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者对于一本书籍、文章或者其他文学作品阅读后的心情、感想、体会的总结和表达。它是一种主观的文学评论,可以反映读者对于作品内容及情感的理解和评价。从读者自身的角度出发,读后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吸收所读作品,并能够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可以通过读别人的读后感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阅读启示和观点的碰撞。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挖掘书中的内涵和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读后感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激发大家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爱。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领和技巧,同时也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精彩的读后感,分享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吧。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一
《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名作,分三部《地狱》、《炼狱》、《天堂》。他把这三部诗歌的内容描写的好似中国民间相传的十八层地狱一样。但丁将自己作为主人公,极具幻想地编写了《神曲》的故事情节。
读过《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悲哀,人类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活着的悲哀。我开始矛盾,如果有地狱就会有天堂,既然要人在死掉之后去阴间为活着所做的错事受罚,为什么天使神仙们不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明示呢?错,应该是女娲的错,她在造人的时候就不应该让人类有思维,不应该让人类有“痛觉”跟七情六欲。错的应该是宙斯,他应该在人类知道善、恶、美、丑的时候就将人类灭绝,这样也省得他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气。
然后是《炼狱》,这里的灵魂们也有错,只是程度较轻或是已经悔悟,然后在这里忏悔、洗过。当洗过罪刑之后,上升到天堂。在天堂里有上帝,有天使和善良的人的灵魂。
但丁出身贵族家庭,我想这种悲观的想法是当时的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造成的吧!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人们区分出等级和阶级,而资本的积累过程又将人们划分等级的过程变得更加赤裸、更加恶毒。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二
《神曲》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自一位数学家之手。1934年10月,数学和物理学家王维克凭着自己对但丁和《神曲》的崇敬和热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翻译工作。第一部《地狱》在第二年3月中旬译完,但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一部《地狱》直到1939年2月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断了八年之后,1943年5月,王维克重拾译笔,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译完了《净界》和《天堂》。1948年8月,商务印书馆将《神曲》的三部分分为三册,完整出版。至此,中国第一部《神曲》的全译本终于问世!王维克的译本并未像《神曲一脔》那样,用有韵律的诗歌体翻译,也没有卖弄华丽的辞藻,而是以散文体的形式忠实地叙述了原诗的内容。
几乎与王维克同时,朱维基也开始了对《神曲》的翻译。朱维基是一位上海的诗人,但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不高,他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这个《神曲》译本,先后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和译文出版社多次出版,销量很大,至今仍在不断重印。朱维基的翻译工作大概是在1935年前后开始的,直到1942年初稿才基本完成,最初发表在上海的《月刊》杂志上,以连载形式刊登,但只连载到《地狱篇》的第十三歌就中断了。这一译本正式出版是在50年代,译者在出版前对译文进行了不少修改。朱维基的译本是由英译本转译的,他没有选择与王维克译本一样的散文体,而是利用自己擅长的自由体新诗来翻译《神曲》,译笔自然流畅,但晦涩拗口的句子也时有出现,有时由于缺少注释,会有一些怎么也弄不明白的诗句。另外,此译本虽然与原诗的行数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并不讲究押韵。
“十年**”结束后,但丁作品的译介工作以及对但丁的研究得以恢复。1982年,北京大学教授田德望开始从意大利语原文翻译《神曲》。译者花费了十八年的时间,不但翻译了原文,还编译了大量的注释,其注释的字数达到正文的三倍。田德望的译本为散文体,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译者本人不是诗人还要勉强译成诗歌体,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更何况《神曲》的格律极难,也不容易被译成高质量的诗歌。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三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终于知道原来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是王道啊……神曲分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一听就像是要讲点跟上帝有关的事情。里面讲了很多种罪,类似七宗罪那种。但丁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他所知道的已故名人或同时代的人安排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他们犯着不同的罪,接受不同的惩罚。领导他走过前两部分的则是古罗马的一位叫维吉尔的诗人,也是但丁很钦佩的一位人物。
所以说,里面人物的安排多少也是但丁个人喜恶的表现,也是他所在党派的'表现(佛罗伦萨当时分为两大党派,叫什么记不清了,反正相互之间有竞争跟迫害神马的……)。
最后总结下,虽然整本书看下来没有那么理解透彻,好歹我也看过一回了,就当开开眼,知道个大概。等以后有机会有兴趣了再回来好好钻研钻研。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四
这自然是一部名著,可惜,应该是翻译的问题,读来并不觉得特别好。它本是一部长篇诗歌,翻译过来之后却成了记叙文,一个人讲了一段神话故事而已。不过更值得欣赏的,是书中的众多插图,画得真美!地狱中,除了诗人与他的老师,灵魂们都是赤裸裸的。画家几笔将他们勾画出来,那身体、那表情,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亲切感。天堂之上,到处光彩夺目,每个天使都是美的化身。
既然不能把这本书当诗歌来欣赏,而当成小说实在没有多少情节,因此我只好把它当作哲学来读。特别是"地狱篇",总让人想起《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同样是讲地狱里的人生活得多么悲惨,不过中西方理解的角度略有不同。
相比较而言,"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中讲到的人物,我更喜欢"地狱篇"中的灵魂。因为炼狱中的灵魂所求太明显,而天堂中的灵魂已失去人性,只有困在地狱中的灵魂,与世上的人有更多相似之处。
在"天堂篇"中,诗人见了每一位天使都要仰视,甚至频频下跪,将人性在神性面前压得非常渺小。说真的,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毕竟还生活在人间。其实地狱中的感受更适合于人类,而作者在地狱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让人看了不舒服。
我理解的天堂和地狱,其实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内心快乐,就是身在天堂,内心痛苦,无异困居地狱。看了这本书,我认为作者也是以这种心态来写的,他所说的天堂与地狱与我理解的相差不远。
首先第一章"幽暗森林",第一句作者这样写道:"我在人生旅途走过差不多一半时,有一天,无意间步入一座幽暗的森林中,而且迷失了方向。"迷惘之中,举步维艰之时,遇到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此时来解救他的,是他心目中最崇拜的一位诗人,而这位诗人受他已经失去的恋人所托,前来引导他游历地狱与天堂。
这个象征意义已经很明显了,人生旅途中,即将被欲望吞噬的灵魂,需要爱与诗来救助。这与我现在的心情何其相似?对爱情美好的记忆,对诗歌无尽的追求,是指引作者走上正确人生之路的两盏明灯。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虔诚地信奉上帝,他在书中写自己被上帝选择与感召,只不过是想表现诗人的自负。而未来的方向,想信他不会完全付托给上帝来主宰。
地狱分成九圈,每圈中还分许多环,分别放置不同罪行的灵魂。每种罪行根据程度不同,所受的惩罚也不一样,越往下层惩罚越重。第一圈是无罪的灵魂,他们的错误只在于生在基督出世之前而没能受洗。这看起来很不公平,不过宗教难免有排外心理,虽然后面天堂篇中讲到,圣洁的异教徒也能进入天堂,那大概只是想让大家心理平衡一下而已。
第二圈是色欲圈,一对对陷入情=欲中的男女在狂风中无助地翻滚飘荡着,根本没法停下来。"他们被狂风卷裹着上下翻飞,忽左忽右,有些灵魂不可避免地撞到山壁上,绝望的惨叫声与凄厉的哭声响彻山谷,让人不忍闻听。"作者在这里思索爱的问题,他说:"我真不知道爱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使这么多的人甘愿为之下地狱。"这个问题,生活在世上的人类不是也经常如此自问吗?相恋的人心中的波澜,与地狱中的狂风一样,让两颗相爱的灵魂在痛苦中煎熬,却无怨无悔。
自杀者在地狱的第七圈第二环,他们的灵魂被囚在树中,碰一下叶子与枝条都会感觉到疼痛。他们当初既然决定丢弃了自己的身体,就永远没有权利再收回来。这种写法,是想劝世人不要轻生,放弃了,再想收回难上加难,不如活着,等待死亡自己来临。
最后一圈中,有的灵魂肉体还活着,因为犯了重罪,他的肉体被魔鬼控制,灵魂却早已来到地狱中受罪。正像世间那些做过坏事的人,内心受到痛苦的折磨,早在死去之前就饱受了地狱之苦。
炼狱中的灵魂与地狱中不同,他们所犯的是可以原谅的罪过。为了能上天堂,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承受重负,经历饥饿,沐浴烈火,然后喝下忘川之水,忘记所有罪恶的记忆,飞升天堂。正象世人为修炼而自愿受戒,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目的只是为了升入理想的境界。
天堂也分为九层,依次为: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每一层的灵魂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很快乐。不同的,是一层比一层更虔诚,更愿意侍奉上帝。作者最终见到了上帝,可是上帝究竟长得什么样,他却无法说得清楚,()只感受到一种博大精深的爱。因为上帝无处不在,不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而他又是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说明上帝应该跟人长得一样。可是如果出现一位与人一模一样的上帝,那可就显得太不神秘了。
地狱、炼狱与天堂,都是人生,而地狱更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被欲望纠缠里着的人类,内心时常生活在地狱中。地狱里的灵魂敢爱敢恨,比起炼狱中的苦行生活,并不见得更苦。唯一的区别是,地狱里缺少希望,而炼狱中的人随时可以升入天堂。这样一来,反倒显得地狱中的灵魂没有那么多功利心,更加可爱了。天堂上的灵魂已经不是人,他们是天使,只是美好的象征而已。人世中不一定没有这种心态,但无欲无求,或盲目追求,没有任何个人欲望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宁愿选择生活在地狱中,把天堂当成梦想,把炼狱留给将来。
合上书,看到封底印着艺术体"知己"二字,下面有一句话:"一派书香做知己".人类能在书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人与人之间也有知己,但时常难以把握。而书籍永远忠诚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它们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可靠的知己。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五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神曲》的外壳固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逝世后灵魂的状态;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当受到公平的赏罚。”然而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动而设的;假如某些章节的探讨方式是思维的方法,目标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为”这里断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举动,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强烈的政治偏向。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决裂和局面凌乱,悲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严格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裁减权势,竟不来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权力,“放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跟批评尤其尖利。他震怒地叱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恶,“你们的贪心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地步,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选拔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庞尼菲斯八世,因而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发布他必定要入地狱。
至于《神曲》对现实的揭露方式,个别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都是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有名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朽;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检举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露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因为但丁信任,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干感动人心,促使改造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情赫然,栩栩如生,构成一座丰盛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中是无与伦此的。
对于《神曲》的造诣评论部门。有人认为《神曲》的两大因素便是爱情与政治,但丁的最大写作念头亦在歌唱贝亚德而作的。但是咱们透过《神曲》的细节所表现的高度技能来看,它的重要成绩还在于高度概括和综合性。但丁看到祖国绚丽的河山,接触社会各国阶层,加深了爱国思维,丰硕了生活经验,视线从佛罗伦斯扩展到意大利全国乃至全部基督教世界。
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况,摸索了祸乱的本源和拨乱反正的道路,意识到自己担当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指出政治上,道德上振兴之路的历史使命。以为自己作为一个诗人,就要通过创作一部有宏大沾染力的作品,能力实现此一使命。因此这部作品把诗人内在的生涯经验、宗教热忱、爱国思惟和政治文明方面的重大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会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一点上,《神曲》确切是十分胜利的。难怪艾略特在他的〈但丁论〉中声称“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不第三者存在。”“莎士比亚表示出人类感情的最大宽度,而但丁表现出最大的高度和深度。”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六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
后来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剧》作书名。
中译本通称《神曲》。
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aba,bcb,cdc,……),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
(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词结束。
在诗中,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欲/教皇),一只狮子(象征野心/法国国王),一只豹(象征逸乐/佛罗伦萨),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径”。
于是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贝雅特丽齐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顶端,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
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洗罪,山分七层象征着七大罪,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
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就能一窥三位一体的上帝。
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诗人充分发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了种种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神奇的景象和场景。
例如《地狱》篇中,为读者展现了阴森、凄惨、恐怖的地狱氛围和对各种犯罪灵魂惩罚手段的描写:贪色者,狂风要不停的吹着他们撞击石崖;贪食者,要忍受冰冷的瓢泼大雨的洗礼;对于吝啬和挥霍无度者,则抱着大石头相互撞击;愤怒者要被淹在一条乌黑发臭的河里;而对于那些不信基督的邪教徒则不得不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
施行暴力者要被浸在沸腾的血湖里接受惩罚。
而对于欺诈罪更是列举了十种残酷刑罚。
比方说,买卖官职的,诗人就让他倒栽在一个石洞里,朝上的两只脚都被点了火。
读之,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心惊胆战。
而《炼狱》的氛围和《地狱》不一样,整个气氛显得比较宁静、明朗,这里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蓝的。
这些鬼魂接受的刑罚也不一样,生前犯有骄傲的,每一个背负着大石头在烈日下走,压压他们的骄气;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红眼病的,在这里双眼就被铁丝缝起来;生前喜欢愤怒发火的,在这里笼罩在黑烟当中,要发火发不出来。
然而只要他们虔诚接受惩戒,他们还有希望得到新生。
再例如对魔王撒旦形象的勾勒,也展现了诗人想象力的非凡。
撒旦是经常出现在西方文学里邪恶的象征,但丁把他描写成一个有着三个脑袋的庞大怪物。
三个脑袋,一个红色,一个黑色,一个白色。
每一边有六个手臂,手臂不断的挥动,刮起狂风,把湖水吹得都结了冰。
而且他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级阶梯,但丁和维吉尔就是踏着汗毛往下走,才进入了地狱的最低层。
对撒旦形象细节刻画的栩栩如生,独出心裁,读后,撒旦的可憎面目就犹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
在历经三界的路途中,借对不同人物在三界中地位的安排,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政治,哲学等的种种观点和态度,对当代也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在文学和思想上深受维吉尔的影响,所以诗人把维吉尔当作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并不断称其为:“亲爱的父亲”“伟大的老师”等。
在世的,镇压佛罗伦萨共和政权,在意大利制造**和分裂,企图篡夺世俗权力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最终会下地狱。
预言式地宣告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的局面必将结束的前景。
而对于公正贤明的君王如威廉二世,诗人就把他放到了天堂。
但丁的这种愿望和情感,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摆脱中世纪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
同时又由于诗人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思想的偏见,世界观的种种矛盾,也在《神曲》中得到表现。
虽然《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
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不整个的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
例如,在诗中,他把维吉尔选为他幻游地狱和炼狱的向导,隐喻理性和哲学指引人类认识邪恶的途径,而把贝雅特丽奇作为游历天堂的向导,说明诗人仍然局限于信仰和神学高踞理性和哲学之上,人类只有依靠信仰和神学,才能达到至善之境的经院哲学观点。
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谁希望用我们微弱的理性识破无穷的玄梦,那真是非愚即狂”。
在地狱与炼狱里,他描写人间的种种丑恶,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都可以遇到,而且是屡见不鲜。
像贪色、、嫉妒、欺诈、买卖官职、唆使人犯罪、阿谀奉承、叛逆,等等。
这些丑恶现象,现实中仍有,尽管时间过去了七百多年,《神曲》里的这些人物好像并不是中世纪的人物,而就是我们周围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人物。
回顾现实,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但丁笔下的邪恶不仅仅是中世纪的邪恶,也是我们时代的邪恶。
但丁只是替人们表达了一种意愿、一种心态,就是对邪恶的憎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性完善的期盼。
而在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和无名的灵魂交谈,也引出了一系列的传奇故事。
如保罗与弗朗西斯卡动人的爱情悲剧。
这在但丁《神曲·地狱》第五章里描写到,维吉尔与但丁游到地狱第二圈看到一群生前犯贪色罪的鬼魂,在狂风中飘荡,撞击山崖。
其中有一对鬼魂向但丁飘荡过来,向但丁叙述了他们的悲惨遭遇。
男的叫保罗,出生在贵族世家,女的叫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东部的海滨城市里米尼。
保罗的家庭考虑政治上的利益,就和弗朗西斯卡的家族联姻,把弗朗西斯卡娶过来,给保罗丑陋的哥哥做妻子。
但他们在这场政治婚姻中没有爱情。
完全是政治利益驱动的结合。
而在与年轻英俊,爱好广泛的保罗的接触中,弗朗西斯卡与之迸发了爱的火花。
这件事给保罗的哥哥发现后就把两人杀害了。
在地狱里,他们向但丁叙述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但丁听后,非常感动,当场晕倒了。
这里反映了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的第一位诗人思想上的矛盾。
他一方面认为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犯了贪色罪,所以把他们安排在地狱里受刑,同时又为他们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所感动以至晕倒,体现了他对禁欲主义的批判。
再有对英雄人物尤利西斯故事的详尽的描写。
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战争中胜利后并没有停住前进的脚步,继续开拓进取,但丁的诗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代英雄传奇的一生。
同样,神曲也有很独特的艺术特色。
如在描绘不同境界时,他采用不同的色彩。
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阴森恐怖;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
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同时又赋予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实性,使人如身临其境。
其次,但丁在写人绘景时,比喻也非常简单,通俗易懂。
例如,地狱里的幽灵遇见陌生人维吉尔和但丁,惊奇地盯视着他们,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缝凝视针眼一样。
形容枯瘦的幽灵两眼深陷无神,好像一对宝石脱落的戒指。
《神曲》里有很多神来之笔,堪称名句格言,充满了哲学思想。
例如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就像诗人维吉尔对但丁教导的那样:你随我来/让人们去议论吧/要像竖塔一般/任凭狂风呼啸/塔顶都永远岿然不动。
还有但丁在《地狱》第二十六章中描写了尤利西斯这段神奇的经历时,尤利西斯鼓励同伴前进时讲的话,“兄弟们,你们尽力千万种危险到达了西方,现在我们的残余的生命已经这样短促,你们不要不肯利用它去认识太阳背后的无人的世界。
细想一想你们的来源吧:你们生来不是位的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追求美德和知识”。
这两行诗不仅体现了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也不乏启迪意义。
比方说,但丁描写的在地狱的门口的两行诗,“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来告诫要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甚至如我们一心治学的人,都要有这样一种品格,毫不畏惧,坚韧不拨。
同样在但丁的《地狱》里有这样两句诗:“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当我们做某一件事,你认为正确,而遇到种种流言蜚语,种种舆论偏见的时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
当然向这样的名言警句有很多,在这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但丁的《神曲》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值得千古传诵。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七
1、我转身去看那些灵魂,他们遭受着怪兽的袭击,雨雪冰雹不时地打在他们身上,为了减轻痛苦,他们拼命地扭动着身体,但是,痛苦永无止境。
2、最后一条,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黑暗中,我看到令我瞠目的景象,两队人使尽全力滚着硕大的圆形重物,面对面相互冲刺撞击。一方叫骂“你们为何不肯放弃?”另一方回击“你们为何放手丢弃?”重物撞击的疼痛,令两方发出惊人的哀嚎声。但是,无论多么痛苦与疲倦,彼此的攻击却无法停止。
3、呜呼,奴隶的意大利,痛苦的温床,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4、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5、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
6、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7、这水源比墨还黑,滚滚流动着。我看见水底的池沼中,许多满身污泥的灵魂,他们赤着身子,非常愤怒地相互殴打,撕咬,将彼此的身体弄得残破不堪。
8、愤怒的人永远得不到救赎,他们只能诅咒,喊叫,在无尽的深渊里咆哮、咆哮……。
9、这里一直下着冷彻心扉的寒雨,巨大的冰雹,混合着刺鼻的恶臭。
10、到处泥泞混浊,在昏暗的环境中,我看到一只凶猛的怪兽,它正对着浸泡在泥塘里的灵魂们咆哮。
11、我是被一个沉重的雷声惊醒的,睁开迷蒙的睡眼,发现烟雾弥漫,往四周观看时才发觉,我已来到了地狱之谷的边缘。
12、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
13、那山谷的边缘不断传来悲凉嚎哭的声浪,山谷里则狂风大作,永不止息。
14、我惊骇地发现竟有许多的灵魂无助地在狂风中向前翻滚飘荡,有些灵魂无可避免地冲撞山壁,痛苦的惨叫和凄厉的哭声……我不忍。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八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被奉为经典,代表中世纪最高文学成就。但丁生活于13世纪后叶及14世纪初,当时意大利政治分裂,教皇派和皇帝派激烈争权。但丁出身城市小贵族,从小饱读诗书、研究哲学,年轻时参加政治斗争,曾任执政官、议员,后触犯当局被判死刑并长期流亡国外不得回乡。但丁游历欧洲,看到意大利、整个欧洲及世界纷争混乱,以揭露黑暗现实,唤醒人心,探索祸乱根源,为意大利找寻政治和道德复兴之路为己任。但丁为此创作《神曲》,共100篇诗歌,含序言及《地狱》、《炼狱》和《天国》各33篇,讲述但丁本人幻游三界所见所闻,通过历史和当时重要人物在三界遭受与罪过相应惩罚及在天国庄严景象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神曲》以通俗意大利语写成,是文艺复兴先驱,体现人文主义色彩,开启新时代文学先河,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九
恩格斯曾这样说:“封建的中世纪终结和古代新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
《神曲》是但丁最巨大的作品,但丁毕生的教训包含恋情、政治、人生观、宗教观、宇宙观均反应其中。《神曲》的外壳虽然是宗教的,但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以事实为题材。诗人与亡灵念叨的是国度的兴衰,听他们倾诉本人的悲苦哀怨,揭穿他们的丑行劣俗。
《神曲》共分三篇:地狱、净界、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组成,加上最前面的序章,全书共100章。基础情节架构看似简略: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际,罗马诗人维其略受贝亚德之拜托,率领但丁穿过地狱、净界。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功臣在地狱因生前不同之罪过而遭遇不同的处分,另一些罪人则在净界里尽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后来贝亚德呈现,接替维其略的向导位置,在迫使但丁对自己的差错作一番告白后,亲身领导但丁游历天国,但丁最后终于见到上帝。
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形的映射,天堂是人类幻想到达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需阅历的苦难。但丁盼望人能意识本身的罪行,改过自新,去达到感性天堂的净界。
和很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神曲》除了字面的意思外,还有寓言的意。“从字面说,《神曲》的主题是逝世后灵魂的状态;从寓言上说,主题就是人凭自在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当受到公平的赏罚。”然而但丁自己也提到“全诗和其中各局部不是为思辨而设的,而是为可能的行动而设的;假如某些章节的探讨方式是思维的方法,目标不在思辨,而在实际行为”这里断定了他写《神曲》是为了影响人的实际举动,就由于如斯因此存在强烈的政治偏向。在《地狱》、《净界》、《天堂》三篇中,诗人在作品中普遍地、深入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他一方面感慨意大利的决裂和局面凌乱,悲叹“意大利是奴隶”、“是苦难的旅舍”、“不再是各省的女主,而是一个倡寮”、“意大利各城市充斥了暴君”;他也严格谴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只愿在德国裁减权势,竟不来意大利行使天子的权力,“放任帝国的花园荒凉”;尤其对教会的揭露跟批评尤其尖利。他震怒地叱责教皇贩卖圣职的`罪恶,“你们的贪心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地步,把好人踩在脚下,把坏人选拔起来。”其代表人物就是庞尼菲斯八世,因而但丁多处揭露他的罪行,并借犯贩卖圣帜罪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灵魂之口,当庞尼菲斯八世还在世时,就发布他必定要入地狱。
至于《神曲》对现实的揭露方式,个别是透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的对象大都是透过历史上或当代的有名人物。如用号称第一代教皇的圣彼得揭露教廷的腐朽;用法国卡佩王朝的始祖休?卡佩检举腓力四世和其它后裔的罪行;用教皇尼古拉三世揭露他自己和他的后继者庞尼菲斯八世和克力门特五世的罪行。因为但丁信任,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干感动人心,促使改造早日实现。也因此《神曲》所塑造的各类型人物,大都性情赫然,栩栩如生,构成一座丰盛多姿的人物画廊,这在中古文学中是无与伦此的。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十
文学来自生活,象征源自真实。
《神曲》总体来说是是以游记为体裁。它的核心内容以宗教、政治、历史为主,科学为辅,力求塑造一个“真实的世界”。它的经典,正是让我们读者在经历一场幻梦中重新审视现实。
全诗大量的夸张与比喻,用典更是达到空前绝后。虽然过分华丽的行文有时不合当今的审美口味,但这种风格的确是神圣艺术精华。任何其他的风格的文字,都会在《神曲》面前显得贫血、软弱、犹豫不决。宗教固然曾一度阻碍了思想自由,却依旧是从古至今最伟大的抽象力量。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用文字诠释了神智(我这里指思想,thinking)与神力(指力量,power)。我将选取两处极富意味的象征来谈谈我的感受。
《地狱》第二十一篇,黑魔鬼将贪官污吏按入沸腾的沥青之中。我们应该想见将一个有知觉的灵魂压入炽热、呛人、厚重、令人窒息的浑浊半流体是多么恐怖的差事。这里,贪官污吏代表无能的恶,黑魔鬼象征强大之恶,沥青象征惩罚手段。以恶制恶,既实现了上帝的意志,又无损天使、天神的功德。可悲之处是,黑魔鬼的乐此不疲,预示着它们将永远从事这一血腥而低下的职业。同时,黑魔鬼作为地狱的狱卒,也将永远受制于耶和华——邪恶最终只是正义的奴隶。
不过,这恰恰反映了人类的追求:追求力与美,追求与上帝同在的愿景。我们人类是脆弱的,但思想——至少我们自己认为——是强大的。上帝赋予人类智慧,人类歌颂他,人类并非妄想皇宫与天庭是一类东西,而是追求与天庭相似的宫殿与国度——这,是《天堂》的要旨,亦是但丁的希冀,更是在这物欲横流的21世纪每一个上帝的子民应参悟的真谛。
纯洁的灵魂,贝雅特丽齐所说的“德性”,才是我们为人的基本。追求,无论宗教与主义,只要坚守三大美德:爱、信、望,便都是上帝所允许,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开明的君主、民众的政党所推崇的。
但丁被放逐——就像许多其他的文人墨客一样——成为了他伟大创作的重要因素。个人在百感交集之余对于真理的叩问,最终成为了人类对于存在意义的反思。
我们从孔子的理想开始,一直到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发现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为人类的在浩瀚宇宙中寻找一条可以不断繁衍、不断进步并免于神明——或是自然——的惩罚的道路。但丁坚决反对传统,但他又肯定上帝的权威——就像路德。他只是要去看、去理解、去思考三界与他们存在的意义。他自然没有真正去过。所以《神曲》不是圣人的传教,而是凡人对理想的世界秩序的期盼。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十一
但丁的《神曲》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思想功夫的杰作。通过但丁的笔下所描绘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之旅,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阅读《神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部著作的强大力量,也得到了一些深刻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尊重信仰和文化遗产。
在阅读《神曲》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对罗马天主教的尊重。虽然作者自己并不是罗马天主教徒,但他对这个文化遗产是非常认真尊重的。在书中,他对所有的角色都给予了处理公正的评价,不论是天主教的教皇、天使,还是贪婪、暴力的罪恶分子,在他的笔下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这种涵盖广泛的文化尊重和人性的坚持,是一个社会和国家应有的态度。
第二段:人性的深刻思考。
《神曲》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作品。尤其是地狱的描写,把人的罪孽和惨淡生活给刻画的淋漓尽致。从《罪人的地狱》到《刽子手的地狱》,这些描述都让我无法忍受,也让我深刻地思考到人性的黑暗和罪恶的可怕。而天堂的描写给予了我一种人性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火把节中,“神的愤怒”和“神的仁慈”之间的相互作用,让我又重新感受到了宗教的含义。
第三段:理性的探究和思考。
我认为,《神曲》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作者对理性的探究和思考。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描述人类心灵的奇妙之处,探究人类最基本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并从中揭示了人类的错误和罪恶。当我们犯错和追求只属于自己的私利时,曾经的幸福就会逐渐消逝。因此,我们需要用理性去探究我们自己的内心,提高我们的素养和修养。
第四段:爱的光和希望。
虽然《神曲》有许多黑暗、绝望和悲伤的描写,但作者在描写中透露出了爱的光和希望。在书中,作者通过神父和神学家等角色,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爱和尊重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爱能够让我们变得互惠、敬重和更加谦逊,启示我们宽容和理解的力量。在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和绝望的融合,也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美好与矛盾。
第五段:人性的启示。
通读《神曲》,我们不仅可以深刻地领略到本书所描绘的三界之旅的艰辛和奇妙,而且可以从中获取很多的人性启示。它不仅是启迪我们心灵,也是对我们了解任何人或者社会都有帮助。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将人性看的更为开放和判断力更为客观,可以用它来发掘我们的自我,同时也可以用它来探寻对未来的一些展望。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带着学习和钻研的态度去理解但丁,我们会发现,在《神曲》中可以获得一些人性、宗教、哲学和文学的深刻启示。
总之,《神曲》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经典之作,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很多哲学和道德,它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也可以让我们更加谦虚和宽容。通过阅读走近这部自然、博大且深刻的哲学力作,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意义,而且我们可以在面对各种情况时保持清晰的思考,更是不钻题目和提高修养之必选之作品!
但丁神曲读后感篇十二
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史诗之一,描绘了诗人但丁从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旅程,融合了基督教神秘主义和古典文学的元素,被誉为“现代世界的神话”。
第一段:但丁神曲的背景与内容。
但丁神曲是一部由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创作的长篇史诗,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整部作品描写了但丁的心灵之旅,他在地狱惩罚罪人、在炼狱净化自己、最终在天堂与神融为一体。通过但丁的旅程,人们可以了解到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等方面,了解到基督教神学、人性的弱点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它是一部史诗,但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题材的选择,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其次,它描绘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细致地描写了各个层面的细节;再次,它融合了古典文学和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元素,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
但丁神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主题之一是人性的弱点。在地狱和炼狱中,但丁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罪人,他们不同的罪孽暴露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如贪婪、嫉妒、暴力等。但丁想通过这些情节的描述告诫人们,提醒人们关注人性中的缺陷和弱点,并尝试克服它们。此外,但丁神曲还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地狱、炼狱还是天堂,信仰都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但丁神曲不仅在当时产生影响,也对后世文艺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对意大利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后来的诗人和作家提供了启示;其次,但丁神曲的表现技巧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利用交叉切面法、象征手法等。此外,在音乐、电影等领域也出现了以但丁神曲为背景或主题的作品。
第五段:个人对但丁神曲的感悟。
但丁神曲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史诗,读完之后,我也有了深深的感悟。首先,我感受到了但丁对人性的洞察和批判,通过对那些罪人的描写,体验到了人性中的各种缺陷和问题;其次,我也被但丁神曲中强调的信仰、智慧等因素所感动,这些因素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关注的。最后,我也深受其艺术之美所感染,整部作品显得非常完整、深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7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