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8:31:13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精选20篇)
时间:2023-11-29 08:31:13     小编:雨中梧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教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活动过程:

一、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二

1、鼓励幼儿跟着教师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游戏中体验敲打碗勺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乐意与同伴一起玩敲打游戏。

难点:主动去尝试敲打碗勺。

【活动准备】碗、勺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用遮挡板挡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导幼儿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挡板后面有什么吗)。

2、在遮挡板中逐一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勺子、碗并用动物的口吻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小宝贝们,你们好,认识我们吗?我们可很喜欢你们哦)。

3、教师在挡板后面进行敲打,并要求幼儿拍手、头、腿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互动。

4、教师把挡板拿掉,再次敲打并引导幼儿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变换。

5、教师把材料摆放到每一张桌子上,请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应观察即使引导幼儿进入游戏,体验快乐的敲打)。

【活动反思】。

此活动借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碗与勺,平时他们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体验敲打碗勺。而且现在很多刚入园的宝宝都对吃饭不感兴趣,通过次活动让幼儿对主动去使用碗勺,并乐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饭的过程。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三

1.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拔根芦柴花》。

2.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案,丰富演奏内容。

3.在集体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应和谐一致。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拔根芦柴花》。

难点:

在集体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应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

1.会看指挥、分声部做身体模仿动作。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钹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已经摆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巩固节奏型。

1、伴着欢快的《拔根芦柴花》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跳舞,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

2、巩固、熟悉节奏型。

二、听音乐《拔根芦柴花》,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三、学习用打击乐演奏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设计配器方案。

2、幼儿根据配器方案,看教师指挥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请小演员们从椅子底下轻轻拿出乐器,准备好,我们这一次要用小乐器来演奏了。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演奏乐器中的困难。

4、教师启发幼儿设计新的配器方案。

5、幼儿按照新的配器方案看教师指挥演奏。

教师:这一次我们要用刚才讨论的新的配器方案演奏乐曲了,请仔细看好我的指挥。

6、教师组织幼儿探讨如何让演奏更好听,并提出力度要求。如:xxx|中强、轻快;[11]~[16]小节稍弱、跳跃;[19]~[24]小节稍强、热烈。

课后反思:拔根芦柴花(打击乐演奏)。

这次的公开课是园指定让我上一节有关打击乐方面的内容的音乐课,让年青教师能有一个对上打击乐有个初步的了解,说真的我心里没有一点底,首先现在的教材中在打击乐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少,孩子接触各种打击乐器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上好一节打击乐课很难。再说这次是让我上给年青教师看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所以我很重视这一次的公开课。要上好这方面的课,首先要给孩子铺垫一些有关内容,如:认识多种节奏型、接触一些打击乐器并认识、还要学会如何去欣赏音乐等等。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知识铺垫。

《拔根芦柴花》是我们大班九月份的主题《中国娃》中的内容,整首曲子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即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我把打击乐演奏作为《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的表现形式。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学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演奏。难点是: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设计配器方案。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尤其是在最后乐曲合奏环节,孩子们表现特别棒,各种乐器配合得非常默契。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打击乐的孩子们来说能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尤其欣慰。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先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2、让孩子尝试各种乐器,让他们心里上得到满足。孩子们兴趣很高,他们演奏时个个都非常认真、投入。

2、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不同的演奏,效果不错。

3、不足的地方事先我也想到了,在图谱上是否能让幼儿看出强弱拍的关系,在集体评课中有的教师也提到了这一点。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xxx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2、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xxx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xxxx。

二、基本部分: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四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五

1.掌握铃鼓、响板、碰铃的基本演奏方法。

2.在打击乐《喜洋洋》中学习过节奏型xx|xx|和xxxx|。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针对本次活动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

三个方面设计了。

1.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2.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3.喜欢打击乐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喜欢打击乐活动,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1.音乐图谱1张、节奏型3张,铃鼓、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若干。

2.杂技表演课件,《巡逻兵进行曲》音乐。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1.请幼儿结合杂技表演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提问:杂技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这首音乐共有几段?

2.出示图谱,指导幼儿准确地拍出节奏。

(1)请幼儿分段欣赏乐曲,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引导幼儿探索乐曲中3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a段:节奏型“xx|xx|xx|x0|”,对应图谱“抛接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b段:节奏型“xx|x0|”,对应图谱“转呼啦圈”。

乐曲c段:节奏型“xxx|xxx|xxx|xxx|”,对应图谱“顶酒杯”。(2)引导幼儿探索3种杂技表演分别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分组创编每种杂技表演的身体动作,集体进行练习,熟练掌握a、b、c段的3个节奏型。

(4)指导幼儿学习根据指挥动作随音乐进行演奏。

3.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尝试使用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1)出示3种打击乐器,请幼儿讨论每种杂技表演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鼓励幼儿说明理由。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重点指导幼儿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并注意空拍的控制。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给视频中杂技演员的表演配完整伴奏,表演结束幼儿收拾乐器。

1.表演区尝试表演简单的杂技。

2.给幼儿提供节奏图谱及多种乐器,请幼儿探索不同乐器的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孩子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我创设观看杂技表演的情境,并贯穿始终,采用总—分—总的学习方式。在听一听,做一做,模仿杂技演员的.动作中,进一步完整感知音乐。因为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一下子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分段欣赏,解决活动重点。

为了更好的解决活动的重点,我将音乐截取为三段,分段欣赏时,借助课件、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探索3种杂技表演的节奏型,轻松解决活动的重点。自主练习,教师示范,拍身体部分练习,为后面的完整表现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六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掌握铃鼓、响板、碰铃的基本演奏方法。

2.在打击乐《喜洋洋》中学习过节奏型xx|xx|和xxxx|。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活动目标:。

针对本次活动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

三个方面设计了。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2.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3.喜欢打击乐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喜欢打击乐活动,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x|xx|xx|x0|”、“xx|x0|”、“xxx|xxx|xxx|xxx|”。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1张、节奏型3张,铃鼓、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若干。

2.杂技表演课件,《巡逻兵进行曲》音乐。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杂技表演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提问:杂技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这首音乐共有几段?

2.出示图谱,指导幼儿准确地拍出节奏。

(1)请幼儿分段欣赏乐曲,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引导幼儿探索乐曲中3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a段:节奏型“xx|xx|xx|x0|”,对应图谱“抛接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b段:节奏型“xx|x0|”,对应图谱“转呼啦圈”。

乐曲c段:节奏型“xxx|xxx|xxx|xxx|”,对应图谱“顶酒杯”。(2)引导幼儿探索3种杂技表演分别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分组创编每种杂技表演的身体动作,集体进行练习,熟练掌握a、b、c段的3个节奏型。

(4)指导幼儿学习根据指挥动作随音乐进行演奏。

3.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尝试使用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1)出示3种打击乐器,请幼儿讨论每种杂技表演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鼓励幼儿说明理由。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重点指导幼儿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并注意空拍的控制。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给视频中杂技演员的表演配完整伴奏,表演结束幼儿收拾乐器。

活动延伸:

1.表演区尝试表演简单的杂技。

2.给幼儿提供节奏图谱及多种乐器,请幼儿探索不同乐器的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课后反思。

孩子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我创设观看杂技表演的情境,并贯穿始终,采用总—分—总的学习方式。在听一听,做一做,模仿杂技演员的动作中,进一步完整感知音乐。因为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一下子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分段欣赏,解决活动重点。

为了更好的解决活动的重点,我将音乐截取为三段,分段欣赏时,借助课件、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探索3种杂技表演的节奏型,轻松解决活动的重点。自主练习,教师示范,拍身体部分练习,为后面的完整表现音乐奠定良好基础。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七

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音乐cd、背景图一幅。

一、引入。

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八

在最近的活动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一听到欢快有节奏的音乐,就不自觉的跟随音乐做动作。基本能掌握音乐2/4和4/4拍的节奏,但在倾听音乐,感知旋律变化上比较欠缺,大部分幼儿的动作不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变化,且幼儿模仿或自发的动作不够生动形象,很多幼儿不敢大胆地用自己的肢体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音乐《问候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变化明显,乐句之间相对整齐和统一,结合孩子们喜欢和熟悉的故事情境“去郊游”为内容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音乐情境,进而迁移幼儿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大胆的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喜欢的动物饼干模样以及创造性的表现和朋友打招呼的有趣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4/4拍的节奏,随着音乐做模仿吃饼干动作;尝试创造性的表现两两“打招呼”的动作。

2.积极参与韵律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跟随音乐尝试创造性的表现两两打招呼的动作。

活动难点:幼儿动作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变化且动作与音乐节奏基本吻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大部分幼儿基本掌握音乐44拍的节奏,能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模仿动作、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外部特征、有和同伴两两打招呼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教师:今天然然老师要跟小朋友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听听看他们都做了什么有趣的事?

提问:他们都做了什么呢?

幼儿自主回答。

二、熟悉音乐的节奏,跟随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1、通过手指游戏,初步感知音乐4/4拍的节奏以及ab结构变化。

过渡语: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跟着他们一起去郊游吧。

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2、熟悉音乐的ab结构和4/4拍节奏,尝试根据结构的变化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幼儿自主表达,并作出相应动作教师:听着音乐做做看吧。

幼儿听音乐进行动作练习,熟悉音乐结构和节奏。

教师指图谱提醒幼儿倾听音乐结构变化。

评价:能认真听音乐,跟着音乐节奏一口一口的吃饼干。

请一位幼儿听音乐示范动作。

重点指导:肯定幼儿肢体动作优美,能跟着音乐的结构变化有节奏进行动作练习评价:点评幼儿动作优美,节奏把握情况。

教师:我们跟他一起吃饼干。

幼儿模仿同伴动作。

过渡:带上的动物饼干一起去郊游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地郊游一次。

重点指导:幼儿能否听辨音乐结构的变化,能否跟随节奏大胆的用肢体动作表现。

(根据幼儿掌握情况,提亮点幼儿重复一次)。

三、创编与朋友两两打招呼的动作。

教师和一名幼儿跟着音乐示范点点头的打招呼方式。

幼儿和幼儿练习听音乐找朋友。

教师:谁还想找朋友呢?一起听着音乐试试看,记得哦,吃完饼干之后才踏步去找朋友。

全体幼儿听音乐找朋友。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结构的变化做踏步找朋友、打招呼的动作。评价:根据幼儿听音乐表现的情况进行评价()。

幼儿听音乐大胆创编。

重点指导:幼儿动作的表现力。

请一组幼儿听音乐示范两两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模仿同伴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创编/模仿的动作优美,动作和音乐节奏吻合。评价:根据幼儿动作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提问:除了拍拍手,还有其他好玩有趣的动作吗?

(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再次请表现力、节奏掌握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

四、活动延伸。

发去另外一个好玩的地方去郊游咯!

活动总结。

作为年轻老师且第一次尝试开展原创韵律活动,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后我将会认真的学习和探究关于韵律活动更多很好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努力让它成为自己的教学亮点。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九

1.在丛林探秘的情景中体会音乐“生机勃勃、神秘奇妙”的意境,能用随乐合拍的动作感受乐段a与c。

2.在乐段b和乐段d处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肢体表达。

3.体验与同伴合作构想与创造的乐趣,激发艺术表达的兴趣。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1.经验准备:看过或听过关于探险的动画片及故事,初步了解探险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标题卡片、记号笔、秘境背景屏风。

一、引入情境,初步感受音乐。

我带来了几位朋友,猜猜他们正准备去干嘛?要去哪探险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结合图谱,欣赏并合乐感受第一乐段“探险之路”

(一)感受a段音乐。

师幼合乐表现a段音乐“走入丛林”。

(二)感受b段音乐。

猜猜我们来到了哪里?在小溪里会看到什么?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动作。

(三)感受c段音乐。

1.教师肢体动作演绎c段“拨开草丛”,引发悬念。

2.师幼合乐表现c段音乐。

三、发挥想象并创造表达,欣赏第二乐段“奇妙秘境”

1.感受音乐的奇妙、梦幻:到了哪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幼儿分组讨论创编情境合乐表演,教师询问、倾听、指导,并记录每个情境的标题。

3.幼儿尝试表现“奇妙秘境”。

四、在角色游戏中完整表现音乐故事,在反思评价中提升艺术表现。

1.借助图谱与幼儿共同回忆梳理音乐情境。

2.完整表现音乐,请一组幼儿表演“秘境”,其余幼儿扮演探险者。

3.交换角色,再次完整游戏表演,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评价。

4.随音乐跟丛林说再见,结東偷快的“探险之旅”。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熟悉节奏,知道乐曲分为三段,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能与同伴合作设计图谱,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乐段的不同节奏,并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用乐器为音乐进行伴奏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重难点:

1.活动的重点是:熟悉掌握2/4拍节奏,体验与同伴合作用乐器为音乐进行伴奏的乐趣。

2.活动难点是:能与同伴合作设计图谱,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乐段的不同节奏,并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我在课前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图谱、打击乐器。知识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试听歌曲,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课件,提问:小朋友,看,我们今天来到了哪里?(羊村)是谁出来欢迎的我们?(喜羊羊、美羊羊、慢羊羊)。

2.师小结:今天青青草原要召开运动会,小羊们在准备运动会的开幕入场式,开幕式要跟着好听的音乐进行走队,也想邀请我们参加,想去吗?(想)。

(二)完整欣赏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初步感受乐曲节奏。

1.完整欣赏音乐,提问: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吗?(《孤独的牧羊人》)。

2.师:知道什么事牧羊人吗?

3.师小结:牧羊人就是保护小羊不受伤害,如果羊村有这样一位牧羊人就再也不用害怕大灰狼啦,入场式要跟着好听的音乐进行走队,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

(三)再次欣赏音乐,将幼儿分组,用踏步的方式探索不同的节奏。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喜羊羊组、美羊羊组、慢羊羊组)请幼儿跟着音乐想着自己扮演的小羊,根据小羊的特点进行踏步,探索节奏。

2.请幼儿示范自己小羊跟着音乐走出的节奏。

(四)幼儿探索设计图谱,并合作用踏步的形式演奏图谱。

1.师:村长要求我们的图谱是第一段轮流走,第二段两队配合走,第三段再次轮流走。

2.幼儿根据要求分组制作图谱。

3.尝试跟着音乐和图谱分段练习。

4.幼儿共同合作完整的按照图谱进行踏步。

(五)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同伴合作为乐曲伴奏的乐趣。

1.分配乐器:村长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听的乐器为音乐伴奏,我们一起分配一下吧!(喜羊羊:响板;美羊羊:铃鼓;慢羊羊:碰铃)。

2.幼儿跟着音乐运用乐器完整的为乐曲进行伴奏。

(六)活动结束:

师小结:在小朋友乐器的演奏下,这首《孤独的牧羊人》变得更美妙了,孤独的牧羊人再也不孤独啦,让我们拿着好听的乐器回到教室为其他小朋友演奏一下吧!

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课后反思。

《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现对本节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1.创设青青草原举行运动会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情境下,幼儿跟随音乐他不做动作,兴趣比较积极。

2.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孩子们很轻松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节奏形式。跟随音乐的旋律,孩子们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表现力非常强。

3.出示设计图谱环节,孩子们兴趣很高,接受的非常快,所以也能够比较快的接受和跟随图谱打出节奏。

4.打击乐环节中孩子们也是轻松的跟下来,演奏的很精彩。

教育活动的亮点: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教师积极准备充分,细致,对孩子的把握到位。

教育活动的缺点:活动目标比较简单,缺少挑战性,如若在加大一些难度,更能够吸引孩子。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一

1.感受音乐的结构,在“郊游”情境中,一拍一下行进和即兴造型表现音乐的a段,在追逐跑游戏中感受音乐的b段。

2.通过去“植物园”、“动物园”“玩游戏做拼图”的情境,迁移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植物和动物造型。

3.在语令的暗示中,努力自我调控和相互提醒,按游戏规则,同时开始追逐跑。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一个圆。

2.16把小椅子前面逐一贴上1-16的数字号码。

3.音乐《匹诺曹愿做真孩子(节选)》。

4.青蛙、蜜蜂、菊花、桂花的拼图(每幅图都裁剪成6张左右的拼图)。

经验准备:

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掌握1-16数字的认读。

1.感受故事情境。

2.随乐做基本动作1-2遍。

教师:看到了些什么?是什么顺序?我们一起再做一次。

教师:1-16报数,携带装备,一起去郊游。

3.身体不同位置的动作创编。

教师:小花除了长在树上,还能长在哪儿?

教师:兔子的动作除了耳朵朝上,还可以怎样变化?

教师:这次我们用你自己新的动作来表现。

4.累加动、植物形象,幼儿尝试挑战四种不同形象创编。

(1)两种不植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数师:花有很多种,春天有什么花,夏天呢?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2)两种不动物动作创编(幼儿创编后,确定是哪两种,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

教师:除了小兔子,还有什么是宠物?

教师:除了宠物,还有一类动物是猛兽,你们知道有哪些?请你用动作表示出来。

(3)幼儿站立到椅于后面,完整随乐做出四种不同动、植物形象。

教师:我是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坐下的?

教师:我在拍手的时候说了什么?(来到公园准备游戏,来到公园准备游戏。)。

提醒如果不记得看见的.是什么动物或植物,怎么办?(幼儿了解可以通过听教师的提醒,看图片,记忆动作顺序和内容。)。

5.累加游戏,加入一名配课老师,示范合乐游戏的规则。

教师:刚刚我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跑的?(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x号准备,开始追!)。

教师:我俩什么时候看的号码?(x号请起立,x号请起立)。

教师:谁追谁跑?怎样追的?

6.反思游戏中的困难。

教师:刚刚在游戏中有困难吗?谁可以帮帮忙呢?(可能遇到的困难:起跑不一致;没有提前看清椅子上的号码等)。

7.幼儿尝试自主游戏。

(1)教师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

教师:这次看看是谁来玩游戏?

(2)累加拼图游戏。

教师:这次玩游戏胜利的小朋友,会有惊喜哦!(游戏4次,拼出2种植物,2种动物)。

(3)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创意动作,随乐游戏。

教师:哇,刚刚大家又看见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它们去游戏吧!(替换新的4种动植物随乐游戏1次)。

(4)幼儿发指令,两名幼儿追赶游戏(此步骤,视幼儿当时情况来决定是否让幼儿发指令玩游戏)。

教师:谁赢了谁是下一个发指令的人。

8.郊游结束,回家。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二

在本次活动设计中,我增加了“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的教学过程。我觉得音乐教学中,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表达情感,同时对节奏的掌握也尤为重要。

一、身体动作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幼儿身体动作前提是孩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节奏的快慢、节拍的轻重,也理解了歌词的内容,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歌词的内容来表现动作。本次教学中我出示节奏图,请幼儿随歌曲节奏进行拍打,在节奏练习中,刚开始孩子并不能一下子就能拍打出来,我通过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动作表现。

二、身体动作能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身体动作也是艺术的创作一部分,幼儿有意识的`用身体动作表达他们听到的、感受到的音乐,结合自己的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采取身体动作动作来表现,创造出有想象力的动作。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用拍手、跺脚等来表现音乐中的欢快部分,用手臂的摆动来表示音乐的优美部分。这首歌曲是aba的结构,我让孩子边唱歌曲边做不同的身体动作,通过歌曲旋律的变化产生动作,这也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三、身体动作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

节奏在打击乐中起重要的作用,也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元素,是体现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所有的节奏都是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人们的节奏感也依赖于动作。音乐教育通过语言、动作和音乐融合为一体,在这次教学中,欢快部分我设置的是xxxx的节奏,而在优美部分,我又设置了x―――的节奏,让幼儿边打节奏边唱歌曲。幼儿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自选乐曲进行歌曲演奏,幼儿通过身体动作反复练习节拍,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节奏能力。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三

健康能创造效益,带来巨大财富。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保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由于营养知识不普及,又面临着营养结构失衡的问题。特别是早期基础营养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是不可逆转的,早期奠定的膳食习惯以及营养观念等问题也将极大地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等生活习惯……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3-6岁的幼儿与外界接触愈来愈多,体力消耗逐渐增多,脑发育快,为此必须提供充足的膳食营养,同时要认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当前,挑食、乱吃零食、不好好吃饭等幼儿膳食营养问题普遍存在,而且随着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猛发展,营销大战、广告诱导,使得食品色、香、味、形的诱惑越来越多,特别是偏食某些"垃圾食品",幼儿稚嫩的生命从小就开始受到摧残。许多孩子都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喜欢喝水爱喝饮料、不喜欢吃主食一天到晚零食不离口。

为了在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中对这项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我园于20xx年12月成立了"均衡膳食营养,促进幼儿健康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较为深入的行动研究。

又是三月春风拂面,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很多家庭都会外出踏青、郊游,如何选配健康营养的郊游食品正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怎样将理性的营养知识转化为幼儿易接受的感性经验?怎样引导幼儿自主投入活动,提高活动效率?结合孩子已经初步熟悉平衡膳食宝塔的经验,酝酿产生了"选配健康郊游餐"的活动设计。

1、运用已有经验,对二份郊游餐进行评价分析,加深对平衡膳食宝塔的认识。

2、学习选配健康郊游餐,提升运用平衡膳食宝塔的实际能力。

3、培养科学健康的营养观念,感受合作分享的快乐。

4、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眼睛损伤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5、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依据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和活动背景,提炼以上三个目标。其中目标一和目标二侧重于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在本次活动中对应相关环节可以直接检测;目标三侧重于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向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份郊游餐、平衡膳食宝塔图片、模拟超市简易货架、食品图片、购物盘、星星评价牌。

小朋友们,又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班准备星期六去郊游,开心吗?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眼下正是孩子和爸爸妈妈周末一起踏青、赏梅的好时节,如何选配健康营养的郊游食品正是非常合适的教育内容。

1、幼儿对两份郊游餐进行评价分析,启发引导幼儿能够运用平衡膳食宝塔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

2、巩固对平衡膳食宝塔主要内容的认识。

出示平衡膳食宝塔图片,提问加深理解:

第一层多吃主食是什么意思?

豆制品有哪些?

麻团、烤肉、炸鸡腿,可香啦,我特别爱吃,你对我有意见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改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奋斗目标,早期营养观念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引导孩子们创编的"平衡膳食宝塔歌"形象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运用。

(三)分组选配,实践提高。

1、三人一组挑选健康郊游餐。

选配前讨论一个问题:郊游餐怎么解决蔬菜的问题?

选配前提醒两点要求:

(1)挑选一份够一个人吃的搭配合理有营养的郊游餐。

(2)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所以很甜的食物要少选。

老师适时观察每组幼儿选购时的侧重点,以便评价。

2、评价健康郊游餐。

评价--幼儿互评,给郊游餐插上相应的星星评价牌。

讨论--老师就幼儿评价结果作分析提问。(如:某某组你们真棒!得到的都是三星评价牌,某某组得到的是一星评价牌,请评价的幼儿说说理由。(启发幼儿能依据平衡膳食宝塔分析)如果出现个别幼儿的特殊营养问题,教师用营养知识作适当的补充引导。(如可能有个别幼儿的肠胃对新鲜牛奶有乳糖不耐情况,可以选择酸奶)"食育"就是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也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有效的食育不仅是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尝试所得到的有关健康的知识,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也是他们最容易记住并内化的。幼儿在活动中变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参与者、享受者。三人一组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合作中互补优势,分享喜悦,提高了活动效益。

以身引导,多吃蔬菜。《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本次活动中发现孩子对各种常见的蔬菜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说出蔬菜的名称以及用这种菜能做什么菜肴,我想这是活动前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菜肴积累的经验。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按蔬菜的制作方法分类,另外还让幼儿从吃蔬菜自助餐的活动中体验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从而让幼儿懂得我们要多吃蔬菜,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的健康。通过活动的引导,孩子们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了更多的了解,一些平时挑剔食物的孩子也表示愿意尝试一下那些平时不太敢不爱吃的食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改进的机会吧。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平时在家也要多多鼓励孩子们去注意吃蔬菜,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还要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四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理解其aba的结构(a段欢快、b段抒情),激发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情感。

3、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讨论配器方案并尝试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2、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等。

3、节奏谱表、小乐器图示。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提问:(1)这首歌曲有几段?

(2)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音乐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

(3)a段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高兴的`、欢快的)。

(4)b段音乐听起来这么样?(非常优美、速度比较慢。)。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aba的结构。

提问:(1)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

(2)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个别展示、集体模仿。)。

3、出示节奏谱表,讨论配器方案,练习演奏。

(1)复习认识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的图示及演奏方法。

(2)用什么乐器表现a段音乐的高兴、欢快?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现b段音乐的优美、舒缓?(将幼儿讨论的结果,用图示在节奏谱上表现出来。可以有几种配器结果。)。

(3)、看图谱,分组用手的动作练习。(图上的小圆点,表示响板的声音;图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乐器;一个铃鼓,三个折线,表示拍一下铃鼓,摇三下。)。

(4)拿乐器,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

(5)指导个别幼儿当指挥,其余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六

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一、引入。

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七

《郊游》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台湾儿童歌谣。歌曲为2/4拍,全曲分3个乐句,第1、3乐句比较紧凑,生动地描述了小朋友结伴郊游的喜悦心情。第2句节奏比较舒展表现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打击乐器,表达自己对乐曲内在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欣赏体验敲敲打打中感受游玩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春游的渴望和喜欢春天的情感。

1.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能根据图谱和同伴合作演奏歌曲。

2.能根据歌曲情绪变化创编动作选择配器。

3.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郊游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活动前指导幼儿学唱歌曲《郊游》,《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响板、木鱼)幼儿人手1件歌曲《郊游》的节奏谱,两种颜色的水彩笔各1支,乐器图示卡片1套。

1.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郊游》,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郊游》,用声音和表情表现3个乐句的'不同情绪。

2.启发幼儿边演唱边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鼓励幼儿听音乐自主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梳理、提升。

(3)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用拍手、挽花等动作进行表现。

3.师幼儿共同讨论配器方案,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1)提问:歌曲第13乐句是表现郊游的欢快心情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演奏?

歌曲第2乐句是优美、抒情的,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自主探究。

(3)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教师用乐器图示卡片帮助幼儿记录配器方案。

4.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根据图谱与同伴合作演奏。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自主选择乐器,分组进行练习。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讨论怎样才能演奏得更整齐。

(3)鼓励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节奏感强的幼儿当指挥,带领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演奏乐器,表现出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体验和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鼓励幼儿在音乐表现区尝试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八

每年,幼儿园都会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如今,家庭选择节假日旅游的也日渐增多。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都由家长独自承担了,孩子参与的很少。考虑到为出游做准备这一环节中蕴含了自主选择、计划活动等社会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同伴间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和合作的过程。

1、乐意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体验同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品分类、记录,根据计划挑选合适的物品。

3、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幼儿曾参与过旅游,具备简单的旅游经验。

2、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布置货柜和旅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饮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等。

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点和游玩的时间安排,激发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愿望,提出让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要求。

2、尝试选物。

(1)幼儿尝试选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选物的种类是否合适、全面,展示个别幼儿所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是否需要带。

(2)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游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4)幼儿进行讨论,相互检查物品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制定选物计划表。

(1)讲解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天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物,下午回家。

(2)幼儿分小组商量,每组带多少物品合适。

(3)小组长按小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讨论计划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以下几点:

(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2)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什么玩具?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选了哪些?雨伞、相机、桌布等带多少合适?

(4)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教师引导幼儿修改计划表。

5、根据各组制定的计划表,小组成员分工取物品。

6、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计划表检查所选物品。

郊游前的物品准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多少合适。如果制定一个计划表,事情就会做得更快更好。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可是,家长经常包办代替,让孩子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我选择“郊游”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希望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规划。

我设置了物品超市的场景。让幼儿自由选物,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出正确选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计划能力,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更多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另外,我有意在准备的物品中增加玩具的种类,增加对孩子选物的干扰,自然引导孩子体会分享。比如,最好选择携带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全班只需要带一部照相机等。通过体会分享,我力图使幼儿初步具有集体和团队活动的意识。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本着“了解儿童、相信儿童”的原则。以“分享经验、教师引导、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满足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主能力。

此外,利用活动中的一些情景,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如,为每名幼儿准备一个购物篮、限定了选择物品的量的范围,让幼儿对量有了初步的认识;让幼儿分组制定选物计划,将选择的物品进行分类、记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适当的物品,整合了科学领域的目标;最后,引导幼儿根据计划表分工取物,让幼儿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多领域整合恰恰是组织社会领域活动的特点。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注意了各个环节中的随机教育,比如每次幼儿自主活动之前,我会明确提出这一环节的目标和要求,让幼儿带着目标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学习习惯:让幼儿为朋友选择物品,引导幼儿体会别人的需求,体验同伴间的关爱等。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十九

1、初步学习歌曲,感受歌曲的aba结构,初步学习用跳跃和连贯两种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迁移以往的歌唱经验,尝试做跳跃和连贯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内容。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喜爱秋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ppt课件、钢琴、自制打击乐器。

2、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一、引发幼儿关于“郊游”的美好回忆。

师:小班的时候老师、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植物园玩了你们还记得吗?玩了些什么?

师:在植物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玩的开心吗?(出示植物园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

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1、出示ppt课件,幼儿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秋天的变化。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跟钢琴歌唱,并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词。

师:歌里唱到白云和阳光怎么样?青山和绿水怎么样?你们还想去郊游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间部分和前后部分两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师:你们发现我唱的时候中间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四、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1、区角活动:在音乐角提供《郊游》音乐供幼儿唱歌表演,也可进行乐器演奏活动。在美工角设立“郊游”主题作品区,张贴幼儿关于郊游或旅游主题的作品。

2、领域渗透:在本次活动中变化郊游地点,渗透了科学、社会领域方面的内容,这样既开阔幼儿视野,也使幼儿兴趣始终保持在适宜状态。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

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郊游大班音乐教案篇二十

3、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小红花》。

指导语:(教师弹凑歌曲前凑)这是什么歌曲?在最后一句我们应怎么唱?(前面跳跃,后面连贯)。

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小红花》。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时的美好前景。

提问: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4.幼儿学唱歌曲。

二、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启发幼儿发现aba的结构。

提问: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进一步理解熟悉歌词。

提问: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现并运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五、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到“地方郊游”,带领幼儿完整学唱1~2一遍。

六、鼓励幼儿听音乐结伴边表演边歌唱。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099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