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宣讲调研报告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2:31:08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大全(17篇)
时间:2023-11-28 22:31:08     小编:灵魂曲

撰写报告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复制粘贴他人的观点和资料,要注重表达个人的思考和见解。报告中的内容应该具备可验证性,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和论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报告,包括工作报告、学术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家可以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报告写作水平。祝大家在撰写报告时取得好的成果!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一

党的xx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学校也让我们利用寒假时间开展“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xx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主要调查社区对xx大的了解并且进行xx大精神的宣讲活动。

我寒假回到家乡后,同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的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后,社区党组织领导非常认同学校的这一做法,积极的配合了我的工作。在下午的时候,我开展了自己的调研报告!积极走访了社会的不同的家庭,了解他们对xx大的了解和见解,并且向他们宣讲xx大的精神及学习到的心得、感悟以及ppt放映给社区人员看,并同他们交流了想法,这让我对党的xx大精神有了更深次的解读,受益匪浅。

此次调研我收获颇丰。据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关注xx大的家庭占到近七成,

观看电视了解xx大的也占到近一半,近四成的家庭通过报刊杂志,三成以上的家庭通过电台得知,还有三成以上的家庭通过校园海报了解到xx大的相关内容,而通过家庭相关讲座了解xx大的家庭则同样占到三成。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通过网络了解xx大,此外,通过电视,报刊杂志等其他方式了解xx大的家庭较多。

社区关注xx大的角度有很多不同,关注修改党章,人事选举,和平统一和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家庭比例较大,其中关注人事选举,反腐倡廉和民生问题的相对较多。根据访谈,部分家庭认为,选举方式改革是党中央在人事方面做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更好地反映包括特殊群体在内社会各个阶层的声音,而反腐倡廉、改善民生对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从中可以得出,社区家庭对xx大各方面都表示很关注,尤其在人事选举,反腐倡廉和民生问题等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予以高度关注。

社区对xx大影响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近半数家庭认为xx大对我国发展与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成多家庭认为xx大会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仅有少数的家庭认为实际作用不明显,极少有家庭持无所谓态度。根据访谈,家庭成员认为,xx大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它的主要意义偏重于政治方面,但最终政治的发展也会为经济发展服务。从中可以得出结论,社区家庭认为xx大对经济及改革开放有较大影响,多数家庭认为xx大以积极作用为主。

社区对教育改革的看法也有不同,有近半数家庭认为教育资源应更加均衡,仅有17.5%的家庭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应提高,16.5%的家庭认为教学质量应提高,11.7%的家庭认为学生道德培养应加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均衡问题较受家庭关心,应该首先得到解决。

对素质教育的影响,近半数家庭认为xx大在实现素质教育方面作用较为有限,有四成的家庭认为xx大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契机,而有一成左右的家庭认为素质教育只是空想,不太可能成为现实。由此而知,素质教育的实现不太可能完全交由xx大,但xx大却是一个实现向其转变的契机。

从调查发现,社区家庭对xx大关注与了解程度较高,但尚有提升空间。从统计数据得出,有八成以上的家庭对xx大的召开比较关注,但还有近两成的家庭不太关心xx大召开。同时,近八成的家庭对xx大的相关内容比较了解,但还有近两成家庭表示完全不了解或对此事无所谓,这体现出我校学生虽然总体上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但仍有少部分家庭的政治素养有待提高。社区家庭关注xx大方式多样,新媒体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传统媒体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从统计数据得出,通过网络关注xx大情况的家庭占到七成以上,但与此同时通过报刊杂志、电台、宣传海报或讲座等传统媒体关注xx大的家庭仅占到三成左右。分析现状可知,虽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家庭成员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宣传作用正在减弱。社区成员比较关注xx大的召开,对xx大各个热门议题持有重点的关注态度。家庭成员对修改党章、和平统一、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外交、教育、经济、国防等xx大上的重点议题都较为关注,热心于这些议题的占到约三到四成,而反腐倡廉、人事选举这两个议题得到了家庭成员相对更加密切的关注,表示关注这两个议题的占到了五成以上。我们分析得出,与其他议题相比,这两个议题平时在家庭成员的政治生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家庭成员对其关注程度更强无可厚非,这也是值得肯定的一面。

多数家庭成员认为xx大对我国今后发展主要起积极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多达八成以上的家庭成员认为xx大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八成家庭成员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是xx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表示xx大对实现素质教育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是多数同学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认为应该首先从这方面入手改革的家庭成员占到五成以上。其他需要改革的方面家庭成员也有一定的提及,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上面临诸多较大的障碍,但同时八成以上的家庭成员认为,xx大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体现出家庭成员对xx大的某种期待。

随后,我们对社区家庭进行了xx大精神的宣讲活动,党的xx大,代表中共第xx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了党的xx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使人振奋,备受鼓舞。

党的xx大,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首先,大会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xx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其次,xx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再次,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

社区党组织主任,在报告会后强调了社区今后的工作的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认真履行xx大精神;加大基层党员的反腐工作,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纯洁的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安全,保障居民在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中过一个祥和的春节;选派选聘任务继续开展;乡村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认真解决和重视群众的难点及重点问题,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深入学习和贯彻xx大精神,紧随党的脚步,带领社区建设不断开拓前进。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二

根据“机关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县物价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陈本进同志任组长,局长韩久胜同志为副组长,聂志祥、桂辽兵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带领局机关干部到局第四批选派干部挂职村槎水镇金波村深入细致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宣讲政策,入户调查,征求意见,解答群众疑问等形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活动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金波村由金冲、邱冲、波罗三片组成,全村面积约19.6平方公里,约2万亩山场,联户集体林场2个,1200余亩可耕田;37个村民组,共986户3416人;劳动力约1400余个,其中外出劳动力约600余人。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使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有95%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惠农补贴划入各户“一卡通”中,农民的生活得到了逐年提高,家庭收入逐年递增,家庭财产不断增长,推动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巩固。全村现有私家小轿车26辆,有线电话600多部,户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有20%的家庭购置了电脑。尤其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一半的农户建起了楼房,很多盖新房投入的资金都超过15万以上,处处呈现出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繁荣局面。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织实施了精整水田、道路通达工程、退耕还林、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卫生室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村37个村民组实现了道路畅通;农村电网逐步改造,供电质量有所提高。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有线电视和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宽带网络逐步延伸,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渠道的变化,基础教育投入得到了有效保障,中小学教育、农业信息网络、远程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农民工培训、扶贫培训等科教工程,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了有效推广。 第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近五年未发生大事件、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建立了民主管村的工作机制。

综上所述,可见金波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距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调研发现,当前整个金波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金波村是由原金冲村和波罗村合并而成,由于历史原因,合村后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矛盾,合村后村民尚未真正合心,而从地理位置上,全村又分成了金冲、邱冲和波罗三片,在村委选举中,地区思想严重,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全局观念,导致村委会主任连续多届未能选出。

随着农村集资搞建设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和得失利益的驱使,村民“一事一议”举步为艰。加之前些年村公益事业负债未消化,村集体经济无力加大投入。现阶段涉农所需的道路、水利、土质改造等基础投入,主要靠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实施的区域和资金分配上又十分有限,造成农村的多数区域是没有投入的。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道路改造无法进行,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特别是近几年来旱涝灾害不断,农民增产增收遭受严重影响。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较大。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了读书无用论,部分少年初高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主要为体力劳动,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近些年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某些领域的差距还呈扩大趋势。在教育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有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的日常教育、抚养问题也十分突出,加之农村教育的设施的配备远远不如城镇,学生所学知识面相对较窄。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医疗水平较低是客观的现实,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科技文化投入少,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注定了农民精神生活单一贫乏。村级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健全,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依然薄弱。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就业保障仍很薄弱,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务工。虽然增加了一笔收入,但这些人背井离乡,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金波村的实际,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选举中先要做好宣传发动、摸清民意,注引正确引导,树立金波是一家,发展靠大家的观念,积极消除积累的社会矛盾,在村委安排上即要做到保证能人上,又要能兼顾到各片,不能急于求成,逐步磨合,切实把那些年轻有为人同志选上岗位,从而带动大家发展致富,只要大家富了,肯定会认可。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二是还有部分小组公路为沙石路,损坏后无后续经费维修保障;

三是金冲和波罗农户用电到了晚上空调、冰箱无法使用,要尽快改组线路,或是加装变压器。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现阶段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实现盲目生产向为市场生产、标准化生产的转移。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初级产品向高级商品销售的转移。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精神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全县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引导农民发展地方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改善学校条件,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就学待遇。在增强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加快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增加二三产业比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变外出务工为就近务工,从而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做好党的理论宣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实践证明,理论宣讲尤其是基层理论宣讲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也呈现出良好态势,积累了诸多组织重大主题宣讲和基层常态化宣讲的宝贵经验。但据调研发现,对照新形势下理论宣传工作的任务要求,基层理论宣讲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和问题。

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理论宣讲所处的方位和坐标,以及由此提出的新要求。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基层理论宣讲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面对并解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第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目标新任务决定了基层理论宣讲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第三,当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越发重要的地位决定了基层理论宣讲必须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严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责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重。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尤其是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化和拓展,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大必然造成人民心理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利益受损阶层产生严重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阶层固化使弱势阶层看不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向上流动的希望,阶层对立情绪严重。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的意识形态导向的偏差,很容易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二是新媒体的发展弱化了官方传统媒体对舆论的导向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民众不仅有接收信息的权力,也可以很自由畅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的匿名性导致消息源头难以查清,同时消息的发布也没有把关者,信息的流向也难以控制,加之网民在文化程度、个人素质的欠缺,很容易导致非理性表达、语言暴力等负面舆论信息。多重舆论场并存的格局使舆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三是伴随着全球化,多元社会思潮的涌入不断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涌入扰乱了广大民众的思想,冲击了我国传统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为社会“粘合剂”的思想文化基础。这种社会思想的混乱直接造成了我国公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减弱,价值取向迷乱甚至“信仰迷失”。四是基层理论宣讲内容与群众需求有差距导致理论需求脱节。宣讲内容符合群众需求的较少,大多数都是上面的选题,专家进行备课,组织宣讲团进行讲课,和群众实际贴切的内容较少,结果是就理论学理论,针对基层致富实用技术、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养老、维权等知识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宣讲较少,针对群众自身关注的实际问题的宣讲更是寥寥无几。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有效途径,创新基层理论宣讲重要而紧迫。

第一、要加强理论研究。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主流价值观不去占领,非主流乃至反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去占领。”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并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牢牢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第二,要坚持正面宣传。做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宣传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第三,要强化阵地建设。稳定的学习活动场所是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依托。要大力加强“新时代传习所”建设,使传习所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个长期的、稳固的、坚定的阵地。抓好基础配套和功能转化,在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等原有的理论阵地资源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强化阵地使用,着眼于主题鲜明、形式创新、内容灵活,坚持经常化、大众化、持续性地开展活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人民生产生活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定宣传内容,设置宣传主题。要按照把准基调、把握分寸的原则,紧扣理论政策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群众的关注点,把这些精神、理论和政策转化为鲜活的事例和生动的理念,真正让群众产生共鸣,增强认同。

第四,要推进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各有所长的宣讲骨干队伍,是理论植根群众、武装群众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满足不同层面的宣讲需要,组建各类人才聚合、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文艺骨干、典型模范等各级各类宣讲,实现宣讲多样化、多元化。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更多地培养长期活跃在基层、对党怀有深厚感情、有志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做贡献的基层理论志愿者,组织和动员他们与群众开展面对面的灵活宣讲、机动宣讲,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四

万州区辖龙宝、天城、五桥三移民开发区,共92个乡镇、街办。万州区农业局下设信息中心,三开发区农业局都设有专门信息部门,各乡镇、街办设有农技站。2012年我局在余家、李河、分水、响水、甘宁、九池、白土、新田、龙驹、走马十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为每个乡镇配置方正飞越三6230品牌电脑一台和方正文绘1000c彩喷打印机一台。并对100多名农村信息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十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立后,承担着本地区信息服务工作。今年正在建设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有凉风镇、河口乡、武陵镇、铁炉乡、熊家镇、天城镇、五桥镇、太龙镇、白羊镇。乡镇信息服务站均设在乡镇农技站(乡镇农业服务站)。

(二)工作定位。

万州区农业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全区信息网络建设、局中心机房和局域网维护、办公系统和公众网建设维护、综合信息的整理和对外发布。三开发区农业局信息部门负责本开发区的信息体系建设和管理和网络维护,指导乡镇信息服务站开展信息工作。乡镇信息服务站负责向农民直接发布信息、指导生产,对外发布信息并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布置的各项信息报表和材料的上报。

(一)万州区农业局向社会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形式。

1、2012年5月建成万州区农业局计算机局域网,并接入宽带互联网。9月使用重庆市农业局统一开发的“重庆市农业局信息管理系统区县版(办公自动化)”,用户从互连网通过密码登陆,用户扩大到全区农业系统各单位(包括三移民开发区农业局)和龙头企业、重专大户、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区各涉农部门、各新闻单位和区分管农业的领导,通过办公网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互连网登陆方式特别有利于基层乡镇获取信息并节约通讯经费。

2、万州区农情信息中心已于2012年5月建立万州农业信息网"五桥开发区农业局2012年建成的五桥农村经济网。

3、、开展农作物病虫可视化预报。按照区政府的分工,灾情方面我局重点负责农作物病虫灾害的收集和发布。为抓好此项工作,2012年我局投资6万多元,购置了摄像机、数码像机、非线性编辑卡、高配置电脑、双监视器等全套视频编辑硬件设备,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可视化预报工作,节目安排在万州区新闻节目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黄金时间播出,在农村收视率高达87%,成为我区农村大多数农民必看的电视节目。通过此节目,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及时进行了电视预报,并介绍了大量新农药和农作物新品种(通过播放新农药广告还解决了部分栏目经费),使我区的农技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4、与本地新闻机构密切合作,万州日报、三峡都市报、万州电视台主要从我区农业网络上获取农业最新信息和新闻线索,今年采编发布农业新闻34条,在《万州日报》开辟《金土地》栏目,宣传农业新技术、农业新思路。

5、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纪人和种养经营大户加入全国农业信息联播“一站通”,鼓励他们利用“一站通”开展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其分配“一站通”代码,指导他们上网查询资料、发布信息。

6、建立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点,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7、编制《农情快报》,向社会各界宣传。

8、建立重点企业家、重点户通讯录,不定期提供信息,联系企业35家、重点户180户,如鱼泉榨菜厂、太白酒厂、三峡果汁厂、利民粮油加工厂等。

9、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每年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技术。

10、通过示范点(示范园区)传递信息。

今年初,为探索对农户直接进行信息服务的经验,天城移民开发区农业局组织100名科技干部开展了“双百连心”工程,核心服务内容就是联系百名重专大户,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据不完全统计,1—7月为农民提供信息200多条,并为每户受助农户增加创收门路1—2个,已为每户增收72元,从半年实施情况看,效果良好。

据调查统计,我区现有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56个,涉及到49个乡镇、261个村、2509个社,现有社(会)员7293户,占当地总农户数的10.9%,带动农户数5846户,占当地总农户数的7.8%。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布在既有城市近郊较发达的地方,又有远郊乡镇贫穷落后的乡村。按业务主管部门划分:农业系统近两年牵头发动兴办9个,供销社系统原牵头兴办47个;从涉及的行业看,种养业16个,畜牧业11个,其他29个;按社员所在区域划分:村内48个、乡内8个;按兴办方式划分,农民牵头37个、企业牵头12个、农经部门牵头6个、乡村干部牵头1个;从各级试点情况看:市级试点1个、区级试点2个、开发区级试点4个。此外全区有农产品行业协会3个,涉及农产品流通、蚕桑生产、茶叶经销等行业。

我区活跃着3000多名农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对促进农村市场流通、传递市场信息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促进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纪人将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引导农民去调整生产结构,使其与农产品需求达到有机结合。我区的10大产业化项目,除高粱、香料、药材等少数项目的部分产品是直接与企业签约的外,绝大多数需靠农村经纪人实现与市场的衔接。

2、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市场经济下,由于一些农民的盲目生产,导致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出现矛盾,增产不增收。农村经纪人的出现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他们能够根据地区间的农产品差价,及时收购、转运、销售,既获取一定利益,又帮助农民把产品转化为效益。如前几年极为红火的红桔贩运远至西安、陕西、北京、武汉,拉动商品流通的同时也解决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如凉风镇是农业大镇,五年前石廷贵在自己的家里开始一年四季收购稻谷,经过加工成大米后,运往万州城镇售给大米零售商。他的出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因收购粮食时实行了优质优价,农民来年都会把优质品种作为首选,促进了品种的调优。

3、促进农村产业规模的扩大。农村经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在市场与农民之间的中介作用对农民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受其影响,自然容易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的格局。如响水镇铜锣村懂市场行情的养鸡大户张纯民与懂养鸡技术的响水村养鸡专业户汤迪柏联户,为养鸡户提供优良种鸡、打针防疫、配合饲料、帮助销售等一条龙的服务,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带动了响水、龙沙、国家三乡镇农民的养鸡热潮,去年养鸡上千只以上的80多家,出栏鸡30多万只,有力地促进养鸡业的发展。

4、促进农村社会分工体系的完善。农村经纪人从农业生产中独立出来后,专注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分析和产品销售,充当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连接纽带,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农民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提高上来。这种分工协作,又进一步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今年初区农业局搞了农村经纪人的调查活动,制定了统计标准。农广校青农工程已培训各类农村经纪人100多人。区农业局经常派员深入乡镇、村社,年内参与指导新组建了九池乡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国家乡养羊协会、壤渡镇果品专业协会、天城镇贡桃协会、白羊镇柠檬协会、茨竹乡无公害蔬菜协会、天城渝丰葡萄协会等7个专业合作组织,并协助健全内设机构,完善内控制度,指导其健康发展。为加大宣传力度,今年我局曾先后6次在万州电视台、《万州日报》、市区农业信息网上广为宣传专业合作组织,并争取到了区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实地考察了分水镇石堰李子合作社。同时多次与民政、工商、科委等部门协商,简化登记手续,谋求项目支持,积极为专业合作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乡镇农技部门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也做了一些工作。如凉风、响水两镇农业技术部门,在政策上提供帮助,协助经纪人办好有关手续如市场检疫等;在技术上给予培训、指导,这两个镇都办了畜禽生产、种植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向他们提供无偿服务;在市场方面提供市场行情,如凉风镇畜牧站站长张成东向猪贩子唐廷久介绍蓝希络食品公司大量外销猪的行情,使唐廷久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走出了困境。

近年来农业部门在订单农业、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花大力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12年上半年我区农业部门围绕优质粮百万工程主动加强与加工企业的衔接,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信息和产业政策,做好品种布局和规模化基地生产,协助企业搞好优质粮油的产品定单,到目前已签意向性定单3.91万吨,其中优质稻5000吨,小麦600吨,优质玉米5000吨,酿酒高粱2万吨,大豆1500吨,花生2000吨,油菜4000吨。同时还协助企业搞好品牌培育工作,已动员万州区稼穗米业有限公司申报绿色食品标志,完成稼穗米业、好百年米业有限公司对外招商引资的准备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利益,深受基层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好评。

1、资金不足是我区农业部门在信息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我区辖三开发区92个乡镇(办事处),2012年共建设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2012年拟建10个。区财政今年信息网络建设资金基本上都用在了区委、区政府办公网络的建设上,完成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难度大。大多数基层农业服务机构不管是开发区级还是街道、镇、乡,信息服务投入主要靠自己创收来解决,很难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必备的设施来完善信息服务硬件建设,大多数只是维持现状。据天城移民开发区农业局调查,该局的9台电脑设备,有6台是靠上级项目支持来落实的,只有3台是自有资金解决的。该开发区街道、镇、乡农技站现有的4台电脑,也全都是争取上级项目投入来解决的,多数街道、镇乡农技站至今未安装电话,已安装电话仅10个乡镇农技站,只占该区街道、镇乡的32%。

2、乡镇信息人员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不多,加强培训势在必行。

3、乡镇信息服务站办公经费紧缺,上网经费开支大,有一定困难。

3、区和三区农业局信息机构除项目经费外,无长期有保障的网络管理维护经费。。

5、信息发布、传播的覆盖面窄,在电脑在农村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信息到基层、到农民、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1、大力开展农业信息的知识教育和宣传,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2、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乡镇信息服务站的的投入,积极争取明年地方财政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所投入。

3、在“一站通”的发布组织形式上有所改变,通过农业局承担重点项目的业务单位和重点经济人发布产品信息,使产品规模化。加强本地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以便帮助小规模生产农民解决买难卖难问题。

4、建设万州区农业专家信息系统。今年我区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正在实施建设万州区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开发光盘单机版、网络版二个版本。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融合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动化、网页等多媒体信息,系统人机界面友好,声图文并茂,能进行智能推理,是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非常便于基层乡镇向广大农户介绍推荐新的农业项目,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将大大提高基层乡镇的信息化普及程度和利用水平,通过新项目的介绍和开发,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渠道。

5、区政府即将发文,将农广校作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渠道。

1、农业信息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硬件基础设施较差,大多数乡镇无电脑,希今后能增加资金投入,解决乡镇硬件设施建设。

2、上网费用一直较高,乡镇信息服务站难以承担上网费用。望能协调电信部门,降低农业部门的宽带安装费用和网络使用费。

3、区县上重庆市农业局内网一直是通过拨专号上网方式,这种方式的高成本让基层农业部门无法承受,希望能将其中不涉密内容放在互联网中,以真正实现信息资源高速共享和工作交流。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五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部署要求,我于20xx年4月18日来到局扶贫点--xx县xx镇xx村委会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主要参加了该村委会民主生活会议,梳理了该村今年发展规划;与党员干部进行了座谈,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听取了当前群众的心声;走访了结对的产业大户和贫困特困户,了解产业发展思路和当前群众生活面临的困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民情:xx村委会位于彝族乡西北部,东、南临康郎村委会,北连大桥村委会,西邻南涧县三家村,南接康郎村委会,属彝汉混居地,立体气候恶劣、经济滞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属山区村委会。国土面积21.8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0908亩,耕地面积1294亩(水田170亩,旱地1124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

(三)文化卫生条件: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197平方米,师资力量拥有教师8人,在校学生76人。建有村医务室,村医2名,可提供村民一般生病就诊条件。

(四)基础设施现状:xx年底建有水窖1682口,安装太阳能135户,基本每个村都通公路,但都是沿山而走,坑洼不平,雨季存在路基塌方的安全隐患,车辆通行困难。农户住房以土坯房和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全村有农用车22辆、拖拉机4辆、摩托车360辆。

(五)20xx年工作重点:一是山区水利建设。今年,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建设小坝潭1个、大沟2条、调节池1个、18公里长的管网1条,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可覆盖xx村90%的山地和农田灌溉。二是完成村委会的宿舍楼建盖及老年活动场所建设。xx村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90人,老年活动场所设计建筑面积为102.6平方米,公共活动场所80平方米,建设有阅览室、娱乐室等3间;三是完成两个深度贫困村和两个州级新农村建设,今年将对大鱼塘村、老务的村2个村进行深度贫困村项目建设,对歇厂村、上瓦伍村进行州级新农村项目建设。四是完成3个村的安全用水工作。今年将解决背字么村、新沟村、二多库村的安全用水问题,使村民生活用水有了安全的保障。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滞后。通往该村的唯一一条村级公路,路面窄,弯道多,且没经过硬化,路况极差,遇到雨季基本无法正常通行。全村11条通村公路,由村民自发集资出工出力修建,因养护条件和资金有限,除摩托车还能正常行驶外,运输车辆基本无法正常通行。该村没有设立车站和集贸市场,摩托车成为群众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生产运输、建材搬运和粮食收获等工作基本处在人背马驮阶段。

(二)水利薄弱。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坡陡地旱,立体型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由于连续的干旱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农业设施和水利设施建设相当滞后。该村原有水窖1276个,农民灌溉主要采取胶管引水到田地的办法,但高昂的成本费用(近万元)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生活负担;全村人畜饮水主要靠自然水源,村民自购胶水管引到家中或引入水窖,但饮水基本安全问题没有得到任何保障。

(四)产业发展失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了该村的主要的产业结构。在种植业方面,绝大部分农户缺乏烤烟和美国山核桃的栽培、管理技术,造成管理粗放,重种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同时因资金短缺,肥料跟不上,从而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养殖业方面,目前该村只有中小规模养殖户4家,养殖大户少,没有形成规模,没有给群众致富带好头、引好路起到示范作用。如何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扩大养(种)殖规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当前该村产业发展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夯实两支队伍,固强农村发展基层组织。一方面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要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拨村级干部,切实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拨到村委会干部中来,把敢于牺牲奉献精神、敢于真抓实干的能人选拔到村委会班子中来。另一方面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培养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二)完善基础设置,改善村民生活基本条件。一是要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作为11个村民小组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村级公路,尽管投入大些,施工难些,各级部门要确实纳入规划,整合资金,进行修善养护和路面硬化工作,确保全村群众出行方便和安全。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要结合山区地势特征,增加水窖数量、寻找好的水源,配套完善自来水饮用工程,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加快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要结合该村地理环境特征,因(baogao.)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烤烟和美国山核桃种植、畜牧养殖作为重要产业来抓,政府要对规模化进行扶持,要从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帮助,加强现场培训,指导好管理方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四)加强正面引导,调动群众脱贫困致富积极性。要加强对群众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外出务工与自身创业的关系,使其摈弃小富即安的错误认识,转变发展意识和观念,调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六

我市司法所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了解当前司法所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影响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司法所管理体制问题、司法所业务建设和职能发挥、司法所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司法所保障工作等方面,采取座谈研讨、调查统计的方式,广泛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经分析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调研情况报告。现将基本情况综述如下:

(一)司法所办公场所建设。目前,全市共111个司法所,办公房总面积为27916平方米,所均面积达到251平方米。拥有独立办公房司法所48个,占总数43.2%。司法所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68个,占司法所总数61%。全市司法所现有电脑569台、打印机218台、复印机77台、电话机314部、传真机126部、照相机127个、摄像机32部,能够较好保障工作需要。

(二)司法所人员情况。现有工作人员759人,平均每所6.8人。其中公务员370人,事业编57人,聘用人员332人。行政编和事业编人员占司法所人员总数56.3%。中共党员542人,占总数71.4%。大专以上学历621人,占总数81.8%,其中研究生学历12人。40岁至50岁、40岁以下人员,分别占总数34.8%、43.1%。

(三)司法所经费保障情况。从调查的情况看,司法所的工作经费保障以街镇为主,区司法局为辅;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主要由街镇保障,专职调解员的经费主要由街镇保障,矫正社工的经费基本上由区司法局保障。

(四)司法所标识制作情况。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全市已有99个司法所制作了标识,占总数的89.2%,大部分区已全部完成标识制作,因办公房调整或条件不具备暂缓制作的司法所,也在抓紧制作之中。

近年来,在市、区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司法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的不到位,加之司法所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一些影响和制约司法所深入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不到位。到目前为止,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比较好的有江宁区、浦口区和高淳区。但大多数区的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未到位,主要表现在区司法局对司法所的人员管不住,业务工作难开展。有的街镇调整司法所长,事前不征求区司法局的意见,待人员调整后,再打个招呼,有的甚至连招呼都不打。有的区司法局召开司法所长例会,到会的司法所长连一半都不到。

(二)司法所队伍不够稳定。从调查的情况看,虽然当前我市司法所人员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队伍老龄化,45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48%,另外,专职调解员队伍老龄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二是流动性大,有的区司法局在一年之内,所长都进行了调整。三是人才留不住,有的区司法局刚招录了几名公务员,没干多长时间就调走了。

(三)司法所经费保障不落实。经费保障渠道不一,预算不明确,基本是在综治经费总盘子内,可多可少,没有固定标准。虽然,20xx年司法部和财政部联合下文,要求规范司法所经费保障,但省里一直未下文明确,这给我市落实司法所经费保障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司法所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区司法局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不够,尤其是近年来,司法所大量补入专职调解员和矫正社工,这些人应该说基本素质是不错的,但由于没有及时开展岗前培训和平时工作的指导,有的人对工作流程不熟,对工作规定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所业务工作的开展。

(五)街镇在建设政法综治中心的时候,对司法所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基层单位在建设“政法综治中心”时,强调“集中办公”,由于街镇办公房有限,为了建设“中心”,只得将原先划给司法所的办公用房重新调整布局,挤压了司法所的办公用房。

(一)统一认识,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通过调研,明显感到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比较好的区与未调整到位的区相比,司法所队伍相对稳定,业务工作明显增强。下一步,一方面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使大家真正认识到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落实有关规定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制定一些相应的配套办法,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流动升迁方面做出相应的明确,尽量解除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推进司法所管理体制调整,同时,针对各区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逐个突破,深入推进。通过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突破当前制约司法所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全市司法所发展新的跨越。

(二)健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着力优化司法所队伍结构,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司法所人员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一是对于司法所人员进出设立门槛。在把好“入口”方面,利用公务员招录、部门选调、转业安置等途径,将具有法律专业、善做群众工作、年龄40岁左右的优秀人才选录到司法所工作;在畅通“出口”方面,一方面要支持司法所人员参加街道和区级两个层面的岗位竞争,另一方面要通过年度考核,逐步将年龄偏大、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调离司法所;二是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严细的管理目标和措施,把管理渗透到各个环节。重点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管理,制定日常考核管理办法,落实管理责任;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年度考评,对表现突出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实施奖励,以充分调动司法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规范,树立整体形象。继续推进司法所标识系统建设,尽快全面完成司法所标识制作,强化司法所的外观形象。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司法所人员的工作服装,规范执法和服务行为,展现司法行政基层队伍的良好风貌。进一步统一司法所的内务设置,对司法所公示内容、制度上墙、档案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规范内部秩序,加强内部管理。通过进一步提升司法所规范化水平,树立统一、规范的整体形象,促进司法所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提升社会对司法所的认知度。

(四)明确标准,加强司法所经费保障。完善司法所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司法所办公经费、专项经费、人员经费等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合理增长,做到专款专用,以满足司法所正常工作的需要。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制定基层司法所经费保障办法,明确基层司法所各项经费的保障渠道和最低标准,保证基层工作各项业务支出。将区县、街镇两级调处中心、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聘用的专职调解员的聘用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调解员补贴经费纳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五)厘清责任,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针对基层司法所人员不断补充的实际情况,厘清市、区两级的培训对象和责任,加强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司法所人员的培训机制。市局重点抓好司法所长的培训工作,每年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采取综合培训或专题培训方式,举办1-2期司法所长培训班,着重提高司法所长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区司法局重点抓好司法所一般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形式以专题培训和以会代训为主;培训时间,以每季度组织一次为宜;培训内容,侧重与司法所工作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注重工作技巧的熟练运用。加强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司法所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司法所在围绕中心、为民服务中的闪光点,予以总结推广。

(六)争创一流,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以创建省优秀司法所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不断释放司法所职能优势。要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中有所作为,在法治建设、平安创建中有所作为,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使司法所成为基层党委、政府信得过、靠得住、拉得出的一支重要队伍,在基层政法体系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先争优活动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我结合福建风电公司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认真开展了针对在新形势条件下,基层员工想什么、盼什么、愿什么、难什么的调研活动。

在调研活动中,我本着"下基层、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励民劲、保稳定"的工作目标,真实了解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基本情况,实实在在帮助基层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鼓舞激励员工顺利完成公司各阶段任务目标。为切实掌握第一手详实、鲜活的调研资料,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及时召开座谈会。在召开座谈会中,特别邀请基层党员干部、技术骨干能手、基层员工代表参加,围绕公司党群建设、项目发展、经营管理、生活后勤等诸多方面问题与我进行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谏言献策。我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参会人员的,对大家所反映的问题逐一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特别记录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思想观念中仍需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这使我更广泛、更全面地听取到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提高了解决公司各类实际问题的及时性。

二是针对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实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下到部门、下到班组,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热烈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拧成一股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三是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保电工作,保障员工在"十八大"期间的思想稳定,我坚持与现场员工保持沟通交流,鼓舞他们咬紧牙关、卯足干劲,定目标、忙部署、抓落实,要求全体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值班纪律,杜绝违章作业,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继续深入开展现场反违章和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各级人员责任,维持安全生产态势平稳,确保"十八大"保电工作万无一失。

四是参加公司工会组织开展的"送清凉"活动,慰问炎炎夏日里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员工。活动期间,我深入所属工程项目建设工地,为冒高温战酷暑,坚守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干部员工送去清凉饮料。在风电场,我围绕员工的工作环境,饮食,高温劳动保护等,对生产一线、项目建设工地、高温作业地点等作业场所进行走访慰问,极大的鼓舞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通过与公司基层员工面对面交流谈心以及深入部门、班组,以实际行动为员工解决困难,零距离为他们服务,真心实意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激励员工做好本职工作,鼓舞员工实现各阶段目标,做个员工信赖的公仆。总之,通过下基层走访,既使我感受到了大唐同心文化的精神,又使我了解到了基层的实际情况,为党员领导干部扎实地上了一堂非常好的党课,这将激励党员干部今后以更好地精神状态、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更加务实的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历城区现有小型水库座,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座。年经过全市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排查,其中座属于三类坝。根据省、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求,我区自到年,对座(其中小﹝一﹞型4座,小﹝二﹞型座)病险水库逐一进行达标治理,年完成白炭窑、葫芦峪等8座;年完成枣林、大会等座;年完成黄巢等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总计完成投资.1万元。区委、区政府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历城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开展工作,并且与各有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应职责分工。

工程建设中,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审计等单位全程参与,各参建单位遵循“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设计单位服务、质量监督站监督、当地政府配合”等制度,明确责任、各负其责,按照项目管理“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求,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尤其1是年工程,较、年投资额度大、施工难度高,历城区高度重视,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在全市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完成招投标、率先进场施工、率先完成水下主体工程”,使工程达到了预期成效。

该工程共收到上级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0万元,省级资金5万元,市级资金万元,其余资金由区政府配套。指挥部设立专用资金账户,规范操作,确保专款专用。

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惠民政策,鼓励、提倡选聘农民工,不但节省了工程开支,对农民增收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将水库防洪效益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民心工程。

工程实施后,有利于提高水库防洪能力,发挥防洪效益,减轻下游洪水灾害损失;有利于增强蓄水能力、提高灌溉效益,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管理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使水库工程运行进入良性轨道。

为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收尾工作做好,进一步促进该工程的效益发挥,月8日-月日,由我及工管科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该工程的经验总结及建后管理、效益发挥等工作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各水库所在乡镇及办事处的水库运行管理部门和部分重点水库所在村。

(一)走访单位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此次下基层调研各乡镇、办事处基本情况如下:柳埠镇:现有小型水库座,其中黄巢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座(除桃科水库外,其余座水库均被列入此次加固计划)。

西营镇:现有小型水库8座,其中白炭窑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7座。

彩石镇:现有小(二)型水库3座。仲宫镇:现有小(二)型水库1座。

高而办事处:现有小型水库2座,其中八大岭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1座。

港沟办事处:现有小型水库2座,其中燕棚水库为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1座。

(二)调研基本情况。

设,将进一步促进该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发挥。三、几点思考。

1、针对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经验总结,我们认为,程序的规范、制度的严格、各单位的配合、当地百姓的支持,都是我们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这是我们此次工程的成功经验,更是今后实施其他工程的基本要求。只有真正做到利民惠民,成为民心工程,才能取得百姓支持,取得更大的成功。

2、小水库等小型水利设施多年来一直存在“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运行管理方式不规范,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此次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要想充分发挥小水库的效益,做到规范化管理,水管体制改革等建后管理问题亟待解决。我区将立足基本情况,同时借鉴省、市及其他县区水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从建后管理制度、机构设臵、人员配备、设施完善、多元化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建后管理,探索小水库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3、此次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防洪为主,个别水库兼顾灌溉效益等要求,增强了其防洪灌溉效益。我区的小水库大多处于济南市南部山区,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省城后花园。该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使水库大坝、库区的整体景观得到了改善,今后我们将立足于结合库区周边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增设亲水景观。这样将会极大地带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促进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调研记录。

时间:年月8日-月日。

地点:柳埠镇、西营镇、彩石镇、仲宫镇、港沟办事处、高人员:

内容:主要通过召开有关人员、村干部座谈会,了解情况,而办事处会议室或相关村委会。及各乡镇、办事处水利站工作人员、相关村干部、群众代表。听取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及建后管理、增强效益的建议和意见,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确定工作目标。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关于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意见》(盱发8号)和《关于开展年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通知》(盱办发号)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建设银行盱眙支行田宇峰行长在驻点村—盱眙县马坝镇沙坝村,走村入户,深入开展了政策宣讲调研活动;在此期间,共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1次,走访慰问黄某某等困难户5户,捐赠科技书籍上千册,协调问题6个。带领业务人员积极指导农民群众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大力宣传政府扶贫政策;鼓励青年创业,鼓励下岗再就业。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和服务三农关于资金困难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调研,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活动要求,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沙坝村位于盱眙县马坝镇东南面,东邻金湖县,靠近安徽天长市(江苏和安徽省交界),属于较为偏僻的村,还属于较为贫穷的村。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使得该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目前,该村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惠农补贴划入各户一卡通中。新式沼气的大力普及,有效地完成了一改三建,使得人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用沼气换来了当地环境的清气。几年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了逐年提高,家庭收入逐年递增,家庭资产不断增长,推动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巩固。一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住房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生产工具得到很大的更新;该村的农户逐步建起了新房。二是该村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织实施了精整水田、道路通达工程、退耕还林、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村农户走上了硬化路面,实现了道路畅通;农村电网逐步改造,供电质量有所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好,建立了卫生室、农资超市、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有线电视和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村,宽带网络逐步延伸,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三是民生金融加快发展,深受农民的好评。民生领域涉及全民的切身利益,要发展,需要多方面支持,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尤其离不开。调研中,行长领导专门就金融服务情况听取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四是该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为方针,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存在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请继续关注:)题,针对啥坝村的实际,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现阶段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附加值。三是加快推进乡村统筹,促进经济共同发展。面对当前乡村发展的差距,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入户、就业、子女入学等各种限制,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四是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帮助他们一下,拉他们一把。他们心里就会多一份感恩,对社会也多一份认同。同时,要引导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县委县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宣讲物质文化和共同建设,激励干部群众全身投入经济发展中去。

第四篇:领导干部如何下基层调研领导干部如何下基层调研。

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近年来,不少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个别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领导干部下到基层去了,走到群众中了,群众却觉得领导干部离他们更远了。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追求下基层的形式和数量上,而忽视了下基层的目的和效果:车子转一转,工程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群众见一见,调查研究就结束了。

显然,这样的下基层不仅达不到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联系群众的目的,反而扰民伤财,加重基层的负担。如果这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下基层多了,不仅不能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而且会引起群众的反感;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容易造成新的矛盾。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来讲,少数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对改造主观世界着力不够,没有认识到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到人民群众中求教点子,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基本途径,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犯了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从客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群众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了解基层的难度增加。

义群众观,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干部对群众敞开心扉,群众对干部就会无所保留,好主意、好办法就会在交流中形成。其次,做好准备工作,心中带着问题。下去之前,多方了解所到之处的情况,补充相关知识,对要达到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坚持轻车简从,机动安排行程。不搞层层陪同和群众迎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行程安排,到最需要调研的地方去。第四,注意突出重点,不忘把握全局。定期深入到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帮助解决困难,同时不忘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

一、医院实行院长查房(行政、医疗)每月一次。由院办、医务科分别按职能范围,召集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安排查房时间和内容,并报请主管院领导审批,院级领导按照分工参加查房。

1、院办于查房前与科室主任作双向交流,帮助科室明确查房内容和程序,将了解到的情况提前向相关职能科室反馈或请示分管领导,以提高查房质量和效率。

2、主题围绕医院学科建设,科室管理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3、由院办主任作好记录,并对有关工作予以督办。二、医院设院长接待日,主要负责接待患者及家属、社会各部门、各届人士、医院各级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对医院工作的建议与意见,由门诊办主任做好记录。接待后有关问题和事项由院办按照督查督办手续办理并作回复。

高效、主动、服务的原则。三、院级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调研工作,应本着精简、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八

根据省、市、县“减负万里行”相关活动的要求,我校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开齐、开足课程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深刻理解省市县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领导班子、全体教师自查自纠,领导班子到班级抽查、摸底,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责任目标。下面就我校的自查情况作以下如实的汇报:

组长:xxx(xx学校校长)。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各教研组长:

xxxx。

1.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省、市、县“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明确全面推进“减负”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需要,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保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要严格执行省、市、县“减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减负责任,勇于接受广大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2.利用校园广播站、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取得社会、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3.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利用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讨论学生有哪些过重的负担必须减掉,教学中有哪些效能可以增加或合理运用,为出台我校“减负增效”实施方案献计献策。我校教师基本达成共识:

(1)“减负”不等于“减质”。

(2)“减负”是教师工作高效1的表现。

(3)“减负”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必须的工作措施。

(4)“减负”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

4、将减负工作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我校针对“减负提质”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对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学校课程设置,学生校内校外作业量,教师课堂文明用语,教材、教辅资料的征订等进行查访,做到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自我检查,我校落实“减负”工作情况良好:

1、执行课程计划方面。根据国家、省、市、县课程计划的规定,按照减负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落实,已经做到了“五有五没有”:有按标准课时开课,没有随意增减课时;有按课标设置开课,没有随意增减科目;有按课标要求教学,没有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有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没有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有按规定的考试要求,没有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并按规定,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2、控制活动总量方面。学校严格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七小时,教导处科学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教师没有挤占学生休息时间进行补课,无节假日集体补课现象。学校不允许教师有偿家教。

3、控制作业总量方面。学校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作业要求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少而精,讲求实效,同时应把作业布置和指导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坚持做到: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七至九年各科交叉作业时间不多于90分钟,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严禁以抄代罚。教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帮助,有具体的帮教措施,不歧视、排斥。学校对各科作业布置作协调管理,严格控制每日各学科家庭作业总量,不因双休日及节假日而加大作业量,保证学生每日充足睡眠时间。

4、控制教辅用书方面。严格执行“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购买的原则,学校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当年审定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征订教辅用书,地方课程选用教材,按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征订。禁止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学具、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

5、规范考试管理方面。学校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次数。除小学语、数两科,中学语、数、外、政、物、化六科安排期中、期末考试外,其它学科(包括活动类课程)每学期考查一次。不公布学生的检测成绩,不以检测成绩排列学生的名次,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到平等施教、文明执教,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

6、规范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工作。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规定,我校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新生实现均衡编班,不存在举办或参与举办选拔生源班的情况,不组织分班考试、不按成绩分班。实用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系统管理学籍业务,不存在人籍分离的情况。

我校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向社会、向家长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式、任务,使家长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并且支持学校“减负”的一些做法。在家不给学生施加心理上、学习上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观念,形成家长、学校“减负”的合力。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九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关精神,漆河镇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严格对全镇基层组织进行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并确定黄婆店村为党建示范点,重点进行后盾扶持。现以黄婆店村为例,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村基层组织党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黄婆店村位于桃源县东北部,漆河镇以东。由原黄婆店村、白家溶村、高碑村、封火溶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58亩。辖38个村民小组,1214户,总人口5200人,其中农业人口4123人。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油茶、柑橘大村,爆米花、红薯片等农副产品畅销常德。省道306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党员144人,其中男性党员132人,女性党员12人;高中及以上学历34人,高中以下学历110人;50岁以下31人,50岁及以上113人。

二、党建工作特色。

(一)抓班子建设,取得成果显著。

近年来,黄婆店村党支部注重抓班子建设,充分利用支部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培养班子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班子驾驭全局、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年,黄婆店村遭遇严重的旱情,村党支部火速动员,日以继夜奋战在抗旱一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最大程度地挽回了损失,再一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过多年努力,群众对该村班子的信任程度进一步提高,党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社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

(二)抓队伍建设,先进典型突出。

党员队伍建设方面,黄婆店村党支部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造了一支“团结务实、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敢于吃苦、忠于组织、服务群众”的好队伍,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村支部书记钟广波,为人正直,心系百姓,为了群众诉求积极奔走,在xx年的抗旱中连续六天六夜留守在最前线,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不眠支书”。共产党员徐建湘,身患癌症,历经多次手术,不屈不饶坚持种植富硒柑橘300余亩,年产销达80万斤,成为全县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流动党员白新平,自xx年底担任该村挂职支委以来,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主动向村民提供就业信息,成功介绍3人赴长沙工作。

(三)抓党员教育,坚持学以致用。

黄婆店村党支部注重党员教育,远教工作一直稳居全镇前列,教育场地硬件设备齐全,每月按时开展集体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并且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村支两委实现了电子化办公。该村远教操作员李志锋,尽管已经岁,但是对学好电脑操作有着执着的热情,熟练掌握了word、excel、打印、扫描、照相等技能,坚持使用qq、邮箱向镇党政办进行工作汇报,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二是有效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学习,黄婆店村对1500多亩老化茶园进行了改造,种植优质杂交油茶14万多株,建立省油茶示范基地、油茶专业合作社。努力做大家庭式农副产品加工,使该村畅销常德地区的爆米花、红薯片,形成规模,做出品牌,打出名声。目前该村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参与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四)抓民生工程,真诚为民服务。

多年来,黄婆店村一班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完成了系列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公路硬化9.4公里,贯穿13个村民小组,所有组级公路均已得到修整,铺上青岩卵石;400多亩耕地通过田园化整改,机耕道,排、给水等配套设施一应齐全,将1000多亩纳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000多米灌溉主沟渠得以硬化,xx多米渠道进行了清淤整修;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已覆盖全村,农家书屋、远教活动、文化共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的开展,村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黄婆店村一班人的努力下,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作用发挥越来越突出,但在党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员结构不平衡问题凸显。

目前,漆河镇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例失衡的现象凸显。以黄婆店村为例,全村共有党员144人,女性党员只占8.33%,50岁及以上党员人数达到78.47%,高中及以上党员人数只有23.61%,充分说明女性党员、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的比例过低,支部党员年龄大。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机制的工作发展要求。

(二)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大量高学历的年轻党员外出务工。再加上村党务干部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热情和作用发挥,导致年轻党员不愿做基层党的工作,造成农村基层党务干部后继乏人。

(三)不良民俗风气迅速蔓延。

眼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摆阔气,铺张浪费、比排场的攀比之风在农村有愈演愈烈之势。宴请的名目不断翻新,已由以往的婚丧嫁娶延伸到孩子满月、老人过生日、参军入伍、金榜题名、以及盖房上梁、喜迁新居等,所上礼金也在不断刷新,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党员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造成了不良影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途径。

(一)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

选拔和培养基层组织负责人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把好农村“两委”换届关,切实把换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换届选举的质量,加强考察监督,选拔高素质党员进入干部队伍。二是建立与完善末位淘汰制度,适时地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村级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做到能者居其位。三是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落实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做好培训,逐渐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村级支部后备干部队伍主要力量。

(二)树立全局意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齐抓互促。

只有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发展问题,才能提高其执行力。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建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调整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带动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确保上一个项目,带一方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

(三)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公信力与向心力。

积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是提高村级党组织权威性,增强向心力的根本举措。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切实做到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夯实村级党组织权威基础。二是农村财务工作透明化,实现农村工作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尤其是对土地征用补偿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种粮补贴、退耕还林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等情况及时公开,真正让群众放心,促使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团结在党支部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来,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幸福家园。

(四)加强农村党员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培训力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的作用,组织村主职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历培训,并建立村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将培训情况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二是创新教育培训形式。要充分考虑农村党员的学习需求,精心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邀请科技、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巡回指导,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到农村种养基地手把手传授,组织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到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

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的影响对单位对企业都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基层党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一、基本情况。

至20**年底,全公司共有党员**人,公司党支部、工会、共青团组织健全,能够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工会主席**,工会组织委员**,女工委员**,团支部书记**。20**年,公司党支部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

从总体上看,我公司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发展情况是好的,广大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在管理、施工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些党员还存在党员义务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大局意识不强等问题,党员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党建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方面,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三是党建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结合紧密度还需加强,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公司党建工作。

20**年乃至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尊重、相信、依靠职工的高度,把企业发展面临实际困难、出路和前景真实地告诉职工群众,培育形成政令畅通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企业实现战略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统筹生产经营活动与党建工作协调发展。企业党建工作要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推动力量,就不能脱离生产经营实际,更不能搞“两张皮”,而应紧密结合企业当前的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在融合中减少党建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生产经营活动与党的活动有机结合,为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找到有效的切入点。

四、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活动为基础,找准公司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切入点。

近几年,我公司通过积极开展争创“五个好”党支部活动,充分认识到党支部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党支部要找准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切入点。在活动方式上,要把开展党的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提高职工素质结合起来,与群团活动、开展劳动竞赛结合起来,组织党员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开展“党员示范岗”、“安全生产月”“百日劳动竞赛”等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

五、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十七大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1)通过开展各种党性教育活动,完善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始终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作为公司党支部理论学习的中心环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教育引导党员确立言行规范的准则;其次,结合教育活动开展教育整顿,引导党员自觉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纠正平时工作中与先进性不相符的思想行为;第三,要把党员先进性的学习实践经常化,把教育活动贯穿到党支部的经常性建设中去。

(2)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促进党支部自身建设。把对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作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经常分析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引导和培养党员干部严格按党章、组织制度和有关规定办事的良好作风,要确保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3)落实党内生活制度,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一是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要针对一个时期党员队伍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来考虑和确定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在注重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并举,多种活动互补,力求党员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提高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质量。二是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战斗性。党支部要围绕增强党内生活的战斗性这个标准,提高党员参政议政意识,教育广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揭露,对来自别人的批评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六、今后几年公司党建工作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1、主要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执政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不断强化公司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永葆先进性,促进党支部健康、和谐、稳定发展,为公司经济、政治、文化和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主要举措。

(1)深入学习,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深入学习**大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视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树立党内生活以党员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公司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公司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2)转变观念,创新地拓展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宣传贯彻企业目标任务,努力抓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关心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企业方方面面的稳定工作。二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主动开展工作,采取“灵活、务实、多样”的工作方法,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党建活动。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把党支部活动与群团组织活动、培养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党建工作为公司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

(3)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执行力。

一是以理论建设为根本,着力提高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首先是整顿学风,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及时学习掌握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理清发展思路,树立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班子建设和管理经营的能力。

二是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公司支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对人才和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和监督,全面推行人才强企战略。

三是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不断提高班子执行力。公司党支部坚持把党支部的工作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班子的执行力。

(4)加强党建,争创“五个好”党支部。

一、一带一”,支委帮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又好又快的发展。

七、小结。

党建工作要做到粗中有细,党建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职责。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一

目前,不断深化创建活动主题,部队党组织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严整化已经成为部队发展的主旋律,这对边防部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基层一线单位,始终存在提升组织生活质量进度跟不上、党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笔者根据当前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时期面对新形势,基层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存在重业务培养、轻思想武装的错误思想,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致使少数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更有甚者对自身职业理解存在误区;二是少数党组织工作不够规范,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组织生活松懈,致使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基层部分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全局意识,不关心群众疾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滋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基层党建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认为辖区治安维护、处理案件等业务工作是硬任务,基层党的建设是软任务,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基层党的建设摆不到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党务干部兼职过多,职责难以落实。由于业务工作的影响,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基层党建工作。三是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造成监督难、难监督,使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四是经费短缺。由于财力状况,党建经费难以保证,如骨干培训,创先争优,表彰奖励及信息交流难以落到实处,直接影响到党建活动开展,致使党员教育活动缺乏活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到位。

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建议。

面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针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基本特性,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谈几点建议:

基层党的建设到底怎样抓?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首先,要围绕讲学习、讲正气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讲学习是基础,讲政治是核心,讲正气是保证。各基层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三不讲”的问题,努力改进工作,真正这样做了,基层党的建设就能出现新气象,达到一个新水平。其次,基层党的工作是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塑造人的工作,不能停留在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层面上,必须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行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建工作抓深抓实,不断抓出阶段性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事务性工作很多,政治性任务也不少,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必然顾此失彼,忙于应付。要想“打好主动仗”,必须“唱响主旋律”,也就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实行重点突破。

一是抓基础,把党员管理经常化、科学化。首先要严把入口,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坚持实行“四化”管理:即申请公开化、确定民主化、培养制度化、考察规范化。严把“四关”:即发展对象的确定关、培养教育关、审批关、转正关,确保吸收的每一名新党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其次是广泛开展党性实践活动。要把深入开展“党员奉献日”等党性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管理的重要途径,给党员干部压担子,交任务,有意识地把他们放到艰苦环境和关键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当先锋、做模范,经受实践的锻炼和考验,不断强化党性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再次是加强党内监督。首先要强化监督意识,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敢于碰硬、勇于负责的精神,理直气壮地履行党章和《条例》赋予党组织的监督职责,严格对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掌握人、财、物权的党员干部的监督;其次要突出监督的重点。当前,必须要突出和加强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监督、发挥先锋作用的监督、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执行干部路线的监督、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督。第三要完善党内监督的机制。做到组织监督和党员、群众、舆论监督相结合,更须重视专职基层监督作用,使党的纪律在党内监督中发挥应有的威慑效力,以此有力推动党内监督工作。

二是抓根本,把配套制度落实好。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基层党组织要完善和坚持基层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内监督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重在建设,贵在落实,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执行,确保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抓作风,树立正气。基层党组织面对复杂的辖区环境,无时无刻部经受着各种诱惑的考验,因此,要认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在本单位官兵要大力提倡讲党性、讲原则、讲大局、讲奉献,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大力提倡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尽职尽责,反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大力提倡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言行不一、华而不实;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总之,要在整个基层造成浓厚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氛围。

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基层的主要领导干部到各个干警、官兵,都要关心支持主要领导的党务工作,在了解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了解党建工作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为基层党组织了解中心工作、参与重大业务活动提供条件。基层单位在总结工作时,要在总结业务工作的同时,更要总结党建工作,要关心党务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二

“xx”期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市基层文联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进入新一个五年发展期之际,很有必要认真审视和分析我市基层文联队伍的建设状况并认真思考其今后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其科学发展。

1、建制确立,机构独立。市文联共有20个团体会员,其中市本级文艺家协会11个,县(市、区)文联9个。全市9个县(市、区)均经各地编制机构批准,建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市、区)文联机构,而且编制确定,人员基本到位。据统计,9个县(市、区)基层文联共有正式编制33人,目前有正式在编人员30人,编外用工4人。

2、门类齐全,成员众多。我市各基层文联都有下属的文艺家协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七大文艺专业门类协会均属县(市、区)文联的团体会员。此外,民间文艺、电影电视、根艺奇石、诗词楹联、演讲朗诵、收藏、古建、学生写作、文化研究、盆景、集邮、铜管乐、京剧票友、农民书画、文艺会所、处剧曲艺等众多的特色协会、学会、研究会也纷纷成为基层文联的团体会员。如缙云县文联就有下属协会32个,市文联有下属协会22个。据统计,9个县(市、区)文联共有各文艺家协会131个,共有协会会员3604人,其中市级会员2897人、省级会员507人、国家级会员200人。

3、依靠财政,维持运行。我市基层文联的经费来源,基本上属于财政预算型,除了人员经费以外,基层文联开展各项工作的专项经费均由财政拨给。然而,财政给予基层文联的专项经费只能维持基层文联的常规工作开展,如出刊物、编书籍,独立举办个别小型活动,不具备开展有影响的大中型文艺活动的条件。可以说,离了财政拨款则寸步难行。据统计,9个基层文联xx年专项经费共计117.8万元,拥有专项经费最多的单位是县文联,也仅25万元。由于基层文联的特殊地位,利用社会赞助经费开展工作则难上加难,xx年有社会赞助款的文联为:县文联11万元、县文联4万元、松阳县文联2万元。

4、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我市各基层文联在过去的五年中,充分发挥文联的优势,紧紧围绕服务于中心工作、服务于艺术家、服务于基层群众、服务于团体会员“四项服务”努力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据统计,过去五年全市发表、演出、展出、获奖的文艺作品达21749件(次),其中国际级285件(次)、国家级4554件(次)、省级5789件(次)、市级11121件(次)。二是文艺活动多姿多彩。过去五年共举办和协助举办各门类文艺活动500余场次,为文艺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通过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创建瓯江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艺之乡、开展文艺理论研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措施,为提升的`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基层文联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以初步彰显。

1、基层文联组织机构的终端性。我市的县(市、区)级文联处于全市文联系统的终端位置,一般没有下一级的文联机构(协会除外)。而发达地区在县级文联之下往往设有乡镇文联、企业文联、部门系统文联,可见我市基层文联网络不尽健全,基层文联网络的延伸性不够,基层化不强,覆盖面不广。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三

为继续深化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从2008年8月开始,就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调研组先后走访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卫生局、市建设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及医卫界部分老同志,组织召开座谈会,查阅分析有关资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医疗资源逐渐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有了基本保障。

(一)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医疗服务范围逐步延伸。据了解,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95家,其中市级综合性医院4家,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康复医院、惠民医院各1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地名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1家,村卫生室487家,口腔诊所33家,企业学校医务室22家,门诊部12家。目前,我市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构筑,20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成型,医疗服务范围不断延伸,群众就医保健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已基本形成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二)等级医院建设富有成效,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增加。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医院上等级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截至2007年底,我市拥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1家,二级甲等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乙等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民营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医院1家,省级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1家,台州市级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2家。重视引进外地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尽力方便群众就医;注重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协调发展,综合性医院与专科医院的互补发展,逐步丰富优质医疗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保健需求。

(三)医疗业务不断扩大,医疗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随着卫生事业的较快发展,我市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医疗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总量进一步增加,综合指标位居台州乃至全省前列。据统计,2007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额10.6亿元,门、急诊4813479人次,住院102541人次,住院手术44694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完成诊疗1802144人次。全市共有床位数309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7张,其中市级医院病床2505张,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地名卫生院458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9%。磁共振、直线加速器、dsa、ct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基本到位,能满足各类疑难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医疗资源和参合带来的实惠。

院管理年”和“三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教育活动,卫技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卫技队伍整体形象逐步提升。

二、我市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离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的需求,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在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医疗机构的设置缺乏指导性和调控力。我市于2007年制定了《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全市医疗机构的总体布局、等级标准、建设规模等提出了原则性意见。但未制定医疗机构设置的详细规划,在全市医疗机构新建、扩建、改建中,对医院的功能定位、学科设置、设备配置、卫技人员配备等缺乏一个全面、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在《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调控力,各医院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较难统筹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院之间的过度竞争,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局部性浪费,出现了有的医院因建设规模过大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影响各级各类医院的持续发展。

二是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矛盾日益显现。从医疗机构分布情况看,医疗设备、资产和卫生人力等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区和城镇医院,而我市人口的70%在农村,明显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病员流向不合理,造成城区医疗机构负担过重,压力较大,影响了市级医院对疑难复杂病种的研究和“名院”、“名科”的建设,难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而基层医疗机构却业务清淡,出现资源浪费,有些面临生存危机,影响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据了解,2007年市一院、市中医院(不含原市三院)、市妇保院的业务总量分别达到4.34亿元、1.39亿元和0.53亿元,依次占全市业务总量的40.94%、13.11%和5.0%,仅此3家市级医院业务量就占全市业务总量近60%,而且其一般性质的医疗业务量所占比例较大。

三是公共医疗资源政府性投入有待加大。全市卫生事业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卫生事业费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仍未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5%以上。2007年卫生事业费投入(包括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补助)5756.793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2.63%。对公立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就医成本难以降低,公共医疗机构、传染病、精神康复等专科医院建设相对滞后。四是医疗机构卫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由于受卫生人事体制的影响,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无技术职称、无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长期沉积、比例较高,据2007年底统计,全市卫技队伍中无职称人员达304人,占6.2%,影响了卫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和新分配医科专业大学生的招收。而且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中,中高级职称大多集中在市一院和其它市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所占比例极低,城乡差距较大。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8名卫技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仅14人,中级职称的145人,分别占1.55%、16.2%。

三、对优化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的建议。

进一步促进我市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科学规划,注重梯度发展,实现整体提升,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技术优良的医疗资源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完善规划,加强资源调控力度。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既是卫生事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十一五”设置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指导标准》以及温岭市域总体规划要求,坚持“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科学编制《温岭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现有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整合优化各层次医疗机构。规划要对市级医疗机构和镇(街道)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的布局、规模、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名医培养、学科建设、设备配置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以适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要强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加强对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的约束力和调控力。要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标准和要求,避免规划调整的随意性,有效盘活利用医疗资源存量,严格控制建设增量,限制和减少盲目的扩张和升格,特别是市级医院规模的扩大、镇(街道)卫生院的升格以及民营医院的设立等一定要慎重。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程序,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等,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二)提升层次,丰富优质医疗资源。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要以现行设置的医疗机构为基础,以当地的实际医疗需求为依据,加强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优质发展。

医疗资源集聚的中心城区,要合理规划新增资源,做强做精现有资源,凸现医疗业务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综合规划市级医疗中心。市级综合医疗中心,要以三级乙等的市一院为基础,以建设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医院为目标,集医、教、研于一体,加强高精尖学科建设,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使其真正成为我市医疗技术龙头和骨干,成为医治疑难疾病的业务中心,成为台州南部的医疗中心。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医改方向,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和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加强重点中医学科建设,提高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能力。延伸中医服务网络,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辐射能力。加强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根据《“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妇女儿童医院的功能定位,继续发挥产科优势,加强儿科和妇科建设,形成妇女儿童医院应有的特色和品牌,真正把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成为台州乃至全省一流的妇女儿童医院。

要加强各医疗机构合作交流机制建设,既要重视引进外地优质医疗资源,又要重视市内医疗资源的合作和共享,实现资源的对接和深度合作,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医疗资源的档次和医疗服务水平。

(三)培育品牌,促进特色医疗资源建设。

随着诊疗科目不断增加,各医院特色学科建设日显重要,已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培育的重要内容。一要重点扶持已有的特色专科。综观现有特色专科现状,要积极扶持诸如肿瘤、骨伤科、小儿科等特色专科的发展,带动全市学科品牌建设。例如市二院肿瘤专科在周边县市都有一定的影响,病员不断增加,病区建设不断扩大,但由于医院规模扩展较快,医院进一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通过盘活其闲置的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肿瘤治疗中心院区的建设和当前医院所面临的财务困难,以进一步促进肿瘤专科特色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温岭乃至台州的肿瘤治疗中心。二要加强特色学科错位发展。针对我市实际病源和医疗业务水平,要正确引导各医疗机构在特色学科建设上错位发展,形成各自品牌。继续抓好原三院的泌尿科、四院的肛肠科、中医院的推拿针灸科、台州骨伤医院骨伤科等专科特色建设,拓展特色专科领域。三要加快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规划》和《浙江省医疗机构“十一五”设置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标准和要求,县级市设立传染病专科医院要依托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因此,结合我市传染病防治技术力量的实际,建议挂靠市一院,与医疗中心建设同步规划,并严格按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实施,尽早列入建设规划。四是发展康复医疗机构。随着康复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市精神康复医院的硬件建设和技术力量的扶持,切实改善办院条件,使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挥社会效益。此外,还应根据医疗实际需求,可筹建市级康复医疗专科医院。

(四)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要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要根据《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温岭市镇(街道)卫生院设置规划》,按每个建制镇至少建设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加强对镇(街道)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强化镇(街道)卫生院“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合理调整卫生院布局,归并和改制地名卫生院。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和设备装备的投资,按规划目标稳步推进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要强化镇(街道)卫生院的公益性质,确保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使卫生院能承担起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要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要求,继续加大“网底”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致力推进其规范化建设。要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引导其合理用药,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信息平台要逐步向基层全面覆盖,让更多的参合农民享受到医疗资源快速发展带来的实惠,从重点保大病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保障水平。

(五)健全机制,提升卫技队伍整体水平。

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

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与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医疗卫生搞得好,可有利地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则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当大家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农村时,身为医学生的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加入到这一行列。为此,今年8月,我们来到了南阳市的各乡镇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法与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以实地采访为主,结合问卷调查,对南阳市各个县乡镇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2011.8.05——2011.8.20正文:

我国十三亿人口当中有八亿是农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国家关心的最大的公共利益。奔小康,必须先有健康;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病者有其医”。“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我国不少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的山区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显然无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与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医疗卫生搞得好,可有利地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则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查、分析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基本上对奴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有一个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相对于城市来说,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还是很落后的。首先,从卫生服务资源的总量上看,城市地区占有卫生资源的70-80%,农村地区只拥有20-30%的卫生资源;其次,从资源的质量上看,农村拥有的卫生服务资源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几乎所有的高层次卫生资源,包括人员、技术、设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都分布在城市地区;第三,卫生投入的重点也在城市,包括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等,都建设在城市地区;第四,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此外,还有政策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共同构成这种城乡之间的不均等状态。县级医疗机构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基本还可以存活,因为这些机构还是县域内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最强的医疗机构,它们还可以保有赖以生存的服务量。乡镇卫生院基本上还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有“盈余”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少量经济不发达但乡镇人口密集的地区;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勉强过得去,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长期“亏损”状态,这些卫生院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靠财政拨款勉强维持。农村卫生站则是形式多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村办村管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如宁夏),有村办个人承包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如广东)的或不给补贴的、有个体办的、有村与个体联办的、有卫生院下伸举办的等等,形式多样。总体来看是县和乡镇医疗机构以政府主导为主体,村级卫生站以个体为主导者较多。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参差不齐。在农村医生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医生有的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有的是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毕业后在农村行医。从调查情况看,村级医生的受教育程度以中专为主,大约有70.6%的村医生是中专学历,8.3%的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者占1.9%,还有19.2%的村医生是没有学历者。在村医生中,大约有80%的医生具有乡村医疗资格,约20%的村医没有取得乡村医疗资格。另外村诊所的医疗器械,目前仍是原来的三大件,此外就一无所有了,镇医院里比较昂贵稀有的就数b超机、x光机、电镜。医生们反映,常规器械和药品一般能满足需要,至于特殊的器材像核磁共振仪,无力添置,也没必要。因而在质量方面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相对较差,比不上卫生院和其他更高一级的医院,限于设备和文化水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县及县以上医院最不方便,价格相对也最高,但是质量好。鉴于农村的医疗设备状况和医术,很多人都对农村的医疗机构不是很信任。看个头痛发烧还好,但遇到要做手术时,就不敢轻易就诊了。

这些年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过重。同样一种药,在医院买比起在药店买可能要翻番。有些药,在外面又买不到。而且,没有哪个医院愿意病人拿着处方到外面买药。在外面买,便宜些,但还是不放心,生怕买假药。虽然今乡镇已经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减轻病人看病贵的想法,如病人可在指定的顶点卫生院就诊,若是门诊治疗则每天可减免三十元的医药费,若是住院治疗则既可报销百分之八十的医药费,若是在县级医院就诊住院则报销百分之五十,市级医药则报销百分之二十,低保户既可全免,这样的措施实则为病人带来福音,不仅收容了病人到指定的卫生院就诊,同时也给病人减免了医药费,让其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大大改善,为此医疗卫生改革是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但是,合作医疗范围之内的药品少,农民生病后,发现好多效果比较好的药都不在报销之列,而之前对哪些药可报又不清楚。而且,参加合作医疗以后,各项费用都上涨了。就算报销,但最后还是没少花钱。由于农民朋友自身对合作医疗不是很了解,加上合作医疗具体实行中的种种限制,很多人都对合作医疗开始产生怀疑。好多人都说:“政策是好的,但执行有问题!

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表现在应就诊和未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比例上,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五十七,农村为百分之四十五,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二十七,农村百分之三十,在出院患者病情未痊愈就主动提出要出院的占百分之四十三,自己要求出院患者农村百分之六十七是由于经济困难而城市只有百分之五十三,尽管中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这些差距有重要的根源。

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样性的。首先是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政策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卫生仍然落后于城市卫生工作;其次是农村卫生投入少,农村卫生工作者的待遇低,晋升机会少,导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尤其是高中级专业人才流出多于进入;第三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条件差,业务发展机会少,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工作。第四,农村卫生工作管理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导致产出不足。

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的差距,医务工作者的报酬和收入持钩,影响了贫困农村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结果把农村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进行分析,收入差距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大多数地方富裕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城市不相上下,而在中西部的贫困农村,这些问题最突出。另外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完全不同,城镇医疗保障水平远远离农村,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二元结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都不同程度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长期以自力更生为主,是农村居民难以与城镇居民一样公平的享受医疗卫生服务。

虽然政府卫生投入的重点是最近几年在向农村转移,但数十年来政府卫生投入的重心在城市,因而积重难返,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了,疾病少了,不仅可以使政府避免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大规模消耗,还能为社会生产、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前提。长远观之,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是能够产生正的效果的。

其次严格管理农村医药市场。我国医疗市场化之后,长期以来,医院走的都是以药养医的路子,服务费收得低,药价自然而然的高了。二是目前的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剥皮”如药厂、医生、医院、药品销售公司等几个环节,医院环节占了50%以上。(2)所以,对于自负亏盈的医院来说,他们很难舍弃“药品”这个砝码。加上医药市场缺乏有力监督,农村假冒伪劣药品四处蔓延,农民对此怨声载道。要想逐步扭转这种局面,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大力监督,坚决抵制不合格的药品,打击不法商贩,提高药品质量。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减少药品销售流通环节,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坚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集中采购、公开竞标和区域配送的试点,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受惠于民。

医疗卫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容,如何去审视这一系列问题,那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适应卫生改革需求,培养使用性医学人才间接的进行了医疗卫生改革。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处于一个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发展时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从规模和结构质量控制,课程改革,定向培养,毕业后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医疗改革的进程。基层医疗就是一个国家医疗事业的基础,所以重视我们的基础医疗,重视我们的基层医疗,那么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会稳步前行。篇三:医疗调查报告范本2015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本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医)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市新农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一、现状和成效2003年,我市共有乡镇132个,村(居)委会3914个,常住人口549.07万。其中农业人口380万,户数141.7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6221元。乡镇卫生院155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2003年7月1日镇海区率先开展新农医试点工作以来,至今除海曙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已全面推开。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参保乡镇109个,占83%,参保村2694个,占69%,参保人数达275.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4%。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市政府2003、2004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医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医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医协调小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医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协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卡发放等大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规范管理。各县(市、区)成立了新农医管委会,设立了专门的新农医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新农医联络员,三级组织网络的建立,为新农医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经办机构在制度正式实施后,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流程,实施服务承诺,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制订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收支专门帐户,严格费用审核,建立重大结报金额复审制度,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和公布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基金运行透明度,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二)坚持原则、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医的多种运作模式。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实施原则。各地在筹资过程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由于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在全面推开的县(市、区)中,参保率均在80%以上,其中镇海、北仑、鄞州、江北等达到了90%以上,大大突破了预期的目标。在筹资机制中,坚持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22109.3万大病统筹基金中,其中个人(包括集体经济扶持)出资8093.0万,乡镇财政资助4910.7万,县(市、区)财政资助5256.5万,市财政已资助3849.1万,体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构成比。在基金的使用上,坚持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适度的原则,大部分县(市、区)还设立了风险调节基金,保障合作医疗正常运行。

二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确定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由于综合考虑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保障人数和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的不同等因素,各地在个人出资、财政资助和补偿水平上略有高低,“南三县”相对较低,市辖区相对较高。总体上看全市筹资水平基本上都在75元以上,高于全省47元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资助一般在45元以上,最多的65元,而全省一般在22-25元;平均补偿水平在25%—35%之间,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不拘形式,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各地在新农医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卫生部门运作型—包括慈溪、余姚、江北、江东、大榭、镇海,占主导,建立区域定点逐渐转诊,控制医疗费用;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积极为参保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门诊优惠减免,支持新农医。社会保障部门运作型—鄞州区积极探索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城乡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利用城镇医保的经办机构、人员网络和软件系统,实施新农医制度。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型—北仑区、宁海县由人寿保险公司进行运作,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各地对新农医运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为实施这一制度打开了思路,值得尝试和探索。(三)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

一是实施大病统筹,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参保人员因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定比,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累进补偿。余姚、慈溪、镇海、北仑和宁海等地区对某些特殊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也实施一定的补偿。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住院结报75456人次,补偿总额12913.2万元,人均补偿1711元,实际补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25.0%,占有效费用29.3%;门诊补偿669人次,补偿金额88.4万元。

二是实施医疗救助,加大了困难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农村五保供养农民、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县(市、区)、乡镇两级财政代缴;同时两级财政出资每人5-20元不等,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对象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参保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目前开展新农医的县(市、区)均开展了医疗救助制度,如镇海区对有效医药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的这类对象给予至少5000元的救助。截止9月底全市到位救助资金1460.6万,已资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患重大疾病对象等困难人员免费参保5.15万人,资助总额135.65万元;资助经济欠发达区参保对象6.59万人,资助金额88.29万元;对困难人员医疗费用救助5177人次,救助金额763.3万元。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农民的小病普惠。实施新农医制度后,各地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农医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做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镇海、余姚、江北等地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适度让利,采取必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上门体检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慈溪市探索小病受惠机制,将村卫生室通过竟聘后,改建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站每年给予平均3万元的补助,服务站对参加新农医的村民提供门诊优惠,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业务用房、水、电等费用则由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北仑区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基金,按照参加大病统筹人数每人每年4元予以投入,主要用于下乡巡回医疗、健康宣教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解决边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另外,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已启动,52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列入标准化建设,市政府将每年投入1000万,县镇政府1:2配套。

总之,新农医制度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我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雏形,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促进我市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对全市302户家庭995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二、困难和问题。

新农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地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县(市、区),乃至全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尽管各地适时作了调整和完善,但审核结算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三)政策制度尚需完善,部分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农医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金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了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县(市、区)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四)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农医管委会和基金监督管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虽已成立了相应组织,但应承担哪些义务和权利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对策与建议。

总体发展目标:2005年全面实施,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村居民应保对象的85%以上;2006-2009年,逐年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2010年前后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医保接轨,最终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三大体系”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导,抓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突破口;二是医疗救助为补充,突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弥补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配套,扩大制度的受益面,增强制度的普惠性,克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窄的弱点。清晰确立“三个定位”一是目标定位:最终目标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医保并轨,实现城乡统筹,实施中把握制度的发展目的和方向;二是阶段定位:“低水平、广覆盖”起步,制度将有一个较长的初级发展阶段,实施中重视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三是过程定位:在巩固初级阶段成效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和受益面,实施中着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切实保证“三个到位”一是政府责任到位,既要落实个人义务,更要强调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宣传引导到位,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强调科学引导,形成农民主动参与的氛围;三是资金支持到位,既要坚持个人出资,又要保证合理的财政资助,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具体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从社会保障角度,明确界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强化政府责任、突出社会管理、强调个人自主参与,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指导意见,处理好制度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宏观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个人筹资模式,科学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地自愿地缴费,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四是有关业务部门、相关学术机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酝酿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的角度加以规范。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投入的逐年加大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对全区特别是我院的医疗现状作了一个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机构设置情况全区卫生系统共设置区、街道两级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3个,街镇场区卫生院1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90人,区、街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病床1458张。全区卫生系统房屋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亿元,有价值万元以上各种医疗设备370台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0台件。我院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53张,设有11个病区23个临床一级科室,6大医技科室和14个行政职能科室;开展西医、中医各科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到黄陂、红安、黄冈、麻城等邻近县(区)市。并且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在职职工640人,其中卫技人员507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83人;拥有万元以上设备120余台件,其中美国ge双排螺旋ct、阿克松彩色b超、康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彩色电子胃镜、日本进口血透机、腹腔镜等设备在武汉市区级医院中处于先进水平,医疗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余万元。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注重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已成为本地区知名专科,能开展开颅、中上段食道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肺叶切除、部分肝叶切除、椎间盘摘除、脊柱矫形、子宫全切带盆腔清扫、乳突根治等复杂重大手术。每年均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2~3项新技术获市、区科技进步奖。06《平律复方治疗病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课题经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07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院通过管理评审被命名为“二级优秀医院”并顺利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的认证。

由上述情况可见,我区各医疗机机构特别是我院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医疗技术水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

(二)近5年来全区医疗服务状况近5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底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近年开始的标准化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开始以来,我区的医疗服务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较大的保障,农民开始享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医疗服务网点遍布全区各个角落,使得我区大部分农民群众有条件且能够看得起病,有的甚至可以花小钱诊大病。全区各个医疗机构业务工作量也因此开始大幅增长,有的街镇卫生院业务收入还实现了翻番,这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政策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正在逐步得以改善。

我院作为全区医疗行业的龙头单位,近5年来,按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降低药品价格,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得我院的各项工作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现将相关的医疗服务各项指标列举如下:

人民医院相关医疗服务数据。

由此可见,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业务工作量也正在逐年同步明显增长。老百姓有病大都能够走进医院并看得起病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各项医疗费用仍呈增长趋势。我们对本院相关数据指标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照,发现在逐年增长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实际的服务费用与治疗费用在我院的不断调控下还有所下降,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另外,由于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大家对医务服务的要求开始逐年提高,对服务项目、服务水平与服务内容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仪器、新的疗法、新的药物开始不断投入使用,从而使得我们的服务成本也大幅提高,这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患者有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花小钱照样是可以看得好病的。正是由于还存在着上述诸多原因,部分老百姓所谓“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待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采取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已经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基层卫生条件底子差,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又相对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势必使整个卫生系统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兑现难。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并且有的配套资金不能兑现。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区财政对全区卫生系统投入的卫生事业费和各项配套经费应达到4200万以上;2005年,全区卫生系统区财政预算只有1373万元,即使按卫生系统在编在册人员算,人均卫生事业费年均不足5000元。近几年来,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没有保持与财政支出同比例增长。没有必要的财力作为后盾,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环境、设备、设施、后勤保障都将无从保证;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医务人员何以安心工作?在此条件下若想搞好医疗服务谈何容易!

(二)街镇卫生院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我区街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而且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区3590名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6.7%,中级占28%,初级则占59%;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43.6%,中专或高中占35.6%,而街镇卫生院高级仅占0.3%,中级占7.8%,初级则占31.5%。目前街镇卫生院在职临床医务人员中职前本科生、专科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另外,街镇卫生院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整体人员臃肿,另一方面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存在专业从业人员明显不足。这就使得我区基层特别是农村人民群众仍然存在一定的就医因难。

(三)设备设施缺乏或落后。

在基层医院,特别是有的街镇卫生院,设备还相当的落后,有的辅助检查只能做最基本的血尿常规;有的手术室简陋异常,全部手术过程在同一房间里完成;有的连基本的急救设备都不曾备齐。这样的条件是很难为病人服好务的。

(四)区人民医院的实际困难。

我院作为行业龙头,也是全区医疗技术的指导中心,虽然在人员和设备、设施方面比街镇卫生院状况要好,尚可以基本满足常见多发病及少数疑难病症的诊治,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实际困难,一直制约着我们更好地向前发展和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

首先,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我院医疗实际发展水平的矛盾渐趋显著。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也必然地要求医疗服务水平相应提高。但作为一所二级医院,其发展与进步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域、人力、财力、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等。只有各方协作并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医疗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由于医院建筑、布局、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仍较陈旧和落后,在全市乃至全省同级医院中仍显滞后。全院各病区床位普遍偏少,每到疾病高峰期,经常人满为患,一方面不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设施不到位也易出现医疗差错与服务不到位从而引发纠纷,也因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还有就是外部医疗环境欠佳和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对医院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停尸闹丧、恶性纠纷时有发生。一是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二来限制了医学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创新被认为即是“试验”,所谓“无据可考”的东西更会让“扯皮”者有机可乘。当前,这些不良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着,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不尽快予以解决,要想真正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意见和建议。

经济相对薄弱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政上要予以倾斜。

(二)加快基层全科医师培训与资格认证的步伐。逐步提高街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一级医疗部门人员素质。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对志愿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实行提前定级,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三)对中心医疗机构更要加大投入,促其发展,继而带动全区卫生系统向前发展。在财力上、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全区疑难、重危、复杂病例大多集中在我院,全区近70%的医疗服务是由我院来承担的,只有不断完善设施、改良设备、激励进取,才能使其真正的成为我区名副其实的龙头,成为全区真正的学术、医疗科技和业务指导中心,从而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完善配套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医药分家,实行药品托管制度。通过托管来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全国许多医院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试行的效果颇佳。许多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好举措。

(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行力。一切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好全区整个医疗行业安全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工作秩序,为各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六)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实事求是地评价整个医疗行业,纠正当今社会的不良舆论导向。给医院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七)更加深入地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为基层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制度保证。

关于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2009年暑假,公共卫生学院安排07级预防专业的学生进行社区预防保健实践。在xx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进行有关医疗改革的调查。

在《小康》杂志连续四年对全面小康进程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中,医疗改革一直居关注焦点的首位。本次医疗改革方案主要着手解决广大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改革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情况是这次调查的重点,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医患关系状况,发现医疗改革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方向。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群众及医生对医疗改革的了解程度和对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从而发现医疗改革过程中仍需注意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山东省xx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医生,部分私立医院医生,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卫生服务站医生;xx市群众。

一般情况:被调查的医生多为医院门诊医生,被调查的群众多为医院门诊随机抽取,以及社区、单位的部分群众。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问卷分为医生调查问卷和群众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并全部回收,其中,医生执业调查问卷50分,群众意见调查问卷50分。

四、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2009年7月27日——2009年8月15日调查地点:

医生调查:山东省xx市人民医院、胜利医院、部分私人诊所。

五、调查内容。

调查分为两部分:医生执业情况调查,群众意见调查。

医生执业情况调查主要内容为医生对其行医环境、医患关系、工资情况的满意程度,是否推荐子女从事医疗工作,对于国家医疗改革与医生待遇和医患关系改善的看法和态度等。

群众意见调查主要内容为了解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的消费比重,对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对医疗改革的了解程度等。

六、调查结果。

以下是两份调查问卷的问题回答情况及结果总结:

医生执业情况调查。

6、您认为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会对医生的待遇产生哪种影响:a.改善医生的待遇。

11、您所在的工作单位属于:a.公立68%b.私立32%14%14%此次调查,共调查了各级医院医生50人。以上为每个问题各答案所占的百分比,由此可得出调查结果如下:

1、医院的级别不同,医生对行医环境、医院关系、工资状况的满意程度差别较大:

上面的表格可或多或少反映出:

总体来看,大部分医生对自己的行医环境不甚满意,与工作量相比,认为工资太低,且认为医患关系不太乐观。

越是级别较高的医院,医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医患关系、工资状况的不满意程度越高。而与居民日常接触较多的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对医患关系、工资状况基本满意。

2、大部分医生不推荐子女学医,主要原因是,医患关系太紧张,以及医生行业比较辛苦。由此也可看出,医生对医生行业在今后的发展所持态度并不乐观。

3、有关医疗改革方面:

大部分医生对医疗改革将产生的结果持乐观态度,认为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可以或多或少提高医生的待遇,改善医患关系。但也有小部分医生认为,由于医疗改革更加侧重于公益性,为公益性改革,因此相对不利于医生的个人利益,容易使利益方面的冲突更容易发生,因而不利于医患关系项有利方面发展。

在交流中还了解到,“以药养医”是当今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以药养医若不能有所改变,医生与病患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也就不能有彻底的改观。

虽然国家已经确定了医疗改革的方案方针,但大部分医生认为现在医疗改革的效果还很不明显,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给医生和群众带来明显的实际利益,医疗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在重症病患比较集中的三甲医院,医患关系等问题可能更为尖锐,医疗改革的公益性效果较差。而在与居民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等处,医患关系较为和谐。自xx市各社区实行药品零差价活动(xx市医疗改革措施之一)后,群众反映良好,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认为群众对他们的满意度较高。

4、绝大多数医生都认为有继续学习的必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没办法实现。群众意见调查表。

2、您觉得目前看病就医方便吗:a.方便,和去年一样51%b.比去年更方便。

16%c.不方便,和以前一样10%d.不方便,但是比以前好22%。

14%。

7、您就诊时对医生的服务态度:a.满意。71%b.不满意。24%36%c.很不满意。4%此次调查,共调查群众50人。以上为每个问题各答案所占的百分比。由此可得出调查结果如下:

1、群众存钱主要目的是孩子上学,治病医疗相关的消费并不是群众消费的主要方面。

2、群众对医疗改革的效果体会并不明显,没有感到看病更加方便或者体会到更多的看病就医方面的便利。且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现在看病就医并不方便,可见有关部门仍有许多便民利民的工作要做。

3、在问及医疗改革的相关问题时,几乎所有的被调查群众都不了解医疗改革的相关情况,不清楚医改的现状和方案,也没有深切体会到医改的便利。

4、大部分群众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持一般态度,介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相对来说,医患关系在群众眼中较为和谐,但由群众的不满意程度接近30%也可以看出,医患关系还实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5、大部分群众认为就诊时医生开的药过多,有一些要是不必要的,且接近一半的人在看病时曾对医生给予物质方面的感谢。由此可见,群众对医生的诊疗方案并不是完全信任的,“以药养医”,“灰色收入”,仍是阻碍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

6、由于医院体制改革等原因,我市信誉最高的一家三甲医院现为民营医院。这对群众看病就医时对医院的选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多数群众仍叫信任公立医院,但由于市场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原因,有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在向私立医院转变,使部分群众对大型医院的诊疗效果产生了怀疑。

七、调查体会。

为了完成此次调查实践活动,我首先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医疗改革的资料。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四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执行力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但是,在全镇灾后重建全面完成之后,在产业不断恢复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镇党委就xx镇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镇党委下设xx个党支部,其中有农村党支部x个、社区党支部xx个、机关支部xx个、教育支部xx个、企业支部1个。全镇共有党员xxx名,农村党员xxx人,镇政府机关党员xxx人,社区直管党员xxx人,隶属镇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xxx名。其中妇女党员xxx人。

二、工作经验

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发展大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较好的思想和政治保证。

(一)坚持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更加突出。全镇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实践科学发展观,保证和促进全镇各项建设事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全镇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认真研究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服务全镇“重建兴镇、产业强镇、和谐稳镇”发展战略上,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岗做贡献,开展创新奖评比活动等,力求在推动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有所作为。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工作逐步加强。近年来,xx镇党委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按照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要求,通过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努力做到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贯彻落实上有新举措,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效。

在学习教育方面,坚持把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培训、集中进行主题教育和创建学习型党委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学习杨善洲、李林森、文建明等先进事迹活动、“执行力建设年”大讨论活动等系列活动。全镇各级党组织按照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注重主题、丰富内容、创新方式、落实责任、力求效果。充分运用网络、板报、专栏、举办培训班、上党课、知识竞赛、演讲等方式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

于构建与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通过拓宽和延伸党建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服务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作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坚持惩防并重,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近年来 ,xx镇党委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并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同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注重运用正反典型和现代科技手段,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行上级纪委负责人同下级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廉政谈话制度。积极创建以正面示范教育为主的特色廉政文化体系,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今后工作重点

(一)以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的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新制度,努力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增强领导班子通过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

(二)加强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工作运行办法,不断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制定村“两委”职责、理顺村“两委”关系、确立村务管理主体、明确村务管理内容、规定村务管理权限、建立议事决策程序、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职能、规范日常工作行为,建立起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两委”运行机制。

(三)以贯彻落实什邡市“执行力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全镇党员干部执行力

通过深入开展“执行力建设年”工作,提高我镇党员干部执行力。着力解决影响执行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大幅度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消除“慢、散、软、懒”等现象,凝聚执行合力,增强工作效能。使全镇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作干劲进一步提高。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管好用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不断完善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制度,强化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切实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定期按时下载播放相关节目,并认真做好播放记录,切实发挥远教站点宣传动员阵地作用。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2年4月20日

根据组织部通知要求,7月上旬,我们专门组织人员,由部领导带队,对我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市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基层党建特别是农村党建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想抓好抓实,必须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1、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制定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并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专门文件,明确要求,布置任务。组织部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年终总结评比,保证各级党委完成好各项任务。我们还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整套工作制度,特别是建立和健全了市、县、乡、村、党员之间的责任网络,抓好配套工作制度的完善。

2、完善奖惩激励机制。依靠政策来调动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党建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考评一次,对党建工作扎实、绩效突出的党组织,除命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外,在经济上给予重奖,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对帮促工作成效明显的市直单位和工作队通报表扬,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工作队员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年度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3、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我们对先进党组织不搞一评定终身,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提出一年一回访、两年一复验,对先进乡、村党组织坚持一年一考证一审定。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及时解决,对问题严重的亮黄牌,直到取消荣誉称号。特别在农村党建工作中,我们通过开展“正排抓典型,倒查抓整顿”活动,加强对村级组织、“双强”支部书记的动态管理,使村级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育强争先树旗”活动(百面红旗竞赛活动)这一工作思路,树立乡镇党委10面红旗、村党支部50面红旗、乡镇站所20面红旗、农村基层干部10面红旗、党员10面红旗,激发了各级争创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三级联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机关党建上,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为统揽,组织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活动,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在总结前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主题”(与时俱进强素质,建功立业当先锋)、“开展四项活动”(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活动日、党员先进性教育、下岗职工党员再创业),全面提升全市党员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整体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抓好落实,有效地激活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清退“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严把入口关,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推动“两推两考两公示”,确保了新党员发展质量。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量大、分散、不易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联、建、转、定、评”五字工作法,逐步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65亿元,选上各类项目3000多个。通过驻村工作的全面帮促,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我们始终牢牢地定位在服务大局促发展上,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站式办公等便民利民措施,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涉农部门,把服务“三农”作为党建活动的主题,经常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团深入农村,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把农业科技宣传到千家万户,传播到田间地头,及时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深受群众好评。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岗位练兵、建言献策、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党员钻研技术、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又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考核和监督的新路子。三是把握发展趋势,党员管理注重从固定向流动区域延伸。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大批青壮劳力包括部分党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在区域和行业间形成了特殊的流动群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在流动群体党员中建立党支部,加强联系和指导,并在外出的优秀分子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动员并引导那些经过市场经济大潮锻炼、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返回本土,并将他们推选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让他们在家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

(五)创新工作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我们结合形势的发展,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得到加强。一是实施了“领头雁”工程。以农村“双强”党员干部选拔为突破口,实施了“四个培养”,即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为村干部、把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培养为村支部书记,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带动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双强”村支部书记889名,占现任村支部书记总数的70%;“双强”型村干部3283名,占村干部总数的48%以上;“双强”党员10662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舞阳县在“领头雁”工程中,提出并实施了“三百强”计划,通过集中培训、择优帮扶、设岗培育、奖惩激励等有效措施,在全县农村筛选出100名“双强”村,100名“双强”村主任,100名“双强”党员进行重点培育。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陈永新、杜民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党员干部典型,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先后有100多名“双强”党员走上了村干部岗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制定了以针对性、实用性、开放式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干部党员培训基地。实施了“十百千”工程,每年选派10名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农业高效科技知识培训,选派100名村干部到发达地区农村落地培训;选派1000名党员参加市内培训。举办乡镇党政干部短期强化班,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几年来,我们已在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山东青岛和潍坊等地举办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党建培训班6期,培训乡镇干部300多人。三是开展“双学双带”活动。即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学习理论、学习技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全市农村有80%的党员通过这一活动,学习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各县区还开展了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党员联系户、党员奉献日、先锋杯等活动;成立党员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农产品销售协会等,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一些地方还开展了“让党旗飘起来、让党组织强起来、让党员红起来”的活动,开展“德政工程”、“堡垒工程”、“两为”(为下岗职工排忧、为贫困户解难)、“双促双带”、“好班子”等活动,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党组织立足单位实际,在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但也有一少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创新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创新工作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二是对创新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没有正确处理务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重安排轻落实,虎头蛇尾,成效不是很明显。三是党建创新工作与经济发展结合的不够紧。

三、几点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拓创新,才能使之始终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要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方式。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往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传统的以行政村设置党组织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中心村镇,农村城镇化的新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等新经济和各类社团组织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自由择业,出现了一些党的工作延伸不到,覆盖不了的空白点,“有人群无党员,有党员无党组织”的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适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拓展党组织的活动领域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可以积极探索依托产业、股份公司、中介组织建立党组织和相对集中设置党组织进行管理的党建新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设置方面,凡是具备条件的个体、私营、“三资”企事业以及各类学会、协会等群众团体和中介组织应抓紧建立党的组织,逐步形成以党(工)

委为主体,党支部为核心,以新兴组织中建立党组织为重点的党建格局,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取联合、上挂、区域统筹等多种形式组建党组织,力求做到哪里有人员活动,哪里就开展党员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不断壮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二要改进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紧紧围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新时期农村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更新用人观念,改革选人办法,采取内育、外选、下派等多种方式,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和身份界限,把那些善于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人才推选出来,并予以重用。要通过“两推一选”和深化“双强”工程,不断探索农村基层干部培养选拔的新路子,不断把农村党员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引导到带民致富奔小康上。

三要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要严把入口,搞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阶段基础。要积极探索农民党员、机关党员离退休党员、企业党员等不同层次党员队伍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及离职退休党员的管理,促其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原则,不断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开展“一岗双责”、设置“先锋岗”、划分“责任区”等活动,在加强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管理上取得新进展。要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可以通过赴高校落地培训、外出参观、请进来施教、到沿海发达地区外派挂职锻炼等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进一步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要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强力推进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提升“三级联创”标准,拓展“三级联创”范围,丰富“三级联创”内涵,创新“三级联创”载体,完善“三级联创”机制,务求“三级联创”实效;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分行业创“五好”活动,引导企业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争创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完善争创机制,改进考评办法;要把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格局,加强督查和分类指导,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基层组织建设动态管理、组织领导责任等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为进一步调查摸清机关党建工作基本情况、总结提炼近年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中共宜宾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大调研的通知》, 党总支对全办近3年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机关党员28名,占干部职工人数的67%,其中在职党员17名,离退休党员11名。党员领导干部5名,其中享受副厅级生活待遇1名,正县级2名,副县级2名,正科级2名。

(二)、机关基层党组织设置及运行情况。 机关党总支直属市直机关工委,下设党支部2个:机关党支部和离退休党支部,目前运行良好。

(三)、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市 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务干部全部为兼职,党务干部共计8名,其中:党总支委员3名:书记1名,副书记1名(兼任退休支部委员),支委成员1名。机关支部委员3名:书记1名,委员2名。离退休支部委员3名:书记1名,委员2名。

1.5%,安排作为各单位机关党建专项经费。”的要求落实,保障党报党刊和资料订阅、组织开展各项党的活动、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内关爱等开支。三是基层组织活动阵地建设。 离退休支部配置有功能较为配套的固定活动阵地,机关在职支部与单位合用会议室作为活动阵地。四是激励关爱情况。 党总支和各支部每年七〃一、春节开展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每年春节、七〃一、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关爱优秀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同志、对口扶贫村活动,累计慰问慰问27人次,发放慰问金11700元。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点评。各支部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所属党员开展了创先争优点评,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质量。四是加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部分党员群众到屏山县鸭池乡保护村开展抗旱帮扶活动,为受灾特困户及时送去了饮用水,同时出资修建供村民饮用水的储水池,解决保护村的生活饮水困难。2012年上半年,市政府办党组成员、 主任雷经纬同志为屏山县鸭池乡保护村协调村级公路建设项目2.6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

(三)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优化机关办公人文环境。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深化年”基本思路,坚持不懈、继续深化、构筑机制、保障常态。积极参加工委组织的“市级机关环境优美单位”、“ 市级机关环境风貌整治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使市级机关环境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标准。按照机关工委和街道的要求,投资15余万元资金,对 口部西郊 职工宿舍楼进行了装修和亮化、美化处理,同时多次对所属的 工程环境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影响环境的问题,2011年被机关工委评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为国家挽回了经济损失的同时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 行政审批工作中, 行政审批科党员干部按照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示范窗口的要求严格把关、认真负责、周到服务,共办理服务和审批160余件,接受咨询190余人次,体现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五)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和机关环境。大力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制作了廉政责任制任务分解公示栏,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开展以观看《滑向深渊》等警示教育片5次。大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紧紧围绕 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项目及“三重一大”事项,共清理事权53项、查找出风险点141个、形成单位、科室、岗位三个层次风险防控表20个、权力业务流程图及风险防控图13个,制定防范措施150个。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督查, 行政审批窗口和人员继续3年保持优秀。进一步加强重点 工程项目建设、工程维修、物资采购等事项的监督,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对 窗口实施效能监督,行政审批工作保持100%的办结率,宜宾 行政审批窗口和人员连续3年被评优秀,3年共审查行政审批收到易地建设费近1亿元,无一违纪违规。

党风廉政责任制宣传展板其计4块,在办公区悬挂廉政警示语。我办还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的宣传平台,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同时编制了党务公开的目录,通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的网络平台公开我办党务工作动态,全年公开的党务信息达50余条。三是抓好党建工作部署和考核。每年,办党总支拟制和下发了年度党建工作意见,及时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会议,总结前一年党建工作,部署当年的党建工作。各支部根据办党总支的意见和会议精神,制定了本支部的计划。每年末,办党总支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部署,各支部按照要求,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目标考核、上报表彰优秀、清理上缴党费和工作总结。

三、存在的不足

(一)党的组织机构有待明确。2011年,因政府序列机构改革, 由独立议事协调机构挂靠市政府办,不再单设党组,党总支得以暂时保留,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方面有待明确。

(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我办党总支已按有关文件成立,下属2个支部,党员共计28名。虽有组织,但未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在机关总编制数内按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1-2%配备”的要求落实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导致兼职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开展党建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三)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履行义务不到位,个别党员在交纳党费时不积极主动。二是不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对某些问题和意见,会上不说,会下同群众一道不负责任乱议论。三是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多数停留在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上,党员的监督意识不强。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向市直机关工委和市政府办请示报告,申请继续保留机关党总支,并直属市直机关工委。二是增设基层党组织1个。由于我办在职党员人数已达17名,经请示市直机关工委,拟将机关党支部分为2个支部,以行政科室和下属机构工作相近划分,便于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激励约束机制。搞好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养和使用方面的机制建设。及时向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编委请示,请机关工委协调配备总支专职副书记。二是要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挑选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业务骨干到党务工作岗位进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两手抓”能力。三是加强机关兼职党务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养,使之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

(三)选好党建载体。一是将特色活动纳入常态运行轨道。将春节、三八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活动,纳入党建活动的常态运行轨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充分挖掘各方面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开展“创先争优”、“三分类、三升级”、“四强一优” 、“四带头四争先”、“挂包帮”等专题活动,创建机关党建工作品牌,丰富党建工作的人文内涵,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开展“下基层活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本人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认真开展了针对新形势条件下,基层员工想什么、盼什么、愿什么、难什么的调研活动。

为切实掌握第一手详实、具体的调研资料,本人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走访客户,详细了解公司服务贯彻落实情况。在与客户访谈时,主要了解了客户对服务、工作保障、审计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客户近期工作安排、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二、与部门召开座谈会。围绕公司党群建设、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生活后勤等诸多方面问题,开展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谏言献策。

三、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本人对分管部门基层员工,特别是新员工重点开展了面对面交流谈心,调查群众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以上调研走访等形式,本人梳理了如下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与其他机构相比,核心竞争力不明显。

相较竞争对手在服务态度和效率上不够突出;在规范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各厂所的项目在后期提出的问题,应及时纠正,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二、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滑。

该客群出现了客户流失、收入下降的趋势。如何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保持业务量持续增长,是摆在业务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员工面临工作强度大、待遇较低的问题。

目前对标行业,公司薪资待遇较低、出现核心岗位与关键人员薪酬水平与市场严重脱节,薪酬水平与员工实际价值贡献不对应等问题,加上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等多种因素,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并形成人浮于事,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六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加快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的精神,完成20xx年我市黄标车淘汰任务,交警支队上下一心,多项措施,全力推进我市黄标车淘汰工作。

领导高度重视,指出“黄标车”淘汰不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更是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要求所有民警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该项工作,支队多次召开全市交警会议部署淘汰工作,9月4日任良辉支队长利用周末召开车管所、直属各大队负责人黄标车淘汰专项会议,张树森副支队长作为主抓领导,及时向市政府副市长徐德书、市公安局副局长钱丰汇报淘汰工作的进展,提出合理性建议,多次与环保、交通、商务等部门对接,做好黄标车政策的上传下达,为淘汰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因奖补方案的制定,支队车管所按照年份、车型、燃料种类、使用性质等多种类型分类梳理繁杂数据,并按照“属地管辖、部门管理”的原则,将数据分解至直属大队、区县大队,督促民警根据各自职责深入辖区开展黄标车排查摸底工作,建立黄标车台账,有序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

支队全警动员,将任务分解到部门、细化到民警,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各大队、车管所民警根据各自的任务紧盯不放,通过电话联系、上门告知,下发通知书等方式向车主介绍淘汰政策,做到“有理有据”。全体民警发扬“踏破脚皮、磨破嘴皮”的精神,为完成淘汰工作打牢基础。

(一)宣传靠前扩大知晓率。

为提高群众对“黄标车”淘汰工作的知晓率,支队在黄山电视台、黄山日报、“双微”平台多方宣传,解读奖补政策,让群众愿意淘汰,主动淘汰。

(二)针对性注销。

支队车管所根据车辆实际状态,针对性“注销锁定”,对于车辆已经被私自拆解或报废,无法办理正常的车辆年检、报废等手续的,办理公证灭失手续,支队还主动联系政府法制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有关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的规定,通过公告行政决定,再催告当事人的方式,对车辆先行“公告注销”,督促车主办理报废手续。

(三)加强督报促进淘汰。

支队建立督报机制,支队领导率队,对全市各区县淘汰黄标车情况进行包片督查,周通报、月小结,对各区县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排名通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淘汰工作的完成。

(四)源头管理严格把关。

支队车管所将数据下发至查验岗、年审岗,对于“黄标车”一律不予办理年审、委托年审、车辆转移等业务,由环保部门把好环检准入关,“黄标车”不予环保检测,未达“国四”排放标准车辆一律不予转入本市。

(五)派驻民警及时监销。

为加快黄标车的淘汰进度,车管所派驻民警至市回收公司,对黄标车回收一辆、监销一辆,每周派民警对监销车辆进行再清理,确保淘汰车辆不积压。

(六)限行处罚倒逼淘汰。

全市公安交管部门设立或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对黄标车驶入禁止通行区域的进行处罚,加强管理,形成“黄标车”淘汰高压态势。

通过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支队圆满完成20xx年我市1697辆黄标车淘汰任务,20xx年伊始,“黄标车”淘汰任务重,时间紧,接下来,支队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继续做好20xx、20xx年的“黄标车”淘汰工作。

基层宣讲调研报告篇十七

9月28日晚,在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镇党委李书记提议村官走访基层,体察民情。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笔者走访了以困难户、下岗户和老党员、老干部为代表的40多户社区居民,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走访对象概况。

罗代社区:长沙县双江镇地处长、平、浏三县(市)交界处,是长沙县的革命老区。1994年兴建罗代集镇(罗代社区前身),先后投入20多万元完成了修编扩容,集镇规控区达到2.4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8平方公里。20xx年,罗代社区居委会正式挂牌成立。目前辖区面积2.45平方公里,拥有临街门面900多缝,常住人口5000余人,9个居民小组,23名党员。近年来,社区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水、电、路、给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使罗代社区环境越来越优美,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社区商贸也日益繁荣,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罗代社区也成为双江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想通过对罗代社区居民生活的调查,为人们提高幸福指数,更好的生活作出一个参考。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访问。

四、调查结果。

1、在闲时娱乐方面,罗代社区大多数居民平时空闲的时候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上网。笔者发现罗代社区居民的活动主要是打麻将,麻将在这里非常盛行,麻将室遍布整个罗代集镇,几乎每个人都称麻将是他们空闲时最主要的活动。少年儿童的主要活动是上课、写作业、看书,平时的空闲时间主要看书、上网、玩游戏、看漫画、听音乐,到户外游玩以及打篮球等,内容比较多,特别是双江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以后,孩子们基本上都来文化站玩。

2、在体育锻炼方面,罗代社区体育文化设施比较完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孩子们也是参与体育活动最多的一类人,大多是篮球,罗代社区及周围有多个篮球场。

3、在生活态度方面,大多数居民都满足于生活现状,他们对生活普遍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孩子们的理想生活要丰富多彩,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五、调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罗代社区居民生活以下几个特点。

1、少年儿童由于学业的压力,每晚11、12点钟才睡觉。笔者希望老师和家长多关心孩子,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2、笔者发现在体育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参加者是少年儿童,并且项目非常多。而在晨练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

3、打麻将在罗代社区居民的空闲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几乎人人空闲的主要活动都包括打麻将。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要逐步引导社区居民能够从事更丰富、更健康的活动,不要只沉溺于麻将当中。

4、人们表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有显著提高,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表示比较满意。社区居民生活比较丰富多彩,看书、看报、听音乐、上网。他们生活的理想更多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5、自镇党委李勇书记到双江任职,提出“文化兴镇”方针以后,促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加强,丰富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挖掘出了具有双江特色的文化精品。

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幸福了,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932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