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主持人后感篇一
我从小学习成绩不好,各科考试分数都不是太高,所以总是默默无闻。在中、小学老师和家长的印象中,我决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他们对我一辈子的要求也许就是平平淡淡,不求我有多么轰轰烈烈的出息。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
可在我内心深处,却始终觉得“分数只能代表成绩,不能代表能力。而人生高度取决于能力,决不仅仅是分数!”也正是我内心的这种声音,支撑着我追求梦想。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块料儿,总有成功的一天。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挫折感越来越重。我中考只考上了职高,高考也没考上重点大学。在这些客观事实面前,我也曾无数次的质问过自己,是不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命中注定只是个一生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自从我考上了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自己认识到,大学与中学的本质不同在于,大学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对个性的认可。培黎的老师越来越像兄长,而不仅仅是像妈妈。在大学里,我得到了从未有过着的这么多的认可。培黎学院的学习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这里是提升我能力和挖掘我潜力的温床。
我参加这次主持人大赛,开始报名时心中也是非常忐忑不安。自信了那么多年,真正到了该自信的时候,却有些不自信。总有顾此失彼、患得患失的情绪。总想着对手会不会很优秀,评委会不会喜欢我、有多少人会支持我之类的问题。随着初赛、复赛、决赛的进程,我一步步走过来,我突然觉得以前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自己的确有实力和潜力。实现自己梦想就在努力与坚持之间!
这次夺冠我很高兴,但我更在乎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认识。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仍旧还是那块能雕琢之玉。获奖对我以后的成长是非常珍贵的一笔财富,也是我得到的第一桶金。
我感谢培黎学院,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感谢评委是你们给了我勇气和获奖的机会!
我最后想说是:朋友们,鼓起勇气给自己一个机会,走出束缚,超越自己,抓住机会,你就是下一个冠军!
主持人后感篇二
1、我的风格就是简约,让新人的婚礼成为唯一,让他们终生铭记。这次获奖是对我的风格的一种肯定。我现在还是一名兼职婚礼主持人,打算在一两年后转型成为全职婚礼主持人,成就更多更美好的爱情故事。
2、获得这个称号,我非常开心,希望我今后主持的每一场婚礼都是完美的,与众不同的。目前没有涨价的打算,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婚礼主持工作,之后再考虑调价的事情。
3、我和其他伙伴获得此殊荣,是对我们重庆主持人的褒奖,同时也让大家对婚庆事业充满了希望。虽然获得了十佳称号,但我暂时没有打算涨价,只希望尽心尽力为每位新人主持好婚礼。
4、由于在外地出差没能到活动现场,非常遗憾。这次获奖,是对我的又一次肯定,感谢支持我的朋友。原本找我主持的新人就很多。获得十佳婚礼主持人后,认识我的重庆新人更多了,我将尽全力为他们服好务。
5、获得十佳婚礼主持人称号,非常高兴,我会一如既往地为新人的幸福婚礼而不断努力,认真主持好每场婚礼!努力和认真是我的标签,未来这一点不会改变,用心为每一对新人服务。
6、得到十佳称号,我很庆幸。婚庆行业正在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希望我们能成为这个行业领域的开拓者。除了继续为新人主持婚礼,希望帮助更多主持人提高主持水平,让他们更快走进优秀主持人行列。
7、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会最大化调动新人的情绪,用心、用情、用爱去主持婚礼,一定能感动更多的人。获奖之后我并不准备涨价,因为价格已经蛮高了。找我主持的新人很多,请提早预订。
8、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次获奖只是起点,我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这份幸福的事业进行到底。努力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认真为新人主持好每一场婚礼,让更多的新人认可我喜欢我。
主持人后感篇三
大家好,我叫卓越,我来自爱尔艺术幼儿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聪明的小女孩儿。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主持人,像“星光大道”的老毕那样主持节目。我曾参加过少儿模特大赛取得了好成绩,在这次的比赛中我会继续努力,表现的更为出色的。请大家相信我、支持我。谢谢大家!
小主持人参赛感言三)
局主持人大赛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名参赛选手,我感受到了自始至终的紧张气氛,高手如云,才艺是五花八门,可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获得了三等奖。这和我赛前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赛前对困难准备不足。当遭遇对手的积极态度时,没能及时调整自我的大意。
二、缺乏正常的比赛心态。只想着赶紧比完了就算了,没有想着去怎样比?
三、赛前轻敌。感觉自我是个老手了,有些放松自我。致使这次比赛成绩很不理想。
回到家中,老公问起我的成绩,我流下了泪水。老公安慰我,说我们可以从头再来,是啊,不再流泪,一起坚强!就承认这次败了,那又怎样呢?下次永远都有,努力也永远有机会。不能忘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没有失败,胜利又有何珍惜呢?
我不会放弃 ,也不会认输,更不会颓废,就算面对失败,我做不到这些!我像是一只欲火重生的凤凰,前方路的荆棘又怎比杜鹃重要?这次的失败,是几千年火的煎熬,我盘旋在烈火上空渴盼成功。做最强的自我!别说我完了,总有一日,我还会振翅高飞!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我这两天还在一直回味这比赛的点点滴滴,我会像我的参赛感言说的那样:“不论结果如何,我的脚步不会停歇,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主持人后感篇四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大多数人跑快了便喜,跑慢了便悲,迷迷糊糊地跑到了头,一切都没有了,居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开始跑?我不愿这样,我跑我该跑的路,你超过我,落下我,都与我无关。我生来不是为跑步,而是为我的路而生的。”——参加主持人大赛前,我看到了这样的话,于是,很霸道的把它记在心里。今天,谢谢这些字句成全了我的此刻。
当我站在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接过沈力老师和李瑞英老师手中的奖杯,我突然觉得无比惶恐。我们在年龄上的差距让我清晰的触摸到了时代的刻度,而无论时代怎么前行,主持人心里这把衡量社会价值观的尺子是统一度量衡的,我只有不断调校着它的精确度,才有资格站在这盏灯光下。我问自己,我调好了吗?时间停止了,这半年多的回忆瞬间风起云涌,裹挟着曾历经的忐忑与纠结,跌撞与疲惫,打磨与坚定,填满了我的血肉。我发现,原来真正的时间无法用任何记忆换算,它早已在我们不知晓处的暗夜,笔直向前,然后,等待着我们蹒跚而来…
从复赛开始的半个月,感冒就像抽丝一般绵软着我的精神,但是有朋友说,感冒的时候,人最放松。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整个参赛的过程我都在看蒋勋的《孤独六讲》,他说孤独是必须捍卫的美学,保持孤独的状态可以让人在专注里忘却杂念和伤害。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人生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这一点在比赛中透彻了很多。始终觉得,主持人间的比赛原本没有输赢,没有第一只有唯一。走出赛场就必须放下。书上说,眷恋过去固然美好,但懂得适时放弃才是珍贵。事实证明,它是对的。
和那么多优秀的同行并肩,从没想过自己能得到金奖。也许,黑暗有时能导致清醒,光明有时也能造成浑浊,只有放下得失,不惧名利,心便自由。
今天,是收获,也是归零。还是有太多太多的感激。仍要写出,此生不忘。
谢谢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谢谢我的深造中国人民大学,谢谢锻造了我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谢谢丰富了我的北京电视台,谢谢我曾经血肉相连的节目《读书》《养生堂》《传奇》,谢谢让我无悔扎根的《文化正午》,谢谢央视主持人大赛中每一个让我坚定的目光。
谢谢我的妈妈,默默无语的陪在我的身边,日日夜夜。让我即使在最无助的时候,也不会放弃自己。还有,我的亲人们,谢谢你们每天都发来的短信,只有爱,可以使奋斗变暖。
当然,还有未来。时间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取决于我们如何期许自己。我仍将继续耕耘在文化的土地上,做个踏实的劳作者,种出一个没有浮躁的时代。
主持人后感篇五
为了展现大学生的个性魅力,锻炼大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德育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为本院爱好播音与主持的学生建立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文艺部特举办此次以“挑战无处不在,舞台由我主宰”为口号的主持人大赛。
此次活动旨在选出我院新一届优秀的主持人才,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发现了我院新生活跃的姿态以及他们的多才多艺。此次活动参赛人数多达三十人,人数为历届新高,我院同学再次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很好的展示了大学生的风采。此次活动从初赛到最终的决赛,每位参赛选手都是热情饱满,精神可嘉,很好的为广大同学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选出了我们自己学院的主持人,选手们自己的主持能力也得到了展示和提高,这是我们倍感满意的地方。但与选手们的精彩比赛相比,我们还存在着组织上的不少问题和漏洞。首先,我们在比赛前没有做好充分仔细的准备,以至于比赛时间过长而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作息时间,同时,一些班级班长也不够负责,通知未能及时全面的下达,经常发生人员不齐的现象,以致影响了活动的整体进程。
经过了这次活动,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1.只有有针对性地举办活动,才能使活动更有意义、更有特色;
2.只有提高选手比赛的积极性,让选手们全身心地投入比赛,才能使比赛更加精彩;
3.只有预先做好防护措施,注重细节问题,才能使比赛顺利进行。
4.只有事先预算好时间,按计划进行,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场比赛。
5.只有各部室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让比赛更加完美。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将能更加信心百倍的去开展接下来的活动。我们文艺部每位成员应该从这次的主持人大赛中发扬我们的优点,改正缺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踏踏实实,真正的做到为我院广大同学服务。
主持人后感篇六
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大赛虽已结束,但是仍然留下了很多值得思索、值得总结、值得探讨的东西。本次大赛无论对我个人还是整个主持人群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都被赋予了新的理念。
本次大赛秉承的宗旨就是选拔具有个性的主持人,探索全新的主持理念。实际上,大赛的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这种宗旨的体现,并且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次大赛的各种题目设置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电视发展到了今天对主持人素质的挑战和要求。
首先是笔试,这是对一个选手综合能力的测试。我个人认为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主持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和医生、律师等相对应的专业,这就要求我们的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复合式的知识结构。因此把笔试放在所有竞争之前,也许也会一部分选手造成负担,但是从整体而言,笔试不会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流失。
然后,在半决赛中,几轮竞赛的命题开始真正考核每个人的主持理念和主持能力。这种考核是通过电视节目本身来进行,更真实地体现了每一名主持人的思维、学识、气质、风度和主持的基本能力和技术。第一轮是专业测试。我认为这一轮开始关注一个主持人把握现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的最大 不同就在于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荧屏上沟通节目与受众的一个载体,这是载体承载的是节目内容、嘉宾(被采访者)观点、舆论导向、自身风格等多维向度的丰富内容,而这许多内容最终是在主持人与他人沟通之中的碰撞与交流中完成的。所以,主持人的很大一部分技巧在于人际沟通,人际沟通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主持人成败、节目的成败。但是这种沟通又不是原生态的沟通也不应该是原生态的沟通,要经过电视化的策划、电视化的处理和电视化的表达。所以大赛规则规定本轮比赛在赛前主持人与被访者有一天半时间进行沟通,许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应该让选手与对手完全现场地展开对话和交流。然而,我认为大赛的设计既是对电视化手段的深入理解,按照电视化的人际沟通需求来设计比赛,又是同时在考察一个电视主持人对电视理念的把握和对电视手段的运用。
第二轮艺术阐释这个阶段考察了对于主持人而言极重要的基本素质:现场即兴发挥。但是这种即兴发挥也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不同的是这样沟通的对象是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受众。因此这种即兴表达就理应区别于某些表演味过于浓重的个人表现。许多人把表达误解成了表演或表现,实际上就很容易把主持的基本点——交流与沟通淡忘掉。当时,我们所抽到的题是用三个词讲一个故事,但我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在绘声绘色地讲一个故事,而是要表达我的观点、展示我的情感,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要取得观众的共鸣。这样才能被真正认可和难以忘怀。
然后一轮是引起广泛争议的英语问答。在我看来,的确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并不是英语播报,在日常工作中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时间使用的也是汉语普通话。但是在赛后我逐渐意识到,与其说考察的是英语水平不如说是侧重于展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气质。实际上大赛并不完全依据选手应答是否完全地道、准确、恰当来进行评判的,换句话说,纯粹的语言的因素在本轮之中并不占最重要的位置。本轮比赛更多的是考察一个主持人在面临一种较为特殊的非常态的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处理能力。能否恰当处理反应了主持人的一种能力、一种气质。这同样是一个主持人的一项基本素质。有一部分选手尽管英语并不是很地道,但由于自身的那种遇事不惊、从容冷静的气质风度同样赢得了很高的分数。所以在赛后分析,本轮测试的重点仍是一种基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最有创意的是决赛形式,一方面它采用了观众投票的形式,百分之三十的评判权交给了观众,体现了对电视观众、对传播受众的认可;另一方面采用实际制作然后进行展播的方法,也体现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到了今天对新一代主持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包括前期策划、采访,后期编辑、主持、制作等等,并且应该在节目和栏目中全方位、多角度、复合型地将自己的思维与栏目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大赛决赛是我的电视作品的处女作,通过决赛我才更加完整地介入了电视。通过决赛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也罢、主持人群体也罢,其发展方向必然是集记者的敏锐、编导的思维以及主持人的现场表达与沟通能力于一体的新型媒体制作者。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次大赛既达到了探索全新主持理念的初衷又达到了选拔具有个性主持人的目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一直认为,主持人并不是通过比赛赛出来的,比赛并不能产生优秀的主持人。真正的优秀主持人是在节目制作的实践当中不断积累、提高和完善主持技巧和风格的。但是主持人大赛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
观众有可能认识到某人的确具备做主持人的一定才能,也让很多电视制作机构和部门把注意力投向某个或某些年轻人身上。所以,尽管大赛面向全社会招考但最终脱颖而出的人多是在这方面有基础有准备的人员。用比赛这种形式去创造一个主持人是不太现实,比赛只是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一个人的主持能力。主持人大赛对于主持人而言,主要的意义在于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承认,因为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时间和实践来赢得受众和时代的认可。
另外对于主持人这个角色,通过大赛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主持人这个社会角色和很多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譬如医生、律师等)相比并不一样。主持人也许难以成为与这些专业性职业对等的一种职业,或者说主持人这一职业并不具备很多人想象中的很强的专业性。每一个主持人应该有他自己的其他专业,同时有他自己关于本专业的积淀与社会积累。所以我认为主持人大赛定位在全社会不限年龄、不限职业,通过一种社会性的招考方式而没有采用广播电视行业性的内部选送选拔方式,也正是基于主持人职业本身不具备强专业性质这一点而设置的。 对于主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主持人的非专业化的理念也许将起到一种推动和变革的作用。今后,也许兼职的、客座的、行外的(但决不是外行的)主持人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荧屏上,而且行外人的发挥应该会让屏幕更为精彩。
大赛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撒贝尔。更多的人关注撒贝尔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今日说法》,这样无论个人还是对栏目都能够有效地运用主持人大赛的影响力提升自己。大赛之后人们开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侧面来了解撒贝尔,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赛之后有很多更新的机会来展现自己,但是这些不同的展现又必须让观众获得一定的新的、美的东西,同时新东西一旦把握不好又可能令观众产生一种反感,容易让观众误认为在借大赛的热浪炒作自己。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让大家在比赛后继续认可,二是不能显出心浮气躁。大赛后,主持《今日说法》时,压力也明显增大。因为观众看待这个栏目的眼光变了,他们急切地想看到撒贝宁有更精彩的表现,也不自觉地用全国大赛第一名这个标准来要求撒贝宁。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赛也是一种动力,让参加了竞争的人能够不断在利用大赛的效应继续进步,得到更多的锻炼。而渴望竞争,渴望进步,渴望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实力与能力也正是我参加大赛的初衷之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9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