、新课。

(一)检查预习。

1.你能准确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吗?

目眩暂时轴承灼伤。

2.认真观察以上生字,提示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并对准生字正确写一遍。

3.区别形近字组词。

(二)正确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预习不熟的自然段。

2.四名同学按内容连起来朗读一遍课文。

3.划分段落。

轻声读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看看这篇课文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有小标题)。

5.根据小标题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在我们通读课文后要了解内容要查阅相关资料。

四、作业。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六

1、认识文中13个生字,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第三节再续编一段。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我们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好,课堂上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能够联想到许多美妙的景色,学生也都有一定的评价能力,老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小诗的美,并试着续编小诗。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大家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画一个东西。(老师和学生共同在空中画了一个圈)你们猜一猜我们刚才画了一个什么东西。

(上课伊始,教师用形体语言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项任务,学生的积极性马上上来了,并且学生放开了思维,激发了学生想像的兴趣,为新课开了一个好头)

师:你们在上学之前和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梦想,讲给大家听听。(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想像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可以展开我们想像的课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我想。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师: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用你们那智慧的笔记下你们的问题,留下学习知识过程的痕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直是这个班级的教学特点。)

2、把你记下的问题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你们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4、师生共同提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全班共同解决重点词语。

(老师用这种方法了解了学生的合作收获,尊重了学生主导学习)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一遍课文,到小组中讲一讲,你自己读了什么?在读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学生提到的重点问题。

3、师:这首美丽的小诗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马上练一练,一会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我们大家都是评委。

(这项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先练再读再评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

4、尝试背诵

四、放飞想像、拓展延伸

1、师:把你的想像写下来,可以仿照第三小节续编,也可以不用仿照,自己写。

2、师:把你们的美好想像用你们最美的声音读出,把想像的翅膀放飞。

(让学生仿照续编这首小诗,是本文的要求,但老师并没有完全让学生仿照第三小节来续编,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这样学生就不受任何约束,充分发挥想像来续编,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新奇感。注重了不同兴趣的培养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3、把今天写的小诗写进你的日记中,回到家中给父母读一读。

我想语文教案经典篇十七

1、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通过借助生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俱乐部、棘手、鸦雀无声、洪亮”等词语。

2、在朗读练习中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4、通过想象、朗读和移情体验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心灵以及残疾儿童的自尊自强积极的人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初步感受“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课件等。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知课文。

1、出示:“检阅”——齐读。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2、欣赏国庆xx周年阅兵式。

介绍背景知识:20xx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几十万军民参加庆典,中央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队伍。(画面定格,配上字幕:阅兵——国家民族的盛典阅兵——军人向祖国的汇报)。

3、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

(1)引: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呢?(队伍中有一位拄拐的队员,随机理解“截肢”)。

(2)就在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检阅》,去用心体会那份感动吧!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a、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b、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

2、小组交流。

3、读准生字字音,认读词语:

(1)课件出示我会认:俱博鸦截伍默局棒羡慕禁席众纠。

(2)课件出示我会读:博莱克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观众纠正俱乐部主席台鸦雀无声情不自禁(带读字:拄拐走路声音洪亮)。

4、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这是一次怎样检阅?

课件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些什么人?(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

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1、出示重点句,引导质疑。

(1)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人?(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2)引导发现: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3)质疑过渡:难道只有儿童队员的队伍最整齐吗?

让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用心去体验,他“棒”在何处?(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自信,又那么精神。)。

2、走进博莱克。

(1)课件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介绍给大家?

(2)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呢?点拨:此时此刻,他忘记了自己——他也忘记了自己——他只记得自己——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3)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a、同学们,为了这次检阅,你知道博莱克和队员们练了多长时间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再读(课件出示)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

(出示课件)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5)指导感情朗读。

自信、坚强的博莱克真让我们佩服,让我们再次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6)朗读深化。

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随机指名读。

(7)真诚的赞美、如雷般的掌声都传到博莱克的耳朵,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

3、走进儿童队员(简略处理,以做铺垫)。

小结: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用心感受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

四、小结巩固,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土隹截”。)。

五、作业布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2781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