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弹性大班教案(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0:24:16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8 20:24:16     小编:笔砚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而编写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文稿。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这些教案可以激发你的教学创意和思维方式。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一

设计理念:

西瓜是平湖的特产,幼儿很熟悉。而活动《数西瓜》主要是引导幼儿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的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数为一对,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用西瓜贯穿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初步了解10以内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2、激发幼儿参与计算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重点: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难点:了解10以内单双数间隔排列的规律。

活动准备:

1-10数字每人一套,西瓜图片(小圆片)若干。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单、双数的的意义。

1、小朋友,老师说几句话,说对了,你们就说“对”,说错了,你们告诉我应该怎么说?

2、教师说:“奶奶有一只手”(双)“拿着一个篮子”(对)“上街买了一只鞋子”(双)“又买了一个西瓜”(对)“一个帽子”(对)等。

总结:在生活中凡是两个两个成对出现的东西就叫它双,如一双鞋、一双筷子,一双手,有的东西可以是一个一个成单的,如:一个西瓜、一个篮子,这些东西可以是单个的。

二、区别单、双数。

(一)认识单双数。

1、幼儿拿出“西瓜”,两个两个配成对,请幼儿讲述摆放的情况(幼儿:我有5个西瓜,有一个没对儿,我有8个西瓜,都配成对了。)教师将幼儿的配对情况按顺序演示出来。

2、总结:“象这样的数2、4、6、8、10表示的东西都是成双成对,这样的数叫双数,1、3、5、7、9叫单数。

(二)感知单双数的间隔排序规律。

1、幼儿把1――10数字按顺序排好。教师指令,幼儿翻数字。

2、教师引导幼儿翻出卡片中单数,在翻出卡片中的双数。

3、怎样才能翻得又快又对呢?(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操作的,感知积累1---10中单、双间隔排列规则的经验。)。

三、幼儿游戏,练习区别单数、双数。

1、游戏“扮西瓜”。

玩法:教师抽出10以内任意一张数字卡片,如是双数,幼儿用手做小西瓜,如是单数,幼儿用身体做大西瓜。

2、寻找单、双数。

教师:“小朋友找找,你身上或周围的东西,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

大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判断,为下一步作铺垫。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西瓜进行配对,幼儿在操作中,自由探索。教师再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幼儿容易理解单、双数。

通过自己操作,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

幼儿的天性是爱玩的。通过游戏,使幼儿在快乐、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二

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屈,老师。教,案,网”(你们听好了)“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教师小结:听明白小狗的话了吗?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幼儿操作: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自行车打气,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推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老师讲解后幼儿操作。

5、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但是,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们感觉,对大班幼儿来说,内容多了一些,尽管活动的前半部分,我利用各种弹性物品让幼儿充分感知了弹性物品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并且知道了弹性可以再不同的物体上都能找到,也基本理解了弹性的特质。但是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利用铅丝让孩子们进行弹性物品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制作弹簧的铅丝弹性度不够,不能充分的展现弹簧的特征;二是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如何绕?怎么绕?搞不清楚,原因是:作为弹簧本身就有许多的知识点可以给孩子们讲解,其实弹簧本身就能作为一个活动来展开,从而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制作弹簧的过程中认识弹性,理解弹性物品。

本次活动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是总体来说,孩子们对于最后的作品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的让他们利用相关的材料制作出更有创造性的东西。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三

本堂课气氛活跃,孩子兴趣很浓,达到了活动目标,但对于弹性的极限没有阐释清楚,以后备课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小百科:弹性是一个物理学名词,与挠性相对,在物理学和机械学上,弹性理论是描述一个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或发生形变。弹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有联系但是截然不同的意义。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四

1、发明物体的弹性(能变形、还能恢回复复兴状),相识弹性在生存中的应用。

2、学惯用铁丝在筷子上环绕纠缠铁丝的技巧。

3、能用较完备的说话表述在他摸索中的发明和感觉。

质料1:皮筋、松紧带、吝啬球、海绵、尼龙袜、弹簧(每组一份)。

质料2:橡皮泥、铅丝(细铁丝)、硬纸板做的小丑头、小动物优等、圆筷子(或粗细恰当的圆柱体环绕纠缠铁丝用)。

1、出现质料1,引起幼儿爱好。

请幼儿玩玩桌上的工具,感知发明弹性。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明了什么?(提问一些幼儿,让幼儿表述本身的发明和感知)如:拉皮筋会变长,放手又酿成本来的样子;捏捏气球,会扁下去,放手又兴起来等。

2、幼儿再次举行操纵(请幼儿换着玩一玩,对每个工具都拉一拉、幼儿园教育随笔捏一捏、压一压)。

3、弹性的操纵,引诱幼儿在生存中探求。

你寻常见过什么操纵弹性的物品?有什么用?

(凭据幼儿的答复,或增补或富厚。如:沙发、席梦思床垫用海绵和弹簧,坐躺着舒适,夹克袖口、弹跳床、自行车轮胎、弹簧称、拉力器、弹性玩具等,弹性的工具真有效。)。

4、幼儿制造弹簧小玩具。

(1)出示克己的弹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儿爱好。

(3)幼儿玩一玩克己的弹簧小玩具。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五

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

活动准备。

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

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

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

1、(出示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蜜蜂、蜻蜒、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

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

(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

都叫昆虫。)。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

(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

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

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

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

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

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

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

(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

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

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常见的昆虫。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

2、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进一步积累昆虫方面的经验。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具:昆虫的视频,各种昆虫的图片、标本。

学具:蝴蝶、七星瓢虫、蚂蚁、蜘蛛的仿真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故事《蝴蝶飞飞和苹果树》。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较短。

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标本和图片。

1、这里有一些标本和图片,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提问:你认识它们吗?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瓢虫、蚂蚁、蜘蛛,认识名称。

提问:说说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3、引导幼儿观察蝴蝶,对比瓢虫、蚂蚁、蜘蛛,比较哪个是昆虫?

小结:昆虫有六条腿、两对翅膀。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一节一节的。

三、活动分享:

1、观看昆虫的视频。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见到的昆虫。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昆虫?长得什么样子?

四、尝试进行分类:

1、提问:数一数有几只昆虫能除害?它们分别是谁?

2、教育幼儿爱护益虫、保护环境。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大胆向自己的同伴讲述。

(幼儿教育)。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木制实物。

活动过程:

1、提问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个关于树的节日吗?(3月12日植树节)为什么要种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树的作用》。

2.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3.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ppt,引导幼儿讨论树的作用。

教师小结:

(1)净化空气: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清新。

(2)美化环境:树木可以把环境打扮得很漂亮。

(3)减少噪音:树木可以让噪音减少。

(4)挡风固土:树木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树的根可以稳住泥土松弛。

4.认识常见的木制品。

教师出示木制品实物(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教师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制品,都是用树木制成的,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5.了解保护树木的方法(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给树浇水、给树施肥、给树修剪枝丫、给树防蛀防冻等等……)。

6.教师评价总结。

7.活动延伸:

观察周边的环境,与同伴、爸妈、老师分享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七

1、通过操作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对探索科学现象感兴趣。

2、知道弹性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八

科技在孩子的环境周围无处不在,幼儿生来就对其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感兴趣,能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所渴望的。科学活动“弹性世界”就是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弹性物体的特性,探索其中的奥妙,揭开弹性世界的谜底,从而激发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并体验创造的快乐。

1、培养幼儿对弹性物体的兴趣,了解弹性物体的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寻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经验迁移应用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1、幼儿园准备的材料:松紧带、橡皮筋、橡皮泥、海绵、弹簧秤、砝码、兵乓球、塑料球、木球、毛线、纱线、编织绳、积木等。

2、家长和孩子共同材料:合金钢线一条(长约30厘米,制作弹簧用)、铅笔、带一根弹簧的圆珠笔、树杈、橡皮筋、合成皮革一小片、硬皮纸盒、胶带纸、彩笔等。

3、教师事先了解有关弹性的知识背景(附后)。

一、看一看,试一试。

给幼儿各种材料,教师简单介绍操作方法,然后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观察比较不同的物品在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现象。

1、将海绵、橡皮泥、积木分别用力捏一下,再松开手来,看一看它们发生的变化。

2、分别拍兵乓球、塑料球、木球,仔细观察哪一种球跳得高。

3、分别将编织绳、毛线、松紧带拉一拉,看一看哪根有变化。

4、用弹簧秤挂上重物(砝码),再取下,观察弹簧的变化。

二、想一想,答一答。

1、为什么海绵捏扁之后改变了形状,而手一松开又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

2、为什么兵乓球、塑料球一拍就能跳起来,而木球却跳不起呢?

3、为什么松紧带能拉长,而其它线却拉不长?

4、为什么弹簧秤挂上砝码后会被拉长,取下后又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三、看一看、说一说。

观察图1,同样一个皮球,轻轻拍球和用力拍球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观察图2,为什么拉满弓的箭射得更远一些?

观察图4,用过大的力拉弹簧,使弹簧变了形,为什么弹簧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四、做一做、玩一玩。

1、拆装圆珠笔:教师可先示范一遍。让幼儿将带有一根弹簧的圆珠笔拆开,取出弹簧,体验圆珠笔在使用上的变化。装好弹簧后再试试,圆珠笔又变得方便使用了。

3、制作弹弓(见图6):利用树杈、橡皮筋、合成皮革片等材料制作。

4、制作“魔盒”(见图7):利用硬皮方纸盒、弹簧、胶带纸、彩笔等材料制作。

五、找一找、议一议。

六、活动延伸。

在科学角投放充足的材料,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明制造其它有弹性的物品,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能力强的幼儿可让其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并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九

1、幼儿自由探索材料,感知物体的弹性。

幼儿自由玩,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多采用几种材料。

教师小结:有些东西玩一玩,看看这些东西用力拉或压它的时候,它就会改变形状,手一松它就能变回来,这样的东西就有弹性。

1、引导幼儿进一笔感知生活中物体的弹性。

教师:请你倒室外再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比一比谁找得多。

引导幼儿在室外寻找、区分并讲述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

2、讨论弹性和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有弹性?

教师:有弹性的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引导幼儿发现弹性与生活的关系。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弹性,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有弹性的。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一

(一)探索游戏:

1、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认识弹性。

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的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发言。(教师)你们按一按、压一压后发现这些东西会弹回来。

教师小结:一样东西,用了力气压下去和按下去。手松掉后,它又会弹起来,这就叫弹性。

2、请小朋友回头找找自己椅子背后有什么东西(松紧带)请你们去拉拉,发现它会怎样什么道理呢小结:对了,有力拉拉,它变长了,放松后,它又弹回来,所以说松紧带也是又弹性的东西。

3、现在小朋友用压一压、拉一拉、按一按的方法找找身上那些地方和那些东西也是有弹性的。

(皮肤、头发、毛衣、袜子、松紧袖口等)辅助提问:你是怎么发现和感觉到的(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

(二)启发幼儿发现弹性与自己周围生活的联系。

刚才,小朋友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许多东西是有弹性的,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弹性的物品,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去发现活动室时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然后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去掉遮布,幼儿分散活动寻找,给幼儿一定时间找一找、玩一玩)。

1、老师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组织大家一一讲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用拉、按、压、捏、坐、跳、踩等动作感受到的弹性物品。

2、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许多有弹性的东西,有的是拉的、有的是压的、有的是按的、有的是跳的、有的是坐的,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用了力气,所以说都是用了力后,这些东西才会有弹性。

(三)最后请大家到外面游戏场上去找一找哪些东西也是有弹性的。

(带领幼儿到场地上去玩有弹性的运动器具)。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二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海绵、气球、松紧带、皮筋、橡皮、积木、铅笔、袜子、手套、皮球、橡皮泥、弹簧秤、游泳眼镜等。

1、幼儿操作,初步感知弹性。

(1)幼儿玩气球、海绵、松紧带,拉一拉,捏一捏,压一压,看看它们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玩耍,教师巡视,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发现。

(3)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2、幼儿再次尝试,获取弹性的经验。

(1)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不对它们用力时,一松开又会有什么变化?

(2)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3、引导幼儿归纳弹性物体的特点。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这些东西,你们知道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

(2)幼儿思考,自主发表各自的'观点。

教师总结:这些东西真有趣,对它们用力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形,一松开,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弹性。

4、幼儿用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示弹性。

5、联想实际,引导幼儿说说有弹性物体的用处。

(2)这些有弹性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6、物体分类。

幼儿玩桌上的一些材料,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然后帮它们分分家,分别放在桌子的左边和右边。

7、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到口袋里摸出一样东西,放在老师手里不让大家看到,然后用动作告诉大家这个东西是有弹性的还是没有弹性的。

8、小结活动:

小朋友,请你们回去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找到了玩一玩,再来告诉大家。

下了课,请小朋友到你的好朋友身上,到教室里找一找,能不能找到有弹性的东西。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来自屈、老师教案、!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关于弹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动的目标只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初步感知弹性,有些物体所具有的弹性将有待与幼儿长大后再去研究,游戏时教师对乒乓球弹性的讲解只会带给幼儿一种误解。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三

本次活动中,我充分为幼儿创造了条件,引发他们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们平时见过的,玩过的,捏捏海绵,拉拉皮筋,压压气球,通过让幼儿对这些有弹性物、体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从而获得了有关弹性的经验。并结合幼儿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归纳出了弹性的概念。在分类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玩中观察,玩中发现,自然而然的将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的物体进行了分类。活动时,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四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很多的弹性玩具(皮球、拉力器、蹦蹦床等),他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弹性物体的一些特性却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弹性物体》,旨在引导孩子探索弹性在各种物体中的体现,获得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发现弹性物体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活动目标。

1、以弹性玩具为代表,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获得有关弹性物体的科学经验。

2、发现弹性玩具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各类弹性玩具若干(拉力器、弹力球、松紧带、蹦蹦球等);

2、各类非弹性玩具若干;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

4、布置玩具王国场景。

5、设计好的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国的来信,邀请幼儿玩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小朋友自由玩玩具,感知弹性玩具的特点,教师注意适时引导,提醒幼儿观察玩具的变化。

3、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探索弹性玩具的特点。

(1)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玩时你的玩具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自由讨论,如:拉力器拉它会变长,松开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皮球拍它会弹起来……)。

(3)教师小结:当物品受力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特性我们叫它弹性,而有弹性的玩具我们叫它弹性玩具。

4、在原有玩具的基础上投放一部分非弹性玩具,供幼儿自由玩耍,巩固对弹性玩具的认识。

(1)幼儿自由玩玩具,并进行记录。

(2)展示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讨论,找个别幼儿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演示、讲述,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5、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的认识,探讨弹性物品的作用。

游戏:找一找,想一想。

a、找一找,看谁身上有弹性的东西最多。

b、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有弹性,看谁最先找到。

c、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及其他地方,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6、教师小结,启发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弹性用品并把记录下来。

7、让幼儿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弹性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工业、建筑等方面的用途。

然后,引导幼儿一起小结:“弹性的用处很多,生活上、学习上需要有弹性的物体,工业、建筑等行业也需要弹性的物体。”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利用弹性原理,动手制作各种好玩的弹性玩具。

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弹性玩具》,体现了“玩中学”的思想,幼儿在自由玩耍的活动中,充分地引导幼儿玩各种弹性玩具,幼儿在探索各种玩法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弹性玩具的一些特点,而且幼儿在玩中所获得的经验是深刻的;同时,幼儿在弹性玩具和非弹性玩具的玩中进行对比、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形式进行记录,既发展了幼儿的比较归类能力,又使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五

本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弹性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他们很感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践,让他们感知弹性物体的特征,探索弹性的秘密,从而使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六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科学弹性大班教案篇十七

1、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与人们的关系。

2、尝试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重点难点。

利用材料制作弹性玩具。

三、活动准备。

细铁丝、画纸、圆柱体、橡皮泥若干;皮筋、皮球、气球、拉力器等。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会跳的小狗”引发兴趣,了解物体的弹性。

师:“汪汪汪”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跳起来的吗?请2—3人回答。

师:我们听听小狗是怎样回答的,好吗?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身体下有弹簧,潘老师用力把我压下去,下面的弹簧变短了,我就沉下去了,潘老师一松手呀,我们就跳起来,弹簧呢也就恢复原样了。”

教师小结:噢,原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开力时,又恢复原状,这就叫物体的弹性。

2、提供各种材料,让小朋友感知发现弹性。

幼儿操作:拉拉皮筋会变长,一松手又变成原来的样子压皮球,皮球会扁,松手又鼓起来了。

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玩的是什么?是怎样玩的?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小结。

3、弹性的作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也有弹性?这些物体为什么要有弹性?(引导幼儿回忆,举例有弹性的物体,并说说弹性的作用。)。

教师小结:有弹性的物体很多:自行车座垫装弹簧,是为了减少振动;夹子、理发椅子有弹簧是为了方便使用;沙发、床用海棉和弹簧是为了坐躺时更舒服;水龙头开关里有皮垫子是为了防止漏水;弹簧秤用来测量物体的轻重……。

4、小制作“会跳的小人”

师:今天“会跳的小狗”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有弹性的物品,为了谢谢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会跳的小人”送给他们好吗?(出示示意图)。

师: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示是什么意思?第二幅呢?(教师讲解)。

5、幼儿操作。

6、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和“会跳的小狗”跳舞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586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