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8:30:05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优秀18篇)
时间:2023-11-29 08:30:05     小编:ZS文王

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方式。在写读后感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思考。以下是一些感人至深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引发大家对作品的思考和感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一

炎炎夏日,漫漫暑期,再一次认真品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顿时又一次百感交集。特别是书中《恨,铁就能成钢吗?》这个篇章中的几个案例让我感触最深,感悟最多。

众所周知,由于赏识孩子的长处,肯定他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他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回顾平日里,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赏识仅仅是停留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而有的家长老师甚至由于没有真正理解赏识的真谛,走进了教育误区,过度的赞美表扬,使赏识显得有些泛滥,失去了赏识的效果和价值。为此,我也曾一度对赏识教育产生过迷惑:如果孩子真的一点进步也没有,我们怎样去赞美赏识他?读完书后,我心中豁然开朗,一种拨云见日的舒畅。原来,赏识并非只有赞美肯定,宽容也是一种赏识。

前言中,潘晔老师提到: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生观”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我想:这其中的“热爱学生”不是偏爱有进步或表现突出的学生,应该也包括长期拖班级后腿的后进生,经常调皮捣蛋的不安定生。而要是对后者也能热爱,老师必须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孩子的过失,能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因材施教,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运用孩子喜欢的手段去帮助孩子进步,让他们体验被赏识的喜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赏识教育。

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平日里,实际为这些“表现”不佳的学生提供的无偿帮助辅导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优秀生。可为什么收效不大,还经常“吃力不讨好呢”?我想,归根结底,那是学生感受到你给他施加的压力远远多于你给予他的理解和关怀。更可怕的是,有时我们为了让学生走进步的捷径,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最期盼的体验,甚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揠苗助长的恶果。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二

读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教师的教育话题的思考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为我们指点迷津。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慢慢读来,时而共鸣,时而汗颜,时而顿悟,掩卷而思。

此刻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张甜甜的很真诚的笑脸,这张笑脸似乎在提醒我多去关心那些总是无意中被冷落的孩子。记得那是在一次校运会上,作为一名终点裁判的我在赛场上总会为自己的学生加油,而且我相信所有的任课老师在场上都会这么做的,并且肯定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没想到中午休息时,一名被我鼓励过的女同学却跑过来笑眯眯的对我说:“老师,你早上为我加油过了是么?”我一脸的疑惑说:“是啊,怎么了?”“没什么,老师,谢谢你给我加油”说完带着一脸甜甜的真诚的笑转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在那满脸惊异发愣的我:“难道这也需要特意跑过来谢我?”满脑子都是那一脸甜甜的真诚的笑,那笑容真美,真纯,真可爱。我不禁顿悟感叹:原来老师那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给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总被忽视的学生那么大的触动,她多么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呀!从此,我开始对她更多的关注,我发现课堂上的她总是一脸的真诚,听课也变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心,交作业也积极了。有两次给她个别指导,结果也有很大进步,甚至有一次在课堂上作为范文讲评。成绩也由原来经常60多分甚至不及格到后来多次提高到80分左右。学习也更有信心了。此时也真切的让我感受到了赏识的力量,爱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真爱学生——————请品读《赏识你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三

我在认真地阅读着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这本书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成功之路。下面,我主要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感触:

一、赏识是爱,赏识是尊重。

赏识是沟通、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真爱学生,才会像书中那个和花儿说话的孩子,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地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智力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绝非仅是学习能力。“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

爱是尊重。作为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最基本的'师德的表现。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个性、情感、甚至隐私。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更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若没有了自尊,没有了自我,是难以想像的。

二、赏识是不经意的一次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有特别的关心和耐心。不让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书中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个爱拉小提琴的男孩,每天吱吱喳喳地拉,每个人都忍受不了他的嘈杂的声音,甚至连家人都不愿多理会他,他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只有跑到后山,面对着花花草草,他才有继续拉的勇气。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人,安静地听他拉完,甚至为他鼓掌,小男孩兴奋极了。老人说“我是聋的,但我能感受到你拉得很好”男孩子开心极了,每天早早起来,到后山为老人拉上一段,几个月后,男孩子的琴技突飞猛进,而其实这位“聋”老头是一个资深的小提琴演奏家。

美国有一个家庭,母亲是俄罗斯人,他不懂英语,更看不懂儿子的作业,但每次她都认真地把儿子的作业拿在手上,仔细地看,由衷地赞叹:“太棒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挂在墙上,逢客便讲:“瞧,我的儿子的作业多棒!”客人当然点头附和:“真不错!”儿子受到了鼓励,每次都争取比上一次好,成绩一天天地提高,成为杰出的人。

《赏识你的学生》中专家说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对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实践——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技巧,甚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让孩子摆脱噩梦》中写到李圣珍老师救治了许多的“问题孩子”,她的成功正是教育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体现——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与爱另一个生命赏识的辨证观。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赏识你的学生》——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

我坚信“给学生多一点关爱,多一份宽容,就有多一份收获”,只要有爱,学生健康成长的梦想就可成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四

假期里再次阅读《赏识你的学生》,书中讲述了许多老师懂得尊重、赏识学生的教学案例,那字字句句都使我深受启发,让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是——与学生平等。这让我想起我们工作的三尺讲台,大概说的是讲台的宽度,其实最重要的',讲台是有高度的。有了宽度和学生就有了距离,有个高度学生似乎就要仰望。

我时常接到家长的电话,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听到孩子还没有回家的消息。“你放学去哪儿了?”一进门,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接到学生电话的第一句话也是这个。回答自然千奇百怪,但是答案基本上只有一个——玩去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干脆地承认。我们在一个城市,在一个家,一个教室,但是有时候却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有一个大世界,孩子有一个小世界。

近几年,很多教师都在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自己的班级,是啊!几十个学生,要想把他们的信息传递给家长,着实不容易。朋友说,可以在公共的网站上建立一个博客。把班级的信息例如:家庭作业,考试成绩,最近表现全部写在上面,就不用老是把家长请到学校里面来,而且家长很方便就可以知道学生的很多信息了。当然还可以发短消息,打电话。我很惊讶!这几乎是家长联手老师对学生的“围剿”,看来不写作业和逃课这样的事情要再信息化的旗帜下彻底从学生的字典里消失了。

孩子的谎言和隐瞒是不能骗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也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小世界。但是,我们在那个小世界的时候肯定发誓将来自己有了孩子绝对不象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那样对待他们。我们是不是正在违背自己的誓言呢?然后还称之为成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朋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因为信息源是老师和家长制造的,似乎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静下心想想,也许应该让讲台更低一点,再窄一点,这样对面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了。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五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全书用许多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期盼效应”试验、“需要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阐释了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的课程理念。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就应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用心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留意、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能够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用心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先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情绪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忙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就应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六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具有杀伤力的话语:你们见到过比他(她)更笨的人吗?教三岁小孩都比教你容易!要是我有你这样的孩子,我一定要把你揍醒!……毫无疑问,轰炸对象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或者好听点――“后进生”。而僵持的双方,老师“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学生噤若寒蝉又“纹丝不动”。他们在自卑和胆怯中或是抑郁惶恐,或是破罐破摔。教师的“恨铁”能“成钢”吗?常之心,以自己的耐心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几年的工作中,正是抱着这种态度,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在这本书中,也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一位老师本来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学生说:“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老师则委屈地说:“我从心底喜欢教书,喜欢学生。”可结果呢?不仅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给老师本人也带来了刺痛。在我们的身边,其实这样的例子也有许多。有的老师会说:“我在教学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关怀备至,可是学生却不愿意接近我。”有的老师在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时,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多数老师不是没有责任心,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由于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水平、修养,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让老师们做出一些负疚终身、追悔莫及的事情。师生之间立着一道无形的屏障,既困扰着教师们,也在学生心底刻下了伤痕。

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个体的关心。哪怕只是一句你并不经意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只是一个淡漠的眼神,伤害却是巨大的!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批评责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也在接受学生的评价么?因此,作为教师,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自己言行的折射,就会有多少关于自己的“掌故”!现在,我经常会和班上的学生聊天,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们对老师的看法,希望多一点融洽,减少一点在学生面前有失公允的言行。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赏识你的学生》所展示的,或是学生的心灵独白,或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或是精选的专家评析。然而,它为我们开启的,却是教育的全部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七

每当手捧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的话语所震撼。它使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让我明白了:教育离不开赏识,离不开爱,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这是一本中外典型教育案例的汇编。书中有家长沉甸甸的嘱托;有孩子们在学校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心灵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精辟独到的评析。它让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同时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实施成功教育的途径,那就是——赏识学生。在教育中赏识学生、在赏识中教育学生,最终既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又让教师自己感受到教育成功所带来的幸福。

这学期一开始我任教四年级语文,开学才一周,由于情况有变,又改接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还要当班主任。一下子,堆到眼前的事那么多,心情那么烦!一二年级,学生们没写过家庭作业,没写过大作文。于是我们每天强调写作业的格式,学写日记、作文,开始练写读书笔记,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记不清曾多少次抱怨班上有那么多差生。刚接班的那几天,我时常对学生们大声呵斥、无情的批评,并美其名曰为了他们好。

一连几天,那些成功的案例在我脑海中闪现,它们深深地打动着我,其中的一些东西也深深的刺痛了我!我遗憾自己虽然意识到了要学会尊重学生,赏识每个孩子,却没有这样做。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写不完语文作业?是因为不愿意写?还是因为他们对语文不感兴趣?而归根到底这都跟教语文的我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没有让我的学生喜欢上我!虽然我经常以恨铁不成钢来替自己开脱,但那实在不能成为批评学生的充分理由,更何况,恨,不一定就能把铁炼成钢,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做一块好铁呢!我该换换方法了。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但是更多的“中等生”甚至“差生”,该如何赏识他们呢?为了有效地让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感受到老师的赏识、鼓励,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将两个班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记录下来,努力寻找着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然后每天上课或者放学时,我会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亮出来。

每当我表扬他们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静静的聆听着。当听到自己名字时,那脸上露出的笑容灿烂而幸福;那些被表扬好几次的孩子,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激动的脸都红了;而那些平时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同学听到自己的名字时,笑中还带着一丝丝的羞涩。刘玉,虽然每次作业都不能完成,上课分心、玩耍,但他每次见到老师都会行一个礼,很有礼貌地说:“老师好!”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就先表扬他有礼貌,同时告诉他,如果能把作业写完,那就更棒了!他作业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及时鼓励他,而他也一天比一天好。李忠洋顽皮,课上课下都爱惹事,但他能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夸他是老师的小助手,并亲切地要求他做个守纪律的好学生。张翔博写字太丑,而且错字连篇,我都不知自己批过他多少次,可没有多大起色。最近我发现他特善良,特懂事,我就摸着他的头说:“翔博,你哪都好,就是写字不太好,如果你能把字写认真,老师就更喜欢你了!”

那一天的家庭作业,张翔博的作业写得端端正正,而且一个错字也没有。他妈妈高兴地说:“昨天孩子回家特别兴奋,说老师表扬他了,他一定要写好,让老师再表扬他。”老师的关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太需要教师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如果单凭考试,凭能力,他们又怎能得到老师如此的厚爱呢?品尝成功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望!而此时,他们却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体验着成功带来的快乐!

赏识是博爱,赏识是触动,赏识是鼓励,赏识更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师用赏识唤回孩子迷茫的心,唤回孩子童年的天真、快乐,唤回老师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不求他们做最优秀的,但希望他们做最快乐、最自信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八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读后感受颇多。让我意识到不仅仅是教育学生也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身上独有的特点,本文中里透过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教育故事,讲出了教师要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

在文中表述了德育方面需要一种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因为人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学生在构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而爱,是一种重视,一种呵护。文中教导我们要站在珍视每个生命价值的高度去关爱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我们要重视每个个体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同样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就应得到发展,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带任何功利的。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教师要透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每个课堂上都能赏识自己的学生,通过语言的鼓励使得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优势。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九

寒假期间,我认真拜读了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全书共七章,每章都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来诠释。

作为一本探讨教育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它并没有从理论上对我们进行空泛枯燥的说教,而是从家长、学生、教师等角度,选择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来诠释成功教育的奥妙所在,每个故事的后面还附有家长留言,专家评析,生动而又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又往往出人意料,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一些被人们认为智力低下、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而正是这些孩子,在教育者的启发、赞赏、激励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了成功之路。该书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在说明着一个道理:即赏识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这本书感动了我,它那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节、贴近生活的故事,使人读起来感到无比亲切,同时思想上也受到了冲击,很震撼。

书中有一篇名叫《让孩子摆脱噩梦》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讲的是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救治“问题孩子”的故事。李老师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和热爱,用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帮助他们摆脱噩梦,走进了美好的明天。李老师曾说过:“所有送到这里的孩子,心灵都受过有意无意的伤害。而伤害他们的往往是老师或是他们的父母”。

她说:“我并没有什么绝招,只是和学生平等地、真诚地对话,总是给学生以希望,帮他们找回自信”。要让孩子摆脱伤害,必须真正地走近孩子的生命,理解孩子,千万不要把理解当成了剥夺和占有,把学生当作工具来控制、操纵。否则无法沟通、交流,最终受伤害的是“孩子”。不可思议的是“老师”反而成为罪魁祸首。赏识其实可以很简单,也许就是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我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或者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说一句温馨的话语、做一个爱抚的动作、给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书中还有一篇故事叫《难忘的八个字》,故事中的伦纳德夫人用自己的真诚关爱着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即使是长着裂唇、牙齿倾斜、说话结巴、左耳失聪,这样一个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也同样是她倾情关注的对象。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玛丽的心田,给了玛丽那颗受伤的心最大的抚慰与呵护。这句话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句话给了一个残疾儿童以震撼内心的巨大欢乐和生活的勇气。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才是老师,这才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的老师,懂得营造阳光,能将融融的春日撒在学生的心田里。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赏识,而孩子更需要老师的赏识,在孩子心中,老师对他们的认可比家长更有力度。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满怀期待;真正学习是对学生满怀爱护;真正的教师是对儿童满怀着尊重。教师的一句赞美,一番表扬,会改变孩子一生。作为教师应该睁开看到孩子优点的那只眼睛,闭上看到孩子缺点的那只眼睛。还要从不同角度观察孩子,欣赏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爱孩子关键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你在爱他,让孩子们“感受被爱”。所以,赏识学生的根本就是激发起老师对学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如果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如果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对待我们的学生尊重、平等和关爱。

当然,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应该是“尊重”和“宽容”,用尊重和宽容的态度给予及时批评。不过请记住批评教育你的学生请在单独的环境下进行,表扬你的学生请在大庭广众之下。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本书中感动人的故事真是太多太多了,面对一个个被很多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差生,失去自信的学生,却在有的教师手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刮目相看。这再一次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当我们一个劲地埋怨学生的时候,赶紧拿起书来充实一下自己吧,让自己眼界更开阔,让自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赏识……《赏识你的学生》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赏识你的学生》一书,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完成了一次美的享受,一次生命的感悟,一次人格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新诠释当代为师者的真谛,用爱心和奉献为我的学生筑起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面对同一束玫瑰花,有人看到了美丽的花朵,有人则看到了尖锐的刺。世界需要用一颗闪亮的心去欣赏,而不是用忙碌的眼睛去观看。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或许是一种不幸和悲哀。

那是一堂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册,小女孩对那些机械的抄写很是头疼,唯独对造句和写话有兴趣,正当她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文字世界中时,不知什么时候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抽走了她的练习册,小女孩很惶恐,有点不知所措,以为自己又犯了错,头埋的低低的,如临大敌。老师没有对小女孩大片的空白作业大发雷霆,而是把小女孩的造句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花骨朵儿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读完后不由得夸赞:“写得真美!很有想象力,你是个有灵性的孩子。”小女孩心头一震,被欣赏的感觉真好。从此她有了向上的动力,总想写出点好文章让老师欣赏。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当代作家乔叶。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赏别人,不仅能给人以抚慰,还能给人鞭策,使得人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反观自己的教学,也许在某次急于求成的教育,我无意中伤害过某个孩子;也许在某一次不经意的课堂评价中,我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也许在某一次误解中,我淡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是自己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在自己严厉的话语中伤了孩子的自尊。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体会到被别人赏识的重要性。学生被教师赏识,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教师被领导赏识,就会发挥工作积极性,就会“教有所得”。如何赏识你的学生、怎样赏识你的学生?其实我们的老师都在“赏识”中成长起来,只是我们没有理论上的归纳。事实上我认为赏识含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而这些都基于一个字——爱。看着《赏识你的学生》的内容,感触颇深。我不由地体会到一位成功教师的教育艺术,更体会到教师平时不经意的言语,有的会影响学生一生,有的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做为一名教师应用心教育学生,善待每一个生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废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应当学会:哪怕天下所有的人看不起的孩子,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爱他,为他创造存在的意义而自豪。因为赏识,有着相当巨大的教育魅力。它把儿时略显痴呆的卡尔·威特造就成八九岁就通晓六国语言,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的学术奇才;它将眼盲耳聋自暴自弃的海伦·凯勒培养成"世界天使"、美国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它把智商只有健全人30%的舟舟推上了保利剧院的指挥台。

那么对于那些成绩不大优秀,行为规范稍有偏差的正常学生我们是如何对待的呢?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天,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与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一起玩游戏,由于玩得投入,结果迟到了。此时,老师正在教室里讲课,听到“报告。”知道他们迟到,心里气极了,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说:“阉鸡也跟着凤凰飞。”便让优秀的学生进入教室。班上的学生听了,笑成一片。此时这个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心情难过极了,因为他告诉成绩优秀的学生“时间到了,别玩”。

从此,这个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课产生厌学情绪,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这个学生辍学。现在,这个学生说起这件事,还认为这个老师毁了他的前途。是的,老师不经意的话语,有时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把学生美好的梦击个粉碎。偶尔我们重拳出击,学生肯定会倒在地上呻吟。在平时我们要讲究教育艺术,注意用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理解与爱,用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帮助,“让孩子摆脱噩梦”,把“问题孩子”从悬崖边沿上拉回,还他们以快乐、自信的天堂,走进美好的明天。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十分谨慎,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乃至微小的埋怨、责备,都要慎之要慎,切不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稍不留神,便会给学生造成某种心理上的伤害,造成我们永远的遗憾。

做为教师,能赏识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不断帮助学生进步,理所当然的也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和爱戴。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如鱼得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教学活动一般都进行的很顺利,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他们都会很好地完成,需要他们配合的工作他们也会积极配合。课余时间他们也喜欢和我交流思想、探讨学习和生活的一些问题。有一个叫蒋建的学生,他是比较调皮的,很喜欢画画,常常因此在别的课上乱画,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挨过不少老师的批评。我把他推荐到学校绘画兴趣班,认真教他一些美术基本功,肯定他的能力并且鼓励他加强学习。后来这个学生逐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进步很大,也以高分考上美术专业学校,教师节还给我送来一束鲜花。赏识学生就是理解学生、相信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中,赏识学生将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给新课程插上美丽的翅膀,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我始终相信,一个教师能赏识学生,他也会为学生所赏识的当我们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时候,我们便看见了,看见了学生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的激励。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学生若能感受到你因为他而快乐,会受到最大的激励。当教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我们的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都会遇到各类学生,宽容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时候,可以对他们的“愚蠢”的具体表现“视而不见”。对他们不合我们心愿的表现不要马上问“你怎么了”、“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着”,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这样反思一下,怎样进行引导,就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

允许孩子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赏识教育不仅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例如《美丽的岐视》等篇章中的案例。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批评时讲究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我们常用“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是“太好了,还可以更好吗”?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

很多情况下,学生犯错误、考低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时候,老师应该真诚地安慰学生,为他分担痛苦,而不能在伤口上抹盐,雪上加霜。信任、尊重、理解,是关于教育态度的原则,集中体现出一个爱字,对人不对事,是绝对的。要无条件地爱。激励、宽容、提醒,是有关于教育行为的原则,集中体现出一个导字,对事不对人,是相对的,要有策略地导。只有这样才是赏识你的学生的真正涵义。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二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

“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赏识不是万能的,但可以接近万能。

《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事物的最终走向。学生的成长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后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声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鼓励下,他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透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赏识是很多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中的极为有效的一种,它能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从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是春天的风,能让荒漠变绿洲;赏识是久旱后的雨,能让干涸的小河放异彩;赏识是仙人手中的点金石;赏识是情人眼中的“西施”。赏识才是真爱,教师只有把赏识的阳光撒向每一棵幼苗,才会在秋后收获累累硕果。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三

有一个高中女生,每天5点半起床,6点多上学,吃完晚饭就做作业直到深夜。可是有一天,女孩子突然对她的父亲说:"我的数学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父亲听了怒火中烧,但又默然无语。直到有一天女儿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于是震惊的父亲给女儿换了一个教育环境。女儿第一次接触法语,她的法语老师就赞扬她很有语言天赋;数学老师称她能"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难题";更令人吃惊的是,她的英文老师居然在她的推荐信上这样写道:"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指导老师则写道:"请再给我们20个斯蒂芬这样的学生!"那位父亲在震惊之后问女儿:"对这样的评价,你是不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女儿大声答道:"yeah!"。

从各个不同的事例中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博爱——不论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否优秀,不论家境的贫与富,不论老师曾经给他们什么样的评价……当他们成为你的学生的时候,他们之间都画上等号。你必须包容他们的缺点,过错,不良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的学习成绩……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他们还是孩子。当学生出现过失,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教师往往是他们最想获得帮助的对象。常听家长说:“你们老师说一句话,顶得上我们说十句话。”这表明学生对老师的无限信任。所以,我们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出现,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困难。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每天与童心稚嫩的学生在一起,学生的心灵世界是美妙灿烂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即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和趣味,同时要有理性。

宏伟是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接班以来,我从来没有主动见他举手。那一节课上古诗《绝句》,可能是班上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了他,当他看到同学们踊跃举手参加朗诵竞赛时,我发现他犹犹豫豫地想举手,我抓住机会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轻声鼓励他说:“今天你能勇敢地举起手,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别紧张,好好准备,老师和同学们都会耐心等待。。”他抬起头,朗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随后只听见“罗、罗、罗……”这声音像在催猪吃食,同学们都哄堂大笑。他却低下头,面红耳赤。说句实话,那时我也特别想笑,但强抑制住了。我马上请同学们予于他热烈的掌声,并引导学生对他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同学们一致因为他的进步要求给他一个最具感情、表情、动作朗读的“红花奖”。我又趁机鼓励:“在老师眼中,你们都是能说会道的学生,相信以后的课堂会有更多像宏伟一样勇敢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从那以后,我发现宏伟变了,变得自信多了。课堂上见他的小手高高举起,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那双小眼睛充满自信与喜悦。。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缺乏自控能力的,免不了总有一些坏习惯改不了。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一味地责备绝对不行,怎样表达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愿意改错?这就需要教师讲究语言艺术。

丽敏是个很聪明的小女孩,但她有个极坏的习惯:一旦有空闲,特别是上课就使劲地撕抠手指甲,结果十个指头光秃秃的,甚至流血。这不但影响了学习效率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一次,课间休息时间她独自在座位上又开始撕指甲,我走过去轻轻地把她的手拿,,然后模范手指甲的口吻说:“看来,我们每天都要受尽折磨,永无宁日了。不光我们,还有我们的好朋友小手指头,它们比我们更疼痛,甚至流血。我们真羡慕别人的手指甲,总是那么干净,修剪得那么漂亮,看来我们要另外找一个爱护我们的小主人了。”恰巧钟声响了,我又说:“上课了,主人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们赶快跑呀!”此时我发现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看见她再撕手指甲了,课堂专注了许多,学习也进步。可见,老师的的语言入情入理,富有情趣,又很有道理,一定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从《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中的案例可以知道,那些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得到老师的赏识,并以此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朝着目标前进。《我以性命担保她行》一文的“斯蒂芬”——被中国老师认为没有数学脑子的学生,在法国却成为一位“数学天才”,这既有老师对学生生命的关爱,心灵的体贴,催人奋进的话语的激励作用,更有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升华。就好像化学反应,教师的赏识是催化剂,而反应本身是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中专家说道:“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至关重要。只有善于理解生命,才能真正达到孩子的理解。”要理解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体,必须与孩子进行平等地对话,善待每一个生命,用真诚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要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实践——试着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是他们能够接受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种技巧,甚至形成一种人格魅力。《让孩子摆脱噩梦》中写到李圣珍老师救治了许多的“问题孩子”,她的成功正是教育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体现——用自己的生命去理解与爱另一个生命。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四

记得刚为人师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小毛病较多,比如上课吃零食,和老师吵嘴,不爱写作业等,一次上课他又没有写作业,做为班主任的我不禁非常生气,大声指责:“看你那样,什么也不是,做什么都做不好,将来也没有什么出息!”我们俩大吵了起来,之后不久,他就提出不想读书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什么也不会,学也没有用。我马上意识到我之前对他的伤害有多大,心里非常的后诲,于是开始用各种办法劝导他,但收效甚微,最后,他还是离开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读一些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今天,翻看了身边的一本书,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渐渐地吸引了我的视线,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让我感到震撼。

这本书中大概讲述了50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家长对老师的期待,有学生对老师说的心理话,也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其中《报复与报答》这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位学生讲述两个老师给予他的影响。两年前,他是一个逃学、旷课、身背处分、带领同学捣乱、让妈妈绝望、让学校老师头疼至极的学生,初二结束时,他7门功课只考了260分。一年后,他的中考成绩翻了一番,上升到528分,如今,他是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在班上成绩不断上升,已经接近前10名。

同一个人,为什么转眼之间就有这样惊人的变化?书中,这位学生娓娓道来,和我们平时的孩子一样,他一开始就是贪玩不完成作业,上课讲话,总是被老师罚,有时被老师罚写“说明书”。有时,语文背书背不出来,老师就罚抄课文,一罚就是10遍、抄不完第二天就乘2,第三天就乘3,永远也抄不完。这样,他越来越不愿上学,最后每天在外闲逛,天黑后才回家,到后来,也不怕老师了,专跟老师对着干。后来,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他的班主任换了,班主任说:你不是坏孩子,你只是原来不知道努力,成绩差了点,但不能代表你坏。为老师的这一句话,他兴奋了好几天。后来老师又让他当政治课代表,老师说:“成绩不好,可以努力。”如一盏温暖的灯温暖了孩子的心,后来,他很努力,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在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报答这位老师,这个16岁的少年,一脸认真的说。

如今,回想起当年,当然当年的事件是绝不会发生的了,我常常自己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不是足够用心在教育学生抑或误人子弟?我有没有做到善待每一个生命,或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家长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这样想着,不觉背上汗涔涔的!结合着这本书,我渐渐悟到了一些“赏识学生”的妙法和策略: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少无知,自控力弱。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时就做不到?想想学生们思考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现在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今后,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

二、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明白了赏识的重要性。是啊!学生被教师赏识,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教师被领导赏识,就会发挥工作积极性,就会“教有所得”。说到底,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五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相信没有一位教师否认。但是同时,不要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要求,而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有许多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学生可能要求太高,是他们达不到的。

教师一般都喜欢乖巧、安静、听话的孩子,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了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也会口服心不服,一会还犯。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教师心中要有爱。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宠幸,不是溺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期待。你的爱的表达学生能感受到,并同样也能得到反馈。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拥有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山顶上看风景,风景无限好。《赏识你的学生》便是这样一本好书。它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折射了教师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在看了此书以后“赏识、理解、信任、奉献……”等词像波浪一样冲击着我,让我沉思。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赏识我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六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本书《前言》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与雕像》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并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接下来七章各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老师,您听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生的感谢》、《就这样被你感动》、《师心深处》、《恨,铁就能成钢吗?》。分别从家长、学生、教师、旁观者、专家五个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会了我们欣赏。

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孩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个男孩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

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多么睿智而高明的语言!多么令人钦佩的教育方法!我想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教育效果了。在这里,“赏识教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不得不感慨大教育家的风范!

赏识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只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对学生一个欣赏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完全被震撼了。

看完全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赏识教育得到成功,不应该是一种“逢场作戏”,整天把“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你真棒”等一类的语言挂在嘴上,而是应该从内心真正地期待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宽容和理解,这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真诚的相信和爱护!

这确实是一本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教材。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在亲历书中人物的悲喜中,感受着由于老师的出现使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欢欣。读了这本书,我重新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们呼唤“赏识教育”,更呼唤对学生的真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和呵护融化学生心中无形的壁垒。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这就是期待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而这就要求我们去赏识学生。“赏识”就是爱的付出。“赏识”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机、价值巨大的教育方法,它对当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倡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老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用赏识的语言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缺点,也有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美好,它会激起孩子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鼓舞他大踏步地前进,不断超越,不断走上成功之路。

而我们有意无意把赏识融进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这些教师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让学生信赖我们,和我们同悲喜,我们的努力也才会真正有意义。

我想:赏识学生,教师的工作才会觉得很快乐,而能被赏识的学生,就会成为歌唱的花朵!要想成为好老师,就要赏识你的学生。

所以,赏识你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啊!激发起我们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不要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用爱的付出,撑起一个个快乐的生命,我们也会发现,原来付出也可以如此快乐!

所以,要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教育是会心的微笑,教育是轻轻的问候,教育是理解和信任的眼神。真正的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而不是发生在学生把你当“训导员”的心态中。不管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作为老师都应该看到他们的美丽,用心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成为老师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我们的生命中。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七

每当手捧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这本书折射出一个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案例;折射出教师善待每一个生命的教育理念。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读罢《赏识你的学生》,强烈的感到有一些词语在我的头脑中反复呈现。那就是“赏识、宽容、理解、信任、责任、奉献……”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班级里都或多或少有后进生,面对后进生懒散的学习习惯,面对他们在老师的苦口婆心下无动于衷的表情,说老实话有时真气不打一处来,哪还有喜欢可言。但是爱就意味着宽容,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不去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幼无知,自控力弱。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时就做不到?想想孩子们思考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我深深领悟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将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如果我们不对太阳倾注殷切的期望,那么太阳也将不会放射绚丽夺目的光芒,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美丽的教育者!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十八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最近,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书中有众多家长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孩子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内心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同时又令人信服地为我们指出了本书所宣扬的核心理念——“赏识”。那一个个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无不启迪着我:学生就像那稚嫩的花朵,时时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辛勤地浇灌;赏识你的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是师爱艺术的最高体现。

赏识学生,就是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当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我们不妨就告诉他:你已经具有了这些品质,只是需要再持之以恒。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赏识和肯定,我们的学生将会越来越优秀。

赏识学生,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学生,首先应亲近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要信任和激励学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赏识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确,赏识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我们在引导、激励这些学生朝更高的目标前进的同时可千万别忽视了的学生——“中等生”和“差生”。这些学生往往是占了多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和鼓励。我们知道,阳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因而,我们的赏识应开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赏识学生,就要承认差异,允许孩子失败,要相信孩子,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决不轻易放弃。面对他们懒散的学习习惯,面对他们在老师的苦口婆心下无动于衷的表情,说老实话有时真气不打一处来,哪还有喜欢可言。但是爱就意味着宽容,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不去正确地引导他们,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幼无知,自控力弱,耐心等待他们的回心转意。

赏识学生,也需要辨证地看待和实施赏识学生。表扬时不“夸大其辞”,该批评时就批评,只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这也是对学生的爱。

回首自己的执教生涯已有十余个年头了,初为人师的时候,我满怀对工作的热情,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给以热情帮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工作热情慢慢消退,有时也像书中提到的老师一样,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很多时候,也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但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其实也都有可爱的一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深深领悟到: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095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